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适当补充和巧妙升华
新教材在编写的过程着力体现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关于生态环境的正确认识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但限于它毕竟是历史教材,不是环保手册,所以有些地方需要教师的发掘、补充和升华。
比如:在讲到七年级关于都江堰的教学中,按照教材的主要内容,要讲清其科学设计,发挥防洪、灌溉、防沙、运输的功能是比较容易的。而在课文小字中不显眼处还有一句话:“它是一个生态型的综合性的水利枢纽”――这句话恰恰阐明了这个工程历经千年仍在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有着非凡的地位和影响。理解这句话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树立正确生态观的良机。怎样抓住机会,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笔者在设计教案时,用到了对比的方法。在讲都江堰前,首先补充举到了今天水利工程常见的修建方式:拦河大坝。以饱受非议的三门峡水库为例,让学生体会了这种修建方式因为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地质构造等等而带来诸多的弊端。接着再详细介绍了都江堰的情况。最后请学生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就能得出我们所要的结论:“都江堰是一个生态型的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体会到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什么叫做可持续发展。
又如,对造纸术带来影响的两面性考虑。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在讲课中,浓墨重彩地进行安排教学,让学生体会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人们对纸的需求是蔡伦用那些麻布头和破渔网等原料远远无法满足的。于是人们开始大量地砍伐竹木来做原材料,由此带来森林的破坏、生态的破坏和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然也是纸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不容回避的后果。在这样的分析之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离不开纸的情况下,作为一名学生可以采取什么方式保护环境?学生在经过分析后很容易就能得出“应该节约用纸”和“重视纸的回收利用”这样的结论。
二、重视安排学习探究活动
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解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正在承受的生态危机威胁,成为当今人类的共识和价值追求。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个世界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操作的问题。川教版历史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在教材的编写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每一课内容每一个主题都有针对性地安排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情感价值。
比如,在讲到两宋南方经济发展的内容时,教材在课后的活动探究中安排了辩论围湖造田和开垦梯田的问题。其实这一问题与课文内容本无直接的关系,也没有专门的时间安排,但是这却既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又是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情感目标的好机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首先做了充分准备,在占有大量资料的情况下,布置学生按照查阅资料提出观点进行讨论组队进行辩论或者写小作文的方式进行学习,事后证明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这样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学生普遍能够认识到围湖造田和开垦梯田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提高的表现,在当时对于经济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过度的围湖造田和开垦梯田造成生态的破坏,森林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甚至洪涝灾害都不同程度地和这些行为有关,最后有的学生甚至还能提到“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耕还草”等教材内容中根本没有的概念。这样的演绎,足以启发学生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发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关注。等课程结束后,和谐教育的目的已然达到。
三、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一致,正是因为我们更多地看到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以及对这种不和谐的深深忧虑。工业社会在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制造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抗。人类拼命地掠夺和奴役自然界,大自然也对人类每一次的胜利进行更大的报复。因此,西方教育界非常推崇对下一代进行多方面的环保意识的培养。笔者认为,不仅应体现在一些具体事例中,还更应体现在一些日常的、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因为只要教师稍作留意的话就可以在看似不经意中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1.通过唐诗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感受色彩美。
在指导命题作文“我心目中的家乡”时,先引述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学生思考。这样,学生在探索出自然景色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时,也领略到枫叶似火,莲叶如碧,荷花如日的绚烂景色,体会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感受到一种灿烂的色彩美。
2.巧析唐诗的画面,体验和谐美。
在指导学生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作时,为了帮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入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接着和学生一起分析:鹅,“曲项向天歌”时是多么地欢畅啊!为什么呢?因为有绿水,有清波,白鹅有一个宁静、安详、舒适的自然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悠哉悠哉地戏水、觅食,能不欢畅、能不引吭高歌吗?鹅是这样,人更是如此。接着,引入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感受春风细雨、鸟鸣雀歌、香甜酣睡的美景,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之美,进入“我为花醉,花为我开,鸟为我鸣,我为鸟歌”的纯美境界,激发学生为建设一个美好生态环境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借助唐诗中如画的景色,领略自然美。
在指导学生以“环境保护”为话题的写作时,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温室效应、酸雨、水土流失、山洪暴发、资源匮乏、能源危机、人炸和环境污染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究竟该怎样与自然相处呢?历史上是不是一直都这样呢?此时引入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再引导学生想象:清晨日出时候,江边盛开的花朵,在朝阳的辉映下,简直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了,江里的水,清绿得就像是蓝色的一样。江边,各种动物在尽情地嬉戏、玩耍,不时传来鸟鸣、鸭叫、鸡啼……好一幅江南水乡美景!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污染,远离人类的掠夺和破坏,这就是自然美、生态美!学生在发出由衷感叹的同时,心底自然也会升起保护环境的愿望。
4.巧借唐诗对生命现象的描述,感悟生命美。
在指导以“生命的意义”为话题的写作时,引用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中描述了古原上的草,无情的野火烧也烧不尽,温暖的春风一来,又唤醒了它们的生命。小草这种坚韧刚强的生命力,会强烈地感染学生,使之产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敢于奋斗,勇于拼搏,追求生命之美的美好愿望。
5.巧用唐诗中涉及的植物,领会亲情美。
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大附中高一(11)班 史莹莹
我是一片落叶,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我觉得无比的温暖。曾经我有过辉煌的历史:春天给人们带来喜悦,夏天给人们送去凉爽,秋天孕育果实的成熟,而快到冬天的时候,我则从枝头悄然地落下,化作肥料让幼苗更健康地成长。
——题记
(作文库网 zuowenku.net整理)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少年在企图行窃时,被躺在床上的一位女孩发现。女孩并没有报警,而是装作并不知道他是小偷,热情地邀请他与自己聊天。他们聊得很开心,少年临走前,女孩用自己的小提琴为他拉了一首曲子,然后又把琴送给了少年。后来,当少年再去找女孩时,女孩因患骨癌已离开了人世。在她青色的墓碑上刻着:“让世界充满和谐,因此我快乐”。少年从此变了,在贫困和苦难中拾起自尊,最终,昔日的少年成才了,在世界第一流的悉尼大剧院,他深情地拉起了悠扬的曲调——把它献给那位女孩。
他们的和谐就如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底上,然而那般香色则为神赐的力量……这使我感受到了人与人的和谐。
人有生命,地球也有生命,人类践踏在地球的皮肤上,探索在它的发际间,呼吸着他的能量,吮吸着它的血液。地球是我们的母亲!然而我们这般不孝儿女完全不体谅母亲的苦心,我们肆意地吸取她的血液,切割她的肉体,弄得母亲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谁知道它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一片片绿色的森林倒下了,一栋栋高楼巍然挺立,当你穿梭于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城市的每一条街道上时,是否曾经有过一个冲动,想努力寻找记忆中的那一片森林,那一份清新,那一份宁静……
(作文库网 zuowenku.net整理)
过去只代表回忆,充满着追忆和怀念;未来则代表着梦想,充满着神秘和幻想;只有现在才代表现实,我们将在人生的旅途中走下去。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想让未来充满幸福、美满,我们就必须面对现实,解决问题,使中的母亲重新恢复成天资玉质的美女,人与自然就要和谐。
和谐是细胞,构成了世间万物;和谐是大气;抵御着紫外线的侵略;和谐是天空,包容天地间的万物;和谐是雨露,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摔倒的我再一次爬起,摸摸行囊,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继续前行……
评语: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位充满爱心的孩子,她善于观察生活,体会自然,于是生活的幸福及心底的爱溢出笔端,有云彩、有阳光、有雨、有花香……文章给人清新自然的美感,感觉春天在内心涌
央视对中韩联合登山队攀登珠峰的现场直播,曾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随着五星红旗插上珠峰,世人瞩目的攀登活动圆满画上句号。对于这一壮举,人们纵情欢呼,赞歌一片;但也有人不以为然,发出“珠峰就这样被征服了吗”的质疑。于是,形同水火的两种观点在互联网等传媒上激烈碰撞……
[观点碰撞]
青年时讯:求您了,别征服珠穆朗玛峰了!
我真诚地求您了:别拿“人类一定能够征服自然”这种话蒙咱们天真可爱的年轻人了。人类永远不可能征服自然,只可能不断地认识自然。
咱企图征服湖泊,于是围湖造田,于是湖泊没有了蓄水功能,于是洪水下来了,苍生或为鱼鳖,于是咱又退田还湖。咱倒是想征服江河湖泊,江河湖泊没服,咱人类服了。咱企图征服森林,让大树全成了家俱、房梁、椽子什么的,森林也不服,一场泥石流就把人新建的村子埋得全无踪影;咱人类又服了,于是退田还林还草。咱征服过谁呀?
咱人类征服过蛇,把蛇都征服成椒盐的、红烧的了,于是老鼠就多了。咱人类又接着征服老鼠,于是猫们退化得已经不会捕鼠只会邀宠。咱人类用自己的嘴活活征服了一条生物链,人家整条的生物链就不报复人类吗?如今存在的生物物种,哪样都比人类在地球上的资格老。咱们是后来的,认识还来不及呢,征服谁呀?
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理论,也许今天可以看作是极其有价值的思想文物。“天人合一”完全可以理解为人类对自然认识的追求境界。例如对地震的研究,绝不是研究怎么消灭地震,你消灭得了吗?只是认识地震,规避地震灾害。过去咱对地震灾害老想抗,后来发现根本抗不了,才改为减灾。一字之改,体现了科学精神。
人民网:征服还是灭亡,这是一个问题?
SARS当前,我们就拿疾病来说,白喉、天花、麻疹……人类历史上曾经多少次受制于恐怖的疾病?恐怕没有人能彻底弄清楚。小儿麻痹症曾让多少人失去了快乐的童年,残疾一生;在英国,以前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孩子染上白喉;1347年黑死病在欧洲蔓延,可能有一亿多人丧命。然而,我们从未放弃。病菌是什么?它们在人体中发生什么作用?肌体是如何战胜病菌的?动物能否传播病菌?应该如何阻隔和杀死病菌?我们研究、我们发现、我们解决、我们胜利。天花、麻疹……早已被我们抛在身后,下一个会是什么?爱滋病、癌症、或者就是SARS!
1961年,前苏联人加加林就乘坐东方一号进入了地球轨道,遗憾的是,我们中的很多人仍然习惯在地上爬行――他们低下眼睛,放下自信,抛弃豪情。他们还要真诚地对其他人说“要爱,要敬畏”;他们真诚地求咱,别拿“人类一定能够征服自然”这种话蒙咱们天真可爱的年轻人了!达尔文用了20年写下了(《物种起源》;孟德尔花了10年,发现了遗传法则;爱迪生耗时17年,终于为灯泡找到了钨丝;哥白尼36年作《论天体的运行》……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由衷地对大自然感到敬畏,但是,谁能说,他们的努力和目标不是为了换来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
敬畏,是的,我们对人类暂时难以企及的高峰当然要表示一些敬畏,但是,那决不是因为我们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遇到了艰难险阻。敬畏能够使我们放松心态,潜心钻研,加深认识,终于能够使我们更轻松、更安全地赢得胜利――登顶,或者说,征服!人类就是为此而来,也只能为此而来,套用一句名言:不征服毋宁死。其实,不能征服自然,就意味着人类必死!再套用一句名言吧(见笑了!):征服还是灭亡,这是一个问题?
当然,征服不是对自然过分地索取,以致无物质资源可用;征服也不是见什么吃什么,让物种灭绝,惟我独尊;征服更不是妄自尊大,为所欲为……有人说,“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对大自然的征服就是对我们家园的侵略和掠夺”,其实,他太片面和独断了。人类对狮虎的征服,得到了生存的机会;人类对疾病的征服,换来了健康长寿;人类对地心引力的征服,让人类飞向了月球…・一可以说,恰恰相反,征服大自然的终极价值就在于“天人合一”――使人类跟大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友好……
[综合评述]
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大附中高一(11)班 史莹莹
我是一片落叶,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我觉得无比的温暖。曾经我有过辉煌的历史:春天给人们带来喜悦,夏天给人们送去凉爽,秋天孕育果实的成熟,而快到冬天的时候,我则从枝头悄然地落下,化作肥料让幼苗更健康地成长。
——题记
(白云飘飘网网 整理)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少年在企图行窃时,被躺在床上的一位女孩发现。女孩并没有报警,而是装作并不知道他是小偷,热情地邀请他与自己聊天。他们聊得很开心,少年临走前,女孩用自己的小提琴为他拉了一首曲子,然后又把琴送给了少年。后来,当少年再去找女孩时,女孩因患骨癌已离开了人世。在她青色的墓碑上刻着:“让世界充满和谐,因此我快乐”。少年从此变了,在贫困和苦难中拾起自尊,最终,昔日的少年成才了,在世界第一流的悉尼大剧院,他深情地拉起了悠扬的曲调——把它献给那位女孩。
他们的和谐就如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底上,然而那般香色则为神赐的力量……这使我感受到了人与人的和谐。
人有生命,地球也有生命,人类践踏在地球的皮肤上,探索在它的发际间,呼吸着他的能量,吮吸着它的血液。地球是我们的母亲!然而我们这般不孝儿女完全不体谅母亲的苦心,我们肆意地吸取她的血液,切割她的肉体,弄得母亲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谁知道它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一片片绿色的森林倒下了,一栋栋高楼巍然挺立,当你穿梭于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城市的每一条街道上时,是否曾经有过一个冲动,想努力寻找记忆中的那一片森林,那一份清新,那一份宁静……
(白云飘飘网网 整理)
过去只代表回忆,充满着追忆和怀念;未来则代表着梦想,充满着神秘和幻想;只有现在才代表现实,我们将在人生的旅途中走下去。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想让未来充满幸福、美满,我们就必须面对现实,解决问题,使中的母亲重新恢复成天资玉质的美女,人与自然就要和谐。
和谐是细胞,构成了世间万物;和谐是大气;抵御着紫外线的侵略;和谐是天空,包容天地间的万物;和谐是雨露,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摔倒的我再一次爬起,摸摸行囊,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继续前行……
评语: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位充满爱心的孩子,她善于观察生活,体会自然,于是生活的幸福及心底的爱溢出笔端,有云彩、有阳光、有雨、有花香……文章给人清新自然的美感,感觉春天在内心涌
一、环保教育渗透的原则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紧紧围绕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环保教育。
教师应将环保教育巧妙地、恰当地引入语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环保教育,而不是刻意地把它上成环保课。
2.充分利用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从多方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环保教育。
语文教学内容有阅读、写作、口语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环保教育的内容。例如,我们可以在讲解课文时,利用一些游记、散文、说明文中的片断,很自然地谈及生态方面的知识。
3.正确把握中学阶段环保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初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我们在进行基础环保知识教育的同时,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作适当提高。不能局限于环保常识,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环保政策及环保热点问题,如可持续发展及沙尘暴的成因、白色污染、酸雨及赤潮,等等。
二、环保教育渗透的途径
1.通过朗读渗透环保教育。
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语言精练,富有节奏感、音乐美,写景状物也出神入化,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朗读。有声有色的朗读,能渲染气氛,激感,能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我们完全可以集审美教育与环保教育于一体,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美丽的画面,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指导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吟诵课文时,使文中的人、情、景跃然纸面,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感受春带给我们的美,感受书中的“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在性情上得到陶冶,心灵日臻“净化”,教师再稍加点拨,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共存的重要性。又如:教学的诗词《沁园春・雪》,在此词中塑造的形象巨大。那起伏不尽的群山,巨大隆起的高原,不仅在舞动,在奔驰,生命力如此旺盛,而且有着进取、挑战的姿态和意志,要与覆盖在头顶上的那高远、阔大、威严而神秘的“天公”比试高低,而且似乎胜利了。这里有一种“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的超越一切的力量,融合作者“自我”的美的形象,令人感奋,给人以豪迈感和崇高感。朗读时,要把远大的抱负、如潮的激情与博大、雄浑、壮阔的空间联系起来,读出作者的豪情万丈、居高临下、意气轩昂,表现出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这样才能领会作者选择这些自然景观的美处。
2.通过作文教学,有机渗透环保教育。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写作能力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思想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中,以增强环保意识是完全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如结合习作教学中的写景主题、叙事主题及观察日记等渗透,还可以通过写《环保循环日记》、《环保调查报告》、《环保剪贴、评议报》等形式强化环保教育。
学生习作本身就是语文学科最有效的基本技能和思想品质教育有机结合的训练方式。每个学期有计划地安排一两次成功的环保内容的作文,做到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相辅相成。环保教育题材的作文要因地制宜,不能脱离本地区实际。要针对本地区环保问题的实际写,通过观察、调查、访问,收集材料,找出症结,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学生都能写出成功之作。例如:河湖密布的水乡写水污染的内容就容易,学生直观沟河湖被污染的现状,能了解污染的原因,也能了解过去碧水秀色的胜景。通过对比一定能写出抒发愿水常清的情文并茂的好文章。假如你让学生写滥垦滥牧、开山毁林造田导致环保恶化等内容的文章,只能从书本到作文本,进一步学习环保基础知识而已,不能从灵魂深处受到深刻的环保教育。
3.利用教材辅助系统,进行环保教育。
除在教学中把握好进行环保教育的时机外,教材的助读系统也是教学中应该重点把握和运用的环保教育载体。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安排了很多幅表现自然风光和动植物的图片,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在使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同时将环保的主题渗透其中。如:《月亮的足迹》一课后面的月球表面图片,从那一圈圈斑驳的痕迹中,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更体会到大自然的脆弱;在课后的一些综合性学习材料中也有对环保教育很有价值的内容。又如:《感受自然》后面根据提供的材料让学生接近大自然,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敬畏生命》:搜集资料,出一期关于“人与宇宙之秘”的期刊等。
课后练习可以说是教材辅助系统中最能体现环保教育的素材。如《山中访友》课后练:“假设你是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使学生在与人和景物互换中体会各自存在的道理;《化石吟》课后练习一:“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学生可通过查资料了解万年前化石形成的前身及形成的原因,树立珍惜环保的理想和信念,培养环保意识;《斑羚飞渡》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封信,谈谈你的看法。”练习与课文内容互相呼应,具有人性化色彩,利于引导学生从感情上接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4.课外实践,开展环保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8-0043-02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学量的经典作品,就是走近先哲和圣贤,用他们健康高尚的心灵世界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这一载体,通过多种途径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把握生命,从中找到生命文化的源头,感受到生命脉搏的跃动,在体味和感悟中获得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一、依托文本,发掘生命之美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文本本身就是一本“生命的教科书”。那些文章,有的揭示宇宙奥秘,有的描写大自然旖旎风光,有的讴歌世间真情,有的阐发人生哲理,处处蕴含着生命情感的信息,不同程度的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它们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鸡汤,为生命教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教育素材。
冰心的《谈生命》,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这样形象的比喻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朱自清《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刻画,让学生发现一个普通父亲身上的善良、真诚、伟大,进而感受人间真爱,体味人间真情,感悟人性之美;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在“短衣帮”的冷漠和嘲笑中走向死亡,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形成尊重生命伦理的意识,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寓言故事,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一种超生命力的能量,表现出对生命意识的勇敢追求和对自然的认识与征服精神;《细菌的启示》通过有关病毒、寄生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探索无穷的未知世界,以科学的态度应对人类面临的病患危难;《珍珠鸟》通过人鸟相亲的细腻描写,展示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无疑会让世界多一抹温馨的色彩。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作品的生命情怀,体验生命的丰满与心灵的充实,领悟生命的可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以人为本,构建生命课堂
新课程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从生命的高度,以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一方面,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构建生命课堂的关键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创设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人性、人情、人道的氛围,在民主、共进、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去感受、思考、探究,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成功,让生命的活水在课堂上自由欢快地流淌。另一方面,语文课堂要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自我,感悟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陶冶心灵,展现生命的活力。
如在欣赏陶渊明的《饮酒》(之五)时,通过诗歌解读,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摆脱世俗功名、消解自我后,与“车马喧”的“人境”(社会)、与“采菊”的自我、与“南山”(自然)的完美融合。让学生明确,个体只有实现了和谐,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我、关爱他人、热爱生活。
再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雨果听说“诺曼底”号遇难,创造了61人中60人生还的奇迹后,被深深地震撼而毅然写下的作品。在这场海难中,有着惊人的沉着智慧、忠于职守品行的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们安全逃生,以个体生命的死换来大众生命的生。这无疑使我们在敬畏生命的同时,产生深深的思索,懂得“具有自制力的人是真正的强者”,表现在哈尔威身上就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妇幼群体的保护,对自己个体生命的付出。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在犹如沐浴阳光似的课堂上接受生命的教育,感受生命的尊严,理解生命的宝贵,体会生命的艰辛,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并深刻认识到,活着是幸福的,生命是美好的。
三、走向实践,书写生命芳华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延续,而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又构成了生命丰富的内涵。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记载的是学生心灵的声音,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关注生命。笔者曾以“热爱生命”为内容让学生习作,要求学生寻找身边那些热爱生命的故事,寻找那些热爱生命的人,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抒写自己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认识和感悟。学生笔下有辛勤培育他们的老师,有治病救人的医生,有忠于职守的警察,有身残志坚的大叔……赞美身边许许多多热爱生命的人,他们用劳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也使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也有些学生在作文中发泄自己的苦闷忧伤、写出自己心路经历的喜悦和欢乐,把写作当作抒写心灵,展示个体生命过程的窗口,在化解心结、舒缓压力的心灵体验中激起了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培养了“生命至上”的崇高意识。这样,学生用习作传递着对生命的诠释,在写作中开发了生命的潜力!
采撷的可能性在于民族生态文化的“生境血缘”。对其采撷尊重了民族文化与人类生产生活间的客观联系,回应了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破解思想资源贫缺与实践乏力的需要。
(一)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蕴涵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蕴含于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及精神信仰之中的生态智慧,衍生于人们在长时段生产生活中习得的经验,积淀于生命环境在时空中的变化,诠释了“人”对于生态系统之中“他者”的尊重与理解。1.人与自然的共生观共生的生态环境塑造了共生观念。各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多为对自然环境依赖性较大的攫取型经济。各族人民在“采集渔猎经济、畜牧与农耕”等经济活动中,他们的“精神特征不在于它的逻辑而在于他对生命的情境。他对自己的观点既不是理论的也不是实际的,而是共生。在自然世界中,他们并未将自己放置于一个独特和优越的位置上。所有生命形态都具有亲缘关系”②。以生活于稻作文化区域的壮族为例。壮族先民通过自然崇拜、万物有灵、图腾信仰的精神路径,嫁接了同处生态系统中万物与人的亲缘关系,建立起共生秩序,以约束人类干预自然的尺度,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中“稻谷、鱼、猪、牛、马”等都各有“灵魂”。在共生状态中,诸物皆灵魂与肉体合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一旦因人不当干预,将生境诸物的魂吓跑(驱赶)出肉体,将导致人面临生存危机。《布洛陀经诗•造火》中就有因人不当使用火,而致“王的三代祖宗不愿留,王的祖神不愿住”③的记载。共生平衡失调,“河鱼妖怪,稻谷妖怪,牛妖怪,银钱妖怪,首饰妖怪”④等人类生存条件恶化的灾难必会出现,最后只得在布洛陀⑤的指点下,当事人通过仪式展开忏悔,并收敛起干预自然的尺度,才使得生存环境中的诸神、祖先、诸物恢复至共生秩序,人方得安居乐业。同样,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原生宗教文化中也都广泛存在蕴含共生观的现象。如:傣族、彝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的“神林文化”、藏族的圣山圣湖崇拜、侗族的万物崇拜、布依族的图腾崇拜等,都表明各少数民族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在诸多禀赋共生智慧的文化内涵中,我们虽无法运用现代逻辑去理解其合理性。然而,无论禁忌是否符合现代人观念的“情”与“理”,它作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调控手段确实存在。“他们对待自然万物的方式与对待,都体现了一种共生道德情感,进而成为一种集体意识和情感活动”⑥,并以此维系着人类与自然间的共生秩序,为人在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获得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2.适度开发的发展观适度开发观阐述了人对大自然的“干预尺度”,它解决了人如何调和自身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的智慧。为适应区域地理条件与生产力状况,“靠山吃山,靠林养林”成为生存于该时空中的少数民族人民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经济思维,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耕作技术。如:为不伤害土壤中植物根系,尽可能地采取粗放的免犁技术;为顺应不同植被的生态状况,对土地进行功能区划,实施差异化的耕作技术;为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实行多时段土地轮歇制度等”①。以森林资源为例,“我国长江流域(26.69%)、黑龙江流域(24.82%)的森林蓄林资源占据了全国森林蓄积面积的51.51%”②,两江流域之所以有森林资源的大储量,除自然涵养外还同居住于该地的少数民族所秉承的适度开发理念分不开。例如:侗族有“爱护森林、植木造林、封山育林”的传统,至今还有很多侗寨仍旧保留着“儿孙林”③的习俗;云南富民彝族,认为竹林的生长兴衰象征民族的兴衰;怒江傈僳族多以禁止采伐的茶树、紫柚木等植物为氏族命名;蒙古族、赫哲族对所需保护的树种、草原有明确的要求,不许砍伐的种类甚至连树枝也不许采摘。可见,正因民族生态文化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做出了要求,才有效防止了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保持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和谐。
(二)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中蕴藏了丰富的生态制度文化生态制度文化产生于人类的生活生产实践,并通过意识干预与组织制度起到约束文化主体的作用。我国少数民族也正是通过这套制度文化的约束来保护生态环境。1.以习惯法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于日常生活与劳作过程中的习惯法,是少数民族人民用以保护自然资源的主要制度性内容。“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明文法之外,依据民间社会权威与社会组织,赋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的总和”④。我国清代“嘉庆”至“咸同”年间的贵州布依族村寨便出现了《护林碑》。贵州兴义顶效的《护林碑》载道:“窃思天地之钟,诞生贤哲;山川之毓秀,代产英豪。是以惟岳降神,赖此外城之气所淤结而成。然山深,必因乎水茂;而人杰必赖以地灵。以此之故,众寨公议,近来因屋后放牲畜,草木因之催催,巍石成嶙峋,举目四顾,不甚叹息。于是齐集与岑性面议,办钱十千,木品与众永人为后代,于后代培植树木,禁止开挖”⑤。依碑文可见,村民已认识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并明文禁止开挖砍伐树木,并将种植树木作为一项社区规范确定下来。同样,纳西族在其原始经典教义《东巴经》中也同样蕴含了水资源保护的制度性内容。如:禁止向水中扔垃圾;禁止向河流中吐口水,禁止在水源地宰杀牲口,禁止在水源旁排便等。分布于黔、湘、桂的侗族《侗款》在自然资源确权方面有详细的规定:“屋架都有梁柱,楼上各有川枋,地面各有宅场。田塘土地,有青石作界线,白岩做界桩。山间的界石,插正不许搬移;林间的界槽,挖好不许乱刨。不许任何人,搬界石往东,移界线偏西。让得三分酒,让不得一寸土。山坡树林,按界管理,不许过界挖土,越界砍树。不许种上截,占下截,买坡脚土,谋山上草。你是你的,由你作主;别人是别人的,不能夺取。屋场、园地、田塘、禾晾,家家都有,各管各业,各用各的。”⑥自然资源产权的明确,解决了私有资源与共有资源产权不明、环境责任不清的问题,进而为保护生态环境奠定了制度性基础。2.有效的组织制度保障较为完善的组织制度保障了各项生态保护规则落于实处。首先,在组织领导上,由经社区民主推选出来的首领(组织)实施执事活动。如苗族“议榔”是苗族社会的基础组织形式。“议榔”最高权力机构是合款大会,大会由榔头、款首主持,制定“款约”,并选举产生各种执事首领。“款约”涉及到社会生活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地区安全等诸多方面。至今“议榔”在苗寨中仍发挥着自律作用;其次,严肃惩罚措施。族人一旦被认定违反习惯法,将按照习惯法所规定的内容实施处罚。“黔南瑶族,以习惯法为准则,审判时由寨老召集族众,对违法者施以批评教育、请酒赔礼或惩罚示众;贵州水族则由‘三老四公’负责履行乡规村约的处罚权,对违反习惯法者给予惩罚”①;第三,以生态道德性施行制度内容教育。惩处是对身心的处罚,教育在于提升内心的意识。两者的有效结合为乡规民约秩序的运行提供了“道德”保障。“如壮族习惯法中的惩戒条约直接规定了,一旦触犯习惯法,当事人没有选择余地,仅有接受和服从。违法者不仅要受到条约规定的惩处,个人还将在未来生活中背上‘骂名’。在广西龙脊十三寨,对于违法者的‘游村’和鞭挞刑,不仅使违法者在身体上要接受处罚,还要在心理上接受其他村民的嘲讽、谩骂。”②同时,“在大部分甚至全体村民到场的情况下,对违反者实施惩处,以实例对村民进行现场教育”③。得益于上述生态管理意识与管理制度的存在,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才得以在“有形审判”与“无形教育”中获得塑型,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因此获得了保护。
二、采撷的意义
采撷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汲取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智慧,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的基础单元框架。民族生态文化不仅为我们思考制定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政策提供基础性的依据,也凭借其生态智慧的共通性可为国内其他地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慧滋养。“我国地理空间是一个自西向东逐级下降的斜坡,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东连横断山脉,地势下降至海拔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其间又有塔里木与四川等盆地。向东是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和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三级阶梯落差,南北又达30个纬度,温度与湿度的差距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④在如此特殊地理环境中,生成了具有不同文化性格的民族单元,孕育出多样的民族文化。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关系人类福祉的发展旨愿,如其开展能够尊重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差异与历史生态文化,可克服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水土不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增强其信度与效度,真正满足符合区域人民的长远发展利益需要,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的。
(二)有益于贡献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现实环境问题并未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设而消失,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发生如此状况的归因在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子系统追求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同一生态系统之中,生态保护在执行依据上出现了‘文本规范’与‘实践规范’的剥离”⑤。文本法与实践法之间存在的沟壑,无疑会导致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无力,致使生态环境状况恶化。事实上,文本法与实践法之间存在沟壑产生的原因,有着深刻的“现代化”背景。“现代法律体系,是现代西方文明的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正处于在现代化过程中,这是文本法与实践法分离的重要原因”⑥。其一,因自然历史而形成的中国传统社区,社区内的规则往往是根据具体情景做出行动判断,其情境规则不以效率为协调指南,而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间的和谐为目标。如此的“情景化法规意识”(行为规范意识),距离依据西方文明法律制度设计而成的政策系统还有相当的距离;其二,当下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由外力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同样也是借以“现代化”的力量,将民族文化排除出去,继而选择了一条不顾区域历史传统文化,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预防与消解上述症结,需调整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从认识与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子系统入手,促成社会文化系统与生态系统实现衔接,并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法律制度建设困境提供解题路径。也因此,富含生态制度智慧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关照了特定时空下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对其采撷于文本法与实践法沟壑的弥合是大有裨益的。
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深刻”是“发展等级”的第一项要求。所谓深刻,就议论文而言,就是能从社会生活和文章材料中发现人所未见或不曾注意到的东西。
如何使文章写得深刻?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文章中所论述的观点具有启发性。
观点具有启发性,即观点要富含哲理,具有思辨性。也就是说,或观点新颖独到,使人看后豁然开朗;或观点较为辩证,使人读后能加深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或观点虽不全面,但使人读后能够派生出对其他方面的思考,从而拓展对这个问题认识的广度;或观点引发了人们的联想,丰富了这一观点的内涵和外延,等等。
如2010年天津卷满分作文《白昼与黑夜》,文章开篇就把生活的世界按时间划分为白昼与黑夜:“我们生活的世界由白天与黑夜组成,在昼与夜的不断交替中,我们的生活如穿梭”,既符合实际(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包含白天与黑夜的),紧扣话题“我生活的世界”,又似另有所指。接着从真实的白天黑夜写到人生的白天黑夜,这是第一层;然后以“曾经的我,只喜欢白天,却害怕黑夜”点明黑夜的意蕴,即代表着失败、迷惘等。当战胜了黑夜,驾驭了黑夜之后,自信便回来了,这是第二层;接着递进到更深的一层,“驾驭了黑夜,让我重新审视黑夜”,体现出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思考也更深了一层,这是第三层;结尾再以“我依然穿梭在白昼与黑夜之间,因为这本是我生活的世界,但我已经不再迷惘与沉睡”,收束全文,细腻真切地揭示了一个从惧怕黑夜到战胜黑夜,最终重新认识黑夜的人的内心世界。文章逐层深入,做到了分析深刻而立意深远,观点颇具启发性。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要想实现这一发展等级,需要在议论中点亮哲思。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并用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去看世界、辨事理。也就是说,要增强以下几方面的意识:
1.从道德、精神层面思考生活的意识。人生包含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人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培养和道德的完善。具体到写作时,要体现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人格、信念的坚守等。
2.敬畏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人生来是平等的,人是社会最宝贵的资源。因此,具体在写作时要体现对人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尊重,着眼于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认识理解。
3.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意识。思考历史文化的发展传承、科技创新与社会民生的关系、社会发展与和谐的关系等。具体到写作时,可涉及如何继承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文化,“瘦肉精”事件与企业文化、社会责任,日本地震的抗震救灾与国际影响等。
4.思考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意识。从自我的角度说,要有积极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要有匀屯缜俊⒅醋爬渚驳钠犯瘢要自立、自强、自尊、自爱;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说,要有崇尚公平正义、博爱宽容、欣赏倾听、团结合作的生活原则;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说,要认识到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