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辅导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来到××天使之翼工作已经3年了,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变成传说中的“老人”,而这个“老人”也见证了机构的每一步成长。从当初的200不到的教室发展到如今800平;从当初6名教师发展到如今的20余人;从当初的6、7名学生发展到如今的55人。这简单的数字记录就已经描绘了机构3年的发展历史。09年对机构来说是发展飞越关键的一年,经过努力拼搏,已经获得了社会各界和业内人士及孤独症家庭的认可,而09年对于我也是颇有收获的一年。
09年,我仍然从事个训工作,依然为那些没有语言的天使编织说话的梦想,可这样的梦想说着容易做起来很不容易的,因为付出的不止是我的汗水,还有家长们心痛的泪水。每一个新到的天使都会有不同的发育问题,我必须要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去解决问题。每一个孩子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都会产生恐惧,首先就是要消除他们的恐惧,让他们感受快乐。快乐是孩子的权利,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快乐。带着这样的信念,并选择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上课方式,这样才能让孩子完全释放驱散他们心中的恐惧,发挥最大的潜能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跟幼儿建立很好的朋友关系。之后,对幼儿存在的发音问题进行查找,然后,用多种方法去解决孩子的问题,一步步去完成。这其中要有成功、要有失败、要有喜悦、要有伤心流泪。可无论怎么样,我都会努力的帮助他们。因为我坚信着,一时的痛苦可以换来一辈子的幸福,那么现在的这点“苦”不也是很幸福的吗?在我执著的坚信下,有3名幼儿已经开口说话了;在我执著坚信下,有4名幼儿从单音可以说到一句简单的话;在我执著的坚信下,有4名幼儿已经升了班,并可以进行一般对话。
曾经有位家长跟我说:“你应该记录下你教过学生的名字,然后标记上哪些是不会说话到会说话,哪些孩子是从单音或发音不准到可以进行简单对话,因为这些都是你的成绩,你的荣誉”。听完之后我笑了,因为大多数的家长目光都会聚集在那些很“出彩”的孩子,但还有一部分的孩子也是让我很头疼的,然而我也不认为自己有多么伟大,我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天使们,而这样的帮助不需要任何利益回报,只有他们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无论如今我取得多少成绩,那都是机构领导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然而都已经成为历史,未来还会有更大的挑战等待着我,我不会畏惧,不会退缩,不断的完善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更多的天使们。
工作是快乐的源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时时刻刻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让家长得到认可才是我个人的价值所以,生活也会因此发出光彩!
过去的一年是忙碌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我收获到了无数孤独症儿童家庭的快乐,所以,我是幸福的,我要把这种快乐进行到底,让每个家庭都能幸福,因为,快乐是幸福的开始。
(1.福建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师范大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师范生教学技能是其未来成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所应具备的素养。通过对首届福建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方案设计过程的分析思考以及具体实施实践,总结梳理出以综合教学能力为导向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方案,以期进一步优化教学技能竞赛作为教育实践模式,推动该模式广泛实践与推广,切实提升当代师范生的教学综合素质与培养质量。
关键词 综合教学能力;师范生;教学技能竟赛
在教师教育事业迎来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期,形式多样的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为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培养的学习交流,各校逐渐将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教学技能竞赛作为检测师范生的培养质量重要途径之一。笔者以2014年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的首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的模式为例,旨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师资培养的需求,全面提升我省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水平,不断夯实作为师范生应具备的教学实践应用能力。
1综合教学能力导向的内涵
余文森教授曾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能力主要分为“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它作为教学教育信息传递的客观规律而存在,任何知识学习都要转化为这三种基本教学能力,才能达到真正教学要求。伴随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媒介的迅速崛起,站在形势变化发展的潮头浪尖,当代师范生的综合教学技能也应当涌现出不同的新型解读方式,并随之进一步发展为“对教材阅读分析处理能力、教育教学知识综合应变能力、教学材料选择展示能力”。
2构建综合教学能力导向型技能大赛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的实施,新时期下的新型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应当全面构建以综合教学能力为导向的新型教学实践模式,逐步形成“以赛促变,以赛促训,赛训结合,完善技能”的科学竞赛理念。
2.1外部环境:就业形势促使比赛形式转型
近几年,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以进入快速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广大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从师范生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考量,只有立足于夯实自身的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教学综合素质,才能在与综合性院校的非师范毕业生的残酷就业竞争环境中站在决胜的制高点。不难发现,在各地的中小学招聘活动中,兼具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能力的师范毕业生最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2.2内在原因:固有弊端呼唤新型竞赛模式
以师范生教学技能考量的覆盖面为依据,目前国内的各项教学技能大赛大致可分为两种竞赛模式,分别是:单一考察型和综合考察型竞赛模式。
单一考察型赛制,即主办方指定教材或范围,由参赛选手自选比赛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教学辅助材料等。因此,在此类型竞赛模式中,选手的教学设计内容可以提前准备好,比赛环节具有现场演说性质,注重考查学生教学技能表现力,而针对师范生内在的综合素质上的关注度略显不足。在此情况下,学生自身的能力考查被放在了第二位,指导教师团队的综合设计实力被置于首要位置。
单一考察型赛制的另一衍生模式具体表现为,主办方在赛前划定竞赛的课题范围供选手提前准备,但比赛的教学内容需要在现场抽题产生,不允许携带教学辅助材料。由于竞赛方案设计中,适当增加了选手参赛课题的随机性。因此,这种类型的竞赛模式是对于单一考查型比赛方案的进一步改造。但实际操作层面上看,由于竞赛的课题范围较小,便于选手准备,因此参赛指导团队的设计实力也是能否取得优异竞赛成果的重要因素,对于参赛选手自身的能力考查力度仍旧十分薄弱。
综合考察型赛制,即仅指定所使用的教材,且不对竞赛教学内容进行范围划定,不允许携带教学辅助材料入场,并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竞赛要求。综合考察型竞赛模式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综合教学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实践要求,对参赛选手的课堂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组织技能以及多样化教学信息处理技能进行了综合考量,使学生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质和才能,通过不断挑战、成就自我,以增加师范生的教学信心和成就感。
3综合教学能力导向型师范生教学技能赛制的实践探索
综上所述,综合教学能力导向型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属于综合考察型竞赛模式。通过对选手教学技能的全方位考核,进而对当今师范生在校的学习与实践提供正确的教学导向。其竞赛理念更侧重于选手平时专业积累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主张“博观而汲取,厚积而薄发。”
3.1积极提供多元化实践空间,促进知识和技能均衡发展
以本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为例,在准备参赛的过程中,这种以能力为导向的竞赛模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参赛选手施展教学技能的积极性和实战体验,将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密切相连,最终切实达到促进参赛选手的教学综合素质有效提升的竞赛目的。竞赛分为四个环节,分别为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模拟上课与专家问答。竞赛中关于教学设计的环节能体现选手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组织能力、教材的选择与掌控能力以及一定的抗压能力;赛前,由志愿者通知相应批次的参赛选手进入检录室核对考生信息,抽取参赛试题。抽题结束后,考生随即进入备考室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全程充分发挥了考生对课程的自主解读,创设课堂情境与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对参赛学生的模拟教学能力以及课堂预设水平给予了充分的考验,这些能力的发挥恰恰是基于参赛选手平时在教学技能方面的点滴积累。选手的现场表现更为真实,因此教学技能比赛对于参赛选手的教学技能的还原度高。
3.2努力开拓多样性实践途径,推动师范生专业培养实践
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教师教育学院承办的首届师范生技能大赛仅仅只是考量师范生教学综合素质的一扇窗口,也必将成为我们今后不断发展的良好基石,代表了福建省今后师范生培养的核心理念与基本方向。
在各省各校的师范生培养计划中,针对所处不同阶段的师范生的学习特点。低年级阶段立足于基本教学操作能力与教师素质的生成。在此阶段,各省各校可以积极举办“师范生素质拓展月”系列活动,包括考核范围涉及普通话比赛、演讲比赛、说课比赛、三笔竞赛、课件制作、教具制作等多形式竞赛活动;步入二、三年级之后,高校应在夯实教学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致力于初步形成学生的教学实践与综合测评能力。在巩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师日常德育工作,熟练掌握班级管理技能。此外,师范生院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观摩活动,特别是高品质教学技能比赛录像的观摩与评价。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科培养目标,学校应当积极组织相应的教学技能竞赛,为检验和提升师范生从教技能、综合素质提供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师范专业的功能和价值,进一步提升该群体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赵昌木.论教师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1(5):16-18.
[3]张波,季素月.课改背景下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内涵探究及培训模式建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33-36.
[4]朱鑫.高校师范生竞赛工作研究与实践[J].现代交际,2012(11):1.
[5]张斌.开展免费师范生职业教育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师,2011(13):11-14.
[6]李妙兰.基于就业导向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5):101-104.
节——教师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各类培训相继开展,“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骨干培训、全员培训、师德师风培训、学科能力培训、短期集中培训、远程网络培训……可以说研修形式多样、培训目标多元。所有培训课程无不体现了培训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是网络条件下的教师远程培训,因其精新优的课程、体验式的活动、跨时空的便捷、交互式的反馈,经过几年探索,产生了极好的培训效益,日益成为教师培训中的重头戏。在教师网络远程培训中,课程资源、网络平台、组织管理和在线辅导是做好网络培训的四大支撑系统。当我们在确定了课程资源及网络平台这些“学习硬件”之后,组织管理和在线辅导这些“软实力”便成为远程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借助于网络平台提供的辅导板块,辅导教师能否尽职尽责、会否出神入化,直接影响学员激情的调动、状态的激发、智慧的唤醒、才智的迸发。作为一名教师培训工作者,近年来我先后参与了“知行中国”班主任远程培训、“国培计划”学科教师能力提高远程培训、“携手助学”教育技术能力提高远程培训、林州市学科教师全员岗位远程培训等网络远程培训项目的辅导工作,也积累了一点经验体会,现分享给大家以期抛砖引玉。
一、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
作为网络远程培训的辅导教师,做好辅导工作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1.辅导教师应该是学习示范者。能够和培训学员同步(或适度超前)参与网络课程学习,只有主动参与课程学习,成为课程精通者,才能做好示范引领,为学员所追随。试想,一个对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及课程评估等都一知半解或者模糊不清者怎么能做好辅导工作呢?
2.辅导教师应该是课程引导者。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必须熟悉网络平台,具备较高的教育技术能力,能够深入浅出、简单明了地导引学员按照平台操作要领,适应网络学习环境,有序参与课程活动,按时完成课程要求。
3.辅导教师应该是激励唤醒者。在网络远程培训期间,时时处处给学员以积极的暗示、向上的鼓舞,点燃其研修激情、激发其发展勇气,做到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方式,不同类群采取不同策略,使每一位学员都能精神焕发、神采飞扬。
4.辅导教师应该是资源贡献者。在和学员同在共行的研修过程中,辅导教师还要积极践行课程理念,总结梳理生成性智慧,勇于展示分享。把自己的才智和感悟可视化地贡献出来,转化为课程资源,和广大学员一道成为课程建设者。
二、辅导教师的职能发挥
1.利用课程评论、班级沙龙营造一个共存共荣的学习共同体。网络培训以培训班级为单位组织,辅导教师要善于通过课程评论和班级沙龙经营好自己的网络班级,在课程留言评论和班级沙龙话题中,通过我的评论、你的足迹、他的留言,每一位参训者都能感受到彼此的研修状态和课程收获,辅导教师不仅要积极参与到课程评论和班级沙龙的讨论中去,更要善于利用这些板块,动员班级学员积极参与进来,在增加以评论数量为研修指数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帖的质量,力戒“灌水帖”和“流氓帖”,不断发现优秀评论和话题,通过“置顶”“设置精华帖”等方式,给学员提供参照、提供范例、提供热议话题,从而产生相互督促、相互激励的推动效果。通过互动交流、反复强化,逐渐使学员增强团队意识和奋进意识,在相互学习中彼此感染,不断汇聚积极向上的研修动力。
2.利用培训公告、班级简报让不同学情、不同位次者竞相追跑。由于网络远程研修跨越时空,不像集中面授培训那样便于掌控。一线教师要克服工学矛盾,按时有效地参与到网络远程研修中来,需要辅导教师与班级学员之间通过多条信息通道包括移动飞信、QQ群及网络班级等及时培训公告,提醒学员按课程要求上线研修和交流;辅导教师还要善于利用班级简报来营造昂扬向上的研修氛围,通过辅导教师寄语、学情通报、研修评星、优秀作业沙龙选登、学员心声、学员研修故事等栏目来丰富简报的感染性和导向性,力求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不同学情、不同位次的学员都能够从赏心悦目的简报中获得启迪和力量,从而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班级研修风气。
3.利用作业点评、成果分享给成长中的学员导航、播撒阳光。平台生成的各项研修数据、作业及评论的质量等反映了学员的研修状态和培训效果。作为辅导教师,一方面要认识到学员的学时、评论、作业等研修数据是学员积极参与研修的一项考核指标,另一方面要认识到质量乃是培训工作的生命线,避免陷入唯数据低质量的自欺欺人式的虚假表象中去。要通过作业点评、成果分享来引导学员深度学习,不断提高研修质量,努力让研修真正成为一种福利和收获、一种发现和成长。要善于发现学员作业中孕育的智慧和成果并加以赏识和肯定,不断发现优秀和亮点,使优秀和亮点得以壮大,从而使追求优秀成为研修时尚,成为努力方向。辅导教师对学员的研修作业和成果最好运用“2+2评价法”进行评价,既肯定优点又不掩饰缺点,做到客观公正。比如,有些学员的作业和成果网络引用较多,自己的感悟和创新较少,辅导教师点评中,既要指出学员的视野得以开阔、善于学习借鉴等可能存在的优点,更要指出作业的质量主要体现在自己的思考和创见上,引导学员写出自己的好作业。
4.利用培训总结、项目评优引发学员后续成长的持久动力。网络研修项目结束后,学员能否踏上专业成长的幸福之路,靠的是一种教育信念和情怀。但辅导教师在项目最后阶段的总结和评优对学员能否持续跟进发展至关重要。辅导教师要认真反思培训历程,总结成败得失,整理研修成果,做好项目评优,并最终整理成“研修成果汇集”(必要时可进行成果物化)发放至每位参训学员手中,使学员在守望这份感动和成果中,永葆青春活力和执著精神,步入持续发展之中。
关键词:总结;深化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3-6148(2007)12(S)-0046-2
高考结束,教师应及时地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对高考物理复习过程中所实施的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的效果以及学生的复习质量与发展水平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总结,这种总结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对复习效果作出准确恰当的估量,进而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有效地改进和指导今后的辅导工作,深化高考复习。
1 总结内容
高考物理辅导效果的好与差,取决于构成物理高考辅导工作的诸多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优化、协调程度。总结的内容应包括:(1)复习的策略方向――这是复习方向的定位。应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以及面对的学生的水平来定位;(2)复习计划――这是复纲,每一阶段的复习要求恰当;(3)复习设计,设计应根据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复习原则,注重双基,培养能力。细节应具体到每节课的内容,要从整体上去考虑各节课的内容所应占的地位,以及与其它知识的纵横联系;(4)复习的方法,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地使学生在知识和方法上双丰收,因此要总结在每一个阶段的复习方法效果怎样,是否需要调整。要考虑复习中的讲解是否出新意、是否详略得当、是否具有针对性,学生的训练是否准确、是否规范、是否到位;(5)复习形式的合理选择及运用。在复习的形式选择上,应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尽量运用灵活复习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6)复习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的有机结合;(7)学生情况的掌握程度;(8)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积极程度、勤奋程度、掌握知识的深度和牢固程度,所能达到的能力、智力发展水平等;(9)所选用的复习资料(包括例题、习题选择)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满足高考基础知识复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它们的优、缺点在哪里;(10)高考前对学生的思想指导。高考的竞争是学生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的竞争,有时心理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把传授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和培养心理素质作为同等重要工作来抓。尤其中在高考复习时应注意和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运用适当的心理辅导方法(个别谈话、心理暗示、学生间的正向、逆向激励等)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高考时的平常心理;(11)高考答题方法的指导。正确的答题方法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特别是现在的理科综合考试,正确的方法更为重要。因此平常的训练、指导应对学生的答题具有针对性,如考试时间的分配、各种题目的处理、以及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步骤等;(12)考前的各种信息对考试的影响。高考前,各种高考研究会,教学杂志上都有大量的考试信息,认真分析高考前的各种信息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以便在今后的高考复习中积累有用信息。
2 总结的标准
根据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总结的标准应关注以下几点:
(1)效果标准:即通过系统的辅导后,学生在高考过程中应该达到和实际达到的程度,如:①掌握“考点”知识的牢固程度;②能力发展所达到的实际水平;良好心理品质的提高程度和稳定程度。
(2)时间标准:即教师和学生在教学限定的时间内应达到的一定效果,那种通过加重师生负担取得的效果是不足取的。
(3)方法标准:好的效果的取得离不开好的方法,因此对方法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更为重要。好的方法应具有构思巧妙、省时快捷、准确无误等特点。
3 总结的方法
考后物理总结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因此方法也是多样化的,通常的做法为:
(1)自查法:教师要从前面提到的几个方面深入分析自己辅导过程中的得失,形成经验,完善自己。
(2)议论法:通过同行、同学科教师的认真评议,取长补短,达成共识。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1
辅导员工作在高校中是一个基层岗位,但对学校乃至社会的贡献却是最直接的,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学校最关键的群体,那就是学生。一个健全学校的标准不仅在于其设施的完善和师资力量的雄厚,更重要的是在育人方面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就如我们更愿意听到普通学校学生的优秀个人事迹,而不是名校学生不健全人格的极端行为。时下,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沟通交流最频繁的人,更是学校不容忽视的群体。
部分高校甚至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辅导员引进政策,对辅导员工作没有明确的定位,没有明确的待遇条例规定,导致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较低,成就感较差,制定高校辅导员引进政策是势在必行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从学生角度分析
学校把大学生定位为成年人,却没有重视到成年与成熟的差别,高校教育的近乎普及化,致使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求学时的心智年龄偏小,当今学生思维方式的跳跃化,极端化,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90后,每个人都相对自我,尤其在受到批评时,态度反映更是强烈,对你的反驳、白眼就会接踵而至,感觉根本不会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各种原因的堆积,学生不再单纯满足学业上的成就感,认为学习是迫于家长和老师期望,没人鞭策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而是认为能迅速转化为利益的就是将来有用的东西,于是出现厌学、迷茫情绪的学生居多,而对于这种情况,大多学生都是不愿与老师和家长谈论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很多学生开始得过且过,教师在看到表象痛斥他们的同时,却没有真正抽出时间拉进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殊不知稍有闪失就会触动到部分学生脆弱的一面。
鉴于当今大学生的种种行为,他们的自我与偏激,学校非常需要一个有责任心和引导能力、有爱心和心理辅导能力的人,以一种真诚和对他们的尊重去获得学生们的信任,做好学生与教师的桥梁。而辅导员在这期间付出的心劳是常常被忽略的,甚至是被轻视的,如果加上学校对辅导员队伍的管制,没有实质待遇、地位的肯定,那么他们的工作热情也会不断消失。如果辅导员们只抱着传达上级指示的心态去工作,那必然是无法管理好学生的。
二、从学校方面分析
如今大多数高校,对于辅导员学历都没有对引进专职教师的学历要求那么高,于是,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可以进入高校当辅导员,致使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膨胀化。有的毕业生进入这个队伍是真正自己想长期从事与学生打交道的工作,而有的则是通过这种途径进入高校,进而向专职教师的条件要求去努力,力求早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职教师。现在,部分高校不区分辅导员与专职教师的队伍,只要求新进的年轻教师承担一两年的辅导员管理工作,于是不断的靠引进的新教师来补充辅导员队伍,因此大多学生还未毕业就至少要换两次辅导员,这无疑对学生来说是不负责任的。
这其中还有很多辅导员想早点脱离这个岗位,于是也必然在位不谋其政,甚至想办法在别的方面收获利益或成就感,最基本的与学生沟通的热情都没有,何谈做好育人工作,动不动就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部分辅导员从头到尾都不会过问,甚至是烦于解答,像这样怎样建立好学校与学生直接的桥梁。而这些辅导员们也有自己的理由:“我进校时根本没想到要先承担这个职位,对这一点兴趣都没有”,显然责任是双方面的。
这些没有制定新辅导员引进政策的学校,没有将辅导员工作看做是重要岗位选聘上岗,首先是对辅导员工作的轻视,于是很多教师就会不自觉地贬低这个职位,认为这是新进教师的锻炼之路,是想进一步提升的基石,他们彻底地混淆了辅导员和引进专职教师的本质要求。
专职教师必须是专业上的精湛者,而辅导员则必须是一专多能的,要求也是方方面面的。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上来看,辅导员要是班级管理者、心理辅导者、活动组织者、才艺指导者、就业指导者、汇报总结者、体力充沛者、性格开朗者,要有爱心、恒心、热心、诚心、耐心、包容心,要能迅速传达上级指示,反馈下级意见等等,辅导员人才的选拔也必然顺应这些要求而有相应的考核制度。
解决当今状况的比较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高辅导员的待遇问题,不仅是物质上的待遇还有精神上的荣誉感,这就要求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专业考核体系和管理制度。
(一)学校对于辅导员引进制度要有明确制定
1、要竞聘上岗,针对自身学校状况设立一定的门槛,如学历、专业、政治面貌、表达能力等,只有竞聘上岗才能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和社会认可度。
2、规定辅导员所带学生的数额,考虑辅导员的精力问题;
3、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充当不同角色,因此在不同角色中的要求要进行详细考核把关。现在大多只关注学历、专业,而很少对性格进行详细考核,当然也有学校独出心裁,采用了心理测试题的考核方法对性格进行测试。
4、对于新进辅导员的待遇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并与专职教师有所区分,体现辅导员的岗位优越性。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自主辅导推进要求方式
AbstractThetutorsofOpenandDistanceEducationcoursesstillfucusonthewaysofsystematicclassroomlecturingandlayparticularstressonsumming-upassessment.Itneglectstheinteractionbetweenteachingandlearningandautonomouslearningofthestudents.Butguidanceclassisanindependentandcompletelinkinteaching.Thewaystutorsuseinguidancetoimprovetheteachingeffectaswellastheautonomousguidingabilitypromoteautonomouslearningofthestudentsandpushonautonomousguidance.Itseffectcan’tbesubstituteinteachingmanagementandteachingqualityguaranteesysteminOpenandDistanceEducation.
KeywordsOpenandDistanceEducationautonomousguidancepushingonrequirementways
由于现代远程教育,使教师与学生处于"准永久性的分离状态",这里的"准",指分离的程度不是完全分离,如面授辅导,师生可面对面交流,但是当运用录音、录象、课件、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学习媒体时,教师和学生是永久性分离的,所以学生运用这些媒体学习,显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远程开放教育中课程的辅导老师,比起在传统教育中进行系统课程讲授的教师,要承当起课程导学、支持服务和理论科研的任务,更加任重道远,在推进远程开放教育进程中,充当指导员、服务员和研究员角色的辅导老师,应具备其自身的个性素质和一定的自主能力。
一、远程开放教育辅导课现存问题
目前,大多数远程开放教育课程辅导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全日制普通高校教师毫无差别,仍以传统课程面授为主,个别课程面授课时超出普通的计划课时,完全采用课堂面授系统讲授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忽略了教与学的互动,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忽视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在学习活动中忽视操作应用和发现创新。
由于扩大招生,多数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水平偏低,知识基础参差不齐,给辅导课带来很多困难;由于技术原因,辅导教学资源不完善,教学软件和课件的建设跟不上形势,水平高的不多,教学媒体单一,一些电视课和网络课程远不如辅导课生动自然,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而现代远程教育中师生处于"准永久性的分离状态",使主讲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习信息和了解学生情况以便“对症下药”,更无法安排合理的辅导计划和进度,使得学生对辅导老师有心理依赖,对电视课堂和网络课程有心理抵触。
在辅导教学过程中,学校偏重总结性考核,忽视形成性考核,一些课程没有平时成绩,总结性考核占总成绩100%,一些课程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只占20%-30%,主要是看期末考试成绩,有些学生从不到课和参与班级学习活动,有些学生诚信度不高,没有自己完成作业,有些学生对参加网上答疑和讨论积极性不高,无法应付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单纯追求及格,冲击了正常的多种形式的导学,辅导教师很难发挥制约的作用,学生出勤率不高。一些辅导教师知识存量不足,信息集散能力有限,跟不上信息时代知识更新与传播急速增长的速度,缺乏导学技巧和多媒体传播知识及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出现功能性文盲和角色缺位。有些辅导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答疑和指导不够充分,较少开展自主学习的指导及自主学习技能的培养,形成性考核出现偏松倾向,甚至有“送分”现象。
在对辅导教师的管理上,一些学校按面授辅导课时来计算工作量,核发酬金偏低,对作业批阅、其他辅导和研修工作不计入工酬,没能激发辅导教师自主履行远程开放教育的职责并在教学中发扬自主学习探索的精神。
二、对推进远程开放教育自主辅导的要求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主要体现在辅导课上,辅导教师的作用由讲授主体转变为导学主体,由权威主体转变为平等主体,其重要地位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是不可取代的。在辅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双方都在重新建构各自的认知方法、知识结构及对各种事物和观点的理解,同时双方也不断地重建对于彼此的看法,在彼此的智力对抗、思维撞击和交流互动中汲取知识,是自觉平等的学习主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以辅导教师职业自主能力的发展为前提,学生自主是一个自我计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的反思过程,而教师的辅导教学决策也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自主与辅导教师自主相互依存,教师的自主能力要高过学生才能起到指导的作用。
作为远程开放教育课程辅导教学的教师,要求能在既定的大纲、课程、考试和其他评估体系的制约下,在辅导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辅导教学自主能力,达到自身的职业自主性发展。教师的“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探索,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并不断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对此,辅导教师应清楚自己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对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乐于在其中体验自主的愉悦和自身价值。
辅导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自主学习环境,进入主动探索学习的角色,还要引导他们确立自主学习的信念,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课程学习计划;教师既要遵循一定的教学研究规则与程序,通过设计各种教学任务增强学习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又不能按部就班、机械地执行事先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过程中意想不到的教学事件对设计进行调整和变更,改革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反馈、检查、指导与分析评价,处理好讲授与练习、理论与操作、教与学的活动之间的关系,还要置力于课程资源的整合和知识结构的优化,及时捕捉学生的交互信息并把握各种教学动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交互式导学,为他们提供支持服务,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有指导有制约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有一定程度选择自己学习任务的自由,能够较为自由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直接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发展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逐步过渡到学生完全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辅导课中同样成为课堂的主体。辅导课要强调系统性和直观性,要多鼓励学生参与,但不能一成不变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可根据教材和教学活动选择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主体”。这些环节是确保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必须完全由课程辅导教师来自主控制和掌握。
另外,笔者经历近二十年的电大辅导教学,深刻领会到辅导教师要提高专业发展的自主能力,包括教学能力和反思能力等,要具有教师应有的基本知识、强烈的职业道德感和合作精神。其中教学反思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它具有实践性、反思性和超越性等基本特征,包括找准参照标准、反思日记、交流、行动研究和阅读教育期刊等,要求能主动地参与教育期刊的“专业对话”,这种“专业对话”包括“学习理会”、“吸收应用”、“探讨研究”、“交流”、“解答”、“提高”等过程;辅导教师要主动参与到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和应用Blog中,或以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方式来呈现研究成果,将教育的直接参与者的内心思想、隐性知识等转化为显性知识,挖掘出教育主体的教育智慧;实现教师自主成长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研究能力,包括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设计方案的能力、在行动中实施和调整方案的能力、整理和评价研究结果的能力等,要在追踪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捕捉一些关键的、值得追究的问题,以远程开放教育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结合本人的专业和工作,开展专题研究或实验,有计划地推进远程开放教育。
三、推进远程开放教育自主辅导的方式
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辅导课仍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教学环节而存在着,辅导课更直接更及时的解答方式一直为远程学生所接受,更需要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来加强交互,学习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完成的,不是在没有支持的独立状态下进行的,而完成这种交互,辅导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有了辅导教师的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坚持和更加有效。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什么自主辅导方式进行导学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因为辅导课时有限,辅导教师的主要目的是点拨、指导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感知、思维、内化为自身内在的知识技能。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也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辅导教学的需要,将其中几种方式结合起来应用:(1)精讲式;(2)模块教学式;(3)答疑式;(4)提问式;(5)讨论式;(6)归纳比较式;(7)活动式;(8)角色扮演式;(9)练习式;(10)作业讲评式;(11)交流式;(12)导学式;(13)自主学习式;(14)协同学习式;(15)实践教学式。
在应用以上各种自主辅导方式时,要注重加强辅导教学的系统性和直观性,辅导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归纳出必须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以利于学生吸收消化,并利用电教手段,结合书面材料和有声材料使讲解更生动形象,加速信息的传递过程,对学生的发言迅速作出反馈,并把好作业关,就其发言和作业作简要的评价,使出勤和作业情况与平时成绩挂钩并作为形成性考核的依据,以利于辅导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了培养学生的临考心理素质和答题技能,辅导教师应充分了解考试的基本要求、考试题型和考试难度等情况,适当增加学生的薄弱项目来编写与课程相匹配的练习或模拟试题,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疑难点,摸清学生的现实水平和学习进程,有的放矢地对某些问题进行讲评或个别辅导,避免辅导教学的盲目性,鼓励学生记录自学中的不解之处主动提问,多进行师生或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避免包办回答、表层回答或师生间的单向交流,还要注意掌握问题的尺度和讨论的深度,留有余地,给出一些启示和示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推进远程开放教育自主辅导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提高辅导教学的自主能力:
1、教师对于各种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系统了解:辅导教师对于学习的认识和信念影响到辅导课堂组织结构、学生参与程度、课堂互动模式及对学生成就的评估等方面的决策,教师的知识水平以及对学习的心理认知过程的深刻了解成为交互顺畅的保证,教师具有扎实的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方面的知识和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辅导和调控的能力,能帮助其减少教学盲点。
2、进行教学反思并改进辅导教学:教师亲身经历的实践是其个人实践理论形成与变化的源泉,可进行焦点式、主题式、课例式或随笔式教学反思,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直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有意识地看到教学中的一些“琐事”,试图对这些“教学琐事”进行理性的关怀,监控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制约或支持学生的思维和行为,验证自己教学理论的适用性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借鉴他人经验改进教学,是教师自主成长的基础。
3、促进自主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师了解和使用远程教育资源,利用远程自主学习指导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指导资料,包括习题库、文献资料库、课件库、案例库和素材库等,对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再进行应用,充分开发网络教学的多种交互方式,可以使师生、生生和教师群体之间在交互中受益。
4、在教研及合作共营中发展:辅导教师可通过“共享式的集体备课”、“探究式的课堂实践活动”和“专题式的学习讨论活动”等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或通过同伴互助的专业机制——合作共营小组,从自身实际出发,从教学需求出发选择研究课题或作为“协作者”配合同事进行教学行动研究,通过定期、定内容的互动,分享经验、成果,彼此支持,发挥群体合作优势,进行专业对话、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效能,构建学习共同体,发挥最大效能。
自主辅导功能的完善及辅导教师自主能力的提高,在远程开放教育质量保证环节中有着不同寻常的影响,我们希望教师能够紧密联系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来加强教学辅导研究,根据学科特点丰富学习参考的辅导资源建设,认识到自身是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承担者和主人,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决定自己的工作生活的发展变化,从而自觉地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投身到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改革和创造性的工作中;同时,各级院校能够在了解辅导教师工作的情况下健全教师评估和课件审核制度及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共同推进远程开放教育自主辅导教学,推动辅导教师进入一个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发展、回归主体意识的时代。
参考文献
1.邢晓春.远程自主学习指导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2;(6)
【关键词】七年制医学生;课间实习;教学方法改革
七年制医学硕士生扩大招生是近几年的事,由于这些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交流能力、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快的接受新事物的潜力和能力。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我们的教学组在学生课间实习中对骨科医学教育的观察、实习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新的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
1充分认识七年制学生的特点
在传统的医学生课间实习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全面系统的复课讲授的理论知识,有时结合一些典型病例进行讲解,实习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忽视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对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在七年制学生骨科课间实习时,我们充分了解了七年制学生知识面广,接受能力强的特点,注重学生的自己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在短暂的课间实习时间里让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充分发挥,改变以往实习“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的模式,实行“教师唱配角学生唱主角”,以适应新世纪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才竞争的需求,为使医学生的培养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实习课程设置及内容的改变
七年制课间实习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五步”教学方针,即走“学生-教师-学生-教师-学生”路线。实习过程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诊查、处理病人、操作使用石膏夹板,对这些东西先有感性认识,教师讲解后再由学生自己总结分析错误所在,之后教师再予总结评价,最后进行学生考核。使学生先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实践与所学理论相结合去理解分析问题,从而加深印象,提高实习效果。实验组按照此方针总结出“五步”教学方法:学生自行操作、处理-教师讲解-学生自行纠正错误-教师总结评价-学生实习考核。注重实践,发挥潜能,创新思维。在实习中结合实例讲解骨科理学检查、骨科石膏夹板牵引技术、骨科影像学检查基础等实用内容,使学生理解并能利用这些骨科基本技能。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教师单纯讲授典型病例和石膏夹板牵引技术,然后即由学生操作的教学方法。
3具体实施方法
本学期七年制学生共72人,平均分成4组,每组18人,2组作为实验组,另两组作为对照组。每组实习18学时。
3.1典型病例实习
实验组首先选择急诊骨折病人统一问诊、查体(注意避免加重病人痛苦),回到教室要求每个学生均作为主治医生给出初步诊断、辅助检查方法、治疗处理意见。然后老师和同学共同对每一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分析学生正确处理方法及错误所在,最后得出明确诊断,正确治疗处理意见。教师尽可能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再结合大课所学理论提示性给出结论。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评价,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良好。对照组则完全由老师进行示范讲解,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实习。实习结束按照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全真试题进行理论考核。
3.2骨科检查法实习
实验组:(1)运用投影仪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学习观看骨科检查法的正规操作;(2)学生交叉进行骨科体格检查,教师在旁进行辅导,纠正检查中的错误;(3)教师选择典型体征病人让学生实际查体操作。对照组:(1)教师示范骨科检查法的正规操作;(2)学生交叉进行骨科体格检查,教师在旁进行辅导,纠正检查中的错误。
最后一天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3.3石膏、小夹板技术实习
实验组:(1)首先由学生按照自己掌握的知识尝试使用石膏和小夹板。(2)教师集中讲解骨科石膏、小夹板技术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教师进行示范石膏、小夹板的操作。(3)教师示范后学生自己总结纠正首次石膏、小夹板操作中的错误,教师最后再给予评价和最终总结。学生再次交叉分别进行石膏、小夹板的操作。对照组:(1)教师集中讲解骨科石膏夹板牵引技术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具体的方法、注意事项。(2)教师进行示范石膏、小夹板的操作。(3)学生交叉分别进行石膏、小夹板的操作。
石膏管型、小夹板操作统一考核。
4教改结果考核
4.1床典型病例处理考核
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骨科部分共21题,实验组2组共36人,对照组共36人分别进行考核结果见表1。表1临床典型病例处理考核(略)
对考核结果进行χ2检验分析可以看出,P<0.05,实验组比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4.2石膏夹板考核
以教科书理论叙述为判定标准,对学生逐一考核石膏或夹板(任选其一)使用操作技术,分为优、良、差三等。经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比对照组实习效果好。见表2。表2石膏夹板考核(略)
5教改效果分析
一、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1、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三个减少
(1)学习和钻研课标、教材的时间减少了
由于一些教学辅导资料都对教材知识进行了不同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归纳和总结,确实为教师提供了一些很好的教学参考和方便,但同时也让一部分老师放弃了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学习,不下功夫潜心地钻研教材,对教材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和归纳,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时间安排和适合自己学生现有水平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设计。
(2)研究考试题的时间减少了
依赖于资料中的练习和试题,有的教师用于阅读、研究中考试题和考试信息的时间相对减少了,收集整理试题、自己做试题、精选试题的时间也大大减少,甚至有的教师课堂中要使用的教学辅导资料上的试题都没有预先去做,导致上课完全按照教学辅导资料按部就班的讲解;在讲解和使用试题的过程中,才发现很多试题与所讲或者所复习的知识不配套,没有针对性,使得课堂教学效益低下。
(3)取得的成绩减少了
由于教学的针对性减弱,课堂效益降低,使得学生知识不过手,不扎实,迁移能力不强,知识面窄,解题能力差,考试成绩当然不尽如人意,这样一来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致使学困生增多,进一步影响自己的教学,形成恶性循环。
2、两个增多
(1)学生的作业量增多了
学生的教学辅导资料增多,再加上有的教师对作业题不加选择,有多少就要求学生做多少,使得学生的作业量大大增加,学生学习负荷加大,学生看书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2)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增多了
由于教师教学方面准备的不够充分,直接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如知识点复习后,讲评时才发现试题与复习内容联系甚少;做课堂练习或者测验时,教师不能预先告知学生教学辅导资料中的错误或者超标的试题,给学生完成试卷造成困难;有的试题的答案与试题不符合,师生之间产生分歧,教师无法即时做出评判,造成教师的尴尬;甚至个别教师在评讲试题时,自己都找不到答案,下来才发现是因为试题有错……
二、对策与建议
1、正确认识教学辅导资料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辅导资料,其性质是辅助,而不是教学的主要材料。教学的主要材料是教科书,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摆正主要材料与辅助材料之间的位置与关系,要以教材为本。
2、认真钻研教材,做好教材知识的归纳与总结
认真学习教材和教学参考,明确各册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具体内容,理清教材各单元之间的知识联系,并且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分单元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对该册书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对本册教材词汇、短语、语法知识、交际用语的分类进行细致的归纳,明确教学目标。
(3)做好初中阶段的知识归纳,包括:分单元复习归纳;7-9年级的语法知识、交际用语归纳,包括它们在教材中的分布,以便复习时回归教材;各种题型解题方法的归纳,以及典型题例的收集等。
3、潜心做题,研究试题
做题是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做题也是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之一。做题可以让我们了解试题变化、发展的趋势,了解命题思想、方法和命题人的意图;知道考查的重点,从而把握教学、复习的重点。所以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尽量多收集各地的中考试题,特别是本地市的中考试题,因为一个省的试题都是在省中考命题指导原则的指导下命制的,这样我们可以了解更多考试的方向和新的中考题型。
(2)课前做完自己拥有的资料中的全部试题。其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做题了解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可以初步筛选出可用的试题;二是精选试题,按照单元教学的要求,精选试题,为每一节课选择好合适的试题,加强每节课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练习的效益和效率,减轻因为盲目做题给学生带来的学习负担。
(3)从做题中老师要学习命题规则。通过大量的做题,可以揣摩命题人的命题思路,再通过学习有关命题的文献,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反思、总结,使自己逐步了解、熟悉命题的规则、方法,成为一个命题专家。
一、发挥教师的“主心骨”作用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的互动性,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的“主心骨”。特别是高三的课堂,复习的方向、进度、经典习题的选择等都需要教师把好关。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过程中,我们仍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去学,同时教师应收放自如,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高三的老师应树立“做学生优秀引路人”的理念。每节复习课的导学案、对应训练习题、主干知识、易错易混点、重难点的把握都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心骨”作用,这样才能提高高三复习的时效性。我们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学生可信赖的倾诉者,是他们精神支柱的一部分。每当我看到某些学生在复习中遇到困难伤心落泪的时候,我深深感受到他的无助与彷徨,我会主动伸出手帮他擦掉眼泪,引导他把内心的苦闷委屈都倾诉出来,然后帮他分析,找方法。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几届高三我和学生都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也深切体会到这种感情的重要性。古人云: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才能知道他们在迷茫什么,恐惧什么,需要什么。当有的放矢了,才能提高复习的时效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
有人认为高三时间紧任务重,再让学生分组合作探讨会降低时效性。其实这要看怎样具体实际操作。我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在学生原有分组的前提下,由组长与组员讨论决定“承包”某一块知识模块的整理分析工作,让学生记准知识点的最好方法是学生自己做老师,自己总结,再把知识总结给同伴。有些学习有方法的学生总结的记忆方法简单易懂,让他们的同伴很快接受并记住。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第一方面,教师把好关,对于学生总结不够准确的地方、知识模糊的地方、遗漏的知识点等老师要及时纠正、补充、理顺。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所以,我认为要提升高三思想政治复习的时效性,就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开始会很艰难,但后续的效果是惊人的。
三、注重每一次考试,引导学生做好总结
苏格拉底说过:“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我校在高三除模拟考试外,每周都安排文综测试。每周的周考如果老师在试题的选排,试卷的批改、讲评,做好考后的总结工作,复习的时效性就会有很大提高。对于问题较多的学生我会采取面批的方法,能够让学生直观了解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对于大型的模拟考试,我会先总体讲评,再个评。引导每个学生做好总结。学生的总结是扫清下一步复习障碍的有效途径。只有善于总结,才会做好查漏补缺,才能让他对自己前一段时间复习中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我让学生做好书面总结,哪怕只是几句话。然后我会认真看每个学生的总结,在下次考试后对照着上次的总结找进步、查不足。
四、个别辅导、个性培养、培优辅差———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一环
高三学生的心理相对脆弱,高考的压力会让这些脆弱的学生心理崩溃。个别优等生可能在复习时遇到“瓶颈”,所以做好高三学生的培优补差个别辅导对于提高复习的时效性很重要。个别辅导包括知识、学习方法的辅导,也包括思想、观念和情感等心理因素的辅导。知识、学习方法的辅导,通过对学生学习,特别是知识查漏补缺的有效性能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但谈谈心,交流一下感想,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灵隔阂,谁又说不会造成一个孩子一生观念的转变,从而焕发出其在学习上天翻地覆的巨变呢?其实,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孩子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才造成了他们学习困难,学习上没有效果。
五、注重学法指导,是提高思想政治课复习时效性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