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流运输与管理范文

物流运输与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流运输与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流运输与管理

第1篇:物流运输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提高 物流运输 管理 措施

运输不仅是物流的重要职能之一,同时运输贯穿于产品的整个流通过程之中,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分销这一过程中,各个节点之间物质实体的联系也是运输,运输不仅横贯了企业的各职能部门,而且越过了企业的边界将上游和下游的企业联结起来。然而目前我国物流运输业仍处在起步发展的阶段,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如何提高我国物流运输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我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各种运输方式的特性和综合运输的优势,推行合理运输,对于现代物流的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物流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物流运输业也随之发展。但与国外物流运输发展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1.我国物流运输业务空驶率高、积载率低

因我国在物流运输方面,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信息管理分散,各部门采用局部的计算机管理,尚未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物流职能部门很难收集各部门信息,不能及时根据销售计划、生产计划调整运输计划,并向各地区的物流部门传送信息,以及企业缺乏高效的车辆装车的调度和指挥系统,导致运输车辆的空驶率偏高。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我国物流运输车辆的空驶率达37%;某些专门运送特种货物的专用车辆,如专门运送商品汽车的汽车物流车辆,其空驶率高达39%。汽车空驶行程完全是消耗性生产过程,车辆的空驶行程越少,车辆的利用效率就越高,运输成本就越低。因此,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努力减少车辆空驶行程,提高车辆利用率。

2.我国物流运输业务货损货差率高

企业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所使用的物流设备,特别是包装容器的单元化、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低,导致货损率与车辆积载率低。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我国物流货损率为2.5%左右,是沃尔玛商品配送损耗率1.1%的2倍左右。由于较高的货物货损率,造成极大的企业与社会资源浪费。

3.我国物流运输配送准时率低

我国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由于大部分物流企业未能较好处理中心仓库与销售网点的布局,加大运输难度,导致物流运输准时率偏低。由于较低的运输配送准时率,延长了货物在途时间,降低企业货物周转速度,增加企业库存,降低企业资金周转,从而提高了企业物流成本,降低企业与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二、提高我国物流运输管理的措施

针对以上我国物流运输业务存在的问题,要提高物流运输管理水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建立高效的运输管理系统

建立高效快捷的运输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降低供应方的成本,同时还为其生产提供了理性预期,也使得销货方达到“最低库存甚至零库存”的状态,减少库存积压。如沃尔玛快速的供货系统可保证分店货架平均每周补货两次,使沃尔玛各分店即使只维持极少存货也能保持正常销售,从而大大节省了存贮空间和费用。由于快捷运输系统的高效运转,沃尔玛的销售成本可以比同行业低2%-3%,奠定了沃尔玛全年低价策略的坚实基础。沃尔玛正是通过信息流对物流、资金流的整合、优化和及时处理,实现了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都变得高效有序,实现了商业活动的标准化、统一化、专业化,从而达到实现规模效益的目的。

2.实施多式联运

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货物越来越多,这种方式与传统运输相比具有以下优势:其一,能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输质量。多式联运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可以实现“门到门”的服务,货损、货差事故、货物灭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全程运输由专业人员组织,可做到各环节与各运输工具之间衔接紧凑、中转及时、停留时间短、货物的运达速度大大提高,有效提高了运输质量,保证了货物安全、及时、准确、快速运抵目的地。其二,实现了统一化、简单化。由于货主只需办理一次委托合同,投保一次,其余一切运输事务均由联运经营者负责处理,而一旦在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货物的损害风险皆由联运经营者负责。第三,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利润。多式联运经营者一般与业务相关企业都有长期合作协议,可以得到更优惠的运价。再者,通过对运输路线的合理选择和运输方式的合理使用,都可以降低全程运输成本,提高利润。

3.开展共同配送

大多数运输企业由于自身经营能力有限,经营线路选择上有明确的地域痕迹,往往只选择一条或几条经营线路。跨线超出其业务范围时,则需承运公司单独运送或假手与别家运输公司。单独运送,选择本不熟悉的路线,成本、风险均难以控制;假手与别家,涉及中途货物的转手,二次装卸搬运,生成不合理劳动,消耗人力、精力,增加成本,削减利润。随着运输设施的不断发展,运营机制的不断创新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远距离运输线路节点企业间的横向联合成为可能。连通彼此经营线路,实现信息交换;共用硬件设施,统一调配,有效降低设备设施“重置率”。既降低了运输公司运营成本,又扩展了业务范围。是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扩大利润空间,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可行之选。

三、结语

我国物流运输业起步较晚,相对国外发展水平,还明显落后。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这对我国物流运输业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为此我国应加快提高我国物流运输管理水平,树立现代化物流运输管理的观念,重视物流运输成本控制管理,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为物流运输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从而使我国的物流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陈家旺.信息化改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J].经济师,2005.

[2]吴海波.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市物资储运百子湾公司”电子仓库管理系统的实践及意义[J].北京物资流通,2006,(04).

第2篇:物流运输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作过程 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 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75-0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源自德国劳耐尔团队创立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从职业需要角度出发,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内容开发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为载体,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教、学、做、考,有效地解决企业所需与学生所学之间的矛盾,提高学生“零距离”上岗的就业竞争力。该理论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第二,以项目为载体;第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第四,用任务驱动训练职业岗位能力;第五,以学生为主体;第六,开放办学;第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运输业务流程,学会选用适当的运输工具和设备,应用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组织货物多快好省地位移到达目的地交付收货人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必修主干课程,该课程一般是在学习了物流管理基础和物流信息技术等基础课程之后开设。以往的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系统性的灌输,轻视实践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难以适应就业岗位需要。课程在教学思路、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面都存在不足,故须对其进行改革。本文试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一、课程定位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课程设计立足于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本地区企业行业业务发展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8年获国务院批准实施,大力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交通运输等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物流产业基地成为北部湾九大产业基地之一,物流业将得到更大发展。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人才需求预测,到2015年物流人才需求达到95800人。在此情形下,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应以培养服务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人才为出发点,紧密围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和大力建设课程实施保障体系”为手段,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二、课程设计思路

紧密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目标的培养,实行校企合作开发和建设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改革以往课程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不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的做法,以“职业导向,任务驱动,学生主体、工学结合”为教学理念,以物流管理专业货运方向对应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能力要求为依据,分析、归纳和整合出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实施教学,变抽象理论知识传授为以完成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让学生置身于真实工作情境中,参与到工作过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要点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为了“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代表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深入到具有代表性农工商企业和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货运企业进行调研。围绕物流行业的发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及其变化趋势、物流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等,进行深入交流。同时,与企业专家、业务一线人员、课程专家等一起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类、整理。调查分析认为,物流管理专业货运方向学生主要的岗位群涉及揽货、调度、单证处理、配积载、发送与交付操作、事故处理和结算等,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课程密切相关就业岗位是货运主管、运输调度员、运输站点管理员、货运计划员、货运现场管理员等。货运管理员、运输调度员等岗位群的“员”是学生毕业的初次就业岗位,一两年后(快的顶岗实习结束),绝大多数均走上了业务主管的岗位。所以本课程的目标定位是培养货物运输业务主管实战型人才。

第3篇:物流运输与管理范文

一、供应链的概念与作用

供应链的概念是由美国管理学者,在二十世纪年代末期提出。在早期的研究过程当中,人们普遍认为供应链只是管理制造企业的一个内部过程,这种传统的想法的影响下,和不全面的认识供应链,使得当时的供应链管理仅仅以企业内部的操作层次为主要的对象,而不是去注重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利用,以及供应链采购和供应练管理之间的联系。在二十一世纪年代初期,有美国学者开始重新研究供应链,同时关注供应链中的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但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依旧是停留在企业组织内部的制造环节,以及与供应商之间的物流管理等职能操作的相对初级的层次上面,虽然相比较以往的定义有了一个大的进步,但是还是没有能够把供应链管理提升到战略层次。最后到了二十世纪年代中后期,通过研究学家们的不懈的努力,使得我们对供应链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网链的全面的具体的认知。在供应链新的要求中,着重强调了物资配送渠道以及物流过程整合的重要性。最新的对供应链管理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相关环节的物流管理等职能操作的低级层次,而且还开始注重供应链中所有环节之间的集成整合。近几年来,随着大家对时间竞争的兴起,市场竞争的新态势也凸显出新一代制造模式的兴起之路。

二、供应链物流能力优化研究

参考对大数据概念的理解,以及对供应链的认识,我们对供应链物流能力优化的研究,概述的可以分为供应链物流要素能力优化和供应链物流运作两个方面。对供应链物流要素能力的优化研究可以分为物流设备,物流设施,以及以劳动力等为代表的物流要素,物流要素的能力广泛分布在整个供应链上,例如前一段时间京东公布的一段视频,大致的意识就是告诉我们大家,在未来的物流供应链当中,全部实现智能化,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整个流程,从买家进入网页的那一刻起,先是利用大数据的特长,自动向浏览者提供最新的,他可能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产品,此举不仅减少了浏览者自己寻找的时间,而且还大大的提高了人们对时间的利用效率,然后买家开始下订单,从接到订单的那一刻起,供应链就开始不停的运转,先是确认买家购买的产品,然后确定这件产品在库房的那个位置,紧接着有机器自动去取,加上必要的人工包装,填写收获信息,一切准备工作做完之后,再由机器把产品运输到发货车间,对收货地址进行自动扫描,不同的车辆,上面装载的物品的最终地址也不一样,这样通过利用供应链的物流能力,不仅能够大大的减少人工的工作量,减少货物发错误的几率,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网上购物的效率,跟传统物流能力相比较,供应链物流供应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这也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的供应链物流将会完全取代传统的物流。供应链当中流通各环节,物流要素的能力,他们之间的匹配程度,以及物流网络的结构共同决定了供应链物流系统的效率,并且最终会影响对物流需求的响应速度,主要体现在静态需求和动态需求,下面让我们对需求静态环境和动态需求环境下的,单一或多个物流能力要素数量的优化进行一点分析。首先是在动态环境下,相关的研究人员,需要结合产品供应链系统的实际特点,对各物流环节的物流能力要素进行需求需求,并且针对供应数量不确定的情况下,数量配置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多级供应链的物流能力动态规划模型,给出一个现阶段物流能力要素的最优配置方案。同时应该针对物流的运输能力对需求分析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供应链当中企业物流能力所能带来的价值,给出一种物流能力投资过程中,计算那些不确定性投资收益的具体办法,建立一个多段随机规划的模型,以及一个实物期限的物流能力柔性价值模型。其次是在静态环境下,对供应链的最大流量进行了研究,有关专家借鉴矢量分析的方法,同时结合传统的供应链物流模型,通过整体流通量,整体响应时间等数据给出确定的计算方法。供应链物流系统中,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匹配,节点与连线之间的匹配,以及连线与连线之间物流能力的匹配,它们是对网络物流能力进行优化的关键所在。

三、总结

在供应链物流运作的过程当中,除了物流环节享有固有的物流能力要素,人们普遍认为对供应链进行的整合,以及它的组织模式,都是不重要的,很容易把那些忽略掉,其实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的集成,以及整合和供应链协同的决策问题上面,进行探讨供应链整合,供应链的主要成员之间的协同,实现利用机制和技术的方法对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未来,供应链管理系统将会发展成为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将会更加注重每个供应链节点之间以及各个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在信息技术面朝全球化和虚拟化方向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前提下,对供应链进行优化研究就非常的有必要了,能提高效率,带来最大的利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一个企业来对顾客需求进行快速响应是不现实的同时也不经济的,从而就需要相关企业结合起来以供应链形式来满足顧客的需求,进而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红琴.供应链运作环境下物流服务集成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J].物流技术,2014,(8):423-425,443.

[2]申文.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计划模型与决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3]罗建锋.动态物流服务供应链构建与运作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5.

第4篇:物流运输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 汽车;管理技术;现代物流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3-0091-02

1现代物流概论

1.1现代物流概念

现代物流是指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总成本,为客户提供最优服务。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际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1.2我国物流行业现状

我国物流业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已走过了近20个春秋,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纵观全球物流发展方向,我国物流业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其主要表现在:

1)物流业的发展受到制度约束,现有的行业制度和管理模式并适应当前国内物流行业发展;

2)物流行业整体系统庞大、布局分散、体系不健全、系统化管理落后、资产利用率低、劳动力浪费等不良现象较为突出;

3)交通运输行业中诸多环节存在着不规范作业现象,极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4)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自身所能提供的服务水平有限,绝大部分仅仅只停留在“第二方物流”水平上,远满足不了市场发展及客户需求。

因此,要突破发展瓶颈,完全实现“第三方物流”或者行业更高水平,深层次改变我国物流业不成熟现状,让我国物流业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同步,有效改善物流环节中的问题,增强现代化、信息化物流管理思想是必不可少的。

2汽车新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运用

我国的物流专家和学者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出了很多利用汽车与先进技术结合的方法,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物流效率。

2.1汽车货运条码技术

条形码是利用光电扫描阅读设备识实现数据传输和处理的一种特殊代码。它是由一组粗细不同,黑白相间的条、空、字符组成。这种简单易行的信息存储阅读方式现如今已被运用到了物流行业中。在汽车运输中利用条形码技术,不但可以快速检测出车辆在物流环节中的各类基本信息,而且能够较为准确的获悉车辆的载荷情况、技术状况、调度指令执行情况等。同时,还能做到“有码可依”。 这项信息技术的实施和应用有效提高了车辆货物装运效率,从而实现物流环节“准确、灵活、快速、高效”这一目的。

2.2车辆监控系统

如今,物流环节中的运输元素汽车已逐步装载并运用了各种电子信息系统,如:CIS、GPS等。即通过车载终端GPS接受卫星定位数据,再由ECU单元进行数据处理并传输,最终实现在电子地图上可以准确清楚地掌握车辆的位置、状态等信息,从而实现了车辆的实时监控管理。

这一技术的运用对物流环节降低成本有着跨越式的意义。首先,实现车辆实时监控,可以实时了解和掌控车辆动态,有了准确的环节和过程控制,使物流统筹决策者能够准确的对物流运输事件中的人力物力高效统筹分配,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空载率和运行成本。同时也实现了透明化管理和客户订单完成情况的监控追踪服务,对于提高客户满意度有很大帮助。

现代物流业中合理运用汽车技术优化物流作业的例子很多,以上两个相对比较典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新技术运用到车辆上,未来的物流发展必定让汽车这一物流元素的“元老”焕发出新的活力。

3 管理技术优化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

“管理决定绩效”,这是被企业所奉行的真理。对于物流企业而言也不例外。实现企业硬件、技术、人员配置等的优化,是解决现代物流管理技术落后、资产利用率和运行效率较低、行业发展缓慢、业务流程复杂等不足强有力的措施,核心问题之一的管理工作更是我国发展中物流行业所关注的重中之重。

3.1物流管理

专为物流行业所服务的一套管理技术称为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实体流动规律,应用管理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而我国的物流管理和应用相比之下发展显得较为缓慢。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尝试着走物流管理之路。其中较为著名的例子就是海尔集团剥离物流资产组成海尔物流,注资3亿元遍布全国200多个分部的锦程物流等。就拿海尔物流来说:从1999年开始创新了一套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兴建了自己的物流要素,并完善了包括物流、商流、资金流的供应链,从而使呆滞物资减少73.8%,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如今的现代物流业界,缺少了科学化的管理,就如同缺少了强有力的竞争力。

3.2现阶段管理在物流中的发展方向

1)管理技术方面

应用在物流中的管理技术很多。大多数都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时代所创造出来的高精尖技术。如RFID,前面提到的电子标签,物联网技术,全自动化分拣系统等。利用计算机软件,有效减少了人力资源投入,大大提高效率和准确率,减少企业固定成本和运营成本。飞速发展的今天还会有更多样化的信息技术被应用进来。

2)管理模式方面

我国的物流行业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理念,为物流活动制定了符合自身条件的业界纲领和发展规划。

比如“JIT”准时制原则。早期的“JIT”是由日本丰田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实行的一种生产方式。运用在物流行业中是指将正确的货物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送到正确的收货人手中。极大地缩小了库存在物流环节中产生的不良作用,从而减少由库存引起的诸多问题和经济损失。

4 结论

发挥现代物流优势已经是大势所趋,而现代物流所秉承的“高效、迅速、准确、灵活”的理念,与其中运输环节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运输正是最直观体现现代物流优势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参与运输的主力工具之一,汽车是少不了的。汽车的运用管理,汽车技术的提升,汽车的安全管理等都与物流息息相关。而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一个良好的经济收益结果,更是日常管理工作中一个高效的管理工具,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同时,又能为物流业的高效运作保驾护航,二者在现代物流活动中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曾宇容,王林,袁泽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区域物流资源整合[J].科技管理研究,2007(4):125-127.

第5篇:物流运输与管理范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在产业链中属于一项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为使物流运输行业不断地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加有利的运输条件,就需要加强物流运输管理,对物流运输管理决策进行不断地优化,使其更好地为各行各业服务。

1物流运输管理决策概述

物流运输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物流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是物流运输管理呢?物流运输管理就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对各项物流进行调整和协调,从而使各项物流工作达到良好的配合,物流运输管理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物流运输的各项工作进行合理化的调整,根据物流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地措施,从而对物流运输中的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控制。对物流运输各项活动的科学化管理过程,就是在优化整个物流运输的过程。那么,物流运输的整个过程就是:从货物的装车开始,到运输过程、卸车、搬运过程、货物的存放、分拣包装、最后一直到配送的整个过程。最后将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记录下来,并且将整个运输过程中所花费的所有费用都记录下来[1]。这个过程就是物流运输管理的详细内容。

在物流运输管理中,为了可以有效的进行管理,就要对其进行优化,提出物流运输管理的最优决策,例如,为使库存成本降低,导致不断地补充库存,最终却使运输频繁;为了降低包装的成本费用,最终却导致严重的破损率;为提高运输的速度,采用航空运输,这样提高了运输成本,但是,由于运输速度快了,这样就会减少库存,从而使库存费用降低。由此可见,在物流运输中很多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我们在节约成本时一定要在不损害客户利益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使物流运输行业日益完善。

在物流运输行业中,为了使其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在实际经验中总结方法,对物流运输进行优化,为了避免发生一些不合理的运输,通过在实际经验中总结出的一些好方法,进行充分合理地运用,为了优化物流运输,那么就需要在实际的运输问题中应用,我们需要面对的运输问题有:重复运输、对流运输、迂回运输、空车无货载行驶、过远运输、无效运输。重复运输就是在货物运输中,采用中转运输,而不使用直达的运输方式,这样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对流运输就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重叠运输,直接导致运输费用增加;迂回运输大部分是在运输途中由于施工道路的影响,产生绕路现象,增加了运输的成本;空车无货载行驶,在运输的往返途中没有找到货源,或者是出现货源不实的现象,这就会导致车辆的浪费现象;过远运输在货运中占的比重是最大的;无效运输就是人为的夸大运输产品的性能,由于不必要的运输方式而产生浪费现象。

2物流运输管理决策中的问题

2.1承运人决策的影响因素

在物流运输管理中,影响承运人决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因素。承运人就是运输货物的负责人,那么,承运人的目标就是通过投资获得利益,为了获得最大的成本回报,这就需要在实际运输管理中,采用合理的经营策略,制定有效的运营策略,这就需要对运输过程中所有的工具以及环节进行全面的考虑,一些小的细节也不要忽略,除此之外,还要研究目标市场,对目标市场进行分析,找到市场的需求,并且做出快速的反应,根据市场的需求,还要相应地了解市场上的价格,还有其所能承受的价格,在运输管理中要考虑到运输价格是否合理,这就要看运输价格和运输的速度是否成正比,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运输的价格拟定的是否合理,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此外,还有一个影响运输价格的因素就是货物的重量,货物的重量和运输的价格是成正比的,如果重量比较重价格一定是要相应的上涨的,因此,要合理的进行定价,使价格和货物运输成正比[2]。

2.2投运人决策的影响因素

在物流运输中,影响投运人决策的成本因素,主要包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设施成本、作业成本、服务水平成本。尤其是在服务水平上一定要提高,以客户的利益和需求为本。

3物流运输管理决策优化策略

3.1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

在现代的物流运输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都采用自营物流的管理模式。采用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很多的弊端,这会直接影响设施储备,使设施储备过大。物流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物流运输管理中,也应该采用信息化管理,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集中管理方式,对于物流信息进行集中的控制和监督。从而通过这样的信息技术和集中管理方式,建立起健全的物流运输交流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资源共享,使物流运输产业之间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不会产生资源的浪费,使企业之间相互合作,达到共同发展。在结合信息技术的同时,还需要购进相应的高科技的物流设备,使集中管理方式得到有效的进行和发展,通过以上的信息技术的融入,进一步加强集中管理方式的推进,使集中管理方式在物流运输中得到合理有效的应用,构建完善的集中管理机构,从而促进物流运输管理的稳步发展,使其达到真正的产业化管理。

3.2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

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发展物流运输[3]。加强各个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合作,对于一些自营为主的企业,可以通过运用供应链来建立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合作的方式,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发展,在当前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达到企业之间的互惠互利,使其共同进步、共同发展。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有利于形成完善的網络体系,使物流管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那么在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时,还需要有关部门进行支持,当前在我国的各个地区,物流的发展已经非常普及和全面了,物流产业的大力发展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4]。因此,这就需要对物流运输进行大力的支持,有关部门可以制定物流运输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运输产业,使我国的运输产业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这对于我国物流运输长期有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放眼世界,这有利于我国物流运输在国内外的发展[5]。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发展飞速的现代,使整个商业环境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地应用,使其得到多样化的发展,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企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使物流运输更好地发展,就需要对物流运输管理决策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其长期稳定地发展,这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覃竞.物流配送决策运输网络优化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24):351.

[2]曹刚.加快中国物流运输发展对策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21):30-31.

[3]王亮.供应链运输与库存整合优化技术应用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9):27-29

[4]唐永洪.基于物流运筹学的运输优化决策问题解决方案[J].物流技术,2008(9):84-86+132.

[5]林方明,马建军,庞渊.物流配送决策中的运输网络优化问题研究[J].山西建筑,2004(8):84-85.

第6篇:物流运输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物流运输 管理措施 提高

目前我国物流运输业仍处在起步发展的阶段,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运输不仅是物流的重要职能之一,同时运输贯穿于产品的整个流通过程之中,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分销这一过程中,各个节点之间物质实体的联系也是运输,运输不仅横贯了企业的各职能部门,而且越过了企业的边界将上游和下游的企业联结起来。为此如何提高我国物流运输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我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各种运输方式的特性和综合运输的优势,推行合理运输,对于现代物流的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物流运输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物流运输业也随之发展。但与国外物流运输发展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物流运输配送准时率低。

我国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由于大部分物流企业未能较好处理中心仓库与销售网点的布局,加大运输难度,导致物流运输准时率偏低。由于较低的运输配送准时率,延长了货物在途时间,降低企业货物周转速度,增加企业库存,降低企业资金周转,从而提高了企业物流成本,降低企业与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二)物流运输业务货损货差率高。

企业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所使用的物流设备,特别是包装容器的单元化、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低,导致货损率与车辆积载率低。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我国物流货损率为2.5%左右,是沃尔玛商品配送损耗率1.1%的2倍左右。由于较高的货物货损率,造成极大的企业与社会资源浪费。

(三)物流运输业务空驶率高、积载率低。

因我国在物流运输方面,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信息管理分散,各部门采用局部的计算机管理,尚未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物流职能部门很难收集各部门信息,不能及时根据销售计划、生产计划调整运输计划,并向各地区的物流部门传送信息,以及企业缺乏高效的车辆装车的调度和指挥系统,导致运输车辆的空驶率偏高。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我国物流运输车辆的空驶率达37%;某些专门运送特种货物的专用车辆,如专门运送商品汽车的汽车物流车辆,其空驶率高达39%。汽车空驶行程完全是消耗性生产过程,车辆的空驶行程越少,车辆的利用效率就越高,运输成本就越低。因此,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努力减少车辆空驶行程,提高车辆利用率。

二、提高我国物流运输管理的措施。

针对以上我国物流运输业务存在的问题,要提高物流运输管理水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开展共同配送。

大多数运输企业由于自身经营能力有限,经营线路选择上有明确的地域痕迹,往往只选择一条或几条经营线路。跨线超出其业务范围时,则需承运公司单独运送或假手与别家运输公司。单独运送,选择本不熟悉的路线,成本、风险均难以控制;假手与别家,涉及中途货物的转手,二次装卸搬运,生成不合理劳动,消耗人力、精力,增加成本,削减利润。随着运输设施的不断发展,运营机制的不断创新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远距离运输线路节点企业间的横向联合成为可能。连通彼此经营线路,实现信息交换;共用硬件设施,统一调配,有效降低设备设施“重置率”。既降低了运输公司运营成本,又扩展了业务范围。是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扩大利润空间,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可行之选。

(二)实施多式联运。

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货物越来越多,这种方式与传统运输相比具有以下优势:其一,能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输质量。多式联运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可以实现“门到门”的服务,货损、货差事故、货物灭失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另外,由于全程运输由专业人员组织,可做到各环节与各运输工具之间衔接紧凑、中转及时、停留时间短、货物的运达速度大大提高,有效提高了运输质量,保证了货物安全、及时、准确、快速运抵目的地。其二,实现了统一化、简单化。由于货主只需办理一次委托合同,投保一次,其余一切运输事务均由联运经营者负责处理,而一旦在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货物的损害风险皆由联运经营者负责。第三,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利润。多式联运经营者一般与业务相关企业都有长期合作协议,可以得到更优惠的运价。再者,通过对运输路线的合理选择和运输方式的合理使用,都可以降低全程运输成本,提高利润。

(三)建立高效的运输管理系统。

建立高效快捷的运输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降低供应方的成本,同时还为其生产提供了理性预期,也使得销货方达到“最低库存甚至零库存”的状态,减少库存积压。如沃尔玛快速的供货系统可保证分店货架平均每周补货两次,使沃尔玛各分店即使只维持极少存货也能保持正常销售,从而大大节省了存贮空间和费用。由于快捷运输系统的高效运转,沃尔玛的销售成本可以比同行业低2%-3%,奠定了沃尔玛全年低价策略的坚实基础。沃尔玛正是通过信息流对物流、资金流的整合、优化和及时处理,实现了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都变得高效有序,实现了商业活动的标准化、统一化、专业化,从而达到实现规模效益的目的。

三、结语

我国物流运输业起步较晚,相对国外发展水平,还明显落后。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这对我国物流运输业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为此我国应加快提高我国物流运输管理水平,树立现代化物流运输管理的观念,重视物流运输成本控制管理,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为物流运输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从而使我国的物流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第7篇:物流运输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物流运输;影响对策

引言

2009年国务院将物流业列为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货物运输中,可以对车辆运输路线、车货位置和安全情况、运行环境(如车内运输温度、湿度)等进行监控,掌握车辆和货物的实时信息,防止车货损失,实现运输过程的可视性和运输管理的透明性,从而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安全,提高服务质量。

一、物联网概述

目前关于物联网的定义仍然还有一些争议。综合国内外资料认为: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通过RFID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器、GPS系统、各类传感装置、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以一定的通信标准、协议为基础,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人到人、人到物和物到物的互连,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智能网络系统。物联网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层架构,具备智能识别、定位跟踪和智能监控三大功能。物联网的本质特征体现为:互联网特征、识别与通信特征、智能化特征。

二、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应用

物流运输领域可以说是最早涉及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领域之一。从运输方式的维度,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等五个领域都用相应的应用,而且应用情况基本相似。主要就是实现货物和运输工具的智能识别、定位跟踪和智能监控。例如:通过EPC自动获取货物真实信息和身份,防止货物装卸错误、取送错误等情况发生。通过RFID电子标签和传感器等,掌控货物、运输工具、运输环境、运输路径以及驾驶员等情况,实现对货物和车辆的实时跟踪和监控,自动提供运输路线、运输时间等最优运输方案。从普通货物运输和特种货物运输的维度,在特种货物运输领域,如冷藏货物运输、危险货物运输、大件货物运输、集装箱货物运输领域的应用相对广泛一些。

(一)物流运输领域应用的物联网技术

通过调研和对近年来出版的《中国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的分析。并依据物联网本质,物联网包含感知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三大技术体系。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运输领域实际应用状况如下:

1.运输领域常用的物联网感知技术物流运输领域的物品不仅品种繁多、形状各异,而且时刻处于移动、交换过程中,为此,需要对运输中的物品进行识别、追溯、分类、拣选、计数、定位、追踪、监控,以及对特殊物品的性能及状态进行感知与识别。这就需要用到RFID技术、GPS技术、传感器技术、蓝牙技术、激光技术、视频识别与监控技术、红外技术感知技术。

2.运输领域常用的网络通信与网络技术在物流运输作业中,包含有大范围和区域范围内的线路运输与调度。要实现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物联网,需要集成多种网络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网络通信方面,常采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M2M技术、3G技术、直接连接网络通信技术等;在网络技术方面采用互联网技术、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3.运输领域常用的智能技术物流运输系统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和多样性。因此也会涉及的广泛和复杂的智能技术。区域范围内的运输物联网系统包括:ERP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等;大范围物流运输系统包括:数据挖掘技术、智能调度技术、优化运筹技术等。

(二)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典型应用

1.RFID技术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应用

RFID技术是物联网中最关键和最核心的技术。RFID在运输领域的重点应用包括:第一,集装箱追踪与管理。能够实时记录箱、货、流信息,用智能集装箱电子标签记录开关箱时间和地理位置信息,实现集装箱运输全程实时在线监控。第二,货物和车辆的跟踪与管理。货运车辆上的RFID标签中包含车牌号、车辆载重量、车辆容积、司机信息、运输线路、车辆所属单位、货物信息等基本信息。第三,通过在托盘等装载设备上加装的RFID标签,实现托盘等装载设备的跟踪管理。此外,还在航空集装设备、货物追踪及行李管理、机场货运车辆的智能调度与管理等方面得到应用。

2.GPS技术在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在货物运输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一是货运车辆运行管理。通过GPS技术对运输车辆和货物进行实时定位、跟踪、监控、调度等操作,同时提供报警功能确保车货安全,特别适用于对特种货物和专用车辆的定位跟踪、长途货运管理等领域。二是物流运输监控系统。通过车辆跟踪、路线规划与导航、话务指挥、信息查询、紧急救援等,对运输过程中车辆和货物进行监控管理和合理调度。三是网络GPS系统。通过公共GPS监控平台,提高了GPS的利用率,节省企业费用,降低物流运输行业总投资费用和总成本。此外也应用于智能港口物联网等其他领域。

3.无线传感网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监测区域内大量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级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从而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应用包括运输中的设备和车内环境监测、运输车辆与物品的跟踪与监测、危险品运输管理以及冷藏货物运输管理等。例如运输冷藏货物,温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果车厢内的温度高于或者低于规定的温度就是发出报警,以便于采取相关处理措施,保证运输质量。

4.智能机器人在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应用

智能机器人是物联网智能系统的执行者之一。将机器人纳入物联网系统中,利用机器人的自动化性能,实现智能作业与管理。目前我国智能机器人在汽车物流、烟草物流、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运输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在两端的装卸环节,尤其是冷藏货物运输或标准化的运输环境。

5.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运输领域的集成应用

第一,运用GPS技术、RFID技术、传感技术等,建立运输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例如通过建立GPS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实现货物实时跟踪与监控,实现货物运输的透明化、可视化管理。第二,运用RFID、声、光、机、电等多项技术,建立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四流”全面协同。第三,基于物联网的运输服务信息平台。一是建立智能货运与配货信息化平台,在线提供实时的货物信息、返程配货信息、导航监测服务等。如汇通天下的配货网站就是这样的物流信息平台,另一个典型应用是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一个集装箱多式联运智能信息化管理平台。全程实时监控和跟踪集装箱货物,使货主、船公司、港口、海关等部门都能随时查询集装箱货物的实时状态信息,提高运输效率、安全性和透明度。

三、物联网技术对物流运输管理的影响

(一)提高自动化程度,优化运输管理流程

运输业务各个环节相辅相成,互相制约,流程极为复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运输公司、货主和政府部门能实时监控各个运输节点和运输途中的车货信息,从而提高车辆装载率,减少所需车辆和人员数量,减少商品损坏、错运、丢失等情况。物联网运输系统能根据车辆和货物信息自动设计货物配载方案、最优行驶路线等运输方案,并直接传达至车辆和相关工作人员,便于在第一时间组织装货运输。例如在集装箱运输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进行自动识别、检验和通关、卸货清点、验收,提高速度和效率,减少货物损坏。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从整体上优化了运输管理的流程,提高运输环节的自动化程度。

(二)改善运输信息传递,提高运输效率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实现货物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智能感知和实时监控,能准确定位车辆位置,方便企业对货物管理、纠纷和应急处理,改变了通过电报、电话、邮件、短信等传统传递信息的方式。运用RFID技术能够实时收集并对比所运货物的信息,确保货物安全,防止货物遗失、被盗、误装、误卸。传感器装置能够收集货物所处的实时环境,这对特殊药品、冷冻食品、贵重金属等运输尤为重要。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改善了运输信息的传递,实现了运输管理的透明化,提高了货物运输效率。

(三)降低运输风险

物联网智能运输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和跟踪车辆与货物信息,确保车货安全。如果发现问题,可以迅速准确确定车辆和货物的位置,并采取补救措施,有时候系统还能自动采取处理,大大降低货物运输风险和损失。如GIS系统可对车辆位置和违规车辆进行识别,运输企业和货主可以实时获取信息,确保货物运输的有效性。GPS实时监控系统,能随时随地查询交通地理位置和速度等信息,并实时跟踪车辆是否存在停滞、偏离或速度异常等情况,若存在立即发出警告信号,迅速纠正,避免人、车辆和货物发生安全事故,从而降低了运输风险。

(四)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

首先,运用物联网技术,能够获得海量的运输信息,从而大规模地整合运输资源,对全社会范围内的运输资源的进行优化配置。例如物联网智能跟踪技术能及时获知车辆实时信息,提高车辆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运输成本。第二,货主企业、运输企业、其他利益方可以通过的物联网监控平台,实时获取货物和车辆动态信息,对货物和运输资源做到精确掌握,协助制定最优运输方案,降低运输成本。第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运输过程自动化提高,运输差错和纠纷减少,人工成本下降,从而节省物流运输总成本。

(五)提升物流运输服务质量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物流运输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使得运输信息在运输各方实现共享,提高了运输企业的整合能力和对市场变化的感知和应对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向客户提供有关产品的运输信息,为客户制定最优化的运输方案,为客户提供最满意的服务,从整体上提升物流运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基于物联网的物流运输管理对策分析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对物流运输管理将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提高运输效率,节省运输成本,提升运输服务。

(一)国家提供政策支持

虽然物流运输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有众多的优势,但目前也只有少数的资金雄厚的运输企业可以推广物联网技术。政府应在资金上给予政策支持,例如加大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为运输企业提供优厚的贷款政策或补贴等措施。引导运输企业开展运输业务操作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加快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进程。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推广,会产生规模效益,物联网系统中的产品价格和使用成本也会随之降低,从而使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运输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二)政府要推动物联网标准的统一

目前,物联网标准过于分散,标准不一,RFID使用会受到很大限制。例如,在海南省,为方便对车进行管理,在车上安装RFID卡。但车出了海南省,RFID卡就无法使用了。这样,物联网技术的使用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因此,政府要尽快促进物联网相关标准的统一,使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运输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

(三)加强物联网安全建设

物联网技术给我们带来智能化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安问题。这也是物联网技术应用中的巨大障碍之一。RFID标签会记录大量信息,一旦遭到黑客、病毒侵袭,会使信息大量流失甚至被恶意篡改,给运输企业和货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升安全技术能力,消除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物流运输领域涉及的企业和相关部门也要加强自身的信息与网络安全建设,才能更好适应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四)规范物流运输领域物联网体系的建设

物流运输涉及五种运输方式,有普通货物运输,也有特种货物运输。运输企业各自为政,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情况参差不齐。除了从国家层面加强全社会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外,还需要对物流运输领域物联网体系进行规范化建设。首先,要对物流运输物联网中的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统一;其次,对物流运输软件以及物流运输标准进行分析,设计统一的行业标准,从而便于各运输企业、货主、政府部分之间进行通信和信息共享。

(五)加强协调机制,促进公共物流运输信息平台的建设

物流运输领域的物联网建设涉及众多单位和部门。交通运输部要牵头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组织和协调运输物联网系统相关部门合作与联动,形成不同利益方之间良好的沟通机制。积极推进公共物流运输信息平台的建设,对大量分散的运输信息得进行集成和优化,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的资源,并实施有效管理,提高物流运输效益、效率和服务质量。

(六)加强物流运输领域物联网人才的培养

任何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培养,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物流运输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的思维,了解掌握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技术的发展状况,并能熟练运用于物流运输领域。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吃苦耐劳精神,适应运输生产、服务、管理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阙丽娟浅析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及影响[J].现代商业.2014(8):44-45.

[2]吴晓钊王继祥.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2):53-59.

第8篇:物流运输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物流成本;管理;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1-073

前言:

当前企业都在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方式方法,渴望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收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物流占据了一大部分的经济支出,因此,企业必须要关注物流成本管理,不断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企业要降低物流成本管理,不仅需要从企业方面考虑,还必须要从社会方面考虑,借助先进的管理方式、科学技术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有效控制企业的物流成本。

一、物流成本概述

企业在使用物流运输货物时所产生的各类费用,这类费用的总和被称为物流成本。其中物流成本不仅包含显而易见的费用,还包含一些隐形的费用,一般物流成本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货物运输过程中直接产生的费用或运营成本;(2)根据物流成本按照运输范围可分为运输成本、流通加工成本、配送成本、包装费用成本等。(3)依据物流活动范围可分为供应物流费用、企业内物流费用、回收物流费用等。

二、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企业经营过程中加强物流成本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物流成本管理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收入,还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企业通过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控制企业在物流费用上支出,将节省的资金用于其他项目的投资,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帮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2)为企业节约资源并增加经济收入,企业通过加强物流成本的控制能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目标,协助企业测算生产加工的定额,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增加企业的经济收入。

(3)企业内物流成本管理能反应出企业财务指标的健康状况,物流成本控制的好说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资金充分而且具有强大的盈利能力。如果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不好,企业的财务就会存在多种问题,更为严重的将会导致成本增加,企业缺乏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在未来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三、影响企业物流成本的原因分析

1、市场方面

市场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影响较大,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依赖于市场的竞争状态。企业一旦受到市场巨大的竞争压力,则会导致成本控制受到较大的影响,在企业内部难以将成本控制进行转移,特别是对于微小型企业而言,市场竞争状态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巨大。

2、地理位置方面

企业内部物流成本管理往往还会受到地理位置方面的影响,地理位置主要影响物流人员的基本工资,不同地域人员薪资待遇区别较大。例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人员基本工资普遍偏高,相对于二三线城市成本物流成本控制压力较大,一旦选取的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话,就会增加企业物流运输的费用,因此企业物流成本也会受到地域方面的影响,且影响因素不确定。

3、物流管理团队方面

企业内物流成本的管理会受到物流管理团队能力的影响,一个优秀的物理管理团队能够对物流的相关流程进行合理优化配置,不断节约物流运输成本,将物流运输成本有效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果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团队能力有限,这对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而言是有一定困难的,无法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四、如何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

1、标准化

有效的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首先必须要保证物流的标准化。在物流管理体系内配套相关设施,不断完善各系统的相关标准,通过各个系统标准的制定,明确货物在不同系统内的工作标准,例如货物包装、装卸、运输等各方面均要存在一定的工作标准。通过物流管理体系内部的标准化逐步对物流系统进行统一,与此同时也保证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设备使用的规范性,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提高各个系统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通用性,这有效的促进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也降低了企业内物流运输的成本。

2、效率化

企业内采取效率化的运输方式是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当前随着多频度、小单位配送要求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物流运输配送方面必须要重视配车计划管理,不断提高货物的装载率,加强对运输车辆的运行管理。在企业内进行配车计划管理是实现效率化配送的重要方式,配车计划管理能够提高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装载率以及车辆运行管理,利用正确的配送计划可以将货物与运输进行紧密的联系,确保运输车辆在货物运输过程中无空载空车现象,不断提高货物的配送效率,有效降低货物的运输成本。

3、信息化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物流运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传统的物流成本管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货物运输过程中不能保证每个环节的最优控制,现代信息化系统的管理,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管理,可以实现网络前端至终端整个过程的物流管理,有利于帮助企业实现效率化的货物交易。与此同时,信息化的物流成本管理可以将交易信息(如货物数量、价格等)详细的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提高了企业间的货物数据传输速度,从整体上提高了物流的运输效率,从而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管理。

4、减少退换货

产品的退换货在企业物流成本中占据较大份额,企业所销售出去的产品往往因为质量问题会存在退换货的情况。一旦产生退换货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物流运输费用,如果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无法满足使用方的使用要求,则极易造成退换货的问题,往往商品提供者需要承担退换货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同时,这类退换货的商品大多数量较少,但是配送费用较高,这明显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而且退换货物商品规模较为分散,需要专业人对其进行处理,人员的增加也提高了企业物流成本。因此在企业内必须要提高產品质量,减少退换货,防止产生多余的物流成本。

第9篇:物流运输与管理范文

一、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成本内涵及构成

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就是指汽车制造企业在汽车生产供应链的零配件配送、整车生产、产品供应、销售环节以及售后业务等由于物流活动而产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活动主要包括包装、运输、装卸、仓储以及信息处理等几项基本的环节,成本控制主要是对供应、仓储以及运输等方面的物流成本控制。企业物流成本的具体构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运输成本

运输是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作业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汽车生产的供应链环节中,运输是不同作业环节的直接联系,只有运输的畅通才能确保供应链的正常,运输阶段产生成本费用的操作主要包括了集货、搬运中转、分配、装卸以及分散等操作,是整个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

(二)库存成本

库存是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环节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只有一定量的库存才能确保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正常。但是库存同样也会产生成本支出,现阶段库存成本在整个物流成本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三)交易成本

对于汽车制造企业而言,企业为了实现物流成本的最低化以及物流与信息流的同步,必须以交易成本的支出来确保汽车制造企业获取相应的实时信息,同时这也是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管理的基础。

(四)物流管理成本

对于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汽车制造企业而言,一般都是单独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或者是组建物流公司,尤其是对于物流管控工作精细化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企业的物流管理成本支出也是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

二、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一)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管理不完善

当前,我国很多汽车制造企业并未在财务会计体系中设置单独的物流成本会计科目,一般采取的是将物流成本计入到汽车制造过程中的产品、销售以及期间费用,物流成本控制上往往仅是对销售这一物流环节之一进行成本控制,核算的内容也仅仅是支付第三方物流或者是外部的运输、仓库保管费用等,由于没有统一的归集核算,因此对于物流成本控制管理缺少参考依据。

(二)运输成本相对较高

运输成本是汽车制造企业重要的成本支出内容,由于运输费用、通行费用等越来越多,因此汽车制造企业产品的运输成本费用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汽车制造企业在物流运作模式上对资源以及信息整合利用水平不高,造成了汽车运输过程中回车空车率较高,同样是增加了物流成本。

(三)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

现阶段物流业务开展的重要支撑就是信息系统,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效果就必须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我国物流信息技术严重滞后,造成了汽车制造企业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效率不高,因而难以实质性的降低物流成本。

三、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成本具体控制措施

(一)完善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

企业强化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创新自身物流技术,就必须完善物流成本的核算,准确的统计物流成本费用以及在各个环节中的具体分配,进而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在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上,可以采取设置物流成本一级科目,同时设置供应物流成本、内部生产物流成本以及销售物流成本等二级科目,通过单独设置物流成本核算凭证、账户以及报表体系等,提高物流成本核算水平。

(二)加强汽车制造企业运输成本的控制

在汽车制造企业运输成本的控制上,首先应该减少空车回车率,这就需要汽车制造企业重视对物流的规划,同时加强与其他企业或者是第三方物流的合作,最大程度的降低空车回车率。其次,汽车制造企业应该注重对运输方案的合理优化,要根据自身运输条件、市场需求、运输量、到货时间要求、运输距离以及运输整体费用等,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方案。

(三)建设完善的汽车制造企业内部信息平台

建立信息平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各类信息,实现汽车制造企业物流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内部,通过信息平台,可以明确汽车制造企业运输的最佳路径与方式,同时也可以借此寻找路径合适开展往返运输配送业务,降低空车回车率,提高运输效率。在企业间建立信息平台,可以通过拼车的方式,将相同或者相近路径的物流运输整合,进而实现运输的最大限度利用,降低物流成本。

(四)利用物流外包降低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

物流外包即借助于第三方物流来完成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运输。采用第三方物流,可以借助于专业化的物流技术以及全面的物流信息,缩短运输时间,同时由于不必要大量配备物流基础设备,而且费用是根据产品数量计算,因而物流管理实现了与生产销售环节的一致性,非常有利于控制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

(五)完善其他成本控制管理

对于库存成本的控制,企业应该通过合理的控制存货水平以及库存结构,最大程度的控制库存成本。对于装卸运输成本,则重点是合理选择装运设备以及装运方式,节省费用支出。对于包装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则是合理选择包装材料,同时尽可能实现包装作业的机械化与标准化。对于物流管理成本的控制,则主要是通过完善物流信息管理技术,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减少物流管理人员来实现。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