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利规划设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实际调查不足,施工团
队合作水平差,灌溉面积不足建国初期,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基本是工程设计和施工同时进行,走走停停,走一步看一步,缺乏调查研究,施工团队合作程度不高,导致水利工程渠道混乱,水利灌溉设施灌溉面不足或不均,灌溉效率低,水库的库存水量减少了一半多,水利工程的灌溉效能严重削弱。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供水河流或供水渠道,在开始投入使用时比较合适,但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和农田面积的加大,农田的水需求量远远超过水利工程的供水量,水利工程的灌溉面积只有本地农田面积的百分之六七十,农业的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损失。
1.2工程基础设备建设不足,蓄水能力差
由于缺乏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合理设计,以及施工机械技术力量不足、工程检测能力低,导致水利工程的拦截蓄水功能不足,农田灌溉工程的利用率降低。
1.3水利工程管理维护不足
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监管严重缺乏,施工中投机取巧、敷衍了事、偷工减料等产生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设备故障问题常有发生。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严重受阻。二是在水利工程建成后,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不足。目前农村的水利工程超年限使用、缺乏维护致使设施破损的现象存在,成为影响农村水利工程灌溉效能的重要因素。
2后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注意点和解决之道
2.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工程设计思想、政府的政策制度和管理思路、财力投入、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管、工程规划设计要点目标、工程建成后期的维护管理等工作。首先,应该确立好水利工程的中心思想和目标任务。规划前明确建设基调,重点注意规划经过。工程的规划设计要突出当地政府的工程指导。按照国家水利工程的相关规化设计标准、坚持政府正确的指导思路,结合当地农田环境地理地质状况,而且当出现地方政府从参与融资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问题时,就要高标准地设计好水利工程的思路目标。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还必须要赢得政府的审批和同意,最终才能顺顺利利展开施工和运行。其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要实事求是,避免各种资源的浪费。做好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估算规划,保障水利工程正常实施。最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要把握全局,争取当地社会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要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保障水利工程建设与当地农村人口、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一致,水利灌溉的范围和灌溉效率能与时俱进。简言之,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在考虑当时当地的情况、水利工程的效益、民众的建议时更要关注其长远发展。下面来具体说说一些解决方法。
2.2解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2.1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做好环境地理调查研究
首先,因为当地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经济结构、水文条件、资源情况等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所以做好调查研究,这是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的第一步,否则,就会出现建成的水利工程与当地农田水利实际需求不一致的情况,阻碍当地农业的发展。其次,施工单位就要制作有关施工规划图纸,经监理查验、法人批复后开展正常施工。规划图纸要完全考虑当地农业区域规划、产业发展和农业的全面发展,根据当地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农田作物的分布特征,合理规划设计。最终要能够增加农田灌溉面积,保证少灌和灌溉不均的现象减到最低,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达到合理性标准。最后,农田水利工程的地点、规模选择要目标明确,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盲目投资。因地制宜,按照当地农业实况和政府财务水平,科学规划,实事求是,在开展实际调查后,要开展工程设计与编制工程预算,拿出具有最佳实际效果的合理的水利工程方案,使整个水利设计工程与当地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和谐一致,完美统一。防止出现工程量大,资金供给不足,施工延期或者停工、罢工等现象问题,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2.2.2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先进工艺材料设备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构成基本上是配件、原材料等。所以,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这些设备材料等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时,科学先进的工程技艺,高性能、高质量的工程建筑材料的应用,根本上使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同时,施工的机械设备的采用,也要是高科技的设备产品,使水利工程建设达到低成本投入、短工期操作、高质量完后成的建设任务。
2.2.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维护工作力度加强
一方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建设,工程监管单位的监理和维护管理工作必须到位,才能保障工程有序实施。水利工程设计管理部门要监督、督促工程监理单位责任人加强工程的监管,以动态流动的方式,使监管工作渗透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个步骤环节,使监管更加全面、更加到位,实现全程监控。另一方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施工单位和部门应该及时做好管理工作移交。将监管任务移交给水利工程用户协会单位、水利工程实施管理单位开展管理。工程运行中,还要按照有关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功能特点,做好定期不定期的工程巡检工作,及时找出工程运行中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为水利工程可靠、平稳、安全运行以及农业经济发展排除隐患。
3结语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利设计水利建设工程设计 生态水利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楚相孙叔敖修芍坡,吴王夫差修筑邗沟,而在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领众人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当今世界中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采用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大型水利工程。 我国近代修建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大坝等一批大型的水利工程。随着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水利工程的抗涝抗洪,除害兴利的作用开始得以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也有所加快。但由于目前环境问题和生态系统的破坏,逐渐的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直接影响,为此各行各业都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的警觉,水利建设中的生态设计也成为水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二.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的意义。
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是生态建设和环境管理领域的一个全新概念,进行生态设计是要求对水利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研究其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并通过设计相关措施和改变工程方案,将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利工程的生态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程,相对于一般水利工程而言,生态水利工程既要满足河流综合治理中总的要求,达到灌溉、防洪、发电、供水、航运等不同需求,同时更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将此作为水利建设的重点进行监控。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和生态建设的有效结合,同时也是未来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加强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的必要性。
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性,由于筑坝是沿着河水顺流的方向,造成河流的非连续性,原本流动的河流及其生态系统由于水利工程的增加,变成静止的人工湖泊,河流流速、水文、水深以及水流边界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长期适应原来生活环境的动植物,由于环境的变化,又要进行适应性生长。其中一部分适应性较差的生物就被淘汰。第二是自然河流变成沟渠,这也包括天然河流改造成为直线或者折线的人工河流。由于水利工程对水流的拦截,提高了河流上游的蓄水量,同时也提高了上游河道的水面深度、水面宽度,也需要淹没更多的陆地。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研究和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传统的水流工程在满足设计功能同时,通常都忽视了对周边环境和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造成河流的生态功能衰退,自我净化能力降低,损坏了长远利益。
2009年,我国建设的最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位列世界最大规模的水电站—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完工。在工程完工后的多年里,许多专家组成专业团队就三峡工程建成后,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分析。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水库两岸地区2公里内的年均温度上升0.1℃-0.2℃,对冬季和春季的月均温度升高0.3℃-1.3℃;同时,由于水库的泄洪作用,造成长江中下游的干流河道出现冲刷和坍岸,形成新的险工河段。据研究结果表面,三峡工程对生态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但是其对生态的破坏却不容小视。长江三峡工程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标杆,同时其生态建设机制也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标杆。
四.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水利设计。
1.水利建设中的生态设计基本原则。
根据人和自然相互协调的科学观,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相结合,将水利工程服务于社会的基础地位进行明确的分析,通过基础、体制、观念的改变和转换,实现水安全的持续保障,达到水资源持续利用、水域环境持续优化、水域生态持续改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
为实现水利工程的防洪安全,要构建水安全体系,通过建设防洪工程体系和增加非工程措施来加强水安全的防御体系。为提高水资源以及水环境的承载能力,要重视对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合理配置,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的治理、保护和改善承载能力。为增加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功能,要做好堤围及护岸工程、清淤清障工程、加强监控工程和滩涂的围垦开发,进一步增加有利于保护水生态系统的水利工程措施。
2.生态设计应用。
(1)提供水生态中生物的生存、繁殖的空间。
生态水利工程将河流中的水流、堤防、河道以及河畔植物植被等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行水利建设的生态设计时,通过对现有自然地形、地貌的科学配置和功能改进,建立一个能使生物、土壤、阳光、水、水环境等因素之间互惠共存的水生态系统。水资源中的河堤坡脚位置的护底上,有多流速的变化带和较高的孔隙率,适合多生物的生长,同时也为鱼类提供了繁衍的场所。水利工程中的河流两岸的草丛和绿树为鸟类、昆虫提供了觅食场所。
(2)增强了水体的自净作用。
水资源中水体的自净作用是有机污染物由于受到氧化作用,转变为无机物的过程。水资源中的细菌和真菌摄入营养物为污染物,细菌部分被吞噬,并污染有机物分解成为无机物,分解过程中形成的无机物可以为藻类植被提供营养,同时藻类的光合作用产生跟多的氧,以供其他的水生物利用。水资源中过多的藻类被鱼、虾、浮游动物所消耗,在水资源的食物链中,将污染浓度降到了最低值。生态水利设计时,增设的鱼道、鱼巢等,形成不同的流速带和紊流,这非常有利于氧从空气中传入到水中,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水中的溶氧含量,有利于需氧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由于水资源中的植物能吸收无机盐类的营养物,其植物根系成为以生物膜形式存在的微生物附着的介质,这就促进了水体的净化,有利于改善水系统的水质。
(3)起到调节滞洪补枯、水量的作用。
水利建设中生态河堤的植被,具有储蓄水分的作用。水资源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使得河堤中的土壤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在水资源丰富的期间,河堤中的水开始渗透,河堤孔隙开始蓄水,减少了发生洪灾的可能;在枯水期间,原来储存的水开始渗透入河道内,起到滞洪补枯,调节水量的作用。
(4)生态水利设计要结合环境工程设计。
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应当充分吸收环境科学技术的理论,达到水质同水量同步,结合水环境污染,设置相对应的防治工程。水利工程中的作用水量,要考虑季节变化产生的影响,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在雨水季节或枯水季节中,不同的应对措施。生态水利要立足在水利建设和环境生态之上,将水量的高效利用和水质的有效优化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水利建设中的生态平衡。
3.生态设计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对周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过去由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极大的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品质。随着全国范围内对中小河流域的治理工作的开展,表明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同时,在中小流域治理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主动转变设计理念,在满足城镇防洪的基础上,优先考虑生态设计,一改过去统一的直立式挡墙护堤思路,推荐采用格宾等生态性更强的工程措施,以及尽量保持原有岸坡生态环境,减少人工修饰痕迹,这也表明了生态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在未来,更多更先进的生态设计技术将应用于更大的水利工程中,以达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互利、和谐、可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大兴水利的建设时期,水利工程给经济建设带来了资源保障和提供了特殊功能,但也要重视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设计时,更要深入探索生态理论,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进行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我国水利工程的生态建设水平,降低水利建设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环境健康,我们才能健康。
参考文献:
[1] 杨丽荣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期刊论文]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年11期
[2] 刘正茂 吕宪国 武海涛 LIU Zheng-maoL(U) Xian-guoWU Hai-tao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期刊论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ISTIC PKU2008年1期
[3] 李宏伟 关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6期
[4] 刘鹏 加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改善生态水利环境[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2012年5期
[5] 唐承 关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几点思考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21期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培养目标
按照石河子大学要求,每四年一次进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同时对培养目标进行全面修订,在四年的实施过程中可进行微调,评价与修订过程由学院、大学两级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同时着重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经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水利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技能。二、结合认证标准,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由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资深教师完成,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等课程计60余门课。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16.7%,学生在从事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法律、伦理、经济、环境等各种制约因素;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占总学分的29.8%,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与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实践环节等,其中毕业设计(论文)不少于12周,课程实验8〜16学时,课程设计一般安排1~2周。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包含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实践教学三部分。课程实验包括物理实验、水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测量学实验、电工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灌溉排水工程学实验、水工模型实验、节水灌溉实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等;课程实习包括测量实习、水文实习、水文地质实习;课程设计包括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水土保持学课程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课程设计、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等;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还包括其他实践环节,如:工程技能训练、科技方法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结构模型制作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等。
3.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占总学分的16.7%,毕业设计(论文)选题90%以上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选题。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题目以所学农业水利工程知识为基础,同时结合生产科研项目开展,进行综合训练;也进行涉及本专业的有关研究热点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分为5个方向:农业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设计、灌区水利工程设计、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专业相关热点问题研究(论文)。
(2)内容。由水利工程系负责组织毕业设计的选题论证、文献调查、技术调查、设计或实验、结果分析、写作、绘图、结题答辩等,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3)指导与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材料,包括设计选题指南、设计任务书、设计开题报告,反映指导教师指导与管理过程的材料: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记录等齐全。结合生产项目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由教师与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等企业专家共同指导,答辩时有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参加。
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建设
为了满足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在校内及校外相关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培训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兵团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目前形成了灌溉工程实习基地、水文实习教学基地、蓄水引水工程实习基地、科研试验实习基地、水管单位实习基地、设计单位实习基地等10多个实习基地,每年可容纳200人左右学生进行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四、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按照“以人为本、全程保障、以评促建、提升内涵”的原则,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学院主管教学领导负责,由水利工程系进行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教案、讲稿审定,同时对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实践等环节进行质量考核。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每4年进行一次调整,每年进行微调;教学质量评价由大学教务处和学院组织实施,分为学生评教、大学督导评教和教师同行评教,每学期评教1次。统筹协调教学管理,抓标准、抓评估、抓建设,构建了教学评价与管理并行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1.教学质量体系
科学构建了目标与过程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由目标、组织、管理、评价反馈、保障五个子系统组成闭环,通过校院两级管理、两级督导、校院系三级保障模式有效运行,形成良性循环,对各教学环节提供了全面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形成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学校实行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以来,坚持对各院系本科教学工作实施年度考评,形成了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2.教学评估体系
关键词:泵站,运行管理,水利工程
1 引言
泵站是以提水作业为农业灌排、航运、乡镇工业用水、给排水等各部门服务的一项社会性事业,在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和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已拥有大、中、小型固定灌排泵站50余万座,这些泵站在长期的运行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给各个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可低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运行时间长,许多泵站工程日趋老化,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的泵站以低效率、高能耗的形式运行,效率低于50%的泵站占到全国泵站总数的一半以上。当然,泵站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规划设计及施工建设问题、设备制造及安装检修问题、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等。众所所周知,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 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因此,做好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下面,本文在阐述我国泵站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泵站工程的运行管理做深入探讨。
2 当前我国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已经对泵站工程的经济运行优化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作,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一部分泵站进行了优化调度和微机控制方面的有益尝试。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泵站工程的运行管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老化失修严重
一些六七十年代兴建的泵站,至今已运行了三十几年,主机组严重老化,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安全可靠性明显降低。许多淘汰过时的设备,给泵站的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带来巨大威胁。建筑物工程年久失修,碳化、裂缝、沉陷、破损严重,故障频繁发生,维修周期越来越短;闸阀、压力管道锈蚀、腐蚀严重,造成爆裂隐患,严重影响了泵站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发挥。致使泵站效率不断下降,成本不断上升,管理费用不断增长,不少泵站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有些泵站的机组已多年不能正常运行。
2.2 技术落后,自动化程度不高
泵站普遍缺少自动化监控设施和基本的信息化手段,泵站机组不匹配,不能实现优化运行,优化调度。泵站管理技术落后,加上后期管理设施改造经费不足,投资匮乏,淘汰的管理设施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从整体而言,泵站相对我国水电、电力等行业,泵站管理手段更为落后和滞后,西部地区与我国东南部省份的泵站相比,甚至在东南一些省的不同地区,管理手段差距明显,与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
2.3 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不高
水利工程长期存在“重建轻管” 现象,特别是运行不频繁、作用不很重要的泵站。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小型泵站的容量不是很大,对这些泵站采用优化运行的方法很难收到很大的节能效果。另外,多数泵站管理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加之管理经费有限,难以吸引高学历的技术精英加人,造成管理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多数泵站日常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是内容过于笼统,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 或是岗位责任制不明确或缺失,无必须的泵站运行操作规程,造成运行管理无章可循。论文写作,水利工程。虽然部分泵站规章制度已公布上墙或装订成册,且详细全面,但执行不力, 存在虎头蛇尾现象,致使运行管理混乱,无法跟上现代化的步伐。
2.4 能源消耗超标
我国机电灌排年均耗电160亿kW.h,年均耗油200万t。论文写作,水利工程。我国大中型泵站平均装置效率仅40%-50%,能源单耗高达6-7kW.h/(kt.m),距部颁标准电力泵站每台机组要求能源单耗≤5kW.h/(kt.m)相差甚远。
2.5效益衰减,抗灾能力减弱
由于设备损坏严重,泵站的设备完好率和运行可靠性大大降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大减弱。在应对特大洪涝灾害面前重大事故频发,不少泵站面对滔滔洪水不能开机运行。江湖演变、泥沙淤积,加之水情和雨情恶化,汛期长江洪水顶托,使外河水位不断抬高,泵站提排扬程增加。论文写作,水利工程。据统计,湖区汛期外河水位普遍提高1.0-2.0m,造成泵站扬程加大,机组超负荷运行,产生剧烈震动,排水流量减少,效率急剧下降,有的泵站在高洪水位时被迫停机。
2.6 站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长期以来泵站更新改造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维修资金缺乏,运行费用无保障泵站生产生活设施落后,周围荒山坡地,水质污染,站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很多泵站没有与外界相连的站区标准道路,交通不便;基层站效益差,职工生活困难,住房简陋,无法满足工程正常运转的需求。
2.7 资金渠道不畅
为了实现泵站的经济运行,以达到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既需要改造老旧设备,又需要增加一定的新设备,这些都需要增加投资。但目前许多泵站缺乏资金来源,致使老旧设备无法改造,新设备无法添置,难以经济运行。
3 泵站优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综上所述的种种问题表明,切实加强泵站科学、规范的管理,确保泵站持续、健康、稳定运行,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对此,笔者思路如下:
3.1强化组织管理
3.1.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泵站管理单位要有精明强干的领导班子,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锐意改革,善于经营、管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工农业生产和发展国民经济服务。泵站管理人员和运行人员必须精通业务和熟悉机、电、水及管理各方面的知识,具有处理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1.2精简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范围,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考核、评比和奖惩制度,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论文写作,水利工程。
3.1.3 积极参与泵站管理体制的改革, 勇于创新,勇于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 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走企业化管理的路子。
3.1.4 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定级和晋级,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3.2 强化经营管理
3.2.1泵站应严格经济核算,加强资金管理。管好、用好上级专用拨款和维修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并加强财务审计监督力度。
3.2.2 加强泵站排、灌运行的成本管理和核算,水费成本应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中的有关规定逐步过渡到按动力费、工资及附加工资、固定资产折旧、大修理费、 维修费、其他直接生产费用和管理费的总和来计算,并按照供水对象和有关规定来核定供排水水费标准。
3.2.3加强水费征收工作,实行有偿服务,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要扩大和增强自身的经济效益,泵站管理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用水单位(包括工业、 农业、航运和其他用户)收取水费。论文写作,水利工程。
3.2.4 不断改善泵站经济状况。
3.3 强化技术管理
3.3.1贯彻国家和市有关技术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制定泵站的运行、维护、检修、事故处理和安全等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论文写作,水利工程。
3.3.2 按照泵站技术经济指标要求,实行目标管理,考核泵站管理工作。保证泵站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如工程与设备完好率、能源单耗与泵站效率、供排水成本、 单位功率效益和安全运行率等指标达到规定的标准。
3.3.3搞好泵站的机电设备、辅助设备、监测控制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管理;搞好与各泵站配套的水工建筑物及河道、堤防等为主的工程设施管理;搞好以供水、 排水作业为主的供排水管理工作。充分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对泵站实现优化调度和经济运行。
3.3.4充分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开展泵站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积极应用和推广新成果,特别是那些经实践考验、效果显著且投资不多的科技成果。
3.3.5认真处理和分析机电设备和水工建筑物的故障和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 必须认真对待,建立相应的事故档案。对各种事故要及时处理,分析原因,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3.3.6 按照每年不同时期的灌排任务和检修任务,编制管理计划、运行计划和维修计划。整编各种设备的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机组运行、观测和检修资料,泵房和水工建筑物观测资料等;并通过对各种资料的逐年积累和分析,掌握泵站的各种设备和工程的使用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改进泵站的经济运行方式和提高安全运行的能力,不断提高和改进泵站管理水平。
4 结语
水利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泵站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区域性的除涝、灌溉、调水和供水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探寻先进的泵站管理模式,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着力提升泵站管理水平,保证泵站运行能力,改善泵站内外环境,为地方防汛安全、水环境改造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乔守江晋心乐.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2】杨建军.泵站经济运行管理问题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3)
【3】李少化.泵站管理技术【M】.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3.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施工设计;水土保持工作
前言: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不仅是如何去利用河流资源以及河道的资源,更要对河流的资源进行保护。河流作为一个整体关联的生态系统,它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应该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随着近些年来水体污染和土地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如何利用和水利工程保护水土资源,通过水利工程的调节使得水土资源得以保护,这就使得原本的水利工程发挥更加大的作用,同时水土的涵养也逐渐加强。这样水利工程发挥的作用也就被发挥到最大。
一、水利工程施工设计经典的设计和水土保持的典范
假如想要设计和施工出符合生态的水利工程就要先去学习其他的优秀的设计案例。成都平原金典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关中平原的郑国渠这两个经典水利枢纽工程可以帮助水利工程建设者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根据河流的特点进行设计和施工
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为例子,新建在岷江之上,岷江途径汶川,都江堰,成都,最后经过宜宾汇入长江。由于在成都的地势主要是平原为主,而且岷江在进过山区之后,河水的径流量变大,不再是具有很强的冲击力,相反水中的泥沙量也逐渐增加。那么如何让岷江之水将水资源留下,最大程度的降低在都江堰的沉沙的数量,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必须根据岷江的特点不许考虑到。因此这里可以其他的水利枢纽建设者一个最忠实的建议就是一定要根据河流的特点和水利工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水流枢纽工程,要根据客观的因素来决定不得照抄照搬。
红河州的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也必须考虑到这点。首先,红河州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均比较大。同时红河州主要是山地为主,无论是长时间的降水还是短时间的降水,都必须考虑到河水中的含沙量比较大。这是红河州的河流的特点,因此在红河州设计和施工水利施工工程都必须考虑到这一实际的情况。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设计和施工出符合实际的水利枢纽工程。
(二)配套的水利枢纽工程相搭配
都江堰为何可以沿用两千多年,这里面存在偶然和必然的因素。但是其中的必然因素占据了较大的部分在,主要的必然因素就是其中的对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设计的配套工程。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于鱼嘴和飞沙堰。鱼嘴控制水流的流量,飞沙堰控制水流的含沙量,这样进入成都平原的水流量和含沙量总是可以控制在一个平衡的点上。
因此对于现代其他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也要考虑到,水利工程的作用是复杂化的。它不仅仅是抗洪和灌溉。还要考虑到的它的发电和通航以及旅游等等方面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红河州的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设计同样要根据当地的特点,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次要的作用是什么,最后怎样达到趋利避害,最大程度的去适应红河州的地形特点和自然条件。一旦设计的水利枢纽工程达不到要求,或者水利枢纽工程本身承载的作用过多,就应当考虑新建配套的设施,帮助水利工程本身减负。
(三)千百年来坚持“年修”的制度
从来就没有什么新建之好后就可以使用百年都不出现问题。首先百年的气候和水文的条件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尤其是某些特殊的气候可能是百年一遇,这就对水利工程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只是满足平常年份的气候条件,还需要满足那些特殊气候的时期。另外随着使用年份的增加,水利枢纽工程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的处理和解决就会对原来的水利枢纽工程造成不可修复的打击。
因此,在红河州设计和施工建造水利枢纽工程应当要考虑到当地的水文气候,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的气候的考虑,必须到位,同时还要做好水利枢纽工程的“年检”。只有常常验看,时时观测,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好水利枢纽工程,同时还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和处理措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百年大计,水利第一。
二、水利工程施工设计坚持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措施
既然水利工程同和河流,河道一样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因此势必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设计中,必须严格的考虑各种问题的存在。同时要尽可能的考虑到这些因素,不会因为这些不好的因素而导致出现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特别是对水土保持工作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工程施工中存在问题的预防措施
在水利工程施工设计的时候主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不仅仅要考虑到不同的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考虑到施工的配套设置的建设和使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对河道进行合拢,那么势必对下游和上游的生态环境以及水土保持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河流在合拢之后,上游的河道水面上升,使得一些原本松软的土质由于上世纪浸泡在河水中从而导致水土流失。下游原本浸泡在河道的土质由于长时间的缺水,导致风化严重,也形成了水土流失。因此对于在施工中的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考虑的问题还要施工前的论证和施工后的保护。红河州位于西南地区,水量比较集中,同时地质灾害比较频发,山高谷深。新建水利工程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二)设计施工责任要落实到相关的单位和个人,责任明细化。
水利工程的施工由于是各部门和各个工种之间的相互配合,因此在某些技术的结合点,存在部分的死区。因此必须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设计和施工单位,最好是责任到个人,只有责任的控制到位,权限范围到位。这样才会使得任何组织或者是个人不会敷衍了事。水利工程的施工设计中不仅需要对工程的质量在设计施工之初就要考虑到,同时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也要对环境的问题加以考虑,在设计施工中如果不考虑到这些问题后期出现了水土流失的问题同样是权责不明显,造成一定的问题出现无人负责的情况。
综上所述,对于水利工程设计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坚持权责一致,因地制宜,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治国;李世锋;陈宗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理念与原则[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建筑信息模型BIM 可视化仿真
前言
本文以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动态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于BIM技术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动态施工过程进行演示模拟,并且结合动态可视化信息管理技术和方法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动态施工过程进行研究。探索基于BIM技术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模拟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动态过程的可行性。本文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1.BIM简介;2. 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3.可视化建模研究。
1.BIM简介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指的是建筑信息模型,它就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一座虚拟的建筑,一个建筑信息模型就是提供了一个单一的、完整一致的、逻辑的建筑信息库。
BIM技术作为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可以利用参数模型对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并且可以使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得到共享和传递,让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加以判断,作出正确的理解并提出高效的应对,使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拥有协同工作的基础,达到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与缩短工期方面的目的。BIM一定是贯穿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中,使设计数据、建造信息,维护信息等大量信息保存在BIM中,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中得以重复、便捷地使用。下图显示了在建筑设计、建造、维护的整个过程中,围绕的核心就是BIM。
2. 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2.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方法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在对导流进行设计和管理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使用大量的数据和图形信息。譬如水坝地区的水文、地形、地貌、地质资料和枢纽设计、施工场地布置和施工导流方案设计等各式各样的数据和图纸。如何对这些错综复杂、数量繁多的信息进行高效、快速的取得、管理,是提高设计效率和施工管理水平的关键。施工导流的方案设计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的设计过程及其复杂,并且设计出来的导流方案没办法做出实际的、直观的比较。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导流设计中实现BIM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可视化仿真技术可以形象直观的表达出导流设计的实际效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2 利用BIM可视化仿真展示混凝土坝施工过程的三维动态过程
由于需要注意施工现场温度、应力、浇筑机械设备布置和浇筑能力等因素的作用,在对混凝土坝进行施工时,需要根据施工现场温度、应力、浇筑机械设备布置和浇筑能力对将混凝土坝使用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缝分块浇筑。但是对混凝土坝浇筑的数量大,通常需要浇筑上千上万快混凝土,并且由于混凝土坝进行浇筑的施工约束条件过于复杂,就造成人工安排浇筑顺序和进度是一件难度较高的事。现在通常在一般的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的是凭经验用类比的方法,按照每月升高的浇筑层数和混凝土浇筑强度的指标来作为施工计划的参照指标。但是使用每月升高的浇筑层数和混凝土浇筑强度的指标作为参照指标没有系统的定量技术分析,使得在对大坝施工的过程中无法准确的判断施工各阶段的进度和混凝土坝升高过程是否能达到大坝施工的要求。
因为由于计算机和系统仿真技术的出现,特别是系统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将混凝土上坝施工的动态过程真实的模拟出来。通过对不同的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模拟,观察产生的施工动态过程,然后根据不同施工方案下混凝土施工进程的模拟的各项定量指标进行预测,然后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准确的混凝土坝施工进度计划。通过在计算机系统上输入各种可影响浇筑施工的变量,建立一个混凝土坝的施工系统模型,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可模拟水利水电工程的仿真计算软件。然后使用这个软件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模拟建设,通过输入可实行的机械配套方案和相应的施工技术参数,可以计算出机械配套的数量最优比、机械的最优利用率、每月的混凝土浇筑强度,并且还能获取对应的施工方案下对大坝进行浇筑施工的详细规划进度表。
3.可视化建模研究
建立一个能形象的、准确的展示工程施工的动态过程的三维数字模型是能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动态施工仿真信息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这个数字模型应当具备能够展示施工现场一些静态和动态信息,譬如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施工工程建筑物和施工设施的分布位置、材料运送途径等具体信息。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可视化仿真是利用Navisworks软件和其他建模技术完成的,这种可视化仿真的建立由初数据的收集分析、数字模型的建立,然后使用Navisworks对其进行渲染。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将直接关联作用到水电水利的效益和产生的影响,它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工程而已,它是构成整个水电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要素。
结束语:
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使得建筑行业引发了第,它在工程中的应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还使得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运营管理各阶段的质量有所提高。BIM的不断发展,使得水利水电行业也引入了BIM理念。本文通过基于BIM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行可视化仿真研究,真实准确的反应出水利水电的工程动态施工过程和仿真数据。
参考文献:
[1] 徐东扬.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方案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中南大学.2010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物质的不断丰富及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河道的开发、治理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除了防洪保安之外,已经开始重视水域的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以及河流、河道的自然景观。从堤防工程建设的需要出发,针对我国目前的堤防工程建设现状,提出了建设生态堤防工程的理念。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人类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善待好自然环境,就是善待人类自身。因此,要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步发展的关系,既是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是人类延续和惠及子孙的大事。就单单水利行业而言,今后要坚持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理念,并以这一理念作为指导各项水利工作,推动治水专业转变观念,符合生态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思想的贯彻执行,要求我们人类自身调整活动行为,减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中,要求我们遵循有关规范和技术导则,把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落到实处。
自从1998年发生的洪涝灾害以后,为满足堤防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我国先后颁布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和《堤防工程施工规范》,这两个规范技术重点是确保堤防安全,满足防洪的需要。规范的颁布贯彻,对于指导我国的堤防工程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但这两个规范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对于堤防工程的环境效应和生态补偿重视不够。在修建防洪堤时,我国只注重堤防本身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而没有注重或不太注重修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修建在堤体内的建筑设施的规定也有待规范。
1堤防工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河流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必须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系统。
随着人类文明进步,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的硬质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包括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充分认识这种负面作用,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在进行防洪建设和河流整治工程中,已经采取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尝试河流的生态建设,比如采用生态型护坡技术,堤防绿化措施等。但是对很多问题的认识比较片面、模糊或高度不够,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应用技术指导,在设计和施工中缺乏标准和依据,迫切需要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导则的支持,使河流整治工程建设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
2生态堤防工程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有了新的要求,在考虑水利设施安全经济的同时,着重提出了生态景观的需求。城市的现代化防洪堤工程应与生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防洪安全的同时考虑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及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符合这一要求的堤防工程有别于以往的仅考虑防洪安全的堤防工程,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发展新要求,称其为生态堤防工程。
城市建设的不同方面对河道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矛盾,特别是防洪与生态、景观、用地的矛盾尤为突出。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使人们对河道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防洪保安之外,开始关注水域的生态系统,以及河流的自然景观。因此,治理河道不仅要满足防洪要求,还要能够满足人们对亲水和景观方面的要求。 为此,我们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转变思想,把生态、景观的理念融入进去。
2.1规划阶段
1)堤防工程规划设计中,应进行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
2)在进行堤防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
3)在进行工程勘察时,除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外,还要补充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的调查,重点是生物群落的历史与现状调查。
2.2设计阶段
1)在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应强调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水利工程设施要造成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水利工程还应为公众广泛参与和对儿童进行水环境保护教育创造良好条件。如水生态公园、河流小型博物馆等。
2)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样性。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应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及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浆砌块石等,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3)堤型的选择原则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
4)在堤线布置时,应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
5)堤防间距的确定,应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行洪和生态保护要求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河槽和河漫滩不仅要能满足设计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
6)河流断面设计时,应按照自然河道纵、横断面的多样性变化特征,尽量避免河床的平坦化,采用非规则断面,浅滩与深潭相间。有助于增加与生物的亲和力及与自然风景相协调。
2.3施工阶段
1)工程施工时,应强调施工期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和恢复,避开动植物发育期进行施工。对特殊区域的物种,在施工期要采取相应的辅助保护措施。采料场开挖后应进行适当处理,以满足美观和环境方面的要求,应合理设置排水、平整地形和改善有利于植被生长的条件。料场区应进行植被恢复,与周围景观相一致。
2)为降低施工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保障工程效果的实现,并延长生态工程的寿命,应加强生态工程的前期养护和后期管理,包括维护、监测和评估,并积累数据和经验。
4结论
现代水利的突出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应力求使每一项水利工程尽可能成为生态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恢复和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水利工作的基础性目标,把水利工程建设成“生态工程”,使水利工程一方面要满足水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要求,使水利工程发挥生态效益和环境美化功能;另一方面是指水利工程要满足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各项要求,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在工程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充分重视每一项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才能兴利除弊,把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今、利泽后世的德政工程, 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无棣县农村饮水工程自1999年运行至今已有八年的时间,无棣县虽然解决了饮水问题,但距解决安全饮水问题相差甚远。
1. 无棣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的背景
1.1 水文气象概况
据无棣县气象站历年降水及蒸发资料统计,该区降水量年际、年内变化较大,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是该区气象主要特点之一。
1.2地下水概况
该区地下水水量丰富,但水质差,矿化度为5-10g/L,不能利用,区内无浅层淡水,深层淡水顶界面在400m以下,且高氟高碘,不宜开采。
1.3水资源与水污染概况
无棣县处于漳卫新河、马颊河和德惠新河这三条河流的下游,三条河流来水量大,但是季节性强,加之境内河道拦蓄能力低,拦蓄量少。由于近年来,上游大量排污,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得这部分水源水质极差,无法饮用。
1.4引黄概况
黄河水是无棣县目前主要的水资源,但是近几年来黄河上游来水量逐年减少,加之两岸的用水量逐年增加,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总量已经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
饮水不安全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无棣县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制约了经济发展,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2.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
2.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饮水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投资大,社会效益高的系统工程,身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全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分管领导负责工程的总体规划、资金筹措和工作协调,采取“明确职责、严格管理,加强检查、定期通报、奖励罚劣”的办法,严把规划设计,材料采购、设施安装、竣工验收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工程责任制、监管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认真抓落实。
2.2饮用水源保护
保护饮用水源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有效保护和现代配置饮水水源,确保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按照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的方针,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科技、工程等方面多项措施加强水源保护,按照要求,加强水功能管理,核定不同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加大投入排污口管理,实行严格的总量排污制度。统筹考虑城区饮水安全,考虑既需要与长远需求,统筹考虑水量水质,科学规划,落实措施,重点解决高氟、高碘等饮水不达标问题,并认真抓好月湖、三角洼、芦家河子三水库的衬砌加固工作,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确保饮水安全。
2.3多渠道筹措资金
饮水工程采取以“村集体和群众投入一块,政府贴一块,上级补助一块”的办法建设,鼓励外商、企业和个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企业化管理、微利性经营”的原则,投资建设。各受益村也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以投工、集资等方式解决自己受益的饮水工程建设所需资金,也采取租赁、承包、拍卖式股份合作等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农村自来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集资。总之,大力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投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2.4做好前期工作,加强项目管理
做好前期工作,加强管理,关键把好“五个关口”一是把好规划设计关。必须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规划设计,选送设计方案,做到设计合理,经济可行。坚决禁止不规划、不设计、盲目施工。二是把好材料设备质量关。对工程所需的管材、管件及供水设备要进行公开招投标,实行“阳光采购”,坚决防止伪劣材料设备用于工程建设。三是把好施工队伍关。工程建设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要选择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施工队伍。四是把好质量监督关。五是把好工程验收关,项目完成后,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逐项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立即采取措施整改,直到工程合格为止。
2.5加强技术培训和新技术维护
在工程建设及运行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能推动工程建设的飞跃发展。水务局应建立远程抄表仪,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采集水表转速、管道压力的数据,可以实现自动抄表,定时超标与系统运行监控,用户现场无人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水资源调度和输水管网管理智能化。对供水工程建立自动监测点,对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检测结果自动输送管理中心,发现质检问题及时纠正。
2.6加大宣传力度
广泛宣传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意义,宣传有关政策规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好氛围,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工程建成后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3.1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体制
项目建成后,由无棣县水务局下属的无棣县农村自来水工程公司行使供水职能,并负责水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在整个供水过程中,农村自来水公司负责水厂的正常运转,供水管网的维修、维护。自来水公司在整个运营过程中自负盈亏,明确公司在运营过程中的责任与权利,能更好的激发职工的积极性,确保水厂增加收入,减少支出。
3.2建立用水户全过程参与工作机制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服务对象和受益主体为广大用水户,为了充分发挥农村饮水工程的长效性,必须建立用水户全过程参与工作机制。在农村饮水工程项目的立项、决策、规划、实施、管理、监测、评估和利益分享等各个环节当中,都牵扯到了用水户的切身利益,让广大用水户参与进来,一方面能更好、更快的促进饮水工程的实施,另一方面会得到受益群众的广泛支持,使得供水事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论文参考网。
3.3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灵活有效的供水工程运行机制
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水价制定要合理,强化水费计收和管理,价格符合市场化机制,水价由市场自行调节;二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和逐步完善管理制度;三是建立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形成有效的约束监督制度;四是加强供用水管理,提倡节约用水。论文参考网。
3.4建立农村供水应急预案。论文参考网。
为了保障饮水工程安全运行,各个供水公司都建立了农村供水应急预案。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进行部署:一是开源,通过水厂水源工程建设,增加库容能够保障即使在枯水年份也能满足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二是节流,通过人为节约供水,关闭用水企业和养殖业的压生产保生活的方式来保证正常供水。
4.结束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不但大大提高了无棣县项目区群众的生活质量,还促进了当地畜牧业、林果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调整,提高了农副产品质量,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加之农民不再从井中、河流、坑塘中取水,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生活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贺永红.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努力改善农民饮水质量[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4:26-28.
[2]李新华.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之我见[J].山东水利.2005,6:9-10.
郑鹏,男,(1978.4-),衡水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系艺术学副教授。
摘要:随着衡水城市的不断扩展以及越来越复杂的城市问题出现,人们对城市色彩的整体把握也越来越困难。色彩污染、色彩泛滥随处可见。衡水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等丰富的历史人文生态文化资源。事实证明,对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已经成为衡水城市建设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在进行城市色彩的设计过程中亟待建立城市色彩评价体系,以期达到减少色彩污染,美化城市的作用。
关键词:衡水湖;城市色彩;规划
衡水湖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和冀州市交界地区,横跨衡水开发区和桃城区的河沿镇。衡水湖区文物古迹资源主要有碑刻资源、古建筑和陵墓资源组成,碑刻资源根据民国《冀县志》著录的碑刻共有107个。1996 年衡水市开始筹建衡水湖自然保护区,2000年7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设立;2002年10月衡水湖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3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7月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05年建设成为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在色彩学方面,我国早在2500年前就建立了五色体系,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色彩体系。城市色彩可以按照城市色彩的成因和城市色彩的载体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和研究。从城市色彩的成因角度分,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两部分构成。从城市色彩的载体角度分,城市色彩分为恒定色和非恒定色。
城市色彩是一种系统存在。城市色彩规划设计较为复杂,自由度相对受到社会、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不仅要遵循一般的色彩对比与协调的原则,还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具置、面积、环境要求、功能目的、地方特色、民族特点、传统风俗、服务对象的具体意愿等因素。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包括很多方面,主要包括建筑色彩、园林色彩、公共设施色彩、道路色彩、照明色彩几个方面。衡水市目前有三个行政区:桃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衡水湖管委会,以下作者分别从建筑色彩、园林色彩、公共设施色彩、道路色彩和照明色彩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建筑外墙色彩最能直接体现城市色彩。现代城市建筑色彩的主旋律为各种灰色调,而屋顶的造型在建筑外观的设计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以衡水湖为界限,南边应以沉稳的咖啡色为主色调,方能显示衡水湖畔的静谧。周边建筑的色彩协调问题同样也是我们应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房地产开发商开始项目之前,规划部门就应规定开发商对楼盘的建筑色彩,例如汉魏公馆的整体设计就结合了本地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色彩的搭配。而衡水湖以北的桃城区则适宜使用明度较高的色彩来衬托整个新城的面貌,屋顶则适宜使用纯色的建筑外观进行衬托以彰显新城的大气,例如泰华集团的丽景名都、丽景名苑等项目就以色彩明快的外观赢得了市民的眼球。
二. 园林利用色彩的心理及生理感知影响,根据色彩整体和谐、以人为本、体现地域特色的设计原则,将园林景观要素中的天空、山石、水体、植物、建筑、小品、铺装等色彩的物质载体,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美学功能,进行合理的色彩配置。衡水市属华北黄土地平原地区,主要居民为汉族。而园林中的色彩主要来自植物,衡水市的市树为白腊,主要种植于人民路、中心街、红旗大街、大庆路。此外我市也多见白杨树。荷花和桃花同为衡水市的市花,主要种植于各大公园、前进街、人民西路、河北路、滏阳河绿地等。因此在衡水湖周边适宜种植一些成活率高颜色鲜艳的花草作为装点,而市区内则适宜根据气候和节日的安排随时调整不同商业区和公共场所的园林景观。
三. 公共设施,主要指在公共露天场所为大众提供免费服务的各种设施。通常,这些设施属于社会公共资本财产范畴。城市的公共设施水平,可以反映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同时也显现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公共设施主要有交通设施、商业设施、休闲观赏设施。衡水市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北方小城,根据衡水的日照情况可以将路牌、电话亭等色彩统一设计为与公共汽车相近的上部夏红色下部尊黄色的色彩。公交车车身上则应尽量不去漆各种各样的商业广告。书报亭、电话亭、售货亭等设施的色彩设计是城市色彩的点睛之笔,也是城市点缀色彩表现得最微妙的地方。这些地方的配色原则应遵循其不同的功能要求,符合人们的近距离观察的需求,色彩及质感都应使人感到格外舒适。
四. 道路色彩可以分为两部分:车行道色彩和步行道色彩,道路也是展现城市色彩的主要元素。美观大方、丰富多彩的道路景观使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心情舒畅。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中车行道由于受材料的限制色彩都简单统一,大多数城市的道路采用的都是黑灰色的沥青混凝土,而道路的划分线主要以白色为主,辅以明亮的黄色作为警示。步行道路主要是指人行道、绿地或广场中的休闲道路等。在衡水湖区域周边适宜使用彩色花砖进行铺装,而桃城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则使用红色、青灰色进行装点。
五.灯光设计是城市色彩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增加和延伸着城市景观审美时空,还能反应城市景观审美的三维多变性。光源的色表特征:暖色、中间色;冷色。城市灯光照明总体分为:交通灯光、商业灯光、公共场所灯光和景观灯光。衡水湖应以湖水为主体的夜景灯光景观体系,桃城区则以市政府广场、休闲广场、火车站等人流聚集地为轴心,形成商业旅游夜景灯光景观体系。
城市色彩的评价的可以从视觉美学层面的角度和文化层面的角度评估。只要我们根据城市的发展目标、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视觉需求,加上现代元素,进行可持续的色彩规划设计,做到统一而不单调,对比而不杂乱,达到生动、和谐的有机协调,消除不合理的色彩因素,城市形象和历史文脉就会得以保全和延伸。(作者单位:1.衡水学院经济学与管理学系;2.衡水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系)
本论文为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课题“以衡水湖为依托打造衡水滨湖城市色彩”研究成果,该课题编号为:210302020。
参考文献:
[1]唐凤鸣.试谈郴州城市色彩规划[N].郴州日报,201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