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法国曾是一个农业落后的国家,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经历了农产品配给制到自给自足的发展阶段,到80年代实现了小农经济占主导的传统农业向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良种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一举成为能够与美国比肩的农产品和食品出口量最大的国家。而在这一转变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法国特有的“理性农业”发展模式。
上世纪80年代,大量化肥和农药在法国农业耕作中广泛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单产量,但也带来了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生态环境退化、农产品质量降低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这种只重视农产品产量而忽视质量和环境的生产模式引发了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反思,随着国际社会上对生态和环保概念的广泛认同,法国政府部门也越来越认识到食品质量、食品安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此,法国提出了“理性农业”的概念,并将发展“理性农业”作为发展本国农业的根本。所谓“理性农业”,就是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通盘考虑和全面兼顾生产者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保护,目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是农业生产中的“本”,如果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满足,其他一切就无从谈起,包括农业下游产业等也自然成为“无本之木”。同时,环境成本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同样不能忽视: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产量、品质需求,加强土质、水质、空气等农业生态环境和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保障生物多样性也是法国“理性农业”的题中之义。
“理性农业”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20余年,优势显而易见:既可以保障农民收入、保证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更重要的是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以实现。实践证明,“理性农业”是一种科学的农业发展模式,也是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开发战略。目前,“理性农业”已被纳入欧盟共同的农业政策,也将成为今后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
推行生态农业和标准化农业
为进一步鼓励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法国政府于2008年再次颁布了《生态农业2012年规划》,旨在提高生态农业产量,同时将生态农业面积扩大3倍,力争达到占可耕地面积的6%。这一规划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设立1500万欧元的基金,用于支持生态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渠道;对从非生态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的农户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加强对生产部门的技术支持和对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在制定农业法规时,充分考虑生态农业的特性和要求,从政策层面上放宽限制;在生态农产品消费方面,政府加强引导,目标是到2012年,使生态农产品的消费比重超过20%。
此外,为了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与加工,法国政府对农业生产主要环节的操作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使农业生产严格按标准和规范进行。如农药、兽药、肥料、种子等生产资料的存放与使用均有严格的标准。存放要求规范上墙,实行分类、专用、封闭式管理,防止泄漏与污染。化肥、农药如果超标就要自行消毒或请专门的清污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兽药的使用必须有兽医的处方。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法国的农产品都具有可追溯性,在批发市场出售的农产品都要先经过市场质检部门抽样检验,然后才能分送到相应的摊位。入市的产品都有标签,标明产地、生产商和产品的各种必需数据,比如牛羊是哪家农场饲养的、出生日期、加工时间、分割部位等都要详细准确地标明。法国推行标准化生产与加工,不仅控制了农业的污染源,确保了农产品和食品的品质,而且还绿化、净化、美化了环境。
完善农业互助保险体系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既要面对自然风险和技术风险,又要面对市场风险,农民对农业保险具有强烈的需求。因此,法国农业互助保险于19世纪中叶应运而生,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具备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明晰的保险组织体系。
面对自然灾害,个体农民自发组织的互助保险社,是法国农业保险的雏形。
然而,过于分散和力量单薄的互助保险社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保险需要。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的普及,互助保险社已难以支付高额的自然灾害损失保险。因此,法国政府于1984年建立了农业灾害基金,对互助保险社难以承担的风险损失给予补贴;两年后,又成立了全国性的农业互助保险机构――法国安盟保险集团,专门经营农业保险业务。1990年,法国通过了《农业互助保险法》,从法律层面对互助保险社应保险的范围作出了规定,从而为农业互助保险奠定了法律基础。该法实施之后,农业互助保险在上世纪得到了蓬勃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价值;策略
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把资源节约型管理制度与农村环境保护管理结构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出促进经济与社会两个方向同时发展的系统,从而为管理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打下良好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生态经济运行方式进行精准而严格的探究,设计出可以促使环保管理更加合科学合理的相关方案,如此一来,健康稳定的发展理念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一、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时代价值
农业发展系统与国民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农业经济条件的高低对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水平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我国在世界环境环保系统中地位的高低。除此之外,为了满足生态化资源的需要,有效提高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质量,必须要严格贯彻执行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度。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把农业土地和环境的循环利用当做重点研究对象,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农业土地和环境管理制度得到有效保障,使得水土污染程度得到大幅度降低,从而促进农业土地和环境循环使用的顺利开展。
二、生态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
(一)局限性和开放性。在生态农业经济系统中,既存在局限性,又存在开放性。就目前而言,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起步时间比较晚,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系统构建和运行结构两个方面,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人均占有率根本无法与世界水平相比较,更不可能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相符合,除此之外,还存在很多的工作仍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断改革创新,这样一来,就严重的阻碍了生态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另外,我国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有特别多需要学习的先进理论,因此,必须要用宽容开放的心态把这些先进理论进行有效的融合应用,然后构建出有利于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体系,只有这样,我国农业产业才可以朝着生态化、绿色化的方向前进。(二)有机性。通常情况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政策和制度的辅助才可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营造一个优质的环境。除此之外,要想使得生态农业经济系统能够健康顺利发展,还需要构建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制度,把监督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并且把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逐一汇报给每一个与之相关的单位和部门,这样就可以促进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其能够完美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利益相关的整体,相互合作,有效协调,为实现生态农业的科学高效管理贡献一分力量,从而不断地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如果发现存在的污染问题,就要立刻找出原因并及时解决,这样就可以使得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生态农业价值的体现打下良好基础。
三、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一)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很多年以来,我国在进行农业产业生产的过程中,一直使用着传统的生产技术与方式,这种技术比较老旧,无法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极大的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问题,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就必须要把环保意识贯彻到农业生产过程之中,加大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力度,对农业生产流程和模式进行有效的修改完善,从而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只有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了,经济效益提高了,才可以使得生态农业经济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扩大了农业生产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水平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更是高度重视,人们希望自己食用的农产品是绿色环保无公害的,为了吃到这样的产品他们不惜付出更多金钱。因此,农产品生产加工必须要朝着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方向稳步前进,这与生态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理念是相一致的。借助于生态农业的有效发展,使得农产品种类变得丰富多彩,促使农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这样一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才能够更加的多姿多彩,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够不断的得到满足,与此同时,也让绿色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工作变成了可能,不仅使得农业生产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也为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三)加大了资源保护力度。要想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的协调一致发展,不仅要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还要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在进行生态农业发展的时候,需要不断的加强资源保护,根据目前资源利用不合理和浪费问题,针对性给出解决策略。除此之外,对于不同的资源来说,还要应用不一样的方法。例如,首先应用那些可再生资源,对于不可生资源要循环应用,并且减少不可生资源的使用数量,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生态系统得以平衡发展,从而有效的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为整个的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营造良好的条件。
四、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推行生态能源型农业经济模式。就目前而言,全球能源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在现在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倘若持续应用传统的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可能很快就被用完了,这样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也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完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推行生态能源型农业经济模式变得至关重要。生态能源型农业经济模式实质就是开发利用可再生的绿色环保新能源,例如:太阳能、生物能等。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广泛应用这些新能源,对于农业生产系统的优化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这些可再生资源与传统的资源不一样,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对于保护生态平衡以及缓解能源危机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二)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俗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的加强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开发,加大对农产品的加工力度,才能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的大幅度提升,这样既可以使得农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获得更高的收益,又可以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怎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呢?①使用激励机制,加大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改革力度,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应用,加强对农业企业生产加工的流程的不断优化,减少资金资源的使用,这样一来,农业的生产力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先进技术与设备,这对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有效提高是非常有意义的。由于不同的农作物其成长环境是不一样的,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其特别容易受到不同病虫害的干扰,这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都是非常不利的,会造成农业生产的效益大幅度降低。因此,需要及时了解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所有条件,实现机械化生产,合理利用科学手段来减少病虫害的影响,如此一来,农作物就可以顺利生长,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作物产量,而且也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益的不断提高。(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要想使得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结构的整体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就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设全面系统的社会服务体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确保生态农业发展完全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的落实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促进农业生产朝着绿色方向发展,构建出适合农业推广农业产品以加快营销管理的平台。怎样才能够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呢?首先,构建一定规模的农产品管理程序,对相关的试点项目进行不断的整合处理,促进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和运行系统的不断改革创新,对即将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进行严格检查,如果农产品质量不过关,就拒绝其进入市场,这样就能够使得生态农业得以健康发展。其次,对社会服务系统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不断的修改优化。不断的加大资金资源的投入力度,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监管系统,及时有效的监管处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并且给出合理公正的评价,对于恶意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把维护生态平衡作为核心目标,从而使得农业经济得以稳定发展,不断加大对环境的监管力度。此外,构建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培养一支强大的监管人才队伍,如此一来,相关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就能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为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环境提供基础保障。(四)积极发展农村环保产业。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滥用农药化肥的问题屡屡皆是,很多的化学物质因为得不到有效吸收而大量残留在土壤里面,这样就给土壤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如果人们不小心食用了这种农作物,就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应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这样一来,污染物质的排放量就会大幅度减少,对于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也是非常关键的。怎样才能积极发展农村环保产业呢?①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有效宣传,提高相关农业企业和个体户的环保观念,充分意识到滥用农药化肥的不利影响,合理应用新型农业生产技术来加快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从而使得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②加快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构建农村和城市共同发展的系统,使得环保产业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加大生态环境的净化力度,给人们营造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从而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把先进的技术、设备与能源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加大对社会服务系统的优化力度,促进农村环保企业的有效发展,这对于确保生态农业经济的顺利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姜士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11):30-31.
[2]白臣.探究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路径[J].中国储运,2020(11):187-188.
[3]丁磊.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农业经济[J].国际公关,2020(11):395-396.
一、申报对象
中方县**镇大松坡村
二、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情况
**镇位于中方县西南部,与芷江县、洪江市相邻,距怀化市区35公里,枝柳铁路、怀黔高等级公路贯穿**镇,且有舞水河川流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在大湘西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和中方县旅游业发展格局中,**镇大松坡村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大松坡村地处**镇西北,中国最美“南方葡萄沟”就在大松坡村内,它位于中方县旅游业功能分区中的“荆坪—**休闲旅游带”上,以舞水河为纽带,以荆坪古村为核心,连接荆坪古村度假区、中方新县城观光区、乌溪生态休闲区、五龙溪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农业休闲区,为游客营造一个古村度假、城郊休闲、生态农业旅游地。
二、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1、总体旅游规划
基于对**镇大松坡村的综合分析,形成大松坡村旅游规划的总体发展思路。从产业层面,要大力培育和壮大以历史文化旅游、山水度假旅游为重点的特色服务业体系; 从空间层面,构建以“南方葡萄沟”为中心、整合周边发展资源的规划区发展建制,突出以历史文化旅游创新区为中心载体,整合周边优势旅游资源,
突出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为精神核心,以历史文化旅游服务、生态休闲旅游服务等作为产业引领,以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商贸服务服务等作为产业支撑。 最终,整体形成产业基础扎实、品牌特色鲜明、社会生态和谐、具有广泛知名度和市场吸引力的现代新型小村镇。
2、旅游发展现状
**镇大松坡村,葡萄沟农业确定为湖南农大科研基地,研究的湘珍珠品种获得中国地理商标保护名录,2013年,**葡萄沟被授予“中国剌葡萄之乡”称号,被省体育局确立为山地自行车户外运运基地,区内百年老藤葡萄树被授予上海世界基尼斯纪录,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亲自题词,誉**葡萄沟为“中国南方葡萄沟”。该景区连续举办了四届刺葡萄旅游文化节,**葡萄沟景区声名远播,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是开展乡村休闲、生态农业观光、户外野营探险的良好场所,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先后投入近亿元完善景区道路建设;游步道建设;标示系统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生态休闲农庄;包装打造建设了葡海观光园、洞坎岩泉山、百年老藤、泥水溪养生度假区、明武洪石桥、宋家桥鸳鸯古树、芒冬溪山地民居建筑群落等经典景观,形成了区内集农业观光、民风民俗体验、历史文化探寻,自然景观游览、乡村风光体验、户外山地穿越、山地自行车骑行等综合性的旅游景区。同时对区内大量的山地居住建筑进行了维护和修缮,对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保护,对道路、游步道及部分山体进行了美化亮化工作,对村容村貌进行了大力整治,整个葡萄沟呈现出山青、水灵、天蓝的美好景象。
三、旅游产品建设情况
1.乡村民宿、观光度假、农事体验、乡土美食、文化创意等产品建设情况
2.旅游产品开发特点、文化内涵挖掘、创新创意等情况
四、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
1.自然生态环境
**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三寒明显;降雨充沛、分布均匀;光能潜力大;冬春日照少,垂直差异不大,阶段性气候明显。
年平均气温为15.65℃—16.7℃;年均无霜期为278天;降雨量年平均1600∽1700毫米,全年分配不匀,雨量集中在春、夏两季,占全年的70%,4—6月降水量占全年的44.8%;境内全年日照平均为1486小时,占全年可照时间的34%。
2.传统文化展示与体验
3.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保护措施
包括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保护制度建设、保护途径、保护经费投入(需说明保护经费占乡村旅游收入比例)、保护效果等
五、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交通设施
包括外部交通设施(通往乡村的公路等级、是否有城市公交或旅游专线车到达、标识标牌建设等)和内部交通设施(游线设计、游步道建设、内部交通工具等)。
2.水电设施
3.邮电通讯设施
加快建设数字式移动电话网,目前已实现全景区自动无线网漫游,建成先进的数字通讯网。同时,按国家标准完善和优化建成城乡邮政网点,坚持邮政事业信息化和邮政服务多样化的发展方向,规划建议对居民住宅集中地区、重点学校设置区级邮政综合服务站。
4.环保设施
六、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情况
该景区按照国家AAAA景点规划建设,主要建设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葡萄酒庄(葡萄酒吧、葡萄酒窖、葡萄酒深加工产品展示和销售)、茶园山庄、星级农家乐改造、游步道建设、公厕、景区标志性大门及标识标牌等。
1、游客接待中心。修建一座多功能游客接待中心,占地约2000平方米。
2、生态停车场。修建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分上下两层。
3、葡萄酒庄。修建两座大型葡萄酒窖,将葡萄酒实行深加工厂,修建一家葡萄酒吧。
4、华汉茶园山庄。**茶场现有茶叶基地3000余亩,开展茶叶观光旅游,修建茶场游步道,建一家茶园酒庄,集茶楼、餐饮、住宿、垂钓、茶文化展示厅及品鉴等。
5、星级农家乐改造。在大松坡村葡萄沟修建及改造15—20家星级农家乐,全面提升接待能力。
6、景区内道路建设。建成“镇政府—大松坡葡萄沟”全长10公里的环形公路,总投资600万元。
7、公厕、景区大门及标识标牌。修建多座四星级公厕;修建一座有代表性、标志性的景区大门,另在大松坡村部区域修建一座标志性大门;在各交岔路口设立景区标识标牌和警示标志。
七、旅游发展带动效益
根据**葡萄沟的交通区位、地方特征、资源条件、历史文化、生态自然景观等,努力打造成为湖南“乡村旅游之乡”,以自然山水、观光农业、生态环境为依托,积极开发休闲娱乐、农家餐饮、农家采摘、自驾游营地、生态农业观光、生活体验、生态垂钓等,让游客感受回归大自然的洒脱。客源市场主要以怀化市区和周边县、市为依托,挖掘省内长、株、潭及其它五省周边地点,预计年接待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亿元。
作者简介:侯增周,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该区是我国东部沿海最大的石油、天然气产区,三次产业之间极不协调,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其中石油工业占东营市经济总量的70%,第三产业偏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缓慢。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协调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该文在分析东营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协调度计量模型计算得出:2008年东营市经济发展指数为1.89,相应的环境质量指数为1.04,综合环境经济发展指数为1.82,环境经济协调度为0.35,表明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于失调状态。因此,提出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建议:①依靠现代农业技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②以产品对环境危害最小化、生产工艺清洁化、排放物低“三废”化、技术高科技化为目标,加快绿色油田建设;③依托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推动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三产发展。
关键词 生态环境;经济;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 F06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7-0157-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7.027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己经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合理的经济政策所带来的“发展”不仅在短时期内将会造成对资源和环境的损害,而且从长远来看,这种对发展的基础―环境与资源的损害也必将妨碍未来的经济发展[1-4]。协调发展度是度量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 协调发展度不仅可以反映区域环境质量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同步性, 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反映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水平[5-8]。2009年12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得到国家批复,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区域。开展对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评估,对东营市未来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可为东营市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东营市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1.1 东营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东营市是我国东部沿海最大的石油、天然气产区。近年来,东营市实施了“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使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造纸、机电、轻纺、建材、食品加工等工业门类得到较快发展。在农业方面,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形成了粮棉、畜牧、水产、瓜菜、林果等五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逐步向市场化、科技化、企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东营市积极发展商业、餐饮服务、金融等第三产业,成为黄河三角洲的商贸、金融中心。同时个体私营经济将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
东营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表现在:①特殊的区位优势。黄河三角洲北邻京津冀,与天津滨海新区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东连胶东半岛,南靠济南城市圈,战略地位十分重要。②资源丰富多样。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是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独特条件。③生态系统独具特色。黄河三角洲处于大气、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带,多种物质交汇,是典型的多重生态界面,大规模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开展动植物良种繁育、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等条件得天独厚。④低廉的产业发展成本。黄河三角洲地处沿海,具备很好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⑤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原油、原盐、纯碱等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化工、纺织、造纸、机械、食品等行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东营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居民纯收入等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均持续增长,已经成为黄河三角洲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2009年,东营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 0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73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 541.34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460.54亿元,增长12.2%。全市实现农林牧副渔总产值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5.1%。地方财政收入80.87亿元,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 095亿元,增长2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313元,增长9.4%;农村居民全年纯收入7 327元,增长10.0%。2009年全市累计进出口完成396 039万美元。其中,出口175 539万美元,同比全省排名第8位。出口增长的产品主要有轮胎、电子及农产品等。其中:轮胎出口90 980万美元,增长17.4%;电器电子类出口8 087万美元,增长170.9%。
1.2 东营市的产业结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东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从三次产业构成来看,产业之间不协调,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偏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缓慢(如图1)。2009年,东营市三次产业比例构成为3.6∶74.2∶22.2。同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包括东营、滨州两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和烟台市的莱州市。三次产业比例构成为7.9∶64.2∶27.9。可见,产业结构失衡是整个黄河三角洲高效经济区的共同特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急需进行。
1.2.1 第一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东营第一产业总产值逐年增长,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4.73亿元,是1983年的19倍。农业产值为610 898万元,其中蔬菜园艺作物产值251 985万元,占农业产值的41.2%,果品产值为45 566万元,占7.5%。2009年,东营冬枣产量为33 886 t,占水果总产量
的34.0%。其中,东营市河口区的冬枣产量为19 864 t,占冬枣总产量的58.6%,成为冬枣生产的主要地区。目前,冬枣产业也成为东营市发展果品生产的重点,同时它也成为东营市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1.2.2 第二产业
2009年东营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 541.34亿元,是1983年的102倍。其中,石油工业是东营市的主导产业,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产业。胜利油田是我国第二大油田,其矿区分布在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市地的28个县(区)境内,主要生产作业活动范围的面积约为4.4万km2,主体区域就在东营市境内的黄河入海口两侧。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东营地方工业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基本形成了以石油化工、采盐和盐化工、纺织、造纸、机电、建筑建材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的一批重要企业。目前,石油工业占东营市经济总量的70%。然而,石油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成为东营市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1.2.3 第三产业
2009年东营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0.54亿元,是1983年的271倍。商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运输邮电业以及卫生教育科研行业都有长足的发展。其中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较为迅速。2005年,《东营市生态建设总体规划2003-2020》将生态旅游业作为生态市建设的一个重要产业之一。东营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北部有以黄河三角洲入海口为代表的湿地景观、草地景观和海滩景观等自然景观区;中部则是气魄雄伟的石油大学和现代化组团式城区;南部有以古齐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和现代化景观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东营入海,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以生态农业观光为特色的文化节也带动了东营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9月,河口区新户乡举办了首次冬枣文化节,期间举办了枣文化展、黄河口风情摄影展、金秋冬枣采摘、吃农家饭、享农家乐等特色乡村旅游活动,扩大了黄河口冬枣品牌效应,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2 东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评估
2.1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协调度
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即复合环境经济效益最大,同时环境经济系统达到整体最优。因此,应用协调度来研究环境与经济是否协调有一定的科学性。协调度是度量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参考李积勋、史培军等的相关资料[9-11],协调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C{[F(x)×G(y)]/[αF(x)+βG(y)]2}k
式中,C为协调度;x为描述区域环境特征的指标;y为描述区域经济状况的指标;α和β为权数;α为环境效益在综合评判中的权重;β为经济效益在综合评判中的权重;F(x)为环境效益综合评价指数;G(y)为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数;k为调节系数,k2;F(x)×G(y)为复合环境经济效益评价指数;[αF(x)+βG(y)]为综合环境经济效益评价指数。
协调发展要求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协调性,协调度C取值在0-1之间,C1表示达最佳协调状态,C越小则越不协调,C0表示根本不协调。按协调度数值大小,参考有关资料,将协调度划分为7个等级:严重失调<0.1,中度失调0.10-0.29,失调0.30-0.49,勉强协调0.50-0.59,中等协调0.60-0.75,良好协调0.76-0.90,优质协调>0.90。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系统希望协调度大于0.75,即达到良好协调状况[9-11]。
2.2 协调度评估指标体系及计算模型
根据东营市的环境、经济特点和掌握的资料,将协调度评估指标体系分为环境质量变量和经济发展变量两大类。相应的标准值参考2003年的《东营市生态建设总体规划2003-2020》,环境质量变量数据来自东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东营市林业局和东营市旅游局2008年的数据,经济发展变量数据来自《东营市统计年鉴2009》,见表1。
环境质量指数F(x)和经济发展指数G(y)的计算公式如下:
F(x)∑aix′i ;G(y)∑biy′i
式中,x′i为第i个环境指数与其标准值的相对差异; y′i为第i个经济指数与其标准值的相对差异;ai,bi为相应的指标权重(采用平均权数)。
考虑到东营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安全同等重要,因而权重一样,取k2;α0.33,β0.78。以2008年的数据计算东营市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指数结果见表2。
结果显示,2008年东营市经济发展指数为1.89,相应的环境质量指数为1.04,综合环境经济发展指数为1.82,环境经济协调度为0.35,处于失调状态。依据前述,对东营市的产业结构情况分析表明:2009年,东营市三次产业
表1 东营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评估指标体系
Tab.1 Index system of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evaluation in Dongying city
资料来源:东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东营市林业局、东营市旅游局。
比例构成为3.6∶74.2∶22.2。第二产业在东营市经济发展中占有巨大比例。研究表明,石油工业占东营市经济总量的70%。但是,石油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成为东营市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障碍,这是导致东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处于失调状态的重要原因。
表2 东营市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指数(2008)
Tab.2 Coordination index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Dongying city in 2008
3 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3.1 第一产业: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依靠现代农业技术,规划建设起包括高效农业与绿色产品加工基地、农林渔生态产业基地、渔业和海洋化工基地、生态林业基地和草-畜-乳-肉食品加工基地在内的五大产业布局,建立起畜产品、水产品、优质专用粮食、饲草饲料作物、瓜菜、冬枣等六大农产品基地,构筑起一个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态生产条件得到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抗灾能力得到提高,资源实现可再生增殖,并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渔结构不断优化并与第二、三产业链接关系得到完善建立的生态农业模式。
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科农工贸一体化”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化模式,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强生态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示范与推广,是生态农业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也是当前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要加强与生态农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设,以保障我国生态农业的“依法”建设和健康发展。
3.2 第二产业:加快绿色油田建设
绿色生态油田的主要特征是把生态理论引入到石油企业中来,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起来考虑。考察油田生产从油气勘探开发、采储到运输的全过程,目的是为了协调油田企业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产品对环境的危害最小化。企业在生产油气产品时,从生产到使用、回收处置的整个过程,对生态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符合特定环保要求;其次,生产工艺的清洁化。在生产的最初构思阶段,就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便于回收和再生利用,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列为同等重要的设计指标,并保证在生产过程中能顺利实施,有效地节能、省料和防污,给油田带来经济效益。在产品加工过程中,要求其整个生产过程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必须符合环境标准,以确保在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的浓度和数量不危害人体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将产品环境、品质等方面的管理贯穿于油气生产周期全过程;再次,排放物低“三废”化,并有相应的“三废”处理手段。政府相继颁布了《环境保护法》等诸多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其中对“三废”的排放提出了严格的限制要求;最后,技术的高科技化。当前,世界范围的绿色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新的科学技术支撑了企业的绿色化发展,也为传统的工业的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提供了支撑,为建设绿色生态油田企业提供了支柱。
3.3 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发展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海陆过渡带湿地,形成年代新、分布面积广、生物多样性好、生产力高、人为干预度低、生态环境敏感,是东北亚和太平洋地区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区内保存完整的新生湿地、独特的河口地貌、良好的生物多样性、珍稀的鸟类物种和奇特的鸟类景观等自然资源,旅游利用价值很高。未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坚持走生态旅游的道路,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协调区域生态旅游经济与石油经济和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应尽快在本区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人工开挖水塘, 种植芦苇和柽柳。强化保护区的保护格局,严格执行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区―旅游区的保护格局。
发展东营市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生态保护为核心,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集自然景观与乡村文化于一体,重视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未来东营市应依托“黄河口”品牌,大力发展冬枣、桃等特色产业,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开发以冬枣、桃等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业和观光农业,通过采摘节、文化节等形式扩大黄河口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同时也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郝建秀.中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战略与管理,1998,(2):91-92.[Hao Jianxiu. Study 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J]. Strategy and Management,1998,(2):91-92.]
[2]钱文婧,贺灿飞.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生态足迹视角[J]. 生态经济,2010,(10):24-29. [Qian Wenjing,He Canfei.The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Footprint[J]. Ecological Economy, 2010,(10): 24-29.]
[3]李春米.经济增长、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基于陕西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96-102. [Li Chunmi. Economic Growth,Environment Regul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Shaanxi EKC Analysis[J].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5): 96-102.]
[4]黄一绥,邱健斌.厦门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115-119. [Huang Yisui,Qiu Jianbin. Research o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Degree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Xiamen City[J].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5): 115-119.]
[5]奇瑛.成都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7.[Qi Ying.Study on Coordination Appraisal of the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tate of Economy Development in Chengdu[D].Chengdu: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7.]
[6]周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5):42-45. [Zhou Zheng.Coordin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y:An Analysis Based on South Jiangsu Province[J].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5): 42-45.]
[7]詹浩勇,冯金丽. 我国主要工业省市的环境-经济综合效率:基于SBM模型的实证研究[J]. 生态经济, 2010,(9):42-46. [Zhan Haoyong, Feng Jinli. Environmental-Economic Effi ciencies of Main Industrial Provinces in China Based on SBM[J]. Ecological Economy, 2010,(9): 42-46.]
[8]胡巍,窦立宝, 吴文婕,等. 甘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0,(19):374-377. [Hu Wei,Dou Libao,Wu Wenjie,et al.Evalua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Between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Gansu[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0,(19): 374-377.]
[9]李积勋,史培军.区域环境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Li Jixun, Shi Peiju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M].Beijing: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8.]
[10]杨峰, 孙世群.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判及实例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8):140-144. [Yang Feng,Sun Shiqun.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Case Analysi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010,(8): 140-144.]
[11]王兆锋, 张镱锂,孙威,等.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方法:以自治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10,(7):797-802. [Wang Zhaofeng,Zhang Jingli,Sun Wei,et al.A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County-leve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7): 797-802.]
[12]夏维力, 钟培. 基于能值-聚类分析的山东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 软科学,2010,(10):55-61.[Xia Weili, Zhong Pei.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Eco-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Emergy-Cluster Analysis[J]. Soft Science, 2010,(10): 55-61.]
[13]张鹏, 郑垂勇,丘萍. 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基于生态安全视角[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6): 172-177.[Zhang Peng, Zheng Chuiyong, Qiu P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Eco-environment:From the Conception of Ecological Security[J]. 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2010,(6):172-177.]
[14]傅利平,王中亚. 基于TOPSIS法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实证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5. [Fu Liping, Wang Zhongya. Empirical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Based on TOPSIS Method[J].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5):1-5.]
[15]张彩霞,吕伟彩,付小明.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10,(11): 84-87.[Zhang Caixia, Lv Weicai, Fu Xiaoming.The 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based on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J]. Economy and Management, 2010,(11):84-87.]
[16]马彩虹.和谐城市评价体系探索[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6).[Ma Caihong. Study on Indicators System of Harmonious City[J]. Journal of 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 2010,(6).]
Evaluation of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ongying City
HOUZeng-zhou
(College of Management,Ocean Univi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China)
农村衰败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正在中国逐步显现,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其中一例。食品安全问题在城市的爆发,暴露出的是城乡关系交恶的现状。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农村剩下了“三八、九九、六一”人群。劳动力投入在农业领域的减少,使得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化肥、农药,越来越仰仗农业机械和能源,与此同时,农户家庭饲养家禽和家畜的数量也迅速减少。在资本引领下的以集约化和规模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产业化,为了追求产量和利润,将化肥、农药、激素、食品添加剂等肆无忌惮地用于农产品生产之中,进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在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面前,自然规律也会被扭曲。那么,该如何保障食品安全?主流的意见是加强食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监管。这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谁能够有效监督高度分散的小农生产?食品监管体系又由谁来监管呢?如此发展下去,监管体系将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委托悖论将被放大。最终,这些高成本的监管体系也难逃崩溃厄运。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只有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阻止农村衰败,才是化解食品安全问题的正道。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以后,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农村的社会保障,十七大报告又将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上了日程。在这种新的发展背景下,建设和谐的城乡关系,也需要新的思路。
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正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号召之下成立的。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桥的一边是希望吃到健康农产品的市民组成的消费合作社,另一边则是决心放弃化学农业,转向生态农业的农民组成的生产者合作社。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处于生产和消费的中心位置,将市民消费合作社与农民生产合作社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生产者一方负责生产高质量的健康农产品,消费者一方所需要做的是提前预付货款,以购买农产品的形式来支持农民进行生态农业转型。作为中间环节的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一方面要对生产者合作社进行生态农业技术支持和生产管理,协助生产者合作社组织发育,培育自身监督机制;另一方面,要组织价格听证会,由农民和市民共同协商,商量出一个合适的健康农产品价格――没有中间环节额外的加价,经过听证会得到的价格一般都会比超市同品质产品低。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的运作理念和机制都是建立在组织合作基础上的。这种市民与农民的合作方式,也是市场经济成熟阶段的发展趋势,“上――符合执政党的战略方针,下――符合民意”。
以乡村建设为基础的城乡关系;从“教授卖大米”到“购米包地”
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的理论基础,是发育农民合作组织、推动生态农业为核心的乡村建设。而国仁成立的背景或推动力,也是来源于乡村建设的实践。具体一点说,国仁的成立,和2005年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教授卖大米事件”有着密切关联。
“教授卖大米”说的是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何慧丽的事。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何慧丽挂职兰考。上任伊始,何慧丽曾试图走招商引资的主流区域发展道路,但是资本的逻辑就是唯利是图,并不关注农村社区发展这些人文命题。因此,她招商引资建设农村社区的行为以失败告终。没有外界资本注入,农村社区自身又缺乏资本,那该如何促进社区发展呢?何慧丽选择了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在资本稀缺的情况下,寄希望于农民通过合作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
何慧丽的“乡村建设”,是以人们并不太看重的文艺活动为起点的。从2003年起,何慧丽组织大学生到兰考的南马庄进行支农调研和支教,举办文艺活动;退休的老艺术家,也来到南马庄志愿教授村民文艺;县里的退休干部,也被动员到南马庄为乡村建设鼓气。外来的力量,让村民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注,极大地温暖了人心。于是,曾经是村庄发展主力军的“乡村五老”、学会了花鼓的农村妇女等都行动起来,妇女文艺队、老人协会等村民组织纷纷成立。到这时,村民们的合作热情自然而然地要转移到利用农村社区资源、通过合作改善生活的方向上,生产性的农民合作社应运而生。在这个“外发促内生”的过程中,“南马庄无公害大米合作社”就水到渠成地成立了。但是,村民们发展生态农业致富的激情,以及何慧丽通过乡村建设探索和谐城乡关系构建道路的热情,很快遇到了冷漠的市场规则的强力挑战──南马庄无公害大米,没能卖到应有的价格。
南马庄无公害大米,由于少使化肥、不用剧毒农药,属于对环境友好的农产品,因而具有经济学上定义的“正外部性”。但是,事实是这种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却以赔本的方式退出市场。这种情况,被经济学家们总结为“市场失灵”。经济学家对如何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理论讨论,主要观点都认为在市场失灵时,政府应该介入,使得“外部性内部化”。然而,政府大多忙于招商引资,长期不重视农业污染问题,也并不看重合作社生态农业的小型实践。农业立体污染恶化,正是农村环保遭遇“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双重困境的结果。
那么,如何在“双失灵”的现实中,留住既对环境有利,又对健康有利的南马庄无公害大米?迫不得已,何慧丽竟然拉了几十吨大米到北京,演绎了后来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教授卖大米”事件。对她卖大米的行为,舆论评价分为截然不同的两面。一方面,大部分学界和商界人士为捍卫市场规律的理论和实践的纯粹性,对何慧丽的行为进行一系列的口诛笔伐――确实,对于大米到北京后如何销售,何慧丽在当时好像也没有完全想清楚。但是,另一方面,热心的北京市民和一些“另类”学者对何慧丽的行为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力量被动员起来帮助南马庄大米销售。到后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感召下,也有商业资本以合作方式为南马庄大米提供免费的销售渠道。但是,这些热情的帮助无法在根本上解决问题,资本的强势和唯利是图的本性,使得合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破灭了。
资本掐断了销售渠道,但是消费者热情不减。为了联通消费者和生产者,学者温铁军、何慧丽和毕宜民等人倡导成立了“购米包地小组”,尝试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实现零中间环节的对接。所谓“购米包地”,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面对面: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量,向指定的生产者订购大米,并预先支付购米款;生产者则按照消费者的要求,采取多施农家肥,少用化肥和农药的无公害标准生产大米。消费者预先支付的费用,起到了分担生产环节风险的作用;生产者因为有了预先支付的购米款,而不必独自承担生态农业转型期间农作物减产带来的经济损失,才有可能放弃投入高化学品的生产方式。这种消费者预支付货款帮助生产者转型的方式,在国内并不多见,参与其中的也多是持有城乡互动理念的学者和市民。这些参与“购米包地小组”的成员,他们的预付款从200元~2000元不等,有的成员还带着家人利用假期到其所包地块,参与了大米的收割劳动。
“购米包地小组”在当时组织的过程中,还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结构,缺乏全身心投入运作和管理的专业队伍。同时,也因为活动经费有限,“购米包地小组” 在成立一年之后,活动就日趋减少了。但“购米包地小组”在活动过程中,聚集了一批认同城乡互助合作的消费者,也积累了城乡互助合作的实践经验。如何将这些积累的人力、资源和经验保存下来并且继续发展呢?温铁军、何慧丽、毕宜民等“购米包地小组”核心组织者认为,应该在松散的“购米包地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一方面维持已经形成的城乡互助运动,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实践,继续探索一条可持续的城乡互助道路。
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正是在“购米包地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的。部分“购米包地”小组成员为国仁的运作注入了第一笔资金。一些关注环保和社区发展的公益基金会,如香港的社区发展伙伴(PCD),也为国仁的发展给予了资助。这些资金对国仁完成组织建设和维持早期运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除了组织者的推动,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的成立,也得益于一批有多年生态农业实践和农民组织化培训经验的年轻人的加入。这些来自原河北定州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工作人员,在学院内成功实验了“六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并且通过对农民组织化培训将这种生态农业推而广之。他们的加入,给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原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生态农业工作室对生产者合作社进行生态农业技术支持和生产管理,合作经济工作室则协助生产者建立起合作社组织,培育自身监督和生产管理机制。在他们的努力下,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的生产者社员队伍很快发展到三个,产品种类也更加齐全,从原来单一的无公害大米扩展到绿色粮油、干货和少量鲜货。
以公平贸易作为沟通城乡的媒介
国仁城乡合作社以公平贸易为自己的基本理念。这个公平贸易针对的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对城市消费者而言,公平贸易在于购买到货真而价实的健康农产品;对农村生产者而言,公平贸易在于获得合理的生产利润。在现有的商业销售渠道中,超市等终端销售渠道获得了健康农产品产业的大部分利润,生产者和消费者其实都是利益受损方。商业资本利用市场势力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大幅度抬高销售价格,则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国仁试图以公平贸易作为沟通城乡的媒介。但是要在销售过程中坚持公平贸易理念并不容易,公平的价格需要做到生产信息透明,也需要产销双方共同协商。为此,国仁必须支付为达到公平贸易而产生的组织费用。达到公平价格的方法之一,就是国仁组织召开的价格听证会。
国仁曾经在2006年和2007年组织过两次南马庄无公害大米的价格听证会。2006年参加第一次大米价格听证会的,既包括温铁军、林家彬、何慧丽、周立等知名学者,南马庄党支部书记张砚斌等无公害大米协会的农民社员代表,也包含部分消费者代表。听证会的气氛非常热烈。学者们首先介绍了生态农业和生态价格,生产者介绍了无公害大米种植的过程,国仁公布了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社团对南马庄无公害大米生产成本的调研数据,消费者代表范先生则对数据进行了鉴定。范先生作为消费者代表是有一定原因的:近些年来,他因为担心食品安全问题,联合了几位朋友在北京郊区承包土地自行种植蔬菜,对绿色农业生产有一定的了解。在范先生鉴定成本数据的合理性之后,与会的专家学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就开始一起讨论大米的最后价格。讨论价格的环节是最热烈的,讨论也是在争议中不断达成一致的。举个例子来说,与会者就生态价格的形成机制持有不同意见:有的人认为,当地农民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对整个自然环境都有利,因此在价格中应该加上一部分用于奖励;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南马庄离北京太远,北京市民无法享受南马庄的自然条件改善,因此不赞成价格加上激励部分;有的消费者拿超市的大米价格与南马庄大米价格进行比较,认为南马庄大米应该参考超市制定适中价格,不宜偏离太多,否则将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生产者代表则从成本和利润的角度,阐述了什么样的价格可以保证他们的基本利润、刺激他们的再生产。最后,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在生产、物流等成本的基础上,加成20%的利润率,形成无公害大米的销售价格。听证会的基本特点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面对面交流,保证大米种植成本的信息对称;而在成本基础上加上流通费用以及双方都认可的利润加成,即得到最终消费价格――可以说,听证会基本保证了大米贸易的价格公平。
公平贸易的另一要点是产品质量。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作为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中介,必须为产品的质量提供严格的保障。在这方面,国仁的优势在于那些来自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工作人员。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经过长达五年的生态农业实践,也掌握了农民合作社培训的基本经验。因此,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从一开始就拥有了生态农业技术优势和发展农民合作社的经验,也与很多农民合作社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其中有一些农民合作社,就成为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的“生产者社员”。在发展的过程中,国仁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村分散小农的农产品质量监控方法,形成了一套不同于正规认证体系的认证方法――国仁将自己的这套认证方法称为“情感认证”。所谓“情感认证”,其寓意是说认证双方的关系不是建立在简单的商业规律之上的情感关联;从操作上来说,对于国仁的工作者,就是必须身体力行地参与“生产者社员”从高化学农业转向生态农业的过程,体会“生产者社员”在这个过程中的艰辛,对于他们在转型期的苦痛保持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关联。“情感认证”能否成功,取决于“生产者社员”与国仁之间能否建立互信的关心。
国仁在保障产品质量上所做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是对于成为国仁生产者社员的农户或农民合作社,坚持严谨的考察和长期的观察。而且,与一般的观测不同的是,国仁考察的对象,不仅是农村社区的自然环境,也包括农村社区的人文环境。没有一个好的自然环境,很难种植出健康农产品,但与此同时,国仁也非常看重社区的人文环境。良性的乡村治理可以改善社区人文环境,创造出良性的合作文化,孕育诚信、互助。合作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发育出相互监督的机制;也只有逐渐健全这些良性因素,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质量。
城乡互助的当下命题:培育消费者合作社
国仁成立至今已经两年有余,国仁乡村建设现行的发展思路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产品由单一的无公害大米扩展到米、面、粮、油等多种产品。但是生产者社员生产出来的健康农产品,仍然面临着销售困境。国仁关于消费者社员的发展工作,到目前为止,仍然进展缓慢。对于国仁的发展来说,对于城乡的互动关系来说,培育消费者合作社,是目前非常迫切的任务。
“消费者合作社”是相对于“生产者合作社”来说的消费者的组织形式。对此可以参照的对象是香港和台湾的消费者运动。香港和台湾的消费者主动性强,消费者组织工作也就比较好做。比如说,“台湾主妇联盟”最早的成员就是几位家庭主妇,她们成立这个联盟的出发点不过就是为了保障家人健康、寻找安全食品这些日常生活的需求。后来,响应她们号召的主妇们越来越多,目前这个组织内部的销售额,已经以千万计了。港台地区的消费者运动的背景,也是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而推动消费者组织、消费者合作社形成的,正是那些每天要和食品打交道的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
中国大陆的食品安全问题虽然越来越严重,但只依靠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恐怕起不到根本的作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也需要消费者的主动参与,需要建设必要的组织渠道。然而,实际操作还是困难重重:一方面,一般的销售渠道不接受国仁的“情感认证体系”,而一般销售体系也无法完全取信于消费者;另一方面,消费者普遍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因此,国仁需要开辟新的渠道和消费者建立联系,以国仁的主动来推动消费者的觉醒。什么叫消费者的觉醒?那就是消费者意识到,他们的消费行为能够决定生产者的生产行为,能够影响政府的决策,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有了“觉醒”的消费者,就有可能扩大消费者合作社,也为城乡互动的良性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在建设消费者合作社的问题上,国仁目前正着力于开掘以社区为基础的“共同购买”渠道。共同购买,是“团购”的一种模式;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的“团购”,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只为取得较低价格的“团购”,它融入了国仁支持生态农业和公平贸易的公益成分。2009年3月下旬,国仁与万科西山庭院的业主合作,在该小区举办了以“食品安全与城乡互动”为主题的公益讲座。讲座邀请来了顺义的一位农场主,小区的业主们在讲座上直接和这位农场主面对面交流,了解农场建设生态农业的基本状况。经过这场有益的交流,一位万科西山庭院的业主,主动将小区内二十多户消费者组织在一起,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共同购买群体。 “社区支持农业”的概念,也正在这种点滴的实践中寻找自己的新形式。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
南京市地处长江中下游东部苏、皖两省的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地理位置在31°14''''~32°37''''N,118°22''''~119°14''''E,是江苏省省会,长江三角洲的副主城市,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南京市下辖11区2县,全市总面积6582.13km2,200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624.4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为3814.62亿元。南京市农村地区是指南京市域范围内、城区以外的农村地区,2008年农村户籍总人口为315.8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0.58%;农村地区土地面积5811.56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8.29%;农村地区生产总值对全市的贡献率为33.67%。
1.2研究方法
1.2.1评价单元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单元主要有点状的栅格评价单元和基于面状的矢量评价单元二类。面状评价单元包括行政单元、小流域和景观单元等类型。具体评价单元的确定,主要根据工作所需达到的目标来确定。为了便于获取评价统计数据以及农村环境管理,该研究以行政单元区为评价单元,选择2007年南京民政局最新行政区划方案,并结合城镇用地占镇域面积比例,确定研究范围涉及39个乡镇和10个涉农街道。
1.2.2分区方法
以农民人居环境改善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目的,以乡镇(街道)为评价单元,基于两大类、三级农村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GIS空间分析功能支撑下,对农村地区进行生态环境分区,并确定重点环境整治地区。技术路线为,首先,对单要素表征因子进行分级,并分析其空间差异;然后,对单要素表征指标进行标准化统计处理后,根据熵权法对各指标赋以相应的权重,并通过专家评分法对权重进行修正,加权求和,计算环境压力和状态综合值;最后,对每个乡镇(街道)单元采用矩阵聚类方法,结合评价单元的实际进行修正,把各乡镇(街道)分为综合环境优良区、较好区、一般区3级。
1.2.3指标选取
生态环境分区的实质是以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价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差异[6,7]。市域尺度的生态环境分区,因区域空间差异较小,应选择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最为胁迫、最便于度量、最具代表性的指标。该研究结合南京市农村环保实际,选取污染源分布与强度(含工业集中区面积、耕地面积)、城镇发展水平(含人口密度、建设用地比例、路网密度)作为压力指标,选取农村河道水质(水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大气环境质量(含SO2浓度、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土壤污染综合指数作为状态指标。压力指标评价农村环境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状态指标评价农村现状环境系统质量状况。
2结果与分析
2.1南京市农村生态环境评价
污染源分布与强度由工业开发区面积、耕地面积(反映农田面源污染)分指标组成。鉴于南京市乡镇工业发展产业趋同度较高,工业集中区面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评价单元工业污染的强度,南京市农村地区工业开发区面积相对较大的地区为永阳镇、汤山街道、禄口街道、古柏镇等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镇街;南京市受农田面源污染约束性最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六合区北部以及高淳、溧水县的绝大部分地区。城镇化过程不可避免地引起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将对局地气候、流域水文过程及环境污染带来影响[8]。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表明,2007年,南京市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为543.5人/km2,其中六合区农村人口密度最大,溧水县农村人口密度最小;建设用地比例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区域城镇化水平,位于江宁区的秣陵街道和江宁街道以及六合区的横梁镇建设用地比例较高;路网密度是指城市中所有的道路总长度与城市总面积之比,城市近郊区以及高速公路穿越的乡镇(街道)路网密度较高,位于江宁区的多数镇街以及104国道穿越的浦口区永宁镇和宁连高速穿越的六合区少数乡镇(街道)路网密度较高。图2南京农村生态环境分区方案农村生态环境的状态分析表明,南京农村区域地表水水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离主城区越近,水质污染越严重;重化工业较为聚集的六合区农村地区SO2浓度较高,而溧水县农村地区和路网密度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江宁区农村地区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高;南京市农村地区土壤污染超标点位置主要在周岗、雄州、八卦洲、傅家边、长芦、东屏及玉带等地。南京市局部地区土壤已被检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特别是矿区、工业区周边、高速公路两侧等地区污染检出频率较高,部分区域土壤已不适合农作物种植[9,10]。
2.2南京市农村生态环境分区
综合上述单项因子的分析,考虑各因子正负关系,在加权求和的基础上计算环境压力和状态综合数值,选择采用Q型样本(乡镇、街道单元)聚类并结合矩阵聚类方法,把各镇、街道分为综合环境优良区、较好区、一般区三级(图2)。
2.2.1农村环境优良区
这些地区主要特征:污染源及强度小,来自城镇发展的环境压力弱,同时现状环境质量良好。从空间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浦口区西南部和六合区的西北部,秦淮河上游的溧水县以及高淳县的固城湖附近地区。上述地区主要采取保护与防御兼备的环境战略:首先是在划定生态功能保护区基础上,严格按照保护区条例和管制措施维护生态环境质量和原生自然地理条件,根据不同生态功能空间类型,因地制宜实施分类保护措施;其次预防来自周边地区带来的环境压力,在地理交接地段设置与建设生态缓冲带,通过合理规划建设用地与交通网络既能满足周边地区发展的需要,又能实现这些地区环境保护的要求。
2.2.2农村环境较好区
这些地区主要特征:各项指标均较好,但相对环境优良区而言相对较差,即污染源及强度较小,来自城镇发展的环境压力较弱,现状环境质量较好。从空间分布来看,主要在环境优良区的,包括六合区的东北部、浦口区的西南部、溧水县和高淳县的大部分地区,但某些乡镇在部分指标上有所差异:六合区的新簧镇、横梁镇、东沟镇、龙袍镇及靖安街道以及溧水县的晶桥镇、高淳县的漆桥镇和古柏镇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其他指标较好;而其他地区在污染源和环境压力上又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水平。这些地区主要采取保护与整治为主的环境战略: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空间实施严格保护,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体系;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实施分类整治措施,对污染压力较大地区进行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城镇发展布局,对环境质量较差地区加强环境整治投入,提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2.3农村环境一般区
这些地区主要特征:各项指标相对上述两类地区较为一般。从空间分布来看,主要在各县区的行政中心所在镇或街道,大体为城市地区的外延地段,但在某些指标上有所差异:六合区的程桥镇、马鞍镇、新集镇及江宁区的谷里街道、湖熟镇等地区的污染源与强度相对较弱,但来自城镇发展和交通的环境压力大,现状环境质量也差;其他地区污染源强度较高、城镇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较大且现状环境质量差。这些地区主要采取整治与生态建设为主的环境战略:对这些地区污染源分布较多的地区实施优化改造措施;现状污染较重的地区采取整治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环境质量;加强绿地系统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对重要的生态空间实施保护和管制措施,限制大规模城镇与产业的发展,大力提倡生态产业建设。
2.2.4重点整治和保护地区
(1)重点整治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是环境较差区中各项指标得分最低的乡镇、街道,主要分布在主城(图3)。对重点环境整治区分布特征及主要环境问题,明确环境整治的主要方向与途径:对于主城周边农村地区,包括汤山、龙潭、秣陵等街道,处于都市发展区范围,是城市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城镇发展和交通压力大,工业污染源强度大,因此,需要对主城扩展及城镇布局进行生态引导以及对乡村发展实施生态调控,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与措施;对于县城地区,包括淳溪镇、雄州镇及江浦街道,城镇发展压力和工业污染强度大,是城镇化重点优化地区,因此,需要促进产业生态转型,合理调控城镇发展规模、方向和布局,在实现城市功能扩散的同时维护周边生态敏感空间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将自然引入城市,构建环境优美乡镇;对于其他乡镇街道,包括盘城、江宁等街道工业污染强度大,城镇发展压力也大,同时处于生态敏感地带,因此,需要从生态基础设施网架搭建的需要来重新衡量城镇布局,合并、集中过于分散的小村落,可以视其所处区域生态敏感性高低,确定由弱而强的生态引导模式,同时依据乡村的分区特征,确定各自的发展道路,重点解决农村饮用水源及抗旱灌溉用水的保障问题,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2)重点环境保护区。主要集中在老山地区和六合北部,以及秦淮河上游江宁段和石臼湖-固城湖流域地区。该类区域为主要水系源头和分水岭,有保护完好的核心区,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组分比例高,是区域性自然生境和乡土物种保留地,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控制性和生态源的作用,具备区域生态流通的源功能。这些地区的主要整治措施:限制开山采石,积极开展采矿破坏地的生态修复,严格保护和积极营造山区水源涵养林,积极保护和改良丘陵、草地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有效保护沿江各个区域供水水源地;控制高密度房地产开发及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持原生态状况,着力提升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保护基本农田为主线,大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及生态观光旅游产业。
3结论与讨论
(1)以乡镇(街道)为评价单元,选取压力和状态两大类、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矩阵聚类分析方法,将南京市农村地区分为环境质量优良区、环境质量较好区和环境质量一般区。分区结果显示,农村环境质量优劣与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程度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Abstract: Liao River is one of the seven major rivers in China, and gave birth to the brilliant culture. However, over the past century, excessiv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cause lots of issues, not only threaten its ecological security, but also the impact on regional ecological and climatic environment, restrict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four seasons ecological landscape features of north river are no longer existed. Based on Liao river in Shenyang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lanning concept and method of northern city river, on the basis of water security, restore natural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ivers, realize the balance of ecological system, restore the Liao River vitality as one of model for ecological recovery of large rivers in China.
关键词: 辽河;生态恢复;生态景观;多样性
Key words: Liao River;ecological restoration;ecological landscape;diversity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024-04
1 辽河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征
辽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不仅孕育了灿烂的文明,更滋养了两岸的老工业基地与商品粮基地。辽河作为国家“三河三湖”战略整治重点工作之一,其成效直接影响着东北振兴的国家战略全局与流域的和谐发展。
1.1 辽河概况
辽河流域涉及内蒙古、吉林、辽宁,包括15 个市、56 个县(市、旗),流域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2010年流域人口4300余万,GDP 0.6 余万亿元。
辽河干流长512公里,自东北向西南贯穿辽河平原,汇入渤海。(图1)
辽河季节性特点突出,降水集中在6-9月,水位波动大,滩地多为冲积而成,间有沼泽分布,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河水含沙量高。岸坎不稳定,洪水冲刷严重时呈现河床摆动现象。
1.2 辽河的现状环境情况
辽河流域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衡,季节性变化剧烈,枯水期河道断流,丰水期洪水泛滥,且水质污染严重。
百年以前,辽河环境稳定,水量充沛,河上可以航运,然而多年的人为破坏,河滩地变成农田,大大破坏了河滩的天然植被与生态环境,一方面,对防洪造成重大隐患,另一方面,加速土地沙化速度。研究表明,辽河滩地沙粒组成小于直径0.45毫米的占90%以上,这意味着3级风以上就可以刮起来,成为沙尘暴。
辽河滩地植被差,覆盖率低(30%以下),大片土地沙化,即使有降雨也很难产生地表径流,促使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本身对水资源的调蓄能力缺失,造成缺水与洪水的矛盾。据了解,辽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贫乏地区之一,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更为严重。
1.3 辽河生态恢复的意义
辽河流域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是我国的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之一,承载者防洪、灌溉、生产、生态等多方面的功能。科学、系统的恢复辽河生态,打造生机勃勃、功能完善的生态带,不仅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之都的首要条件,也是流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更是实现“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2 辽河生态恢复之途径
2.1 “可持续”的规划理念
基于辽河流域涉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问题形成之久,辽河的生态恢复必须立足长远,综合多方面、多学科,制定长期的修复计划与近期的行动纲领。
宏观上,为辽河制定了长远的生态修复计划,总结过往以水质改善为主的治理经验,立足现阶段生态系统恢复的本质,并为未来与城镇带、旅游带的衔接创造条件;微观上,将辽河生态系统恢复视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尊重自然规律,进行弹性规划设计,在河流自我修复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引导和干预,促进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发展。(图2)
2.2 系统的生态组织策略与研究方法
按照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研究方法,分析研究辽河生态带生态系统服务的问题,通过相应的规划对策,可持续的利用大自然的能量,扭转辽河生态系统数十年的退化,完善辽河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供给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四大功能。并通过保障水安全、构建湿地网、恢复绿生机、打造示范点等手段系统恢复辽河生态。
2.3 科学的技术手段结合 “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规划可采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结合GIS技术分析生态安全格局,为规划布局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利用3S技术平台作为监测手段,时刻掌握生态带的动态变化,作为规划实施保障的技术支撑。运用效益评估体系对生态恢复效益进行定性、定量的预测评估,引导规划有效实施。 (图3)
2.4 多方协同的工作组织
规划在生态、水利、规划等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由政府相关部门、规划单位及相关科研机构等多方协调编制完成的综合性规划。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听取两岸县区群众代表及城建各部门建议,充分体现公众参与。
3 沈阳市辽河干流生态恢复规划
3.1 沈阳市域段辽河概况
辽河是沈阳市重要的水资源,干流长307公里,滩地面积近500平方公里,是联系沈阳北部生态保育区与南部城镇建设区的纽带,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沈阳市域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
然而,长期不科学的开发利用导致流域内水质污染,天然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威胁了辽河的生态安全,而且对城市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制约了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下,辽河水质有所好转,但未能从根本上彻底恢复辽河生机。
3.2 沈阳市辽河干流生态恢复规划要点
规划在详实的前期调查、严谨的分析研究基础上,编制切实可行的系统性方案,并提出后续实施管理的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将辽河沈阳段率先打造成“水系健康、生态完整、交通便捷、景观优美”的原生态、大尺度的自然生态之河,发挥“沈阳绿脊、生态引擎”的作用,带动区域和谐发展,从而实现“根治辽河,彻底恢复辽河生态,造福子孙后代”的根本目标,实现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为我国治理和保护河流生态系统探索道路。(图4)
为此,规划以水系为主脉,绿带为基底,通过三条路网将四个片区及二十七个节点联动起来,形成结构清晰功能完善的辽河生态网络,以完善辽河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供给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四大功能。(图5)
①调节服务功能。
河口湿地是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河流水质的重要手段。通过丰水期洪水淹没分析,规划形成13处干流湿地,11处支流河口湿地,并结合滩地坑塘及牛轭湖形成湿地网络,构建雨洪调蓄系统,实现生态带的调节服务功能。规划到2020年,建设湿地面积达到91平方公里。
②供给服务功能。
规划提出点源、面源污染的治理对策,对沿岸工业、生活污水以及禽畜粪便、农业污染等进行综合处理,从源头切断污染;通过湿地调蓄及枯水期水量补给,保证生态带水量,以维持河流的基本形态和生物的生长与繁殖。良好的水质与丰富的水量,是保障生态带的供给服务功能的基本条件。
③支持服务功能。
采用“以绿养水”的生态恢复模式,提出横向、纵向分层次的植被恢复策略及布局,恢复植物多样性:临水种植多种沉水、浮水、挺水类植物,为生物提供生境; 回水范围内以种植湿生植物为主,净化水质; 岸坡和岸边滩地栽植耐水湿的灌木带,稳定边坡;上部结合土质,适量种植能耐水湿、耐水淹的乔木、林果树,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图6)
生境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实现生物多样性,需要保护并培育多样的生境。规划结合植被群落布局情况,模拟树林、树林边缘、灌木丛、开放水面、沼泽、浅滩六类主要生境,为动物多样性恢复创造条件。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实现生态带的支持服务功能。(图7)
④文化服务功能。
在生态带整体恢复的基础上,规划大堤作业路、滩地管理路、滨水游览路三级路网搭建横向连续、纵向贯通的串联骨架,并利用滩地管理路构建绿道系统,实现生态系统能量流、信息流的传递。
辽河生态带的建设,促进两岸城镇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转型。为指导各县区生态带建设,同时体现辽河生态带的景观多样性,滩地内结合辽河所在县区的特点,在大尺度、原生态风貌的基础上,结合植被规划、景观塑造等手段,形成康平法库生态农业展示区、沈北都市休闲度假区、新民城郊文化感受区、辽中田园水乡体验区四大风貌特色区。并结合湿地、跨河桥梁、两岸文化遗迹,规划二十七处生态示范节点,开展生态科普活动及生态环境监测,实现生态带的文化服务功能,使其成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科普教育基地,从而更好的促进生态带建设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形成。
4 总结
沈阳市辽河滩地目前建设湿地面积近66平方公里,新增蓄水量3200万立方米,生态封育总面积255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由原来15.2%提高到63%,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城市小气候明显改善,并且退出国家重度污染河流行列。
水质的改善,为人们带来了健康的生活及生产用水,产出高品质的粮食及鱼类等副产品,增加了产业附加值;同时,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产业也得到了促进和发展。
辽河上多处节点及生态示范区已初步建设完成,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指数,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辽河已呈现出“鸥翔鹤舞,喜地湿而岸远;鹜跃鸿飞,乐水阔而河清”的喜人景象。我们相信,随着辽河生态基础的逐步恢复,辽河必将成为造福子孙后代的生态源泉。(图8)
参考文献:
[1][美]威廉・M・马什.景观规划的环境学途径[M].朱强,黄丽玲,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美]弗雷德里克・斯坦纳.生命的景观――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M].周年兴,李小凌,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汤振宇,张德.城市河道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4]姚小琴,窦华港.天津海河廊道的生态恢复[J].城市规划,2009(增).
[5]刘滨宜,周江.论景观水系整治中的护岸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4(3).
[6]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9).
[7]邓红兵,王青春,王庆礼,等.河岸植被缓冲带与河岸带管理[J].应用生态学报,2001(6).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1 有机食品及相关概念
1.1 有机食品
1.1.1 有机食品的概念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在原料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并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称为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这个名词是从英文直译过来的,这里所说的“有机”不是化学上的概念,而是农业生产体系上的一个概念,就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有机食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叫法。有叫生态食品的,如西班牙、丹麦、德国。有叫生物食品的,如葡萄牙、荷兰、意大利、法国。但是,最常见的还是叫有机食品。
根据有机食品的定义,一种食品要成为有机食品,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食品的原料必须是来自于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者是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2)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的标准和要求;(3)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必须有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跟踪审查体系,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及档案;(4)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影响;(5)必须通过独立的经认可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
1.1.2 有机食品认证
有机食品认证指的是为促进食品安全,保障人体健康,防止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由通过资格认可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依据有机食品认证标准、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技术规范,对申请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实施规定程序的系统评估,并颁发证书、批准使用标志的,称为有机食品认证。认证以规范化的检查为基础,包括实地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和最终产品的检测。
1.2 有机产品
有机产品是指按照有机认证标准生产、加工或处理的并获得认证的有机食品和其他各类产品,包括了有机纺织品、皮革、化妆品、林产品、家具以及生物农药、肥料等有机农业生产资料,称为有机产品。有机产品的内涵比有机食品更为宽泛。
有机产品认证标准是指为保护人体健康,保护资源和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而对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其产品的加工方法、其产品的贸易行为以及其他需要,所制订的认证标准总称。
有机产品认证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优劣程度和加工企业、贸易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好坏程度的尺度,是国家发展有机产品政策的具体体现,是强化有机产品管理的基本保证。有机产品认证标准在推动有机食品发展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执行有机食品管理法规的基本手段;是规范有机食品生产、经营和认证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强化有机食品管理的技术基础;是推动有机食品发展的动力。
1.3 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的概念起始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最先由德国和瑞士提出,其起因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新的知识、新的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化学工业的发展,传统农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使农业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改变了其原有的特性,这种改变现在看具有两重性:(1)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产量,缓解了世界人口高速增长对食品的需求,因而具有积极性;(2)给生态环境等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因而又具有破坏性。因此,人们寻求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体系。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对环境和生态十分关注的农业生产者,也创立和发展了对农业生态环境有持续合理作用的有机农业生产方式。1924年德国和奥地利出现了具有有机农业性质的“生物动力农场”;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瑞士和德国创立了以减少农场对外界的依赖性来保证其生存能力为目的的“生物有机农业协会”,并随后发展成为德国现在最大的有机农业协会;1945年美国有机农业的创始人Rodale在美国创办了第一个“有机农场”。随着有机农业的发展和一些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建立,到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有机农业的概念被广泛接受。
有机农业在国外也有叫“生态农业”、“生物农业”的,其意思基本相同。但是,有机农业确切的定义目前还很难统一。事实上,要给有机农业精确地下定义是相当困难的,客观上存在着对有机农业所指的可持续生产方式在内涵上不甚明确和容易引起歧义等问题。这是因为,一则从普遍意义上讲,任何一种行为方式,都不可能永远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在一个有限的世界里它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每当人类面临着这一时刻,总会意识到该有新的行为方式的诞生,并通过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来实现;二则这里所讲的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通常只是在人类现有认识水平上的可预见的持续,但现实世界里还有许多不确定和尚未人知的东西。因此,对有机农业的定义不应拘泥于当前的理解,而应定义出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下面是几个关于有机农业的定义:
欧洲定义的有机农业:是指一种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和养殖措施,以达到提高土壤的长效肥力的系数,在有机农业生产中仍然可以使用有限的矿物物质,但不允许使用化学肥料,通过自然的方法而不是通过化学物质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美国定义的有机农业:是指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尽可能地在最大的可行范围内采用作物轮作、作物秸秆、畜禽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农场以外的有机废弃物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来保持土壤生产力和耕作,供给作物营养并防治病虫害和杂草的一种农业。尽管该定义还不够全面,但还是描述了有机农业的主要特征。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定义的有机农业:所有能够有利于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的粮食纤维生产的农业系统。这些系统利用当地的土壤肥力作为成功生产的关键。有机农业旨在保护利用植物、动物和景观的自然能力,使农业和环境质量在各方面都达到最佳水平。有机农业通过限制施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和药物,大大减少了外部投入。有机农业利用强有力的自然规律来提高农业产量和增强抗病能力。有机农业坚持遵循世界公认的原则,在当地的社会经济、地理气候和
文化环境中加以实施。因此,强调并支持发展地方性的和地区性的自给体系。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定义的有机农业:是指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这些技术包括选用抗性作物品种、建立包括豆科植物在内的作物轮作体系、秸秆还田、施用绿肥和动物粪便等措施培肥,保持土壤养分循环;采取物理的和生物的措施防治病虫草害;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产体系及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等。
应该说,中国的定义还是比较清楚的,理解上也不会太困难,这是他们通过多年来对我国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检查和认证的不断总结,加上与国外同行的广泛交流所得出的认识。归纳一下,什么是有机农业?即有机农业是指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完全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豆科作物、绿肥和有机废弃物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作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主要手段。充分提高系统中包括土壤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内的生物循环和物质循环,保持和提高土壤的长效肥力。充分考虑畜禽在自然环境中的所有生活需求和条件,协调作物生产和畜牧业的平衡。保持生产体系和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包括保护动植物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这样一种农业生产方式称为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实质上是一种以农村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为原则,以农业清洁生产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而采取的可持续发展型农业。在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中,人类、土地、动植物是一个有机结合的多元整体,人类的健康与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息息相关。因此,有机农业生产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2)循环利用有机生产体系内的物质;(3)依靠体系自身力量保持土壤肥力;(4)保护生态环境,多样性种植和养殖;(5)根据土地的承载能力饲养畜禽;(6)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