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妇产科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被形象逼真的模型所吸引,进而提升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临床感性认识,减轻学生在对真实人体操作时的恐慌心理,激发其求知欲,使其体验到知识的重要性,获得成就感。同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各角色进行揣摩和理解,有助于学生树立整体护理观念,培养其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有效弥补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缺陷,更新教育理念,使学生进入临床后能够很快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因此,在妇产科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2情境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及应用特点
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授课前设计贴近临床情境的“剧本”,并设置医生、护士、患者及患者家属等角色,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及简单的处理与护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采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使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1实践应用
妇产科教学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要求十分严格。在授课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准确地进行妇科检查、产科检查、正常接生等,但由于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如正常接生,教师就不可能将大批学生带入产房中观看正常分娩及接产技术的操作过程。那么如何使学生很好地学习分娩及接产技术的具体操作运用呢?情境教学法可解决这一问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讲解了正常分娩期的临床经过及相关护理后,就可以安排一次情境教学,具体要求及操作规程如下。
2.1.1准备及引导阶段
在授课前,教师要先布置好模拟产房、模拟待产室;在授课中,教师创设情境:一位接近预产期的孕妇以“见红”收入院,但由于恐惧分娩而紧张不已,其家属也很焦虑,害怕孕妇和胎儿有生命危险,从而不停地催促医护人员检查孕妇和胎儿的情况,要求尽快进产房或手术室。接诊的医护人员十分气愤,大声训斥该孕妇及其家属。
2.1.2情境教学实施阶段
说明具体情境后,选出4~5名学生自由分工,分别扮演接诊医生、护士或助产士、患者及患者家属。“护士”或“助产士”首先进行护理评估,包括询问“患者”健康史、推算其预产期、给“患者”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及心理社会评估,还包括全身检查,重点测量其血压和体重,尤其注意下肢有无水肿;腹部检查:测量宫高、腹围,四步触诊,听胎心音;骨盆外测量:测髂棘间径、髂嵴间径、骶耻外径、坐骨结节间径;肛查:胎先露下降情况、宫口扩张情况。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护理诊断、制订基本护理措施。“接诊医生”需要详细进行问诊和查体,做出临床诊断,对护理评估结果做出判断,确定“患者”预产期;对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做出判断,并判断胎心率是否正常,骨盆外测量结果是否正常“,患者”是否进入产程等。“患者家属”向“接诊医生”及“护士”或“助产士”提出一些疑问,进行健康知识咨询。然后展示矛盾发生的过程。
2.1.3讨论点评升华阶段
在角色扮演后,让其他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医护人员”的行为是否恰当?如果自己是医护人员应该怎样对待患者及其家属?如果自己是患者和患者家属,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医护人员”的操作是否存在问题?何种情况是将孕妇送进产房的指征?何种情况是进行剖宫产的指征?讨论过后,选出4~5名学生,按照讨论结果重新表演,然后让“演员”说出自身感受,其余学生再次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点评。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继续安排情境:该产妇宫口开大2cm,由于逐渐加强的宫缩痛而哭闹不止,产妇家属不知所措,产程进展缓慢;医护人员进行监测、给予安慰,让产妇放松。再次选出4~5名学生参与角色扮演,让其自由发挥,余下学生从表演中发现问题、分组讨论、解决问题,接着教师点评。还可以继续增加情境:该产妇宫口开大5cm时出现胎心率异常、宫口开全但没有正确使用腹压等,仍找学生表演,然后讨论、教师点评。最后进行综合实践能力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数占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2.2应用特点
2.2.1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妇产科临床教学中,比较真实地再现了临床护理工作中评估、检查、分析、护理、保健指导及医护患沟通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了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中常见疾病的表现,了解了临床中在遇到具体妇产科疾病时,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将平时枯燥乏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情境演绎的方式展现,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快乐而主动地学习妇产科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投入医疗事业的信心。
2.2.2变被动为主动
1.1成立领导协调小组
本研究课题领导协调小组由5名组员组成,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主要负责拟定研究主题,编制专家咨询表,遴选咨询专家,以及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1.2遴选专家
根据Delphi法的特点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对象,拟订选择专家的条件:(1)具有高级职称临床产科医疗和护理专家,包括高级职称助产士和高级职称医师;(2)从事专科、本科的妇产科护理教学15年以上,并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育者;(3)具有助产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4)熟悉妇产科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或长期从事妇产科护理学专业教育研究;(5)愿意参加本研究并回答专家函询问卷;(6)能保证在课题研究的时间内持续参加本研究的几轮函询。本研究依据遴选专家条件,共聘请了专家20名,分别来自10个地区的10个单位(4所医学院校,6所三级甲等医院),且分别来自妇产科临床护理和医疗教学医院、大专及本科妇产科护理专业教育及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临床带教老师等领域。专家组成员于本课题研究内容相关性较好。
1.3初拟指标体系草案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妇产科护理学理论和临床教学的情况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后,研究小组成员制定了专家函询表,包括说明信、问卷正文及专家基本信息。初步将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分解为6项(表1),二级指标23项。专家按照Likert5级评分进行评价。(最重要赋值5分,最不重要赋值1分)
1.4专家咨询
在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草案基础上,课题领导协调小组设计出专家咨询表及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亲自发放或E-mail方式发放并回收专家咨询表。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3和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用频数、构成比、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权威程度用指标的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及协调系数表示。缺失值处理:及时审核咨询表信息,减少缺失值的出现;对出现的缺失值,赋予均值以减少数据的损失。
2结果
2.1专家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两轮函询的14名专家均为副高级或以上高级职称,职称结构:教授、主任护师、主任医师共8名,占57.14%;副教授、副主任护师、副主任医师6名,占42.85%。年龄结构:30~39岁1名,占7.14%;40~49岁9名,占64.28%;50~59岁4名,占28.57%。学历结构:大专1名,占7.14%;本科10名,占71.42%;硕士2名,占14.28%,博士及以上1名,占7.14%。
2.2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2.2.1专家的积极程度
积极系数主要反映在专家函询表的回收率上,回收率的高低能说明专家对该项目研究的关心程度,也是进行专家咨询的关键。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函询,两轮均发放专家函询表20份,每轮均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每轮函询均认真完成表格,部分专家还对指标内涵及指标分级提出建议和意见,并通过书面或来电等方式针对一些问题给予指导和探讨。
2.2.2专家对本研究课题的权威系数(Cr)
Cr取决于专家自评熟悉程度(Ca)及判断依据(CS),Cr=(Ca+Cs)/2,一般认为Cr大于0.70即为信度较好。本研究中Ca=0.92,Cs=0.84,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
2.2.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分析
协调系数反映全部专家对全部指标评判意见的协调程度,用W表示,W越接近1,表明专家对指标结构认同的一致程度越高,所有指标的协调程度越好,结果越可靠。显著性检验是专家一致程度的可信检验。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8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713。同时,全部指标的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4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经过两轮调查、整理和分析,确定了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讨论
3.1运用Delphi法的科学性
Delphi法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后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并主要作为决策分析、指标筛选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等。该方法的核心是通过调查征求专家意见,再通过综合、整理、归纳后反馈给专家并提出新的论证,多轮论证后得到一个可靠性较大且比较一致的意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初步拟订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Delphi法搜集妇产科领域专家和妇产科专业教育者对评价体系进行咨询论证,依据咨询结果构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果分析显示: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熟悉系数、专家判断系数等均表明专家参与积极性较高;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可以认为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13,说明专家意见认可程度非常高,协调性好。
3.2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了6项一级指标和23项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中,理论学习能力赋值最高,包括了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文献检索能力、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4个方面。在本科教学中,专家认为要培养学生应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并掌握除开专业理论知识外的英语、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同样,专家们认为妇产科护理学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外,临床学习能力也十分重要,包括临床上主动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病情和用药观察能力及应急能力。这说明专家认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强化巩固理论知识,另外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要培养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和观察能力。在一级指标中专业精神和慎独素质被认为仅次于理论和临床学习,强调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慎独性,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目前随着健康定义的扩展,需要临床将患者的生理、心理作为整体来护理,所以对即将转型为临床护士的护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需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患者需求。护生要学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要求护生自己学会自我调节,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为患者提供护理。另外专家们认为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也是在妇产科教学中需要被关注的方面,这包括关爱妇产科病人,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将护理伦理学知识运用到妇产科护理中,并且要学习和掌握与母婴相关的法律知识。
4小结
1.1人文素质教育
在加强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医学生或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医德医风教育。“以病人为中心”就是要求医务人员在行医观念与医疗行为上,都能以病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尊重患者的个性化心理。医疗服务要以人为本,带教老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医德修养,严谨的求学精神,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于细微处为师表。在教学工作中,应把人文知识所赋予的医德教育和科学精神贯穿医疗工作和临床教学中,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人文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其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新模式将会对医学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医学伦理学教育
随着医学伦理进入诊室和病房,医疗的一切行为都受到医学伦理的约束,医疗中许多判定往往是医疗技术判断和伦理判断的结合。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完善医学教育中的伦理学教育已刻不容缓。目前,现代医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等发展使医学伦理学问题频出,因此,教师利用医学伦理学知识,结合当前医学伦理学的热点问题,如器官捐献移植、克隆技术、安乐死、药物试验、高新生殖技术等,进行交流和讨论,定期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使学生不仅关注患者个人人格,还要关注整个人类社会。
2教学方法的改革
2.1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高精尖的辅助诊断方法并未显著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其原因在于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存在某些缺陷,主要表现为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拓展能力明显受限。应当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现代医学临床思维,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打开思绪,依托联想增长新的知识经验,利用临床思维,结合所见的实际病例,实现知识的处理和转换,验证推测、不断更新或纠正临床思路。研究发现,以病人症状为出发点的临床教学改革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医生“治病救人”的角度来学习与思考,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但是病人症状不能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因此还要强调疾病的整体观念,既考虑教学的系统性、连续性,又能兼顾临床思维教学的灵活性。
2.2启发式教学
近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受到医学教育界的大力推崇,即用问题讨论式课堂,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据WHO统计报道,全球目前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采用PBL模式进行教学。PBL的教学模式为“提出问题-学生准备-学生发言-老师归纳发言”,以问题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方法,将素质教育贯穿课程教学之中。在讨论中寓教于乐,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推理和分析,各抒己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教师也能够与学生相互交流,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PBL教学与应试教学相比,更能提高学生应对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
2.3自主能动性培养
近些年,网络检索信息十分便捷,涵盖内容越来越丰富,为了适应和充分利用社会的网络化发展,应充分调动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临床教学中遇到棘手或罕见病例,应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查找并应用信息资源,找到疾病突破点。还要鼓励医学生阅读医学期刊,参加网络教育,锻炼自学能力,拓展知识深度和宽度,独立进行学习和归纳总结,培养勇于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3教学手段的改革
3.1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
20世纪,高校文理分科,使得学科之间的联系甚少,尤其是医学学科与其他非医学学科之间相互隔离,导致医学生知识结构狭窄,科研思维中难以将学科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规律联系起来。20世纪末国内高校大合并的改革,使得很多医学院与其他学科院校合为一体,从而弥补了高等医学教育单科单一型的不足。湘雅医学院张阳德教授早年开发研制的“胆道镜爆破取石”技术便是集聚了医学、材料学和工程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成果,极大地推进了新时期医学教育的发展。目前在医学分科更为精细的前提下,更应该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争取培养出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
3.2信息化模拟资源和临床实践操作相结合
临床医学的许多知识都需要直观感受和动手操作,但是由于患者日益增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显示出自身的不足。因此,运用信息化模拟资源的教学方法就应运而生,包括电视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医学虚(模)拟仿真实验平台。运用信息化模拟资源,使理论教学成为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教学,动态图表、图片、录像片段、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的展示,使讲解的内容更为直观、形象,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如2010年、2012年和2014年笔者在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期间,观摩了多次妇产科学的教学,深受启发:如有一次,主讲者为A.O.Mueck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客座教授)讲的题目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课程。这是妇产科领域最棘手的一个疾病,从理论上也不容易理解。他用生动的演讲将理论与实践呈现给医学生,在讲座的开始,图宾根大学妇产医院的院长及主管医生带患者走向讲堂,现场演示病史采集,将病人的临床问题呈现给学生,科学地告诉学生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诊断?如何处理?当讲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期诊断及处理时,医院手术室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直播镜头直接切换到讲课厅。手术开始探查时,根据子宫内膜组织转移在盆腔各脏器的面积、部位等进行分期诊断,随后学生可以直接看到对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如何手术处理。待大家观看完手术直观镜头后,教授继续讲解,当讲到对有生育要求者,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可以成功妊娠,立即转播手术室剖宫产实时录像镜头,随着娩出新生儿的第一声响亮啼哭,课堂上的同学们掌声雷动,震撼着讲者、听众!对于这样的课程学生能不印象深刻,永生难忘吗?笔者至今仍印象深刻。因此,临床实践教学在医学教育全过程中至关重要,教育部、卫生部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重视实践,加强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创建临床实践教学实验室,学生先在较为真实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规范化训练,在以后临床工作中才能够具备稳定的心态和熟练的临床操作能力。因此,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模拟资源教学结合临床实践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生动、形象、具体,再结合教师的详细讲解,医学生才能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4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学医院中,重医疗轻教学的现象较为普遍,部分临床指导教师的工作重心在医疗,教学意识淡薄,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未必是一个优秀的带教老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基本技能训练,而且还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如主张“病案为先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形成系统的认识,充分将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医学院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定期培训、临床示范教学,严格执行教学查房制度;派遣年轻骨干教师进修学习,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法,开拓教师的视野,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大胆启用一些有经验的年轻教师试讲理论课,并邀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指导。
5缓解医患关系
“优秀教学能手”是陕西省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设立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教育工作是行为影响行为,生命润泽生命的过程。优秀教学能手,自然在该学科业务非常精湛,不仅是学科改革的引领者,更是学科改革的实践者。那么如何发挥这些优秀教学能手的作用,带动和引领辖区内的教师呢?本期让我们带你再一次走进教学能手的世界。
费红刚,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初中数学教师,陕西省第二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工作坊主持人,陕西省教学能手,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站长。先后在宝鸡市第一中学和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就职,自从工作以来,他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以他卓越的教学技艺,不懈的追求精神,高尚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学校的师生。
家长们说:“把孩子交给他,咱放心。”
学生们说:“费老师,上课形式多样,特别贴近我们,是我们的朋友。”
同事们说:“他是我们大家公认的优秀教师。”
他自己说:“我爱我的这份职业,我爱我的每位学生。教书育人是我的本分。”
……
优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费红刚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工人,经常给他说“吃亏是福”“待人要真诚”……母亲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对母亲来说崭新的生命充满希望!
费红刚的小学和中学是在陕西省岐山县城度过的,在那里有他一生都要铭记的启蒙恩师,也有他一辈子不能忘记的谆谆教诲,甚至至今他还能想起帮助、教育过他的老师姓名。费红刚小的时候很调皮,没少挨老师的批评,老师经常评价他是很聪明也很调皮。
2003年本科还没有毕业的费红刚就与刚成立3个月的宝鸡市第一中学签订了就业意向书。在宝鸡第一中学开始了他10年的专业成长之路。2004年7月下旬刚到学校的他就参加了宝鸡市教育学院组织的“新课程新理念培训”。在这次岗前培训中他第一次接受了专业的、系统的理论学习,接着学校又选派了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汶改莲老师和雷震云老师手把手的教他备课、上课,到现在他还记得备的第一节课的教案足足写了7页。通过自己辛勤的付出,工作第一年的费红刚被评为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工作之余他还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数学竞赛,并获得“希望杯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
认真钻研让他荣获殊荣
在教学中,费红刚每学期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学科教学计划,并做到深入教材,认真备课,以学生为本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学习新的课堂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学生都比较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带班级数学成绩名列前茅。2013年5月获得宝鸡市教学能手,同年8月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还经常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名学生撰写的数学小论文均被推荐参评“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彭元铎在他的指导下,设计的运动会徽标被宝鸡市第一中学采纳。2009届1班孙骜同学中考数学成绩名列宝鸡市第一名。
在教学之余,他不断反思和总结,写了数篇教学论文,有的发表于“中学生学习报”教研版,有的参加省市级优秀论文评选并获奖。撰写的《角的度量与表示》论文荣获宝鸡市基础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撰写的《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论文荣获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陕西省义务教育段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子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年8月,撰写的《优化导学设计 构建高效课堂》荣获宝鸡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8月,撰写的《数学课堂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荣获陕西省教育学会二等奖。2013年9月,撰写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2)》荣获陕西省第五届优秀教学设计三等奖。2014年12月,参加省级课题《初中数学课堂练习分层教学的研究》顺利结题。2015年1月,主持的省级课题《大班额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顺利结题。2014年8月,参加陕西卫视主办的“超级老师”的录制,2015年2月26日播出了所讲授的内容另类讲解“黄金分割”让在场评委以及家长眼前一亮,深受好评。
班主任工作让他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费红刚从上班的第一年就担任班主任工作,一直在坚持向书本学和向同事学,并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形成了自己班级的管理特色:“三坚持”。坚持“爱”字当头。视学生如亲子,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尽心尽力地帮助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时间不长学生就亲切的叫他“费爸”。坚持民主管理。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当班干部,然后让学生监督、评选出大家最信任的班干部;班会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的精神,开展自我教育;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每个时段都有人管理班级,班级的每件事都有人管,可谓是“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坚持打造班级文化。充分调动学生自己选班歌、写“班级宣言”、征集“班级口号”、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学生自己的“凡人名言”等等一系列措施,创建了班级文化,促进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潜移默化地洗涤了学生的心灵。
“三重视”。重视班会和团会的组织召开,重视理想教育和感恩教育,重视德育量化管理制度的创新。并做到“三勤”即眼勤、口勤、腿勤;“三抓”抓细节、抓习惯、抓品德;2011-2012学年度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
学生家长郑景元的妈妈是这样评价费红刚老师的:“他课上幽默轻快,给孩子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孩子积极踊跃兴奋的学习热情,同时他也静默地发现着每个孩子的支点,课后他会找合适的机会用力撬起这个支点,使孩子们有了力量,热情洋溢地奋发学习数学,这是我从我孩子这里感受到的。费老师是一位用心教学的好老师,也是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感谢费老师!”李欣翊妈妈说:“费老师是孩子喜欢,家长喜爱又放心的好老师。处处给孩子传递着老师不抛弃每一个孩子的正能量。”梁梓纯妈妈说:“费老师走到哪里都是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2015届9班王h童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在课堂上,我才逐渐感觉到了在这个平凡的数学老师身上所蕴含的不凡魅力――幽默的语言、渊博的学识,几乎可以称作‘神奇’的解题思路,让我越来越对数学的课堂产生了好感……”“看了我的试卷,他耐心地帮我分析了每一错误的原因……每次考试下来,我必定会找他,整个过程我都手捏一把冷汗,而他,却始终面带微笑,不时地看看我,他那深邃眼睛里所闪烁着的除了智慧,还有关爱……”
工作站立足课堂教学引领教师成长
2013年12月6日,费红刚工作站正式成立。工作站以课题为抓手,吸纳了七名成员,三名省级教学能手:雷震云、马小卫、车芳文,一名市级教学能手:邓向龙(现为省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一名市级教学新秀:杨峰,还有两名年轻教师:赵欣、吕庆兰。为了积极落实工作站在校本研修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成长,自2013年12月24日起,至2014年5月28日,费红刚组织本站成员或其他教师共进行了多次课堂教学听评课活动。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参与听评课教师感受很深、收获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教师成长。
2014年5月9日,费红刚组织工作站成员前往宝鸡市长岭中学进行听评课活动,这次外出听评课活动是在总结前几次听评课活动基础上大胆迈出的第一步“走出去”,下一步是“请进来”。在听取了长岭中学老师精心准备的公开课,费红刚和工作站成员也受到巨大的启发和课堂教学方面的收获。听课后,在场听课老师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课,在评课过程中,两校老师都有相当精彩的表现,有专业思想、有知识深度的各抒己见让这次普通的听评课活动顿时异彩纷呈。给工作站的活动增添了新的气象,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14年4月3日,参加了宝鸡市中小学“高效课堂・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有效地发挥了引领辐射的作用。
费红刚认为培养教师专业成长是工作站的神圣使命之一,为了促进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所在工作站的教师年轻教师居多,培养带动年轻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就成为了一项主要任务。除了以听评课为促进方式外,费红刚经常进行专业素养的学习,购买了许多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为站内成员提供业务成长的“专业营养”;不定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交流活动,谈体会、悟心得、思教改;鼓励站内成员勤动笔、多反思,在扎实落实好每天的教学反思之余,多记录教育教学方面的点滴感悟,形成有价值的论文。
承担课题,探索高效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是充分发挥工作站对教研工作积极探索的重要方面,也是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费红刚重视以实际教学为根据所产生的教学问题、教学感悟,善于总结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形成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乐于提炼在平常使用和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在研究中破解实际困难、在研究中不断提升自己、在研究中引领身边教师成长。
2013年12月,所在学校开展了校本小课题申报,他积极主动地申报了《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同年,在宝鸡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小课题2014年度个人申报中,他积极申报填写了宝鸡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小课题个人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