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影响工程论文范文

影响工程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响工程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影响工程论文

第1篇:影响工程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分析施工布置方案的影响因素特点,指出人们在确定这些指标值时受到模糊性因素的限制很难给出精确值,同时决策过程还受到人们心理、主观意愿和工作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因而决策过程也必然存在模糊性。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布置方案的影响因素分析

施工总体布置方案优劣,涉及到许多因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评价,其评价因素大体有两大类,一类是定性因素,一类是定量因素。属于定性因素的主要有:1.有利生产,易于管理,方便生活的程度;2.在施工流程中,互相协调的程度;3.对主体工程施工和运行的影响;4.满足保安、防火、防洪、环保方面的要求;5.临建工程与永久工程结合的情况等。属于定量因素的指标主要有;1.场地平整土石方工程量和费用;2.土石方开挖利用的程度;3.临建工程建筑安装工程量和费用;4.各种物料的运输工作量和费用;5.征地面积和费用;6.造地还田的面积,建工程的回收率或回收费等。

由于施工布置属于施工规划内容,是人们根据工程经验,结合工程实际资料对未来即将发生情况的一种预测。因此,不论是定性因素,还是定量因素,都存在不确定性。我们知道事件的不确定性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事件是否发生的不确定性一一随机性,事件本身状态的不确定性一一模糊性。一般来说随机性是一种外在因果不确定性,而模糊性是一种内在结构的不确定性。从信息观点看,随机性只涉及信息的量,而模糊性则关系到信息的含义。可以说,模糊性是一种比随机性更深刻、更普遍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主观认识领域,模糊性的作用比随机性的作用重要得多。对于随机性人们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对模糊性得认识和研究正在进行和深入中。凡是有人参与的系统,都要由人进行规划、论证、评价决策、设计和运行管理,因而,不能无视客观外界事物在人脑中反映的不确定性一一模糊性,它是由客观差异的中介过渡性所引起的划分一种不确定性。施工总布置设计也不例外,在施工布置中客观上也存在着大量模糊性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设施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程度的“好”和“一般”是不能以一个准确的数值来描述的。因此,不能无视或回避施工布置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而应客观对待模糊性这种客观存在,了解其规律,为人们规划、论证、评价决策、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由于施工布置涉及的内容较多,方案的影响因素存在模糊性,传统的施工布置虽然考虑了模糊性的存在,但在决策过程中已经将模糊信息精确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模糊优选。故在方案优选中应着重考虑模糊因素的影响,其模糊性上要表现在决策指标、指标权重。对于定量指标,主要是有关工程量和费用的问题,其值可参阅工程资料和设计文件通过计算来确定,计算结果往往和经验参数的取值有关。由于每位工程人员对事物的认识不一样,经验参数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计算结果也是处于某一范围。对于定性指标,可以根据专家的工程经验,可通过专家打分法、集值统计法来确定。这样人的主观因素、知识结构及决策偏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实际中,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以及人们的思维对模糊概念的运用,用精确数来描述就显得很困难,而用“大约”、“左右”等之类得模糊概念来描述就更为合理一些。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目前有许多数学方法可以进行精确计算确定。我们知道,对不同的工程而言,在同一个因素方面其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此时的数学模型很难全面反映实际情况,必须借助于专家的工程经验来评判。

由于以上模糊性的存在,回避或忽略模糊性都是不科学、不全面的。以往那些决策指标值、决策指标权重作为确定值来进行方案优选的方法,必然存在着片面性、局限性。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精确性要求越来越高,所研究的对象趋于复杂化,当复杂到某种程度以后,有意义的精确认识能力反而下降,适当的模糊反而精确。在此,引入模糊数学工具,运用近代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建立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可以为人们考虑客观上存在的模糊性,为合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布置方案设计

作为施工布置中的重点,围绕混凝土系统布置各项临时建筑物。主要有1.各种仓库、料堆和弃料场;2.机械修配系统;3.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和施工设备安装基地;4.风、水、电供应系统;5.其他施工工厂,如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预制构件厂等;6.办公及生活用房,如办公室、实验室、宿舍、医院、学校等;7.安全防火设施及其他,如消防站、警卫室、安全警戒线等。此时,应提出各类临时建筑物、施工设施的分压布置一览表,它们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建筑安装工程量;对施土征地作出估计,提出征地面积和征地使用计划,研究还地造田征地在利用的措施,计算场地平整土石方工程量,对填挖进行综合平衡,提出有效挖方的利用规划。

为了将混凝土系统设施布置在突出位置,使其受到其它设施的干扰尽量小,此时需要进行施工设施间邻接关系的分析,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施多,不同的设施具有明确的重点功能,如炸药库、加油站等,如不进行邻接关系的分析,将因为为施工设施间的功能冲突,给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及埋下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施工设施间的布置冲突,在分析施工设施邻接关系时,主要是分析施工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关系及关系强度。通常在邻接关系的基础上,考虑施工进度、施工强度、设施运行和物流运输。分析施工设施的布置规模和在场地上的位置关系,其场地关系控制指标有:1.施工设施的布置规模,主要考虑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施工设施的布置容量和占地面积。2.施工设施的地基承载能力,考虑地质情况、边坡稳定情况等。3.水文地质的要求和施工导截流的情况,考虑不同的施工时段,洪水位、地下水位、施工场区水位变化等对施工设施布置的限制和影响。4.物流运输的高差限制,考虑物流运输线路的坡度和垂直高差、物流的进出口等。5.施工设施间的距离限制,主要是指施工设施运转时所必须的最小作业半径,运输时问的最小限制,物流进出口的最小范围,施工设施间的安全距离等。6.施工场区的对内对外交通状况,考虑施工设备的最小运输安全高度和宽度,场内建筑材料的运输要求等。

参考文献:

第2篇:影响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隧道环境

沉埋隧道的特征一座沉埋隧道具有两项基本特征:(1)它是某一地下结构场地的一部分,要在繁忙的交通条件下保证施工,而并不意味这个地区是被充分地利用了的。因此,施工空间是很宝贵的。

(2)它基本上是一预制结构。

最终将安装在河流或运河底部位置的隧道管段是在其它地方以非常接近工厂条件的方式筑造的,这种条件在现场和工地是不大可能达到的。施工规划上的优点和将管段制造与工地准备分开进行在后勤上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还有极易于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的优点。

隧道工点在环境上的影响同样也大大少于隧道完全都在现场施工的情况;如像空间的需求和施工运输,这两个问题就大大的缓和。

当然,这些优点的先决条件是有现成的可用于管段制造的适宜工地。它必须满足一系列有关环境影响的条件。在如荷兰这类人口密集的国家里,要找到合适的工地很不容易,而且很显然,一旦选定一可用位置,可多次使用就相当引人。因此,隧道施工的总体规划是一个供讨论的普通主题。

两端的地下结构一座新隧道连结到原来既有的地下结构中去,往往实际上是取代一既有的跨越水域的设施,如轮渡或桥梁。它也可为一既有隧道或桥梁的补充设施。无论决定建造一新隧道的理由如何,它的位置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既有地下结构布置的制约,而且其施工设计也要满足现有交通运输只受最小程度干扰的要求。这就意味着设计人员在隧道位置方面很少有选择的机会,因而不得不根据这一既定位置的条件和要求来修改隧道设计。

这一情形主要影响连接隧道本身的引道部分。然而,因为引道由穿过含水地层的分段组成,就有可能要求用新的措施以控制引道建造基坑排水影响的范围。

引道沉埋隧道几乎总是位于沉积地带,在那里,隧道引道降到地下水位以下。在其完成时,它们是不透水的结构,周围的地下水不能渗入,存在的仅是单纯结构性质的环境影响。

然而在施工期间,环境问题则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建造起结构物,必须开挖一施工基坑直至地下水位以下若干米的深处,传统施工方法要求在施工期中持续不断把水排干。除非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否则排水势必降低周围地区的水位,而且会导致一系列不希望的后果。沉陷将发生,周围楼房和建筑物的基础将受到影响,而且甚至深桩基础也将受到沉陷土体经磨擦传递至桩上的额外向下荷载。由于沉陷而堤坝高程下沉,而且农业地区的排水水位将会受到影响。

还有可能造成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环境问题:施工区域内的泥土可能被污染。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基坑的开挖就要求格外注意,而且如有可能,就要采用诸如将泥土与水混合后经管道水力输送的特别方法。还必须有一个经批准能容纳被污染泥土的地方。

必须采取若干措施以防止由于抽、排水而造成被污染泥土迅速分布到大面积地面上。

在技术上,总是可能消除这些各种各样的影响。然而,由于做起来极为复杂而且会花费大量资金和时间,因此,目前倾向于寻找尽最大可能在水下建造引道和隧道进口的方法。最理想的是,排空施工基坑中的水应该是一排干整个引道又完全不影响周围地下水位的单项作业。

明显的结论就是尽可能将施工基坑设计成最终产品的一部分。

引道边墙可设计成像有不透水芯墙的堤坝,其形式有泥浆墙、塑料板围幕或是常见的钢钣桩墙。对最后一种形式(钢钣桩墙)(通过使用重型断面板桩和土锚)增加其挡土的功能,就可节省有价值的空间,而且可容易地达到在水下与不透水底板的连接。

底板可以用水下混凝土建成。这种方法已发展到能控制其高程和表面平整,以致达到在引道完全排干以后,只需要较少的修整工作。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不透水的塑料板材,加镇重安放于水下以盖住基坑底部和边坡。在荷兰,这种方法不仅用于隧道的引道,而且用于公络的凹槽段。

使用大面积的塑料板材,以泥土作镇重安放到水下,用在一主要公路交叉口起到了长期的良好效果,它表明此技术已经推广使用。不久,荷兰的隧道引道可能会向人们展示有茂盛的绿色边坡,从而取代了灰色的混凝土竖墙。

引道也可在别处预制并以浮运构件的形式安装。此种方法只需用疏浚船开挖沟槽而完全不必排水。不过目前还没有能充分处理浮力作用和基础问题的适宜设计。

管段制造上述对地下水与引道开挖之间的关系的讨论大部分都可以同样的方式应用于制造管段临时场地的开挖。昂贵的解决办法给工程带来不合理的负担。而且,这个制造管段的场地必须多次被附近的开阔水域淹没并打开以使预制成的隧道管段运至船坞处以便为另一些管段让出地方。很少会有足够大的地方可供一次制造所有的管段。

总之,由于选择制造管段船坞的位置不像选择隧道引道的位置那样要严格地用功能要求来决定,故选择制造管段船坞的位置具有可以灵活的优点。因此,制造船坞也就可以允许使用传统的排水法,如果由于上面列出的理由认为不允许使用传统的排水法时,而船坞又不得不与周围地下水分隔开时,这种地方使用不透水塑料板法由于其费用低就具有明显的优点。

另一种不影响周围地下水位的排水方法是"抽水回灌法"此法乃将渗入基坑的水用泵排出,又用泵将这些水通过过滤井管回灌到水的来源区。只要渗透速度不是太大而且可保持大致是个常数,这个排、灌时闭路循环就可以保持。这个新的措施,现在正用在荷兰的一个扩大的引道施工坑,由于这个基坑又要作为制造管段的船坞故加以扩大。

基槽的建造沉埋隧道的构槽是用疏浚法开挖的。在本文中,我们只强调用疏浚法开挖基槽的要求能达到极高的精确度,而且这个要求将决定最适合这一工作设备的类型。鉴于严格的定位容差,最好采用锚定疏浚船或在定位桩上的疏浚设备。不过,由于它们不能自由移动,就可能成为船只航运的障碍。

假如在浚挖区域有水流或浪潮的影响,浚挖的基槽就会成为水流携带或沿河底推移的沉积物的积存处。如果基槽开挖后长期不放置管段,就会很快形成淤积。在上述情况下,基槽开挖和隧道管段安装两工序的相隔时间必须越短越好,因而对这两道工序的安排都需格外准确,可以采用一种专门的设备于安装管段之前清理基槽。在荷兰,这种操作目前已发展到用在东斯格尔迪特(EasternScheldt)防风暴海浪堤坝的墩柱安装中达到很高精度。

疏浚搅起了河底沉积物,造成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的河水浑浊。最终这些成为悬浮的细颗粒物质会散开并重新逐渐沉淀下来。尽管这一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有限,而且无害,但在一定范围内还是日益受到强烈的抨击。

如果要浚挖的泥土是已被污染的,事情就更为复杂化,因为在这种条件下,浚挖作业就会使污染扩散。现在浚挖技术已发展到通过使用一种专门的汲泥头来消除这一影响。采用从浮船上下悬帘幕将浚挖区域与周围完全隔开的方法也可减少污染扩散。

在这一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大家都注意到,在荷兰大部分水道底部都含有被污染的沉积物已很明显,因而浚挖这些泥土必然要承担一些特别的环境要求。

当前,这些要求尚未统一形成,而是针对每一具体工程提出不同的要求。希望这种拖延关键技术发展的混乱局面能迅速得以解决。

根据污染的类型和程度,可将被污染泥土分为1~4类。对于浚挖泥土(包括浚挖过程中的工艺用水)的弃置都按分类受到严格的限制;尤其是3和4类泥土都必须与外界隔绝,而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加以净化。

在鹿特丹地区,已建成了一座储放这些固体废物以及其它有害物质的中心堆集场。此外,第4类浚挖弃土被放在临时的较小的堆集点,待其被净化后再转放至别的隔离存放处。在没有这类设施的地方,就必须按浚挖工程建立这种堆放点。这一措施很明显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管段的运输和安装疏浚工作和对航运的阻碍都是管段运输和安装带来的环境问题。要打开管段制船坞和加深船坞与安装点之间航道的浅水域就需要浚挖作业。前面有关浚挖的一些论述也适用这一情况。

安装工序中有一特殊的方面有可能涉及隧道基槽的最后清理。为了使清理和安装两工序间隔时间缩至最短,在管段安放到其最终位置底部回填砂之前已成功地采用了射水法清理隧道管段基底。用强力射水把要清除的最后一层沉积物冲成悬浮物,随后被水流带走。

在管段离开制造船坞,锚泊在临时码头和离开临时码头,浮运至安装点以及安装期间都有可能阻碍航运。只有最后一道工序才会造成航运在短期内临时完全中断或部分中断。

在这个方面,一座沉埋隧道穿过一条河流与穿过一条运河存在着差别。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没有水流影响,就使得在沉放和安装用可更好地控制管段。这种控制上的有利,就允许沉埋管段隧道采用更长管段单元,但这必须有足够大的制造船坞。

所以在荷兰,以往绝大多数沉埋隧道的管段单元长度都在100~150m之间变化,在跨越阿姆斯特丹和海域间北海运河的赫姆隧道(Hemtunnel)工程中还用了长达268m的管段单元。使用较长的管段单元减少了安装作业的次数,从而也就减缓了对航运的阻碍。

对于沉埋管段隧道工程来说,妨碍航运似乎很适合定为一环境问题,但并不是一个重大问题。

回填这道工序包括用砂回填管段基底部,回填塞槽,以及必要时于管段顶部建造一冲刷防护层。

回填材料必须是未被污染的。作业船在隧道上面施工时将干扰航运。不过,通过用安装在隧道管段内的设备进行部分作业,就能减少这类麻烦,譬如经穿过隧道底部的孔口泵送砂、水混合物来回填等。这一系统已在荷兰成功地应用过。

运营和维修涉及隧道运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通风。

第3篇:影响工程论文范文

1.1航道整治施工工程如何影响浮游动物分析有研究表明,目前水域中的浮游动物成为经济鱼类和幼鱼饵料的重要来源,这些浮游的动物的优点及特点是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物质,一旦航道整治工程开始启动,就会因为施工的各种原因导致这些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数量的急剧减少,要在施工结束后才会逐渐的恢复。

1.2航道整治施工工程如何影响底栖生物分析底栖动物一般来说是长时间生活在水域底部泥沙里面、石块里面或者其他水底物体上生活的动物,有研究表明,底层杂食性的鱼类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自然水体中底栖动物的品种及数量。底栖的动物会随着逐渐挖出来的底泥,从挖泥区被人为无意识的地慢慢转移到深水区中再进行抛泥,这样的做法会减少挖泥区的数量迅速的减少,抛投区底栖生物因遭疏浚弃土和礁石的覆盖而发生底栖生物死亡率增加的原因。

1.3航道整治施工工程如何影响渔业资源分析航道施工工程中的必要的疏浚工程和抛投工程在影响鱼类的途径方面非常的相似。一般来说,水域中的鱼类的游泳活动能力非常强,在疏浚的机械器具和施工船舶的扰乱的作用下,大部分的鱼类都会被迫的赶出施工水域,这样发生的死亡率较小,但如果疏浚和抛投工程影响的底质的面积较大时,将会严重影响底部的水域质量及影响水域生态环境的恢复。

1.3.1工程炸礁对水环境影响分析在水下发生爆炸情况之后,由于强力的爆破会大大提高江中水中重金属的浓度,通过调查,沉积物中原本的重金属本身含量较低,在发生爆炸后,一旦沉积物中重金属与江水混合在一起的话,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会直接影响爆破后重金属的变化及有机物的变化,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1.3.2工程炸礁对水生生物及水产养殖的影响分析

(1)工程炸礁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长期生活在高浑浊水团中的这类生物,这类生物的鳃部会因为悬浮物质的充塞而导致呼吸困难的问题,影响鱼类的发育,严重的更会死亡。

(2)工程炸礁对鱼类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历史资料及数据的记载,如果4千克左右的炸药在浅海水下发生爆炸的话,并且距离爆炸中心20m以内,150g左右的鱼类死亡率可以高达100%,等于说150g的鱼类全部都要死亡,但如果能把爆炸距离控制在40m左右或者以内的话,鱼类的死亡率就是34%左右,大大减少了鱼类的死亡率,在50m以外发生爆炸鱼类基本上无死亡率。

(3)工程炸礁对底栖生物的影响。水下爆炸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导致爆炸中心附近的底栖生物及贝类当场发生死亡,由于爆炸的强声压致死外那些致昏而处于半死状态的这些底栖生物,如果再遭到由爆炸激起的大量泥沙石块掩埋之后,在短时间内会窒息死亡,影响底栖生物数量。

(4)工程炸礁对养殖区的影响。在航道整治工程施工前期,施工单位要详细的调查和了解可能会影响施工范围内的所有养殖片区,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施工活动对捕捞区产生的不利的影响,施工单位务必要做好施工安排工程,重点工作是把航道施工工期尽量的安排在水河枯水期内,同时还要加强和周围村民的沟通工作,密切联系周围的村镇,做好作业区内捕捞迁移,避免和村民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2航道整治工程如何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措施分析

2.1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

(1)航道施工工程的重点是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最好在枯水季节完成水下施工作业,同时还要选用装载能力较强的船舶,这样能有效的降低船舶的往返频率,减少由于水体的扰动、悬浮物的增加进而影响水生生物和鱼类的生存的情况。为了确保航道工程爆破作业的施工安全,并减少炸礁震动会影响江上作业船舶与人员,施工单位使用的爆药量应控制在所引起的爆炸的地震速度在所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在施工过程对爆炸产生的地震效应进行监测,科学合理的掌握好爆炸的用药量。

(2)要尽采用导爆索串并联的传爆网络和毫秒延期的爆破方法,这样能减少一些冲击波、飞石及淤泥对周围水环境、生态环境与水产养殖区的影响。要尽量的避免对鱼类,尤其是珍稀水生生物产生不利的影响,笔者建议在正式施工前首先要以少量炸药试爆,接着分段进行对需炸礁的河段实行点炸,将鱼类的死亡量减少到最低程度。

2.2采取合理的生态修复措施航道整治施工单位加强与当地的渔业部门协商沟通,笔者建议在炸礁和爆破作业的前一天,在距离炸礁点和爆破作业点中心的上下游400m处放好拦网。在航道整治过程中,要全面的开展全程环境监理和监测工作,控制好好炸礁、抛投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状况并能及时有效的调整作业方案,防止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生态航道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分析

3.1控制污染水质的清洁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航道生态效益的发挥。从航道生态环境保护的出发点来说,在经济发展进程中,要抓好水污染治理,治理长江污染,要全流域共同治理。治理污染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

3.2加强生态航道理论研究我国内河航道的规划控制起步较晚,航道整治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和难度等差异较大,因此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大适应长江航道特点的生态航道研究如生态护岸试验研究,总结有关的工作经验,加以推广并且广泛应用。

第4篇:影响工程论文范文

物业管理节电工作现状

我国的物业管理的节电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在节能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电网容量与负荷不匹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的提高,用电产品的增多以及用电量迅速增加,原先的配电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今人们对用电量的需求,造成配电系统的超负荷运作,不仅会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损失还会导致安全事故。2)无功功率增大。用电需求的增大,不仅会导致配电系统的超负荷运作,感性负荷也会大大增加,会导致配电变压器和电动机处于低负荷率的非经济运作状态,自然功率因数较低,使得供配电系统无功功率的大量需求。虽然低压配电系统都能在变电站(所)集中母排补偿,但在母排前端低配系统视在电流仍然很大,这将会影响配电系统的工作的稳定性,影响供电的质量,造成配电设备和线路由于视在电流的增大而增加损耗,还会加速设备设施的绝缘老化,降低了使用寿命。

实行物业节能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实行物业节能管理的必要性

作为我国的近年快速发展的一个新兴行业,物业管理随着房地产开发和建设的繁盛,而日益发展和壮大。我国城市的大部分的建筑都实行了物业管理,其中包括新建的建设群以及改制的旧式住宅小区。即物业管理在城市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承担了一部分的政府管理职能,物业管理在对水、电、气等资源的管理效果,关系到整个城市的节能效果。物业管理主要是每天以耗能的方式为业主提供管理服务,但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即大部分的高层建筑是在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建造的,为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导致了在相同的建筑面积下,我国的能耗量是发达国家的两到三倍。为了响应我国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号召,物业管理需要在日常的小区的服务管理中,将节能意识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细节处,对于各类的能源进行规范的量化管理,实行能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二)节能意识的树立

为了更好的实现节能管理,首先应该牢固的树立节能的观念,强化节能管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提高物业管理者节能意识,强化管理节能。在物业管理过程中,物业人员应该遵循严格的科学原则,加强管理的力度,减少和杜绝管理漏洞和能源浪费现象,在不侵害业主利益的情况下,实行物业经营成本可控化。这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在拥有良好的物业管理专业素质的情况下,使其树立节约意识和成本控制意识。物业管理还应该制定出完善的节能管理制度和设备维护和检修制度,使得员工能够在规章制度下,严格的执行节能物业管理,从员工的日常工作入手,实施节能管理,弥补设计节能的不足。2)提高用户节能意识,形成自觉节能的习惯。业主作为物业节能的主力军,直接关系到节能的效果。因此物业管理过程中,要做好与业主的沟通工作,将节能意识传达给业主,例如在走廊中设置节能的公益广告,使的业主树立清晰牢固的节能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全民参与节能行业中。

物业管理中的机电工程管理节电措施

第5篇:影响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对策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以达到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目的的过程。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因此项目的成本管理成了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

1.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原则

科学地做好成本控制应遵循以下几条成本控制原则:

1.1节约原则。成本的主要组成说明人力、物力、财力是成本的主要消耗,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主要的基本原则。

1.2全面控制原则。项目成本的全面控制又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和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因为项目成本涉及到项目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单位和班组的工作业绩,与每个职工有着切身利益的关系,所以它是个全员控制的过程,要求做到人人有责,人人都参与。又因为项目成本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成本控制的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所以它又是个全过程控制。

1.3动态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所以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所谓动态控制就是将工、料、机投入到施工过程中,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将其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离,若无偏差,则继续进行,否则要找出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实施成本控制过程应遵循“例外”管理方法,所谓“例外”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中那些不经常出现,但一旦出现对成本目标的顺利完成影响重大的问题,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4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是贯彻执行计划的一种方法,它把成本控制计划的方针、任务、目的和措施等逐一加以分解,提出进一步的具体要求,并分别落实到执行计划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1.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技术人员、业务管理人员以及各单位和生产班组都负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责任,同时还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就是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如何开支,开支多少,同时对各部门、各单位、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证,并与工资分配紧密挂钩,实行有奖有罚,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造成企业成本支出大,效益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经营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现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致使各个部门缺乏相互配合与支持,必然会增大了成本。

2.1组织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项目的组织管理上看,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有:首先是缺少拥有权力,承担责任的成本管理部,成本是一项综合指标,它以货币形式表现,但不是纯财务问题,它涉及到项目施工的每一个阶段,涉及技术,施工组织,核算,管理等项目每种活动的各个方面,因而,仅仅依靠财务部门并不能有效的解决成本控制;其次在成本控制上,缺少系统管理和对项目施工各个阶段成本支出的系统控制。

2.3施工方案上存在的问题。我国施工企业由于对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的重视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他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强调工程质量、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目前,在我国的工程项目施工中,不少工程项目没有在充分考虑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即使比较也只是在技术上进行比较或者是根据经验在局部方案上进行比较,达不到有效降低成本的要求。

3.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的主要措施

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

3.1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首先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项目经理部、公司和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项目经理部是作业管理班子,是企业法人指定项目经理做他的代表人管理项目的工作班子,项目建成后即行解体,所以他不是一个经济实体,应对公司整体利益负责任。

3.2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3.3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1)人工费控制: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2)材料费的控制:按量、价分离的原则,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材料用量的控制:首先是坚持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其次是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再就是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二是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主要是由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首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择优购料;其次是合理组织运输,以降低运输成本;再就是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3)机械费的控制: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第6篇:影响工程论文范文

(一)内部协调与配合

对于建设项目施工一般涉及土建、安装、装修三大部分,各专业施工又可分为若干部分进行。下面仅以安装施工为例:安装施工一般涉及管道、电气、空调通风、设备四大专业工种,各专业施工又可分为若干阶段进行。要做好各专业间的协调配合,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各专业的总体及阶段特性,以便在实际施工组织中能够合理、有序、有效地安排各专业交叉施工。

怎样搞好内部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一个怎样处理好内部各专业之间的矛盾,以及各专业与总体要求之间的矛盾。现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1.技术方面

首先,应从书面资料入手,对本专业图纸、会审纪要、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等加以熟悉,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还需对其他专业图纸、资料进行了解,尤其对与本专业相关且交叉密集工种的施工对象布局、工艺等应有所了解。另外,还有各专业内部系统间设计矛盾等。解决此类问题都需要进行认真的图纸会审,仅此还不够,还须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在施工前结合现场情况组织内部各专业交叉会审,对于专业交叉密集区域,绘制综合施工图(布置图),必要时,可做局部试验,以确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设计图纸、土建施工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损失。

2.进度配合方面

建筑楼高、层数多、场地窄、专业交叉施工密度大,与工业建筑、一般民用建筑相比,其作业面尤为狭窄,难以满足在有限的作业面内各专业施工同步展开。要达到施工的进度要求,必须根据工程的阶段特性,合理、有序地安排各专业进入作业面施工,即一定要注意专业特性与工程的阶段特性相结合、局部作业面的施工特性与整体施工特性相结合。

(二)外部协调与配合

外部协调与配合主要指土建单位、装修单位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1.技术方面

就建筑整体而言,土建和安装构成了躯干和内脏;装修则是为其着装打扮。土建、装修施工阶段划分为:

(1)砼结构施工;(2)砌体建筑施工;(3)初级装修施工;(4)二次装修施工。

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局部来看,土建、装修、安装各专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联系难免有矛盾,所以对于安装施工必须了解土建、装修专业图纸,从中了解整个建筑构造特点及建筑装饰特点,结合本专业的情况,找出问题所在。

2.进度配合方面

既然土建、装修、安装均作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故其彼此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实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但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又有各自的运行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并了解其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有理、有序、有效地搞好各项目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三)前、后方协调与配合

前、后方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人、财、物、机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问题。它对于各类建筑施工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这个共性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决定权是在前方,还是在后方?是在项目上,还是在大本营里?“项目法施工”运用动态管理原理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个问题,使长期以来的前方与后方难以协调与配合的局面得到了根本转变。

建筑施工的协调与配合涉及面十分广泛,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搞好这项工程,必须通过了解工程对象,掌握工程特点,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内外工种相互协调与配合,确保质量与进度,全面完成工程任务。

二、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的核心地位

随着我国的经济由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的转轨,项目的管理也势必由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变化。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因此必须以合同为主线、以合同为核心实施工程项目管理。

1.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实施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合同管理,制定一整套合同管理的有关工作制度和规定,对合同管理的组织、合同管理的程序以及合同的起草、谈判、审查、签订、履行、检查、清理等每一个工作环节均作出明确规定。

2.树立管理中的一切行为均以合同作为惟一依据的意识,合同运用于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合同、经济手段管理和实施机场工程。

3.选择确定符合自己工程项目的合同结构,通过合理的合同结构实现和保证项目管理组织的目标结构和运作。

三、项目管理中应以建立工程担保制度及保险制度为重点

当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建立一定的担保及保险制度,主要如下:

1.投标担保投标担保可采用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担保书、投标保证金等方式,具体方式可在招标文件中规定。采用投标保证金的,在确定中标人后,除不可抗拒因素外,中标人拒绝签订工程合同的,可以将其投标保证金予以没收,实行合理低价中标的,也可以要求按照与第二标投标报价的差额进行赔偿。

2.承包商履约担保履约担保可以采用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担保书、履约保证金的方式,也可以引入承包商的同业担保,即由实力强、信誉好的承包商为其他承包商提供履约担保。对于履约担保,如果是非业主的原因,承包商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担保人应承担其担保责任;一是向该承包商提供资金、设备、技术援助,使其能继续履行合同义务;二是直接接管该工程或另觅经业主同意的其他承包商,负责完成合同的剩余部分,业主只按原合同支付工程款;三是按合同约定,对业主蒙受的损失进行补偿。

3.在建设项目中,应当建立一定的保险制度,为施工现场上的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包括房屋拆除现场的有关人员保险。保险期限应当自批准开工之日起至合同竣工之日止。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并设部分费用专项用于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和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与监督,把意外伤害保险同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四、项目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管理

工程项目承包、施工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再加上经济环境的错综复杂。因此,在项目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改善落后的局面是非常重要的。

在项目管理中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用于管理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和资源总体调配方面,涉及到的是工程管理当中高层的理论化的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系统或集成系统,它进行的信息管理是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保证各种职能部门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度,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信息依靠管理系统实现收集、分析、应用、共享;只有集中统一化,才能成为企业的可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不只是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只是工具,是硬件;关键是靠各类管理软件的支持。

我们的工程项目面对全球化经济模式,将管理的方法应用于项目中,积极作好充分的准备,在实践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7篇:影响工程论文范文

项目成功的评价标准应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评价,从各管理层次的角度考虑是否实现了利益相关者的目标。会展项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满足项目、项目利益相关者、及项目尚未识别的要求和期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面向顾客的成功标准,如顾客接受程度、顾客满意度、顾客的保持率等,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地位。本文主要研究展会项目从招商招展到运行到展会结束及其后期工作过程中,专业观众这一顾客满意对会展项目成功的重要性及影响顾客满意的因素,并依此为我国会展业发展提出实际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会展项目;专业观众;顾客满意;顾客满意管理

前言

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能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现代会展经济以其1:5—1:10的经济拉动效应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我国会展业也迅速发展,会展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其强大的产业带动力已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展现了独特的价值。作为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会展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已形成了三大会展城市群: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会展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会展城市群、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会展城市群。但与国外会展业相比,我国会展业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着会展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行业自律机制和自律规范、会展场馆不合理、缺乏品牌展会、缺乏会展专业人才、缺乏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主要客户的满意度管理等问题。

而目前,顾客满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赢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已经成为许多公司的重要目标,对于与顾客接触最多的服务行业来说,满意的顾客更是企业财富的源泉。展会观众的满意度将直接影响会展项目的成功与后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观众的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深人研究。

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顾客满意对会展项目成功的重要性。会展项目中的顾客有相对于场馆经营者的会展组织者、相对于会展组织者的参展商与观众、相对于参展商的观众三种对应关系,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专业观众这一顾客群体。

第一章国内外会展业现状

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会展业已发展成为新兴的现代服务贸易型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会展经济逐步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外会展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会展不仅传递、交流重要的市场信息,而且能够促进举办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的综合发展。

第一节国内会展业简介

一现状

国家商务部部长指出:“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缩影,是企业交流的平台,反映着经济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体现着中外经贸合作的水平。要把会展业办成中外经贸交流的纽带、各地相互学习的桥梁、企业互利合作的平台。”中国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界90年代以后,正以年均20%的增幅高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知名展会。会展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涉及工业、农业、商贸等诸多产业,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中显示出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并日益显现出来。特别是近年来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

一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会展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已经超过了号称“世界会展之国”德国的展馆面积。而目前各地会展馆建设方兴未艾。

二是会展活动空前活跃。据有关调查表明,举办和参加会展的数量不断增多,目前举办各类展会直接收入超过100亿元,间接带动的旅游、餐饮、交通、广告、娱乐、房产等行业收入高达数千亿元。

三是会展形式丰富多彩。经过多年发展,一些由政府主导的会展向专业会展转变,有些随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而成为著名会展,诸如广交会、高交会、上交会等综合展。专业化会展比重增加,几乎涉及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主要行业,比如北京的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和印刷展等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珠海国际航空展成为亚洲第二大航展。

四是组展主体呈多元化。目前主要有五大主体:一为政府机构,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承担政府主导的各种重大经贸洽谈展会和综合性展会;二为行业协会,各种有影响的专业性会展大部分由行业协会主导或主办;三为国有企业,少数国有企业组织经营性会展等业务;四为民营企业,个别民营企业介入会展业,或主营或兼营,经营范围中有会展业务的民营企业京、穗、沪这三地就超过千家;五为外资企业,境外的会展公司与国内有关单位结成合作伙伴,开展海外和国内招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举办的国际专业展将近40%有境外公司参与。

五是会展群聚效应突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大连等经济发达城市。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各地会展业发展水平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度一致,基本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的三大会展城市群。

二问题

我国展览业的大发展时期是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发展的同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在多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审批体制的影响下,我国展览业尚未形成行业行为的自律机制,展览会的自身经济规律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展览会重复现象严重,档次和规模难以提高和扩大,影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挥。

二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展览业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某些城市对其会展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认识不清,尤其部分欠发达地区城市忽视自身经济发展条件,盲目赶超发达地区,比如场馆等设施建设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展馆的利用处于不饱和状态,展馆的巨大投资得不到相应回报。正如我国会展场馆面积已经超过德国的场馆面积,展馆数量之多可见一斑,但是拥有像德国场馆一样内部无柱式结构的国际水平的场馆,全国只有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一个而已。

第三,会展组织者十分重视对参展商的组织,但往往忽视对会展专业观众的组织。缺乏对展会买方市场的培育,且参展商和观众的跨区域性和国际性程度较低,影响了会展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第四,展会专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多是从旅游管理、广告专业等相关背景,从业人员缺乏对展览理论及运作方式的研究。我国会展业发展较晚,国内开展会展专业课程的本科高校少之又少。

总的来说,诸如场馆建设不合理等硬件方面的问题可通过加大投资、科学规划等方式方法得到快速有效解决;而软件方面的问题如展前宣传不到位、展中服务不周到、展后沟通不畅通,难以让客户满意而归,就难以稳定维持客户的复展率,最终导致会展客户资源的大量流失。

三我国会展业的国际背景简介

一个国家的会展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往往与该国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总体规模及发展水平相适应。纵观全球,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也是当前会展业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区域。全球每年60%的贸易展览会、绝大多数世界性顶级和行业顶级展览会都在欧洲举行。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则是世界展览业的后起之秀,如今美国举办会展的数目和会展业直接收入均列各国之首。亚洲会展经济的发展仅次于欧美,近年来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日本、中国、新加坡都已经迅速成长为亚洲的展览大国。

第二章顾客满意度理论

第一节顾客满意(CS)理论综述

一顾客满意概念

自从美国学者Cardozo在1965年首次提出顾客满意,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来,己有无数篇论文与大量的著作对顾客满意的含义、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及顾客满意度的分析模型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尽管尚无法对顾客满意给出统一而普遍接受的定义,可是,使顾客更满意的意义却己被企业界和学术界普遍认同。在众多的定义当中,最为常见的“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对顾客满意的定义,他认为“满意是指一个人将其对某产品的可感知绩效(或结果)与其自身期望相比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顾客满意度就是顾客满意水平的量化。这个定义清楚地表明,满意度水平是感知绩效和期望之间的差异函数。这一定义既符合心理学对满意的理解,同时也对顾客满意度的实际测定与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顾客满意指数(CSI)

顾客满意度指数(CSI,CustomerSatisfactionIndex)就是从总体、综合的角度,将顾客满意度的衡量指数化,即消费者对企业、行业、甚至国家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进行评价,主要是从顾客角度衡量产出的质量。

1989年,瑞典建立了全国性顾客满意度指数(SwedenCustomerSatisfactionBarometer,SCSB),范围包括30多个行业,100多家公司,22300多个顾客样本。该模型的前导变量有两个:顾客对产品/服务的期望;顾客对产品/服务的价值感知。满意度的结果变量是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度。在参考瑞典模型的基础上,美国的顾客满意度指数(AmericanCustomerSatisfactionIndex,ACSI)于1994年建立,是由设在Michigan大学商学院的国家质量研究中心和美国质量协会共同发起并研究提出的,从1994年10月开始调查、测算、。ACSI对SCSB模型进行了修正,将质量感知从价值感知中分离出来;并从三个方面考察质量感知:总体质量感知,产品与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customization),以及这些需求满足的可靠程度(reliability)(Deming,1981);同时分别考察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感知。企业可以使用这一指数的数据评估顾客忠诚度,确定进入市场的潜在障碍,预测投资的回报,精确的找到顾客的预期还没有得到满足的地方。随后的欧洲顾客满意度指数(EuropeanCustomerSatisfactionIndex,ECSI)根据欧洲的实际情况,又对ACSI进行了修正。

第二节顾客满意度指数的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顾客满意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起步较晚。1996年12月,我国12个部委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首届用户满意工程推进大会,开始重视顾客满意的研究和实践。从1999年,中国质量协会和清华大学企业研究中心开始探索中国的顾客满意度指数(CCSI)构建工作。2000年底,我国开始对顾客满意度指数测量所涉及的经济部门(领域)、行业和企业都进行了分类和确认。2005年5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合作组建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顾客满意度测评中心,它是一家从事中国顾客满意度研究、调查和的专门机构。

我国自1996年引入顾客满意度指数概念以来,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清华大学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率先提出了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CCSI,这是在学习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对模型结构和测评指标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造后而建立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测评方法,并且我国一些地区和某些行业也在积极实施顾客满意指数测评工作。该模型是一个因果关系模型,由6个结构变量和11种因果关系组成,其中品牌形象、预期质量、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是顾客满意度的原因变量,顾客忠诚是顾客满意度的结果变量。

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正式实施国家级的CSI评价制度,也缺少相应的规章、规范。

第三节我国会展业顾客满意管理观点

学者施谊认为,会展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服务业务过程,顾客满意对会展项目的生存壮大来讲至关重要,应以参展商、观展商等顾客满意为中心,强调顾客满意增加了再次合作的可能性,重新定义项目经理在会展项目中的职责和作用。会展项目的生命周期必须加以延伸,增加运行和维护阶段,以保证展后跟踪服务到位,增加顾客的满意度,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良好的会展产品或服务质量才能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才可能持续参加并成为忠诚顾客。

王焕名认为会展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行业协会、展馆经营者、展览经营者、参展商、观众六个方面。所谓会展顾客满意度,主要就是指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满意度。就展会而言,更多地体现为顾客忠诚度的上升。反之,期望没有满足,就会导致“不满意”,忠诚度就会下降,会展的成功就存在问题。

广交会展览公司市场部主管华谦生认为,客户关系的处理是每一个想要做大做强的展会必须面对的课题。良好的客户关系是展会能基业长青的基石,没有客户支持的展会是没有前途的展会。展会总是希望自己所有的客户都是忠实的客户,可事实上,要将所有的客户都变成展会的忠实客户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总有一些客户会从展会流失,也总有一些客户对是否参加展会举棋不定。展会必须关注各种不同的客户关系给展会带来的不同影响,并通过良性引导客户与展会的关系,以此来保持展会基业长青。

诸多学者对21世纪的朝阳产业会展业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会展客户关系管理顾客满意度方面也有一些研究著作,但并未引起广大场馆经营者、组展商、参展商等的足够重视。

第三章顾客满意度与会展项目成功的关联分析

第一节顾客满意对会展项目成功的重要性

一专业观众的重要性

会展项目中的顾客有相对于场馆经营者的会展组织者、相对于会展组织者的参展商与观众、相对于参展商的观众这三种对应关系。一般而言会展顾客满意管理既包含参展商也包含了专业观众。由于会展顾客满意度是由多个因素指标所构成,而各个指标对参展商和观众的意义和重要性又是不同的,所以在对会展顾客满意度进行测评研究时,有必要将两者指标区分开来。本文将选取专业观众这一重要顾客为对象,研究分析顾客满意度对会展项目成功的影响。

国际知名展览公司英国蒙哥马利展览集团主席桑迪•昂格斯有这样一段话:“专业观众的质量是国际上衡量展览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组展成功的关键在于专业观众的质量。展会的品牌是和观众的质量成正比的。要维护好与参展商的关系,就必须确保专业观众的质量。”

与此同时,高质量的专业观众参加了展会活动,如何让专业观众满意并愿意下届继续参观又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与研究的问题。会展业作为一项综合服务贸易产业,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的缺陷的改进都应该以满足甚至超越客户需求为目标,才能提升顾客对会展的满意感、忠诚感甚至产生归属感,提高参展商、尤其是提高专业观众的复展率,因为展会的顺利举办全过程中,推介是前提,招展是基础,而招商才是关键。重视对招商工作即招专业观众的工作,加强对顾客(观众)满意度的管理,才有可能形成顾客忠诚甚至是对展会产生依赖性,用更少的资本获取更多的利益,保证会展的不断持续成功发展,发挥会展经济的强大拉动效应。

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带动我国会展经济的全面提升,2010年上海世博会更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会展经济的蓬勃发展。在看到我国会展业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其中包括如何制定一套完整严密的评价会展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准,而顾客满意度则是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从德国会展成功经验看顾客满意重要性

德国拥有世界三分之二的顶级展览会,享有“世界展览王国”的美誉。德国展览界的普遍观点是:“对于成功的展览会而言,决不是简单地用出租了多少面积来衡量。对参展商和观众的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基此共识,德国的各大展览公司展开激烈的服务竞争,注重提高顾客满意度。

1.客户化的展会服务

从顾客立场出发是德国会展业特别重视的思考角度,无论从其展馆的建设或展览的服务均非常到位,充分体现了服务客户化的特点,力求最大限度提高顾客满意。如展览场馆中服务设施齐备,服务区域的比例基本都按1:1或者1:1.5并配置完备的服务人员;在政府的协调下,提供多种城市的服务资源优惠项目,特别是在解决展会期间的停车、交通拥堵问题及以优惠交通运输方式吸引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等等。

2.专业素质高的展览从业人员

德国一些大型的展览公司,每年的营业额可达到1亿~3亿欧元,拥有数百名专业员工,多数从业人员入行之前都有较好的专业背景。公司注重员工在职期间的专业技能培训,形成了既熟悉本专业又具有丰富经验的会展运作团队。

3.完善的展会评估体系

专业且中立的数据核查公司(FKM)是德国最具权威的展会评估机构,有十分完善的评估体系,由FKM提供的评估报告在很大程度会影响参展商与贸易商对展会的参与决策。一般展会的组织者在展后都会主动与KFM合作,以了解本次展会顾客对展会的评价以便更好的服务顾客,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不论是从场馆建设、公共设施的合理配套等硬件方面,还是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配备,城市服务资源的优惠便捷吸引等软件方面,“面向顾客”是德国展览业的灵魂。

三从我国“高交会”的成功看顾客满意与参展率的关系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高新技术成果及产品的展示和交易为主要内容,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科技盛会。2005年为期6天的第七届“高交会”共有世界各地的104个代表团、3464家参展商和1896家投资商参加了展示、交易和洽谈,专业展海外展区所占比例达38%。国外组团数、跨国公司数、投资商数、专业展海外展区面积均创造了“高交会”的新记录。第七届“高交会”共接待53万名观众,其中83.1%为专业观众。

2006年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之一“项目管理在会展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中,施谊等学者对第七届“高交会”采用满意度均值分析(使用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满分5分,5分表示非常满意,1分表示很不满意),让被访者对评估内容进行估分,然后根据所有被访者的评分计算平均值。此案例采用了专业性、票证服务、现场服务、场馆硬件、配套服务、专项活动、礼仪活动、高交会网站、宣传推广和“高交会”会刊10个纬度(专业观众满意度研究仅采用9个纬度,未涉及“现场服务”)。由指标体系中分析要素的确定及数据指标的统计可见,专业观众的总体满意度普遍较高,总体得分统计为3.82分。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对“高交会”的忠实度亦非常高,八成参加过第六届“高交会”的(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继续参加第七届“高交会”,超过九成参加第七届“高交会”(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继续参加下届“高交会”。可见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实度是紧密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有效途径,后者是前者的支点。服务水平的高低优劣决定了(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对展览会专业性的认可程度,只有满意的顾客才有可能是忠实的客户,这是展览会最宝贵的资源。

第二节会展顾客满意度测评研究

一会展顾客满意度分析方法

在展会上的各项交易中始终存在着满意或不满意的感受,这种会展客户在购买现场服务或与会展企业接触过程中其期望与实际感受的差距所形成的态度,就是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分析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满意度均值分析和多元对应分析。

(一)满意度均值分析

满意度均值分析,一般采取五分制的记分方法:5分表示非常满意,1分表示很不满意,由被访者对评价内容的满意程度进行估分,然后根据所有被访者的评分计算平均值。每一个领域都可以分成5级,把多个领域的平均值再平均就形成总体满意度的分值。

满意度均值分析通常使用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此类量表多采用两种评估方法:单一整体评估法和要素总和评估法。前者要求被访者回答对展会的总体感受和满意度;后者需要先确定展会的各个评价要素,再就各要素编制调查问卷,最后让被访者回答对各评价要素的感受。上文中提到的2006年“高交会”顾客满意读调查即是适用的此方法。

(二)多元对应分析

多元对应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技术,将相同或相似的对象或事物归在同一类中,最后通过直观的平面图形来表现对象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平面图中,同一区域的不同对象或事物在各种性质或特征方面具有相似性,也就是说这些不同性质或特征之间具有相关性。

二会展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研究

最为常见的顾客满意定义“满意是指一个人将其对某产品的可感知绩效(或结果)与其自身期望相比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可以表明,满意度水平是感知绩效和期望之间的差异函数。瑞典的SCSB模型只有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感知两个前导变量,满意度的结果变量是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忠诚度是模型中最终因变量。美国顾客满意指数ACSI将质量感知从价值感知中分离出来,并将总体质量感知、产品与服务满足程度、可靠程度作为质量感知的三个考察方面。该模型科学地利用了顾客的消费认知过程,能客观反映出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综合地反映出顾客的满意程度。

为进一步研究会展顾客满意度,学者王焕民提出可以考虑推出“会展顾客满意指数”MICECSI(MICEConsumerSatisfactionIndex),该指数为将参展商的满意度指数和观众的满意度指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而得(双方各占50%),是会展顾客满意度研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度量和认识顾客对会展的认同、对会展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再次参展倾向的指标。通过测量顾客对会展产品或服务的期望、质量认知、价值认知和满意程度,测量决定满意度的相关变量和最终形成的忠诚度等几方面,从多个角度对会展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行整体评价。这与国外顾客满意理论及研究模型也是基本一致的。

三构建我国会展业顾客满意指数模型

本文结合国外研究、我国CCSI研究及会展业的特殊性,试图构建我国会展业顾客满意指数模型。

(一)会展业顾客满意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会展业顾客满意度的因素很多,从顾客满意的定义出发,运用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念,顾客是否满意取决于其实际感受到的绩效与期望绩效的差异:若绩效小于期望顾客不会满意;若绩效与期望相当顾客会满意;若绩效大于期望顾客会十分满意。有效保持老顾客仅仅使其满意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其高度满意,进一步培养顾客对会展品牌的感情上的吸引力,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性上的偏好,建立顾客忠诚。我们研究顾客满意度,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顾客对于参观展会全过程中对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的强弱,从而更好的为顾客(专业观众)服务,让其非常满意从而培养忠诚度,保证展会的品牌建立与持续发展。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告诉我们,提高企业给顾客的让渡价值,能增加顾客的满意度,甚至能够使顾客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从而也更可能培养顾客的忠诚度。针对会展专业观众,顾客让渡价值是组展商或参展商转移的、观众感受得到的实际价值,一般表现为顾客(观众)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观众)购买总成本之间的差额。顾客(观众)购买总价值包含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顾客(观众)购买总成本包括了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和精神成本。

产品价值。观众参加展会项目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获得预期的产品或能够了解相关行业动态发展、趋势等最新的信息。针对产品而言,现代市场营销学中对产品概念赋予了极其宽广的外延和深刻的内涵,它可以是任何能够满足顾客某一需求和欲望的有形物品和无形服务。将菲利普科特勒等营销学家认为的产品五个层次简化为核心产品、形体产品和附加产品三个层次。核心产品,即参展商展出的产品的基本效用或利益。形体产品,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包括质量、特色、式样、品牌和包装。对于组展商而言专业观众是顾客,对于参展商来说,专业观众更是他们的直接顾客。对参展产品的质量、品牌、包装等的满意是专业观众对参展商的形体产品的满意;对展会布展效果、参观的便捷有效性等的满意是专业观众对组展商的形体产品的满意。附加产品,包含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对产品的售后服务、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评价即是观众对参展商的附加产品的评价;对餐饮、清洁、交通、停车、人身或财产安全等方面的评价则是观众对组展商的印象评价,而这些因素的得当安排能节省观众的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及精神成本。

服务价值。指伴随产品实体出售企业向顾客提供的各种附加服务,包括产品介绍、送货、安装、调试、技术培训、住宿、餐饮等所产生的价值。专业观众与参展商之间的服务价值相对于组展商的服务价值要更值得观众关注。因为观众参展的直接目的与最终目的是获得预期的采购产品,与参展商发生的商业行为更直接、更持续。

人员价值。参展商员工的经营思想、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效益与质量、应变能力等所产生的价值。参展商员工直接决定了参展企业为顾客提品与服务的质量,决定着顾客购买总价值的大小。同时人员价值对顾客的影响作用是很大的,并且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参展商员工的待人接物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专业观众对整个展会质量的评估,场馆内服务人员的接待水平也同样是观众对展会质量的评价之一。

形象价值。指企业及其产品在社会公众中形成的总体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对参展企业而言,企业历来的社会形象、知名度、美誉度,展台的搭建特色、布局是否有利于观众的参观交流等是观众对参展商的形象价值评价,也是对整个展会质量的评价;对整个展会而言,展会的知名度、美誉度、可靠度、展会品牌度更是影响观众对展会的质量评价。对于顾客抱怨能够积极聆听并妥善处理,同样为企业形象价值加分。因为“会抱怨的顾客是好顾客”,他会告诉你你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同时说明他对你还是存有希望,希望你改进,他还是会并且希望和你继续合作。妥善处理顾客抱怨不仅减少老顾客的流失,甚至能培养与顾客的情感联系建立顾客忠诚度。

展会是否能够吸引到足够的专业观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展会的品牌效应。品牌形象形象的四个层面是知名度、美誉度、联想度和忠诚度。如何在展会开幕之前就吸引众多专业观众提升知名度,或许可以有效利用公关手段,而美誉度则是要靠展会的整体表现积累以及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广而告之。同时,我们知道顾客满意是绩效与期望的差异,若使顾客期望过高,则容易引起顾客的失望,降低顾客的满意程度。但是如果把期望定得过低,虽然能使顾客感到满意,但很难吸引大量的专业顾客。这就需要合理运用公关手段,把握好度,在组展商招商工作的过程中注意好提供的期望与实际能够提供的绩效的关系。

顾客的质量感知主要是对产品感知和服务感知。服务感知在以上描述产品整体时已经有过一些介绍,另外,专业观众在展会的现场采购行为发生后,参展企业对其提供的服务不应该随着展会的结束而结束,因为展会有行业的风向标的作用,一些新的技术、产品都会在展会上崭露头角,后续的产品调试、操作演示等都需要参展企业的细心周到服务。同时,专业观众参加展会除了采购行为以为,还可能是为了获取行业最新动态,展会对于提供展品展示以外提供相关论坛、交流大会等安排也是展会的延续、展会品牌的延续,是观众对展会服务周到的评价。

(二)构建我国会展业顾客满意指数模型

根据以上影响我国会展业顾客满意因素的分析构建以下模型。

模型描述。测评模型结构如图3-1所示。

此结构展示的是一种因果关系,选择了产品感知、服务感知、人员价值及形象价值、顾客期望作为结构变量,以顾客抱怨至使流失、满意致使忠诚作为总体满意度的结果变量。该模型认为专业观众的满意度不仅是对参展企业的满意度,也是对组展商组织整个展会效果的满意度,这是由观众在参展之前对展会的期望与参加展会后所获得的实际绩效之间的差异形成的。如果实际感知绩效超过之前预期则会非常满意,反之则不满意。但是如果能够积极妥善处理顾客的不满,不满依然可以转化为满意。

对于展会而言,顾客记忆中的展会及对展会的联想会影响顾客对展会的预期及兴趣。也就是说展会的品牌形象影响顾客预期,具体而言,展会的另一顾客——参展企业的企业形象同样影响着专业观众对展会的预期。质量感知又包含这产品感知与服务感知。对于参展企业为专业观众提供的产品价值,观众的产品感知和服务感知可以包括展品效用、品牌、质量、售后服务、人员接待等核心、形体及附加的价值感知。对于组展商组展所为观众带来的服务价值还可以包括交通的便捷性、人员及财务的安全性、住宿的合理便捷性、餐饮的价格公道及方便性等方面。

第四章对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建议

第一节对我国改进会展业顾客满意管理的建议

一对组展商的建议

会展项目组展商是项目的领头人,是参展商和观展商(专业观众)的中间人。组展商为了提高观众的满意度,应该提升会展策划与营销服务等各方面的水平,适时更新或更换展览会主题或构想。

(一)提升会展策划能力。运用以参展商为中心向以专业观众为中心的新思路提升策划能力,合理安排会展项目主题、时间、人员、场馆布局、宣传以及费用各事项,综合运用明星策、体育策、新闻策、活动策、概念策等事件营销策略。

(二)提升会展营销能力。尤其向国际展会能否成功举办首先依靠组展商的营销水平,能否掌握和成功邀请大批一流的参展商和国外参展商至关重要,而这对专业观众的吸引力也是不由言说的。

(三)合理需求著名组展商办展。塑造知名会展品牌寻找专业机构协助,也能提高专业观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注重观众参展过程中的配套服务。比如临时休息室或休息处的设置、垃圾筒的合理安排、安全隐患处的人员配备,以及展馆内外交通条件等。

(五)提高组展商的接待水平。完善观众尤其是远道而来的观众的休息服务,提供物美价廉的宾馆信息、旅游路线信息、交通信息等相关信息。

(六)重视招商(专业观众)工作,有效招商展览的专业观众即是那些准备到展会上下定单的观展商,也称采购商或专业买家,专业观众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在观众中所占的比例是一个展会水平和档次的标志。观众是参展商的顾客,也是组展商的顾客。参展商参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其顾客,因此做好展会的招商工作,即寻找组织足够多的专业观众也是展会组织者的重要任务。

会展项目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颇多,宣传方式也多样,网络、报纸、专业期刊、行业协会期刊、电视、宣传折页、新闻推介等等渠道。如何有效寻找专业观众,保证专业观众在观众总数中的一定比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甚至同时运用。例如通过专业性报纸、杂志和互联网宣传,举行新闻会,电视、电台、报纸上的广告,直接邮寄资料,电话联络,甚至通过行业协会组织专业观众等。为了进一步确保观众的专业性,比如规定网上申请,对观众要求设置一定门槛,要求观众填写申请表格进行资格审核;再者利用价格杠杆,提高入场券的价格以保证前来观众对展会商品的采购意愿的真实性,避免一些基本无采购意愿的普通观众以提高专业观众的比例,提高展会交易额及订单的数量。

二对参展商的建议

对参展商而言,观众是参展商的直接顾客,也是参展商参展的直接动力。观展商在观展过程中对参展商的企业形象、员工满意、产品质量、信息一致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一)注重企业形象。重视自身展台设计对观众的吸引力,注重现场的管理表现能力。

(二)善待员工、培训员工。在观众进行参展的过程中,对企业的印象与好感除了产品质量以外,就是人的情感因素。而参展商的工作人员是在现场直接与观众打交道的人,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感、服务的专业性等一言一行也直接作用与观众。企业自始善待员工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有利于员工为观众提供最为满意的服务。另外对员工进行有关的专业培训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与观众的有效沟通。并且可以采取激励方法,对展会上顾客很满意的员工进行奖励以此来激励员工继续甚至更多的员工重视在展会现场与顾客的交流沟通。

(三)重视展后与观众的交流联系。不论是合作过的还是尚未未做过的观众,企业在参展过程中应注意搜集观众相关信息,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展后加强与其联系。对已合作的观众表示友好以及继续合作的愿望及能力;对尚未交易的观众也是潜在顾客表示诚意及主动提供相关信息以供参考选择。聆听抱怨,妥善处理。

(四)根据产品生命周期不断更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不断主动发现顾客需求并设法满足。

三对观展商的建议

而对于观展商自身而言,除了组展商、参展商对其的综合服务满足甚至超过其的预期从而产生满意感以外,观众为了获得一次成功的满意的观展体验及有效的采购行为,也应该从自身出发。比如提前关注媒体、行业协会、专业期刊等对本次展会的相关信息介绍,认真对待邀请函,查阅往届展会信息等,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在观展过程中还可以主动搜集参展商名片等资料,可作为日后经营活动的储备信息。

四对政府部门的建议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一大特点是以政府主导型展会为主。通常政府部门作为展览主办机构,主办机构应给予专业的特定的观众群特殊的信息。例如,参展商和产品的信息:展览会上是否有新产品,新技术,谁是展览会主要的参展商。利益信息:通过参观,如何降低公司的交易成本等来说服和鼓励潜在观众参观展览会。

同时,政府要在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产业政策、构建促进体系、强化行业协会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以利于促进我国会展业竞争力的提高。政府应该利用公共资源加强对展会观众的服务,提供便利的城市配套服务。比如凭入场证免费乘坐公交,免费停车,或者展会进行的时段内提供公交专线服务等措施,展馆周边的停车服务、住宿服务等配套设施的数量及质量应该配对、便捷。

五学会合理“送礼”

参展商和会展组织者往往习惯在会展现场派发一些小礼品,以吸引观众对自身展品或活动的注意力。这对于现场出席的中国观众来讲,无疑是具有亲和力的公关手段。可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观众不会排斥免费的礼品。同时,一个成功的大型高质量展会国外参展商及观众的比例也是不可忽视的。然而,在礼仪及为人处事态度方面,外国人和中国人对于免费的礼品的态度反差是很大的。外国人通常不习惯也不乐意接受别人赠送的免费礼物,而这时候国内参展商或组展方就应该根据外国友人的特殊性学会特别对待,比如将免费礼物用纪念品的称呼来代替,外国有人通常都会乐意收下并真正当作是参加展会的纪念品。

同时,对于参展商来说可以花费8000元买来许多低档礼品分发给观众,也可以以同样的支出采购一些档次高些的“贵重”礼品,前者可以提升现场人气,而后者则可以使“收礼者”对参展商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两者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另外,可以加强礼品的实用性或者利用礼品与企业产品或者企业形象的相关性来加强观众对参展商的认知度以及提高知名度。比如阿里巴巴在义博会上参展时赠送的是可以携挂在脖子上的计算器,既方便了前来采购的观众采购行为,也能与其电子商务业务挂上相关性,同时方便了观众也无形中增加了观众对其的好感。

六提升场馆经营者眼界

现在我国很多会展场馆都是由民营企业控制场馆运作的模式,在我国展馆数量不乏的同时还面对着缓解高质量的会展场馆不足的矛盾,企业的一些短期行为如盲目建馆、对场馆内部设施、展馆配套服务设施、展台设计及展会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忽视又会阻碍大型国际性会展活动在我国开展,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七建立动态信息数据库

展会的结束不应随着闭幕式的结束而结束。展会结束后,参展商、专业观众、相关行业、市场的信息是下一届展会成功举办的重要资料,搜集并整理相关信息,建立顾客数据库,分析数据是必不可少也是非常重要的展会工作。

(一)搜集信息。会展项目人员在整个会展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会展市场与行业动态,凡是与会展项目相关的信息都应该收集。

(二)整理信息。会展项目相应工作人员对收集的各类信息需要进行分类,按种类、缓急等不同要素进行整理。

(三)分析信息。信息数据经过搜集整理后,更重要的是加以分析,从中得到关于参展商、关于专业观众、关于行业、关于市场的有效信息,能够为下一届展会的成功开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四)反馈信息。经过分析后的数据信息,对于那些对展会有明显影响,比如会影响展会发展方向的信息应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以便上级部门对展会的策划尽早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应届生2010版-会展行业篇.[EB/OL].:

[2]肖国庆.现代会展基础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9

[3]王迎军.供应链的竞争力-顾客满意[J].工业工程与管理1999.2:33-35

[4]鲁浩.如何提高顾客满意度.[J].商业经济,2007.11:38

[5]施谊.浅论顾客满意度是衡量会展项目成功的重要标准.[J].商场现代化,2007,上旬刊:15

[6]王焕名.浅谈会展顾客满意度.[J].研究,2008:45

[7]华谦生.维护客户关系的N种方法.[J].中国会展,2003,第23期:39

[8]王维晓.当前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商业,2004:191

[9]曹礼和.顾客满意度理论模型与测评体系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第5卷:115

[10]薛华.我国现代会展业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南昌:南昌大学,2007

[11]金本香.我国会展经济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3:34

[12]张金彦.顾客满意度理论在会展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7,第9期:70

[13]华谦生.展会如何留住老客户.[J].中国会展,2005,15期:30

[14]李倩,钟胜.面向管理改进的服务企业顾客满意度模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第4期:67

[15]张景欣,王妙.浅论服务业客户满意度.[J].商业经济,2009,第2期:87:88

[16]韩小芸,梁培当,杨莹.会展客户关系管理.[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62:65

[17]中国会展业要学习发达国家经验.[N].青岛日报,2005,008版:12:15

[18]杨立.我国会展经济的现状、对策和发展趋势.[J].巢湖学院学报,2003,第5卷:35

第8篇:影响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监理总监素质

总监,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够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呢?

根据工程建设的岗位需要,总监应该有着比一般专业工程师更高的素质,我认为,做为一个项目的总监,至少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精通的专业技术素质

监理工程师首先应是一名合格的工程师。现代工程建设,投资巨大,技术复杂,可能涉及结构、电气、水系统、综合布线、电梯、智能、化工、交通、机械等多功能兼备;涉及的领域较多;应用科技门类广泛;人员分工协作复杂;如果没有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作基础,项目总监是很难胜任其工作岗位的。这就要求项目总监应当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因此,总监至少应是精通某一系列工程的工程师。因为只有这样,监理工程师才能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具有某一领域或某种工程的专业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监理工程师的基础。

二、充足的项目管理知识

管理学也是一门科学,是对人类行为进行有效地约束与督促的学问。监理工程师进行建设工程监理的过程中,对于工程进度、质量、投资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直接面对工程建设施工队伍的。如果监理工程师具备工程管理学知识,就能在严格监督的前提下有效地调动工程建设队伍的积极性,从而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项目建设规模逐步增大,系统越来越多,协调越来越烦琐,这将要求项目管理必须以合同为依据,管理为主线,加强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三大目标的控制,加强协调好参建各方等的公共关系。还将迫使工程项目管理要从粗放型管理转变为集约化管理。

总监应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复合型人才,不能单懂技术还要懂协调,控制和协调是工程项目管理上的两个主要功能,它们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只有做好工程上的各种协调工作才能更有效地对工程进行控制;只有严谨而制度化的控制,才能有和谐的协调。这两者是相互统一的。明确目标,严格控制,优化方案,组织协调,专职专责是管理的中心所在。没有好的管理就没有好的项目出现,必定是一团糟糕。管理是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充足的经济头脑

经济学知识也是监理工程师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对于项目的经济分析及合同管理方面的知识。具备这两方面知识,不但使监理工程师参与可行性研究及项目决策、项目招投标工作,处理索赔与反索赔工作等,拓宽了监理工程师的工作领域,而且也方便了监理工程师的工作,以合同为依据展开监理业务,并以合同为依据维护自身利益。

四、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

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像一把双刃刀,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使这把刀失去威力。实践经验对监理工程师是十分重要的。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往往不能很好的利用已经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从而使建设监理业务不能顺利完成,甚至导致失败。在我国的有关法规中规定:参加监理工程师考试,必须具备一定年限以上的从事工程设计或工程施工的工作经验。这一规定,就是为了保证监理工程师具备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下面列出了参加工程建设的11个方面的实践经验:(1)地质勘测实践经验;(2)规划设计实践经验;(3)工程设计实践经验;(4)工程施工实践经验;(5)设计管理实践经验;(6)施工管理实践经验;(7)构件、设备生产管理经验;(8)工程经济管理经验实践经验;(9)招标投标中介方面的实践经验;(10)立项评估、建设评价的实践经验;(11)建设监理实践经验。

五、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监理工程师在开展工作时,会遇到大量的信息处理问题,其中主要是一些施工过程的数据、合同管理、施工进度控制以及大量的施工日记、报表等。没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就不能以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手段来完成信息处理工作。现在的工程建设,计算机已经普及,准确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处理事物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技能。

六、良好的处事心态

总监是监理组织中责、权、利的主体。总监是项目管理中人、财、物、技术、信息和管理等所有生产要素的组织管理者,是项目监理的责任和权力主体,是完成项目目标的最高责任者。因此,必须认识到总监地位特殊性,通过合同授与的权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来履行监理合同义务。

总监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总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总监的行为及决定直接关系并影响到业主、承包人和各有关方面的切身利益。因此,应具有廉洁奉公、为人正直和办事公道的高尚情操和职业道德,热爱监理事业,勤于钻研和守法敬业。

项目总监要有高尚的执业道德,具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廉洁奉公,为人正直,办事公道的高尚情操。做事不偏不向,实事求是,不带个人情绪处理事物。

总监理工程师会遇到形形的人,在目前国内建筑市场尚不能规范,少数人的守法观念薄弱,不正之风猖獗的时候,总监理工程师必须站稳立场,洁身自好,带好项目监理机构一班人,在不良风气的浪潮中努力拼搏,为了项目监理机构和所属监理单位的声誉而努力。另外总监理工程师还必须有坚定的敬业精神,能够看到工程监理事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愿意为国家建设和所属监理单位的发展作出贡献。这种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定的敬业精神是总监理工程师的思想基础。

七、健康的体魄

第9篇:影响工程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成本,上市公司,并购效率

 

一、引言

从2008年美国华尔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到世界各国救市政策的陆续出台,两年之中,我国的上市公司也经历了一场严格的洗牌。要想在危机中生存并取得长远发展,并购重组已成为很多上市公司的制胜法宝。然而成本影响了并购的效率。虽然世界各地的上市公司都普遍采用委托-形式,但因所有制结构不同,中国上市公司的成本与国外上市公司的成本存在体制性差异。在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成本的表现形式因治理结构不同而有区别,不同的成本造成了两类公司不同的控制权收益,因而对并购效率的影响程度必然存在差异。

二、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说

(一)成本学说

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经理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这样就产生了成本。Jensen和Mecking(1976)提出将股东分为内外两种类型成本管理论文,内部股东拥有外部股东所没有的对公司经营的决策权,由于股权分散造成外部股东的“搭便车”行为和内部人的“道德风险”问题将影响公司绩效。考虑到成本的存在,他们提出,通过提高内部人的持股比例会形成“利益协同效应(alignment effect)”,降低成本,并使内外部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提高公司绩效[1]。

(二)并购理论学说

企业并购指在市场经济下,两个以上的企业根据法律所规定的程序,通过签定合约的形式合并为一个企业的行为。一直以来,并购都被视为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工具之一期刊网。并购战略自其诞生之初就开始受到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世界各国经济和金融学家对公司并购重组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并购的效率,即并购创造价值的能力。

(三)成本与并购效率

国有上市公司的成本主要表现为内部人控制下监督约束软化引起的人在职消费等管理费用的提高;而民营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控股形式为金字塔式,绝对控股股东、家族成员利用其资金和信息优势,通过关联交易等形式掏空上市公司,转移资产,侵害小股东的利益,其成本突出表现为通过关联交易等形式转移资产、剥削少数股东形成的冲突[2]。成本的存在对并购活动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了整合效率。

由此提出以下假设:并购活动中的成本显著降低了并购效率,但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表现形式因成本差异而不同。

三、研究过程

(一)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1-2008年间的深沪两市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样本一致性、客观性和代表性的前提下,按简单随机抽样原则并结合以下标准进行抽样:

(1)以控制权为代表的控制权必须发生转移。

(2)同一公司连续发生的并购活动的时间间隔必须至少大于一年。

(3)剔除上市日至并购宣告日少于150个交易日的样本,以及利用市场模型法计算的参数(β系数)不显著的样本。

(4)剔除终极控制人性质不详、无偿划拨、目标公司净资产小于零、关联企业间股权转让及含B股或H股的样本。

最终得到的样本数量为915个,其中国企样本629个(包括盈利国企413个、亏损国企216个)、民企样本286个。本文所用到的市场交易数据、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以及股权转让等数据均来自于WIND资讯数据库,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分省统计年鉴。

(二) 主要变量及变量定义

1、并购效率

以并购后目标公司最近的季报业绩为研究起点,并购后当年年报业绩为第二时点成本管理论文,并购后1年(年报)为第三时点,购后两年(年报)为第四时点 [3],在考虑并购后效率时,选取的财务指标有以下2种:

(1)净资收益率(NROE):用以综合反应并购后所导致盈利能力的变化,它是上市公司最主要的财务指标,不会受到股权稀释对盈余指标一致性的影响;

(2)主营业务利润率(CROA):也主要反应并购后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用这一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净资产收益率纵作假的缺陷。

2、成本

国有上市公司存在所有者缺位及内部人控制问题,其成本的表现方式主要是由于缺乏监督约束机制而引起的人在职消费问题,表现为管理费用;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最常用的控股形式为金字塔式,这种控股结构下的成本已不是特权消费,而是剥削少数股东形成的冲突。作为企业的绝对控股股东,家族成员可以利用其资金和信息优势,通过关联交易,套用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达到上市公司圈钱的目的,因而民营上市公司的成本更突出地表现为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公司资产[4] 。对成本的所有变更及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成本变量说明

 

变量

符号

定义

管理费用

M-costs

目标公司管理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减去前一年目标公司管理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值

关联交易

Transaction

目标公司关联交易的金额与净资产的比值减去前一年目标公司关联交易的金额与净资产的比值

股权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