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小城镇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耦合发展研究
2.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
3.长江经济带沿江小城镇建设研究——基于湖北省沿江城镇调查数据的分析
4.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
5.青海省2000-2008年间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6.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非协调性的动态演变研究
7.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益研究
8.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
9.大力发展城市设计,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10.平谷区城镇建设用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方法
11.基于GIS和DEA的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与效益评价
13.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理论与实践分析
14.中国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和健康发展
15.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
16.九龙江流域城镇建设用地与河流水质关系研究
17.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成都市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18.天津市“宅基地换房示范小城镇”建设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9.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四态合一”规划建设——以成都崇州市道明镇总体规划为例
21.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耦合协调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22.珠江三角洲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分析
23.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格局演化——基于1993、1998、2003年度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
24.南通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及模拟
25.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以马鞍山市为例
26.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27.和谐之城:德国小城镇建设经验与启示
28.基于RS与GIS的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
29.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特征研究
30.基于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的城镇建设用地配置——以海安县为例
31.土地城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3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34.广州市花都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基于MCR面特征提取
35.基于GIS和景观生态学的西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以宝鸡市中心城区为例
36.政府主导型城镇化的发展困境——Y示范区小城镇建设兼与小城镇理论对话
37.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与日本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38.基于DEA模型优化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39.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
40.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山地小城镇建设规划——以重庆柳荫镇为例
41.基于GIS的西安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研究
42.借鉴国外城镇化经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思考
43.贵州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44.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实证分析
45.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
46.天津小城镇建设的“华明模式”评析
47.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比较借鉴
48.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教训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村镇建设的启示
49.城镇建设用地效率时空分异研究——以青岛为例
50.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研究
51.城镇化建设资金规模及土地财政改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评述
52.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以武汉市汉南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
53.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新探——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54.吉林省低碳小城镇建设思考
55.三江平原垦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城镇化的影响
56.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研究——以陕西30个重点示范镇建设为例
57.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类型的空间识别及其意义
58.国外小城镇建设模式探究
59.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6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
61.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镇建设用地的邻域分析法
62.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
63.国外典型生态型城镇建设模式及政策借鉴
64.广佛都市区道路网络与城镇建设用地间的影响分析
65.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建设税制改革
66.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
67.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释放技术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68.城镇化建设与基层治理体制转型——基于中西部城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69.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模式——以重庆市为例
70.以法律引领和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71.西南地区新型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72.湖南省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73.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的非协调性研究
74.农产品加工产业聚集与小城镇建设
75.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76.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
77.地理国情监测框架的探索与实践——以城镇建设进程监测系统为例
78.基于GIS的喀斯特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特征分析——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
79.云南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特殊因子分析
80.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及其预测——以山西省为例
81.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驱动因子路径分析
82.论边疆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模式与路径
83.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问题探讨
8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中国的未来城镇化建设
85.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
86.生态城镇建设中环境邻避冲突的源头控制——兼论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完善
87.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共生关系研究
88.城镇建设占用耕地与粮食安全
89.利益视角下的乡镇政府行为逻辑分析——以甘肃A镇小城镇建设为例
90.京津冀地区城镇空间扩张模拟与分析
91.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用地评价指数探讨
92.苏南地区典型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分异
93.皖江城市带城镇建设用地综合评价与优化对策
94.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差异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
95.江西城镇化发展历程、成效、问题及其对策
96.海南特色小城镇建设路径研究——以儋州白马井镇为例
97.54321养老产业模式研究——兼论农区养老主题小城镇建设
98.小城镇建设中投融资体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根据201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全省城镇化率达到了64.87%,与全国平均水平54.77%相比,高出了10.1个百分点。浙江省政府十分重视新型城镇化实践探索,在2010年就启动了中心镇建设和小城市培育试点。经过系统规划、政策扶持、产业集聚和基础设施建设,全省27个试点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加强。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许多项目的投融资模式、开发建设方式、经营管理机制都有所创新,为房地产业创造了丰富的投资机会。
然而,从2014年开始,随着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变化,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对接新型城镇化战略,特别是积极参与小城镇发展,进一步分享改革红利,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对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房地产企业参与城镇建设的方式
根据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程度和小城镇建设项目特点,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可以分为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房地产项目和一级开发等四大类,如表1所示。
1.房地产投资类
房地产投资类是指房地产企业将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项目中,企业本身并不参与项目的日常实际操作和管理。根据项目融资方式不同,该类模式可以细分为不同类型,包括城镇化债券、城镇化发展基金、城镇建设项目信托、股份制改造以及资产证券化等。
2.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类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类是指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具体的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与城镇政府合作,参与到小城镇项目建设。在该类模式中,房地产企业除了投入资金外,还要在项目的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参与。根据建设项目类型不同,可以分为代建、服务外包、BOT、TOT、TBT和PPP等。
3.房地产项目类
房地产项目类是指房地产企业根据公司发展战略,选择具有盈利性的房地产项目进行开发经营。根据房地产项目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住宅项目开发、商业项目开发和其他房屋开发(如产业园、工业厂房等)。
4.城镇一级开发类
城镇一级开发类是指房地产企业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一级开发商,全面参与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包括小城镇的整体改造、新区开发建设等。
二、房地产企业参与城镇化项目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浙江省的实际,可将房地产企业分为四类,即:大型开发企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专业型开发企业和服务型房地产企业。结合浙江省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和特点,分别从产品选择、参与模式以及融资方式等方面,为不同类型的房地产企业提供相应对策和建议。
1.对大型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大型房地产企业一般是指具有一级开发资质,在全国或者大城市以上区域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市场导向能力和品牌优势,资金、技术实力雄厚且发展潜力较大的主营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由于这类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大、综合开发能力强、人力资源丰富、资金实力雄厚、融资能力高等特点,结合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特点,大型房地产企业可参与小城镇的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产业园等大型项目开发建设,即采用综合开发等模式,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社会收益。
对于新区开发、产业园类等项目,大型房地产企业要发挥综合开发能力强的特点,坚持在规划布局、建设思路、空间衔接上高起点、高标准,结合小城镇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等,在科学论证基础上,做好小城镇项目建设工作。同时,合理安排小城镇建设项目的开发顺序,按照先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后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例如,商业、住宅和酒店等)的顺序建设小城镇。在项目融资方面,由于这些项目具有建设时间长、资金投入大等特点,大型房地产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融资能力强的特点,除了公司自身资金投入和项目银行贷款融资外,还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发行城镇化债券、城镇化发展基金、城镇建设项目信托等融资方式,积极筹集城镇化项目建设资金,如表2所示。
2.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中小房地产企业在我国房地产企业中占大多数。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由于规模、资金和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局限,在与大型房企竞争中难免处于劣势,但也有其自身优势。一是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提供差异化产品以满足不同购房需求是大势所趋,中小房地产企业比较容易做到产品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用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要求。二是协调成本与运营成本低。中小房地产企业由于管理层次少,管理信息传播的渠道比较通畅,组织结构一般比较简单,很多决策可以“一竿子插到底”。因此,中小房地产企业具有办事快捷、反应灵敏等特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协调成本和运营成本。三是灵活的管理方式和市场适应能力。由于大规模开发、大资金运作带来的一定是大考验,而中小房地产企业更多的是开发中等以下规模项目,操盘经验更丰富,能规避这样的风险。因此,结合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特点,建议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城镇的房地产投资类、代建类、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类等项目开发建设。
对于房地产投资类的小城镇项目,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以利用以前积累的资金优势,通过购买城镇化债券、城镇化基金、城镇化信托、股份制改造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方式,间接参与小城镇项目建设。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投资能力和融资能力较强、轻资产经营发展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
对于代建类小城镇建设项目,中小房地产企业应发挥其技术、管理和人才等方面比其他企业的优势,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小城镇建设项目进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小城镇项目建设,从而得到企业应有的回报。
对于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类的小城镇建设项目,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认真研究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房地产项目。在开发方面可以与当地有实力开发企业进行合作,在商业经营方面可以与当地有实力经营企业合作,借助于当地企业在政府方面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等优势,实现共赢,如表3所示。
3.对专业型房企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所指专业型房地产企业是指在城市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类项目建设方面具有某项或某种特殊资源(如人才、设备和管理等)的房地产企业,这种资源是由公司长期积累或历史等原因所造成的。例如,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改制而来的房地产企业,由园林绿化公司转型到房地产企业等。由于该类企业对于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类项目,具有专业技术力量强和开发经验丰富等优势,结合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的特点,这种类型的房地产企业应积极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
目前,浙江省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类建设市场潜力非常巨大。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号)》的内容,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约为3.3亿元,按照浙江省目前639个建制镇计算,全省小城镇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到千亿元以上。在小城镇开发项目选择上,建议专业型房地产企业可以选择盈利性较为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项目。例如,交通类项目(高速公路、国省干道、铁路、机场、航道、港口码头、桥梁、停车场等)和能源类项目等(供电、供气、成品油储运、新能源等)。
由于这些项目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性质,项目本身并不一定产生持续、稳定的营业收入,或者项目产生的净收益现值并不足以弥补发生的成本。对房地产企业来说,能否在所投资城镇项目产生外部效益的情况下,获得必要的、合理的经济补偿,保障其投资安全,将会极大地影响它们参与小城镇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创新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项目模式,根据这类项目使用权和经营权配置情况,融资模式可以采取BOT、TOT、TBT和PPP等融资模式,如表4所示。
4.对服务类房企参与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服务类房地产企业主要是指在房地产产业链中专注于某一环节或几个环节服务的房地产企业,例如物业管理公司、中介服务公司等。这种企业往往在自己所服务的领域具有人才、管理和服务优势等。根据房地产服务类企业特点,以及房地产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模式的特点,服务类房地产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应采取服务提升策略,积极参与服务外包类项目,例如,政府大楼物业服务、产业园区物业服务以及政府社会服务等。
据有关资料统计,按照我国现有城镇化速度,城镇化建设将近有40万亿元投资,因此,服务类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蕴含着巨大商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转移中有商机。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城镇化将有力地吸引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城镇将承接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些转移到城镇的人口与原有城镇人口一样,需要就业、居住和生活,需要享用城镇公共服务和物业服务。城镇发展需要人气,有了人气经济才能发展,消费才能拉动,物业管理就有服务对象。二是产业转移中有商机。在城镇化进程中,大力建设生态环保产业园区,大规模实施“产业转移”,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引进生态环保型产业等新型产业,新型产业发展必须有新型物业服务与之相匹配。三是文化发展中有商机。新城镇的出现,其实就是新物业群的出现,城镇的建设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就是新的城镇居民、新的物业主和使用者,大量、多元的物业服务需求随之出现,服务类行业的发展机遇就应运而生。物业服务是城镇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城镇管理又是城镇文化的重要内容。可见,城镇文化的发展必然会为服务类企业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和资源。
由于未来城镇政府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巨大,服务类企业(特别是物业管理企业等)可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服务型企业的特点,向集团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等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
要提前介入城镇化进程,把握发展主动权。服务类企业应提前介入城镇化进程,抢占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市场,争取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蛋糕,名正言顺地在城镇化进程中担当重要角色。这里既需要政府层面重视发挥服务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将服务业发展编制到城镇化统筹规划之中。同时,也需要服务类企业自身主动出击,通过吁请、提案、宣传、推介等形式加入城镇化发展行列,更需要服务类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创新管理服务,赢得民心,赢得尊重,赢得信任。
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的关键,要准确定位企业自身优势,重点发展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分工体系,合理地通过外包机制使企业轻装上阵,支持企业快速发展扩张。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展:一体化市场向专业化服务转变;运用科技手段向技术集成商转变;利用自有资源平台向服务集成商转变。
要实施市场资源整合,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多年来,服务类骨干龙头企业对整个行业发展的贡献和示范带动作用有目共睹,城镇政府要支持骨干、龙头和品牌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鼓励这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优化整合市场资源,充分发挥服务品牌的示范作用和集聚效应。
参考文献:
1.沈学清.房地产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和思考.当代经济.2007.4
[关键词]齐齐哈尔;小城镇;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103 — 02
2010年,黑龙江省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重大决策,全面启动实施小城镇建设,齐齐哈尔市随即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推动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崭新时代。三年来,齐齐哈尔将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把尊重农村居民意愿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把搞好规划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先导,把产业发展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支撑,把解决好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问题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把走特色之路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方向。
1.齐齐哈尔试点小城镇建设优势分析
1.1政策导向优势。
近年来,黑龙江省启动实施了“百镇建设工程”,并将其作为加快推动城镇化步伐,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载体,纳入全省“经济区、十大工程”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全力推进。齐齐哈尔按照加快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总要求,通过三年的试点小城镇建设摸索,坚定了城镇化建设步伐,并将以其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12月,齐齐哈尔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坚持以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为统领,全力推动齐齐哈尔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建设目标,将“三化”建设上升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建设的总思路,为加快以提高城镇化率为目标的小城镇建设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
1.2区位资源优势
齐齐哈尔地区位于松嫩平原中西部,是连接内蒙古东部、吉林及大兴安岭地区的重要枢纽,属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嫩江是我国两大未被污染河流之一,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自然景观独特,夏季凉爽怡人,冬季瑞雪纷飞。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素有“装备工业基地、绿色食品之都、滨水园林城市、生态旅游胜地、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齐齐哈尔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土地肥沃,水利资源、矿产资源等都很丰富,具有雄厚的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1.3产业基础优势
独有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优势:一是生态环境优越,农业资源丰富。二是原料基地庞大,品牌认证较多。三是研发实力较强,产业基础夯实。共有各类科技人员24万人,各类科研机构25个,中高等院校11所,职业技术院校55所,其中著名的黑龙江省农业研究所、农机研究所、畜牧研究所、马铃薯研究所、小麦研究所、园艺研究所、林业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等八家农业研究机构均座落在该市,为齐齐哈尔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雄厚传统工业延伸配套优势:齐齐哈尔地处哈大齐工业走廊,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重点城市之一,是黑龙江省重点发展工业城市之一。具有装备制造、煤油化工、食品加工、冶金、建材、医药、纺织等27个工业门类企业,工业基础雄厚,而装备制造、煤油化工是齐齐哈尔传统的支柱产业,具有很强的配套发展优势。
广阔现代新型产业发展空间:一是具有发展新型主导产业基础。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医药是齐齐哈尔主导发展的新型产业。近年先后引入龙华新能源汽车、甘南蓝天蓝天能源生物天然气等新能源项目,引进发展蒙西水泥、钢结构等新材料项目,自主发展的安泰生物400吨乳酸链球菌素和3000吨蛋白胨项目,参鸽药业等新生物医药项目,为小城镇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基础。二是具有以现代物流为牵引的现代服务产业发展条件。小城镇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建立现代快捷、高效的物流体系是小城镇产业发展和活跃经济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三是具有北国特色旅游发展潜力。齐齐哈尔旅游资源丰富,尤以扎龙自然保护区最为突出,原始自然生态保护如初,有水禽天然乐园之称,其中尤以珍禽丹顶鹤闻名于世,现着力开发的扎龙温泉旅游名镇,将极大带动齐齐哈尔旅游产业发展。
2.齐齐哈尔小城镇建设的制约瓶颈
2.1城镇建设规模小吸纳能力弱
10个省级试点镇,除扎龙乡为区属镇财政走转移支付外,其他9镇年财政总收入不足4838万元,镇均不足540万元,税收仅为2714万元。13个市级试点镇中,区属乡镇4个,其他9镇年财政总收入不足8776万元,镇均不足500万元,税收仅为2714万元。乡镇财力十分有限,城镇建设多数依靠自然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城镇现有建设规模普遍较小。据2011年统计数据来看,除城关镇外的115个乡镇建成区面积126平方公里,平均每个乡镇建成区面积仅为1.1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7.7万,仅占全市总人口的6.65%。全市城镇化率仅为35.65%,比全省、全国的56.5%、51.27%分别低20.85和15.62个百分点。基于现有的城镇建设基础,试点小城镇的人口吸纳和承载能力都十分有限,且建设资金需求较大、财税乏力,小城镇建设推进难度较大,后续发展能力显弱。
2.2产业发展速度慢带动能力弱
近三年,齐齐哈尔以“15211”园区建设工程为统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全面加快城镇建设步伐。2012年开复工产业项目156个,完成投资177亿元,成为近年产业项目建设数量最多、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一年,但其财政总收入不升反降,同比下降16.1%。齐齐哈尔23个省、市两级试点小城镇产业定位在现代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及农贸流通的18个,工业、商贸的3个,旅游观光开发的5个。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产业层次不高、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经济结构不优,抗御风险能力不强;县域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缓慢;工业园区建设滞后,牵动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对税收贡献率较低;财源结构不合理,增收乏力。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对小城镇建设支撑作用发挥不明显。
2.3基础设施底子薄承载能力弱
现阶段,受财力限制齐齐哈尔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历史欠账较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成体系、不成规模,底子极其薄弱。截止2012年底,齐齐哈尔市农村剩余泥草房37.87万户、1946万平方米,住宅砖瓦化率73.8%;村镇道路总铺装率达到70.85%,道路硬化率达到9.65%;自来水收益总人口145.87万元,自来水普及率达到38.7%。
现有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难以承载小城镇产业项目发展和人口集聚,无论是满足人口集聚的生活需要,还是服务产业项目配套,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管道燃气使用率、污水处理率、道路硬化率、城镇绿化率、垃圾处理率等基础性指标很低,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性建设投入需求较大,承载发展能力有限,成为制约齐齐哈尔小城镇快速发展建设的又一关键瓶颈。
3.齐齐哈尔小城镇建设类型比较分析
齐齐哈尔在黑龙江省西部,毗邻内蒙、大兴安岭地区的地理区位,乃至黑龙江在全国所处的边陲位置,加之齐齐哈尔自身传统产业发展滞后,新兴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半机械化的大农业趋于主导的产业现状,综合分析来看,齐齐哈尔加快推进“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是现阶段拉动经济增长、放大公共资源效能、促进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其确定的到2020年“构建梯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多层次、网络化新型城市(镇)体系,打造1个中心城市(市区)、3个中等城市(讷河、龙江、克山)、6个小城市(其他6个县级城关镇)和一批特色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目标是符合现实发展基础和实际发展规律要求的。
目前齐齐哈尔小城镇建设仍处于“点多面广资源分散,自然发展雏形产业”的起步阶段,其选择的发展模式归纳起来有“重型工业配套、农业延伸加工、食品商贸物流、红色生态旅游”等4个基本类型,以齐齐哈尔现有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导向和政策分析,未来几年齐齐哈尔小城镇建设仍处于“城市、城关镇、小城镇”这一城镇体系建设的末端,还将以现有省市两级试点镇为主要建设重点,以撤乡并村、整镇整村推进为抓手,推进小城镇建设。在这样一个产业基础和建设阶段,结合试点小城镇的自主的产业定位和计划发展的产业项目,分析建议如下:
3.1重型工业配套型小城镇:应具备一定机械加工基础,在齐齐哈尔中心城区和富拉尔基区一小时经济圈内,沿铁路线为宜。主要围绕一重、东北特钢、齐轨道公司、齐重数控、齐二机床、一拖东方红等机械加工企业,以及建华公司、华安公司、北方机器等老牌军工企业和昊华公司、齐化公司等煤油加工企业,寻求产业的衔接配套,成为产业链条上的配套生产基地。具有重型工业配套发展基础和优势的乡镇,主要有讷河市拉哈镇、昂昂溪区水师镇、泰来县汤池镇3个乡镇。拉哈镇自身具有一定工业加工基础,临近铁路沿线适合发展工业配套。水师镇临近市区,现有信林机械等加工企业,也是省级加工企业园区具有配套优势。泰来县汤池镇工业园区现已引进柒远兴轮毂制造、九洲机械变速箱制造等项目,延伸产业前景看好。
3.2农业延伸加工型小城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向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模式转变。在省市两级试点镇中产业定位为此类型的乡镇最多,达到9个,克东宝泉镇、克山北联镇、甘南巨宝镇等都具有一定粗加工基础,但产品相对比较单一,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不足。此类型乡镇主要发展的项目有“大豆、马铃薯—豆薯制品—豆粉、淀粉—半成品销售、饲料—畜牧养殖—屠宰销售”,“绿色林果蔬菜—保鲜加工—物流配送—销售服务”,“粮食种植—包装加工—绿色食品—销售”,“粮食种植—饲料加工—畜牧养殖—肉奶制品—包装销售”,“ 粮食种植—秸秆饲料—秸秆板利用—加工销售”,“深井水源—提纯加工—品牌无污染矿物质水”,“废渣—节能环保建材”等十余个产业链条,从“原材料生产、采购仓储、设计生产、订单处理、加工制造、物流运输、批发零售”的一条龙产业链营销模式逐步形成,以绿色食品为主的特色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潜能有待挖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空间很大。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城镇化建设中,许多人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要建设越来越多新的小城镇,或把原来的小城镇进行扩大或进行旧城改造,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试图通过小城镇建设消除农民的身份。大部分地方推出小城镇建设的量化指标,即通过把大量的农民户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户口,以此提高城镇化率。因此,不顾现状与条件,盲目大拆大建的现象到处可见。
2.对“国际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各地小城镇建设的调研中发现,有的人谈到“国际化”建设标准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一种不自信的言谈举止,认为“国际化”离本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太遥远,甚至还存在“本地哪有外国人来”的观念,这种不正确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小城镇的建设质量。所谓“国际化”标准,并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现在或将来外国人生活的需求,而是一种高标准、严要求,如规划设计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绿化标准、节能减排标准等应该达到国际通行标准,以确保建设的质量。小城镇化建设不能仅做表面文章,现在不少地方为了遮盖已被破坏的山体,用非植物绿色薄膜进行覆盖,道路两侧用绿色塑料地皮取代植物绿化等,这些行为都显示出其没有真正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3.小城镇建设思路不明
主要表现在规划滞后、建设思路不明确,这是当前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追求短期效应,盲目拆除房屋,建设农民集中区或强制农民购买商品房,这在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中屡见不鲜。部分地区往往是边拆边规划、拆后规划或是边规划边建设,违背建设基本规律,导致重复建设。
4.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配套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是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前期投入多,如果不充分考虑到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仅仅依靠房地产收益很难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过程是资源集聚、彰显特色的良好契机,也是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优势、吸引外部投资的良好机会,但在当前的城镇化建设中,这种基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往往被忽视。
二、思考及建议
小城镇建设是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但需要有计划、有思路,稳步推进,不能盲目跟进,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城镇化的过程也应是广大群众得到实惠的过程,更不能使广大农民失地、失业、失居。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深思熟虑,站位高远,打破制约瓶颈,打破固有思维,不能急功近利,要统筹考虑、稳扎稳打。在城镇化建设中,至少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要因地制宜,科学定位
在城镇化建设中,规划往往被认为是首要任务,其实不然。对于小城镇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定位问题。小城镇的定位即是一种建设思路、建设方向,定位决定小城镇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甚至决定小城镇的生命期。定位应先于规划,定位也是小城镇建设进行决策的依据。例如,法兰克福是欧洲的中心和交通枢纽,但与中国的大城市相比,规模相当小。二战中法兰克福80%的建筑被摧毁,可以说法兰克福是从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城市。在建设中,始终围绕世界金融中心的定位进行,城市中心区林立的高楼折射出法兰克福市依托金融服务业打造独特经济竞争力的努力。法兰克福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成为欧洲乃至全球金融服务机构云集之地,有200多家德国和国际知名银行在法兰克福罗湖安家。
小城镇建设发展定位的基本思路是结合城镇的现有资源环境、历史条件和区位优势,理清其发展脉络,拟定具体的发展路径,针对地区特点,寻找发展的着眼点,规划、设计、建设、招商等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既定的定位开展。如南京江宁上坊小城镇建设,江宁2000年拆县设区后周边地区快速发展,唯有上坊基本没有变化。上坊南靠江宁开发区、高新园,北靠麒麟科创园、仙林大学城,紧临古运粮河、青龙山,是东山主城区的东大门,18余平方公里范围内有长三角最大的物流市场,有南京最大的汽车4S园,有刚刚兴起的东山国际企业研发园,内有梁武帝陈霸先陵墓故址,有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祈泽池深”,可以说是产学研氛围浓厚,是小城镇建设的绝佳宝地,经过论证,最后将其定位为“智慧品质新城,国际生活社区”,定位明确后才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
2.要注重规划,细化设计
在明确小城镇定位的基础上,要在规划和设计上下功夫。在全面的规划完成后,才能分期推进拆迁改造工作,规划必须全盘考虑,规划一旦定下后,就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能因个人意志而改变,必须有延续性和长久性。后期的设计、建设应在规划的框架内进行,设计要精雕细刻,要在充分考虑到经济收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生态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统筹好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的布局,如共同管廊、雨污水管网建设等都要考虑在内。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至少应做到“50年不落后,100年不后悔”,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规划设计注重生活的便利性,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工作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无论是规划,还是设计,都要注重整体效应,不能孤立进行。南京江宁上坊在旧城改造中,原本将临近的青龙山纳入规划设计范围,将打造成生态型山水小镇。但由于种种原因将青龙山划归基本成型的麒麟科创园进行开发利用,这可以说是小城镇建设在规划上的一大败笔,得山得水的宝地因缺少山体而使得原本为“智慧品质新城,国际生活社区”的定位大打折扣,因此定位一旦确立,规划就得紧紧围绕定位进行。
3.要挖掘文化,彰显特色
2006年以来,毕节市明确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发展“三化一基一业”的发展战略,把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到了应有的高度。
从2007年到2013年,毕节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扎实推进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关于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意见》、《关于扎实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奠定了毕节市小城镇建设的坚实基础。几年来,毕节市委市政府在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执行力和实践力的同时,也在理性地思考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方向和路径。
2008年,全市第一次小城镇建设专题现场会在赫章召开,特色小城镇迎来了建设发展的春天。2008至2009两年间,全市明确了50个重点镇开始启动了有计划的小城镇建设,并从中选取5个乡镇作为市级试点,总结提炼了“生态旅游型、休闲度假型、民族文化型、工业主导型、交通枢纽型、商贸集散型、农业开发型和综合发展型”等特色小城镇建设理念。通过试点,在全市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正式拉开了全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序幕。
在充分总结2008至2009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市投入资金7亿元,扩大市级试点至35个,结合历史文化“五古”保护建设工作,在织金组织召开了“五古一特”建设工作推进会,对全市面上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城乡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有效地拉动了城镇经济发展。
2012年8月第一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召开以来,毕节市作出了在全市开展创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建特色小城镇工作的决定,把特色小城镇建设作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毕节的重大举措之一,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加快项目建设,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力求2016年前在全市建成50个“四小”示范小城镇,实现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大提速,城镇基础设施大改善,城镇产业大发展,城镇商贸大繁荣,城镇人居环境大改观,城镇群众幸福指数大提高的目标。
毕节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初步实现了由“全市推进、普遍开花”向“示范带动、兼顾一般”的转变,步入了转型提升阶段。
理念创新解决突出问题
在小城镇转型提升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创新理念,做好“特色”文章,彰显小城镇独有的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建筑特色、生态自然特色和空间布局特色。
突破区划制约。政府职能部门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和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原则,继续大胆探索撤乡并镇、改乡置镇、撤镇建“办”、并乡并镇等工作,突出重点镇、中心镇建设,对有条件的重点镇可规划向中小城市发展。引导和支持地缘近邻、人文相聚、资源依存、产业互补、民心归向的镇与乡、镇与镇探索实施一体化、同城化建设,注意控制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突出重点性,以不断稳步掌控提升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政府和规划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规划管理体系各环节工作,加大规划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损害公共利益的违规违章建筑,确保通过审批后的规划能严格落实到位。定期或不定期对执行过程中的规划进行检查、评估、讨论,对规划设计不合理的布局、功能设置等要及时按程序进行调整完善,甚至修编。
培育壮大产业,夯实特色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毕节市小城镇建设虽然近几年抓住了机遇、加快了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相当部分乡镇至今仍然存在产业不壮不优、产业同构严重、主导产业不明等缺陷,缺少如以“瓷”出名的景德镇、以“会”出名的博鳌镇、以“酒”出名的茅台镇等主导产业型的特色城镇。为此,列入各级重点示范镇的乡镇,可以按照“8个1”和“8+3”的要求完成阶段性具体建设工程任务,同时根据乡镇的自然、经济、区位、地理、人文、技艺、资源等优势,选择和确立好自己的主导产业,为小城镇的持续发展提业支撑,这是小城镇建设具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重要条件。
当前,要把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的建设和吸引各类既有当前市场、又前景看好的企业入驻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同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扶持和非公经济的发展力度,为小城镇发展提业支撑,为农民离土进镇提供就业机会,为返乡农民工回家创业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乡镇工业经济,壮大小城镇实力,带动引导当地产业结构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参与城镇化建设。
继续总结完善“四抓四比”(抓建设投资,比投资大小和完成情况;抓建设项目,比项目数量、体量和功能配套;抓建设效率,比推进力度和工程进度;抓特色,比文化元素和绿化、美化、亮化水平)的小城镇建设推进方法,继续完善市直部门帮扶支持小城镇建设机制,继续坚持上级督办督查、规划、建设、国土等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的巡查指导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违建行为的事前预防、事中干预和事后查处力度,督促干部勤政廉政,教育群众遵纪守法,继续定期召开小城镇建设现场推进会等多种方式,加大力度、加强调度,方能推动小城镇建设既有速度更有质量地发展。
运营城镇让生活更美好
小城镇建设中首先遇到和难度最大的问题是建设人才、建设资金、建设用地的问题,不同的领导者有不同的办法措施去解决,但不同的办法措施中,正确运营城镇的理念和能力都不失为破解上述难题的最优选择之一。因此,积极稳妥地推进毕节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各级领导者要注意培养正确运营城镇的理念和能力。运营城镇就是以城镇为开发对象,政府部门为主导、企业为经营主体,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对城镇空间及城镇的资源进行重组、集聚、运营,从而实现资本的动态发展过程。
运营城镇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城镇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这既是运营城镇的核心目标,也是运营城镇的行动思路。只要各级领导培养具备了运营城镇的理念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大胆探索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城镇建设用地的办法,鼓励和支持农民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多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规范和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参与“三化”建设,同时注意把握好土地资源的开发时序和招拍挂的“时空节律”,注意在发展中选择低碳、绿色、环保、可持续的路径,注意在招商引资中抓好选商引智等工作,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人才、资金、土地等瓶颈问题都将会在实践探索中有效地得到逐步解决。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问题 ;路径; 探析
目前,全国有将近2万个小城镇,小城镇所具有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人口集聚效应明显,不仅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重要途径。成功推进小城镇建设,既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又可以繁荣城市发展,这需要科学的制度设计、规划设计和产业支撑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来保障。
一、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科学规划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土地资源浪费
严重
当前,我国大多数小城镇在综合规划上缺乏统筹性、前瞻性,导致工业园区泛滥,基本每个县都有一个甚至多个开发区,中心镇或乡镇也在规划园区。园区内产业设置基本不分类,各种企业都可以入驻,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给当地造成了很大的环境问题。而园区内基本上没有成型的生活区和商业区,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即使有规划也难以落实。最为严重的是在一些县市,随处可见用围墙围起的土地内杂草丛生,没有企业入驻,土地荒芜,造成了土地的巨大浪费。
(二)难以形成产业链,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小城镇在土地和劳动力等方面的得天优厚低成本优势,对企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一段时间内可吸引很多企业入驻。但因很多小城镇没有成型的产业链,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降低了企业效率和利润。通常,很多企业只能维持三四年的发展,而后便陷入困难,甚至是撤资或破产,导致大量工人失业,这不仅给当地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社会的稳定。
(三)受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人口集聚和城镇规模发展不
匹配
一方面是园区过度开发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农村土地制度的制约,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导致农民工难以“脱农进城”,也就不能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再就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镇户口落户的诸多限制,是阻碍小城镇人口难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实现小城镇的良性发展,促进人口向小城镇不断集聚,就要放宽落户限制,并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让农民摆脱对土地的依赖,使得城镇规模扩张的前提是城镇人口的大量集聚,即我们从根本上讲的人的城镇化。
二、小城镇发展的主要路径探讨
小城镇的人口集聚功能主要是针对周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即市民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主要依靠农村人口的适度转移,是农民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产出的低下,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农业现代化会释放出更多的富余人口,有序向小城镇转移是大势所趋,也是各地政府今后工作的重点。因此,要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就要充分考量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一)科学规划,为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人口的大量聚集,必然需要更大的空间承载。现有的小城镇面积必然要不断膨胀,城镇建设不能再是简单的摊大饼,跑马圈地式的粗放模式。小城镇建设必须要纳入各地的城镇体系规划,把发展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条件好、潜力大的中心镇,实现集聚人口功能,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不能一味追求小城镇的数量,把重点放在小城镇的增容扩容上,真正做到规模适度,注重效益,必须走一条低成本的城镇化道路。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切莫只看眼前利益,而牺牲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在做好园区配套基础设施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开发,使蓝天碧水、工厂车间和谐共生。
(二)产业主导,为小城镇健康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产城融合是新一轮城镇化的主要模式。城市发展历程证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而且是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随着资源的枯竭城市也陷入枯竭。而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则稳步发展,而且有良好的创新内生动力,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城市也愈加变得美好,走的是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是一种可持续的长期发展模式。因此,城镇的发展必须以产业为依托,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要立足当地的资源、区位人文等方面的优势,或工或商,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三)改革户籍制度,破除小城镇发展的体制障碍
人口的自由流动是城镇化推进的基本前提。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业人口流入城镇,因为城镇无法为农业户籍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农民的保障还是依附在土地上,这样就形成了人在城市,根还在农村,城乡分割的畸形结构。大量农业劳动力不能离开土地,人均土地面积不能增加,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和土地规模经营。农业不发展,劳动力人口就难以解放,城镇工业人口就难以扩大,城市就很难实现根本发展。现行的户籍制度已经不适应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必须积极探索,创造出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户籍管理制度。
(四)深化土地流转,以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
加快出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法律法规,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保障流转土地的农民权益,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深加工产业,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促进农业人口集中居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加快推进中心村、中心镇建设,以便推动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生产生活。加强对农村闲置宅基地的管理和规划,对长期闲置的宅基地收取费用或限期收回,解决部分“两栖”占地现象,既保护农村从业人员利益,又加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城镇化是农民工转为市民的外在拉力,农业现代化则是催生新市民的内在推力。
经济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产业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也需要必要的制度变革和设计,新型城镇化是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城镇则是承载多数新市民的主体,特别是来自农村的转移人口。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搞好小城镇建设应该是各级政府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红霞,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J],科技创业月刊,2007(1).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四态合一”;规划体系;总体规划;城前镇
引言
我国现有的小城镇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上自发形成的,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小城镇存在数量较多、规模较小、分布不均衡、发展水平大多较低、功能不够完善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此外,资金不足、人才奇缺、土地浪费、环境污染、体制不合理和管理不完善等都严重地阻碍着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在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下,小城镇建设要改变以往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村地区的聚落方式,重构和优化城乡空间聚落形态,承载人口生存和产业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民生难题,更广泛地吸纳农民就地就业、居住,加强生态建设和特色发展建设成为为农村特色产业服务的特色镇,提升小城镇发展品质,实现小城镇的全面发展。
1.小城镇建设困境
1.1 缺乏完整的规划理论体系及规划思路,致使小城镇形态“千城一面”
多数小城镇建设盲目地照搬大城市建设经验,造成小城镇在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设计上相互雷同,缺乏自身特色。另外,一些小城镇在编制总体规划后,没有根据实际建设水平进行必要的修编,削弱了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效力。
1.2 过渡追求经济效益,对社会、生态的考虑不够,发展动力不足
一些小城镇为追求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采用粗放式的建设方式,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忽视环境保护设施及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小城镇都是由自身传统产业发展起来的,而目前大多数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引进与当地生态承载力不匹配的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同时使得地方特色生态、传统产业遭受大面积的破坏和冲击,甚至毁灭,小城镇难言可持续发展。
1.3 城镇建设追求“高大上”,丧失文化个性,城市空间单调乏味
我国的小城镇形态各异,各有珍贵的文化底蕴、生态宝藏和传承产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宝贵财富,然而在现实建设中,小城镇的文化通常被摒弃或者忽视。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建设追求“高大上”,即广场求大、街道求宽、建筑求高和风格求洋,传统空间肌理被破坏得“体无完肤”,文化底蕴失,丧失了个性的城镇形态与生活精神,丧失了形成城镇独特个性优势的机会,使小城镇发展在新型城镇化浪潮中缺乏竞争力。
2. “四态合一”的小城镇建设思路
2.1 文化塑魂
文化是小城镇最具特色的资源,是城镇的灵魂,只有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特色文化,将文化贯穿于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才能使小城镇独具发展特色和动力。在产业发展中,应提炼城镇特色文化要素,发展文化产业,如传统手工业及文化旅游产业,围绕这些特色产业整合镇村体系,推动城镇产业转型,获取长久发展动力;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文化“形”和“意”的塑造,重塑文化建筑和营造参与性的文化活动,填补小城镇的精神内容。
2.2 产业兴镇
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必须从其传统产业入手,寻求升级转型之道。从目前小城镇的发展经验看,围绕小城镇文化和传统手工业开展的新型旅游业开发是小城镇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在深入挖掘小城镇特色文化和传统手工业的基础上,应进行旅游专项规划和产业规划,解决“业态”问题,并围绕旅游产业布局配套基础设施,带动城市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发展注入长久动力。
2.3 生态维育
小城镇一般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在建设中要注重保护这些宝贵的生态资源,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护好山水、田园,通过植树造林、节能降耗、治理污染和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及节约发展的道路,让优美环境成为小城镇的生态屏障和生态涵养基质。具体而言,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通过划分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线,对土地进行空间管制,实现生态优先;在城区,通过构建完善的绿地系统,把河流、田园等自然景观要素引入城镇,合理布局各类绿地,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并与城镇建设统一考虑,促进城镇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和发展。
2.4 形态升华
形态是小城镇所有物质实体的组合,是体现文态和业态的载体。在小城镇的形态塑造中,通过明确小城镇文化、生态资源和业态发展特色,准确定位小城镇风格,按照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基本风格统一又丰富多变的思路,编制详细的城市设计,保护城镇的传统空间肌理,优化用地功能布局和路网布局,通过对景观、建筑风貌和地标节点等进行规划建设,升华小城镇特色。
3.基于“四态合一”的城前镇规划实践
3.1 规划背景
城前镇位于邹城东部门户,地处三市(济宁市、枣庄市、临沂市)五区(县)(邹城、平邑、泗水、山亭、滕州)八镇(临涧镇、白彦镇、丰阳镇、泗张镇、田黄镇、张庄镇、店子镇、圣水峪乡)交界处。城前镇与济宁、泰安、临沂、枣庄四地市等距90公里,和相临的平邑、山亭、滕州、邹城、曲阜、泗水6个县市等距40公里。境内有枣徐(枣园―徐州)公路、平滕(平邑―滕州)公路、岚济(岚山头―济宁)公路三条省道纵横贯穿全境,并于镇区交汇,有“六路通衢”之称。省道S244向北连接日东高速,邹城北外环线在城前镇域北部穿过,加强了与邹城的联系。
3.2 规划思路
根据“四态合一”的理念,提炼城前镇蓝陵文化及万亩桃园、生态林场等生态要素,通过整合和创新,融入规划的各个层次。通过总体定位与功能研究,解决位于三市交界处的城镇业态问题,其次,重视生态本底和对生态的保护与利用,合理布局产业、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公共基础设施,优化城镇体系;再次,在总体规划的法定指导下,解决文化传承和城镇形态的问题,即文态和形态;规划将城前镇建设成三市交界区域中心城市(镇)、蓝陵故城、商贸重镇、生态慢城。
3.3 规划内容
(1)业态:空间多元、完善旅游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四板块、多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一心”为城前镇区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和以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两轴”为沿枣徐公路发展轴、沿岚济公路发展轴;“四板块”为镇区综合产业发展板块、红色文化与林果种植板块、观光农业与休闲旅游板块、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板块;“多基地”为以十八趟林场风景区、红色文化旅游区、石门山―越峰山风景区为主的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和以大樱桃、西红柿、板栗、大枣、油桃、金银花为主的农产品种植基地。
同时,规划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建设,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通过建设红色文化风景区、梨坑林场风景区、十八趟林场风景区、雨山风景区、蓝陵桃园风景区、石门山―越峰山风景区、洼陡风景区,将城前镇打造成为邹东旅游中心城镇。结合各风景区开发生态文化、观光体验、度假休闲等旅游产品。
(2)生态:生态优先、宜业宜居
规划将镇域生态系统划分为:斑块、廊道和基质。形成“斑块镶嵌、廊道相连、基质铺垫”的生态安全格局。
① 重点保护两类生态斑块
五处山体林地生态斑块:分别为梨坑林场生态斑块、十八趟林场生态斑块、雨山生态斑块、凤凰山――笔架山生态斑块、石门山――越峰山生态斑块。
三处水源地保护斑块:分别为圈里水库保护斑块、康王水库保护斑块、洼陡水库保护斑块。
② 重点打造两类生态廊道
沿河道生态廊道:规划沿戈河、柳峪河、刘庄河、沂河及其支流打造河道生态廊道。注重保持河流水体的自然特性,保护湿地资源及野生动物资源,镇域区段尽量避免建设开发,镇驻地区段强化生态保护与城镇建设之间的有机协调。
沿道路生态廊道:规划沿枣徐公路(S244)、平滕公路(S241)、岚济公路(S342)、南环路和北环路打造沿道路生态廊道。注重防护生态林及景观生态林的建设。
③ 重点建设两类生态功能分区
山地丘陵生态保育区:规划镇域内梨坑林场、十八趟林场、雨山、凤凰山、笔架山、石门山、越峰山等山体林地为山地丘陵生态保育区。在保护基本农田的基础上,以生态公益林、经济林建设为第一要务,结合水土流失的小流域治理,植树造林,避免滥采滥伐,积极培育镇域山林生态基质。
规划将镇域生态绿道划分为:区域综合绿道、山林休闲绿道、文化休闲绿道和滨水休闲绿道。
(3)形态:功能提升、特色强化
规划在城市形态的塑造上,注重功能的提升,延续特色田园风貌,通过优化镇村体系和镇区空间结构,整治城市风貌,强化特色、优美的镇区空间营造。规划镇区形成“两轴三带、一心四区”的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以生态、水体、文化为主线,系统的发掘和整理城镇特色要素,利用自然的水体景观、生态绿带,组织与之相适应的滨水景观、绿化景观,构筑和谐共生的用地布局。此外,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要素,与滨水景观、绿化景观相结合,塑造特色鲜明的城镇形象。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共同创造以“绿、水、文、城”为特色的“水城相依、绿水环绕、底蕴深厚”的城郊型生态慢城,重点做好“显水、透绿”的文章。形成“两轴三廊、三心五区多点” 的景观系统结构。打造由古至新、文化、现代、生态共融的沿越峰山路景观轴线、沿城泰路的公共建筑展示轴线、沿河道景观绿廊;形成工业景观风貌区、商贸市场景观风貌区、城镇综合服务景观风貌区、新城旅游服务景观风貌区、居住景观风貌区。
(4)文态:文化传承、城镇塑魂
城镇在产业选择上充分挖掘城前镇本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进行优势产业组合,并配套富有地方文化底蕴的居住建筑和仿古商业街区。融入农耕文化,沿枣徐公路形成蓝陵桃园、梨坑林场、林果种植等自然观光带,在镇域北部结合抗战纪念碑及遗址规划红色文化风景区,形成多元的文化集群。
4.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下,不光是大城市、城市群的建设需注重生态、文化、社会三者的协调和统一,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小城镇建设更应该如此。小城镇的建设应摒弃求大求洋、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切实际和照搬其他城市经验的风气,从完善规划体系入手,充分挖掘和研究本地文化、生态特色,编制相应的规划,以规划指导城市产业的建设、形态的打造,实现生态、文态、业态和形态的融合,突出特色,提升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邹城市城前镇总体规划(2014―2030)[Z].2014
[2] 陈可石,李静雅,朱胤琳.文化景观视角下“四态合一”的古镇复兴方法与路径―以黔东南下司古镇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 [J].规划师,2014(5):48-53.
[3] 张毅.“四态合一”理念指导下的成眉新兴产业战略功能区( 新津部分)城市设计[J].规划师,2013(7)
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在快速发展中,由此我想到了水问题,特别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北方。借鉴大中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有关水方面的经验教训,水问题理应高度重视。我认为,水问题应该包括给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几部分。给水不容忽视,而排水似乎更为重要。2012年雨季到来时,多座城市出现内涝即是例证。
小城镇建设中给水应注意的问题及策略
有资料显示我国城市化人口每年以2%的速度递增,城市供水和用水矛盾日益突出。小城镇建设的人口递增速度会远远超过2%,尽管小城镇人口数量比不上大中城市,工业用水量也相对较少,但是对于淡水资源原本就匮乏的我国来说,未来的供水和用水矛盾必将日趋扩大。众所周知,小城镇周边的农业用水量本来就不少,加上农民节水意识淡薄和灌溉技术落后,无疑为小城镇供水形成压力。目前,这一压力在一些区县甚至乡镇已经显露,就北方而言城镇自来水井越打越深,而供水能力却并未提高。相反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地下漏斗不断出现并扩大,华北地区就存在巨大的地下水漏斗。尽管北方没有出现像南方那样的地面沉陷现象,但是从长远来讲,也不尽乐观。
为此,在小城镇建设中,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供水设施,在取水、输水、水质处理和配水等设施上着眼于长远发展。小城镇经济发展目前虽滞后于大、中城市,但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来看,有逐年加快的趋势,小城镇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也必然与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定额步步逼近。因此应以发展眼光确定小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在供水管网、泵站要着眼于未来发展,使用新型输水材料供水,减少水漏失。根据《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规定,城市供水基本漏损率为12%,我国城市供水平均漏损率约20%,与欧美发达城市7%漏失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由于小城镇水厂设施等因素影响,小水厂的供水漏失率普遍高达20%~30%,最高的年供水漏失率达到40%以上。随着我国小城镇进程的推进,管网减漏对于节约水资源,保障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了节约水资源,小城镇浇洒道路、绿化等其他市政用水建设要结合地域特点,采用收集雨水,污水净化水等方式。如地下储雨池,用于收集屋顶、庭院和地面的雨水,所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冲厕、洗车、绿化用水、景观用水或消防用水等。地上储雨容器(桶、罐),多用于收集屋顶雨水,所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庭院洒水、浇灌花草,节约自来水。还有就是居民小区采用新的渗水材料硬化,有效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
小城镇建设中排水应注意的问题及策略
排水体制不仅关系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排水系统是否实用、能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同时也影响排水工程的总投资、初期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是采用分流制,还是采用合流制,可以从环境保护、基建投资、管渠维护管理、工程施工等几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小城镇现状基础设施薄弱,市政建设资金缺口大,污水处理厂一步到位难度大。排水体制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到小城镇的特点,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满足保护环境与生态的要求,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可分期建设。同时,小城镇排水体制选择应结合城镇总体规划,考虑原有排水设施、地形、水体等因素,综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各方面因素确定。
小城镇现状排水管网普及率约40%,规模较小的城镇大多采用排水渠,因为小城镇的排水系统一般都是由自然沟和泄洪渠、农田灌溉渠发展、利用起来的。有的仍采用明沟,有的经过修缮,加盖形成了暗沟或盖板涵,排水方式简单。许多小城镇污水处理几乎是空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势在必行。
排水规模小、排水系统滞后,排水体制多为合流制。小城镇排水量较大城市小,目前小城镇排水系统普遍滞后,现状沟渠布置零乱、排放口众多,居民多自发修建一些排水沟。小城镇集污系统在老镇区采用合流制,在新建区采用分流制的排水体制较为普遍。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城镇规划要求将越来越高。小城镇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在建设水平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小城镇规划任务之多、之重,为推动小城镇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出一大批新型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小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意义重大,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引言
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促进乡镇企业聚集,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小城镇建设是国家城市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期城市发展方针。大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合理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小城镇规划的内容在目前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框架下,形成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阶段并不截然分开且带有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双重特色的小城镇规划模式,一般称为小城镇建设规划,其内容通常分为3个部分:1)镇域总体规划;2)镇区建设规划;3)重要地段的详细规划或意向设计。
1目前小城镇建设及规划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城镇规划滞后
城镇发展规划是城镇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在目前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而轻发展规划的状况。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建设牵着规划走的不科学现象,导致城镇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恶化。
1.2小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功能不完善,吸引和带动能力不强
首先,小城镇的规模小必然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小城镇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其次,镇域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并少不了多少,必然加剧农民负担屡减不轻等现象,与镇域规模过小、行政人员相对过多直接的关系。再次,这种规划比较僵化,缺乏弹性。各乡镇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这些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各镇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其结果是都形成不了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1.3 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
①城镇发展建设不当对一些重要生态功能用地造成新的破坏;②城镇发展环境管理跟不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污染加剧:③城镇周边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染依然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环境质量的改善;④一部分乡镇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很少考虑“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甚至把在大城市无法立足的污染企业转移到小城镇,使小城镇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1.4 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城镇规划理论体系
目前城镇规划技术理论难以适应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城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应用的主要是城镇建设规划,可是城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指导是远远超出现行规划成果所涉及的内容的。
1.5城镇规划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小城镇大多经济基础薄弱,能按照现行的规范和程序组织编制出城镇总体规划很不容易,至于控规、城镇建设规划等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编制。城镇规划的一个实践周期为15~2O年,每3~5年修编一次,一个镇总体规划的编制、评审、批准最少需半年左右,单凭批准的总体规划只能宏观调控城镇建设,不能具体指导城镇建设,从而使精心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大多成为墙上挂着的宏伟蓝图。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为更好发展小城镇,须做好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小城镇个体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这3个层次的规划。
1.6不注重地方特色,盲目套用大城市的模式,小城镇结构形态环境雷同。
1)小城镇规划中“技术乌托邦”的思想与文化的趋同性带来小城镇规划色的缺失。
2)小城镇规划对特色的认识有待全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a.仅注重规划中的物质特色,忽视了小城镇特色中的非物质要素。b.小城镇特色应是一个整体,从结构形态规划,用地总体布局到详细规划、单体设计的各个步骤,从小城镇总体景观到 理念提出了挑战。
3)对图形、建筑单体特色的过分追求造成小城镇整体特色的减弱。
4)小城镇规划设计中套用大中城市的规划模式,造成小城镇原有特色的消失。
2 要从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入手
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在市域和县城范围内,通盘把握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和方向,突出重点,带动一般。从区域发展的整体出发,全面规划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布局、规模、结构,使小城镇的发展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现在,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区域性的发展战略规划的还不是很多,通常情况下多是规划小城镇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这种做法,必然导致小城镇在区域空间分布上缺乏合理的定位,梯次分布上缺乏发展的层次,城镇功能、经济功能、带动功能、辐射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2.1 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
2.2 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2.3 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2.4 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2.5 要注重规划的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2.6 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政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3 科学发展地制定小城镇的总体规划
(1)合理确定城镇性质和发展规模。小城镇建设,不仅是一项部门性的业务工作,而且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经济、社会工程。我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小城镇建设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着眼长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等条件,认真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通过规划,确定不同的城镇化模式和重点,围绕特色产业,以点带面,长期坚持。特别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科学布局的原则,对用地范围进行全面规划,努力把握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脉搏,给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2)优化土地布局,节约用地。小城镇的发展的总体布局必须集中,合理紧凑。切不可盲目搬用大城市的一套结构模式。要珍惜土地,合理用地,保护耕地。每个小城镇都要规划好6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行政区、绿化区),并妥善安排各个功能区的协调发展。各个规划区的安排要合理,发展要留有余地,不同时期的建设任务要有衔接性,做到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
4小城镇规划设计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的城镇新区。① 要使“人”成为小城镇发展的中心,为“人”服务成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目的。② 让农民有归属感,不要有距离感。小城镇是农民的小城镇,要让农民真正感觉到小城镇的舒适和方便,真正感觉到是自己的小城镇。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广大农民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③ 要制止或控制那种沿交通要道两侧发展的“龙形”规划。
(2)突出文化内涵,塑造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传统是小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因此,小城镇新区规划设计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小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突出文化原则,塑造小城镇自己的特色。不要把小城镇新区规划仅仅当成规划去做,而要更深一层地去“做文化”,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规划设计人员在对小城镇新区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地熟悉、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强化生态理念,打造园林式景观。伴随着乡镇企业的繁荣和小城镇自身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考验。小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表现在:企业、商业、居住等功能区划分不明显,乡镇企业沿路展开,分布分散,城镇内部绿化面积、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均达不到国家标准,城镇缺少园林建设,景观设计更是匮乏;污水、雨水等地下管网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等等。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小城镇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规划和景观设计,提高小城镇的形象和品位,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加速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生态园林城镇是今后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设计是小城镇趋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生态建设进行景观设计使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协调统一,是建设生态园林城镇的必然选择。因此,强化生态理念、注重景观设计是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该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
(4)树立超前意识,构造灵活的格局。现今,城镇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平均每年将增长1%,这10几年中,中国将有大约3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这就意味着今后几十年内,小城镇的规模还会持续地增长,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在这种形势下进行小城镇新区规划,就要求规划师树立超前意识和发展观念,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建造节能型住宅和紧凑小城镇:要创造性地挖掘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建造处于山、水、天空、草木相协调的中国特色小城镇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