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英语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使得计算机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不仅需要了解市场、科学决策,更需要不断更新计算机技术,与世界顶端技术接轨,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与理念,而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介质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国内计算机企业要想发展更快更好就需要专业素养高又熟练掌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本文结合对国内计算机企业的从业人员英语水平和国内计算机企业英语培训状况的分析,旨在从英语的传授和学习的角度提供一些更有效、更实用的英语培训模式。
一、国内计算机企业急需提高员工英语的实际应用水平
近十年,计算机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异常,到今天已将各种计算机技术多层次、多方面交叉融合在一起。但是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尤其是计算机研发人员面临着一个相当大的瓶颈,即英语的实际应用水平低下。虽然一部分的计算机从业人员在校都应学过计算机专业英语,知道一些专业术语,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但当他们与外国专家合作时,甚至连基本的语言交流也成问题更不必说是专业方面的沟通,甚至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也同样面临尴尬的境地。英语开不了口,即使开口别人也一头雾水,英语听不懂,无法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员工英语实际水平在与外国计算机专家的沟通和协作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英语的口语表达和英语的听力理解。而与此同时,企业也因为企业员工无法达到一定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而不得不到社会上去聘请外事专家或翻译人员,但效果也不甚理想,毕竟隔行如隔山,因为太多的IT专用术语和缩略语,以及很强的专业知识使得没有计算机背景的英语专业翻译无能为力,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无法仅凭语言层面所能解决的。所以越是市场化的企业对英语培训越重视,对员工的英语能力的要求越高。所以企业迫切需要计算机从业人员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员工的英语实际操作能力,英语培训班则势在必行。
二、开展英语培训班应注意的问题
1.针对不同学员情况,培训班水平级别化
计算机人员的英语培训也要根据员工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工作需要界定其学员的英语所属大致级别。根据实际英语水平,可简单地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作为标准,即如果其通过了CET4,则表明其英语水平为中高级,词汇量接近五千,不存在基本的语法问题,有一定的读写能力;如果若没有通过 CET4,则表明其英语水平为初中级,词汇量不足四千,可能存在一些语法问题,读写能力较弱。另外与工作性质相关,可将计算机人员划分成计算机研发人员、泛IT人员两种,对计算机英语的要求也不同。简言之,应按照学员自身英语水平和工作的性质把培训班分成初、中级班和高级班两种。
2.培训师资源缺乏,培训质量良莠不齐
计算机企业的英语培训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 除了尚未形成完善的内部机制, 即从企业内部人员的挑选到对其实施培训这一整套系统中,优秀的教师资源的贫乏是左右培训质量的关键。而目前的培训师水平鱼龙混杂,情况是不容乐观,既懂计算机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的培训师少而又少。其中,有不少培训师仅仅是英语专业出身本身对计算机知之甚少而且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没有深入研究。所以可想而知,其培训质量怎能不让人堪忧。3.注重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选择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材选文一般都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的英文原版文献。它涉及了计算机的技术基础、系统和应用等各个方面内容,涵盖面极广。一般说来,一本优秀的教材,在内容上应该做到取材新颖、技术前卫、系统性强、可读性好。学习者在学完了全部内容之后,就应该对计算机各方面的技术理论、常见的专用术语的含义、本学科领域的文献体裁和风格有一个大体了解。但计算机技术发展如此之快,称得上是日新月异。因此,任何一本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材都不可能涵盖计算机领域的新名词和新术语。所以在对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上,选择难易程度适合的教材,太简单则不利于提高、太难则容易使学习受挫。根据教材的专业侧重的不同,在选择计算机英语教材时,可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
三、更有效更实用的英语培训模式
1.初、中级班进行基础英语的培训
初、中级班进行的是基础英语的培训,其学员英语水平处于初级或稍高的水平,这就要求应注意计算机英语的趣味性,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联想把许多看似枯燥难懂的词汇和句子赋予形象生动的色彩。例如,计算机网络中关于www(全球信息网)的学习,可以想象为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畅游(因为www很用以令人联想到波浪)。在培训时应注意掌握专业词汇和语法时技巧。首先,对构词法的掌握是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的关键之一。许多的计算机术语词汇都似曾相识,这时可从英语构词法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譬如说词汇“subnode”(次结点),若熟知“node”是“结点”的意思和前缀“sub-”是“次要”,那么subnode的意思就清楚了。事实上,在科技英语中派生词很多,这也是它的一大特点。只有既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又精通英语中的构词法知识,很快地猜出文章中生词的含义,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其次是对语法的培训,虽在计算机专业英语中语法结构相对简单,但一些复杂的长句子在文章中也会时常出现。
2.高级班弥补英语的实用水平不足
高级班的学员已经通过对计算机英语的系统学习掌握了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加上有金山词霸这样的工具,阅读原文并不很困难,但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仍是培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系统学习计算机英语,这里的系统性包括了计算机体系的系统性和英语语言的系统性,同时必须时刻牢记:除了借助计算机英语教材系统地了解计算机诸方面的英语表达和专业词汇外,还要对英语语言本身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以免出现偏废。有些计算机人员就是因为在听和说方面偏废,以至于影响到自身发展和企业的工作。如何加强听和说的训练即是提高培训学员的实际应用英语的水平重要一环,也是其中较弱的一环。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可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培训,通过具体情景模拟来习得,也可以在高科技手段多媒体帮助下实现,如多媒体软件、网络英文广播、英文电影、英语节目和教学资料等。培训班开设期间,开办英语角的活动并保证此活动的延续性,设计现场英语运用的场景使学员能在模拟现实情景中更深刻地体会英语实际运用的乐趣等此类活动都能有效提高学员的听说等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企业英语 培训 现代教育技术
一、企业英语培训现状。
企业英语培训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培养人才和组织成长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当前,企业英语培训却遭遇了一系列问题,如培训如何开展,如何保证培训效果等,这仍然是让大多数企业领导困惑和茫然的难题。这些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
1.企业英语培训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体现在:很多机构并不能按需进行培训,培训需求不够明确;培训目标过于抽象,可操作性较差,未考虑到个人目标与企业总体目标的差异;在培训过程中的反馈和强化性不够,缺乏前瞻性和针对性;现有的英语培训机构专业对口性不强,也挫伤技术员工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培训过于注重初级培训,多是可以满足员工的基础语法、词汇知识的需求忽视实用性的培训。
2.英语培训方法单一僵化。企业英语培训还是采用最简单的课堂式教学,单纯的理论灌输。企业往往短期地请市场上的外语培训机构进行短期培训。然而,这些机构本身的师资结构就不稳定,良莠不齐。很多英语培训师也还习惯于单纯的理论教授,教师没有时间就特定的企业进行特定的分析,不能深入的挖掘教材,扩展内容,更没有教学评估与监督;没有熟练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英语培训最终往往流于形式。
3.英语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失衡。英语培训作为企业对员工的一项投资,必然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英语培训提高效率及降低工作成本来获得更大收益。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员工流失倾向愈发严重,特别是一些英语培训后的技术骨干员工。这就导致了培训成本得到的收益微乎其微,企业得不偿失,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成人英语培训中的优势。
在企业英语培训中, 培训方式的选择是决定培训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分析成人学生特点,我们发现传统上单纯依赖教育机构以及面授培训等以人为主要传播手段的培训方式,在授课方式、时间安排等方面不能满足现代成人教育的要求。基于Internet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其便利性、时空无关性和交互性为成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培训方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网络教育有助于推进企业员工培训方式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成人学生特点
成人学生多数在职在岗、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多数与所选择的专业培训方向密切相关。因此,成人学习与需求和普通教育相比表现出如下特点:(1)英语水平差异较大,年龄差异也较大,接受、理解能力各异;(2)具有职业优势和实践经历;(3)学习需求多元化;(4)工作学习之间的交替矛盾比较突出;(5)流动行业的在职员工的工作地点不固定,对学习地点要求具有变动可调性,难以集中授课;(6)学员间交流机会不多;(7)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较强;(8)办学单位对学员的制约力较弱,学员参加集体性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较大。
(二)网络教育及其特点
所谓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的一种网络教和学的服务,这种服务体现于用数字化技术传递内容。网络教育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和手段;取消了诸如年龄、职业、地区等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实现了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观念转变。
网络教育特色和优势体现在:
1.资源利用最大化: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
2. 学习行为自主化: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
3. 学习形式交互化:因特网的信息(内容)源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可以进行全方位的、能动式的实时互动,即主动、可控型交流,使网络教育成为惟一的、真正的在教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实现双向互动、实时全交互的远程教育方式。通过计算机对学生提问类型、人数、次数等进行的统计分析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主要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更注重学习的实践性。
4. 教学形式个性化。网络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一方面,系统对每个网络学员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可以实现完整的系统跟踪记录,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针对不同学员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网络教育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
5. 教学管理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管理平台具有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处理功能,被应用于网络教育的教学管理中。远程学生(用户)的咨询、报名、交费、选课、查询、学籍管理、作业与考试管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交互的方式完成。因此,网络教育是最为完整、高效的现代远程教育方式。
(三)基于Internet的现代教育模式在企业英语培训中的作用。
1.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使人才自学模式得到优化,为企业人才英语学习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环境。自学方式既经济又实用而且不耽误正常的工作,解决了成人学员的工学矛盾,也解除了他们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奔波之苦。在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学校阶段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新阶段,“虚拟学校” 把潜在的教学能量释放了出来,它将彻底改变千百年来教师讲、课堂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电脑网络挑战粉笔黑板的时代已经到来。
2. 网络教学更利于因材施教,展开个性化教学。
中山大学网络学院院长程焕文认为,网络教学更利于因材施教,展开个性化教学。由于可以对每个网络学员的学习过程和考试成绩等做完整的系统跟踪记录、贮存,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基于个人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习建议等。对于文化基础理论差异较大,年龄差异也较大、具有不同职业背景和学习需求的在职员工来说,网络教育是最具优势的教育模式,其针对性更强,适用于更多专业英语学习者。丰富的职业经验加上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年龄较大的英语学习者受到鼓舞,信心倍增。
3.交互式的网络教育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教育过程控制灵活,有效的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学员产生较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自发的学习动机。教材不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而是集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为一体的生动丰富的多媒体展现。“教学介质的不同,使得网络教学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网上学习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华南理工大学网络学院副院长骆雪超认为,“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网络学习更便捷。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就是你出差在外,你只要带上便携式电脑,一张教学软件,就可以学习了,根本不用担心因为工作而耽搁学习。”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变成了一件很愉快的事。这正解决了在职人员在传统英语培训中遭遇的工学矛盾问题,使学习更自由。
4.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有促进作用。
多媒体计算机给人带来的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在职人员受工作限制,只能在业余时间进修,因此,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对于他们来说非常关键。多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全新学习模式是最适宜企业员工的。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eher)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米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于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 比单一地听教员讲课培训强得多。他还做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 赤瑞特拉的实验告诉我们,视、听、说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网络教育集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远远超过传统的面授模式教学,更有利于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获取最多的知识。
三、展望
综上所述,网络英语教学虽然并不完美,但同常规的英语教学相比,尤其是在成人英语教学中,具有强大的优势。在当今终身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下,尤其是在成人语言学习当中,现代教育技术必将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为在职人员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为企业培训出适应时展的国际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梁青. 浅议企业英语战略与企业国际竞争力[J].大众科技,2005,(12)
关键词:商务英语 企业培训 培养模式 进出口贸易
高职英语教育的教学基本现状:学生难学,教师难教;学生抱怨,老师抱怨。从社会就业总体看: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应用能力低”的现象。我国的教学研究者、管理者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实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够用为度,实用为原则”,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实训等等。也曾引进国外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如北美的CBE模式、澳大利亚TAFE课程模式、德国双元制的课程模式、实践导向课程模式等,但因高职教育的历史短,虽有所借鉴,尚待完善。
一、企业培养的内容及模式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国际经济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将不断加深,随着企业发展和新企业的成立,一批批新人将不断地充实到国际贸易队伍中。
经过多年跟踪走访毕业生、实习生,获知外贸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阿里巴巴贸易公司负责培训。
(一)培训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业务实操知识和技巧
例如《外贸流程操作》《如何找到客户》、《如何与客户打交道》、《让买家主动回复》、《e时代下的询盘处理》、《如何定价》、《如何报价》、《如何让你的报价打动买家》《询盘的跟进与回复》《如何吸引海外的买家》《如何分析询盘》、《不可不知的利润来源》《国际贸易中国际运输的风险与支付》《如何管控70%的货款》《国际结算之信用证基础知识》《信用证的审核及风险防范》《审证看风险之信用证软条款》《国际结算之电汇与托收》《如何安排客户看厂》《玩转速卖通》等。
2.计算机贸易操作技巧
如《图片处理技巧》、《网络工具应用之功夫外贸》、《电子商务沟通技巧》、《让更多的客户搜到你---完善你的关键词》、《My Alibaba操作技巧》《如何占领网络推广的商机》等。
3. 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巧
《不同国家的商业习惯》、《如何与英、美、德三国客户打交道》《如何与法、北欧和日本三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客户打交道》、《职场人士必备的自我情商管理》等等。
另一类型的培训是自主培训。各个外贸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公司经营范围和产品特征,由业务经理给新员工进行产品知识、业务操作、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更具有针对性,不同的岗位培训内容各不相同,如业务员培训、单证员指导等,在做中学,做中教,传帮带下业务员快速成长和发展。后续为岗位自我培训。新员工自学相关外贸学习网站,并定期召开交流会,分享心得,沟通认识,相互鼓励和促进。如网站“快速入门外贸操作”、“龙之向导”学习等。
二、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的特点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培养有能力进行国际贸易的应用性人才,学校培养呈现以下明显特点:
(一)提高语言能力要求
外贸公司往往在已具备外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也外贸业务基础的学生中择优进行岗前培训,且往往将社会普遍认可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考核语言能力的首要标准。
作为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言基础不如本科的学生,更不如英语专业学生。在两至三年内,将英语基础不牢固、底子薄弱、学习方法相对欠缺的学生培养成具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学生,实质上是外贸工作的实际需要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听说能力。
另一方面,英语作为工具、载体,进行的是国际贸易,在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便具有了行业英语的特点,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涉及国际贸易、金融、营销、 管理、电子商务和跨文化等专业知识。高职商务英语学习往往在普通英语的基础上加强商务知识学习,重点培养语言输出能力和对外交际能力,具实践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学生学习专业词汇、句式特点、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时,内容涉及电子商务、国际商务交际、函电与单证、谈判等。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任重而道远,机遇和挑战并存。
(二)加强流程操作能力要求,降低了业务岗位操作能力要求
国际贸易商品品种繁多、数不胜数,具体操作上因具体商品和贸易操作的个体不同而各有特色,但千差万别的商品贸易有贸易共性。但由于涉及商业机密和企业利益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只有成为企业正式实习员工时,岗位业务操作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才真正得以完成。所以仿贸易真实训和专项能力训练难度系数实际上是相对变小了。
三、有机结合式培养模式的表现形式
(一)基于工作过程学习模式——学以致用,够用为度
结合企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制定学生的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按照贸易流程进行排列和组合,进行模块和项目教学。将需要的知识和理论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前进行自学、互学、讨论,展示和讲授,举一反三,真正做到逐渐地学一点、用一点、会一点,点点滴滴汇成综合专业技能。这种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指导教师具有成功的实践经验,指导和讲授实践过程中能做到收放自如。目前高职真正双师型教师很不足。
(二)有机化合企业培训式培养模式——学用结合,注重可持续发展。
首先,教学培训是在“课证一体化教学 ”大框架模式下进行,即专业教师或企业聘用教师所授的专业核心课程或者项目化、模块化的培训内容,与各个外贸企业工作培训内容相一致,与国家要求的外贸岗位资质考核要求相一致。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就能掌握相应岗位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通过全国外贸岗位相关资质考试。如外贸业务员资格职业能力考试、外贸单证员资格职业能力考试等;其次,职业工作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培训和提高与专业知识学习同步进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接近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再者,综合培训和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集中实践的岗位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教师可以集中精力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同时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指导教师可灵活聘请企业成功工作人员兼任,也可以是外语好的专业教师或者职业能力强的外语教师兼任。学生兼学并蓄,视野开阔。这样,学生在为期一年的专业基础和语言基础培训和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岗位群的需要进行一年的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而后进入企业实体进行顶岗实践,将学校学习培训内容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锻炼、创新和提高。
学校培养模式的培训内容来源于社会企业,又高于企业的一般要求,辅以适当的理论学习,学用结合实践,是培养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关键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四、结语
国际贸易过程中的能力要求却是相同的,能力培训的方法有其一致性;贸易商品千差万别,但大类相通,即“有法可依”。但企业的培训方式与方法因贸易对象、贸易伙伴、贸易类型、交易的时间不同而不同,贸易过程中遇到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传统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可谓“有法而无定法”。培训教师个人经历和经验各不相同,个性特征迥异,学生各有特色,但贸易流程相似,国际惯例和国际商法相通。结合企业工作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结合岗位需求的培养,可以使个体的“灵活发展”。总之,培养模式符合的实践--认知观,就能收到良好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婷婷,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1:122-123
[2]张磊,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35-37
[3]张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能力的培养,当代职业教育,2010,07:27-29页。
[4]李欣欣,从校企合作的角度看企业商务英语培训创新——以丹东地区为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8:55-58页
一、现代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变早在1970年美国首先成立教育技术委员会(现为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教育技术的概念界定经过1972年、1977年、1994年和2004年四次修改,AECT94定义为: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这一概念关注学习资源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教育技术界限定在学校范围的教学设计,很少关注社会教育、企业培训等领域.
而最新的AECT2004将教育技术定义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该定义清楚地表明:科目的名称、范畴、目的、对象和领域,即"教育技术"而不是"教学技术",三个教育范畴分别是:"创造"、"使用"和"管理";两个对象是"过程"和"资源";教育的双重目的在于:"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教育的领域是:"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这一定义从社会文化背景与行业背景出发,强调了它的实用性,在内涵和外延上扩大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扩大了它所适用的范围,将教育技术的研究由教学领域拓展到企业员工培训和绩效领域.
二、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应用中的必要性分析所谓企业员工培训是指既定企业单位针对员工开展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活动.其意义在于使员工不断的更新知识,拓展技能,改进动机、态度和行为,使员工更好地胜任现在的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最终达成提高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教育技术所研究的正是新的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技术支持下的有效学习.
1、企业培训的对象是有工作经验或有教育经历的成年人,他们更倾向于体验式的学习资源,会排斥和抵制单向性的知识传递.培训教师只有通过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使用,传播资源材料是传播者精心设计的知识.培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者.他更是学习者的帮助者或指导者.培训师的角色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者,也是教学活动的导演者.
2、企业员工工作时间有自身的特定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模式也由原先传统的、单一的班级授课模式向个别化培训、集中短期培训、远程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有机结合.在个别化教学中,根据成人的工作和学习特点,培训模式不再是过去的单一的集中培训,培训时间和地点灵活多样,即使是在短期的集中培训中也尽可能避免知识的单向灌输,分组讨论、个案研讨被经常穿插在整个集中培训过程中.
3、自主学习是企业员工的主要特点,他们的学习是结合自身特点目的性较强的学习,提高学员学习的兴趣,改善绩效促进学习,在员工培训方式上,要体现出多层次、多样性,根据员工自身的基础提供不同性质的、不同水平的培训.培训课程要灵活、生动、活泼,易于被职工接受.要紧密联系实际,形成双方良性互动.使用的教学媒体向多媒体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迈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媒体的选择上更加灵活多样,符合教育技术所倡导的媒体选择原则.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策略分析培训与开发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企业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使企业培训系统化,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完成培训教学的系统化设计.培训设计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与具体作法,一个合理的培训方案应包括培训的时间、地点、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参训人员、培训培训参与部门、培训老师、课程背景、培训准备物品、培训费用、培训效果评估等办法内容,一个科学的培训方案理应是一个系统详细的项目书.
1、详细做好前端分析所谓前端分析是美国学者哈里斯在1968年提出的,它是指在教学设计开始的时候,对一些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进行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的分析过程.
具体到企业员工培训来讲,培训设计的前端分析包括员工、部门状态分析和培训需求分析等.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内部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员工的心态行为、技能状况、或者发展目标的制定等方面,为培训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依据.其针对性更加突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将会更加显著.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是可以通过绩效管理及评估中发现,只要在绩效管理中表现得差都可以列为需要培训的内容,不同的部门,分工不同,可能需要培训的内容不同,所以,企业人力资源部每年应不少于两次的培训内容调查评估,这样才能保证培训主题源头的科学性.培训需求分析主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绩效分析,明确培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通过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途径,来确定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三是分析现有的培训资源、培训条件和制约因素,明确培训设计方案以及该方案的可行性.
2、精心设定培训目标培训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渠道,无疑有着自己的目标.
培训目标是指通过培训活动后,员工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一方面,培训作为一种价值引导活动,蕴含着企业领导者的价值选择与目的预设,凝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和追求的倾向性.另一方面,培训目标是培训师进行培训的出发点,也是培训活动的最终归宿.培训师对培训目标的理解和定位,直接关系到教学行为,关系到对培训资源和内容的取舍和再加工,也关系到培训方法的选用.
培训目标的确定以前端分析为基础,以企业价值观为导向,或者是以员工心态调整为中心的心态、素质、成功学培训,或者是以技能学习为中心的时间管理、业务培训,或者是以企业发展为中心的目标管理、企业文化、战略管理、品牌管理培训等等,虽然企业员工培训的内容、培训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是哪一种培训,其培训目标的设定都应该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设计培训目标时,应该根据员工和部门实际,结合绩效分析,从这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设定.
3、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企业的培训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是在前端分析的基础上,在培训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的,主要包括培训内容的选择和处理,培训方法的选择以及合理的评价设计.在培训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需求,企业员工培训要区别不同对象不同需求,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共性的培训比如:企业文化、企业发展史、企业纪律是所有员工都要接受的灌输培训,而其他都要进行针对性培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关键在于管理理念、企业战略的认同、执行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训;中层的培训关键是专业业务和执行力的培训;技术工人是在其工种岗位上的技能培训.对于不同层次的培训,应当根据受训人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尝试通过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讨法、角色扮演法、自学法、互动小组法、在线课堂等方式加强员工的学习.培训师要了解各种培训方法使用的范围、效果、条件等,明确各部门的要求,优化和综合运用各种培训方法,实现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职工培训;差异化培养模式
职工培训工作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促进员工成长成才,更好地适应和促进企业发展要求,针对当前企业职工队伍存在的文化层次不同、业务能力需求不同,在企业中采取循序渐进的差异化培训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以往统一培训模式存在的各种弊端,也更利于全面提升职工的文化素质和综合业务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实力。
一、建立企业差异化培训模式的必要性
差异化这个词是营销管理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是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研制相对应的产品开展针对性营销的策略,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必需手段。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引进和招聘的人员在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企业要发展就要提升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就必须承认差异,通过差异化做好企业培训工作。
差异化培训是适应不同层次职工的需要。从企业职工拥有的职业资格看,一般都存在着初、中、高不同档次;从具有的技术等级方面看,则存在着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等不同层次。从文化程度看,包括硕士、大学、大专、中专、技校、高中等文化层次。从岗位上看,一般分为机关管理、机关技术岗,基层队管理、技术岗以及操作岗,以及后勤服务保障岗位等不同层次。从以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技术类别中可以看出,企业职工在职称、技术等级、学历、岗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只有针对职工的实际差异,开展合适的培训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差异化培训是适应企业长久发展的需要。作为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不同梯次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要培养一批较高知识水平、业务技能的拔尖人才,同时必须要有一大批合格、熟练的操作人员做保障。特别是对于石油化工企业,不仅需要一批懂技术、能吃苦的技术骨干,解决现场施工的各类疑难复杂问题;而且需要大量的熟练操作型工人,提高施工的速度,加快施工节奏,争取更大利润;同时还需要科学管理,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统筹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要做到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差异化培训的理念,以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企业差异化培训模式的实践应用分析
差异化培训模式就是以职工为中心,针对不同岗位、不同文化层次职工的需求,结合企业自身行业特点以及发展需要,开展的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培训方式。
以满足不同岗位职工业务需求开展技能培训。结合岗位特点,按照管理岗、技术岗和操作岗的区分,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对于管理岗采取依托企业培训阵地,如举办基层干部项目管理专题培训班,对基层干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创造力提升、成本核算与管理、ERP系统等专题培训,以提高基层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创效能力。对于技术岗职工其培训内容则重点在新工艺新技术、疑难复杂施工的解决措施等。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采取自我培训,以及外请培训师和借助网络进行培训,以提升技术岗位职工的业务能力。对于操作岗位的职工,主要是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在施工现场开展导师带徒的培训方式,手把手的言传身教,提升操作技能。
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职工需求开展素养培训。如针对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鼓励他们参加更高一级的文化自学和在职教育,并在经济上给与一定的补偿。对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职工,则主要是引导参加网络教育、在职教育,提升其自身文化程度的需求。对于内部教育培训,可以采取讲授式、电化式、模拟式、互动式、网络式等教学模式,以实现教中学、学中教的目的。同时,还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多媒体工具和网络平台,实现培训工作视、听、触多维度地开展,实现参培职工与老师之间、参培职工之间的合作学习,形成“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培训为我、我为培训”的良好学习氛围,满足职工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的需求。
以满足企业当前及长远发展需求开展定向培训。企业发展不仅需要懂技术、会管理的干部,也需要一大批合格的操作职工。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有目的挑选一批优秀干部,以外培的方式,送他们到相关大学、党校以及其他高校,参加特设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为确保更多具有按标准操作技能的熟练技术工人,企业可以采取理论、实操以及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强化标准化施工、安全生产知识、消防知识等必备知识的培训力度,确保所有职工干标准活、做标准事,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当然,为了提升职工的技术等级,企业可以每年针对参加技能鉴定的职工开展集中培训,促进在岗职工提升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并为他们通过技能鉴定打好基础,不断提升高技能操作职工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
三、探讨完善企业差异化培训模式保障措施
企业在积极开展差异化培训的同时,要不断完善对职工的培训体系建设,确保职工培训实现PDCA循环。P(plan)即培训规划/计划,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收集企业与职工培训需求、分析需求、拟定计划、沟通并根据企业策略变化确定调整计划;D(do)即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就是根据已确定的教育培训计划和企业的突发性培训需求,着手课程的设计、培训讲师的确定、培训场地的准备、相关辅助材料及开课等组织工作;C(check)即培训评估,就是对培训取得的效果、资料、文件的评估,以及评估之后的反馈;A(action)即培训工作的改进,也就是根据反馈的信息修正下一次的教育培训行动,或是对整个培训体系的改进方案实施。当然,企业每年都要做好职工培训工作的调研,总结培训工作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做好整改措施,不断汲取先进的培训理念,制定培训计划,做到师资、人员、场地的落实,并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差异化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总之,探讨建立差异化职工培训模式,不断探索实践“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长”的重要理念,在企业中推动和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良好人才环境,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商务礼仪;现状;必要性;对策
一、商务礼仪的基本内涵
所谓商务礼仪,是指人们在各种商业经济活动中被约束和应当遵循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商务礼仪体现在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对参与者而言,如果能够按照商务礼仪的要求去展示自己,对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一般的人际交往礼仪相比,商务礼仪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和商务组织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仪表礼仪、仪容礼仪、沟通礼仪、举止礼仪、电话礼仪、宴请礼仪等,这些商务礼仪已经成为现代商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把商务礼仪培训作为员工的基础培训内容。
二、企业对商务礼仪重视的原因
商务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随着商业活动越来越全球化,商务礼仪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企业对自身的形象以及员工的形象越来越重视。因此,掌握商务礼仪在商业交往中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学习商务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所需。是否懂得和运用现代商务活动中的基本礼仪,不仅反映出企业自身的素质,而且折射出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水平和经营方针。
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现状
大学生由于交际范围主要局限于校园,接触社会的机会少,缺乏实践锻炼,因而大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并不容乐观。此外,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在家庭教育方面缺少对礼仪方面的教育,甚至连起码的礼仪素养都不具备。
另外,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侧重对专业知识的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课程的安排。商务礼仪教学也多半采取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缺少仿真的职业环境和角色扮演,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可能只具备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能力。
四、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商务礼仪的重要意义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主要有翻译、外贸业务、外贸跟单、客户服务和文秘等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与他人打交道,特别是外贸工作,要求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需要掌握商务活动交往中的沟通艺术。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方能拓宽人际交流范围,便于开展职场活动。
另外,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将比任何时期都有可能面临着一个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课题,如能对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习俗、商业习惯、管理理念等有一定的了解,在外国客户面前展示自己良好的商务礼仪以及企业文化,往往对业务工作起到很好地助推和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今后的社会和工作,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能简单地学习语法、词汇、阅读、听力等专业基础知识,而应该更多地掌握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与他们合作等。因而,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掌握就业所需的商务礼仪显得尤为重要。
五、如何进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礼仪教育
良好的个人礼仪、规范的处事行为并非与生俱来,亦非一日之功,需要后天的不懈努力和精心学习。因此,可以说个人礼仪由文明的行为标准真正成为个人的一种自觉、自然的行为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1、加大对商务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
当今社会,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新形势下,由于区域、行业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各领域之间的交往日益紧密,从事商业活动的群体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素养也逐渐提高,这就要求即将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学生能够作为独立自主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因此,要使学生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不仅要求他们掌握较全面的专业技能,还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及较强的商务交往能力,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多数高校一味追求专业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实践能力培训,导致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不高。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必须给予商务礼仪教育足够的重视,专门开设商务礼仪课程选修课,给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接触商务礼仪的平台,从而使学生掌握就业所需要的商务礼仪。
2、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认知水平
大学生商务礼仪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高校的重视,更需要增强学生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学生意识到掌握就业所需的商务礼仪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行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自律性,自觉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御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说,商务礼仪素养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重视程度,只有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才能把良好的礼仪规范标准化作个人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能力行为。
3、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录音、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将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教师不应拘泥于传统的讲授法,要因地制宜创新教学方法,如启发引导、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再由教师归纳总结出一般的规律或概念。另外,可以根据实际教学任务的特点,通过设置一些商务活动的真实场景,组织商务礼仪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体验式学习,逐渐掌握相关技能。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实践是学习的最好方式,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进入到企业去实习的机会,从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在商务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和实践能力。
六、结论
现代企业需要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该掌握就业所需的商业礼仪,并不断提高礼仪修养和运用能力,未雨绸缪。只有在学校、学生、教师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下,教师积极参加商务技能学习和培训,不但提高自身商务礼仪素养,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走出课堂,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感受商务礼仪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商务礼仪运用能力。只有这样,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 珏. 在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礼仪教学[J]. 职业, 2012.
[2] 陆 娟. 外语专业商务礼仪教学必要性及教学改革具体操作设想[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关键词:教育培训;行业发展;企业管理
教育培训是提高企业员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管理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有效的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结合绩效薪酬体系,完善激励措施,是企业“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措施之一;经常性的、系统化的教育培训工作可以促进企业内部、业务系统内部的交流、学习、提升,提高员工的团队意识和企业归属感。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实践未能适应行业发展、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企业管理改革的节奏与速度,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在诸多环节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企业对教育培训工作观念转变不到位,重视不够;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模式未建立、人员配备不到位、制度体系不健全;培训需求分析机制不完善、针对性较差;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估,员工参与积极性不高等。
从北京建工四建公司的教育培训制度来看,本着在制度建设方面细致深入的精神,在抓好执行落实的前提下,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所需的制度保障作用是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并发挥较为重要的积极作用的。为了促进《培训管理办法》的实施,我们于2013年年底了《培训工作计分评比管理实施细则》。下面笔者就培训计分评比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分享一下。
1 确立培训计分评比的工作目标
计分评比应用的目的就是加强培训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打造素质优秀、能力卓越的人才队伍,在公司范围内分层分级地建立起以业务系统和各基层单位为培训责任主体,快速改变培训数量过少的现状,逐步形成“比培训数量、赛培训质量、竞培训效果”的良好氛围。
2 确定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公司总部人力资源部为归口管理部门,除做好本业务系统及公司重大培训工作外,负责统计汇总各业务系统、各基层单位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其档案管理工作,对各业务系统、各基层单位培训工作开展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统计确认。
3 培训工作统计确认的分类
根据公司是两级分布,公司总部和基层项目部、分公司,两层分布的特点,将培训工作的统计确认分为两个序列:业务系统和基层单位。业务系统包括公司总部各个部门,基层单位序列包括基层各个工程项目经理部、京外各区域分公司、各专业分公司(水电、装饰、金属等)。
4 培训资料的报送要求
在该项工作的责任人上,业务系统由部门负责人(部长)直接负责,基层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员负责。在报送资料要求上改变了以往只要求提交培训签到表和审批表资料。增加了对审批、计划、培训通知、实施过程、效果评估、总结及台账资料的要求,并且报送时间在培训结束后两周以内。
5 培训计分规则
每半年组织一次计分评比工作,分上半年及下半年两次。上半年、下半年两次计分评比排名工作完成时间分别不得晚于7月底、第二年1月底。按“业务系统”、“基层单位”两个序列,分别制作《公司业务系统培训工作计分排名表》和《公司基层单位培训工作计分排名表》进行计分排名。
6 奖罚规则
每次计分评比排名结果须向公司党政联席会汇报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单次评比周期只奖励前三名,不单独处罚;连续两个周期均排在后五名的减发绩效工资。公司人力资源部在每次排名结果公布之日起的一个月内安排两个序列“连续两个评比周期均排在后五名”的单位负责人向公司党政联席会专题汇报整改方案及整改承诺;拒绝汇报的,全额缓发该单位负责人应发年度绩效或总经理特别奖励,直至完成汇报工作。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 企业培训 培训课程
体验式学习注重从业人员和学员之间的互动,是让学员自然交流学习的体现。通过课程内容的讲授,及时的进行实际体验、业务交流、心得分享等环节,促进体验式学习的相关进程。
一、企业员工的本质特性
1.学习动因清晰
企业员工学习的最大特点是都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定位,接受培训的动因也非常清晰,所以课程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学院的具体特征进行授课,讲述内容需要围绕明确的目标进行。
2.自主能动性强
企业学员具有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引导性,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和学习能力,独立性强并能更有效吸收是企业培训对象的最大特征,他们能够自主筛选知识并形成自己的体系,消化吸收后主动完善自我,所以课程的设置一定要以启发引导为主。
3.注重决策和参与效率
成人学员参与的培训课程并不像学生需要老师一步一步教导,而是更加具有自主思想。他们兼具社会责任和工作职责,更具有教学的决策权,能够主动的反馈并参与到教学培训中,与教员一起担任培训模式的开发和指导,并且学员将重视学习效率,在意是否能快速提高个人业绩。
二、体验式学习在企业培训课程设计的应用原则
1.结合实际案例教学
培训课程需要满足学员对工作上遇到问题需要快速解决的心理状态,要切合职业需求进行体验式教学课程的设计,通过联系实践情景,提高工作技能。其次将学员个人的困惑问题和课程解决方案相联系,寻找中间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切实弥补学员素质。最后结合学员过去的工作经验进行改正和提高,分享交流和学习讨论。结合具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明确教学,才能够吸引学员关注并取得有效成果。
2.集中重点式授课
体验式学习以学员为中心,课堂授课是主要的形式,但是课堂讲师,也就是培训课程的设计人员需要熟悉企业项目的进程,在有限的授课比例中,安排内容高度集中的工作重点进行分析,将难点和重点进行详述,并及时与学员交流感受,得到学员的真实反馈。课程授课不是大量脱离实际的理论模式,而要模拟真实的工作案例给学员进行学习和实践,科学指导学员工作,带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中收获具有可行性的经验。
3.考虑学员的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
例如可为企业学员开设不同类别的课程与计划,根据个人特点进行培训阶段的划分,针对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难度深度的教学模式,从而利于学员观察到自己的培训进程和进步。
三、体验式学习在企业培训课程中的应用原理
1.以学员为中心开设课程
体验式学习的对象就是企业接受培训的学员,他们作为主角人物,需要更积极的参与进课程培训中。如果依旧是“补习式”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员收获经验,而真正企业该推行的课程培训应该弱化“老师”身份,而注重学员相互的交流体验。例如多进行讨论形式,就同一个案例进行相互讨论,甚至辩论,在课堂内头脑风暴,或许还能够提出更加科学的意见。
2.营造学习氛围
课程设计人员需要结合企业当下需要的人才类型进行课程设计,同时要兼并人才学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状态。过于脱离学员本身的课程不能够给学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程情景设计中要使得学员能够与自己的经历产生碰撞,让整个环境带动学员思考和回忆。贯穿始终的进行学习情景和氛围的打造,才能更加利于学员接受和参与。
3.评价多元重结果
培训结束后的成果展示,不能够单一的利用一套评价体系进行总结,而要多方的综合学员的素质进行考究。例如比对学员培训过程中的进步、提出的项目意见、参与讨论的话题等,还能够通过学员相互评价和自己评价等方式来总结学习成果。
4.教学制度的多重开创
教学制度包括材料、课程、课件、评估表等系统的环节,例如课程开设的具体大纲、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等信息都能够提前和学员共同决议并公开,让学员了解到课程内容并参与决策。课程结束后,培训内容换为学员个人思想进行工作指导,这一过程还能够设置学员手册进行定时的反馈,比如10天一个反馈计划、20天一个工作计划等,设计人员能够通过学员定期填写的学员手册得到课程反馈,从而更好地进行改进。
总之,体验式学习的方法能够让企业学员不再局限在室内课程的培训中,而是能够开放思想进行头脑风暴,进行学员之间思想的互相交流。从这样的模式中能够更加注重学员个人的综合感受,在学员理解认知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在工作学习中。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企业更加注重员工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训和提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企业员工培训活动。其中,移动学习是比较成功的方式之一,本文在论述了移动学习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运用前提下,分析了移动学习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移动学习 企业员工培训 应用困境 对策认识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个学习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支撑作用下,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是现代教育培训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员工培训中是现代企业发展和规划的重要内容,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步伐,提高企业员工自身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移动学习利用其便捷有效的独特优势,成为企业员工现代化培训手段的最佳选择。
一、移动学习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优势
(一)移动学习技术条件已经成熟
4G互联网应用时代已经来临,我国的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企业员工移动学习培训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科学的探索。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变迁,现代企业员工骨干队伍中,众多的80后、090后正在成为企业的重要力量,这一代人是生活在高度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最新一代,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移动学习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而且,这一代年轻的企业员工中,有很多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极为反感,单调僵化的企业培训方式更是使得员工对于企业举办的一系列培训活动苦不堪言,积极性很是不高。与传统的员工培训相比,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和过程,随着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移动学习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二)移动学习有利于员工培训互动和反馈机制的建立
现在,多数企业还是采用面授的形式进行移动学习和培训,随着移动学习技术和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一些企业考试尝试在员工培训中采用移动学习的模式和方法。这种新型的员工培训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意义,具体变现如下:一是充分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移动学习区别于传统培训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交互性强,在学习过程中,教授者和接受培训的员工处于同一学习平台,员工可以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教授者提出具体问题,教授者可以依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如在线课堂或远程课堂等,做出实时或延后的回答,保证员工学习中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更加灵活有效,各企业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岗位性质选择迎合自己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如会计岗位主要就是财政政策的解读研究和理解性记忆,制作属于自我企业独特的培训菜单,使员工的培训学习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将各个员工每一阶段的培训记录都写下来,增强员工培训互动与企业建设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三)移动学习可以拓展培训对象
传统的企业培训活动主要针对企业内部人员开展,移动学习平台的建立和使用可以有效地拓展企业员工培训的范围,将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周边人员列入到培训的范围之中,在企业员工基本素质的同时,也有效的完善了这一部分人员的职业素养,使得企业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合理有效的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同时,当企业外派工作人员在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向企业其他同事寻求帮助,甚至可以利用互联网设备搜索解决办法,不仅大大提升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也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
二、移动学习在企业员工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从企业培训者角度来看,移动学习存在门槛
对于企业培训组织和实施者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适应移动学习这种培训模式,这种学习方式应用和实施存在门槛,主要指受教育者的门槛,有的企业员工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水平极低,不具备独立使用信息技术设备开展移动学习的能力,还有的受教育者移动学习理念不强,认为这种脱离了课堂的学习不能够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从自身角度设置了培训的门槛;
(二)从员工角度来看,移动学习吸引力不足
有的员工对于移动学习平台效果还存在怀疑,认为这种非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能赶上正式教授的效果。因此,对于移动学习的期待和积极性明显不高。一方面,移动学习内容比较固定,缺乏灵活多变性,企业员工没有办法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主制定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学习内容的推送和设置也缺乏科学的层次性和针对性问题,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员工大量流失问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企业员工也没有在培训过程中找到自身的意义价值,失去了企业培训的目的和效果。
三、克服企业员工培训移友习困境的对策
(一)实现克服培训APP开发的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统一
为提高企业员工移动学习培训的有效性,应在企业员工培训移动学习应用和设计中坚持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原则,所谓标准化是指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和实施方略都应该坚持标准规格和指导思想,个性化是指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应该做到针对各企业员工的职业特点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员工的职业需求和发展目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量。
(二)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移动学习平台的建构有利于帮助员工利用零散的、片段化的时间学习职业相关知识,提高企业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移动学习内容丰富多样,多媒体环境下,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都可以作为员工职业培训学习的内容,甚至是常用的交际工具,微信、微博、QQ等也可以作为学习的媒介和载体,将一些枯燥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为企业员工学习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提升了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管如何,移动培训已经是企业培训中常见的培训方式之一,与面授。网络教学等共同组成完整科学的企业培训体系,为有效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素养,做出了诸多的努力和贡献,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做好企业员工培训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