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

第1篇: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一、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有四个特点:

1、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区民营企业总数由年的519户,发展到现在的3977户,增长了7倍多。截止去年底,全区共有个体工商户8691户,注册资金3.5亿元;民营企业3977户,注册资金29.8亿元;仅去年,全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998户,新发展民营企业895户,新增注册资本12亿元,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2、规模企业优势显著,竞争能力日益增强。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全区的民营个体经济已由发展初期的主要从事商贸、饮食、服务业等比较单一的拾遗补缺行业,不断向各类工业、商贸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旅游业、服务业、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行业拓展。初步形成了农工商并举、全方位拓展的民营和个体经济发展新格局,形成了一批初具特色的产业群体和块状经济。据统计,全区目前民营企业注册资本达100-500万元的有366家,达500-1000万元的有46家,达1000万元以上的有56家,而年底分别是30家、2家和0家。截止年底,全区民营企业的户均注册资金74.8万元,注册资金超过100万元的达468户,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2%和29.6%。

3、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贡献份额幅度增加。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二。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高力集团的落户,科技、制药的崛起,铅锌银矿、金陵石化化工二厂等一批大中型国有集体改制企业的加入,我区建设、房地产、方圆置业、苏星汽车修理厂的成功改制都进一步增强了我区民营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同时,全区民营企业在扩大劳动就业上贡献突出,几年来共吸纳5400余人就业,成为吸纳征地拆迁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重要渠道。

4、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去年,区政府按照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发展,做好服务,狠抓规范,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来抓,着力引导民营经济走规模发展的道路,走现代企业的发展道路,走改制发展的道路,不断拓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层次,增强民营经济的发展后劲,推动了民营经济增长速度的再加快,总量规模的再扩大,发展层次的再提升,使民营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在走访、座谈、调查中,听到了民营企业家对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二、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区民营经济在发展规模、质量、环境等方面较之过去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省、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创造加速发展民营经济的最佳环境"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1、旧的思维定势依然存在计划经济时代民营经济就是私人经济、甚至个体经济的习惯思维普遍存在,认为"一切都是私人经营者自己的事"。虽然民营经济逐步上升为区位经济的主体地位,但过去有些管理部门职能没有及时转变,观念没有调整到位,这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的指导作用。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由农业区转变而来,基础条件薄弱,传统的民营企业规模小、技术差、资金少,客观上需要政府部门的指导。当前政府部门往往"重视大型的、高利税的民营企业,忽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行为,不利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致使我区民营企业处于低层次的发展状态。

2、产业规划滞后缺乏对民营经济总体长远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配套。目前,政府已十分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但究竟如何推进全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如何设计民营企业的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从哪里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如何抓落实、抓实效、抓成果,还没有可以遵循的长远规划和配套政策作支持。

3、管理阙失在对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行为中,甚至存在与公有制企业不同的双重标准,还不能做到主动地关心他们、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不合理的收费和不应该甚至非法的乱摊派时有发生。职能部门之间的规范相互冲突,市、区的同性质部门重复收费、国有企业享有的有关国家政策优惠,民营企业不能平等地获得,政策的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使民营企业处在一种不公平的政策环境之中。

4、培训"短腿"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采用传统的"家长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现代管理知识匮乏和管理手段落后。加入WTO以后,民营企业家迫切需要提高经营水平、管理创新水平,需要熟悉国际规范的知识和与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一些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劳资关系处理不好,容易滋生社会矛盾;有的经营者同时也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企业科学管理重视不够,企业经营状况起伏波动较大。

企业的员工培训问题也比较严重,引进人才难或引进人才留不住,用人只能降低标准。在民营企业经营者的队伍中,不乏低学历者,企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没有部门来管、来抓。因此,导致民营企业短期行为和缺乏发展的长远眼光。

对劳动力的培训还没有有效的措施,没有能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合适合用的劳动力,大量的失地农民没有现代工业的劳动技能,就连基本的工作规范、法律常识、安全要求、企业制度都不了解,影响传统民资企业与现代工业的接轨。

5、服务不到位对引导懂管理、精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人才从事民营企业,缺乏独立运行的政策措施和优惠待遇,有一些优惠政策受到部分执行部门拖延、推诿不能落实而流于形式,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较突出。我区工业园、创业园、科技园还很少有能真正让科技人员动心并去创业的优厚条件,与杭州、苏州等科技园相比,我区民营科技园对高科技项目在资金、地方性收费、土地出让或批租、人才使用等方面力度不够,在政策扶持上还缺少吸引力。其结果,使我区的民营经济多数处在附加值较低的传统产业之中,民营企业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些部门"重结果、轻过程,重口号、轻落实,重形式、轻扶植"的作风。另外,在公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进程中,政府部门如何引导,使这些企业规范化,理顺原有劳资、债务、产权等关系,缺乏一个公正的中介组织(不是政府所属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帮助促进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规则来规范运作。

6、没有特色产业群区一直没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群,象以纺织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以五金为代表的家庭作坊--家族企业发展模式,广东(东莞)以外来加工业为代表的产业群。目前全区以整机装配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农字号的奶业、花业没有形成产业规模,以汽车建材为龙头的商业、服务业起步晚,规模效益尚未体现,没有成为产业链。

上述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阻碍了我区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区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顺利实现,阻碍了利用民营企业优势来嫁接公有企业作用的发挥。因此,从我区整个经济发展的高度重新对民营企业进行定位,不断改善民营经济的经营环境和政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三、关于扶植、促进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要确保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步入健康的快车道,首先必须解决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和政策环境,引导更多有知识、善经营的高级人才加入民营经济的行业。同时,从地方政策上完善有关法规,确保民营企业的利益不受侵害。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规划要先行在我区""发展规划中,将民营经济发展规划作为一个专题加以研究,请专家论证,通过人大作出决议,纳入我区经济发展长远规划之中。还必须明确规定优先扶植的产业领域或高科技领域,作为镇街发展民营经济的依据。

第二,政策多扶持其一,加强民营经济的政策制定工作,将民营经济的发展纳入地方法规的保护之下,使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放心,让计划从事民营经济的人才放心。同时规范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的行政管理行为,将分散在不同职能部门有关民营企业的有关规定、优惠待遇和优惠政策以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便于执行。打破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界限,在科技项目申报、政府资金利用等方面应享受同等待遇。其二,对民营高科技企业,建议设立"区长专项资金",同时配套专项政策和使用办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吸引高级人才加入到民营经济的创业中来,以此带动我区民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其三,建立我区鼓励高级人才创办民营科技企业、或到民营企业工作的特殊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在市人才政策的框架内,建立人才储备制度,人事部门对民营科技园从事创业或工作的高级人才管理要提前介入。其四,鼓励有条件的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对失地农民的生活、就业的关注是体现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招商局要引进投资少、技术要求不太高的小项目,或者主动的牵线搭桥,围绕大企业设置一些加工点,组织联营性质的合作社,给与小额的贷款,廉租用地等,帮助他们创业,带动就业,维护稳定。其五,加大宣传与指导的力度,做到政策透明,执行规范,改变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建议政府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简报、电视台、广播电台辟专栏用于政策宣传、信息,节约民营企业管理、经营、交通的费用。

第2篇: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分制;园艺植物栽培技术;教学改革

学分制以其灵活的学习制度,独具特色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适应“大众化、国际化”趋势的必然选择,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主动适合经济社会、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在学分制运行模式下,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园林技术系将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内容体系经重构后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程”。

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园艺学起源于古代的园艺技艺,现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是世界园艺业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虽然我国园艺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但其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步,始终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变革息息相通。《园艺植物栽培技术》是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种子生产与经营、农艺教育和应用生物教育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对在提高上述专业学生的生产理论知识和毕业后在生产一线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这门课程的前身(蔬菜栽培学和果树栽培学)可追溯到1987年的内蒙古农牧学院分院建院初期,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不同的办学阶段对其内容和教学有着不同的要求。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全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按照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人才的教育改革方向,将原有的果树专业、蔬菜专业和观赏园艺专业合并为大口径的园艺专业。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该院在2006年参照园艺专业课程安排的基础上,制定了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根据新的人材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决定开设融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于一体的新的课程——园艺植物栽培技术。

在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被列为必修的专业核心课,从2007年开始开课。迄今已为种子生产与经营专科生开过5轮,听课学生达600多人,教学效果显著。除理论课教学外,还开设4周的《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实训》、园艺栽培教学实习和校外参观实习,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配套的园艺课程教学体系。目前,学院大力推进学分制改革,园艺园林技术系的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被选为试点专业,《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课程学时由原来的72学时更改为64学时,实训学时由原来的4周更改为3周,为适应学分制改革,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考核大纲等教学文件做了相应的修改。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已经形成学分制下独特的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选择与编排,实践时间、地点、技能培训方式及考核标准,结合专业课的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的建设与使用,配套实验材料收集、整理与制作,教学方式与考试模式都制定了相应的内容规定与操作保障措施。

2 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师资培养探索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课程是农业种植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目前,在该系讲授该课程的教师有5位,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为了不断优化课程的教学队伍,该系通过新教师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委托培养、企业调研和各种教研活动,使各位教师充分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园艺产业人才需求状况及该课程与实践生产的联系;同时通过本专业骨干教师的传、帮、带、和听课、评课,使青年教师了解本专业的特点,掌握教学、科研的方法和技能;在该系新进的年青教师必须在相关企业生产第一线或实训基地进行1年以上的生产实践锻炼,通过参与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园区项目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通过外出进修(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学历(在职博士)、参观考察等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鼓励专业教师考取相应的岗位证书,加大“双师型”教师比例;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训练贯穿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之中。

3 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3.1依高职教育特点,精选优化教学内容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把原来的《蔬菜栽培学》、《果树栽培学》和《花卉栽培学》3门课程整合更换为《园艺植物栽培技术》,理论学时数由原来计划的162减少到64学时,占总学时的40%;将实验课学时调整到12学时,占总学时的18.75%;设置实训72学时。新编了《园艺植物栽培技术教学大纲》,在大纲中突出了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园艺生产的基本技能、方法和手段,基本学会园艺现代生产的一些必要的技术,并纳入考查(核)项目之中。目前该课程的理论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园艺植物分类,园艺植物生物学特性,园艺植物繁殖,种植园建设与管理,园艺植物调控技术,设施园艺,园艺产品采后处理;实验部分内容包括:园艺植物种类识别,园艺植物嫁接技术,园艺植物扦插技术,园艺植物育苗技术,常见园艺植物栽培技术,日光温室性能观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知识,重点掌握园艺相关技能的实践操作,并且能根据生产实践完成相应的项目制定和实施,最终使学生具备园艺师、花卉工职业技能考核的应知、应会要求。

3.2进行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信息量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课程的教学目前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黑板、粉笔和挂图教学,而是利用集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采用电子课件、电子图片、实物、演示模具等方式形象生动的展示园艺植物形态、操作步骤等内容,这些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而且能将静止的结构通过动画显示,连贯地反映出现代园艺生产技术过程,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3.3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考核的探索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课程考试在考试(核)形式、考试(核)内容、考试(核)标准和成绩的测算方面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注重技能和素质的考核。该课程考核分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平时考核三块内容,其中理论占40%,实践占40%,平时占20%;理论考试中90%为课内知识,10%为课外拓展知识,实践考试中学生自评占5%,组内自评占5%,组间自评占15%,教师评价占15%(见表1);平时考核中回答问题占5%,出勤占5%,作业占10%。本考试(核)系统既科学地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进行了考核,也对教师在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客观的反映。

3.4实践教学的探索

在本课程中安排了12学时的实验和3周的实训,实训地点主要为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园区,共有22座日光温室、1座现代化自控温室和上百亩的果园,该园区还是内蒙古的绿色食品基地,学生在该基地可参加园艺植物从种到收的整个环节,有些学生还可承包园区的温室自己经营。在实训过程中主要进行整地、施肥、现代化育苗、嫁接、扦插、播种、定植、园地管理、植株调整、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操作。这些实践项目都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并且按照实践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在实训过程中每组学生经过查阅文献,论证等环节确定一个科研小项目,在业余事件完成项目的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在实训结束时形成科研报告,一并计入实训考核成绩中。同时该系和内蒙古绿之源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花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作为学生实训的校外基地,在公司生产任务较多的时候或暑假期间,将学生派往公司参加单位的生产实践任务,学生在提高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让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企业的生产现状,工作要求及今后毕业从事本行业的基本要求。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层次不断提高,就是有力的证明。

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探索

4.1创设问题情景进行启发式教学

该方法不是简单的提问,而是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认真思考、综合分析,才能获得答案的学习情景,是一种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例如,在教学中提前向学生安排所要提问的题目,学生以分组的形式通过收集资料、总结、分析,在适当的时候,每组之间进行汇报、讨论、修改,由任课教师点评,最终形成可行的调研报告。这种教学方式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鼓励学生深入实践,了解生产第一线的实际情况,避免了学生一味学习,不懂社会,不懂实践的现状。

4.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本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机会,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实践技能,而且对知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极大的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帮助。

4.3课程论文撰写方法训练

在本课程教学中多次安排相关题目,让学生查阅大量资料,从中获取更多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知识面。例如本地区蔬菜生产现状的调研,设施园艺发展现状,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等。

4.4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在保留传统授课优点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从平面到立体,由单纯文字到图文并茂,拓展教学空间,增加教学信息,极大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第3篇: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2008年5月4日,“五一”小长假结束,芜湖方特欢乐世界(以下简称方特)获得了空前成功。

据相关部门统计显示,“五一”三天中,方特接待游客6.5万人次,跻身安徽游客接待量5万人次以上的八个景区之一;门票收入950万元,跻身安徽门票收入突破百万的八个景区之一,超过黄山、仅次于九华山,位居第二。

对于一个试营业不到半年、正式营业不到20天的景区而言,这份成绩单绝对值得自豪。

2007年10月18日,比照“深圳速度”建设的方特,在开工13个月后建成并开始试营业。数月后,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到芜湖考察时,对方特的定位、建设与发展大加赞赏:“方特如此大规模、高水准的项目落户芜湖……辐射长三角,对接中原地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008年4月18日,方特正式开园。在五一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其游客接待量仍持续攀升,7月达到20余万人次,8月突破30万人次。截至9月底,方接待游客120多万人次,成为安徽旅游界名副其实的黑马。

风雨5年路

事实上,黑马方特的出现并非一帆风顺。如果没有芜湖5年来顶着巨大的压力与风险给予支持与推动,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方特现象。

方特位于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大桥开发区)。2001年12月,大桥开发区获得安徽省政府批准,面积达9平方公里左右。如何定位大桥开发区是当时的一大难题,因为“这几乎是一块废地,9平方公里被长江大桥、铁路、公路与水面切割,而且临近机场,建筑高度受严重限制。”大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肖本如告诉《决策》。后根据管委会初步规划,大桥开发区功能分为四块:旅游娱乐区、商贸商务区、高品质住宅区、高新技术产业区。

大桥开发区管委会希望将旅游娱乐区打造为芜湖的“迪斯尼乐园”,但招商工作却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开发区刚设立时,英国一家公司曾计划斥资2亿美元在这里兴建一个占地1.5平方公里的“诺弟童话世界主题公园”。但管委会人士说,“后来由于某些原因,英国公司不愿意来投资了。”

为了解决“诺弟童话世界主题公园”难以实施后大桥开发区旅游产业发展问题,2003年11月23日,时任管委会主任葛国良与深圳华强集团高层就开发旅游项目进行了第一次接触。2004年3月11日,芜湖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正式开始与华强集团洽谈。

“谈判中,时任芜湖市委书记詹夏来有一句话让华强高层感到很振奋:文化科技产业是小投入、大风险,大投入、小风险,要做就一定要做国内领先的。”方特欢乐世界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启程回忆道,“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句话让华强高层决心投资芜湖。”

2004年9月4日下午,芜湖铁山宾馆,深圳华强集团与芜湖市政府隆重举行“芜湖华强旅游城”(后更名为方特欢乐世界)项目签约仪式。12月,芜湖市华强旅游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以下简称芜湖华强),并通过挂牌竞得项目用地,一切工作正有序推进。

但是,就在此前后,圈地等关于方特的各种传言突然喧嚣尘上。尽管,传言源于芜湖部分市民认为当时芜湖还不具备接纳并消化该项目的能力,芜湖的发展与华强的投资条件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但传言的“杀伤力”却逐步显现,并开始影响到政府部门。在一份当年芜湖相关部门的调研报告中写道,“原来我们对这个项目不怎么了解,加之社会上有各种议论,网民们也有不同反映。因此,我们也有些疑惑。”不久,关于华强落户芜湖的传言,使得这个项目因为种种原因暂停了数月。

在不被很多人看好的情况下,芜湖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向华强递出橄榄枝,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为消除疑虑,取得最大程度共识,芜湖开展了一系列活动:2005年5月,芜湖组织大桥开发区顾问组赴深圳调研华强集团与文化旅游产业,并将方特的规划进行公示,广泛发动市民参与讨论。

2005年9月,芜湖提出构建“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创新文化,芜湖日报社先后开辟了关于创新文化的《高端访谈》、《我看创新文化》、《促进全民创业,实现率先崛起》等栏目进行讨论。尽管这并非专门为方特项目开展的思想解放讨论,但为方特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思想氛围。

2006年,几经波折后,方特又开始向前推进。项目施工期间,安徽各级领导对工程建设非常重视,也非常关心。先后任安徽省省长、省委书记的王金山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时任芜湖市委书记詹夏来、市长陈树隆多次带领芜湖各部门调研工程建设情况,并现场办公解决方特遇到的诸多问题。

在安徽省与芜湖市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尽管2006年方特再次遭遇省外媒体与网络的质疑,却并未因此而停止前行的脚步。

芜湖的舍与得

“芜湖市政府在整个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芜湖华强总经理助理阮彤带着感激之心告诉《决策》。这个牺牲既有在谈判过程中,芜湖“舍”去的优惠政策与一些暂时、眼前的利益,也有建设过程中力挽狂澜惹来的争议。

“不过,没有投资就没有回报,这对于政府而言同样成立。”芜湖一位官员告诉《决策》,芜湖的“舍”其实可以看作是投资,只不过它要求的回报不是利润而是城市就业、税收等等。

目前,芜湖5年的“投资”已经开始获得回报:方特目前数千员工中80%为芜湖本地人。这还只是芜湖“舍”之后获得的很小一部分的回报,更大的“得”还体现在芜湖市委市政府对整个城市的战略思考上。

“十五”以来,芜湖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综合实力不断提高,2006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4:56:37.6。当一个区域的第二产业发展到50%以上,该区域就进入到后工业时代,需要第三产业的带动,芜湖正处于这个时刻。

但是,芜湖第三产业的发展却并不乐观,一份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芜湖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7.46亿元,较上年增长10.5%,与规模相近的江浙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如常州三产增加值为450.4亿元,同比增长14.7%,扬州为318.2亿元,同比增长14.3%。如何着力发展第三产业成为芜湖的当务之急。

2003年,安徽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并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国家在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中,亦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中部地区的重要产业。

早在“九五”之初,芜湖就率先成立了旅游局,全面领导其旅游工作,在安徽仅晚于黄山。芜湖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对旅游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关于加快芜湖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确立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包括旅游业同步发展的工作思路。

在这一背景下,文化旅游业当然成为芜湖发展第三产业的不二选择。

“在旅游行业中,主题公园是最快捷的盈利方式之一。主题公园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不言而喻。按旅游行业的统计来算,门票与其它相关行业的收入比例是1∶7。”相关专家告诉《决策》,“迪士尼乐园对香港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是很明显吗?”

2007年8月15日,时任芜湖市委书记詹夏来到方特视察时,指出目前在芜湖,有两个民族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产业:一是奇瑞,它属于第二产业范畴;二是华强,它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将方特打造成芜湖第三产业中的奇瑞是我们的目标。”芜湖一位官员告诉《决策》。

“华强有完全的自主产权,有创新精神和开放意识,这完全符合芜湖的城市精神。芜湖的经济结构需要调整优化,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龙头,方特很合适。”一位当年项目洽谈的参与者告诉《决策》。

仅在旅游业上,方特“有望带动整个芜湖旅游产业的发展。”芜湖一位官员在一个内部会议上说,而且,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发展,方特建成后,将逐步在中国东南一带形成影响。

打造三产中的奇瑞

随着方特建成开园,其龙头带动效应正在显现。

“着眼于方特开园,在去年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我们正式提出了‘两山一湖一城’的旅游发展目标。如果能形成‘两山一城一湖’的格局当然更好。”芜湖市旅游局副局长刘宏柱笑着告诉《决策》,因为方特,芜湖旅游已经成为安徽全省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除了旅游之外,方特的效应更体现在文化产业上。

2007年,首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在合肥召开。“会前我们获得消息,在此次会议上,合肥将被命名为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芜湖市文化委员会宋建华告诉《决策》,芜湖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希望能跻身其中。

2007年11月,当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带队到合肥视察会场时,芜湖将他中途“拦截”下来,请到芜湖考察正在试营业的方特。孙寿山看了之后,很是震撼,“安徽不声不响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了这么重大的文化项目。”并明确表态:对芜湖建设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给予支持。

12月1日,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正式在芜湖揭牌。此后,时任芜湖市委书记詹夏来与市长陈树隆数次带队到深圳华强总部考察。“方特目前还仅是动漫展示,如何将研发、制作、甚至人才教育与文化科技产品市场平台融入进来,使之在空间上构成‘芜湖华强文化科技旅游新城’,是这几次考察的重点。”芜湖一位官员告诉《决策》,从迪斯尼与环球影城的构成不难发现,他们均是集研发中心、制作基地、主题公园与休闲度假中心为一体。

2008年初,芜湖通过招商引入浙江和瑞公司,投资4.5亿元新建动漫生产基地――芜湖和瑞产业文化科技园。“建成后,这将与方特、动漫产业孵化中心形成生产中心、展示中心、孵化中心三位一体的格局。”宋建华向《决策》描述道。

在此前后,芜湖又出台了《关于鼓励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暂行规定》。“这个政策具有重大的突破性。”宋建华向《决策》举例到,“按照规定,任何芜湖企业制作的动漫在芜湖电视台播出每分钟奖励500元;在安徽电视台播出,每分钟奖励1000元;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每分钟奖励2000元。同时,凡是进入动漫产业孵化中心的中小企业,芜湖将一概免收房租。”

2008年,在芜湖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旅游产业被提至芜湖新兴支柱产业的高度,“创建具有滨江山水特色的文化旅游名城”将成为芜湖未来五年发展的五项主要目标任务之一。

“奇迹在静悄悄中发生”

方特现象的独到之处究竟何在?

“芜湖在与我们合作过程中,完全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虽然对我们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从来不参与方特微观的经济活动。”王启程告诉《决策》。不能否认的是,方特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其成功的商业运作与商业精神,“为了这个项目,在技术、人才等方面华强几乎准备了十年。”阮彤告诉《决策》。

但如果放大观察的视野,不难发现方特在芜湖出现并非偶然,正如奇瑞在芜湖出现一样,方特现象的形成是芜湖这个城市特有的精神孕育的产物。

2007年5月22日,时任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金山到芜湖市调研。现场考察完即将完工的方特之后,王金山十分兴奋,他说,主题公园让人一看,感觉真不错。将来逛公园,更像是出国旅游,而且是去发达国家旅游。

紧接着,王金山总结道,芜湖人不张扬,做实事,求实效,发展不是在大喊大叫上体现,奇瑞、华强等奇迹都是在静悄悄中发生。芜湖人自主创新,敢闯,敢试,执著,前有奇瑞精神光芒四射,今有华强旅游城又添异彩。

第4篇: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所用的教材和实验讲义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煤炭行业环境工程的内容,很难应对日后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可以考虑在传统环境工程教学内容中引入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内容。通过课程改革,修订实验内容,在满足实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突出矿业环境保护的行业特色;特别是加强有关矿山环境保护的实验内容。根据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不同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教学方案。最可行的方法是煤炭特色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教学实验中将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科研课题或某一课题的若干阶段设计为实验教学内容,可以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实现科研资源的教学共享。把学校本科教学投入、“211”工程投入、“985”工程投入和环境工程系教师科研项目投入形成的实验室资源,实行分层次管理和开放,逐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配置,向本科教学全面开放,为大学生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实验平台。为此,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充分利用教师承担的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课题,积极探索将科研课题内容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给水工程实验教学中

我们依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高浊高铁锰矿井水处理研究》,将环境工程专业传统的混凝沉淀、地表水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教学内容改为高浊度矿井水混凝沉淀、高铁锰矿井水过滤及反冲洗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讲授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教学原理和内容,还补充煤矿矿井水的产生、排放和水质污染特征等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对工业过程、工业污染特征以及工业污染防治有了初步的认识,不仅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也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2)在排水工程实验教学中

我们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化学氧化-生物强化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研究》,将原来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实验教学内容改成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实验。这个实验内容的改变,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处理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区别,防止了课堂教学和实际工程出现较大的偏差,特别是水力停留时间、活性污泥比增长速率、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等参数选择,为学生以后从事工业污水处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在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

我们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纳米RuO2/ZrO2-CeO2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及废水中的POPs》,将原来的COD分析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污水换成煤化工废水。这一实验内容的改变,使得研究对象由生活污水变成了受氯离子干扰严重的煤化工废水,让学生系统深刻地体会到了消解过程中沉淀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分光光度法的干扰,以及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各自的优缺点,并引导学生从一个简单的COD测试实验思考到各种环境工程原理。此类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有很多,比如,将矿井除尘装置、煤化工厂VOCs催化氧化分解装置和燃煤电厂脱硫脱硝装置引入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中;将煤矸石简单制砖的内容引入到固废处理与处置实验教学中;将头发中汞含量的测定引入到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将煤化工厂受污染土壤的气提修复装置引入到环境土壤学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中。通过这些来自于科研课题的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他们将来开展实际的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开展与煤矿区污染控制相关创新性实验

我校环境工程中心积极开展与煤矿区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相关的创新性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本科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学生完成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型实验的重要基地。学生从大一开始进行查文献、写调研报告等基础训练,大二和大三开展具体实验,大四开展成果总结训练,学习撰写结题报告并。我们的创新实验基本来源于科研项目,但是为了不给学生造成难度,又对科研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改变,基本都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面向本科生的创新性实验。先根据传统的混凝和沉淀实验,添加矿井水污染治理的内容,设计创新实验的第一个研究内容,即混凝沉淀处理矿井水。然后根据课堂讲授的混凝沉淀水力梯度(G值)的理论知识,将混凝部分扩充为多级搅拌混凝实验;根据浅池理论,将沉淀内容扩充为斜板沉淀池设计。最后将所有的内容合并起来,形成实验名称为多级搅拌+混凝+斜板沉淀处理矿井水的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下达的科研任务要求,充分发挥个人智慧,设计系统的实验方案,并在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下,开发了用于实验过程的多套连续装置;独立分析整个实验过程所涉及的实验参数,完成了一个复杂的工艺实验研究,并提交系统的研究报告。这些改革既为教师和研究生完成科研任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技术基础,并充分调动了本科生学习和参加科研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素质,既促进了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又提高了本科实验教学的含金量。

3大力建设企业实践基地煤炭特色

高校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将来主要针对过程污染控制和“三废”处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相关专业的典型生产过程污染控制,然后让他们掌握全面的末端控制技术。这就要求本科生必须到生产第一线参加一个完整的生产管理周期,必须要到实习基地参加实习。实习基地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有效途径,同时为教师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条件;是增强学校科研活力永不枯竭的源泉;是推动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最佳途径。因此,我们先后同潞安集团司马矿、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集团、神华包头煤化工公司、华能高碑店热电厂、中关村环保科技园、北京市排水集团(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北京酒仙桥污水处理厂和北京清河污水处理厂)、邯郸东污水处理厂、邯郸西污水处理厂、首钢焦化厂、太原焦化厂、北京燕山石化总公司炼油厂、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处和北京市鹫峰森林实习场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创造有利条件。在实践基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安排学生轮流开展相应的工业性生产实验。如在首钢焦化厂实习时,学生在指导教师和工程师的指导下,采集并分析焦化废水处理构筑物中水样和泥样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固体(SS)和MLVSS等参数,在显微镜下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工人师傅指导下,学会记录工艺参数、维护现场运行的工艺设备,调整水处理过程的药剂投加量、分析水处理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处理现场,充分了解污染防治工艺设备和单元构造,并进一步掌握污染控制过程工艺参数的基本取值范围和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完成了“理论-实践-理论”的积累过程,全面提高了学生分析现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助于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工程师。

4总结

第5篇: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 项目运营; 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ki.sxsx.2016.03.017

传统意义上,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细胞,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就业机会的重要提供者,因而,企业是与自然人(包括家庭承包经营)相对应的一种商业化运营实体。法律层面,从事财富创造和经营的实体包括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公司和非法人实体(包括自然人、家庭承包经营、合伙以及未注册成立公司的企业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它们尽管存在着法律性质、经营模式、风险责任等差异,但认识层面,“依附于已有的企业实体”不再是从事生产经营的唯一模式,特别是“互联网+”所带来的经营模式的深刻变革,使商业运营不再完全受制于特定的时空,而是为原子化的自然人个体释放出更广阔、更灵活的商业运营空间。这种转型,辐射于高等教育领域,也解构和建构着高等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成才的新思维,突出体现为:高校在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创新等功能的同时,其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持续增强,而大学生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或单纯的受教育者,而且是直接参与知识创新和财富创造的有生力量,“就业”也不再是广大毕业生的唯一出路,相反,多元就业观念日益被接受,大学生“创业”后劲十足,创业项目的商业模拟训练、小规模实践和实体运营成为在校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部分。这种趋势,得益于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带来的时代机遇,同时,大学生创业训练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建立、发展和形成一套成熟的培育机制,便于尽早地发掘苗子、挖掘潜力,为有志从事创业的学子提供完善而有力的支持。

一、大学生创业的发展现状透视

“创业是指创业主体整合创业团队、筹备创业所需资源、在一定的创业环境中识别并把握创业机会,通过创建新的商业运营模式为客户提品和服务,创造新组织或开展新业务的价值创造过程。”[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加快了创新创业的步伐,政府与高校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予以高度重视,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有力地营造了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社会氛围,也调动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初步形成了政府、高校、大学生“三位一体”、纵向联动的立体化创业格局。

(一)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大力支持

政府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引导者和政策支持者。2015年5月1日,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重点强调“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完善管理体制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实现基金滚动使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2]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文件,比如《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启发、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创业准入门槛、创业场所、资金扶持、融资担保、税收减免、公共服务等作出了较全面的规定;再如,保定市启动“创业就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各类创业孵化园将达到60家”,“ 将新增创业担保贷款2.78亿元”,“ 创业培训将实现8.35万人”,“将扶助4.2万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2.5万人”,等等。[3]总体而言,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主要体现为政策支持与优惠服务,包括:一是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科技园、孵化器,评选创业示范园,组织举办创业论坛等活动,持续地打造创业平台、宣传政策、交流经验和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二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项财政资金、政府贴息贷款、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资金扶持;三是工商、税务、人社、户籍等部门联动,为大学生创业的证照办理、税收征收与减免、档案保管、落户等提供便利服务;四是对大学生注册成立的创业实体,提供税收减免、政府采购招标、科技成果转化等的优先优惠政策和奖励。这些措施,为推动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便利的政策环境。

(二)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与实践指导

高校是大学生创业工作的直接推动者。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成立大学生创业平台,通过课程培训、项目指导、项目孵化、实体运营等,将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孵化注册为公司实体,实行商业化运营。比如,华北电力大学坚持“学科支撑、创新引领、创业驱动、服务为本”的工作理念,涵盖项目凝练、孕育、孵化和转化等,构建了“创新为基、创业为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

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与实践指导主要体现为:一是开展课程培训和创业实践教育,开设了通识性知识、专业技能、管理知识和创业实践等课程,夯实大学生创业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二是采取项目制,建立由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以及院系等共同组成的创业教育与项目凝练机制,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等各部门根据其职能征集和各类创业项目选题(指南),吸纳大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以项目为依托,进行创新创业的策划、调研、筹备、试运行和实体运营;三是对入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予以资金支持,通过大学生创业经费拨款、专项基金、社会投资、校友投资等多元渠道筹措创业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经济保障;四是配备由企业导师和校内专家共同组成的高规格导师,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五是以国际、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项目竞赛为抓手,鼓励、扶持和指导大学生创业项目积极参与各类竞赛,以此为契机,支持大学生申请专利、撰写调研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等,形成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成果,推动项目质量提升;六是组织大学生参与各类项目推介会和路演,将具有市场前景、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推向市场,吸纳企业家和投资者对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洽谈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商业化运营提供市场化的指导和投资支持,实现项目成果的市场转化。

(三)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

大学生是创业教育的接受者和基本主体,“大学生创业是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干自己从来没有干过的事业,自主生产、经营和管理。”[4]大一适应期,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专业教师利用班会、经验交流会等,对大学生进行目标教育,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未来发展目标(就业、考研、出国、创业等)作为目标教育的重要部分,经过大一学年的调适期,一般而言,自大二以来,大部分学生已确立了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主动地关注创新创业竞赛、创业项目征集等信息,一些同学也较早地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中。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总体认知与参与状况可归纳为:一是充分地认识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良好机遇,主动关注与之相关的信息,创新创业热情较高;二是以专业知识的提升与应用为基础,以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和竞赛为依托,主动联系导师,自愿组队,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并涌现出国际国家级精品项目和优秀成果;三是大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类平台和机会,扎实进行技术研发和商业路演,经学校的精心培育,将成熟的项目推向市场,孵化为公司实体,实行商业化运营。由此可见,大学生不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且是知识创新和成果创造的重要参与者;不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受众,而且是创新创业的实践主体;“大学生开办公司”不再是“神话”、“传说”或“另类”现象,而是在国家鼓励和支持下的“新常态”。

二、大学生创业项目商业化运营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尽管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对“创业”的热情饱满,但目前发展尚不成熟,特别是离商业化运营存在较大差距,亟待进一步解决。

(一)观念滞后:学习与商业化创业不兼容

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应当“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宜过多地从事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活动,特别将从事商业活动视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造成这种认识误区的原因在于:首先,中国古代文化中将“商”作为一种“低贱”的职业,与正统观点中“学而优则仕”无法媲美,尽管现代社会并不排斥商业,但人们的思想观念远远没有转变到“学而优则商”上来,何况大学被誉为“象牙塔”,大学生应当“术业有专攻”,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读书人”;其次,很多人也片面地将“创业”理解为“销售”,认为推销产品是一件毫无技术含量的事情,大学生不应将美好青春浪费在推销产品上,而且家长含辛茹苦将孩子抚养成人,孩子也经奋力拼搏跨过高考这座“独木桥”,进入大学后就应珍惜光阴,延续长期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不应参与“商业”类的“邪门歪道”,甚至一些家长对于孩子毕业后从事销售业务,也感觉到“很无颜面”,孩子考上大学时的自豪感蜕变为“脸上无光”;最后,高等教育是专业性教育,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从未接触到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大学阶段主要是学习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不能“没学会走,就想学着飞”,担心大学生在不具备专业基础的情况下“创业”,不仅耽误专业知识学习,而且无专业基础也就不具备充分的创业能力,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纯属虚度光阴,荒废青春年华。基于这些认识误区,目前尚未完善形成“大众创业”的社会氛围,相当部分人对大学生创业抱着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

(二)定位不明:大学生创业何去何从

就“大学生创业”自身而言,尽管一些地方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文件和政策,但大学生创业的定位仍不明晰,除了少数项目经过精心培育推向市场孵化为公司实体外,作为创业主体,很多大学生创业者临近毕业时也很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跟踪和对创业者的深度访谈结果表明,很多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具有功利性,主要目的在于为保研、评优、出国等增加“资本”;同时,各类官方或重量级的比赛项目对于大学生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参赛获奖所得到的心理优越感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这就导致大学生创业不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除了少数大学生创业者将“创业”作为毕业后持之以恒的“事业”外,大部分大学生只是以参与者的身份投入到创业项目中,他们不具备以合伙人的身份进行创业的责任感,项目进展也参差不齐,很多项目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作为最具创新创业潜力且拥有互联网优势的大学生群体,实际执行或参与创业的人数屈指可数,绝大多数毕业生未将自主创业作为其未来职业的首选”,[5]无论是项目负责人还是主要参与者,临近毕业时也往往是“两手准备”,将主要精力投向求职、保研等,如果这些创业项目无法通过恰当的机制吸纳“后继者”,就很可能随着原始创业者“各奔前程”而告终。

(三)资金匮乏:创业运营经费受限

近年来,政府、高校、社会各界纷纷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但对于创业项目而言,资金匮乏仍是制约创业项目发展的突出因素。很多高校对于初次入选的创业项目,资助额为1000元至3000元,主要用于购买必要的器材设备以及前期的调研论证,这对于具体项目的运营而言可谓捉襟见肘。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者只能将精力和眼光局限于“大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比如,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撰写项目企划、在实验室进行简单的数据试验、撰写分析报告、进行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等,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市场调研、商业化经营和市场额分析等,只能主要在校园内从事创业活动;另一方面,“从家庭来看,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难以提供创业资金,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又不一定有创业意愿,创业资金与创业意愿的不匹配造成创业活动难以展开”,[6]受制于资金,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培育和成长可以用“异常艰辛”来形容,很多项目的市场前景很好,但大学生自身无法整合社会资源,不能以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为基础形成规模,在未孵化成公司实体之前也很难吸纳社会资金的注入,而大学生自身并无经济来源,除了极少数大学生受到家长的经济支持外,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毕业时无法将创业项目推向市场,这就导致创业项目的短期化、阶段化甚至被市场边缘化,无法真正地作为市场主体,通过商业化运营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创业的可持续性。

(四)技术主导:市场对接不到位

思想观念、创业定位、资金受限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创业的一般模式是“走技术路线”,即在校大学生主要运用专业知识从事技术研发与创新,但与诸如“基于网络领域的技术型创业模式”[7]的差距较大。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经过前期调研分析,撰写商业策划书、实证调研报告、对策建议或者发表学术论文,形成文本成果;二是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形成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三是对上述文本成果或知识产权成果进行市场推广,实现成果的市场转化;四是以技术成果为基础,筹措资金,组建团队,成立实体,实行商业化运营。目前,绝大部分创业项目停留在前三类,也就是技术创新位于主导地位,包括知识产权成果的市场转化在内,这些项目距离商业化的“创业”还很遥远。此外,技术研发的周期一般较长,研发成功率也非定数,在短短四年内(大学生创业主要集中在大二和大三两年)实现从“技术”到“创业”的跨越也非易事。“创业”是一种商业化的市场行为,技术主导下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直接参与市场运作的机会很少,很难通过市场经营为创业提供较为持久的流动资金,这就导致创业项目主要只能在校园的封闭空间内向技术纵深方向发展。

三、大学生创业项目商业化运营的培育机制

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校园,其年龄、知识、性格、阅历等自身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创业与成熟企业的市场经营存在显著差别,这是大学生创业不容忽视的客观现象。因此,不能苛求大学生创业项目完善达到商业化运营的成熟水平,但作为未来的市场经营主体,大学生创业项目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应当着眼于“商业化运营”,将着力点放在“培育”上,通过建立科学的培育机制,将创业项目推向市场,并使之尽快地适应市场,在竞争中体现相对优势,从而走上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道路。

(一)加强“创新+创业”的层级化教育

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转变需要较长时期的宣传引导,“由于大学生校内创业实践的蓬勃发展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在‘创新’向‘创新创业’并重的转型期,‘创新驱动型’创业模式较为普遍,实质上秉承的是‘创新―创业’的发展路线”,[8]但对于大学生而言,应当立足于“互联网+”时代,加强“创新+创业”的层级化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商业思维,将其长期被压抑的经济意识释放出来,形成对“创业”的立体化认识,从“创新”升华为“创业”,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业”的大潮中,将“创业”作为“事业”去做。这种理念的转变,主要寄寓高校的常态化教育,特别是经济常识和法律知识教育,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经济环境下,作为自然人的大学生,不仅参与生产和消费环节,而且也是流通环节的“微主体”,无论是在已有企业中从事生产或流通(经营)业务还是自主创业,均属于商事行为,应具备法律风险意识和经济意识;而“互联网+”时代的创业,不再是传统的资本密集型或劳动力密集型,而是高智力主导下的创意或服务制胜,“小而精、求品味、重品质、个性化定制”成为现代消费的一大趋势,“谁运营了创意,谁就抢占了先机”,当代大学生应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将创新成果及时地投向市场,运用商业思维去经营创新成果,实现“创新”与“创业”的对接。为此,专业课教学中,可加入适度的技术前沿教育,解析具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帮助大学生激发创新闪光点,捕捉商业化运营的可行性,作为创业项目的重要来源。

(二)探索创业项目与企业运营的实质对接

目前,很多高校建立了与企业的密切联系,聘请著名企业家作为大学生创业的企业导师,进行商业化运营的指导;鼓励或组织大学生深入企业实习或见习;毕业设计环节,吸纳企业导师进行毕业指导,等等。这些举措,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但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一方面,企业导师的创业指导主要侧重于技术评估和商业化经营的一般模式,缺乏针对性,大学生也缺乏亲历体验;另一方面,大学生企业实习或见习,主要获得的是直观感受,而无法深入了解企业运营的真实状态,导致“创业教育实施方式与社会实践脱节”,调研数据表明,“有48.9%的学生听过相关讲座,28.6%的学生参加过创业社团,有 21.7%的学生在校接受过创业课程教育,仅有 0.8%的学生参加过创业实践活动”。[9]这导致当前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的个体化需要。为此,可探索建立创业项目与企业运营的实质对接机制,鼓励大学生利用暑假、寒假等,深入与创业项目最密切的企业,共同做项目,通过这类企业“以老带新”,从模拟实训迈向“借壳”运营,帮助大学生熟悉企业运营的具体流程、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真正地参与到企业运营中,然后进一步凝练项目方向,甚至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在创业项目与企业运营的实质对接和良性互动中,指导大学生创业者明确未来的商业化运营方向,比如加盟该企业、技术入股经营该企业或明确市场定位独立创业等,实现创业项目商业运营模式的多元化。

(三)推进创业项目过程管理的市场化

推进创业项目与企业运营的实质对接机制建构。由于企业与创业项目在业务、技术、市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这不仅便于企业对创业项目的市场化指导,而且一方面,企业可将创业项目作为自身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类似于在高校的一个实验基地),将自己所需进一步研发和论证的项目交由大学生创业者去做,企业对创业项目的事实予以市场化指导,促使项目目标最大限度地与市场需求相契合;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者可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项目运营机会,与市场保持“零距离”接触,使项目成果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就项目管理而言,企业导师不再仅仅是项目指导者,或者受高校之邀为创业者做讲座等培训,而且对项目发展负有伦理责任,大学生创业项目作为企业核心业务在高校的一个分支,这能督促企业导师以企业家的责任感对待创业项目,避免大学生凭借“一腔热血”在茫茫市场中摸索。为此,对于高校和大学生创业者而言,重点在于凝练项目主题和寻找适合的企业,然后与企业建立实质性合作机制,创业项目孕育阶段,可将之定位为企业外驻高校的一个项目部或分公司,采取市场化的过程管理和运营,创业项目孵化成功后,根据合作协议,选择适合的商业运营模式,将之推向市场,实现创业项目的实体运营。

(四)完善大学生创业支持的配套机制

大学生创业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对于创业者而言,首先应当牢固树立团队合作的理念,切实克服“单打独斗”或“一枝独秀”的思想,尽可能地向社会借力,寻求资源的最大限度整合。就支持机制而言,主要包括:一是高校内部、同一区域高校乃至行业或跨行业,逐渐建立不同层级的创业联盟,以项目制的形式灵活整合资源,实行资源共享,最初可在高校内部深化创业俱乐部的运行模式,各个创业项目团队之间进行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共享互用。二是建立完备的治理结构,实行创业项目内部的准公司化运营,高年级创业者在离任之前,必须完成创业项目的新老交接,保证项目运营的可持续性。三是高校可探索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对于有志从事创业的大学生,经家长同意,办理无期限的休学手续,为其创业提供时间和精力保证;创业者复学修学分时,对其实行社会化管理,按学分收费,只要达到课程合格要求就计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则授予毕业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相应的学位。四是资金支持方面,应当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基本目标在于纠正市场的外部性与不完全竞争性,促进大学生创业”,[10]因此,资金支持可实行阶段化管理,处于项目策划孕育期的经费,通过政府和高校予以资助;对于与企业建立实质对接的项目,可通过协议方式吸纳企业资金;对确有市场前景、具有继续支持价值但尚未寻求合适的企业支持的创业项目,高校可以股权投资的方式予以支持,孵化为独立的公司实体运营后,高校转让股权撤出项目。

四、结论

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与企业的实质性合作与对接机制,是以商业化运营模式进行创业项目培育的可行路径。由此构建的基本框架是:大学生入学后,通过专业课老师和创业指导课程等,发掘创业苗子,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确立适切的项目主题;然后通过遴选机制,对于入选大学生创业平台的项目,高校予以前期的资金、培训等支持,同时引导大学生搜索与项目主题相关的企业,通过路演和洽谈,建立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机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项目的市场需求),通过创业项目进行企业在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专项或综合性需求的实验或试点,进而争取企业资金的支持,并采取商业化运营;对于尚未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的创业项目,高校可通过创业平台,向校内课题组以及企业等进行推介或予以后续支持,促进创业项目不断走向成熟,最终达到孵化为商业化运营的实体。

参考文献:

[1]姚毓春,赵闯,张舒婷.大学生创业模式: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吉林省大学生科技园创业企业的调朔治[J].青年研究,2014,(4).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1).

[3]金丽,刘继伟,杨鑫.我市“创业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启动[N].保定日报,2016-04-01(01).

[4]吴方鹏.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创业创新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

[5]刘敏.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1).

[6]马亮,朱剑平,陈琦.大学生创业瓶颈及优化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3).

[7]孙建萍,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分析[J].对外经贸,2012,(1).

[8]陈焘,李柏红.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运营的法律解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6,(1).

第6篇:科技园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借鉴;广东技工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021-03

一、引言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2009年以来开始推进实施“双百双向”师资培训交流工程,其中有一个子项目就是选派技工院校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赴新加坡培训学习。截至目前为止,已选送了10批次共217名技工院校领导和专业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培训学习,笔者作为项目的主要组织者,见证了许多参训者回国后对南洋理工学院的称道和对学习成果的分享。同时,笔者也有幸于2010年11月7日-27日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 Polytechnic,简称NYP)的进行为期三周的培训,亲临其境,收获颇丰,通过专家授课、研讨交流和实地参观考察,体验了南洋理工学院的先进办学理念、优雅的人文环境和成功的办学模式,其中,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其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

二、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做法

(一)科学严谨的教师招聘和绩效评价方式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教师招聘重经历

南洋理工学院根据专业及课程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招聘教师,特别重视应聘人员的工作经历。应聘教师岗位的人员只需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即可,但根据专业性质不同要求具有2-5年不等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熟悉企业生产一线,具有现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较强的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讲解示范表述能力。除上述规定的一些基本条件外,整个招聘程序非常严格,还将通过面试考察其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应聘者需经过三次面试,通过课程经理和系主任、人事部和相关部门、院长层层考核通过后,才能得以录用。

2、教师考核评价重绩效

NYP对教师采取合同聘任管理,一般情况下,学院与应聘者签订一份为期两年的聘任合同,两年合同到期后,如果考核不合格,学校将拒绝续签合同;若经考核合格,学校将续签为期三年的聘任合同。同时,学院对教师实施每学期一次的教师绩效评价,考核的内容包括:一是工作态度及表现,包括奉献精神、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可靠性、进取精神、领导潜力等。二是教学工作及表现,包括教学能力、教学准备工作、沟通能力、学生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课程开发与建设等。三是非教学工作表现,包括联系校企合作情况、承担非教学任务情况、资源计划与使用绩效、工作质量等。总体而言,NYP对教师的考核比较重视业绩,不仅考核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还要考核其承担学术事务、校企联系、项目与技术开发、学生项目导师、在职进修培训工作、学生班主任工作和国际交流合作事务等的绩效情况。绩效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学期奖金直接挂钩,学校奖金采用保密形式发放,对于考核结果较差的教师,进行谈话辅导或解聘。

(二)创新卓著的“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公认标志。这个独树一格的人才培训模式,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赢得社会的一致赞赏。它以学院为本位,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全方位营造工厂实践环境,为学生研发项目、体验工作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缩短教学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毕业后即能胜任岗位工作。这同时也成为学院专能开发和教职员专业培训的重要途径。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其目的就是在学校里面,塑造一个企业环境与学院教学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工业项目”便是其一个重要环节。在项目过程中,教师作为项目经理,也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开发能力。他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钻研与提升技能,师生协作,携手解决企业所面对的成本、质量及产品性能等难题。在“教学工厂”模式下,核心教学及项目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这个过程中一起学习,一起研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使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及实践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建设先进完备的师资培训和能力开发体系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NYP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学院十分注重教职员工的培训与能力开发,非常强调教师的终身学习,将其看作支撑学院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学院提出的无界化人力资源培育策略为教职员工提供了能力发展多元的机会和无限的可能性,每个员工每年有25天的培训学习时间。通过入职培训、新技能培训、企业项目、研发项目、岗位培训、专业能力转向培训、管理干部培训、海外实习、学历教育提升等方式让教职员工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使到职业“无货架寿命”,知识和能力永葆新鲜。NYP在师资培训和能力开发中独具特色的方面有:一是专能开发。“专能开发是南洋理工学院六项办学策略之一,指把不同专业背景与才能的教职员组成多元技能专业小组,让他们更有效地各展所长及互相配合,开发教职员的潜能和学院的专业能力,寻求整体综合成果。”NYP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各种项目的开发和在职培训,要求教师要主动保持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了解企业的技术状况和最新的技术需求,使其专业能力得到不断的开发和提升。二是专业能力转向培训。所谓能力转向就是因应技术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的变化,学院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和人力资源的重新部署,考虑部分教职员的学历背景、专业领域、专业能力与经验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学院为他们提供培训平台与途径,实现能力转向。能力转向是一个富有战略性、变革性的创新;是NYP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以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全体教职员共同应对变迁挑战的重要策略。

(四)灵活多样的教师发展平台是教师知识和能力永葆新鲜的制胜法宝

NYP主张教职员不断学习,鼓励个人学习及其相互分享心得。学院不断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搭建“无界化”合作平台和学习型组织平台等形式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无限的发展前景。

1、搭建“无界化”的合作平台

NYP倡导“无界化”的教育理念,组建“无界化”团队,搭建“无界化”合作平台。如在校园建设上把学校的教学楼群通过走廊连接起来,把工程、信息科技、互动与数码媒体等教学系揉合起成一个“综合科技园”。NYP提倡教学无界化,项目无界化,合作无界化,强调跨部门和跨学科的项目学习与合作在教学工厂理念中的重要性,鼓励不同学系之间的学生与教职员通过联合工程项目、商业项目以及各系之间的教学活动相互交流。譬如,制造光碟自动借还机、设计开发机桥控制软件等教学项目,需要工程系与信息系的合作。无界化的合作充分体现团队精神,促进了学院创新发展。

2、学习型组织平台

(1)建立分享、组织学习、交流对话平台。如每周三下午院长和教师代表举行一个交流茶会,双方一起喝茶、讨论交流,探讨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出谋献策。

(2)建设经验积累与分享系统。AES是南洋理工学院开发的经验知识库,学院把项目开发所积累的经验系统化的搜集并上传到AES系统中,以便大家分享相关的经验与知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3)建立健全事后检讨制度。在重要事件过后,针对有关件的执行进行分析和检讨,并从中学习有用经验,以便努力把未来的事件办得更好。

(4)搭建阅读、反映和分享平台。NYP鼓励教职员在阅读最新书籍后,与同事分享阅读心得和观点,如我们在与NYP原院长林靖东先生的交流访谈中,他明确指出每周他要抽出约12个小时来阅读,了解科技的新资讯。

三、广东技工教育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1、师资来源结构不合理

笔者有幸于2012年6月上旬参加了广东省人社厅组织的对全省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调研活动,调研数据显示,直接从高校毕业到技工院校任教的占比为46.93%,从企业调入的却只有22.01%,直接从高校毕业的教师,他们大都缺乏专业实践经验,技术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难以给学生良好的技术示范和指导,难以真正达到“工学一体”教学目标。

2、教师的学历、职称和技能结构不合理

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仅占5.7%,高学历教师少;专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比为13.9%,中级职称的占比为36.9%,初级职称的占比为34.5%,没有职称的占比为14.7%,没有形成“橄榄型”的职称结构;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占比为14.91%,在专职教师中高技能人才太少,不利于技工院校开展技能教育。

3、师生比失衡

专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达到1∶32,师生比远远超过国家人社部规定的1∶18。学校教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如广州市某技师学院教师每周课时量高达27学时。

(二)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不健全

1、一体化”教师标准和认定程序不够清晰。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培养一体化教师的力度不够。

2、培养培训制度不够完善。一是教师的培养和准入制度不健全。二是缺乏专门机构负责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三是经费保障乏力,缺少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导致培养培训政策成为“空头支票”,培训设施设备、场地等条件难以保证,教师培训津补贴得不到保障,造成工学矛盾,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四是培训项目缺乏吸引力。

3、激励与评价考核制度不够科学。通过调研座谈发现,师资队伍建设的激励政策倾斜性不够,难以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教师的考核评估也流于形式,教师做好做差一个样。另外,教师参与培训未能作为考核指标与自身教学评价考核完全挂钩。

(三)师资培训力度不足

目前,我省技工院校的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奖惩机制仍未完善。仍未有专门为技工教育培养师资的培训学院,师资培训机制仍未健全。

1、工学矛盾突出。由于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很难安排出一段时间参加培训。据问卷调查,回答“参加培训最大的困难是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的占39.6%。

2、培训机会不足,培训时间得不到保证。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培训最大的困难是培训机会不足”的占37.6%,一年参加教师培训时间总和12天以下的占56.5%(根据《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的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必须参加12天以上的继续教育学习)。另外,个别学校领导也因重视不够或是学校经费不足等原因,派出教师参加培训的人数较少。

3、企业实践锻炼少。由于校企合作机制的缺失,目前很多技工院校难以定期安排专业课教师到实习基地或企业参与生产实践或项目开发工作。

四、广东技工教育师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009年底,总书记在视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时提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可以这样说,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培养出一流的技工。当前,针对广东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学习借鉴NYP的经验做法,打造一支具有一流水平的广东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尤显紧迫。

(一)健全技工教育师资建设制度保障

当前,技工教育师资建设尚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结合此次师资调研情况,建议:

1、出台《广东省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对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省技工院校教师的引进、培训、考核、晋升发展等方面作全面的规划。

2、统筹全省师资培训,设立师资培训专项资金,建立健全师资培训制度。

3、完善教师的招聘与准入制度。既要按照当前的有关规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外,也要出台学校招收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高技能人才的具体操作办法。

4、加紧研究制定“一体化”教师的标准和认定办法,加快一体化教师的培养步伐。

5、制定全省教师考评与激励机制,解决教师考评难的问题,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开展省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评选和认定工作。增设技工院校正高级职称评聘,畅通教师成长通道。

(二)探索搭建校企合作师资培养平台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理念是将企业环境引入学校,把企业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教师要进行项目的设计和开发,教学中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的实施,“源于企业,用于企业”,与企业建立开拓性策略伙伴关系。建议在省原有的“百校千企”和“校园对接产业园”等校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企业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各地校企合作紧密型企业的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安排教师到企业参与培训,跟班上岗,有针对性的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把握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实施校企双制办学模式,探索校企结合互利“双赢”的发展道路。教师的科研课题围绕着企业的生产需要来进行,将研究的课题或项目带到教学中,转化为教学项目,以此完成技工教育的实践教学任务,借以提高教师的项目开发和应用能力,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和搭建平台。

(三)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

1、加强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以省级基地为导向、市级基地为主体,逐步构建“中心+基地”模式的技工院校省级师资培训网络。

2、统筹好全省师资培训工作,开展灵活多样的师资培训活动,保证教师培训时间和质量。每年年初省厅统筹做好全年的师资培训计划,在做好原新教师入职培训、班主任岗位培训、在职教师培训等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打造“双百双向”师资培训名牌项目,积极尝试开展技工教育师资“省级培训”项目。

3、借鉴NYP“无界化”的理念,开展师资结对工程,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2012年以来,省厅实施的“青蓝工程”师资结对帮扶工作,组织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的青年教师到珠三角优质技工院校进行跟岗学习,效果非常突出。下一步建议一方面进一步推广“师徒结对”、“一帮一”等帮扶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组建由技工教育、高等教育、企业专家构成的“技工院校师资培训讲师团”,“讲师团”采取专家库形式,依托省级师资培训基地开展师资培训,对欠发达地区也可采取“送教上门”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四是推进技工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竞赛活动。通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教研教改、考察参观、校际交流等活动,拓宽教师视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

NYP的培训之旅,收获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新理念、机制、做法和经验,相比较而言,我们确实存在较大差距。我们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汲取和借鉴NYP的成功经验,结合广东的实际,从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和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完善,从而促进广东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大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承先.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常州市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赵玉.试论南洋理工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

[3]葛廷友.谈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创新[J].辽宁高职学报,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