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审计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人*年1月份进公司至今已满一年,在这一年里经过部门的培训、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我从对HIS业务的全面学习,加上工作实践,已经能胜任部分系统后期维护及二次开发方面的工作,如决策分析系统、财务查询系统、医嘱系统等的,但对有些子系统仍因缺少业务及程序学习时间及实践机会等原因而相对默生。
*年上半年我的工作场地在公司,主要负责的工作是:
一、决策分析系统的后期维护工作,在对该系统的维护工作中,因需做各种统计报表,从而能全面熟悉到各子系统重要的表结构,能够从微观到宏观的分析HIS各系统数据。
二、负责HIS1.0版本标准库PDM的整理工作,整理出各系统的主要表结构,主要是表的字段注释和二级代码注释信息。
三、根据领导要求与指点在工作空闲时间为公司客服部独立开发出《企业信息通用查询系统》可以方便的维护及查询公司客户、公司员公等各方面信息,主要是联系方式,目的是为提高工作效率,但程序的推广情况不是很理想,希望以后可以在工作空闲时间进一部完善该系统的功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通用。
*年6月之后,因省肿瘤医院信息科外包给我们公司管理,我所在的开发组工作场地发生变化,搬到浙江省肿瘤医院半山总院,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负责的工作是:
一、维护及二次开发全公司的决策分析系统,包括部分医院新系统上线,处理初始化环境及数据等工作。
二、负责包括省肿瘤医院在内的HIS1。5版本医嘱系统的后期维护及二次开发工作。
三、在省肿瘤医院现场负责部分系统的程序或数据的后期维护工作,包括医嘱系统、财务查询、决策分析、医技系统(该系统目前不主要在我这里维护了)、病区药房等子系统,接各科室电话处理临时问题,在此之间配合检验系统上线处理住院方面需要修改的程序和新增功能的开发,另外因检验系统上线,负责处理由于接口方面及操作控制方面的漏洞造成的错误数据。
四、配合掌握公司电子病例系统的移动查房系统功能的开发,包括整理出医嘱系统医嘱录入的接口文档、整理测试用例、搭建测试环境等工作。目前因移动查房系统全面上线,因其程序及业务上的漏洞,频繁的造成各种系统错误数据,如医嘱执行错误,药房发药错误等,这些错误数据纠正的工作基本由我来负责处理。
我认为自己已经符合研发部晋级的标准,特此提出申请,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加倍努力,尽快全面胜任HIS各系统的后期维护及二次开发工作,在工作实践及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需加强与客户沟通的能力。
此致
敬礼
准确定位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方向,提高申报的针对性
科技支撑计划与“863”计划和“973”计划在国家主体科技计划中的地位不同,因此其支持方向也有区别和侧重点。“863”计划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973”计划着眼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鼓励探索性强的前沿基础性研究,能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
科技支撑计划是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础上设立的国家科技计划,重点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公益技术,并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其中:关键技术是指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或延伸产业链、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的技术;共性技术是指在产业领域、不同行业或不同区域能够广泛共享应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普遍推动作用的技术;公益技术是指基本不具备明确的市场竞争属性,主要服务于国家安全、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环境改善等公共利益的技术。
高等院校在申报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时,首先必须把握申报内容是否属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公益技术范畴,如果不属于就应该申报其他科技计划类别(如“973”计划和“863”计划等),避免申报时出现“文不对题”现象。
弄清科技支撑计划的组织实施方式
科技支撑计划设项目和课题两个层次,项目分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由若干课题构成科技支撑计划的组织实施单位包括科技部、项目组织单位、课题承担单位科技部对支撑计划实施的总体效果负责,项目组织单位对项目目标的完成及实施效果负责,课题承担单位对课题任务的完成及实施效果负责。
项目组织单位在支撑计划组织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部确定的项目组织单位分三种类型:一是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如教育部等;二是有关地方科技厅(委、局),如四川省科技厅等;三是具备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单位,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等项目组织单位实际上是科技部组织实施管理职能的延伸,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高等院校在申报支撑计划课题时,应该及时从项目组织单位获取项目目标和任务分解等申报信息,以便将拟申报内容纳入项目中。
严格按照科技支撑计划的立项流程开展申报工作
科技支撑计划立项步骤如下:项目立项建议、项目综合咨询、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项目经费概算、课题指南编制和网上、课题评审和课题经费预算评审、项目批复和课题计划任务书签订。
高等院校应将课题立项建议提交给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地方科技厅(委、局)、行业性大型企业集团及行业协会等,由他们汇总凝练提出科技需求与项目建议。在科技部组织项目立项建议评审、项目综合咨询和项目可行性论证过程中及时调整建议课题目标和内容。在科技部组织项目组织单位编制完成课题申报指南并上网公布后,积极参与课题申报工作。
申报时鼓励采取产学研结合方式
主席提出,要把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重点。
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重点是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跨行业和地区的系统集成技术、重大工程和重大装备开发等,大部分均有明确产品目标导向和产业化前景,在选择课题牵头承担单位时重点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排除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牵头和独立申报课题。为了更好地结合项目和课题目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鼓励高等院校在申报课题时与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
高校教师是高等院校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主体,如有条件,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项目的建议和指南的论证,深刻领会项目指南的精髓;并及时了解支撑计划的申报动态及时问结点,把握选题的方向和重点。在团队组合上,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学科交叉优势明显的特点,从申报项目的需求出发,组织合理的科研团队,进行项目申请材料的组织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在申报过程中抓住重点,切中要害,是提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报效率的重要途径。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项目申报的过程管理。及时了解各类科技计划的申报动态,提高项目的申报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为高校教师申报支撑计划课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
链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简介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纲要》),主要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并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础上设立的国家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要落实《纲要》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任务,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支撑计划项目根据支持的方向和作用,分为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按项目、课题两个层次组织实施
重大项目主要支持解决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形成重大战略产品、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装备开发,以及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等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大、影响度高,需要在国家层面协调推动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项目。
重点项目主要支持着眼于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问题,具有较强应用前景的项目:支持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性重大工程建设的项目。
支撑计划根据项目和课题的特性,以及承担单位的性质,实行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风险投资等不同支持方式和实施机制具有明确产品导向并能形成产业化规模,或者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和课题,根据项目和课题的不同特点,主要由企业和转制院所幸头承担,产学研联合实施;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和课题,主要由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牵头承担,积极吸纳企业参与,财政资金予以积极支持和引导,并调动社会各方面资金,实现多元化投入;公益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项目和课题,以无偿资助为主。
项目、课题的可行性研究应将专利查新作为重要内容,并提交相关知识产权现状、预期知识产权可行性和水平等分析报告,把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取作为项目、课题的重要考核目标之一。
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收到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浙江省燃气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后,随即将条例草案函送给各设区市人大常委会和省级有关部门,书面征求意见。8月中旬,财经委组织调研组,分赴杭州、嘉兴、台州、丽水等地,采取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分别听取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人大代表、燃气经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财经委还就条例草案中的有关问题,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工商局等部门交换了看法。在认真分析、汇总和研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9月7目,财经委召开全体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燃气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能源。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燃气的生产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应用范围日益广泛。西气东输工程实施以来,我省城市更进入了大规模利用天然气的时期,全省燃气事业得到进一步快速发展。截止2005年底,全省燃气普及率达97.99%,其中11个设区城市燃气普及率达98.47%,位居全国第三。
在充分肯定燃气对优化我省能源结构、改善城乡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虽然我省燃气事业发展迅速,但燃气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市场秩序混乱、服务质量不高、安全隐患严重等问题也日益凸现,并且越来越对燃气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燃气是易燃、易爆、有毒的物品,涉及到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燃气行业的管理规范,确保安全生产与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同时,随着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对燃气行业的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对燃气企业的资质审批已被取消,相应的措施又没有及时制定,对燃气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应对措施也不多,致使政府有关部门对燃气市场的监管几乎处于真空状态,形势比较严峻。在调研中,各地普遍反映,抓紧制定一部符合我省实际的燃气地方性法规十分必要,对于依法加强燃气管理,规范燃气市场秩序,保障燃气企业和燃气用户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财经委认为,省政府提请的条例草案,遵循了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建筑法等上位法关于燃气的有关规定,借鉴了外省燃气地方性法规的经验,吸收了多年来我省在规范燃气市场秩序、促进燃气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做法经验,内容基本可行。同时,财经委对下列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一、关于燃气工程规划和建设问题
条例草案分别对燃气发展规划、燃气工程建设作了规定。在调研中,各地普遍认为,这些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够。鉴于规划与建设对于燃气事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又涉及到多个主管部门,建议将规划和建设单独设立一章,细化管道燃气专项规划和瓶装燃气供应点设置规划的有关规定,并增加明确以下内容:1、在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造工程中,按照燃气专业规划必须建设的管道燃气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2、燃气工程的设计文件,应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有关部门和技术专家进行审查。3、燃气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及重要设备、材料的采购应当依法实行招标。4、燃气工程竣工后,应将其安全等设施报经有关部门验收。5、对在安全保护范围内可能危害燃气设施安全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
二、关于燃气行业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问题
在调研中,各地反映,目前燃气市场秩序之所以比较混乱,很重要的原因是瓶装燃气经营企业对送气工等人员的管理不到位。这类人员大多是临时雇用人员,没有劳务合同关系,缺乏专业培训,业务素质较低,在进行送气、安装等活动中,工作不规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有的送气工甚至还非法从事灌装液化气、倒卖液化气瓶等活动。建议在条例草案中增加一款,明确瓶装燃气经营企业应加强对从业人员和临时雇用人员的管理培训工作,并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
三、关于燃气压力容器等燃气设施的监管主体问题
条例草案分别对气瓶标准、燃气设施定期检测、燃气充装量及粘贴合格标志等作出规定。在“法律责任”一章中,条例草案对违反上述规定设定了处罚条款,并明确执法部门为燃气主管部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燃气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属于特种设备的范畴,应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液化气钢瓶、燃气设施等开展安全监督。对于燃气计量器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也明确了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管。因此,建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修改,明确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进行监管和处罚。
四、关于管道燃气特许经营问题
条例草案对申请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应具备的条件、特许经营协议内容等作了规定。财经委认为,该项行政许可事项属于《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公共资源配置”、“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考虑到燃气的危险性、对公共利益的重大影响和燃气经营权资源的有限性,设定该项行政许可是必要的。但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全省很多城市的管道燃气经营企业,都未能像条例草案规定的那样,以招投标的方式取得特许经营权。这些企业在前期已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生产经营也已步入了正常轨道。有的企业与政府签订的经营期限还比较长。对于这类企业,如果也规定必须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取得特许经营权,势必对当前各地的燃气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既维护现有燃气企业合法权益,又促进燃气市场合理有序竞争,建议进一步细化条例草案的有关内容,对已取得经营权的管道燃气企业按照所列条件予以审核过渡,符合条件的,授予燃气特许经营权;原经营合同(协议)有不符合国家或省有关规定的条款的,通过协商等方式,在作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后,再授予燃气特许经营权;不符合条件的,不授予燃气特许经营权,由此造成其财产损失的,根据《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明确依法予以补偿。此外,各地认为,条例草案关于终止特许经营协议的条款过于原则,建议进一步细化。
五、关于瓶装燃气经营许可问题
瓶装燃气目前仍是我省城乡居民使用燃气的重要方式。从调查中了解到,我省瓶装燃气经营企业和供应站点近年来数量增长较快,但受经济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企业违规经营、站点随意设置等现象也比较严重,安全隐患较多。对此,各地各部门普遍要求加强监管,确保瓶装燃气供应和使用安全。《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审批并实施监督管理”。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第111项又明确保留“城市新建燃气企业审批”。因此,财经委认为,条例草案对瓶装燃气经营设立行政许可制度,并明确设立瓶装燃气经营企业和供应站点应具备的条件,是合适的。在调研中,各地各部门还提出,目前燃气经营企业、供应站、分销点等设立差异较大,而条例草案只对设立瓶装燃气经营企业和供应站点的条件作了较原则的规定,建议对瓶装燃气经营企业、瓶装燃气供应站及销售点的设立分别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此外,建议增加燃气企业有重大事项变更,应向有关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并报燃气主管部门备案的规定。
六、需要增加与细化的内容
一是根据《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建议增加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的有关规定。
二是由于燃气安全涉及到燃气器具、安装维修等多个方面,而条例草案对这些内容规定过于简单,建议对燃气器具市场秩序规范、安装维修企业经营行为等作出具体规定。
三是增加对瓶装燃气运输、燃气机动车加气站设立与管理及宾馆、饭店、食堂等因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设置燃气瓶组的规定。
四是建议在总则中增加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的条款。
七、关于法律责任问题
一、内部审计报告的经济权威性
判断单位内部审计报告的经济信息权威,关键在于内部审计的经济权威。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高校经济活动由单一性向多样性方面发展,经济实力有了较快增长。但是经济发展需不需要内部审计,答案是肯定的。现代经济管理告诉我们,内部审计是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内控制度需要而设置的,也是规避经济活动风险的重要监督环节。因此,如果按照上述认识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其在单位内部的经济权威是毫无疑问的。从另一个角度讲,内审人员看重的正是内部审计的权威性,而被审对象惧怕的也是审计的权威性。所以,如果要让内部审计报告的经济信息具有价值,首先要规范我们的审计机构,提高审计权威。否则人微言轻,审计报告中的经济信息价值就难以得到体现。
二、内部审计报告的信息质量
内部审计报告和单位财务报告一样都存在一个信息质量问题。我们知道一个单位的财务报告的信息真实与否直接影响到单位的重大经济决策问题,如果是对外的财务报告信息有误还会导致投资者的损失。与其一样,审计报告中所提供的经济信息真实与否,不仅仅是针对被审计对象的,也不仅仅是是否影响审计权威的问题,关键是这个审计报告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具有多大的价值,信息质量如何。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审计报告所提供的经济信息真实可靠,含金量较高,那么对经济管理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不仅领导会认可采纳,也使审计报告具有严肃性和威慑力。
当然,审计报告的信息质量高低,除了关系到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外,信息质量的评判标准也相当重要。在现实工作中,同一份审计报告,被审对象和委托者对于报告中的经济信息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决定的。但是,对于任何一方来讲,审计报告所反映的经济业务信息应该是清晰、简明、易懂,应该客观、公正、真实,这是最基本的判断标准,也容易被大家认可和接受。
对于审计报告中的经济信息评判,审计报告的编制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审计业务中,象财务收支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重大项目专项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等审计报告中都包含了众多的有用的经济信息。在审计实务操作过程中,被审对象所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审计人员是难以认定其真伪的,这就象上市公司中的造假行为一样,一时是难以发现的。所以,我们希望审计报告内容真实,首要前提是假设被审对象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被审资料真实,否则审计披露的经济信息就没有价值。因此,审计人员应该以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认真加以识别被审对象所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这是写好审计报告的前提。
另外,当收集了大量的财务数据后,还有一个确认和分析过程,审计人员出于职业习惯,总希望把所审计内容,以文字加以说明,或以经济数据加以清晰列示,但是这些文字说明和分析确认的数据,一定是要体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或《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行业分类会计、财务制度或其他相关财经制度原则和要求。只要依据充分,分析严谨,计算正确,那么所构思撰写的审计报告必然会充分反映审计内容,从而就会大大提高审计报告中经济信息的质量,为被审计对象和委托者接受和利用。
三、单位管理者对审计报告的认识有待提高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有一个成本与效益的关联问题,审计活动也不例外。对于每个审计项目,审计人员几乎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出具的内部审计报告体现的是审计价值和审计成果,精明的管理者是会充分意识到审计报告中的经济信息价值的,他们会听取和采纳审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去改进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但是,确实也有不少单位的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审计报告中的经济信息价值,没有去认真研究审计报告,更谈不上维护审计工作的权威了,如此这样的局面维持下去,审计自然成了摆设。这些单位的主要管理者所以会在认识上有偏差,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具体原因有:
1.所有者主体缺位。我们知道高校的校长或医院院长,并不是单位资产的所有者,公有经济下的高校和医院的资产都是国有资产,他们只不过是受托经营者,这样的运行体制导致了管理者没有内在的追求效益的动力。就象包装上市的股份公司一样,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机制没有改变,上市只不过是一种圈钱行为罢了。上市公司暴露出来的众多问题已经说明这种体制下的企业经营就是缺乏追求长期盈利的内在动力。
2.专家、学者治理。高校和医院都是知识密集型事业单位,这些具有高学历、专家型的业务专家,对于教育、医疗、科研的重视和全身心投入远远大于经济管理。这种“差别服务”导致了他们对于经济管理缺乏了解,也缺少资产运作能力,他们整天忙于业务,哪有时间坐下来看你写的审计报告,更不会静下心来分析审计报告中的经济信息了。这种采取行政任命的主要领导当然只能对上级负责了。
关键词:医疗集团 医院内部审计 质量控制
一、集团模式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现状
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工作质量的高低是医院审计工作的重点,审计质量的保证在于全过程的掌控,是一条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实现内部审计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系统综合的提升医院内部审计的质量,从而更好实现医院内部审计具体职能,帮助医院实现经营状况和效益的改观。当前的医院审计制度相对而言不是很完善,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一)内部审计形式过于单一
当前很多医院进行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财务的审计和工程维修改造的审计,而大型的基础项目却外包审计,同时也没有涉及到医院运营风险以及效益的审计内容,所以难以得到医疗集团高层领导的关注。
(二)没有系统的内部审计监控管理的制度
医疗集团模式下,各个医院没有系统的内部审计监控管理的制度,导致审计工作的开展缺少指导和监督,导致部分审计项目审查的不全面,或者缺少科学系统的审计过程,审计的落实不够彻底。
(三)作为审计工作核心的审计报告资料不是尽如人意
医院的审计报告往往把重心放在对所发现问题的描述上,偏重于事实的陈述。审计建议的部分没有站在管理高层的立场去分析风险和具体收益的关系,提出系统的同时又有具体针对的审计建议,使得审计报告流于形式,显得比较空泛虚假,没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所以难以得到医疗集团领导层的注意和理解。
二、医疗集团模式下提高医院内部审计质量的对策
(一)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要想落实内部审计,必须要先完善内部审计的管理制度体系。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可以协调内部成员工作以及提高科学管理的有效性,确保医院的常态经营。医院要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就是建立健全系统的内部审计制度,在内部审计的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清楚知道自身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需要怎么去做,真正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这些工作效果要很好的达到,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是基础。所以医院要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包括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素质要求、质量考核和管理等方面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准则和规范,使得工作人员在具体审计工作中有规则可作为依据,为提高医院内部审计质量以及其有序的发展提供制度上的支持。
(二)加强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
完善医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监督体制。医院首先应该优化审计部门的人员配置的机构,在医疗集团模式下医院内部的审计规范或者是审计制度中应该要明文规定审计质量的具体要求和内部审计质量监管职能,定下一个较为中长期的审计目标。同时,医院内部审计部门要完善相应的审计监督管理体制。例如考核监督、权责对等。同时还要根据医院审计的具体要求,编制更详细更可行的业务操作章程,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最后应该将审计工作的考核评比内容融入内部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的年度业绩考核中,从而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提升其业务水平。当然,审计制度的确立也要充分考虑医院的具体情况,包括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范围和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等人为因素。
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控制内部审计质量。要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执行到位是关键的问题就是建立健全审计质量的监督制度。所以内部审计部门在落实审计的项目时,必须包括事前计划、事中监督、事后控制等阶段实行全面系统的质量控制。
内部审计工作事前计划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前的调查、成立内部审计小组、提出具体审计方案、通知被审计方。编制具体审计方案的基础是前期的审计调查,项目组长在编制具体审计方案之前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合理安排工作人员调查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审计目标,合理根据调查结果编制审计的方案。医院审计部门的相关责任人要根据审计的重点以及审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的核实,符合标准则进行批复下达。在审批审计计划后按规定流程下达审计的通知书。医院内部的的审计部门在进行具体的审计工作之前,首先要求被审计单位对于自己部门提供的会计报表、财务数据等资料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其他相关资产管理活动的重大情况做出书面的承诺。其次,医院要根据医疗集团的事前规定对于审计具体内容和范围做出界定,尽可能收集到审计的证据,采取合法的多元化手段进行审计工作;另外也要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所得结果的及时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合法性等,同时对审计具体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对与被审计的单位所存有的违反法律法规、违反部门规章、违反内部审计要求等行为要做出书面的陈述。此外,医院内部的审计人员也要在编制审计工作是留下底稿,并保证底稿记录的内容清楚完整、结果定性恰当、方法科学、结论明确,客观上反映出审计项目执行状态和审计工作的结果,并包括和审计结论和建议有关的所有重要事项。相关内部审计部门要分级审核所留底稿记录。项目审计的组长同时也是最终的复核人。审计报告的重点环节主要是:编制以及核查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部门的意见、审计意见的整理和下达。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不仅仅需要发现问题,被动的接受有问题的事实,也要求审计部门能够发现不断改进管理技术,提高运营的收益和质量、完善内部审计的控制监督机制。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最后要对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对报告的书面意见、项目方案、审计小组关于审计的书面说明、审计工作底稿和证据和其他的相关重要材料进行再次的核对查实,尽力确认设定的审计目标是否可以达成;审计的事实根据是不是清楚;审计工作所得结论的证据是不是充分;审计过程是否触犯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审计报告的评价处理是不是正确、有可操作性等,将监督管理职能落到实处。
(三)合理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
如何科学合理运用医院内部审计的成果,这是医院相关内部审计部门需要重视的一项环节,也有利于加强医疗集团对于风险的预测和控制。首先,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有高效的领导统筹能力,对于审计过程发现的重大问题或漏洞要及时汇总上报,使得可整改和不可整改的审计项目科学有效的从源头区分开,从源头区分不同程度的风险,以及区分开集团高层领导重视关注的和不重视不关注审计项目,更加有效的提高审计工作的效果。其次,要善于从内部审计报告中所展现的具体信息中及时发现到在具体的审计工作过程中收集到的被审计部门提供资料所反映的问题,以及认真总结在工作中出现审计管理的不足和漏洞,最后要完整系统的分析具体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屡犯不改的审计问题,更需要我们努力去探寻起根源所在,宏观上逐步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体系,微观上重视工作人员心理情况以及医院文化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提出更加全面完备的解决审计问题的建议。再其次要明确审计建议的适用范围。审计建议要尽量不与医院文化发生正面的碰撞,同时要根据审计建议合理评估医院领导者管理风格以及医院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工作上尽量取得领导的重视和关注,从而保证审计建议更好落实到具体工作部门,确保内部审计的成果更好的利用到相关工作中去。最后要建立审计资料的档案库。完善医疗集团内部审计的信息库、实行信息资源的共享,既有利于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集团各医院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毕秀玲,薛岩.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部审计,2005
[2]冯剑青.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浙江审计,2007
[3]王侨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初探[J].中国内部审计,2008
1客观风险:医院审计环境和内部控制局限性及审计项目复杂性我国内部审计机构成立的时间短,无论是审计理论,还是审计实践方面都不十分成熟,特别是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院内部控制与质量管理方面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内部审计工作很难置身于所处的环境之外,其行使的职能极易被环境左右。同时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或得不到有效执行使得审计工作易受环境制约,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增加审计风险。此外审计项目的复杂性使审计风险大大增加。2主观风险: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目前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不高是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要问题。审计活动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税务、法律知识和审计基本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相关的政策理论水平。由于目前审计人员大多是从财务专业转岗而来,大多不具备审计专业学历,缺乏企业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影响了审计工作质量,容易产生审计风险。3其他风险:审计手段落后和审计方法的限制医院会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但许多医院的内部审计依然停留在手工操作的水平上,审计手段较为落后,无法实施有效监督,面对大量财务数据时查找和分析问题出现困难。同时,由于无论采用判断抽样还是统计抽样,它都是根据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由于经验不足,审计方法的选用不科学,审计报告的编写不明确等将加大审计风险。虽然部分医院已采用信息化审计系统,但医院在审计软件方面受到医院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尚无匹配的审计软件可用,极大阻碍审计的发展,提升了审计风险。
二、防范审计风险的对策
1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和审计质量考评控制加强审计监督是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是防范风险的重要防线,同时也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审计工作中,应由财务部门牵头,多部门协调处理审计工作,以此互相牵制,避免在审计工作中出现以偏概全、遗漏重要审计事项,及降低对医院控制制度的依赖性等问题,得到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同时,要加强审计质量考评控制,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内部审计工作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可以从总体上了解内部审计的最终结果,从而了解过去、分析现在、预测未来,总结和掌握有用的内部信息,发挥内部审计提供信息的参谋作用。2合理设置审计机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医院要按照独立性原则科学设置审计机构和相关人员,以确保内审部门有较高的权威性,保证其对该经济活动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内审部门应由医院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内部审计机构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医院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不参与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活动,独立于他们所审计的活动之外。同时要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使审计人员树立审计风险意识,改进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医院应引进或培养具备计算机、会计、医学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另外,在加强业务能力的同时,也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同时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沟通,提高医院审计效率和效果。3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完善审计程序和内审方法通过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内部审计与财务、医疗管理系统的资源共享,不仅有助于在大量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数据,提高审计效率,且有助于防止数据采集过程中发生遗漏,保证导入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医院应做好审计前准备,认真分析预测审计项目或单位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认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加强内部审计报告的规范化,健全审计报告的复核制度,从而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使其审计风险达到合理水平。
三、结论
利剑出鞘斩恶疾
2013年5月,弋阳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议决定安排县审计局对全县新农合基金开展专项审计。审计在基本摸清全县近两年新农合基金收支和报销等情况后,根据《江西省审计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延伸审计接受和取得新农合基金的相关私立医院。经县人民政府批准,2013年10月县审计局派出审计组专门对该县授受和取得新农合基金的四家私立医院进行审计。利剑出鞘,审计一举查获四家私立医院中的三家在2011年至2012年6月的18个月的时间里,以虚假用药手段骗取新农合基金197.5万元,虚报病人住院床位费套取新合基金9.1万元的违法事实。
功夫不负有心人
医院用药量大、面广、繁杂,如何从用药环节正本清源查清事实,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审计人员知难而上,经全面调查医院的药品进药、入库、出库、用药等程序后,决定抓住进药源头,普查用药处方,重点核查用量大的常用药品的用药量真伪:
在Y医院,审计从352种药品大数据中,筛选出26种用量大的常用药,将药品的购进量与用药量进行对比核查,发现氧氟沙星注射液等14种药品虚报用药金额计30.9万元,从新农合基金中已报销骗取27.8万元。审计还查出该院在审计时间范围内的18个月的时段内,虚报病人住院床位费,套取新农合基金9.1万元。
在R医院,审计从884种药品在大数据中,筛选出48种用量大的常用药品,将药品的购进量与用药量进行对比核查,发现丹红等7种药品虚报用药金额计129.8万元,从新农合基金中已报销骗取103.9万元。
在P医院,审计从505种药品大数据中,筛选出32种用量大的常用药品,将药品的购进量与用药量进行对比核查,发现头孢曲松纳注射液等8种药品虚报用药金额计73.1万元,从新农合基金中已报销骗取65.8万元。
三家医院在18个月的时间内共虚报用药金额233.8万元,从新农合基金已报销骗取197.5万元,加上Y医院虚报住院床位费套取新农合基金9.1万元,共侵占新农合基金206.6万元。
药品采购藏玄机
医院虚报用药量在药品账上是看不出什么名堂的。审计人员主要是抓住药品采购源头,发现账面药品支出数大大超过药品采购进货数。比如:R医院药品账面反映,2011年至2012年6月期间,从省内4家药业公司购进药品405万元,经审计外调这4家药业公司只供应了R医院药品60.7万元,该院虚列采购药品成本344.3万元,虚假率达85.2%。再如:P医院药品账面反映2011年至2012年6月期间,从省内9家药业公司购进药品100.6万元,经审计外调这9家药业公司只供应了P医院药品21.7万元,该院虚列采购药品成本78.4万元,虚假率达78.4%。如此多的空穴来风“药品”,在医院药品账上平衡了虚假用药量和金额。殊不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审计破解了药品采购造假玄机。此外,审计还查出三家私立医院白条支付采购药品款357.9万元,逃漏税收60.8万元的违法问题。
―石击起千重浪
弋阳县新农合基金专项审计延伸审计私立医院发现的问题,引起该县卫生医疗界乃至全县强列震动:
――县检察院立案侦查。检察院收到审计移送处理书3个月后,决定对三家私立医院法人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线索依法立案侦查。
――县纪检委立案调查。纪检委收到县审计局关于三家私立医院骗取新农合基金的问题,应当依法追究县卫生局新农保局局长相关责任的移送处理书后,1个月内决定对责任人立案调查。
――县人大常委会致函县人民政府。人大常委会认为县审计局实施的新农合基金专项审计“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实事求是地揭示了私立医院在新农合基金报销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的审计处理决定合法合规,为国家挽回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审计提出加强新农合基金管理的意见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规范新农合基金使用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请县人民政府切实认真抓好整改,整改情况年底报县人大常委会”。
――县政府转发审计报告。县人民政府以“弋府办字[2014]97号文,转发了县审计局新农合基金审计报告,并要求相关单位进行专题整改,将整改结果形成书面材料,加盖单位公章后及时报送县政府和审计局。
――分管县长作出批示。县政府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在《新农合基金审计报告》上批示:“此次审计工作抓得很好,为财政挽回资金几百万元,请卫生局对新农合基金审计发的问题立即整改,并根据审计建议做好建章立制工作。
――县卫生局进行整改。县卫生局就新农合基金审计查出的问题和部分私立医院在新农合基金报销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向县政府和审计局作出整改报告,报告称已责成县新农保局及相关私立医院采取6条有效措施,及时认真整改,整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注册会计师; 审计
一、财务报告是高校财务受托责任的载体
高校作为非营利性质的公共部门,从政府取得各种教育资源,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责任。要保证资源被恰当的使用,如实反映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责任,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会计概念第4号公告》提出的财务报告目标中指出,“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应当向当前和潜在的资源提供者和其他报告使用者提供信息”,以“评价非企业组织的管理者履行经营管理责任的成绩以及其他业绩的表现”。因此,为公正评价高校管理的受托责任,借鉴《财务会计概念第4号公告》的内容,高校应当定期编制反映管理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财务报告,真实地披露部门预算的执行、财务资源的有效运用、资产的保值与增值等责任的履行情况。
当然,高校管理的责任与企业经营的受托责任履行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利益驱动相比,具有履行和实现机制的复杂性,无法用一些关键性的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率、资本收益增长率等)来衡量和评价高校履行受托责任和受托业绩的实现程度,从而解除高校的受托责任。因此,按照新公共管理的思路,为评估高校受托责任的实际履行情况,必须借助财务报告的披露,提供相应的财务活动和财务状况,反映高校法定预算的遵从、业绩的实现等信息,并通过专家独立的职业判断,以证明筹集及使用资源的目的是合理有效,并帮助社会了解和评价高校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受托责任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础
基于对受托责任的鉴证是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监督的一种新形式。随着社会对公共经济责任要求的提高,高校作为教育资源的经营和管理者,其运行节约、效率、效果如何,越来越为社会大众所关注,但出于现实考虑,公众和政府自然不可能亲自对高校的运行和管理进行监督和考察,因此,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在《公认审计准则》公告中要求“为保证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应披露的材料均给予了真实的反映,该报表后还要附有一名独立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而我国2009年10月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2009]56号)所提出的“将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大中专院校以及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纳入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正是顺应了社会对高校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评价的要求,通过赋予独立审计机构来达到对高校使用资源情况的最终控制。
三、实施注册会计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障碍
虽然《若干意见》已出台近两年时间,福建、山西等省的财政主管部门也制定了有关实施办法,但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高等院校年度财务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实行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
(一)缺少实施高校年度财务报告须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依据
一是《教育法》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无“高等学校会计报表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相应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对高校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年度审计无相关具体法律依据和实施细则;二是目前高校每年必须接受财政、审计、税务、物价等部门的年度审计或专项检查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财务管理规范化检查,政府部门对高校的财务监督检查形式和层次已经较多,会计师事务所对高校财务报表审计可能更是流于形式;三是高校(特别是公办高校)作为办学单位,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考虑如何将资金用于办学最需要的地方,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基本不存在成本核算和利润调整问题,也不存在投资者的利益平衡问题,中介机构对报表的审计意义和作用无法体现。
(二)会计师事务所由谁聘任的问题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行业竞争激烈,以及目前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是由高校自行聘任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可能受到影响,审计结论的可信度将受到质疑。
(三)审计收费问题
如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相关费用由高校自行负担,那么,实行高等学校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将给高校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以广州地区为例,根据《关于印发广州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收费标准的通知》(穗注协[2006]7号)文件精神,对会计报表审计收费的依据为资产总额与业务收入总额(孰高),在此原则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额度收取服务费。资产总额与业务收入总额(孰高)在5 000—10 000万元之间的,收取30 000元服务费;在10 000万元以上的,收取40 000元以上(0.04%)服务费。对于资产规模大的高校,像广东省重点本科高等院校总资产多在10亿元至30多亿元之间,审计费将达到一两百万元,给高校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四)年度财务报告的时间问题
目前,注册会计师审计领域涉及最广的是企业单位,尤其是上市公司。对企业单位(上市公司)而言,只有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或税务报表)才能报出,报出时间一般是每年4月份之前。高等学校年度财务报表同样以12月31日为决算日,但财务报告的报出时间要求离决算日非常短。决算日后,高校财务部门需根据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决算编审工作要求,对各项收支账目、往来账目、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进行全面清理,在此基础上办理年度结账,编报决算。每年财政部门要求高校上报决算的时间是春节前,其中还需根据财政部门的意见进行数据调整,工作量大,时间安排已相当紧张,若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再行报送决算报表,会导致部门财务报告的上报时间滞后,影响财政报表的汇总与上报。
关键词:会计师;经营能力;审计范围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2-0103-02
一、修订背景
从1997年到2001年,许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提及了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在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披露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审计意见类型却差异很大,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发表的审计意见定性不准,例如把持续经营能力问题简单地放在意见段之后,或等同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而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致使审计报告的有用性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误导作用。
二、如何理解持续经营能力问题
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实际上一个重大不确定事项。对不确定事项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不确定事项不等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不确定事项主要是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通过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注册会计师对已经发生的惹事有可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对尚未发生的事项则无能为力,审计证据有可能在将来获取。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是指交易或事项已经存在,但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原因,注册会计师不能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未能获取并不存在的审计证据,就不能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2.不确定事项不等于被审计单位没有遵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对不确定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和披露,就不算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鉴于上述两个原因,注册会计师不能一遇到不确定事项,就简单地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三、明确注册会计师考虑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的基础
原准则仅从原则上要求注册会计师考虑被审计单位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的合理性,而修订后的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充分关注可导致对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注册会计师可以从财务、经营和其他方面进行分析是否存在可能会使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确定性的情况。
四、对持续经营假设实施的专门审计程序
当被审计单位存在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管理当局对持续经营能力做出书面评价。
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关注管理当局作出评价的过程,依据的假设和拟采取的改善措施,以考虑管理当局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是否适当。在此注册会计师可以实施以下审计程序:
1.实施分析性复核程序。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疑虑时,可利用各种主要的财务指标,以评价判断企业未来持续经营能力,从而发表适当的审计意见。常用的财务指标包括:营运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违约债务比率等。
2.复核期后事项。对期后事项的复核,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辨别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是否合理,可重点关注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恶化的事项和情况,如大额应收帐款无法收回、诉讼结果造成大额赔款、出现因产品质量问题被退回大量货物、应付款债券的提前支付、非常灾害造成大量财产损失等。如果发现上述问题,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就需要做进一步的评价。
3.复核借款或债务合同的履行情况。对于年度内减少的借款或债务,注册会计师应复核相关记录和原始凭证,核实还款数额是否与合同一致,是否切实履行了合同书;对于年度内增加的借款或债务,应复核借款或债务合同的授权批准,了解借款或债务数额、条件、还款日期、还款期限、利率等情况。
4.阅读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会议的会议记录。注册会计师应向被审计单位公司章程,实施细则和各类重要会议记录的副本,认真研究其中有关融资和清算的规定和会议决议,通过这些资料,注册会计师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拟采取的改善措施方面的信息。
5.向被审计单位律师询问有关诉讼、索赔及补税的情况。注册会计师要求被审计单位列具一份或有损失的清单,由律师说明他已在很大程序上涉足了重要和尚未认定的未决或面临的诉讼、索赔及补税等情况。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律师的职业声誉及回答的合理性来确定被审计单位的或有损失情况。
6.向关联方或第三方确认有关对被审计单位提供财务支持的安排或承诺。被审计单位财务陷入困境时,管理当局提供的改善措施往往包括大股东的财务支持,各股东的增资,银行提供贷款等安排和承诺。注册会计师应逐一确认这些改善措施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确认有关财务支持协议的存在性、合法性和可行性,并对提供财务支持的关联方或第三方的财务能力作出评价。
五、出具审计报告时应考虑的内容
注册会计师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搜集到所需要的审计证据,并考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拟采取的改善措施之后,注册会计师应能确定或解除原来对台戏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的疑虑。
1.注册会计师认为原来的疑虑可予消除,即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编制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是合理的,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注册会计师在考虑了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拟采取的改善措施之后,确信持续经营假设合理,但认为有必要在会计报表中披露其内容,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了解。
(1)如果被审计单位在会计报表中进行了适当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在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描述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事实,但不应使用附加条件的措辞。
(2)如果被审计单位未在会计报表中进行适当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在意见段之前的说明段中,描述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事实,同时指明被审计单位未在会计报表中进行适当披露。
3.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编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不再合理,而被审计单位仍按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4.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可能导致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但注册会计师无法确定被审计单位编制会计报表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是否合理,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并提请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中适当披露:(1)影响持续经营假设的情况或事项及改善措施;(2)被审计单位未来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时应注意在措辞上应十分慎重,只列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存在疑虑的各种迹象,不应预测这些迹象后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尤雪英.财会月刊(A会计)[J].持续经营审计方法的探讨,2001,(6).
[2 ]张晓岚,宋贵芳.会计之友[J].审计师对持续经营审计判断质量的影响,20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