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代体育论文范文

当代体育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体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代体育论文

第1篇:当代体育论文范文

总的来看,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文艺批评自身的不断变革发展,有些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比如文艺批评的方法模式已不再单一,批评家究竟借鉴采用什么样的批评方法与批评话语,都已经不是问题,只要切合批评对象的特点和解读需要,能对文艺现象进行独到深刻的阐释评析,就是有效的批评方法。再如文艺批评的视角与言说方式也已不再受到局限,批评家是主要站在社会公共立场,偏重于社会化批评,还是基于主体自我的视角,偏重于个体化的阐释评论,也都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定位,只要能切入文艺实际说明问题富于启示意义,就能得到人们的欢迎。还有文艺批评的价值取向,在开放多元的时代条件下,即便有所倡导,也实际上不可能有什么强制规定,仍然取决于批评家的认识理解与主体选择。总之,当代文艺批评已经获得充分的自由解放,文艺批评的外部环境条件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当下文艺批评日益凸显出来的,我以为主要是文艺批评主体性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文艺批评伦理问题。

所谓文艺批评伦理,是指批评主体从事文艺批评活动所持守的道德准则、职业操守与主体人格精神等等。提出文艺批评伦理问题的理由和根据也许在于:从文艺批评的本质特性来看,它是一种对文艺现象及其文艺作品进行认识阐释与价值评判的活动,这就决定了文艺批评本质上不是面向自我的自说自话,而是面向社会、面向他人的一种社会化活动。姑且不论社会化批评本来就需要站在社会公共立场言说评判,并力图对社会公众、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即便是所谓个体化批评,实际上也不可能完全是个人圈子里的自说自话,必然要关涉到对作家作品的评说和对读者社会的影响,因而脱离不了社会性。正如一切社会化活动如政治、经济、法律等都无不包含伦理关系(如经济伦理、政治伦理、法制伦理等)一样,文艺批评活动同样包含着一定的伦理道德关系,因此就必然带来批评伦理问题。在当今文艺批评状况纷纭复杂的情况下,批评伦理问题便更加凸显出来了。

在我看来,当今文艺批评伦理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当代文艺批评“何为”的问题。这不仅关乎对文艺批评价值功能的理解,更是一个批评伦理问题。如上所说,文艺批评的特质在于,它是对文艺现象及其文艺作品的认识阐释与价值评判活动,之所以需要这种阐释评判,是因为它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文艺的认识理解,使文艺活动本身成为更加自由自觉的活动,也使文艺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及其社会文明进步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具体的文艺批评活动中,通常需要面对这样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文艺批评具有很强的个体独立性,它需要批评家有自主自由的主体精神,有才识独具的学识修养,有异乎常人的专业眼光和敏锐的审美判断力,从而对文艺现象和作家作品有独到的认识见解与阐释评析,形成个性化的批评风格,显示出独特的评论价值;而另一方面,文艺批评又具有很强的社会公共性,它要面对所评论的对象即文艺家,要面对文艺作品的接受者即广大读者观众,批评家对文艺现象和文艺作品进行阐释分析与价值评判,必然要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从前一个方面而言,批评家固然可以把文艺批评作为自己批评个性、才情、智慧的自我表现,追求自我精神寄托、修身养性与价值实现;而从后一个方面来看,文艺批评就不能过于“为己”,即不能过于从自我出发,只为个人兴趣爱好精神寄托,或只为张扬个性露才扬己,而是有必要为他人和社会着想,考虑对文艺创作、读者接受以及社会文化价值导向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作用,具有基本的道义良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强调文艺批评的个体独立性及“自为”性,并不意味着可以不承担社会责任,这两个方面应当是有机统一的。然而现在的问题是,一些文艺批评把两者的关系扭曲了。如果说过去的社会化乃至政治化批评过于强化政治评判,只把文艺批评当阶级斗争思想斗争的工具,既排斥了文艺本身的丰富意义,也压抑了文艺批评的独立性,造成了文艺批评的普遍僵化,那么作为对这种现象的逆反,一个时期以来某些文艺批评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些人极力否认文艺批评的社会性,一味强调文艺批评的个体独立性和自为性,宣称“我所评论的只是我”,文艺批评不过是评论者的自我表现或智力游戏而已,与社会和他人无关。由此带来的则是当下文艺批评愈益偏重描述阐释而回避价值评判,愈益回避消解社会责任而向个人化、私语化的偏向发展。这显然是对文艺批评本质特性的扭曲,也是有悖于应有的批评伦理的。

二是如何对待文艺批评对象的问题。创作者与评论者的关系,是文艺批评需要面对的基本伦理关系,也是历来容易引发矛盾争议的问题。从文艺批评伦理的意义而言,我以为最根本的是如何处理文艺批评的原则与宽容的关系。一方面,文艺批评的本质特性在于它是对文艺的认识评判活动,这样它就不能没有基本的原则立场,不能没有起码的价值观念,不能没有关于是非、善恶、美丑的评判标准,不能丧失价值评判的功能,不能放弃理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当今文艺创作充分开放多元容易引起价值迷乱的情况下,文艺批评更有责任坚守应有的原则立场,坚持社会普遍公认的价值准则,坚持用先进文化价值观引领文艺实践。对于那些挑战基本道德与审美准则,亵渎人性与艺术的极其低俗恶俗的现象,理应进行批判抵制,从而净化文艺环境。这是对文艺家和读者负责,也是对艺术和社会负责。而另一方面,在坚守基本价值立场的前提下,在艺术审美的意义上,则有必要倡导“文艺上的宽容”。文艺家的创作如同耕种“自己的园地”,往往依个人的修养、个性、才情而自由创造,这样才有文艺园地的丰富多彩。倘若拿了批评上的大道理去强迫统一,这样文艺就不能成为文艺了,所以宽容是文艺发达的必要条件。不过这种宽容,应是秉持批评家应有的审美理想与职业道德,基于对文艺事业的真诚热爱和最大善意,对文艺家的艺术独创与审美追求给予充分的理解尊重,以平等的对话交流和热情的鼓励引导,促进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是一种理性的宽容,而不是庸俗的迎合与迁就。在对艺术和社会负责的立场上,宽容与原则也应当是有机统一的。然而从现实情况看,这种关系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鉴于对过去动辄上纲上线扣帽子打棍子式批评的畏惧与嫌弃,如今人们更希望批评的宽容。然而在一些人那里,一旦强调“宽容”,便似乎可以不要原则,可以不负责任地曲意逢迎和随波逐流,无原则底线地迎合迁就与退让放纵,这就将使文艺批评的价值丧失殆尽。而从另一方面看,如今有一种时尚叫“酷评”,貌似铁面无私,却仅凭个人意气和主观好恶,随意褒贬任意挞伐,让人感受到的只是某种偏执、蛮横与霸道,缺乏对批评对象的善意理解和理性宽容,这同样不是应有的批评道德,同样为人们所反感和鄙弃。

第2篇:当代体育论文范文

当前高中生素质的现状分析

生长发育比较迅速,提早进入青春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从而使得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提高,这样一来,造成青少年儿童生长处于日益增长阶段,进而导致青少年提早进入青春期。调查以17岁城市男生身体发育情况为例,在1979年,此阶段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68.6cm、体重为54.8kg、胸围为82.3cm。然而,到了2000年此阶段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72.8cm,比以前增长了4.2cm;体重是62.6kg,而胸围也增加了3.5cm,变为85.8cm。身体素质大幅度下降通过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大幅度下降,其身高、体重以及胸围等的生长状况都和以前发生了很大反差。各项体育锻炼的指标都所有下降,例如: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除此之外,青少年肺活量下降也是造成身体素质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近视的概率大大提高。有专家证实,上述这些问题都表明青少年身体发育远远落后于身体形态的生长。肥胖的几率逐渐增加我国体质监测中心的研究教授指出,过于溺爱孩子成为增加青少年肥胖的数量的原因。通过一组调查数据显示,2003年和1995年比较来说,我国城市男生肥胖概率从6.7%增加到10.7%。青少年过于肥胖会造成心脏与肾脏等身体问题的出现。因此,导致青少年的毅力、耐力等大大下降,使学生的整体状况出现大幅下降。

培养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意义

不断激发高中生终身锻炼的动机巨大的动机成为引导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动因,而目标则是借助各种活动而获得的结果。而事实上,动机与目标都是人们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体育教师要在体育实践过程中,下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体育动机。只有有了体育动机,才可以对体育锻炼产生极强的兴趣爱好。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适当调整其自身的运动行为。培养学生对体育技能的学习兴趣体育兴趣分为两大类,即直接体育兴趣与间接体育兴趣。其中,第一类兴趣指的是学生被某个体育项目吸引,在激发出这种兴趣爱好后,便产生很强烈的热情。第二类体育兴趣指的是使学生认识到体育练习的重要意义,进而使人们对体育产生较强兴趣,但这是和自身意识努力紧密相连的。使高中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运动技能,又要学生利用正确运动方法进行锻炼的过程。养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能够减少锻炼过程中出现损伤,使学生身体状况保持健康的状态。当学生参加工作后,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为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策略

第3篇:当代体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 结构; 能动性; 文化人类学

结构与能动性问题的社会学追溯

结构与能动性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社会学理论的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唯实论是一种关于社会学思想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倾向。因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正统派理论唯实论有相通之处而得名。

唯名论因渊源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非正统派理论唯名论而得名。在唯名论看来,只有个别的东西(特殊、殊相)才是实际存在的,而一般(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与之相应,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则是各人的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而认识社会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

二、结构理论

在早期的人类学理论中,从人类学的第一个学派古典进化论开始,到传播学派,以及历史特殊论和新进化论学派,并未涉及到强烈的结构与能动性的关系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历时性分析范式的影响。在以因果决定论的历时分析研究方法中,没有主体能动性的问题,也就不存在当地人观点的表达。结构与能动性的关系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学研究范式从历时性向共时性偏移过程中被凸现出来的。

20世纪20年代,功能主义的出现,使人类学研究范式从历时性向共时性转移。历时性研究强调文化的历史起源,是纵向性研究:共时性强调文化的本质、结构功能等,是横向性研究。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一布朗(Radcliffe-Brown,Alfred Reginald)建立了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这一学派是法国涂尔干社会学主义在英国的延续。涂尔干反对用个人或是心理因素来解释社会,他认为,社会现象只能从社会本身的研究去解释。

作为社会科学三大思想源头之一的涂尔干,认为社会是超越个体的强大外在物,社会自成其类并对个体产生强制。涂尔干创造了“社会事实”的概念,将其视为客观的和普遍存在的“物”,它外在于个体,并支配和制约个体的行为。

拉德克里夫-布朗深受涂尔干的影响,也认为社会是超然于个体而存在的,并且这种认识适用于所有的社会,人类学的任务在于描绘不同社会的结构体系及其运作的功能关系,再比较这些社会结构的差异及其成因。在拉德克里夫-布朗眼里,人类学就是比较社会学,他只不过把涂尔干的认识扩展到异域社会的研究中而已。

在涂尔干和拉德克里夫-布朗的视域里,社会是有其客观运作规律的实体,社会学和人类学是要通过经验性的实证研究,像自然科学一样,在理性和逻辑的范围内得出结论,否则便是谬论,便是经不起科学检验的形而上学。

然而此时在法国,受涂尔干社会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索绪尔结构语言学影响的列维一斯特劳斯(Levi-Strauss,Claude Gustave)的结构主义,把这种结构性推向了极致。列维一斯特劳斯所说的“结构”,不同于涂尔干、拉德克利夫一布朗所涉及的社会结构,而是社会结构之下的结构,是人类普通的心智结构。

能动性理论

一些人习惯把拉德克利夫一布朗与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Bronislaw Kaspar)共称为功能主义的代表,但马林诺夫斯基的理论也被称为需求理论。在马林诺夫斯基看来,文化首要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社会是此基础上次生出来的,而拉德克利夫一布朗恰恰相反。在漫长的田野工作中,马林诺夫斯基发现,土著人也有自己的理性。“在整理出土著风俗的原则和规律时,在从搜集来的证据及土著人的陈述中取得这些原则和规律的精确准则时,他发现,这种格外精确与真实的生活格格不入,真实的生活从未死板地依附于任何原则。”马林诺夫斯基关注当地人的观点,但是,他关注更多的是方法论问题,对于当地人的观点,他并不放心,所以在访谈与参与之外,他还强调了观察,正是通过对观察和访谈结果加以对照,他得出,土著人所说的并不一定代表他们所做的。

弗雷德里克•巴特(Barth,Fredrik)在实践能动性的方面,研究的更深入一些,并且由此开始人类学中结构与能动性的争论。巴特的理论被称为交易理论或是互动理论。其实在巴特之前,已经有一些人类学家涉及到互动理论,如莫斯的礼物交换理论。巴特的关注点是:一个社会是怎样通过人们所作的各种利益选择决定来生成和维系以及改变的。

如果说巴特互动理论是人类学能动性研究真正意义上的开始,那集大成者却是克利福德•格尔茨( Clifford Geertz)。格尔茨是极具有影响力的人类学家,如果说马林诺夫斯基试图把人类学带向了科学,那么格尔茨所做的便是把人类学从科学引向了人文。他不像其他人类学家,试图从多样化的文化中推知全人类共通的人类认知体系,而是在于通过了解“当地人观点”,来阐释当地的文化与社会,理解“地方性知识”形成独特的人观。关注当地人观点,是格尔茨阐释人类学的基本内容,更是主体能动性研究取向的重要标志。

结构与能动性理论的综合尝试

以上论述了人类学理论变迁中结构理论的发展,同时也分析了具有能动性的理论。但是,无论是结构理论还是能动性理论,都具有自身的缺陷。结构理论过于强调外在的社会对个体行为的制约,而能动理论则忽视了社会的存在。但从上面的理论中看到,人类学理论中的结构流派和能动流派都并非极端的决定论者,结构理论不乏对能动性的关注,能动性理论同样也在探索社会结构这一问题。

针对结构与能动性的双重特点,布迪厄提出了“惯习”( habitus)这个概念,并且这一概念贯穿于布迪厄理论的始终。Habitus是一个拉丁语的借词。“惯习”这个概念,不只用来表示同人的行动时刻伴随、并指导行动始终的社会意识,而且还用来强调与社会结构共时并存、同时运作的行动者的禀性系统。“惯习”具有典型的结构与能动性的双重性,它巧妙的将看似相互对立的力量和因素结合起来:将物质性与精神性、主观和客观、外在和内在、静态与动态、历史与现实、实在与潜在等各种因素和力量,都在“惯习”的结构及运作中,相互穿插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它表现的是行动者与社会的不可分割性。但“惯习”不是宿命。由于“惯习”是社会结构内化为人格,又外化的历史过程,所以它是一个“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不断随着经验而变,从而也在经验影响下不断的强化,或是调整行动者的结构。它是稳定持久的,但不是永久不变的。

参考文献:

[1] 涂尔干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5。

[2J Adam・kuper著,贾士蘅译:《英国社会人类学――从马林诺斯基到今天》,台北,经联出版事业公司,一九八八年七月初版。

[3]涂尔干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1995。

[4]拉德克里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转引自Adam・kuper著,贾士蘅译。

[5] 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 《英国社会人类学――从马林诺斯基到今天》。

[7]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8]庄孔韶编《人类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9]皮埃尔・布迪厄,蒋梓骅译,实践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0]阿兰・巴纳德(Alan Barnard)著《人类学历史与理论》[M],王建民、刘源、许丹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北京第一版。

第4篇:当代体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当代中国;失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但就业率并未随经济增长而增长。学者们从不同侧面来说明我国失业问题,但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十分复杂,需要系统的理论来解读。

一、马克思失业理论能够解读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吗

马克思失业理论是建立在科学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其主要内容是:第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的根源,来源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第二种形式是相对剩余价值,它表现为工人劳动力的发展,就工作日来说,表现为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就人口来说,表现为必要劳动人口的减少。”即是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通过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使生产相同剩余价值的劳动力数量下降,必要劳动人口减少,使形成的过剩人口成为产业后备军。第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失业人口产生的条件在于资本量及资本结构的变化。因为相对过剩人口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出现的,而随着资本积累的加速,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由此引起对劳动需求的减少。“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同时,“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第三,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失业,还与资本家通过在内涵方面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有关。因为当单个工人能够较以前提供更多的劳动,则可变资本增大时,资本家无须招收更多的工人,就可以利用现有工人来推动更多的劳动。哪怕是可变资本相对减少了,也只会使就业人数减少得更多。“相对过剩人口的生产或工人的游离,此生产过程随着积累的增进本身而加速的技术变革,比与此相适应的资本可变部分比不变部分的减少,更为迅速。”第四,马克思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有流动的形式、潜在的形式、停滞的形式,而长期失业者往往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有密切关系。处于长期失业的劳动力“不断地从大工业和农业的过剩者那里得到补充,特别是从那些由于手工业生产被工场手工业生产打垮,或者工场手工业生产被机器生产打垮而没落的工业部门那里得到补充”。第五,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技术进步形成机器排挤工人及其补偿的问题。他认为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使用机器,主要是为了节约劳动成本,获得最大的资本增值。“通过机器进行的资本的自行增值,同生存条件被机器破坏的工人的人数成正比。”特别是由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如果还受本身的技能制约,则社会总体的失业率还进一步地升高。同时马克思并不同意“排挤工人的机器,会同时游离出相应地资本,从而可以如数雇用被排挤的工人”的观点,并认为,可变资本减少,社会对生活资料的需求下降,长期下去会形成生产生活资料的工人失业。这样,“机器不仅在采用它的生产部门,而且还在没有采用它的生产部门把工人抛向街头”。第六,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对扩大就业或减少失业有重要作用,因为分工能增加生产力。“机器生产同工场手工业相比使社会分工获得无比广阔的发展,因为它使它占领的行业的生产力得到无比巨大的增加”。但分工既有正面效应的作用,又有负面效应的作用。例如,正面效应表现在“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又使所使用的工人人数的增加成为技术上的必要。现在,单个资本家所必须使用的最低限额的工人人数,要由现有的分工来规定。另一方面要得到进一步分工的利益,就必须进一步增加工人,而且只能按倍数增加”。而负面效应表现在它可以使工人长期处于技能单一,不能充分发挥才能,最后导致能力弱化,失业后难以再就业的境况。“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变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另一方面,大工业在它的资本主义形式上再生产出旧的分工及其固定的专业”。这里,马克思揭示了不稳定的工作与失业后不易再就业的矛盾。第七,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是受资本的支配及控制的。“劳动的需求同资本的增长并不是一回事,劳动的供给同工人阶级的增长也不是一回事。”“资本的积累一方面扩大对劳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游离’工人来扩大工人的供给,与此同时,失业工人的压力又迫使就业工人付出更多的劳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劳动的供给不依赖于工人的供给。劳动供求规律在这个基础上的运动成全了资本的专制。”

马克思的失业理论有严密的逻辑内涵和关系:资本为了追求最大利润,通过剩余价值特别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迫使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大量的产业后备军。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排挤出大量的失业工人。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社会分工、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单个工人内涵的剥削,资本结构的变化都是造成工人失业的直接原因。马克思失业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的根源、形成失业的原因、造成失业的手段、失业的表现形式以及失业的社会后果。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基本上不存在失业现象。尽管一些学者认为当时存在着严重的“隐性失业”,但这只是描述在计划体制下,工人劳动效率低,未能发挥出劳动力应有作用的状态。根据国际劳动组织关于失业、就业的界定,以及世界各国对失业的界定和统计口径,特别是根据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失业内涵,这种“隐性失业”不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失业。改革开放后,我国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大量失业现象难以用一般的理论来解读,这也是学者们观点不同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失业问题多年来未能解决的原因。马克思失业理论是科学而完整的理论,如果用马克思失业理论来解读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必须要克服下列困难:第一,马克思失业理论是否对当代中国失业问题有现实意义;第二,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内容,是否符合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不可否认,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创立于100多年以前,而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形势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个时差障碍成为其解读中国当代失业问题的困难之一。笔者尽管不同意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理论“过时了”的观点,也不赞成有的学者要用“建设的”取代“革命的”的观点,但要用马克思失业理论解读中国当代的失业问题,的确必须要说明其具有现实性。

此外,马克思的失业理论,揭示的是资本为追求增殖所形成的一种必然的社会结果。当代中国的失业,是否也是根源于资本增殖,是否也符合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现状,是否仍然受社会分工、产业结构变化、技术结构调整、资本结构变化的影响呢?如是,则解决当代中国失业问题,其理论指导作用将极为重大。

二、西方主流失业理论能够解读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吗

西方主流失业理论有以下内容:

第一,认为技术进步促成的机器使用和劳动分工对劳动者技能造成损害及约束,从而限制了就业的数量,增加了失业的可能性。因为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家通过管理,会尽量降低雇佣劳动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在提高效率过程中,以大机器的使用为代表的技术掌握在资本家手中,它的应用不光促进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还造成了对工人潜能的束缚。“机器可能做到的事非常之多,其中不少可能性都被资本故意挫伤了,而不是发展了”“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时代里,发展最迅速的大量职业部门是与科学技术关系最少的那些部门,机器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而是为了减少从属于它的工人的数目。”即机器的使用,目的是为了减少成本,不是为了工人。这个观点与马克思失业理论的相关内容是类似的。

第二,认为工资高低会影响失业率。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只要按照边际收益产品来支付工资,就能保证充分就业,即不会出现失业。这个观点与马克思失业理论研究失业问题的视角不同,且使用的经济范畴也不同。

第三,认为消费需求对失业状况有重大影响。美国经济学家谢尔曼认为,消费不足与投资过度将起到双重作用,使生产成本上涨及价格下降,从而造成危机导致失业。按照另一经济学家卡莱茨基的模型,低工资反而无助于高就业。因为由收入分配决定的低工资往往使得消费增加。marclavoie认为,高工资产生失业的理论是错误的,因为在现有的有效劳动需求条件下,工资下降使工人的消费需求不足时,需要依靠来自利润的消费和投资的增加,才能维持总的有效需求。但无论是资本家的自主花费或政府花费,都将最终伴随工人工资的降低,使得“失业的最终解决还需要降低工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也得到相应的结果。rowthorn及glyn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在1979—1985年期间,一些人均消费大幅度出现负增长的国家,如西班牙、荷兰、德国等,失业率也很高。

第四,认为经济增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这是西方主流失业理论的重要观点。宏观经济生产函数表明,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正相关。当然,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有赖于经济增长。另一著名的理论是奥肯定律,这个定律表明经济增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西方主流失业理论着重分析了技术进步、劳动分工、工资高低及消费需求对失业的影响,指出经济增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从现实性看,这些理论较之马克思失业理论更符合当代时空条件。然而,其内容在解读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时,有着较大的缺陷。其一,这个理论本身与西方国家实际情况不能很好地吻合,使其理论的可信度差。其二,这个理论所描述的事实与趋势,与当代中国失业的现状不能很好地吻合,使其理论可信度进一步减弱。例如,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尽管达到空前的地步,劳动分工也进一步细化,并形成了长达40年的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但这种繁荣并没有带来失业率的下降,反而居高不下。英国中兰开夏大学的高级讲师密尔沃特200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不断上升。英国1960年的失业率还不到2%,以后不断升高,1983年甚至接近12%,1990年以来稍有下降,但至1997年,也仅下降到7.2%左右。在加拿大,1960年的失业率不到5.4%,1997年超过了12%。日本1960年失业率不到1.8%,1996年及1997年达到了3%的历史高峰。德国1960--1966年基本上无失业,但以后失业率不断上升,1995年达到13%左右,1997年仍在9%的高位。法国1980年的失业率为6%,1997年上升至12%。意大利1960年的失业率为4.1%,1997年升至12.5%。荷兰在1970年,失业率仅为1.8%,1997年则达到6%。澳大利亚1960年失业率仅1.2%,1997年达到8,5%。在经合组织(oecd)20多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美国和爱尔兰情况稍好,失业率时高时低,但总体水平仍较高。如美国在1982年和1983年,失业率超过9%,1997年也在4.8%左右。1997年以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失业率还将持续走高。本人认为在2009年将达到7%左右。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而就业增长率除了1990年达到15.5%以外,其他各年份均远远低于同期经济增长的水平。就业增长弹性虽然在不同的年份有升有降,但是从长期看,仍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79—1982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7.425%,同期就业平均增长率为3.075%,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增加o.414个百分点;1983--1988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1.9%,同期就业平均增长率为3.07%,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增加0.26个百分点;1991--2002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76%,同期就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19%,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增加o.122个百分点;而2003--2005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0.1%,同期就业年平均增长率为o.97%,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仅增加0.096个百分点。2006年,gdp增长10.7%,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业仅增加0.092个百分点。数据显示,1991年以来至今,我国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大幅度降低,奥肯定律在中国出现严重不相符合的情况。

三、理论的困惑及实践的出路: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的解读

西方主流失业理论把失业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技术进步、劳动分工、工资率及消费需求的不足,而这些在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中也早有论述,只不过其表述手段及方法不同罢了。如果考虑到两种理论在“失业”这个经济范畴的内涵上并无根本冲突和歧义,且考虑到时序的延续性及理论的发展性,也可以认为西方主流失业理论受到过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影响,或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马克思失业理论。

然而,在解决失业问题的途径上,两种理论产生了根本的冲突。马克思失业理论要求从根源上解决资本无限地追求增殖而最大限度地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造成大量失业的问题。西方主流失业理论则希望通过经济增长的途径达到失业问题的解决。虽然,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通过刺激需求、改变工资率等作为扩大就业的途径,但实际上他们主张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仍是倡导经济增长。

马克思失业理论既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的根源、原因、表现形式,又指出了资本家造成失业的手段及引发的社会后果,显得系统而严密。西方主流失业理论,对失业的原因分析得多,对失业的根源揭示得少;对失业的表现形式论述得多,对失业的社会后果及资本家造成失业的手段论述得少,其系统性不如马克思失业理论。

通过两种理论的比较,可以发现,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主流失业理论在解读中国失业问题的时候均会出现理论困惑:马克思失业理论揭示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失业问题,而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失业问题;西方主流失业理论尽管形成于当代历史条件之下,具有现实性,但其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状况乃至与世界的现实情况严重不合。解读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任何理论都需要有系统性、现实性、相符性三大要素,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是相符性。再精致的理论,如果不能被现实证实或检验,即没有相符性,其理论的指导作用将不存在。因此,西方主流失业理论不能解读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理所当然地不能作为解决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的理论依据。

尽管马克思失业理论诞生于一百多年前,但仍对解读当代中国失业问题具有根本性、基础性的现实指导意义,即仍然具有现实性。其一,当代中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成长着的社会主义及衰亡着的资本主义阶段,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具有共性;其二,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理论与实践所涉及的商品、货币、市场、价格等经济范畴与马克思时代相同;其三,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已无法由西方主流失业理论来解读和解决,理所当然应由马克思失业理论来解读和解决。中国的现实情况表明,马克思失业理论的相关内容,完全与中国现状相符,即具有很好的相符性。其一,当代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在《劳动法》规定的用工时间约束下,仍努力追求最大利润。从社会整体而言,基本上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作为主要方式;其二,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是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及以产权改革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资本结构调整形成的;其三,当代中国已占“半壁河山”的非公企业乃至一些公有制企业,即使在《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间以内,也能通过定额加大、要求过高的方式,形成对单个劳动力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扩大的内涵式获取;其四,当代中国具有的流动形式、潜在形式、停滞形式的相对过剩人口仍然存在;其五,当代中国高新技术的不断采用、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地扩大,使得传统产业不断地缩小,从而游离出了大量传统产业的下岗工人、失地农民等过剩人口;其六,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工随社会的发展更为明细,因而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要求更高,在不确定的市场条件下,会长期形成大量的难以调整技能结构、因而再就业困难的失业群体;如此等等。马克思失业理论完整地解读着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

第5篇:当代体育论文范文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浓厚的兴趣做基础,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大部分人对于体育锻炼是抵触的,因为人有一种惰性心理,这是人 的本性使然,正因为如此,每次体育课上都有一些学生会偷懒,不愿意锻炼,想法设法少运动,归根结底是对体育教学没有兴趣。要想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激发学 生的兴趣可谓是主要途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职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激情和活 力。有了强大的学习动力,即使再累的体育锻炼,学生也会感到轻松。为此,体育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把握。

1.1 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大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围绕着体育教材来开展,这样,教师教得比较辛苦,学生也感觉乏味没有兴趣,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低下的,没有效率的。而新 的课程改革强调要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发展的中心,将学生放到重要的 位置来看待。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观念为指导,用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得到应有的锻炼和发 展。为此,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合理差异。学生因体质、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会在体育技能的接受程度上存在差异,教师要能够正 确对对待这些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要关注学生的需要。每一位 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是不同的,教师要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基础,不断创造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广大学生都能够有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积极投身于体育 活动中,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1.2 积极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

良好的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使学生喜欢体育, 愿意上体育课。这就需要体育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排球运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如果机械地让学生做动作,会使学生 感到枯燥,没有兴趣,而教师如果在教学之初,用绳子绑住排球,让学生两个人一组进行一个投一个躲的游戏,会使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步法并产生体育学习兴趣。

1.3 经常鼓励学生,使学生树立学习体育的信心。

对于体育学习,学生除了要有浓厚的兴趣以外,还要有信心做支撑,这是体育学习的保障。学生对于任何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教师的鼓励,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 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多鼓励和表扬学生,让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始终保持旺盛的状态。学生在体育的学习和锻炼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 情,这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要寓情于教,及时鼓励。当学生对于一些体育技巧的练习感到吃力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适当扩大,多激励、少批评。学生只有在教师的表扬声中才能进步得快、提高得快。

2 教师观的转变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因素。在其他学科中,随着学科内容的更新发展,从事这门学科的教师都要进 修和培训,学习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如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然而体育教师的继续 教育却很少有机会“充电”,通常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体育教师,二十年前学习的知识至今还能完全胜任现代 教学,这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年代,怎么能相适应?其结果必然导致体育教育落后于现实。体育教师既是脑 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他们并不是社会世俗偏见认为的“四肢发达,体育论文tiyulw。com头脑简单”。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不 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应形成多层复合结构:

2.1 掌握有关当代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并能熟练运用。

2.2 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信息科学、生命科学。

环境科学等知识,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从社会发展来揭示、认识学生素质发展的规律 性;提高人际交往中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具备计算机一般知识和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