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线路设计法论文范文

线路设计法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线路设计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线路设计法论文

第1篇:线路设计法论文范文

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少用电设备无功损耗来实现,以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在管理中,应尽可能采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比如同步电动机。另外,也可以使用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电容器可产生超前无功电流对用电设备的滞后无功电流进行抵消,从而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参数。加强输电线路杆塔的建设。输电线路的杆塔基础建设是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杆塔基础而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加强地基施工。在电网配电线路设计过程中,对于输电的杆塔、线路的设计,应该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而定,比如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淤泥土质,应该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确保输电杆塔的稳固性。

2电网配电线路无功补偿

2.1无功补偿应该注意的问题

2.1.1无功补偿的方式配电运行节能管理是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指的是电力企业对电力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调度管理,从而使得电能的损耗可以相应减少,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防止出现过多的电能浪费的过程。在电网的无功补偿方面,不仅要重视如何提高电力用户的功率因数,还应该要重视如何降低电网配电的损耗,以实现电网节能。在降低电网损耗的设计过程中,一般会采用增设不长箱的方式,以提高电力用户的功率参数,但是只靠这一种方式并不能完全实现降损,还应该要对武功潮流进行计算,对最佳补偿量以及补偿方式进行确定,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降损效果,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2.1.2谐波问题。谐波问题一直都是电网无功补偿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了大量的谐波量,则会缩短电容器的寿命,严重时甚至会损坏电容器,对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干扰。因此,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对于存在大量谐波并且需要无功补偿的地方,可以加装滤波装置,有效地解决各种无功补偿相关的问题。

2.2无功补偿量的计算

对于无功补偿量的计算,则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一般是通过对变压器负载率、容量及配电线路、线路的负荷情况等进行计算之后对无功补偿量进行确定的,无功补偿容量计算要根据主变压器容量的30%左右对变电所集中装设的补偿容量进行确定,而且要根据配电线路的负荷在均匀分布时,对电容器的最佳补偿容量作为线路的负荷,来确定配电线路的分散补偿容量。第三,电动机的补偿容量不能超过电动机空载时的无功消耗。

2.3无功补偿装置安置地点和方式

在无功补偿的装置的安装过程中,对安装地点以及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到无功补偿效果,无功补偿装置一般可以安装在变电所旁边,安装的方式主要有几种补偿、分组补偿、配电补偿、随机补偿等,一般说来,集中补偿的装置主要是安装于变电所的高压电容器组上,分组补偿的装置则主要是安装于配电线路以及配电线路的低压线路旁边。

3结语

第2篇:线路设计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无线数字发射器FSK

1无线数字发射电路

无线数字发射电路采用无线发射芯片TRF4900。TRF4900是TI公司生产的、单片集成的、低价格的、能提供完全功能的多通道FSK发射器。芯片能满足在欧洲868MHz频带和北美915MHzISM频带的线性(FM)或者数字(FSK)发射应用。单片发射器芯片工作电压2.2~3.6V,典型发射功率为7dBm,并具有低的功率消耗。24位直接数字合成器有11位DAC,合成器有大约230Hz的通道空间,允许窄带和宽带应用。两个完全可编程工作模式--模式0和模式1,允许非常快地在两个预先编程的设置之间转换(例如发射频率0或者发射频率1)。芯片内集成压控振荡器(VCO)、锁相环(PLL)和基准振荡器,仅需要极少的外部元件即可构成一个完整的发射电路。TRF4900通过串行接口连接到TIMSP430微控制器。发射器的每一个功能块能够通过串行接口编程设置其功能。TRF4900应用电路如图1所示。

图1TRF4900应用电路

2与微控制器连接电路

TRF4900通过串行接口连接到TI的MSP430微控制器,如图2所示。

TRF4900的引脚23(LOCKDET),PLL锁相检测输出,有效为高电平。当LOCKDET=1时,PLL锁定。引脚11(MODE),模式选择输入,器件在模式0和模式1的功能能够通过串行控制接口的A、B、C、D字编程。引脚12(),睡眠控制,低电平有效。当=0时,控制寄存器的内容仍然有效,能够通过串行控制接口编程。引脚14(TX-DATA),数字调制输入,为载波的FSK/FM调制,高电平有效。

串行控制接口是一个3线单向串行总线(CLOCK串行接口时钟信号,DATA串行接口数据信号,STROBE串行接口选通信号),用来编程TRF4900。接口内部的寄存器包含所有用户可编程变量,包括DDS频率设置,也包括所有的控制寄存器。串行接口的时序如图3所示。

在CLOCK信号的每一个上升沿,DATA引脚端上的逻辑值被写入24位的移位寄存器。设置STROBE端为高电平,编程的信息被装入选择的锁存器。当STROBE信号为高时,DATA和CLOCK线必须为低。因此,STROBE与CLOCK的信号是不同步的。串行接口能被编程工作在有效状态或者睡眠状态(待机模式)。

图3串行接口时序图

3TRF4900的设置

TRF4900的直接数字合成器DDS是基于用数字办法产生正弦波信号的。DDS由累加器、正弦波查找表、数/模转换器、低通滤波器组成。所有数字功能块的时钟由基准振荡器提供。DDS利用一个N位加法器从0到2N计数,根据在频率寄存器中的数据转换规范产生数字阶梯波,来构造一个模拟正弦波。N位计数器的输出寄存器的每一个数字,用来选择正弦波查找表中相应的正弦波数值输出。在数/模转换后,低通滤波器用来抑制不需要的寄生响应。模拟输出信号能用来作为PLL的参考输入信号。PLL电路根据预先确定的系数倍乘基准频率。

基准振荡器的频率fref是DDS的采样频率,同时也确定最高的DDS输出频率,与累加器的位数一起,可以计算DDS的频率分辨率。TRF4900的最小频率步长可由下式计算:

Δf=N×(fref/224)

24位的累加器能够通过两个22位的频率设置寄存器编程(A字确定模式0的频率,B字确定模式1的频率),同时寄存器的两个MSB位设置为0。因此,DDS系统的最大位权减少到1/8,如图4所示。

这个位权与VCO输出频率(fref/8)×N相适应。根据在MODE端的逻辑电平,内部选择逻辑装载DDS-0或者DDS-1频率到频率寄存器。VCO的输出频率fout是由DDS-x频率设置决定的(DSS-0在A字中,DDS-1在B字中),VCO的输出频率fout计算公式如下:

fout=DDS_x×N×(fref/224)=N×[(fref×DDS_x)/224]

如果选择FSK调制(MM=0,C字,16位),则8位FSK频偏寄存器能被用来编程2-FSK调制的频偏。频偏寄存器的8位在24位DDS频率寄存器中,LSB设置为0,总的FSK频偏由下式计算:

Δf2-FSK=N×[(DEV×fref)/222]

因此,2-FSK频率由在TX-DATA上的电平设置,计算公式如下:

fout1:TX_DATA=low=N×[(fref×DDS_x)/224]

fout2:TX_DATA=High=N×[fref×(DDS_x+4×DEV)]/224

这个调频输出信号用来作为PLL电路的基准输入信号。2-FSK调制信道宽度(频偏)和信道间距是软件可编程的。最小信道宽度和最小信道间距取决于RF系统频率设计,中心频率fcenter=(fout1+fout2)/2。当FSK发射时,中心频率fcenter被认为是有效的载波频率。

锁相环由相位检波器(PD)、鉴频器(PD)、充电泵、VCO、外接的回路滤波器和在反馈回路中的可编程的预分频器(N分频器)组成。当使用外部VCO时,x-VCO位将被设置为0。分频器是可编程的,分频系数N能由C字设置成256或512。

功率放大器(PA)能够由在D字中的P0和P1两位编程,提供可变的输出功率电平。

图5串行控制字格式

TRF4900的控制字是24位。第1个引入位是最高有效位(MSB),完成对TRF4900的编程;4个24位的字必须设置,即必须设置A、B、C、D字。图5给出定义的4个控制字。表1、表2和表3描述每个参数的功能,表4为在FSK模式下的发射频率。

表1模式0控制寄存器描述

符号位的位置位数描述加电源后的内部设置

默认状态默认值

0-PA[10-9]2功率放大器模式

P1P0

00=失效

01=衰减10dB,通过TX-DATA使能调制

10=衰减20dB,通过TX-DATA使能调制

11=衰减0dB,通过TX-DATA使能调制失效00b

0-VCO[11]1在操作期间,这个引脚端将总是被使能(1=使能),除非使用外的VCO失效0b

0-PLL[12]1使能PLL,1=使能,0=失效失效0b

表2模式1控制寄存器描述

符号位的位置位数描述加电源后的内部设置

默认状态默认值

1-PA[10-9]2功率放大器模式

P1P0

00=失效

01=衰减10dB,通过TX-DATA使能调制

10=衰减20dB,通过TX-DATA使能调制

11=衰减0dB,通过TX-DATA使能调制失效00b

1-VCO[11]1在操作期间,这个引脚端将总是被使能(1=使能),除非使用外部VCO失效0b

1-PLL[12]1使能PLL,1=使能,0=失效失效0b

表3辅助控制寄存器描述

符号字位的位置位数描述加电源后的内部设置

默认状态默认值

DDS-0A字[21-0]22模式0DDS频率设置0全为0

DDS-1B字[21-0]22模式1DDS频率设置0全为0

DEVD字[20-13]8FSK分频率寄存器0全为0

APLLC字[20-18]3捕获频率的加速因子

A2A1A0

000=1

001=20

011=60

111=1400000b

NPLLC字[17]1PLL分频率

0=256

1=5122560b

MMC字[16]1调制模式选择。为FSK数据输入设置

TC-DATA引脚端行为。

0=FSK/FM

1=不使用FSK模式0b

表4在FSK模式发射频率(MM位设置为0)

引脚端发射频率

STDBYMODETX-DATA

100fout=fref×N×(DDS_0)/224

101fout=fref×N×(DDS_0+4×DEV)/224

110fout=fref×N×(DDS_1)/224

111fout=fref×N×(DDS_1+4×dev)/224

第3篇:线路设计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低压配电 配电线路 导线截面 节能 降损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们知道,电力网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能损耗是十分惊人的,在这巨大的电能损耗中低压(380V/220V)配电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主要原因是低压配电网电压低、电流大,特别是负荷功率因数低,更加大了电能损失。若能有效降低低压配电网的线路损耗,对于提高整个电网的经济运行将具有重大意义。在进行输电线路设计时,选择导线截面的传统方法是:按导线机械强度、允许电压降和导线长期允许安全载流量等因素而定。但从节约能源的原则出发,应将“电能损耗大小”作为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截面的依据之一。即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适当增大导线截面积以减少输电线路电能损耗,从而达到在不增加发电能力的情况下而增加供电能力的目的。

二.低压配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工程设计时,离不开电气设计,而电气设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成功的导线截面设计,应当是安全、合理、经济和可行的。而导线截面设计则是电气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对电气方面要求就更加严格。因此,我们在低压配电线路导线截面设计中,不仅要使导线截面有足够的安全储备,而且要限制导线截面过大造成的经济浪费,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低压线路导线导线截面设计,一般应根据以下几方面的要求来选择:

1.选择导线截面,首先满足发热条件这一要求,即导线通过的电流,不得超过其允许的最大安全电流。通常,当负荷电流通过导线时,由于导线具有电阻,导线发热,温度升高。当裸导线的发热温度过高时,导线接头处的氧化加剧,接触电阻增大;如果发热温度进一步升高,可能发生断线事故。当绝缘导线( 包括电缆) 的温度过高时,绝缘老化和损坏,甚至引起火灾。因此,导线应能够承受长期负荷电流所引起温升。各类导线都规定了长期允许温度和短时最高温度,从而决定了导线允许长期通过的电流和短路时的热稳定电流。选择导线截面时,应考虑计算的负荷电流不超过导线的长期载流量,导线的额定电流可以从工具书中查到。

2.为保证导线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要求导线的截面不得太小。因为导线截面越小,其机械强度越低。低压线路的导线要经受拉力,电缆要经受拖曳。所以,规程对不同等级的线路和不同材料的导线,分别规定了最小允许截面。按机械强度选择导线的允许最小截面,可参考表一。

3.选择导线截面,还应考虑线路上的电压降和电能损耗。电压损失导线的电压降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以内。按规定,电力线路在正常情况下的电压波动不得超过正负百分之五临时供电线路可降低到百分之八。当线路有分支负荷时,如果给出负截的电功率P和送电距离L,允许的电压损失为ε,则配电导线的截面( 线路功率因数改为I) 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P为负载电功率,千瓦;

L为送电线路的距离,米;

ε为允许的相对电压损失,=;

C为系数,视导线材料,送电电压而定( 表二)

Kn为需要系数,视负载用电情况而定,其值可从一般电工手册和参考书中查到。

表二公式中的系数C值

例:距配电变压器400米处有1台电动机,功率为10千瓦,采用380伏三相四线制线路供电,电动机效率为η=0.80,COSΨ=0.85,Kn=1,要求, ε=5%应选择多少截面的铜导线?

解(1) 按导线的机械强度考虑,导线架空敷设铜绝缘导线的截面不得小于4平方毫米

(2 ) 按允许电流考虑,求出电动机工作电流( 计算电流)

从电工手册查得S=2.5平方毫米的橡皮绝缘铜线明敷时的允许电流为28 安培,可满足要求Ij=Ie

(3 ) 按允许电压降考虑,首先计算电动机自电源取得电功率

若选用铜线则C=77,Kn=1,求出导线截面为

为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可选用S=16平方毫米的BX型橡皮绝缘铜线

选择导线截面,一般来说,应考虑以上三个因素。但在具体情况下,往往有所侧重,针对哪一因素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就侧重考虑该因素。根据实践经验,低压动力线路的负荷电流较大,一般先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截面,然后验算其机械强度和电压降。低压照明线路对电压的要求较高,所以先按允许电压降来选择导线截面,然后验算其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零线的允许截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中的最大单相负荷和三相最大不平衡电流,并且还应满足接零保护的要求。在单相线路中,由于零线和相线都通过相同的电流,因此,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例如,对于长距离输电线路,主要考虑电压降,导线截面根据限定的电压降来确定;对于较短的配电线路,可不计算线路压降,主要考虑允许电流来选择导线截面;对于负荷较小的架空线路,一般只根据机械强度来确定导线截面。这样,选择导线截面的工作就可大大简化

三.结束语

虽然我国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将会为我国的低压配电节能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发展基础,为了保证用户电器的正常运转,提高我国低压配电节能能力,可以实施独立的供配电系统,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各种应急措施,比如设置应急的电源,如此,可以在发生一些突发事件时候,保证企业的供配电能够正常进行,对企业的财产形成更强有力的保证。在进行企业的供配电设计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建筑供电要求高,供电负荷复杂的特点,要在综合考虑整个企业生产设备和功能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设计工艺,严格设计流程,在企业相关各个部门共同的配合下,加强双方的沟通,保证供配电设计能够充分满足企业各方面的需求,同时,要在实践中,不断促进整个企业供配电系统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刘平甘 陈洪波 刘凡紫外检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展望 [会议论文],2009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

[2]吴栩 冯鹏英 高压电气设备的在线检测技术 [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8期

[3]张川 刘乃涛 贺福敏 李林 李成龙 高压电力设备的在线绝缘检测技术 [会议论文],2011 -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第十届年会

[4]曾晓晖 聂端 基于绝缘在线检测技术的状态维修 [期刊论文] 《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 -2005年9期

[5]陈伟球 赵吴鹏 尹忠东 周浩 张瑜 在线检测技术可行性分析 低压配电网无功负序不平衡现象的节能降损解决方案 [期刊论文]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年7期

[6]文江林基于光纤荧光的电力设备温度检测系统的研究 [学位论文], 2005 - 沈阳工业大学: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

第4篇:线路设计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雷击故障,防雷措施

中图分类号:U2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雷害事故是架空送电线路最频发的事故,我国历年送电事故统计中,雷害事故平均约占60%以上。在雷曝日平均40日以上的多雷地区和强雷地区,雷害事故可达送电事故的70%以上。线路防雷工作在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工作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着重结合目前已采用的新技术谈谈防雷方面的措施

二.输配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形式及危害

1.输配电线路容易发生雷击的原因分析

输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危害严重,我们应在了解这些故障的基础上探讨防雷措施。概括地说,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原因有如下七点:线路绝缘水平低;带电部分对地间隙不够;避雷线布置不当;避雷线接地不良或避雷线与导线间的距离不够;线路相互交叉跨越距离不够;线路防雷薄弱环节措施未到位;线路处于雷击活动强烈区。

2. 输配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形式

线路遭受雷击的形式主要包括感应雷、直击雷、球形雷。

(一)直击雷

直击雷在发生时候可以让巨大的雷电电流侵入地表,使得被雷击的地方接触的到的各种金属产生很高的对地电压,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发生。同时,由于直接雷击释放出的电流巨大,冲击电压很容易让电力变压器和发电机发生烧毁,也可能造成电线烧毁,或者断裂,因而产生停电,甚至诱发火灾,因此,这种雷电的毁灭性巨大,造成的损失严重。

(二)球形雷

球形雷出现的次数少而不规则,因此取得的资料十分有限,其发生的原理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极其危险。

(三)雷电感应,也称感应雷

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巨大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这种磁场能在附近的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造成对人体或者设备的二次放电,从而损坏电气设备。

3. 输配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危害

雷击对线路的危害非常大。造成绝缘子串闪络,电源开关跳闸,严重时引起绝缘子串炸裂或绝缘子串脱开,从而形成永久性的接地故障;雷击导线引起绝缘闪络,造成单相接地或相间短路,其短路电流可能把导线、金具、接地引下线烧伤甚至烧断;架空地线档中落雷时,在与放电通道相连的那部分地线上,有可能灼伤、断股、强度降低,以致断地线;当线路遭受雷击时,由于导线、地线上的电压很高,还可能把交叉跨越的间隙或者杆塔上的间隙击穿。

三.输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分析

建筑物输配电线路系统对整个建筑物功能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输配电线路系统以及系统设备也是极其容易发生雷击事故的环节,因此,根据雷电的不同特点和造成损害的不同方式,科学做好防雷措施,是保证整个建筑物内部输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关键。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整体防雷系统

从整个输配电线路系统而言,要做好防雷措施,首先要从整体上做好防雷规划,从内到外,做到防雷措施的全面覆盖。整体而言,外部可以可以安装避雷针,接闪器等,避免雷电直接打击输配电线路或者是相关的线缆配电箱等基础设施,引起火灾或者事故。同时,内部要做好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共用接地系统和浪涌吸收保护器等一些子输配电系统,通过它们可以将引人建筑物内的浪涌电压和浪涌电流泻放到大地,并将其钳位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以完善地保护电气设备。从整体上做好防雷规划,内外覆盖,这是采取具体防雷措施之前的基础性工作。

2.实施多级保护措施,做好配电系统的防雷

建筑物的输配电系统是保证整个建筑物功能正常运转的关键部分,而输配电系统也是容易遭受到雷电袭击的部位之一。因此,做好配电系统的防雷措施,是整个防雷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虽然目前很多建筑物都会在配电系统的进线处安装避雷器,避雷带等防雷器件,但是,经过很多次实践证明,单一的防雷措施或者是防雷器件难以真正保障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当雷击降下时候,建筑物的自控设备的电源机盘依然会受到电击而产生损坏。在对配电系统防雷时候,要据实际情况做好多级防护措施。

首先要在变压器二次侧安装好各种防雷装置,让外线产生的电压可以迅速得到释放。其次,要在各个控制站PLC专用隔离变压器前,主要是释放外线残压,和配电线路上感应出的过电压和其他用电设备的操作过电压。同时,要科学设计安装好隔离变压器,加大对各种电磁干扰的处理力度,减少雷电波诱发的雷击事故。最后,要在PLC专用电源模板前安装好保护措施,以便用最短的时间让前面的残压得到释放,应尽可能从总配电柜开始将自控系统的电源线单独布排。各级防雷器应尽量靠近被保护设备,以避免雷电侵入波发生全反射。

3. 降低接地电阻

(一)水平外延接地,如杆塔所在的地方允许水平放射接地体时应尽量采用水平放射方式。因为水平放射施工费用低,不但可以降低工频接地电阻,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冲击接地电阻。

(二)深埋式接地极,如地下较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可用深井式或深埋式接地极。

(三)填充电阻率较低的物质或降阻剂。如附近有可以利用的低电阻率物质可以因地制宜,综合利用。

(四)敷设水下接地装置,如杆塔附近有水源,可以考虑利用这些水源在水底或岸边布置接地极,可以降低接地电阻,提高泄流能力。

(五) 合理接地。合理的接地设计是整个建筑物输配电线路系统防雷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物输配系统中,一般会有构筑物接地、配电系统及强电设备接地、计算机自控系统接地等三种接地方式,因此,科学设计,使得这三种接地方式之间互相配合,有助于大大降低雷击通过接地网络对系统的毁坏。以计算机自控系统为例,一般采用系统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等几种接地方式。在防雷措施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接地方式合理的组合,使得接地电阻值最小,取得最佳的效果。

4. 架设耦合地线

提高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降低反击跳闸率,一般主要应用在接地电阻较高的线路。根据日本电力中央研究院对500kV同杆双回线路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对雷击性能改善效果相似情况下,采用耦合地线的总费用约为增加绝缘的4.5倍。因此在使用耦合地线时应对效果和费用做综合比较,多数情况下该方法的性价比较低。

5.耦合地埋线

沿线路在地中埋设,并可与下一基塔的杆塔接地装置相连的l~2根接地线。据本电力单位的运行经验,在一个20基杆塔的易击段埋设耦合地埋线后,10年中只发生一次雷击故障。此法可降低跳闸率40%,能显著提高线路耐雷水平

四.结束语

输电线路的防雷并不只是以上一些措施就能彻底解决的,而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肯定在今后的线路维护工作中还会遇到新问题,随着运行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再将成熟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相信线路防雷工作一定会提到一个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思寿 10KV输电线路雷击的防雷措施及其效果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8期

[2]高新智 仇炜 韩爱芝 李景禄 陈国盛 针对某35 kV配电线路防雷问题的探讨 [期刊论文] 《高压电器》 ISTIC PKU -2010年4期

[3]何文旭 农村电网输配电线路防雷措施 [期刊论文]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3期

[4]张日朝 浅谈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1年14期

[5]崔海 侯茜 李向奎 范宪铭 输配电线路运行中防雷措施的原理及应用 [会议论文] 2009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

[6]唐韶雄 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的探讨 [期刊论文] 《管理观察》 -2010年36期

第5篇:线路设计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研究

Abstract: the audible noise is due to a corona caused by pollu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udible noise noise pollution, the consequences more serious, therefore, must take a variety of ways to reduce the audible noise of transmission line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line audible noise and to reduce the audible noise methods.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audible nois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M4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电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晕是一种存在于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的常见状况,常常会造成可听噪声、电晕损耗、电晕离子电流以及无线电干扰等严重的后果,在电压等级的发展阶段,必须要考虑到以上存在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之中,可听噪声与一般的环境噪声相比而言,污染更为严重。根据相关的实验调查表明,必须将导线电晕造成的可听噪声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才能够保证不被沿线居民投诉,此外,考虑到可听噪声对于建设费用、导线结构以及输送电压的影响也较为严重,因此,必须采取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控制好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

1、国内外对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于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研究最早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研究的内容包括输电线路噪声的声学特征、产生机理、测试方式以及降噪方式等等。很多发达国家都针对特高压试验进行了数据监测,也提出了可听噪声的计算公式。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关于输电线路噪声的相关研究也逐渐由试验阶段转为模型分析阶段,也建立了相关的声源数学模型,并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模拟软件,同时,各个国家也对可听噪声制定了限制,但是就现阶段来看,还未制定统一的对比标准。

我国对于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相关研究最早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研究单位包括武汉高压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南电力设计院等电网运行单位和科研机构,具体的研究内容集中在对线路可听噪声降噪处理以及现场测量工作中。近些年来,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进展的如火如荼,研究也从降噪处理和现场测量逐渐转化到对可听噪声的实测和预估计算上,也利用了电晕笼对不同分裂方式、大气环境下以及不同表面状态的导线进行了可听噪声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就目前来看,我国对于线路可听噪声尚未制定明确的标准,在750KV输电线路中,按照58dB(A)为设计限制,在500KV输电线路中可听噪声的水平较低,可以不进行控制。

2、输电线路可听噪声影响因素

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影响因素分为两种,即线路设计、线路结构、施工因素的影响以及大气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2.1 线路设计、线路结构、施工因素的影响

线路设计、线路结构、施工因素对于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导线直径、导线排列方式、相间距离、导线扭绞、分裂形式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这些因素还会导致导线表面出现划伤或者不光滑,这就会导致电位梯度出现变化,并形成放电源,这就会导致运行线路噪声电平会高于线路运行的稳定值。但是,这类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控制。

2.2 大气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大气环境等外部因素与线路设计、线路结构、施工因素不同,无法使用人为的方法进行控制,但是这类因素对于可听噪声的影响也非常大,其中包括气压、大地导线率、相对湿度、风速、紫外线辐射、雨、雾等。

3、降低可听噪声的方法

3.1 如果交直流输电线路的子导线呈现的是对称分布的情况,为了降低可听噪声,就可以增大导线的截面、分裂数,并控制好分裂导线的间距,这样便可以减少导线的场强,达到降低可听噪声的目的,这也是现阶段下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

3.2 如果交直流输电线路的子导线呈现的是非对称的分裂方式,可以均匀的分配好每相子导线的电荷,这样便可以有效降低导线表面的电场,达到降低可听噪声的作用。但是该种方式对辅助金具、施工检修、杆塔应力设计、导线防舞动的设计要求也更高。

3.3 此外,可以在交直流输电线路使用附加子导体,也就是在对称分裂子导线中添加1根子导线,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和改善子导线表面的电荷分布,继而减少电场强度。使用这种方式的可听噪声水平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增加子导线会导致导线的重量增加,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就很容易出现舞动碰线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以将附加子导线分开进行安装,这样也能够降低施工的难度、节约施工费用。

3.4 为了降低可听噪声,还能够采取改变导线结构的方式,使用Z形结构或者外层梯形的导线,保证导线的表面光滑、无划伤,这样就能够减少电晕放电,继而降低可听噪声。对于特高压和超高压线路,考虑到使用经济性,在使用Z形结构或者外层梯形的导线时,将表面粗糙系数保持为0.95即可。

3.5 最后,还可以在导线上涂抹可以提高导线寿命、不影响散热的亲水涂料,这样,导线在雨天和大雾天过后,表面水滴吸收至线股间就不会形成水滴,这样就可以减少随机分布的电晕源点,减少环境因素对导线产生的不良影响。但是,由于技术并不够成熟,这种方式仅仅是在基地试验中证实有良好的效果,尚未在线路中使用。

4、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控制输电线路的可听噪声,应该进一步完善现阶段的相关理论,并使用电晕笼和特高压试验线路,探讨出更加有效的降噪方式,并将其在工程中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谭闻; 张小武.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研究综述[期刊论文].高压电器,2009,06(16)

第6篇:线路设计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轻轨交通,SP调研,公共交通运营,停车设施(Park and Ride)

Abstract Manchester in 1992 opened 'Greater Manchester' s light rail phase 1 '(Manchester light rail line 1 HaoDuan). Numer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literature and light rail system of Manchester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s has been a huge success. In order to more scientific master of urban light rail transit, the impact to dig deeper into the root cause of the success for future traffic planning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by the British Cardiff university provide "Before" and "After" Surveys (the "Before" and "After" investigation) as the foundation. Analysis and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variables, the SPSS software for the research analysis way, set up science related hypotheses, and demonstrates the light rail is the effects of Manchester, and the impact of the operation of light rail successful social factors.

Keywords: light rail transit, SP, research, public transit operation, parking facilities (Park and Ride)

中图分类号:U2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简介

在过去的30年间,小汽车的使用在英国城市区域迅速增长,导致了公共交通使用率的大幅下降和日渐恶化的交通拥堵。曼彻斯特在‘British Rail Line’(大不列颠铁路)的基础上,设计并施工了‘Greater Manchester’s light rail phase 1’(曼彻斯特轻轨线1号段)。轻轨线的设计目标是提供对城市中心的渗透,优化交通环境,并提供更广泛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利益。

众多文献及研究都表明曼彻斯特轻轨系统的建设和运营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究其原因, 第一, 它提供了快速、方便、清洁、安全和可靠的高质量服务。特别是在交通高峰时间, 有轨电车比小汽车和公共汽车更加节省出行时间。即使在非高峰时段, 耗时也与小汽车出行相差无几。第二, 它开拓了夜间出行市场(当前有轨电车周五和周六的运营时间延长至凌晨1: 30), 考虑了穿越市中心的出行需求(如今此类出行占出行总量的5%, 以前对此重视不够), 以及由于市区的可达性全面改善而诱发新一轮的出行需求。第三, 该系统主要有3个交通枢纽站点, 一个是位于市中心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站,另外两个分别是轻轨线路南部的贝里( Bury)终点站和北部的阿垂查姆(Altrincham)终点站。由于有两个枢纽站点分别处于轻轨线路的南端和北端, 这样可以避免高峰时期单向交通流量过大的现象出现, 有助于区域交通流量的均衡和实现商业的良性运营。而在非高峰时间,绝大多数站点的进站乘客和出站乘客基本能做到平衡。这与传统的连接市中心与郊区的铁路线路那种单向高峰交通流量占主导的格局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 假设一,对乘客来说,曼彻斯特轻轨线比大不列颠铁路更具有吸引力。

轻轨系统以大运量的特征优于铁路线,因而衡量轻轨线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通车之后,乘客量的变化。Martin Senior(1994)证实到了1994年8月,即轻轨线投入运营之后的两年间,轨道交通的乘客量年均增长59%。然而乘客量的变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人口的变动,经济的变化以及城市格局的转变,乘客量的增长能否归功于轻轨线的设立还需要进一步证明。与轻轨线对乘客的吸引力直接相关的变量是从其他交通模式转变到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数量。‘Before’ and ‘After’ Surveys (“前”“后”调研)中调研了人们对相类似行程的不同交通模式选择。由于所有调研对象都接受调研时均乘坐轨道交通,所以在1990年没有选择火车出行的调研对象数量就代表了于1990-1993年间转而使用轨道交通的乘客数量。在这篇论文中,对比1990年的交通模式,按照1993年是否选择轨道交通被分类并表述为:“转而使用轨道交通”和“继续使用轨道交通”,并通过SPSS生成对比图(图2-1),结果表明:超过65%的调研对象在轻轨线开通之后被吸引至乘坐轨道交通出行。

这里有一个概念需要被明确,65%该数值并不能等同于乘客量的增长。从1990年至1993年,“继续使用轨道交通”的乘客数量不能代表1990年的乘客量,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会造成轨道交通乘客量的下降,实际上在1990年,有更多的人选择轨道交通,而至1993年转而使用小汽车等交通模式出行。1990年的乘客量数值比“继续使用轨道交通”的乘客量数值要略高。65%该数值仅仅能够精确的反映轻轨线路开通以后轨道交通所增加的吸引力。而该变量恰恰是与轻轨线对乘客的吸引力直接相关的。然而65%该数值是曼彻斯特整个轨道交通系统吸引力增加率的总值,他包含了所有来自轻轨线和大不列颠铁路的调研数据。此增加率不能完全归功于曼彻斯特轻轨线。为排除经济社会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精确证明曼彻斯特轻轨线的影响,该论文对两条轨道交通线路调研数据进行了对比。

对分别在轻轨线和大不列颠铁路线上选择“转而使用轨道交通”的数据对比可以证明轻轨线是否比大不列颠铁路线吸引了更多的乘客。该论文采用方差分析法来证实“转而使用轨道交通”与轻轨线开通之后的线路选择有着必然的联系与否。如果有着必然的联系,则可以证明轻轨线的开通明显有助于轨道交通线吸引力的提升,且比较旧的大不列颠线路而更具吸引力。数据分析进行如下:根据调研对象选择的起始站点,数据被分为两类:“使用轻轨线”和“使用大不列颠铁路线”。通过方差测试,“转而使用轨道交通”的数量与使用不同线路的情况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关系被评估如表2-2, 表2-3:新线路的开通与交通模式的转变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也就是说,该小节假设成立:轻轨线比大不列颠铁路线吸引了更多乘客。

该吸引力可能归功于以下原因:曼彻斯特轻轨线为向市中心的渗透提供了规律且可靠的交通服务。轻轨线也同时推出了优惠券和体贴的、方便出入以及标识明显的基础设施。除了以上客观事实所带来的好处,有没有其他因素提升了轻轨线对公众的吸引力将在下一节被证实及讨论。

三、 假设二:轻轨线路上的等待时间比大不列颠铁路线的短。

之所以设立这一假设并进行讨论和证明,是因为对等待时间的评估可反映出一个轨道交通线路在多大程度上提供了规律和可靠的服务。因此轻轨线路上的等待时间是否比大不列颠铁路线的短,代表了轻轨线的服务是不是更可靠。在上一小节的分析中,调研对象基于线路选择被分为两类。不同线路上的等待时间被对比如图3-1。剔除掉异于常态分布的散点,轻轨线路的等待时间不仅中间值低于大不列颠铁路线,等待时间分布范围也小于大不列颠铁路线。

然而图3-1仅仅提供了粗略的对比,为了能够精确的证明两条轨道线路上,等待时间平均值的差异,该论文对数据进行了T检验,结果如表3-2所示。

测试结果表明,没有明显的可能性(0.000)证明,在所有两条线路上的调研对象之中,他们等待时间的平均值会没有区别。即,假设2成立:曼彻斯特轻轨线的等待时间比大不列颠铁路线少,此优势已经在图3-1中充分显现。

曼彻斯特轻轨线的公交性能不仅仅由运营方式单方面决定,还收到了诸多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从运营方式以外的因素的角度进行论证和探讨。

四、 假设三:就业率影响了轻轨线的运营。

‘Before’ and ‘After’ Surveys (“前”“后”调研)的问题19提供了就业率的相关信息。为了简化变量,该问题的数据被分为三类:“就业”,“失业”和“学生”。该论文对就业率与线路选择的关联性进行了方差测试。

表4-1,表4-2的结果显示出就业率与选择乘坐不同线路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更多的就业和失业的调研对象选择轻轨线,同时更多的学生选择大不列颠铁路线。该现象很有可能由于:优惠的车票为失业的人们减缓了经济压力;频繁,现代,可靠的轻轨服务吸引了大量需要频繁进出市中心的人们。然而学生没有过多进出市中心的需要,这也就是为什么轻轨的乘客量比预期的要少。

五、 结论

该论文根据以由英国卡迪夫大学提供的‘Before’ and ‘After’ Surveys (“前”“后”调研)为基础。分析并选取最为合理的变量,以spss分析软件为研究方式,论证轻轨线为曼彻斯特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影响轻轨线成功运营的社会因素。对一系列假设的论证和分析揭示了轻轨线路运营成功的根本原因,以及社会人文因素对轨道交通的影响。然而由于篇幅限制,以及调研数据限制,该论文并没有全面讨论分析所有轻轨线运营相关影响因素。轻轨运营的优势与劣势还有待更为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Senior, M. L. 2009. Impacts on travel behaviour of Greater Manchester’s light rail investment (Metrolink Phase 1): evidence from household surveys and Census data.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17(2009). pp. 187-197

Knowles, R. D. 1996. Transport impacts of Greater Manchester’s Merolink light rail system.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4(1). pp. 1-14

第7篇:线路设计法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旅行社,实践,教学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旅行社的发展需要与旅游院校教育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显出来。主要表现为,旅游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满足和适应旅行社的需要及发展。研究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实践教学已经迫在眉睫。

一、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实践教学课程教学现状

首先,实践学时较少。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多开设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然而,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建设普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尤其是实践比例较少,没有形成真正完成的整个实践环节。

其次,缺乏实践教学设施。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一直没得到充分的重视,大多数并没有建设专门的实训室。学校内实践教学设施的缺乏,使得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环节无法得以完成。

最后,目前,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困难。完成《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实践环节,学生需要见习、实习的过程,才能真正的认识到旅行社的实际工作状态。然而,由于旅行社特有的经营方式无法一次性接收大批的学生进行实习。学校需要同时联系多家旅行社安排大批学生到旅行社实习教育学论文,在实践基地的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实践教学重要意义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经营管理的有关理论知识,还要熟悉旅行社的工作流程,例如投诉处理、旅游服务采购、行程制定流程等,同时更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

实践是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对旅行社业务流程的操作,使学生了解旅行社的基本业务,各工作部门的具体职能;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对旅行社的实际运作有更为感性的认识。通过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加深对旅行社的基本管理原理的理解,掌握从事旅行社业务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运用相关理论处理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实践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缩短企业培训的时间,减少企业的培训成本。

总之,学生对实践教学具有较高的期望,希望能够得到实质性的、与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学校希望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企业期望通过实践教学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得到符合需要的专业人才。

三、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所谓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探索并建立起来的一种优化教学的方法论对策系统,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实践教学任务,经由逻辑归纳概括而成的比较稳定、简明、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控制的结构性流程。实践教学模式是对实践教学方法的概括化和理性化的提升,是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一)教学模式的实施

首先组建教学小组,建立起同旅行社的实践联系期刊网。其次,根据课堂内容体系,逐步实施课堂教学内容与旅行社实习同步进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实践主要内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课程涉及章节内容

主要实践方式

旅行社设立

分组设计、制作方案并展示

旅游线路设计

做市场调研、预测和线路设计

旅游产品定价

对自己设计的旅游产品进行定价

旅游产品促销活动

选择促销方式进行促销方案设计

旅游产品销售渠道的选择

进行销售渠道及中间商选择教育学论文,设计方案

旅游产品采购服务

根据线路进行采购服务设计

第8篇:线路设计法论文范文

一、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10kV及以下)

96年9月至97年担负分公司10kV配电线路(含电容器)、10kV用户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由于分公司原来没有整定人员,但自从开展工作以来建立了继电保护整定档案资料,如系统阻抗表、分线路阻抗图、系统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用户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并将定值单用微机打印以规范管理,还包括各重新整定定值的计算依据和计算过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定值整定计算的管理资料。近两年时间内完成新建贯庄35kV变电站出线定值整定工作和审核工作。未出现误整定现象,且通过对系统短路容量的计算为配电线路开关等设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97年底由于机构设置变化,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开展定值整定工作并顺利完成工作交接。

二、线损专业管理工作

96年至98年9月,作为分公司线损专责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完成了线损统计计算的微机化工作,应用线损计算统计程序输入表码,自动生成线损报表,并对母线平衡加以分析,主持完成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利用理论线损计算程序,准备线损参数图,编制线损拓补网络节点,输入微机,完成35kV、10kV线路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为线损分析、降损技术措施的采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编制“九五”降损规划,96-98各年度降损实施计划,月度、季度、年度的线损分析,积极采取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完成贯庄、大毕庄等35kV站10kV电容器投入工作,完成迂回线路、过负荷、供电半径大、小导线等线路的切改、改造工作,98年关于无功降损节电的论文获市电力企协论文三等奖,荣获市电力公司线损管理工作第二名。参与华北电力集团在天津市电力公司试点,733#线路降损示范工程的改造工作并撰写论文。

三、电网规划的编制工作

98年3月至98年11月,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编制《东丽区1998-2000年电网发展规划及2010年远景设想》工作,该规划涉及如下内容:电网规划编制原则、东丽区概况、东丽区经济发展论述、电网现状、电网存在问题、依据经济发展状况负荷预测、35kV及以上电网发展规划、10kV配网规划、投资估算、预期社会经济效益、2010年远景设想等几大部分。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了依据,较好地指导了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并将规划利用微机制成演示片加以演示,获得了市电力公司专业部室的好评。

四、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

96年3月至现在参加了军粮城、驯海路35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作,军粮城、驯海路、小马场更换10kV真空开关工作,参加了贯庄35kV变电站(96年底送电)、东丽湖35kV变电站(98年12月送电)、小马场35kV变电站(99年11月送电),易地新建工作,新建大毕庄35kV变电站(99年12月送电、2000年4月带负荷)、先锋路35kV变电站(2000年8月送电)。目前作为专业负责开展么六桥110kV变电站全过程建设工作,参加了厂化线等5条35kV线路大修改造工作,主持了农网10kV线路改造工程,在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完成工程项目的立项、编制变电站建设及输电线路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参与变电站委托设计,参加设计审核工作,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及资料整理工作,制定工程网络计划图,工程流程图,所有建设改造工程均质量合格,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专业运行管理

参加制定专业管理制度,包括内容是:供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技改、大修工程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供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外委工程管理规定;生产例会制度;线路和变电站检修检查制度;技术进步管理及奖励办法;科技进步及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办法、计算机系统操作规程。技术监督管理与考核实施细则;主持制定供电营业所配电管理基本制度汇编。参加制定生产管理标准,内容是:电压和无功管理标准;线损管理标准;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标准;设备全过程管理标准;主持制定专业管理责任制:线路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防污闪工作管理责任制;防雷工作管理责任制;电缆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反措实施细则。主持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经理)负责制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

积极开展季节性工作,安排布置年度的重要节日保电工作、重大政治活动保电安排、防汛渡夏工作,各季节反污工作安排。

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六、科技管理工作

96年至今,在工作中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工作之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一是应用固定资产统计应用程序,完成全局固定资产输机工作,完成固定资产的新增、变更、报废、计提折旧等项工作。二是应用天津市技改统计程序完成技术改造(含重措、一般技措项目)的统计分析工作。三是作为专业负责完成分公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组织完成配电线路参数、运行数据的录入工作,形成线路数据库,并用AUTOCAD绘制分公司地理图,在地理图上标注线路的实际走向,所有线路参数信息都能够在地理图上的线路上查询的出,该项成果获天津市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五是完成配电线路加装自动重合器(112#线路)试点工作,形成故障的自动判断障离,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配电线路自动化进行了有益尝试。四是2000年9月主持完成分公司WEB网页浏览工作,制定分公司“十五”科技规划及年度科技计划,制定科技管理办法,发挥了青年科技人员应发挥的作用。

第9篇:线路设计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Currently, to lower cost and promote competitiveness, cigarett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s have begun to transform traditional logistics system. Implemen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n, efficient and humanism modern logistics construction, whose core is lean supply chain logistics construction,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the reform of the tobacco logistics. Related research study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orting, warehousing, distribution process or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of the planning, hav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cigarett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optimization.

Key words: cigarett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planning; review

1 卷烟物流现状

近年来,我国卷烟物流行业自动化及信息化程度发展较快。自动输送机、自动升降卸货平台、RFID 自动扫描设备、高架立体仓库、自动/半自动分拣线、自动安保设备、仓库自动温湿度控制设备等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烟草以物流信息化重点工程为抓手,以建设“数字烟草”为目标,建设行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管理决策三大应用体系,推广应用了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工商营销信息共享系统、商业企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数字仓储管理系统和工商卷烟物流在途信息系统等重点工程,极大地推动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和业务需要,建立了立体仓库、自动化分拣线、电子标签托盘等物流设施与设备,开发应用了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卷烟分拣包装管理系统、GIS智能优化调度管理系统、GPS车辆,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辅助导航与定位监控系统、绩效评价考核等多种业务管理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中国烟草目前正积极推进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推动以精益化供应链物流建设为核心的“科技、精益、人本”现代物流建设成为烟草物流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烟草的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工商在途信息系统、商业数字仓储系统、全国统一电子地图、行业物流综合监管调度平台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行业物流标准化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然而,另一方面,我国烟草专卖制度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卷烟物流中心与中国烟草工业系统物流独立运作,有各自的物流网络和节点,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战略协作关系,这些网络上节点的物流基本都是独立多点对多点的关系,形成了繁杂的物流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源浪费。且卷烟销售网络物流多以区域配送为主,运输部门只为本企业服务为主,资源未充分有效利用。与美国相比,美国的不同地区企业共同出资兴建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一方面实现了物流配送资源的共享,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提高了物流配送的合理化程度。与德国相比,在标准化方面,我国大多数的烟草配送中心都没有按照严格的标准执行,这也是配送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当前卷烟配送行业各企业为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纷纷改造传统的物流系统,如何使卷烟配送行业的物流建设工作能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需要,使烟草物流系统从整个行业全局的角度达到最优,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

2 卷烟物流配送规划研究

相关烟草物流配送的规划及优化的文献很多,总结起来,多从管理、仓储、分拣作业系统、配送路径优化四个角度入手,达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节省成本的高效物流。其规划研究多结合具体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情况,找出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定性分析,进行技术标准化、管理数字化规范化等改进,提出相应优化解决办法。卷烟物流主要规划内容如下:

2.1 在卷烟销售物流配送中心整体规划的研究

完善卷烟配送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建立完善的烟草配送体系是“中国烟草最有价值的战略性工程”[1]。潘文龙[2]运用一种适合现代企业的改进SLP法布局设计库房、库存管理的ABC三类物品的分类法优化、配送路线的节约法,对南通烟草物流中心进行规划。苏凯[3]在二级配送中心选址采用聚类分析法,配送路线优化采用遗传算法,对石家庄卷烟物流系统整合优化;张亚娜[4]基于节约算法进行线路优化、基于安全库存量的库存优化、基于概率估工法的油耗管理,从三个方面对榆林烟草公司物流配送成本进行了优化。周泽岩[5]以益阳市烟草公司为例,构建了基于工作量均衡的、带软时间窗的配送调度综合优化模型, 通过matlab编程实现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解决了车辆选择、货物配装、配送路线优化等问题。张晓昆[6]指出建立卷烟配送中心的重要性,并对卷烟配送中心的配送体系模式、库存量设计、仓储方式设计、分拣模式设计、工艺布局和流程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并重点介绍了为提高配送效率卷烟配送中心需要的分拣设备。姜荣奇、唐铮显等[7]从成品配送中心的构成,包括入库区、高架仓库区、件烟分拣区、条烟分拣区及出库区等。采用了往复式穿梭车、巷道堆垛机、输送机系统、高层货架及重力式货架等设备。并从入库作业流程、出库作业流程入手,介绍了卷烟销售自动化过程。

2.2 卷烟物流单一流程的优化研究

2.2.1 管理优化

目前卷烟物流管理正走向信息化、合理化和智能化,其中,建立实用、高效、适应性强的卷烟销售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配送效率,减小配送成本的重要举措。李慎恒[8]通过物流管理的现状和物流管理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论述,从快速回应顾客要求、不断改进物流过程、发挥企业的整体功能、建立计算机支持的物流信息系统等四个方面对提高物流效率进行了论述。屈琦等[9]将GIS和GPS技术引入到烟草物流业务中,以满足烟草物流配送的调度、导航与监控需求。通过对烟草物流配送流程的调研和分析,总体系统设计采用C/S、B/S、M/S相结合的模式,实现配送中心管辖范围内的配送智能调度,既提高了服务质量,又节省了配送成本。刘伟民[10]通过对烟草行业管理流程的详细分析,针对线路优化、车辆监控调度和相关业务衔接等关键物流环节,提出基于3G技术的卷烟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系统的技术构成和具体实现。基于GPS/GIS/GPRS的卷烟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系统,以3G为技术手段,运用现代车辆调度优化方法,结合卷烟配送业务流程,以零售户订单为核心,通过送货线路整合优化、配送车辆实时监控调度,实现配送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同时为专卖管理、行政管理、营销决策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在提高烟草物流中心配送效率与服务水平的同时,实现整体业务流程改造、优化与提升。

2.2.2 仓储优化

卷烟物流仓储优化主要做到仓储合理化、数字化。金桂根、刘学军等[11]根据目前烟草配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介绍和分析了烟草商业配送物流设计中件烟存贮和条烟分拣的基本方式,并对相关仓储主要设备和系统案例进行了描述。郭宏义,周宏伟[12]将“ABC分类法”运用于市级卷烟物流仓储管理中的实践,进一步实现仓储的合理化。

2.2.3 分拣优化

卷烟分拣的自动化、电子化以提高分拣效率成为一大趋势。杨启成、李向东等[13]指出,作为现代物流技术三大措施之一,自动分拣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企业的货物配送环节,成为大型物流中心不可缺少的部分。提高分拣系统的分拣能力、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提升企业快速响应市场能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卷烟成品自动分拣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合流机构、缺条检测机构、扫描系统、主输送带、分拣机构、分拣通道、剔除通道等,从系统功能和系统布局对自动分拣方案进行了设计,并从高速合流系统的技术和分拣控制技术两个方面对自动分拣系统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

2.2.4 配送线路优化

1964年,Clarke和Wright首次给出了从分销中心到各个递送点的具有不同容量卡车的路径优化问题的具体描述和算法设计,算法思想是尽量减少循环,从而快速找到最优路径。基于Clarke-Wrigh的节约算法是最早的启发式算法,直到现在都被应用在物流配送线路优化问题当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和不断发展,遗传算法、动态规划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等新方法及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等技术,为解决大规模、多目标车辆调度问题提供了新的辅助手段。1971年,Eilon等人[14]提出将动态规划法用于固定车辆数的物流配送线路优化问题,通过递归方法求解。1996年J.Lawrence[15]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线路优化的研究,同年Desan和Gorar提出用模糊集理论来求解点数不确定的车辆线路优化。1999 年Modares,Somhom 和T. Enkawa[16]提出用自组织的神经网络算法来求解线路优化问题,B.Bullnheiiner于1998年针对蚁群算法求解线路优化问题展开了研究,同年Luiz,Dalessandro建立平行遗传算法。2001年Tan等人[17]结合遗传算法、tabu-树搜索算法的优点,形成知识库,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求解,2002年Taranrilis和Kiranondis[18]使用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来解决车辆路径问题。

迄今为止,国外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并且在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美国利用最短路径算法、启发式算法开发计算机配送调度系统用来解决货运汽车作业计划中路线优化选择和车辆分配等问题,使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有了明显下降。伴随智能交通系统研究领域和内容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线路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目前主要集中在动态规划、神经网络、禁忌搜索、遗传算法、蚁群算法以及粒子群算法等智能优化方法。目前,世界上已逐渐形成了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智能交通体系,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定位导航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图象分析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辆路径问题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越来越受到各国家交通运输部门的高度重视。

国内对配送路线优化逐步得到重视。陈子侠[19]运用网格划分技术和算法,对配送中心不同送货线路之间工作量不均衡问题进行了优化,使一条线路尽量集中,减少线路交叉,便于配送,大大降低了划分的复杂度,减少了运算量,可以判断出哪个区域网点较密集,对密集区域集中配送,提高配送效率。陈佳丽[20]以贵州为例,运用节约里程法模型主要从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的角度,实施卷烟配送路线优化。提升配送效率,克服了送货线路重复、送货成本偏高和送货量不均等问题。陈艳艳,宋健民[21]通过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决策相结合,建立了一个综合优化决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决策,使总成本最小。

3 总 结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原则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技术标准化;(2)流程科学化;(3)运作规范化;(4)仓储管理数字化;(5)库存合理化;(6)物资分拣电子化(自动化);(7)配送方式最优化;(8)调度智能化。通过上述原则在卷烟物流中的践行实施,加强组织管理数字化、科学化;有效地控制库存水平,降低损耗率;提高卷烟分拣速度,降低分拣差错率和人员工作强度;优化配送路径,实现配送资源合理优化配置,降低路线重复率;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准确率和车辆利用率,等等。卷烟物流须发挥行业优势,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建立以物流信息为基础的全行业物流。从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烟草行业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孙峰,沈长鹏. 城市烟草配送中心布局研究[J]. 技术交流,2004(12):31-33.

[2] 潘文龙. 南通烟草物流中心规划研究[D]. 南京: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 苏凯. 石家庄卷烟物流系统整合优化研究[D]. 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 张亚娜. 榆林烟草公司物流配送成本优化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 周泽岩. 烟草物流配送调度综合优化方法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 张晓昆. 卷烟配送中心的设计[J]. 权威论坛,2005(2):78-81.

[7] 姜荣奇,唐铮显. 卷烟成品销售配送中心模式[J]. 工业现场,2002(8):80-81.

[8] 李慎恒. 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之我见[J]. 经济师,2002(5):274-275.

[9] 屈琦. 烟草物流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 烟草科技,2007(1):15-18.

[10] 刘伟民. 基于3G技术的卷烟物流配送应用研究[J]. 物流技术,2007,26(11):180-182.

[11] 金桂根,刘学军. 烟草商业配送物流设计分析[J]. 物流技术,2009(5):49-50.

[12] 郭宏义,周宏伟.“ABC分类法”在市级烟草物流仓储管理中的实践和运用[J]. 经营管理者,2014(1):58-59.

[13] 杨启成,李向东. 自动分拣技术在卷烟成品配送系统中的应用[J]. 物流技术,2007,26(2):151-154.

[14] Eil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Mathematical modelling and practical analysis[M]. London: ISBN, 1971.

[15] J. Lawrence, Mohammad A. Parametric experimentation with a genetic algorithmic configuration for solving 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C] // Proceedings-Annual Meeting of the Decision sciences Institute, Decis Scil Inst, 1996:34-39.

[16] A. Modares, S. Somhom and T. Enkawa. A self-organizing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for multiple traveling salesman and vehicle routing problems[J].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9(6):591-606.

[17] Tan K. C, Lee L. H, Du K.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euristics in Solving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Time Window Constraints[J].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1(14):825-837.

[18] Tarankilis C. D, Kiranondis C. T. Using A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Solving 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02(39):359-375.

[19] 陈子侠. 城市卷烟配送线路的网格划分算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37(7):1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