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参与;教学策略
当前,素质教育的呼声与理念已经得到了众多师生的一致肯定与追捧,我们在积极践行各项新课标所渗透的教学理念时,尤以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甚。如何确立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呢?笔者以为,首先一点就是要努力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这种参与既不是传统课堂中学生在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中做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也不是当前某些课堂对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曲意理解,即只是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而无视学生内心的澎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学生对于课堂活动的参与已具备了崭新的时代意义与教改理念。
一、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自从实施课改活动以来,我认真汲取课改精髓,听取了诸多专家的课改报告,也观摩了很多优秀教师的高效课堂。在如何提升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方面,我认为,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关键所在。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提升学生在教学课堂的参与度一样,也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慢慢琢磨,细细总结。其中,有课上教师的亲和力方面,包括教师的神态、语言,还有一些体态动作;也有课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包括对于生活中具体事件看法的交流,对于疑难问题的互动解决,以及数学课堂中多媒体电教设备的合理运用等。当然,在本文中,我更想表达一个观点,就是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更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机智,更需要我们在课堂上随时根据学生的动态资源与生成情况及时、聪明地调整教学策略与步骤,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让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汲取数学知识的营养,进而提升他们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优化教学效果。譬如有一节课,我看到学生有些乏困的现象,精神不够集中与活跃,于是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提问策略,问全体学生:“哪位同学敢试试老师的数学能力,你们随便提出一道关于任何一个数学乘以99,或者999的数学算式,老师都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口算得出具体的数值结果。”一言既出,学生的兴趣马上提了上来,简单质疑了一段时间以后,便有学生举起手来,开始测试教师。当然,他们会对教师的精彩表现表示钦佩,更有学生开始琢磨教师是怎样计算的。不时地,有学生提问教师,也有学生在底下思考是怎样计算的。很快,有学生表示自己也能做到。通过他的讲述,学生知道了其中的奥妙,更有不同的学生说出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但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可谓是殊途同归。不得不承认,当初那一个细小的提问方式的转变,实现了课堂氛围的轻松愉悦,实现了学生参与度的提升,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二、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均衡度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意义。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参与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使每个人进步得更快。其次,教师要使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内部成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且定期轮换,保证每位成员都有不同的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思考、倾听、交流等形式来展开的,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独立思考问题,如何向同伴提问,如何倾听别人的发言,如何表达个人的观点,如何等。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记录别人发言的要点,等别人发言完毕后再做补充、修改。
三、精心设计练习,拓宽探究空间
一、热爱学生,创建协调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化社会中,学校教育倡导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和平等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还需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并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和细心的指导,从而建立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民主关系.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和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高中生参与课堂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做到热爱学生,从而获得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认同,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努力创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之中,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言语温和、态度亲切,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教学内容,努力打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进一步营造出愉悦、和谐的教学心理氛围.真正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进步和自信.另外,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充分发展民主精神,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支持、关怀以及鼓励,从而让学生充满无穷的学习表现欲.而对于学困生,教师要采取特定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他们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要作出适当的肯定及鼓励,从而获得对方心理和情感上的交流和认同,最终充分激发他们参加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所有教学中,兴趣始终还是学生学习知识最大的动力.因为兴趣能够让学生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从而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并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而学习兴趣的调动与教师自身的教学与专业技能有很大关系.
1.利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导入时,教师可以占用几分钟的时间来进行一定的生活实际联系,或者有意思的动态事件,以有效调动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进入特定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中,快乐地学习.
2.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有启发性、新颖,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联系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 利用史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数学浓缩式的一种展现.所以,教师应该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史实,并充分结合数学的教学内容,能够对数学方法和思想进行深入的讲解,进而唤起学生心中的高尚情感.
4. 利用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往往容易忽视数学的实用性,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并加强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例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教师需要对计程车的车费与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够从中找出更多的应用问题和场景.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数学实用性的了解,认识到数学的真正价值.
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
高中数学教学注重对有关概念、公式定理的建立及知识运用,所以教师需要有效结合数学的教学内容,对教学环节要精心设计,倡导学生亲自参加数学课堂中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开拓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提升思维创造力.在进行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因为教材中的概念往往省略了概念形成的过程,只是用于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所以,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印象,对数学概念及定理有本质的理解,并懂得如何运用.另外,教师需要有效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定理公式的发展过程,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用多种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解答和探索,进一步加强自身思维的灵活性.
四、促进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教师可以采用有效的教学对策和方法来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例如,可以开展小组形式的学习合作策略,这样的学习就是以小组为活动的主体开展学习活动的,并且小组内的学生能够更加平等地参加到课堂的学习互动中来,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教师也可以将竞争机制有效引入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来,这样一来,竞争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高中生争强好胜、不认输的心理发展特点,并且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锻炼学生动手、动口和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真正促进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充分显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个体发展.
关键词:课堂参与度;交互式电子白板;对策
学生课堂参与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1]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但就目前的教育状况而言,学生在课堂参与度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1.学生课堂参与度存在的问题
(1)自信心不足
自信心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自信心不足以及缺乏基本的演讲沟通能力,很多学生有问题时不敢与教师交流,通常担心自己的问题太幼稚或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怯于主动与教师、同学交流,在课堂中往往局限于被动听讲和记录,不能主动参与。
(2)缺乏动机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单调、教学方式单一等,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对学习不太积极,注意力集中程度不高,主体性和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久而久之,必将影响学生全面、健康、主动的发展。
(3)怠于思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看上去在认真听讲,但他们对教学内容很少提出质疑,只是一味地盲从,不愿积极思考,情感、思维并没有真正参与课堂,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4)疏于互动交流
教育是一种完全对话性的活动,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是实现教与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条件。提高知识、信息的交流水平和师生情感的共鸣程度,是提高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教育活动显得尤其重要。[2]但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视教师的直接指导,注重学习者知识的习得,而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成了孤立的个体,当遭遇困难挫折时,极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2.学生课堂参与度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少情境激励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情境性活动,没有一种活动不是情境性的”[3]。传统教学缺乏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2)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主要用语言讲述,很少借助图像、动画、视频等进行展示,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生易产生疲倦情绪。这使学生思维受到了抑制,阻碍了学生的能动性与参与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资源无法获取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学媒体只是黑板和粉笔,没有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查找、利用资源,师生的信息、知识面非常封闭。学生无法展开多角度思考及探究学习。
(4)评价反馈不及时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信息的传达与讲解主要是通过板书来完成的,由此造成教师课堂工作量极大,大部分时间都在书写板书、讲解课程内容,较少有时间关注学生情绪变化,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给予反馈。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方面的优势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功能以及与网络的有机结合,以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信息,建构起有效的呈现、传递、处理信息的教学模式,符合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促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形象多样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所以如果能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信息材料,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益处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正好可以为学生提供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生动的形象展示,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语言、视觉及美学的刺激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深刻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便于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的使用,优化了课堂教学,为近年来出现的协作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3.促进课程资源整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拥有海量多媒体资源库且支持教师自己建立个性化的多媒体素材库。这一属性可以有效支持教师在基于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选择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或知识点使用多种不同表现形式的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将相联系的知识进行有效的信息获取和加工建构。此外,还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网络资源库提供的便捷搜索快速地获取资源信息,以帮助学生完成系统的知识建构。
4.利于发展性评价的实施
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不仅要关注那些已经被预设的要素,更要关注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生成的要素。这种生成要素是伴随着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的,具有即时性、个体性和隐蔽性,它们往往更能反映个体行为在方式上和策略上的独特性。[4]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内容不仅可以关注到预设要素,更利于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新要素。尽管生成的要素具有不确定性,但它却是教学中非常宝贵的财富,值得每个教师去挖掘。在评价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多次性的形成性评价,通过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对策
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呢?下面笔者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分析如何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促进学生在各环节的参与度。
1.增进视觉效果,诱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在学习时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占83%,听觉占11%,这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视听为主,尤其是视觉。交互式电子白板利用自身的教学演示功能,简洁而丰富地把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多种外部刺激迅速感知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课堂参与的内驱力且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后天的活动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学生呈现了清晰、良好、动态的视觉效果,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变化和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智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交互式电子白板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身,综合处理各种信息,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反映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认识规律,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多媒性,创设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情境,增强信息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预设情境中去探究和发现。
3.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学生理解
促进学习者理解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任何教学设计都是以理解为中心目标的。[5]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直觉思维开始,由感知产生表象,经信息的加工处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仅仅靠抽象的语言描述是不够的,尤其是像物理、化学等带有实验性质的课程,仅靠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学生不理解就难以参与到教学中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形象演示功能,可以虚拟实验过程,轻松地把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学生的理解。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到教学中来,使其不会因为不懂而让思维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
4.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交互式电子白板深入课堂,为多种教学模式的展开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环境平台。教师将多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掌握学习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课堂问题时要体现出层次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立相应难度的问题,力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这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以及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5.加强师生交流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 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师生、生生间的充分沟通交流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活跃课堂气氛的前提。在黑板教学时代,教师忙于写板书,在计算机教室时代,教师又忙于操作电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较少,没有时间捕捉学生表情中流露出的信息。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解放了教师,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电子白板把板书和课件操作巧妙地结合了起来,教师可以自由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邀请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就会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热情,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6.优化课堂练习形式,便于知识巩固
新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适当的训练,才能得以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如提问、比赛、游戏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就会感兴趣、愿意积极参与,这样既巩固了新知识,又拓展了思维。同时,教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的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练习结束后,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7.及时评价反馈,促进教学相长
教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的信息反馈系统,可以随时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即时给予反馈。此外,电子白板软件系统还可以记录整个教学过程并且能存成多种不同格式的文件,供学生课后复习以及教师进行课后反思之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成长点及时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获得成就感。充分吸收发展性评价、多元评价的理念,采用灵活的评价标准和多种评价方式,实现多维度、多角度、立体化、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教师既是教学者又是学习者,达到了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目的。
结束语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能以学生较易接受的方式呈现信息,以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和特点的方式处理信息,建构起有效的呈现、传递、处理信息的新型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技术的有效性有赖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教师只有转变教学理念,提升专业素养,才能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北京,2001.
[2]王升.试论主体参与的教学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00,(2):39-41.
[3]王文静译.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6.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课前预习;动手操作
藏族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薄弱,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紧张、焦虑、厌倦、缺乏信心以至于表现出情绪低落、不愿主动参与学习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不是简单的事情,笔者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出了对教育教学有一定成效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促使学生共同参与课堂学习
笔者在讲新课前,通过布置课前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列出预习提纲,明确预习内容,为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突破难点,解决问题,并督促检查课前预习的效果,增强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和探究的良好习惯。只要持之以恒,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一样会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结合实际设计课堂教学,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结合藏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情境,充分利用学生耳闻目睹的材料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分类”一课,就地取材用图片和实物等不同形式分别展示出雄鹰、藏獒、绵羊、藏羚羊、牦牛、格桑花、雪莲花、藏红花、糌粑、奶茶、藏包等,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类的知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能力,获取知识。
三、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才敢发言,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和谐向上的心理氛围,会引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愉悦的情感去发现、质疑、探究新知,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它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制作一个长、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但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五、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励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
教育心理学研究已证明:对学生的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注意肯定性评价语言的选择和及时使用,对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选择恰当的肯定性评价语言进行鼓励。笔者常常采用下列方式: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用“你回答得棒极了”“你真会动脑筋”;对欲言又止的学生,用“胆子大一些,试试看,老师会帮你的”,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评价语言也要适当,便于学生接受,从而受到鼓舞。长期坚持这样的思路组织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自信心明显增强,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学生参与度;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有意义的学习知识是在教材同学生自身发生关系,由学生去认知时,才能产生。”这就是说真正的学习,必须由学生自己参与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对教材或知识做出有意义的表现。而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能、形成意志品质的重要过程,如何调用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显得愈发重要。
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义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汲取的主动者,而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首先,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有利于主体作用的体现。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和信息的转换,离开了学生参与,整个过程也就难以畅通。
其次,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直接接受者。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教学信息的反馈去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与教学目标间的差距,从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调整教学,改进教法,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更重要的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有利于认知的发展。学习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对学生来说接收这些知识需要经历一个在已知基础上掌握新知。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一些理论和结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形成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参与教学,正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去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怎样学习。
二、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轻视教学研究的心理及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当前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灌输式教学。教师仍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判断、选择、好恶等。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服从于教师,服从于教材,以老师的话和教材上的结论为真理,学生并没有生动活泼发展。
第二、分数导向式教学。由于受到目前教育考核方式的限制,现在一部分学生通过了考试,甚至成绩优良,但并没有完全具备我国教育目的所要求的的素质,在高分下隐含着危机。在一些学生中,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创新意识不足。
第三、浅层参与式教学。有些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仅停留在形式上,而且绝大多数互动都是教师向学生的单项交流,学生知识作为一种被动的角色,听从教师的指令,以旁观者的心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没有明显作用。
三、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几点建议
基于上述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必要性和因忽略学生主体性导致问题的分析,笔者根据自身体验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挖掘教材中的相关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和发言的热情,再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探索,所学的知识就很容易深入理解并有效吸收。
第二、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实习、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参与的形式,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把学生所有的感官都调动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多多参与,更要积极、热情引导学生把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并增强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
第三、在合作中凝聚学生学习的氛围。组织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合作研究、分析,然后提出小组的意见再全班讨论,并对他组的意见进行评价,便于组内和组间学生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当然教师在分组时,应尊重学生的意愿,听取学生的心声和建议。在合作时相互间和睦相处,彼此之间定会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加学习小组的凝聚力。同时这种形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四、在参与中保证全体学生的公平性。因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学生甚至是教师,对待不同能力的学生持有不同的态度。我们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关心和是爱晒向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建立信任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又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学习基础薄弱,表达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他们往往害怕甚至抵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时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系和呵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教学的机会,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四、结束语
本文以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度为研究主题,首先阐述了学生参与度在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剖析了现有课堂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笔者的经验提出了课堂教学中的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几点建议。期望通过本文的讨论,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杜爱文. 提高高职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参与度研究[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3): 86-90.
[2]耿新红.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课堂有效性 [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1: 241-242
关键词:“学生主体”;课堂参与;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51-02
现代教学理论倡导的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颠覆。仅从课堂学习的主体来看,以往的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被学生的主动学习、操作、体验所取代。实践证明,“教师主体”的传统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漠视和对学习天性的压抑,教学效果是不好的。而“学生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则是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是对学生求知欲望的进一步释放和满足,学习效果是极佳的。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顺应潮流,选择正确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的地位是未来教学的主流更是趋势。所以,小学教师要多研究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方式方法,把“学生主体”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在综合考虑小学生年龄阶段特点、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参与度的方式方法做了一些尝试和研究,也有了一些体会。
一、营造浓烈学习氛围
在“学生主体”的课堂上,学生是当仁不让的课堂主角。相比之下,教师在这种课堂上成了陪衬。但是请注意,教师的退居幕后不过是把课堂表现的机会更多地还给学生。为了保证课堂学习的方向,教师要在课前合理设计好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难点,认真思考学生课堂参与的方式方法和设计适宜不同层次学生的习题等工作。一句话,就是教师不能把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而是要履行好“导演”的职责,多考虑营造浓烈学习氛围的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演员”把剧本演好。“凡事预则立”,如果一位小学数学教师能够把课堂的走向做了充分的设计,那么课堂学习的方向也就偏不到哪里去,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会差。当然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课堂生成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我们在课前设计所无法完全预判到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了。课堂生成的东西往往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这些东西常常是学生在遇到难题时的第一反应,是具有普遍性的。所以,在处理这些课堂生成的东西的时候,教师应该遵循的是与课堂学习目标有关联以及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参与深度这两个原则。
二、引导学生全心投入
以“学生主体”和以“教师主体”的课堂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前者是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学生的身心,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可以用眼去观察、用手去操作、用口去表达、用心去体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在从事某一项工作的时候,如果他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越多,则获得的体悟就越深,效果就越好;反之则效果不佳。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教师主体”的课堂教师口水费尽而实际效果却不佳的原因。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考虑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的同时,还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的全心投入,使得学生能够调动更多的感觉器官去参与学习,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比如说在教学“正方体的特征”一课的时候,我就准备了很多大小不一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要求学生去对这些物体进行分类、观察、测量、比较、总结、阐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设计,本堂课的学习氛围才显得特别的热烈。课后的检测表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效果也是很好的。
三、考虑不同学习基础
即使是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水平上也是存在着差距的。在课堂参与上,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课堂参与度自然要高些。反过来,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课堂参与度自然要低些。所以说,要想真正做到提高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就应该多把目光瞄向那些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多鼓励、引导他们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坚决避免把课堂变成个别优秀生的“专属舞台”,造成“个别繁荣”的局面。在教学中,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精心设计不同认知水平的课堂练习,尽量兼顾不同层次的同学,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比如说在进行分数应用题练习的时候,我就设计了三个难度梯次的习题:
1.车站堆放了68吨货物,运走了1/8,问运走了多少吨?
2.车站里堆放了一批货物,运走了1/8,恰好是8.5吨,问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3.车站里堆放了一批货物,运走了1/8,还剩59.5吨。问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在这次练习中,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全班同学都能做对第一题,有89%的同学做对第一题和第二题,而能够把三道题都做出来的只有62%。事实证明,通过习题难度梯次的设置,不同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即使是那些学习基础极差的同学也在点滴的成功当中重新鼓舞起了学习的信心。也正因为如此,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这些学习基础差的同学才会在遇到学习难题的时候主动地向其他同学求助,学习也因此有了进步。
总之,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是保证“学生主体”教学模式取得成功的前提,也是取得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师要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观念,认真研究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方式方法,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曹境.提高小学数学常态课中学生的参与度[J].小学教学参考,2010.
关键词:学习热情 ;参与积极性 ; 有效策略
一、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英语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以学生为中心,创造各种语言情景、交际环境,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并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信息的转换,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整个流程就难以畅通。因此说,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体参与才能是有效的。课堂上,教师面前呈现的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有尊严、有人格的活生生的发展的人,教师不应将他们看作是“容器”,一味地灌输“先闻之道”,这对学生主动性的形成十分不利。在教学中,“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二、制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因素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师道尊严,学生必须完全服从教师,长期以来,便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要吸收、消化、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把学生当做灌输的对象。久而久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的积极性被压制了,学生们,也慢慢的变成课堂的沉默者,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得疲惫,同学也听得乏味。
(二)学生因素
1)部分同学的确基础较差,甚至从初中,高中阶段就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让这部分同学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确有一定困难。
2)部分学生对英语没有过多兴趣,只是被动地参与。
兴趣是人们积极从事实践活动,不断获得认识,开阔眼界从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推动力量之一,在人的全部生活过程中,在人的各种活动领域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钻研,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在他们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参与课堂的目的更明确,参与课堂活动的欲望就会变得更强烈,参与的实效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经常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在教师的要求下勉强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被动参与往往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让学生有太多的不情愿,其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这样的参与不仅难以实现教师预期的目标,还可能使学生因此对参与产生恐惧。这样的参与有何意义呢?
(三)教师因素
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师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播者和语言运用的示范者,更是重要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愿望存在着紧密联系。此外,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同学课堂参与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一)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高效的自主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死记硬背到灵活运用,由乏味变趣味,从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可以说学生的兴趣是永恒的主题。这要求老师对每一节课的高效投入。如创设情境、利用实物、图片、投影仪、多媒体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促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激活的状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他们的参与热情和潜力。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以达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参与度
活动与发展是教学的一对范畴,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实现的,而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教育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培养,也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学生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就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标,为学生提供适宜参与的活动,以及达到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活动中,通过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促进主体性的发展。比如,在讲到 unit 6这个单元时,我让同学们分组来进行living in Tianjin 的整篇翻译,前后六个同学一组,组里人分别进行一段文字的翻译。对于基础很差的几个同学,我安排他们做评委,来评判哪个组的翻译最通顺。这样,以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三)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的实效性,教师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教师良好的道德素养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前提;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提供必要的保证,而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有助于学生以良好的心态从容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综合能力与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而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是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的保障,是成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参与实效性的基础。此外,教师的个人亲和力,也是感染同学们参与课堂活动的必要基础。
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参与度,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体现了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出发,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并且教师在授课中尽可能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提高职校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 杨丽琴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情境教学 分层教学 鼓励教学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小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举手发言,还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却很少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被教师提问到,也总是以“我不会”来逃避,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探索提高初中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途径,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诠释“生命课堂”的内涵。
一、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直观途径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贯彻,“情境教学”越来越成为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亮丽风景线。常规课中约70%的教师引入情境,公开课时可达到100%。其重要原因就是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多媒体手段把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图表、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呈现出来,改善了传统教师枯燥的板书和讲解,能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如教学九年级的思品课《灿烂的中华文化》时,教师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引入。学生观看着开幕式的宏伟壮观,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厚重,进入中华文化的学习就水到渠成,比教师讲解更有说服力,从而激起了学生探求中华文化的渴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二)通过活动游戏,创设情境
活动游戏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趣中学、在乐中学,学生是非常乐意参与的。虽然短短几分钟,但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节目很受观众欢迎,教师在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时可借用央视“开心辞典”的形式组织课堂活动。这样,学生争先恐后地参与其中,课堂气氛活跃,似乎真的来到了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从而使学生在紧张而欢快的活动中了解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采用分组合作,创设情境
分组合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了合作习惯,拓宽了知识视野,促进了智力发展,又使每个成员能发挥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活动情境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变传统的说教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生活解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二、分层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途径
“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的不同层次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
(一)学生分层
教师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班级为单位,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当然,划分结果一定不能让学生知道,避免打消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但这种划分又是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较全面地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教师还要注意随着学生情况的变化而及时作出调整。
(二)问题分层
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三个层次的问题,便于课堂提问,如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学困生,适中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中等生。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之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锻炼。不同难度的问题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可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品尝到成功的愉悦。
(三)练习分层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设计课堂练习时,要精挑细选,分层次选编基础巩固性、拓展延伸性、综合运用性三种练习,分别定为A、B、C题型。这样可以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能消化。
三、鼓励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便捷途径
鼓励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位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学生。教师经常使用鼓励性评价,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阳的《疯狂英语》在中学生中风靡一时,它的价格不菲,但却一直在热卖,甚至出现了脱销的现象。通过参观《疯狂英语》的教学现场,我发现,在疯狂英语的教学中,教师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You are NO.1. (你是第一,你是最棒的)”学生受到鼓励后,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疯狂英语》教学所做的只是启发和鼓励学生的兴趣,只有这么简单,但它却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鼓励性语言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增强其信心。教师可从最基础抓起,如语文的“每天五分钟阅读”,政治的“阅读材料”,历史的“事件复述”等方面,让“学困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应学会延迟评价,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停顿时,用信任的眼神鼓励学生完成回答,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四、情感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催化剂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亲其师,信其道”, 情感交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平等真诚的情感能促进师生的相互理解、信任,有助于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便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可明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应利用一切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或途径来了解学生,如可以借助上学放学路上的偶然邂逅、批改作业的一段评语、QQ网络聊天工具等手段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我们常说的参与度最突出的体现在广度上,也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关注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备课,把握好一节课教学进度、难度,例题、习题的选择,都要以所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可接受水平为依据。例如七年级地理教学中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划分,本来就是难点。如果安排时间不足就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学生容易感觉地理太难。失去学习信心,以后就不愿意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来。同时注重分层次要求,从而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都能在不同层次上得到课堂参与的机会。
二、依照“永不替代原则”提高学生参与的密度
教学替代容易产生低效课堂,尤其是减少了学生思维参与的频率。一个本该由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却让教师过早地给出答案,一个本该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却让教师抢先提出来了。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教师绝不替代。教师绝不学剥夺学生表现的机会。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地理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经过多年的课题实验证明,在班级授课制下建立学习小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最有效做法,学习小组给与了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做好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了解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针对自主学习、环境氛围、交流反馈、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科学分组,合理分工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从而增加了学生参与的密度。
三、贯彻“问题教学原则”提高学生参与的深度
在教学的过程,如果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过程来进行,将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化为一个个清晰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考方向更精确、学习任务更明确。学生在充满疑问的思维状态下、在教师巧妙的启发下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对问题有针对性的讨论,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从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时,全体小组成员才能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另外,爱因斯坦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教师如果致力于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对于善于提问的学生进行引导与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利于学生思维达到了更深的程度。
四、运用信息技术和地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密度和深度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和已有经验,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获得生动表象;例如,学习地球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同时结合生活中四季的变化以及学校作息时间的调整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利用知识解决楼间距的问题,有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重难点时,利用动画演示等高线地形图使抽象的东西更容易理解,而山体的五个部位,课堂中带着同学们攥起自己的拳头在上面画出等高线,形象的利用拳头不同部位的形状比作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和鞍部学生能够全体参与而且能够积极回答问题。极大地丰富课堂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综合素质。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