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生新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确定了战略频道和重点发展频道之后,下一步需要确定的是重点发展的节目(栏目)。近年来电视的竞争逐渐由以往的电视剧的比拼转变为电视新闻的较量,这种趋势在深圳市场表现的尤为突出。
表一显示的是2003至2006年深圳市各类节目播出和收视比重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发现,电视剧近几年在持续降温,如果收视增长模式过多依赖电视剧,抗风险能力就会越来越脆弱。2005年,深圳本土电视剧收视所占的比重仍然高达45.02%,高于北京市的36.0%、上海市的39.4%、湖南省的40.0%(均为年平均数据)。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圳本土电视必须寻找新的突破点和发展的支撑点。
表一也显示,新闻/时事类节目在深圳市各类型节目中受众收视量列第二位,观众对此类节目的收视总量在逐年提高,节目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在逐渐攀升,这说明,深圳受众对新闻节目有较大需求空间。2005年以前,深圳本土电视新闻时事类节目的播出比重还不到深圳市场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带来的收视回报却远高于播出比重。
新闻节目具有收视率较高、观众忠诚度高、收视稳定等优势。城市台的新闻优势则更加凸显,不仅拥有信息渠道、发现制作上的快捷性与便利性,而且在报道角度与报道手法等方面更符合地方观众的口味。这些优势都是中央台以及各省级台所不可替代的。本地新闻是深圳本土电视媒体的优势所在,并且易于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在新闻类节目中有所作为,是深圳本土电视确立的新的突破点。
2005年、2006年,深圳本土电视增加了新闻时事类节目的播出比重,虽然还未达到平均水平,2006年的播出回报却已经超过了平均水平(见图一)。
图一清晰地显示出了,与深圳地区所有电视媒体相比,深圳本土电视媒体在新闻时事、电影、少儿节目等方面明显具有竞争优势,而在综艺、专题、体育、音乐等方面明显不如其他媒体。
图二显示,在扩大播出比重的情况下,新闻时事类节目的收视比重2006年比2005年有了较大提升,效果明显,本地新闻仍有较大上升空间。由此可见,深圳本土电视媒体选对了着力点和突破点。而很多城市电视台则缺少对新闻节目投入的决心和智慧。
在各类新闻题材中,深圳本土电视选择了独具优势的民生新闻作为重点发展目标,确立了以《第一现场》为核心的民生新闻栏目群。
电视民生新闻的崛起决非偶然,民生新闻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独特之处。从价值观念上来看,民生新闻正式地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上,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从传播观念来看,民生新闻确立了从以传播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全新理念,更加注重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的观众。从传播过程来看,民生新闻不断增强开放性、参与性和互动性。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民生新闻采用平民化视角,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和琐事,市民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是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反映市民的意愿、要求和呼声是民生新闻的宗旨。①
城市电视民生新闻还具有中央台和省级台所不具有的优势:一是能够“零距离”地贴近本地民众,成为具有地缘特色和平民化色彩的公共表达空间。二是在内容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将镜头直接对准本地百姓日常生活领域,通过报道本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让本地民生新闻变得既好看管用又具有生活所赋予的厚度。三是具有地域优势,民生新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能够通过对区域性地理文化资源的充分开掘与利用激发区域性受众的价值认同。四是播报形式能满足本地观众需求,更有亲切感。②《第一现场》正是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出自己的个性与品质,从定位、内容提供、品牌营销等多方面塑造差异点形成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并为受众所接受的独特性,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在与传统新闻理念的博弈中确立自我的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三、深圳本土电视在打造源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取得重要进步
以《第一现场》为代表的自办栏目构筑的本土电视核心竞争力颠覆原有节目收视格局。在经过两年重点培养之后,2005年,整体划归都市频道的《第一现场》在将内容进一步调整为民生新闻定位后发展更加迅猛。2005年下半年,《第一现场》收视率超过翡翠台的《六点半新闻》,获得了长足发展,得到了深圳观众的普遍认可,深圳本土民生新闻品牌逐步建立起来。2005年11月,《第一现场》节目长度由半个小时延长为一个小时,播出方式由录播改为直播。扩版后收视率和市场份额继续稳步提升,月平均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分别比10月增长15.6%和13.3%。首播的《第一现场》改版前对频道黄金时段的贡献率是1/12,改版后的贡献率提高到了1/6,栏目对频道整体收视的影响变得俞发举足轻重。由于受扩版后《第一现场》收视率增长的支撑,都市频道2005年11月份的总体收视业绩也实现了较大增长。
2006年,深圳电视台在人财物等方面继续向《第一现场》倾斜,进一步加大了对栏目的支持力度;都市频道及栏目组人员在节目的民生化、贴近性、权威性以及思想力度等方面苦下功夫,使得栏目的市场份额屡创新高,单日最高达到31.58%。从2006年3月份起,《第一现场》月平均收视率超越翡翠台的电视剧,成为深圳市常态性电视节目的收视冠军,广告创收也突破了亿元大关,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一现场》收视业绩的稳步提升,使其不仅撑起了一个本土频道,而且也成为拉动本土电视整体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当本土电视收视业绩提高时,《第一现场》能够进一步放大收视成绩;在本土电视收视业绩下降时,它又能构筑一个较高的底部,抑制下跌的幅度。《第一现场》已经成为2006年影响深圳市收视格局的重要力量。
2006年,深圳本土电视将近6个百分点的市场占有率增量,与往年情况比,并非来自传统的收视强项电视剧,而是来自新的节目收视增长点,主要是民生新闻和电影。这其中主要的是以都市频道《第一现场》为代表的新闻时事节目,成为推动深圳本土电视快速成长的主要动力。
深圳公共频道的《新闻广场》和《十八点新闻》、深圳卫视的《直播港澳台》的表现也值得称道,《新闻广场》与2005年相比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创办于2006年的《十八点新闻》和《直播港澳台》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超过了本地区的许多老牌新闻栏目,都进入了深圳地区新闻节目前20强,而且还在进一步成长过程中(见表二)。
表二为2006年度深圳地区所有频道晚间各新闻节目收视排名。深圳电视台都市频道《第一现场》栏目稳坐市场收视榜首,与榜眼中央台综合频道的《新闻联播》拉开了较大的距离。深圳公共频道的《十八点新闻》和《新闻广场》也进入了前20位。一批新闻节目收视成绩的稳步上升是深圳本土电视业绩走强的重要支柱。在《第一现场》以及《十八点新闻》、《新闻广场》、《深视新闻》和《直播港澳台》的带动下,深圳都市频道、公共频道、深圳卫视成为2006年深圳市成长最快的几个频道(见表三)。
2005年,翡翠台的市场份额为16.47%,深圳都市频道与其之间的差距为9.99%;2006年,翡翠台的市场份额为11.95%,深圳都市频道与其之间的差距已大幅度地缩小到1.99%,具备了与之抗衡的能力。现在前者处在下降通道当中,而后者正处在上升通道中,深圳市场强势频道的格局被改写为时不远。
四、深圳本土电视突破的借鉴意义
深圳本土电视在找到了自己的突破点后,抓住不放,继续扩大领先优势,在进一步提升以《第一现场》为首的一批新闻节目的收视空间、拓展栏目衍生品牌建设的同时,逐步向周边扩展,建立更多的源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品牌,这是深圳本土电视要实现新一轮扩张的基础。
深圳本土电视的突破说明,找准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一样可以有所作为。而新闻节目,尤其是民生新闻是众多城市电视台的首选,一是节目资源丰富,取材便利;二是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城市电视台都可以承受。三是可以深度挖掘,形成独特视角。③对众多城市电视台来说,虽然自身的力量有限,但如果将力量集中于一个拳头,选对出拳的方向,坚决地打出去,是谁都不敢轻视的。
注释
①沈全梅:《民生新闻解读》,《新闻大学》2003年夏季版。
②路璐:《解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资源优势》,《传媒观察》,2004年第6
期。
③杨莉:《电视新闻的差异化策略》,人民网,2005年6月19日。
关键词:民生新闻;新闻改革 受者本位
一、民生新闻产生的兴起
民生新闻一词在我国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台湾。1978年在台湾创刊的《民生报》最先提出了“民生新闻”之说,但是在当时民生新闻还主要局限在消费新闻的层面上。随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上海市的《消费报》开始大量刊载民生新闻,而由深圳报业集团于2001年3月1日创刊的一份都市报《晶报》,首次使用了民生新闻一词。除此之外,上海的《新闻晨报》、《武汉晚报》、《辽宁日报》、《新华日报》等报纸也都开辟了民生新闻版。
然而,民生新闻真正被我国广大受众所熟悉与接收是因为电视媒体的影响。1995年北京电视台开播的《点点工作室》,后于1998年更名为《元元说话》,最终又于1999年更名为《第七日》、1997年同是北京电视台推出的《北京特快》以及1999年成都电视台播出的《今晚800》等栏目都已经初具了民生新闻的特性与性质。2002年1月1日,由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的新闻资讯类节目《南京零距离》,则正式把民生新闻推上了我国电视新闻的历史舞台,节目中民生新闻的理念一经推出,就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的反响与响应,形成一股“民生潮”并一直持续至今。因此《南京零距离》被视为打开了我国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先河。
二.民生新闻产生的历史原因
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的电视新闻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民生新闻虽然在学界与业界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对其的界定至今为止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总体来讲,民生新闻的定义可以概括为,用平民角度和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关注人民大众的社会生活、生存状态以及心理状态。民生新闻更突出地体现了新闻的贴近性和时效性,从本质上来看,民生新闻是新闻从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回归的体现。
究其民生新闻在我国可以异军突起的原因,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共同的导向作用。在我国,政治意识形态一直都是影响新闻传播的主要因素,因此党和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是民生新闻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新闻传播设定了总路线,同时“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提出则为我国新闻传播提供了指导思想,突出了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一“三贴近”原则的提出,对我国新闻传播做出了正确的具体导向,是中央进行推进和深化新闻改革的突破口。
在社会经济层面上,我国正在处于社会转型期,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地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报纸与电台也随之转变了原有的经营体制和营销策略,新闻传播业开始自负盈亏,新闻市场化已经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这种经济体制的压力下,传播主体就不得不把受众的需求摆放到第一位,主动去迎合受众的口味,用大众喜爱的方式去争取受众,而民生新闻不仅受到广大受众的喜欢,还是可以创造经济利益的新报道方式,因此,民生新闻也快速的成为了电视台和受众的新宠。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转型,我国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多元化文化。这种多元化文化不但体现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碰撞中,更因为我国的现实情况所致,那就是城乡文化的结合。社会与经济的双重发展,使得我国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涌进,并且逐步脱离传统的体制束缚,开始追求公平、独立与自我,形成新的社会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他们需要大量有关日常生活的信息,渴望从拥有知情权变为“知情人”,这部分群体就成为了民生新闻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使得民生新闻的生存空间大幅度提升。
三、民生新闻的意义与作用
民生新闻的繁荣已经成为了我国新闻事业发展中一道靓丽别致的风景线。其发展对我国的新闻事业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与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民生新闻凸显了受者本位新闻理念的回归。民生新闻是把镜头锁定在了社会生活中普通人的身上,关注的是老百姓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用市民的角度去报道新闻事件、去评说新闻事件,同时通过热线电话、现场连线、话题讨论等方式,使得普通受众也可以参与到新闻评论中,这就是将话语权重新交还给受众的体现。在民生新闻的兴起中,受众可以看到我国新闻传播从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的转变,这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政治环境与社会生活与心理的共同产物。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价值取向,更加显现了新闻的本质内涵。
在民生新闻中,新闻内容重要性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同样是评价新闻标准的贴近性与趣味性得到了重视。新闻的贴近性不但是与受众空间距离上的缩进,更是心理距离上的缩短。只有零距离地为老百姓说话办事,才能做到反映民情、赢得民心的最终目的。要注重报道观众身边的新闻事件,才会引起受众的关注、认同与共鸣。趣味性则是要打破媒体即是“工具”与“喉舌”的理论,尊重百姓的意愿,强化新闻内容的故事性,情节性,符合老百姓的欣赏口味,让老百姓做新闻的真正主角。
此外,在注重受众本位、新闻内容的贴近性与趣味性的同时,民生新闻还让传播者意识到了开放性、参与性与互动性的作用。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参与不仅使电视节目获得广泛的受众基础,还可以加强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信息的传达与理解起到了有利的影响,同时,还为电视节目开辟了一个全新信息来源。
四、民生新闻的缺陷
民生新闻是在竞争激烈的新闻市场化环境中产生的,随着它的快速发展,一些弊端也逐渐开始浮现出来。对于经济利益上的追逐是民生新闻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我国电视商业化的负面影响就是各电台都以节目的收视率作为衡量节目好坏的最终标准。在利益的驱使下,电台就会去寻找一些可以成功推销给受众的“卖点”以吸引受众,在这种形势下,新、奇、特、星、腥、性就成为了他们的杀手锏,为了达到经济效应,传播者就会特意去追求这六个字,从而使新闻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意义取向,违背新闻的基础准则,新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就会受到践踏与挑战。
只把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作为评价节目好坏唯一标准的最终结果就会导致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娱乐化以及庸俗化。一个民生栏目的高收视率会引起其他多个电台的盲目模仿和跟风,从而使得很多同类电视节目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大相近庭,甚至几乎雷同,这种现象在我国也是屡见不鲜,这会导致电视节目风格缺乏创新,失去了节目自身应有的个性与特色。为了抓住受众的注意力,满足受众追求新鲜、刺激的欲望,很多电台在播报新闻时,会夸大其词,突出新闻中的矛盾,用煽情的方式和戏剧性的场面来达到寻求感官刺激的目的,这样就会使我国的民生新闻逐渐被套上了新闻娱乐化的外包装,如果传播者对这种新闻娱乐化的泛滥现象不予重视与整治,只一味的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那么,也必会导致民生新闻走向低俗化。
【关键词】民生新闻;贴近性;真实;人文情怀;互动交流
民生,顾名词义,指的就是人民的生计。小到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大到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都属于民生范畴。而民生新闻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用平民视角和真实理性的态度来关注普通百姓生产生活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对一个广播新闻工作者来说,要想做好民生新闻,就要始终保持人文主义的情怀,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衣食冷暖,并始终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具体说来,广播民生新闻的核心要素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一,深入基层,增强贴近性。民生新闻,其内容大多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民生新闻脱离群众生活,即使新闻作品写的再好,也会让人觉得“曲高和寡”。因此,抓民生新闻,首先要考虑贴近性。群众所关心的,就是新闻从业者应该关注的。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到群众生活中,站在群众的角度,从日常生活入手寻找民生新闻的切入点,使民生新闻报道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民生工作的民意在基层,民生工作的方法和智慧在基层,民生工作的成效标准在基层。和传统新闻传播上情下达的方式不同,民生新闻传播主要是下情上传,让老百姓的声音尽可能的得到扩散,让老百姓的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基层,写出有贴近性的民生新闻作品。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基层,并不一定指的就是农村。我认为,民生新闻工作者工作的基层,应该存在于每一个社会角色的工作生活中,比如医生的手术室,农民的田间地头,教育工作者的讲台上等。真正的融入角色,才是站在基层,深切的感知角色,才是立于基层。对广播民生新闻而言,只有努力实践“三贴近”原则,接好地气,养成深入民众、体恤民情的作风,才能让民生新闻的亮点闪光。
二,坚守真实,塑造媒体的公信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媒体形成公信力、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基础。作为一个民生新闻记者,更应该恪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我们知道,民生新闻大多着眼于社区、街道话题,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新闻,并多以故事化,情节化为其节目形式,其特点主要是本土性、贴近性、平民性和低视角。民生新闻的这些特点使它更加便于受众接受,也由此表现出了高度的真实性。对普通民众而言,他们想尽可能了解原生态的新闻事实,以便从中获得信息帮助,而民生新闻的特点恰恰满足了受众的这种需求。如果民生新闻失去了真实性,受众会失望,会逐渐对媒体失去信任感,媒体也将因此失去公信力。所以,如果为了片面追求受众关注而夸大其词、任由“新闻失实”的情况发展,就会彻底失去广大受众,新闻媒体也将失去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功能。因此,作为广播电台的新闻记者一定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和服务对象,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做好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三,保持人文情怀,塑造有温度的新闻作品。随着社会节奏日益加快,来自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所以,希望生活变得更温暖、更安全已经成为更多人心理方面的一种需求。而关照受众心理,和受众相知,给予受众朋友般的关爱与温暖也成为民生新闻必须具备的潜质。一名优秀的广播民生新闻记者,在具备了新闻敏感、好文笔等业务技能之外,内心深处必须始终荡漾着一种 “情怀”。
民生新闻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也是引领受众进入新闻事件的情感体验者。比如,在报道一些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时,有情怀、有温度的记者在塑造新闻作品时总能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从而让受众产生共鸣,并使受众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从一个普通的旁观者自然而然的变成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介人到新闻事件中去,为那些弱势群体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由此还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后续效应与跟踪报道。由于记者自身的这种“情怀”,使普通的民生新闻有了情感和温度,从而引发了受众的共鸣,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这种由记者的个人情怀引发的群体行为,由媒体关注引发的大众关怀,让民生新闻脱离了浅层次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继而深入到广大群众的内心世界,使人们结成了一个情感共同体,促进了社会和谐。所以,一个有情怀的记者总能关注到那些被普通记者忽略的最为民生的切入点,并通过自己的感悟,对新闻作出最至情至性的报道。记者只有具备了这种“情怀”,才能写出真正贴近民心、民意、民情的民生新闻作品。
四,互动交流,搭建倾诉的平台。近两年,民生新闻通过大胆探索,加大了与受众交流的力度。在这种互动交流中,每一位市民都有可能作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参与节目,从而提高了群众直接走进民生新闻的几率。另外,现在,也有很多民生新闻节目开通了新闻热线。在这类节目中,群众可以就某一事件发表看法,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诉求,在节目中寻求解答。如赤峰市广播电视台的《行风热线》栏目,每期节目都设有热线互动环节,并且每一个来电都有记录、每一个问题都有答复。通过搭建这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受众的倾诉愿望可以从中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使他们更为信赖和喜爱民生新闻节目。可以说,作为一个话语平台,民生新闻节目在人文关怀的背后,也引导着整个社会去尊重群众的话语权。通过这种方式,媒体把话语权从党政官员手中转移到普通市民手中,从而推动民众的意见上升为政府的意志,最大程度地实现民意的公共价值。
总之,广播新闻工作者只有始终坚守真实,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平民视角关注百姓生产生活,才能写出有温度有影响力的民生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赵彤.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记者摇篮,2010(3).
[2]原红玉.浅谈新闻报道中的民生新闻.科技传播,2011(6).
[3]杨晓云.亲民——民生新闻价值之所在.记者摇篮,2010(3).
[4]马宏.让民生新闻越来越生活.新闻知识,2012(5)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民生新闻;和谐社会;辩证关系;注意并解决问题
1 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与报道民生新闻,二者联系有机而紧密,是一种辩证关系。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规律的总纲,表现在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上,也就是二者紧密关联,相互促进其对方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要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代价太大的矛盾,力倡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力保环境不受污染、生态不被破坏。一句话:人与自然共在,人与自然和谐。而报道民生新闻,则要力避以人为经济增长中心,却忽视或甚至忘记了人赖以为生的自然资源环境之以往一般新闻的报道习惯,它将更加监测着人与自然共生、人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取用以及人的生活环境、生存环境状况。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或者严重危机的时候,报道民生新闻只顾及一端“民众生活‘富’”,却没有顾及另一端“不远的将来资源环境‘穷’”,采取“头痛医头(头痛就报道说“头痛”)、脚痛医脚(脚痛就报道说“脚痛”)”而不是联系起来看问题,采取中、西医结合的辩证施治诊疗方法虽然可能会一时奏效,甚至会很有轰动效应,但对于长远来说,那种“杀鸡取蛋”的方法、弄得本枯末萎,只见眼前的生命,而未来人们却无法生存。就是说,以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资源与环境,不可耗损太大,报道中要以这样的经济增长来保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统筹城乡,协调区域,实现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平衡。而报道民生新闻,则正如目光宏阔而辽远的“瞭望哨”那样,对其中的统筹与协调、发展中的不那么平衡,与以往一般新闻的报道不同,多关注于未能统筹兼顾的另一方,没有协调一致的另一区域,或城或乡,或东南沿海或西北山峦,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中的失衡方面,作出其见微知著、扶斜补正的特殊贡献,此可谓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报道民生新闻,这方面要“目光远大”,绝不可以专于一点而不及其余,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平衡,这地区与那地区,城市与乡村,党委和政府在怎样抓、怎样做。有个统揽全局、保持基本平衡的问题,不能揪住一点民生问题,本来是再协调发展下去就能解决的,但是新闻报道者却没看远,举起关注民生新闻的旗帜,结果是帮了倒忙,新的更难克服的“不平衡”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人,主要在于组成社会的全体成员之素质提高和作风纯正。因而,促进社会和谐,其关键点还在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普惠社会美德。要培植勤政为民的意识,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而报道民生新闻,从一开始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移风易俗作用,真可谓报道民声新闻,其“生”也逢时,“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不可忘记了:思想道德、精神意识的高尚与否,直接影响社会风气,而社会风气的好坏,间接地影响着民众生活,却直接地影响伦理道德、精神生产。把人民群众希不希望、满不满意、期不期待、相不相信,作为纯净社会风气、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唯一标尺,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和提振人民群众信心,应对危机,共克时间,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方面的报道,将从更深内容的层次上通过正确导向和舆论监督以进一步地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以上从内容上将“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二者进行了既综合而又略加归类的分析,便可以从中看出其两者是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是报道对象、报道内容,而“报道民生新闻”方面则是舆论向导、舆论助力。这两者将会在并肩行进中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这也将极大地促进社会和谐,极力地推动科学发展。
2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报道民生新闻所值得关注的问题
说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报道民生新闻所值得关注的问题,轻松一点说就是需要提醒的问题,严格一点说就是必须注意的问题。这里仅仅是就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而言,因为报道民生新闻的活动显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历程之中,或者还只能说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且这个部分还不是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硬性部分,却恰好只是相对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精神生产方面之软性部分,属于“软实力”,也属于“巧实力”,但它也必然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必须部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万万不可或缺!这里所主要列举的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报道民生新闻的主要问题,主要是指既属报道民生新闻方面的问题,又紧密联系着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至于民生新闻还所能报道的其它方面却并不涉及,虽对报道民生新闻来说并非全面,但在此特别说明,尚希读者明察。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值得报道民生新闻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所要报道的民生新闻之时新性的提升。民生新闻既然是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事实的报道,终归是属于“新闻”一族,必须具有时新性,更不可仅只涉及民众生存日常生活琐事,并打着“平民”的旗号,来装饰报刊版面、或点缀广电节目、甚或摆设网址页面等。这就是把此类报道的时新性改为平淡化了,也便远离了新闻报道的正鹄。尤其在今天金融危机而严峻地冲击实体产业从而严重地影响到新闻媒介组织的经济收入支柱之一——产品广告宣传时,适当地报道民生新闻也还是要有新闻竞争的观念意识:应该尽可能地于“第一时间”做“即时报道”。
关键词:教育新闻;民生路线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62—01
一、报道语言要通俗化
语言的通俗化可从两个方面来实施:
1、尽量采用群众口语中新鲜活拨的语言,但不乱用方言;对于专业必须,技术性很强的语言,要尽量做些通俗的解释、说明,不要硬塞进新闻中;尽量用百姓熟悉的词语表达,不用或少用百姓生疏的词语。
2、通过借用修辞格、多从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有益营养、注意使用对比、背景分析材料等都将有助于报道语言通俗化。
二、报道内容为百姓所关注
在现实生活中,每家都有孩子,因此每家事关教育,教育问题也就成了百姓离不开的问题。具体到不同的家庭,无外乎婴幼儿入托、入园;中小学教育;中考和高考;子女的就业问题。那么每个教育阶段家长所关心的问题不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报道,让内容为百姓关注;
(一)及时报道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求贴近性
在2012年高考报道中,《高考标准考试文具配发工作已经准备就绪》、《肇源县教育局严肃处理高考违纪考生》、《2012年高中招生考试科目 形式 分值确定》,以及有关中高考进行时的报道,都取得了较高的收视。在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关心的最为敏感的话题就是,义务教育收费、师德师风等问题,而随着孩子受教育阶段的改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的关注点已经改变,如何让孩子上一个好的高中,进而考一个好的大学成为了家长不惜一切代价谋求的事情。因而有关高中招生的相关话题都会成为家长关心的事,高考的每一个信息都牵动家长的心。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报道浮于表面,常规报道思维和报道内容主宰记者和编辑的思维,没能发现中高考中新的报道亮点,
(二)搜索全国的教育大事小情,求借鉴性
今年的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另有4名学生受伤。其实,她可以选择不动,后退。那样,客车会从她身边滑过,可她选择了向前。那样的毫不迟疑,那样的义无反顾。她用自己的双腿挽救了两名她深爱的学生,这一刻,所有人被她感动,她感动了整座城市,感动了龙江,感动了中国。此时此刻,作为大庆市的市民更关注的是,这样一位优秀教师,和我们这座城市有着怎样的关系,当我们报道出张丽莉原来就是大庆师范学院的毕业生时,这样的新闻百姓更关注,这样的事情令百姓更感动,师者也可以如此美丽。作为教育新闻栏目我们陆续报道了我市社会各界学习、关心张丽莉的消息,如《市慈善会到哈医大一院看望"最美教师"张丽莉》、《大庆师范学院举行向张丽莉学习师德座谈会》、《最美教师舍身救人感动母校学生》、《市教育局决定深入开展向张丽莉学习活动》等系列新闻报道,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收视效果。
(三)解决百姓关心关注的问题,求实用性
每人都会为人父母,每家都有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所以,事关孩子升学、考学、就业与发展的中高考及相关政策的报道,就是百姓最为关心的话题。如何在这方面做深做实是我们最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教育新闻,中考录取结果的报道,虽然是每年的常规报道,但从报道结果上看,都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度,没有花哨的包装,没有精彩的画面,只是将考生的基本录取情况以字幕等方式播送出去,就反响不同。作为百姓的普遍心理,对中高考极度重视,相信媒体的权威性,即使有时知道自己的孩子被录取了,但是还是希望从媒体上看到具体的报道,这就是媒体的力量。
三、报道角度从百姓视角出发
报道角度是指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角度不同,新闻价值可能不同,表达的思想意义也不同。当今在新闻时效性的激烈竞争中,通过时间差获取独家新闻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在不同媒体、不同栏目的报道中受众更多关注的是谁的新闻更好看,谁的新闻更具有吸引力,也就是新闻的独家性。作为教育新闻,如何能站在身边百姓的角度报道新闻事件,也就成了吸引观众的地方。
一、强化政治责任是民生新闻肩负的天职
强化政治责任,就是要求民生新闻必须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中心,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决不忽视民生新闻在电视宣传中的引导舆论重要作用。首先,民生新闻要把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和群众利益统一起来。民生新闻以“民生”为新闻特质,用平民视角关注百姓现实的生活需求,在内容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百姓生活产生影响。寻找党委、政府工作中那些与百姓生活直接产生影响的部分,党委、政府的工作就可以通过民生新闻用民生视角去解读。此外,民生新闻提高了传媒人期待已久的公众参与度,不仅以快捷的速度把民生的内容传递给普通民众,还能把百姓建设性的呼声传递给党委、政府,转化成督促政府有关部门解决百姓所求所盼的行动。实践证明,承德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在本市发挥的最大效用是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了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了起来。其次,民生新闻要在把握全局、关注公共利益上做好文章。公共事件关系着群众利益。因此,重大突发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公共经济事件等越来越多地成为民生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在这些公共事件中,我台民生新闻在遵守党委、政府宣传纪律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力求报道快速、准确、权威和鲜活,做出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报道。由于节目长期对“三贴近”的坚持,这些报道在传递党委、政府的声音时,愈发能够取得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正是基于对相关指示精神和政策的把握,这些报道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民生新闻这个窗口,也起到了化解矛盾、加强党和政府与群众的沟通、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作用,做到了“帮忙不添乱”。再次,民生新闻要在关注群众身边小事上体现出政治责任。在关注这些小事上我台明确了一个基本原则,不对小事进行放大炒作,切忌由个体小事引发成,尽量做到百姓和政府部门双满意。目前,承德本地的不少部门和单位都指定专人每天监看、录制民生新闻的节目,查遗补漏,解决问题,改进自己的工作,更多地与群众沟通,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二、担当社会责任是民生新闻应有的定位
担当社会责任,就是地方电视台以提升收视率、赢得竞争优势为初衷的民生新闻,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而忽视宣传导向,放弃社会责任,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社会效益。实践证明,真正反映人民根本利益诉求,及时报道人民群众关注的话题和他们的生存状态,是民生新闻的节目定位,贯穿这个定位的一条主线就是媒体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一要用责任意识搞策划。能在媒体传播的民生新闻不是日常零散新闻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媒体从事民生节目人员策划的集中展现,既能反映出集体智慧的高低,也能检验出责任意识的强弱。有强烈责任意识的策划,才有负责任的民生新闻播出。比如我台《每日关注》、《民声直达》两个民生节目,正是通过强化责任意识的策划而获得了有别于其他民生节目的品牌内涵。如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一切策划的出发点都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角度切入,这些民生新闻报道后均为化解危机、安抚民众、解决矛盾发挥了作用。这种责任担当现在已经形成了全台采、编、播人员的普遍共识。二要用责任意识来取舍。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新闻越来越多,作为电视主流媒体哪些可以报道,哪些不应该报道,都有甄别后的取舍过程。如对社会矛盾的爆发,那些跳楼自杀、报复相残等,通过媒体的报道容易引来效仿者。虽然这样的新闻会引起关注和轰动效应,但其社会影响是消极的。鉴于此,我台对这类民生新闻一律不报。相反,针对不同时期公德意识下滑,价值取向偏离等社会问题,我台以专栏的形式持续进行集中舆论引导,几年来开办的栏目有《公德大考验》、《走进文明》、《城市拍客》、《城市陋习暴光台》、《城市文明大家谈》等,这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民生新闻报道,有效塑造了电视民生节目的品格和形象。本土社会对我台民生节目形成了这样一种认同:在关键的时候总有电视民生节目的身影,电视民生节目真正成为了城市精神中积极向上、责任担当的一部分。三要用责任意识去追踪。民生新闻立足民生,应注重问题最终解决和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有些人认为,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曝光就是民生新闻,这种认识有失偏颇。民生新闻的实践让我们知道,它不仅反映社会问题,还应报道如何解决问题,要起到鼓劲的作用。我台在接到有些问题反映后,编辑、记者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取得联系,连续追踪,直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解决后及时在节目中做回复,力图做到件件有结果,期期有回音,尽量尽到我们的责任。这样大大提高了媒体的信任度,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较好地体现了新闻媒体的监督和服务职能。
三、负起文化责任是民生新闻创新的资本
负起文化责任,就是要求民生新闻坚持以人为本,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从文化角度对民生新闻加以审视和解读,克服庸俗化、低俗化、琐闻化等弊病,努力融入先进文化内涵和元素,向观众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进而实现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保持民生新闻的生机和活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量和空间。一是融入文化内涵,提高民生新闻的节目品质。纵观电视新闻的发展历程,民生新闻主要源自于社会新闻在新时期“三贴近”语境下的一种演绎,这种历史背景注定了民生新闻是零散、琐碎的。将横向时间毫不相关的新闻粘合在一起,并保持新闻在纵向时间内承前启后的连续性,其中文化内涵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融入文化内涵才能促使民生新闻由个体孤立的事件变成公众关注和参与的话题。在民生新闻中,多设置公众话题,将政府和百姓连接起来并引导观众来参与,能形成这样的态势,是民生新闻中文化水平的主要体现。尤其是将那些公众关心、政府关注且有条件或有可能解决的事情纳入公众话题。在这样的话题设置中,百姓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从参与的角度与新闻事件一起构成新闻互动,形成舆论声势,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最终促使问题的解决。这样,百姓由关心自己事、身边事,到关注大家事、周围事,为大多数人的利益着想,这是一个观众最基本的意识体现。通过公众问题的一个个解决,融洽媒体、政府、受众的关系,培养观众公共意识,促进社会问题解决,提高传媒影响力、公信力。这种民生新闻的改变和报道让民众意见最终上升为政府意志,最大程度地实现民意的公共价值,从而使民生新闻突破就事说事的层面,并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实践中我们有很多这样的报道案例。例如,2011年有市民给我台民生节目反映桃李街银领花园小区与翠桥向阳小区之间有一堵大约2.5米高的隔墙,很多学生为了减少绕行,经常在那里翻墙上下学,存在的安全隐患非常大。根据这条新闻线索,我台从学生为什么翻墙,有多少学生翻墙,翻墙能为学生节省多少时间等进行连续报道。随后在观众中展开话题讨论,到今年年初形成了拆墙疏堵的舆论氛围,不仅引起了市领导的重视,并影响规划部门改变了规划,使相关单位做出了让步。近日,那堵隔墙已拆除,消除了安全隐患,为行人开出了一条方便的通道。二是植入文化元素,增加民生新闻的看点。民生新闻的特质赋予了多样的表现形式,它可以在各环节中植入不同的文化元素,使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创新报道手法,成为媒体间“合而不同,各美其美”的重要手段。归纳有:1、标题表现的文化元素。民生新闻播出的新闻事件都应该有一个洽当的名字,吸引观众注意力,给人以亲切感,给民生新闻增添文化成分。2、讲述表达的文化元素。民生新闻主要讲述发生在百姓身边的家长里短,内容上的贴近深得民心,文化元素的运用是抓住眼球的有效手段。3、编排体现的文化元素。在节目的编排方面,我们也尝试了很多文化元素的注入,比如节目中制作的很多精美片花,为一些特定的新闻配上特效音乐和图片,让观众在获得信息的同时获得审美享受。4、主持人展现的个性文化元素。在新闻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民生新闻都纷纷把“赌注”押在主持人身上,希望借助主持人的“人际性”传播为节目开辟新天地。我台民生节目不管是《每日关注》还是《民声直达》,到现在都形成了自己的节目品质和文化符号。三是开展“走、转、改”活动,增添民生新闻文化活力。民生新闻植根于基层,“走基层”为报道民生新闻创造了条件;“转作风”激发了媒体人报道民生新闻的动力和激情;“改文风”促进了民生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催化了文化元素的呈现。在“走、转、改”活动中,我台报道的一些有文化含量的民生新闻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佳作。
5年前,湖北经视首次提出“大民生”理念,就是在频道一贯坚持的民生基础上,对民生内涵与外延的拓展,是对现有民生新闻的一种改良,当时就指出,新闻的视野应该逐渐更多地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及走势、政策解读与诠释、对百姓的影响等等,强调的就是媒体的舆论引导。
如果说原有的民生新闻更多的是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大民生”则更加强调新闻的导向和介入功能,培养百姓的公共意识,引导百姓更多地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成为“党和人民喉舌”。
做好“大民生”文章
时政、经济类新闻淡化是民生新闻中的一大软肋,有人甚至认为:传统的时政类经济类新闻,不是替老百姓说话,老百姓不爱看。但事实上,时政与人民生活自古就紧密相连。俗语“国计民生”,恰恰就反映了时政和民生之间的关系,国家政策,法规都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心理起到很大的影响。比如取消农业税的问题、教育乱收费的问题、医改的问题、房地产调控、退休养老政策等等,都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能说老百姓不关心吗?能说这些不是民生题材吗?关键在于:我们不是要不要时政类经济类新闻,而是怎么做好时政类经济类新闻的大民生文章。
如果民生新闻只是一味地关注民众日常生活等琐碎事件,有意排斥和回避时政经济类新闻,那便是画地为牢,既限制了自己的选题范围,又浪费了好的大民生新闻资源,意识的狭隘必然导致民生新闻“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加强新闻导向介入功能
民生新闻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基础和根本,这个根本不能丢,但同时, “大民生”要更加强调新闻的导向和介入功能,,引导百姓更多的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湖北经视《经视直播》曾经对公共自行车的霸车行为的连续报道,没有简单停留在霸车这个表象大加针砭,而是理性的引导公众对社会公德的思考,进而发挥媒体的介入功能,主持人和记者参与到新闻事件中来,发出诚信租车的倡议,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相比此前频繁的单个霸车事件的报道,这组系列更显得理性、大气,彰显大民生气魄。
加大正面报道的力度
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的主流是阳光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蓬勃富有生机的,民生新闻不是单纯的社会新闻,更不是负面新闻的代名词。通过对积极健康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可以引导受众选择积极建康的生活、教育、消费方式。
当大多数民生新闻节目都在把目光投向家长里短、街头巷议甚至凶杀、暴力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地去思考,民生新闻只能靠负面报道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吗?事实上,对于电视节目而言,收视率和节目的正负面报道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在于新闻内容的报道角度和方式。
加强报道的深层次思考
大民生公众意识的引导功能,具体体现在新闻报道的深度,新闻不但要回答是什么,更要回答为什么,我们绝大多数的民生新闻节目中,过分强调新闻的及时性,进行大量的常规报道,导致新闻表象的泛滥。
诚然,在超大容量的民生新闻节目中,常规的新闻必不可少,但是如果在常规的报道中,我们能透过一些新闻事件的表象,对其本质做出理性分析,引导受众对新闻事件更深层次的思考。让观众看到热热闹闹的新闻表象之余,更多的关注对社会现象的冷思考。这才是民生新闻节目的灵魂,也是构成整个节目体系的骨架。
加强新闻评论的震撼力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新闻评论的好坏体现了一个媒体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和平面媒体的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由于加入了视觉的元素,显得更加具有震撼力。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来说,新闻评论都是民生新闻的优势。
民生新闻品格的提升、体现媒体话语权就在于重视评论的力量,通过媒体自己的声音,对同一新闻现象或新闻事件的评析、解读,这不仅是主持人、编导、栏目的事情,而且代表着频道的品位、素养和思想。
关键词民族文化创新能力效果
前言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品质.这已为越来越多的人十所认知。“谁掌握了面向2I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l世纪中处于战略领先地位”、“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志在全国科技火会上的讲话,成为国内高等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动力。
机械设计是理工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凝聚了从认知机械到设计机械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目前,我国许多院校对机械设计教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手段、实践性教学环节、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取得可喜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
但是.创新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F.通过教育培养、制度促进、实践锻炼以及个人和群体的勤奋努力等形成的。而在教育培养因素中,民族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冈索之一。笔者曾在日本山形人学学习工作过几年,有一点浅显的体会,想与各位前辈同行讨论。
一、民族文化的差异对学生能力的影响
(1)教育模式对学生畿力的影响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考试,_人学生在进入高等学校之前,基本上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著名学者杨振宁将中世方教育模式概括成一句话:“中国教育给了我严谨,美国教育给了我创新。”这句话概括了两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反映了一定的实际,中国教育比较严谨,比较按部就班:两方的教育可能比较自由,自由就是说不像我们教学那样死,可能比较鼓励学生敢说、敢想。考试的确能反映山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经过火大小小若干次考场的检验,造就了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很强的运算能力,但是,考试反映的只是分数,并不代表J二程实践能力。从某种程度来说,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实践性环节上的投入相对减少,在青少年时期的许多兴趣与爱好难以发挥出来。日本实行以素质教育为主的全面综合教育,在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同样要考试.但考试的压力远不及我国学生大,而且。学校为学生创造了大量的接触实践的条件和机会,因此,在进入大学时,日本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与我国学生有所不同。
(2)生活方式对学生能力的影响日本人向来阻蝴头工作、细致整洁、做事弗井有条而闻名,从小注重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日本学生上课纪律非常好,在公众场合安静、沉默,学生对家庭的依赖心理较轻,学校只负责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由学生自己安排。学生对于布置的作业、实验、设计埋头钻研,特别是对一些细节问题处理得细致周到。相对而言,我国学生思想活跃,计算机运用能力强,易于接受新知识,似乎自立能力显现得晚一些。
一定的活动方式与创新习惯的养成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在坚持继承良好传统与创新精神相结合的基础上,注意综合运不同的教育方式爿∈培养学生发展不同的心理需求利活动样式,可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刨新质。
(3)学习环境对学生能力的影响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也要有一定的内在因素。外在条什主要有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适宜的群体心理氛围、有效的激励措施等。创新能力的形成,最主要的条件是有一种宽松的社会生态环境。这种环境是指已有学者所认为的那种“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宽松境况。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学生的精神可以经常处在“不逾矩”的状况中。
宽松的学习环境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不是老的概念,世界上优秀的学校一直把它作为非常重要的一条来考虑的。“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待点燃的火种”每个人的火种是不一样的,需要靠同学的力量、靠家长的力量、靠教师的力量一起把不同的火种点燃。“学校的任务就是发挥学生的天才”。就学籍管理而言,日本的高校的政策相当宽松,工科类学制为四年,不能按时毕业还可以继续读。作者所在的研究室有一个八年生,虽然他?|5读得马虎,汽车联轴器却研究得很好.老师就发挥他的氏处,对他进行鼓励,并不因此限制他。一个学生八年投有毕业还能继续保留学籍,令人难以想象,这就是环境给他的宽容1不仅如此。山形大学在实践环节的管理上也非常宽松,学校没有为某门课程设专用的实验室,课程的实验基本上在教授的实验室进行。但有一个专用的机械工厂,工厂实行开放式管理,学生在工厂的实习自主性很强,在约定的时闻内进入工厂后几乎无人指导。工厂的设备可随意使用,材料任学生选用,测试工具非常齐备。这种宽松的实习环境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大方便。
(4)课程设置为能力培养所创造的条件日本的机械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机械设计类课稗有机构学、机械运动论、机械设计学等。机构学主要讲常用机构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和传动机构等的基本知识,类似丁国内的机械设计基础课,但内容较浅,方法基本上采用解析法,周学时1.5,总学时30~40左右。机械运动论主要讲平面连杆机构和空间连杆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机械设计学主要讲齿轮机构的啮合原理、加r方法等内容。但课程内容也与授课教授有关,教授们往往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来上课。总的感觉是国内的课程内容多而广,而日本的机械运动论和机械设计学课程内容少而细,学生学习负担较轻。课后有更多的自主时间。我校的“机电创新训练”分集中进行和分散进行两种形式,学生们对此训练很感兴趣,但由于学习任务较重.用在训I练上的时间有限,所以,还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这正是我们目前急待改进的问题。
(5)高校内部结构对学生培养结果的影响高校的内部结构差异导致了学生培养方法上的根本不同。任何高等院校的内部结构都是纵横交错的,纵的方向是本科教学,横的方向是科学研究。不同的学校其内部结构是不一样的。国外的研究型大学纵向简洁。横向丰富;但一流的高等职业学校纵向丰富.而横向简洁。我国的高校却趋丁二雷同。我国的高中生考入高校,往往被分入几十个不同的系、院。世界上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都把广博教育放在培养本科生的首位,把专业培训放在次要位置。日本学生入学厉,第一年都要学文化、逻辑、修辞、几何、天文、数学、音乐等课程,而学生分专业是_人学二年级之后的事情。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可以具各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明确的判断能力以及能够识别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这种宽基础、宽专业的培养方式带来了与专业分得太细的培养方式全然不同的结果。可喜地看到国内有些学校已开始试行,部分新生入校不分专业,进入“元培计划班”,获得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在一年半后再选择专业。这无疑是一个好腔开端。
(6)师资素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导向作用我国高校的师资大多是学术型的,从学校到学校,不少是在同一学校里从助教做到教授。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比例较少。国外一流大学的教授很少“近亲繁殖”。日本高校的教师有一部分是从企业或其他部门来的,他们丰富的经历、与社会各界广泛的联系,为大学的教学、科研带来了非常珍贵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关键的因素之一。在创新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作为学生学习和创新实践的顾问。因此,要做好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提高教师对创新教育工作的认识,创新教育从理念到方法都是新的,每个人都有一个重新学习的问题,教师应不断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这是创新教育对教师的期待。
关键词:徐州民间故事;地域特色;价值判断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66-01
民间故事是指在人们的日常劳动中所形成的能够体现浓郁地域特色和人们对于世界认知的一种以口耳相传为传播方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于民间故事的研究,不仅能够改善文化研究过程中“重高雅,轻民俗”的观念,也对宣传地域文化和风俗民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徐州民间故事中的地域文化特色
徐州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它处于四省交界,是江苏省第二大城市,也是江苏最早出现的城邑。徐州又名彭城,尧帝之时,彭祖建大彭士国,彭城因此而得名。早在6000多年前,人们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化。尤其是以彭祖为代表的民间故事,通过口耳相传,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诙谐通俗的民俗故事往往会带有一定的地域色彩,在徐州民间故事中,往往会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出现,虽然在后期整理时,采用书面语居多,不过民间故事的语言地域性总是会在故事情节的叙述当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如在铜山县民间故事《三尾鸡救驾》中因为尧帝的病,“把大家愁得直没法儿”。儿化音的运用代表了北方人活泼爽朗的性格,“直”字是词的词性根据环境发生了变化。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点。除此之外,徐州民间故事的语言通俗易懂,有时甚至会使用一些比较粗的俗语进行描述,如:《彭祖井》的传说中,有段对于彭祖初到徐州看到景象的描述:“此处是茅草丛生,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文本中优美的语言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而民间故事中对于俗语的运用恰恰让故事显得更加的生动和极具代表性,对于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往往我们会追求他的趣味性和文化性多于文学性。
民间故事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关于地方特色小吃传说。可以说,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各地区的特色小吃对提升城市印象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徐州历史悠久,特色小吃更是不胜枚举,地锅鸡、烙馍、辣汤、沛县狗肉等小吃味道独特,深受外地人的喜爱。而在品味小吃的同时,聆听精彩的民间故事,咀嚼可口的极品特产,那才是一种美味的享受!
二、传统价值观念在民间故事中的体现
民间故事产生于生活中,其中包含的内容与下层民众的思想和文化内容最为贴近,在一个个短小生动的小故事中,往往呈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也是民众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在徐州民间故事当中,塑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英雄人物――彭祖。据传,他一共活了八百八十多岁,这一说法如果用科学的角度进行解读,未免会有一些荒谬。不过,如果从另一个比较感性的角度来看,因为古时医学条件不发达,求生益寿成为人们对于生命意义实现的渴望,而且对于中国人来说,“八”是一个吉利的数字,这恰恰又符合彭祖作为一个正面人物在人们心中的神圣不可动摇的印象。在一些故事中,彭祖带领劳动人民通过辛勤努力创造幸福生活的举动,如:开荒挖井、抗洪求雨,还有将下雨改为下白面的举动,这些都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神和英雄人物的塑造习惯,比如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故事对于神的描写。在淳朴的劳动人民心中,他们渴望一种安逸和舒适的生活,因为生产技术有限,对他们来说,实现这一愿望也无比困难。于是,在人们心中,一个具有超自然力量的英雄人物形象就诞生了,这是人们心中最单纯的对美的追求,代表了劳动人民积极的生活态度。另外,民间故事中,彭祖的形象也代表了人们对于善恶、美丑的判断,也就是古代人民的价值判断。在新沂市民间故事《祸害拜寿》中,通过一个一千岁的为彭祖拜寿的老头引出“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的主旨,远远要比直接对这句话进行说明,强化思想要有用的多。
在各阶层的人们心中,有不同的文化接受和传播方式,民间故事蕴含了下层民众对文化的极强的再造和接受方式,而这些具有趣味性的小故事也让文化绽放夺目的光彩。
徐州民间故事不光向我们呈现了地域特色中朴实却不失魅力的一面,同时,作为中国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也有助于我们对于当地民俗和人们的思想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它就像一张具有文化特色的地图,以形象的语言将代表地域文化精神的种子向远方播撒。
本文为2012年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课题,名称《徐州民间故事的人文情怀研究》,项目批准号:X102901218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