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承红色精神调研报告范文

传承红色精神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承红色精神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承红色精神调研报告

第1篇:传承红色精神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品牌;特色;载体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自2006年起已举办了四届,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将每届评选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获奖优秀成果汇集出版,意在总结成功经验,促进交流分享,发挥优秀成果的辐射带头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第四辑汇集了近年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部分优秀成果,是近年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本文对第四辑中所列50件优秀成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其所体现出来的学生文化品牌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籍以此将对我省学生文化品牌蕴育有所启示。

一、长期打造品牌,不断充实内涵

校园文化品牌对高校的影响和知名度的提升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在一定意义上,校园文化品牌就是高校的形象。要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十分不易,不仅要得到校内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支持,还要在社会上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所以这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不断充实其内涵。

从1984年12月9日至今,华中师范大学坚持25年举办“一二·九”诗歌邀请赛。随着“一二·九”诗赛精神的不断深化,其影响力逐渐扩大——2005年,团湖北省委、省学联与学校协商,将“一二·九”诗赛纳入团省委总体工作规划,确定为引领全省高校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活动。“一二·九”诗赛由一个小型的、部分高校学生参加的活动,发展成为湖北省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赛事。参赛学校不断增加,从最初的10余所高校增加到现在70余所,参赛学生专业涵盖了理工医农、文史政法、财政金融等各类学科。

自1994年成立以来,北京师范大学白鸽青年志愿者协会围绕重要纪念日、重大社会事件和社会热点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形成了以“北京师范大学公益活动月”、“民工学校”为代表的一系列品牌项目。16年来,该协会的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3万小时,接受志愿服务的总人次接近40万,诚可谓16载志愿服务,留一路芳馨弥漫。

1996年秋季,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义务助残英语口语辅导队成立,2002年11月成为中山大学校级社团,并易名为“ALLSHARE义务助残辅导队”,后又改为“义务助残协会”。“爱人”是帆,“爱己”是船。协会服务社会,关爱弱势群体,向残疾人、麻风病康复者等特殊人群传递着社会的关爱。15年来,伴随着这支队伍的壮大,受助群体也日益扩大,在许多人心里留下他们的真情与温暖。

12年来,广东金融学院坚持开展“N帮N”爱心助学活动,使之成为学校的一项优秀品牌活动。2000年活动启动,2002年扩大到全校范围,2004年从捐款形式发展到义卖、捐献图书等形式,2006年举办爱心助学活动晚会,2007年首次举办慈善夜晚会并成立“N帮N”活动管理基金会,2008年设立“爱心助学实践基地”,资助范围兼及校内外学生。12年的坚持,12年的爱心汇集,十二年的薪火相传,成就了今天广东金融学院的“N帮N”爱心基金会。

33年来,浙江师范大学阿西剧社立足校园,坚持原创,以传播戏剧文化、普及戏剧知识、开展剧本创作与编辑、专题讲座、舞台表演等一系列活动,提升了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阿西剧社的前身是成立于1977年的“师大文工团话剧组”,后发展为“师大话剧队”,20世纪90年代初更名为“阿西剧社”。阿西人励精图治、薪火相传,已发展成为兼具影响力、行动力和原创力的校园文化品牌。

浙江大学追寻西迁文脉,弘扬求是精神,“重走西迁路”一走三十年;北京农学院成立首都高校第一个女子国旗班,15年来,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武汉大学珞珈金秋国际文化节创始于2005年,目前已成为湖北省十大外宣文化品牌之一和全国高校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品牌之一;东北大学自2007年起,千余名学生传承接力,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弟志愿服务活动;广西大学从2004年起开始创办“纯真年代”大学生原创歌曲大赛,大赛的影响力逐步走出广西大学校园,辐射广西各高校并走向社会;华南理工大学学子从2006年起五年如一日开展农村调研活动,形成了多个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2006年成立的汇贤文学社(2008年更名为汇贤诗文社)荣获“全国百强社团”荣誉称号。

二、着力凝练特色,在特色中彰显品牌

特色是生存之本,特色是魅力之源,特色是品牌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突出学校的特色,才能锻造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大学精神和品牌项目。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学科优势、地缘优势,都可能找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描绘出高等学府里的一道道亮丽风景。

清华大学准确把握新生特点与需求,坚持教育和引导并重,在理想信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适应性教育和人格塑造等新生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新生入校后,不仅可以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感受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而且潜移默化地领悟清华精神与传统,自觉树立起高度的国家意识、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南开大学集中开展了以宣传杰出人物事迹、弘扬杰出人物品格、传承杰出人物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杰出南开人月”活动,进行一次次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让学生追忆先贤恩师,了解学校历史,感受大学文化真谛,塑造优良品格。

第2篇:传承红色精神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阿细祭火;仪式;再生产;调研报告

火对人类的发展进化有着特殊的意义,火不仅改善了人们的饮食习惯,而且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光明和希望。于是,火便在许多民族的心目中占据了神圣的地位,种种别开生面的祭火仪式已经在不同的民族中沿袭了千年。钻木取火是人类远古祖先所经历的文化创举。西方有“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天火”的传说,中国也有自古流传的“燧人氏钻木取火”。传承于西一镇至今保存完整的阿细祭火仪式乃是九州难寻的活化石,红万村的阿细祭火仪式至今保留着人类对火的最原始的崇拜,它向人们展示古老原始祭火崇拜的精彩场面。

一、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历史渊源

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居住在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的阿细人,都要举行撼人心魄的神秘祭火仪式,其回归自然,如癫似狂,视火为万物之灵的神秘庆典,堪称“东方狂欢节”。彝族阿细人的祭火仪式是祖辈留传下来的古老传统,相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祭火仪式再生产的形成,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但都与阿细人对火的崇拜有密切的关系。阿细人崇尚火,认为火具有驱邪逐魔、消灾去秽的能力。从生下来在火塘边进行的命名仪式,到与火离不开的各种活动,一生都与火结缘。关于火种的来源,阿细的创世史诗《阿细的先基》中是这样记载的:

“天上打起雷来,有一样红通通的东西,从天上掉下来,一直钻进老树里。这样好看的东西,人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稀奇的东西,人们从来没看过。姑娘和儿子们,在旁边的树蓬里,折了些小树枝,拿来撬老树,撬着撬着嘛,撬出火来了。人们有了火,会把生的肉,烤成熟的吃,会把生的东西,烤成熟的了。” [2](P39-40)

这是最早的记载关于阿细人的自然火的来源,火给他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带来了熟食,驱走了凶猛的野兽,因此他们把火尊为神。《弥勒县志》里也有关于阿细祭火仪式的记载:

“阿细人崇尚火,祭火是最古老的传统。以西一镇红万村为代表的阿细村寨,每年二月初二日,先到密枝林祭神树后,下午在村里摆长龙宴。第二天一早妇女煮好糖鸡蛋及粑粑供客人和家人就餐后就把火熄灭。村里选出的祭火队伍,在毕摩的带领下,抬着祭品到密枝林祭火神,并在原先备好的朽木上,用干木钻出火星,引燃火草,点着火把,置于“火神”(事先准备好的纸神人或泥神人)座下的火盒里抬回村内。村里的男人,赤身画满红、黄、褐、白、黑不同颜色的五色圈,代表日、月、星辰、虎、牛、飞禽走兽,无数跳动的火苗和光芒四射的骄阳,还用藤条、树叶、花草把自己装饰,戴上鬼怪妖魔的面具,模仿远古时代原始人的生活形态挥舞刀、叉、剑,簇拥在祭火队伍的前后,沿街游行。” [3](P519)

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阿细祭火仪式和现在的很接近,但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过去人们的记忆有一定的关联。据红万村的何汝贵老毕摩回忆说,从建国以后,他们就一直保持着阿细祭火仪式的传统,当时人数很少,规模也不是很大。但阿细祭火仪式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即使是期间(当时人们把传统的民族文化当成了封建迷信),他们也在偷偷地进行,只有毕摩去祭祀,不发动群众搞活动。改革开放以后各项政策都趋于稳定,阿细祭火仪式的人数比以往增多,但规模仍然不是很大,只有附近的几个村庄参与,因为群众心里还是担心,怕中的情况会反复出现。经过20多年的沉淀,到2000年左右,国家各项政策稳定,经济蓬勃发展,随着文化旅游事业的蓬勃兴起,加之国家开始重视文化建设,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才开始扩大规模,村委会也开始支持祭火。前两年主要是精神支持,自从2004年的文化普查之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报道了阿细祭火仪式,才逐渐受到了镇里的重视。2005年在县里的大力支持下,红万村成功的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从2007年以后,不管是镇里、县里还是省里支持的力度都比较大,到2012年红万村阿细祭火时接待的游客包括大陆、日本、台湾等已经超过了7万人。

二、各方对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的态度及影响

西一镇政府对阿细祭火仪式是全力支持,他们在阿细祭火仪式中不断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以及充当组织指挥者的角色。“为了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挖掘阿细民族文化精髓,扩大和更深层弘扬人类文明、共建美好精神家园,充分展示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种,以阿细祭火古老神奇庄严的魅力,促进西一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他们适时抓住有利时机,自从2005年以后,他们每年都会组织举办一年一度的阿细祭火节,以促进西一镇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在祭火节期间,他们积极邀请各种媒体,以扩大对外宣传,影响甚广,阿细祭火现已成为彝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国内外探寻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专家、学者及欲一睹原生态阿细文化真容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聘请专家对阿细祭火仪式进行艺术设计,对红万村的旅游进行整体规划,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如在阿细祭火仪式期间又增加了阿细摔跤,规划中还要发展农家乐风味餐饮、民族民歌表演、民族民间工艺、民族服饰加工等,但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不是很明显,还需要长期的努力。

笔者在调查的60名红万村村民中,除了1名在祭火中受伤保持中立态度外,其余的都是赞成阿细祭火的,他们对阿细祭仪式的态度达到了很高的认同程度。当问到他们为什么支持阿细祭火时,很少一部分人知道是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回答不上来,这说明阿细祭火仪式已经深入到了他们的集体无意识,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当问到阿细祭火有没有给他们带来收益时,他们的回答都差不多都是一致的,带来了很少的收益,主要有一些集体收入,个人收入很少。集体收入主要是祭火当天的长龙宴,记者每位100元、旅行团每位80元、个人旅游每位50元,个人收入主要是村里在祭火期间给每位工作人员发的补助,也就是几十块钱,并不是每人都有。在阿细祭火仪式期间,工作人员有的是维护治安,有的是主持祭祀(毕摩),有的准备长龙宴,有的是跳火神,还有的是表演阿细跳月。红万村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参与商业行为,只有在祭火场地旁边有土地的人将土地租给外村人做生意,以赚取少量的租金,一般也就是二三百块钱。当问到他们为什么没有从事商业行为时,他们都觉得阿细祭火是他们古老的地方风俗,必须要参与其中,做生意也赚不了多少钱,而且祭火期间可能还会有很多亲戚到家中做客,要招待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做生意。由此可见,在大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他们的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形成了“本村搭台,邻村唱戏”的局面,在阿细祭火期间,他们全村的人基本上都参与其中,而巨大的商机都被附近村庄里的人占据了。阿细祭火仅有短短的三天,并没有扰乱村民们正常的生活秩序。阿细祭火仪式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民族团结,更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但当地经济的发展依然缓慢,阿细祭火仪式并没有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的艺术设计

在阿细祭火仪式再生产的艺术设计中,起主导作用是西一镇政府。据西一镇文化站站长杨文忠介绍,自从1993年他当上文化站站长以来,就一直参与阿细祭火。早期阿细祭火仪式的规模很小,参与人数也仅限于附近的几个村庄,而且参加祭火的人员全部都是男性,妇女不得参加。阿细祭火期间的跳火神也仅限于男性,是男人的狂欢。然而,祭火仪式中女性虽然在实体上缺失,但人们对女性的崇拜意识却存在于祭祀仪式的每一个环节里[4],于是有了男扮女装的表演者,他们装扮原始人跳舞,模拟先祖们的祭祀仪式。在阿细祭火仪式的表演中,也只是用近乎的身体来进行,没有一系列的表演工具。祭火仪式的场地也不固定,有些年份在大路边上,有些年份在学校旁边。祭火仪式中也没有火神(木邓赛鲁),火神只是存在于人们的记忆当中。跟着群众参与了几年之后,他就有了一些想法,如果把这一古老的习俗开发出来,必定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于是他就向领导反映,当时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直到2000年,县上要发展民族文化大县,这一提议才受到了重视。

西一镇对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进行艺术设计主要目的可以从阿细祭火的筹备方案里看到:“为进一步发展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发展西一镇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①他们为了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一方面积极对外宣传,以镇政府的名义向媒体发送公告,并通过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在网络上进行炒作,以扩大其影响力。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于2006年争取到上级宣传部门资金15万元,群众出资投劳17万元,结合2007年新农村建设项目7万元修建了祭火台、祭火广场,使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的场地固定下来,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在阿细祭火仪式中原来没有火神,出于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需要,1993年左右阿细人根据过去的记忆创造出了火神,就像在《传统的发明》中所说的那样:“被发明的传统”意味着一整套通常由已被公开或私下接受的规则所控制的实践活动,具有一种仪式或象征特性,试图通过重复来灌输一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而且必然暗含与过去的连续性。[5](P2) 制作火神的材料是泥土和彩绘,而且火神的外形像原始的动物。至1998年左右,由于用泥土做的火神太重,人们抬着不方便,材料换成了棕榈树、布匹和彩绘等,外形更接近于现代的人性。差不多于此同时,村里也允许女性参加装扮原始人跳舞,从此女性有了与男性同样的权利。在阿细祭火仪式的狂欢中,逐渐增加了一系列的表演工具,如大刀、木棍等,人们挥舞着大刀木棍等将一系列的不干净的东西驱逐出去。随着近些年发展生态民俗旅游的需要,西一镇于2006年成立了专门的“阿细火文化开发管理中心”,对阿细祭火仪式进行一些列的开发,他们聘请专家对阿细祭火仪式的文艺表演队进行了指导,包括舞蹈的动作、舞曲的编排等。我们可以从“阿细火文化开发管理中心”的《高举“火”字品牌,做强特色产业》文件中可见一斑。他们积极组织并招聘人马,在全县范围内阿细人聚居的村寨招收60人青年男女,聘请州级传承人3人对他们进行业务(民族歌、舞、乐)的培训,进行经营性的演出,同时对各类文艺骨干进行培训・・・②笔者通过西一镇文化站站长杨文忠了解到,火文化管理中心对阿细祭火仪式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已经初步完成了对红万村墙体的整体改造,将红万村的墙体统一涂成火红色并且绘制表现彝族发展史、彝族文化、火文化、图腾等系列壁画,与阿细祭火仪式的整体格调相协调。正在规划当中的有寨门、火神洞和火神庙,据杨站长介绍他们要建造一个特点鲜明,具有彝族文化特点、火文化特点、原生态特质的彝家风格寨门,寨门的主体形象为燃烧的火焰,背面墙体以反映彝族火图腾雕刻为内容。对于火神洞,主要是利用祭火广场南侧40m长的喀斯特溶洞建一条火神通道,喻示:“火神穿过黑暗,走向光明”,建成火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看点。此外,在阿细祭火仪式的取火处建一座火神庙,供奉彝族火神,火神庙的建筑风格与彝族图腾相符,从村中修建一条石板路到火神庙,以供取火或参观之用。①虽然西一镇对阿细祭火仪式进行了艺术设计,但在阿细祭火仪式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祭火场地有限,容纳不了太多的观众,阿细祭火仪式没有完全的开发出来,村庄的接待能力有限,后勤保障没有达到先进的水平,公共的基础设施较差(卫生间、垃圾桶较少等),交通不便,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等。

四、阿细祭火仪式的再生产的建议

(1)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在体闲旅游、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等各种旅游方式中,生态文化旅游,尤其是“村落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除加强宣传力度对外打出知名度和品牌外,还要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交通状况,加强餐饮住宿设施,升级电力设施、增强通信设施的信号,增加卫生间垃圾桶等,将红万村建设成知名度较大、旅游形象突出、在省内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优秀乡村旅游示范点,最终成为云南省著名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目的地。

(2)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农村文化产业意识,产业的发展需要观念的进步,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要纠正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观念。“对村民进行旅游文化开发建设与观念改变的教育着重引导以阿细文化活动形态,成为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的观念改变上,使公众日益关注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自发地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进行整理、创新、传承。”1 加强农村公益性文化体系建设。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全村农民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加强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

(3)加大资金投入。资金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政府应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增加旅游建设投入,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建设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直接支持,营造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招商引资的优良环境,为发展产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可采取不同的投入方式,整合财力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可探索项目制拨款的扶持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发展产业。同时增强政策保障,努力营造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政策坏境,制订深化改革政策,提高市场化水平,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产业升级。

五、结语

西一镇红万村阿细祭火是阿细人的传统节日,被称为“最后的狂欢”,它比较完整的保存了古代“钻木取火的”的仪式,为研究火文化及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等提供了一部“活”的史料。在文化可以资本化理念的推动下,阿细祭火仪式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正如马炜指出那样,云南省弥勒县驱火妖仪式是把消失了的仪式复活,是“当地人在全球化时代下将文化进行资本化运用,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的一种努力”。[6] 在阿细祭火仪式过程中,权力机构以及村民的不同行为产生了不同的作用:西一镇政府通过包装阿细祭火仪式来吸引外界的目光,促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其他成员通过参加阿细祭火仪式与狂欢表演“实践”了传统文化的习性,而国家话语在指导阿细祭火仪式时再一次得到了体现。

注释:

①材料由西一镇文化站站长杨文忠提供。

②材料由西一镇阿细火文化开发管理中心李正德提供。

【参考文献】

[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阿细的先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59.

[3]弥勒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弥勒县志(1978-2005)[M].云南:德宏民族出版社,2008.

[4]贾平,王海蓉.论阿细祭火中的女性观――对云南红万村阿细祭火仪式的考察[J].湖北:孝感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