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关爱国的名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怎样根据语文课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下面就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体会做个介绍。
首先,有目的的通过某些适宜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文来感染教育学生。使学生从道理上懂得怎样爱祖国,这是最主要的途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必须在“润”字上下工夫,而不宜离开课文去外加一大套说教。我教《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蔺相如之所以能够“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就是因为处处以国家为重。为了保全赵国的国宝,他可以廷叱秦王,甘就汤镬;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他不惜“以颈血溅大王”,迫使秦王击缶;为了巩固国内的团结,他又情愿一再对廉颇忍让。他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一句名言,虽是就“让颇”一事做说明,其实“先国家之急”也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获得成功的思想基础,再引导学生思考一下蔺相如为什么能够这样,学生不难得出上述结论。封建士大夫尚能如此,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又该如何呢?类似这样的课文和人物还有很多,如:《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过零丁洋》中的文天祥、《我爱这土地》的作者艾青等。
其次,还可有计划的结合写作教学进行教育。“言为心声”,一定的字词句篇总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服务的。写作既是练笔头,又是练思想。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情况实际,每学期有意识地安排一两次有关爱国主义内容的练笔或作文,例如结合的重要讲话精神,让学生写写《我的中国梦》。观看一些爱国主义影片后及时写写观后感。
一、在课堂导入中激发积极情感
我重视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抓住“课前导入”这一环节,巧妙地设计导语,灵活地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如音乐导入、名言警句导入、故事导入等,唤起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样精心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获得教益。如:教《画山绣水》一文时,我这样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学们,你们感受过雄伟的泰山、神奇的黄山吗?你们观赏过滚滚的长江、汹涌的黄河吗?你们领略过美丽的苏州与杭州、神奇的西双版纳吗?”这一连串问话,让学生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美丽多娇,并激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在作者简介中突出品德情操
语文教材中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往往包含了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与思想感情。因此,每次上新课时,我常常把对学生的理想前途等教育融入对作者的简介之中。我介绍作者生平中的重要事迹与思想经历,让学生从中得到启迪。如在教《藤野先生》时,我介绍有关鲁迅勤学与写作的故事,突出鲁迅的文学成就和他的战斗精神,并重点讲述了他为什么弃医从文而最终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的经过。由此,学生们明白鲁迅弃医从文的目的是为了唤醒愚弱的国民而振兴祖国,明白新时代的青少年也应该像鲁迅那样,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学习……
三、在阅读感悟中接受道德观念
我重视让学生在品读感悟文本时,感受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在学生的身心成长过程中积极的导向作用。我常借助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章的丰富情感表达出来,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备课时,我善于挖掘文本中潜在的德育内容,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灵活地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如:教《岳阳楼记》时,我让学生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领悟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教《故乡》时,我让学生真正读懂“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并勉励学生乐观地面对未来的人生之路,奋力开拓,勇往直前……长此以往,学生受到美文的熏陶,加上老师恰当引导,一定会形成健康的人格。
四、在课堂评价中弘扬优秀品质
我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学生面对文本,常常有自己的思考,并且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在感悟文中人物时,学生常有自己的切身体会。他们有时被文中的人物所打动,会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历,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的打算。教师要肯定学生的闪光思想,并为他们的思想指引方向,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如:学生在学习《散步》时,认识到作者在初春陪母亲、妻子和儿子散步时,先决定“走大路”,到后来“背起母亲”等,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关爱与呵护以及对儿子无言的教育和引导。我让学生谈感受时,一位学生说:“现在我明白一家人要和睦相处。爸爸妈妈在外辛苦地赚钱,回家还得照顾一老一小。我以后也会在家照顾好瘫痪的爷爷的,不再对他叫嚷了!我定会听爸妈的话,分担家务,孝敬爷爷。”我及时评价了这位同学的思想觉悟,并指出任何个人对生命、家庭、社会都要尽自己的责任,如果每个家庭都尊敬长者,爱护子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融洽,社会就会和谐,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五、在作文训练中加强品格教育
教师要巧用文本,在文本中挖掘德育内容:留心生活,在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我常常在启发学生的思考中进行作文训练。我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进行作文训练,即在学生学过课文后,让学生写有关的作文。如:学习《济南的冬天》后,我让学生写有关自己家乡的美景,来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用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提高自身的品格修养。
我重视让学生观察思考生活,认识社会,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我常把校园的现象、时代的热点作为作文训练的题材,以先进的人物事迹激励学生勤奋地学习。如“神舟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我让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的力量,认识到自己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教育家魏书生说,学生坚持写日记就是坚持“道德长跑”。我重视让学生写日记,记下自己学习与生活中的感受,这对学生的自我思想教育有着巨大的意义。
关键词: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学生管理
一、因材施教,抓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深入了解班级情况,根据班级具体情况,按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一入校我便带领学生认真学习《安徽省中等专业学校日常行为管理》《宿州卫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等,为他们进行解读并带他们细致学习,让同学们知道在学校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顺利完成中专三年的学习。
高中护理02班为当年参加高考而未被录取到理想高校的学生,是不想继续复读也不想很快就业的学生。他们在卫校学习两年,发中专毕业证书。这些学生来卫校学习的目的是想学些专业特长,将来在社会上有一技之长;但也有的学生是家长强迫而来的。这个班级高考分数最高的340多分,最低的才160多分,有应届的,也有复读几年,有的学生十七八岁,有的学生已二十一二岁。有学理科的,有学艺体的,多数是学文科的。这些说明,这些学生对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不同,家庭情况更不同:有的是家在农村,姐弟五六个,上学的学费都是借来的;有的学生来校时,已有几年的打工史;有的学生吃饭都困难。
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管理者,我就要想办法管理好这个班级。为此我充分利用班会、团会、主题黑板报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如文明礼貌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学习态度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结合时事政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热爱家乡、爱校的教育,利用课余时间跟少数学习或纪律差的学生进行谈心,讲道理,使学生信任我,从而建立了师生感情,方便了班级管理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选好用好班干部,加强班集体建设
(1)深入学生生活,调动班干部积极性。班干部队伍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无需多言,因此我注重对学生干部的发掘、使用、扶持、教育和培养工作,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能力。针对本班学生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差,干部胆小怕事、不敢管、懒得管、有情况不向老师汇报、明哲保身而不能形成班集体的核心这一状况,我花了许多心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一起制定奖罚分明的班规,实行班干部学分奖励政策,经常与学生接触交谈,了解学生情况,发现和培养班内的积极分子,明确落实班干部的责任,定期开班干部会,了解其工作表现和困难,给予工作指导。通过一系列措施,在班内逐渐树立起班干部的威信。班干部职责分明,各司其职、互相监督、相互协调,实行民主管理,使班级管理有了良性互动。
(2)利用班会、主题团会等时间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组织学生慰问敬老院,为老人打扫卫生,量血压脉搏;利用班会开展名人名言背诵比赛,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利用每周三大扫除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讲究卫生,树立起严谨细致的卫生观念,这样将来才可以胜任护理工作。坚持每天要学生在黑板上写一句名言与同学们分享,并轮流推荐名家名作,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拓宽视野、提高品味。并且通过每周学唱一首励志感恩或爱国歌曲,营造班级同学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凝聚力,在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一年来,班级的风气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为班级争荣誉的多了,违纪抹黑的事少了。
三、“抓两头、促中间”,始终不渝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中专学校学生大多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我从现实出发,始终贯彻分层次教育,坚持“抓两头、促中间”,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针对本班纪律或学习双差的后进生多且突出的状况,实行学生思想动态情况每周公布制度,坚持每天登记、每周公布、每月小结的做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育,做到“小犯指出批评、多错检讨通报、大错约见家长、累犯严肃处理”;更主要的是我经常性加强督促和引导,充分利用班会、集会小结、召开座谈会、电话通知其家长、开展“告别不良行为,塑造文明形象”等活动进行潜心教育,从情感上感化学生。同时,抓好班级制度建设,狠刹各种不良风气,耐心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结合学校《德育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和文明学生、文明宿舍、文明教室的评比,培育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集体荣誉感,多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些鼓励和关心,给他们定一个适当的目标限期改正,树立他们的信心,从而扩大积极分子队伍,形成良好的学风、考风和班风。
我们高中护理02班在学校举行的“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守纪律”和创建无烟校园的活动中,我针对班级存在的个别同学抽烟、夜不归宿、乱扔垃圾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一个一个地进行私下沟通,耐心劝导。俗话说:表扬在公堂,批评在密室。我们班有些同学虽已年满18周岁,但也不宜在班级里当众批评过狠,因为这样不一定能起到好的效果,相反还会激起其逆反心理。就在个别谈话时,通过入情入理的方式,给他们多角度讲解吸烟的危害,违纪的后果,文明行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多数同学都能接受批评,认识到错误,并逐步改正。
通过坚持不懈的“心理沟通”,特别是与课任教师、家长之间的经常联系,互通情况,我做到了及时了解学生的进步和动态,一学期下来,后进生有了进步,违纪现象也明显减少了,学期末班级获得了“文明班集体”荣誉称号。
四、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中专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压力,因而部分学生动力也不足。我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我们班是学文科的多,学理科的少,还有的是学艺体类的,教师授课有难度,学生学习也有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在班级多次与学生沟通,让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及时反映,特别是与任课教师多沟通,同学们自己不能解决的难题交给班主任,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沟通,通过反复宣传,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同时我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同组共荣辱,同加减分,小组内要互相帮助,想办法共同管理。平时不断抓学生的早读和晚自习纪律,经过师生一年的共同努力,很多同学知道了该怎样学习,一些同学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班学习委员是学体育的专科生,但入校后,她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学期结束,总平均分在89分,在班级名列第二。这说明学生来到学校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努力。学习成绩如何,与非智力因素也有很大关系。
五、关爱学生,公平公正
做班主任工作要无私关爱、公平对待每一个同学,如在每年的国家助学金活动中,国家对农村贫困学生进行免学费资助,因我们班多数是农村学生,家庭困难的不少,怎么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呢?首先我在班上反复宣传国家有关政策,向每个同学宣传相关政策,再让个人写申请,准备有关证件,写出申请后全班同学讨论,再评议、投票,最后评议小组再确定、公示,每项工作都透明公开。评上的同学心怀感激,对国家、对学校、对同学有感激之心,没评上的同学也心服口服,认为这些评比是公平、公正、公开的。这就说明,只要善待每位同学,同学们都会支持班级工作。在做班主任工作时,不仅要从学习,生活中关心同学,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这个年龄的同学,思维活跃,特别是她们经过高考的失败后,心理比较脆弱。我们班有个同学,因调座位不满意,认为不合理,有了退学的念头,发短信给我。我让同宿舍同学进行劝导,随即和家长取得联系,协助做好工作,经多方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这位同学思想转过了弯,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表示今后不会再提退学的事。所以做班主任工作,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一年多来,本班学生逐渐从高考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心里慢慢充满了阳光,对未来有了希望。
担任高中中专生班主任的工作体会是,学生生活上的自理能力比初中毕业来上中专的学生的自理能力强些,但他们的思想复杂,有的是家庭关系复杂,或是学习方法有欠缺,或有的同学有网瘾,她们走过的学习之路是不顺的。单纯用规章制度严管的模式,强调的是“管”,学生缺乏响应的积极性,必然给“管”带来阻力,抵消工作效率。
作为中专学校的班主任,应采取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模式,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理”上。所谓“理”,主要是理解学生,学生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走来,作为班主任,首先让学生找回自信;高考的失利,不代表一生的失败。升入理想大学是一条成才之路,但上中专学技术也一样能成功,发扬自己的长处,学习一门技能特长,也可立足社会。我国目前缺少卫生职业技术人员,就业前景是好的。“理”还指理顺关系,沟通思想。中专生即将走向社会,等待他们的是一个未知的世界,他们脚下的出路在哪里?能否找到自己的位置?班主任是他们走向理想之路的引路人。对中专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声色俱厉的威严,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得到理解、信任,与他们平等对话,伴他们成长的引路者和解惑人。
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关键词】传承;传统文化;教学育德
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成于民族祖先,带有自己的民族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与发展。古代的语文教育自春秋末期起,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前后近3000年,都和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和我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教育革新的内容密切相关。“一部中国古代教育史,就是一部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
一、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文化水准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氛围,力求语文课多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学校的墙廊和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一角”,可以是名人作品,也可以是本校学生自创作品,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人,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与兴趣。
音乐情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慷慨激昂或婉转低缓的音乐,有利于把汉语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影像情景: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象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二、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结合实情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和写作实践
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我们安排了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俗文化风情,学会关爱他人。中国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是中国人民智慧和经验的积累,与西方的传统节日相比,中国的节日里更注重亲情和友谊的表达,注重对先人的怀念和对长者的孝敬,这对于家庭稳固、调节身心、舒缓压力、改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民族节日和文化对人类的发展同样有着可以借鉴的经验。与西方的传统节日注重热闹、狂欢有所不同的是,中国的节日里更注重亲情和友谊的表达,注重对先人的怀念和对长者的孝敬,这对于家庭稳固、调节身心、舒缓压力、改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建中国的节日文化,并将重要的节日列为国定假日,营造节日氛围,提升内涵;在年节文化中陶冶情操,提高人的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对于年轻一代的“树魂立根”同样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的先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民族不朽的脊梁,是值得我们自豪的精神资源。我们理应把它输入我们的血液中,融入我们的生命中。因此,传承传统文化,通过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将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转化为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难解的民族情结,语文教学要承担起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课堂内外的互动,强调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追求的结合,强调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强调学习与研究的结合等等。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即使难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但率真的心灵却不迷失方向能勇往追求光明之旅的历史责任。
三、实践探索,提高语文学科育人功能
我校语文教研组经过近三年的探究,初步形成以下若干途径和策略: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传承传统文化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有的教育资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已经有不少承载传统文化的篇章。比如古体诗词、古代散文、小说等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递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以及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爱戴和崇敬,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
2.开设《文学导读》指导学生读经典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现代语文教学承担的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可能都放在课堂上来完成。因此,我校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执笔编撰了《文学导读》,指导学生课余时间来读经典。目前我们在初高中起始年级开设这门课,我们认为唯有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我们才有可能记住自己的血脉,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经典导读包括《诗经》、《论语》、《庄子》、《史记》、《围城》、《子夜》、《雷雨》、《边城》、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经典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今天,回归经典阅读我们的民族才可能不失去自己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才能根植于下一代的心中。
3.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我们举办每年一度的语文暨传统文化活动周;举办每学期一次传统文化与语文学习的知识竞赛;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古典诗词朗诵会,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默写古诗文等,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但是,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由于生存艰难,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难免滞后,难免会存在一些误区,出现一些偏差。①倾向于校园物质文化,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往往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这是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②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校园文化缺乏鲜明的职教特色,一味模仿和复制普通中学的校园文化模式,使自身的校园文化成为普通中学校园文化的“克隆”。③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方面,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附属。一些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的认识有偏差,未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学校整体建设和发展上来考虑。④没有清晰明确的思路,缺乏系统规划,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⑤只看重硬件建设,轻视内涵发展。以为只要挂几幅名人画像,扯几条标语口号,贴几句名人名言,就是校园文化了。一些学校甚至连校训、校风、学风都是随便抄袭、胡乱拼凑而成。⑥经费投入方面不足,往往没有专项经费,严重制约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绝不是也不能一蹴而就。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
中等职业学校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中等职业学校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建设热爱职教、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教风;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建设知荣明耻、乐观向上、热爱专业、勤奋好学、苦练技能的学风。
二、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丰富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高起点、高品位、高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职教特色和地方特色,努力做到自然与建筑和谐统一,人文与环境巧妙相融。要注重人文景观的内涵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要注重校园的宣传阵地建设,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宣传具有崇高职业精神和卓越职业技能的先进人物,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
三、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要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促使全体师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通过校训、校徽、校歌、校标、校服等,昭示办学思想,彰显办学特色,弘扬学校精神文化,充分发挥其导向、熏陶和激励作用。要加强校史文化建设,重视校园先进人物的评选和宣传工作,对内树立学习榜样,对外树立学校形象,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
四、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科学民主的制度
文化
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产物和物质文化的工具。学校制订、执行制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要求,遵循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原则,确保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结合学校实际,合理公平,简便易行;既要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又要体现人文关怀,达到启发引导的作用。学校还必须建立精干有效的组织机构,努力构建一个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
五、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要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入各项活动之中,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技能竞赛、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富有纪念意义的重要节庆日,利用入学仪式、毕业典礼、入党入团宣誓仪式、成人仪式等,开展主题鲜明的爱党、爱国、爱校、爱专业活动。要建设和引导好学生社团,在指导老师、活动经费、活动场地、活动内容、外出交流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支持和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积极开展艺术节、体育节、文化节、技能节、科技节、运动会、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六、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凸现校园文化的职业特色
中等职业学校要树立校企文化对接意识,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通过邀请优秀企业家来校,联合优秀企业共同开发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培训课程;充分利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素养。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环境建设,加强学生的职业养成训练,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七、加强校园网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作用
互联网正在成为影响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学校要根据网络特点,按照信息传播规律,加强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建设融思想性、职业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为师生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要教育师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及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要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加强网上正面宣传,为广大中职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一、建立合作型师生关系
班主任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充满爱心的对待学生,指引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前进。初中的班主任会有较多的时间可以跟学生进行接触,更有利于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状况。经常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特性。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应该以学生为本,爱护和尊重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潜能,充分地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形成自律的能力。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得对自身管理,而出现错误,班主任应当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提醒,从自身去反省并且尽快地去改正,使得班级能够拥有一个和谐民主的良好氛围。很多家长总是忙于事业,根本没有时间去管孩子的学习情况,这种时候班主任就需要发挥爱心和责任心,通过自己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自律的意识,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学习的能力。班主任应该通过激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引导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地讨论,树立起合作型的师生关系,为创造一个优秀的班级而共同协调合作,将班级的良好形象展现出来。
二、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学生的道德观念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多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可以在长期的活动中慢慢地得以深化,并且将意识转化为行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觉自律地做好学生,回到家中做一个好孩子。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经常去观看有关爱国主义的电视、电影、书籍等等,并且在看后应该及时地写出观后感或者做出讨论,更好的将爱国主义精神发扬下去。并且还可以多开展主题式的思想教育活动,使学生都养成良好的思想意识,远离那些对学习无利的影响,引导和鼓励学生多阅读图书,学校和家庭一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开展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以班主任为核心组织家长举办一些思想教育讲座,帮助普及家长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使得家长和学生共同提高思想教育的水平。
校园环境的氛围良好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培养情操,学生的心灵能够在浓厚的思想文化氛围中得到净化和升华。因此初中的班主任在完成创建文明校园以及文明班级的过程中,将各种的名人名言以及学习标语张贴出来,专门设置一块栏目用以班级光荣榜,鼓励学生可以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以助人为乐、尊师重道、热爱劳动、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热爱集体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班主任应当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得学生的思想品质得以提升。
三、公平对待所有学生
班主任应该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公平民主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可以存在好坏的差别、不能有贫富之别、不能歧视对待。将学生自身的特性发挥出来,认识到每个学生的长处,尊重每一个学生,为他们提供制造出能够公平竞争共同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共同的进步。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始终保持平等的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学生角度去看待整个问题,以同样的高度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和学习中去。只有本着公平尊重的原则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才能更好地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制定班级的学习和生活制定时,应该听取学生的合理建议,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方可执行实施。
四、组织班级活动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以使得所有学生产生出强烈的凝聚力,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应该多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活动,共同参与平等对待,班主任要与学生一起共同实施。作为学生不应该一味地去追求成绩,而应该跟其他学生一起共同配合,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协同作战。班主任应该合理地引导学生多参与班级活动,找出更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内容。在开展班级活动时,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发言,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可以自勉和改正,通过反思更好地有助于学习生活。
五、奖罚要分明
好的班主任应该在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作出鼓励和责罚,但是班主任一定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是因为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具有威严以及约束力的,只是一个简单的眼神、鼓励的微笑、严肃的表情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学生在日常的工作中,不可以过度地纵容学生,导致整个班级没有良好的纪律,没有良好的班风,也没有自律的能力。无论是奖还是罚都要以尊重为基础,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障学生的人格尊严。良好地运用奖罚机制,以奖赏和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让学生知道表扬并不是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得到的,批评也不是随意的,要有针对性地指出错误的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及时地做出改正,从思想根源入手,积极地去改正错误、认识错误、防止错误,这样才是管理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商业广告;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至今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很大影响,同时也对商业广告产生一定的作用。商业广告在传播经济信息的过程中,利用积淀在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传统文化来增加宣传企业产品的力度,可以取得最大的诉求效果。“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用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美国广告大师威廉‘伯恩巴斯多次强调广告要美,要令人回味,要给人留下长久的愉快的印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商业广告语言要耐人寻味,必须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提高其文化品位。商业广告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哲学观念,表达了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人生境界。根据“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在我国的一些商业广告中,“天人合一”观念对语言表达的影响显而易见。产品一度供不应求的西藏啤酒,其广告语便是着眼于自然的回归:“它是海拔6000米以上世界最纯净的水酿造而成的”,这一句浓缩了产品特色的直白,蕴涵着对自然的热爱,西藏啤酒让人们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而“银河在天上,温情洒人间”(上海银河广告装潢公司广告)同样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带给读者“天人合一”的和谐感觉。借用的习语短小精悍,家喻户晓,产品很容易被目标消费者记住。扬子电气的电视广告则由人群在大地上组合成多姿多彩的扬子电气商标图案和“扬子电气”四个大字,人和文字融为一体。同时,该广告“扬子天地,扬子电气”将商品与天地相提并论,非常引人入胜。又如:得之于莺飞草长的天时,得之于土厚天高的地利!(房地产广告语)。以上广告词都含有天地一体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深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的自然流露,容易激发人们的消费欲。
二、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要拟写出优秀而吸引人的广告词,应关注受众的传统伦理道德。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商业广告对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的批判继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仁爱孝悌。仁爱孝悌是中华传统的伦理道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仁德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此形成一种浓烈的家族亲情。在亲情的基础上,国人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泛爱思想,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浓烈的人情味。也使亲情伦理、社会良知、社会公德成为现代商业广告表现的永恒主题。商业广告的语言应注重情感诉求以情动人,以此感染消费者打动消费者。如:柔似儿女情,暖似父母心(三枪内衣)。又:“小时候,妈妈的手最温柔。”这是美加净护手霜的广告词,短短的一句话勾起了普天下儿女们对母亲浓浓的情意,诉诸顾客的情感,激起消费者的共鸣,使消费者对商品产生良好的印象,胜过无数对产品的介绍。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好迪)、“朋友记心间,大宝天天见”(大宝)等等这些广告用语重情感内敛,字里行间包容“仁”“孝”,措辞亲切自然,广为传颂;著名的矿泉水晶牌“农夫山泉”,利用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大好时机推出了“喝一瓶‘农夫山泉’,就是为奥运会多捐一分钱”的人文广告,同时还关注希望工程,推出了“喝一瓶‘农夫山泉’,就是为希望工程多捐一分钱”的人文广告,以社会公德,倡导社会良心的形象出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上讲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广告主题就是儒家传统价值观中所倡导的“仁”的精神;所谓“孝”,对儒家学说而言,是指“善事父母”。即尊敬父母,侍从父母。“孝道”是确定家庭伦理观的一个不朽的因素,也是中国广告不朽的主题。如:捧出一片爱心,献给千万老人,这是云南制药厂的奉献。这则广告中的“药”和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达对长辈的关爱。“静心口服液”广告的诉求重点集中在“送给妈”上。以上广告语清新隽永,借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孝道”,蕴含着融融的亲情,迎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很能契合民众的心理,自然能引起消费者的感情共鸣。
(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历来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传递爱国主义思想的商业广告尤其能得到广大国人的认同。2007年7月,长城油《心跳篇》以“嫦娥”发射成功为素材,把长城油与国人的爱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突出“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对中国人的影响,它寄托着华夏儿女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衬托长城油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而“中国航天助力飞天梦想长城油为中国航天提供优质保障”的诉求清晰,准确地展现长城油在此次事件中的重大作用。美菱集团则通过“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美菱”广告语自豪地宣称美菱是中国人自己的品牌,产品专为中国人设计,既展现了国有企业的勃勃雄心和民族责任感,又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激发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而且能达到树立其商品形象的目的。
(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现代广告影响最大的,或许当数“自强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杉杉集团的企业形象广告语:“立马沧海,挑战未来”表现出一种追求成功、追求卓越、追求理想的价值观念。如“别克”轿车的广告:“每一步,都在创造记录;每一步,都已创造记录。”表明了接受挑战的信心、决心,将“自强不息”融合于时代精神之中。当年奥妮洗发水以“黑头发,中国货”的广告语杀人宝洁和联合利华占据的洗发水市场并在短期内打出大片江山,可以说广告语功不可没,它树立了民族品牌自立、自强、自信的形象,将品牌形象深深地镌刻在了消费者的心里。
三、传统的审美观念
传统的审美观念在商业广告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人的民族审美趣味强调意境韵味,追求含蓄蕴藉。含蓄蕴籍表现在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情感倾向、共同的审美情趣等诸方面,在表现形式上以含蓄婉转见长。在现实生活层面上,含蓄蕴籍的审美情趣导致了中华民族更倾向于对含蓄的表情、稳重的姿态、恬淡的诗意、内敛的神情的认同。含蓄蕴籍的审美情趣赋予现代广告深厚的文化意蕴。为了增强商业广告的审美效果,常见的手段是使用婉言、双关等手法塑造商品或服务的整体形象。如“停电24小时!依旧冷若冰霜”(上海航天电冰箱广告语),又如太平洋保险公司广告语:“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蕴洒的意境也很值得欣赏和品味。它们突出产品或服务个性特点的广告语,不仅能使人留下深刻印象,还往往给人一种审美体验。还有“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美的空调),这句广告语在今天的生活中仍然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佳句。它包含了双重含义,既指生活中普通词语的概念,也指这句广告语的宣传对象。“美的”在句中表面上作程度副词用,实际上指美的空调。还有:做女人挺好(丰韵丹的广告),避开了对女性生理特征的直接描述,用词委婉、含蓄,把产品的效果说明得十分清晰。以上这些广告语正是迎合了广告受众对含蓄蕴籍审美倾向的认同,而为人们所熟知。
四、传统文学艺术
中国古典文学博大精深,其中有很多古诗文、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典故,名言佳句历经流传百代不衰。中华民族悠久古朴的文学艺术与商业广告有着不解之缘。中国古典文学深厚悠远的文化底蕴已经成为商业广告传播活动中主要的文化因素之一。最常见的方法便是商业广告引用诗文名句、典故、俗语等等。商业广告中借鉴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运用的形式主要有:
关键词:人文精神;电视文化;初探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139-02
十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今天,要想让我们的“血脉”畅通无阻,源远流长,要想使我们的“家园”春光无限,四季芬芳,作为大众传媒重要形式的电视,理应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积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关注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安宁和幸福,高度关注每一个社会个体的意志表达与生命尊严——电视因之必然成为呈现和表达这个多元社会、多阶层意志需求的公共领域,而人文精神则必将是是其恒久的底蕴与不变的主旨。
一、人文精神提出的背景和重大意义
“人文精神”作为一个外来语,是由英语humanity衍生的humanism,其意思有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以及对人文学科的推崇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人文学科的解释是:它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总和,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的学科。尽管其表达不一,但其内涵和本质都几乎不约而同地指向以下几方面——即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其核心是主张人的主体性——它关注人生、人性和人的价值,把人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即以人为本。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人性问题更为突出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人为本的“人”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人的实践、才能、权利、情感、信念以及人的管理和教育等等。其中,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则是“以人为本”内涵的重要特征。我们常讲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便是对这一内涵特征的简要诠释。
当今世界,电视传播以其极大的包容性、丰富性,展现并创造着人们的生活,更以其特有的便捷和大众化方式越来越多地介入到人们的生活,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审美趣味。当今天的电视传播已完成了从“传者中心”向“观众中心”的革命性变革时,它对人类的影响就远远超过了任何其他文化形态——多样化的信息通过多样化的节目形式得以传播,电视已成为服务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力量。
当下中国,以电视传播为主导的媒体,正在成为全社会人文精神呈现与构建的重要平台。正是电视传播特有的科技魅力,广阔的覆盖面,打破了千百年来文化形态固有的边界,启动了一场浩大而又深刻的文化整合运动。也正是在这样的整合之中,电视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另一种文化——一种全息的、立体的、处处负载着人的精神需求的文化。它创造着人们的生活意义,创造着人们的社会价值,也创造着人们的文化认同。
我们今天提倡的人文精神,以及由此而生发的人文关怀,实际上便是对每一个社会生命个体当下生活需求和生命状态的关注和关心,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安宁和幸福的关注和关心。不仅关注他们现今的生存状态,也关注他们的心灵和未来,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幸福和快乐,并力图去除众苦与众苦之源。这便是我们今天的人文精神——以人类的每一个生命个体为对象,并以其可持续的幸福和快乐为宗旨的关怀精神。
二、电视传播已成为弘扬人文精神的主渠道
在这个视觉文化时代,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当今社会无处不在的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载体——电视传播的重大责任与历史使命。弘扬人文精神,就是要“一切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性的和人文的理念来照抚社会的方方面面——现实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以及他们在生存发展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人间关怀和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问题。人文精神的宗旨,就在于从根本上启迪社会上每一个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不息的生命悟性和奋进动力;启动人的自重、自爱,以及人间关爱的精神追求和生命价值。
电视传播是由一个个具体的节目组成的。其人文精神也必然渗透在不同的节目类型中。这也就意味着,要根据不同节目类型的特质,综合运用各种电视手段,才能更好地体现人文精神。随着电视频道资源的不断开发和频道专业化的实施,人文精神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所重视。如阳光卫视,以中外历史和文化为背景,推出了一系列蕴涵人生哲理、散发人性光辉、充满人文关怀的电视节目。比如《人生在线》、《百年婚恋》、《真实的故事》等等。央视 10套虽是以科学和教育为主的专业频道,但人文却是其鲜明的主旋律。例如它的频道形象片推出了先贤的名言警句或脍炙人口的诗文,有着浓厚的人文色彩,体现了高雅的文化品位。它的很多栏目如《百家讲坛》《讲述》《人物》《探索.发现》等都显现出一种对人的尊严、价值和民族历史命运的深入关切。
新闻是电视传播的重中之重,以往新闻报道的重要篇幅大多是去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大事,而忽略了作为个体的人的“小事”,但近几年来,“百姓新闻”、“民生关注”、“深度观察”、“观点至上”“今日视点”等电视栏目,均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与好评。其实无论是有关社会的、还是有关经济的,乃至时政新闻,都须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所触及到的人的生存状态、人的活动与人的感受等,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去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只有具备了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社会关怀,观众才会欣然回应,积极参与。
探讨电视节目中的人文精神不能不提到纪录片。纪录片贵在求真,并由真而走向美。把生活近乎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然后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本身就是对人的生存状态和需求的关注,是一种对人的尊重。CCTV-9基本上是纪录片的精华荟萃,赢得广泛好评。《东方时空》中的《生活空间》本着降低视点、平视生活的理念,原汁原味地反映出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为观众留下了鲜活的“原生态”。把镜头对准不同阶层的人物,尤其是普通百姓,关注他们的生存和命运,已成为了一种典型的纪录片创作手段。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但没有人文精神的照拂,没有人文关怀的渗透,其生命就不会鲜活与长久。
需要指出的是,就整体而言,当前我们的电视通过其节目播放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与人们所需求的人文关怀相比,还是相当微薄的,尽管它已经开始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大众的生存状态。真正的人文关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爱和善意的表达,不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空洞的泛爱精神,也不仅仅是眼泪和同情,它所揭示的是平凡的人的内在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追求,所弘扬的是蕴于其中的质朴、坚韧、尊严、善良和互助这些美德。这方面,浙江卫视新近推出的《中国梦想秀》,及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等电视节目之所以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就是因为较好的体现了这一主旨。
在现阶段,以多频道和多栏目为表现形式的电视传播,正在以此种方式成为社会民主生活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成为地域文化的守望者和宣传者——并通过这些真正而又全面地体现其理应承担的时代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这些多频道和多栏目通过尽可能广泛地让大众参与,促进不同阶层的人与人之间、亚文化群体与主流社会之间、亚文化群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理解和互助,进而实现其自我肯定与确认。如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内蒙古卫视的《 城里城外 》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等等这种草根式的人性关怀深入民众生活,成为他们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包容、调节自我并促进和谐的一种社会工具与良好方式。于是,“多元化”成为当下电视文化之人文精神表达的首要方式;“平民化”则成为当下电视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语境特征。
无论是市井民间的百姓,还是功成名就的大人物,每个人都是一本值得细细解读的书。观众可以经由别人看到自己,又通过自己看见别人。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一直保有较高的收视率。如中央电视台的人物访谈节目《艺术人生》,《小崔说事》,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东方卫视的《可凡倾听》等都很少和嘉宾聊他们的辉煌和成功,只谈他们曲折坎坷的心路历程,让名人从舞台上的“超我”回归本真的“自我”,道出了许多公众人物鲜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真实往事,让观众重新体会这些曾经轰动一时的往事在人物身上的留下的印记,给生命个体所带来的欢乐抑或痛苦。主持人用一颗平和而敏锐的心去探询去聆听,去寻找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正是由于主持人饱含了对人性深切的关怀,所以采访总是特别真诚、洋溢着人情味儿。尤其是《鲁豫有约》结尾部分的独白,对人物的心路历程恰如其分的整理和概括富于启迪,耐人寻味,充分显示出人文关怀的缕缕温情。
三、电视传播人文精神任重而道远
电视传播应凸显人文精神的光耀,着力启迪人的自重、自信,以及人间关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着力启动社会上每一个人的自尊心、利他心和不断升华的人生悟性和生命动力,以体现人文关怀的博大厚重,生生不息。
我们看到,电视传播所具有的宣传导向及社会舆论功能,交流对话功能,消费娱乐功能,记录生活空间与历史同步功能,艺术审美功能,交互功能与生活信息服务功能等等,已是日显强大,深入人心。因此,它有能力、更有责任去积极倡导和弘扬人文精神,以推动文化家园建设的不断深入,促进人类进步的价值观的建立,从而为历史和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于我们当下的社会,这一点更具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以神奇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导致了技术霸权,金钱至上,物欲横流,而忽视人的尊严,人的精神,人的情感,造成人的主体精神的失落,这同样需要我们用时代的人文精神来给予整合和提升。因此,提倡人文精神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作为社会之重要文化载体——电视媒体的重大责任与使命。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电视媒体娱乐功能的一再被强化,目前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日趋严重。“泛娱乐化”是以大众传播为载体过度的娱乐化,它把电视原本的传播信息、社会教育、引导舆论的功能弱化,并偏离了正常娱乐的轨道。正如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所著《娱乐至死》一书中所言“电视正把我们的文化转变成娱乐业的广阔舞台。”以至于“一切为了娱乐”,一味追求收视率,内容雷同。就目前遍地开花的的电视相亲节目来说,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追求高收视率,一些相亲节目公开谈论涉性内容,宣扬不正当的婚恋观念及拜金主义,混淆是非曲直美丑善恶,传递不健康的价值观从而严重误导了观众,火爆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观众的反感和不满,更影响了电视媒体在广大观众中的公信力,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可以说,这都是缺乏人文精神的结果——电视节目责无旁贷,应当着力启迪人的自重、自爱,以及人间关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着力启动社会上每一个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不息的人生悟性和人生动力。
建构和谐社会,更需居安思危,正视现实生活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更不能掩盖社会矛盾,遮蔽重大的严峻的社会问题,制造虚假的幻象。不然,可能会丧失正常的社会良知和健全人文精神。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瑟罗曾指出:“电视不再是反映现实,它就是现实。如果饥饿的索马里儿童上了电视,全世界都想为此做些什么。如果没上电视,他们就不存在,人们什么也不会去做。”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语境下,电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文化传播、文化机构乃至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关系,它所负载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不仅具有强烈的阶层性、地域性、民族性,更有这一时代所特有的全球性——一种普世的深入人性之本质的期望和关怀。
【关键词】:道德 情感 诚信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从班级文化的角度上说,如果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是显性文化,那么,精神文化则是隐性文化。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即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它包括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一个人有了高尚的道德,就什么都能做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会学生做人是我们教师的根本任务,不能过分强调文化课的成绩,否则就会使学生产生很强的功利主义,从而淡漠道德品质。
教育需要精神的浇灌。“爱”、“宽容”是一切教育力量的源泉,是一切情感文化的桥梁纽带,是绵绵不绝的养料。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从而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产生共鸣,促使师生之间心理动机方向一致。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当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谐一致时才能顺利地,很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班主任教育学生更要触及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种上幸福自信的“庄稼”,拔掉自卑、粗俗、自私的杂草。疏松的土质能使植物更加茁壮的成长,宽松的环境能让心灵更加健康的发展。教师的精神之爱应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中,存在于无言的感动和人性的光辉里。在教育教学中,爱是关爱学生,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还需要真正落实到教师的言行中,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中,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也是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班集体的无声力量。在班级文化活动中,一是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二是诚信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体会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三是以“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为主题开展研讨会、辩论会,举办征文、演讲、知识竞赛、我讲诚信故事、相声小品等活动,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手抄报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从而让学生自觉恪守诚信的行为——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与他人约好了一定不失约;有了错误及时改;诚实不说谎;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做到;不欺骗他人;放学后按时回家;捡到东西要上交;借人东西及时还;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学校中的事情如实告诉家人;独立完成作业等,使诚信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追求。
礼仪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看,礼仪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看,礼仪是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交际方式,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看,礼仪是交往中相互沟通的技巧。通过班级礼仪文化的建设,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做人的修养,提升学生的品位及人格力量,使礼仪教育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以专门制定“小学生在校礼仪规范”,如在每条走廊上都有标语“轻声漫步过走廊”、“上下楼梯靠右走”、“静”、“净”……在不知不觉中提醒小学生注意礼仪规范,巩固礼仪教育的成果。其次还要帮助学生习得和养成良好的家庭礼仪习惯、社会礼仪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作为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身教重于言教”,老师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意各方面成为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老师要注意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如:学生乱扔纸屑、对纸屑视而不见,这种现象大多数班主任最头疼的,尽管三番五令,但收效甚微。本人就带头捡纸屑,一次、两次、三次……渐渐地学生也抢着捡,继而不乱扔。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