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

高效课堂教学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课堂教学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效课堂教学课件

第1篇: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质量 构建 提高

在我国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其课堂的教学效率低,课堂的学习氛围沉闷,学生的精力流失比较高等,以致初中生严重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无法得到真正的实现。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不断深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摈弃了传统的“喂养”式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了高效的语文课堂,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语文教师要使课堂的教学效率能够有所提升,就一定要积极转变其教学观念,同时不断探索和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与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而舒适的课堂教学氛围。

1.践行新课程标准理念,建立新型的和谐关系

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为学生创设良好舒适的课堂氛围,建立“信任、平等、尊重、民主、宽容、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使学生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主人的作用,产生对老师钦佩与崇敬之情,进而转化为对语文的学习动力。

2.教师要创设激趣的教学氛围

创设激趣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有效地挖掘课内外教学资源,诸如课前的几分钟演讲、课中的互动探究、课后热点评说或辩论等,都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讲演能力有所提升,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语文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从而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变得活跃。

二、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高效课堂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课堂,即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效益的教学活动。要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是语文教师始终思考和探索的核心教学问题。多年来,从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教学策略制订、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创新等,很多语文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深入学习现代各种教学理论,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构建了高效的语文教学模式,演绎了精彩的语文课堂,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下面谈谈我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一些做法:

1.创新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创新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恰当而新颖的导语,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要想孩子与我们共鸣,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创新的导语,煽情力强,抓住学生的“心弦”、“音调”,强烈激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之中,高效的课堂就会生成,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诸如欣赏一曲音乐、设置一个悬念、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学生就会“心随我动”,激情四射,激起求知的欲望,高效的课堂就会构建起来。

例如,教朱自清散文《背影》时,我让学生欣赏刘和刚演唱的《父亲》。听歌时,学生有自己的感受,悠扬的旋律让学生想起了生活中的情节,感人的歌词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波澜,奠定了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听完歌曲,学生再感情朗读课文,亲情流露,心灵净化,自然理解了“背影”的深层含义,甚至个别学生喊出了“我的老父亲‘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的呼声,潸然泪下。

可见,科学而合理的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撞击学生心弦的基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只有研究“教情”与“学情”,统筹兼顾,把课文中的课内外资源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采取最适当、最煽情的导语导入新课。

2.运用多媒体教学,强化学生的感官效果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与现行的教学标准相适应了,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因此,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并被广大教师广泛应用,有效地打造了高效教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借助教学情境的“意象美”,将视频图像、音响效果、图形和文字有机结合起来,突破时空的限制,或沟通课内外教学资源,直观、清晰、分明地展现于一体,使学生的看、听、读等感官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感官效果,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优化了语文教学质量,构建了高效的语文课堂。

例如,教学科普文《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文中涉及的各种云或光彩的自然现象,教师很难讲解清楚。讲课之前,我搜集了各种云的图片和相应的天气的图片,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上课时让学生观看云的图片和不同的光彩的“意境美”, 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生感性认识了云或光彩的自然现象;并用多媒体配乐朗读课文,根据课文中的内容产生相应的天气画面,不断变化,美轮美奂,效果极佳。最后,为了拓展云和天气的关系方面的知识,课件中还引用了劳动人民的经验谚语,如“高积云,雨淋淋”、“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等等。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直观化或形象化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感官效果,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学效果很好。

3.构建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当今的新课程标准改革凸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着眼于“开放创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要求明确地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构建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即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我让学生课前自主搜集该篇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与作者的人生经历,便于学生在教学时思考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课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探究问题:(1) 陶渊明文中的世外桃源的生活怎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它在哪里?(2)找出文中虚构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3)其实世外桃源是不存在的,为什么作者要虚构?其用意是什么?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演绎了“我心入书、书入我心”的精彩课堂,解决了疑难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可见,构建自主、探究与合作的高效课堂,教师不仅让学生攫取了丰富的知识,也使学生提高了自我评价、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还有许多教学方法,诸如启发式教学、情境激趣法、课本剧表演、谈话法、教学效果评价法、实践参观法等,或者综合运用其中几种教学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里不再赘述。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的探索也不断深入,我们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教学的模式要做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有效地确保高效课堂的构建,保证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董海霞 不做飞过天空的鸟――建立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J].学周刊,2011,(09)。

[2]吴国玉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中旬),2013,(06)。

[3]张建新 张高华 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4)。

第2篇: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

一、教师是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美国现代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就说过:“在课堂里,教师就应该站在学生的后面”,这充分说明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学生不止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更应该是亲密的伙伴关系。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因而老师对学生的印象、关注状况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影响极大。师生间平等而富有趣味的对话、友好交往,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充分表现,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许的点头,一次热情的赞扬,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在学生心里泛起无限涟漪,滋润学生的心田,助推学生以后对语文的兴趣与良好发展。

因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老师首先就应该摆正与学生的关系与位置,这是首当其冲的工作。虽然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任何变化,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也不可能绝对平等,但是我们应当尽可能的鼓励与赞扬学生的每个进步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在课堂上在我们这里得到表扬,找到自信。

二、合理分配利用课堂时间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小学生每堂课只有40分钟,时间相当宝贵,如何将40分钟合理分配利用,上出高质量的课,关键就看教师的思想观念了。高效的课堂离不开高效的教师,高效的备课,高效的教案,教师首先要形成不浪费一分一秒,惜时如金的想法。因而在事先备课中认真吃透教材,从而做到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因为教师讲课需要时间,师生双向交流需要时间,学生实践练习也需要时间,这些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所在在安排中就要事先设计导入方式,精讲,巧讲,尽量压缩讲课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训练说、读、写甚至表演展示,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集中力集中时间不长,对新鲜的、刺激的、感官性强的事物兴趣性强,学起来记起来都比较快。前苏联现代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过:“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是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喜甚至震惊,体验到创造的欢乐。”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觉得时间有限,很惯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却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和消化知识的能力和兴趣性,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在课堂设计中力求适应学生特点,设计得精巧趣味性强,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采取儿童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这样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效率。

如针对《丑小鸭》一课,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就要充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体现课文的意趣性,这样我们可以从多维度、多层次为学生设置学习情境,集图、文、声、像及动画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教学课件,有效地调动学的积极性,抓住丑小鸭是怎样从丑到变美天鹅的整个过程通过动画展示给学生看,并提问让学生思考“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这样学生一定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其课堂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

四、注意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高效地教学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学生,依靠学生自主性,自己去动手,去思考,去练习,去体验,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将自己的对课本的体验感受所得去强加于学生,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特别注意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教师是引导人,而不是主导人。如有的教师教学课文《海上日出》时,就让学生带着“陶醉”的语气读、带着“神往”的语气读,可是读来读去,学生根本没读出“陶醉”“神往”的语气。这就是教师以自主为中心,忽视学生的真实感受,强拉硬拽,将自己的事先设计的教学成果强加给学生的典型例子。

而真正关心学生感受,注意学生兴趣的教师就会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去体验,学生体验出的感情符合作者的原意这才是真正的教学效果。如一位优秀的语文都是在讲解“飘飘欲仙”这个词时,就并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向学生提问:“你们哪位同学能做出飘飘欲仙的样子啊?”于是,班上许多学生纷纷张开双臂,如仙人一般轻盈飘逸,展翅欲飞,这样词语的解释教师讲解起来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五、加强学生课外学习指导

第3篇: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构建;生本;高效课堂

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学生了解更多的地球知识,掌握中国及至世界的一些地理常识性问题,明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等等。以提高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培养他们人文素养及科学素养水平,形成全球意识,而且在空间思维能力和各种认知能力上也得到一定的提升,这就需要老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各种知识的积累,并进行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与调整,为地理课堂教学取得更大的实效性而努力。只有不断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才能让中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老师思想观念落后,专业素质水平低

因为初中地理课程不属于主课,普遍存在着老师对课堂教学不重视的现象,而且有一部分老师还是兼职教课,觉得中学生只要对考试的部分进行背诵就可以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把各个知识点进行重点的讲解,这种连老师都对中学地理教学不重视,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教学思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更影响着中学生对地理的认知能力及身心健康的成长。另外,《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学校里,担任地理教学的老师必须要具备专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教学的经验,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业的师资水平,有些班级甚至进行地理教学的老师还是业余的,只会按照教材及大纲要求来进行枯燥的讲解,使课程的教育不够深入、细致,根本达不到应该完成的教学目的,就更谈不上创设高效的生本课堂了。

2.教学方式单调枯燥,让学生乏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制约中学生成长的枷锁,而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课堂,却仍旧延续着这样的老套而古板的模式。有些老师为了树立其威信,故意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让学生们望而生畏,这种教学手法保证了课堂纪律,但也使课堂失去了活跃的气氛,中学生在压抑的心情下进行学习,肯定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而且教学方式还是那种赶鸭子上架的方式,以给学生们灌输为主,这就难免使学生们对地理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地理知识更没有系统的了解,只是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

3.缺乏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中学生对空间思维的认知能力,学习地理知识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能通过知识的理解去合理的运用与掌握,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创新型意识,但在现实状况下,地理老师总是忽略了这一点,而偏重于课堂讲授,这就导致地理课堂上老师一人在唱独角戏,而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更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更不能达到中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进行提升的目的,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二、建立高效生本课堂的办法及策略

1.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中最好的辅助工具就是地图,因为可以通过地图直观的进行地理知识的理解,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的具体,也可以说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种语言,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孩子们所用的教课书,都是彩色制版,能从教材的配图中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所以初中地理老师就要抓住学生们喜欢图文并茂的这一特点,把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当中,给学生在枯燥的地理知识中加以声音、图像的渲染,作为地理老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各种资料,把它们制作成为吸引学生的PPT文件或者小视频的形式,让地理变成活动的图片,给学生以新鲜感,如在学习板块的漂移时,老师就可以把这一复杂的地理过程用动态视频来进行模拟,实现动画上的漂移效果,给学生以真实感,这样肯定能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

2.用生活化的实际来进行地理知识的渗透

贴近生活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意识还没有十分的成熟,对于一些抽象的地理现象觉得无法理解和想象,如果能用生活实践来进行地理教学的话,就一定能使地理教学达到高效性,如地理在认识地图时,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认识比例尺,对于刚接触地图的中学生来说,感觉这么大的地方,怎么会被缩小到一张纸上,要想让学生对比例尺、方向以及图例进行深入的了解,就可以借用周围真实的环境来做比喻,让他们自己画出教室的摆设图,或者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对周围的建筑进行建模、绘画、制作,找到相关概念的真实涵义,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老师构建地理教学高效生本课堂,更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为了加强学生们的记忆,还可以留下家庭作业,让学生们回家把自己的卧室按照比例尺、图例以及方向等等的地理要求进行研究、绘制,促进他们认知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加强。

3.通过情景教学来创设地理教学氛围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死气沉沉的现状,也就是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作为地理老师,一定要善于抓住学生们的特点,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来为学生创设课堂环境,这样才能使中学生的学习高涨,知识的吸引率也会更高,而且更不要把对地理的学习局限在小小的课堂之上,可以让学生走出来,接触大自然,看到真实景象的存在,增强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真实感。比如,在学习经线和纬线时,为了让学生对经、纬线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可以把他们带到操场上进行排队,然后告诉他们,横排的学生是经线,竖排的学生是纬线,如果要找一个城市就要找到这个城市经线与纬线的交点,再读出它们的经、纬度就可以了,这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收,而且印象也会更加地深刻,在这样的氛围下,更能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可以轻松、自然地进行交流与互动,提高地理教学的高效性。

三、构建初中地理高效生本课堂的注意事项

1.多媒体教学不等于欣赏课

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媒体制作技术也越来越精致,有些课件的制作就像是在欣赏电影大片一样,如果老师在这样的多媒体课上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就会使学生本末倒置,忘记了地理学习的根本任务,而只顾着欣赏美丽的图片和各种超强的音响效果,再加上互联网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大多数的教学课件都可以在网页上进行直接的下载,这为老师教学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促进了老师惰性思想的萌发,使一些老师直接用拿来主义的作风对学生进行课件的使用和讲解,没有自己的风格,也不适合学生的特点,这样的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根本起不到良好的作用,需要进行大力的查杀。因此,多媒体教学为高效生本课堂带来益处的同时,更要防止它的不足之处制约地理教学的发展。

第4篇: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是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而“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真正解放学生、解放自身。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一切围绕学生的学习,一切以学生为根本,人人参与学习过程。课堂上目标达成度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律,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一切,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通过高效课堂,学生既能有效掌握知识,又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既能学得愉快,又能学有所成。下面本人就谈一谈对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一点粗浅的认识。

    1、以问题为抓手,激发学生的思维

思维来源于问题,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学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我们的水资源”时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①你家的节约用水状况怎样?②你的家乡存在缺水问题吗?③你知道我国正在兴建的“南水北调”工程吗?在学习“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时提出让学生了解所在社区或村子金属废弃物的品种、回收情况、回收价值及金属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问题,提出如何加强金属废弃物回收的建议并写出调查报告并进行交流。学习“溶液的酸碱性”时提出让学生了解学校附近若干水样并用PH试纸测定它们的酸碱度。学习“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时提出让学生了解若干种食品包装袋,统计相关的食品中使用了哪些食品添加剂,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论。学习“生物微量元素与健康”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家用食盐,观察其包装袋,看是否加碘,并设法进行检验等等。当然,问题的设置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并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的思维大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以实验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教师如何运用好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因此,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从而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就尤为重要了。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第一次接触化学实验,那种因新奇而产生的兴奋劲头,更是在那成功的瞬间而达到了空前的高涨。如在讲“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时(所需器材:大烧杯、薄铜片、沸水、玻璃管、钥匙、白磷、红磷)先不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思考如下问题:①为什么放在薄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②为什么放在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而放在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③那一根玻璃管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白磷是否燃烧?同时在化学课上增添一系列趣味性实验,如:“喷雾写字”;“魔棒点灯”;“自制汽水”;“烧不着的棉布”;“斩妖除魔”;“自制简易净水器”;“从花中提取酸碱指示剂”;“自制叶脉书签”等等。随着向学生提出一系列实验的疑问和趣味实验,使学生觉得现有的知识不够,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化学科的决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以情景为抓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5篇: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3-0058-02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 “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 “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数学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一、有效课堂教学源自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利用媒体展示教学图片、讲数学故事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时,按照教学预设先出示小动物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中有两种动物,小白兔有三组,每组有两只在一起玩;鸡有四组,每组有三只在一起吃东西),再向学生提问:“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你打算怎样解决?”一个学生提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算式是:2+2+2=6(只)”。我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让他坐下。这时还有学生举手,我让另一个学生接着说:“鸡一共有多少只?算式是:3+3+3+3=12(只)”。我再问:“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想了想说:“4个3相加得12,我看到图上每堆有3只鸡,那么4堆就是把4个3加起来得12。”呵!他把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的意义也说出来了。我接着问:“那有没有不同的方法?”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手说:“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我写的算式是2×3=6(只)”。几个学生附和着说:“嘿!我也是2×3=6(只)”。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那些写了加法算式的小朋友就一副不明白的样子。我笑了,告诉学生:“几个几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又有学生举手说:“鸡一共有多少只?我写的算式是3×4=12(只)”。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有的问:“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有的问:“3、4、12分别表示什么?”有的问:“×是什么号?怎么写,怎么读?”还有的问:“3×4=12这道算式怎么读?”……

二、对学生实行民主管理

我不提倡那种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做法,因为完完全全把自己交给学生的话,教师就会失去自我,变得不自然起来。学生需要教师的尊重,可由于年龄小,可塑性强,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纠错,这时我就是严格的老师。有时我又要扮演成大朋友,去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如上课时,有学生在下面玩玩具,我不是统统收缴,而是暂时保管,下课后归还,并嘱咐学生以后上课别再玩了,教师遇事多以一颗童心去理解学生,就会受到学生欢迎。

三、选择适合学生的多种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方式

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和呼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要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传统教学注重结论,而现代教学强调过程,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重要,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以,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从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运用学生的视觉感知,让学生去看、去想

儿童记忆材料是以视觉加工为主的,学生更喜欢生动直观、色彩缤纷的图画、图片。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刻地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如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以图增趣,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画资料,将看图和学习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要合理地运用这些图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鼓励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提出数学问题。

(二)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去说、去问

课堂教学时,教师除了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去看、去想,还要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大胆地去说、去问;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从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提炼出对数学模型的认识,通过学生的口头语言,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例如,教学比较“高矮”,先呈现两位小孩帮助一位盲人叔叔过马路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再“说一说”谁高、谁矮;接着让同学间彼此“比一比”身高的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观察并领悟到比身高的要领和规则,再进行实践体验;最后“做一做”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绳子或路线的长短、书的厚薄等进行推理、判断。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索或小组合作的成果都需要在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又如:在教学“分苹果”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教师根据学生的积累自编了一首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然后让学生边读儿歌边表演,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这样的教学方式,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遵循儿童的学习规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去玩、去动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教学应顺应学生的天性,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来设计教学,将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智慧老人”、 “淘气”、 “笑笑”、“机灵狗”引进课堂,以学生喜欢的“打靶开花”、 “击鼓传花”、 “找朋友”等游戏展示活动内容,或以闯关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情感得以交流,个性得到张扬,自主、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教学轻松活泼,学生学得扎扎实实。

(四)活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去听、去悟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师要立足于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开发、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课件。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静的变成动的,虚幻的变成真实的,既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来,课堂也“活”起来。

四、课堂内容当堂消化

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做到“堂堂清、日日清”,不让学生留“尾巴”,不把希望寄托于课后死记硬背。尤其是数学学科的教学,不少教师喜欢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讲习题,讲得学生“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何来效率?我在讲需要记忆的定义时,不是在课堂上“蜻蜓点水”,让学生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机械记忆,而是在课堂上给出限定的时间让学生快速记忆,然后通过一些相关练习进行运用、巩固。这样学生既能享受到快速记忆带来的成就感,也能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高。

第6篇: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 教学内容 预设 生成 效果 学法指导 课堂管理 意义

一、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一)备课求“实”-----预设、生成,相辅相成。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家编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内容单一,片面,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有效的预设应促进课堂上的有效生成。有位老师在教学《长城》一课时,做了这样一个预设:他出示课件,向学生饶有兴趣地介绍长城的结构。后来评课时有人问他为什么做这样的预设,他支吾地答道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城的构造。像这样的预设就属于无效预设或低效预设,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如果我们让学生在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的长城的各部分,如: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并在图上注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各部分的作用。充分了解长城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进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促进学生情感思维的形成,这样才是有效预设。

有效的预设应有教学梯度,而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它应促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前不久,听了一位老师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课堂导入之后,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如果让你学该学什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再让学生回答。大家不难想象,整个课堂大部分学生不知所云,不知从何应答,整个课堂显得杂乱而沉闷。究其原因,是其过分注重课堂的生成而忽视了有效预设,致使教学无法向纵深发展,时间也无法掌控。如果采取课前先下发探究表,课堂上教师依据问题难易程度梯次推进课堂教学,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课堂求“活”------形式、方法,把握有度。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1、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依据时间标准选择教学方法。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一)高效课堂的构建,使原来死气沉沉的传统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高效课堂采用新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一切,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能力。

(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想中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议中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答能力,“演中学”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

三、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一)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二)准确地教材把握能力。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四)机智的课堂环节把控能力。环节的设计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

四、存在不足及困惑

(一)课堂活动要求容易养成难。高效课堂让老师少讲,学生多学、多说;老师先不讲,只是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内容,学生要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索取,学生要动起来,还要在同学面前讲出来。学生要从过去的观众变成演员、当事人,要重建一种新的课堂秩序,要克服人类最大的弱点“惰性”。学生的规范变成习惯,需要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做,需要老师坚持点评,采用合适的评价。让学生发生质的飞跃这一过程需要长期的培训。

第7篇: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

一、采取得力措施,构建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源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力,即看教师是否从根本上找到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构建高效课堂。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七种措施来构建高效课堂: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

当然,这些措施在使用的时候,还要求教师能够因地制宜,不可机械生硬地套用,要考虑到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情,这样作用会更加明显。

二、研究课堂教学导入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把握了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理念,紧贴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验和反思,提高了对学生思想、情感、智慧的挑战性和吸引力。教材选取了具有深厚生活底蕴、很强感染力、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素材,并以美的方式呈现,使其可读性、趣味性、灵活性、针对性都很强。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学校和学生的生活背景等实际情况的不同,教师应精心筛选教材中的素材、案例,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并巧妙利用,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使其感受到愉悦,体验到成功,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课堂导入方面,我曾经尝试过下列方法:

1.巧用名人名言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悟、明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不少的名人名言,教师应有选择地利用,还可进行补充。例如,我发动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收集有关挫折的励志名言。结果,学生在课堂上高兴地展示、朗读名人名言,效果显著。学生共收集了几十句有关挫折的名人名言,如“不经历风雨,哪会见彩虹”“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苦难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等等。这不仅帮助了学生感悟明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让学生积极参与了教学,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2.谚语或俗语通俗易懂,最易让学生理解、接受。例如,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团结合作的谚语,学生收集了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心齐,泰山移”“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人难唱独板腔”“柴多火好,人多计巧”“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只蜂酿不成蜜,一颗米熬不成粥”“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等谚语。这样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谚语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理解、感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如,在《走进法律》的教学中,我利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失足成千古恨”“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等俗语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明白了道理。

3.巧用歌曲创设情境,渲染气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歌曲作为一种艺术,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而喜欢唱歌、听歌又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利用歌曲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陶冶情操,是常见的一种好方式。例如,在《团结就是力量》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欣赏《三个和尚》这首动画歌曲,学生兴致盎然,并跟着唱了起来。“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你说这是为什么?”歌曲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课中,我又让学生欣赏《团结就是力量》这首雄壮、高昂的合唱歌曲,学生激情飞扬,齐声高歌《团结就是力量》,创造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地升华了情感。这样,少了说教的成分,多了情感的渗透。

4.巧用学生身边的榜样、小故事等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身边的榜样最具说服力,也最能够起到影响、感染作用。在新课堂的教学中,只要教师用心挖掘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并进行有益的探索,一定会有收获的。

三、注重写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因此,我特别重视写教学反思。

我从事了多年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才能收到实效。同时,我还思考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究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要付出更多的爱。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学生需要教师的抚慰,盼望教师的理解和宽容,因此,教师的言行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和学生相处时,教师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要面向全体学生。我相信,教师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和自身的人格魅力,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到学生的爱戴。我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就能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第8篇: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

在生态英语课堂整体教学过程中,语言学习是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为了使英语生态课堂得以平衡发展,实现学生英语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化英语课堂整体教学应注意语言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性。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保证,语言技能既是英语教学的内容,又是巩固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平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综合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大量听、说、读、写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来实现。在日常教学中,利用课文进行综合训练是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途径,这样的训练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只要运用得当,是非常有效的[1]。《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Task板块和Project板块,都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有效结合。比如,项目活动(Project)是一种开放性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协作,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他们自己选定的课题。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一方面使得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创造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技能的机会。因为在项目活动实施的初期阶段,学生要进行讨论或协商,听和说的活动较多。随着项目的进行,学生的四项语言技能都得到充分展现:为项目活动准备背景资料、书籍等需要读,讨论、采访时需要听和说,而做笔记、完成报告等则需要写。项目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四项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项目活动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语言能力(如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2]。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通过每一阶段具体任务的完成来达到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任务,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训练[3],使外语生态课堂得以平衡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得以可持续发展。创建英语生态课堂,需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一、生态课堂中,要注意“教”与“学”关系的多边性

教与学的多边性可以改变教师的“权威”地位,教与学之间是开放和谐的,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同时将教学中心放在寻找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上,这样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实现教与学的多边性,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帮助学生积极探索学习策略,通过教学反思实施有效教学反馈,用以指导实践,同时结合教学实际对教学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进行全面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比如,《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Reading板块的“阅读策略”和Self-assessment板块的“自我评价”都可以营造师生之间互利共生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实现“教学相长”的生态意蕴。

二、生态课堂中,要注意语篇教学的整体性

调查发现,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单词的释义和句子的语法结构的分析比较多,这种“自下而上”的教学方式对初学者来说非常必要,它有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对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英语教学若仅仅停留在词、句分析和理解的水平上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英语教学在词、句教学的基础上,要发展语篇教学。语篇教学是把文本作为一个整体阅读和理解,教学的程序是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4]。 语言知识不等于交际能力,但知识可以转化为交际能力。这种转化不是自发的,而是在解读语篇、理解文本和建构意义中才能发生。教师要利用上下文在语义上的连贯性,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使得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输入并贮存在自己的记忆中,需要时可以调用。

三、生态课堂中,要注意语言文化的融合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从教材的文本中了解了一些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知识和中外文化差异。但是学生所学到的这些文化知识主要是显性文化,而对隐性文化(外国文化的深层文化)知之甚少,而隐性知识对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文化教学不是教学生记忆一些文化事实,而是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课堂生态观指导下,创建开放和谐、多维互动的生态英语课堂,不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实现高中英语课程目标的需要。它有利于从全新视角考察高中英语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现状和优化举措,实现高中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能。

【注释】

[1][2]何锋.进行综合训练培养语言能力[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12).

[3]何锋,章玉芳.落实英语课程目标,优化英语教学和评价[J].江苏教育研究,2012(5C).

第9篇:高效课堂教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历史 课堂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 创新

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加深了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了学生各种学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1. 利用当前热播剧主题歌和学生感兴趣的歌手导入新课。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时,课前播放电视剧《汉武大帝》主题曲视频,接着呈现本课主要历史人物汉武大帝的历史功绩,用鲜明的字体出示大一统的具体措施,学生对本课知识点就一目了然了。而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0课《明清时期的经济》一课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歌手周杰伦的《青花瓷》导入新课,学生一下子就兴奋起来,跟着哼唱,由瓷器的发展自然地引入明清时期的经济,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 欣赏新闻视频,利用谈话式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从社会热点问题直接切入主题,再把学生视角由现代拉入古代,听新闻、看图片,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架起现实与历史之间的桥梁。

3.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原则。必须改变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限制了部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放下架子,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堂,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看问题,那样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培养“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一点,可以采用情境假设法、角色扮演法等方式。如讲《左宗棠》时,我采取讨论的方式,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然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左宗棠,你该如何?让学生积极讨论,课堂效果良好。当然,还有很多的方式,如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就某一个专题分组开展辩论赛、编排和表演历史短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学唱历史歌曲、举办故事会、撰写小论文等,都会让学生感到有趣,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1. 温故知新。课前3分钟让学生安静下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前面学过的内容,然后回答。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都具有概括性,并且对当堂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做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2. 自主学习。导入新课后,让学生以教材为依托,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结合导学案读课文文本,在课本上画出重要知识点,然后快速填空,把导学案填空题补充完整,并让学生自主归纳知识点。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归纳了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引起当时商品经济的活跃,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基础。

3. 合作探究环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中最忌讳的是只有少数同学参与,小组内其他同学看热闹。这不仅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还浪费时间,扰乱了课堂秩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必须做到几点:(1)选取能引起探究兴趣的材料,材料的选取要有利于调动合作学习的兴趣,要确定合作的适当方法,培养合作精神;(2)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小组成员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让小组成员都动起来,小组成员既互相配合,又在分工合作中承担自己的责任;(3)合作形式多样化,可以是某一主题,也可以设计为历史故事会、辩论会、专题资料收集等。

4. 当堂检测环节。这个阶段要用10分钟左右,事实上这是师生互动的环节,教师通过提问问题,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经过当堂检测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巩固当天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纠错。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多媒体技术不仅能直观地体现历史学科丰富生动的特点,而且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历史理论和历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