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熟悉的一个人范文

熟悉的一个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熟悉的一个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熟悉的一个人范文

2、我的妈妈很爱干净,我爱妈妈不仅仅是因为她爱干净,更重要的是她很孝孝敬老人。

3、爷爷两年前夏天得了脑血栓,在医院抢救的时候,由于爸爸工作忙,脱不开身,妈妈和姑姑就一刻也不离开爷爷,精心地照顾,护理爷爷。因为爷爷不能动,所以妈妈和姑姑每天帮爷爷翻三次身,还不时地给爷爷驱蚊子……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都说爷爷有两个孝顺的好女儿。

4、爷爷出院后,为了使爷爷早日恢复健康,妈妈一有空,就帮爷爷活动身子,我和妈妈常常是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架着爷爷练习走路,妈妈还常常变着花样做好吃的,看着妈妈给爷爷做了那么多可口饭菜,我真想也去尝一口,每每这时妈妈的话就又响在我的耳边:“你爷爷有病,咱们做晚辈的要把好吃的留给爷爷,让你爷爷吃好,才恢复的快啊!”

第2篇:熟悉的一个人范文

我熟悉的一个人

我们法苑小区有一个保安,他在那里工作已有两三年了,我亲切地叫他小张叔叔,他是我熟悉的人。

小张叔叔中等个子,一双浓眉大眼,剪着小平头穿着制服平日指挥车辆盘查来人可威风了。小张叔叔工作可认真了,每日来来回回在法苑四周巡逻,帮老人提东西、给来客指路,甚至小朋友行走他都主动保护······有一天晚上,狂风暴雨我们躲在家里看电视,突然一阵敲门声惊动了我们,我开门一看,原来是小张叔叔,他浑身淋了很多雨,雨水从他头发上滴下来。小张叔叔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我在巡逻的时候发现你们家的车门没有关好,这样很危险,也不安全。”听到这句话我们连声道谢,爸爸连忙下楼关好车门。我看见小张叔叔的背影消失在雨帘中,我很感动,也觉得他很高大。

小张叔叔是我熟悉的人,也是一个让我敬佩、让我喜欢的人。我要向小张叔叔学习,做事一丝不苟,对工作精益求精。

第3篇:熟悉的一个人范文

他关心同学的事很多,就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每次语文考试,有的同学考得很差,不敢回家,担心会被妈妈打,王心苑就去开导他;美术课上,他看见有的同学没有带用具,就把美术用具借给他;下雨的时候,别的同学没有带伞,就把雨伞借给他,而自己却被淋成了“落汤鸡”;上语文课,同学忘了带语文书,自己就把语文书借给了他,自己却被老师教育......

其中,有一件事令我难以忘怀。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由于是上一节课,所以,我约他一起去我家玩。

放学了,我背起书包,正想招呼王心苑一起去我家玩时,忽然听见前面传来一个微弱的声音:“侯靖秋!”咦?那不是在叫我吗?我抬起头一看,原来是我的朋友——刘苏庆。我有一点不耐烦了:“干什么?”“我有几道数学题想问一下你。”刘苏庆仍旧小声的说。“什么数学题?”我背上书包,走到前面一看:“啊!怎么这么多的数学题不会做呀?自己多想一想就行了,做事情不要老依赖别人!再说,我还有事儿呢!”说着,我不顾刘苏庆那失望的眼神,走到王心苑座位旁边,准备叫他走。这时,王心苑突然站了起来,瞥了我一眼,露出不满的样子,走到刘苏庆身边,教起了刘苏庆。我站在一边,仔细的回味着王心苑刚才的那一眼,很快,我醒悟过来了,走上前去,与王心苑一起帮助刘苏庆。

第4篇:熟悉的一个人范文

我熟悉的一个人,并不是家人,也不是偶像,当然也不是老师。他就是生活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山东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溢忠武候,东晋政权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年表:年号公元年龄生平及事迹光和四年1811公元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也有说法是农历四月十四),诸葛亮诞生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中平六年1899诸葛亮生母章氏去世初平三年19212诸葛亮父亲诸葛?去世兴平元年19414诸葛亮与弟诸葛均及妹妹由叔父诸葛玄收养,其兄诸葛瑾同继母赴江东兴平二年19515诸葛亮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他及弟妹随叔父赴豫章(现南昌)建安二年19717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和弟妹投奔荆州刘表,开始了躬耕于南阳的生活建安四年19919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水镜先生司马徽建安十二年20626刘备前往南阳三顾茅庐(南阳卧龙岗或襄阳古隆中),随即出山辅助刘备建安十二年20727诸葛亮首战告捷建安十三年20828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吴王孙权抗曹建安十四年20929诸葛亮任军师中郎将建安十六年21131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建安十九年21434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分兵与刘备会师。刘备攻占成都,诸葛亮任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建安二十年21535诸葛亮整顿巴蜀内政建安二十三年21838诸葛亮留守巴蜀,供应在汉中作战的刘备蜀章武元年22141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诸葛亮任汉国丞相,领益州牧蜀建兴元年22343刘备兵败白帝城,永安托孤于诸葛亮;刘备死,刘禅即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刘禅叫诸葛亮为宰父抑或相父)蜀建兴二年22444诸葛亮调整巴蜀内政蜀建兴三年22545诸葛亮率军南征,平定南蛮蜀建兴五年22747诸葛亮上《出师表》给刘禅,屯兵汉中,即日北伐蜀建兴六年22848北伐失街亭,诸葛亮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蜀建兴七年22949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蜀建兴八年23050诸葛亮再次北伐蜀建兴九年23151诸葛亮北伐攻祁山,大败魏军,在木门道伏杀魏名将张合蜀建兴十一年23353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蜀建兴十二年23454诸葛亮再次北伐,因积劳成疾,当年八月病故于五丈原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与234年在宝鸡五丈原逝世。

《三国志》: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三国志》: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三国志》: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

诸葛亮画像(28张)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充分利用了汉中优厚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是显着的。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只有富国强兵,才能维护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时各地在继承和学习古代开发利用水利资源经验的基础上,又不断增修了大批塘、库、陂池等水利设施。仅勉县就增修了能蓄十万立方水的水库三十七个;塘与陂池达三百多个;冬水田至今仍有五万多亩。上述实事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初一:卧龙

第5篇:熟悉的一个人范文

我的奶奶五十多岁了,但是她的皮肤还挺白的,奶奶脸上也没有什么小皱纹。

我的奶奶很勤劳,她每天早上三点就起来上蕨菜厂剪菜,她回家的时候我就问奶奶累不累?奶奶总是说不累,我很心痛奶奶。

我的奶奶对我很好,每次她给我买东西的时候一口也舍不得吃,就给我留着吃,我吃剩的东西她才吃,等我长大了也一定给奶奶买东西吃。

我很喜欢我的奶奶,希望她永远在我身边,因为她会让我过得很快乐。

第6篇:熟悉的一个人范文

堂姐很早就辍学去打工,最初是去外地的亲戚家帮忙做事了一两年,后来就又回来家乡找工作。

我不知道当初她辍学的原因,但我的印象中,她一直是一个极其勤劳和好脾气的姐姐。

在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有时候工作太忙,奶奶也要忙田地里的农活,这个时候,堂姐就扛起了带我的途径。

她会在一边做饭,一边给我讲故事。天冷的时候,把我抱在怀里一起烤火。

在我眼中,她的一天几乎是忙碌个不停,不仅要做饭,还要洗衣服,还要扫地拖地。

以前家里还喂过猪,她总是一个人提一桶泔水,爬进猪圈,把那笨重的泔水桶一起拖进去,倒给那“哼哼哈哈”的粉色小猪吃。

堂姐还会带我去菜地,我在扑蝴蝶,她则在择菜,然后清洗,准备做饭用。

渐渐地我长大了,堂姐也嫁人了,我也有了小外甥。不过堂姐一直还是那个很关心疼爱我的姐姐,她也依然是那样任劳任怨地做着家务。

第7篇:熟悉的一个人范文

南昌市育新学校三年级(4)班 周凯伦

“我有多少话哎,我有多少歌,老师啊老师,您最理解我……”。每当我唱起这首歌,我就想起胡老师。

胡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很年轻,身材苗条。胡老师把头发染成了黄色。圆圆的脸上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要是我们犯了错误,胡老师就用眼睛瞪着我们好像在说:“你怎能这样做呢?”她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张能说会道地嘴,她上课的时候,我们听得津津有味,要是我们犯了错误,胡老师总是说的我们心服口服。

第8篇:熟悉的一个人范文

据我所知,在我的同学里,凡是玩电子游戏的,十有八九都是这种情况。我们家还算是民主的,禁止得不那么厉害,有时候高兴了,妈妈还会跟我对打上一阵!游戏里出了什么新东西,我愿意跟我妈妈说,她也听得津津有味的。但是别人家情况不是这样。我有一次去我一个同学家,一进门觉得特别奇怪,家里的几间房子怎么都

锁着?他说你等着,就掏出一把钥匙(当然是自己配的),开了左边一间屋,这间房里放的是电脑。看完电脑,我们退出来,锁好门,他又掏出另一把钥匙,打开右边一间屋,这里放的是电视,还被锁在一个柜子里。他又掏出一把钥匙把这个柜子打开了,然后,轻手轻脚地从另一个柜子里弄出了接线板、插上插头看电视。最后,他又轻手轻脚把动过的接线板、电视机、柜子等等一切擦去手印,按原样摆好,锁好门退出房间。怎样?够恐怖的吧?

长大做一个游戏制作人

在我们班同学里,可以分成玩游戏的和不玩游戏的,玩不玩是不一样的。我们玩游戏的人特别聊得来。我觉得我们这些人都不会去做坏事,彼此交往也没坏心。我们这些人功课并不算差,但最好的也不多。有人认为我们之所以谈得来,是因为我们都在聊游戏。其实不一定,我们很多时候都不是聊游戏,我们只是思想方法有相似之处,我们相互开玩笑特别有默契,别人可就不一定能理解。

你问“思想方法有相似之处”是一种什么思想方法?这我一句话也说不清。我觉得在电子游戏里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看起来,好像有的人一打游戏就很顺手,有的人就很笨,这不是这人不够聪明,而是他不适应电子游戏里的思维方式。我玩游戏都能玩得很好,我认为是因为更能适应电脑软件的特点,很习惯也很清楚它的思路。我认为今后的人都会朝这个方向转变的,人与机器沟通,接触和不接触是不一样的。

电子游戏的世界是另一个世界,它是一个享受成功快乐的东西。在这里,吃苦受累都是游戏中的人,而成功的乐趣却是自己的。有一种游戏,是把人的一生做成了一个游戏,比如把你的所有人生目标都量化,成就、财产、名声、爱情、家庭、快乐度等等,你可以选择一些目标而舍弃另一些目标,也可以平均每项都要点儿,一关关地过,最后看你到要死的时候,成了一个什么人。这是把人生都预习了一遍呀!游戏会不会影响我的现实生活?有时候,我们在吃饭时,我会夹起一块牛肉说:“体力增长201”我哥哥就“啪”地一拍我的肩膀:“体力又下降了

10!”

我们全是男孩子吗?那倒不一定,也有女孩,但女孩少,男女比例大概是5∶1吧。女孩玩游戏的特点是她们更容易投入情感。有一个游戏叫《仙剑奇侠传》,剧情写得非常动人,是一个男孩和两个女孩之间的故事。碰上打这样的游戏,在男女主人公说话的时候,我们都懒得停下来仔细看看画面上他们说话的那些字,可她们会仔细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特投入。到最后游戏中那个最好的女孩死的时候(这也是这个游戏的标新立异之处,居然让女主人公死了),她们会痛哭流涕,比看小说还要更动感情!

我们打游戏时也投入感情,但是不一样。其实玩游戏的时候,是比看小说、甚至看电影电视有更强烈的带入感,比看它们时更胜一筹!当我们在辛辛苦苦打一个游戏,经过一天或者几天,或者一星期终于将它“打穿”的时候,心里特别激动,这是一种成功的,也许也会掉几滴眼泪。我不像有的人,一个游戏可以反复地玩,我一旦打穿一个游戏,就不再想玩它了,得再玩新的,迎接新的挑战。我不是没事干消磨时间才去玩游戏的,也就是说,我不是被动地玩,而是主动的,是由一种要取得成功的欲望所推动。

有人说有的玩家在实在打不过去的时候,就把游戏程序给改了。这在游戏玩家里是有两派的,一派是坚决不改游戏的,叫“搏派”;另一派是认为可以改游戏的,叫“狂派”。这两派各有各的道理。其实你玩一个游戏的快乐程度与游戏的难度成正比,正因为它难,打通了才会有成功的快乐。但是“狂”派的人说:游戏有时候是在浪费你的精力进行无谓的战斗,在一关一关既重复又很难的时候,就没有乐趣了。你可以把游戏程序给改了,也是一种成功啊!对我自己来说,我有时候是“搏派”,有时候是“狂派”,觉得都各自有他们的道理。当我大“搏”一场成功了以后,我会激动得掉眼泪;而当我大改一场成功以后,也有,但不会掉眼泪了。

第9篇:熟悉的一个人范文

曾宝仪不太习惯用直白的方式和爸爸曾志伟沟通,在她看来,很多时候,拍拍肩膀或者一个拥抱,意义比一句“我爱你”更大。身为香港电影圈中不可或缺的大哥,曾志伟重兄弟情义,却经常因为工作太忙,疏忽了家人的感受。倒是曾宝仪这个乖巧的女儿,成了家中公用的中间人、调试计,负责把家庭关系处理好。

说实在的,曾宝仪比曾志伟更像一个无微不至的家长。

远房亲喊

“因为很少和爸爸见面,小时候,我会很害怕爸爸。”从曾宝仪两三岁开始记事时,父母就已经离异,小宝仪被判给爸爸抚养。对于还没有在圈子站稳脚跟、性格更是粗枝大叶、恍恍惚惚的曾志伟来说,照顾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幸小宝仪的爷爷奶奶给了她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样的关爱让她并未感觉到亲情的缺失。倒是父亲曾志伟的出现,往往把她吓得够呛――每一次曾志伟抽空到台北看女儿时,小宝仪都躲起来不见。奶奶把她从角落里找出来,她仍然会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在年幼的宝仪心里,曾志伟就是一个一月至少会来一二次、并给自己买很多好东西的远房亲戚。随着事业慢慢起步,曾志伟从替身逐渐转型成为一名演员。在香港喜剧片火爆的时候,他更是疯狂地在同一时间接拍过八部电影,为此还得到了一个叫“曾八组”的外号。但在这背后,牺牲的却是他用来陪伴和看望女儿的时间。

心情“垃圾桶”

因为工作,曾志伟减少了回台的次数,有一天,曾宝仪突然发现自己很久没有看到那个远房亲戚了。她开始感到好奇:这个自己生命中最熟悉的陌生人,每一天究竟在干些什么?狗仔队给她提供了渠道。每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曾宝仪最常驻足停留的,就是一家学校旁边的报刊亭。在迅速翻阅娱乐八卦杂志之后,如果发现有关于父亲的报道,她都会买下来回家细细阅读。

她可以通过任何报纸上的小道消息知道爸爸最近在干什么,但是爸爸却不能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总要有人开头做沟通,我觉得应该由我开始做。”于是,她开始给曾志伟写信。“信件中提到的都是一些生活琐事,这个月月考啦,参加了什么活动啦,很像是心情日记。”即使没有任何回音,曾宝仪仍在写。她把爸爸当成了自己的心情“垃圾桶”――“我当时想的就是,无论他是否回复我的信件,我都要不停歇地继续写信。这样才能让他一直关注我。”

一封信的背后

几乎每个礼拜,曾志伟都会接到女儿的来信,但是因为工作太忙,回信也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即便不曾回信,但这个不尽职的父亲一直心怀内疚。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信件中,一封信的内容改变了曾志伟的命运。曾宝仪在信中抱怨父亲就像一个小丑一样,只能逗乐观众。“爸爸如果能正正经经去拍一部像《英雄本色》那样的电影,就可以让我觉得骄傲了,于是《双城故事》诞生了,曾志伟挑战了自己的第一个非喜剧片角色,在片中饰演一个身患绝症、却没有停止追寻梦想的人。凭借这部电影,曾志伟勇夺当年香港金像奖的影帝称号。

在台上领奖时,曾志伟感性的说道:“这个奖是献给我女儿的,谢谢她。”此时,身在台北家里的曾宝仪收看到电视机里的这一幕,早已泣不成声。

90分的女儿

父女都身处娱乐圈,自然少不了些不好的传闻。家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报纸上说的事情是真的,大家会提前打电话通知对方,告诉彼此可能会被问到些什么问题。“有些事情还是希望通过亲人的嘴巴告知,而不是透过媒体的。这个圈子,子虚乌有或空穴来风的事情,太多了。”

“有些事情,他不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他只需要做给我们看,就行了,曾宝仪说父亲的教育方式是行教大于身教。这些年来,爸爸对社会公众事业的关注,对公益慈善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曾宝仪。

我们没有生活在一起,甚至不常见面,所以,我连想对他叛逆,都没有机会,回忆青春期,曾宝仪说自己几乎没有做过叛逆的事情。最大的叛逆,恐怕就是爸爸不希望她步入演艺圈,但她还是做了。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