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所理解的生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花瓶, 90后惠州女孩钟雨希背着40多斤重的背包,开始了她的穷游之旅。3个半月的旅程里,她游历了湖南、贵州、云南、等多个省份 ,不仅经历了风餐露宿、蹭吃蹭喝蹭车的艰辛,还收获了别样的生日和来之不易的成长。
多麻多辣: 有谁是没“作”(读一声噢)过就能长大的?但是,作也得作出些名堂,卖肾买ipad是绝对的作,却作得太没有水准,不仅暴露智商,更失了尊严。钟雨希这丫头的举动在她七姑八姨三舅姥爷眼里必定也是个作!但这种“作”叫做再不疯狂就老了,我的青春我做主!
最近,韩寒的作品跨界很成功,话剧《光荣日》一路巡演一路好评。而韩寒自己本人,跨界也很成功,策划主编的科学文艺画册《它们》热销之外,还令他因此成为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的热门候选人,韩寒还低调地推出了他的新作《我所理解的生活》。在《我所理解的生活》中,破天荒地收录了韩寒引起广泛讨论的三篇文章“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简称“韩三篇”。其他敏感文章更是全文保留,一字未删。
多麻多辣: 如果没记错,韩寒最近一次上娱乐头条是他“媳妇与女友和平共处”的言论。一语既出有多少人阴阳怪气乐得脸抽筋,有多少人以毁三观的名义对其诟病。韩寒的新书我还没有读,他不是我偶像,我亦不去追捧,但是我欣赏他的独立——独立内化的人格和思想。柴静在她的新书《看见》的会上有一句话最触动我: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然是奴隶!
大学生破铜烂铁造拉风电动车
流线型的车身,金黄色的龙纹图案,一对精巧的后视镜……看着这辆漂亮的电动车,你能想到这是由旧轮胎、废铁皮、旧钢材等一些材料做成的吗?没错,这车是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学生们用这些破烂打造的,它不仅相当拉风,还相当实用,充一次电,可以行驶300公里。
多麻多辣: 李银河的那句“外表多规矩内心就有多不羁”一下蹦进了我的脑袋。同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话也跟着挤了进来。这些必然与“拉轰”的电动车没有牵连,人家宣传的是环保、创新和新能源的理念,可它的安全性能却依旧让我宁愿矗立在风中等待那20分钟不来一趟的公交车。
荷兰招募志愿者
2023年登陆火星 其将无法返回
我的职业是一名新闻编辑,就职于一家财经类杂志。我个人比较关注能够真实反映出拍摄者生活状态的照片,还有一些社会纪实作品,这些是我喜欢的类型。我喜欢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和罗伯特·卡帕的勇气,焦波的那组《俺爹俺娘》也让我很受感动。
关于我的拍摄
这些照片都是我2010年至2012年间在英国留学期间拍摄的。主要的创作环境是在上学路上、放学回家路上、去超市购物路上、或者坐火车去旅行的途中。从看到场景到构思画面、估焦、调整角度、按下快门,基本不超过3秒钟。转瞬即逝的画面,花几秒钟记录下来而已,没有太多的技巧,更多是通过画面给看照片的人讲故事。因为读者都热衷于看画面然后想象故事,我也不例外。当时拍摄这些照片也没有什么其他想法,就是想拍下来给我在中国的亲人和朋友们看——我想让他们每天都能看到我所看到的英国。结果照片越积越多,就成了反映城市印象的一个系列。
关于拍摄的地点
这里大部分图片拍摄于伦敦,少数分别拍摄于约克、布莱顿和格拉斯特。在伦敦的作品,都出自于我日常的生活——上下课、购物逛街吃饭等车之类。约克、布莱顿、格拉斯特的街头摄影,是我周末坐火车出去玩的时候顺手拍摄。整个留学就是一场难忘的经历,我顺手拍下来的,大都是不痛不痒的生活。
我所理解的街拍
我理解的街拍是拍摄地点在街头,从自身视角出发的影像记录和表达。在国内比较流行的一个叫法“人文摄影”,在国外没有单独的分类,但是或许接近纪录摄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或者新闻摄影(News Photography)或者街头摄影(Street Photography)吧。
摄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你怎样去生活,就怎样去拍照。我没有刻意要去表达些什么,照片是要用来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解方式,我在拍摄的时候也很少去想要传达什么内涵,只是在踏踏实实地拍照片。
------------ 2013年8月2日于一间暴热的屋子
身边不缺乏这样的言语:“这是我想要的生活,虽然这样那样会怎么样,但是我不会放弃的”,“你应该过这样的生活呀,怎样怎样,这样才适合你”。
萨特说人有选择的自由,又说他人即地狱。借他这说法,我所理解的地狱即是“你之外的人帮你作了选择”。
一个已婚的女性朋友,与她爱人结婚之前她的父母是极力反对的,认为小伙子无房无车女儿跟着他不会幸福,每日对她进行思想上的轮番轰炸,虽然父母的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我认为却是不可取的。朋友顶着家人的压力结了婚,现在看来,这位朋友过得也颇算幸福,
虽然在父母眼中也许只能称上是在“皱巴巴”的过日子,但是每次我见她们的时候她们脸上那种平和的表情总还是让人羡慕的。
每个人在作决定的时候,他放弃了你们觉得最好的,必然是因为他心中有更不舍得东西。每个人所珍视的东西千奇百怪,子非鱼不知鱼之乐。用句菲茨杰拉德的话,“当你想批评人时,记住,并不是世上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样的条件”。你永远都处于一个独特的时间空间,所以你永远不能切身理解别人最舍不得的东西。
我一直尊敬对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无论多么奇怪)持之以恒的人——实际上我自己有许多幼稚呆傻的理想,虽有放弃了不少的,但也有一直践行着的——但我觉得,过着违背自己心愿生活的人说到底只是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谈,你有权利选择与他相反的方向,可以对他视而不见,但是你却不能否定他。一个人肯放弃理想,并承担内心的失落感,一定是因为命运给他安排了更割舍不得的东西且不管是对是错,也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价值观里,那对你究竟有多重要。
选择一种生活,就是选择了不去冒另一种生活的风险。无论他人或你自己如何说,你至少选择保留了一些你不肯割舍的某样东西。不管是父母、亲人、理想还是安全感,抑或是许多他人完全无法理解的事物。也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价值观里,那对你究竟有多重要。
这首先在于他的作品消解了传统绘画在构图上的均衡和稳定,更多地具有一种不平衡感和不稳定感,这样就使画面在单纯的背景上更大程度地存留了更多的空间,从而表达更为充实的个人体验和内心感受。—栗宪庭
南方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画家,一种平和、宁静的社会环境和幸福生长的经历使他的作品很自然地脱离了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画家或更早一些的画家在作品中所表达的那种深刻与沉重。
他的作品所关注的焦点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重大题材,而是诸如孩童成长等等生活中人们都非常熟悉的人和事,因此他的作品传递给人的是一种亲切、可爱、幸福的感受。画面单纯、优雅,造型上融入了卡通艺术的一些风格特征。更重要的是在一种似乎不相干的戏谑中增添了作品本身的情感表达。—岳敏君
南方的油画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个性化,不管是画面形式、还是内涵感触、乃至画法技巧都给予观者非常强烈的印象。他的聪慧和功底使他能从容不迫地从当代多元文化观念和日新月盛的技法中提炼出适合打造非常自我的艺术语言元素,真实表现出他既不同于前人,又具有与同代人的差异之处。他的油画笔触真实而大胆地显现出他们一代“后生”们的生存状态和审美取向。—杨维民
南方的绘画一直在表述这样的主题:美好在此,不幸在别处。幸福、成长以及快乐是他的所有图像经验的核心,这个领域几乎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点。但南方的绘画则强调一种美好的自我本质,给与一种在此美好的图像,而这也潜在呈现另一个意义,即不幸在别处。
关键词:七分钟 忠实记录 叙事与抒情
人物和细节的符号意味
在认识哈尼梯田之前,我一直以为哈尼梯田是与大寨梯田一样的“人定胜天”的产物,直到我到了云南省的红河州,亲眼看到了哈尼梯田气势的宏大与秀美,布局的雄奇与柔媚,以及弥漫于森林和梯田之上的神秘莫测的云雾……我感慨万分。只有亲身领略了哈尼梯田独特的变幻无穷的美,才能真正理解哈尼的传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哈尼梯田是一个自然灌溉系统,是千百年来哈尼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奇迹。
我们采访制作广播特写的原则很明确,那就是:忠实记录。因为没有什么声音会比真实的声音更能打动人,也没有什么故事比真实的故事更能体现土地的主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但是,我所理解的广播特写是知识分子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是要体现思想性的。所以,在《梯田人家》里,我们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梯田人家》选取的背景是2010年大旱的云南,切入点是哈尼梯田的耕种者同时又是哈尼文化的传承者大摩批(祭司)朱小和的生活片段。从前每年春耕,新华社都要向全世界刊发图片《哈尼春早》,哈尼梯田的春耕是我国进入春耕季节的标志,农耕文化曾经雄踞新闻主流和热点的位置多年。而近年来,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化,哈尼梯田逐渐淡出新闻视线。2010年云南大旱,依靠自然灌溉的哈尼梯田正在经受百年不遇的考验,这样一个现实让哈尼梯田重归新闻人的视野。
真实地呈现哈尼梯田的现状以及梯田人家的生活状态,是我们要做到的第一步。我们采访朱小和的时间并不长,而我们的旅途却非常长,山路盘桓,好在一路上都有梯田作伴。从走进朱小和居住的寨子开始,我们的话筒就一直开着,捕捉一切生动的声音。与朱小和的交谈也是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的,我们一直在记录,忠实地记录。
采访归来,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听录音,选取一个生活片段感性地切入,讲述朱小和大旱期间守候梯田的平凡生活,呈现他的所思所想所忧。
作为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小和与他儿子们的想法一直有冲突:究竟是按传统做事还是不讲传统;年轻人“不懂规矩”是不是应该问老年人。而更令朱小和担忧的是,他所传承的哈尼祭司文化即将消失,因为儿子们并没有向他学习的愿望。他从自己伯父那里继承的摩批身份即将在他百年之后终结,古歌《求雨歌》即将失传。对朱小和来说,他希望哈尼人携带传统步入未来,而现在的年轻人却很少“懂规矩”。
七分钟的时间不长,而它要承载的主题却不少,它所包含的信息量也不能衰减,这是一个难题。
在现代文明无孔不入的今天,哈尼山乡也发生了巨变,传统文化正在遭遇现代文明的冲击。哈尼梯田年轻的耕种者已不再是纯粹的农民,他们进入城市打工,只有在农忙时节才回家参加开秧门仪式种地插秧。特写《梯田人家》中有一个情节是朱小和给在城里打工的儿子们打电话,叫他们回家插秧。这一细节包含着对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冲突这一主题的思考。《梯田人家》的“主旋律”是哈尼古歌《求雨歌》以及《哈尼四季生产调—开秧门》正在哈尼人的梯田劳作中传承。这个主题质朴而鲜明。
但是,我所理解的广播特写是纪实的艺术,是声音的纪录片。艺术地呈现哈尼梯田的声音,呈现哈尼人的生活场景,一直是我想要追求的审美效果。而纪实的艺术从来就是以真实为前提的。
哈尼梯田所包含的文化符号鲜活。我们选择的梯田耕种者和哈尼祭司双重身份的朱小和,人物内涵丰富。如何排列组合?既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又要浓缩现实的精华。我们选择大雨前夕的夜晚,天空昏暗,空气沉闷,灰暗的基调,朱小和的歌声苍凉深沉;代表哈尼未来的朱小和的孙子鲁嘎是夜晚灰色场景里的第一个亮点,他的哭声打破了一隅的寂静;而雷雨声,则真正打破了村庄的寂静;最后,是天亮之后哗啦啦的流水声、牛铃叮当的犁田声和妇女的歌唱声笑声,将梯田的寂静全面击溃,也把整篇特写推向段落。
朱小和一直在抽水烟,那是特写中非常合适的人物语言的停顿;朱小和的歌是在酒酣耳热之际吟唱出来的,深沉又令激情内敛;雨前梯田的潺潺细流和雨后的哗哗流水形成对比,夜晚虫鸣蛙语的静寂与开秧门后犁田插秧的喧哗形成对比……这些生动的声音令场景的变换自然形象,让人如临其境。正所谓,叙述的故事要有悬念、发展、冲突和,叙述的节奏要变化自如有方向性地递进,声音的色彩要有层次地多侧面呈现。
七分钟的时间不短,艺术忌讳庸常也忌讳冗长,撷取有用的信息并艺术地组合呈现,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在特写的制作上,我们力求呈现每一个真实的细节、细节所包含的信息、细节所反映出的情感以及细节所体现出的人物的审美与思考。朱小和的妻子抱着孙子鲁嘎用哈尼母语数数;鲁嘎出生才一轮(12天),朱小和就带着他一丘一丘地看梯田。这些细节都丰满了朱小和的形象,充分体现出朱小和作为梯田耕种者和文化传承人双重身份的深刻内涵。
《梯田人家》的采访,用的是类似人类学田野调查方式的交谈,并严格按照纪录片的制作原则跟踪录音,事先并没有设定提问提纲,而是走访家庭。被访者在他所熟悉的环境和氛围里与我们交谈,会忘记我们的话筒,而我们于倾听中找寻感兴趣的话题来追踪提问。整个采访过程也是记者大脑高速运转,筛选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所要消耗的是记者的文化积淀和审美体验。
李伟松:青春文学有一个说法 也叫“青春伤痕文学”。无论是唯美的抑或是隐晦的故事,都有着同样的幼稚。而又因为这份青春特有的幼稚,才让故得真实感人吧。所谓青春文学只是一个阶段吧,像饶雪漫她们写了这么多年青春文学,也只是一个成长阶段的读者在看,过了那个阶段再回过头来,就会觉得当年挺傻的……然后再看回当年的书,就觉得看不下去了。
黎江萍:我觉得不太合理。首先,青春并不单单是单纯,幼稚我也承认,但是不能说幼稚是隐形的伤疤。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不同的青春,我们可以说大部分人的青春里有单纯,但是很多时候,并不只是单纯,还有很多不被人知道。不单是青春,包括关于青春的文学作品,很多不被太多人关注的,有非同一般的模样。幼稚也并不是伤疤,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幼稚只是一种特色,它象征着生命、活力和上升的空间。
疑问二:关于热情与盲目――“普通人或可目光和目标向下倾,作家不能不为时代唱大风”?
李伟松:什么叫“为时代唱大风”?现在全中国都在鼓吹“中国梦”,你也要响应国家号召写“中国梦”?别逗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摇滚也是一种热情而盲目的青春,当下的青春文学热情盲目又怎么了?而且也并不是每个人所理解的青春都是这样的吧?即使真像这个人所形容的当下青春文学有其“非理性”,那又怎么样?就像电影里说的:“谁年轻时不曾爱过一个人渣?”我所理解的作家是在时代的大潮流中,举着旗帜逆流而上的人,而不是跟随这个时代,响应国家号召歌颂祖国什么的……
黎江萍:当下的青春文学确实有点浮夸之风,热情、盲目、野心勃勃,但是这也跟当下的社会风气有关吧。也不是说普通人和作家之间要划出多大的界限,作家也可以有等同于普通人的思想念头,但我还是希望能够拥有更多的理性思考,不要在时代大潮中迷失自己的本真,守住初心,好好写作吧。
疑问三:关于生动与做作――“将个人价值捆绑在物质战车上”?
1、我写完这段心事,从此再不关于你。
2、岁月弄人,年轻时,有些事你无法懂;懂得时,已经换了岁月。
3、我多想和他在一起。——我多想和在像从前一样,在一起。——小时代
4、别人怎么看你,那和你毫无关系。你要怎么活,也是和别人毫无关系。
5、人要是不对的话,里里外外都是问题。
6、到世上来一趟,为不多的几颗心灵所吸引、所陶醉,来不及满足,也来不及厌倦,又匆匆离去,把一点迷惘留在世上。——周国平
7、没有永恒的日头,却有从不迟到的黑夜。
8、容得下幸福,也要容得下难过。如此才会花好月圆。——浮生物语2
9、即使是一块苦胆泡过的黄连,长久的咀嚼,也会使它的苦涩慢慢淡下去。
10、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匆匆过客,有些人与之邂逅,转身忘记;有些人与之擦肩,必然回首。
11、极度的顺从是悖逆。——七堇年
12、不用许我今生今世,我只要你此生此世。——华胥引
13、这世上很多事注定只能浅尝辄止,陷得深了心就会疼。——独木舟
14、面对特权,我们厌恶,但享用到一点假特权,心中又窃喜;面对吃特供的人,我们批判,但自己用到了那些特供,又会得意。()很多人恨特权,因为特权没有在自己手中。——我所理解的生活
15、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史铁生
16、有些东西就像指缝间的阳光,温暖且美好,却永远无法抓住。
17、有那样一个人,他让你手心出汗,心跳加速,觉得人生圆满,你和他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8、水的清澈,不是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懂得沉淀。
最近,对于发生在我所能接触到的事情里,所看所听,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并且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为什么呢,因为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并且自认为从小处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有可能是不善于察觉环境的变化。暮然回首的时候,会突然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但是这一切又是那么的真实,所以说是有一点奇妙的、就好像一个玩家,一直玩的都是故事模式,一个人的单机游戏,突然有一天发现其实这个是个网络游戏,有很多很多的玩家。真实的存在的。感觉世界是相通的一样。此时也是很好理解的,之前的生活一直都是读书上学的状态,除了学校的人和事情,其他的了解和参与的其实都很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就算有了解,也是通过上网啊,都是通过一些科技的媒介,发生的事情也都是很遥远的,或者是与我不想干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注定要与世界的联系不断的加深,变得密切。所以这种奇妙的感觉就来了,慢慢适应吧,我想应该习惯就好了吧。多与人打交道,参与其中发生一些事情,说不定会推动故事的全新发展呢。毕竟,这是一个巨大的网络游戏,我的一举一动可能都会牵扯到整个的空间。
由于生活体 验、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等不同,形成了每个人的心理特征不同,对于苦恼的不同理解。因此,当试图去安慰一个人时,首先要理解他的苦恼。
安慰人,听比说更重要。一颗沮丧的心需要的是温柔聆听的耳朵,而非逻辑敏锐、条理分明的脑袋。聆听是用我们的耳朵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不要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要急于做判断,要给对方空间,让他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聆听时,要感同身受,对方会察觉到我们内心的触动。如果我们对他的遭遇能够“悲伤着他的悲伤,幸福着他的幸福”,对被安慰者而言,这就是给予他的最好的安慰。
2、要接纳对方的世界
安慰人最大的障碍,常常在于安慰者无法理解、体会、认同当事人所认为的苦恼。人们容易将苦恼的定义局限在自我所能理解的范围中,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就认为“痛苦”得没有道理。由于对他人所讲的“痛苦”不以为然,因此,安慰者容易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反向心理,迫不及待地打断别人说话,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时往往使“安慰”很难继续下去。因此,安慰者需要放弃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和偏见,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他所面临的问题。心理专家所说的“放下自己的世界,去接受别人的世界”,就是这个道理。最好的安慰者,是暂时放下自己,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用他的眼光去看他的遭遇,而不妄加评断。
3、要共同探索和理解对方的生活经历
安慰者常常会感到自己有义务为对方提出解决办法。殊不知,每个被苦恼折磨的人,在寻求安慰之前,几乎都有过不断的尝试、不断失败的探寻经历。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探索对方走过的路,了解其抗争的经历,让他被倾听、被理解、被认可,并告诉他已经做得够多、够好了,这就是一种安慰。
心理专家提醒安慰者一个重要的观念:“安慰并不等同于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要使人改变,借改变来袪除苦恼;而安慰则是肯定、再认识再体验其痛苦,领悟痛苦能给人深入思考的价值。”实际上,在安慰人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任何解决方法都很可能会失灵而令对方再失望一次,我们要注意不加干预、不给是非判断,而要倾听、了解并认同其苦恼,是安慰的最高原则。
4、在心灵上陪对方走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