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与生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原则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该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学好这门课有助于学习心理学的后续课程,有助于学习其他的教育理论和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知识、抽象内容比较多,对于“教”和“学”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学”,相对说来难度更大。因此恰当的通过教学模式、方法、优化课程资源等,能促进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坚持的原则
1、明确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该学科的学习,应达到三方面目标:
(1)认知性方面。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课程,使学生能了解每一章的心理学知识脉络,认识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识记理解普通心理学重点、难点内容;学会运用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解释现象;
(2)技能性学习方面。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运用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将普通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际,提高学习管理心理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生活态度、求实科学态度、宽容人生态度。价值观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
2、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原则
对教学内容的教学,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以促进理解与应用。运用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也包含讲练结合思想。理论与实际包括学生整理笔记、做习题、做小论文等。做好学生的体验活动。
3、教学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理论的传授的原则
普通心理学处在“入门”的地位。所以注重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基本原理的传授的原则,有利于学习心理学其他分支课程,有利于学习的正迁移。
4、坚持教学过程的教学互动,发挥双主体的作用
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既不单纯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也不过分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为此教师要系统、准确、有深度地掌握好教学内容,学生要在学习中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才能做好学习过程的主体。
5、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运用心理规律进行教学的原则
知识是无限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运用思维、记忆、强化规律、学习理论等促进教学。
6、重视学科发展前沿的介绍
心理学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各个学科都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成果,如情绪对认知与行为的影响、智力理论的新发展和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技术的进展等。
二、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学质量,普通心理学课程,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讲授内容的不同进行教学。
1、在讲授中“分析、案例、互动”相结合教学模式与方法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重点是每一章的基本概念及规律等。所以要细致讲解分析概念与规律、分析概念与规律的每一部分内容;使学生对心理学概念、规律、原理、理论有所理解。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直观性,所以运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解释一定形象化、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互动了解学生的理解。
2、体验、讨论、教师导向结合的教学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叫学生进行讨论,对某种理论或某些有普遍性的问题组织专题研讨、写课程小论文,既可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也可以使学生加深了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理论地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的职能是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导向。
3、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扩大学生的视野,既补充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为学生学习知识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基础,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的机会。另外,每章讲授结束之后,适当安排作业与练习,巩固学习效果。布置各种不同的作业,如案例分析报告,评价报告等。
三、课程资源的建设
1、精选教学基本内容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叶奕乾等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春兴主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张述祖著《基础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美)格里格·津巴多著,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这几本书比较经典。 教师在仔细阅读基础上,形成一个有层次、有系统、有深度、有逻辑性的,既有实用性又有学术性教学内容。
2、增加大量的研究资料与图画资料
为学生的学习增加有趣的与形象性材料。
3、关注新成果
增加反映学科新成果的内容。
四、课程考核体系构建
科学的考核方法既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又能使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考试内容应注重考评学生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既要能够考评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评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知识能力的考评。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教学中,我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如生物标本制作,小论文的撰写,创意作品,还与开展昆虫名称的认识比赛。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统考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2006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生物课教学中的趣味教学》获禅城区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并在学科论文交流大会上宣读,创新活动设计方案获禅城区2006年度一等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区镇有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对象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最为根本的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有着自我觉知的人,因而研究对象并不是被动的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主动的建构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建构心理世界的过程中,文化环境提供了意义资源。因此,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也应该与自然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必须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特征,确定适合的研究程序与研究方法。’
2.2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
根据前述有关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心理具有文化的属性,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在大学校园中,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而形成的校园文化,其文化环境存在的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都是其他社会亚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校园文化对于处于其中的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更为显著。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理,才能更好地发掘校园文化中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1、物质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依据有关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个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为我们提供直接而真实的感觉刺激,即环境信息。”2个体在通过所有感官获取环境信息的同时,其心理也会受到环境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就有不同环境对人心理的造成不同影响的描述,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在“阴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环.境里,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但是在“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邻游泳;……”的环境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心旷神怡,宠辱不惊,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物,田浩.文化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变革[D].长春:吉林大学,2006,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国防工业出版社,19%:164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质环境的光彩、颜色、声音、温度、形状、构造等等,或多或少都会对处于其中个体的心理产生影响。以色彩为例,红色使人朝气蓬勃、充满生机与活力,但容易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黄色使人感到温暖、轻快、镇定,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蓝色使人感觉恬静、柔和、凉爽,可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绿色寓意生命、希望,象征和平、自然,给人清新的感受,能调节神经系统,活跃思维,消除紧张情绪。白色清纯、素雅,让人感觉安全,利于静心休养,镇定烦燥情绪。整体而言,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感到心情舒畅、愉悦,并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丰富审美表象,促其审美情趣的高尚化,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相反,昏暗、脏乱的教室则会让学生感到烦躁、甚至厌恶。
2、群体心理作用
群体是指“一群人有共同目的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人群集合体”’。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们结成的各种群体,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处于各种因素不断互相作用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因此,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动力整体,是一个系统,其中某一部分的变化也会导致其他部分的状态发生变化;群体的行为通过协作活动所产生的力量,会超过各个人单独活动的力量总和。这是因为群体具备将个体力量聚合成新的力量的功能,其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这表现在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群体规范的影响、群体压力与社会从众行为等。而在大学生群体中,上述影响具体的表现为大学生群体能够满足学生个体的心理需要,产生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和塑造功能。任何群体成员都有许多需要,有些需要通过学习可以得到满足,而有些需要则必须通过群体来满足,例如,安全需要、自尊需要、交往需要、归属需要、社会化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等。一个学生当他属于某一群体时,会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产生一种归属感,特别是在涉及到群体利益和荣誉的情境中给人产生更为强烈的归属感。大学生群体具有认同功能,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对成员有吸引力,而个体也往往自愿接受这一群体的影响并与其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心理倾向;个体的思想、观点、情感特征、行为方式和具体业绩等若符合群体的要求,便会得到群体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又会强化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业绩,增强自唁心,推动个体前进。大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还有塑造功能,按照规定要求评价各成员的言行和成绩,规范各成员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个体可以通过群体实现个人力量所不能胜任的事情,可以相互勉励,共同进步,相互关心照顾,解除精神上的空虚和无聊以达到健康心理。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主要来自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特别是来自于他所属的群体,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受到他所属群体的巨大影响。这说明群体价值趋向、群体心理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多么的重要。群体心理的形成后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群体内部变化引起群体局部或整体变化外,外力作用对群体心理亦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对可塑性较强的大学生群体。而校园文化恰恰是这样一种非常有效的外力,它能够营造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大环境,通过影响、引导大学生群体,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终目的。 3、环境因素对创造性行为的影响
创造能力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且是较高层次的一个方面。从创造性来分析,人类创造性的生态学理论研究者哈弗林顿通过多阶段的分析,提出了两个平行的生态系个体资源与生态资源。前者指的是个体的认知技能、人格特质等,后者指的是对创造性具有影响的环境性因素,如关于智力的、审美的社会标准,合作与竞争的形式,信息与训练的获得等。当然,在本文中我们关注的是生态资源,即环境性因素。哈弗林顿认为生态资源对创造性加工产生影响的机制是匹配,创造加工对创造活动的个体与环境提出很多要求,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创造性就不可能产生。生态资源主要是通过促进人格资源的表达而发生影响,如果创造性活动要求个体具有勇气,而生态资源具有鼓励勇气的特征,人格资源的要求获得满足的程度就更高。哈弗林顿认为创造活动一般受到心理社会的利益追求的激发,有必要进一步去构建这种动机关系。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说,对于创造性加工活动,个体资源与生态资源是两个平行的生态系,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生态资源即环境因素蕴含与创造性活动要求匹配的资源,促进个体产生动机,利用个体资源,实现创造性活动。心理健康与成长对环境提出要求,环境的好坏,将影响学生适应和改善环境的动机和方式,从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2.2.2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功能体现
1、陶冶功能
校园文化的陶冶功能,主要是通过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与精神环境来感染情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首先,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可以让身处其中的校园主体有意无意间受到感染和影响。鸟语花香、浓荫蔽日的校园环境,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整洁的教室、明亮的光线,会使人心情恬静、舒畅;年代久远的建筑、前辈大师的塑像,让人心生敬畏与自豪……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非常重视校址的选择,他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认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基于这种看法,他提出了选址建校的五项目标:“一要雄壮,可以令人兴奋;二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三要阔大,可以使人胸襟开拓,度量宽宏;四要富于历史,使人常能领略千百年以来之文明,以启发他们光大国粹的心思;五要便于交通,使人常接触外界之思潮,以引起他们自新不已的精神。”
其次,人性化的制度管理,可以让被教育、被管理者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并影响他们在将来处理事情时的态度和做法。在对校园主体特别是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与单纯的批评教育、生硬的管理者姿态相比,激励、引导等方式、亲切的朋友的角度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不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可以在平心静气中实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并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接受对方的教育或管理。并且这种人性化制度管理方式还会影响被管理者的处事态度,使他们在以后处理类似事情的时候,也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和人性化的方式。
再次,校园精神环境对大学生的陶冶作用更为明显。校园精神以大学精神、学风、教风、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起指导性的作用,给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以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学风踏实严谨,就容易形成刻苦好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实事求是的品格;人际关系融洽,就能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温暖以及帮助他人的快乐。校园文化通过各种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精神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于潜移默化中感染了情绪,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陶冶教育,是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2、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校园文化所建立起的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影响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心理,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通过各种文化活动,逐步把学生引导到校园文化所确定的价值目标上来。从社会大环境的角度来看,尽管大学生的主要生活限于校园以内,但校园的开放性、网络的盛行、学生自主性的增强等因素的存在,使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有增无减。对于来自国内社会甚至国际社会的各种新观念、新思潮澎无不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反思,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他们的价值取向。而校园文化便成为社会文化作用于大学生的缓冲带,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对社会文化中的各种观念、思潮进行正确的评价、鉴别、取舍,引导他们提高认识、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最终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价值取向。从校园建设的角度来看,每一所高校在追求发展的既定目标之外,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有的严谨务实,有的自由活泼。不同的文化气质和行为方式在有形无形中也会影响、引导学生个体形成相近的文化气质。例如,“各高校围绕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各自的发展目标而开展的各项创业活动,广大师生在实践中所体现的创业精神,对每一个学校成员都是一种鼓励,一种爱校、建校的动力,对新进校的学生、老师更是一种召唤,一种要求,一种期望,使他们很快地接受高校文化的引导,认同高校文化中包含的团体意识和价值理念等。”’ 3、塑造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塑造功能体现在能力塑造和人格塑造两个方面。一方面,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他们各自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大学生求知成才、开展社会交际、锻炼能力、提升自我等各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文化所创设的优美的物质环境、和谐的制度环境以及良好的精神环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影响和熏陶,对他们良好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塑造力,使他们能在轻松偷快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自然地塑造健康的人格。
4、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凝聚功能,体现为校园文化能够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向心力,一种团结一致的合力作用。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体现在校园精神文化上。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它主导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与具体形态,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的区别主要就是校园精神的差别。居于校园精神文化最深层的是校园人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它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学校师生员工共创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校园精神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认识并体验到彼此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会使生存于同一所学校的人们彼此之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进而升华为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从而把大家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并生动地以“交大人”、“清华人”自居。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理想目标,就是使身居校园中的大学生们时时处处感受到师长的爱护和集体的温暖:同学之间,大家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师生之间,学生尊敬师长,老师爱护学生。而在他们将来走出校园后,又会以曾经身为这所学校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会为维护母校的声誉、为母校争光而努力奋斗!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得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校友都自愿地、积极地团结起来,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而奋斗
2.2.3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1、影响方式的潜隐性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机制,既包括了能动的理性因素,同时又包含着被动的感性知觉因素,并以非理性的因素为主。校园文化往往具有规范性,但具体的规范与管理方式更多的是潜在的,不具有强制性。这种潜在的教育方式将具体的教育目的隐含于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育者的教及自己的学都没有明确的意识,而是在无意识中接受到教育者所要传导的意义,教师是通过无意识强化的情感共鸣影响学生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从而能够绕开意识的障碍,避免了学生对说教式教育的反感和抵触,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同时学生以被尊重的主体角色进行交往,体验着参与者的价值感和自尊感,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产生深刻的激励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使学生毕生难忘,而且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2、影响范围的全面性
不同于某种制度的制定或者某一模式的选择,校园文化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伴随着某一所高校的建成而逐渐萌芽、发展起来的。校园文化涵盖了学校课堂教学内容以外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存、无时不在。它不仅涵盖了以校园建筑为主体的整个校园景观,也涵盖了教室、宿舍、食堂的特殊的文化氛围;不仅涵盖了教学系统,也涵盖了行政和后勤系统;不仅涵盖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也涵盖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涵盖了历史传承的校园精神,也涵盖了新形势下学校制度文化的创新……校园文化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它与生活、学习于其中的大学生的密切关系,任何一个在校生几乎无时无刻不与校园文化发生着联系,受其影响;同时这种广泛性也使得校园文化的影响波及学生生活、学习甚至休闲的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渗透式影响,也要求教育者们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更加全面、精心的控制和设计。
关键词:大提琴 表演怯场
大提琴演奏者大都是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笔者通过长期地大提琴教学实践,对学生在演奏中暴露出来的普遍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演奏得非常熟练的曲目,在考试和舞台表演中却往往不尽人意。其问题根源是舞台表演心理因素造成的,即“怯场”。“怯场”已经成为大提琴演奏者舞台表演的严重障碍,因而有必要深刻地揭示怯场心理产生的机制、危害、并找到解决办法。
一、表演“怯场”的概念
“怯场”是指在比赛和类似比赛性质的活动中,因为环境的变化,学生出现不适应状态,从而表现出过分焦虑、恐惧和逃避等心理状态。大提琴表演“怯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会出现手指和手臂僵硬、心跳加快、思维空白、节奏不稳、呼吸不顺等症状。心理学家在对焦虑情绪的研究认为:适度的紧张情绪对于心理素质好、应对能力强、准备充分的人,会产生积极效果、超长发挥;但是过度的焦虑情绪且不能自我控制,就会出现反效果。
二、表演“怯场”的影响因素
(一)表演“怯场”的表现
“怯场”是音乐表演中的一种“常见病”,在大提琴演奏中普遍存在,一些艺术家如卡萨尔斯、马友友等,都会出现舞台紧张,这是人类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反应。
心理表现:演出前情绪过度紧张、焦虑、心绪不宁、恐慌害怕,演出后会出现心理活动暂时中断,严重的甚至出现思绪混乱并出现了晕场现象。生理表现:脸色苍白、手脚僵硬、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汗腺分泌过盛、活动能力和记忆能力大为下降,甚至瞬时记忆失常,脑中出现乐谱空白,使演奏效果大失水准。
(二)表演“怯场”的影响因素
心理学家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内倾型”性格的人重视主观世界,性格孤僻害羞、沉默寡言、缺乏自信,这种性格的人很容易怯场。由于性格上的特征,他们很在乎别人的评价,对于遭受失败的反应也比其他人强烈。人们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心理因素的作用, 表演艺术对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有些学生在准备或参加表演过程中信心不足,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怀疑,尤其是篇幅较长的或曲式结构不清楚的。例如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第一组曲前奏曲节奏相同,音乐线条流畅,只是音高发生变化,从而使得背谱更加困难。生理因素是先天条件非本人能改变或左右的。大提琴的表演技巧是建立在基本功掌握上的,对于基本功的训练,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进行。
三、大提琴教学过程中如何克服表演“怯场”心理
(一)技术水平的提高
首先,对于大提琴演奏者来说慢练是提高演奏技巧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乐曲中出现的技术性难点段落要进行强化练习,要慢练、有目标、有方法、有步骤和指导的练习,做到生理与心理的统一。
其次,学生要学会如何让练琴的质量事半功倍。练习时应找出最容易出错的片段细练。难点解决了,再连贯全曲,这样才会事半功倍。除此之外,还应练习一些有着相同技术难点的练习曲,使之在任何组合下都能熟练流畅地演奏。教师在选择曲目上,要根究学生掌握的技术水平以及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来进行选择。这样演奏者对掌握技术性乐段的自信心加强了,紧张的心理状态就有所减轻,“怯场”的现象就会减少。
(二)增加自信心
大提琴教学是“一对一”的教学形式。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教师在教学阶段,要多对学生进行激励,不要一味的指责,少否定多肯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专业上老师道高一筹,但在生活上应该爱护、关心与尊重学生,形成健康的师生关系。从心理学分析,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积极参与活动的心理倾向。教师可以从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入手,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让学习音乐成为积极、轻松、快乐的事情。
(三)心理技法的运用
当我们在演出和考试中观察到学生怯场的表现后,我们就应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原因,运用行为法(脱敏法、强化法、放松法)、暗示法等心理学技法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怯场”这一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着演奏者的音乐表现。大提琴演奏怯场的很多因素是因人而异的,不同个体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要想使舞台演奏更加成熟,就要结合自己实际找出问题所在。因此,要克服“怯场,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并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表演中的各种问题,把自己生理、心理调整带最佳状态,从而达到最完美的演出。
参考文献:
[1]徐孟东.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D].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刘瑾.萨蒂研究:风格、技术与价值[D].上海:上
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3]娟.普罗科菲邓夫《古典交响曲)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为了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自己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丰富多彩的生物课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人类在享受日新月异的社会带来的高效、舒适与文明的同时,却由于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竞争与日俱增和压力舒缓渠道的匮乏,越来越多的人遭受到抑郁症的折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全球抑郁人口多达1.2亿人,抑郁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有关统计显示: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经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每年给中国带来的经济负担达到了621.91亿元。大学生承受着诸多的烦恼与困惑,在社会优势群体的光鲜外表下,心灵的迷茫很难得到公众的真正理解,“郁闷”已成为大学校园中最流行的口头禅。我国学者对青少年抑郁的研究显示,大中学生抑郁检出率可高达18%—36%。抑郁情绪导致大学生学习、交往、生活方面遇到障碍,自伤、他伤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引导大学生关爱自我,走出抑郁倾向,建立和谐的身心健康机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二、大学生常见轻度抑郁倾向的特点
大学生轻度抑郁倾向的常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认知偏差,倾向于以消极的角度看待人和事,对现状有所埋怨。二是情绪低落,闷闷不乐。三是社交退缩,对学业与生活表现出无所谓,不感兴趣。尽管这些表现一定程度上与抑郁症有类似之处,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未达到抑郁症的症状标准。因此,我们称之为轻度抑郁倾向。
大学生轻度抑郁倾向在不同的年级、性别、环境间具有显著差别。
1.不同年级的学生抑郁倾向存在显著差异。
大一新生的抑郁程度最高,主要原因是未考上理想的院校或专业、远离家乡生活不适应、不适应社交圈变化、学习内容与方法的变化等。其次是大四,主要原因有就业压力、处理大学恋情等。大二和大三的抑郁程度较之前两个群体较低,且大二和大三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2.不同性别的学生抑郁倾向存在显著差异。
抑郁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女性抑郁患者是男性的两倍。女性经历悲伤时会想到可能的原因及其对她们感受的意义。相反,男人则试图通过集中注意于其他事情或者投入体育运动来积极地分散自己的抑郁情绪。
3.大学生抑郁情绪与生活环境紧密相连。
大学阶段是人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阶段,大学生仍然处于尚未成熟的特殊阶段,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也可能引起抑郁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影响程度较高的十种生活事件依次为就业(升学)压力、亲友死亡、亲友患急重病、恋爱不顺利或失恋、学习负担重、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家庭经济困难、被人误会或错怪、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
三、心理调节对策
既然抑郁倾向的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那么相应的心理调节对策也就应当是多维度的。
1.接受专业心理辅导
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关注,纷纷成立了正式的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培养兼职心理咨询师,开展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为大学生抑郁倾向的调节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寻求专业、半专业心理辅导,学生可以有多种选择途径:一是一对一的专业心理咨询;二是团体心理辅导;三是朋辈辅导。每种方法的效果各有千秋,但都是心理辅导的好方法。
2.参加丰富的校园活动
所谓校园文化,是一种以学校校园特定环境为背景的学校文化精神和氛围。一般来说,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总是通过一定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个体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精神、心灵、性格、素质的塑造。当个体融入到集体中,充分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展示自我才能,获得充足自信,结交一些朋友,具有抑郁倾向的学生往往就会变得乐观、开朗。
3.自我调节
(1)运动法
不同的运动形式可以帮助人们减少压力,放松心情,减轻抑郁情绪,使人们精力充沛,增加平衡性及柔韧性。从总体功能上来讲,运动疗法安全、有效而且简单易行,但进行新的运动项目之前,一定要同医生商议。结合抑郁倾向及各项运动的特点,在此主要介绍四种运动:一是慢跑。慢跑可以改善睡眠,增强体质,愉快心情,还可以净心宁神。二是乒乓球。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全身运动,可以锻炼全身,集中注意力,使人灵活起来。三是登山。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登山是一个相对艰难的过程,同时也在克服困难的同时看到了更壮观、更宏伟、更辽阔的风景。对于具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来说,登山是一次锻炼身体的过程,更是一个锻炼毅力、体验生活的过程,对于他们的消极思维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四是瑜珈。瑜珈的功效之一,便是帮助人放松身与心,以最自然的疗法消除身体的不适。瑜珈的最精深的内蕴不仅在调身,而且在调心;既塑造人外在的形象,又关照人内在的感受,给人一个源自内心最深处的力量。
(2)社交法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抑郁倾向的人常常不愿意与人交往,久而久之就容易丧失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撑。社会支持是指被支持者所觉察到的来自重要他人或其他群体的肯定、尊重、关爱和帮助。研究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不良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损害身心健康。根据刘春梅的研究,大学生感受到来自重要他人的肯定与支持、陪伴与亲密感、满意度主要与SCL一90的抑郁、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维度呈显著负相关;来自重要他人的冲突与惩罚与SCL一90的9个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可见,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大学生抑郁症的自我治疗中要重视良好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与利用。
(3)积极日记法
积极日记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写积极日记,发掘生活中的人、事、物的积极的一面,进而改变一个人消极的思维方式。“每个硬币都有两面”。具有抑郁倾向的人往往只看到反面、消极面,从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与斗志。积极日记疗法的理论基础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环境。建议患者每天自由地书写,不限题材、体裁,不限字数,不予检查,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从乐观、积极的角度看待笔下所写之人、事、物。坚持半年左右,写日记者往往已经学会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对于抑郁倾向的人而言,犹如釜底抽薪,是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的。
(4)阅读法
阅读心理治疗源于古代,流行于现代。阅读疗法是一种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达到修身养性、建立新的认知、调节情绪、重塑行为模式等目的的心理治疗方法。阅读疗法的特点是:治疗目的藏而不露,治疗过程潜移默化,治疗方法温文尔雅。笔者推荐一套用于阅读心理治疗的文集——《阅读心理治疗》,该文集有5本,分别是《大自然是一间疗养院》、《人生一首未完成的诗》、《挖掘你的快乐之源》、《习惯铸造人格》和《音乐的精神分析》。如果能够每天大声朗读一段或优美、或宁静、或恢宏、或幽默的文字,自我调节效果是非常好的。
(5)音乐欣赏法
音乐疗法是一种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治疗方法,是研究音乐对人体机能的作用,以及如何应用音乐治疗疾病的学科。在心身疾病的防治中,音乐疗法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它将成为心身疾病的非药物疗法的主要手段之一。音乐疗法是音乐艺术与医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综合的应用,音乐疗法简便易行,无须特殊设备,在基层医院及患者的家中尤其适用。在医疗资源尚不充分的今天,对提高心身健康,辅助治疗各种疾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使用音乐疗法时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自信自强”,树立康复的信心和勇气;第二是“对症下药”,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音乐,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人士,如擅长使用音乐治疗的医生、心理咨询师等;第三是“随机应变”,根据病情缓和的程度变换不同的音乐。
四、结语
如果一个人的兴趣是单一的,那么他快乐的源泉也就是单一的,一旦这个源泉出现任何问题,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本文所综述的几种心理调节策略,尤其是自我调节策略,既可用于治病,又可用于预防。这些方法不仅无痛无污染,而且简单易行,节约社会资源。在大学期间,如果能形成这些良好习惯,对于人一生的影响都将是长远的,可以为他带来更多的快乐理由。此外,通过运动、社交等活动,还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改善社会支持系统,真是一举多得。我们应共同铭记这句格言:“你不可以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轻度抑郁倾向特点心理调节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快节奏、高竞争与低沟通导致具有抑郁倾向的人与日俱增,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不小的负担。“郁闷”已成为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口头禅。本文作者根据在高校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的实践经验,对大学生常见轻度抑郁倾向的特点进行思考、研究,总结出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参加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自我调节三种对策,特别重点介绍了运动、社交、写积极日记、阅读和音乐欣赏等五种自我调节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建民,杨映兰.浅析大学生抑郁症形成原因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5):148-151.
[2]李双,吴卫东.大学生的抑郁特点及其与自尊的关系[J].宜宾学院学报,2007,(7).
[3][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435.
[4]刘春梅.社会支持系统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4):113-114.
[5]王承清,崔立中.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12):33-34.
[关键词] 外国电影理论 电影研究 发展轨迹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2.016
电影诞生至今,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艺术和商业力量。与此同时,电影理论也与其他文艺理论类似,逐渐成为一种纯理论。
梳理电影理论发展的脉络,可以找到如下轨迹:
1、电影的研究者并非专业的电影理论家,他们对电影的研究只是将电影作为自身研究领域的一个案例。这种情况在电影发展的早期更加常见。
明斯特伯格是出色的心理学家,他将电影作为一个心理学研究标本,以心理作为出发点,从接受的最基础层面“认知”入手,沿着“心理”这一线索,由小到大,通过电影与戏剧的比较,揭示出电影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的可能性。
而俄国形式主义电影理论实际上是著名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们将他们的文学研究的见解运用到电影上来的附生物而已。文学研究的目的是找寻使语言变为艺术品的东西,那么对于形式主义理论家而言,电影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寻使影像能够变为艺术品的东西。埃亨鲍姆从其他艺术中总结出能够使一种形式成为一门艺术的两个特性,即他所谓的“不可理喻”和“语言”,“不可理喻”性和“语言”二律背反。“不可理喻”性对应着内在冲动、个人化、主观化倾向;而语言(艺术的形式手段)的基本功能是“沟通”,必须要他人能够理解。所以在用一种他人能够理解的形式(约定俗成性)去传达个人化的意义,这正是任何艺术存在的矛盾,而电影也正因为这两个因素的存在,而可以成为一门艺术。当然,埃亨鲍姆论述的重心还是放在电影的具体构成上,他分析了电影的基本构成,即画面与画面组接,并且在与文学理论的类比中,划分出诸如“电影语句”、“电影复合句”这样的概念。
另一位跨领域研究却更加有名的研究者是爱因汉姆。同样是心理学家,爱因汉姆比明斯特伯格更关注电影的物理性。明斯特伯格也看到了电影在物理本性上的特点,比如深度感和运动感,但是爱因汉姆却是较为系统的考察了电影手段的各个基本元素与视觉实态的差别,说明正是这些差别使电影成为一门艺术。
2、在电影发展早期更为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各种研究论文只是零散地看到了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
时至今日,电影不同于各种古典艺术的商业特性早已得到公认,而商业性的基础就是大众性。在早期的电影理论中,巴拉兹•贝拉是一位相当清醒的意识到电影的大众性的理论家。尽管他是站在阶级斗争的立场上说明电影艺术的群众性:群体大范围观看以及最重要的因素――身体语言。他坚定的相信这些特点使电影有可能成为全世界人民互相增进了解的手段,进而使各国人民有可能“由于某一共同的事业而团结起来”。
然而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的在早期研究论文中的零散出现更常见的是,早期研究者们通常将电影与戏剧和文学进行比较,从而试图指出电影具有完全独立的艺术特性,因而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包括前面提及的明斯特伯格等人在内的大多数理论家,都在研究文章中或多或少的把戏剧或者文学(更多的是戏剧)作为提炼电影的独特性的参照物。而法国先锋派电影思潮则是这方面的典型。法国先锋派电影思潮的种种实践虽然具有极强的实验性,然而正因为偏激,其电影理论文章却在“深刻的片面”中探寻出了电影可供利用的种种独特形式,比如“光”、“画面”、“画面节奏”……
3、经典时期的理论虽然比较零散,但是理论家们却一直在进行着系统化的努力。
前面提到的爱因汉姆是系统的分析了电影的物理特性上的特点,这些特点使电影与生活和现实拉开了距离,因而可以成为一门艺术。
爱森斯坦和巴赞是系统化努力的两大代表人物,他们同时也成为经典时期的两大代表人物,他们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电影理论的体系,并且影响深远。
作为经典时期影响深远的两大家,他们二人的理论体系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学基点的支撑。
爱森斯坦旁征博引的试图证明电影应该“用富有最大简洁性的视觉叙事来表现抽象概念”,并且“意义”要从影像的“碰撞”中产生。而巴赞却先去追溯人类发明电影的心理机制,然后从他定义的“木乃伊情结”上展开说明电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从而顺理成章的推导出他所推崇的“深焦距”、“长镜头”的电影手段。
4、科学化的努力贯穿电影理论发展的始终。
众所周知,文学和艺术的研究虽然存在着一些模式,但是却无法做到精确量化。然而和文艺理论的发展类似,电影理论的发展也在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下,出现科学化研究的趋势。这一特点不仅在经典时期出现,在当代仍然延续了下去。
从俄国形式主义开始,到当代的符号学、叙事学,甚至意识形态电影理论,研究者们都以一种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电影”这一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他们试图对电影作品及其构成做精确划分和模型分析,试图以一种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电影。
对于电影这种人类的精神层面的现象,要用科学方法做出精确归类是徒劳的,但是科学化的努力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毕竟电影是一种“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与其他古典艺术相比,它具有极强的技术性。此外,有很多电影作品,尤其是类型电影,的确是存在一些可供分析的模式的。
5、在电影的艺术地位确立后,理论成为纯理论,哲学、社会学理论进入了电影理论。
这一点与文艺理论的发展也是类似的。当纯粹的可以直接指导创作实践的电影理论成熟之后,理论的发展就进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这时,理论家们不得不借助哲学的、社会学的、文化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开辟电影研究的新的角度。所以,我们会看到符号学电影研究、女权主义电影研究、意识形态理论电影研究、后殖民主义电影研究。虽然早期的电影研究也借助了心理学等其他学科,但是早期的电影理论家是“兼职”的,他们本来是其他学科的学者,电影只是他们本学科研究中的附属物。而当代的各种综合性的电影研究却是“全职”的电影研究者有意的借用他学科的理论来拓展本学科的研究。
目前,电影理论发展的科学化倾向和综合化倾向仍然是当前电影理论发展的两大趋势。这两种倾向不一定如经典时期的理论那样,能够直接的为实践指明方向,但是却往往能作为一种思潮影响电影创作。
参考文献
1、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护理活动理应充满人文因素,但是目前无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还是护理教育本身,都没有能够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不等于人文学科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它不是仅仅教给学生一些人文知识,而是促进人文学科中内含的价值———人文精神向个体身心的内化。这正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1]
2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2.1护理学对人文精神的重视不够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由于护理学形成于西方近代科学机械决定论盛行时期,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护理学还是侧重于自然科学和技术操作,将护理对象看成有生命的机器而忽视了情感、心理、、社会角色等人文属性,相应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统教育模式,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护理学只有与人文科学相结合,并接受它的社会价值导向,才能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要,这也是护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2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武有祯等已对国内24所院校3年制本科护理所开设的人文课程进行了统计,结果为各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从1门到5门不等,平均2.63门,所占学时数的比例从1.8%到8.4%不等,由此可见,各院校开设的人文科目偏少,课程开设形式不合理,课程设置不齐全。[2]针对此现状,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待于科学、合理地增加人文课程,如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护理伦理学、公共关系学、人际沟通等,保证人文课程在总课时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在增加人文课程的同时,必须精简和压缩传统的生物医学课程,彻底打破原有的三段式的护理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加强学科间内在结构和逻辑上的联系,使护、医、文相互渗透。目前已有部分院校对此作了有益的尝试,提出了“自然科学基础课、人文社会科学课、预防保健课、医学基础课、医学临床课、新型护理技术与方法课”6大课程模块,体现了“突出护理、加大人文”的新型的护理课程结构体系。[3]
2.3专业人员的人文素质不够
我国医科学生高中阶段就被分在理科班主攻数理化,几乎放弃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进入医学院后更是局限于繁重的护理专业知识及相关自然科学、外语的学习,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缺少人文素质的浸润与引导,导致学生认识、理解社会的能力不强。虽然已有不少学者意识到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有不少院校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教师的教育思想、人文修养都存在与现代护理学发展不相适宜的问题。
3构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3.1全面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首先,有计划地举办人文讲座、名片名著欣赏、文艺表演、演讲比赛等,有效地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比课堂教学更切入社会热点,内容更广泛、更新颖,对学生的影响也更深远。其次,营造内涵丰富、生动而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主导文化(第一课堂为代表的学生文化)之外的文化活动现象,它通过感染、暗示、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等,它有巨大的教育功能。[4]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的绿化和规划、校训与学生行为规范的制订、人文景点的设立、教室和实验室的布置等,处处体现人文思想,使学生在良好的人文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再次,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不断增强人际交往与语言表达能力,自觉提高自身人文修养。
3.2构建多层次立体的课程体系
进行大面积人文知识普及教育。开设“人文素质修养”必修课,并在其他护理专业课程的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把“传道”和“授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结合护理学的专业特点开设系列选修课,构成一个比较合理的、完整的人文课程体系。
3.3创新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成功的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因为人文素质教育不是用概念解释概念,而是给出意义在其中得以显现的场所,以使被教育者生成意境。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意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与之相对应的是自学、课堂辅导、计算机仿真/实验研究、论文/设计或实验、社会实践等方式。这样,学习过程就转变成学习—应用—发展知识的过程。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而不是只教授学生人文知识,更不是背诵人文教条。在人文领域,情感体验永远比理论对人的影响大。[5]
3.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
3.4.1加强对专业教师人文知识的培训:护理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应有的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并能有意识地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如生理学和心理学、临床护理与伦理学、基础护理与美学等课程的有机结合,可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文素质教育。
3.4.2充分运用教师的人格力量:有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护士形象的确立,首先来源于专业教师,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往往对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起很大的作用,她们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教师对护理专业的极大热情、幽雅得体的谈吐举止、独到的见解与创新的思想、高度的敬业精神等无时不感召学生、激励学生。
【论文摘要】:罗伯特·舒曼在失去了成为一名钢琴家的机会之后,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音乐,更没有因此而影响他对音乐的贡献。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舒曼则主张"感情论"具有特定的美学内容,带有浪漫主义思潮的深刻烙印。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人对现实生活的心理感受,尤其是情感态度的艺术。19世纪音乐艺术在浪漫注意思潮的影响下进入了“情感美学”,这个时代由崇尚理性转向崇尚情感。舒曼以一句格言概括了这个时代的普遍心理:“理智有时会错误——感情却不会错误”。
一、音乐美的特殊规律—音乐美学
“科学意义上的美学和音乐学,是随着近代人文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在18世纪下半叶才开始出现的,而作为它们下属分支的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当然是在此之后。”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1750年,德国的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加敦出版了以“美学”为名的美学专著第一卷,这是他首次以“美学”为名出版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1784年,德国音乐学者丹尼儿·舒巴尔特首次将“音乐”和“美学”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自此产生了“音乐美学”这个术语。
自从音乐美学这个学科被独立起来,由于人们对此的认识角度和研究角度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虽然人们各执一端,但是这些研究成果都从各个角度丰富了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为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音乐美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在西德摩塞尔的《音乐百科词典》中这样表述过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属性:“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部分……可以按其来源,将音乐美学分为主要两派:哲学家的音乐米学,他们从中的思索出发,也探求音乐;音乐家的音乐美学,他们从他们的音乐出发,力图达到一个总的思索—这是由于本身不同的立场区别所形成的结果……”而日本的神保常彦在《标准音乐词典》里又曾这样表述过音乐美学的属性:“音乐美学,作为关于音乐的美学方面的研究,与一般美学相对而言,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美学。另一方面,当人们把音乐学按体系和历史进行划分时,则又可以将音乐美学看做是按体系划分的音乐学中的美学部门。”虽然上述的对音乐美学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对属性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强调了它作为音乐艺术的特殊性。
音乐美学涉及的内容也相当的广泛,主要有三大体系:音乐美的本体、音乐的审美经验和音乐美的价值,音乐美学与哲学、音乐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哲学的思辩方法是音乐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形态分析学的研究方法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的本质、音乐的构成、音乐的创造、音乐的鉴赏、音乐的价值的一般规律的。”
二、音乐美学中的“感情论”
在西方十九世纪以前的漫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关于音乐美学的探讨大多是在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从十九世纪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音乐美学领域被哲学家独占的时代结束了,音乐家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而德国的音乐家舒曼是勇敢地进入这个领域的先行者。
情感论音乐美学作为欧洲一种源远流长的音乐美学流派,成为十九世纪最主要的音乐美学思潮。情感作为音乐的内容,决定了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舒曼就将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取向表达的非常鲜明,他说:“只能够发出空洞的音响,而没有适当的手段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乃是渺小的艺术。”在西方的音乐美学史中称舒曼是个“感情论”者。因为在舒曼大量的音乐评论文章里都贯穿着“音乐是感情的表现”这样的一个观念。舒曼身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音乐家,常常把现实同幻想对立起来,在艺术中为自己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用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幻想的世界里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和感情上的慰籍。用舒曼自己的话说就是:在艺术的幻想中寻找现实的幻想的代替物。在舒曼强调的感情表现及其所具有的幻想因素之中,有很强烈的主观性。“这不仅表现在他的音乐别注重个人内心生活和感情世界的发掘,而且更体现在题材本身常常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有直接的关系。爱情往往在这种经历和体验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是他艺术歌曲中的重要作品,其情感论音乐美学特征是显而易见的。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审美取向。舒曼的艺术歌曲大多是以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为歌词的。舒曼将音乐与这些诗歌结合的天衣无缝。正如很多人描述的:“这些歌曲的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达到了水融的程度。他对诗词的敏捷而直接的洞察力,使他的歌曲形式富于变化、表情亲切,旋律热情而富表现力。”“也许由于舒曼有着更高深的文学修养,他在歌词选择方面非常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性,他希望通过音乐的手段,使诗歌焕发出了更加动人的诗意情趣来。”《妇女爱情与生活》这部声乐套曲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注重音乐情感内容并将音乐情感作为音乐审美的美学观。
19世纪是各种音乐体裁极大发展的一个世纪。“舒曼的‘感情论’美学是在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它在很大程度上同这个思潮有血缘关系。然而,可贵的是舒曼的美学思想并没有完全被浪漫主义所束缚和被它所俘虏。舒曼不但在许多方面克服了浪漫主义的某些消极因素,而且还能有所突破,同新的文艺潮流相接近。”
三、舒曼认为的音乐
“在舒曼看来,一部有价值的音乐作品必须是高尚的思想感情内容同独创的艺术形式的结合。”那到底音乐应该发挥什么样的社会作用,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的音乐呢?舒曼坚持认为“音乐决不是供人娱乐,供人在茶余饭后消遣解闷的东西。它必须是一种更高尚的东西。更高尚的东西是什么呢?用舒曼的话来说就是能”照明人类心灵的深处”的东西,能提高德国人的思想”,能像贝多芬的音乐那样以“伟大的思想启导我们国家”的东西。这正是舒曼对于音乐的社会作用的理解和要求。无非是要求音乐应该具有真正能触动人们内心感情的、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内容。对于艺术形式的要求,舒曼指出:“艺术家必须上升到卓越的精神高度,把掌握技术性普遍知识不当作目的,而只是当作一种必须具有的手段。”
舒曼之所以对音乐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的创作里有很多让人难懂的东西,甚至他的一系列关于音乐的评论都那么生动泼辣、尖锐犀利。问题大概就在于他的性格,他是那样一个自由而孤独的人,他的所有音乐创作都是来自与灵魂的创作,他的音乐美学包含着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社会在向前发展,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改变,然而,舒曼对于音乐的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以后研究音乐美学还是具有很现实的历史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帝姆·道雷.《舒曼》,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李斯特.《李斯特论肖邦和舒曼》,音乐出版社.1962.
[3]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