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教育心理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坚持以心理素质教育为第一课堂,运用先进的心理学教育理论和方法,从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差异出发,针对大学生学业、人际交往、恋爱和性问题、情绪调节、人格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分年级进行阶段性的课程学习,使大学生获得系统的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做到自我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心理问题干预转变为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在我们的心理学公共课程中,应当多从正面做出积极解读,帮助学生使用积极观点对待消极事件,加强学生积极心理理念的培养,增强其自我心理治愈能力。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补充,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辟一个新途径。
2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教育形式的新颖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上要力求新颖性,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体验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要使学生在教学中通过体验来确立自身的世界观和生命价值观。课程的形式可以情境体验教学为主,除了传统的课堂教授,结合学生实际心理工作案例,寻求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如课堂讲授、讨论、辩论、情境模拟、团队心理辅导等。要以学生为本,体现其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以提高教学实效。同时,应定期举办一定的心理专题讲座、教育培训和报告,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媒体、校刊等宣传手段,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根据学生需要,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的指导和支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社团等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学习热情,并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为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提供有利条件。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原则,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并加强研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各大高校已普遍形成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学生辅导员和大学生组成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最大限度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形成积极有效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还要走在时代前沿,了解并科学地分析网络等现代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等所带来的影响,并将网络技术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开创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4结语
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和消息,可以说如今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弱势群体。根据相关部门调查,2005年前半年内。有25名北京的大学生是属于非正常死亡,自杀身亡的就有10人。2003年,卫生部和北京心理危机研究所数据消息,全国有大约3000千万的青少年有不同的心理问题,而在这问题中,自杀已成为首要问题。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刑事犯罪也在大幅的上升,其中大学生占到17%。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当今大学生面临着重大的心理健康问题,希望可以通过社会的呼吁以及重视,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我实现的原因
1.感觉自身能力不足
由于自身的不自信,从而怀疑自己的各种能力,导致不能实事求是地完成自我评价。正是由于这种过低的自我评价使自己的潜能与才干不能有效的发挥,使大学生不能在学习中或者工作上取得满意的成果,从而引发自己内心的冲突和严重的情感挫败感。而导致自身不自信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个强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形成了大学生强烈的成才意识。因为过高的期望值设计了较高的理想目标,可现实与理想是存在差距的,正是因为这种差距使大学生产生了不自信的心理。
2.不能实事求的实现自我
由于知识的增加和社会阅历的增强,大学生开始有了强烈的自尊心。但也正因此出现了一些因为自尊心所引发的问题,比如自尊心过胜。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大学生长期处在学校简单的环境中,使其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是十分的完善。这种不完善导致了大学生理论多于实际,缺乏对各个方面的现实态度。而在自尊心过胜和理论多于实际的情况下使现在的大学生不能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从而阻碍了自我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相关对策
1.调整好健康的心理状态
健康不止是身体没有疾病和残缺,还应该是心理的完整。认知能力的正常就是一种良好的表现,大学生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时应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极强的专注力、长久的记忆力和灵敏的观察力。在这之外大学生还要正确的面对现实,处理好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积极的情绪能让大学生处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中。自身会合理的处理消极情绪,能控制协调好消极和积极所带来的影响。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影响下也会使自身的品质随之提升,在实现自我价值中可以解决各种困难和不良事物所带来的影响。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有以效的控制和调节不良情绪的发生,可以长久的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是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变得更加和谐。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开阔自身眼界与知识,使其能对社会现状实进行了解,以此来纠正自己不现实的理想,使大学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在面对各种复杂状况时,有良好的心态去应对。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可以完善自身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可以促进自我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1.1在教育内容上具有相同点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交叉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简要来说主要有政治理论教育、主旋律教育、三观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等健康人格教育。思想政治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另外,教育重点放在了完整的人格的塑造,通过教育,学生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理想上的追求,他们的形成法律意识、时代意识与自我意识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在人际交往上能较为成熟,大学毕业学会求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如何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当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及时的进行调适的方,把异常的心理因素去掉,形成正确的心理现象,侧重点烛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形成良好的物我发展能力,能适应当今的生活,在就业方面有自己的爱好与主见。心理健康教育的政治倾向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也有人生观、世界观等思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咨询与指导,也具有少许的政治因素。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能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具有间接性的教育与指导,从心理教育上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方面的良良性变化。
1.2具有互补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能功上的差异也造成了他们之间具有互补性的一面。从心理、思想、行为三者相互的关系及其相互转换来看,心理状态健康与稳定能形成良好的思想觉悟,开始优良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是思想政治的基础,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具有很好的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虽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形成鲜明的思想觉悟与高尚的道德品质,但是,学生的良好思想政治品质提高了,也会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过来,虽然心理健康重在育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助于学生较快的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
育结合的必要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必须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发挥教育的功能,所以,对二者进行整合是必然的,使之发挥最佳的育人功能。
2.1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支持
目前大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其实,这是一种教育的缺失。思想政治教育让教育本身的内容形成学生内在的品德和自觉行为,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借助心理活动的调解,才会更有效的完成道德内化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或心理要素的培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理教育的补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2.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扩充
我们以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重视学生对自然的认识、社会的认识、国家的认识,重视当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的时候如何去处理。但是很少让学生认识自己、如何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如何学会正确的生活等方面关注不够。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不稳定的时期,他们的的社会心理问题也变得非常严重,需要要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变化较快的社。产生这种心理变动的因素是思想方面的起到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结合心理健康的内容进行教育,内定与目标要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这时,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就得到了发挥,势弥补了了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进面使得思想教育目标更容易实现,并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活化,于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综合素质。
2.3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分支出来的,以前并没有受到重视,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少,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活动,教育目标与内容也相对独立,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可能单独的来完成,他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与参与。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构特点上看,心理机能的正常发挥受到人的本身内在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如果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高,势必会对心理健康有很坏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现个体、群体心理健康的手段与途径,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引导,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3心理性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
3.1在理论层面上的整合
以科学的系统论为理论指导,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大学生的这两种教育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但都是思想教育的大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可以把二者看作是一个大的整体来进行融合教育,在体质各自独立的基础上又体现其互补性,使二者协调发展,而不是把任其中一个牺牲掉。其次,把大学生的生活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就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而教学,这是教学的生活化,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陶行知先生就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也就是指学生的生活对受到的教育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3.2在实践层面上的整合
由于在内心上一直处在不自信状态,贫困生总是觉得自己不如身边的人,自卑的想法总是环绕自己的内心,在实际交往中,对别人的情绪以及行为过分关注,并且总将这些与自己扯上关系,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贫困,逐渐的将自己关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狭小空间之中,拒绝与外界的人与物进行情感交流,发展成自我孤僻的状态。据有关专家研究,利用层次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显示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与别人交流,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必须生活在以人群为单位的集体之中,而贫困大学生就是因为“贫困”处处需要遮挡自己的这个短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过多的与其他人进行接触,而这又与心理上急求需要与外界进行交往的需求相矛盾,同事实际生活的贫困状态,让他们的内心备受煎熬,郁郁寡欢的状态总是伴随他们的心里。长时间的这种状态,逐渐将他们推向了不自信以及对未来生活产生茫然情绪的状态,甚至有些人会觉得社会极度不公平,对社会产生一种畸形的看法。在这样的状态下,长时间的不自信逐渐将贫困大学生推向了郁郁寡欢的深渊。
二、内向和不稳定
因为贫困的事实导致了贫困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缺乏信心,不断给自己内心施加压力,总是认为这种现实是社会的不公造成的,内心变得极度敏感,情绪上缺乏稳定性,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思维容易偏激,造成冲动的行为,而实际上,自己的内心并不强大,脆弱的非常容易受到伤害,长时间如此,极有可能导致一些不为常人所理解的行为。
三、自卑
根据心里学家的解释,自卑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胸怀不够宽广,过分计较自己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的得失成败,并将不好结果的原因归结到个人的能力不足,进而转化对自己进行否定、不满的情绪。贫困学生,在大学之前的中学以及小学生活阶段,因为相对封闭,对学生的评判标准更多的来源于学习成绩好坏,经济上的差距还没有体现的那么明显,因此,在那阶段中自己能够得到同学与老师的认可。在进入大学之后,因为比较开放,大学生能够非常自由的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装扮自己,经济上的差距非常明显体现出来,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已经显得没有中学时那么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贫困大学生觉得自己身无长处,与自己身边经济优越的同学比较,自己简直没有可比之处,自己身上没有闪光的地方。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自我否定情绪的影响之下,不能够真正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总是选择逃避,生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之处,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为根据马斯洛理论,人都是需要自尊的需求。贫困大学生的敏感内心促使了自尊对自己更加重要,过分的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总是逃避与别人的正常交往。平困大学生的这种经济的匮乏、特殊的心里、环境的反差,非常容易造成他们心里上的不适应,最终导致非常严重的自卑心里。
四、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表现
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已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实践证明,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拓宽了职业选择面,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然而,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阴影和“投资教育”这一新型家庭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当今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择业取向,很多毕业生在传统择业观和现代就业形势面前无所适从,呈现出各种心理表现,产生了许多就业心理问题。
(一)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表现
1.功利心理
择业功利心理,是指从择业的趋利避害出发,片面扩大自我利益的追求而缺乏对就业环境的客观评价。2007年,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对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个人功利取向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从调查答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们求职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2.求“稳”心理
择业求“稳”心理,是指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追求工作职位的安稳、清闲、福利待遇好等等,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因而,毕业生对全额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热度始终不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愈演愈烈,即使选择企业也首先以企业的归属和大小而论,似乎不太在意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甚至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求“稳”心理主要由于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造成的,受家庭传统文化影响,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尤甚。
3.从众心理
择业从众心理,是指在求职择业时因为“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形成择业“从众”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随大流而造成的。
4.依赖心理
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消极逃避就业市场,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依赖家人通融社会关系,试图通过关系就业;依赖老师、学校送工作上门,总念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天上也会掉馅饼,试图坐等就业;即便有就业岗位选择的机会,也要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以致贻误择业时机。
(二)大学生常见的择业心理障碍
1.焦虑与恐惧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分析焦虑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产生了步入社会前的心理恐惧;第二,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的选择把持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彷徨心理;第三,缺失择业方向和择业方法,始终不能顺利就业,因择业挫折产生就业恐慌;第四,恋爱分合,职业取舍,由于“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产生离别伤感,进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择业就业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挫折与失败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产生心理挫折后,就有可能陷入苦闷、失望悔恨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之中。[1]大学生往往都有“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时”的自我满足心理,因此择业的期望值也相当高。在就业地域的趋向,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而这些就业目标的选择,往往都是出于功利心理、求“稳”心理和从众心理等需要,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违背了职业生涯规划中关于“人职匹配”的理论基础,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必然是事与愿违,最终不能顺利就业。现代大学毕业生多囿于校园,生活经历较简单,未曾经历过多少波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2]一次次就业失败的心理暗示必然会导致就业挫折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大学生择业行为发生偏差。
3.自卑与自大心理
自卑与自大是大学生较为常见的人格缺陷,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在就业中的表现是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就业中自卑与自大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则容易自大,认为自己已经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任何工作都会得心应手,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一旦出现求职失败则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也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学生,或者所学的是紧俏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业,陷入自卑的泥淖。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客观认识自己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日益显现,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所适从。孙子兵法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仅是古代的战术,更是现代大学生求职择业之道。第一,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第二,深刻反思自己所接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基础教育的目标往往锁定在升学率。为了高升学率,一些学校甚至削弱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的素质拓展课程,普遍忽视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高等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就业心理的辅导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我国家庭不当教育是引发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普遍的独生子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基本对象,然而,我国家庭传统教育思想是对孩子统包统管、封闭保护,宠爱有加,对困难、挫折教育引导不够。使很多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依赖感,失去独立性。择业时往往依赖于学校和家庭,着眼于轻松高薪的工作环境和虚荣心的满足,一旦不能如愿便怨天尤人,畏惧不前。因此,客观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局限性,是进行就业心理自我调适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主动适应社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人难,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有业不就,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产生,源于毕业生的主体选择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过程就是毕业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化过程,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观念就是就业力,态度决定结果,性格决定命运。因此,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自觉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首先要明确现实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目的意义;其次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寻求到社会需要与个人追求的交汇点。[3]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实现职业理想。
(三)增强就业能力
1.增强就业心理能力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尤其应注意以下人格特征的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意志坚强、谦虚礼貌、自立自强、耐挫性高、自控力强、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4]
大学生作为各种就业压力的实际承受者,谁也无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但是能够选择对待就业失败的态度。就业成功是蕴藏于每一位毕业生心底的一份强烈渴望,然而,家境的贫寒、教育的缺失、时运的不济等往往会使他们置身于失败的困境。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心灰意冷,举步维艰时,却常常忘了还有另一条可经由“想象”而抵达的成功之路。当一个人一无所有却胆敢“想象成功”时,他就拥有了一份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能使心智不断提高,而积极的心理状态,更能给人生带来快乐的心理体验,并不断催人奋进,这就是自信给人带来的力量。由此可见,乐观自信是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心理动力之一。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意志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条件,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决策的果断性,避免在关键时优柔寡断、丧失良机。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性格对于正确思维、理性处事有巨大作用。所以,大学生要善于听取意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实践中防止和克服怯懦、自卑、孤僻、狭隘、忧郁、狂躁等心理。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3.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于伦理课、社会课、体育课等课程中。美国高校没有为全体大学生设置心理学课程,但一些高校在社会学的选修课程中设置了关于心理学的课程,例如社会心理学、文学心理学、心理学入门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对人类行为的了解和掌握更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所需的必要方法和技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渗透于其他课程,使大学生能够学会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压力以及情感问题。社会服务和健康图书馆社会服务是带动学生以多种形式进行义务服务,从而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服务包括为老年人、残疾人服务,环境清理、慈善工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对劳动价值和意义能够有更加具体化的理解,从而弥补了高校教育中的不足。美国高校多数都设有健康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最新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大学生做出健康、正确的选择。以此来拓展高校心理健康的服务途径,提高高校心理服务质量。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心理健康中心一般建有多功能活动场所,有阅览室、游戏室、咨询室,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治疗,个别和团体辅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心理健康中心通过改善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美国大学生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启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990年教育部为加强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成立了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并且分别于2001与2002年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虽然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一些因素的制约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还不平衡,一些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第一,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水平不高,并且不稳定。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者数量呈现出明显的相对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很强的专业性知识,对工作者专业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但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的工作者主要包括心理学教师、政治课教师、辅导员等管理者,他们中多为兼职,并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的心理学技能的培训。因此,在咨询和教育中不容易达到良好的效果,不能很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第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咨询和治疗层面。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多数为“重心理咨询,轻健康教育”和“重障碍性咨询,轻发展性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针对心理异常学生的咨询和治疗上。而忽视相对多数心理健康却面临成才、学业与情感等问题困扰的大学生,导致高校心理健康的教育对象以及范围受到很大的局限。第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不够规范。虽然多数高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但一些学校教学质量不高、课程内容不够规范,使用的教材也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质量和内容要求。这样就很难有效地提高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教育体系和模式,其成功经验对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建设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型队伍首先,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资格准入制度。上岗教师须持有职业资格认证,并定期接受资格审查和检验。其次,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培训。定期组织培训班,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等方面的培训。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论坛,鼓励从业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开展调研实践。再次,政府要把高校心理咨询师当作人才来定位,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培养步骤和方向。通过划拨科研基金,鼓励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科研活动。科学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第一,基础课程的开设。对低年级的大学生可以开设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基础公共课程,增强大学生对心理现象的理解。第二,实用性课程的开设。在不同阶段开设入学教育、情绪调节、人际交往、择业与求职等实用课程,侧重解决大学生具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增加教学的实用性。第三,设置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活动,解析有代表性的心理案例。把辅导重点放在提高大学生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能力上来。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首先,充分借鉴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式,组织培训活动,拓展有关服务的渠道,例如: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图书馆,开展社区服务以及相关的团体研讨,使学生在产生心理困惑时,能够从自身的问题出发找到解决办法,在自我保健的同时,更能够促进自身良性发展。其次,进一步拓展路径,在宿舍和班级中挑选心理素质好、各方面优秀的学生进行培训,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作用。他们可以定期带领自己小组的成员,针对一些有共同兴趣的主题进行讨论,彼此帮助、彼此支持。能及时发现同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成为学生和心理咨询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更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学生中的广泛宣传。
三、结语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economic an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process continuous development, multi-cultural existence and influence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re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society. In this complex multicultural trend of rendering, value orientation, moral values, ideals and beliefs of college students faces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herefor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cultural identity, promote and foster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aking "integrated diversity" as the leading, promoting the spirit of hard work, building a harmonious cultural environment.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Key words: multi-culture;ideal belief of college student;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053-03
0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所有制及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影响着思想文化也逐渐趋向多样化。尤其是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迅速推进、知识经济的不断更新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各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不断涌入我国,使我国社会的文化环境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高度集中统一和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正被多种文化同时并存、更加开放的文化环境所取代。
在我国,多元文化体系的特点为:一方面,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反映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并为之服务;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大众文化与不断传入我国的西方文化并存。这一发展趋势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这就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认清形势、积极应对、探索创新适时的对策方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对多元文化的一般性认识
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国家和民族中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着多元文化。价值体系、思想观念的差异渗透到方方面面,在不同的民族、社会阶层、地域、年龄、性别、群体和宗教之间均存在着这种差异。就我国而言,文化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主流文化(正统文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支配地位的主导文化,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科学事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非主流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异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情趣、理想人格等文化观念体系。西方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传统的儒家文化是非主流文化的主要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作为主流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受到了非主流文化的冲击,中国当代文化构成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状态。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在多元文化社会里,不同的个性文化既有矛盾、冲突的一面,也有和谐共处的一面。由于文化是一个社会或社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信仰和意义体系,所以文化冲突的实质是价值冲突。
多元文化其本身的存在对社会既有积极影响又有其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多元文化丰富发展了主流文化的内容,增强了主流文化发展内在动力,有利于满足人们的多种精神需要,有助于社会稳定,是社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多元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们信仰的迷茫与困惑、造成主流意识形态的淡化。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形势纷繁复杂,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多样性,文化主体的多元化,加之外来文化的渗透,使得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多元文化体系的存在和发展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大学生是时代的晴雨表,其思想的不稳定性和易受影响性使得多元文化既为其提供了找寻更多适合自己个性和趣味的文化的契机,而多元价值标准又冲击着其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得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
2.1 积极影响
2.1.1 在多元文化体系下,大学生的思想来源拓宽,文化丰富多彩,可以满足其多方面的需求。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文化纷纷传入我国。现阶段,我国除了反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并为之服务的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外,还存在历史传承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以及不断兴起且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如休闲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等),也存在着不断传入我国的西方文化。
青年大学生是最容易接受和吸收各种外来文化、非主流文化的群体,他们热切地渴望知晓东西方各国的文化知识、渴望了解五彩斑斓的文化习俗;而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个拥有不同的思想观念、独立树立理想信念的文化接收主体,不同的人对于文化的需求有所不同,甚至于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对于文化的需求都大相径庭。在多元文化体系下,这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环境开阔了大学生的观察视野、拓宽了大学生的思想来源,使大学生的思想走出封闭和僵化状态,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活跃和富有创造性,也满足了其不尽相同的各种需求。
2.1.2 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带来了人类先进的文化成果,为大学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进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多元文化体系的背景,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创造了条件,西方文化随着国际间的经济交流进一步渗透到了中华大地。西方文明中诉诸理性、崇尚知识、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先进精神也逐渐渗透进入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意识观念之中;其领先于世界的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现代观点也改善了我国的教育体系;其大力发展科技、注重效率、锐意改革、科学管理的丰富经验在我国也广为流传、掀起效仿热潮。这些先进开明的精神、较成熟的学科知识体系、丰厚宝贵的经验对于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可借鉴、可吸收的巨大宝贵财富。同时,通过对这些先进精神、知识体系、发展经验的有意识地批判性吸收,也有利于我国不断地补充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不足,进而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2 消极影响
2.2.1 多元文化碰撞冲突,使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陷入迷茫和困惑,进而导致其理想信念缺失。多元文化带来了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青年大学生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和年龄以及心理等方面的自身因素,使得他们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成为了对各类文化观念嬗变最为敏感的群体。
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他们不仅渴望广泛涉猎各种文化,而且更热切于揣摩和效仿各种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念。然而,各种价值观及其根源的文化基础内涵有时是不尽相同甚至是有激烈冲突的,这就使得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陷入了迷茫。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角逐,引发了大学生在选择价值观时的犹豫与困惑,进而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这一严重后果。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是其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支柱和动力所在。理想信念缺失,往往会表现为奋斗目标缺失、奋斗动力不足、精神状态不佳……而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竞争、日趋加大的生活压力,大学生心理负荷已经超重,但是由于理想信念缺失、找不到合适的发泄减压渠道,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纾解,最终导致了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某种无所适从,在行为规范上表现为我们所称的“失范”状态,诸如酗酒、斗殴、甚至自杀等极端行为。
2.2.2 多元文化冲击,使部分大学生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缺失。我国当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步阶段和经济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生产资料所有制也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市场经济、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注重的是效率、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这种经济导向使得国家过热地追求GDP增长,而社会大众对于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个人拥有金钱的多少已经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甚至成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卓越”的依据,人格的高下优劣反倒成了无关紧要、无足轻重。
如此的社会观念导向,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大学生往往在实现人生追求的过程中重物质利益轻道德利益,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的现象比比皆是:在高校中,有的学生盲目讲求物质生活享受却不愿付出努力,宁愿冒着道德风险瞒报、谎报家庭收入情况以骗取贫困证明、获得国家补贴而不愿在学习、工作上勇于争先获得奖学金;在毕业选择工作时,大学生往往以短浅的、眼前的金钱收入为依据选择工作,而并没有根据国家的需要和自身的兴趣来确立理想;还有一些大学生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总体表现为国家意识和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的减弱。
2.2.3 多元文化冲击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地位模糊,大学生出现对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危机。社会文化的变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极为深刻。通常而言,文化模式的更替要比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转型慢得多。尽管有一些观念的改变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但是作为一个新的社会文化体系的建立要比社会经济方面的变迁滞后得多。
我国的主流文化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流价值观念即为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弘扬“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然而,我国目前正处在文化的转型时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旧的价值观受到非主流文化的冲击,而主流文化所宣扬的状态与社会现实状态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因此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和说服力都远远不够,主导地位日渐模糊,然而新的价值观念还没有形成,思想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大学生往往会动摇其对主流文化的认同,主流文化认同危机重重。
3多元文化体系背景下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使得大学生的成长形势纷繁复杂,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作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意义重大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们应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切实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拓探索出能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的新思路,利用积极因素,抵制消极影响,积极应对,迎接挑战,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3.1 积极顺应文化多元化趋势,着重培养学生批判地吸收各种文化精华的精神和能力。古语有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即性质不同甚至相反的事物聚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新事物。由此可见,多样化对于人和事物发展都非常重要。因此,在多元化的趋势下,我们应与时俱进、主动顺应时代潮流,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制定合适、合时的工作计划并及时有效调整,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切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应对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拓宽视野、拓展思想来源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学生批判地吸收各种文化精华的精神和能力。重视主体性、培养辨别能力是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文化多元化趋势所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无疑会为满足大学生多样的需求提供便利,但当前国际环境复杂,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通过席卷全球的文化产品和强势的网络语言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渗透,因此,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还必须要高度重视培养主体的辨别力。大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辨别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多元复杂变化,成为21世纪社会生活的真正的主人翁。
3.2 利用多元文化契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加强“一元”文化主导地位,加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多元文化趋势加强,一方面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呈现出了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目标现实化、价值选择矛盾化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价值取向特点;另一方面,西方文明的先进开明精神、较成熟的学科知识体系与丰厚宝贵的经验也随之而来,对这些先进文化的有意识的批判吸收有利于不断补充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不足,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良好契机。
多元文化的社会,从根本上而言,应是一个“和而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是形式,“和”――即社会共同利益的统一共识才是社会的根本。正视文化多元化趋势,正视社会存在中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高校价值观念教育的一元化矛盾与冲突之现状,我们必须重视主流文化和社会共识、共享价值的构建与宣传,以加强大学生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实现社会价值观念的正确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坚持其政治导向性;加强民主教育,构筑高校德育的制度规范性,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利用现代传播技巧、平实的语言和鲜活的形式来诠释主旋律、表现深刻的理论以进一步做好的宣传工作,增强大学生对其的认同度,赢得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持续认同和忠诚、增强意识形态在当代高校的话语权威。只有对多元存在与一元统一树立辩证统一的立场,才能达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目标,培养出既有宽容和创新能力,又有分辨和选择能力的合格接班人。
3.3 积极在高校中开展各种相关(价值观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疏导等)课程或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确定明确的奋斗目标、保持心理健康。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是其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支柱和动力所在。多元文化固然带来了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但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尽相同甚至是激烈冲突的价值观,使得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陷入了迷茫。
应对多元化趋势现实,要求我们积极在高校中开展各种相关课程或活动,如开设各种有关价值取向、人生观选择的公选课程以指导大学生在广泛涉猎各种价值取向的同时更加坚定对主流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的认同;针对全校学生开展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一系列指导活动,使大学生尽早地在充分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现状的前提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既利于社会发展又利于充分实现自己才能的规划,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重视学校、学院心理咨询室、心理联络员的培养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形成有效机制以及时跟踪学生心理变化情况,提供其需要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确保学生心理健康。
总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只有积极应对、着重培养学生批判地吸收各种文化精华的精神和能力、加强“一元”文化主导地位、强化文化认同、构建和谐文化环境,积极开展相关辅导课程、活动才能使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因而各高校需要继续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改革,使之能够适应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义禄,王敏,刘带.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8.
[2]汪麟.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与创新[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3]郑永廷,聂立清.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与价值取向――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J].思想政治教育,2007.
[4]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5]云南民族学院等编.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心理学 问题及对策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普遍缺乏有意识地向系统化、理论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而是较侧重于经验的总结,教育内容往往脱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容易忽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实践在于借助心理学的成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者缺乏专业教育心理学知识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心理学之间有着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如果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缺乏专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自身素质低、业务能力差,基至于由一些从来没有接受过心理学知识系统训练的其他专业的人员来替代,这些都必然会导致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效率不高。
2.技术与信息缺乏
目前,我国尚未普及在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的心理学技术与工具,具体表现:在心理咨询方面缺少所必要的技术设备;在测量方面,缺乏测量工具和手段以及科学化量表。在信息方面,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国外学校心理教育方面的新资迅、新信息较难获取,且国内同行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和相互联系,从而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的研究和经验交流。
3.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心理学缺乏理论充分整合
人的心理和思想的相通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但如何将两者进行整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理论体系及实践运用,仍有一些难点问题。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把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缺乏对二者内在联系的阐述以及方法、技术的调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还没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4.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实效性不显著
党和政府历来都很重视高校德育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高校德育的实际状况,多次下发专门文件,特别强调要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理论界发表、出版了无数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论文和著作,提出了无数的方案、经验和建议,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可以看出,社会各界与教育部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总的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处于一种尴尬局面,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没得到根本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大量实践难题却依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地位在当前高校工作中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智实、德虚、空洞”仍是很多高校工作的真实写照。
二、对策
为了加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好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高校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并致力于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建设与发展。
1.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课程化在实践上能保证一定的实施效果,课程化比较适宜解决知识范围内的问题,课程化适宜解决学生普遍共同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通过讲座、活动课程的形式进入课堂,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同时,针对我国学生多、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教师少的特点,许多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讲座、活动课程来解决。
2.高校应充当运粮官的角色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单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如果忽视这方面的工作,其建设和发展肯定不能落到实处。因此,高校领导应充分关注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致力于加大在财政和物质上的扶持,增加必要的技术设备,解决师生的后顾之忧。
3.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目标
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目标的定位,是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本身的逻辑性所决定的。从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自身的逻辑规定性来看,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本质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受大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及高尚人格。以培养社会化人格来定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才不会被受工作者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而会视为一种解放的力量、一种创造的力量。如果从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本质意义出发来理解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那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就会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性、愿望的尊重结合起来,调动他们作为道德参与者的积极性;就会激发他们完善自我、改造社会的热情;就会唤起他们自我教育的欲求;就会鼓励他们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者、接受者,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4.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每个时代都需要一种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并以此作为人们行为的导向,去协调他们的行为,推动社会稳定发展。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构建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主导价值体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核心,不至于在多元价值选择中产生迷失。因此,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来构建体现时代精神的主导价值体系。
5.注意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道德教育试图仅以讲解、说服、灌输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灌输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无效的。因为,大学生的道德活动,总是碰到“应该如何做”或“选择什么样的行为”两种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不同于以求真为目的的认知发展,也不同于以获得情感愉悦为目的的审美的发展,而表现为在特定的道德情况下做出“应该如何做”的选择能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必须采取多元化教育方式,去促进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如采取观察法、实验法、谈话法、问卷法以及测验法等多种教育工具的综合应用。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教育心理学,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命令和制裁,通过注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思想教育的艺术,可以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去体会。
参考文献:
[1]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马运军,刘春田.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条件.党政干部论坛,2004,(1).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学评价;改革
受西方心理学理论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大学教育心理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阻碍了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发展与进步。以下,笔者结合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分析当前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一、当前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与教学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主要有两种倾向,其中一种主要强调的是为实际应用服务;另一种则是侧重于对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对我国过去的心理学课程研究进程进行探究不难发现,以往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采用的心理学课程材料主要倾向于上述第一种,即强调的是以教育实际为根本出发点,研究侧重点在于研究心理学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规律。所以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在编撰过程中,主要从学习知识和技术能力、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学科教学、个体差异等角度出发进行教材内容组织。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学术价值和主体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从而成为为其他学科教学服务的一种附庸。近十年,西方心理学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其辐射影响下,各种心理学教育理论和思想开始传入我国,对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引入,影响了我国一大批教育心理学家。这些教育心理学家急于让人们重新关注并重视心理学这一课程,同时又能突出心理学课程的科学特性,急于求成、过犹不及,又将教育心理学课程引入了一个教学“怪圈”,也就是过分强调心理学的学理价值,专注实验室研究结果,而主观或客观上忽略心理学课程对教学实际的辅助作用。至此,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经历了从“中化”走向“西化”的发展阶段。在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二者发生碰撞时,二者之间的共性又完全被显现,如二者采用的教材都是以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与获得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与获得等内容为核心。正是由于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二者之间在教材内容上呈现出太多的重复性和交叉性,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在方向选择上摇摆不定,阻碍了我国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健康长远发展。
(二)教学和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主讲、学生听讲。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其内容也涵盖以学生为主的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思想理论,包含合作学习和探究教学等主题,但教学实质仍是“满堂灌”“一家言”。这样的教学方式,这样的知识传输,不仅达不到教育教学目的,也不利于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自身进行有效学习。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采取的教学评估和评价方式也亟待改革。以往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这种“纸上谈兵”的考核方法主要检验的是学生对心理学概念、理论等的记忆与理解,触及不到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初衷和本质,同时学生在读、写、背、记、考等一系列程序化的学习动作中,“会考不会用”“考前背,考后忘”等现象成为常态。这点与当前社会要求的大学生能够灵活地使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有能力去创造新的知识这一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如何有效调整教育心理学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
上述我们提到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心理学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及评估方式上等都存在明显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调整我国大学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才能让其更加科学、客观地体现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水平,彰显学科独立的主体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又能行之有效地为实际运用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呢?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结构体系不断优化
众所周知,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以及学习条件的科学,教学主要内容有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理论和教学、分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与教师等等。由这些心理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构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结构体系,其中的各项内容各有侧重,比如,在“心理发展与教育”部分,主要侧重的是对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斯基等人的心理发展理论进行学习,而“分类学习心理”部分则侧重研究心理学知识结构、技能形成、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社会规范和道德等的学习过程和促进条件。
(二)理论观点及时更新
当前,主流的教育心理学倾向是以强调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强调将“教学材料”转变为“学习材料”。为了反映这一转变,应当及时地对教材或者其他材料中已有的知识理论和观点进行补充和更新,以使其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比如,目前的教育心理学的主流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因此就有必要在“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理论和教学”部分以学生为中心内容进行强化,包括对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斯基等的心理发展理论中阐述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更新、补充和再阐述。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就需要先对学习的本质、过程和条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此,就需要对认知学习理论、人本学习理论以及建构学习理论等内容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新,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前景等。对“学生”和“学习”概念进行详细解构,促进学生掌握扎实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三)注重对学生应用实践的指导
教育心理学研究是为教学和学习服务,旨在通过心理学研究,解决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连串问题,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所以,在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必须突出体现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实践导向作用,将动机激发、知识建构、学习策略、技能形成等等内容,作为教育心理学教学和学习的主体。比如,笔者在“动机激发”中,根据行为强化理论实施奖惩手段,根据期望——价值理论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根据目标理论调整教学架构,并通过这些与成就动机理论相关的理论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三、对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进行改革
针对教育心理学这样一门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学科,我们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主题,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实施改革。
(一)提倡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与其他学科不同,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理论性很强,其中概念性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占据十分大的比重。针对概念,应当以教师讲授为主。但在此基础上也要有所转变,特别是要积极发动学生广泛参与,将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自我讲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心理学理论进行讨论和质疑,增强学生学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兴趣,并最终通过兴趣引导,促使其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中去。
(二)开展小组合作与探究
上面我们提到,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研究的主体对象就是学生,研究与讨论的问题都与学生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究和运用知识。同时,在发动学生个体探究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进而加深学生对主体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选题的深刻理解并且灵活地使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际沟通能力。
(三)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安排实地听课和观摩录像,选择典型课堂教学视频或者教学录像让学生观察,或者带领学生实地听课,要求他们将观察和分析的结果,以案例分析报告的形式提交。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教学优劣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最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阅读高水平的文献
此外,还可以通过高水平的文献阅读方法,鼓励学生独立地阅读文献,独立地积累数据,尤其是尝试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英文文献。在学生自主完成文献阅读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任务,比如,读书笔记,或者是设计调查问卷等,鼓励他们积极地进行交流与研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采取多样化评价手段
最后,在对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进行学习成果评估中,也应当采取多样化的评估方式,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下以“分数高低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倡导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论文的撰写质量,实践活动完成的实际情况,以及创新能力等等,与结业考试一齐,作为结业考核的重要指标,彻底摆脱“一张试卷定终身”这一落后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活学知识、乐学知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建构与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教育心理学学者和教师的共同推进才有可能实现。未来,希望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同推动教育心理学课程取得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大顺.高师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河西学院学报,2009,(4).
[2]国云玲.主体性创新性主动性师范性——关于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高磊,江克斌,邵飞,金广谦.基于SPOC平台的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1).
[4]甘怀敏.微课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中面临的挑战[J].疯狂英语,2016,(1).
[5]张艳君.积极心理学下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教学改革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
[6]张海.“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多媒体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15).
[7]蔡莉莎,吴恒玉.基于翻转课堂的单片机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1).
[8]苗斌.浅谈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式[J].内江科技.2016,(3).
[9]陈刚.如何增强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能力[J].青年教师,2006,(12).
[10]强化学校装备建设助力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