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叙事案例范文

教育叙事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叙事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叙事案例

第1篇:教育叙事案例范文

【关键词】案例;叙事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1979年,心理学家萨宾在美国首次提出了“经验和叙事结构”的观点。1986年,他主编了《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一书。自此,叙事正式从心理学家族中显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麦克・怀特夫妇与新西兰的大卫・艾普斯顿在家庭治疗的基础上提出了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叙事是指通过倾听、探讨来访者的故事,理解故事的起源,然后通过重构新故事来重塑来访者的生命经验。叙事的目的在于通过运用外化技术将问题与人分开,让来访者能够从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重新燃起面对问题的勇气、力量和能力,从而减少问题对人的困扰,提高人们应对问题的能力。

一、叙事技术概述

叙事方法具有广泛而独特的作用。重要的不是叙事疗法名称本身,而是叙事的方法。它使心理过程与内容结合,使心理学与日常生活Y合,使心理与社会文化历史结合,可以克服以往心理学研究把人从文化内容、社会历史文本中抽离出来的弊端,为我们的教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背景。

叙事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是让学生先讲出自己的问题故事,然后通过教师的询问,澄清问题故事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于问题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说故事不仅是为了向别人传达一件自身经历,还可以让学生在重新叙述自己的故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潜能和人生目标与意义。

在咨询实践中,学生由于心理问题成因复杂,叙事往往由学生自己主观建构。那么教师需关注两类故事的相互作用:一类是学生个人经验故事,一类是人类文化中的故事。每个社会阶段都有其主流文化,受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个体叙事及问题是其主观意向的表达和被其主观文化认可的体现。教师要善于发现被忽略的隐藏在叙事背后有意义的故事,以引导学生达到新故事重建的目的。

当人们处于叙事中时,他们所面对的不是一种工具或技术,而是叙述者的生命故事,反映的是叙述者的生命态度、生命要求和生命抉择。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很重要。同样的事实,因为不同的解读,就会释放出不同方向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历史的痕迹,有许多的故事,故事中积极的内容被发现,向上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

二、叙事案例及分析

(一)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目标

1.辅导过程

小鑫是会计专业高一学生,有些懒惰,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小鑫:老师,我对学习没有兴趣。

辅导老师:没兴趣?说来听听。

小鑫: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辅导老师:你学习的目标是什么?

小鑫:在高三时不去实习,而是进高考班。(注:职业高中高三时学生会分流,一部分去企业顶岗实习,一部分继续留校学习,参加高考。)

辅导老师:那你进高考班的目的是什么呢?

小鑫:考大学啊。

辅导老师:读大学可以给你带来的是?

小鑫:我也不知道,就是我妈妈想要我读。

辅导老师:噢,那你妈妈对你的期望是什么呀,可不可以多说一些啊?

小鑫情绪有些波动:我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我从小生病,为了给我治病,妈妈带我去了很多地方求医,妈妈对我的期望其实也不高,只是希望我健健康康的,能够开心一些,和正常人一样就好。妈妈为我做了这么多,我想好好报答妈妈,唯一的方式就是好好学习,进高考班,考上一所大学,让妈妈不再替心。

辅导老师:嗯,想要让妈妈开心,我觉得你也是可以的,那你觉得妈妈给了你哪些支持啊?

小鑫:妈妈总是在细心地照顾我,在我取得一点点进步的时候也会鼓励我。

辅导老师:如果你考上大学你觉得妈妈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呢?说来听听。

小鑫:如果我考上大学,妈妈会很高兴。她会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虽然有病,但是也能跟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和工作,我不是妈妈的负担,我是妈妈的骄傲。我还可以在毕业之后挣钱给妈妈买礼物,妈妈在收到我的礼物之后,也会很开心。我是一个有用的人,我能够做很多的事情,比如上班做会计,我妈妈也是会计,我和妈妈还可就会计上的一些事情进行讨论……

2.案例分析

小鑫的叙事咨询,主要涉及的是学习方面的内容。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当小鑫说出“学习没有兴趣”时,辅导老师并没有按照常规的方式与小鑫面谈,而是进行关于学习目标的追问。在小鑫谈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因为妈妈时,辅导老师没有问“你觉自己是什么想的?”而是顺着问题去问“妈妈对你的期待是什么?”这有利于学生从重视他人对于自己的期望来考虑问题。通过过老师的追问,小鑫进行了一定分析和探索。尤其当小鑫将未来的故事说出来时,其实她自己已经找到了学习的目标。也就是说,小鑫学习“没有兴趣”并不是真正的没有兴趣,而是内在的经验没有被她觉察到。当与妈妈的事件叙述出来的时候,随着故事的叙说,会带出厚厚一叠有关的经验。这种故事的描述有如打开另外一个空间,即将小鑫经验里多姿多彩的内容展现出来。

(二)在人际关系中理解自我

1.辅导过程

小鑫因为有皮肤病,身上有不少皮屑,皮肤白一块,红一块,没事的时候喜欢拨下手臂、腿上的皮屑。在宿舍里,有两个女生特别爱干净,虽然知道小鑫的病不会传染,但还是向小鑫表达了不满,有时候会表现出挑衅的态度。小鑫对此感到很委屈。

辅导老师:看来这个皮肤病还是给你带来的不少困扰啊。

小鑫:嗯。

辅导老师:能不能告诉我,在什么情况下它对你的影响会少一些呢?

小鑫:平时我不吃刺激性的、油炸的食物会好一些,我生活有规律的时候,不熬夜也会好一些。

辅导老师:我要告诉你一事情,老师有糖尿病,我这个病还看不见症状,每天验血才知道血糖是不是高了。

小鑫:老师,我感觉皮肤病还是好过糖尿病,我不用扎针验血。老师,你也要注意啊。

辅导老师:小鑫,听你这么说,我感觉你是一个会体贴他人的好姑娘,在宿舍里,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啊?

小鑫:老师,其实我也不对,有事没事就到处抠身上,我也知道同学们看到皮屑会有想法,但是觉得他们太过分了,这个病也不是我想要的啊。她越说,我就抠得越夸张。

辅导老师:如果我好好理解我们的病症,好好地照顾它,就控制下自己少抠一点,让它情况好一些,同时也理解一下宿舍的同学,不要因为她们的讽刺就心怀不善,可以吗?

小鑫:嗯。

2.案例分析

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将小鑫的病症看成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个体,这是将小鑫与病症分开,让小鑫可以看到病症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小鑫可以控制病症的能力,让小鑫具备更多的面对病症的勇气和自信。老师的自我暴露,是为了让小鑫学会换位思考,同时也引导小鑫思考宿舍里的故事,强化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善意。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学生带着故事进行咨询,这些故事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对于自我能力的一些界定与预设,还包括他们内心的困惑和问题等。叙事的意义在于让当事人有自我反思和重构故事的机会,鼓励他们在探索经验故事中获取更多的自我意识。

【参考文献】

[1]Del Corso, MC Rehfuss. The role of narrative in 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1, 79(02): 334-339.

[2]Hazel Reid, Linden West. “Telling tales”: Using narrative in career guidan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 2011, 78(02):174-183.

第2篇:教育叙事案例范文

在我的班级中有一个爱打学生的男孩,他叫王鑫。在班级中,在操场上,他在和同学玩的时候,经常有同学或值 周老师告诉我,说他打人了。是啊,一直以来,班级里有很多同学被他打。每当我批评他时,他却总是理直气壮地说:“我是打了,谁让他惹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我应该怎样对他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他改掉身上的不良行为呢?我仔细琢磨,细心观察,深入了解,终于,找到他存在这种不良行为的原因。

面对这样的学生,要想教育引导他,改掉这个不良的行为,作为班主任,就一定要找到问题存在的根源,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就是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我开始寻找机会。一天,又有学生告诉我,他又打同学了。我把他叫到跟前,问他:“你为什么总是动手打同学呢?”他不加思索地回答:“爸爸告诉我,谁惹我,就打他。”听完这句话,我的心一沉,心情顿时沉重起来,并意识到,教育好孩子的关键,必须改变孩子父母偏激的教育思想。我接着问:“你的爸爸为什么这样告诉你呢?能跟老师说说吗?”他说:“老师,在幼儿园的时候,我曾被一个小朋友打坏了,爸爸很心疼,就告诉我,以后谁惹你,就打他。”哦,原来是这样。这次与他的谈话,让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面对这样的家长,要想从思想上转变他,改变他的教育思想。作为班主任,就一定要说服家长,配合自己进行教育,才能够从思想上引导好学生。这样,我就马上给孩子的父亲打了一个电话,很策略地跟他讲了孩子经常在班级打同学的现象。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的父亲根本不承认他的孩子打同学的事实,反而跟我讲,是他的儿子经常带着伤回家,应该是同学先动手打他。听了孩子父亲的一席话,我马上说:“今天孩子回到家里,你问问他,有一天,是不是就因为一个女孩朝他微笑了一下,他就打那个女孩。”(班主任工作 banzhuren.cn)听了这件事,孩子的父亲在电话的另一端不出声了。这时,我又说:“我问过孩子,为什么打人,他说是你让的。我觉得,孩子是最诚实的,最容易改变的,所以,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正面引导,你说对吗?作为家长,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谁不想让孩子成才?而孩子成才的关键是具有良好的行为序贯。这一点很重要。他总是打同学,在班级怎么能够有好朋友,怎么能够学会交往呢?”听了我的一番相劝,他沉默了好一阵,说:“是这个理儿。”通过这一次谈话,孩子的父亲开始改变了。

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要从他的需要入手,约束他的行为。作为班主任,就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进行鼓励,才能够帮助学生自觉约束自己。在班级中,由于开展班级干部轮换制度,同学们人人都可以得到锻炼,当我宣布这个规定时,王鑫也请求当班级干部。听到他的想法,我高兴地说:“好,老师一定让你当。不过,我对你有一个要求,就是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同学们做榜样。”不是吗?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尤其是低中年级的学生,从本质上说,心灵是纯洁的,都有上进心。教师如果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心理需要,从正面进行引导,就能够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习惯。

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要注意家校互相配合,共同校正他的行为。由于家长在心里还存有一种想法,就是自己的孩子打同学,都是别人先惹他。为了化解家长的这种想法,我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利用双休日,带他的儿子和亲属家同龄的孩子,一起玩两天,看看怎么样。结果,不到一天,亲属家的孩子就求家长,快带我回家吧,我实在忍受不了了,不想再和他玩了。事实让他的父亲终于相信我的话是真的。这时,他的父亲也认识到自己的孩子是多么不合群,自己的教育的的确确是错了。他在家里开始从每一件小事主意严格要求儿子,他现在的变化真的很大。

是啊,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期待过程。教育需要细心、耐心、爱心和恒心。我期待着他一天天地向上成长,我也相信,在老师悉心呵护下,他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3篇:教育叙事案例范文

【关键词】教学 监控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10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高校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有为。”为此,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开展符合持续安全理念与项目管理要求的教师教学全程监控措施研究。

一、调研情况

作为高校,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在我国,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从认识到实施都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体系。特别是1999年本科扩招以来,教育资源跟不上生源增长速度,教学质量受到极大影响,同时,各大学为了排名和升格表现出浮躁的状况。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通过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同时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质量工程等多种形式,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国内各地方高校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保证教学质量,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如某省高校,每年对教师进行教学考核,学生网上评教排名在后5%的教师将退出教师岗位。另外,为保证教师按时上课(特别是教授、副教授科研活动较多,经常出差),多数高校规定了任课教师每学期调课次数不能多于2次或3次,有的学校甚至不准教师调课。

国外高校大都采用模块式教学,在每一模块教学完成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几个方面,如教材、图书馆、课堂资料、教学质量,包括讲授课和讨论课、网上BBS板块、测试形式、学习者个人的收获、学习者个人的职业发展、学习者个人的贡献。此外,还会召集学生代表进行座谈会,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与建议。值得注意的是,国外高校普遍实行外审制度,即独立于某学院以外的专家定期对学院进行审查,并对学生进行访谈,最后做出独立的评价。这种第三方评价机制可以越过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直接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做出较公正、客观的结论,因此被国外高等教育部门广泛采用,并以此作为国外高校排名的依据。

二、存在的情况

我校在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网上评教、教学满意度调查、教学事故一票否决、督导组听课、学生信息员反馈制度等,学院也一直按照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在教学管理中认真执行,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①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大都是从外部监控教师,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监控作用,但是针对各级监控反馈信息的落实和整改还没有及时做到位,也没有相应的措施帮扶存在问题较大的教师,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教师对其教学质量的不重视,甚至不关心。②目前对教师教学过程与课程质量,课程组与课程质量的监督、分析还欠缺。③没有建立教师的个人教学工作档案,不利于跟踪教师的教学质量变化过程。④对教师的工作需求和工作适应度也没有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建立有效的联系,很大程度上是从完成教学任务方面安排教师工作的。⑤对教师教学质量与个人的职业发展没有建立更好的关联,难以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⑥由于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相对容易完成,一方面研究生课程系数高,另一方面,指导研究生也计算学时,且多数情况下,高级职称教师年终都会超额完成教学任务,而中级职称及以下的教师主要从事本科生教学任务,其要完成工作量,需要承担多门本科生课程,感到压力大,其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同时也影响工作情绪。⑦教学评价没有量化与职称评定和评优挂钩。⑧课程群建设难以落实。⑨教师个人档案的建立,含学生反馈意见的整改跟踪,及教师需求分析不完备。⑩分配很少向本科教学倾斜。

三、对策研究

1.树立教师教学质量全程监控理念,创新研究式管理。

教师教学质量全程监控体系:按照“重在平时,加强监管,关口前移”的持续安全理念,综合教师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办法、多维度考核方法、奖惩措施及教学质量与教师个人发展,加强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的措施以及质量标准问题研究,从帮助教师个人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出发,将教师的教学质量、个人发展和学院发展捆绑起来,形成一体,规范教学管理,帮助任课教师分析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2.完善量化的教师教学和课程建设质量奖惩措施

(1)教师的各项评优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挂钩。在满足学校评优条件的基础上,对候选人采取综合打分、择优推荐的办法,即科研和教学业绩硬材料由院教学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打分(权重50%),全院教师民主投票(权重30%)和学生网上评教(权重20%)综合产生。

(2)为了促进课程建设,评优时若候选人为课程组长,将其个人网上评教成绩60%和课程组内教师网上评教平均成绩的40%求和,归一化处理后作为学生评教成绩。

(3)教师职称晋升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挂钩。在教师申请职称晋升时,若其连续三年的网上评教平均成绩排在全院任课教师的后10%,则取消当年的职称晋升资格。

(4)学校的分配应向从事本科教学的教师倾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本科教学,对从事本科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教师进行倾斜,有一定的比例系数(1.1)。

3.建立并完善规范化的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定期报告与分析制度

(1)每学期初向全院教师做教师教学质量监控报告。分别从不同教学层次(研究生、本科生)、不同角度(单门课程、课群、教师个人、课程组全体、职称、专业)、不同方面(用人单位、学校、学院和学生的各种教学反馈)全面收集、统计、分析和总结全部教师的教学情况,课群及课程建设情况,查摆问题,研讨、分析原因并给出具体改进措施。

(2)学期内配合学生学习过程监控,按月以留言或当面交流等不同方式向教师通报其教学状况,帮助任课教师分析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健全并完善教师教学质量全程监控与管理体系

(1)为每个教师建立个人教学档案,常年全程记录并跟踪教学质量的变化,如每学期任课情况、课程考试成绩分布情况、学生网上评价、督导组评价、同行评价、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等,有效监督和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此档案和教师培养档案一起构成了教师个人档案。

(2)对于多年从不同调查对象(学生、督导组等)反馈的共性问题,要求老师必需提出改进措施,不能把缺点当个性。

第4篇:教育叙事案例范文

关键词:JAVA程序设计课程;实际案例;教学内容;考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11.10-4

1 教学目标

本文旨在将实际的JAVA程序案例贯穿于整个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1],改变枯燥知识点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实践和探索将实际案例运用于各个知识点的教学和学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编程能力,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熟悉软件企业的开发模式和习惯,并逐渐适应卓越工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

2 教学内容探索

在现行的教学中,JAVA教学按照教材列出的章节,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并按照教材提供的例子,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说明。但是,教材提供的例子往往与企业的应用开发脱节,缺乏实用性,学生学习起来也枯燥无味,影响了其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整个JAVA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结合实际案例,并将该案例拆分成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可以单独用于讲解和训练JAVA课程一个或若干关键知识点,让学生能活学活用,直接将知识点用于编程实现实际案例的一个部分。下面从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介绍教学内容的探索方法。

2.1 理论教学内容

针对JAVA课程的各个知识点,设计实际案例“学生宿舍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相对齐全的系统功能,它基于字符界面模式,其主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实际案例系统界面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指令,并根据指令执行相应的功能,执行完毕后,再返回图1所示的系统主界面,可以让用户反复执行相应功能,当输入“退出”指令时,系统才退出。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相对独立,它们可以共享相同的数据信息,每个模块都可以单独编程实现,这样方便在课程教学中进行单独讲解。在整个JAVA课程的教学中,逐个将各知识点安排进“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实现中,由易入难,当所有知识点讲解完毕时,整个系统就按照以上功能完成。同时,为了更好地将“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代码设计分解到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再按照该系统的功能模块和实现过程进行课程知识点的部署,JAVA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在“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实现中的安排如下:

(1)设计和编程实现系统界面。“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界面如图1所示,该界面由“System.out.println();”语句逐行输出。将Java程序的代码编辑、编译、运行、调试、输出语句等知识点插入该实现过程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批量输出语句的组合使用方法,学生在完成编程实现后,既掌握了Java编程的初步知识,又实现了“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字符模式主界面。

(2)编程实现处理用户指令。用户可以在闪动的光标处输入数字指令,系统根据输入的用户指令执行相应的功能。将数据类型、运算、判断语句等知识点插入该实现过程的教学中,在已经实现的系统界面上,对输入的指令进行计算,并判断该执行何种操作。

(3)编程实现系统界面的重复显示。在“学生宿舍管理系统”中,当系统执行完一个功能后,再返回到系统界面中,这样可以让本系统一直运行下去。将循环语句、循环嵌套、结构化编程等知识点插入该实现过程的教学中,教授学生如何实现程序的反复循环,并结合用户指令,实现本系统指令对应的操作。

(4)编程实现学生类和房间类。该实现过程为“学生宿舍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基础,为各个功能模块建立学生和房间的结构化数据。将类的定义、类的创建、类的初始化、类的封装、类的继承等知识点插入该实现过程中,以实例化的形式教授学生学会面向对象编程。

(5)编程实现处理用户的错误指令。该实现过程让“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可以处理用户的误操作,避免因用户输入的错误指令导致系统失效。将异常处理知识点插入该实现过程,教授学生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处理异常。

2.2 实验教学内容

在实验教学中,结合实际开发工具,按照理论教学的顺序由浅入深,逐步实现“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具体实验教学如下:

(1)教授学生熟练使用一种Java编程的开发工具,例如Eclipse、NetBeans等,让学生在学会熟练使用开发工具的同时,逐渐适应项目化的软件开发模式。

(2)每次理论课程后配套相应的实验课程,每位同学一台计算机,编程实现一个独立的子系统。

(3)当所有知识点讲解结束时,由学生自己将本学期开发的所有子系统进行集成,组成一个完整的“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并测试该系统的有效性。

(4)在学期末,部署课程设计,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个小组采用图形化模式对“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重新进行设计,并要求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共同完成程序设计、测试和文档撰写等工作。

3 考核方法实践

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传统考核方法采用期末集中笔试的方法,由于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实际的编程能力,因此传统的考核方法难以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科学的考核。本文改变期末考试决定绝大部分课程成绩的原有考核模式,探索能考核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效果的考核模式,侧重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开发的能力,课程成绩由平时实验成绩、综合案例成绩、课程设计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具体考核方法如下:

(1)平时实验考核。该部分成绩占课程成绩的30%,主要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点实现各实际子功能模块的能力。

(2)综合案例考核。该部分成绩占课程成绩的15%,主要考核学生将各子功能模块集成为综合案例的能力。

(3)课程设计考核。该部分成绩占课程成绩的15%,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分组进行项目设计和编程,组内成员考核成绩相同,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期末考核。该部分成绩占课程成绩的40%,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集中进行小项目设计和编程实现,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泽林,谢中科,胡宁静.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79):114-116.

作者简介:刘才铭,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网络安全;张雁,女,讲师,研究方向:网络安全。

第5篇:教育叙事案例范文

一、引言

 

信息安全学科是在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它针对信息生成、存储、传输、处理和交互的各个环节,用数学方法刻画和描述其变换的过程和状态,建立安全控制与管理模型,进而保障信息及信息系统的高安全性、高可信性和高可用性。在当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做好民族高校信息安全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为国家储备适应全球形势变化的复合型信息安全人才越发重要。

 

中南民族大学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在本科阶段开设了信息安全方面的课程,计算机科学学院的信息安全专业硕士点于2012年开始招生。其中计算机科学学院从2006年开设《信息安全》双语课程。信息安全教学研究方面还有长足的发展提升空间。

 

针对信息安全课程的特点,结合我们双语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就《信息安全》双语课程教学提出几点新的和若干建议,其中关于教材的论述等课程相关情况见孟博老师的论文[1]。

 

二、信息安全课程特点

 

《信息安全》难教,学生难懂,实验难做。我们组成员以信息安全专业领域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信息安全》课程特点[1-3]:

 

1.信息安全学科基础涉及面广。信息安全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涉及密码学、通信、数学、计算机等诸多学科。

 

2.信息安全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多。要想较好地掌握这门课程,需要学习数学基础课程、电路基础课程、密码学基础课程、计算机理论基础课程、网络通信基础课程等。

 

3.信息安全专业前沿性强,知识更新快。信息安全专业是围绕攻防、对抗策略和技术展开研究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该研究领域的知识创新多且快。

 

我们在信息安全课程传授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如下所示:

 

(1)民族院校的学生专业素质和英语素质高低不齐;

 

(2)信息安全相关的资源分散;

 

(3)英语语言的教学与专业教育的脱节;

 

(4)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不紧密。

 

根据信息安全课程的特点,只有保持信息安全传授内容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先进性,及时了解该学科最新研究发展动态和前沿,才能培养出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结合我们面临的困难,考虑到两个因素:(1)信息安全相关的前沿知识的语言载体是主要英语;(2)在课堂上尝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研究并实践将虚拟仿真实验和CLIL双语教学应用到信息安全课程传授中的模式。

 

三、虚拟仿真实验的概念及模式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实物实验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目前的国内外模拟仿真软件总结如下。

 

PSPICE[4]是由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发展而来的用于微机系列的通用电子电路功能的仿真,是一个多功能的电路模拟试验平台;Tina Pro[5]是欧洲DesignSoft公司研发的一个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它用于模拟与数字电路的仿真分析和设计研究,分析结果可以很好地展现在图表或虚拟设备中;CircuitMaker[6]软件用于电子电路仿真实验,是一种用于电路描述与仿真的语言与仿真器软件,用于检测电路的连接和功能的完整性;Proteus[7]软件是英国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的EDA软件,提供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该软件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Boson NetSim[8]模拟Cisco路由器、交换机,可自定义网络拓扑结构及连接。

 

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于2013年开始启动了开展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北京邮电大学建设了国家级北邮电子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发了“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9,10]。我们尝试将该平台作为信息安全课堂的辅助教学,其中一个教学内容使用虚拟仿真平台进行的网络构建,如图1所示。

 

四、CLIL双语教学的概念及模式

 

双语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除母语以外的一种外语,通过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并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外语水平。关于双语教学的模式,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如美国的“过渡式”、加拿大等“法语浸入式”等模式。20世纪20年代,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Leaning)[11-13]广泛应用于欧洲的双语教学领域。CLIL中文译为内容和语言的融合学习,是指将一门或多门外语作为非语言学科的教学语言,在此过程中,语言和学科将共同发挥作用。以学科内容为核心,使用真实的语言及语言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言、认知和情感等因素。CLIL是欧盟在“培养多语言能力公民、促进语言教学的发展和多样化”的决议框架下推动欧盟各国开展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源于北美被全球普遍采纳的浸入式双语教学,为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都做出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贡献。

 

选择英语作为学习信息安全学科知识的语言媒介,是因为英语是当今国际各种领域的交流合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种类。为了使学生适应国际化教育、产业的发展趋势,有效获得更多、更新的学科知识和科技信息,并能够把我们的科技成果推向世界,高等教育承担起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责任,而双语教学可以说是承担责任的前提或必要条件。特别是CLIL双语教学模式对于中国的双语教学更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CLIL双语教学模式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如图2所示。

 

1.内容相关的学习(Content-related learning)。在课堂上使用的全英语教学材料,该材料是否合适教学,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本教学材料的学习,学生可否掌握两个以上的知识点;量化掌握知识的目标;通过什么策略让学生来掌握这些知识点,比如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层面上通过视觉、或头脑风暴活动、以更友好的方式展示知识点、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游戏或者视频支持、安排有挑战性的任务给学生来完成;

 

2.语言相关的学习(Language-related learning)。解释可能影响学生理解文章的单词;量化和语言相关的学习掌握指标;写出让学习者完成目标需要用到的策略,如尽量将英文材料通俗易懂、将关键词标下划线、英文材料提供词汇表等;

 

3.学习技能相关的学习(Learning skills-related learning)。标出技能相关的目标;量化这些目标;设计好的策略帮助学习者完成这些目标,比如重新组织知识点、通过图表等分析知识点等。

 

CLIL双语教学模式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可分为5个渐进过程,即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Remember,Understand,Apply,Analyse,Evaluate,Create)。其中记忆、理解、运用是低层次的思维能力因为他们更具体,而分析、评价、创造是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因为他们更抽象。

 

五、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方案

 

通过对现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和探索,采用虚拟仿真实验和CLIL双语教学方法应用到信息安全的课程教学实践中。课程设置方案氛围准备阶段、CLIL教学阶段、虚拟仿真实验阶段,各阶段描述如下:

 

1.准备阶段:配发讲义,其内容主要与《Cryptography and Network Securit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Fifth Edition》(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原理与实践)课程内容接近,补充专业词汇和常见表达方式。该阶段按照教学进度安排学生自学并熟悉专业词汇,同时利用CLIL教学中针对词汇测试的有趣方法对学生进行词汇量的教学和测试。

 

2.CLIL教学阶段。教学过程中给出不同的和密码算法相关的英文版本供学生阅读、参考和讨论。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密码算法设计有特色的相关的简单的任务,教师讲解,学生组成团队合作,在给定的时间内呈现设计方案并且陈述其方案,交流的过程主要使用英语完成。

 

3.虚拟仿真实验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在算法很抽象或者熟悉相关密码算法后,老师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展示该算法的原理或实际应用,将抽象内容形象化和具体化。安排学生组成团队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设计网络安全实验,进一步巩固、实践其所学习的密码理论知识。

 

六、信息安全双语课程教学的心得与体会

 

将虚拟仿真实验和基于CLIL的双语教学引入到信息安全的课堂教学中,使得教学模式和方法多样化、智能化、规范化、国际化,旨在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听说写能力;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生动形象传达不易理解的知识。具体意义如图3描述,总结如下:

 

1.引入CLIL双语教学理论,将语言和学科融合进教学。学习探讨国际上主流的被大家认可的双语教学理论如CLIL,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合民族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在《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将英语的语言能力培养与信息安全的专业内容融合起来一起学习,在此过程中,语言和学科将共同发挥作用。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

 

2.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将理论和实践融合进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将动画模拟、虚拟仿真、远程实验和实物实验优化组合,探索各类案例的优势互补,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迪思维、激发潜能。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整合信息安全的相关资源,提供智能化的教学服务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论文的探索方法将是鼓励课前预习、课程参与、课后实践。讲授方式的选择将会优化组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上课注意力。通过CLIL模式中各类学习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专业素质。

 

七、总结

 

本论文探索将CLIL双语教学模式和虚拟仿真实验应用到信息安全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学习探讨适合信息安全课程特点和民族院校教学特点的双语教学理论如CLIL双语教学模式,在《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将英语的语言能力培养与信息安全的专业内容融合起来一起学习,语言和学科将共同发挥作用;同时运用虚拟仿真实验等辅助手段,将信息安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信息安全专业的认知程度。我们所做的努力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从记忆、理解、运用知识到能分析、评价、创造知识的转变,为社会培养大量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第6篇:教育叙事案例范文

一、浏阳葛家中心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现状调查

笔者此次针对葛家乡中心小学32位教师开展的教学反思现状调查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1)对“教学反思”这一概念的认识程度;(2)教学反思所涉及的内容;(3)开展教学反思所运用的方法;(4)对开展教学反思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和了解。此次调查采用书面问答的方式进行,发放问卷32份,回收有效问卷32份。所有调查结果如下:

1.教师对“教学反思”概念的认识程度为了解教师对“教学反思”这一概念的认识程度,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问题一是“您是否了解‘教学反思’这一概念”,选择“非常了解”的有16人,选择“略知一二”的也有16人,没有选择“不了解”的。问题二是“若您了解‘教学反思’这一概念,您是在何时通过何种方式接触到这一概念的?”有20人选择是通过“工作中阅读教育类报刊、书籍”,12人选择是通过“在职教师培训”。问题三是“您认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否必要”,选择“没有必要,浪费时间”的只有4人,28位教师认为“很有必要,且帮助很大”。

2.教师开展教学反思所涉及到的内容在教师的反思内容调查中,32位教师全部选择反思的内容“将涉及或通常涉及‘教学行为方式方面的,教学目标方面的,教学内容方面的,教学心理环境方面的’,其中还有两位教师补充了反思的内容,一位教师补充反思的内容还包括“学生在学习中过程中的反应和教学效果”,另一位补充的内容是“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3.教师所运用的反思方式、方法在回答“您会选择或通常以什么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这一问题时,有14位教师选择“撰写教学日志”来反思教学,13位教师选择“撰写教育案例”,5位教师选择“网络教研”。

4.教师对开展教学反思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为全面了解教师对开展教学反思的价值与意义的认识和理解,笔者设计了一个开放式问题“您认为反思对您的教学有哪些帮助?”。32位教师中有23位认为“反思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成长,不断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提高教育智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二、葛家乡中心小学教师的反思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发现目前葛家乡中心小学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现状中主要存在两大问题。问题一:对教学反思缺乏深刻的认识,因而无法具备强烈的反思意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32位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16位教师对“教学反思”这一概念只是略知一二,且对教学反思这一概念的了解是通过工作中阅读教育类报刊、书籍获得的。据此,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接受调查的小学教师对教学反思缺乏深刻认识,这势必造成他们对教学无法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反思。接受调查的教师对“教学反思”概念缺乏深刻理解势必使得他们对反思所涉及的内容也无法有全面的掌握。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他们的反思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等方面。实际上,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的反思是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的。问题二:缺少与教学反思相关的主题培训,不懂得如何有效开展反思。从调查结果分析出,教师对教学反思这一概念的理解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这造成对教学反思概念“不了解”的教师对教学反思表现出“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而“略知一二”的教师会简单地认为“教学反思就是教学总结”,这些表现与反思的内涵相距甚远。在调查中的另一发现是:32位接受调查的教师中只有12位是通过在职培训了解教学反思这一概念的。这也不难理解他们对教学反思概念出现的不准确和不深刻的理解。准确理解教学反思的概念、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是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反思行为的理论前提和根本保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针对小学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专题培训。

三、解决对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改变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缺乏教学反思意识的现状,高等师范院校应肩负起针对农村小学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师教育的专题培训的重任,强化小学教师的反思意识,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使农村小学教师尽快成长为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反思型教师。笔者结合自身的反思理论探究和对浏阳农村在职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的了解,探索出两套培训模式。具体培训模式和步骤如下:

(一)以“参与式”培训模式培养教师的案例分析和案例撰写能力

“参与式”培训模式是指高校的教师教育者以参与式的方法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在这种培训模式中,教师教育者的角色由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提供者转化为促进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同时,教师教育者高度关注资源的生成与传递,把受训者的经历和经验作为培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步骤为:步骤一:教师教育者帮助受训教师确定研究主题,并对教育案例的本质作出解释在案例主题的确定过程中,教师教育者应与受训教师分享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案例的主题应有一定的普遍性,能给人启示;二是案例主题应具有教育意义,能体现出一定的教育理念。关于教育案例的本质,吕洪波认为教育案例是“对一个真实的教学活动情景的描述,其中包含有明显的教育疑难问题及矛盾冲突,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步骤二:教师教育者向受训教师介绍案例分析的模式案例分析的模式通常为:(1)教师教育者指导受训教师选取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案例材料。也可以是教师教育者替受训教师选取教学案例。(2)案例选定以后,教师教育者引领受训教师对案例的基本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案例的内容从整体上进行把握。(3)确定案例的焦点问题。案例是为了充分展示某一教学问题而用的,因此,学会抓住案例的核心问题是案例研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4)教师教育者组织受训教师分析案例描述中所能体现的结论。因为对同一教学事件,不同的教师通常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更重要的任务是教师教育者应组织受训教师分析出不同的教师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以助受训教师更深刻的认识他人的观念。步骤三:受训教师具备一定的案例分析能力后,教师教育者着手培养他们的案例撰写能力作为初次撰写教育案例的受训教师,教师教育者应参与到他们的案例主题的确定过程中,因为主题是案例的灵魂。教师教育者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让受训教师“思考有什么教学事件特别想跟人诉说,并且思考想倾诉的原因是什么,所得出的原因就是案例主题形成的基础”。案例撰写的第二个环节是收集案例素材,素材的收集方式很多,最基本的方式是案例撰写者对自己或他人的课堂教学进行实录,或对案例相关的人物进行深度访谈。

(二)以“问题式”培训模式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叙事研究能力

“问题式”培训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教师教育者和受训教师共同面对不确定的问题,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习过程的训练模式。在这种培训模式中,教师教育者没有固定的培训任务,开展的是动态的、不确定的促进和协助工作。其步骤为:步骤一:教师教育者帮助受训教师确定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来源途径有三:一是教师教育者通过调研、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或教师访谈等途径了解到的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可以让受训教师进行总结和反思,列出自己的需求和教学问题。三是受训教师在理论培训后,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反思,提出自己在实践中的困惑问题。步骤二:教师教育者帮助受训教师弄清教学叙事研究的本质受训教师深刻理解教学叙事研究的本质是有效开展叙事研究的根本保证。叙事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收集和讲述个体的教育生活故事,描述个体的教学日常生活,进而在解析和重构教学叙事材料过程中对其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步骤三:教师教育者指导受训教师怎样建构叙事研究现场文本建构教学叙事研究的现场文本的方式很多,易于小学教师采用的方式有:教学日记,教师故事,参与式观察记录,研究性访谈记录,师生之间或同行之间的对话等。步骤四:教师教育者指导受训教师怎样将叙事研究现场文本转化为研究文本建构研究文本就是教师对故事进行重新讲述,这是叙事研究中的重点,也是叙事研究过程中的难点,“当前我国的教育叙事研究成果中,多数作品不缺原始故事,缺少的是重新组织故事并由此逻辑地发现教育经验及其意义的技术和智慧。”从技术上来讲,从现场文本到研究文本需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教师对收集到的现场文本进行整理归类,并确定所诉说的故事所蕴涵的关键点和教育意义。第二个阶段是教师理清故事的基本要素,对故事进行重新编写。课堂教学叙事研究的最终研究文本的呈现方式有:著作,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其中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题目部分(内含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部分(内含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实施,研究的结果,结论),结尾部分(内含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7篇:教育叙事案例范文

【关键词】5.12震区 教育叙事博客 教育技术能力 发展

1 问题缘起

1.1 “5.12震区”震后信息化建设

目前,震区灾后重建的学校陆续搬进了重建的校园。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我们考察了北川、绵阳、理县、汶川、茂县等地学校,无论搬到新校舍与否,基本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络,特别是震后,每个学校除了拥有自己的校园网,还有计算机网络机房,每个教室配有三机一幕。有的学校如遵道学校所有教室都配有电子白板,有的学校部分教室配有电子白板,而且都加入了当地建设的教育城域网。此外,教师备课资源更加丰富,中央电教馆、浙江大学资源网、农远工程网、本地教育城域网等均已开通,电子白板自身也带有一些备课资源可以使用。

但是,学校硬件升级后,目前在设备售后期内有商家技术人员予以技术支持,但过了这个阶段,后期设备维护如何进行?震后学校信息化水平的发展,用有的教师话“信息化水平发展提高了20年”,面对如此突变,教师在工作中如何应对?

1.2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无论是震前还是震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一直在开展。震区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要是采取校外进修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据我们了解,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教师评职称参考依据之一,就是以达到一定水平发相应证书,持有合格证书后方能有资格参与职称评审。同时,无论校外、校本培训,都是免费的,有的校外培训还给被培训的教师发一定的补贴(如20元/次/人),激励教师参加培训。

但是,从目前培训的方式和效果来看,(1)考察发现,多所学校主讲教师反映,学科教师中四十岁以上的教师,培训效果不是很理想,如何突破?(2)培训都是集体或派员参加,集体参加存在学科不一、技术水平不一的问题(有的老师培训内容早已掌握,有的怎么教也学不懂)没有考虑教师已有知识水平,派员参加的、同时愿意参加的更多是已经掌握了的老师,培训如何做到更有针对性?分层培训抑或分学科培训?(3)技术与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技术掌握了,观念得跟上,要有用的意识、具备用的能力,这点非常重要,同时到底是根据设计来使用媒体还是用媒体来设计,很多老师存在一些不适当的运用,与观念上的认识还是有关,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以上两个方面对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信息化建设发生巨变后,教师的相应能力该如何发展,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条件来提高教育质量,同时适应新课改的形势,是每一个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

2 基于博客平台的教育叙事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策略

2.1 教育叙事与博客

教育叙事通常以研究者讲故事、现场观察、日记、访谈等形式来述说自己或别人经历过的教育生活并诠释其中的意义。其对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 它把有关生活性质的理论思想引入到活生生的教育经验之中, 并通过生活( 如教与学) 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这种研究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作为一种源于教师日常教育生活的研究方式,教师通过这种研究方式可以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并从日常教育工作中发现出教育意义, 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促进了其专业化发展。博客是是继电子邮件、BBS、即时通讯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具有个人性、即时性、开放性、拿来主义、交互性、可信度(权威性)的特点。教师可以叫教育实践生活点滴记录在博客上进行分享、交流,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反思提升自己。

教育叙事与教育博客相结合即是将教师教育学活中的所思所想和数字化的交流环境构建一个知识过滤、积累、管理和与群体进行交流的平台,二者融为一体,将为羌族地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

2.2 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策略

2.2.1 建立激励机制

教师在博客上写教育叙事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有的无法坚持下去,需要有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励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内部可以通过优秀教育叙事与博客结合的案例展现,激发教师兴趣、动机,让教师主动利用这种新的方式进行教学研究与反思。外部可以对震区一些优秀教师代表建立的教育叙事博客挖掘,并组织进行评比和奖励,树立优秀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这对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组成的“意识与态度”部分能力培养和提高极为有益。因为震区很多老师培训效果不理想,与其对教育技术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有很大关系,特别是40岁以上教师,考察发现,很多老教师不原意接受新事物,应用新技术的意识非常差,教育叙事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利于触动老教师们接受和应用新技术。

2.2.2 指导领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博客兴起及教育叙事的出现,对于羌族地区教师而言,都会经历一个尝试、接受或放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资源的提供及相关支持。这就要求专家从教育叙事研究方式方法方面进行指导,对优秀教育叙事案例进行剖析。降低羌族地区教师特别是年龄大教师对新技术、新事物的抗拒程度,维持运用教师叙事博客进行自身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兴趣及动机。

2.2.3 构建学习共同体

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要鼓励大家相互分享、交流与反馈,可以构建羌族地区教师学习共同体。“5.12震区 ”学校重建后,信息化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教育技术能力组成中的知识与技能部分包括了大量设备的使用和技术应用,新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新技术的曾出不穷,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时候迫切需要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有利于解决羌族地区新设备出现过程遇到的各种困难,并通过教育叙事,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志河,孟瑞娟.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4).

[2]张仙,黎加厚.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3).

第8篇:教育叙事案例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课堂;研究方式;转变

研究性课堂,是我校师生所一致倡导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她改变了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了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的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与束缚,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与创新精神。自然,教师的研究方式,也应该因为研究性课堂而转变。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方式过去往往模仿专业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方式,以理论研究为主,按照研究规则,遵照学术标准,重在描述解释教学现象,建构教学理论,落脚点在研究上。而现在许多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选择研究方式,无意追求宏大的理论建构,而是从自身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反思或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落脚点是在教学,是为了教学而研究。基于研究性课堂的研究,使教学研究方式本身变得更为多样和丰富,课题研究,被看作是改善教学过程和提高我校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1 研究性课堂中一般的研究方式

1.1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操作起来比较容易的研究形式。它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实际教学中生成的问题为研究课题,以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为研究目的,与以往的教学研究相比,它更有利于体现教师进行研究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促成教师从教学型、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的转变。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持续不断地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积累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基于认知情境理论的“实践智慧”的发展。我校教师进行的行动研究是在课堂中研究“课堂”,在突出研究情境与研究内容的整合,在课堂的情境中研究课堂教学。从课堂上去解读,不难发现,其中深含的是课堂研究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我们的一开始提出的“课堂教学的理想追求”,我们追求理想的课堂;继而提出的“课堂品质:有效教学的新追求”,我们追求的是具有高品质和高质量的理想课堂。这种明确的价值取向,让我们的研究视角、研究思维一直聚集在课堂。我们常问:我们的“课堂”研究了吗?因此,我们进行“课堂观察”,观察师生的研究情境,研究行为;我们进行“课堂解读”,一个课例一个课例地进行分析;我们进行“课堂试验”,比较不同的教学设计,比较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怎样的教学更能引导学生的研究;我们不断迸发“课堂创意”,减少改革中课堂的低效行为,创造、完善课堂的研究性教学行为;我们进行“课堂追问”,我们进行“课堂叙事”,我们进行“课堂观察追踪”……行动研究使教师的研究比日常行为具有更严格的程序,从而使教师的行动建立在一个合理的基础上,确保实践得到提高,教学行为得到改善。

1.2 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对“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的方法。它是一个教师专业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它能够促进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们采取专项会诊和微格课堂的方式,对课堂进行“望闻问切”,对课堂进行案例研究,可以针对一节现场课,一节录像课,一个片段,教学中的一个环节进行案例研究。我们把医学中的“会诊制度”运用到案例研究中去,“会诊”的主体是年级组、学科组甚至跨学科的老师,“会诊”的对象可以是某位教师的某堂课,可以是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专项会诊活动有很多,比如有效听课的会诊、关于有效备课的会诊、课堂作业设计专项会诊、命题与测试的专项会诊、资料补充有效性的专项会诊、教学前概念的研究会诊……

除了专项会诊,我们还采用“微格课堂”的方式。所谓“微格课堂”,“微”即微小,而“格”既有探究,又含有定格的意思。“微格课堂”,首先意味着缩小、意味着聚焦,将关注的视野定格在40分钟中的某一个关键环节,因为小了,所以看得更真切、更细致;其次意味着探究,我们在观察的基础上反馈、分析,在反思的前提下改进、重构;最后“微格课堂”也承担着训练的任务,选取一个环节人人上台演练。在一次由我校承办的省级英语展示活动中,三位英语老师分别执教了“An English friend”“What’s your job?”“Open Day”三个片段,通过这样的微格课堂进行引导学生自主提问、通过角色体验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营造会话情境等研究。

第9篇:教育叙事案例范文

关键词:教育故事;故事教育;青年教师成长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2―0033―02

每个人都是在聆听故事中懂事和成长,在创造故事中成熟和发展的。故事教育伴随我们一生。教师的教育人生都是由一个又一个教育故事构成的。学校是教育故事的巨大聚集区,拥有无穷的教育故事资源。教师通过整理反思,每个故事都是一个精神样本,都将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在教师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教育故事(德育、师德、教学故事)。这些真实、鲜活和有意义的日常教育经验故事就是教师研究的对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的叙事学理论对中国社会学科的研究产生了重要作用。随之也影响到了教育领域的研究。目前,叙事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中一种合理、有效的研究方法。叙事教育,一方面包含了叙事者对教育故事的反思和探究;另一方面也包含了教师对他人教育故事的学习和思考。教师对他人或自身教育故事的叙事研究与反思,从中获得经验意义的实践活动就是故事教育。

故事教育可以存在于普通教师活生生的教育经验之中。通过叙事促使教师对教育意义的理解,从而使教育人生更加灿烂。因此,故事教育可以成为普通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故事教育对青年教师尤为重要。它能尽快让青年教师成为一名自主反思式实践的教育者,从入职新手逐渐转变为教育骨干、专家型能手。进行持续性地、自主地故事教育是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途径。

教育故事为青年教师健康成长提供滋养的土壤。故事教育是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是青年教师成长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故事教育的教育意义

(一)故事教育,有助于青年教师构筑教育梦(教师职业理想)

案例一:何老师刚做班主任时,班级里来了一位内秀的留级女生雪花。她开始沉默寡言,甚至有点自甘落后。后来何老师发现她喜欢写作,所以鼓励她往儿童文学方向发展。没想到,雪花真在学校里就表现出了儿童文学上的特长。而今的雪花,已然成为了苏州儿童文学界的第“七”朵金花。毕业后的某天,她特地来到学校,把有自己的作品送给了何老师。捧着书本,何老师激动得无以言表!

帮助、引导、鼓励,改变了一位学生的人生。教育竟如此神奇,教师职业竟如此重要。这些感悟对何老师影响很大。如今何老师已经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获得了多种荣誉。何老师通过对这个故事的探究、反思和感悟,发现了自身职业发展的动力,确定了自己的职业向往与追求。

青年教师通过教育叙事能总结职业初期的重大转变,发现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成长,体验教师这个角色带来的幸福。这些故事是青年教师探索和表现教育生活的方式,也深深影响着青年教师对未来的表现。也就是说,青年教师通过对职业生涯中一个个真实故事的持续性反思得到的经验意义对他们的职业向往和追求都有重大影响。

当然,对于入职初期的青年教师来说,职业情感的培养、职业向往的坚守、职业愿景的呈现,更多的还需要教育名家成名故事的引领。学校应该让这些名人故事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让青年教师通过学习,由外入内地促进自身的成长。

(二)故事教育有助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案例二:顾老师发现现在90后的学生对儿童歌曲不感兴趣,都喜欢流行歌曲,捧之为“中国好声音”。在进行儿童歌曲教学时,由于学生没有儿童情节,教学效果很糟糕。于是,顾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去幼儿园观摩音乐教育活动,并专题立项进行课题研究。三年后,顾老师发表了多篇文章,课题也获得了省级一等奖,评上了副教授职称。更令人惊喜的是在课堂和幼儿园不断的穿梭中,这些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喜欢上了儿歌,并且能进行简单的创编。

顾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天天都会遇到教学问题。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放在什么范围内能解决?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这就是一个美丽的教育故事。如果把问题当课题来研究,把问题放到职业实践中去追问、思考和探究,那么你的教学能力会不断进步,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在初期,老教师的叙事和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都能尽快引导青年教师进入教师角色,促使新手转变为能手。

(三)故事教育有助于青年教师师德修养的提升

案例三:潘老师班的小T同学在一门学科考试中作了弊。潘老师马上把小T叫到办公室并狠狠地痛骂了一顿,并责令他立马叫家长到学校来。当天晚上值班老师发现小T不见了。潘老师马上回到学校开始寻找,后来发现小T在小街上行走发呆。他觉得自己犯错愧对于班主任、同学和班集体。事后,潘老师也觉得自己的态度有问题,教育方法太简单、太暴躁。

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有急于求成的心态。可现实往往令人失望和事与愿违。不折腾就不是教育了。班主任工作需要细心、耐心和爱心。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育家魏书生对待班上犯错的学生,往往要求其唱一首歌等类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优秀教师首先是爱生楷模,他们身上存在着很多爱的故事,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思考。教师职业是一个不断塑造灵魂的旅途,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途。在这遥远的旅途中,青年教师不仅要拜名师为师、仰慕名师的大师风采,更要回首旅途中每一个深深的脚印,在感悟中提升。

二、故事教育的路径分析

大部分教师都有写过类似教学反思、教育笔记、教学案例的经验,也有聆听教育故事的经验!笼统地讲,这些都是故事教育。我们可以把这些故事教育的路径分为两种:行政路径和个体路径。

传统的故事教育方式主要依托行政路径组织开展的,如先进事迹报告会和教育故事演讲比赛、教育故事征文大赛。从参与者的角度来讲,这是一次和平时叙事研究不同的展现方式。行政路径组织的故事教育能让叙述者在公众的审视中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为公众树立榜样和楷模。从倾听者的角度来看,部分青年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来学习和反思,并付诸于行动。然而,这样的故事教育对倾听者青年教师来说毕竟不是自主的,而是外部驱动的。并且,当今最美教师优秀楷模有点类型化,甚至单一化。先进的背后大多伴随着巨大的牺牲,承载着对家庭深深的内疚,让人听后很不是滋味。因此,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延续性效果往往不是最理想的。从青年教师成长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来看,行政路径的故事教育虽然有意义,但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青年教师从自身日常教育经验和现象中进行自主地叙事反思、探究。这就是故事教育的个体路径。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身边的故事是最鲜活的、最有意义的和最感人的。这种自主反思和探索是一线教师最现实、最有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教师成长=反思+实践。这几乎是公认的教育公律。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对自己的经验自觉反思,并调整策略、完善目标、脚踏实地实践,才能越走越远。我们提倡对真实、有意义的教育故事“以逐个分析案例的方式,自发地进行推理和反思”[1]是最有效的途径。

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的新生力量。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就是关注学校的未来、教育的未来。希望青年教师不断叙述和反思真实的教育故事,从持续性的教育故事中形成反思的能力,探究教育的方方面面,感悟教育规律和真谛,转化为精彩的教育实践,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玛丽・伦克・贾隆格,琼・P伊森伯格. 是什么让教师不断进步[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2]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李晓博.有心流动的课堂:教师专业知识的叙事探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