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心理爱情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这个略显憨厚的小伙子以告白失败告终,一捧鲜花和一颗真心终究没换来佳人芳心,我心中略替他感到惋惜,可是好人和好人未必就能在一起,事实向来如此。
朋友的朋友渐渐地变成了朋友。我要去印度尼西亚旅行,一帮朋友簇拥着来到车站,带着欢笑,一一惜别。他在人群中,没那么显眼,意外的是竟带了礼物来。
“去了那里,没人陪你说话,可能还没有电脑,你可以用这个CD机听听音乐。”顿时一股暖流涌入心田,没想到他憨实的外表下藏着一颗这么细腻的小心脏。面对他的“大礼”,不知道说什么,只好报以微笑,会心收下。
回到大学校园后,我准备跨专业考心理学的研究生。他是个考研老手,一路帮衬,买书,买资料,找学校,找研友,在我紧张得睡不着觉的时候,带我去爬山,吃烧烤,享受美味的冰镇西瓜。他的坚强和毅力或许是指引我考研的最大动力,那段最艰难的日子,如果没有他,也许我早就败下阵来。在他的帮扶下,我的考研之路终于走上正途。放榜之时,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当初选择的学校,而他却以一分之差无缘名校。
走进研院的我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了。电话无人接听,QQ留言不回,连个影子都看不到。我知道,他对于梦想的追求一直是那样的执著和坚定,不会轻易放弃的,他一定是在某个城市某所大学的某间自习室里夜以继日地苦读。
一别两年,大年初一的零点零分,春晚刚刚数完新年倒计时,意外地接到他的电话。这一次,他仍然没能考上心仪的学校,而是调剂到了北京的一所“211”高校,电话中的他并没有怨天尤人,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或许还是不够努力吧”。
他自己承担了所有的苦涩,留给我的却是笑声。
之后的日子,每天都会收到他的问候。不久之后的一天,在参加完朋友婚礼回来的路上,收到他的短信:“做我女朋友吧。”
2月14日,情人节那天,他从家里来学校看我。久别重逢,我们只是相视一笑,从曾经的朋友变为恋人,多少有一丝小尴尬。徜徉在校园小道上,我们肩并肩地走着,一问一答。我一边给他介绍着校园景观,一边和他聊着校园生活,那种幸福的感觉到现在还尤感新鲜。曾多少次假想在美丽的校园里与挚爱的恋人花前月下,可是直到25岁,才迎来初恋的美好,那一刻的幸福,有什么能比?
往后的时光里,生命中多了一个人陪伴。早上起床收到的第一个问候来自于他,一天的美好常常开始于他的鼓励和支持。虽然身在两地,他却尽量让我觉得就像在身边一样。在阳光温润的春天,每隔两个小时,就会让埋首书中的我从图书馆出来,去镜湖边晒晒太阳,隔着电话聊聊天;夏天热得睡不着,他给我寄来小风扇,给我买来平时爱看但没时间看的励志书,好让我暂时忘记炎热,享受阅读的;秋天干燥,他会不时提醒我多喝水,也会监督我在秋高气爽的好日子里和朋友外出游玩,生怕我憋成个书呆子;冬天大清早,我得起床奔赴幼儿园做课题项目,他却比我起得还早,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顶着寒风前行。
心理学的知识或许用在别人身上才是有用的。他也知道如何让我学以致用,常常给我出一些“难题”,让我思考。有一次,他从图书馆出来,见一群孩子在观察蚂蚁,童心未泯的他也凑身过去,孩子们把他当大孩子般对待,拉他一起观察起来。观察完蚂蚁后,还跟他们嬉戏了许久才分开。然后打电话告诉我,似乎与孩子相处的这段时间触动了他儿时的心弦,于是他跟我聊起了他的童年:“小的时候,妈妈总跟我商量,看完爱看的动画片就去做作业,可是别人家的孩子却是反过来的,他们的妈妈总是让他们先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对于孩子来说,到底是先看电视还是先做作业好呢?”
这个问题把我也问住了,他知道我很喜欢孩子,也希望从事与教育有关的事业,这个问题对现实教育的指导意义重大。我翻阅了能找到的一切资料,却没有发现关于这个问题的任何研究。一拍脑袋,我想,干脆就把这个作为我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吧。他听说我毕业论文打算研究这个,高兴坏了,马上鼓励我。北京的资源比江西自然丰富得多,此后每个周末,他都会跑到国家图书馆帮我查阅资料,给我邮寄。我则依着他给我的资料以及自己所能查阅到的,一步步勾勒论文轮廓,慢慢地,综述写好了,再慢慢地,我终于把实验设计做出来了,心理学的实验设计讲究的是个“巧”字,半点马虎不得。“卡壳”的时候,他与我一起探讨,给我出主意,可用的资源被他一一想到,最后,甚至还劳驾他那专门研究幼儿教育的师娘。
毕业前三个月,我终于交出了厚厚的一部论文稿件,捧在手心沉甸甸的。写完之后,我第一个发给了他,他帮着我精雕细琢,最后发给我一份形式完美的电子稿。
相恋两载,我已毕业,而他还在继续他的研究生生活。
南下深圳,我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中。我们依然靠着电话联络,相见的时光十个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常常有朋友问我:“异地恋,怎能受得了?寂寞的时候没人陪,伤心的时候没人安慰,况且,他有没有红颜知己你根本就无从知晓。”是的,有的时候的确如此,但就算寂寞,我也不会告诉他,就算伤心,我也尽量捡开心的事情说,最重要的,他有没有红颜知己是他的事情,我们有没有爱情才是我们该关注的。最艰难时期种下的爱情,怎能不堪一击?
最亲密的朋友也常常替我担忧:“无数活生生的案例告诉我们,大四时期的爱情总是劳燕分飞,它常常经不起生活的考验,有工作就没爱情,或者有亲情没爱情,何况你们相恋时就不在一起,毕业后又怎么保证?更重要的是,二十七八岁的姑娘你根本玩儿不起……”是的,大四的爱情常以悲剧结尾,“研”时的爱情又该如何保障?
每次面临选择,我都会想想自己又想想他,他也常常是想想自己同时也想想我,不论是工作性质还是工作地点,遇到再艰难的抉择,我们始终都不曾动摇,从没有因为地域、专业、工作性质闹过分手。我们都认为,“情”比“金”坚,最艰难时期种下的爱情,怎么能经不起现实的考验?
关键词:大龄女硕士 择偶 心理归零
1.问题的提出
据相关调查研究结果统计显示,大龄女研究生的择偶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甚至有些报道中还有关于女研究生的顺口溜。 “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大专生是赵敏,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更可怕,是东方不败!”
由此看出,由于生理、心理的差异和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使女硕士的择偶观相对于其他女性群体具有明显的差异。首先, 女硕士生属于高学历人才,独立意识强,追求男女平等。这样的教育背景使得女硕士对择偶的要求有所增高,更渴望找到能与自己达到心灵沟通的精神伴侣,另一方面又使得一些学历不高但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男性敬而远之。其次,从年龄上说,在读女硕士生的年龄大部分处于22—26岁之间,这个年龄段对于她们的择偶并没有多大优势,因为一般男性都较倾向于选择比自己年龄稍小的女性作为自己的择偶对象。因此,在读女硕士生的择偶问题的探讨,必定有其独特的必要性和意义。
2.大龄女硕士中存在的择偶问题
女研究生择偶时,持精神和物质双重注重的标准,她们非常看重双方感情,同时也看重对方的人品性格等内在条件。女硕士自己忙于学习,认识异性途径较少,只能依靠朋友、亲人的介绍。在择偶偏好上,女硕士研究生比男硕士研究生更为重视对方的物质基础,与男性硕士研究生相比,对另一半有更高的物质条件期望。绝大多数在读女硕士生要求对方的总体条件好于自己的总体条件。那种只考虑感情的洒脱而浪漫爱情也许只存在于影视剧当中。
3.女硕士择偶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
3.1社会因素
市场经济追求的利益最大化,增强了人们的世俗化和功利化心理。这些使在读女硕士生的择偶价值取向趋于务实,重视奉献与索取的统一,物质因素成为她们仅次于精神需求的第二大择偶标准。此外,一些大众传媒导向的偏颇,过分强调自我、一味追求个性、忽视责任和义务等等,使得部分女硕士生的择偶价值取向出现一些问题。
3.2家庭因素
尽管大学生的择偶观有所波动,但父母的婚姻状况对大学生理解配偶和形成择偶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父母婚姻状况不好的家庭环境下长大成人的女硕士生,在自己的择偶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她们自身缺乏安全感,对婚姻产生不信任感,惧怕婚姻生活;择偶心理理想化,择偶标准过多,对男友不断挑剔,最终导致男友难以忍受,选择与其分手;缺乏对对方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3学校因素
高校对女硕士生的择偶问题缺少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在2-3年的硕士生学习过程中,基本没有进行爱情、择偶及婚姻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是重科技知识的传播,轻情感表达的培养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忽略了人的情感需要,致使一些硕士生的认知能力较高,但情绪智商不高,表现在认识思考及处理情感问题时的冲动性、幼稚性和随意性。
3.4同辈群体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大学同学在人人网、QQ空间、微博上晒出自己的结婚照及幸福婚姻生活,这对还在上学的女硕士生尤其是仍在单身的女硕士生是一种暗示和刺激作用。当今高校及社会上普遍弥漫着“剩女”的说法,看到周围好多同学都在因自身年龄而担忧自己的择偶时,女硕士生也会被这种氛围所干扰,心中不免增添些许焦虑,也开始行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自己的单身问题。
3.5自身因素
性格外向自信的女硕士生,往往有机会认识更多的异性,选择对象相对容易些。此外,她们勇于追求,不仅仅局限于“男追女”的模式中,遇到自己中意的对象,能主动把握时机,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性格也影响了在读女硕士生对学业与择偶的正确认识。有的在读女硕士生以学业为重,整天呆在实验室与图书馆之间,时间都用在了学业上,极少与外界接触,缺少认识他人的机会。当回过神来的时候,自己却也早已加入了剩女的行列。
4.大龄女硕士择偶问题解决的几点建议
4.1培养女硕士爱的能力
当女硕士有较高的“爱商”,她就能鉴别恋爱的真诚度、勇敢地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自信地接受这份爱情,而且还能够婉转地拒绝自己认为不合适的爱情、正确的处理恋爱中的矛盾与冲突以及面对失恋的心理承受力,从而保持爱情的长久。所以,对女硕士“爱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必修课程,来提高女硕士爱的能力。
4.2参观现实生活中幸福婚姻的案例,体验积极情绪
组织女硕士参观现实生活中幸福婚姻的案例,对其进行鼓励让其对婚姻有积极正面的印象。大龄女研究生其身份就昭示着她们是有着比较高的文化素养我们应该充分给予信任,相信她们都有能力、潜力走向成功。何况是择偶这么一件平常事情呢?
4.3有效的心里归零、空杯心态的心理训练
对在校大龄女研究生进行心理归零、空杯心态的心理技能的训练将是帮助大龄女研究生在生活中成功实现角色转换的关键;在生活中你只是你作为应该出现的角色且时时心理归零这样不会让你的家人配偶感受到紧张和压力,那么他一定会体会到你真心和爱意;这样工作和生活部都尽在自己的把握之中吗?心理归零将使大龄女研究生的择偶不在难。
5.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龄女研究生的数量将逐年上升,那么以何种视角和态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懂得去挖掘大龄女研究生自身存在的勇气、乐观、希望、诚信、毅力、快乐等积极心理品质和生活态度,以抵御因择偶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兴芬.女硕士研究生择偶观调查研究——以云南大学为例: 高校科技[J].科技视界,2012.
关键词:黑人女性 爱情 自我 主体 身份
一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文学奖的获奖者,著名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通过小说讲述黑人的苦难历程,并阐释了包括种族、性别和两性关系在内的话题,旨在“帮助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建立对其自身的尊重与爱”[1]。莫里森在两部作品《最蓝的眼睛》[2]和《宠儿》[3]中分别涉及对了黑人女情生活的描写,并探讨了黑人女性追寻主体身份的成败。本论文旨在通过比较波莉和赛丝二者的爱情关系,分析黑人妇女在爱情中追寻“自我”的过程,并讨论黑人女性应如何在婚恋中建立“主体”的身份。
波伏娃(Beauvoir)在《第二性》[4]中指出,男性作为人类的代言人,是绝对的“主体”。由男性为中心而派生的相对概念,即女性,仅仅作为男性的参照物和性的身份存在。相对男性的“主体”身份,女性被定义为“他者”。如黑人女性主义者科林斯[5](Patricia Collins)指出,对黑人女性而言,要获得“主体”身份,不仅仅要面对来自白人男性的种族和性别歧视,还要警惕可能来自黑人男性的性别压迫。美国黑人女性是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受害者。黑人女性如何在与黑人男性的关系中重构身份,成为“主体”是众多黑人女性作家所关注的焦点。黑人女性主义者认为通过与黑人男性建立平等互助的爱情关系,黑人女性可以获取力量,继而成为“主体”。在奴隶制或白人文化侵蚀的危险环境中,黑人男性的支持和关爱对黑人女性建立“主体”身份而言也尤为重要。
二
波莉与乔利的爱情关系并非从始至终为急风骤雨裹挟。在恋爱阶段和婚姻初期,两人对彼此充满依赖和爱慕。波莉原先生活在静谧的南方小镇,生来残疾的她从小就有一种自卑感。乔利的到来应和了波莉对爱情的渴望。两人第一次见面时,乔利亲吻波莉畸形的脚来表达他的抚慰。这一行为缓解了波莉因身体畸形产生的自卑心理。乔利珍视波莉的残疾,认为这是她与众不同的地方。乔利的悉心照顾让弥补了波莉身体上的缺陷,使她感到完整和美。波莉爱上了乔利,在她眼里,只要“头挨着他的胸脯”,就能“走向大海,走向城市,走向树林……直至永远”[2:92]。波莉感到慰籍,满足,甚至欢喜。在这一阶段,乔利并没有向宝琳施加“主体”的压迫,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女友。
和二人早期和谐的爱情关系相比,他们的婚后生活可谓有着天壤之别。在新婚燕儿时,乔利对波莉照顾有佳,但不久之后,他就开始扩展属于自己的生活圈子。而波莉也很快就厌倦了单调的家务。尽管乔利仍尽可能安慰波莉,他对波莉独守空房的苦闷也渐渐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乔利的行为疏远了两人,并造成了争吵和分歧。乔利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作为男性对女性“他者”身份的内化。尽管他是黑人,但作为男性的他仍比波莉有更多的空间。波莉坦言,“他总能找到人和事消磨时光――总有人上楼来找他,他也很乐意去陪伴他们”[2:94]。和少数黑人妇女交往的失败也让她更为自卑和寂寞。
两人关系破裂的第二个表现是失和的。黑人女性作家并不忌讳有关黑人的描写,而视之为展现黑人男女关系的重要方面。柯林斯将黑人的爱情关系划分为无情和有情。她称有情让双方在中找到了“性的表达方式”。性生活是双方在肉体和精神上的交合,而非一方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
波莉在乔利第一次放火烧毁房子的时候,原本执意要离开他,但乔利的温存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通过,乔利让波莉再一次看到他对自己深沉的爱。波莉称这种美好的感觉为色彩斑斓的彩虹,让她感到“两腿之间大笑”,让她回忆起童年,也让她变得“强大、漂亮、年轻”[2:48]。然而这道美丽的彩虹如同昙花一现。乔利整日满身酒味,这让波莉无法忍受。他在波莉睡着时强行与她发生性关系充满了发泄的意味。女儿佩科拉也无不惊恐地将父母在床上的活动看作痛苦的搏斗。乔利扮演了传统男性“主体”角色,将波莉仅仅视为单纯的“性”存在。 波莉在过程中的沉默既呼应了她作为“他者”的身份,又是对乔力男性“主体”的反抗。
白人文化的冲击是造成波莉与乔利婚姻分崩离析的根本原因。但在北方的新生活被白人文化笼罩,在那里有许多已经被白人文化“漂白”的黑人女性。被“异化”这群黑人女性和强势的白人文化让波莉迷惑又倍感压力。白人不仅在人数上迫使波莉认识到自己“他者”的身份,更通过隐形的文化侵略离间波莉与乔利的关系。在生佩科拉时,波莉被白人医生视为“不知疼痛”的“母马”[2:101]。白人对她的“物化”彻底击碎了波莉的自尊心,并让她从一开始就认定佩科拉是丑陋的。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无法爱自己的孩子也就等同于对丈夫的否定,对自己价值的否定,对黑人价值的否定和对白人审美标准的被迫内化。白人文化的压迫让波莉重新陷入失去“自我”的危机。
其次,白人文化在迫使波莉重温对秩序渴望的同时让她企图建立新的秩序体系。由于乔利的忽视和黑人社区的隔离,在重构“主体”的过程中,波莉不得不再一次依靠毁灭她自尊心的白人文化。主流白人文化通过电影等宣传手段中时刻展现着完美的白人爱情。电影中出现的美丽温柔的白人女性和英俊浪漫的的白人男性形象深深根植于波莉心中。波莉认为自己通过电影“学到了一切可憎可爱的东西”,然而波莉实则已被大众传媒工具“漂白”[6:35-8]。正如弗朗兹法农[7:8-31]在《黑皮肤,百面具》一书中曾将主流白人文化体系下的白人、黑人形象做出比较。为维护白人的至高统治和完美形象,白人定义白皮肤象征纯洁和道德,而黑人的黑皮肤则代表着肮脏、邪恶和诅咒。波莉接受了白人文化的“洗礼”,她对乔利态度在不知不觉中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她不仅鄙视乔力,更渴望在各种方面超越乔力。她重新回到了教堂,自视比原先鄙视她的黑人妇女更有“德性”。她开始报复乔利,乔利越是迷恋陋习,她越是高兴。她庆幸自己在白人社区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波莉以这些行为将自己与乔利划清了界限。与品德低劣,失业游荡,酗酒,暴虐的乔利相比,她是美德的典范。乔利在波莉心中的扭曲形象与白人文化霸权主导下黑人的粗鄙形象如出一辙。
然而波莉却并非比乔利“高尚”多少。尽管她企图重构“主体”身份,但她的行为呈现出一种扭曲的“主体”形象。她在教堂中为乔利祷告,但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毫无顾及地点燃家庭暴力。她对乔利视而不见,而把“爱”全盘留给了白人雇主一家。波莉渴望被白人接受,而为白人当保姆是她接近白人生活的唯一机会。通过获得在白人“明亮”、“珍贵”、“可爱”的家里工作的机会,得到白人的赞赏,甚至视白人丢给她的外号如获至宝,波莉重复着她儿时关于整洁和秩序的梦想。只是现在这一梦想已在白人文化的腐蚀下被严重扭曲。波莉成为心甘情愿地维护着白人世界秩序并与黑人世界对立的傀儡。一个黑人越是渴望成为白人,他就越接近精神分裂,波莉实际上处于一种精神失常的状态。
三
与波莉千疮百孔的婚姻生活相比,赛丝与情人保罗D在爱情中体现了对彼此的爱和宽容。如果说波莉在爱情中毁灭,迷失了“自我”,赛丝则通过爱情找到了自我。首先,赛丝在爱情中保持了独立。赛丝一方面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角色,负责照顾保罗D和女儿的起居。另一方面,她没有因保罗D的到来象传统妇女一样停止工作。此外,赛丝并没有视保罗D为一切的中心。保罗D的出现也没有将赛丝与丹芙的母女世界改造成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家庭。相反,两人在共同生活中相濡以沫。保罗D并没有向赛丝施加“主体”的压迫,而是悉心呵护赛丝,期望与她在一起幸福生活。
赛丝的独立还体现在她拒绝为保罗D生育。为设法将赛丝从宠儿的“纠缠”中解放出来。保罗D恳求赛丝为他怀孕,认为只有拥有孩子才能进一步巩固链接两人的纽带。赛丝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请求考虑良多,赛丝认为保罗D仅仅想借此绊住她,赶走她其他的孩子,因此最终拒绝了保罗D的请求。在女性主义者看来,女性之所以会被男性定义为“他者”,很大程度上与女性天然的生育功能相关。女性因为受生育和抚养后代的劳累而无法象男人一样追求个体上的“超越”。波伏娃甚至认为唯有将女性从长年累月的生育、哺乳之苦中解放出来方能成为不依附男性的“主体”。赛丝的拒绝虽然由她对保罗D的误解引起,但也可以理解为她对“主体”的追寻。作为女性的她了解生育的痛苦和抚育孩子的艰辛。她希望主导决定权,渴望享受自主的生活。
爱情让赛丝找到了真正的自我。第一,在保罗D到来之前,赛丝和小女儿丹芙因杀婴事件被社区黑人孤立,经历了十八年离群索居的生活。岳母贝比萨格丝死后,赛丝越发严密地保护着母女的二人世界。保罗D的出现缓解了母女俩因隔离而窒息的生活。他带领两人参加镇上的狂欢节。保罗D的热情在无形中缓和了赛丝与社区黑人长期的对立局面。与当地黑人关系的缓和象征着赛丝迈出找回自我的第一步。赛丝开始意识到自己也许正在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第二,两者通过回忆成为过去和未来的“主体”。赛丝和保罗D均遭受过奴隶制的蹂躏。过去的阴影被两人有选择地尘封起来。莫里森认为,人们往往因为害怕而不愿回忆;但当人们将回忆交织起来,这种集体的分享就能治愈个人的伤痛。在保罗D出现以前,赛丝不愿回忆过去的苦痛。她记得甜蜜家园的美景,但却不能想起自己和其他黑奴的非人经历。保罗D的出现开启了赛丝记忆的水阀。赛丝不仅得知了保罗D在狱中的悲惨遭遇与前夫黑尔的死讯,也在共同回忆中交织了自己的回忆并成为了过去的主人。
第三,保罗D的爱让赛丝重新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在文章结尾,保罗D要赛丝认识到自己才是“最美好的部分”[3:273]。作为母亲,赛丝将孩子看作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却因此忽视了自己的存在。她为了偿还杀死亡女宠儿的罪孽,不惜牺牲自己,最终险些被宠儿的贪婪吞没。保罗D的不弃不离让赛丝重新正视了自己,找回了“主体”。
四
从《最蓝的眼睛》和《宠儿》的两位女主人公的婚恋经历可以看出:建立婚恋关系是黑人女性建立“主体”身份关键途径。一方面,黑人女性寻求“主体”身份不能否认其作为女性而且是黑人女性存在的事实。被“漂白”的黑人女性其身份即不被白人承认也不被黑人认同。另一方面,黑人女性寻求“主体”身份不能割裂与黑人男性的关系,她们既要在内心独立于黑人男性,更需要黑人男性对其女性身份的尊重和支持。与黑人男性建立平等、互爱的关系能够帮助黑人女性找回自我。
参考文献:
[1]Beaulieu, Elizabeth. (2003) The Toni Morrison Encyclopedia. Westport:Greenwood Press. vii-x.
[2]Morrison,Toni.(1970) The Bluest Eye.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3]Morrison,Toni.(1987)Beloved. New York: the Penguin Group.
[4]Beauvoir,de Simone. (1956). The Second Sex. Jonathan Cape.
[5]Collins, Patricia. (2002). Black Feminist:Thought, Knowledge, Consciousness, and the Politics of Empowerment.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 1-201.
[6]王守仁 吴新云 (1999) 性别 种族 文化:托妮莫里森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5-8页
[7]Fanon,Frantz. (2008).Black Skin,White Masks. Pluto Press. 8-31.
山东省高校教学项目《网络时代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于2010年-2011年对全国30多所不同层次高校的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进行了调研,发现高校虽然普遍重视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指导,但是,管理不善、穷于应付、效果不佳的现象仍然存在。我校中文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和写作方面也都存在不少问题,近些年来论文质量持续走低。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高校创新教育活动中最活跃因素的高校教师应该主动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选题到写作规范,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通过毕业论文环节的训练,真正实现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
本课题组对我校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两个中文本科专业2008至2012届毕业生(不包括专升本、第二专业)1755人的论文及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研究,从学生预选题目到在指导教师引导下写作,中国古代文学方向历来是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重点,这个方向更改为其他方向的人数也很少。从这五届学生1755篇毕业论文的题目来看,中国古代文学(包括文献学)方向420篇,约占24%;现当代文学方向598篇,约占3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139篇,约占8%;语言学(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349篇,约占20%;文艺学与美学方向70篇,约占4%;中学语文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方向136篇,约占8%;选其他方向(包括秘书学、新闻学等)者约占2.5%,见下表:
曲阜师范大学2008届至2012届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本科毕业论文分方向统计
中国现当代
文学 中国古代
文学 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 语言学 文艺学
与美学 教学论 其他
篇数 比例 篇数 比例 篇数 比例 篇数 比例 篇数 比例 篇数 比例 篇数 比例
2008届 401 166 41.4% 96 23.9% 38 9.5% 85 21.2% 6 1.5% 10 2.5% 0 0.0%
2009届 445 164 36.9% 116 26.1% 34 7.6% 78 17.5% 23 5.2% 18 4.0% 12 2.7%
2010届 284 83 29.2% 73 25.7% 26 9.2% 67 23.6% 12 4.2% 16 5.6% 7 2.5%
2011届 253 74 29.2% 53 20.9% 25 9.9% 55 21.7% 14 5.5% 20 7.9% 12 4.7%
2012届 372 111 29.8% 82 22.0% 16 4.3% 64 17.2% 15 4.0% 72 19.4% 12 3.2%
总 数 1755 598 34.1% 420 23.9% 139 7.9% 349 19.9% 70 4.0% 136 7.7% 43 2.5%
笔者对其中420篇中国古代文学方向论文进行了研究,针对该方向毕业论文在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指导意见和合理建议。
一、充分认识选题的重要性,克服应付和依赖思想
毕业论文的选题至关重要,是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落实知识转化能力的训练过程,是检验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论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选题环节做不好,从很大程度上说明学生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欠缺;不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学生,也很难称之为好学生。对于这一点,经历过毕业论文写作的学生都有清晰的认识。在我们做过的《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卷调查》中,2012届372份有效问卷对第21项“你认为毕业论文的质量与你的选题有关吗”的回答,100%选择的是肯定答案“有”。但在每届论文初选题目时,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到位,存在应付和依赖指导的思想。
考察我院中文专业2008至2012届毕业论文,虽然预选题目的方向与实际论文方向变化不太大,但是,具体题目更改和变化比例却很大,达到80%以上。以2012届古代文学方向为例,82篇论文中有68篇题目有更改,更改率近83%,很多学生在预选题目时只是草草地考虑了一个大致范围,并没有深入、细致地思考题目是否合适,经过老师指导才发现自己所定题目并不妥当,不得不进行修改,如下表:
序号 原题目 修改后的题目
1 魏晋南北朝文学中的山水精神 谢灵运的山水情怀
2 浅议以禅喻诗 谢灵运山水诗的佛学因素
3 陶渊明思想浅论 浅析陶渊明人格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4 从汉乐府看汉代的妇女问题 花木兰与刘兰芝不同命运的对比分析
5 论纳兰性德爱情词词风 浅析纳兰性德词中的“月”意象
6 中国古代小说悍妇形象的文化意蕴 明清小说悍妇形象的文化意蕴
7 中国古代诗歌游子主题研究 《古诗十九首》游子思妇主题探析
8 宋人精神之“雅”与诗歌之“俗” 从苏、黄诗作看宋诗的以俗为雅
9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异类文章研究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反面教材”――明清反传统文章个例研究
10 宋词中的离愁别恨 欧阳修词中的离情别绪
11 竹林七贤与魏晋玄学思潮 嵇康与阮籍诗文的现实主义风格比较
12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张生形象转变原因探讨
13 《论语》研究 突破传统 逼视人性――谈《西游记》中女妖形象
14 李商隐“无题”诗探究 晏几道与秦观词中“泪”意象的比较研究
15 论古代诗歌中的爱情诗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女性情怀
16 论我国男性词人的女性书写倾向 从苏、秦词之比较看秦观词的情韵兼胜之美
17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中女性的进步意识
18 魏晋社会背景对诗人文学风格的影响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交友观
19 柳永艳词与宋代市井生活 《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比较
20 论杜甫诗歌中的沉郁情调 试论《聊斋志异》中的模式化结构
上表中前10篇基本上属于题目范围变化问题,后10篇的题目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论文题目与原定题目风马牛不相及。也有原题目被指导教师后,学生自己找不到合适题目,教师给出的题目学生又做不了,最后不得不应付了事,或勉强及格,或重新补作,从而影响了论文质量和成绩。中等及以下成绩的论文都存在对选题不重视、不认真的情况。
为了有效解决学生对选题不重视的问题,文学院在管理上也尝试着改革:一是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召开全体应届毕业生参加的毕业论文工作会议和指导教师会议,讲清楚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使师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论文工作。二是改变选题方式。以往虽然安排学生预报题目,但在指导教师安排方面并不考虑学生所报题目的方向,出现学生所选方向和题目并非指导教师专业擅长的情况,带来指导教师指导不便、学生更改方向等问题的产生,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在选题方面产生依赖指导教师的思想和等待、应付的做法。从2009级开始,文学院实行“三年三段,三选三结合”的方式,“三选”即学生选方向――选导师――选题目,“三结合”即学生自选题目、指导教师给出题目、教研室征集题目相结合,更宽范围、更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选题需要。三是提前安排选题环节。“三年三段”即:二年级的学习阶段――三年级的准备阶段――四年级的写作阶段。第一阶段的学习阶段,不仅通过《应用写作》必修课程了解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性质和学术规范,而且通过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论文(大型作业)的训练,开始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第二阶段的准备阶段,通过专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点,在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重点阅读原作、积累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第六学期期末,安排学生预选方向,然后根据学生所选方向安排指导教师,安排学生在假期中自己思考并预选题目;在四年级新学期开始的一个月内,通过自选题目、指导教师给出题目、教研室征集题目三结合的方式选题、开题,使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进行选题,使开题工作更加顺利,为毕业论文的顺利撰写奠定基础。
二、选题要有一定创见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陈旧、缺乏新意,简单重复他人的劳动,这是通病,在古代文学方向选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比如:
2009届毕业论文学生自己预选题目:《五柳先生带月荷锄归――论陶渊明的归隐生活》、《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顽石贾宝玉的情感人生》、《成也诸葛,败也诸葛――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性格》、《苏轼的人格魅力》、《论猪八戒之懒惰与勤奋》、《李清照词的凄凉意境》、《论〈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分析》、《可怜红颜多薄命――林黛玉性格初探》、《李清照前后词风比较》、《论中的女性形象》;
2010届学生自己预选题目:《红楼梦人物分析――悲情公子贾宝玉》、《漫谈苏轼的旷达》、《人生长恨水长东――一代词帝李煜的才情和失意人生》、《李清照词风》、《〈水浒传〉中女性形象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诗经〉的艺术特色》、《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浅析》、《试论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与其词作》;
2011届学生自己预选题目:《宋江之忠义分析》、《〈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男人心目中理想的女人形象――红楼梦黛玉与宝钗的对比分析》、《以文观人――从苏轼诗词看苏轼其人》、《唐传奇中的侠义精神》;
2012届学生自己预选题目:《袭人和晴雯形象初探》、《论杜甫诗歌中的沉郁情调》、《探讨〈水浒传〉的忠义思想》、《浅谈李白的诗歌特色及影响》、《论李清照的情感世界》、《论林黛玉》。
以上题目基本上属于老生常谈,毫无创新可言,其结果是绝大多数被指导教师否掉了,学生重新选题。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本身就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引导下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学生撰写的论文不能人云亦云,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去重复别人的劳动,不动脑筋,不做研究,何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何谈培养创新能力?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对本科论文创新缺乏正确而清晰的认识,二是缺少学术积累,对学术研究动态也缺乏应有的了解,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因此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注意在继承原有研究基础上寻求新方法、新角度,不因循旧说而影响探寻新发现,要形成新观点、新成果。
任何科学成果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创新就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具有新发现、新见解、新成果,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已有结论的怀疑,关键是找到从怀疑向创新转化的契合点,做到不迷信权威,不盲目从众。
很多大学生往往认为别人研究过的题目没有再研究的必要了,再研究也不能出新成果,因而造成胆怯和畏缩心理,更不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质疑。
关键词 高中生 恋爱心理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85
High School Love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ZHU Qianyun
(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00)
Abstract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in adolescence, they learn to withstand the pressure and also suffer from various problems such as troubled love, so th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love the status quo,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terview survey article by 300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ity of their current situation in love, in love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paper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igh school students impro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reasonable choice of educational content,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school - Family - Social integrative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strategies for students love give proper proper guidance.
Key words high school students; love psychology; education
本文通过对高中生恋爱情况的调查,分析高中生的恋爱心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对策,为解决高中生的恋爱困惑,妥善处理恋爱与学业、友谊的关系,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 高中生恋爱状况与分析
本文采取访谈方法对某地高中生进行随机访谈。访谈高一至高三学生各100名,男女各半,共300名学生。
1.1 恋爱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初恋在年龄15岁时达到最高值。有过恋爱经历的高中生初恋年龄基本在18岁以内,相比于过去同龄人他们对异性的期待和渴望是比较强烈的。有过恋爱经历的男生41.5%,女生39.2%;非独生子女中有过恋爱经历的人占了44.3%,明显高于独生子女的恋爱人数;三个年级中,高三年级学生有过恋爱经历的比例最高,占了41.9%,高二年级次之,为41.2%,高一年级最低,为37.1%;文科生谈过恋爱的比例为46.2%,而理科生仅为35.1%;普通高中谈过恋爱的占41.1%,重点高中占了38.9%;城市学生有过恋爱经历的为53.5%,城镇的为41.0%,而农村有31.5%。
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男女生都处于青春期,对异性的好奇与吸引、对爱情充满向往。加之传统文化的影响,男生可能更为主动,女生则较为被动,所以男生的比例略高于女生。非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需要把关注与爱分配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孩子可能更希望获得别人的关心和爱护,所以非独生子女的比例高于独生子女。文科生相对于理科生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更加注重感性思维,而理科生更理性,所以文科有过恋爱经历的人明显高于理科。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生理与心理不断发展成熟,对于异性也更加向往,所以随着年级升高比例会逐渐增加。重点高中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面,而普通高中的学生,在课余生活中,会接触很多除了学习以外的东西,所以普通高中谈恋爱会多于重点高中。农村的学生相对于城市的学生,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会更多的把精力放到学习上。
1.1.1 恋爱观
对于恋爱的态度,在接受调查的高中生中,表示不应该干预的看法的人数占了调查总人数的51.6%。进一步比较,不同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在不断的发展成熟,对恋爱的认识与学业的关系问题上,并没有发生大的转变与不同。在恋爱过程中,男生、理科生、重点高中的学生较为理性,面对爱情与学业的冲突更能冷静的处理。这可能是重点学校对学业要求更高,教师家长也督促提醒使然。
在关于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上,认为爱情与学业同等重要的占了39.1%,认为学业高于爱情的人占37.8%,认为爱情高于学业的只占6.6%,同学们在看待爱情与学业这两者的关系时并没有把爱情看得更加重要,至少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学业在其心目中的分量不少于爱情分量,学生并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他们在恋爱过程中还是很注意学习。
有65.4%的高中生认为恋爱最终目的是结为情投意合的伴侣。16.1%的学生认为最终目的是成家过日子,12.1%的学生则没有想过恋爱以后的下一步,6.4%的学生则只是为了满足的需要。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恋爱是为了将来考虑,做准备,可见现在的高中生还是有一定的思想,并不是为了单纯的。
1.1.2 恋爱原因与方式
高中生恋爱的最大一个原因就是从感情出发,顺其自然,占55.5%,其次就是为了避免孤单,占23.3%。目前高中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中缺少了同伴的陪伴,导致他们很容易感觉孤独,当有异性向他们靠拢,给予他们关心、支持,就很容易发展感情。由于逆反心理、面子问题谈恋爱的高中生很少,可见他们还是有一定的思考,而并不是盲目的。
高中生不谈恋爱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没有考虑过,占33.3%,其次就是认为“不现实,以后不可能在一起,没意义”,占28.9%,16.7%的高中生虽然有了喜欢的人,但还是认为应该以学习为主,12.8%的人只是由于没有合适的才没有恋爱。最后因为对方不同意而没有恋爱的占8.3%。可见大部分高中生还是从当前的学业和未来考虑,由此也可见,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叮嘱还是起着一定的作用,他们会觉得现在还是以学习为主。
当恋爱失败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出正确的行为,其中50.1%的学生选择好聚好散,23.5%的学生选择了发奋学习,当然也有学生做出了消极的反应,18.9%的学生沉溺于悲伤中,5.6%的学生又重新选择恋人,0.5%的学生转爱为恨,1.4%的学生更是选择了伺机报复。男女生失恋时,男生更容易选择发奋图强或者好聚好散,而女生更多的是选择好聚好散。
高中生最常见的恋爱方式就是日久生情,占了66.2%,其次就是一见钟情,占了23.0%,接着就是朋友介绍占了6.1%,其他3.4%,最少的就是网恋了。可见在高中生中,学生还是通过接触、通过时间的积累,才有了感情的。
有55.1%的学生认为感情在恋爱过程中最重要,43.3%的学生认为两者都重要,只有1.6%的学生认为物质条件重要。可见,在恋爱过程中,学生还是更加注重感情方面,可能是由于对生活没有担忧之处,一切都有家长安排。
1.2 恋爱动机与标准
通过调查发现,高中生在恋爱动机与标准上,情感性>婚姻性>消遣性>功利性>性>面子性,从总体上看,高中生的恋爱动机还是比较注重情感,比较端正,以积极面为主,当然男生、理科生的消极动机强于女生。
择偶标准:个性品质>才智>外表>家庭背景,高中生在择偶时更加注重的是对方的内在品质。文科生、女生对对方有更高的要求。非独生子女对才智的要求高于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在家庭背景和个性品质上要求高于非独生子女。重点高中生在家庭背景、个性品质、才智上的的得分都高于普通高中生。普通高中生对外表要求高于重点高中生。不同家庭来源的学生对个性品质的要求都是最高的,对家庭背景的要求是最低的。
1.3 恋爱教育方面
绝大多数的高中生(75.3%)都认为学校应该正面引导,19.4%的学生认为应该顺其自然,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坚决禁止。对于管理方面,有48.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管理有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还有33.4%的学生认为学校管理不当,引起反感,说明学校管理方法还有待提高和改进。教育方式上,学生认为教师在发现学生恋爱的时候更多的采用处分,达到了39.9%,其次就是分析利弊,进行引导,达到了31.0%,教师选择禁止的占了25.1%,不作为的老师只占了4.0%。可见有一部分教师对待学生谈恋爱会采取强制措施,又有一部分教师会采取引导的方法。强制管理引起学生的反感。对学生心理健康引导上,从未进行占53.9%,偶尔进行的占30.6%,说明学校在相关方面的引导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当然大部分学生对开展此类教育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占总人数的54.8%,希望开展的学生为25.3%,非常希望的为13.3%,可见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需求。
2 教育对策与思考
通过对高中生恋爱状况进行调查访谈,可以了解反映高中生对与恋爱相关方面的认识,为我们进行妥善的教育引导提供依据。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的教育要妥善引导,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当然也只有真正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教育才能有效果。因此对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的因素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最优化。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中生心理素质。通过开设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课程、活动,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体验各种生活情景与不同情绪,提高挫折承受力,学校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优良氛围,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2)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开展健康的性教育。通过对高中生进行访谈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高中生进行教育,除了相应的学科知识外,还应努力提高与加强情感教育与性教育、提高道德意识,审美能力与体验各种情绪的能力。
(3)学校―家庭―社会综合一体,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最深刻的,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对高中生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师应该做表率,做到教书育人,深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家长应积极面对孩子遇到的情感问题,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引导孩子正确选择,让孩子感受到亲密安全的氛围;当然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社会监督,净化社会环境,为孩子提供一片纯净的沃土。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综合力量,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用心观察,体验,使自己内外协调一致,不断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 金国婷.高中生的爱情观与爱情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2] 彭秀珍.大学生爱情心理及教育对策分析[J].玉林师专学报,1999(1):75-78.
[3] 梁晓珍.高中生恋爱现状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4] 曾宏燕.爱,你准备好了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1.
2010年度动漫产业研究报告
2010年度英语研究报告
徐特立从科举到新学历程考
乡镇中心园发展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
幼儿教师激励机制探究
回归自然——华德福教育创造性游戏的本质特征
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环境因素分析——基于柬埔寨幼儿学习汉语的思考
动画片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研究
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市场开发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企业外宣资料修辞功能分析及翻译策略
近代江苏女子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
社会转型时期的爱情——评电视连续剧《裸婚时代》
徐特立纪念馆简介(十七)
长沙师范学校专业介绍(十三)
徐特立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精髓及其现实意义
论徐特立政治教育思想对的影响
校长彭世华教授承担的《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省级目标和标准研究》课题举行专家论证会
儿童情绪能力与同伴交往的相关研究述评
我校六项教改课题喜获201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
湘西凤凰县农村学前儿童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让游戏成为幼儿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
美国品格教育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及启示
“两型社会”背景下高校青年工作资源整合研究
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断裂的社会学分析
论大学生的就业主动性
核心情绪理论研究进展
试论《红楼梦》人名的翻译
“E+C”模式在《饭店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资源在口译教学和学习中的运用
徐特立纪念馆简介(十一)
徐特立解决延安军民生活困难的四大贡献
徐特立教育思想对中学数学新课改的启示
长沙师范学校美术教育专业(儿童美术方向)的定位与思考
婴幼儿依恋行为背后的心理安全需求
试论教育券制度在我国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双语脑研究进展对我国早期儿童双语教育的启示
拯救与回归的呼唤——纪录片《幼儿园》中的儿童观探析
基于博客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讨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教育学分析
文学翻译创造性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更正
从模因论看英语议论文写作模板的作用
《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初探
浅谈动画的技巧剪辑
童心的异化与净化——宫崎骏动画中的儿童回归观探析
从《简·爱》的“火”意象看夏洛特·勃朗特的生态女性意识
来稿须知
徐特立纪念馆简介(五)
长沙师范学校专业介绍(七)
长沙师范学校精品专业介绍(一)
略论徐特立的科学教育思想
徐特立早期教育伦理思想探微
教育理论上的丰碑
徐特立与
长沙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从个体心理学视野看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角色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人本主义
一、案例介绍
李某(化名)平时喜欢自言自语,很少跟同学交流,跟陌生人交流时略微口吃。他总喜欢跟在漂亮女同学的后面,甚至有时为了能遇到漂亮的女孩子,他下课后一直逗留在教学楼门口,东张西望。他的异常举动有时会吓到一些女同学,很多认识他的女生都非常讨厌他。最近一段时间,他痴迷于英语课程的学习,原因是他很喜欢该门课程的老师,该老师长相漂亮,说话温柔,年龄在45岁左右。前几天的一个课间,他抱着一束玫瑰花送给该老师,并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说自己喜欢她。
此外,他还有半夜起床的习惯,他会在凌晨2、3点钟突然起来,然后把舍友都叫醒,逐一问他们:他是不是很丑?直到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才继续睡觉。诸如此类的事件发生过不止一次。
李某基本情况:男,大三学生,身材高大,体态偏胖,略显腼腆和紧张。家庭经济中上等,市区人,从小跟姥姥姥爷一起生活,依赖性强,父母离异,均再婚。
二、案例分析
为了帮助李某走出心理误区,使其健康成长,辅导员跟他进行了多次谈话,了解到:在李某两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不久父母均再婚,李某自两岁至今一直跟随姥姥、姥爷生活,生活条件优越,姥姥、姥爷因担心李某缺乏家庭温暖,对其疼爱有加,百依百顺。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李某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成长的关键期父母的疏远,以及隔代教育造成的,李某长期跟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老人安静的生活习惯,导致其视野狭小,缺乏应有的活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为人心胸狭小,不善与人交际,还容易表现出固执、偏激、怪异的想法与言行。姥姥、姥爷对李某的过分的溺爱和迁就,使得李某利己主义严重。李某2岁的时候,正好是依恋建立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他会对母亲产生特殊的情感依恋,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地,如果这时缺少母亲的关爱,在以后的发展中容易出现恋母情节。本案例中,李某对英语老师的情感表达就是恋母情结的一种表现。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已无法挽回,辅导员们能做的是正确分析学生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使他们顺利度过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理性、健康地成长。
三、解决方案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归纳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又叫生长需要。
案例中李某正处在一个“心理断奶期”,希望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渴望得到异性的认同和接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当人的低层次需要满足了,会提出更高层次的需要。恋爱这种亲密关系就给了大学生以爱与归属的高级需要。案例中李某渴望恋爱,渴望被对方接纳、关心、信赖、理解,但由于家庭成长环境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他对爱情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同时由于依恋期安全的缺失,李某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恋母情结。案例中李某的性格介于内向和外向之间,情绪不稳定型,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他觉得自己缺乏异性吸引力。
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们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引导。对于大一新生,首先要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给予关心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尽早地融入新的集体生活,并逐渐锻炼其独立生活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进入大学二、三年级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慢慢定型,在学习目标和态度上开始出现分化并日益明显,并且爱情心理开始萌动。临近毕业的高年级学生即将告别学生时代,走上社会,面对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他们会产生强烈的紧迫感,并且面对就业或升本这些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选择,又会产生焦虑情绪。针对毕业生的心理特点,辅导员们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耐心,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
四、经验与反思
辅导员应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高尚人文精神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提高大学生对恋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学校也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摆脱乏味的样板生活,使学生有机会参加到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中来。正确对待大学生的异往,引导大学生形成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平衡。父母要以身作则,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避免盲目教育,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人本主义确信人都具有向善发展的潜能,它可能不会立即表现出来,而是需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来实现。这就要求辅导员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在学习、行为上出现的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分析与处理,不因一时的挫折和困难而放弃对问题自我转变的信心。同时,对于问题学生的学习与行为问题的转变,要求辅导员们有积极、耐心的态度,并运用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来不懈的努力,力争使问题生克服自身的缺陷成为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朱艳新,张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与人格理论[J].社会科学论坛,2003(05)
[2]郑国铎.对马斯洛学生主体性思想及其活动论的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
摘要:该论文通过对高加林与刘巧珍,高加林与黄亚萍的情感纠葛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人物的悲剧性。这种悲剧性对我们认识作家及其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识;爱情;命运;悲剧性
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3]419。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人们不免感到悲痛与震惊,这就是悲剧。路遥的小说中写得最多的就是悲剧,比如《人生》中的爱情悲剧。爱情的产生源自双方的相互爱慕,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盘算了。情侣之间的相互倾慕因为外在,因为志趣而交往。但是,这种情侣在路遥的作品里却总是难成眷属,爱情总是以悲剧收场。
一、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
《人生》里的刘巧珍是一个带有母爱关怀式的女性形象,当高加林生活遇到挫折,为了安慰心灵受伤的高加林,而来到他的身边,给高加林母亲般的爱,刘巧珍深爱高加林就像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而高加林本身投进巧珍的怀抱,就像受伤的孩子希望得到母亲的。高加林一开始并未考虑到自己是不是真的爱巧珍,所以他们的爱情揉进了太多的母性情感。一方是付出者,一方是接受者,这样的爱情模式是一种母性化的爱情。这也是在农村的大背景下,他们可以相恋,可以相爱的基础,因为这是高加林此时的心理需求,在刘巧珍的这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是他们可以在一起的现实可能性。
高加林和刘巧珍的这种母性化特征的爱情,也为最后的悲剧式收场埋下了痛苦的种子。高加林身上打着无法抹去的农村烙印,可是他面对乡村的土地充满了逃离的意念。和刘巧珍在一起,很可能就要做一辈子的农民,这根本不符合他的追求,所以这也注定了只要有新的做一个城市人的机会,摆脱农民的身份,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背叛。这也可以看出在刘巧珍那里寻求的不是爱情,只是暂时的慰藉而已。而这对刘巧珍来讲,无论爱得有多无私多痴情,也挽回不了爱人。人活者就会有痛苦,这大概就是生而无奈。但是高加林和巧珍没能走到最后,我们并不能全部归咎于高加林的负心,他们确实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巧珍是一个文盲,在她这里高加林在精神上永远不会得到满足,而这种鸿沟,刘巧珍无论多么痛苦也是迈不过去的,这就是悲剧发生的必然。
二、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悲剧
黄亚萍是一个富有才情的城市女孩,她不仅可以满足高加林追求爱情的虚荣,还可以在事业在帮助他,这样看来,他们的确更容易产生情投意合的爱情。黄亚萍受过现代教育,她和高加林一样,有理想,有追求,焕发着新时代的知识女性气息,注重恋爱双方的理解与共同语言。所以她和高加林之间的爱情是现代的。从一方面来看,黄亚萍也是传统的。她与高加林的爱情悲剧主要是传统的门户之见造成的,注重高加林的非农身份。黄亚萍喜欢的是通讯干事高加林,而不是农民身份的高加林。
S亚萍与高加林的爱情故事在小说中是有其社会现实性的。首先他存在着共同的文化基础,所以是可以生活的。但是小说设置了一个矛盾,就是高加林不能再留城市生活,这样地域的差异就失去了共同的地域基础,在小说中我们也看到高加林走后门在县城工作的事情被克男的母亲举报,从而导致不得不回到乡下的命运。那么就完全隔断了黄亚萍与高加林生活的可能。社会的现实加上黄亚萍门当户对的择偶观,一起扼杀掉了他们的爱情。人生大概就是这样的充满不确定性,充满着起落。“作家写小说,总免不了以己度人,只有把自己放进去,描写才会具有深切的力量”[2]154。路遥的写作往往从自己的人生出发,所以他对人生的变幻莫测,对幸福充满着不信任感,那种悲剧意识流露出来,增加了作品的悲剧底蕴。
三、结语
在路遥的小说《人生》里,那些经历了爱情悲剧的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这些青年人,即使经历了这样和那样的不顺与挫败,但是他们依然有应有的责任和承担,坚强地生活着,这些在人生苦难中所应该具有的抗争品格,才是路遥在悲剧意蕴下所推崇的精神。《人生》的结局是开放的不确定的,高加林还有选择人生的机会,他向往城市,所以有机会还会选择离开农村,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他本是个有知识,自强不息的青年。从这个层面说,这部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到路遥对生活还是有希望的。“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结底又必然是乐观的,因为它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3]418。
在作品的扉页,写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4]1。也就是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每一个转折都是重要的,或许我们不知道这个转折之后,会有怎样的人生轨迹,但是它真的关系到今后的发展。因此,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不要急躁,要认清自己,给自己的未来一个定位。在努力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时刻提醒自己,每一个选择也同样改变命运。这大概是小说《人生》最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散文[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2]王晓明.潜流与漩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关键词:高职 德育 幸福感教育
著名的教育理论家马卡连柯说过:“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仅仅在于培养能够最有效地来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我们所教育的人变成幸福的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得到幸福,提高其幸福的体验。而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是国家建设的新生中坚力量,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推动者,是主流价值观的塑造者和载体。他们能否在德育教育中感受到幸福,成为幸福之人,对大学德育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必须注重幸福感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内在联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1]
一、高职德育工作与幸福感教育的内在联系
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总称,它包括受教育者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教育。幸福感是人们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我存在状态(自我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态)的主观心理体验,是由动机、目标、认知、情感、人格等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大学生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对生活、生命、人身价值的体验与感悟。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价值、目标和道德对幸福感的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德育与幸福感教育有着内在联系。[2]
1. 德育的心理基础是幸福感教育。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必须依托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实现。正确的幸福感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影响其道德品质发展的心理因素。在德育工作中融入幸福感教育,能使学生在接受德育的同时感受到幸福与愉悦,更投入德育过程中。
2. 德育的动力来源于幸福感教育。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更重视教育的系统化、理论化,而忽略了学生对幸福感的追求。德育的内容经常显得空洞,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的形式往往是严肃的,缺少欢乐和轻松的氛围,学生被动地接受德育,缺乏了受教育的动力。因而,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幸福感教育成为德育的重要动力。[3]
二、高职学生幸福感现状的调查结果
关于大学生幸福感现状的调查材料较多,本课题组就杭州市范围内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幸福感现状展开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选择了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内几所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收回380份有效问卷。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有180人,占47.4%,女生200人, 占52.6%;一年级有160人,占42.1%,大二119人,占31.3%,大三101人,占26.6%。调查的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幸福感缺失的现象。具体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1.大学生在承担社会责任时对幸福的理解
当问到“承担以下哪些社会责任时你会感到幸福?”的问题时,大学生们认为“帮助他人”和“为集体获得荣誉”这两项最能感到幸福,其余是“完成工作任务”、“参加公益活动”。[4]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当问到“在现实生活中, 在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觉如何?”的问题时,在“学习满意度”、“友谊满意度”、 “爱情满意度”、“家庭满意度”等方面选择很满意、 满意、 一般的百分比加总占75%以上。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对生活感到比较幸福的。
3.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状况
当问到“你的生活是否幸福?”的问题时,大学生中觉得自己非常幸福、比较幸福和一般幸福的分别占13.16%、41.73%、34.96%,加总为90.99%,说明大多数的幸福感较强。但是,大学生中觉得自己生活不幸福、非常不幸福的分别占8.65%、0.376%。加总为9.01%, 这说明也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幸福、不满足。[5]
三、德育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路径与方法
1.德育内容生活化
德育生活化是提升幸福感的必经之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幸福感主要源于在生活中的情感体会。因此,德育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教师课堂上的教授,更要贴近学生生活,走入学生生活。如在学生社区设立德育工作站,开展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教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在教育活动以外的生活区域进行幸福感培养。
2.德育途径多元化
德育多元化对于幸福感教育有显著的帮助。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生源等客观因素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幸福感。因此,各高校必须深入学生开展幸福感调查。在统一施教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如大一学生表现为友好关系低,因此在一年级学生中要通过志愿活动等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大二学生表现为学习压力大,因此在二年级学生中要通过心理健康活动等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大三学生表现为社会压力大,因此要将企业文化渗入到德育过程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6]
3.德育团队规模化
德育团队的规模化是德育工作顺利展开的有力保障。高职德育实施“立德树人”的模式,就需要高职院校具有规模化的育人团队。团队中要有具备专业素养的专职德育人才、具备心理健康知识的心理辅导人员、具备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专职辅导员,更应有专业教师、学校管理者及后勤工作人员的加入。
参考文献:
[1] 唐洁、孟宪璋.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4)
[2] 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郭颖.创造幸福.德育创新的价值追求[J].思想教育研究,2005(12)
[4] 冯光.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一项基础性教育[J].南京社
会科学.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