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化学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第1篇:高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中 化学实验 教学 绿色实验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134-01

1 引言

化学实验教学是学习化学这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十分重视和强调化学这门课程中课本中的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强调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生通过重复老师的操作过程来增强知识点的记忆。因此,却忽略了在目前的素质教育中所提倡的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形成。针对当前实行的课程改革,要重复提高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这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2 鼓励学生动手实验,进行探究式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是固定的,通过老师按照教程在课堂上传递知识,然后在实验室向同学们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再通过重复老师所做的实验来强化所学到的知识,最后进行实验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在过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将重点放在了知识点的背诵上,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地位。

当前的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则需要学生积极动手,将老师的角色淡化,从主导地位中撤出,老师的职责重在引导,而不是手把手的教学。同时,应鼓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探讨与合作。这就要求老师改变过去的观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原实验中本身具有的探究性这一特质,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性的实验。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3 提高实验操作成功率,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

相对与枯燥的课本学习来说,学生其实比较偏爱操作实验,但有由于实验的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实验并不是次次都能成功。而成功的实验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如掌握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和科学规范的基本实验操作步骤。这两项的学习中,一旦有一样掌握不是很好,则会造成实验操作上的错误,造成实验失败,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在这一点上,老师应该进行反思,如何才能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呢?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不厌其烦的讲解和演示,如实验设备的连接准则,实验仪器操作的规章制度等,应反复说明,让学生能够将这些技巧融会贯通,同时在讲解中,可以让学生参与互动,以提高其参与感,增强其学习的兴趣。

4 设计绿色化学实验,强调环境保护意识

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其反应后的废弃物如随意排放,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要注重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绿色化学实验应运而生。绿色化学实验是指通过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或者利用多个实验的结合,将最终反应物的污染能力降低的一种对环境低污染,负面作用小的化学实验。

在化学实验中,难免会制备一些如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例如在操作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时,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污染实验室环境,直接影响到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列实验设计,将有害气体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减少有害气体对学生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同时在设计绿色实验时,可以利用探究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如何处理在实验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在设计绿色化学实验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如酸性的产物,可以用碱性液体来吸收中和。同样,碱性物质也可以利用酸性液体来吸收中和去除其危害性。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沉淀物或者是可溶物等等。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更加掌握化学反应原理也减轻了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操作者自身的危害。

同时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改进一些操作细节来优化实验,例如在教学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来区分硝酸的浓度时,可以将过去实验通常采用的铜片用铜丝代替,因此,一旦将铜丝抽出溶液,实验也就随即停止了。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渣、废液应尽量回收利用,将不能回收的按规章制度放在指定的地点,这样便于日后的处理。同时可以利用改良实验设计方案,避免生成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实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则应该采取有效的保护和处理措施,将污染降到最低。

第2篇:高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反思性教学

反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自古就较早提到了人要学会反思。荀子在《劝学篇》里面曾经说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提倡通过每日自省吾身,也即反思自己,来达到“则知明而无过矣”。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认为”反思是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在这些理智向着知识的推进即是反思”。20世纪90年代,反思性教学在我国掀起了热潮。

一、反思与反思性教学

所谓反思,是指立足于自我之外去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一种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实行反思性教学可以把曾经的理论联系起来分析自己的教学,并且有针对性地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反思性学习是相对于反思性教学而言,是从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果,为培养学生的素养发展很有帮助。

反思教学的特点是自主性、合理性和情境性。现代社会尤其强调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高中化学教学中,同样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主性。反思性教学特点的合理性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反思中一定要尊重当时的时间、地点、情境及当时的心理状态做出相应理性的科学合理的分析,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想当然。因为,只有科学合理的分析,才能让我们的反思起到真正的效果,才能让所经历过的事情变成有用的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帮助。反思性教学的情境性强调的是,不论什么事情发生的什么结果都和当时情境和提供的条件有关。我们在反思一件事情的时候,尤其要考虑到当时所存在的环境。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严格按照书上的程序做实验,结果实验的结果跟书上例题实验有差异。对应这种情况的反思,我们就要严格考察当时做实验的每个环境,哪怕是当时空气的湿度也是应该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反思教学的情境性就严格强调了这点。反思需要考虑到事件发生的当时的情境。

二、反思教学的三种形式

1、诊断性反思。诊断性反思指的是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之前,教师通过提问、练习题、实验等方式,诊断一下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化学学习习惯、化学知识结构的构成。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诊断,教师可以对准下药,有的放矢,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化学学习思维和习惯,扩充化学知识储备。

2、形成性反思。形成性反思是指学校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化学教学而进行的反思。形成性反思,强调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强调教师要对课堂信息的及时监控和调整。监控和调整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对知识把握程度,包括学生做实验时的实践能力程度。

3、总结性反思。总结性反思强调每次教学完毕后,教师要对整个教学的准备、教学设计、教学施展、教学的结果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反思,并且根据教学后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有针对性地总结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包括促进教学效果良好的原因和导致教学效果很差的原因。总结性反思可以是对一堂化学课堂的总结,也可以是对一段时间的化学教学的总结。

三、高中化学反思性教学实践

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注重运用三种反思教学形式。对所任教的高中化学课程进行反思。

1、课前诊断性反思中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前诊断性反思教学除了通过提问,练习题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还应该针对所了解的情况,对应课堂教学目标有准确地设定。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状态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学目标如何才能把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揉合在一起。对于学习兴趣不浓厚的班级,尤其在教学目标中多加一些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实验,让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对于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都很好的班级,我会在教学目标中增强能力目标的分量,让学生能获得更多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我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教学兴趣,我就通过人类社会中,各种金属对社会的促进所产生的作用为出发点,让学生对各种金属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的一一讲解,学生们不仅仅了解了各种金属,还在金属资料收集活动中,学会了勇于探索,积极合作等精神。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思维的关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有较高的要求,稍微不注意,学生就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作为一个优秀得化学教师,必须懂得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呢?例如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在让学生比较钠、铝、铁金属活动性时,首先回忆初中学过的金属活动顺序表,这样就能使学生很快理解这些金属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所以,在高中知识的传授时,我们要注意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又例如,初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得氧失氧的反应,而在高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不再是局限于得氧失氧的反应,而是从得氧失氧的反应中找出更深刻的规律,应中氧元素和另一参加反应的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而在高中化学的课程中虽然没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但是只要参加反应的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并局限于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只有得氧失氧才是"高中课程中的概念更全面具有普遍性。所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状态的反思和把握。

3、在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教学反思和学生学习的反思是反思教学中的两个方面。教师的反思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会反思的能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来对学生进行反思教学尤为有效。例如:2001年7月7日,广州市珠江河段上惊现神秘水雷,6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桶漂浮在水面上,其中3个发生剧烈爆炸,己漏气的铁桶漂在水面上,并不停地冒着气泡"十时多突然从铁桶内蹿出亮黄色的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没想到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不仅是市民们会有这个奇怪的想法,学生们也有。当我把这个案例引入课堂的时候,同学们都非常好奇,非常想知道答案。这为我接下来讲《金属钠的性质》做好了很好的铺垫。随即,我与同学们一起做了一个钠在水中燃烧的实验,同学们恍然大悟。

化学反思性学习实践表明:化学教师的反思应该成为一个习惯,教师更应该考虑到反思性教学的成效,教师的反思要注意与学生的反思同步进行,甚至要求着力解决的是学生要学会改变以往的学习思维模式:在反思中学会学习,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学习理念,从而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生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7,45,3,47-49.

[2]季月丽.运用概念图培养中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第3篇:高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情境教学;实践;反思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兴趣、建构知识、训练技能、内化情感。

一、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1.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兴趣出发,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可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2.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能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促进学生由境生情,激发学生由情促学,主动内化知识。所以,教师要对教材再创造,精心组织各种有效教学资源,贴近生活选择情境素材,使知识学习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认知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

3.情境教学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保证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情境教学能充分揭示学习材料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引导和促进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产生联想,达到内化新知,掌握技能,体验内涵的目标。

二、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在化学教学中,联系生产、生活的情境,如一些熟悉的生活场景、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一个有趣的化学故事,都可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案例1】苏教版必修2《分子间作用力》

[情境创设]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夏天从游泳池刚上岸时会感觉比较冷。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汽化吸热。

[教师提问]在水汽化过程中,水分子微粒间距离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讨论]在水汽化过程中,水分子微粒间距离增大了。

[教师再问]那为什么会感到冷?

[学生讨论]水汽化过程中会吸热,水分子间距离增大,吸收的热量用来克服分子间的作用力。

【反思】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来创设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先取得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学习,这符合教育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这种学习过程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到学习化学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去主动探究新知识,补充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2.利用已有知识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实践证明,分析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来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促进新知识的内化。

【案例2】苏教版必修1《氯气的实验室制备》

[情境创设]回忆初中学习过的实验室制取O2、CO2、H2的发生装置,并讨论选择依据。

[学生活动]制取O2的反应类型:固体+固体气体,制取H2、CO2的反应类型:固体+液体气体。

[情境再创]实验室制氯气需要采用哪些仪器装置呢?

[教师提示]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学生活动]从反应类型:固体+液体气体,得出所需仪器:圆底烧瓶、酒精灯、分液漏斗、石棉网。

[教师提问]利用上述装置收集到的氯气是否纯净?若不纯,怎样除杂?怎样收集?

[教师提示]联系学过的净化气体的方法。

[学生活动]根据反应原理、原料分析,画出装置图。

【反思】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同时个体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做出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的统一。

3.激起认知冲突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往往会受原有知识经验或思维定势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错误。通过创设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深切感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3】苏教版必修1《钠的性质》

[情境创设]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排在铜的前面。请同学们写出钠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学生书写]学生大都认为钠把铜置换出来了。

[学生实验]结果:钠和氯化铜溶液反应并无红色的铜生成,而是生成了蓝色沉淀,并放出大量气体。

【反思】激起认知冲突创设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通过学生实验得出的“出乎意料”的实验结果又会在学生感到无比惊讶后,不但有效纠正了学生原有的错误认知,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势,而且促进了正确认知的重新建构,加深了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学会学习的目标。

4.讲述化学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故事形象生动,引人入胜。通过故事创设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悬念,促进积极思考。

【案例4】苏教版必修1《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情境创设]故事发生在罗马帝国,群臣为讨好皇帝,纷纷献上贵重礼品。在众多礼品中有一只杯子吸引了皇帝的目光。它质量很轻,闪闪发光。皇帝问:你是从哪提炼来的?宠臣答道:尊敬的皇上,这种金属是我从粘土中提炼出来的,据我所知,它从不生锈。“永不生锈”“很轻”“从粘土中提炼出来”皇帝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这种技术一旦传播开来,罗马帝国将陷入极度的动荡中。因为粘土随处可见,奴隶一旦掌握该技术,后果不堪设想。皇帝随即宣布,将此人斩首示众。

【反思】短短的一个故事,激起了学生无限的遐想和丰富的情感。学生在很快明白该课学习内容的同时,无不为统治者的残忍而愤恨,无不为科学献身者的精神而感动。这正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参考文献:

第4篇:高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有四年,在走入新课程的这四年间,我们是否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和力法、行为进行了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回顾,运用教学标准要求不断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教学反思是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于化学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建立利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教育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有助于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确助于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笔名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这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更新,决不能守旧。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实验,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有很多教师未曾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觉得制作课件比较麻烦,在课后花的时间较多,其实有时我们使用多媒体,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

1、化学实验的反思。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未必要按部就班。例如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笔者作如下改进,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HCl和稀HC1,同时放进大小相同的Zn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两分钟后,盛有浓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70—80ml,而盛稀HC1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10ml,经过改进,实验可见度大,对比性强,定量性好,需要说明的问题简单明了。关于“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中,碳酸钠和盐酸反映产生二氧化碳CO2使气球变大,这个实验因为气体的压强太小或因为气密性不好,因而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也可进行如下改进,在两个量筒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盐酸HC1再滴入几滴洗涤剂,用等物质量的NaHCO3、Na2C03加入量筒中,产生的C02使洗涤剂产生大量的泡沫,可以通过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来判断反应速率快慢和产生CO2的量的多少。改进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情趣。

2、作业布置的反思。预习作业有课本中的“活动与探究”、“问题解决”、“交流与讨论”:复习巩固作业有课本中的“练习与实践”,一专题下来可以做“本专题作业”,这些书本习题作为教材的—部分是学生学习的精华,要充分重视,教师还要详纲讲解。有些学校精心选编试题,控制难度,提高练习的效率和准确性。课堂上使用的学案相当好,包括学习目标、已有知识、问题探究、课外习题等小模块。当然最配套的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习题或试卷,题量不要太多,题目要精选,紧扣教材,切合学生实际,兼故学生差距。

3、公开课的反思。经过教师的精心安排,公开课很“成功”,一节课表面上看来条理清楚、精彩圆满,师生配台默契、问答巧妙,学生似乎个个聪明机智,根本不需教师的启发诱导。公开课应该求真务实,多一点本色,少一些粉饰。化学公开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正确把握学科特点,遵循教学规律,选择合适教法,才能实现优质高效的目标,扎扎实实地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四、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要求教师经常地、反复地进行反思,要求教师选择多种教研方法进行反思。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笔者作了初步探讨:

1、教学后记反思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教学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教师应依据教师职责和新课改的要求,坚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回顾与思考、反省与检点,并通过文字形式把他记录下来。对每堂课的整个过程回忆再现,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释疑;思所难,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一般思考容易淡忘,而能把实践经验积累下来,加深自己对教学典型事例的思考记忆,持之以恒,必能把经验“点”连成“线”,最后铺成“面”,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2、观摩公开课。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听名教师或专家讲课,观看优质课例,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比较,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制定自己新的发展点。特别是同事之间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写下详细、其体的听课记录,在课后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和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化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借鉴他人意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该通过与同事、同行交流,对教学设计的依据、基本教学过程、富有创意的素材或问题等进行交流,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案例研究法。“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存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后如;化学教学论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5篇:高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随之教育的推动下逐渐转变了部分教学方式。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化学实验作为当代学生学习中最薄弱的部分,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教学方式。近年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已经逐渐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化学实验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变,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逐渐被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但在教学方式与内容上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行完善。只有客观的面对我国当带化学实验教育中还存在的缺点与问题,才能尽可能的推动我国高中生的实际能力。

首先,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目的性过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主要帮助学生提升一些非智力上的能力,而当代的化学实验教学目的性较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获取知识的能力都可以通过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得以锻炼,而当代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对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掌握,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还为完全的发掘。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对过程与方法的过度重视导致学生忽视了对情感、价值观与实验态度的培养。当代的化学实验教学过于主业化,目的性较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固然重要,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其次,当代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次数有限,且多为教师代替学生进行实验。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的学习时间十分重要,面对化学实验的组织与开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未起到直接的影响,因此,部分教师将实验课程适当的减少或代替学生亲自动手转化为观看实验。在高压力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对教学课时的安排与教学方式都需要精心的安排与策划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次数有限,真正为学生带来的影响与改变几乎不存在。化学实验的过程对学生带来的影响远高于对实验现象的简易观察。

最后,化学学习的评价体系较为单一,存在一些弊端。化学是一门科学学科,对化学的学习不仅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现代的教学评价体系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对考试内容过度重视,而忽视了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教学体系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对实验教学的态度不够端正,将实验教学的评价计入成绩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评价环节。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极大的推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并改善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化学实验的重要性需要教师的强调并将其置于评价体系之中。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反思

化学实验教学重视学术性的特点导致学生的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面对当代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出现的问题,我们希望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化学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对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产生了极大的帮助,帮助学生形成全新的化学学习的概念。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高中生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第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教育功能。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实验课时尽力缩减,许多实验由教师进行简易的演示,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对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降低,不易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态度。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无可厚非的,必须将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行转变,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较多的时间,使其充分动脑思考,自主进行研究与学习,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将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真实情境下的教学模式,贴近生活,在生活中观察一些化学实验的现象。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尽可能的应用在生活中,并在实际情境中创设一些化学实验的情景。化学知识的学习不仅是化学实验开展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展。在真实的情景中开展化学实验更有利于学生的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根据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向学生展现化学实验的发展,合理利用资源更有益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真实情景下的化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与学习欲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需要积极增加一些化学实验的内容,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中的化学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在团体教学中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生的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开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大可能的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是素质教育与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要教育方式。

第三,化学实验教学要加入评价体系,只有教师端正了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态度,学生才会对化学实验教学产生积极的心理情感体验。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环境,在良好的创造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最大可能的拓展,使学生学会并习惯从化学的视角关注社会、审视自然,把学到的知识尽可能地应用到生活中,尝试运用自己的能力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尤其是开发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型实验,可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实验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开齐开足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积极提倡绿色实验,微型实验,让化学实验绿色化、经济化,帮助学生形成先进良好的化学实验学习环境与习惯。

参考文献

第6篇:高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探究性实验;重要性;类型;总结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75-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贯穿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将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习情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一、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意义

(一)探究性实验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高中学生正外于良好思维结构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富于想象、勇于创新、敢于批判的品质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上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以“重复演练”为主要手段的应试教育极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正常展开。这是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所在。相反,探究性实验教学以“问题”、“现象”、“方法”为基本要素,以假设、实证、类比为基本研究方法,给学生造就了较大程度的自由思考、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的时空条件,为帮助学生新异思想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的情境。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学生表现出来的严谨、专注、自信和果断,是以往教学中难以见到的。由此启发我们思考:中学生的智慧潜能的很大一部分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我们再教学中应如何把握有利时机?怎样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如何使更多的具有创造潜能的学生尽快地脱颖而出?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尽管教学中所涉及的探究性实验的内容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各有差异,但实现探究过程都充分体现了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的和谐统一。学生必须学会对各种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筛选,发现提供假设和作出推理的关键素材,运用已学的规律或简单的计算推测可能的生成物。更有价值的是,通过探究性实验,学生深切体验到收集课题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运用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当课本上的现成知识不足以解决问题时,一部分学生自觉地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超前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探究性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究性化学实验以问题和矛盾入手,力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坚持自主性和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循序渐进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从学生聚精会神的眼光和争持不下的讲座,我们明显察觉学生对学习化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学习习惯也有所变化。调查表明,有44.2%的学生认为自己从以前实验的“旁观者”已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有63.7%的学生喜欢“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的探究性实验。由此可见,源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变导致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变化,往往比其他外界的新奇刺激引起的兴趣更为稳定。课堂教学从“讲、听、记、练”到“看、想、做、用”,改变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更重要的是将改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心向,使学生更理性的投入学习,不断进取,努力追求自我完善。这正是现代教学观的具体体现。

二、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类型

(一)探究性演示实验教学。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主要是教师重复验证书上的实验内容,而学生的任务就是看着教师做实验,或者最多教师让学生按书上的要求再操作一次实验过程,很少有能发挥学生主动性探索的。而探究性演示实验中,在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创设的条件下,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猜想假设,亲自通过实验探索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要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性,对于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学生事先并不清楚,这主要靠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与想象能力,去探索、去发现,从中创造出一些对他们自己来说是全新的现象、知识或规律。

(二)探究性分组实验教学。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主要是学生重复验证书上的实验内容,对于实验目的、原理、仪器、装置、步骤等都已明确给出,甚至实验注意事项教师都已明确说明。而学生的任务就是“照方抓药”,再验证一次而已,远远没有发挥化学实验所特有的教育功能。然而探究性分组实验中,教师创造性的提出问题或创设条件,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整理分析,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的情景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总结

探究性实验不仅是实验操作方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从鼓励参与、强调过程、突出开放的教学情境中,促使学生积极融入,主动探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走出封闭的教室,在实践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能力的一项有益的尝试,也是当前提倡的学科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种可行的途径,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卢伟.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教学差异初探[J].中学生物教学,2003,(4):10-11.

[2]何志学,刘程.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职能[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20(1):113-114.

[3]杨伯盛如何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J].时代教育,2009,(1):117.

第7篇:高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和荣誉给予成绩好的学生,教学的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对他们关注的太少,教师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就是来“陪读”的,从而使得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对学困生也是一种损失,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学困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对学困生要讲清楚化学的学科特点,告诉学困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方法。同时指导他先把最关键的知识在短期内补上,使他能够大致跟上现在的进度。我们不能只讲一些什么复习呀、听讲呀、做作业呀、问老师呀……等大道理。面对化学没有学好的学困生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他这一科成绩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常用的几个公式、概念没记住,还是很重要的几个基本解题方法不能熟练应用,或者是初中的一些重点知识没有理解透彻等等。像摩尔、物质的量浓度、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守恒法、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相关计算等,是高中阶段出题的核心内容,有一个地方弄不清楚,就有可能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有几个弄不清楚,就可能沦为学困生的行列。找准之后,先把关键的知识补上,补的时候要一对一地辅导学生学会自学,即自己找到相应的知识,自己钻研,不明白的多问老师。这时,为了给学生以信心,老师的教学要做相应的配合,如:知道这几个学困生把某几个知识点补上了,就适当地针对这几个知识点来一次简单的阶段性测试,让他们也尝尝及格和得高分的喜悦。暗暗地、一步一步地证明他们已经跟上了老师的教学进度。正所谓“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的喜悦比失败的教训更能激励学困生的进步。同时在辅导时一定要强调做题习惯的培养。实践证明:学困生做不好计算型化学题的原因除了相关的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外,最致命的缺点是做题习惯不正确,不知道怎样把已知条件进行转化。如: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进行计算,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尽可能都换算成物质的量,然后再找已知和未知的联系,最后设未知数列方程。这些最基本的做题习惯,几乎所有的学困生都没有掌握。知识点和做题习惯,要双管齐下,这是学困生转化的秘诀所在。

第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中学阶段的化学,一是在大量的的化学实验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讲解高一化学《硫酸》时,传统教学设计大多为以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性质为主线,以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为学习方法。这样设计,重难点突出,层次明确,有助于学生应试。但过于程序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被充分调动。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传统教学的主线,贯穿新教学理念,在层次突出的前提下,着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培养。本节课以鉴别浓硫酸、浓盐酸引入,让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设想。再根据学生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最终教师再投影出物理性质的板书,强调其中关键词。根据物理性质,再引出硫酸的稀释,告诉学生若稀释方法不当会造成的危害。此时,做模拟烧伤实验,引出脱水、吸水性。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判断吸水、脱水的方法。教师再做几个小实验,让学生联系判断,巩固知识。此时已经体现出浓硫酸不同于稀硫酸,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有差异。讲述化学性质时强调强氧化性,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写出方程式,进行氧化还原分析,自由讨论浓硫酸的氧化性为什么比稀硫酸强。最后,教师进行本课总结,对学生进行习题检测,再次强调本课重点。

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如分子的极性判断,一直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内容抽象,教师不易教,学生不易学,此时也可用软件模拟。从而使只能通过口头语言描述的抽象问题,变成动态的直观图示,有效的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第8篇:高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改革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83

一、反思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将探究性学习及自主学习作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新途径。针对新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作用,以学生为出发点展开教学。学生是教学中真正的主体,教师的目光应该看向学生,认真聆听学生的见解。新课改理念的践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通过几次理论学习或教学实践就可以做到的,这需要广大教师在新课改的每一次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做好经验的总结和交流。

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也一直在说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每位处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教师只有在课堂上相信学生的创造力,给他们探究问题的自由,才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进而发表出令人惊喜的不同见解。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发言,这不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肯定,对教师的课改实践也是一种肯定。长此以往,才会在课改实践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转变。

二、反思教学内容,追求课程资源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了当代化学教学的任务:“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化学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点教学,而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对此教师教学的内容必须进行改变,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讲述,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也以详尽的学科知识点为主。新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学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利用学科知识进行探究实验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养成热爱化学、尊重科学的情感态度。

化学教学不仅仅是对具体化学知识的学习,更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逐步锻炼出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学科知识主动应用于生活实践中。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是多姿多彩、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师应该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发掘课程资源,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对课程资源的开放性的要求,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认识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将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将化学学习延伸到课外。多样化课程资源的正确使用可以使学生在得到学习化学的成就感的同时逐步培养他们利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反思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模式有很多种,每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侧重的方面,准确地说它们都有理论上的依据和实践的论证。无论我们运用那种教学模式,都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一定的效果,但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我们教学的灵活性。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及当地教育情况的不同,决定了不可能用同一种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及解决所有问题。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固执地追求某一种教学模式,应该在把握教学核心内容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每种教学方法究其本质又是辩证的。在强调信息技术的今天,化学教学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中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接受能力、兴趣所在等。在课堂上更要做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情境灵活地变换教学方法。

四、反思教学过程,贯彻课程改革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应该贯彻到备课、教课、作业等化学教学的各个方面。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用丰富幽默的语言进行知识讲解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体会、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第9篇:高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1.利用新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贯穿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的化学课程力图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强调科学过程与方法,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理解化学知识,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形成科学价值观,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新教材中设置了大量新栏目,如:“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史话”、“实验”、“实践活动”、“科学视野”等。利用一些栏目,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实验探究和合作性学习,从三个维度培养学生发现化学问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相互了解见解,看到不同问题的侧面,找到解决途径,对知识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树立良好的问题意识,是科学探究和创新的前提。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问题意识,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特别是在高中化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设备,告知学生更多的“事实,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为了说明钠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来,我在课堂上演示这个实验,让学生发现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是有气体放出和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从而得出结论:钠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这样既使学生走出了钠可以置换出任何金属的误区,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新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认识课堂、认识教科书,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型师生互动关系中重建自己的角色。化学教学要重视“两实一过程”。所谓“两实”,一是指化学教学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生活实际;二是指在化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开发化学实验的各种教学功能。所谓“过程”是指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设计学生的各种课内学习活动(例如思考、讨论、练习、实验等),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建构知识。

4.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由于新课程在多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教师要通过合作研究、实践思考解决问题。备课质量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集体备课能促进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其作用不容小视。集体备课时,老师及时交流,分享资料,相互启发,集思广益。通过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每一位老师在上课之前,对教材、教法等都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5.坚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要特别引导学生处理好“理解”与“记忆”的关系。先理解后记忆是正确的,但是有的知识点暂时不理解也要先记住,如果既不理解又不记住,就等于没有学,知识就会出现断层。化学学习,其实是一个“先死后活”、“不死不活”、“死去活来”的过程。死记硬背、机械记忆是必要的,如基本概念、物质性质、试验现象、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是必须记忆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职责就是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帮助学生记忆。

6.设计问题小台阶

教师先作示范,小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包括遇到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法,尽可能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也可让学生说出思维过程,然后大家讨论,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知识获取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和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再到“乐学”的飞跃。

7.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化学感兴趣,自然会下工夫,最终取得好成绩。究竟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一是靠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本身就有独特的魅力,能引导学生自发地探究学习。教师应将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书本中的家庭小实验等开足开齐,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探究、自己动手完成,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化学学习兴趣。二是应用好化学研究性学习方式。学生要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更好地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所学的知识的价值。

8.改革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力度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把自己的教学活动转化成师生、生生共同探究、共同完成教与学任务的过程。让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发现新知识,产生成就感。这样教师就可以将教学过程转变为知识的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