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用地管理论文范文

用地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用地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用地管理论文

第1篇:用地管理论文范文

北方城市人口发展情况及其占全国城市人口的比例见表1,表1的数据显示北方城市化发展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值。与人口相对应,未来北方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并势必加重我国北方地区城市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如何解决我国北方城市未来发展的用水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在眉捷的问题。

一、城市用水分析

1997年我国北方245个城市供水总量为158.8亿m3,用水总量为147.2亿m3,漏失率为7.3%,低于全国平均漏失率(9.1%)。在总用水量中,工业用水量为88.3亿m3,占总用水量的60%;生活用水量为58.9亿m3,占用水总量的40%,其中家庭用水量为38.5亿m3,是生活用水量的65.4%,占总用水量的26.12%。用水人口总计为8552.25万人,人均综合用水量、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分别为172、69和45m3/年。

从总体来看,北方城市的用水效率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综合用水量、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5%~11.7%。一般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个百分点,火电工业则高约25个百分点,万元产值取水量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资源条件相对应,北方城市整体用水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出水资源匮乏的北方地区城市节水意识、节水措施相对较好,但还存在较大的浪费,人均生活用水量已接近于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万元产值取水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70年代的水平。

虽然不同城市的用水情况不尽一致,但表2的统计结果显示,城市用水还是有一定规律的。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人均综合用水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也随之增大,反映出城市用水量和城市设施水平及工业化程度密切相关。特大、大、中、小城市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分别为76%、72%、47%、46%,工业用水效率也呈现出随城市规模减小而递减的规律。另外,资源条件、设施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则用水指标也趋于一致.黄、淮、海三流域的统计结果正是这一规律的反映。

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都将有较大的发展,用水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因此控制用水需求增长,加强城市用水管理,深挖城市节水潜力,是实现城市用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城市用水定额管理

我国城市用水管理中最重要的定额管理起步较晚,城市用水长期处于无序的盲目用水状态。80年代,随着城市缺水的出现,国家及各地政府相继成立了节约用水办公室,城市用水定额的制定及城市用水定额的管理逐渐被作为一项制度予以确认。但是由于制定城市用水定额,要涉及人口、经济、产业结构、水资源状况、城市类型及所处区域等公众因素,我国城市用水管理定额仍不完善。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绝大多数小城市没有自己的管理定额。

二是在工业用水定额中.各具体城市仅对主要用水企业规定了用水定额,没有覆盖城市的各主要工业行业及其产品。

三是工业用水定额没有统一的标准,如对同一产品,有的只用万元产值取水量,有的用单位产品取水量,有的则兼而采之,且单位产品取水量的计量单位千差万别。

四是不同城市或同一城市对不同生产企业规定的用水定额也有不小的差距,差距较大者竞相差数倍甚至几十倍。这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城市计划用水定额的管理承认了我国城市用水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

表1北方城市人口发展情况

年份199719982000200520102015202020252030

北方8191.748372.4588.07.849922.4711037.1112151.7413266.3814381.0215495.65

全国21405.2421921.5422877.8725551.4628225.0530898.6433572.2336245.8238919.41

比例38.27%38.19%38.50%38.83%39.10%39.33%39.52%39.68%39.81%

对比我国城市用水的规划定额及工程设计定额,这两种定额都高于北方城市用水现状指标,特大城市的人均综合用水量的规划定额高于现状水平的56%,说明规划及工程设计定额不是节水型的定额指标体系。因此,制定合理的定额指标体系,使城市用水定额规划起到控制城市用水需求增长的目的,则是我们在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中追求的目标。

三、节水潜力

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少,且时间分布极不均衡,径流季节及年际间变化大等特点,决定了北方地区城市节水的必要性,城市节水应作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战略内容。

节水的主要环节为:自然水体、输入管道、供水厂、配水管网、用户、排放。城市节水的重点环节为供水厂用水、配水网漏失、各类用户的用水。

城市节水指标有供水管网漏失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万元产值取水量、城市节水率,这些指标为衡量城市总体用水效率的指标,而行业的万元产值取水量、行业的用水重复利用率是衡量工业行业用水效率的指标,企业的万元产值取水量、单位产品取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是衡量企业节水水平的指标,至于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则是衡量企业在特定生产过程中的节水水平的指标。生活用水指标包括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公共市政用水量等水量指标。

1.供水厂的自用水量:目前我国供水厂自用水量为供水能力的5%~10%,根据目前我国水厂的工艺状况估算厂自用水量应低于供水能力的5%,供水厂自用水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

2.供水漏失量:我国北方地区供水的平均漏失率为7.4%~13.4%,有40%的特大城市供水漏失率达12%之多,降低城市供水的漏失量也是城市节水工作不可忽视的。

3.居民家庭生活用水:我国北方地区1997年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为123升/日,已接近挪威(130升/日)和德国(135升/日),并高于比利时(116升/日)。上述西方三个国家不但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都远远高于我国,而且其水资源条件也比我国北方地区优越,但家庭用水量并没有明显高于我国北方地区城市,说明我国北方城市用水存在明显的浪费现象,还有深入挖掘节水潜力的余地。

4.城市公共设施用水:北方地区城市的公共市政用水占生活用水的35%,主要包括商贸服务、机关团体、文教卫生、市政和其他生活用水。通过对典型城市的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市的市政用水量已属基本合,已无太大的节水潜力可挖;商贸服务用水中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可供挖掘,据统计我国北方城市的宾馆饭店的平均用水量为0.73m3/床·日,四、五星级饭店为0.95m3/床·日,如按80%的高入住计算,则高达1.07m3/床·日,说明宾馆饭店存在着异乎寻常的浪费用水现象。机关团体、文教卫生用水明显偏高,科研事业单位的用水量为203升/日,大专院校的人均用水量平均为265升/日,最高的达400多升/日,医院按病床统计的用水量平均为0.89m3/床·日。

5.城市工业用水:北方城市的工业用水占城市总用水的60%,因此,挖掘工业用水的节水潜力,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应该放在城市节水管理的首位。我国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1983年的18%提高到1997年的63%,累计实现节水2126亿m3,自1997年开始,工业用水的一半以上是靠重复利用来解决的,节水效果非常明显。但从万元产值用水量指标来看,若以1983年不变价格计算,1983年至1989年万元产值用水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虽然自1990年以后开始逐年下降,但直至1995年这一指标才低于1983年,1997年(494.1m3/万元)用水效率仅比1983年提高了0.5倍,我国城市工业用水的节水是在用水效率长期持续降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工业节水,除努力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外,更主要的在于工业布局和结构的优化,在于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68%,如参照美国的经验(美国197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4.3%,在此基础上2000年的规划目标为94.1%)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远期目标定为94%,就意味着如要满足相同的用水需求,94%重复利用率的取水量要比68%重复利用率的取水量减少75%,用水效率相应地提高4.3倍,将节省非常可观的水资源。

表2北方地区各类型城市及各流域城市用水统计表

用水人口

(万人)

人均生活

用水量(L)

人均综合年用

水量(m3/年)

供水总量

(万m3)

工业用水

量(万m3)

生活用水

量(万m3)

总用水量

量(万m3)

北方平均8552.25188.7172.16158809788327.005890561472328

特大城市3167.26224.4186.77650065332687259383592070

大城市1598.42195.0183.89311977180139113790293929

中等城市2035.57173.00169.58372592216623128567345190

小城市1751.00136.6137.7225346315382387316241139

黄河流域1553.38175.3158.0026366914637399369245439

海河流域2774.13184.2158.13492191252182186486438668

淮河流域1610.24183.1163.63285418155866107621263487

第2篇:用地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产权缺陷土地流转使用权物权化

一、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缺陷

土地产权是人们在土地占有、使用、转让、收益分配方面的权利关系,产权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权责对称的产权安排可以成功的使外部性内部化。能够形成有效激励的产权结构具有完整性、排他性、明晰性、可分割性、可转让性和稳定性。当前的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及其派生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着严重的产权缺陷。

1、农地产权主体模糊

《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从法律条文上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界限十分清楚,然而事实上,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是不明确的,产权是虚置的,对所有权权能的实际支配权掌权在基层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手中。村民委员会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是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我国乡村自治发展还很不规范的情况下,村委会自治职能与政治经济职能不分,必然产生问题,不可能完全代表农民集体利益,必然带来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犯,这也是造成近些年来土地乱局的一个重要原因。

2、农地产权权能残缺

在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安排下,农地产权权能表现出以下两个层次的残缺。

(1)农地集体所有权权能残缺。理论上,农村集体拥有法定所有权,集体应当可以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完全权利,但是客观事实上,我国的农地集体所有权是一种不完全的权利,我国的法律对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属性作出了多方面的限制。如《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集体所有者不能买卖土地产权,只能依法在一定期限内有偿出租或让渡土地使用权;农村集体所有者不能随意改变所属耕地的用途,因特殊情况确需征占自己所有耕地时,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见,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最终处分权属于以各级政府为代表的国家,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利益得不到保障。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最终处分权和部分经营收益属于国家。

(2)农民承包经营权权能残缺。《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第四条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法学界一致认为,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为物权而非债权。作为物权,就应该尊重农民拥有的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转让权、抵押权、入股权等处置权不受侵犯。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农地产权不清即土地最终处置权由政府和村集体所有,这常常使农民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受损。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不稳定,在相对较短的土地承包期内,农民承包的土地面临着随时被收回的可能。农民的土地处置权不充分,农民承包土地除在用途和权属转移上受到国家的终极控制外,抵押的权力也被严格限制。在土地财产权利分配中,农民完全处于弱势,必然导致农民的土地收益权受侵犯。

二、农村土地的流转困境

1、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困境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主要有转包、出租、入股和互换,其共同特征是不改变农地的农用用途。通过土地流转,可以使土地的使用权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可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目前,我国农地还没有真正流转起来,现代意义上的集中经营更是很少发生。原因就在于在现有的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的情况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在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土地使用权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承租人租期的长短,租期越长,土地的使用权价值越大,租期越短,土地的使用权价值越低。我国的农地承包期限不过二三十年,土地的使用权价值较低,由此导致土地交易的低收益,抑制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由于农民的土地经营权不完整,集体组织有可能随时对所辖土地经营权进行分配调整甚至回收,由此导致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契约缺乏稳定性,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十分高昂;目前我国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土地仍被视为农民的社会保障。

2、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流转困境

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流转主要发生在农村土地的非农化使用。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有的国有土地存量是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需要的,必然要占用大量的农业耕地。但是《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者不能买卖土地产权,也不能随意改变所属耕地用途。对此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补偿。据此,征用土地成为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的唯一方式,也成为各类项目取得新增建设用地的唯一途径,而且客观上将“公共利益”需要从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扩大到了包括非公共利益性质项目在内的所有建设用地项目。

土地在转为非农用地以后,会产生巨大的土地所有权增值收益,作为村集体成员的农民应该得到合理的部分。但是土地征用制度是一种非市场化的土地制度,它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将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虽然给与一定补偿,但补偿费用较低。事实上,在现行体制下,农村土地的财产权掌握在地方政府和村委会手中,各级政府出于财政压力、利税动因及政绩效应,其自身利益很容易与资本的逐利动机整合,动用征地权帮助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攫取大量的土的所有权流转收益。征地成本与出让价之间的巨额收益,使地方政府有着巨大的拓宽征地范围的冲动,占用了大量耕地,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腐败现象。随着农民土地的大量征用,由于补偿费用过低,越来越多的农民陷入了贫困境地。据统计,失地农民中,生活水平较征地前提高的不到10%,而失去收入来源、生活水平降低的失地农民则占到60%。

三、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思考

实践证明,现有的土地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土地作为一种资本要素的市场化流动,浪费了稀缺的耕地资源,阻碍了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实现。必须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共识,但是究竟应该如何改革,学术界则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思路。

1、坚持农地使用权物权化改革方向

概括而言,学术界提出的农地制度改革思路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跳出现有法律的框架,采取激进的改革;二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进行渐进的改革。

实行土地私有制,把土地还给农民或者是实行土地国家所有下的农民永佃制均属于激进的改革观点。农村土地私有化方案的优点是,能真正还地权于农民,抑制村组织和基层政府对农民利益的损害,但该方案实际上无法操作。在我国基本社会经济制度框架下,农地所有权的变更需要支付巨大的交易成本,土地私有化更面临着强大的意识形态阻力。农村土地国有化虽然意识形态阻力小,但国家所有的制度安排同样可能成为一种虚置的所有权,处于社会结构最高层次的国家面对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制度运行中的交易成本甚至会高于集体所有的制度安排。

渐进的改革方案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将已经给予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长期化,即土地使用权物权化、长期化,强调弱化集体所有权,强化农民的承包经营权。渐进的观点认为,在形式上,应该以“农民土地使用权”这一具有现代产权色彩的概念代替“承包经营权”这一债权特点明显的概念,并以法定的形式确立我国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物权性质,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内容。物权是指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直接支配特定物并对抗第三人的财产权利,物权的权利人可以依据自己的意志直接依法占有、使用其物,或采取其它的支配方式;可以对抗一切不特定的义务人,除物权人以外,其他任何人都对物权人的权利负有不可侵害和妨害的义务。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物权是对农民使用的土地要素内含的各种财产权利的度量,包含对土地排他占有、使用和收益的完整权能和有条件的土地处分权。与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相比,物权化的土地使用权权能更加完整,相对于土地所有权也更加独立,更为重要的是其使用期限是长期的。农民土地使用权长期化,是保持农地产权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延长土地的租用期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渐进式的改革方案针对农民土地财产权利被严重侵害的事实,以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为出发点,提出了在淡化所有权或不触动所有权的前提下,寻求一种相对独立的、稳定的、扩张的农民土地使用权的思路。该思路避免了所有权变更带来的巨大交易成本,使之具备了现实操作的可能。在当期,坚持农地使用权物权化的改革方向是现实选择。

2、建立有利于保障农民权益的征地制度

征地权是国家的强制性行政公权,只能服务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这是社会公正的基本要求。国家的征地权应严格限制在公益性项目用地上,经营性项目用地只能通过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平等交易的方式获得。因此,改革征地制度首先要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防止公权私用;其次要完善征地程序,引入监督机制;第三要按照被征土地改变用途后的市场价格给予被征地农民公平合理的补偿。

对于经营性项目用地,政府不能动用行政权力进行征收,而应该在本地发展规划所允许的范围内,由用地企业与农民平等协商,按市场原则公平交易。在实现土地使用权物权化以后,农民在土地征用和征购过程中就具备了与地方政府、企业平等的法律地位,有权出卖土地使用权。政府在非公益性土地的交易中的作用,仅仅是维护交易的公平性和合法性,依法严格限制土地用途的变更。

3、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农民失去土地以后,就面临再就业的问题,对此必须给予妥善安置,以保障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要改革货币补偿安置办法,一方面要创造就业条件,鼓励多渠道就业;另一方面要拓宽安置渠道,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多种途径安置。

目前土地对于我国农民具有双重功能,既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随着越来越多的农地被征用,大量的农民将失去土地,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弱化和部分替代土地的保障功能,促进土地流转,同时这也是消除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正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第3篇:用地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 软实力 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313-02

1 引言

企业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方国家上世纪60年代,当时企业文化的塑造主要是经营者,通过自身的主观意愿在企业中形成一种氛围和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该现象正是企业文化的最初表现形式。经过时代的变迁,逐步发生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专职的经营者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从而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地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逐步形成了现在得企业文化。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程度加深,我国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地提升自身实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21世纪以后,我国企业面临走出去的挑战,在世界经济中,不可预见的风险逐步增多,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为了使我国企业安全平稳地走出去,增强自身的软实力,更加应该注意综合实力的建设,本文主要针对企业文化软实力加以探究。

2 有关企业文化的内容

2.1 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统一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风貌、经营理念等形式的综合体,该文化的强调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通过结合相关的规章制度,以达到较高尚的、较统一的群体理念,其核心包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理论的根源来自于企业参与者的思想、行为、习惯,同时也通过该企业统一的氛围和风气逐步影响后来加入的人群,形成了企业员工的思想行动指南。

2.2 企业文化的含义

由于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代表形式之一,因此在衡量的时候往往通过其他的表现形式来判定。从本质上讲,企业文化归为文化的一种,可以用语言等形式阐述,从广义上而言,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1)表层文化,通常的表现形式是物质,可以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到,例如企业整体面貌、员工的行为举止、企业的工作氛围、产品的包装设计、管理者的言行举止等等,通过这些外在的表现形式,人们所感触到的物质很多都能反映出企业的文化内容,还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工作风气、管理意识等等。

(2)中层企业文化,也称之为制度层面,其内容规定了所有企业的员工应该要遵守的企业准则、行为规范等等,通过相关的制度约束,使企业员工的行为受到自身思想和制度约束,方便企业经营者的管理,增强工作效率。

(3)深层企业文化,主要指的是精神层面的企业文化,该层次文化的树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除了企业参与者主观的意愿以外,还应该通过其他途径帮助员工树立这一层面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熏陶,通过长期的正确引导,使之牢固地树立在员工的心中,包括精神风貌、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理念等等。一旦企业的员工有着共同的行为习惯、共同的价值取向,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3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软实力的代表之一,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在精神层面促进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和良好的秩序性。通过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本文列举出的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引导作用

员工的行为习惯作为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规范所有企业参与者的行为举止,同时,作为企业每个成员的思想、精神的综合体,企业文化一旦竖立起来,便会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企业良好的引导作用,通过建立起来的自身价值和规范标准,使员工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与企业的主流文化相适应,逐步规范那些不良的行为现象,引导其步入正确的方向上来。因此,一旦企业文化变得直接明了,它将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将后来的企业参与者引导为企业需要的人员,促进企业的管理效率。

3.2 指示作用

由于企业文化原本树立的目标是朝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进行的,因此,企业文化能够指示员工哪种方式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哪种方式是不利于企业运营的等问题。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由于管理因素的复杂性,不可能对所有员工的管理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良好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员工能够自觉地参与到企业建设发展中,无形之中减轻了企业的管理负担,在员工的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指示作用。

3.3 激励作用

由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基于企业源源不绝地发展动力,而企业的动力是由于员工的持续努力和创造力发展起来的,因此建立起一道完善的激励机制尤为重要。根据以往经验,以物质为基础的的激励机制在曾经的激励体制中是主要的操作形式,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物质为基础的激励机制不再是唯一的方式,而以企业文化为主导的精神领域的满足方式逐步发挥出重要作用。根据西方管理理论中的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在人满足了物质层面的追求之后,以精神领域为主的追求将逐步发挥作用,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3.4 粘合作用

企业文化为企业员工树立了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通过文化的传播与影响,能够代替权威机构来协调员工的行为,并可以保证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而采取的放权措施不会导致混乱。硬性的规章制度只能维持表面上的和平,而无法达到真正的和谐,然而企业文化可以在不需要命令的情况下协调员工的行为。

3.5 促进作用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营造着良好的企业文化,尤其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在企业塑造形象方面,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产品作为企业的产物,其质量品质能够代表企业文化,以此,良好的企业文化在产品的推广过程中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首先,企业在新产品的推广过程中,观众对于产品的第一认识是基于对企业的信誉度和知名度,一旦消费者接受了该企业的文化,无形之中便对该产品产生了信任的情感,对产品的推广和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次,一套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能够促进企业文化的产生,而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企业的队伍当中,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促进了企业文化的扩展与进步。

4 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建议

企业文化属于“软文化”的范畴,是一个凝结了经营理念、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等方面的产物,并体现在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当中。由于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部分措施建议:

4.1 必须长期坚持企业文化建设

由于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经营的过程,一旦中断之后很难继续已有的工作,因而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长期地坚持。在长期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应该自觉地吸收国内外有关先进企业的发展经验,并且适当地运用到本企业的文化建设当中,逐步完善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水平,使之充分为企业的发展服务。由于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而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面对与世界经济接轨等现状,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吸收、融合海内外优秀文化理念,为我国企业应对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综合竞争力。

4.2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顶层设计

企业文化的建设根源是企业的管理者为了方便企业的管理,通过塑造一种良好的企业氛围来引导员工朝着企业与员工共赢的方向努力,从而形成了一种企业文化。企业的管理者在设计企业文化的出发点上,主要是针对双赢的目的,因此,管理者在做好顶层设计中应该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带头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企业发展应该有着长远的考虑,并且亲力亲为,通过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号召下面的员工朝着设计的方向前进,继而推动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多元化发展。

4.3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引进人才

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优秀的人才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生活水平提升之后,单纯以物质金钱作为向导的时代已经难以成为企业吸引人才的手段。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里面,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使之能够很好地融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当中,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也很重要,步入信息时代以后,文化的多元性逐步体现,一旦企业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不及时或者沟通过程不畅通,会导致信息失真,继而导致文化的建设遇到阻碍。新时代的人才能够很好地驾驭新媒介,可以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4.4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亲身实践

要使企业的价值观、经营战略被所有员工认同和接受,并在过程中需要所有的员工通过不间断地实践学习,使学习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在实践中,因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就是实践。因为将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学习型组织――通过不断学习新的理论与实践,以达到提升自身能力的目的。此类企业的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学习的能力,从而在根本上走在时代前沿。

5 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关概括、提炼、总结的产物,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通过塑造良好的企业工作环境,从无形之中引导、促进人们朝着企业发展的方向进行。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管理者参与管理活动,自发地调节企业的文化结构、管理理念等方面。相比于其他各国的企业发展现状,我国企业过去是依赖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等方法管理好企业员工,以达到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但是经济水平提升之后,通过塑造企业文化来达到管理手段的效果的意识逐步显现,尤其是在企业做出产品推广或者宣传过程中,正面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专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有机融合,从而推动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彭云峰.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对与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2(04).

[2] 常琦.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1(13).

[3] 江育光.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定位与思考[J].市场论坛,2011(02).

第4篇:用地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土地有偿使用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完善措施

当农用地转用、征收土地得到国务院或省人民政府的批准,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向获得新增设用地使用权的县、市征收的使用费,即为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有偿使用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使用会对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的目标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不仅会关联到耕地保护制度是否能落到实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建设用地的扩张得到遏制,同时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措施也能够更有效地实施。

1 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的使用渠道无序

根据相关规定,土地的开发利用,田地的建设及维护等土地整治项目的费用应为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专项开支。但是现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首先,由于相关费用支出的规定界限不够清晰。土地的开发 、耕地的改造常常会与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项目内容混为一谈,难以区分它们之间的具体界线。其次,支出费用的金额难以协调。某些项目所占比例偏小,比如田地的维护、拆迁及建造、土地的复耕等,而某些项目的建设比例则过大。最后在费用支出的范围内违法乱纪问题时有出现。某些地方机构常常把中央、省以及地方下拨的补助或退还的新增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费作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将这部分费用擅自占用甚至挪用。

1.2 财务管理中存在不足

在某些土地整治项目中,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财务管理存在很多疏漏。例如:资金的擅自挪用,主要存在于项目核算方面;奖金、补贴等发放标准不明确,招待费用的管理不严格、白条坐支等现象挤占项目专用资金;项目专用资金支付过程欠缺依据、手续过于简单;项目资金清负不及时,甚至项目验收时仍有应付未付的现象;后期监管不严格,项目验收之后,对项目结余资金的处理不透明、验收意见整改缺乏监督、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情况不明确等。

1.3 分账核算制度执行有欠缺

国家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使用提出了分账核算的要求,但却一直未能有效地实施。某些地方财政部门未将中央、省下拨的资金或省退还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与某些项目的专项资金进行单独分账,导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核算不够完整、连续,也因此不能明确的反映该项费用使用的总体情况。某些地区违反分账核算制度规定,实施两级核算,有些地区甚至将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作为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的一部分统一核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账核算制度的执行。

1.4 稽查范围狭小

首先,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稽查监督范围不够广,“财政收支”明显重于“项目管理”。其次,土地有偿使用费稽查的纵向链条不够长,重“会计核算”轻“过程管理”。稽点放在土地有偿使用费使用具体项目的会计核算上,对土地有偿使用费的预算下达、拨付、使用、结余处置等环节和情况,缺少应有的跟踪与检查。另外,土地有偿使用费稽查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重“支出规范”轻“绩效管理” 把土地有偿使用费使用的规范性作为稽点,却忽视了因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使用而随之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所产生的效益,更对其缺少相应的关注与评价。

2 完善措施

2.1 使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管理得以完善的前提是严格立项审查

一是要审查土地整治项目的立项环节是否合乎相关制度,是否能与项目的环境和规模相匹配,是否按照科学研究的评估及结论进行决策。二是使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管理模式从项目立项、资金到位的原有模式转变到按进度拨款,验收后统一结算的科学管理模式。按进度拨款的管理模式可以杜绝省级财政将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直接下拨到县、市从而造成的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的现象。

2.2 使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得以完善的关键是使资金的用途得到规范

随着土地的开发整理和田地的基础建设发展形势的加快,调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使用要求和范围已经成为国家财政部及国土资源部的当务之急。一是明确相应比例的基层国土部门基本农田的维护费用已经作为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一部分。二是调整了土地整治项目支出中前期工作费、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和不可预见费用的支出比例和定额标准。如在经济发达和人均耕地偏少的地区,拆迁建设已成为土地整治项目中的重点,应适当提高项目中拆迁费用和建设费用的比重。三是对擅自挪用,挤占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作为私用等发乱纪行为做严肃处理。

2.3 使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管理得到保障的是分账核算的推进

虽然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都已经做出了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施行分账核算的要求,但一直未能找出有效地解决办法。因此,建议财政部门对设置专门账户,单独核算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预算、拨付、使用、结余,并且按照不同的土地整治项目设置明细账,分类分算。在分账核算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使用管理,同时要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分账核算的管理水平,达到分账核算管理水平要求。

2.4 使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管理得以完善的保证是审计稽查得到加强

一是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管理技能,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在培训中使从业人员了解有关招投标、合同、工程管理的要求,掌握项目的规划,预算会计核算等知识,同时熟悉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管理的要求。二是加强日常稽查。将土地有偿使用费稽查工作常态化,及时发现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进行整改,并督促项目的承担单位及时落实,以确保规范有序地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三是健全审计的机制。竣工结算审计报告必须作为所有整改项目竣工验收的必需材料,并把土地整治项目竣工结算审计作为的一项制度加以保留固定。

3 结语

总而言之,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这项土地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将会对土地的管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及社会的稳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求地方政府加大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监管力度,对违法乱纪现象作出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鲁建平. 当前我省农村土地整治现状、问题及对策[J]. 浙江国土资源, 2009,(09)

[2]张晟南. 提高认识 明确任务 落实责任――辽宁省召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视频会议[J]. 国土资源, 2011,(03)

[3]李倩. 问题出在资金之外――中国人民大学张占录副教授谈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J]. 中国土地, 2009,(07)

[4]国土资源部全面清查农村土地整治等问题 严查农民“被上楼”[J]. 村委主任, 2011,(05)

第5篇:用地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埋管式地源热泵,煤矿,设计,理论模拟

 

采用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可大量降低运行费用,比传统冷水机组和空气源热泵少30%,比电采暖少70%。能效比一般为4~6。在我国低碳节能的政策引导下,埋管式地源热泵在民用建筑小区的应用已经日渐广泛,但是在煤矿等生产厂区使用该技术的并不多。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该技术在煤炭上应用的可行性与适用条件。

1埋管式地源热泵在煤矿应用的优点

(1)系统不燃油、不燃气、不燃煤,以便使煤矿本身节省能源,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煤。(2)系统可建造在煤矿的厂区,安装在绿地、停车场下,无燃烧,无排烟,也无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3)热泵既可供暖,又可制冷,制冷时产生的余热还可提供生活生产热水或为游泳池加热,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能源。对于煤矿这种建筑类型较复杂的地方比较实用。(4)埋管式地源热泵的水系统采用全封闭循环,借助于地下土壤源温度场取冷或散热,不蒸发、不补水、循环往复,对于偏远缺水的煤矿来说较实用。(5)系统运行稳定,维护费用低,自动控制程度,无需专业人员操控。(6)系统不用冷却塔,从根本上杜绝了军团菌的滋生,对于煤矿工人特殊的工作环境,地上的非工作时间可以得到舒适的温湿度洁净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7)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使用寿命可长达五十年,在煤矿的正常使用年限中无需更换。(8)系统无易燃、易爆隐患,在煤矿的特殊环境中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使用这种系统更实用、放心。(9)系统不需要锅炉房、冷却塔及其它室外设备,不需要集中占地,为煤矿节省了地皮,产生附加经济效益[1]。

2埋管式地源热泵在煤矿中应用带来的长期效益

对于煤矿来说地下水资源尤其不能破坏,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就具备这种优势,以土地为热源,不破坏地下水资源、低噪音,而且不排放废气和废弃物,具备零污染的良好环保品质。

2.1弥补地下水资源短缺

我国地下淡水资源量为694km3,仅占世界地下淡水资源的0.6/10000。论文参考网。同时,由于我国地形、降水分布的地域性差异,使我国地下水资源具有南方丰富、北方贫乏的特征。地下水分布的不均匀性,为普遍地推广与应用地下水源热泵带来地域的局限性。

2.2缓解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超采是指两部分:一是浅层地下水超采;二是深层承压水超采。进入21世纪后,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其应用日益广泛。目前,有的部门和地区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使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更为广泛。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地下水的双重性,它不仅是地下水源热泵优良的源与汇,而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基本物质之一。

为此考虑在水源稀缺的地方尽量采用埋管式地源热泵这种形式,高效环保,对地下水层也无破坏,可以保护人类的宝贵水资源,而且土壤热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事在当代,功在千秋。

3 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的几大要点

3.1冷热负荷及冬夏季地下换热量计算

冷热负荷计算与常规空调系统冷热负荷计算方法相同,参考有关空调系统设计手册,不再详细说明。

夏季地下换热量=夏季设计总冷负荷×(1-1/设计工况下热泵机组的制冷系数),

冬季地下换热量=冬季设计总热负荷×(1-1/设计工况下热泵机组的供热系数),

3.2确定地下换热器设计参数

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器一般采用垂直或水平布置方式。水平布置受可利用土地面积的限制,且换热性能比竖埋管小很多,所以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垂直埋管布置方式。垂直埋管有3种形式: U型管、套管型、单管型。套管型的内、外管中流体热交换时存在热损失;单管型的使用范围受水文地质条件的限制;所以一般选择U型管[2]。地下换热器设计是关键,国内外已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理论研究,主要是数值模拟。论文参考网。通过模拟确定几大参数。

U型管理论推导过程一般为:(1)某地区土壤初始温度模拟;(2)U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分析;(3)建模假设:在不影响工程精确度要求的前提下做合理的加设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4)建立物理模型:因为土壤各个层面的传热特性不一致,将土壤分为三层:地表活动层、中层区和深层区进行处理[3];(5)建立数学模型:在这个阶段要进行热传递方程的推导、对流、导热的分析以及对土壤的固态、液态以及气态并存的状态分别进行考虑;(6)输入实地测得的初始数据通过集成分析活应用大型集成软件进行分析求解[4]。

通过以上的理论模型得出比较合适的地下换热器参数,如:管材(综合考虑其传热性能耐腐蚀性以及经济性)、管径、钻井深度(既考虑热效率也要考虑经济实用性)、U型管间距、钻井间距(考虑其热干扰)、管内流速、管长等。同时,竖井个数的确定可参照下式:

竖井总数的确定按下式计算:竖井总数=0.5×竖井埋管总长/竖井深度

3.3水泵的选择

同程系统中,选择压力损失最大的热泵机组所在环路作为最不利环路进行阻力计算。可采用当量长度法,将局部阻力件转换成当量长度,和管道实际长度相加得到各不同管径管段的总当量长度,再乘以单位压降,得出总阻力[5]。计算所得最不利环路压力损失,再加上热泵机组、平衡阀和其他设备元件的压力损失,确定水泵的扬程,考虑一定的安全裕量。

4小结

由以上所述可得,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在煤矿中应用是有其适用性的而且有其不可取代的优点,而且通过理论模拟能更好地为设计服务、提高热效率。论文参考网。在煤矿的综合楼及办公楼、宿舍楼系统中,系统的供冷量远大于供热量,导致地下热交换器十分庞大,价格昂贵,为节约投资或受可用地面积限制,地下埋管可以按照设计供热工况下最大吸热量来设计,同时增加辅助换热装置(如冷却塔+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主要是使建筑物内环路可以独立于冷却塔运行)承担供冷工况下超过地下埋管换热能力的那部分散热量。

[1]徐伟等.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1

[2]谢汝镛.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现代空调,2001.3:33~74

[3] Giorgio boni et al. Sampling Strategiesand Assimilation of Ground Temperature for The Estimation of Surface EnergyBalance Components[J]. IEEE Transactions on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01.1.

[4]王勇.地源热泵研究(1)——地下换热器性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建筑大学,1997

[5]肖益民等.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方法及应用实例.现代空调,2001.3:88~100

第6篇:用地管理论文范文

钟文凯:继华筑网之后,博客成了你的又一网上阵地。在你的博客上有一个醒目的标题,三结合――实践、理论、批评。对于任何个人来说,这都是一项雄心勃勃、值得尊敬的计划。在此之上可能还要加上“教育”,因为你已经开始在香港大学任教了。但是人毕竟没有三头六臂,记得有一次我们聊起这个话题,你提到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侧重点会有所不同。能否谈谈你的近期计划,或者在你的工作中如何处理这些不同领域之间的关系?

朱涛:哈姆雷特勤于思考“to be or not to be”,但疏于果敢的行动,堂・吉诃德总在不停地行动,但从不静下来好好思考。关于“实践、理论、批评三结合”的说法,不是宣称自我有“三头六臂”,要“通吃”不同的领域,而是要追求一种思考和行动之间的互动关系。或者更简单地说,作为一个建筑师,我希望能实现一种“思考型的实践”或“实践型的思考”。

近期而言,我选择在香港大学教书,一方面是对香港的种种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特征感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在这样个特殊环境中好好整理自己的思路。目前在我的教学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是准备从下学期始开设一门课“二十世纪建筑史”。如何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反思上个世纪的建筑发展?如何在一个极其关注现在、但历史意识淡漠的环境中讲述历史?如何在一个多文化碰撞的地方讲述“世界”建筑史?更进步,如何能在香港――大陆之间的微妙距离间设置一种“批判性的张力”?而这种“张力”将导致什么?我完全没有答案,但被这些问题深深地吸引。

钟文凯:十多年前,屈米在哥伦比亚大学倡导的“无纸工作室”曾经推动了一场设计方式和建筑形式的变革;而你的导师,同在哥大任教的弗兰普顿则是建构学的理论泰斗,他强调的恰恰是建筑的物质性,以及建造本身的诗意。两者都可能对你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矛盾吗?或者有内在的联系吗?

朱涛:屈米1990年代中期在哥大建筑研究生院提出的“无纸工作室”的说法带着那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当时大家都普遍沉浸在对电子计算机技术――经济发展的乐观期待中。人人都在说从建筑到城市到人们身体的感观,所有从前曾依托在社会物质基础上的事物都可以进入电子空间被“虚拟化”。MIT的Willam J.MitchelI的《比特的城市》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太过幼稚不值一提。就连斯蒂文・霍尔这样靠“实打实”建造出身的建筑师都曾打算放弃自己事务所的模型制作环节,只在电脑里“生成”建筑!但很快,在哥大设计课上,评图的教授们发现要想真正深入评判学生的设计作品,与其让学生们在投影屏幕上闪现一些令人目不暇接的花哨图片,不如让他们老老实实把图打印到――纸――上,贴在墙上,可以看得更“真切”一些。再后来,教授们为了督促学生关注建筑的尺度感和建造性等,开始陆续恢复对学生做模型的要求,“无纸工作室”变得越来越费纸,直到今天这个词已基本不复存在。“数码”一词在理论说法上再也不单单指向“虚拟空间”,而是指在抽象数据和物质材料之间可以来回转译的一种信息媒介。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年建筑师对数据化的制造技术和建筑的建造性感兴趣,而不再单纯沉溺于抽象的数据或影像化的“虚拟现实”中。我本人从1998年开始在哥大,亲身经历这样一场设计文化的变迁,深受启发。

如果视野再放宽广些,我认为,9・11应是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巨大转折点。在双塔楼轰然坍塌那一刹那,当无数人意识到那不是好莱坞电影里的“虚拟现实”时,人们应该同时清醒地认识到,不管理论上宣称人类文明有多少元素可以“虚拟化”,社会总是需要由一整套稳固的社会关系和坚实的硬件设施来支撑。其硬件设施既包括能源等物质性的原材料,和各种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等设施,还包括城市和建筑――物质意义上的城市和建筑――来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载体和庇护所。

弗兰普顿所提倡的建构学,旨在强调建筑学――有区别于其它各种图像艺术――是关于建造的艺术。它一方面有着文化表现的维度,另一方面无可避免地有着物质性维度。我认为,建构学的立场不光能使我们对18-20世纪的建筑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以有别于从“空间”和“形式”的视角读解的历史,同样也为我们理解今天电子技术对建筑学的影响、理解今天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等等问题提供一定的思想穿透力。

钟文凯:你正在写的博士论文应该能反映你在理论研究方面的兴趣所在,能透露一点内容吗?

朱涛:某种意义上说,我在写的博士论文恰恰是想连接你上个问题提到的两方面。论文正标题有点怪:Catenary TrajectoH(悬线轨迹)。副标题则很疯狂Geometry,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Form from Galileo to the Present(从伽利略到今天的几何学、建造和建筑形式)。简单说,我的论文是尝试循着一个特定主题,切开欧洲建筑史的一个纵剖面,从17世纪科学革命、18世纪启蒙运动、19~20世纪现代主义运动、一直到今天的建筑发展,在这样一个纵剖面中考察几何学、建造和建筑形式三者间关系的演化。

钟文凯:你写过一些颇有份量的评论文章,关于建构、关于张永和、关于建筑师作为知识分子所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等等,针对的都是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且观点鲜明、文锋犀利。你认为中国目前的建筑批评和西方的建筑批评的差别主要在哪里?

朱涛:差别在于中国尚没有建筑批评――我指独立的建筑批评体系。不错,有些人在写评论,但总是依附在建筑师的言论上,尚没有形成系统的、独立的思考。

钟文凯:近年来,几位西方“大师”在中国陆续设计了一些“前卫建筑”,它们一方面构思新颖、造型独特,另一方面也往往耗资巨大、与周围环境缺乏联系。你如何评估这些作品对中国年青一代建筑师的影响?

一些西方明星建筑师在中国得以实现标新立异的建筑物不是偶然现象。它一方面是得益于今天全球化时代中技术力量的空前强大。今天尖端的建造技术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横向移植,以保证“高端”建筑师们实现许多前人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只要业主愿意花足够的钱;显然在另一方面,该现象还得益于中国目前的“”的经济一文化氛围;在整体社会基础,如居住、教育、医疗等等,仍相当薄弱的状况下,政府和一些业主宁愿把大量资金集中到少数形象工程上,以追求浮夸的文化表现。不错,从专业角度来说,一些西方明星建筑师在中国的作品可以开启中国年青一代建筑师的创作思路,但从大的文化氛围上来看,大多数作品其实并没有构筑出与中国社会实质性的现代化进程之间的积极关系。换句话说,这里我还不是指那些作品与具体的周围环境之间“缺乏联系”,而是指它们仅仅作为单个作品孤立地存在,在建筑质量上或好或坏,但都未能在文化意义上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建立起内在、有机的联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对中国建筑师的影响――如果有的话――仅仅局限在专业技巧上,或者肤浅的文化时尚上。

钟文凯:你设计的深圳文锦渡长途汽车客运站也是一个造型独特的作品,请谈谈这个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朱涛:如同很大都市中心的综合项目,深圳文锦渡长途汽车客运站有异常丰富的内容配置:复杂的、三维叠加的人、车、物流和商业、办公、居住设施等。在极其狭窄的用地中,面对周边芜杂的、毫无特征而言的城市环境,我试图以一种有力的姿态达到对城市周边环境的重组。该建筑显然不想消极地融入周边城市环境的紊乱中,同时它也不是一个任意的、与城市文脉无关的孤立“物体”。我追求的是通过对周边环境的仔细分析,通过一个具有高度整合性的体量,既能对内有效地容纳多样的空间和功能,又能对外建立起一种可识别性,并与周边城市环境间产生一种高强度的张力关系――但不是矛盾,最终能生发出新的城市空间秩序。一句话,在都市紊乱中,该项目旨在以种不妥协的姿态建立起新秩序。

第7篇:用地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民族旅游 瓶颈 隐性成本

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是一个全国性的课题。连南瑶族自治县也试图发展民族旅游,以便不仅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找到突破口,同时也为民族旅游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基础。本文试图从实证的角度研究,连南民族旅游所受瓶颈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后果及其解决方法。论文的第二部分分析连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指出连南民族旅游存在的瓶颈、表层原因及深层原因,涉及旅游产业对经济的带动效应弱的问题及隐性成本的存在;第四部分主要研究隐性成本,讨论谁应承担隐性成本和如何承担隐性成本;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1.发展现状

1.1民族旅游资源概括

连南是世界经典乐曲《瑶族舞曲》的故乡,是广东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瑶族耍歌堂”、“瑶族长鼓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岗、油岭村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南岗古排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这些资源为连南旅游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1.2民族旅游的发展阶段

如果以第一届中国(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的举办为标志,1978年以后连南的民族旅游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2008年,这一时期的中心内容是整合旅游资源和建立相应景点。第二阶段是2009年至今,其中心内容是实现连南旅游资源的县级统筹并实现景区的承包经营。

1.3加快发展民族旅游的必要性

发展民族旅游既可以将为文物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也可以加快连南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传统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建立在高耗能、高污染的基础之上的,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在连南也不例外。可以说,正因为以上发展方式的存在,连南GDP在过去几年才得以获得增长。然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由于国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珠江三角洲典型的出口加工创汇路子已经越走越窄,实体加工产业受到明显冲击。如果仍然沿袭传统模式,不思改变,不仅经济的发展难有保障,而且经济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将日趋尖锐。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而培育民族旅游产业是连南发展战略的一个考虑。

2.发展中面临的瓶颈及其原因

2.1发展中面临的瓶颈

从表1可以看到,2001年,连南县旅游收入占GDP比重为6.33%,经过五年的发展,此比重达到6.63%,仅仅提高了0.3%,年平均提高0.06%。而增长率却表现惊人。除了2003年受“非典”影响增长率成负数及2005年的9.00%之外,其余年份均达到了20%以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方面是由于连南旅游发展的底子薄,产值低导致的旅游收入的快速增加不足以引起GDP占比的明显变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通胀因素造成的,在扣除物价影响的情况下,连南旅游收入的增长率也会降低。如果过分看重增长率的话,会忽视连南旅游存在的关键问题。

连南民族旅游遇到的瓶颈问题是旅游收入占整体经济的比重难以提高,对经济的带动效应偏弱,这与旅游产业的支柱地位是不相对应的。虽然一直在努力,但收效甚微。要突破发展瓶颈,就必须从其原因开始分析。

2.2表层原因剖析

其一,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没有获得应有重视。如果仍然沿袭招商引资的做法,而不考虑民族旅游的特殊性,在景区日益商业化的情况下,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由于缺乏利益的驱动机制民族文化的保护将遇到很大的挑战。

其二,“体制偏向”。经营权的转让,一方面可以让景区的开发拥有了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可以引入市场化运作,加强管理。但由于体制过渡需要时间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目前的景区开发仍然沿袭了传统运作方式。当地村民只能依附于旅游经营机构被动的参与开发,来源于旅游业的收入不大。

其三,旅游开发不深入。从理论上说,民族旅游的开发涉及面广,收入的来源也应该多元的。在研究收入来源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景区的收入与游客人数密切相关。图1直观表现了这一点。景区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门票,说明景区的开发程度较低,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2.3深层原因剖析

在旅游收入增长率高达20%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增长率以突破当前民族旅游“瓶颈”问题显然是不可行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村民参与景区的权限。在不改变下述前提的基础上,我们很难把握住村民拥有权限的程度,这个前提就是如何处理隐性成本。对显性成本的控制导致的对隐性成本的弱化是造成“瓶颈”问题的根本原因,突破“瓶颈”必须从解决隐性成本入手。

3.隐性成本的承担者与承担方式探讨

3.1谁应承担隐性成本

隐性成本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累积性、不易量化、时空变化性的特征(李庆雷等,2012),因此进行解决的难度较大。在如何承担隐性成本这个问题上将出现两种选择和后果:一种选择是继续由村民及景区管理机构来完成,这对他们而言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其后果正如我们前面分析所见:村民和景区参与旅游的积极性不高,旅游开发不深入和民族文化发展遇到危机,由此造成景区旅游收不抵支,“瓶颈”问题显现。

第二种选择是由连南政府来承担景区开发积聚起来的隐性成本开支,而这是顺理成章的。一方面,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村庄的管理由于彼此熟悉的关系网得以进行。而在开发成景区后,市场意识开始渗透,进而出现“免费搭车”、 “公地的悲剧”等等现象(司马志,2012)。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等等成本的承担是合理的。另一方面,政府具备了动员较大资源的能力,可以有效解决隐性成本较大的问题。

3.2如何承担隐性成本

国内通行的做法无非是使用地方税收、上级拨款、银行借贷等。统计数据表明,1987年以来,连南的所有年份均为赤字。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赤字规模从一亿多逐年上升到2010年的3.94亿。因此,除非重新调整政府收支结构,压缩行政性开支和基本建设支出,否则,依赖政府从经常性收入中再拿出一部分来弥补隐性成本的可能性不大。

通过上级拨款来补充一部分成本支出金额仍然是现阶段的主要选择。从可行性来看,连南所属的广东省经过改革开放积累了相当的财力,支援北部山区的发展是“先富带后富”的具体反映。此外,连南还可从国家的民族政策中获取一部分的资金支持。从银行借贷筹资的角度来看,2000年至2010年,连南县金融机构的存差(即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的差)从3.56亿增加到13.77亿,增长了287%。存差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由82.07%降为72.92%,依然保持高位1。这表明,提高连南内部资金的利用率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问题,向银行借贷是补充上级拨款不足的一个重要筹资渠道。

4.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4.1研究结论

本文的研究认为,解决旅游“瓶颈”问题是连南民族旅游发展成功的关键。只有真正处理好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的关系,才有可能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此真正促进连南民族旅游的内生增长。而处理隐性成本又是解决“瓶颈”问题的关键。因此,问题的逻辑链条就在于:如果不解决隐性成本问题,连南民族旅游就很难突破“瓶颈”;而如果“瓶颈”问题不解决,现有旅游在实质上就仍然是传统的旅游,而非民族旅游。它解决了民族旅游短期内获得收益的要求,但它没有解决民族旅游更加致命的问题—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

4.2对策建议

4.2.1更新理念,充分准备。旅游地要树立正确的旅游开发成本观,摒除“旅游开发投入少、见效快”的理念,充分认识到隐性成本的存在和效益实现的长期性,做好心理、时间和资金方面的准备。

4.2.2创新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市场化途径盘活资产、运作项目,充分利用特殊政策争取资金,整合利用相关部门的资金,借力、借势、借脑筹集资金,利用创新、创意节省资金,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

4.2.3多元发展,规避风险。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多重效益,重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产业融合类建设项目与旅游项目,力争形成隐性成本效益实现路径的多元化格局,化解单一依赖旅游业可能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柏文.中国旅游业发展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30年[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贾艳慧.天津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分析[J].旅游经济,2012.

[3]李庆雷,王婷,蔡展.论西部地区旅游开发中的隐性成本[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23(2):4-7,12.

[4]陈理.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5]王德刚.旅游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6]刘晖.旅游民族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7]司马志.制度变迁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基于ESP范式的产业绩效分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