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旅游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福州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托于福州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本文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的一种旅游形式,是一种狭义范围内的探讨,因此在探讨福州市生态旅游资源过程中,并未将人文类旅游资源纳入进来。关于生态旅游的类型,早在1999生态环境旅游年就提出了主要包括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经过多年的发展扩展和完善,我国生态旅游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结合现有研究文献,将福州市生态旅游发展所依托的旅游资源类型概括为四类。
1.森林山岳类生态旅游资源。我国的生态旅游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是生态旅游较为原始的一种开发方式。这类旅游资源往往具备多样性的动植物资源,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环境优美,有利于陶冶情操,寄情山水,适宜于开展休憩、疗养、科考、观光、露营和户外素质拓展等活动。福州市山岳森林类生态旅游资源情况见表1。
2.海滨湿地类生态旅游资源。福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闽江和乌龙江穿城而过,与台湾岛隔海相望,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岸港口城市之一。全市海域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沿海多天然良港,像福清湾、罗源湾、兴化湾等;砂质海滩长达560公里,如长乐下沙海滩、平潭龙王头海滩等都有优质沙滩;福州东南的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岛屿风光独具特色;另外,海洋生物种类繁多,仅鱼类就达到500多种。福州市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优质的海滨沙滩、优美的岛屿风光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福州市闽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福州市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极具代表性的资源,是目前福建全省最大湿地,也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徒途中重要的一处落脚站,具有红树林、滨海盐沼、滨海沙生植被3个主要植被类型,拥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4种,比如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等,而且每年都有上千万只的越冬候鸟飞临此地栖息,是一处集湿地保护恢复、科研监测、宣传教育、湿地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滨海湿地公园。
3.温泉地热类生态旅游资源。温泉是一种由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其水温高于环境年平均温5℃,或华氏10℉以上,大多数温泉中都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比如碳酸钙、硫磺、钙、钾、氡、钠等,泡温泉不仅可使肌肉、关节松弛,消除疲劳,还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凭借着有利的盆地地形及丰富的降水量,福州市温泉资源具备了储量丰富、水温高、水质好、易开采等特点,成为了福州十大旅游名片之一。据有关部门调查,福州温泉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市区以及永泰、闽候、闽清、连江等周边县市,共有20多个温泉点40多个泉眼,无论是在城区享受SPA式温泉,还是到周边青山绿水环抱的温泉景区泡温泉,都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据统计,2013年福州市温泉旅游景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46.81万人次,同比增长16.2%;其中增速最快的是龙泉山庄、源脉温泉、赤壁温泉,分别为118.6%、47.8%、19.7%,占温泉景区接待量的51.1%。现将福州市温泉生态旅游资源统计如下(见表2),必须说明的是,福州市区的温泉因开发充分、城市景观居多且商业化氛围浓厚,在资源统计时仅选取了几家,并未全部纳入。
4.休闲农业类生态旅游资源。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是近年来较受欢迎的生态旅游的新形式,其充分利用生态农业资源,以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为内容,便于旅游者认识、了解、享受和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开展观光、劳作、民俗体验等旅游活动,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仅能普及自然农业知识,还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福州市休闲农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初以游客借宿农家的休闲形式为主,一些农户创办农民餐馆,提供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等简单服务。20世纪9O年代开始出现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比如永泰大樟溪的千江月休闲农场等。截至2014年6月,福州市共有各类休闲农场143家,包括农、林、牧、渔、茶、园艺等多个项目,其中,3家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6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5家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还有一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闽侯县,福州市休闲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市级及以上)一览表见表3。福州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活动涉及到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温泉理疗保健、民俗文化、娱乐健身和科普教育等各方面,年游客近8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6亿元。
二、福州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
在对福州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统计过程中,福州生态旅游发展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旅游资源种类多样,景观齐全。福州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涵盖了森林山岳类、海滨湿地类、温泉地热类、休闲农业类等多种类的旅游形式,另外,福州濒临东海,闽江口、罗源湾及海坛岛的滨海海洋类资源也独具特色。地貌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珍稀动植物品种,湿地、温泉、河湖、外海景观丰富,各类景观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观光、科教、度假、体验等多种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2.资源品质较高,但知名度低。在四类生态旅游资源中,森林覆盖率高居全国第一、空气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森林类生态旅游资源品质居全国前列,闽江口湿地公园凭借着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众多的稀有物种以及候鸟迁徙、珍稀濒危鸟种的栖息地等多项要素在2013年“美丽中国•湿地行”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湿地”;而福州温泉品质居于全国前列,休闲农业依托了良好的自然及原始生态环境。四类生态旅游资源的品质极高,但是,由于开发不足和宣传不力等因素的影响,福州的诸多生态旅游资源知名度却很低,品牌效应缺失,在全国的影响力不足。
3.大多分布于郊区及周边县域,空间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经过上文对福州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可知,福州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集中分布在福州城区以外的各个县域;市区范围内生态旅游资源较少,且分布地点多位于市区及郊区的城乡结合区域。这一特征是由福州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北部和西部为山地;南部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东部丘陵平原相间。这种地理环境使得福州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西部北部和南部县域地势较高,自然景观优美,环境宜人,因此森林类生态旅游资源和休闲农业类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市区及周边相邻的连江、闽侯位于福州盆地,其温泉地热资源丰富;而东部闽江入海口则因地势较低且与东海相连,成为了优质的海滨与湿地资源区。
4.生态保护观念不足,生态旅游形象不鲜明。福州市的生态旅游的游客多选择中短途游,以福州市区居民为主,其次是周边浙江、广东、江西等省市的游客;客源结构以散客为主,生态旅游所涉及到的地区大多是市区周边的原始乡村和景观优美的自然地区,使得福州市的生态旅游更加倾向于乡村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客源市场对生态旅游的认知也多为乡村旅游和乡村体验游,因此,福州市的生态旅游形象模糊,定位不准确,从而带来旅游过程中重体验而轻保护、重旅游而轻生态的现象。
三、结语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所谓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旅游资源,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的完整保护,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一些地区政府的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一些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时,管理不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捕乱杀,有的宾馆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
(二)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风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区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这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
(三)风景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一些风景区的水土、大气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噪音、烟尘超过了规定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二、生态旅游存在问题的成因
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做法,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生态旅游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由两大原因引发的:一是外在因素,是由于目前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在目前经济水平不高、环保意识较差、国内旅游市场仍处于大众观光、度假旅游阶段,还没有完全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引导旅游者进入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必然引发上述问题。二是生态旅游自身发展中的问题。由于生态旅游概念和实践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而产生的内涵认识不清、设施设备缺乏、专业人才缺乏、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旅游区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一)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自然环境是由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作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不顾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防止环境恶化功能(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等),那么最终破坏森林的恶果将是人类自身的灾难。
森林公园则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既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引起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的环境问题。另外我国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区、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带来了一个更新观念和提高对森林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再认识问题。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要坚决制止。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旅游区的环境容量问题,应加强研究,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客。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再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功能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多种旅游功能,按照旅游市场需求,可划分为生态环境功能、生态景观功能、生态保健功能、生态文化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生态旅游资源的环境功能是指生态旅游资源能够为旅游者提供生态景观功能是指生物体具有可供人们进行美学欣赏的功能,主要包括:森林景观、草坪(草原、草地)景观、各种动物景观等等。这些景观的结构类型和美学特性构成其特有的生态景观功能。生态保健功能是指生态旅游资源可帮助人们休养生息、治愈疾病。例如植物具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释放氧气、进行大气污染报警等功能。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世界各国对以森林为代表的植物类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都非常重视。生态文化功能在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许多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密切联系,因此也具备一定意义上的生态文化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等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具备历史、文化、教育、审美等综合的文化功能,与其的自然环境融合,在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个景区只有将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特有的生态文化功能。生态保护功能体现在保护生物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发展三方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带动功能现在,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保存完整的地方,大多是交通堵塞、经济落后的地区。举个例子,珠穆朗玛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自治区与尼泊尔王国的交界处,面积33819平方公里,居民75000人,其中绝大部分是藏族,还有夏尔巴人。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第一大峡谷就在这里。雄奇壮观的雪山冰川,森林密布的险峰峡谷,河湖镶嵌的高原草地,原始完整的生物多样性,刚朴奇特的民风民俗,构成了一幅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有机交融、充满神秘色彩的绚丽画境,无疑是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胜地。但由于长期封闭、经济落后,这里居民依然相对较为贫困。国家在对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态旅游资源、世界生态旅游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目标:争取在21世纪上半叶,建成世界著名的探险和生态旅游区,自治区开展登山、徒步、科考和跨国旅游的核心区域。在保护区内,旅游业将发展成为与农牧业并重的支柱产业和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我国有待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那里是我国实现小康、走向现代化的重点地区,也是我国生态旅游资源最丰厚、旅游产业发展的后续动力所在。旅游业是那些地区带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优选产业之一,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文化的双重责任。生态旅游则是投资相对较少、经济收益较好、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旅游产品和方式之一。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脆弱性及原因
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的定义主要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个是生态资源本身对于开发有一定的承载度,如果过度开发就会对其造成破坏;另一方面是生态资源不适合旅游开发,它有自己的生存环境,与市场开发想矛盾。第一,我国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大都处于偏远落后的地区,他们的环境保留的原始成分较多,但十分脆弱遭到开发后恢复能力较弱,甚至是不可再生的。第二,由于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一些政府为了短期利益大肆开发利用原生态资源,但缺乏合理的规划,也造成了生态资源的脆弱和破坏。
(1)缺少专业从业的人才旅游从业人员的素养问题直接关系到旅游发展成果的水平和质量,从而能影响生态旅游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但问题是在生态旅游地的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还有旅行社导游的素质不高,很少有专门的生态旅游导游。大部分旅游从业人员缺少生态旅游知识和生态旅游的管理职能,造成了许多生态旅游区的污染和不合理规划
(2)生态旅游区规划的不合理,造成资源的浪费在中国旅游规划的项目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生态旅游景区也有不少问题存在。例如规划开发的项目贪大、求多和商业化。贪大。在一些生态旅游开发项目中,都要求“高、大、上”,所以就出现很多的什么世界之最、亚洲之最、或者中国之最。但既然名声那么大,就要看它的创意和是否具有人文精神、是否能够愉悦大众了。实际上很多项目的开发在地点和设计上都欠缺合理性,没足够的新意和创意来吸引游客,有很多都是重复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劳民伤财,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虽然建设的初衷是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来获得经济效益,但由于大型项目的开发建设成的大体建筑甚至是人造景观,其对环境的破坏也是致命的,不仅对于生态环境,而且对于景观环境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求多。为了更多的吸引游客,很多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大大小小的项目,让人目不暇接,大量的重复建设使得许多原生态的资源减少。对于旅游者来说究竟观赏旅游质量的好坏还是旅游景区项目的多少重要,我们应该发起深思。商业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只考虑经济利益,但对生态资源也造成了破坏,一味的滥建商业设施和游玩景观使得生态旅游区失去了原始的吸引力,另外一些旅游项目重复收费,也不利于生态旅游的发展。
(3)体制管理因素当前,我国生态旅游景区主要是分布在各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所以我国的各生态旅游景区都是由各地的林业、国土、水利、建设、环保等部门来负责的。但是近年来,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非“法定“行政管理部门和个人,他们有权利对相关的生态旅游景区进行行政管理,给我国的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再加上我国相关生态旅游管理体制的不健全,近年来景区管理问题频出,比如在一些景区由于旅游企业和景区村民没有协调好门票收入分红,景区村民就擅自关闭核心景点,严重影响了景区的正常经营秩序等,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正,不仅不利于旅游行业的良性竞争,还对该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4)开发监管体系的缺失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科学、可持续的开发指导思想,部分政府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不对将要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过多的研究和规划就进行开采,尤其是对于一些新的旅游区的开发,部分开发者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损害,很不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这都是由于景区开发监管体系的不健全造成的,此外开发监管体系的缺失还表现在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时,管理不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捕乱杀,有的宾馆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特别是在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和旅游旺季,游客人数超过了自然的承载量的时候,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在旅游过程里,一些地区由于对垃圾的处理不合理,还造成了垃圾污染。
三、可对生态旅游资源保护采取的措施
(1)适度有序的开发建设,是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开发生态旅游产业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应该重视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意识到适度有序的开发建设,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此外,生态旅游开发要想发展出一条特色的路线,必须注重在生态旅游中融入更多的当地文化风俗习惯,使其变成当地生态旅游的一项宝贵的资源。(2)在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前提下要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对游客进行生态旅游的教育,对旅游景区的基础建设、游客人数荷载量、交通情况和旅游景区资源特性都要进行具体科学的分析,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旅游有利于生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新生态意识
(3)建立前瞻性、多元内涵的新生态意识。新生态意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生态意识。一说起生态意识,人们就自然而然的想到生态旅游区的保护,要加强对一些自然保护区和众多生态脆弱地带的保护,这是由于一些已经开发的生态旅游景点的环境已经遭到污染,使得这些景点的形象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意识的第一落脚点应该是如何做好这些自然生态地带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以及对游客的“非生态”行为的有效控制。人文生态意识。生态意识还包含一种重要的人文生态意识,在自然生态环境下孕育的独特的人文风情所培育成的人文生态,也应该成为我们精心呵护加以培养的对象。降低旅游发展对地方的特色文化环境的冲击,让本来与自然和社区有机融为一体的人文生态环境成为永不褪色的文化景观,不能让一个个文化景点蜕变成为一个个脱离文化母体丧失生命力的额“文化孤岛”
(4)政府的要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规划。旅游资源的价值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其开发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应,因而不仅取决于其本身,还取决于它的开发环境和条件:区位条件、游客容量和基础设施、经济基础、投资量和投资环境等。不能脱离保护资源和它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而去评价旅游开发的经济价值。为了在生态旅游区的旅游开发中避免出现破坏性建设的现象,政府要履行好宏观调控的职能,要注重开发生态旅游与保护自然生态、改善人文生态的统一。在发展规划上要明确把保护区的自然生态、区域民俗文化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对景区内的环境污染例如游客产生的垃圾和建设中产生的垃圾要及时处理,同时还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对一些生态旅游资源脆弱的地区要出台强制性的保护措施,还要对一些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例如财税上的补贴,让他们在资源回收利用和排污过滤处理上有更多的资金的投入。同时还要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以及具有保存价值的地标性景观进行保护,保持旅游景区的创意独特性。还要定期开展宣传保护生态资源的活动,让人们意识到保护它的重要性,让人们在行动上就落实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注重生态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管理水平。由于我国现在从事生态旅游开发管理的人员素质不高,在许多方面都较为落后,职能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缺乏自主创新品牌。所以加强旅游人才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定期考核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旅游开发的计划和见解。定期组织人员去国外学习先进经验并懂得和我们的实际情况科学结合,还要提高管理从业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要过度迷信洋专家,对国外的经验要懂得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打造中国自己的民族品牌。
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秉承健康的旅游发展理念来开展旅游活动.与其他形式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更加强调旅游过程中的“保护性”和“持续性”,因此其活动能够降低旅游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适度的生态旅游既可以为开展水生动物的保护筹集资金,又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生态旅游还能促进对水生动物的直接保护,如开展生态旅游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商业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以鲸类的保护为例,从11世纪起,巴斯克人(Basques)就开始捕鲸,以获取原料生产鲸油、食用蛋白质等.后来商业捕鲸的规模不断增长,并导致了世界范围内鲸类种类和数量的急剧下降.为此,国际捕鲸委员会(InternationalWhalingCommission,IWC)于1986年通过了《全球禁止捕鲸公约》,绝大多数国家停止了商业捕鲸,然而日本、挪威和冰岛等支持商业捕鲸的国家却以“科考捕鲸”为名,继续大量捕杀和出售鲸产品.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观鲸旅游活动提高了人们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禁止商业捕杀鲸类的行为.观鲸旅游不仅促进了相关海域鲸类的保护,而且也为相关国家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调查表明,观鲸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快速弥补因禁止商业捕鲸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实现了生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Ross等曾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概念框架进行了总结,提出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一部分应直接反馈至保护区,用于保护物种及其生境;另一部分则要分配到旅游区当地居民手中,用于社区的发展与建设.社区经济的发展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促使其更加积极地维护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反过来,保护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从而为保护区带来更多收益,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如此既保护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又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在这里,生态旅游被作为一种手段,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对旅游者和管理者进行环境教育以及鼓励社区参与等途径来保护自然环境,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资源保护与社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旅游对水生动物的负面影响
在以水生动物为主要观赏对象的生态旅游活动中,人为干扰也会对水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负面影响.如王海英等深入分析了长江中游淡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威胁与压力,认为随着长江中游旅游业的发展,现有的生态旅游过程中对生态保护的考虑严重不足,导致长江中游原始而独特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和污染,并且对当地的生境和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严重威胁.根据相关领域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对生态旅游给水生动物多样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总结归纳如下.
2.1水环境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大众旅游活动中产生和直接排放的污水破坏了生态旅游区的水体环境,降低了水体和沉积物中溶解氧的含量,增加了水体的浑浊度,导致水体加速富营养化,直接影响了生态旅游区水生动物的多样性.根据国际海洋组织统计,游客人均每天产生3.5kg左右的垃圾和固体废弃物,一个普通的旅游船一周的航程可以排放1×106L左右的污水.水体污染会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与繁衍,进而影响水生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如沈韫芬的研究表明,随着水质下降,原生动物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指数逐渐下降.水体污染对水生动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水体富营养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随着湖泊流域人类活动的加剧,大量的营养盐通过一系列途径进入水体.国际经济发展合作组织(OECD)将这种“水体中由于营养盐的增加而导致藻类和水生植物生产力的增加、水质下降等一系列变化,从而使水的用途受到影响”的现象定义为富营养化.许多研究表明,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动物可造成严重影响,将导致水生动物多样性的降低.如富营养化可以降低珊瑚的生长率和繁殖率,并且可以增加珊瑚共生系对白化现象和疾病的易感性.近年来,我国云南洱海的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加剧,使洱海水生生态系统受到损害,并呈现迅速退化的趋势.龚志军等研究武汉东湖大型底栖动物(包括水栖寡毛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的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发现,在营养水平不同的4个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与水体营养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当水体从中营养型向超富营养型演变过程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明显降低.
2.2生态旅游造成对水生动物的过度捕捞
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多,对包括鱼类、贝类在内的各种水生动物的需求逐渐增多.这些水生动物一部分被加工成特色食品供旅游者食用,另外一部分则成为了旅游区的礼品或纪念品用于出售.由于缺乏对水生野生动物猎捕的强有力的禁止措施,生态旅游的发展导致人为猎捕野生水生动物的活动日渐增多.在经济利益驱使和缺乏有效管理与监督下,一些地区盗猎和出售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另外,为发展旅游,一些地区开展不恰当的垂钓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鱼类的品种和数量.
2.3生态旅游对水生动物的惊扰
生态旅游过程中,人类活动会对一些水生动物产生惊扰,影响其正常的行为活动规律.王四海等指出,观赏野生动物、徒步游览、摄影、机动船观光等各种旅游活动都会对景区内的野生动物产生不同程度的惊扰,影响野生动物的行为、生理、繁殖、种群动态和种类组成等.对于水生动物,旅游惊扰还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水上活动(如游泳、机动船观光等)以及旅游活动中交通工具等产生的噪音.野生动物对旅游惊扰的反应复杂,并且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对于惊扰的反应也不同.
2.3.1旅游惊扰对水生动物行为的影响
大多数动物对旅游活动惊扰产生回避反应,如鸟类的惊飞、兽类的惊走行为,都是躲避旅游活动惊扰的一种最直接的反应,频繁的惊扰会使动物放弃其适合的生境.如鳍脚类海洋哺乳动物,游客接近会激怒在海滩上休憩的澳大利亚海狮(Neophocacinema),尽管其数量没有因为游人的增加而减少,但长期惊扰可能会导致其放弃该海滩.人类过度接近也会使南极企鹅的心率升高,并可能产生应激反应.此外,旅游者的投食和丢弃垃圾常会吸引动物前来觅食,这将改变野生动物的自然觅食行为.游船是水上旅游活动的主要交通工具,对水生动物的行为会产生显著影响.如Constantine等的研究表明,宽吻海豚(Tursiopstruncatus)的休息时间随着游船数量的增多而减少,当游船靠近时,它会倾向于采取长时间潜水、改变游行方向等躲避行为.Steckenreuter等发现,游船会影响宽吻海豚的行为活动,当游船出现时,这种海豚的进食时间会减少,低于原来的66.5%,社交嬉戏时间低于原来的44.2%.旅游活动中船只的噪声会干扰水生动物的行为.VanParijs等的研究显示,船只产生的噪音会影响海豚之间的声学交流,进而影响海豚的群体凝聚力.2007年至2009年,Rako等在亚得里亚海(AdriaticSea)北部的一个监测站监测2km海域范围内的游船噪音和海豚的分布,发现游船产生的噪音会长期影响海豚的种群数量,并且该情况在夏季(旅游旺季)尤为突出,高强度的噪音迫使海豚在旅游季节迁徙,并将导致海豚最终放弃该栖息地.人类密切接触对水生动物的繁殖也会产生影响.Perrine曾对26只海豚进行观察(这些海豚每天与人类互动时间高于与同伴接触的时间),结果显示有11只海豚会对人类或救生圈产生误导性的.Foroughirad等对宽吻海豚的研究发现,游客喂食雌海豚的行为会对其与幼崽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相比于未被人工喂食的个体,被喂食雌海豚所产下的幼崽获得母亲照顾的时间和幼崽存活率均有所降低.
2.3.2旅游惊扰对水生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影响
研究发现,长期的旅游惊扰会影响水生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蒋志刚等指出,环境压力和人类干扰能够对动物造成有害胁迫,使其产生生理紧张,当动物长期处于生理紧张时,其发育和繁殖都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分泌的应激激素升高,可能会降低类固醇激素水平,进而影响动物的或,也可能直接抑制其生理功能.根据McEwen-Wingfield模型,在稳态应变和稳态应变负荷的状态下,生物可以通过改变器官和行为的适应能力而达到新的稳态,对机体不会产生伤害;只有当刺激非常强烈或者持续时间很长,达到了稳态应变超负荷状态时,动物才会受到伤害.
2.4外来物种入侵
生物入侵(biologicalinvasion)是指当生物有机体被有意或无意地引入到一个历史上不曾分布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和形成野化种群,其分布区的扩张对入侵区造成明显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后果的过程.生物入侵与栖息地丧失曾被视为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减少的2个主要原因.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主要有3条:无意识引进、有意识引进和自然入侵.无意识引进是外来物种随着贸易、运输和旅游等活动被引进。有意识引进也较为普遍,如近年来随着水族馆生意的火爆和以水生动物为主要对象的旅游活动的快速发展,我国直接从境外引进水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持续增长,这增加了外来物种逃逸到野外并引发生物入侵的风险.Strecker等指出,每年由水族馆管理人员释放到普吉特海湾的鱼类大约有2500种,较长时期内,水族馆贸易物种有可能成为太平洋西北地区的重要入侵物种来源.外来物种入侵是生态系统最大的威胁之一,主要危害包括: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引起生物多样性丧失与食物网络结构的崩溃;造成本地物种的灭绝或消失;引起农林业病虫害爆发从而需要高额的防治费用;威胁人类健康等.例如云南洱海地区,盲目引进以捕食浮游动物为主的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Chen),造成浮游动物数量急剧下降,成为洱海蓝藻暴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旅游活动也可能直接导致水生动物的死亡.例如鲸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观鲸船撞击.热带海域潜水观赏珊瑚的行为会引起海水浑浊,进而影响珊瑚虫的生长.更为严重的是,旅游者还可能给野生动物传播疾病,对动物种群带来不可预测的危险.
3对策与建议
生态旅游尤其是以水生动物为重要资源的生态旅游,其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会给所在区域范围内的水生动物带来负面影响.结合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本文就如何正确发展以水生动物有关的生态旅游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3.1发展与保护并重
在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要以科学为指导,以生态学原理为基准,遵循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将生态旅游的发展与维持生态平衡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旅游良性发展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稳定.水环境是水生动物的重要生态环境,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水环境的保护.一方面,在生态旅游区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水生动物的活动空间,保证特殊水生动物的正常洄游;另一方面,在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时刻维护水环境,避免污染,时刻对水环境进行质量检测,发现污染,及时治理.此外,在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根据生态学原理,合理开展垂钓活动,垂钓对象应该是分布广、数量较多的鱼类,而非珍稀濒危物种.还要严格把控旅游垂钓项目的实施,杜绝对水生动物不合理的超负荷捕杀.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动物福利,在建设旅游项目时应遵循水生动物的生活方式,在观赏大型水生动物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游船干扰.
3.2加强宣传教育,正确引导生态旅游
在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结合旅游者的心理设立标语、导游、指示牌等,强化游客旅游过程中的水生动物保护意识,正确引导生态旅游,同时定期对导游进行业务培训.生态旅游区应根据旅游区具体情况,严格控制每日旅游人数和旅游区开放时间.一方面减少旅游负荷给水生动物造成的压力和惊扰;另一方面定期对旅游区进行全面的检查、修整和完善,保证旅游区内水生动物的健康及生活环境的清洁.
3.3健全相关法律和法规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所谓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为主要旅游资源,促进自然资源和当地文化的完整保护,增强旅游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一些地区政府的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一些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时,管理不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捕乱杀,有的宾馆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
(二)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风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区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这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
(三)风景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一些风景区的水土、大气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噪音、烟尘超过了规定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二、生态旅游存在问题的成因
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做法,必须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生态旅游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由两大原因引发的:一是外在因素,是由于目前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在目前经济水平不高、环保意识较差、国内旅游市场仍处于大众观光、度假旅游阶段,还没有完全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引导旅游者进入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必然引发上述问题。二是生态旅游自身发展中的问题。由于生态旅游概念和实践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而产生的内涵认识不清、设施设备缺乏、专业人才缺乏、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旅游区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一)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自然环境是由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作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不顾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防止环境恶化功能(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等),那么最终破坏森林的恶果将是人类自身的灾难。
森林公园则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既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引起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的环境问题。另外我国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区、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带来了一个更新观念和提高对森林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再认识问题。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要坚决制止。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旅游区的环境容量问题,应加强研究,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客。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再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旅游业的发展异常迅速,所以其产生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大,在对旅游也实施管理的同时,将受到与旅游业相关的多个方面的影响,具体的影响可以分为内在影响因素和外在的影响因素。
(一)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内部影响因素内部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开展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本地获益人,这些获益的人通常是社区内的居民,社区居民在获利的前提下,会自觉的、积极的参与到对社区生态旅游的进行和开发当中,这就能够更最大限度的发挥社区旅游的开发作用。所以对社区生态旅游进行管理的主要是要对这些内部因素的获利人群进行调控。内部因素除了当地获利的群众和居民之外,还包括了旅游公司以及政府单位,这三者的关系是密切关联的,在旅游这个领域内做到相互合作的同时,又产生相互制约的作用,这就互相实现和促进了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外部影响因素外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非政府组织、一般意义上的旅行者以及一些外在环境的影响。社区的生态旅游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切实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利益,但是并不能说明就可以在进行规范管理的时候忽视旅游者的真正需求。事实上,不论旅游业如何的发展和改革,旅游者在旅游业的发展当中都始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同时有一些非政府的组织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使其很快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认可,而且成功的在政府和群众基层之间建立起了一条有效的沟通纽带。主要体现在,在一些社区生态旅游的开展当中,一些非政府的组织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内部咨询、协调、沟通等能力,并通过其自身所具有的,被社会所承认和认可的影响力,结合一些运用合理的手段来对旅游活动进行干预,从而实现维护当地居民的利益以及充分的展示当地生态文化的特色和多样性的目的[2]。
(三)社区素质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影响社区素质是由各个社区主体的素质来共同决定的,社区素质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以下从这几社团的素质来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影响展开讨论。(1)当地政府的影响,和生态旅游有关的政府部门其职能主要包括了环保、建设、林业、农业、宗教等等,这些不同的职能和层级的相关政府行政部门所制定的法律规范、建立的管理体制、配备的人员等都是决定了政府素质的重要因素,而且都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态的旅游的发展和管理也会涉及到这些政府部门的相关权责分配和利益的分配格局[3]。(2)旅游企业的素质,旅游企业存在着许多负面性的影响,通常被人指责为利欲熏心、鼠目寸光的机构,而这正好从侧面说明了旅游企业努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的重要地位。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就要求旅游企业必须建立起保护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和提高当地经济水平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需要其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旅游方面的专业素质。(3)社区居民素质,社区内的居民和当地的自然历史以及文化资源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促使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当中对于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当中就必须要求社区居民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经济水平以及相应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生态观念等等素质[4]。
二、社区生态旅游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社区生态旅游是一种符合当代社会人群旅游观念的旅游模式,不过由于这种旅游模式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缺乏一些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而且这方面的法律制度也较为缺失,这就导致在运行的过程中出了先了一系列的问题[5]。
(一)社区居民难以发挥主体性作用社区生态旅游模式和传统的旅游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社区生态旅游将本地的居民进行了定位,同时以社区的形式有效的设定的旅游活动的主题,从而促使社区居民的主体性地位,在整个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推进和创新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阻碍这种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一些社区生态旅游的旅游发展理念没有做到及时的转变,导致那些传统的经营模式仍然在持续的运行并发挥其作用,这样就间接的忽视了居民所处的核心主体地位[6]。主体性地位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一些居民在进行社区生态旅游经营的同时所面临的被动局面,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居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相应的参与度和决策权都稍显不足,使得社区生态旅游的概念出现偏移,这样就严重的违背了建立社区生态旅游模式的最初发展目的。所以在加强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同时,还需对本地居民进行积极的引导,从各方面进行教育和规范,从而达到提升其主体意识的目的[7]。
(二)对本地文化造成冲击,出现地方性人文缺失的情况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很多时候这种冲击和破坏是无可避免的,将直接导致本地的文化特色出现断层的情况,从而给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作用。所以,发展社区旅游业的同时要做到开发和保护两者相协调,做到经济增长和文化建设相协调。不过,由于一些管理水平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作用,很多地方性文化特色在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渐渐缺失。比如一个地区在未进行开发之前,居民们的生活都是保持着本地传统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而当社区生态旅游在当地开发和发展时,本地的大部分居民就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纷纷参与到旅游活动当中,从而进行组织旅游和经营的活动。虽然居民们积极的参与社区生态旅游的建设当中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本地的文化和习俗传统开始慢慢消失[8]。
(三)旅游企业的管理不善我国旅游业发展一直以来所面临的问题就是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这种管理水平不高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1)旅游企业的低价竞争造成了整个旅游行业的服务质量下降。这是我国旅游市场如今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受到国民消费临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缘故,使得大部分的旅行社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低价竞争,这种行为不但旅游企业本身利润难以保障,而且其服务质量也难以提高[9]。(2)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创新力不足。这种创新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旅游项目以及形式较为单一方面。社区生态旅游的亮点是在居民和游客的参与上,不过由于受到旅游企业的固定行程安排的影响,使得社区生态旅游变成一种传统光形式的旅游,从而丧失了其原有的价值及意义,违背了社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0]。
三、改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措施
(一)引导社区居民主导参与到社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工作当中社区居民在社区生态旅游当中处于主体地位,有权且有义务去参与到社区旅游的管理工作当中,而为了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相关权益,可以制定好景区旅游的发展方向,积极正面的听取居民们的意见,听听居民对于开发旅游的看法和相应的要求,同时要将他们的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另外,可以建立一个互相之间的交流平台,可以利用这些平台来向居民们宣布和通知一些较为重大的事或者制度等,而针对居民们内部出现的一些矛盾及问题则要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协调处理部门来解决,做到实时了解民心,及时解决问题[11]。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利益的合理分配,能够保证社区生态旅游健康、顺利的发展,所以必须对此起到高度重视,针对这个问题建立其完善、科学的分配及补偿机制,而且本地政府也应当尽力保障居民们的利益,积极的鼓励居民们从事相关的生产经营,促使居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政府也可和一些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从而给一些居民提供信贷服务,使得居民们能够利益贷款来开发相应的旅游项目,不过,这就涉及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所以促进居民们提高自身知识文化素质也很重要[12]。
(三)强化社区内居民的旅游意识一些开发生态旅游的地方,通常老人孩子会比较多,大多数的青壮年一般都在外地工作,所以留在社区内的居民其本身文化知识普遍不高,对于相关的旅游知识缺乏严重。针对这个问题,政府以及相关的部门就应当进行积极的配合做好对居民们的旅游知识培训工作,促使居民们能够对旅游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还需对居民的相关生态环保意识起到重视,并加以积极的培训,使得一些游客来到某栋老宅子之后,当地的居民能够详细为游客进行讲解。
四、结语
关键词:旅游地 生态安全 保障体系
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所引发的旅游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并已成为制约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旅游地生态安全则是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旅游地生态安全是指用以表征旅游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风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和趋势。反过来说,旅游地旅游业的发展不会造成旅游生态系统不可逆的变化而导致其质量的降低,不存在退化和崩溃的危险。
一、 我国旅游生态环境受到的威胁
目前出现的旅游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退化。
1.环境污染。环境污染问题集中表现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视觉污染和固体垃圾的堆积等。旅游地内游客大量集中以及旅游设施燃烧煤炭,释放有害气体,造成局部污染严重,大气污染还引来酸雨对旅游地文物建筑造成损害;固体垃圾污染也是目前我国旅游地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旅游服务行业所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便堆积、散布于景区之中,长此以往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生态破坏。旅游业的发展对生态的破坏体现在旅游活动对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的负面影响,总体上表现为对生态资源四大功能即调节功能、载体功能、信息功能和生产功能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人类在生态系统内活动频繁,包括机动车辆的大量使用、景区燃煤、垃圾的堆积等引起大气、水源质量的改变,破坏了非生物环境。
3.资源退化。
目前由于旅游开发及其它原因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使得我国旅游资源总体恶化,大量已开发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呈现出退化的趋势。其表现为:天然林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旅游地的城市化倾向。
二、旅游地生态安全系统构建的意义
旅游地生态安全是衡量旅游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而旅游地生态安全的保障体系的构建则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及保障机制的研究,可以了解旅游业发展与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之间的关系,以便在进行重大旅游地发展决策时对生态安全问题给予充分考虑,确保旅游地生态环境健康,最终实现旅游地资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构建旅游地生态安全保障机制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旅游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旅游地生态安全的保障机制的构建,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威胁旅游地生态环境健康状态的隐患,使旅游地生态环境处于无风险的健康、平衡状态。同时,要保障旅游地生态安全,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毋庸置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应始终贯穿于生态安全问题的研究,也就是说,确保旅游地生态安全的过程也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过程。
三、旅游地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构成
旅游地生态安全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根据旅游景区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制定的计划和策略,保障旅游地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地发展。当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结果显示生态安全程度降低或未按预定目标发展时,分析影响旅游地生态安全的关键因素,若其并非完全不可抗力(如自然力),而是人为能够改善的,则旅游地相关部门必须通过调整、管理,保障生态环境向良性、健康方向发展,采取的一系列保障措施。采取的一系列保障机制应包括:旅游地生态安全组织管理保障、旅游地生态安全资金保障、旅游地生态安全政策法规保障和旅游地生态安全教育保障。
1.旅游地生态安全组织管理保障
旅游地生态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可以借鉴环境管理组织结构,建立全面式旅游地生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其最高管理者是景区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受其委托,管理者代表是景区生态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责任承担者和环境工作与其它部门工作的总协调者,便于全面管理;管理者代表负责设立景区生态安全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机构及其职能分配;而且生态安全管理部门担负景区环境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协调及综合的责任;环境保护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合作处理景区环境问题,有利于把环境管理和业务管理有机协调起来;另外还需设立环境咨询机构,专门对生态安全及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咨询。全面式生态安全组织机构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全面式的生态安全管理组织结构示意图
2.旅游地生态安全资金保障
对旅游地生态安全保障的投入资金,可以借鉴国外与国内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实行国家和地方财政相统筹,部门和社会相结合,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保障机制。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地的经费来源现状,保障旅游地生态安全的资金可通过征收生态补偿费和建立生态安全专项基金获得。一是对旅游资源的所有者或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的费用,其目的是支持与鼓励旅游地更多承担保护旅游生态环境责任。旅游者活动分散,进行监测的可能性很低,而且旅游者与生态破坏并不存在固定的关系,也无法准确衡量旅游者带来的污染,因此,征收的重点应是旅游企业。二是建立生态安全专项基金,初期可用于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植被、地貌、水源和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等。
3.旅游地生态安全政策法规保障
旅游地生态安全政策法规保障是旅游地生态安全保障的必然条件。能够从政策法规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角度来规范和控制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业行为和旅游者的行为,有效地遏制生态不安全因素。其应包括宏观性的政策法规(全国性政策法规) 和微观性政策法规(地方、行业性法规条例和企业、部门规章制度) 两部分内容。具体到旅游地生态安全政策法规的制定,应该包括制定旅游地旅游产品生产经营者产品绿色环保的监管制度,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EIA),旅游产品生产经营者信誉评估制度,旅游区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旅游区排污权力法,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法规与实施规则等;制定违规惩罚制度也是旅游地生态安全政策法规制定的重要考虑部分,主要是对旅游地旅游生产经营实体在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中造成的生态环境负面影响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加以制裁,包括排污超标罚款、景区物种多样性损害的补偿与罚款、景区地质地貌破坏的补偿与罚款、景观维护不当及损害的补偿与罚款等。
4.旅游地生态安全教育保障
防止破坏旅游生态环境不能仅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还必须诉诸伦理信念,即从根本上改变游客、当地居民、旅游从业者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其具体途径是生态伦理为指导,对所有与旅游有关的人员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与行为准则教育,普及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念。一是对旅游者的生态伦理教育。对旅游者进行教育的核心是倡导旅游消费文明化,其主要涵义是尊重当地文明和文化。二是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生态伦理教育。对旅游活动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进行环境教育与培训,使他们具备旅游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三是对当地居民的生态伦理教育。要让当地居民知道当地的环境和资源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以及保护生态环境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从而激发他们自觉自愿地参加环境保护。其次,要宣传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发令,使当地居民具有初步的环境法律、法规知识。
参考文献:
[1]缪红菊.盐城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影响及管理对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牛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3]王澍.保证我国生态安全的科技战略对策.中国科技论坛,2004,(1)
[4]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学报,1999,19(1)
[5]徐海根.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6]江伟钰.论依法架构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天中学刊,2003,18(3)
[7]罗文, 陈国生.湖南风景区生态安全建设中的生态伦理问题研究.南华大学学报, 2006,7(6)
[8]吕军.草原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以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06
1研究区域概况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位于敦煌市南郊,它以其独特的“山泉共处、沙水共生”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自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旅游发展迅速,游客接待量逐年增加,2012年景区营业总收入达到6346万元,接待人数增加到58万人次。景区周围的月牙泉村有居民221户,共820多人,居民参与旅游业可分为几个阶段:①1978—1985年零星参与阶段。其间由于旅游业刚开始发展,接待的主要是国际游客,游客人数少,全村仅有10多户参与到旅游业中,主要是从事牵骆驼服务和经营小商品。②1986—1993年初步参与阶段。其间全村有30多户自愿参与到旅游业中,由于游客人数增加,旅游服务价格上升,再加上景区管理委员会限制村民加入,参与旅游的居民收入非常可观。③1993—2001年深入参与阶段。其间约有120户居民从事旅游工作,但农业仍是他们的经济基础,参与旅游业的居民还要从事农业。④2002年—至今全面参与阶段。由于敦煌水资源危机,出现了天然绿洲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剧、风沙灾害频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月牙泉村的农用水井被迫关闭,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当地政府实施了月牙泉渗水工程,建设生态保护林,征用了居民的大量农田,当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农业基础。为了解决当地人生存问题,政府决定给全村每户平均分配两个“骆驼号”,让他们全部从事旅游服务。整个村的绝大部分收入都来自旅游业,当地村民从此从农业转入到旅游服务业中。政府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展旅游业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调查
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居民的人口社会学统计特征、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和总体对旅游发展的支持态度。其中,个人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用旅游收入和在景区工作的人数衡量,社区归属感用是否在本地出生和在当地居住的时间衡量,与旅游者接触的次数用旅游旺季每周与旅游者接触的平均次数衡量。为了保证旅游影响的态度指标具有代表性,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文中出现的旅游影响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和排序,选取出现频率大于30%的26个指标,然后再根据调查地的实际情况,对选取的各个指标进行调整,使指标的语言表达方式更容易被当地人所接受。对旅游影响的态度测量参照Ap、Crompton在旅游影响研究中使用的Fishbe态度量表模型,公式为:A0=Σni=1biai。式中,A0为对一个事物和现象的态度,bi为感觉,ai为评价。采用这种乘积函数方式评估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感觉和评价采用5分Likert量表。考虑到当地人口数量状况,本研究选取整个月牙泉村为研究范围,以每户为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时间为2013年10月,正值旅游淡季,配合调查的时间充裕。调查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主要针对家中男、女主人进行。共发放问卷177份,由被调查人面对面交流完成问卷,有效问卷达100%。收集的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编码处理,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男性占500%,女性占48.00%;年龄在25—44岁的为48.60%,45—64岁的为390%,15—24岁的为140%,65岁以上的为5.10%。在教育程度构成方面,40.70%的居民拥有初中文化,小学学历的为24.30%,未受过教育的为15.80%,高中的为15.30%,中专及以上的为4.00%。职业是农民的占71.80%,当地经营业主的为14.10%,其余依次是工人(4.00%)、学生(40%)、教师(30%)、其他(30%)、离退休人员(1.70%)、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0.60%)。全家年收入以20000—25000元的为37.30%,25000元以上的为27.70%,15000—20000元的为20.30%,10000—15000元的为10.20%,5000—10000元的为40%,5000元以下的为1.10%。家里有1人在景区从事工作的为74.60%,有2人的为18.10%,无人从事景区工作的为5.60%,有3人的为1.10%,3人以上的为0.60%。
2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总体上
当地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感受深刻,总体变化均值为91,除外来投资外,所有指标变化均值都超过了5,表明当地居民认为旅游发展对当地起了积极作用。偏好的总体均值为91,说明当地居民乐于接受这种变化。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态度较积极,总体均值达到15.39。其中,在基础设施、环保意识方面的得分分别为17.94和16.41,显示出居民的较高认同度和满意度;而在外来投资、娱乐休闲机会、文化活动开展、文物保护力度、传统文化的变化等指标的均值都低于15,态度平淡。在旅游负面影响,总体变化均值为65,与正面影响感知相比,居民对负面影响的感知较弱,其中感受变化较大的有生活用品和服务价格、生活垃圾、土地和房屋价格、贫富差距、噪音5个指标,得分均值都超过了80;感觉变化最小的为“犯罪率”,变化均值得分为16。偏好的总体均值为19,说明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变化并无反对情绪,包容了这些变化。态度的总体均值为11.36,说明当地居民对旅游负面影响态度较温和,没有显现出消极态度。比较而言,居民对日常生活影响和宁静生活氛围的态度更宽容,但在意上缴的税收和犯罪率两个指标。
3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差异分析
为了分析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不同态度,了解不同群体对旅游影响的差异性,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当地居民进行分类。首先采用分层聚类,运用沃德法,选择欧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树形图,根据以前研究成果和综合分析,将旅游地居民分为三种类型;再根据聚类数目运用非阶层聚类分析中二阶段聚类法分析,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方差检验和判别分析。结果显示,除了上缴的税收、娱乐休闲机会、外来投资、贫富差距指标外,所有指标的方差显著性都为0.00,表明整体分类正确率为97.74%。类型1的居民占850%,为146人;类型2的居民占7.90%,为14人;类型3的居民占9.60%,为17人。对三种类型的居民比较可知,第一类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态度较积极,各指标得分平均值高于第二类居民低于第三类居民,他们承认旅游给当地带来了积极效应,感觉较满意,但也感受到了旅游的负面影响,没有显出强烈的反感态度,在土地和房屋价格、上缴的税收、犯罪率、贫富差距、日常生活影响、交通拥挤状况、噪音的态度得分均值最高,显示出对旅游负面影响的容忍。这类居民可命名为热情的支持者。其中,25—44岁的占50.00%,职业主要是农民,所占比例为79.59%;旅游旺季时每周与旅游者直接接触的平均次数超过5次的为68.50%,当地人占98.60%。第二类居民在旅游正面效应方面得分的平均值最低,如就业机会为10.29%、家庭收入为9.79%、自豪感为121%、文物保护力度为11.93%,他们对旅游正面效应的认同度低,没有显示出积极态度。同时,他们在消极影响方面的得分值也较低。其中,生活用品价格、土地房屋价格、上缴的税收、贫富差距、日常生活影响、交通拥挤状况、宁静生活氛围打扰指标在三类居民中得分最低,表现出不满意态度。这类居民可命名为冷漠的支持者。其中,女性比例为71.40%,15—24岁的占50%,职业主要是当地经营业主(35.70%),其次是学生和农民(各占28.60%)。这类居民直接与旅游者接触的次数较少,57.10%的居民每周与旅游者接触的平均次数都小于1次。与其他两类居民相比,第三类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态度最积极,主要是在基础设施、知名度、使用普通话频率的指标平均分值很高。同时,他们也注意到旅游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在生活垃圾、噪音、犯罪率方面持消极态度。这类居民可命名为矛盾支持者。其中,25—44岁的为58.8%;在受教育程度上,590%的为初中,88.2%的每周与旅游者直接接触的次数都超过了5次,且100%是当地人。
4旅游影响态度维度分析
为了简化变量,分析居民对旅游影响态度的主要维度,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6个指标进行分析,KMO值为0.74,Bartlett''''s球形检验值(0.00)表明数据适合因子分析。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各指标负荷值都在0.8以上,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7.07%。我们对总体量表和各分量表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总体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736,各分量表中除积极环境影响外,其他可信度都大于0.6。由于上缴的税收、犯罪率、日常生活影响、娱乐休闲机会、上缴税收5个指标在各主因子上的载荷小于0.5,所以被删去。居民思想观念、知名度、使用普通话频率等指标在第一因子上有较大载荷,主要反映的是旅游社会影响方面,可命名为积极社会影响因子;家庭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水平3个指标在第二个主因子上有较大载荷,反映的是旅游经济影响,可命名为积极经济影响因子;宁静生活氛围打扰、交通拥挤状况、生活垃圾等指标在第三主因子上有较大载荷,可命名为消极环境影响因子;生活用品价格、土地和房屋价格、贫富差距在第四主因子上有较大载荷,命名为消极经济影响因子;文化活动开展、文物保护力度、传统文化的变化在第五个主因子上有较大载荷,可命名为积极文化影响因子;基础设施、环保意识在第六个主因子上有较大载荷,可命名为积极环境影响因子。在旅游正面影响方面,居民在积极环境影响上平均分值最高,态度最积极;其次是积极经济影响和积极社会影响,在积极文化影响方面得分值最低,居民对这方面影响的态度不积极。在旅游负面影响方面,消极经济影响比消极环境影响平均分值低,显示当地居民对负面经济影响的态度更消极。为了解居民的态度与人口统计学特征、社区归属感、个人对旅游业依赖等变量之间的联系,本文用多元方差分析(MANO-VA)进行检验,研究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是否在这些变量影响下有显著的差异。如果存在显著性影响,进一步运用事后检验(POST-HOCtest),分析变量各类别在因子上的均值差异。结果表明,性别和年龄对居民的态度各因子没有显著性差异。教育程度对积极社会影响、积极经济影响、积极文化影响、积极环境影响四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对其余两个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其中,在积极社会影响因子上,大专文化的平均分值显著高于其他的平均分值,并与其他教育程度的居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初中文化和中专文化的居民差异显著,前者比后者的均值高。此外,其他教育程度之间差异不显著。在积极经济影响上,中专文化的居民平均分值显著低于其他类居民(p<0.05),其他类之间差异不显著。在积极文化影响因子上,大专文化的居民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居民(p<0.01),其他教育程度之间差距不显著。在积极环境影响因子上,大专与其他教育程度差距明显,均值显著高于其他(p<0.01)。收入对积极社会影响、积极经济影响、消极环境影响因子有显著差异,对其余的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在积极社会影响因子上,全家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与全家年收入在25000元以上、20000—25000元、10000—15000元、5000—10000元之间有显著差异,其均值显著低于其他类。在积极经济影响因子上,全家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均值显著低于其他类(p<0.001)。在消极环境影响因子上,全家年收入在25000元以上与20000—25000元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职业对积极社会影响、积极经济影响、积极文化影响、积极环境影响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对其余的消极影响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在积极社会影响上,除退休人员外,学生和其他职业有显著差别(p<0.05)。教师与农民、工人、离退休人员之间也有显著差别(p<0.05),教师的均值明显高于后三者,当地经营业主与农民之间也存在显著差距(p<0.001)。在积极经济影响上,学生平均分值最低,与其他职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积极文化影响上,教师和农民、学生、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离退休人员之间存在显著差距(p<0.05),学生和工人、经营业主之间也存在显著差距。在“积极环境影响”因子上,教师与农民、工人、学生之间有显著差距(p<0.05)。家人在景点工作的人数只对积极经济影响、消极文化影响因子上有显著性,其他无显著性。旅游带来的收入仅在积极经济影响上有显著性。居住时间对积极经济影响因子有显著性差异,对其他因子无显著性差异。与旅游者接触次数仅对积极社会影响、积极经济影响、消极文化影响因子有显著性,在其他因子上无显著性。由于篇幅有限,省略以上变量类别在因子上的均值差异。
5影响支持水平的因素分析
为了了解积极社会影响态度、积极经济影响态度等因子是否对居民支持旅游业发展有影响,本文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在控制住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社区归属等变量后,分析各变量对支持水平的影响,第一步选择控制变量进行回归,第二步把积极社会影响态度、积极经济影响态度等6个自变量作为第二层引入回归。第一步引入的控制变量对居民的支持态度有一定的解释力(R2=0.20)。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对居民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态度无显著的影响,但职业和全家年收入有显著预测力,职业排序从农民、工人、学生、教师、当地经营业主、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离退休人员到其他,可见职业与旅游业的关系越不密切,越有可能不支持旅游业发展(Beta=-0.22,p<0.01)。全家年收入从25000元以上、20000—25000元、15000—20000元、10000—15000元、5000—10000元到5000元以下共6个等级,收入越低的家庭对旅游业的支持态度越弱(Beta=-0.33,p<0.01)。在旅游业依赖的指标中旅游带来的年收入对旅游支持态度有显著负影响,从旅游业中获得收入越少,越倾向不支持旅游业的发展(Beta=-0.28,p<0.01)。社区归属感中的居住时间对支持态度有显著作用,居住时间越长,越有可能支持旅游业发展(Beta=0.18,p<0.01),而居民与旅游者的接触程度对支持态度无影响。在分析了人口统计学特征、对旅游业依赖程度、社区归属感等变量后,旅游影响态度各维度对预测支持态度做出了新的贡献,对支持态度方差的解释显著增加,对支持态度解释的变异量增加了36%,并达到显著水平(p<0.05)。从标准回归系数可见,积极社会影响态度、积极文化影响态度、积极环境影响态度对支持水平无影响。积极经济影响态度对支持水平有较明显的预测力(Beta=0.21,p<0.05)。消极环境影响态度对支持水平有明显的负影响(Beta=-0.17,p<0.05)。消极经济影响态度对支持水平有显著的负影响(Beta=-0.10,p<0.05)。总体表明,随着居民的积极经济影响态度增加,消极的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态度减少,居民更可能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三讨论与分析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一方面,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就无法实现;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即生态环境响应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着力提升和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正效应,有效化解和消除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环境负效应,确保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正确响应,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特质。乡村旅游立足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生态景观,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开发重点是利用乡村独特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资源要素,因而对作为重要吸引物和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原生保护的内在特质,即乡村旅游开发往往更多地借势乡村自然生态特征,而不是对乡村自然植被、地形、河流和土壤等做大的改造和变动,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乡村原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