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安全行业调查报告范文

信息安全行业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安全行业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安全行业调查报告

第1篇:信息安全行业调查报告范文

有了腾讯的助阵,绝地反击的金山再度燃起国内安全领域狼烟。

2010年12月1日,金山网络高调宣布旗下产品“金山卫士”全面开源。按照金山网络的计划,首期将公开“隐私保护”模块和“漏洞修复”模块的源代码,并承诺“其他所有模块将于两个月内全部对外开放”。

对一款杀毒软件来说,将源代码公之于众几乎就是它的底线。这意味着任何第三方厂商或个人都能自由下载、使用金山卫士的源代码,并可以利用开源代码进行二次开发的商业性使用。金山网络CEO傅盛表示,开源计划将不仅局限于金山卫士,金山网络核心的云安全也将通过API的接口形式对外开放。

傅盛肯定不会单枪匹马出现在这场战役中,有消息称目前金山网络正在与腾讯洽谈合作,这两家正是此前“3Q”大战中处在同一阵营的强力盟友。据悉,双方正在协商在QQ电脑管家中使用金山源代码。

自360推行免费杀毒软件颠覆了行业模式后,金山的开源能否再次撼动杀毒阵营?即便是拉拢互联网巨头腾讯一起合作。

开源赌博

傅盛表示,这一计划“主要是出于对安全行业乱象的不满,希望通过开源促使安全行业回归理性发展”。实际上,金山早已为“开源”偷偷造势。傅盛此前多次在公开场合宣扬金山网络要推“自由软件”的概念,要“让安全成为一场互联网人民战争”。

这一计划也充满着风险。业内人士担心,会有商家或个人使用相关源代码开发出有安全隐患的软件。对此,金山负责人在接受《IT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会对普通开发者和核心开发者采取不同措施,主要区别在部分核心引擎代码的查阅权限上。“核心开发者将会面对严格的资质审核,所以不用担心反病毒技术被黑客利用。”

但金山能否真的如他所言“金山卫士开源将使安全行业彻底地告别以争夺用户桌面为目的的竞争”?

众所周知,开源计划更为人关注的风险还来自于营收。继金山毒霸宣布永久免费之后,金山卫士的开源也将成为近乎纯“烧钱”的项目。据悉,金山安全去年向金山软件贡献了2.5亿元的营收。免费和开源策略先后启动,金山网络如何盈利也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

目前,免费杀毒软件的盈利模式无外乎两种:流量模式和增值模式。流量模式,指利用安全软件的话语权和公信力推广诸如浏览器、网址导航等其他产品,再利用这些产品做流量换取收入。360即通过这种模式成为安全领域的霸主。

但金山表示,将继续专注于安全,不会采取流量模式。因此,会推出安全增值服务。在互联网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一些高端人士对安全需求会有自己的特殊性”。

据傅盛透露,在新公司成立时金山软件注入了一笔资金,这笔资金将足够支持金山网络运营3年。“这听起来像是一场赌博,但我们有信心能成功。”

有意思的是,就在金山宣布开源的前一天,360推出四引擎杀毒版本,并指同行的免费策略是“假免费”。

联手腾讯

3Q大战期间,金山毒霸与QQ电脑管家联袂推出了一款免费黄金套装软件。此款软件最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种两家公司各自的软件组合而成的安全套装。

《IT时代周刊》记者注意到,早前傅盛接受采访时,曾表示“3Q之战对腾讯伤害更大”。此前业界有讨论称,此款套装软件组合的推出,意味着继与可牛合并后,金山决定正式联合腾讯对抗360。对于这一观点,金山方面在接受《IT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款永久免费的安全组合软件,目的只在于保护网民电脑安全,“与其它安全厂商无关”。

“傅盛是周鸿t的软肋,因为他太了解360了”,坊间一直有这样的传言。金山宣布开源计划,显然它的目标对手直指奇虎360。

360掀起的“免费杀毒软件时代”迫使其它厂家不得不打出“免费牌”守卫不断被360蚕食的市场份额。但即便如此,截至2009年底,360安全卫士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72.8%,用户也超过2.1亿。不能否认的是,360免费模式带来的安全领域变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信息安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愿意使用免费杀毒软件的网民占到58.6%,选择愿意使用限期免费正版杀毒软件的网民占到43.9%,更有35.6%的收费用户明确表示到期后不再续费。

一位安全软件领域资深人士表示,“360一路走来,恶意软件查杀、漏洞补丁修复和软件管家前三步精彩绝伦,非常符合用户体验和互联网原则。但在免费杀毒上,360破坏了整个产业的价值链基础。”360成为其它企业“众矢之的”也就不难理解了。

金山还把合作伙伴选择为在“3Q”大战中结下战役友谊的腾讯公司。据悉,双方正协商在QQ电脑管家中使用金山源代码的事宜。

本刊记者了解到,在金山的开源计划中,任何第三方均可无条件分享、使用、编译金山开源计划提供的专业安全产品,以此构建开放、透明、分享的互联网安全新秩序。“所以,不仅仅是腾讯,任何一家厂商都可以使用我们提供的开源代码。”傅盛认为。

提及与腾讯未来可能发展的领域,傅盛表示,因为金山会专注于安全领域,因此,“两家企业的合作也只能是在安全领域”。

无休止的战争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继2010年11月中旬宣布金山毒霸免费后,金山网络又宣布启动“开源计划”。虽然作为同行,瑞星和360表示不会跟随,金山的开源之举,却引起了一些专家的赞同。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看来,在当前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中,开源软件有发展成为主导软件的趋势。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副教授文伟平也表示,安全软件开源在国际上有先例。

有人将金山的开源计划形容为杀软市场的“绝杀”,并称这是对360免费政策的“釜底抽薪”。国内安全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无论如何,金山的开源之举已经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并为国产杀软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第2篇:信息安全行业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十二五”战略机遇期;银行信息化;业务创新;技术创新

JEL分类号:G21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9-0048-06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继续深化和完善金融体系改革。通过金融改革和创新,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十二五”时期我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银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的转型与结构调整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带来机遇

一是从富国到富民的转变,为理财业务、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十二五”规划将扩大内需上升到战略高度,明确指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明确收入增幅要超过GDP增幅。由重外生发展向重内生发展转变,从富国向富民转型,为理财业务等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机遇。预计未来五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率年均将达到11%-12%左右,中产阶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理财业务空间将出现更快的增长。

二是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为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企业债券年度融资规模增长速度将达到20%,企业债券融资总额将达到13.6万亿元。直接融资的发展使银行逐步开始从融资中介转变为金融服务中介,银行将不再仅仅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同时还更多地为客户提供财务顾问服务、证券发行承销和代销服务:此外,基金托管、三方存管等与金融市场相关业务的发展也获得更多机遇,这些都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更为广泛的市场基础。

三是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为人民币结算、融资、交易、投资等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伴随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规模将有爆发式的增长,境外外资企业和居民对人民币结算业务和投资理财的需求不断增加。银行可实现人民币结算及相关的保理、保函、贸易融资、福费廷、投资顾问等业务的多元化,开辟相应的手续费和利息等新的盈利空间,并且可以通过加强资本与金融项目下的投融资业务等的创新,形成更为丰富完整的产品线。

四是对重点行业、中小企业和农村的政策支持为中小企业金融、消费金融、绿色信贷等领域提供了机遇。首先,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其次,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次,国家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这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为银行在农村的金融服务、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消费金融、绿色信贷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为相关领域的金融创新创造了条件。

(二)“十二五”期间宏观、市场和监管环境的变化给银行带来挑战

一是宏观环境和宏观政策变化将令银行信贷增长放缓。从宏观环境来看,“十二五”规划弱化经济指标的考核,淡化GDP增长的速度,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预计“十二五”时期GDP增长和固定投资增长将适度放缓。从货币政策来看,从2010年下半年起,受到CPI高企和流动性充裕等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已经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预计“十二五”时期银行贷款规模的增长将受到控制,这意味着银行要追求收入更快增长,需要进行业务结构优化。

二是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令银行存贷利差收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未来五年将成为利率制度重新安排的重大时间窗口。从美国、日本、台湾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初期,存贷利差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预期“十二五”期间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会在短期内使银行业目前的净息差水平降低10-15%。利率市场化以后,除了存贷利差收窄导致的盈利下降外,在不同的利率趋势下。银行资产收益率曲线的形状也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盈利能力和风险头寸。

三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将蚕食银行的市场份额。“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并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首先,“十二五”时期企业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占比的逐年提升,将蚕食商业银行的贷款市场份额;其次,“十二五”时期居民更多投资于股票、债券和基金,将蚕食商业银行的存款市场份额,银行争夺存款的竞争压力增大,资金成本加大;再次,“十二五”时期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私募基金等)以及OTC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将压缩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

四是监管标准提高将增大银行资本管理压力。银监会颁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借鉴《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全面涵盖了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流动性四项新的监管工具。从银监会的指导意见来看,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5%、6%和8%,并计提2.5%的留存超额资本要求和0-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暂定为1%;杠杆率方面,一级资本占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的比例不低于4%。杠杆率和更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将加大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压力,2.5%的计提拨备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放贷的收益水平,进而降低商业银行的放贷意愿。银行业必须改变盈利模式,发展资本消耗低的中间业务。

五是信贷结构失衡将增大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压力。在“十一五”期间,尤其是前两年超常规的巨量信贷投放,新增贷款中接近半数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等中长期贷款,导致信贷结构失衡加剧。不良贷款将在“十二五”期间逐步暴露。投向两高一剩、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在“十二五”经济转型期信贷风险将有所上升,商业银行在“十二五”期间会面临更大的风险控制压力。

上述是未来三五年内“十一五”期间的趋势特征,短期内不会有较大变化。面对“十二五”期间的挑战和机遇,商业银行必须加速转型,改变传统上依靠资本消耗的增长模式,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新时期银行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融合

银行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强化资本有限性和有偿使用的观念,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更加注重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发展。第二,优化盈利结构。通过发展零售业务优化业务结构,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客户优化客户结构,通过发展中间业务调整收入结构。第三,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更加注重通过改善服务质量提升客户体验,扩大客户基础。第四,拓宽客户渠道,通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延长为客户服务的周期。和这几个方面相对应,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银行必须在管理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渠道创新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信息化是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业界领先银行的战略特征和优势所在。在“十二五”时期的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在风险和资本金管理创新、流程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渠道创新几方面要有所突破,必然需要在这几个方面加强业务和技术的融合。

(一)推进风险和资本金管理创新

监管标准的提高迫使银行必须改变粗放式的资本管理策略,建立精细化资本管理体系。

从业务创新的角度看,以新资本协议资本充足率为出发点,银行需要创新资本管理模式:(1)资本评估创新。对资本衡量指标进行定义和细分,对商业银行当前资本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各业务条线或者各个经营单元的资本占用与收益是否匹配。(2)资本管理创新。一方面,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减少资本浪费;另一方面,选择低资本消耗的业务,优化业务组合。提高资本使用效率。(3)资本获取和分配创新。在资本获取方面,合理规划各类型资本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时机。寻求融资手段的最优组合,支持未来业务的增长;在资本分配方面,制定资本分配流程和方法,使每个业务单元获得的资本实现集团层面的价值最大化。(4)组织和治理创新。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进行调整,促进资本管理的高效运行。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商业银行需要在技术上加以配合与革新,包括提高数据质量、建立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等。(1)提高数据质量。一方面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清理历史数据,包括剔除错误数据、增补缺失数据、修改不一致数据等,提高使用历史数据进行风险度量和预测的准确性;另一方面细化现有数据的分类,从而满足适用的精算和统计技术,并且与被分析的业务和风险组合息息相关。(2)全过程自动化整合。从数据到模型、到评级、到应用策略、到监管的报表和业务监控,整个风险和资本管理过程需要实现信息系统的全流程管理。这一技术创新将跨越风险条线、科技条线、业务条线等多个部门,给银行带来巨大变革。(3)改进相关系统平台。改进全面风险管理系统,提高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风险计量准确度,改善对贷款损失率等核心指标的预测力;改进抵押品管理系统,一方面准确管理前后台的抵押品数据,确保所有抵押品都能用于降低加权风险资产RWA,另一方面通过细化抵押品分类和改进估值方法提高抵押品估值精度,降低风险加权资产;改进交易系统,提高交易账户中净额结算和抵押流程速度,减少交易账户中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长。

(二)推进流程管理创新

商业银行要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必须迅速理解并改善自身业务流程,通过整合现有业务提高随需应变的能力。

从业务创新的角度来看。建设流程银行需要从几个方面深入创新:(1)组织架构创新。组织架构创新是建设流程银行的基础。组织架构创新需要构建以客户为导向、前中后台相互分离制约和风险垂直管理的组织框架体系,为流程银行建设奠定基础。(2)业务条线创新。对银行的主要业务条线进行梳理和重组,设计各个业务条线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简化业务处理流程,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建立业务经营和管理体制。(3)业务集中处理创新。现在各大银行都建立了数据集中处理中心,通过新方法和新途径来完善后台业务集中处理,提高业务处理中心的处理效率,有助于推进各项业务流程的优化。(4)流程管理创新。流程银行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建立相应规划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流程。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目标。通过改善流程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实现流程的持续改进,保证流程的灵活和高效。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为配合银行业务流程的优化,商业银行需要相应建立业务流程管理(BPM)BPM和面向服务呆构(SOA)相结合的银行信息系统框架。商业银行需要BPM实现业务的敏捷性,而BPM的实现离不开SOA。在BPM和SOA相结合的银行信息系统框架中,上层基于BPM构建业务驱动的流程管理平台,下层基于SOA集成银行现有系统并封装成服务提供给BPM调用,实现业务流程的灵活性。BPM和SOA相结合需要分几个步骤完成。首先,基于SOA方法论,以合适的粒度将业务功能封装为组件,屏蔽具体功能的实现细节。其次,按照SOA统一接口标准,将一个或者多个组件封装为服务,多个服务通过组件重用,提升银行IT资产价值和回报率。最后,运用BPM设计合理、高效的业务流程。确定合适的业务流程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调用关系,每个节点的业务功能通过调用符合SOA标准的服务实现。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建模、运行和优化,实现业务流程的持续改进。

(三)推进服务创新

从业务上看,新时期需要在几个方面加强创新:(1)全方位服务创新。一方面,通过梳理企业、行业之间的联系,银行为某一企业客户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金融服务,例如供应链金融;另一方面,银行可以利用手机银行等新方式,突破地域、时间和基础设施的限制,为个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金融服务,提高服务质量;(2)个性化服务创新。更加有效地管理和分析客户的喜爱偏好等行为表现,支持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为客户量身打造财富管理方案,例如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业务;(3)营销创新。在向客户提供银行产品服务的全过程中,对客户活动进行详细记录,实现对客户动态信息的跟踪,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推销和服务推介,实现产品的交叉销售。

从技术上看,为支撑业务的创新,相应技术创新的重点在三个方面;(1)客户信息整合。需要将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中的同一个客户信息进行整合,对于同一个客户建立全球统一的客户号,为不同应用提供统一的客户视图,为数据挖掘和客户关系管理奠定基础。(2)建立和优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以客户关系为重点,通过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最终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国际领先银行已经通过查询分析、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客户价值分析、客户关系营销以及客户忠诚度识别系统,为客户管理和营销提供了充分支持。(3)建立和运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工具。客户通过电子渠道进行交易时,银行可获得客户的个人信息、浏览记录及交易记录,需要通过数据仓库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存取和检索。此外,

需要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客户行为进行分析,了解客户偏好以及影响客户体验度的因素。

(四)推进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产品、负债业务产品、中间业务产品和银行卡产品方面都存在创新的空间。

从业务角度看,新时期创新重点包括:(1)低碳金融。环保节能、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等低碳产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蕴涵的巨大金融需求为银行退出“两高一资”行业、推进信贷结构转型开辟了空间。短期来看,商业银行需要立足于为低碳经济服务,除了积极推进绿色信贷外,还需要积极研究并参与低碳产业融资租赁业务、保理业务、投资基金以及低碳产业的债市融资业务。长期来看。随着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深入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商业银行需要考虑在碳资产证券化、碳交易CDS等碳金融衍生产品方面寻找机会。商业银行还应当关注和研究碳金融与能源、碳化工、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等产业的关联效应,研究如何发挥绿色信贷、碳金融交易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2)行业金融。行业金融是商业银行从行业价值链分析人手,针对每个行业的资金流动特性,从金融产品设计、风险防控以及营销策略等方面,提出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解决方案。行业金融是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积极探索的一种业务模式,较有代表性的有港口行业金融、产业链融资等。港口行业金融的服务对象是港口经济各产业链上经营良好、产品适销对路的核心生产企业及其上下游的大、中小型客户,以及具备较强销售能力的国内、国际贸易商和管理好、信誉佳的物流企业等客户。这些客户的共同特点是属于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或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融资是以核心客户为依托。通过对其关联客户进行系统开发,把核心厂商与产供销、消费者作为完整链条,做实做细每个环节,批量拓展客户群,为核心企业整条产业链参与主体提供综合性、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有效支持目标市场品牌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战略,提升目标市场产业链及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力。(3)中小企业金融。中小企业金融是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推出的定制化金融解决方案。中小企业通常偿债能力弱、融资规模较小、财务规范性差、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以往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放贷。“十二五”期间,一方面银行争夺优质大客户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中小企业业务日益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近年来,不少银行都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模式,如“信贷工厂”等。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产品最重要,产品研发部门必须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短平快的信贷产品支持。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构建“产品工厂”,为业务上快速的产品创新提供支持。“产品工厂”包括一整套信息系统平台,根据业务处理流程,使用反映业务处理逻辑的软件“构件”,通过参数配置将“构件”组装为新的产品和服务。当已有的软件构件能够满足要求时,仅仅通过配置即可开发出新的产品和新功能,而不能满足要求时,就需要扩展构件功能,或者生产新的构件。具体技术创新包括:(1)建立产品开发平台,产品开发管理抽象出的产品参数和产品处理流程,开发人员通过选择产品模型、产品参数、服务要素、收费方式、利率类型等完成开发。(2)建立产品运行平台。产品运行平台是产品工厂的核心部分,其职能是根据渠道提供的输入要素,调度相应产品活动,完成应用功能。(3)建立产品管理平台。产品管理平台负责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提品启用、产品条件修改、产品退出、产品风险控制、产品评价等管理机制,建立从业务概念数据模型到逻辑数据模型再到物理数据模型的管控体系。

(五)推进渠道创新

渠道通常包括传统的银行网点柜面渠道、自助银行渠道、网络银行渠道、电话银行渠道、手机银行渠道。我国商业银行渠道正在发生从柜面渠道到网络银行渠道,再到电话银行渠道的转变。根据《2009年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电子银行(包括网络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对柜面交易的总体替代率已经超过40%,网上银行对柜面交易的替代率达到55.5%(个别银行超过70%)。

渠道建设的业务创新。“十二五”新时期渠道建设方面的创新重点在于:(1)增加业务。拓展每种渠道所能开展的业务。例如通过自助银行渠道、网络银行渠道实现传统上只有在银行网点柜面才能完成的业务:为公司和个人客户提供特定的定制服务等。(2)优化渠道。优化传统柜面渠道的业务流程,减少客户排队等候时间;优化电子渠道,降低客户通过电子渠道办理业务的繁琐程度,提高电子渠道办理业务的成功率。(3)拓展应用。利用三网融合、新一代通讯技术发展等契机,推进电子渠道上的新兴应用。

渠道建设的技术创新。为了和业务创新相配合,新时期渠道建设方面也需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实现技术突破:(1)渠道整合。需要通过综合性系统平台将各种渠道进行有效整合,构建优化资源配置的综合渠道,最大化渠道的服务优势。一方面,通过渠道整合可以减少建设和维护单个渠道的开销。最小化渠道维护的成本;另一方面,渠道整合可以提高服务的成功率,当客户在某个渠道获取服务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将问题解决。(2)安全性和兼容性提升。在安全性方面,除现有的用户密码、U-Key、手机动态密码之外,探索新的认证方式和安全机制。在兼容性方面,网络银行、手机银行需要实现多浏览器、多平台、多操作系统、多语言的兼容。(3)电子渠道优化。通过技术优化,为电子银行业务处理提供更快速度、通过Web2.0技术根据用户足迹实现网络银行界面的动态定制、利用新一代通信技术传输速度快的特点。实现提供视频的手机银行等。

三、促进业务创新与技术创新融合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我国宏观、市场和监管环境的变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一系列挑战,中国经济的转型与结构调整也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一系列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唯有坚持不懈地创新。上述银行业多方面的创新,都需要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然而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在融合的过程中,会出现时间不同步、定位不统一、逻辑不匹配等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减少两种创新因不协调而出现问题的几率,应当加大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力度。

(一)构建和银行总体战略一致的IT战略和IT架构

IT战略和银行总体战略保持一致。是业务与技术融合的前提。银行总体战略是银行设定的远景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轨迹进行总体性、指导性规划,体现银行的核心价值主张及竞争力。银行IT战略的规划,需要根据银行的总体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立足现实的资源能力,对银行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总体策略、实施步骤、关键技术、相关规范、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和明确安排。

IT架构是银行信息系统的总体蓝图,IT架构与银行总体战略保持一致,是业务与技术融合的基础。为保持IT架构和银行总体战略一致,需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从银行总体战略人手,规划业务架构和信息架构,进而根据业务架构和信息架构规划IT架构(包括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基础架构)。

(二)加强信息标准化和信息整合

要促进业务和技术的融合,我国商业银行还应当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和信息整合的力度。信息标准化是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统一的信息分类、记录格式及其转换、编码等技术标准的过程。信息的标准化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信息的标准化对于促进业务创新、提高信息系统的处理效率、促进数据和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互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应当梳理业务条线和管理条线,参照国际组织的相关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定全行统一的信息标准,促进信息的共享,保证信息应用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在信息标准化的基础上,还需加强信息的整合。有些银行的公共信息由不同的系统分散存储和处理。一方面会造成信息不一致,另一方面会造成应用系统难以互联互通,形成“信息孤岛”。信息和应用系统的相互分割,既不利于业务创新,也不利于技术创新。有必要将客户信息、产品信息等信息加以整合,统一进行管理。

(三)加强和完善IT治理

IT系统已经成为银行业务运营和管理的基础。当IT成为银行业务发展和创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时,银行对IT必须从管理走向治理。IT治理是指设计并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其内容包括业务与信息化战略融合的机制、权责对等的责任、担当框架和问责机制、资源配置的决策机制、组织保障体系、绩效评估体系以及覆盖信息化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体系。该制度安排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业务战略、促进管理创新、合理管控信息化过程的风险、建立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IT治理方面的国际标准是ISO20000管理体系,商业银行有必要遵循ISO20000的PDCA方法论,持续改进IT服务管理体系。

(四)加强IT风险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信息化风险已经成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之外银行面临的第四大风险。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活动中,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了影响全局的重要因素。针对IT风险,国际上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体系ISO27001,主要包括ISO27001:2005框架体系,它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一套规范和解决方案,是认证审核的依据。另外一个是ISO27002:2007:最佳实践集合(工具包)。商业银行有必要依照国际权威安全标准ISO27001建设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制度化;在此基础上,按照策划一实施一检查一改进(PDCA)的总体安全管理体系过程方法,使信息安全工作流程化、规范化并持续改进。

(五)加强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既熟悉业务又懂IT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银行有效创新的基础。因此,加强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银行业的一项长期任务。复合型人才一靠引进,二靠培养,而后者更为重要。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有利于IT复合型人才成长的培养和激励机制。首先,为业务部门人员和信息科技部门人员提供有利于复合型人才成长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其次,提供业务部门和信息科技部门轮岗的机会,一方面将有一定开发经验的IT技术人员充实到业务部门学习业务知识,另一方面将有一定IT背景的业务人员充实到技术部门积累系统开发经验,在此基础上培养复合型人才;再次,为技术人员提供更多业务培训,同时为业务人员提供更多技术培训,创造条件加强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