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德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德育叙事 宏观 微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功利化、实用化思想不断加深,德育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断拉大,如何有效提高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成为德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德育方法“由于教育方式单一化和僵化等而受到强烈的批判”,研究者无一例外地要求“改变德育方法,更新德育手段”[1]。德育叙事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教学方法,有利于实现德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通过行之有效的德育叙事,可以促进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推动学生建立道德认知结构。
一、德育叙事相关概述
(一)德育叙事的缘起
中外古代的道德教育大多是以道德叙事的方式作为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手段,这是“一种古老的教育方式”[2],只不过以前被称为“故事法”。德育叙事“在我国德育研究者的研究领域里,经历了一个从故事法到德育叙事方法,再到德育叙事模式的演变过程”[1],它缘起于教育叙事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教育叙事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90年代被系统引入我国,教育叙事在价值教育领域有广泛应用,其有丰富的社会背景,适应了德育教学发展的需求。随着教育叙事研究的不断深入,德育叙事逐渐从中得到启发,利用具有鲜活气息的德育事件,开展学生的道德、思想和政治教育等。
(二)德育叙事的内涵及特征
叙,即叙述、讲述、叙说;事,即事情、事件。德育叙事即叙事主体运用口头或书面的语言表达方式,对生活实践中平凡又具有意义的道德故事进行深入挖掘,结合道德知识对其中内隐的道德精神与内涵进行叙述,启发个体道德体系的建构,促进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德育叙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真实性。德育叙事注重事实,强调从真实的事件出发,挖掘事件内涵的道德意义,正是因为坚持从真实的现实社会出发追寻道德的意义,所以德育叙事更有信度和效度,避免因故事脱离真实世界、夸大德育价值,而扭曲或异化道德事件或德育叙事本身的价值。
生活性。生活是道德根植的沃土,从生活中取材德育教学,让受教育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道德价值与自身的密切关系,有利于促进受教育者将德育知识投入生活实践。
启发性。与传统德育方法相比,德育叙事更注重通过受教育者的领悟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不是所有的生活实践都可以作为道德叙事的素材,作为德育叙事内容的事件必然蕴含丰富而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有意识地用其中内隐的德育价值启迪受教育者,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引发受教育者的思考,获得道德启发。
潜移默化性。德育叙事是一个叙述、倾听、思考与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德育叙事“承载着知识、价值、信仰等要素,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功能”[3]。受教育者通过不断了解、分析、评价叙事中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日积月累地形成自己的道德知识建构,挖掘道德潜能,将叙事中蕴含的道德启示外化为社会实践行动。
高校德育工作的低效是目前德育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道德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德育叙事这种道德教学方式贴近现实生活,契合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由于发展的不健全,德育叙事出现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无法恰当融合、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过于依赖理论的宏大叙事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教学领域“见长于理论化、概括化和普适性、推理性的研究,这对于道德宏观理论框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4],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德育叙事忽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侧重抽象的宏观叙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追求普遍性规律性的德育叙事。一些叙事主体惯于“以既有的程序、固定的框架、一贯的做法”安排德育叙事教学[5],对叙事进行模式预设,缺少挖掘贴近当前生活实际的事情中蕴含的道德教育价值,容易导致受教育者在道德知识与社会现实的衔接中脱节,无法更好地实现道德行为的转化。
其次是以绝对性理论范式统筹教学课程。按照固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论模式教学,缺乏自主创新的灵活性,不仅无法有效实现德育教学的价值目标,反而会挫伤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遏制学生的道德探究意识,造成叙事活动陷于被动僵化的境地,阻碍德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再次是偏重抽象化的知识体系。传统德育教学偏好依靠教科书中的知识理论体系教化学生,德育叙事教学对抽象化知识体系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教科书基本上是以原理、原则、理论要点、概念、范畴等构成的理论体系,其优点是可以让人比较快地把握宏观的规律性的东西,但是也容易让人们远离具体的社会历史现实,因为即使这些教科书中我们看到的点滴具体事例也常常是给定的规律的附着物和注脚”[6]。德育叙事不应是抽象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叙事这一形式,用具体的道德事件加强情感引导,使抽象的道德思想更具体可感。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5日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在信息网络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很多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校德育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现状,如何加强高校的德育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德育教育现状
(一)学校方面。在一份学校调查中,有57.6%的学生认为在大学生中学习成绩是最重要,25.5%的学生认为实践能力最重要,14.5%的学生认为道德素质应该排在首位。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教育部门评价一个大学的教育质量,多是依据学生的科技竞赛得奖情况、计算机水平、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学生考试成绩等,使得高校的教育以知识去向为主,忽视了德育教育。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德育教育常常受到排挤和冷遇,学校和教师都不重视德育教育,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学生方面。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西方文化中的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无时无刻都在挑战着我们传统的价值观。相关人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只要能够满足个人的需求,牺牲一点集体利益或者违背一点社会道德是没有关系的”,调查学生对这句话的态度。结果显示,有54.6%的学生表示赞同,只有11.3%的学生表示不赞同。这说明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观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只专注于个人利益。
(三)家庭方面。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父母多是经历了社会变迁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一些父母觉得他们小时候受了太多的苦,不能再让孩子也承受这些,所以很多父母专注于改善孩子的生活条件,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过度溺爱和宠爱,导致当前大学生多缺乏独立自理能力。另外,很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导致当前很多大学生极端的自私自利,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控制能力。
二、高校德育教育有效对策
(一)强化德育教育,全员共同营造德育氛围。高等院校承担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推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评价人才综合素质重要标准。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将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工作和学习的首位,学校各级部门要将德育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居于主导位置,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
高等院校强化德育教育,一方面高校强化德育教育意识,积极改进德育教育方式,加强德育教育规范化教学,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大学德育教育讲堂,引导学生的德育意识;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要将德育教育真正渗透和落实到生活服务、学生管理、专业课教学等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形成“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的综合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成为高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和共识。同时,高校要将德育教育纳入学校服务、管理、科研、教学中,组织多种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活动。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原则。德育教育本质上是塑造、培养学生道德品格的教育活动,应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在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主导者,学生作为主体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德育教育活动,规划教育内容,整理教育思路,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德育教育的趣味性,使学生逐渐喜欢上德育教育课,在生活实践中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实现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推动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三)以理论教育为基础,强化德育实践活动。高校德育教育不能仅仅依靠理论教育,还要强化德育实践活动,如果只重视德育理论教育,忽视德育实践,会使德育教育显得空洞、枯燥,很难达到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目标。德育教育要通过实践活动将德育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培养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德育教育,只有经过实践活动,才能将道德准则、道德思想转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而彻底改变高校德育教育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的现状。因此,当前高校的德育教育必须以理论教育为基础,强化德育实践活动,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在多种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体会和应用德育知识,使学生从学习德育知识到实践德育知识的转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巩固思想道德信念,强化思想道德素质,知行合一,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
德育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针对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高校要积极改进自身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切实发挥高校德育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推动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从德育工作理念上讲,已经开始由传统意义上的德育“教与学”的简单对应模式向以微媒介为载体的“互动交流”模式转变
传统的德育工作理念强调的是德育主客体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这种关系强化的是教育主体的教师对教育客体的学生的作用和影响,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更加强调教育主体(教师)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它实质上是一种以教育主体(教师)为权威,以教育客体(学生)为教育受众的一种单一状态。而当代在以微媒介为载体所进行的德育文化传播与养成活动是以每一位参与德育活动者平等参与德育活动过程为核心,以参与者的互动学习交流为主要手段的一种交集状态。它所强调的是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而且应该能够借助微技术平台所展现出的自主学习与自觉接受教育的情形。它事实上使得德育工作成为每一位参与者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在这一平台上已经淡化了明确的德育角色的主客体分工,每一位参与者都平等地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并且通过互帮互助和互通资讯来提升自身的德育综合能力与素养。
(二)从德育工作方法上说,已经开始由过去“主动教”与“被动学”的单向育人模式向以即时通讯平台为主的新媒介互动模式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德育模式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往往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造成单向化德育、填鸭式灌输和德育效果差等问题,这也是传统德育模式的主要诟病。而微媒介及其德育方法的介入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转机。它淡化了施教主体(教师)的教化功能而更加强调充分调动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动学习和互相影响的作用。它使得教育的过程不再呈现出过去单一的“教与学”的简单重复,而更呈现出一种发散性与交流性合成在一起的教育模式来。
(三)从德育工作形式上论,已经开始由传统单一化、程式化的德育模式向以层出不穷的新兴媒介为平台的“微德育”模式转变
在过去,传统高校的德育形式主要是以课堂德育教育和课外德育辅助活动(如班主任工作、社团活动等)为主要形式,这些德育工作的形式往往缺少针对性,从而使得这种“普教”式的德育对于每一位“个性鲜明”的德育对象未必都能够适用。而伴随着“微技术”平台的产生与不断更新,我们可以越来越多地接触、掌握和运用这些新的“微德育”工作形式,如微电影、微视频、微课、微公益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生事物,这既提升了德育对象的认知和认可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德育手段和德育方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德育的实际效力。
(四)从德育工作关系上谈,已经开始由传统意义上师生的教育与受教育关系向平等参与微平台活动的对等关系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师生和教育观念也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而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在使用微技术和进行微平台的活动中,谁能够最先最好地掌握和使用这些微技术平台资源,谁能够最快最好地知晓和领悟由这些平台所传递出来的资讯和内容,谁就能够成为“众人之师”。可以说微时代的到来使高校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尽乎颠覆性的变化,在平等参与微活动的过程中间“众人平等”,“人人为师”将成为可能和常态。既然在微时代条件下的高校德育形势发生了这么显著的变化,那么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当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理念呢?
二、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原则
(一)强调协同创新原则
微时代的到来,微技术的诞生以及微服务平台的出现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它是人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持续创新的结果。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和环境的需要,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也应该顺着这条创新思路继续向前,要将更多的微技术手段和微技术条件引入到我们的德育活动的整个环节过程之中,同时注意做好校内德育工作创新、校际间德育工作创新、校内与校外德育工作创新以及虚拟网络环境与现实德育工作的协同创新工作。
(二)强化高效服务原则
与传统德育工作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的功能一样,微技术手段在高校德育活动中的应用和微平台建设的初衷也是本着能够更好,更快,更加有效地服务学生以及教育活动的目的。高校的德育工作在运用微技术平台和微技术手段的时候也要更加强化服务意识,并且是一种令各方满意的高效服务。
(三)主张常态化、生活化原则
由于有微技术条件和微服务平台的广泛支撑,因此在高校中“微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也要求我们的高校德育活动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和要求,将我们的德育工作融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与交往活动中去,要将我们的德育工作看成是常规化,碎片化,生活化的活动,要时刻通过微服务平台与广大的学生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德育工作的动态数据以确保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地进行下去。
(四)彰显多点互动原则
微技术手段和平台的广泛运用,也将促使我们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微德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问题。它将促使高校德育工作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广大师生、学生家庭、相关德育部门和主管单位、社会用人单位等诸多方面的利益诉求,并将各方都纳入到德育教育体系中来,充分运用多方资源,实施多点互动、联动以推动高校德育能够满足多方的实际需求,达到更宽泛的社会作用和影响。面对着微时代给高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高校又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呢?
三、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认准趋势,理顺思路,形成科学明确的“微德育”价值观
既然微时代已经到来,各种微技术手段和微服务平台业已在高校校园内广泛传播和扩散开来,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我们就不能视而不见,踌躇不前,当然我们更不能固步自封,横加阻拦,而是应当与各方一道为树立科学的德育“微价值”观而努力。首先,作为高校“微德育”的管理方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决策观和引导观。要将微技术在校园内的推广普及与微服务平台的打造与升级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来高度重视和长效管理;要为微技术平台的建设和开展有效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政策与制度规章的保证;要为积极促进和提升本校的微平台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功能尽可能多地给予关心和帮助;要合理安排专项的资金和设备、场地等基础性投入来打造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校园微技术平台和设施,要为相关微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提供便利与保障。其次,作为高校“微德育”的实施方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教学观和实践观。要至始至终地站在掌握和使用微技术手段的前沿,自觉提升熟练使用微技术的本领和能力,从而为更好地服务高校的德育育人工作而努力;要始终以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身份和姿态融入到日常的微技术平台的育人活动中去,并通过微技术手段和平台更好更及时地了解学生动态,服务和帮助学生。再次,作为高校“微德育”的受教方的广大学生也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学习观和应用观。要把微技术和微平台看作是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获取有益资讯的窗口,要能够自觉区分、主动辨别所获信息的优劣,坚决抵制各种不良学习习惯和学习情绪的侵袭,要让微技术手段和微技术平台成为自身学习的有效工具和有益助手。
(二)科学决策,狠抓落实,寻求适合自身特色的德育“微模式”
针对不同的高校,我们也主张要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和性质开展各种各样的“微模式”的有效尝试。对于普通本科及研究型科研院所来说应当在对“微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微技术平台”的开发与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方面多下功夫。要充分利用自身理论研究的优势为高校的微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微技术平台的转型升级多作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要力争让更多的微技术产品和服务平台早日问世好为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能力的支持。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及各高职院校来讲则应当多在如何更好地提升“微德育”的实效性方面下点功夫。要广泛地开展各种微技术使用竞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微技术手段,更多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各类微服务平台的活动;要充分运用微型教学、微课教学、微公益活动等微教育实践形式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与教育过程来提升自身的能力与觉悟。
(三)更新理念,积极探索,谋求在微时代下自身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首先,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们要正确对待微时代新媒介和新服务平台对德育工作的影响和作用。要综合考量微时代各种新兴微技术媒介给我们高校的德育工作所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要学会因势利导,合理运用好各种新技术手段来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服务。而不要过分盲目渲染其给我们的德育工作造成的冲击,而要看到其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所带来的各种便利。要以一种开放的胸怀和乐于接受的心态来欢迎而不是抵触的情绪来迎接微时代新技术革命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的福祉。其次,我们在德育工作的具体环节方面要更多地尝试“微活动”模式。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微技术手段和服务平台将各种“微元素”引进校园,引上德育课堂,引入日常的德育管理与工作中。我们要至始至终地运用微技术条件将“线上德育”与“线下德育”,课内德育教育与课外德育实践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以真正做到微技术在校园德育工作中的全覆盖与“无缝对接”。此外,我们还要积极尝试多种德育网络课程与网络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广泛传播,要将本校在“微德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及时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平台对外公布,以吸引更多的微媒介参与者都来为我们的高校微德育工作献计献策,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微技术在所有高校的发展与传播。
四、结语
高等学校的所有的管理岗位包括后勤部门都与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教学管理直接相关的部门和后勤管理部门的教职员工,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岗敬业的态度、热情周到的服务、耐心细致的咨询,会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爱校如家的情怀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相反,倦怠的工作作风和焦躁的工作情绪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为此,要强化学校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各部门的德育渗透功能,强化教职员工的育人意识,明确自身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德育工作者,牢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严谨的敬业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春雨谈心活动是高校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新环境的不适应、授课方式的改变、人际交往不适、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新目标的缺失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迷茫,都会给同学们带来或多或少的思想变化。尤其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一般性心理问题和因为竞争压力所产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多。但所有问题的产生,一定会有其主客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春雨谈心”活动。春雨谈心运用了心理学的谈话技巧,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帮助他们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探讨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的方案。通过开展耐心细致的春雨谈心,针对个性问题具体分析、细心疏导,将积极健康的认知方法传授给他们,挖掘其自身的潜能,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功能。实践表明,高校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春雨谈心活动是解决学生学业、人际交往、就业择业、情绪情感等多方困惑和问题的最基本而有效的手段。
三、有效的载体建设,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
德育的渗透性教育方式,注定要通过依附一定的载体方可实现。高校的德育渗透工作要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创新性地根据德育教育目标设计、策划相关主题活动或教育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得到熏陶和感染,并内化到自身的行为之中。这是一项细致、复杂、艰巨且永无止境的工程,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们创新思维、精心设计、共同努力。
(一)大学文化的德育渗透功能
大学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因素。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指校园中主导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校风、学风、作风等。“入则增长知识和才干,出则服务祖国和社会”“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看重的是培养的学生是否有为国家服务的品德。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既体现了所有大学都应该具有的一般精神,同时体现了自身理工科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既体现了大学的一般精神,又很好地体现了重点培养教师的特殊性。这些校园文化一旦被师生认可并形成共识,便会对他们的行为和理想起到不可估量的引导作用,体现出一定的规范作用,从而成为学校师生的认知和行为标准。同时它又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只是在学校期间,甚至于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校园文化活动对德育渗透的潜移默化影响
高校校园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针对性地、有计划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活动之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术类型的报告或讲座,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潜能和求知欲望;各类学科竞赛、发明创造等科技类创新活动,会培养学生们缜密的思维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各类参与性体育活动,增强了大学生的体能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征文、影评、作品欣赏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文学修养并陶冶了情操;演讲、辩论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拓展知识体系;社会调查、各类参观等实践类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人生阅历,还能够促使他们走出校园,亲身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尚;志愿服务类活动,是学生们的自主行动,没有任何报酬且具有一定的利他性,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提供了很好的体验平台,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近几年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例如:各类文体赛事、三进社区、敬老院、儿童村等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们在奉献中收获快乐,促进良好的道德形成。
美国高校德育教育的途径
在学术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学术活动的“载道作用”“渗透作用”,即融德育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专业教育具有明显的德育倾向。美国高校的学术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有校内活动,又有校外活动。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学生可以和教授、社会知名人士、政府官员、企业家等接触,充分了解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国际政策、世界形势等内容,开阔了视野。同时,美国大学还十分重视文化基础课的学习,这些课程的政治性、理论性都很强,内容中折射出美国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美国高校的公共基础课普遍开设有关专题,如“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伟人肖像”等,另外诸如“语言与人”“艺术和社会”“西方文化的三次危机――文明在受审”“亚洲政治思想”“男女平等理论与妇女运动”等课程,也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正如有的学者所讲,“一个美国学生必须对美国的文化和精神传统有一个起码的体验和理解,否则他就不能算是个受过教育的美国人。”
在学校文化传统中进行德育教育 美国各高校十分重视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与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通过学校的文化传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大部分的哈佛本科生要在课程之外花很多时间从事其他活动,比如为邻近社区提供社会服务,或为报纸和期刊撰写文章,或在交响乐团及其他音乐团体内参加表演。这是学校的一种文化传统,学校在这样的传统中渗透了德育教育。美国各高校还十分重视在教室、校园建筑、文化景观等方面渗透校园精神,努力营造校园氛围,以对学生进行潜隐性的德育教育。
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中进行德育教育 美国高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主活动中接受德育教育。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组织建设,各高校都有学生活动办公室一类的机构。这些机构通过引导和提供经费等方式,指导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活动,而且为学生组织创办各种实体提供帮助,如向学生活动中心提供设施、资金和政策等,使学生组织成为不依赖行政拨款、自主活动、自负盈亏的实体性组织。在美国,高校的各类学生组织非常活跃,仅康奈尔大学的校园内就有600个俱乐部、学会或协会,供学生们相互联系,发展共同的兴趣、才能和业余爱好。这些学生组织开展的课外活动有:社交活动、文娱活动、自治活动、宗教活动、志愿活动等几大类,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素质教育的阵地作用。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各高校十分重视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活动成为除专业学习之外非常重要的活动。学校认为,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公平竞争、集体协作的观念,可以使他们养成诚实正直、吃苦耐劳的品质。
通过现代传媒进行德育教育 在网络经济时代,许多学校通过现代传媒进行学生道德教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等传统名校纷纷开设了网络课程。高校德育工作者也有意识地在信息资源中渗透、融入其教育理念与价值准则,还有的大学在互联网上开设了专门的学生德育教育网页,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也在接受信息本身携带的思想与文化的熏陶,网络教育越来越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美国高校德育实践的启示
德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单独、刻意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主体意识不断唤醒的学生的排斥,因此要实现德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整合。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施与完善,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的深入,纯粹的德育教育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发挥专业课与公共课的载道作用、渗透作用,在专业教育中拓展德育教育的空间。这里,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克服教与育两张皮的现象,做到授业并传道。同时,对教学内容、教科书也应进行改革,做到“书以载道”,就会在德育教育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养德与练能的结合与统一 美国高校注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在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充分体现了能力素质培养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当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大学生择业的艰难,学生提高能力素质的愿望与觉醒意识越来越强,练就经世致用之能已成为学生的一大亮点,握住这一与学生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抓手,不失时机地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将使德育更贴近实际,对学生来说更具有亲和力。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广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与风貌的总称,它包括校风、学风、学校历史传统、校园环境、校园各种活动等,具有潜在性道德教育与活动性德育的作用,对学生能够产生巨大的、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校园文化具有突出的活动优势,通过组织开展具有教育者核心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有助于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的发挥。因此,我们要从培养人的战略高度,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创造条件,增加投入,努力营造学术气氛浓郁、富有个性的校园氛围。
加强各种学生组织建设 推进学生自主教育 在现代教育理论中,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愈加受到重视与推崇。发挥学生自主教育职能的关键是加强各种学生组织的建设。由于这些学生组织来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具有其他正式学生教育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应加强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完善各种政策,扶植学生成立有益于思想进步、有益于增智长能的学生社团,重视思想教育、学术科技、体育运动、文化休闲等类别的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切实发挥好学生会、学生社团在学生成长进步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一、文化德育与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德育,就是基于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即充分利用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从道德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出发,用文化来引领德育,用文化来浸润德育,使学生对教育内容能够主动地、有效地体验和吸收,发挥文化引发、认同、固化、传承的作用,使德育走进人的心灵,走进人的精神,走进人的生命。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指的是一种文化的自我觉悟,包括对文化的深刻的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正确把握,对社会与历史责任有主动的担当以及对文化建设的引领,对当代文化的定位与创建,最终达到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超越。文化自觉与文化德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
二、提出文化德育的意义
目前很多德育研究者对高校德育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政治化德育和知识化德育的传统德育模式,没有突破就德育研究德育、实施德育的界限,相对忽视了文化的教育资源和德育的文化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和削弱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忽视了教育对象作为人存在的文化属性。因此在文化自觉视域下提出文化德育实践途径的创新研究具有主要的意义。首先能进一步推动高校文化德育教育观念的更新。文化德育能使德育从空洞说教走向文化浸润,从转变式走向构建式,从受教育者外在改变走向内在精神缔造。其次能进一步推动文化德育方法的创新。用文化自觉推动高校的文化德育教育方法创新则包括借鉴教育心理学、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强化文化自觉的心理动因,推动文化德育实效性不断提升。最后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德育的理论体系。文化德育将以社会文化构建主义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将德育放在文化自觉的大背景中进行审视和深入研究,更深刻地把握德育的文化内涵,这将丰富和发展德育理论体系。
三、文化自觉视域下高校文化德育实践创新途径
1.构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优秀职业文化、优秀校园文化育人为主题的完善的文化德育内容体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的主导文化,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紧跟十精神,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开展文化育人工作是高校响应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理念的重要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以崇高的道德境界和道德人格作为人生道德的追求,强调修养心性,优秀的传统道德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是培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资源。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是地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如该地城市发展的精神、悠远的历史、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传奇等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底蕴,增强教育的人文内涵。优秀职业文化是学生专业发展的持久内动力。高校应坚持以“职业文化”为切入口,以职业素质养成为核心,以技能提高为载体,把职业的理想、职业理念、职业行为、习惯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观,形成适应岗位需要的职业素养,并且将其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并共同认可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优秀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及发展,并逐渐改变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对大学生品德的养成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
2.通过道德认知发展法、情感陶冶法、修养指导法和行为训练法四大方法,构建“体验-感悟-实践—发展”的文化德育方法体系
道德认知发展法强调,人们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所以,在学校德育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思维,促使学生的品质在原有的水平和阶段的基础上不断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即进行反复不断的道德体验。情感陶冶法就是创设相应的情境,运用人格感化、环境熏陶和艺术感染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感化和熏陶使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感化其心灵和培养他们品德情感的一种方法。它的关键是使其入“境”生“情”,即进行道德感悟。自我修养指导法是指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思想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克制、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水平的方法,即进行道德实践。行为训练法最大特点是着眼于知行转化、培养学生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行为训练不能走在发展可能性的后面,而应创造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是道德的发展过程。通过以上四种方法,构建起“体验-感悟-实践—发展”的文化德育方法体系。
3.从文化自觉维度构建高校德育文化路径体系
关键词:智慧型教师 德育智慧 德育课程 德育实效
要使德育课程成为有魅力的课程,德育教师必须成为智慧型教师,提高德育素养,增强教育能力和教育机智,进行德育创新,充分开启德育智慧,设计好德育课程。德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课程和理论课程,本文试就思想品德课谈一谈怎样做一名“智慧型”教师,以摆脱思想品德课目前不受欢迎的“尴尬”局面,提高其“可听度”。
一、要树立开放的、动态的课程观,设计适合学生道德需要的德育内容
(一)要树立开放的课程观,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
忽视学生道德需要的灌输式德育实际上就是“没有学生的德育”。作为德育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人利益,满足学生合理需求,借助大学生日益成熟的理性思维,培养他们崇高的精神需要,同时运用榜样的力量,增强其德育自觉性和自为性;创造性地改革高校德育课程,在保证其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前提下,增加其生活性、趣味性和实践性;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学生错综复杂的心理,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在不断满足基本需要的基础上,传授社会道德规范,引导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改变德育内容大而空的现象,有的放矢地传授社会道德思想,加强对普通人生问题的关怀,靠近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如大学生普遍关注和关心的热爱生命、人际沟通、两往、友谊爱情、终极关怀等问题,并按照以上所列问题及大学生品德的知、情、意、信、行等方面来搜集、整理资料,和学生共同开发和设计出大学生真正关心和需要的鲜活教学案例,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切实运用并不断改进和加以完善[1](p352-353),必要时可组织编印成册。
(二)要树立动态的课程观,不断更新、拓展德育内容
德育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不断更新和拓展现有德育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克服厌倦情绪。加强一些崭新的道德领域以及一些敏感的问题,如生态伦理、经济伦理、网络道德、网恋、未婚同居、作弊、高消费等问题的研究,结合校本和学生实际,不断开发出新的学生感兴趣的,能解除或释疑学生思想和道德困惑的教学案例,充实到课程中来。
二、要以学生为本,构筑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寓教于乐
要深入了解、研究学生,以学生为本,进行人性化的德育。我国传统德育中忽视“以人为本”,严重存在“无人”的弊端,即德育工作者心中没有受教育者,只是从自己单方面的期望出发,或从某种本本出发。而现代德育要求德育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性。德育关键要给学生创设一个适宜于道德学习的环境,智慧型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关爱、分享、赋权、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真正平等地沟通和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形成师生情谊,使德育活动在活泼、生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使学生在宽松自如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和成长[2]。
三、要创新并试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双向互动性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对于错误观点或是消极行为,学生们谈论起来也会振振有词,毫不忌讳,如超前和攀比高消费、租房同居、作弊行为等。传统德育方法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学生,用“填鸭法”向学生进行灌输,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智慧型教师进行德育教学要坚持“无灌输”原则,注重培养“人的第九种智能”――道德智能,也就是进行道德学习的潜能;同时要注重情感体验,可采用叙事教学法、讲故事法、演小品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德育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教学成为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过程。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环节。既要保证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参观、走访、座谈、社会实践、辩论、演讲、课题报告等丰富多彩的互动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感受与体验、判断与认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完整地实现“教”和“育”两个阶段。
四、要特别注重自身教育技术素质和和信息素质的培养及能力结构的建构
德育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及信息素质对于设计学生需要的、有魅力的德育课程很有帮助。德育教师要具备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的素质和能力,使高校德育教学手段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
(一)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使用能力,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三维动画等于一体,增加了课堂的乐趣,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熟练使用电脑设备,德育教师就可以呈现给学生真实的场景和鲜活的案例,更好地激起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二)锻炼网络应用技能,提高进行网络德育的素质
首先德育教师要熟练掌握网络应用技能,学习研究网络德育相关理论。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如BBS、E-Mail、论坛等同学生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互动。结合计算机及网络专家,进行网络德育仿真实验的开发,就是根据某一德育内容,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而设计的模拟现实的一种德育活动。设计虚拟校园、社区、家庭,让受教育者出入校园、社区、家庭活动,根据活动者不同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导出最终结果,这样受教育者可以身临其境去感受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如“的危害”、“早恋是枚青苹果”、“危急状况下的见义勇为”、“情爱与”、“考试舞弊的后果”、“地球村的危机”、“违法的后果”、“正确对待金钱”等无法在实际生活中尝试的问题,都可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某种做人的道理,使传统的、常规的教育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网络中得以解决[3]。
其次,德育教师要练就通过网络获取德育资料的能力,方便、快捷地从网络上得到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特征,敏感地观察与思考,从而把握德育制高点,前瞻性地做好德育工作;也要具有帮助学生练就“火眼金睛”的能力[4],使学生主动地辨析各种信息,正确地选择与利用对自身发展有价值的信息,杜绝网上不良信息的侵蚀。
五、要充分开发和组织各类课外、校外活动,理论联系实践
德育教师除了做好课堂工作以上,还需要注重课外的教育活动,加强对隐性课程的开发,要和广大德育工作者一起,创建文化品位较高和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校园环境,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渗透德育的内容。组织相关的德育活动,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使他们的道德认知通过体验而真正内化为自己的品德。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使个体把自己所掌握的主导社会的道德规范加以运用,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矛盾冲突,从而体会到这种规范体系包含着的巨大合理性。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判断,认为所学知识和规范正确时,他们才会逐步将这些知识和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因此,道德实践是学生把握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加速对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的重要途径。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实践,采取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形式;要加大和加深道德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要把道德实践延伸到社会,关注大学生在家庭、社会中的具体道德实践,发挥他们在道德实践中的自主性以及教育者的指导性。只有这样才能加速学生对社会道德观念的认同与接受,加速由知到行的内、外化进程。作为德育教师,要处理好科学理论指导和德育实际之间的关系,打破台上台下两张皮的局面,避免使德育课成为“假大空”或“高大全”。
六、要加强自身修养,吸收丰富的知识,并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德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关系到德育教学的效果,从而影响德育质量。德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补充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增强辨别力;同时要加强自身修养,拥有高尚的品德,优雅的言行举止,以及博大的胸怀。德育教师不但要处处为学生树立楷模,而且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德育教师还要树立高尚的人格形象来感染学生,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行动和人格魅力比言论更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带头遵守学校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并在工作、生活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情趣,以自己敬业、自律的良好人格形象感染学生。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那样:“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作为育人主体之一的德育教师,更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要有事业心、责任心、爱生心、进取心。智慧型德育教师要擅长挥洒富于独特个性的教学语言,使其语言同时富有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活教学客体。德育教学语言的艺术化包括教师洞察时代走势、闪耀创新智慧和深厚意蕴的哲理性,善于灵活调度语气、节奏和音调、张弛有致、铿锵悦耳的音乐性,充满诗情画意和想象力的形象性等。[5]
要想做一名真正智慧的德育教师,不仅要做学问家,更应该做精通育人之道,满怀教育智慧和教育机智的教育艺术家。德育教师进行德育创新不仅自身要具有创新素质,在德育教学工作中也要富有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以及创新素质。在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对道德理念的内在需求的前提下,在开放动态的课程观指导下,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各种活动实践,辅之以心理辅导及法律制度教育,树立榜样、开发环境,进行熏陶和陶冶,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使德育教学不断走向优化。
参考文献:
[1]赵志毅.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王莉.论学校德育的人性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5):85-88.
[3]朱正平,欧阳林舟.对德育中实施体验情境教学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3(7):22-23.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 德育 低效 归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学生管理工作者肩负着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责任,而德育的低效性是学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难题,笔者将就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管理中德育效果提出对策。
1 高校德育低效的原因分析
从目前高校德育的实际状况看,大学生的德育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德育内容疏离现实。德育内容脱离了现实、抽象空洞,就很难使受教育者认同德育内容,就更不可能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操。从现实看当前高校有部分德育内容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或与实际不相符合,使学生感到很空洞;有些德育理论使学生感到很抽象,难以理解和把握,个别典型事例缺乏时代性或过于简单,学生感到远离自己的现实生活,缺乏真实感,不能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
(2)德育方法单调。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按照受学生的接受特点,正确、恰当地运用的德育方法,必然会提高德育效果,反之,可能会降低效果。但目前高校的德育方法大多采用简单的说教和硬性灌输,用这种简单的方法教育已经具有思维、判断、选择、评价能力的当代大学生,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理解、认同德育内容,反而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消极地对待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施教。
(3)部分学生管理工作者素质较低。学生管理工作者是德育过程的促动者和学生品德发展的指导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受教育者对德育内容的认同效果。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看,文化、道德素质较高,但也存在部分人员素质偏低现象。如果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人格品质与德育内容要求背离,很难使受教育者认同其施教的德育影响。
(4)德育过程缺乏良好的情感氛围。良好的德育情感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道德需求,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德育过程,从而提高德育实效。但我国高校德育的模式缺乏民主、尊重、信任的情感氛围,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对问题的质疑,对德育内容理解的偏差和自己的质疑只能“潜隐”在心中,不能通过争论、辩论、讨论来澄清问题,反而容易使学生德育内容产生心理拒斥,降低认同的效果。
2 提高德育效果的对策
针对影响德育低效的主要因素,依据大学生品德发展和形成的规律,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提高德育的效果。
(1)优化德育内容。首先,德育理论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理论要反映现实的客观实际,只有使受教育者在生活实践中能体验、感受到德育理论的真实性,才可能内化为自我的人格品质。其次,德育内容应有一定的针对性。德育内容的针对性是指,德育内容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接受规律来规定。再次,德育内容应生活化。德育内容的生活化是指德育内容要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体验、感悟、理解德育内容,在情感体验中产生移情和共鸣,提高对德育效果。
(2)选择科学的德育方法。首先,德育方法应多样化。德育方法的多样化是指,要根据德育过程的客观具体情况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选择合理有效的德育方法,或多种德育方法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其对德育内容的认同效果。其次,德育方法应注重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育。道德认知能力主要包括道德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德育认同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只有促使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才可能使学生从“被动认同”转化为“主动认同”,从表层认同发展为深层认同。再次,德育方法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当学生管理工作者脱离学生的生活情景,谈诚实、谦虚、自律、奉献等道德品质时,学生常常感到不可理解,而通过具体的情景展示,或直接使学生参与生活的实践,亲身经历、切身体验时,学生才会产生亲近、崇敬感,主动认同德育内容,并确立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信念。
(3)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主要包括品质、人格、德育能力以及对德育内容的理解程度等等。提高德育者的素质,首先,提高德育者的人格素质。学生管理工作者应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其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博学善思。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不断拓展,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才可能较好地解答学生的质疑,否则学生可能会感到学生管理工作者“什么都不懂”,降低德育认同效果。因此,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应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对德育内容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可能较好地解答学生的质疑,赢得学生的认可、尊重,提高对自己所施教的德育内容的认同效果。再次,教师要树立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德育不同于智育,德育过程的重心放在“育”上,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好人,做一个道德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不断提高德育能力。德育能力主要是指德育过程的活动设计能力、启发导悟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以及灵活地熟练运用各种德育方法的能力。
(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可能使学生真正认同德育内容。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管理工作者引导下,学生通过分析、判断、选择、评价等,逐步澄清道德问题。其次,要建立和谐管理关系。当学生管理工作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情况:他把学生管理工作者看作一个可以亲近的人。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只有建立和谐的管理关系,才能使学生对学生管理老师的积极肯定态度迁移到对其施教的德育内容上去,提高德育认同的实效。其三,营造良好的德育情感氛围。德育认同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良好的德育情感氛围有利于提高德育认同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营造一种能使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移情性理解,使学生感到学生管理老师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提高对其信息源的认同效果。
参考文献
一、德育“供给侧改革”的特征
“供给侧改革”主要通过建设要素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化解过剩产能这两大途径进行。供给侧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容包括了对产业结构、投入结构、动力结构等的改革。改革的手段主要有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只有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同步结构性调整,实现新的平衡,才能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2]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不能强调一侧,而忽略另一侧。在“供给侧改革”思维的影响下,高校德育“供给侧改革”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德育“供给侧改革”具有系统性。德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德育首先是高校内部的一个系统工程,德育本身包括了德育资源、德育方式、德育队伍以及德育环境等各要素。德育“供给侧改革”是对德育系统各个要素进行的改革,从而促进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第二,德育“供给侧改革”具有协调性。经济上的“供给侧”改革强调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平衡,德育“供给侧改革”同样强调改革的协调性,在注重德育有效供给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德育需求。第三,德育“供给侧改革”具有创新性。高校德育“供给侧改革”着眼于改革整体性的同时,也注意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通过整合德育资源、创新德育方式以及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最终实现德育工作的最优目标。
二、高校德育工作对“供给侧改革”的呼唤
(一)德育“供给”资源效能低下
高校拥有许多德育资源,只有科学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德育资源的作用。然而在德育实践中发现,高校德育资源的使用和配置出现了资源浪费和利用率低等“供给”资源效能低下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1)高校德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内容重复,针对性不强。一方面,高校德育内容大多是大而全的理论,缺少丰富生动的案例。有些内容未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大学和社会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使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了解,进而难以获得深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大中小学德育内容的衔接性不强,高校所使用的“两课”教科书内容与中学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内容衔接不自然,单调并且重复,导致德育效果欠佳。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在总体德育目标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分段衔接的具体内容。(2)线上线下的德育资源存在同质化、低端化问题。在大数据时代,高校重视德育资源的投入,生产了包括教育案例、新媒体作品等在内的德育“产品”。但很多德育“产品”重复投入,脱离了学生实际,未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3)高校的德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德育工作者和非工作者之间的“脱节”现象严重。一般德育教师负责第一课堂,宣传部、团委、学工部门、辅导员、班主任等负责第二课堂。在实际工作中,两者之间缺乏协作,教育重叠与断层现象严重,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
(二)德育“供给”方式吸引力不足
高校德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但是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强调单向灌输、理论说教,与主张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建构之间的实践矛盾和理论论争。目前高校德育“供给”方式缺乏互动性,忽视实践性,隐性德育方式的“供给”不当。一方面,是“供给”方式缺乏互动性。德育过程应该是教师的教育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统一,因而德育方式应当要以师生互动为特征。“活动和交往不仅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得以表现和检验的场所。”[3]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者将自身定位在施教者、领导者的位置,把学生放在受教育者、服从者的位置。德育工作者以灌输作为主要的教育方法,忽视双向交流、观念碰撞和思想启迪的互动式德育方法。这种缺乏互动的德育方式用于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并具有明显主体意识的青少年,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德育“供给”忽视实践性。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应该是德育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两个方面,二者的辩证统一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德育方式的运用要有实践性。亚里士多德曾言,“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4]高校德育历来重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因而重视理论教育的作用。青少年良好的品德形成固然离不开系统的理论教育,但同时还要通过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经过比较、判断、选择,最后付诸行动,才能形成较为稳定的思想品德结构。然而目前高校忽视德育的实践意义,没有提供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情境,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大学生当下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难以运用思想道德知识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高校德育忽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在不同环境与条件下进行行为抉择的能力。
(三)专业化德育工作队伍的“供给”不足
目前高校提倡“全员化”德育,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德育工作中。从事德育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德育专业能力。当前专业化的德育队伍“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1)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学历层次不一。高校德育性培训的“供给”较少,教师发展性专业能力不强,在承担德育工作方面存在不足。高校德育课教师以本科生为主,少数是硕士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更是稀少。这样的师资层次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此外,当前德育工作者队伍以青年教师为主,过于年轻化,而且其中的优秀人才不多,后备力量不足。德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要承担部分学生的日常德育工作。目前德育教师的培训机会很少,也很少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这导致德育教师的知识更新较慢。(2)德育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当前德育教师队伍由专职和兼职两部分组成。“专职德育工作人员包括学校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党委副书记,院(系)分党委(党总支)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副书记,分团委(团总支)书记,学生政治辅导员和‘两课’教师等。”[3]214许多专职老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缺乏教育情感,针对性不强。兼职老师了解学生,但缺乏系统广泛的理论知识以及德育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这也会影响到德育效果。
三、高校德育工作“供给侧改革”的创新路径
(一)做乘法:优化增量,实现德育“产品”的“优库存”
推动事物的发展需要合力,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同样也要形成和增强大学生德育的合力。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德育要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整合德育资源,推送优质的德育内容,实现德育“产品”的“优库存”。实现高校德育的优质化并不只是简单的丰富德育内容,而是要统筹和整合德育资源,充分挖掘高校和家庭的德育资源开展德育。一是要整合高校的德育学术资源和实践资源。一方面高校之间要加强联系。一般高校要借助党校、军队院校、干部学院以及有关青年政治学院的优势来进行针对性的德育,要经常召开信息研讨会,借鉴团校在青少年德育方面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和社会的联系。许多发达国家高校与所在社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中国高校也在尝试加强与社区的联系。高校应当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渠道和机会,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与社区的联系还可以拓展到农村,可以让大学生到边远山区进行短期支教,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德育的真正意义。在大数据时代,还要整合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调整资源结构,实现德育的均衡化发展,打造德育精品,实现德育“产品”的“优库存”,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二是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德育资源的高效配置。优化德育资源的增量仅仅靠挖掘和整合德育资源是不够的,还必须实现德育资源的有效配置。高校要整体规划德育内容,明确德育目标,在整体规划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德育内容,增强德育的效果。要与时俱进,拓展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内容,促进德育内容质量的持续提升。党的十以来,德育更加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高校德育也应该围绕这些内容展开。德育内容长期以来给学生的印象是比较枯燥,为此要增强德育内容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在人力资源方面,加强德育工作者和非工作者之间的协调沟通,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合力作用,避免出现同质化、重复性的德育内容。专业课老师也要提高育人意识,充分利用自身学科开展德育。
(二)重创新:分类分层,探索独具特色的育人方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从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出发,分层次地确定德育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大学的个性是高校德育目标和方式定位的新视角。高校德育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共进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高校要创新育人方式,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品德发展状况探索独具特色的育人途径。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分类指导,探索适合研究生、本科生、职业院校学生等不同群体实际的德育模式,实现精准的德育供给。1.转变教学方法,开展“互动交流型”的课堂模式不同的形式可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因此要重视德育中的师生互动关系。学校可以采用对话的方式,让学校领导或者学校管理者深入到学生之中,听取学生的意见,有针对性的问答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德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手段。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将线上教育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突出德育的双向性。例如开辟道德事件交互讨论区,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等来实现网络互动性德育。总之,要对不适应德育教育的方法进行革新,以推动德育更好的发展。2.重视实践育人,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理论离不开实践的土壤,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探索出了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参与学校事务管理、勤工助学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然而在强化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情感体验、促进知性统一等方面仍然需要创新实践教育形式。要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实践,让大学生通过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体验到服务社会的内在成就感和集体归属感,激发大学生向上的正能量。在此基础上,要丰富参观、访问、考察、假期社会实践等实践教育形式,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增强其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示范相结合,切实提高德育供给的实效性。
(三)补短板:提高本领,打造专业化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高校德育工作者是高校德育的主体,要实现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供给侧”改革,前提是补齐短板,克服“木桶效应”。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提高本领,不断向专业化迈进。一方面是要提高本领。“老师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高校德育工作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构建系统的理论知识结构。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且德育的内容又具有思想性,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广博且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增强德育的影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理论修养,还要有较高的品德修养。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注重自身良好品格的形成,努力把真理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个性和道德观念。高校应该重视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性发展。要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德育工作者参加学术研讨会,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学识水平,让其理念和能力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是要优化结构。“队伍建设的优劣首要在于把住前端进口,在源头上保障队伍来源的质量,降低队伍建设过程中的淘汰率,提高工作的效能。教育部24号令规定:辅导员的配备应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5]要合理配比专职、兼职人员,优化队伍结构。要打造以专职德育教师为主,兼职德育教师为辅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对于专职德育教师要严格把关,让德育教师兼任辅导员或班主任,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此外,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品学兼优的党员研究生或高年级大学生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和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发挥兼职队伍的功能。要发挥教育学、马列等部门教师的资源优势,逐渐实现德育教育队伍的专职化。通过开展师生座谈,请中央、地方党委等领导同志定期做形势报告等来完善校外辅导制度。“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对德育队伍有补充和完善的作用”[3]228。高校应对现有的德育队伍进行心理辅导知识的培训并引进心理辅导专业人才,组建专职的心理辅导队伍。高校要通过全方位地建设德育管理队伍、德育干部队伍以及德育教师队伍,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供给侧改革”改革保驾护航。强调高校德育的“供给侧改革”并不意味着否定需求侧的重要性,或者只是一味地满足学生的自然需求,而是以德育的最终目的和学生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建立新的供需结构,实现德育供给端的转型升级,提供“科学的供给”,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不断提高德育的“全要素生产率”,从而达到提高高校德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作者:陈春敏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39.
[2]涂龙力.专家:为什么现在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N].深圳特区报,2015-12-15.
[3]沈壮海,佘双好.学校德育问题研究[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