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心理学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人叙事状景,甚是喜好宏大。恰如前些年基辛格博士的《Diplomacy》被译成《大外交》,这本《The Future of Management》也被夸张为《管理大未来》,或许因为作者之一曾经有过类似的著作被译为《竞争大未来》。如此“大”之,终究难以掰扯清楚到底是书大、作者大,还是书中描述的事体大,抑或给人的感觉大。总之,崇大、攀大,大概是国人的积极误读与自作多情。就算西文作者本人原本意欲“大”之,也通常不敢如此明目张胆。
实话实说,加里・哈默(Gary Hamel)是一个悟性极佳、洞察力极强的作者。
游走于世界一流的管理学者与实践者之间,自然会看到一些有趣的企业,接触到一些有趣的人,听到一些有趣的观点与事情。加之思维敏捷,文笔优美流畅,写出来的书,好看可读,并不奇怪。在当今“大师”满天飞的年代,称之为大师,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儿。然而,大师攒一本书,是否就注定是巨著呢?未必。此书亦不例外。
看了一本书,听说一些新观点,知道一些新案例,受到一些新启发,足矣。如果一本书能够搞定乾坤,要么著者是天才,要么读者是蠢材,或者二者同时成立。当知,看一场梅兰芳的新戏,并不一定就窥知京剧大未来,但是,这并不影响欣赏梅老板的那场戏,仅此而已。以这种心态来读书,则像戏迷看戏品戏,书也就被摆在了适当的位置,其主要价值在于认知感应与审美体验。如此,此书尚值一读。
如果谁搞个现代京剧《梅兰芳开创京剧大未来》,恐怕很搞笑;而更搞笑的是,这种搞笑本身已经被认为是严肃的艺术创作。未来的京剧界是什么样的呢?京剧,好在仅就旦角而言,就有四大名旦及张君秋,并非一枝独秀。未来的管理是什么样呢?是否家家学“谷歌”、人人仿“全食”(Whole Foods)?是否就是作者所极力提倡的那种所谓的“The”未来呢?作者如此地自信,恐怕给译者(或出版者)往“大”上走背书了默许。
写一本书,提倡一种观点、说法,甚至理论体系,至少要介绍其概念基础、前提条件、适用范围,而这种写法,是畅销书所不屑关照的。畅销书首先要强调“传统的”或者“现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统统都没用了。我们需要全新的模式云云。哈默博士此书的开篇,恰恰就是这样可以预见地耸人听闻。很难想象梅大师会说“传统的皮黄已经不适应现代京剧要求了,需要全新的声腔体系。”
什么是新腔呢?接下来作者重申“管理创新”如何重要,并举例(Anecdotal Evidence)阐述如何创建“目标社区”和“创新民主机制”,同时强调要注重“时时进化创新”。然后,作者鼓励管理者“挣脱旧桎梏”,“拥抱新准则”,开启创新思维,引领创新潮流,管理创新2.0,等等。按照保守的估计,再过20年,再写“管理大大未来”时,这些标题也仍然不会过时。只需将2.0改成3.5或者C21D30。
记得当年陈岱孙先生曾言,浸于经济学说史之研究既久,每当一种新的理论出现,总是情不自禁地在心里掂量:这一理论在学说史上究竟能占一章,一节,一段,甚至只是一次提名。同样,一本书,在管理思想史上能否获得一次提名,换句话说,若干年后,一本书是否还会有人研读,应该是判断其存在价值的一个最基本的尺度。
哈默与Prahalad教授当年有关战略意图(Strategic Intent)的描述可谓精彩,有关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总结可谓扎实,映衬着学界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晶。而其后的著述,则日益沉浸于自我营造的语境与灵感。虽如此,智者箴言,对许多初入道者而言,仍然会受益匪浅。
一本有分量的著作所必需的案头工作,调查研究,分析思考,整理编纂等,其工作量,少则三年五载,通常十年八年,多则甚至数十年。按这种标准来衡量,现在出书的周期可能已经短于当年日报新闻稿的准备周期。某些所谓的“大师”,一年能攒好几本书,而且自然是一本比一本新。至少各类日报不会自鸣得意地标榜说我们今天印的东西比昨天的新。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一般可能发生学习的内部,也会在不同类型的学习与经验之间出现。其中包括:(1)按照学生的角度,学生可以从学习经验为出发点,并以此为基础理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概括学习经验的同时,实现了理论系统化,原有的经验得以改造,实现了新的认知,从而使学生的心理结构得以完善。(2)按照教师和培训者的角度,在教学和培训的过程中,将迁移原则运用其中,使教学内容得以有效地展开,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有效率。并且会使学生在所创设的情境中,将原有的经验自觉地应用于其中,以防止其惰性化发展。(3)学习与学生个体的发展。经过多次的实践教学证明,学生的心理对学习会有所排斥,而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教育依据个体的发展且同时教育又能促进个体的发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学习规律充分地利用起来,结合自身特点来完成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高职学生学习心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1.高职学生的整体特质:高职学生的学习一般以实用性专业课程为主,对于课堂理论学习往往不会重视。这就会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信心不足、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不高。
2.学生个体差异:高职学生的成绩普遍都不怎么理想,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其中还存在着偏科生。偏科生总体成绩偏差,但是其中某一学科的成绩突出。偏科生在高职的生源中占较大比例。所以,对高职教育组织来讲,在入学成绩整体偏低的情况下,学生的成绩皆呈现出“橄榄型”。
三、在教育心理学的视野高职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途径
1.激发学习动机:激励是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之一。因为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所以对其自信心的激励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办法。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会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欲望。
2.学习迁移:这就需要教师要熟悉教材并且能够熟练掌握教材的结构,实施启发式教学并将其功能性充分地发挥出来。对于新知识与学生的知识水平之间所存在的差距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应加强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3.分层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条件以满足其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在教学中利用学生之间的异质性来进行教学并达到预期效果。
四、结束语
懒惰心理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老师存在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探究和创造精神。希望老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进行讲述,突
出重点,深讲难点,强化关键点;期望老师提供典型详尽的解题范例,习惯于机械的模仿硬套。事实上,大多数数学老师也乐于此道,沿用传统讲法,课前不布置预习教材,上课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课后不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习惯于黑板、例题、演示一条龙服务。长此以来,学生的钻研精神被压抑;创造潜能被扼杀;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而养成了依靠现成的答案机械化做题,对自己产生不信任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了懒惰的心态。所谓的学习高峰体验只有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的一瞬间闪过心头而已。
浮躁心态
学生养成了懒的习惯,在解题时总希望走捷径,急功求利,急于求成,盲目解题,导致解题出错。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全凭想当然做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
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有从自己记忆资料中去提取与解题有关的信息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
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况、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
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题解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题解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以找到另外的答案?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等。
定势思维
急于求成导致了对问题要求降低,往往只采用一种习惯性方法去解,产生了思维的模式化。这是由于老师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老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使学生形成固定化的思考习惯和解题程式化,意向化,规律化的个性思维策略的连续系统。这种解决数学问题所遵循的某种思维格式和惯性,是数学知识和解题经验技能的汇聚,有利于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思考数学问题,快速求得同类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但也不可否认这种定势思维的单一深化和习惯性增大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思维定向模式发展,解题适应能力提高缓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因而,我们数学老师应该认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领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趣味化引导
一是问题激趣。问题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经努力可以克服困难,但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创造条件寻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
二是情景激趣。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创设主动形象、直观典型的情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语言激趣、变式激趣、新异激趣、迁移激趣、活动激趣等等。
目标引导
数学教师要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包括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和后进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其目标要既有长期性的,又有短期性的。既有总体性的又有阶段性的,既有现实性的又有超前性的。对于学生个体,特别是后进生和尖子生,要努力通过暗示和个别交谈使他们明确目标,给他们加油鼓励。
环境引导
加强班风和学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帮扶学习活动。加强家访,与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使学生有一个“关心、互助、理解、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使学生处于处处有帮助,时时有督促的学习氛围。
榜样引导
教学的最大魅力在于吸引学生的思维。数学老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心中的榜样。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知识点,适度的介绍国内外的著名数学家,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引导学生向班级刻苦学习的同学学习,充分发挥榜样的“近体效应”:以身师范,以人育人。使学生在模仿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感情。
竞赛引导
数学教学是一种无感情的理性教学,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最好的办法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建立竞争体制,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和排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竞赛氛围。
六、学法引导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家庭生活;幸福;夫妻关系;和谐
把人的活动分为公共和私人两个领域,那么婚姻家庭就是被社会所承认的私人空间,夫妻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之一。夫妻关系的好坏关系到家庭生活是否能有序进行,并对社会结构的稳定形成潜在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转变,目前夫妻关系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从心理学的角度解决问题是优化夫妻关系的重要途径,以下将通过对夫妻关系现状分析、影响夫妻关系的心理因素分析、提高心理素质,构建良好夫妻关系三部分进行具体论述。
一、夫妻关系现状分析
1.夫妻关系的转变。我国目前正进行着历史性的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中国的夫妻关系领域必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传统夫妻的生存模式、运作方式必将发生嬗变。中国夫妻关系在组织形式上多样化是社会的必然。现在主流家庭结构的简单化主要是由现阶段我国生育水平下降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它宣告了我国封建男尊女卑夫妻关系的彻底解体。这是文化的胜利,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
2.新时代夫妻关系的形成。从家庭关系的角度看,夫妻关系在家庭中的地位正在上升,出现了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并重,夫妻关系超过亲子关系的情况。根据几千年的儒家理论,传宗接代是婚姻家庭成功的主要指标,家庭结构的重心在纵向,不在横向,即在于亲子关系,不在夫妻关系。但是,随着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尤其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自身价值的思考,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夫妻关系比亲子关系更为重要,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中流砥柱,才是婚姻家庭存在的根本。婚姻家庭人性化,夫妻关系更为平等。现在的婚姻家庭越来越体现现代人的本性。在婚姻家庭中,人们引入“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尊重个体,强调个性。“男主外、女主内”的旧婚姻模式受到颠覆,双方被要求平等地分担家务,也平等地承担经济责任。社会变革带来人性解放,突出表现在性文明和性健康日益深入民心。夫妻经济平等、人格平等,包括性生活平等,成为现代家庭稳定的基础。
3.夫妻关系存在的问题。虽然,总体来说,夫妻关系趋向于平等,但是平等并不代表着和谐,现阶段,我国的夫妻关系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婚外性关系、离婚、破坏一夫一妻制、家庭暴力等。(1)婚外性关系。婚外性关系。严肃而合法的性关系是我国传统婚姻家庭的核心。对外开放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西方婚恋包括性观念传入我国,并逐渐有了市场。除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模式外,婚前、婚外、非婚同居、试婚等形式在我国一定人群中较普遍地存在。(2)离婚。离婚率急剧增高,无过错离婚、良性离婚、协议离婚成为主流。“破则离”正被人们所接受。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离婚队伍的扩大,人们对离婚现象已经见怪不怪,熟视无睹,甚至变成了同情、默许和赞许。认为离婚者比那些陷在婚姻危机泥潭中不能自拔的人更清醒、更理智。离婚很可能变得没有具体的事件作为明确的理由,仅仅是生活的平淡乏味、配偶双方交流的障碍与相处的疲惫,均会导致“无过错离婚”。而且,孩子已经不再成为离婚的障碍,“良性离婚”使离婚家庭的孩子不受伤害成为可能。孩子面对的不是“单亲家庭”,而是“双核心家庭”,他的父母只是不居住在一起,这绝不意味着他失去了其中任何一方。(3)一夫一妻制的破坏。重婚、纳妾、“包二奶”死灰复燃。现代婚姻家庭由传统的封建婚姻家庭衍变而来,一夫一妻制是现代婚姻的主要特征。然而,一些人受到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较大,在已经结婚之后,对原配不忠,采用各种方法,满足自己的私欲,包括重婚、纳妾、包二奶等等。(4)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屡禁不止。目前因家庭暴力而引起的恶性案件接连不断,这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国家和各个城市都在讨建立反家庭暴力法规问题,可见家庭暴力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二、影响夫妻关系的心理因素
(1)夫妻双方的价值观影响夫妻关系。价值观某种程度上是心理状态的反映,因此也被认为是心理品质的核心。夫妻双方的价值观就是对婚姻的看法和态度,你认为婚姻当中什么东西最重要,最值得追求。生活中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有相对性和特殊性,决定价值观的因素很多:所受的教育、个性、文化与社会环境及个人经验等等。一般来说,为了避免价值观的冲突,最好的办法是婚前多花时间去了解对方,双方都要多说真话,无所不谈。通过谈论生活、社会、家庭、甚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等等,各自的价值观以及不和谐的地方就能表现出来。其次是婚后夫妻双方努力创造符合两个人的新价值观。(2)人格因素影响夫妻关系。在心理学中艾森克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的三个维度为内外向、精神质和神经质。这三者 对婚姻质量的影响各不相同。神经质与精神质特质对夫妻关系的负面影响较大,内、外向特质只影响夫妻关系的部分因子。神经质指情绪的稳定性。一般是介于稳定与不稳定之间。神经质维度得分高的人,为不稳定型,遇事易激动,对刺激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调查显示,神经质得分低的人的夫妻关系要明显好于神经质得分高的人。(3)应对方式影响婚姻满意度。应对方式是指人们为了应对内外环境的要求及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种种方法、手段和策略。它对个体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的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一般选择的应对方式是成熟型,指有助于个体在应对中实现自我价值的策略或方式,这种防御机制被排在最高层级,它属于自我心理成熟的过程,如解决问题、求助等。不成熟型指一些排在最底层的、原始的防御方式,它包括退避、幻想、合理化、自责等。研究发现,婚姻中选择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提高夫妻关系的主观满意度和客观状况,而不成熟应对方式不利于夫妻关系的改善。
三、提高心理素质,构建良好夫妻关系
(1)完善双方的个性以构建良好夫妻关系。夫妻关系中的个性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体拥有成熟的个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夫妻关系中的角色。另一方面夫妻双方不同的个性组合也会影响夫妻关系。总的来说,具有宽容、大度个性的人更容易维持婚姻的和谐。婚前双方要对对方的性格、习惯详细了解,不管是性格相似或是互补,只有最大限度地容忍对方与自己的差异,接受对方性格中的不足,包容对方与自己的不同,婚后才会接受对方在生活方式上对自己的影响,才可以减少许多生活中的摩擦,长期和睦相处。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个性的完善是婚姻和谐幸福的前提,双方的个性相容更是婚姻美满的基础。(2)增强调适能力以排解婚姻中的烦恼。调适主要指的是情绪情感状态的调适。情绪和情感的健康状态对夫妻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良情绪状态的影响。情绪是可以互相传染的,在家庭当中更是如此。二是非理性的情绪表达。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对情绪的认知、调控不够好。保持和谐的婚姻状态必须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式方法,遇到问题时更加理性一些,学会自我调适,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有利于婚姻满意度的提高。(3)提高应对能力以面对婚姻中的压力。调查表明,在面对压力性生活事件时,能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等成熟型应对方式的夫妻,在生活中表现出成熟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其夫妻关系比较好。而采取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如退缩、幻想和自责的夫妻,其夫妻关系更容易出问题。所以,在面对婚姻中压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正确对待存在的问题,不回避。其次,冷静分析存在的矛盾,不夸大。第三,让对方分担自己的压力,不装强。(4)掌握沟通技巧以增进夫妻间的了解。心理专家认为最普遍的婚姻问题是沟通问题,日常生活中的敌意冲突、消极的沟通和互动是导致婚姻破裂、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要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最主要是要避免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消极沟通的模式。包括批评指责、威胁、要求、退缩、沉默等。
参 考 文 献
[1]韩向前,张丽娜.不同军兵种军人婚姻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2)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 研究 热点与重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18-01
一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发展的方向
管理心理学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正式诞生,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莱维特首次提出。他首次以“管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他的专著,而之前都是以“工业心理学”命名研究心理学的著作,将工业心理学更名为管理心理学,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是对工业心理学的有效突破。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体、群体和组织等层面的人的行为以及其影响因素,管理心理学强调人的因素在管理环境中的作用,这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为:领导行为、管理决策、组织变革与发展、团队建设、沟通、激励和跨文化管理等诸多问题,要求能从个体差异的角度研究职务分析、人员选拔、培训、绩效评价和薪酬分配等理论和方式。在全球竞争不断加剧的社会形态下,在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背景中,管理心理学需要得到不断的发展,需要不断研究新问题,在物质资本作用不再突出,而人的因素作用不断加大的情形下,人力资源已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只有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好,才能在科学管理和决策中促进社会更快地发展,管理心理学需要不断提供人如何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知识,不断研究新的管理问题中的心理问题,才能有效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促进人自身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1.研究组织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后,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组织变革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科技的发展带动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促进社会心理的演变,社会组织只有在不断的变革中才能获得一种动态化的平衡。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对企业重组、进行战略管理、跨国公司或是国际合作企业管理的研究成为社会研究的重要内容,管理心理学也开始从对个体理论研究的层面转化为对整个组织层面的研究,只有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才能使企业进行有效的机构调整,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提高员工适应性,实现跨国公司管理组织文化的发展提升。
2.研究领导行为
管理心理学要研究领导行为,通过对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采取的领导行为的研究,以及对不同领导行为对职工不同影响的研究,有效发展领导行为理论。虽然在领导行为研究领域出现过不同的理论,但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是费德勒提出的认知资源利用理论。这种理论强调,决定领导成败的关键因素是认知资源的利用条件,在组织变革中,管理决策因素是关键,对于组织结构的挑战,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研究领导行为比较重视在决策和判断中所采取的认知策略和判断决策问题,分析不同背景下的决策模式,研究权力结构,研究参与体制,研究如何加强决策技能的利用。
3.研究激励问题
管理心理学是在研究激励问题的基础上诞生的,激励问题是研究最多的领域,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所谓的激励,就是激发人内在动机和活力的各种内部或外部的刺激,使人能始终保持兴奋状态,促进工作成效的有效提升。近年来,人们对激励理论的研究没有很大的突破,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对工资报酬制度的设计依然有很大的实际价值。公平理论提出,要对职员进行工资报酬分配时要重视合理性和公平性,使之能获得公平感,这对职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有着重要意义。影响职员工作积极性的更大因素是相对报酬,也就是受到他人收入和自己收入相对比例的影响。
三 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我国管理心理学是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在1979年正式诞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工作动机与激励理论、工作态度与价值取向、领导心理与行为、管理决策与组织变革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而有效的研究,获得了有效的发展,但目前还处于探索学习时期。
我国的管理心理学由借鉴而来,但这种借鉴而来的理论与我国的国情有一定的差距,研究管理心理学要不断调整研究方向,不能全盘西化,要能面对中国现实问题,面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经济政治转型发展的新情况,创新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向,探究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内容,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中国特定管理问题的分析上,在中西对比中,努力探索适合我国管理心理学发展的理论经验和研究方法,不断主动追求个性化研究,使我国心理学研究得到有效发展,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经济政治发展服务。
总之,管理心理学在当今社会上的价值是显著的,对于经济发展,全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借鉴西方的管理心理学理论研究时,也要能依据中国国情,创新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这样,才能促使中国管理心理学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心理学 管理 主观能动 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2 9 文献标识码:A
一、管理心理学的定义
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和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它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现如今的企业和单位都面临着团队建设,团队精神凝聚的重要任务。一个好的团队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管理心理学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企业管理的两种理论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员工辛苦工作了一年,得到了一万元钱的年终奖金。以下是三种故事发展:
1、他的同事们的年终奖只有八千元,他心里十分高兴,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回到家里就要请老婆孩子去高级的餐厅吃饭,还买了礼物送给老婆和孩子。
2、他的同事们的年终奖有一万两千元,他心里有点失落,觉得自己的绩效不比别人差,凭什么奖金就比别人的少,回到家里,想往常一样没有任何的不同,唯一的不同就是一整晚都没精打采,也没有睡好。
3、他的同事们的年终奖有两万元,他的心里十分不平衡,觉得自己的努力都没有得到认可,但是他强压住怒火,回到家里看到孩子在玩,没有学习,就狠狠地训斥了孩子一顿,而后又和妻子吵了一架,把怒火都发泄在了家人的身上。
看完这个故事,尚且不评论这个人的道德品质,我们看其中内含的道理。同样是一万元钱,在这三种情况下给人带来的心里感受却是不同的。人们的幸福感往往是通过与别人对比形成的,“我比他幸福,所以我才是幸福的;我没有他幸福,那么我就是不幸福的”。因此,企业管理的激励理论十分重要。
(一)激励理论。
1、概念。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作为企业,人才流失也正在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问题之一。人们找出了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在于企业激励机制的优劣,留住人才首先应该对企业的激励机制加以改造,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激励就是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使其振作。它是通过某种适当的、健康的刺激,促使完成目标的行为保持高度积极状态的某种心理需求的外在因素。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从而保证企业健康的发展。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当基本需求没有满足时,这些需求会产生强大的驱动力。这五种需要是从低到高逐级上升的过程。需要是一种动态,低层次需要得到相对的满足后,就会上升到较高层次的需要。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小。同一时期内往往存在几种需要,但是,每个时期总有一个需要占主导地位,被称为优势需要,这种需要会强烈地驱使他进行各种行为去满足这种需要。因此管理者必须注意目前职工的优势需要,以便有效地激励他们。低层次需要满足后,不再是一种激励力量,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则会增强激励的力量。
2、激励的形式。激励的具体形式总体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激励的完整内容。精神激励需要物质载体,而物质激励体现一定的精神价值。奖状,奖章等精神激励就是直接借助物质形式体现的。而奖金、奖品等物质激励则意味着企业或社会承认其成绩。企业对人才的激励方式大体上包括:目标激励、竞争激励、奖惩激励、薪资激励等。
(二)期望理论。
在期望理论中,弗鲁姆认为,要运用好期望理论,有效的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就要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1、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2、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3、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奖励程度也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这样激发出的员工的工作动力也不同。
在最开始的故事中,一个人对同样的奖金的三种不同的反应可以看出,期望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尤为重要。
在要求员工时,管理者的期望应略高于员工表现出来的能力,这样即使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员工的成就心理,又能使员工的感到上级的信任与认可,从而充分发挥潜能。
三、企业如何运用理论促进发展
1、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薪水和激励性报酬满足员工的生理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的强大动力。
2、企业要满足员工的安全需要。管理者要为员工建立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3、企业要满足员工的社会交往需要。马斯洛认为,社交需要是指感情与归属上的需要,包括人际交往、友谊、为群体和社会所接受和承认等。人是感情的动物,人们需要被关注,需要友情和爱情。
4、企业要满足员工渴望渴望受到尊重的需要。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是带给员工强大自信动力的最佳途径。
5、企业的管理者要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们要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并获得成就的需要。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关键词:服装生产管理;管理心理学;个性化定制;效率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升级,个性化定制服装的需求逐渐增加,给服装制造商提出了很多新要求,为快速反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制造商需要提高生产效率。服装生产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离不开人工,这就决定了人工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极大。实现智能化生产是服装生产企业的发展趋势,但是非常多企业受限于购入智能化设备成本高,在提升效率方面,只能选择最大化发挥人工作用。应该如何运用管理心理学激发员工在服装生产过程中的动力,促进生产效率,下文我将从服装企业组织和服装生产环节两个环节进行分析。
1从服装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出发
为了使服装企业正常运转,达到生产经营目的,企业需要建立起一个职能分明、层次明确以及富有前瞻性、协调性和制约性的组织架构。在服装企业组织架构设计时,上下级关系是必然产生的,由于服装生产环节复杂,职能部门也较为复杂,服装生产各个环节的权重不一,各个职能部门的职权也随之不同,导致存在复杂繁多的上下级关系。基于此,服装企业中的领导者能否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激励动力的基础是人的需要,只有管理者真正了解员工想要什么,才能制定相应的激励方法。不仅通过他们提交的信息资料进行基础的了解,如家庭成员、经济状况、住房等,还需要通过日常工作,留意其工作表现,交谈中留意其生活变化等。基于了解对员工关怀、支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倾听其建议,中肯赞扬他们所做出的优秀成果。这样管理者才能了解到员工的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将其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结合起来,持续不断地调动职工积极性。领导的行为激励也起着重要作用。领导者的言行举止是员工的标榜,应提高自身素质,以能服人,增强自然影响力,减少行政权力影响力,做到言行一致、标准一致,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2从服装生产环节方面出发
2.1确定业绩。美国亚当斯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如果认为收支比率不相等时,便会感到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产生怨恨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甚至产生挫折感、义愤感、仇恨心理,甚至产生破坏心理。当一家服装工厂同时进行不同的服装款式制作时,不同订单的服装生产件数是不同的。其次,服装各个部位的缝纫工艺难度不同,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也不同,最后导致各个工人的工作量是不同的,但是拿的薪水却一样。传统生产线的复杂导致了员工同工不同酬,便很容易造成员工的不公平心理。产生这种不公平心理后,员工在工作时,就可能产生不负责态度,想着大家做的多和少,好或坏,拿的薪酬是一样的,为什么还要注重质量呢。若多个员工都出现这样的想法,生产效率便下降了,大家都悬在生产及格线上,不思进取,直接影响了服装的交货期和服装质量。采用RFID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计算机,形成电子标签,就能够实时采集工人的工作情况和数量,通过科学的数据对工人的业绩做出判断,给出合理的报酬。做的少、差和做的多、好一看便知,薪酬拿多少完全取决于工人自己,不公平现象也就几乎不存在了,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2.2岗位与职位的分配。应对款式时常变化、个性化定制需求增加的市场现状,工厂通常采用分工生产。其生产形式是把整个制作过程拆解为若干工序,每个工人只负责其中一个部分的制作,做完这一部分后便传递到下一工序,因此岗位的分配和前后工序之间工人的配合非常重要。这是管理者就需要发挥其组织作用。在与员工打好关系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他们擅长什么,个人的目标是什么,将其安排到适合的工作岗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高级需要。人的高级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满足其高级的需要能够有效调动人的积极性。当工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价值完全得到展现时,便能获得高层次的满足,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其次,了解员工们各自的性格和人际关系,理顺关系,主动为员工避免消极因素,使其在工作时保持心情愉悦,这样才能使整个服装生产线畅通无阻。2.3员工的培训。服装作业方法中,以人为对象研究,通过标准化方法节约时间。将每一道工序拆分为单元,将不必要的动作去掉,达到动作经济原则,从而缩短作业时间。这也就是泰勒所提倡的“时间-动作分析”,极大程度方便了管理者通过科学的、明确的数字寻找问题,而不是通过易错的直觉。达到动作经济原则不仅能够了解到职工对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后,对症下药,还能够改善作业的工序和程序,减少作业时间,提升生产效率。当服装款式变化愈加快速、复杂,工人们难免遇见棘手的问题,对于这一点,管理者们应注重对员工的教育与培养。人的需要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当物质方面得到满足时,精神需要便凸显出来。教育和培养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成就战略激励,是提高人的素质的直接途径,将人员培养成人才,不仅局部的生产水平提高了,整个企业的学术氛围更为浓厚,管理水平也相应提高了。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有关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尚存在分歧[1-2]。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创新需求、思维的独立性等方面,它是创新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提。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中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表现为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心理素质的核心,是衡量个体创新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竞争心是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是创新个性的重要表现方面之一,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创新人才在竞争中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虽然在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可支配和强化创新能力;竞争心可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能力更好的发挥和运用;创新能力反过来又能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心。我们认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是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水平的高低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创新心理素质的高低。
心理健康状况作为个体、工作与生活的心理因素,必然会对创新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国内有关创新素质的探讨比较多[3-4],具体的实证性比较少,而有关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有报道,但缺乏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5-6]。鉴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学校创新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 研究
2.1 被试 北京市、河北省两普通中学学生558人,其中男生278人,女生280人,初一生108人,初二生179人,高一生161人,高二生110人。
2.2 测评工具
2.2.1 创新心理素质量表 该量表为王极盛编制,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心三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初步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作答,从1~5分别表示从无、偶尔、时有、经常、总是。
2.2.2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该量表由60个项目组成,共有十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MH1)、偏执(MH2)、敌对(MH3)、人际关系敏感(MH4)、抑郁(MH5)、焦虑(MH6)、学习压力(MH7)、适应不良(MH8)、情绪不稳定(MH9)、心理不平衡性(MH10)。该量表为王极盛(1997)专门针对我国中学生所编制,信度、效度较高[7]。
2.3 施测与数据处理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与统计处理。
3 结果
3.1 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效度
3.1.1 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分别三个子量表各项目得分与其相应的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创新意识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1~0.69之间,创新能力子量表中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5~0.76之间,竞争心子量表中,除第58项与其总分的相关为0.31,其余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2~0.79之间。
3.1.2 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
分别对这三个子量表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将区分度及共通性偏低的8个项目剔除后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卡特尔“陡阶检验”原理,结合碎石图可以看出,创新意识子量表中除因素1的特征值为7.45,其余特征值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1.4%,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4。对创新能力子量表进行同样的分析,发现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5,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8.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1。对竞争心子量表的分析表明,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6,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54.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6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9。
3.1.3 信度分析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三个子量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 a)分别为0.91、0.93、0.94,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分别为0.87、0.88、0.91。
3.2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整体特点
将三个子量表所含项目的评分之和除以其项目数作为该子量表得分,中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上的得分分别为3.38±.76、3.32±.81、3.52±.83。
3.3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3.1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与其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创新意识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抑郁、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呈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
表1 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系数
附图
注:*p<0.05,**p<0.01,***p<0.001,下同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心理健康 护理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公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发病年龄正在向中青年扩大。该类病人既有一般健康人的心理特点,又有病态的特殊表现。为加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分析掌握心脑血管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有目的地制定护理措施,采取针对性护理,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1.分析
临床护理工作多年,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病例分析: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健康人心理状态存在着很大差异,患者表现出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幼稚、敏感、敌对情绪等。
2.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心理因素起到重要作用,对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的目标,是为了有效地应付健康问题和日常的生活要求,是为了能够承受治疗所带来的压力,保持病人达到最佳心身状态,所以提出如下针对性护理措施。
2.1抑郁的护理
抑郁典型症状:“三低”症状,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为主要特征,反映出失望、悲观以及抑郁相联系的认识和身体方面的感受,个别还包括有关死亡思想和自杀观念。抑郁常常与脑血栓、肢体功能丧失有关,病人感觉他们在家庭和社会地位发生动摇,丧失发展个人事业的机会,丧失感成为抑郁病人的情感体验,表现为对异性兴趣减退,容易哭泣,经常责怪自己,感到孤独,前途无望等。对抑郁病人应给与安静的环境,房间的色彩避免太阴暗、凄凉,设施简单安全不能成为自杀工具,危险物品如刀、剪、绳、玻璃、药物等不准带入病室。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睡眠。
给抑郁的病人创造倾诉机会,通过一定的场合向一定的人倾诉苦恼后,心里才会轻松,利用交谈,书写等方式让病人把积压在内心的想法倾诉处来。告知家属态度要温和,主动接触患者,选择其感兴趣的、较为关心的话题进行交流,同时激励患者抒发自己的感受。安排一些他们愿意做的事情,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在家看看电视、报纸,听音乐等,分散其注意力,帮助他们从心理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焦虑的护理
一般指那些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初次来院的人不了解自己的疾病性质和预后,会产生期待性焦虑;与他熟悉的环境和心爱的人分离,会产生分离性焦虑。对抽血、打针等检查与治疗,认为是对自我完整性地破坏。高度焦虑,可增加生理或心理负担,夸大疾病的严重程度,怀疑医护人员解释的真实性,从而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我们要帮助病人分析焦虑的原因,对病人进行疏导,保证夜间睡眠,根据病情安排既需要体能又不需要竞争的项目,如健身器运动、跑步等,以发泄过剩的精力。也可安排静态活动项目,如画画、写感受等,以减低活动量,发泄内心感受。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达到解除焦虑的目的。
2.3强迫症状的护理
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的病人,如怀疑自己的仪表不端庄,做事必须很慢,才觉得做得正确等,这些人多数都是文化层次较高,脑血管硬化,神经传导减慢导致感知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对各种刺激反应变慢,这是一种老化现象,护士要和病人多交流,引导其恢复注意力、反应能力和定向能力,对记忆力差的患者,告知家属,使用备忘录等。
2.4幼稚、敏感病人的护理
由于心脑血管发生不同程度的硬化,可出现行为变得幼稚,有“童心”的表现,依赖心理特别严重,对这类病人要重视生活上给与细致周到的照顾,多抽出时间陪伴,安慰。帮助病人用理智和成熟的思维方式去克服幼稚的情感和行为。在同这些患者交往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有心神不安、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强烈自我意识与消极的期待,如总感觉别人不能理解和同情自己。这种情绪对病人身心影响很大,我们要对这类病人做好情绪调整,维护其自尊心,从开始就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病人感受到相互信任所带来的愉悦情绪,在愉悦中找到自我,从而得到社会和他人的信任和自信。
2.5敌对倾向的护理
敌对可以从三方面来概括:思想、感情、行为,包括厌烦的感觉,摔物,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暴发,如易烦恼、激动等。护士应当非常有耐心、十分的理解和体贴这类病人,用诚恳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安慰病人,注意随时调整病人的情绪,努力帮助病人维持家庭和谐、社会融洽,平时病人之间的接触较多,利用病人之间的交叉影响改变思维角度,避免任何激惹使其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