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繁星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数学;小学;三角形;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并应用这一性质判定指定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2、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活动,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探索过程,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和兴趣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能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并能灵活实际运用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熊要建一座小竹屋,什么形状的屋顶美观又稳固?(三角形)
2、小熊已搭好了一条8m的边,从3m、4m、5m的竹子中再选两根,合起来做三角形屋顶,可以怎样选择?
3、学生操作演示(实物投影):老师事先准备了4根分别注明是8cm、3cm、4cm、5cm的小棒(老师说明:cm代表m)
3cm、4cm、8cm (不能围成)
3cm、5cm、8cm (不能围成)
4cm、5cm、8cm (能围成)
4、看到结果,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到底怎样的3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之间有什么关系?)
5、让我们像数学家一样去探索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课题)。你有信心和勇气吗?
二、实验探索:
1、分组实验,合作探索:
从3cm、3cm、3cm、4cm、5cm、6cm、9cm共7根小棒中选三根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画一画(自己选择数据画三角形)、量一量(量已有三角形的各边)、折一折(用纸折三角形)等其它方法来试一试。将实验结果填在报告单中:
(附实验报告单):
3cm、3cm、3cm、4cm、5cm、6cm、9cm
第一边长度cm第二边长度cm第三边长度cm能否围成(能√,否×)比较三条边关系
3453+454+535+34
2、小组内分析数据,交流探究结果。
三、发现结论
1、小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能围成的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①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每组小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有一组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
如:3+4
②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发现吗?(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2、归纳结论:
同学们,祝贺你们探索和发现了三角形边的关系,让我们自豪地再说一遍这个结论。
四、拓展应用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了。那么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三根小棒,说说为什么这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呢?
生1:我的信封中的三根小棒中有两根小棒的长度和没有第三根长,所以围不成。
生2:我的信封中的三根小棒中的两根小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所以也围不成。
师:看来只有当三根小棒的长度满足三角形边的关系,才能围成三角形。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几组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1)3厘米 4厘米 6厘米 ( )
(2)1厘米 2厘米 3厘米 ( )
生1:因为3+4>6、4+6>3、3+6>4,满足了三角形边的关系,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生2:因为1+2=3,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师:大家想一想,有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快速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生1:可以直接看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如果大于就说明能围成,反之就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2:我同意,两条短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长边和短边之和肯定就大于另一条短边了。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说几组线段让同学们用这个方法快速判断一下。(同桌互说)
五、完成书上的例题填表然后集体交流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关于三角形边的关系还有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比如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与第三边有什么样的关系?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己探索。
反思: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三角形一点都不陌生,所以我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操作,把较多的时间放在了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方面了,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从“是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借助了小棒、画图等手段,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数学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探索意识。
我首先创设有趣的、具有生活实践意义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操作活动,进行探索。通过小熊造房子盖三角形屋顶这一具体情景,创设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其次,我设计了摆三角形的探索性学习活动。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三角形内在的特征,教学时采用的一般操作活动是很难让学生自主体验的,因此,我由指向明确的问题导入:是不是任意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呢?继而组织学生展开探索性学习活动,把探索结果记录下来后,组织全班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其中,着重解决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并引导学生形成思维: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是指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正确认识。这一过程,使学生既加深了对三角形内在特征的认识和理解,又通过此过程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再次,我安排了探究意味很浓的课堂练习。课堂练习不是简单的强化和巩固,而是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优化思维的过程。教学中我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通过练习,学生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知识又有发展,找到了最佳的判断方法。
课堂是每个学生都在经历着的生命历程,学生渴望着这个历程的丰富多彩,生活中毫不起眼的一些例子都能引起他们为之思考、争论、兴奋、抱怨,那是因为师生共同的“演绎”让课堂成为富有经历与创造的过程。我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大胆猜想、勇于实践、积极创新,用数学的眼光去探索和发现,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但在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时,怎样引导学生有序地、有目的性地去合作探索?这是值得我去探索,去继续努力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三维导学案 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
运用“三维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学习惯的指导者。使用“三维导学案”进行教学提倡“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相互质疑,交流提高”的思想。利用“三S导学案”进行教学能够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利用好“三维导学案”,那么不但起不到优质高效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一、利用“三维导学案”进行教学能够实现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一)利用“三维导学案”进行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不会给学生增加负担。
美国的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近年来,我校在学习和总结国内名校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备写三维导学案,开展两段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维导学案”包括“预习案、学习案和反馈案”。“预习案”是教师根据教材要求、教学目标和学生已具备的学习能力,精心设计、编写的学案,主要以问题或练习的形式引领学生阅读课本,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案”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学生掌握方面的易错点设计编写、供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方案。“反馈案”是学生在预习、学习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检测,实现当堂完成,当堂评价,及时反馈,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效性。
“两段式教学”就是教学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前利用自习和周末空闲时间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自己完成预习案上的问题及练习。第二阶段是课堂上老师组织引导学生解决学习案中的重难点和考点,最后利用反馈案做好本节课的反馈检测。
课前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预习案中的相应内容,并将自己不会或不懂的标记出来。这样学生在课前对教材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课上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对自己预习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必要的弥补。教师再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适时引导,再归纳总结重要的知识点,然后学生进一步完善预习案中的问题并完成导学案后的课堂练习,本节课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设计导学案,能使学生知道哪些内容是自己通过预习能理解和掌握的,哪些是不会的,学生学起来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从自主学习中体会到乐趣,有成就感。
(二)利用“三维导学案”进行教学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应用“三维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是以“三维导学案”为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把过去“以教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充分转变为“以学为主体”的新型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调动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维导学案”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编写的,具有基础性、层次性、针对性等。“三维导学案”中将练习题按难易程度分为基础知识巩固训练、能力提升训练和拓展创新训练三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有助于激发他们“跳一跳摘苹果”的学习乐趣。这样一节课上完后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真正做到分类教学、因材施教,才能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课堂上教师应该讲得巧、少、有针对性,对学生通过预习已经理解掌握的不讲,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后理解掌握的不讲,对学生特别难理解、讲了也不会的内容不讲,对个别同学存在的个别问题通过单独辅导解决。教师重点讲解的应该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和遗漏的知识点,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点,找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或规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三)“三维导学案”是教师集体备课、集体研讨的结晶。
编写三维导学案要充分考察、了解学生,潜心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根据不同的课型和要求进行设计[1]。通过集体研讨,集思广益,不断调整和完善,力求做到“知识题型化,问题层次化,内容精致化,导学简单化”。传统教学中,集体备课仅仅是表面的工作,备课不够深入,不够全面,教师之间的经验得不到共享。在备写“三维导学案”时,可充分调动教师备课的积极性。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先将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分工进行一备,主要包括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预习方法和基础知识填空,预计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找到相应解决方案和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课后反馈练习题的精选等。然后由同组教师讨论交流后对一备导学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完成定稿并使用。通过这种方式编写的“三维导学案”汇聚了全组教师的智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这就为打造有效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增加师生互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中。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事先不知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更不知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课堂上学生不能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没有活力,更没有高效可言。利用“三维导学案”进行教学则能改变这种情况,因为学生可根据“三维导学案”中的预习提纲和教师指导的预习方法对教材进行初步有针对性的预习,通过课前的学习,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甚至还能清楚哪些知识已掌握,哪些知识还需进一步学习。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反馈的情况,对个性问题进行单独辅导,对共性问题重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可以更认真、更仔细,就能更好地参与课堂中的互动活动,如讨论、质疑等。课堂上学习有了目标,学生的参与学习意识就强。
在没有使用“三维导学案”教学之前,上课时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热情不高,往往教师提出问题后总是一些“老面孔”举手,其他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总是当听众,课堂气氛不活跃。但是在利用“三维导学案”进行教学后,情形大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预习反馈出来的疑难问题先交由W习小组讨论解决,最后教师重点解决学生仍存有的难点和疑点。在探究难点和疑点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情景,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他们交流自己选择的答案和理由。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讨论得很投入,发言很积极,教师只需进行必要的引导并归纳总结。这种教学,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裁者,而是引路人,既给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又给学生提供了发挥才能的空间和展示学习能力的舞台。
(五)反馈练习有利于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维导学案”的设计除预习案、学习案外,还包括反馈案,“三维导学案”的导学优势还表现在反馈案的设置上。在编写反馈案时,教师先利用各种资料,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挑选出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完成,这样,既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全面准确地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反馈练习题目的选择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要低起点,多层次,练习时学生应独立完成,教师不得辅导学生,要等到练习完成后再讲解和纠正。
以上实践证明,利用三维导学案教学是实现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完美结合起来才能打造高效课堂[2]。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恰当地、正确地使用三维导学案,就会使教学工作误入歧途。
二、使用“三维导学案”的注意点
(一)忌用“题海”拖累学生。
部分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选择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完成,认为这样可以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实事上这是错误的理解。做练习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过多的练习题不但会占用学生大量时间,而且学生疲于应付,何来学习乐趣可言?
(二)教师的讲解要切中要害,不是讲得越少越好。
导学案式教学提倡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了自学,在课堂上可以少讲甚至不讲,这种理解是片面的。讲的多少应该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有关,如果是学生通过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已理解掌握的,就可以不讲,而对学生来说容易混淆、容易出错或比较难懂的知识要重点讲解,争取让学生理解吃透。
(三)导学案中要贯穿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
设计导学案时应将三维目标贯穿在各个环节中,首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与之相适应的问题,通过自学、讨论和教师的引导讲解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预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掌握学习的方法。最后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是我们的目标,“三维导学案”的使用只是我们追求目标的一种方法,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并让它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课堂教学才会真正达到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Teaching process:
Step 1. Leading-in
Step 2. Pre-task
1. Free Talk(Make up dialogues about their favorite seasons)
2. Discussion(The weather in different seasons among different cities in China and the world)
Step 3. While-task
1.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2. Reading comprehension.
3. Role-play.
4. Form tag questions and then answer them according to the truth.
5. Brainstorming.
6. Competition.
Step 4. Post-task
Step 5. Home work
Finish off the rest of the exercises.
一、课后反思
明确了任务目标后,精心设计恰当而又有效的活动,积极创设能让学生主动交流的语言环境,把课本材料还原成活生生的交际语言,既紧扣了教材,又抛开了教材,然后再回到教材。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中国与世界地图,并给学生布置任务――通过阅读地图谈论不同城市在不同季节的天气,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用语言做事,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的“任务型”教学途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本堂课实际上也是英语课、地理课的整合。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中提到“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激活了他们先前关于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知识,使原有知识背景与当前信息之间生成更多联系,使所学知识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真正做到知识综合。
本课的分别是开头由学生谈论自己最喜爱的季节和最后两项任务――脑力风暴和看图造句(用反意疑问句造句并回答)比赛。1:课堂外,学生自觉搜集、整理、归纳材料,自编对话谈论自己家乡及国外的季节,学会了主动学习;从各方面获得信息并加工处理成为自己所需要的语言交际素材,活动“能够促使形式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完成任务中自信心不断增加,当学生所进行的任务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挥到极点时,英语的习得也扩展到最佳程度。2:学生谈论自己熟悉的话题,情绪较高,心情愉悦。学生平等参与、自由使用,有更多的独立性,当学生积极地参与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尝试时,也就渐渐掌握了用反义疑问句进行问答的语言形式。由于看图造句的回答为开放性任务,学生在提问和回答时都有可能会犯一些语法错误,我便宽容地对待,即不随意打断,而是让他们先进行交流,然后请同组内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来帮助指出,既可以加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几点思考
1.如何处理班额大、学生多,教师指导有困难的问题;如何提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率。注重结合对任务结果的评价,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重视学生课外任务(如:Report/Talk)的完成情况(没有轮到的学生怎么检查),特别是在完成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是作为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小组讨论中,个别学生包揽全局,或语言水平低的学生跟不上活动节奏时应采取什么措施,即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深入课堂,有效地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参与程度。
3.本堂课能基本上围绕课文中的话题,在一项大任务中通过完成各项小任务来渗透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训练。但如何解决讨论内容及表达方式单一及学生思维狭窄的问题,应是我们今后尝试和思考的课题。
4.任务实施前的准备是课上还是课下做,需要多长时间,生词和语言现象如何处理,怎样在语法和词汇中体现任务型教学的理念,初中生能力有限,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教师如何为他们完成任务提供适当且必要的帮助,以及如何把握任务的难度等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物质的溶解性溶解能力探究差异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101
一、教学内容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五节。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溶解性的初步知识。
2.培养学生初步学会溶解、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3.通过对物质的溶解性有关问题的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及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质疑精神、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设计理念
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操作、体验,发现、提出问题;通过对有关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经历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观察与实验、搜集事实证据、分析论证、交流评估等环节,从而有所侧重地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通过改革探究活动结构,实施分层分类探究模式,以适应各个层次的学生,为他们创设不同的探究空间;通过为不同的学生呈现可供选择的探究内容,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甚至争辩,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实现差异共享,最终促进学生差异发展。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引入新课
师(指着几位听课的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客人,我们泡几杯糖水来招待他们好吗?
生(兴奋地说):好!
学生两人一组,分别利用事先提供的器材“泡糖水”,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学生规范实验操作,但不作其他提示。
(教师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提供实践素材和机会,引导学生操作、观察、体验和思考,进而发现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发现,提出问题
师:在泡糖水的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又有哪些疑问?
由学生充分发言:
(1)为什么糖能溶解在水中使水变甜?
(2)为什么水中糖放得足够多时,糖不会完全溶解且还有剩余呢?
(3)有什么办法能使剩余的糖溶解?
(4)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5)食盐也能溶解在水中,它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和蔗糖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么哪个更大一些?
(6)搅拌能使糖的溶解加快,此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加快糖的溶解?
(7)糖在水中能够溶解,在其他液体中也能溶解吗?
(8)固体能溶解在水中,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吗?
……
教师对学生的仔细观察及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表示肯定,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处理:(1)把错误的或是重复的问题划掉;(2)就几个较简单的问题展开分析、讨论。
生1:糖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糖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运动,且分子之间有空隙;把糖放入水中后,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的空隙里去了。
生2:事实上,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生3:对!而且我认为温度越高,糖溶解得越快;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生4:糖还有剩余,说明糖在水中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生5:我认为这句话不太科学,因为如果再加一些水,或者改变其他条件,剩余的糖有可能还会溶解。
生6:对,所以应该这么说:“在一定条件下,糖在水中能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生7:我认为也可以这么说:“在一定条件下,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生8:我认为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打开汽水瓶盖时,会有气泡冒出来,这些气泡应该是原来溶解在水中的气体。
生9:不错,倒啤酒时也会冒上来许多气泡。
生10:我们曾做过水的沸腾实验,当水加热到一定温度但还未沸腾时,水中就不断有气泡冒上来,这显然是原来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在水温升高时从水中跑出来了。
生11:这个实验是否表明:空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空气的溶解能力越小?
生12:有可能。汽水瓶盖着时,不见有气泡冒上来,而瓶盖一打开,气泡就不断地冒上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还可能与其他的外界因素有关。
……
(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某些问题作出尝试性的解释,并作出各种合理的猜想、假设,为下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打好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
(三)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择取几个典型的问题进行探究(允许各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探究)。
问题一: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学生讨论猜想:(1)与水的质量的多少有关;(2)与水的温度的高低有关。
[设计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1)在两个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分别放入一定量的蔗糖,振荡一会使之充分溶解,且使两个试管中都有蔗糖剩余;
(2)在一个试管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观察剩余的蔗糖是否溶解;
(3)把另一个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蔗糖能否继续溶解。
(由于学生对“溶解能力”的含义不理解,导致设计的实验方案有误,但教师不直接指出,而是允许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去实验,鼓励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反思能力。)
[进行实验]
学生两人一组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规范操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同时引导学生努力从实验现象中去发现问题。
[分析论证]
生1:通过实验,我发现加水和加热都能使剩余的蔗糖继续溶解。这说明水越多,温度越高,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大。
生2:我观察到的现象和生1相同,但我不赞同生1的观点。
师:(表示感兴趣)请说说你的观点。
生2:我通过实验发现,加水虽能使剩余的蔗糖继续溶解,但不能使蔗糖的溶解能力变大。
师:能说一下你的理由吗?
生2:我举例说明吧。比如,5mL的水中溶解了10g蔗糖就不能继续溶解了,说明1mL水中最多只能溶解2g蔗糖;如果水增加到10mL,蔗糖最多能溶解20g,表面上看蔗糖溶解得比原来多了,但实质上1mL水中能溶解的蔗糖的量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蔗糖的溶解能力也没有改变。
生3:对。这就好比一个人挑担,他一次最多只能挑100斤;如果他多挑几次,他挑的总量会增加,但他挑担的能力没有改变。
生4:但加热后,剩余的蔗糖继续溶解了,这说明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确实与温度有关。而且,温度越高,蔗糖的溶解能力越大。
生5:这也不见得,也许当水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后,蔗糖的溶解能力不再变大。
师:对,我们只能说“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至于具体关系如何,必须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严密的分析才能确定。
(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安全、宽松的氛围中自由地讨论、争辩、猜想和假设,并逐渐放弃自己原有的错误想法,试着接受别人正确的、合理的观点,从而不断建构起有意义的知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
[实际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得到的结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用热水洗碗比用冷水洗碗更干净。
问题二:在一定条件下,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哪个大?
[猜想与假设]
学生讨论猜想:(1)食盐大;(2)蔗糖大;(3)一样大。
[设计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杯水,质量相同,温度相同,分别溶解食盐和蔗糖,比较哪一种物质溶解得多。(渗透控制变量法)
(2)各组进行实验方案公示。
①在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食盐和蔗糖,充分搅拌后,如果观察到一种完全溶解,另一种还有剩余,就可得到结论。
②在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食盐和蔗糖,充分搅拌后,如果两种物质都有剩余,比较剩余物质的多少,就可得到结论。
③在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中,分别逐渐加食盐和蔗糖,一边加一边搅拌,加到都不能溶解为止,比较溶解的量的多少,就可得到结论。
[进行实验]
学生两人一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案进行实验,教师指导。
[讨论交流]
生1:通过实验,我发现在水的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情况下,蔗糖要比食盐溶解得多,说明在一定温度下,蔗糖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大。
生2:我得到的结论和生1相同。但我由此想到,比较蔗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应该还有其他的方法!
师:(表示感兴趣)是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2:取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一杯放蔗糖,一杯放食盐,如果放进去的蔗糖比食盐多,但最后蔗糖完全溶解了,而食盐还有剩余,也能得到上述结论。
师:你的思路是对的。但一开始并不知道蔗糖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大呀?
生2:我也是在知道了结论之后才想到这个方法的。
生3:(若有所悟地)这样看来,应该还有其他的方法。
师:(表示期待)说说看!
生3:我认为实验中两杯水的质量也不一定要相同。比如,可以使第一杯水的质量是第二杯水的两倍,然后使第一杯水中放入的食盐的质量是第二杯水中放入的蔗糖的两倍,再来比较它们溶解的程度,也能得到结论。
师:你这样设计的道理是什么?
生3:在这里盐水的质量虽然增大到了原来的两倍,但根据我们第一个探究活动得到的结论,这不会影响食盐的溶解能力,因此可以用这种方法比较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
师:对,实际上这里的设计思想还是与上面一致的。
生4:(受生2、生3启发状)我突然有一个想法,不知能否行得通?
师:(期待状)……
生4:只用一杯水来进行实验。我是指在同一杯水中,先逐渐加食盐,搅拌,加到不能再溶解为止,然后再逐渐加蔗糖,搅拌,同样加到不再溶解为止,最后比较加入的食盐和蔗糖的质量,就可得到结论。
生5:(表示怀疑地)同一杯水中加两种物质,它们的溶解能力会不会受到影响?
师:这倒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进行探究。不过生4的想法的确很独特!
师:刚才大家通过相互合作,设计出了许多种比较食盐和蔗糖的溶解能力大小的方法。但是,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把食盐和蔗糖加到水中来进行比较的。
生:是的。
师:能不能反过来进行考虑呢?
生6:你是指把水加到食盐和蔗糖中来进行比较?
师:对。
生7:我知道了!先分别在两个烧杯中放相等质量的食盐和蔗糖,再不断向食盐和蔗糖中加水,搅拌,使之溶解,一直加到食盐和蔗糖完全溶解为止,比较两个烧杯中所加水的多少,也能得到结论。
生8:对,加水少的那种,它的溶解能力反而大。
(在该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鼓励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设计出了多种比较食盐和蔗糖溶解能力大小的方法,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
[反思质疑]
师:对刚才的探究活动,大家还有什么想法?
生:我认为刚才得到的结论的正确性值得怀疑。
师:(惊奇地)为什么呢?
生:刚才所做的实验,只能说明在该温度下蔗糖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大。但如果温度发生改变,蔗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都要改变,此时,哪一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是不能确定的。
师:对,你的想法很有道理。那么,你认为要比较食盐和蔗糖溶解能力的大小,还应该做些什么?
生:我认为应该多做几次实验,即在不同的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才能得到比较正确的结论。
师:所以说,只通过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往往是不可靠的。
(本环节是学生对探究得到的结论进行反思、质疑、评估的过程。应该说,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原来所没有想到的,但也正是如此,才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体现了教学的成功之处。)
[作业](二选一)
1.探究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2.探究将食盐和蔗糖放在同一杯水中对蔗糖的溶解能力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
(一)突出探究
本课通过创设一个学生较为熟悉的情境,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亲身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着力培养了学生发现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本课设计的两个探究活动都包含了多个要素,但又各有侧重,如“探究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突出了“分析论证”这一环节;“探究在一定条件下,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哪个大”的活动,突出了“实验设计”“讨论交流”这些环节,并渗透了控制变量法。这样处理,既是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能有所侧重地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各个要素的理解。
(二)鼓励创新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为学生营造了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如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并不立即指出,而是鼓励学生继续探索,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交流、反思总结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学生能大胆探索,有所发现;二是注重对学生质疑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实验设计时,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完善,设计出多种不同的方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一、目前中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误区及产生原因
一般认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基本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基本组成部分,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在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迅速发展,初中生对于道德观念的理解已基本正确,开始运用道德规范来进行道德判断和评价,能按自己的道德观念去分析具体的道德情境并产生情感体验。当代中学生成长在社会基本安定的环境中,他们将走入的却是飞跃变革的社会,因此他们基本成熟的道德品质带有鲜明的现实性与社会性,他们的观念与习惯、思想与行动常常是矛盾的统一体。这种矛盾有时使他们走进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误区。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是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的悖反。大多数学生在实际行为方面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常常出现诸如公共汽车上不愿或耻于让座、学生在许多场合不会说谢谢,对教室内、校园中的废纸杂物、尚在流水的公共水管等视若无睹、考试作弊、编造谎言欺骗同学、老师、父母、甚至打架斗殴……一系列违背道德规范的现象,这显示出他们在道德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巨大反差。
其二是道德意志难以抵挡眼前利益的诱惑。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有意义的,但当时并不吸引他的道德目的,而克服那些富有吸引力的动机、需要或者愿望的心理特征。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在很多时候是难以舍弃或拒绝眼前利益的诱惑的。对当代中学生而言,什么是眼前利益?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学业成绩及由此带来的其他成功与辉煌。在素质教育倡导了多年的今天社会上及家长判断学生优劣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的好坏及能否考上重点学校;二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丰裕的物质生活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诱因;三是看起来可以无尽挥霍的青春生命。不少我们所认为的优秀学生,他们汲汲以求的是前者。因此他们除了对分数感兴趣外,两耳不闻窗外事,两眼无视身边人。哪怕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兄弟姐妹、同学、家长、老师等,没有考虑这些人的感受。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以“何必把明天的烦恼提前到今天,为生活原则,信奉只要今日我快乐,无须愁白少年头”。看起来,这两类学生的行为表象截然不同,但不难发现其共性:他们所追求的都是眼前利益,并非人生的终极目标。为了眼前利益他们都放弃了许许多多在这个年龄段所不应或不能放弃的东西,在眼前利益的诱惑下,他们的道德意志显得那么脆弱。
其三是价值与尊严的重新定位。曾几何时,一个热爱劳动、体贴家长、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孩子就能够让父母和老师感到欣慰满足。而如今这些都远远不够了,它们甚至退居到次要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能挤进重点中学、名牌大学,这才是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人格尊严之所在。社会正是以此来评判学校教育的成败、教师教学的得失、学生本人的优劣的。那么在学生心灵的天平上,传统道德规范所赋予他们的价值观与尊严感无疑已被重新定位了。
不可否认,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与人类的精神世界是互相作用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在五彩斑斓的社会面前,青少年的无所适从或慌乱盲从有其客观原因。如果我们的德育也陷入迷茫,那么贻误的将是一代人。道德的说理教育以及其它的道德宣传有助于道德知识的普及,加深受教育者对道德规范的认识,要使道德规范真正被受教育者内化、吸收,使道德行为经常化、自动化达到自由的境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纠正不良道德行为习惯是极其重要和迫切的。
二、重视道德践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道德行为习惯是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它是一个人由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因此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提高他们的综合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完善“他律”倡导“自律”。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工作的许多方面都可能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通过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制订与实施,使学生熟知并达到学校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要求;建立良好的奖惩与激励机制并及时分析总结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养成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班级中创设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在课内外、校内外活动中,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条件,明确联系的目的、意义与要求,并使学生知道练习成败的原因……有了严格的他律,还要辅之以被教育者的内心自律。因为一个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通常都需要经过自觉地练习和实践才能定型。应鼓励并提倡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树立榜样,创设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人要做自己行为习惯的主人而不要变成它的奴隶。
2、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如:良好的生活、学习、卫生、为人处事等习惯,甚至小到自己的生活用具、学习用具等的收集整理。有必要重新体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古训给我们的启示,使施教者与被教者共同重视“小节",及时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让学生真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
3、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同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个性差异以及所遇事情的性质与程度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是不相同的。对具体对象、具体问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或正面教育、严词警告,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委婉启发;也可以活动矫正,运用集体力量时常督促,因人因事而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求收到最佳教育效果。
4、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教师要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曲折性、长期性。从哲学角度看,事物发展的趋势就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人在其成长过程中一些挫折,困难,甚至倒退,也不足为怪。从心理机制上说,习惯是经过长期多次强化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动力定型和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很艰难的,只要有一次经不起诱惑而失去了对道德的追求,重新做起会变得更加困难。
总之,“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重视道德践行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使学生走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误区的一条可行路径,对优化公民素质,提高德育功效具有重要作用。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1、特别注重家庭教育;
关键词:翻车 素质教育
案例一:机手不懂会车规则和操作要领造成翻车。我市一机手驾驶上海-50旋耕机组从机库外出作业,开出不到400 m,在河边乡间道路上与载砖拖拖拉机运输车相会:一是在平坦的道路上不按交通规则,逆向会车;二是违反操作规程途中刹车不联锁,造成单边制动,致使前轮转向偏离路面下滑;三是发现前轮下坡操作不得要领,不是制动后倒车而是急转上来,结果使机组180°翻身掉入河中。
案例二:不熟悉机具性能,盲目开车。我市一机手驾驶上海-50旋耕机组上长江大堤。坡度较大,缺乏经验,又不懂上坡操作要领,像在平地上开车一样,悬挂着旋耕机直冲,致使拖拉机组重心后移前轮上翘;发现前轮上翘,又未果断地踩下离合器(使机组下滑)继续前进而翻车。
案例三:不懂牵引规范,盲目拖拉下陷或肇事车辆。我市一机手驾驶上海-50拖拉机去拖拉下陷的上海—50水田平整机组,由于两人均不懂牵引规范。
一是牵引用的钢丝绳太短;二是牵引车挂接钢丝绳的位置(挂接点)太高,导致牵引力多数转变为下拉力,使牵引车绕后轮逆转;三是发现前轮上翘又没有及时踩下离合器继续前进,造成牵引车翻车。
案例四:平时不重视路途勘察和修复,行车又不注意安全。我市一机手驾驶上海-50收割机组,由于平时不注意作业道路的勘察,夜间行车缺乏实践经验,盲目行驶,途经渔塘注意路面情况,只顾右侧行驶,造成路基塌方而翻车。
案例五:架驶技术生疏。我市一机手驾驶上海-50收割机组,在旁边是深沟后面是电线杆的田间作业,盲目倒车,与电线杆相撞后手忙脚乱,致使机组侧翻入深沟中。
关键词:酒驾 台湾地区法律规范 比较
一、 台湾地区对于"酒后驾车"的法律规范
相对于中国内地,台湾地区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加之岛内地势较为崎岖,因此民众多以机动车作为代步工具,其机动车普及较早。与大陆相同的是,宴席无酒不欢、拼酒等习俗也在岛内盛行,"台中酒驾害死加班男案"、 "消防员遭遇酒驾追撞截肢案"、"叶少爷案"等酒驾案件也受到岛内外的关注。据 "内政部警政署"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道路交通事故酒后驾车肇事在24小时内死亡的人数为576人,占总死亡人数的22.39%,2008年1月至10月份因酒后驾车失控肇事死亡人数为419人,占总数的22.93%,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台平均每20小时就有1人死于酒驾,且近三年来交通事故肇事排在第一位的均为酒后驾车。[1]
为了规制酒后驾车行为,台湾地区于1986年公布《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当时已将"酒醉"列为该条例第37条之处罚对象,汽车所有人若明知汽车驾驶人有醉酒、患病、精神疲劳、意识模糊等情况而不予禁止驾驶者,也将处以吊销驾驶证的处罚。后1975年及1986年等两次修正,为提高其警示程度,将罚则提高至第35条。1997年又明文规定拒绝接受检测者的处罚规定,并且将"酒醉"二字修正为"酒精浓度过量"。1999年,台湾首次将酒后驾车"入刑",仿造德国刑法第三一六条之规定,于刑法第十一章公共危险罪增订第185条之3,规定:"服用、品、酒类或者其他相类之物,不能安全驾驶动力交通工具而驾驶者,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三万元以下罚金。"[19]酒后驾车行为由单纯的行政不法提升到刑事不法。2001年再度提高其罚款金额至新台币15000元(约合人民币3200元)以上60000元(约合人民币12000元)以下,并将"酒精浓度过量"等文字修正为"酒精浓度超过规定标准",且增加对于驾驶执照扣掉期间之再罚的规定。2002年再将"禁止其驾驶"等修正为"移置保管其车辆"。2007年修正该条,将刑度提高为"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并科十五万以下罚金。"显示岛内面对交通安全相关议题重视的态度。2011年,台湾省新北市一名消防员赖文莉遭遇酒驾追撞截肢,引起台湾民众对于不能安全驾驶动力交通工具罪量刑之强烈关注,同年11月30日台湾当地政府旋即修正"刑法"第185条之3,提供法定刑度,并增订加重结果犯之处罚规定:"服用、品、酒类或其他相类之物,不能安全驾驶动力交通工具而驾驶者,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并科二十万以下罚金。因而致人于死者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伤者,处六个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20]但酒驾情况并没有在"重刑"之下有所好转,2012年4月25日,台湾富豪之子叶冠亨(人称"叶少爷")酒驾害死3条人命,引发社会公愤,高雄地院宣判,由于叶酒驾失控撞上安全岛,致同车乘客陈冈逸死亡,还波及晨运妇人李幸蓉身首异处,更间接害李妇丈夫悲愤猝死,2人8岁成孤女,严重罔顾公众交通往来安全,重判他6年,创下岛内酒驾致死案件判刑最重案例。[2]有些"民选代表"、"议员"甚至鼓动"立法院"将一般醉酒的刑度提高至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但亦有学者任务修法提高法定刑作为解决不能安全驾驶行为之手段,无异于缘木求鱼,有违罪刑法定原则。
二 台湾地区关于酒驾的法律规范与大陆相关规范之比较
综上内容可知,较之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刑罚规制酒驾的时间较长,且相关规定经历过多次的修订和调整,醉驾入刑后的司法制度较为完善,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与我国2011年修改后的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内容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范相比较,台湾地区对于酒后驾车的法律规定具有以下特点:
(一)犯罪构成较为严谨和封闭,规制范围更加广泛。台湾地区规制酒驾的罪名简称为"不安全驾车罪",其犯罪构成有三:第一,服用酒类、、剂或类似物品。此三种物品皆是足以影响人类意识状态之外的刺激物品。与刑法第一三三之一的仅仅限定醉酒状态相比,更加广泛。第二,不能安全驾驶,即当事人因服用前述物质导致无法正常、安全的驾驶动力交通工具。台湾学术界虽然对于此罪属于抽象危险犯还是具体危险犯争论不休,司法实务上则明示采用抽象危险犯,即酒精含量,呼气检测超过0.55毫克,血液酒精含量超过1.1毫克没公升即达到"不安全驾驶"的程度,但又辅以酒精含量,呼气达到0.25毫克以上而为达到0.55毫克,若辅以其他客观事实,得认证已达到"不安全驾驶"。在。三、驾驶交通动力工具。此处的动力工具指凭借非人工动力而推进的机械工具所产生行进动力的交通工具,包括机车、汽车卡车、电车、船舶、航空器等在内。相比之下,刑法一三三条的"驾驶机动车"的表述就过于简单。
满足了以上三点仍不能达到犯罪成立的标准。在台湾地区犯罪成立需要经过"三阶段审查"即第一层构成条件成熟,第二层行为具有违反性,有侵害他人、社会的法益的事实或可能性、应然性。第三层为有责性,即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原因所在。而内地在"醉酒入刑"之处就面临着醉酒是否要一律入刑的争议,就在于虽然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也强调犯罪行为必修以侵害或威胁到刑法所保护的法益,但却缺少对于酒驾这类抽象危险犯的"危险"以及"危险"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威胁或侵害程度的界定与厘清,最终导致实务上的判断规则偏离"罪行法定"的原则,仅仅以血液酒精含量为唯一标准,导致发生在停车场附近挪动车位被举报酒驾,最终被判处刑罚的案例。而台湾地区对于此模拟较有争议的犯罪类型多是加以具体案例以及"大法官"的评析,把抽象的犯罪具体化,判断标准不仅有酒测结果,还包括客观具体的辅助证据,使得"罪当其罚,罪罚相当。"
(二)刑事处罚较重,行政处罚严格。从前面对于台湾地区对于"酒驾"的立法历程可以看出,岛内对于"酒驾"的规制经历了"由轻到重"、由"简单到逐步完善"的过程。首先,"由轻到重"是指酒驾最初由行政罚升级至刑事罚,财产处罚由1986年的"一百元以上三百元(旧台币)以下罚款",升至2011年的"科处或并科处二十万以下罚金(新台币)"。自由刑由"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升至"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而内地"醉酒"处罚的最高限不过拘役六个月,但相同的是台湾地区每一次修法的进程都是由社会影响比较大的案件推动,如"叶少爷案件"、"女消防员案件"等。但一些学者却认为刑罚的力度要与其对社会造成的损害程度相当,一味依靠刑度的提高治理酒驾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导致刑罚体系的混乱,如果不安全驾驶罪的刑罚提高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则将超过交通肇事罪的最高刑罚限度,而导致一些肇事司机为了减轻其犯罪的负担选择酒驾后肇事逃逸,而给道路交通秩序出现严重的混乱,也较重了交警职务的危险性。其次,由"简单到逐步完善",则是指规范酒驾的法律规范的层级不断增多,每个层级规范的内容不断细化,对于处理酒驾案件的整个过程的规范更加到位。自1986年酒驾被归于行政罚处罚后,经历了多次修改,增加了对肇事车辆所有人、拒绝接受酒测者、负载未满十二岁的肇事人员等的处罚规定,对肇事车辆的处理也改为保管制,收取保管费用,如保管期限到期后所有人在三个月内没有取回车辆,则保管机关将其依法拍卖。对于处理酒驾案件的人员也有相关的行政程序法加以规制。目前台湾尚无德国、日本地区的取缔酒后驾车程序法简称"取缔程序法"(即 处理酒驾案件的行政程序法),而是依据《行政执行法》,其执法程序包括拦停、询问、领交付证件、酒测、检查甚至同行、留置等。
而大陆方面,醉驾行为从一种违反行政法行为上升到犯罪行为,因其独有的特点而使得办案人员在适用在侦办醉驾案件时,由于其独有的特性,使得办案人员醉驾入刑也产生了与刑事诉讼法的冲突。
1、根据公安部《公安机关鉴定规则》规定,办案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抽血行为后,由于其所属交警部门受制于技术能力与法定资质的影响而无法进行鉴定时,必须通过办案人员呈请--领导批准的方式进行委托,并制作《鉴定委托书》。由于涉及热机、取样、混匀、离心等一系列检测步骤,一例血液酒精检测需耗费10 ~ 50 分钟不等,加上检材报送路途上的时间,严格的委托鉴定程序如果是外部委托,还要考虑到被委托的鉴定机构可能由于承担其他业务较多,而不能及时出具检测报告而造成的延迟,致使从抽血到检测报告之间往往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间隔,甚至超过12小时。在这段时间中,办案人员要将犯罪嫌疑人带回办案机关进行讯问,以便确认犯罪嫌疑人身份与犯罪实施过程,并采取下一步行动。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不得超过12小时,由于犯罪嫌疑人处于醉酒状态,对其讯问难以开展,甚至会出现12 小时仍未查清犯罪嫌疑人身份的情形,此时如果检测报告还未作出,公安机关就缺乏将犯罪嫌疑人继续拘留的法律依据。如果释放,由于犯罪嫌疑人身份不明,则给案件继续侦办带来巨大困难。[3]
2、对醉酒驾驶行为设定的最高法定刑为拘役,在所有的刑法罪名中只此一例,而逮捕必须是针对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的犯罪嫌疑人,因此,对醉驾案件不能适用逮捕的强制措施。而在实践中,由于拘留的期限只有七天,拘留七天的期限届满,司法机关就没有了继续关押犯罪嫌疑人的法律依据。[4]但是,在这七天内走完从侦查、到法院判决的全部诉讼程序,未免仓促。在此情况下,只能对犯罪嫌疑人适用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但是,问题随之产生,如果遇到犯罪嫌疑人拒不交纳保证金或提供保证人以及拒不在监视居住期间履行法定义务,办案机关又将如何实施?逻辑上,如果遇到犯罪嫌疑人拒不交纳保证金或提供保证人则无法适用取保候审,但又无拘留和逮捕的适用为后盾,只能适用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期间对犯罪嫌疑人24 小时的全方位监督在技术上不具备可行性,如果犯罪嫌疑人出于对任何强制措施的抵触情绪在监视居住期间拒不履行义务,则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五十七条对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期间违反义务的--予以逮捕,在此情况下,不能适用逮捕的醉驾,使得醉驾入刑与刑事诉讼法再次产生冲突。
综合上述内容可知,台湾地区对于"酒驾"采取的是全面与综合的治理方式,不仅规制肇事人员,还提高了汽车所有人、未满十二岁儿童监护人的注意义务,有效的避免了肇事人员不配合检测和其他环节纠纷的产生。而内地入刑不到2年,对酒驾的处理还处于比较"粗糙"和简单的阶段,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治理酒驾案件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如醉酒入刑后与刑诉法有冲突,缺乏继续拘留嫌疑人的法律依据。因此,笔者认为醉酒入刑只是一个开端,治理酒驾任重道远,需要不断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有效配合,才能做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慧锦.不能安全驾驶动力交通工具罪量刑事务分析[J].司法周刊,第1612期。
[2] 台海网."叶少爷"酒驾案一审判6年,判刑定谳学校将开除学籍
[EO/LB]http://.cn/c/2012-11-10/104925550883.shtml.2012.6.7
李省等7人均系无业人员,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19岁,自2004年8月起纠集在一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疯狂实施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
淮北市中院经审理查明,2004年12月,李省、毛玉龙、石祥、赵某、徐某预谋实施抢劫淮北市交通宾馆餐厅经理李某,后李省等人多次跟踪李某并确认了李某的住处,并准备了作案工具。2004年12月18日晚6时许,李省、毛玉龙、石祥携带作案工具窜至李某的租房处淮北市淮海路312号1栋602室,三人从楼顶下去,通过厨房窗户进入室内守候。徐某在交通宾馆跟踪李某并随时通告李某的行踪、为李省三人递送食品、香烟等物品。李省三人在室内守候了三天。在守候期间,李省将室内的VCD、毛毯等物让徐某拿走卖掉。2004年12月20日下午2时30分左右,任某开门进入李某的住处时,被李省等三人控制,李省持刀刺击任某的右胸部,致任某当场死亡。三被告人从任某身上搜得现金200余元、手机一部。三人正准备离开时,李某开门入室,三人将李某按倒在地,李省持刀朝李某的颈、胸、腹部连刺数刀,致李某当场死亡。三被告人从李的身上搜得手机一部和其他物品后逃离现场。次日凌晨,李省、徐某再次返回现场,将李某的项链、戒指拿走。经法医鉴定,任某系被他人用单刃尖刀刺戳右胸部而致锁骨下动脉离断,失血性休克死亡;李某系被他人用单刃尖刀刺戳胸腹部、切割颈部而致多发性内脏破裂,失血性休克死亡。
法院还查明,2004年12月,被害人陈某某被入室抢劫、一案及淮北市怡园洗浴中心等单位空调压缩机被盗案也系李省、毛玉龙、石祥、徐某等人所为。
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李省、毛玉龙、石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入户实施抢劫,并致被害人任某、李某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被告人李省在实施抢劫行为时,对被害人陈某实施,其行为已构成罪,同时,被告人李省、毛玉龙、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被告人刘某为李省、毛玉龙实施盗窃行为提供作案工具,事后销售赃物,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被告人林某明知是犯罪所得赃物仍予以代为销售,其行为已构成销售赃物罪。被告人李省、毛玉龙、石祥积极实施犯罪行为,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均系主犯。由于被告人李省等人的犯罪行为给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应予赔偿。
最后,淮北市中院作出判决,主犯李省、毛玉龙犯抢劫罪、罪、盗窃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1万元、8千元,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主犯石祥犯抢劫罪被判处死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余四罪犯徐某、赵某、刘某、林某分别以抢劫罪、盗窃罪、销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15年、有期徒刑1年和管制1年;并处罚金3.3万元、2万元、1万元、1千元不等。被告人李省、毛玉龙、石祥、徐某、赵某同时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任某等经济损失计人民币20万余元;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陈某等经济损失计人民币17.16万余元,被告人李省、毛玉龙、石祥、徐某、赵某对上述赔偿款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并对李省等6人继续追缴犯罪所得。
河山镇中心学校806班 施凤明
他们都是一群被幸福遗忘的孩子,被遗忘在了一个阴暗的角落里,陪伴着他们的,只有“5.12”这个如梦魇般的数字。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8.0级特大地震,在四川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撒开了一道道,或深、或浅的伤口。四川在滴血!他们在滴血!我们更在滴血!
面对特大地震,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二(3)班的师生,原以为是普通小地震,他们躲到了课桌下。当他们意识到这并不是普通的地震时,已经为时已晚。强大的地震如同一个凶狠的恶魔,将他们困在它的魔抓之下,大部分人没能逃出来。时间定格在了14时28分这一刻,这是伤感的一刻。
同样时面对特大地震,北川中学高二(10)班的同学们则是纷纷丢下手中刚打开的课本,冲向外面,冲向生的希望。但还是有一些同学在“跑”与“躲”之间依然选择了“躲”,他们抱着头,躲在了课桌之下。此时的北川更是地动山摇,教学楼则像是地震这一恶魔的玩具,被轻轻摇了几下,便轰然倒塌。时间又一次定格,还是14时28分这一心痛的时刻。四川这一“天府之国”也不知成了多少人的“天府之国”!
假如,青川的他们能在刚发觉震感,就迅速疏散,那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假如,北川的他们能在“跑”与“躲”之间选择了“跑”,那又会是怎样?假如……但是!我们没有假如,只有那血淋淋的事实!大灾大难来临时,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逃生,也许只有一秒之差,就将生与死分隔了开来。正因如此,我们更加应该在平时,在大灾[:请记住我站域名/]大难没有来临时,加强疏散演练。有一句俗话说的好“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我们加强疏散演练也是为了防止,哪天大灾大难来临时,给我们生命造成过多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