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药学毕业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药学;职业生涯规划;就业
据有关统计,药科类毕业生从总体上看,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总体供需比达到1:3~1:4。然而,就药学专业本身而言,在药学专科类高校普遍扩招,综合类高校增设药学专业的形势下,每年的药学毕业生在大幅增加,而应届毕业生想要找到一份满意度高的工作,难度很大。
一、药学专业学生职业选择现状
药学类学生就业具有明显的地域选择性和专业领域选择性。首先,从地域角度看,药学类毕业生主要选择在京、津、沪和浙、苏、粤、鲁等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就业,这就导致在沿海和省会城市的药学专业人才较为集中,就业竞争激烈。而一些著名的大型药企由于地域问题,很难招到满意的人才。其次,从专业领域看,药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制药厂和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生产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工作,也有很多人从事医药代表工作。毕业生到制药企业从事生产和销售居多,这方面人才也是企业招聘的主体。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等医科类的学校毕业的药学专业毕业生,学生的就业志愿主要是三甲医院的药房。
二、对药学专业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经验
1.培养专业教师,提高授课质量。组织培养具有药学专业背景的师资队伍,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积极作用,使职业生涯教育与专业相结合,并让其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不断加强课程建设,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建立各类精品示范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提供立体式服务。
2.全程辅导,结合专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课要从大一开始,并在大学期间进行全过程跟踪辅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重在计划实施,大学生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后,辅导员要帮助、督促大学生实施分目标阶段计划,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跟踪管理,并指导大学生做好阶段总结和评估。不能让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停留在作品方案的设计上,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设计好后,关键在于行动。同时,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有侧重、循序渐进地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和专业就业形势,及时调整规划的内容。以我校药学专业的学生职业训练为例,构建我校学生职业训练教育模式。(1)进校第一年:主要开展校内职业训练准备,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职业训练形式、内容,从思想上认识职业训练的意义,这一年主要有学校教师考核职业训练教育的效果;(2)进校第二年:组织学生校企合作职业训练,部分学生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真实的职业训练,部分学生分批进企业职业训练,这一年由学校教师和实习单位共同考核职业训练教育的效果:(3)进校第三年:在实习单位让部分部学生顶岗实习,检查学生是否具备本专业完整的专业技能,这一年通过调查实习单位,考核职业训练教育的效果。(4)进校第四年:在实习单位让全部学生顶岗实习,与实习单位建立就业意向,实现实习向就业的真正转变,这一年通过调查实习单位,考核职业训练教育的效果。
3.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专业交流平台。利用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教育由传统的书面教材转化为网络学习平台的方式,选择这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寓教于乐。同时,利用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各自的工作特点,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互通专业知识、实验技能、求职信息,通过与同专业同学的交流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现在比较热门的几个药学类交流网站有丁香园、小木虫、鸭绿江等。
摘要:目的介绍药学本科生在我院药房实习的流程;方法建立本科实习生药房实习流程,制订详细的培养规范;结果培养出能在医院药房担负药师职责的药学本科毕业生;结论本文建立的实习流程规范了实习过程,切实可行。
关键词:药学教育;实习;流程;药房
随着药学服务理念的提出,负责药品使用的药学工作模式,即医院和社会药房的药师工作内容发生了重大变革。药师们不再只是发挥简单的调剂职能,实际上药师在监测药物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尤其在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和报告上发挥作用[1]。这一变革对药学专业教学内容和模式产生了新的需求。特别是毕业前实习阶段的教学关系到药学教育改革的成效。
药学本科毕业生面向药品的政府管理、生产、流通、使用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它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及药学相关行业如健康、保健、康复、咨询、保险业等岗位也成为药学毕业生就业的领域。据不完全统计[2],1994年-1998年全国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只有10%的留校或者继续深造,8%的在科研院所和药品检验所,有高达36%的毕业生到医院药房工作,19%的在制药企业,10%在医药流通企业。1999年和2000年到医院药房工作的毕业生比例有所下降,为24%左右,制药企业上升至28%,医药流通企业14%,留校或者继续深造仍占11%。可见本科毕业生在医院药房工作的比例较大。如何规范新形势下药学本科生在医院药房的实习流程,培养出能胜任药品使用岗位工作的合格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1全面了解工作流程。
在我国现行的职称评审体系中,本科生毕业后工作1年即可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后可获药师资格。因此,本科生在实习阶段应该对医院药材科有全面的了解并且熟悉工作流程。在工作1年后才能达到药师的要求和能力。按医疗机构的药师应具备的能力的要求[3],实习期间应该达到的目的有以下几点:熟悉门诊、急诊病区药房、药学信息与药品咨询服务等部门的职责、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各岗位职责。初步掌握药品采购、供应管理等程序和技术要求;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药学信息与药品咨询服务等。了解肠道外营养液和危害药物静脉用药调配室岗位职责;常用药品的通用名称、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常用有效期药品的管理;药品分类管理的原理与相关政策规定;医院一般常用制剂的配制,主要设备;合理用药原理和安全性监测方法,初步懂得用药失误的预防;初步了解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评价的能力;个体化给药方案;临床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具有对药物进行调研与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的知识。
2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我校药学院实习时间从1月份开始,5月份结束,除去春节放假,论文答辩等,共计15周实习时间。还有一些学校从11月份开始到第二年的3月结束,除去春节放假,共计14周,余下的时间用于找工作。在80~90年代药学本科生实习时间一般为1年,现在各个学校的安排不尽相同。作者在实际带教中发现,本科生实习时间应为1年,实际上最后1年的下学期大多数学生要找工作,找到工作后某些用人单位要求到本单位实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需要转实习点,要留一部份时间给学生自由支配。因此,有效实习时间大约24周,学生才能了解药房所有工作。
3建立规范的实习流程。
3.1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第1天进行职业、职业道德教育,这方面的内容在课堂上接触较少,没有专门的讲解。在带教实习中发现,学生对于今后的工作去向,工作涵盖的内容没有一个总体的概念,对于自己的爱好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非常模糊,没有真正地理解药房的工作性质,看不起药房工作等。因此,我们安排4个学时进行工作方向的讲解。
职业道德在实习阶段应该涉及,这些东西不学习,学生一般没有警戒线,在日后的工作中在人事关系以及医患关系的处理上会出现偏差。我院的药学部规模较大,药学专业的大部分内容都有涉及。我们编制了包括药学科研,药品生产、供应,药房工作四个部分的职业道德规范文件,给学生进行集中讲解4个学时。
3.2全面了解实习内容。
第1~5周,5周时间主要是了解整个药材科的工作情况。分别到门诊、病房药房,药库,药检,制剂室各个部门进行轮转,每个部门约1周。在各个部门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各个部门的规章制度等。了解日常工作情况,流程。在带教老师的安排下进行一些杂务工作,以帮助熟悉部门的工作内容。
3.3加强深度实习。
第6~13周,经过上一阶段的实习,学生对药物制剂、检验、供应以及药品使用的过程有了了解。我们根据学生的爱好结合今后的工作方向,学生自己选择本阶段的实习部门。门诊、病房药房实习进度:第6周,了解处方、医嘱管理程序,继续熟悉药品名称及阅读药品说明书。第7、8周,跟随带教老师调配处方、摆药。第9周,跟随急诊窗口带教老师学习处理日常事务以及毒麻的管理第10周,跟随药师进行处方分析,学习审核处方。第11周,跟随药师窗口发药,学习对患者的用药指导。第12、13周,收集药房日常工作以及对出现问题的记录和相关数据,为下阶段的总结做准备。药房相关的选题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药品不良反应如何收集、分析;药品库存管理;退药分析及对策;处方常见错误分析等。
制剂室实习进度:第6周,熟悉药品GMP管理程序及要求。第7、8周,跟随带教老师配制外用制剂。第9、10周,跟随带教老师配制口服制剂。第11、12周,跟随带教老师制备中药制剂。第13周,熟悉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填写各种登记表格,了解医院制剂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与养护。药检室实习进度:第6周,熟悉药典中各种制剂通则要求。第7周,跟随带教老师按制剂通则检测制剂、原料。
第8、9周,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中药材薄层鉴别方法。第10周,跟随带教老师学习药品含量紫外测定方法。第11周,跟随带教老师学习药品含量高效液相测定方法。第12、13周,跟随带教老师学习药品含量高效液相测定方法的建立。
实验室实习进度:在实验室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部门,一般是有科研课题的带教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的部分研究。带教老师应该选择课题中的基础部分,带学生一起从实验设计开始,实验材料的准备,开始实验,实验记录的书写,数据的整理,数据统计,总结,撰写论文。实验内容应尽量简单,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以便学生对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有系统了解。
3.4实结。
第14~15周,总结实习内容,写出相应的论文。
4小结。
4.1实习中灌输本科生从事基础工作的思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科教育的逐渐普及,本科毕业生也越来越多,80、90年代一些本应由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基础工作由于没有足够的人员而不能满足需求。虽然未经过学历教育的人员培训后也能上岗从事这部分工作,但是在基础工作中发现问题,具有研究问题的思路和采取行动上有所欠缺,而且在遵守规范上,如果不能理解规范的意义,依从性相对会差一些,这些能力只能在实习中培养,从基层工作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自我发展。
4.2带教的方法应多样化。
实习的带教必须有一定的形式,否则实习生变成了打杂工,学习阶段的基础知识没有在实习中使用,实习中又没有学到新的知识。实习的学习形式可以多样,如: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法[4],设计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办法。小组情景讨论方式,模拟进行病例的药物治疗[5],设计病例,选择使用的药品[6]。
按照上述流程我科培养了3届毕业生,在培养过程中对流程进行了不断的修订。由于社会的发展,行业的规范,消费者需求的转变,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的需求不断改变,本科教育也要随之转变,特别是实习阶段是对所从事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要规范化。
参考文献:
[1]黄佳,赵志刚,王孝荣。2003年美国医院药师协会医院药学监护全国调查:监测和患者教育[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9):1298.
[2]胡晋红,石力夫,蔡溱,全山丛,孙华君。适应药学模式的发展,探索本科生实习改革[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3;3(1):16-19.
实验室对大学生科研及毕业设计进行开放,有效提高实验室利用率。药学综合实验室建成后,进行三次药学综合实验课程,学生从查找文献、收集资料、方案设计到药物合成、分析、药理毒理试验、制剂、质量检测,最后进行总结交流,完成一整套实验过程。与以往实验不同,学生通过文献查阅,拓宽了知识面,每个实验数据都来自自己的实验探索,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最后的总结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实验室经过三年运行,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让他们对书本所学知识更加深刻。实践证明,这种综合实验室的运行模式顺应了学科发展的需要,提高了实验教学资源利用率,推动了多个关联学科和整个专业发展进程,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2.实验室管理体制
药学综合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先后制定了实验室管理条例、学生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开放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2.1做好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相应的物资设备档案,包括仪器设备的信息、配件及耗材情况登记。做好各项运行档案的记载,特别对大型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使用时的运转情况、使用效果等进行登记。对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及重点注意事项简易化,并在醒目位置张贴。
2.2合理配备实验技术人员,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业务水平与职业技能。要求实验技术人员熟练掌握所管仪器设备的各种使用方法、操作技能及日常维护技能。同时,实验技术人员应不断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更新实验知识,特别是药学综合课程的学习,掌握涉及课程的理论知识,到其他高校先进实验室进行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2.3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对药学综合实验室实现网络化管理。对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功能等实现网上查询、网上预约开放。
2.4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并上墙,包括学生进入实验室的行为规范,实验室的安全与环境管理规范,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等。
3.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3.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药学综合实验室成立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写药学综合实验的指导大纲,提出几种药物由合成到制剂分析的一系列实验指导,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和实验过程中掌握较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科研水平。
3.2建立包含多学科的综合实验体系。根据教学计划与课程大纲,重组实验教学内容,分别包含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及药代动力学实验等课程,完成从原料到成品药的全过程学习。另外,学生通过对各种制剂制备、质量分析、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等实验,掌握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从而学习如何获取安全有效的药物。
3.3改革药学综合实验的评价方法药学综合实验是一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实验课程,由过去老师上课、演示指导转变为学生全过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每一阶段由不同老师负责,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再经老师负责确定可行性后,学生动手操作,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判断,得出结论,最后学生分组答辩。老师对学生的整个过程进行考核评价。
在我国现行的职称评审体系中,本科生毕业后工作1年即可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后可获药师资格。因此,本科生在实习阶段应该对医院药材科有全面的了解并且熟悉工作流程。在工作1年后才能达到药师的要求和能力。按医疗机构的药师应具备的能力的要求[3],实习期间应该达到的目的有以下几点:熟悉门诊、急诊病区药房、药学信息与药品咨询服务等部门的职责、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各岗位职责。初步掌握药品采购、供应管理等程序和技术要求;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药学信息与药品咨询服务等。了解肠道外营养液和危害药物静脉用药调配室岗位职责;常用药品的通用名称、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常用有效期药品的管理;药品分类管理的原理与相关政策规定;医院一般常用制剂的配制,主要设备;合理用药原理和安全性监测方法,初步懂得用药失误的预防;初步了解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评价的能力;个体化给药方案;临床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具有对药物进行调研与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的知识。
2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我校药学院实习时间从1月份开始,5月份结束,除去春节放假,论文答辩等,共计15周实习时间。还有一些学校从11月份开始到第二年的3月结束,除去春节放假,共计14周,余下的时间用于找工作。在80~90年代药学本科生实习时间一般为1年,现在各个学校的安排不尽相同。作者在实际带教中发现,本科生实习时间应为1年,实际上最后1年的下学期大多数学生要找工作,找到工作后某些用人单位要求到本单位实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需要转实习点,要留一部份时间给学生自由支配。因此,有效实习时间大约24周,学生才能了解药房所有工作。
3建立规范的实习流程。
3.1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第1天进行职业、职业道德教育,这方面的内容在课堂上接触较少,没有专门的讲解。在带教实习中发现,学生对于今后的工作去向,工作涵盖的内容没有一个总体的概念,对于自己的爱好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非常模糊,没有真正地理解药房的工作性质,看不起药房工作等。因此,我们安排4个学时进行工作方向的讲解。
职业道德在实习阶段应该涉及,这些东西不学习,学生一般没有警戒线,在日后的工作中在人事关系以及医患关系的处理上会出现偏差。我院的药学部规模较大,药学专业的大部分内容都有涉及。我们编制了包括药学科研,药品生产、供应,药房工作四个部分的职业道德规范文件,给学生进行集中讲解4个学时。
3.2全面了解实习内容。
第1~5周,5周时间主要是了解整个药材科的工作情况。分别到门诊、病房药房,药库,药检,制剂室各个部门进行轮转,每个部门约1周。在各个部门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各个部门的规章制度等。了解日常工作情况,流程。在带教老师的安排下进行一些杂务工作,以帮助熟悉部门的工作内容。
3.3加强深度实习。
第6~13周,经过上一阶段的实习,学生对药物制剂、检验、供应以及药品使用的过程有了了解。我们根据学生的爱好结合今后的工作方向,学生自己选择本阶段的实习部门。门诊、病房药房实习进度:第6周,了解处方、医嘱管理程序,继续熟悉药品名称及阅读药品说明书。第7、8周,跟随带教老师调配处方、摆药。第9周,跟随急诊窗口带教老师学习处理日常事务以及毒麻的管理第10周,跟随药师进行处方分析,学习审核处方。第11周,跟随药师窗口发药,学习对患者的用药指导。第12、13周,收集药房日常工作以及对出现问题的记录和相关数据,为下阶段的总结做准备。药房相关的选题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药品不良反应如何收集、分析;药品库存管理;退药分析及对策;处方常见错误分析等。
制剂室实习进度:第6周,熟悉药品GMP管理程序及要求。第7、8周,跟随带教老师配制外用制剂。第9、10周,跟随带教老师配制口服制剂。第11、12周,跟随带教老师制备中药制剂。第13周,熟悉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填写各种登记表格,了解医院制剂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与养护。药检室实习进度:第6周,熟悉药典中各种制剂通则要求。第7周,跟随带教老师按制剂通则检测制剂、原料。
第8、9周,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中药材薄层鉴别方法。第10周,跟随带教老师学习药品含量紫外测定方法。第11周,跟随带教老师学习药品含量高效液相测定方法。第12、13周,跟随带教老师学习药品含量高效液相测定方法的建立。
实验室实习进度:在实验室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部门,一般是有科研课题的带教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的部分研究。带教老师应该选择课题中的基础部分,带学生一起从实验设计开始,实验材料的准备,开始实验,实验记录的书写,数据的整理,数据统计,总结,撰写论文。实验内容应尽量简单,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以便学生对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有系统了解。
3.4实结。
第14~15周,总结实习内容,写出相应的论文。
4小结。
4.1实习中灌输本科生从事基础工作的思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科教育的逐渐普及,本科毕业生也越来越多,80、90年代一些本应由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基础工作由于没有足够的人员而不能满足需求。虽然未经过学历教育的人员培训后也能上岗从事这部分工作,但是在基础工作中发现问题,具有研究问题的思路和采取行动上有所欠缺,而且在遵守规范上,如果不能理解规范的意义,依从性相对会差一些,这些能力只能在实习中培养,从基层工作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自我发展。
4.2带教的方法应多样化。
实习的带教必须有一定的形式,否则实习生变成了打杂工,学习阶段的基础知识没有在实习中使用,实习中又没有学到新的知识。实习的学习形式可以多样,如: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法[4],设计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办法。小组情景讨论方式,模拟进行病例的药物治疗[5],设计病例,选择使用的药品[6]。
按照上述流程我科培养了3届毕业生,在培养过程中对流程进行了不断的修订。由于社会的发展,行业的规范,消费者需求的转变,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的需求不断改变,本科教育也要随之转变,特别是实习阶段是对所从事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要规范化。
【关键词】: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1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实践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师傅的界限,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使学生能更有效地获得技能与知识。实践教学应当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模式,将实践教学渗透于理论教学内容的开展过程中,通过立体化和真实化的训练,使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充分地理解和掌握,并能应用于实际中。实践教学是完整的教学体系,包括教学条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形式、方法等,其教学目标及内容是与理论教学相一致的,二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因此,在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应当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发展。
2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2.1构建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学院通过职业与岗位分析,结合医药行业发展及我院教学特点,做出以下方案:(1)确定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以化学和基础医学为基础,比较系统掌握药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广阔知识面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能够从事药品生产、检验、销售、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等药学技术应用型人才。(2)确定药学专业职业岗位群。主要有四大类:政府机关部门、学术教科研单位;药品生产企业、医院制剂室;各级医院药房、社会药房;医药公司、制药企业营销部。(3)确定课程设置。根据高职药学专业职业岗位群,构建了以适应不同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基于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2+1”的药学专业课程体系。(4)组织课程内容。第一学年,开设医学基础课和公共课;第二学年,开设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病毒学、生药学、临床药理及药代动力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常用药物制剂设备、制剂工艺学、静脉药物配置、医药市场营销、药事管理及法规、中药学、临床毒物学、临床合理用药等课程,以满足药学专业不同岗位职业能力需要。(5)改革药学专业毕业实习方案。主要内容是把毕业实习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让学生参加医院药局实习,学习临床药学工作的方法;第二阶段根据学生的意愿参加医药连锁公司或制药企业进行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
2.2积极改革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剂学实验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剂学实验教学,是该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积极采用教学教改方式能够起到良好效果。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教师需要给学生们布置明确的实验课任务,简单性的介绍其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们按照教学课题积极开展相应的实验工作。在实验课程中,针对学生们进行分组,让学生们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全面了解到自身小组需要进行的具体实验内容,针对实验的具体情况设置好相应的步骤。实验小组长可以和组内同学进行讨论,确定好每个成员的职责。积极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自行开展相应的实验,针对实验过程进行全面记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学生们一定的指导。最后,学生们实验完成之后,需要自行进行实验的总结工作,可以将其作为作业进行完成,让学生们综合自身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经历,完成总结作业,提升学生们的总结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2.3创建实践教学平台,引导学生从事科研活动
一是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场所,包括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实训室、实训工厂等。如化学、药学、生物学基础实验室、各专业的实训室、固体制剂车间、仿真实验室等。能够模拟现场环境的实习基地,可提供给学生一个现实的操作环境,解决了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学与职业未充分结合的问题,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选择在行业内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的制剂生产企业作为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的校外实习提供保障。三是与其他院校签订共享协议,将实验中心、实训中心等作为公共的实践教学平台,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同时提高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利用效率。
2.4丰富教学实验内容,设置必做和选做实验项目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增设一些内容新颖、综合性强、能反映现代药学学科发展的实验内容作为“选修实验项目”,给学生提供发挥个人能力和兴趣特长的条件。例如,三年级《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内容的编排,通过增加选做实验项目,如“现代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查”和“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等实验内容,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兴趣,选择性做相关实验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以及灵活运用多门基础理论的能力。
2.5积极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能够应用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剂学教学中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不仅种类多样,效果还十分明显。现阶段中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够应用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剂学教学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中能够充分应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多种方式,将教学信息进行综合的应用,给学生们提供良好的教学内容。药剂学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方面较多,需要积极准备到多项仪器用具,并且需要针对药剂制作的过程进行展现,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够全面模拟出车间的运行情,让学生们全面细致的观察到药剂和仪器的全面使用过程。
结语
总之,药学学科应坚持以应用为根本,以技能培养为目标,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协调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和新措施,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践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与科研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148-02
关于大学教育过程中“教学”与“科研”关系这一问题,早在18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科研在大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的时候就开始了讨论与演变,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是大学中的根本问题[1]。19世纪初期,科研在大学中的重要地位正式确立。进入20世纪,大学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从“统一”逐步成为彼此“独立”。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指导原则,为我们调整工作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依据[2]。
有机化学是一门依托实验的学科,实践性很强,因此,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很重要。根据追踪统计,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多数学生选择考研,继续深造,毕业后将从事科研工作。这种形势对我们的本科教育提出很高的要求。本科教育不单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依托科研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为学生更好适应后续学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笔者根据在该校2012级中药学专业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结果,浅谈一下有机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关系及对中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尝试和探索。
1有机化学在中药学相关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机化学是来源于有机体,发展于有机体,并融合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一个较为独立的分支学科。有机化学学科是药学和医学学科的重要支撑。因此,有机化学课程是这些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是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药物设计学等很多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同时,有机化学与现代中药学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1)现代有机化学科学研究水平的迅速提升大大地加快了新药的研发进程。作为中医药其有效成分大都是有机化合物。因此,有机化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中药研究的发展,使中药的新药研发在很大程度上受益。(2)现代有机化学的快速发展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手段。中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与西药只需单一成分发挥作用不同,中药按照中医理论使用的药品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中药现代化需要有机化学研究中最新的科技手段、方法及设备融入到中药研究、生产和临床应用的每一个环节,促进中医药不断发展完善的一个过程。(3)有机化学相关技术对中药质量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中药药品的特殊性,目前一些中药生产过程中还缺乏科学规范的质量控制标准,不同批次和不同生产厂家的同一产品在物质组成上常常存在较大差异,产品质量不稳定,不仅会影响疗效,甚至还可能发生不良反应。
中药学专业主要是培养在中药研发、生产、经营和检测等一线工作中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有机化学做为历史悠久的基础学科与中药学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并逐渐成为中药学学科发展的坚强支撑,在中药学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其科学性和可测性更易于让人们接受。因此,突出有机化学教学科研在中药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中药学与有机化学的化学结合,将有利于中药学相关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中药实现现代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相关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现状
依据河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培养方案,中药学、中药制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等专业开设有机化学为必修专业基础课,所占学分6.0分,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理论学时108,实验学时56。有机化学与后续开设的专业课程,如: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化学、中药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等课程联系紧密,同时也是药学相关专业的考研必考科目。目前该校的情况是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较多、课时相对较少、学生学习的压力大。在有限的学时里,怎样使学生扎实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夯实基础,又从根本上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甚至为将来从事的科研工作埋下兴趣的种子。这种现状对有机化学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笔者多年从事有机化学课程教学,通过在工作中实施教学和科研的交融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现与大家分享交流。
3有机化学课堂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早在19世纪初,德国教育学家洪堡就已经提出“高校应该是研究与教学的统一体”的观点。到20世纪末,大学中的科学研究伴随着各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减少和大学之间竞争加剧而倍受重视,地位和重要性与教学可以说并驾齐驱。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因此,探索创新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大学教育的重点工作。
在当前的形势下,高校教育中的科研工作与课堂教学密切融合,两者相互促进。“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科研是源,教学是流”。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使两者会相互促进,偏离或偏重了某一方面,势必会削弱另一面,都不利于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工作与课堂教学的交融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培养其创新能力,更有利于缩短学生知识面与前沿科技发展的距离,为其将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提供前提和保障[3]。
4有机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融合的探索
针对当前的形势和该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教学渗透法、教学启迪法、创建科研兴趣小组、设立大学生创新性项目、举办本科生学术沙龙、开展学术前沿讲座等方式建立教学与科研之间的桥梁,培养中药专业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学素养,为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储备更多的专门人才。笔者进行的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最新科研成果
课程设计是科研成果快速应用于教学环节的一种有效途径。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引入历史重大科研成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将科研思维和科研动态渗透到课堂,激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欲望和冲动。比如引入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开始颁发第一届诺贝尔奖,到2000年的一百年间,Nobel化学奖共91项,其中有机化学方面的有56项,占61.5%,由此可见有机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再如,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青蒿素,而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样将诺贝尔化学奖融入教学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有机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2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
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学习项目也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些项目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学习项目,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了机会,同时,在指导学生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启发和提示自己对项目进展的理解与思考,有利于促进对科研项目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4.3在研科研项目分解为本科毕业设计课题
对于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应尽可能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这是科研融入教学的一大体现。科研课题综合性比较强,目标任务比较繁杂。将大的目标分解为小的子课题,设计成本科生毕业实习课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新思维,又能很好避免毕业论文的复制现象。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4.4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工作
课程教材编写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师专业知识升华的重要体现。高质量的教材直接反映出编著者对专业知识的前瞻性和严谨的科学思维逻辑。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将一些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写入新编教材,丰富课程内容,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更乐于接受和掌握最新技术和成果。
5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总结与展望
2012级的学生今年已经毕业,从统计数据来看,参与科研活动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技能竞赛成绩、考研率、就业率、就业质量都比没参加科研活动学生好得多。
中图分类号:G462.41;H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3-0577-02
在国际化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广泛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成为各国问交往、信息和学术交流不可缺少的媒介和工具。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限于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外语能力。因此,国家教育部提出了“保证学生在校四年外语学习不断线”的要求,各高等院校在学生完成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之后,大都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
药学英语是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生在完成一、二年级公共英语基础上开设的药学专业英语课程,是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完成从英语学习阶段过渡到英语应用阶段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提高药学英语的教学质量,现就目前高等医药院校药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教改对策。
1 药学英语教学的正确定位
1.1高等医药院校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基础英语,忽视药学专业英语的现象
我国现行的基础英语四、六级统考制度对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功不可没,但其影响力之大,几乎成了高校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对学生来说,“过级”几乎成了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忽视了英语的语言工具属性,不少学生在考完“级”后放松了对英语的学习,对专业英语的学习缺乏动力;对教师来说,由于大多数药学英语教师是由公共英语课教师担任,主要精力投入在基础英语教学方面,加之药学不是其本专业,因而不善于药学英语教学;对学校来说,一些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未能充分重视专业英语,没有按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药学英语列为必修课程,而且药学英语课时所占的比重非常有限。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药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事实证明,大多数学生在毕业时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较差,表现在专业词汇缺乏和专业文献阅读理解能力普遍低下,进行毕业设计时在查阅药学文献,尤其是在撰写毕业论文英文摘要等方面一筹莫展。
1.2充分认识药学英语教学在高等医药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要加强与改进药学英语教学工作,必须充分认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重视药学英语教学。药学英语教学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分量越来越重、地位越来越来高。
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英语教学主要分为基础英语教学和药学英语教学两个阶段。前期基础英语教学主要是扩大学生的语言词汇量,熟练应用所掌握的语法规律,加强应用文体的学习与训练,为后来英语的实际运用打基础。后期药学英语教学则为应用提高阶段,结合药学专业知识进行英语教学,实现英语语言与所学药学专业的对接。因此,药学英语教学是高等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药学英语教学在高等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分量越来越重、地位越来越高。一方面,基础英语教学低龄化趋势促使大学英语教学向科技英语和专业英语转向;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科技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要求高校人才能阅读有关专业方面的原版英文期刊、能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能撰写科技论文等,这种形势客观上要求各医药院校加大对药学生的药学英语教学力度。
1.3重视药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措施
重视药学英语教学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①药学英语设为必修课,对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做出明确规定。实践证明,教学的指导思想对教学效果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将药学英语列为必修课,无疑会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②合理分配基础英语和药学英语的授课课时。目前许多医药院校基础英语课时与药学英语课时严重失衡,主要是药学英语课时数太少,不能满足药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应增加药学英语授课学时。③在毕业实习阶段,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查阅英文药学文献,要求用英文写出文献综述和毕业论文英文摘要,锻炼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2 改变药学英语与公共英语教学脱节状况,使药学英语教学与基础英语教学相互衔接和融合
目前大多数医药院校中存在着药学英语教学与基础英语教学之间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二者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的相互独立,在课程开课时间安排上存在间断现象,导致学生英语学习上的“断线”。要使基础英语教学与药学英语教学顺利衔接,一方面,公共基础英语教学应突出药学特色,针对药学生,在基础英语教学后期可适时引入一些药学英语的词汇、表达式或一定量的篇章,为药学专业英语课打基础。另一方面,在药学英语教学初期阶段应与基础英语教学相衔接,帮助学生顺利地从基础英语学习过渡到药学专业英语学习,在教学内容上,文体的选材应从药学专著、教科书到期刊、论文等,内容不宜过专过深,药学知识的选材则应从药学基础到药学专业,将药学知识逐步融入到药学英语教学中去;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比较法突出基础英语和药学英语的差别和共同点,突出英语在药学专业中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药学英语的兴趣,此外,药学英语的开课时间尽可能紧跟在基础英语之后。所有这些都将有利于公共英语与药学英语的衔接与融合,以达到相互促进和相互巩固的目的。
3 改变药学英语教学模式陈旧的现状,优化药学英语教学手段,全面实施导学模式
当前药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甚至还停留于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要改变这种现状,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
淡化传统教学观念,全面实施导学模式。教师应利用课内有限的时间进行难点要点分析,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克服畏难情绪,同时对一些重要的构词规律及特殊表达、文体结构等进行总结,便于学生课外复习、重点掌握。对于阅读课,教师可以采取预先设问的方式,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接着就与课文有关的问题在学生中展开讨论,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口语练习机会。提倡教师引导、学生自学、集体讨论的导学模式。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药学英语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教育技术将声、文、图集于一体,在语言教学方面尤显优势,应充分利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药学英语教学,如自己制作质量优良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和Internet获取药学英语教学素材,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等,让学生有更多的自发挥各自的潜能。
4 明确药学英语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加强药学英语教材建设
由于目前全国范围内缺乏比较规范的药学专业英语教材,许多医药院校仍沿用老的专业英语教材模式,选用的教材往往药学词汇过多,结构单调,内容专业性太强等,而且仅限于阅读理解教材,忽略了听、说、写、译,学生只能通过默记专
业单词和阅读药学英文资料来提高专业英语水平,显然这种教材模式已明显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因此,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组织相关语言与药学方面的专家,制定《药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编写有专业特色的药学英语教材。编写内容应在对阅读有所侧重的基础上兼顾听、说、写、译,毕竟阅读是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发展技能的基础和关键。大多数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主要以英语为工具获取药学发展信息,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安排教学资料时,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药学本身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体裁,如原版教材、论文、综述、摘要、药品和仪器使用说明等,融知识性、实用性为一体,同时收入一些与药学有关听、说、写、译内容。
随着药学飞速发展,任何一部教材内容都很难涉猎广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补充、更新药学英语素材,及时提供部分最新外文期刊文献、外文药学专业听力及口语材料等,以便组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药学英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药学英语教学对药学英语教师无论是在语言方面还是专业知识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一方面,药学专业教师一般难以胜任英语语言教学,而英语教师又普遍存在药学知识缺乏的问题,结果难以实现语言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许多医药院校对药学英语教学不重视,因而忽视了对药学英语教师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影响教师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其结果是教学效果差,学生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药学专业培养能够从事药学教育、药学研究、药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检验、药品使用、药品管理及药品临床应用的复合型高级药学专门人才。药学系各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与临床医学专业有较大差异,在医学基础课程上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合并为人体解剖生理学,部分临床课程合并临床医学概论,而相应增加药学主要专业课程。而机能实验课仅安排4-5个一般验证性药理学实验,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实验内容基本没有涉及。培养的学生知识不全面,不能满足药学专业毕业后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与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药物制剂、药品检验、合理用药、药物设计等方面的高级科技人才的需求。
2优化机能实验课程体系,突出药学专业特色
为了能满足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在总结十多年机能实验改革的经验,充分利用我校的资源条件,我们课题组以机能实验学教程为依据,针对药学各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时分配的差异,结合我校药学学生的毕业技能考试要求,同时吸收其他院校机能实验学教学的精华,对我校的机能实验内容进行再一次优化组合,强调突出其专业特色,使学生所学的机能实验知识既实用又具有系统性。具体是将原有内容分为几大模块,包括如下方面:①机能实验学概述与常用仪器的使用介绍、实验报告写作;机能实验学基本技能训练与操作、常用观察指标与实验数据的采集与评价、分析与统计。目的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与实验数据的处理。②药物在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t1/2等)与LD50的测定。目的是针对性锻炼药学学生掌握常用治疗药物监测方法与如何评价药物急性毒性。③药物的基本知识、处方学、药典与新药研究(阿司匹林的合成)。主要为学生进入药厂实习前增加药物的基本知识与新药临床前研究基本方法。④机能综合与探索性实验以及虚拟实验室的开放。训练药学学生的实验研究的选题、课题与论文的撰写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此拓展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以上的实验内容实施1-2年级后,及时综合评价学生实验学习效果,召开学生与教师座谈会,学生与带教教师填写反馈意见表。在下一学年综合学生与教师的反馈意见调整部分实验内容使其更突出药学专业特色。第二次按照调整后的内容在下一届学生实施,并再次测评学生与教师的反馈意见,在进一步优化实验内容后,逐步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药学专业机能实验学教学体系,编写药学专业的实验教材、修改相应机能实验学教学大纲,设计并制作网络课件。将实验内容等通过网络供其他专业学生参考与学习,以便将来优化临床医学等其他专业机能实验学课程。
3科研、生产与实验相结合,加强实验教学改革
多年来,机能实验教学一般均是依据教学大纲与课时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实验讲义“照方抓药”。这种相对封闭的模式压抑了学生主动性尤其是创造性的发挥。做实验时,每教学班内容与实验方法完全一致,学生兴趣不高,而实验免不了出现抄袭数据或拼凑结果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我们提倡教师开放研究室、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现多元化实验教学方式。我们尝试性将部分兴趣高的药学专业学生组成科技兴趣小组,将科研与实验相结合。几年来,我校药学学生参加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与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横向科研等课题多项;通过主动地参加科研活动,同学们撩开了科研的神秘面纱,熟悉了科研活动实施的全过程,从而减少其对科研活动的畏惧情绪,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在后期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中,药学系与临床药物评价中心联合开设新药研究的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是教师的科研或制药企业的项目。做实验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拟定实验内容和要求;根据所学理论知识与在制药企业见习所学的实践经验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同时教师把最新的药品生产信息或本人的科研课题纳入实验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先进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与社会活动,激发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与思路,指导其撰写实验课题,完成科研小论文。这样既克服了一些低水平的重复性实验,又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实现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从一般性实验过渡到研究性、开发性的实验。
4加强实验室科学管理,提高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切实保证实验课教学质量
由于机能实验是由三门实验课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对老师的要求较高。其不但精通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还要熟悉另外二门学科知识。尤其是药学专业涉及很多药学知识,而机能实验带教教师多为临床专业毕业,所以教师必须相应补充一定有关药学知识,才能使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同时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与实验动物、试剂的配制以及实验仪器的稳定性直接相关;而实验室的管理和药品、器材等教学保障工作是由技术人员完成的,故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同样是高质量实验课的必备条件。多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机能中心技术人员匮乏,尽管这几年我们不断补充了高学历的硕士研究生进入技术人员队伍,但一般是其他专业改行而来,专业技能单一。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重点抓好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首先,安排他们在本科班全程跟班听理论课教学,全面系统地掌握三门学课的理论知识;第二是同教研室一起讨论制定实验计划,并负责实施:第三是由其首先摸索新实验、新方法,实验课前与带课教员共同做预实验,实验前充分准备必需的实验动物、试剂药品。提前调试好所需仪器,保证其正常运行、而且对仪器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实验教学。由此可见,提高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是实验课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是突出药学专业特色的机能实验教学前提。
关键词: CDIO模式 药学专业 校企合作
我国的医药科技和制药工业在不断地高速发展,高等药学专业的教学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中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是,国内的医药行业人才培养现状依然不能够适应整个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医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1]。药学专业具有很强的运用性、实践性、技术性,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掌握操作的技巧。当代的药学专业教育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和职业型的人才为主。目前,一些高校存在在药学专业的办学上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理论教学仅仅注重单个知识点的讲解,致使学生的应用能力薄弱,在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学以致用;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机械的,从各个课程学到的知识是不连贯的、互相割裂的,或时有重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没有办法满足社会和医药企业的需求。
为了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实用型药学专业人才,我们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应用CDIO模式的教学理念,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学校为宗旨,培养药学专业人才的探索与研究模式。
1.应用CDIO模式的教学理念,建立高素质的课程体系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由瑞典皇家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经过研究探索,创立的教育理念,是目前兴起的工程教育改革的成果之一。CDIO分别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过程,目的是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还具备较强的个人能力和人际团队协作能力[2-4]。
目前,许多高校在药学教学中都是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基础,分为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的教学方案,培养模式分割度高,致使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学习掌握理论知识,而且不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可以应用CDIO教育理念构建一个适应社会新形势发展的药学教学模式,秉承学以致用的最基本的原则,按照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理念进行药学专业教学,从而解决原有课程体系中理论和实践相互脱离的问题,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人能力及人际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全方位提高,进而更好地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5-6]。
2.加强校企之间合作,共同制订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加强与医药企业的接触。广泛征求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对药学专业的建议,与医药企业相互共同探讨、学习、研究,共同商议制定共同制定药学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等,便于培养出更加符合地方制药企业需求的人才[6]。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而且使学生更准确地自我定位,使之一毕业就能马上高效投入工作岗位,为以后从事专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现有的师资队伍里多为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的教师,针对药学专业这样一门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学科,所培养出的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本领有限。因此,我们需要聘请医药行业的技术骨干,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兼职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建设,使学生既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还鼓励学校专职教师深入制药企业,在实践能力上有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在教学实践中积累更多经验。
4.加强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一是根据药学专业具体岗位对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施以研发和生产等实训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实践教学的时间,增加实践教学在总学时数的比例。二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组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三是加强与当地制药企业的接触,积极建立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开展广泛实践教学。让学生到合作企业见习和实习,将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通过实践,让学生能够对药品从生产、检验到使用等每个实际工作环节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在实践中,增加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从而为毕业之后从事相关的医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我国的制药企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我们长期面临如何培养出符合企需求的专业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课题。我们将在今后的药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进步,培养出更多理论知识丰富扎实、实践能力强劲的应用型人才,为我国医药行业提供更加优秀的药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尹红梅.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5):183-186.
[2]顿毅杰.CDIO模式下《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职业时空,2010,3:132-133.
[3]朱张青,赵佳宝.以学科渗透思想建设自动化专业的创新实验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44-45.
[4]张璇,李彤.结合CDIO教育理念与案例教学进行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24:155-157.
[5]王英姿,倪健.基于CDIO教学理念的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医教育ECM,2013,32(4):10-13.
[6]刘娥.应用型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广东化工,2015,42(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