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网络安全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购物;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网络购物面临的困境
所谓网络购物是指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上的检索平台搜索所需的商品信息,以电子订购单的方式发出购物意向,再通过网上银行或支付宝等支付平台支付金钱,商家通过邮购或者快递公司送货上门,消费者签收货物,完成整个交易的过程。
(一)网络欺诈成为常见的购物陷阱
“大部分大学生作为一个没有收入来源的纯消费群体,由于受消费资金的限制经常会在网店上购买一些价格比较便宜的商品”,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不能通过直接观察和触摸检验商品的真实性这一弊端和大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造成了一些商家非法出售劣质商品,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现象。
(二)支付安全一般难有安全保障
支付安全是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货到付款作为最安全的支付方式被大学生喜爱和认可,现实原因主要是货到付款不利于商家的资本周转同时也降低了商品交易速度,并没被大部分购物网站所采用。由于商家的限制,网络购物的消费者只能选择网上银行付款。另外一些不良的网上支付习惯也容易产生支付安全问题。
(三)物流配送问题多多
邮费过高,当前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网络购物时快递的收费标准偏贵;快件损毁或丢失,原因包括部分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企业超负荷运转,快递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低,派送快递的人员素质整体上不高;快件延误,部分物流企业追求规模效应和业务量的最大化,盲目的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和服务范围,导致企业不能快速的收取快件;验货程序不合理,分快递公司遵从先签单后验货的不合理程序,依照正确的先验货后签单的程序进行的快递公司只占少部分。
(四)大学生隐私权在网络购物中屡被侵犯
1.网络购物中不良商家故意侵犯大学生隐私权
由于现在的网络技术的先进性,一些有心的网上经营者往往会对消费者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将这些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予以不正当的利用,或者以一定的价格转卖给其他网站或者企业等。由于大学生群体社会经验不足,诈骗分子很容易把目标锁定在这一群体,因此大学生一些隐私信息的泄露对大学生很不利。
2.多数大学生在网络购物方面法律意识淡薄
大学生在网络购物方面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主要原因是我国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在处在逐步完善的阶段,大学生也缺乏这方面知识的积累。
(五)大学生存在过度消费现象
大学生因一时心动购买了一些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物品,还有一些大学生贪图卖家包邮商品,在无意中买了很多原本没打算买的东西,因此花了很多的钱。
(六)大学生过度迷恋网络购物
一些大学生自控能力差,承受不住网络商家的诱惑,成为整天沉迷于网购的上班族,甚至有人对网购成瘾,他们对网购形成了心理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造成大学生网络购物困境的原因
(一)我国的网站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现有的网站管理制度并不是很健全,许多网站经营者不顾广告的真伪以营利为目的向其他商家信息。很多有心的商家便利用了这一漏洞,轻而易举的在网络上虚假的商品广告,吸引网络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而大学生在消费资金上受到限制,过分关注价格,对一些虚假信息容易信以为真。
(二)物流企业分散度高、部分物流人员职业素质差
中国的物流企业起步较晚,进入门槛低,这导致了中国的物流企业分散度非常高,部分物流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企业超负荷运转”。快递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低,派送快递的人员素质整体上不高。
(三)网络隐私保护法的缺失
“我国对互联网的法制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关于网络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没有制定专门的网络隐私保护法”。因此,消费者在进行网络消费时较易遭遇侵权行为。
(四)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缺乏
高校教学中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的教学大纲都没有把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教育正式纳入,更没有制订相关的课程标准,绝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接受系统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对网络安全缺乏全面的认识。
(五)大学生不理性的消费观念
部分大学生自身意志力不强,看到打折的商品就抑制不住购物的冲动而买了一些无用的商品,还有一些大学生盲目消费,追求名牌,存在攀比心理,他们在行为上互相影响。
(六)某些大学生网购成瘾
从网络购物来看,网络购物方便快捷,价格低廉使部分大学生过分迷恋网络购物。从大学生自身来看,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意志力不强,看到打折商品便抑制不住购买的冲动,即使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也在所不惜。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存在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部分人通过借助网络购物来舒缓压力。
三、应对大学生网络购物遇到的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政府要降低物流企业的分散度,运用经济手段提高物流行业的进入标准,降低物流企业的分散度,完善网络信息审查机制,制定关于网络隐私保护的专门法律,使网络购物消费者的隐私权得到保护。
(二)物流企业提供多样化服务,提高配送效率,优化服务流程
“物流企业的发展影响着网络购物的发展,物流的好坏快慢影响着大学生是否会再次选择该家商品。”物流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高校要注重大学生的理性消费教育
高校应该倡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定期开展理财教育讲座,使大学生学习必要的网络消费知识,倡导文明健康消费。
(四)大学生从自身做起,树立理性消费观念
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上网习惯,包括信息传递习惯,登陆习惯,支付习惯,保护好个人隐私。在网络购物时经过多次比较后严谨的选择购物网站,选择正规的网站商家,理性的看待网站的宣传,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积极学习网络购物方面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宋朝阳.浅析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及前景[J].湖南财经高等学校学报,2009(119):100
[2]何昕.网络交易中消费者隐私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林敏晖.网络购物中物流瓶颈问题的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1):28
1.1益阳市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的水平本论文根据实际情况将益阳市大学生每个月的网络体育消费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每个月没有网络体育消费或1-49元为低级水平,50-99元为中级水平,100元以上为高级水平。通过图1显示有3%的大学生无网络体育消费,45%的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的水平处于低级;46%的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的水平处于中级;9%的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水平处于高级。由于益阳市整体消费水平较低及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有限,因此益阳市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水平呈现出低、中级消费水平占主体,高级消费水平可上升空间较大的局势。
1.2益阳市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的结构根据体育消费和网络消费的结构方式,对益阳市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的结构进行调查,发现益阳市大学生的网络体育消费结构与体育消费的结构有较大的相似点,均以实物类消费和信息类消费为主。信息类消费,主要是指利用网络观看体育资讯。表2显示益阳市大学生在这方面消费占43.3%,略高于网络体育实物类消费,由此可见随着网络时代的出现,网络消费开始逐渐扩大并有占据实体消费的更大市场的趋势。实物类消费,指通过网络购物平台花费一定的资金获得体育类的实物商品,主要包括运动服装、运动器械、体育杂志等。益阳市大学生在这方面消费占41.7%。这显示大学生除了在网上浏览体育新闻和观看赛事外,主要还是以实体消费为主。参与性消费,旨为达到自身的目的而参与体育相关活动并通过网络进行的消费,例如通过网络购买观看比赛的门票、支付租用场地的费用等。益阳市大学生在这方面消费占10%,这与非网络类的参与性体育消费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网络对体育赛事门票的出售和体育场地的租用的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劳务性消费,指为了学习和掌握体育技能、知识或因身体状况而需要相关的体育辅治疗通过网络进行了解或支付费用的消费。调查显示,只有5%的大学生在这方面有消费过,这跟参与性网络体育消费的情况类似,这可以看出利用网络上开展体育培训班或体育辅治疗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状态。
2影响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
2.1影响益阳市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的主观因素
2.1.1网络体育消费观念网络消费行为的观念分为传统节俭消费观、需求消费观、从众消费观和奢侈消费观,由此结合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行为,制定出相应的选项来反映益阳市大学的网络体育消费观念。表3显示根据自身审美需要而选择合适的体育商品的大学生占54.4%,即需求消费观;可以买到价廉物美的体育商品占36.8%,即传统节俭消费观;受朋友或同学影响相跟着买的从众消费观和只注重品牌追求个性的奢侈消费观,别占4.7%和4.1%。大部分大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而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商品,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偏向盲目的消费行为,大学生的网络体育消费观念影响着其网络体育消费行为,同样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对于营造良好的网络体育消费氛围至关重要。
2.1.2经济情况结合其相应的网络体育消费水平进行分析,表4表明每月生活费在600元以下的大学生有30人处于低级消费水平,没有一位是在中级或高级的消费水平;每月生活费在600-1000元的大学生有126人处于低级消费水平,91人处于中级消费水平,只有8人处于高级消费水;每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的大学生处于中级或高级的消费水平的有158人。这表明大学生在网络体育消费情况与其每月生活费的多少呈现正相关性,经济情况是决定益阳市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2.1.3个人感知风险感知风险的最初概念是由哈佛大学的RaymondBauer于1960年从心理学延伸出来的,他认为消费者任何购买行为,都可能无法确知其预期的结果是否正确,而某些结果可能令消费者不愉快。[2]研究发现益阳市大学生存在的个人感知风险主要有:①在网络上购买的体育商品没能达到消费者所期盼的效果或规格。②在网络上购买的体育商品对消费者的安全或健康可能产生一定危害。③害怕在网络上购买的体育商品的价格比传统零售商的价格高或者是商品的质量问题引起的经济损失以及体育商品的退货及其退货带来的损失等,甚至是无法接收到所预订的体育商品。④银行卡、网银信息和个人隐私等,由于网上支付需要消费者的个人相关信息以及输入银行卡、U盾相关密码信息。所以网络购买体育用品除了交易的风险外,还存在着个人财产信息的风险等。
2.1.4以往网络体育消费经验以往网络体育消费经验,指消费者曾经在网络上的某个商家、网站上购买体育用品或观看体育赛事的直播等的经验。消费者在经历第一次的网络体育消费并获得相对理想的消费体验后,他们在第二次的网络体育消费中会习惯性地去重复上一次的网络消费操作,即寻找上一次合作的商家或上一次观看体育赛事的网站。由此可见,大学生以往的网络体育消费经验也是影响其网络体育消费的因素。
2.2影响益阳市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的客观因素
2.2.1网络体育商品的价格网络零售与传统零售的区别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区别是网络零售可以方便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其所需的商品,而且网络零售的商品价格比传统零售要低。这是由于网络零售拥有庞大的商品库,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寻找适合自身的商品,这为消费者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并且网络零售不需要实体店,也不需要太多了销售员,其运营成本因此远远低于传统零售,所以网络零售商品的价格要低于传统零售商品的价格。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中心)第十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消费者网上购物的主要动机依次是:节约时间(48.5%),价格便宜(43.67%),购物操作方便(42.4%),寻找稀有商品(33.5%)。[3]网络体育消费隶属于网络零售的一个范畴,因此网络体育商品价格是影响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2.2.2体育商品的品牌网络体育购物虽然有着比传统零售好处,但凡事都会有双面的,其不足之处之一就是网络体育购物中,消费者对网络上的商品的辨别能力要较传统零售中商品的辨别能力低。当消费者对想购买的体育商品不太了解时,为了避免网络体育消费带来的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消费者往往会选择知名度较高的体育品牌,例如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等。知名度高的体育品牌往往能减少消费者评价产品过程中的搜寻成本以及所付出的认知努力,从而帮助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2.2.3网络体育消费平台网络体育消费平台,指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体育商品或观看体育赛事直播、视频、论坛等的网站平台,例如淘宝商城、京东商城、名鞋库等。作为商家与消费者在虚拟世界进行体育消费交易的平台,网站平台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实用性强的网站有着强大的搜索功能,消费者可以通过其来迅速搜寻自己想要的商品、赛事直播或体育资讯,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搜寻成本。网络体育消费者会倾向选择搜索功能强、网店设计精美、网站管理完善、产品详细信息更新快、网站下载链接速度快的网络体育平台进行其体育消费行为。因此网络体育消费平台的建设是否完善,也影响着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行为。
2.2.4网络体育商家的诚信度在网络体育消费中,与传统零售的区别还在于体育消费者与体育商家无法面对面进行交易活动,双方只能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进行交易,体育消费者无法对购买的体育商品进行触摸、尝试和对比,也不能支付完费用就马上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商品。因此,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体育商家的诚信度对网络体育消费者消费决策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传统体育消费。表5表明商家的诚信度高是大部分大学生选择网络体育商家的首要原因,约占总体人数的52.5%;其次为商家服务态度好。仅3.7%的大学生会因为所选体育商品价格比其他商家便宜作为首要原因。日常生活中除非消费者对将要与之交易的网络零售商建立起了足够的信任感,否则即使网络零售商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报价,消费者还是不会与没诚信的商家进行交易活动的。因此网络体育商家的诚信度对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的决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大学生网络消费动机主要为节约时间、价格便宜和操作方便;当代大学生比较追求个性化,因此也有3.5%的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动机为寻找个性化体育商品。从大学生的整体消费层次来看,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约占91%的大学生处于中低水平,仅9%的大学生处于高级水平。2.通过对益阳市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结构调查,益阳市大学生的网络体育消费类型主要有:实物类消费、信息类消费、参与性消费、劳务性消费。整个消费结构中以信息类网络体育消费和实物类消费为主,两者共占85%,参与性消费及劳务性消费只是网络消费中附带的小部分,仅占15%。3.通过结合体育消费和网络消费的相关研究,得出影响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中大学生的网络体育消费水平与其经济情况呈正相关性;当前大学生的网络体育消费观念以需求消费和价廉物美为主;其次影响网络体育消费的主观因素中还与存在的个人感知风险及以往的购物经验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客观因素中影响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首先考虑的是商品的价格,其次是商品品牌及网络的销售平台,此外大学生网络体育消费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是商家诚信度,也就是网络商家的店家级别。
论文摘要:网络建设在我国大学校园得到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的获知手段和知识领域,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本文阐述了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的意义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借鉴西方国家应对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一些经验对策,提出5种网络道德教育实践方法。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8年1月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达到2. 1亿人,其中18 - 24岁的网民最多,占31.8%,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中,学生网民群体占据重要地位。这一调查结果表明,作为国家未来之栋梁的高校大学生们,无疑是推动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生力军,是互联网络各项应用的积极参与者。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性、开放性和无政府状态带来了许多棘手的信息安全问题、特别是互联网络各种负面影响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这些都具有强烈的挑战性,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价值观,人们在尽情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在呼唤新型的道德规范—网络道德,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的意义
网络道德是建立在网络社会基础上的新型道德体系,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和平等性的特点。由于基于TCP/IP协议的Internet网络本身就是是一个开放的,无约束的网络,其最初的建设和发展是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的,因此谁都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由cnnic的调查可知,年轻的大学生们是Internet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参与者,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即兴奋,又好奇,他们在浩瀚的网络中寻求知识、进行娱乐休闲,把自己融入到网络当中去了;同时由于他们接受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非常强,总是蠢蠢欲动想要在网络上去展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寻求刺激。因此在他们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他们也给网络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比如:不良信息的传播、病毒的危害、口令入侵、非法访问、恶意破坏等。有部分同学在上网时,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无法区分哪些是健康的信息,哪些是不良信息,以至于被一些不良网站吸引,无法自拔,甚至于自己也来建立不良网站,污染网络环境;有部分同学出于好奇,编写了一些小程序,或者是下载了一些小程序,要弄到网络上来试一试,看看他的运行效果,结果造成网络病毒和木马的传播,对他人正常使用网络造成很大的危害;还有部分同学,为了自己的方便,肆意的去猜测、破解他人的账号口令,然后据为己用,造成他人不能上网。实际上,这些同学在网络上这样做的时候,他有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不道德行为或是违法犯罪行为。据某学校通过问券调查结果显示,该校有百分之63%的大学生不能明确界定哪类信息属不健康信息,有49. 1%的同学有过非法访问的意向,有14%的同学成功的实施过口令入侵和非法访问。其中有79%的同学认为,对别人进行攻击,只要不造成对方的损失,试试也没有啥关系的。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从小受到既有的社会道德教育,大学生们能很清楚的知道哪些行为是不道德行为、哪些是违法犯罪行为。为什么到了网络上他们就不能界定呢?这主要还是由于网络道德教育相对滞后的原因,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中,也需要道德和法律来规范,因此,对大学生们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网络道德教育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抵御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另一方面还要教育学生不能在网上主动传播发送不良信息和发起攻击等。
二、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滞后。自从2002年教育部启动西部高校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以来,我国各高校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都已基本完成,除了提供基本的网络通道,实现和Internet的互联外,校园网上也逐步开展了如WWW、电子教务、OA各种应用,广大学生已经普遍使用校园网络,成为Internet的用户,但是相对而言,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还没有涉足或者教育力度不足,造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缺位。
第二、网络道德教育和社会既有道德教育脱节。随着网络及其应用的发展,Internet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们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大学生把虚拟的网络社会等同于现实社会,但是又认为在网络社会中无道德规范,不受既有社会道德的约束,这就是网络道德教育和社会即有道德教育没有相关联的表现。
第三、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脱节。网络道德教育是在网络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教育者不仅掌握道德理论教育的方法,也要熟练掌握网络应用技术,能清楚的知道网络中存在哪些实际的道德问题,如何才能有效的利用技术手段抵御和防范网络危害,这样才能让受教育者产生认同感,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实际上现在绝大部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对网络知之甚少,只能在书本上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而不能在网络上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 第五、网络道德教育可操作性不强、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
三、网络道德教育方法实践
面对上述问题,借鉴西方国家应对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一些经验对策,我们提出5种网络道德教育实践方法。
首先,建立健全校园网安全管理办法。将这些办法通过多种形式,如网站宣传、结合传统教育的校园展版宣传、网上问卷调查和现场问卷调查、论坛意见反馈等方式,向学生进行正面宣传教育。使《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能落实到实处。
其次,应适时调整对大学生的教育方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力度,灵活地采取网络具有信息的可复制性、共享性、实时传输性的特点,建立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站,开设“网络伦理与道德”、“网络文化素质培养与网络人格塑造”等课程,培养大学生自觉的网络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网络道德。通过网络这一传播媒介,向大学生灌输正面信息和转变大学生的上网动机,唤醒良知,明辨是非,倡导文明,变堵为疏。同时应开辟网上务实研究项目和工作方式,开辟便于大学生学习和应用的求学、·求知网页、网站,使新时期的大学生在严酷的就业形势面前不至于束手无策,培养和锻炼大学生应对挫折、正确评价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特长的职业和岗位,从网上找到对自己学习、生活和工作有用的信息,彻底改变他们对网络务虚不务实的曲解,信任网络,信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三,必须转变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模式,适应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时展的要求,利用网络开放性、及时性和双向交流性的特点,切实加强大学生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正确引导大学生开展网上讨论,贴近大学生思想,贴近现实生活,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情绪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相互沟通,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求职已然成为大学生求职的一种途径。凭借着其信息量大、针对性强、成本低、无地域限制等优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网络求职以其快速、高效、经济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求职者的青睐。但网络求职由于受自身虚拟特性的发展限制,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本次科研项目针对大学生对网络求职的意向、经历、动因、信任度等方面分析,以及大学生对于网络求职的前景认知、大学生对于网络求职存在的意见与建议。造成网络求职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用人单位,专业招聘网站方面的问题,也有求职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一、网络对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内涵
首先,由于网络覆盖面太大,因此我们将网络定义为微中端的招聘平台,比如智联招聘、58同城、赶集网,但现在使用微信的人很多,因此微信平台也是参考的重点。
其次,大学生的分类多端,因而我们把目标群体划分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户籍、不同地域、不同性别的大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进行就业渠道的分类研究。
再次,在研究内容中,我们主要针对网络在不同群体间的认知度,信任度的问题展开调查。如何提高网络招聘的公信度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之一,例如各招聘网站在各大校进行宣传讲座,让更多莘莘学子意识到该网络招聘渠道的存在,在成功落实自身管理的基础上,向学子体现它的安全性与成功率,从而提高社会公信力。
最后,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网络真正发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作用,也需要政府的就业保障机制的确立。
互联网等是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途径的有效补充,本研究调查得知,当前大学生利用网络作为主要途径来获取就业信息的比例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二、网络对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调查情况
为了解大学生对于网络获取就业信息的意见以及信任度的情况,我和小组成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共计发放100份,收回调查问卷81份。调查对象本科生占87.35%、大专及大专以下占5.36%、研究生及以上占3.11%;男性占53%,女性占47%;年龄段在20~25之间,以20~22之间为主。在调查中,主要访问了和我们同辈的大三及大四的学长学姐,并来到地铁站进行深入调查。定性研究的内容是大学生对网络求职的意向、经历、动因、信任度等方面分析以及大学生对于网络求职的前景认知。网络就业信息的获取与爱上网的大学生之间有何联系与互相影响也是调查的内容。通过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的方式,运用直接观察法(访谈)、个案研究(对个人,社会集团进行深入的研究)的方法随机抽样和配额抽样(选择不同类型的人,主要以大三大四的大学生和地铁站的上班族为主)。
调查显示,88.7%的上海市大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其中27.7%同时拥有手提电脑和台式电脑。同时,有近四分之三(73.0%)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根据调查结果统计,上海大学生的平均网龄约为7年(6.92),每天电脑上网平均时间约3个小时(178.65分钟),手机上网平均时间为71.46分钟。由此可见,上海大学生在网络使用硬件配置上有较高水平,上网也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
表1是数据统计显示的大学生使用网络普遍行为的结论,结论显示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很大,使用网络的各种行为也很丰富,这更说明,如今,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并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与各种行为。在求职方面也一定是如此。
现在很多同学在学有余力的同时,已经通过网络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从问卷的情况来看,将近49.64%的受访者表示曾经通过网络寻找到工作,21.3%的受访者表示从未通过网络求职。由此可以论证我的说法――网络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求职行为和求职途径。可是,在是否有寻找工作受骗的经历的一题中,32.81%的受访者表示有过被骗经历,45.62%的受访者表示没有过被骗经历,其他人表示没有过求职经历。这一项调查深刻反映了网络信息量大且丰富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三、网络对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网络有许多虚假信息
虚假信息以及损害求职者利益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许多同学反映,网络提供的虚假信息经常使大学生就业陷入被动的情况。部分企事业单位为了实施低成本战略,在招聘员工时随意夸大其实力和员工待遇。部分就业中介机构收取较高的中介费,使大学生上当受骗。所有这些,均导致就业信息质量明显下降,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混乱的现象。网络上经常出现了的高薪陷阱、合同陷阱、抵押陷阱、非法中介陷阱、冒充知名企业陷阱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二)信息获取主动性缺乏
大学生利用网络求职,在投递简历后便常常陷入被动等待,甚至无法确知自己的简历有没有成功到达招聘人员的简历库。另外,网络求职的等待期有时候相对更长,有些甚至石沉大海。这种求职方式因为缺少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沟通的机会,没有交流对象,大学生在网上求职处于被动的状态,影响了大学生求职的人际能力的发展。
(三)网络求职环境存在一定的混乱与监管不力
这也显示了我们做这份论文的必要性――引起对大学生求职安全与利益保障的重视并发出对当今社会莘莘学子应该给予的诉求。
四、网络对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对策建议
(一)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大学生求职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求职的独立性
网络以其信息量大,不受时空的限制,大学生应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网罗信息的同时看到社会给予大学生的机会之丰富,这样增加了大学生对就业的信心和可选择性。同时网络求职信息传播的丰富性,共享性,便捷性,交互性和平等性等优点使其不必通过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就能找到求职机会,实现就业,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大学生求职的独立性。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去做的事情。
(二)充分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职业作为自己就业的主要目标
这既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又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专业特长。把浪费在网络上的时间充分运用到个人的培养上。一切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和技能。
(三)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学能力
1.如阅读、使用工具书、网络、利用文献资料、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2.表达能力,主要有口头的、书面的、图表和数字的表达能力。
3.环境适应能力,如独立生活、人际交往、应付挫折、独立工作等能力。
4.创造能力,如从事科研活动、提出新见解、新发明等。
5.自我教育能力,如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等。
6.只有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后,才能让工作来选择你,而不是你选择工作。
五、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以及人们对互联网使用频率和范围的增加,计算机网络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理念,网络就业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就业方式。而当今社会,大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以网络就业的方式寻找工作机会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改变和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道路。为降低网络就业的负面影响,认清网络就业真面目,大学就业指导老师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就业的指导,提高大学生网络就业成功率。
就业保障乃生存保障,是维持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l件,在我国社会芸芸众生的劳动所得是基本收入来源。而及时获取及有效利用就业信息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基础,大学生寻找工作的途径也在变得多样。
参考文献:
[1]曹荣瑞,江林新,廖圣清,董少校.上海市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报告[J].新闻调查档案,2012-04-05.
[2]章启天.大学生就业信息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论文摘要:结合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提出在网络道德教育中高校教师应注意的问题。同时,针时高教教师本身的特点,倡导教师应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发挥自身的作用。
在网络新环境下,网络道德教育是个相对滞后但又十分重要的领域。传统道德观念和方式明显滞后于先进的网络技术,传统道德规范已不能约束新环境中出现的新问题,不能化解网络社会面临的新矛盾。而在很多情况下,大学生网络犯罪、网络不良行为都是在不知法或不懂法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是新时期道德教育的迫切要求,是与传统道德教育并举的另一把利剑。
1、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人们对网络、对大学生上网的态度否定多于肯定,指责的声音多于引导的声音,造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良现状。如何将网络道德教育融人当前高校课程体系,如何及时干预制止井消除网络道德危机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甚至是恶劣后果,如何确立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创新网络社会道德教育途径已刻不容缓。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更是让人堪忧。
高校教师与管理者对此缺乏重视。网络社会的到来,使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欢呼雀跃。同时大学生们在网络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应对网络社会给道德带来的诸多变化,应当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但当前许多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很模糊,有些专业课教师更是认为网络道德只是德育教师的职责。
道德教育观念跟不上网络发展速度。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价值的引导,在于帮助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体系,形成完美的人格。面对网络的挑战,高校教育应当从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德育内容,彻底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以适应全新的、变化中的教育环境。总是停留在没有针对性的搞几次网络知识与道德讲座,安排辅导员找个别人谈心这样的老路上,要想取得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效果也绝非易事。
部分教育者对网络道德内涵把握不准。网络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广大的教育者并没有充分地认识网络道德呈现的新特点。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的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既不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继承,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既要体现历史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强调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和谐统一。
2、网络道德教育中高校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针对目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一一教师,又是如何认识的呢?在具体实施中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不只是德育的范畴。很多教师有意无意忽视了在自己课堂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他们认为网络道德教育只是德育教师的内容。其实高校的德育工作只是网络道德教育中一个小部分而已,这是因为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很宽泛。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互联网与德育工作、网络建设与网络管理、互联网与校园文化、网络立法与网络安全等方面。将德育工作渗透到网络中、运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内容的建设,将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上网,运用网络这个载体拓展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建立起由德育处为中心,由网管、团委、班主任、计算机教师、政治教师协调配合的网络德育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信息辨别教育、自我防范教育、信息伦理、道德、法制的教育,通过向学生推荐有益的内容和开展丰富的活动,建立学生积极向上的网络观。
第二,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不只是针对部分学生。长期以来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大都被界定在青少年群体,但是也不能忽视网络对共他使用人群以及其他使用人群对青少年的影响。儿童和成年人也是这个群体的一部分,特别是成人。因此,生活在网络社会的每个人都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对象。
第三,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不只是着眼当下。目前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滞后于网络机能教育,这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在网络日渐深人大学生生活时,作为高校的主要教育者——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现今对网络道德的教育已经在各个教育环节开展,这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但网络道德教育不可能立刻有明显的效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作为高校的教育者不能仅仅看到眼下有所成效,从而放松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我们应着眼未来,把这项工作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3、高校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
首先要纠正认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高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网络社会”的急速发展,改变了传统道德基础,价值取向已经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如果还用封闭的、单一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去衡量开放的、多元化社会中个体的道德行为显然行不通,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意识,把握方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和民族品质,坚定我们的理想和信念。
其次要以身作则,创设正向网络道德的榜样。高校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网络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因此,作为大学生的直接指导者,自身应以身作则,为学生创设正向的网络道德榜样。学生可以从老师身上学到网络道德的规范,从而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再次要亲身实践,及时发现网络道德的问题。高教教师在自身实践中,必然能发现在网络道德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交流,及时纠正不道德的网络行为。这样,可以防止学生深陷其中。
【关键词】网络经济;B2C;消费者忠诚;忠诚度;评价指标
一、引言
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小企业中使用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在线采购的比例分别为25.3%和26.5%,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的比例为23%,但商务应用的迅速发展也同时滋生了网上交易中诈骗、犯罪等问题,造成用户对互联网商务类应用的担忧、抵制和排斥情绪,影响商务类应用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留住顾客,提高忠诚度,成为电子商务网站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B2C网站的发展出现了如何提高消费者忠诚度的困境,基于网络经济下的消费者的特征分析,结合顾客满意理论和顾客价值理论,进行问卷调查、样本的统计分析,构建网站用户忠诚度一般指标体系,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网络忠诚度的内涵入手,在借鉴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网络消费者忠诚驱动因素指标与消费者忠诚度的关系。(2)从感知价值的三个层次出发,即功能性价值、程序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构建了基于网络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忠诚度评价指标体系。(3)最后针对性提出了培育E-忠诚度的营销策略。
二、电子商务B2C网站消费者忠诚度分析
(一)B2C网站消费者忠诚度研究变量
1.消费者感知价值与消费者忠诚。从理性的视角价值知觉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抽象概念,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定义分为四类:价值是低价;价值是指在某一产品中任何我想要的;价值是相对于我所付出的价格而获得的品质;价值是指相对我所付出而获得的事物。Woodruff(1997)则对感知价值的定义,提炼出感知价值的3个特征:顾客价值与产品的使用相关联;顾客价值是由顾客对某些事物的感知,而非由客观的销售者所决定;这些知觉通常是指在获得及使用某一产品时,顾客所接收到的及必须放弃之事物间的抵换,接收到的如品质、利益及效用,而放弃的如价格或其它牺牲。张月莉、王方华和过聚荣(2007)在其研究中将感知价值作为E-忠诚的驱动因素之一。他们认为影响“E-忠诚”的感知价值主要包括: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选择,即向顾客提供定制产品;富有竞争力的价格等方面。可见感知价值对与消费者忠诚的驱动作用基本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同,本文提出:互联网中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行为忠诚有正向作用;互联网中感知价值对消费者态度忠诚有正向作用。
2.消费者满意与消费者忠诚。杨丰瑞和周道珍(2010)通过研究发现,顾客价值对满意度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因此,网上商店应该通过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减少购物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为消费者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保证购物的安全性以提高其对网店的满意度。满意度对忠诚度也是有正向促进作用的,满意度提高,消费者对网店的忠诚度也随之增加,网店也可以通过老顾客对网店的信任和忠诚吸引新消费者,提高网店知名度。
3.转换成本与消费者忠诚。转移成本作为消费者从一种产品或服务向另一种转移时所感知的成本,是一个复杂变量,它包括了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特定交易而言,各类转换成本并非独立运行,而是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从经济学、心理学和营销学等不同角度考察。现今转换成本与消费者满意共同视作忠诚度的影响因素纳入了研究框架,研究的重心主要集在转换成本对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调节作用上。
(二)B2C网站消费者忠诚度评价
1.忠诚评价的一般框架。对忠诚评价方法,选择评价基于的对象不同,评价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区别。基于消费者忠诚结果表现的评价方法,从行为忠诚评价来讲,测量方法比较集中于购买比例或频率上,主要有四种方法:购买/光顾比率、转移比率、预算比率、购买/光顾—转移—预算比率相结合的方法。对态度忠诚的测量一般采用利克特量表收集顾客态度倾向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周梅华(2004)建立了面向顾客行为结果的顾客忠诚指标评价体系,根据测量指标的准确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将这些定性的指标用定量的方法进行测量,则网络消费者忠诚的评价就转化成为了综合评价问题。忠诚度的客观测量从网络技术获得,已有很多网站技术人员和学者给出实证的研究,而本文对B2C电子商务零售网站进行消费者忠诚度评价,主要探究基于态度的忠诚度以及指标,目的在于构建基于感知价值纬度评价的体系。
2.B2C电子商务消费者忠诚评价指标的确定。根据前文对消费者忠诚影响因素和感知价值的分析,本文旨在对于购物前后主观感知评价指标的分析,补充与完善整个评价体系。得到评价忠诚度的指标包括功能性价值、程序性价值、社会性价值三个方面:(1)一般认为功能性价值是顾客感知互联网渠道
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其需求程度的偏好和评价。网络经济下的信息资讯和服务的实用性表达了功能性价值,能够响应用户需求的属性。要全面的表达功能性价值还需要考察信息和相关服务的质量。功能性价值主要源于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产品的质量及其内在的消费价值,也就是让消费者感知到通过互联网渠道能使其购买到真正需要的产品、获得一笔好的交易、购买的产品与接受的服务是价有所值的;另一种是在互联网渠道中顾客感知到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能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制定出更好的购买决策。(2)程序性价值是顾客感知互联网系统和渠道提品的过程能够满足其需求程度的偏好和评价。产品的提供过程涉及消费者在互联网渠道中寻找产品、下单订购、产品接收和意见反馈四个方面。由于时间和精力对于目前很多消费者而言是最宝贵的资源,因此他们追求的是效率更高的购买方式和途径。同时互联网渠道的经营者可以通过优秀的网页设计、多媒体的呈现、互动化的沟通、客制化的服务等方式让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享受到美感、新鲜感、时尚感,从而让他们感知到互联网购物是没有压力、心情放松的消费历程。(3)社会性价值是顾客感知互联网购物满足其情感需求的程度的偏好和评价。顾客价值逐渐包含强调人际互动的“社会价值”或“关系价值”。网站不仅是商店,也可看作基于人际关系的社交型网站,其社会价值渐渐成为其重要的价值,直接影响到网站用户的忠诚度。本研究所指的网站社会性价值是指网站的声誉品牌特征以及使网络顾客在自我形象、群体归属得到提升,用户在与其它用户、网站之间密切互动所建立良好关系所带来的价值。
(三)实证分析
1.大学生网络购物消费基本信息。通过前文的网络消费者感知价值及其构成的分析,构建关于网上购物前后主观感知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一般而言,由于B2C电子商务企业用户消费者的用户群比较庞大,研究单个消费者意义不大,可根据消费者特征进行用户群细分确定被评价的对象,根据用户群细分的结果,选择其细分用户群作为被测评对象。此次的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180份,其中无效问卷有30份。有效问卷中48%的人在1个月内进行过网络购物,3个月内进行过网络购物的消费者比例达80%,半年以内进行过网络购物的顾客比例高达92%。绝大多数网络消费者对于最近一次购物印象还是较为深刻的,有理由相信被调查者对最近一次网络购物体验可以做出客观评价。
最近一次上网购物的网站中占比例最大的淘宝有50%,京东商城有20%,当当8%,卓越亚马逊和凡客诚品6%,拉手网4%,其余有回眸网、美特斯邦威、好乐买,分别有2%。
在对于购买商品调查得出大部分购买的是服装,书籍和数码产品,决策因素最先考虑的是商品质量,占到近一半的比例,其次是商品价格,网站品牌,送货服务等,如下表:
2.指标评价分析。(1)评价指标体系确立。该指标体系由三层次构成:消费者忠诚度为第一层次,也称为目标层;第二层为一级指标,将其解为顾客感知价值的三个层次,分别是功能性指标、程序性指标、社会性指标三个方面;第三层为二级指标。(2)确定权重。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的。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是被评价对象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权重确定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主观赋权方法与客观赋权方法。模糊综合评价中权重分配的方法多采用层次分析法,它是一种主观赋权的方法,本文样本用这种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权值计算。
根据文献和问卷调查得出判断矩阵。如下四个表:
(3)评语集的确立。评语就是对评价对象优劣程度的定性描述,评语集对各层次指标都是一致的。设V=(V1,V2,…,Vn)是一个评语集,Vj(j=1,2,…,n)表示由高到低的各级评语。评语集元素名称和数量可依据实际情况及计算量的大小来确定。本文的评语共分5级,用V 来表示,V=(1,2,3,4,5)=(高,较高,一般,较低,低)。(4)计算加权平均值。通过计算有效问卷题项的加权平均,得出:功能性指标:B1=3.512,程序性指标:B2=13.556,社会性指标:B3=3.48,综合得出忠诚度L=4.346。
3.评价结果分析。该法中的比较、判断以及结果的计算过程都是粗糙的,所以并不适用于精度较高的问题,但是仍可以从最终评价结果可以看到,B2C电子商务网站用户群消费者忠诚度比较高,达到了4.346。另外,此消费群体对调查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忠诚度影响因素的评价权重是比较统一的,说明所采取的指标是有效的,评价体系也是较有效的。其次,我们可以发现,对此消费群体的价值层次而言,基本信息中可以了解消费者在购物之前心理的决策因素偏向功能性,但是随着网络购物的日益成熟化,这种传统的购物要求渐渐不具备特殊性和区分度,而是更大的对程序性价值形成偏好与独特感知,我们需要在这一方面达到差异化目的,从而锁定顾客。另外,良好的网站信誉可以增强顾客的信任感,带来较高的忠诚度。随着感知价值的提升,网络消费者忠诚度仍有提升的空间。最后,网络消费者忠诚度的评价是一种动态的评价。因此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价值层次的提升,要应适时调整评价指标和权重等因素,定期或经常性的评价。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握电子商务网站各个消费群体的忠诚程度,以做出相应的营销策略;另一方面可以对忠诚度投入的效果做出评价,以检验投入的产出效果。
三、网络经济下培育消费者忠诚度的策略
根据文献研究结合本文实证调查的结论,最后对提升网络经济下消费者忠诚度的方法进行以下探讨。
1.提高网站设计和服务的个性化水平,增强感知价值。增强网站功能结构设计的灵活性,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使用爱好进行功能的选择,形成个性化的操作界面;网站功能设计中加入消费者行为统计、心理行为分析、消费行为预测等模型,对顾客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预测模型进行商品和服务的推荐,达到所推荐商品更符合消费者购买预期的目的;感知价值是由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心理预期与产品质量共同作用形成的。产品的质量高于顾客的心理预期就有较高的顾客感知价值,而商家的宣传对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2.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品牌宣传和域名建设、树立品牌形象;提高网站技术水平,扩大网站规模。网站的规模表现主要表现在:网站的功能齐全、注册用户人数多、登录和使用速度快、网站设计美观、购物流程简单等;加强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和质量建设。
3.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增强整体信任。从技术上注重网络安全建设,有助于网站防范病毒和黑客以及不良犯罪的入侵,主动防范外来威胁。除了技术安全问题以外,商家信用与产品质量问题也是影响消费者信任的重要因素,建立一个较为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是从技术之外的另一个角度增强消费者信任的重要手段。此外,法律的保障和政府的监管是电子商务能够得到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4.加强管理,提高消费者转换成本。消费者对网站的学习成本、评估成本,以及在网络上的账号、积分和信用积累等是防止消费者转换的重要因素,建立较高的转换成本,对增强忠诚度有重要作用。(1)设立科学的用户管理体系、提高对老客户的增值服务。现在几乎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都是采用注册用户的管理方法。信用、积分也是通常都采用的手段。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提高消费者的对本网站的喜爱程度,使得用户习惯于本网站的交易模式和管理模式是提高顾客转换成本的关键。(2)社区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值得电商网站的研究和借鉴。通过论坛、游戏、网络群体活动方式,使消费者在网站上建立另外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网络用户通常可以学习产品知识、了解市场行情、关注新闻热点,同时还可以交到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服务能够增强消费者对于该网站的依赖,形成较高的转换成本。
参 考 文 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1)
[2]南剑飞,赵丽丽,王振宇,熊志坚.论顾客忠诚度的内涵-功能-构成及模型[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5):12~14
[3]杨毅.互联网渠道顾客感知价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论文.2007
[4]张月莉,王方华,过聚荣.E-忠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市场营销导刊.2007(3)
[5]杨丰瑞,周道珍.电子商务顾客价值,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关系研究
[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0,5(4):40~43
[6]林灵.顾客忠诚度研究[J].经营之道.2007(10):89~90
[7]周梅华.顾客忠诚度的测量及其实证研究[J].科技导报.2004(12)
[8]祖巧红,陈定方.客户忠诚研究及客户忠诚度分析[EB].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6):442~443
[9]沈晶,孙芳龄.电子商务环境下顾客忠诚度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9):188~189
[10]李奔波,肖宇.网络营销下顾客忠诚培养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