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益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以日本汽车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实施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的生产方式,运用了如JIT(准时生产制)、约束理论方法、6ξ及其他质量管理方法、价值流管理、作业管理法和目标成本法等管理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功。美国管理学家对此现象进行了全面研究,于1990年将其总结提升为一种较完整的生产经营管理理论:精益生产方式。
在精益生产方式下,企业活动围绕价值流展开。价值流是为提品和服务所发生的所有物流活动和信息流活动的总称,这些活动既可能增加价值,也可能不增加价值,甚至可能减少价值。价值流分析的最终目标是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浪费(广义的浪费),减少流动过程中的停滞时间,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因此,完整的价值流要求由一名价值流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他要对整个价值流发生的所有环节进行控制,相应的就要求与价值流活动范围一致的所有管理会计活动为之服务。这种管理会计具备以下特征:成本核算的对象按照价值流而不是产品或生产步骤确定,每一个价值流都有独立的利润表,以便价值流管理人员对其负责的价值流实施直接控制,并作出追求更多盈利和更大增长的决策;制造费用直接计入各个价值流成本中,这样,大多数制造费用就可以归属于特定的价值流成本;简化成本核算工作,使产生成本的活动更容易处于受控状态。传统管理会计难以满足以上特征要求,其采用的以大批量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方法导致按大批量组织生产,储备大量存货,忽视其中的大量浪费行为,只关心财务业绩而不是经营业绩;其实施的差异分析法只为生产环节服务,忽视了整个价值创造的过程;其在项目评估时只考虑定量数据,忽视了非定量数据的重要性。
二、精益管理会计基本内容
精益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价值流进行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按照精益生产的观念,产品成本随着产量和产品组合的不同而变化,制造费用以整体形式与价值流发生关系而不与个别产品所耗劳动时间发生关系;某种产品的成本主要取决于它在整个价值流中流动速度的快慢,特别是在价值流中的瓶颈环节流动速度的快慢;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的重点是产品在价值流中的流动速度问题而不是资源使用、个人效率或制造费用分配的问题。因此精益管理会计需要采用的是价值流成本法而不是完全成本法。
(一)成本核算在价值流成本法中,成本核算对象为价值流,即提品和服务的整个物流过程和信息流过程中的所有增加价值活动和不增加价值活动;成本计算期一般为每周(半月或月);核算内容是整个价值流中的所有耗费,而且所有成本都是直接成本,没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之分,而价值流之外的成本则不包含在其中;成本项目一般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生产支持成本、机器设备成本、经营支持成本、设备维护成本、其他价值流成本等。其中,人工成本包括整个价值流中所有人工成本,只要是在价值流中工作的人员,无论是从事产品生产、材料搬运、产品设计,还是进行机器维护、生产计划、营销、会计工作,其人工成本都包含在其中;材料成本通常是计算本周(半月、月)已销价值流中产品的材料成本,而不是处于生产过程的在产品成本;支持成本包括为创造价值流而发生的备件、工具、能源耗用、日常开支等项目的成本。以上成本项目都是直接计入,唯一使用分配计入价值流成本的是对设施使用成本(如建筑物租金、维护成本等,属于其他价值流成本项目)按照其使用面积如平方米进行分配,其目的在于促进价值流团体成员努力降低价值流对空间的使用。在价值流之外的一些活动如会计服务、推进IS014000等的成本费用作为、业务支持活动的成本,并不计入价值流成本中,其目的在于为价值流管理者提供相关的、准确的、易懂的成本信息,以管理和改善所控制的价值流活动。
(二)利润报告由于不必对成本项目进行细分,价值流成本法降低了成本核算的工作量,此时以每一个价值流作为一个成本的归集中心,得出的价值流利润表中的利润就更加真实。每个价值流的当期利润等于本周(半月或月)实际发生的产品收入(按照价值流计算)减去同样按照价值流计算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后的余额。核算过程消除了对制造费用分配的复杂过程,简化了核算,也使价值流中_的所有成员更明白其含义。价值流利润表的内容一般包括收入、成本、价值流利润、销售利润率(价值流利润与收入之比)、存货等五个项目。当销售量大于生产量时,价值流中的存货量会降低,利润表则会反映出更高的利润和更低的单位成本,反之则利润下降,单位成本上升。一个部门或企业的利润表就是由部门和企业内所有的价值流利润表构成的组合。将各个价值流的利润相加后再减去管理费用就是本部门或企业的税前利润。
(三)运用成本信息管理价值流通过编制成本信息计分卡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价值流的实际情况、差异对比分析情况和未来计划情况,以便根据成本信息对价值流进行管理。成本信息计分卡的内容分为行和列两个方面。行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上半部分为价值流情况,包括人均产量、准时交货率、实物周转天数、一次合格率、产品平均成本等指标;中间部分为流动能力情况,包括资金平均周转天数、有效生产率、无效生产率、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等指标;下半部分为简化的价值流利润情况,包括收入、材料成本、其他相关成本、价值流利润等指标。列的内容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列为上期成本,第二列为本期成本,第三列为未来目标计划。目标计划不是源于凭空想象或其他目标的展开,而是价值流团队成员的持续改进计划。为保证价值流成本法的实施,企业应当按照价值流而不是部门或产品报告成本和利润;应当尽可能不重复地将企业员工的劳动成本按照价值流进行分配;应尽可能将提供共同服务的职能部门的成本按照显著属性划分并直接计入各个价值流中;应当对生产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应当对诸如废次品、返工情况等“失控”状态进行跟踪;应当持续有效地控制存货。
将精益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进行全面对比,能更全面地理解其基本内容。
三、精益管理会计实施障碍
尽管实施精益管理会计具有诸多好处,但由于其与传统管理会计之间存在诸多冲突,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障碍。
(一)组织文化障碍传统管理会计相对应的组织文化是命
令式和控制式组织文化,而精益生产方式只能在重视协作的环境中才会有效。在命令式和控制式组织中,管理者是信息的储存者,员工只是按照指令行动而不是思考;会计人员则定期向管理者提供员工的信息以强化这种组织文化。而在精益环境下,创新和持续改进是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每个人都要思考,都需要信息,其信息收集为思考服务并按照最能发挥其作用的方向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传递,而不一定都是向上传递。会计人员是指导价值流中的员工如何有效收集和分析信息的顾问,管理者则是促进者而不是命令人。精益环境要求的是持续改进和对人的尊重,如果在不改变命令式和控制式文化的情况下企图将持续改进观念嵌入组织之中,则只能是一种精益模仿而不是真正的精益。可见,实施精益管理会计首先需要组织文化的转变,否则精益生产方式和精益管理会计的实施都注定会失败。
(二)会计人员角色转换障碍在命令式和控制式组织文化中,高层管理者几乎就是资产组合的管理者,他们基于财务报告分配企业的资源,按照财务报告进行业绩评价。在精益环境中,管理者必须放弃命令者和控制者角色,为价值流中的工作人员提供服务,成为变革活动的推动者。会计人员也要放弃其传递利润报告的角色,转而帮助价值流中的员工构建其所需的信息系统。总之,管理者和会计人员都要放弃领导者角色,融入支持者角色。因此处于这种地位的会计人员与具有同样观念的管理人员的相互依赖就成为了会计人员角色转换的主要障碍。
(三)教育障碍长期以来,会计人员的培养模式都是为公共会计职业人设计的。尽管绝大部分会计人员并不在诸如会计师事务所或会计管理部门之类的公共会计部门工作,但是其所接受的会计教育和公共会计部门对企事业单位的外在影响都强化了会计教育内容的管理职能。而从MBA中选拔管理者的做法也促进了命令式和控制式文化的进一步延续,因为MBA的培养模式也是强调对财务会计数据的使用,并以命令式和控制式的经济模型为基础,这就使得会计人员提供信息的方法和提供的内容在管理层中被普遍认可。
论文关键词:精益管理,会计管理
如前文所述,在精益生产方式下,企业活动围绕价值流展开。完整的价值流要求由一名价值流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他要对整个价值流发生的所有环节进行控制,相应的就要求与价值流活动范围一致的所有管理会计活动为之服务。这种管理会计具备以下特征:成本核算的对象按照价值流而不是产品或生产步骤确定,每一个价值流都有独立的利润表,以便价值流管理人员对其负责的价值流实施直接控制,并一旦企业遭遇腐败风险,轻则给股东利益造成损失,重则触犯刑法、身陷囹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且不可为了一时利益铤而走险。
(二)质量风险
前不久,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因为假货控制问题,遭到一些品牌商和消费者的联合起诉,先搁置官司输赢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不说,有关其平台商品质量的质疑,直接损害了阿里巴巴的声誉。中国食品领域和房地产领域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三)数据泄露风险
数据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很多企业都拥有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带来不少潜在利益,但另一方面对这些数据的储存则面临不少风险。中国学术期刊网世界范围内,发生数据泄露的新闻不绝如缕。
中国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特别是IT企业,必须对数据安全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弄清楚主要的风险类别之后,就该考虑如何有效控制各种风险。在所有风险类别中,与战略相关的风险更加重要而富有挑战性。
与企业战略相关的风险管理滞后,是管理会计师为企业创造价值、增加价值的机遇,也就是说,管理会计师应该扮演这样的风险发现者和风险管理者的角色,管理好战略风险以及不在企业可完全控制范围内的外部风险等。
需要指出的是,风险管理的角色不在于识别出这些风险之后消除它们,而在于识别出这些风险之后管理它们,使得企业为了执行战略能够承受相关的风险,同时获得超额的回报。因此,良好的战略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识别企业为了实施自己的战略主动承担了哪些风险。
关键词:企业;精益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效率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6-0306-01
一、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程,我国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是在规模上,而且在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法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下,企业为了生存,为了达到自己的效益最大化,企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加强企业精益化管理就是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根本要求。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要求,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过渡。随着时展的需要,现在“精细化管理”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想要在当前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实现“精益化管理”的转型。在企业施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注重细节和过程,突出质量的重要性。而精益化管理是对于精细化管理的提升,主要是突出成效和结果。精益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对企业项目投资来体现出来。项目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好企业项目的管理,突出质量效益的重要性,最终的目的是要在精益化管理的理念之下,通过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生产模式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企业对于精益化管理方面的探索
为了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已经对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了细致的探索。按照对项目实施精益化管理的要求,许多企业在保证利润稳定增长的同时,也兼顾了对企业内部体制的合理调整,使得企业的行政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随着企业对于精益化管理的不断深入,在企业注重过程的同时,企业的管理重心也逐渐偏向于成效和结果。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大环境的日益复杂,企业在由“精细化管理”向“精益化管理”转型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加快。很多企业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些加快企业转型的措施和举措。通过创新管理机制,整合企业内外部的相关资源,对企业项目实施专业化管理和区域化管理,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不仅如此,企业还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建设,修订和完善对于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创新考核的方法,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杠杆和导向的作用,用约束和激励的机制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此外,在强化企业精益化管理的过程中,大多数的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企业发展的中短期战略规划,以企业发展的目标为动力,突出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工作重点,进而为精益化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方针。
三、企业在推进精益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虽然在推进精益化管理的进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有效地推进了企业的效益提升,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企业在向精益化管理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和企业效益的有效实现。在对于我国企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在精益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企业精益化管理的执行效率偏低。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自身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各项经营管理实现标准化和制度化。不过在进行精益化管理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依然存在盲目蛮干和粗放管理等不良行为,在执行决策层意图的过程中,往往与预期所要达成的目的有很大的偏差和距离,这种执行效率偏低的现实直接导致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加大,直接危及到企业的效益实施。
(二)企业项目管理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
随着企业精益化管理的不断深入,围绕着企业项目为核心的制度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但是有关企业项目的制度建设还主要局限在“管理加指导”的层面,也就是说没有把企业的管理理念与具体的执行力相结合,没有一个统一的制度建设体系。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精益化管理企业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社会资源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利用社会资源经常会出现诉讼和经济纠纷,给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和企业利益的外流。
(三)企业进行精益化管理的队伍建设还显不足。企业在进行精益化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管理基础薄弱,专业知识匮乏和实际经验较少的等一些情况。许多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不能够完全胜任其岗位的工作,这种情况直接造成了企业精益化管理的滞后以及管理水平低下,进而影响到了企业发展的整体效益。
四、加强企业精益化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在对于企业精益化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和调整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改革的创新,保证企业各级部门都能各司其职,才能够着实加强企业精益化管理的水平,提高管理的效率。
(一)要加强对企业项目管理重视程度。在企业精益化管理实施的过程当中,企业的项目管理是重中之重。企业不仅要加强决策的准确性,更要完善对二级单位的管控,明确工作的程序,积极探索高效、快捷的项目管理模式。一是进一步完善二级单位的内部管理层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其约束和激励的机制。二是要对各个管理层进行监督和指导,扭转和改善项目粗放的经营行为,进而提高企业精益化管理的效率。
(二)要强化企业精益化管理的队伍建设。人才队伍的建设在企业发展和管理的过程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管理团队无疑会促进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效率。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十分重视人才队伍的发展和培养。尤其是对于企业项目建设的班子成员,要着重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建立奖惩、督办和责任追求等绩效考核机制,这样才能够保证精益化管理的有效实施。
(三)以顾客为着力点,提高市场竞争力。
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以市场为出发点,而让顾客满意的企业产品则是企业制胜的武器。企业精益化管理以顾客为着力点,不仅向顾客提供服务,而且要把顾客看作经营管理过程的组成部分。对于顾客而言,企业精益化管理注重寻求并维护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把长远利益放在第一位,有时甚至宁可牺牲部分短期利益。同时,企业精益化管理还要求市场营销部在市场调查时要深入到顾客,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并将有关的内容反馈到设计、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去,主动销售,顾客第一。营销部的市场调查与研究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起点,而且还要通过完善的售后服务力求顾客满意,形成顾客信赖的企业形象,为企业赢得无数的回头客和大量的新用户。
(四)要完善项目制度建设的深化工作。
企业的项目制度建设是进行精益化管理的保障和基础,它可以规范和统一项目管理的流程,约束或激励企业员工在进行项目管理时的行为。因此,企业要加强精益化管理,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项目制度,其目的是通过项目建设的规范和指导,推进企业项目的精益化管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总之,企业精益化管理是一项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在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大胆革新,突破固有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将精益化管理思想融入企业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各环节中去,才能使企业管理更趋精益化,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科学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晓民.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J].当代经理人,2006,01期.
[2]廖政中,张岩.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与思考[J].广东科技,2009,15 期 .
目前,虽然关于精益管理会计的文献不少,但大家对精益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尽统一。概括起来,精益管理会计(LeanAccounting)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指如何应用精益概念消除管理会计职能中所有多余活动的集合体;二是指如何修正传统管理会计以促进精益生产方式(LeanProduction/LeanManufacturing)实施的各种活动。
一、精益管理会计产生背景和概述
如前文所述,在精益生产方式下,企业活动围绕价值流展开。完整的价值流要求由一名价值流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他要对整个价值流发生的所有环节进行控制,相应的就要求与价值流活动范围一致的所有管理会计活动为之服务。这种管理会计具备以下特征:成本核算的对象按照价值流而不是产品或生产步骤确定,每一个价值流都有独立的利润表,以便价值流管理人员对其负责的价值流实施直接控制,并一旦企业遭遇腐败风险,轻则给股东利益造成损失,重则触犯刑法、身陷囹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且不可为了一时利益铤而走险。
要化解腐败风险,最主要是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运作和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使得企业资源和活动在价值流中的作用透明起来。
二、质量风险
前不久,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因为假货控制问题,遭到一些品牌商和消费者的联合起诉,先搁置官司输赢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不说,有关其平台商品质量的质疑,直接损害了阿里巴巴的声誉。中国食品领域和房地产领域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中国企业要想在此次转型升级期,顺利平稳转型,必须正视质量风险对企业的危害,必须加强质量管理。
三、数据泄露风险
数据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很多企业都拥有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带来不少潜在利益,但另一方面对这些数据的储存则面临不少风险。世界范围内,发生数据泄露的新闻不绝如缕。
中国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特别是IT企业,必须对数据安全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弄清楚主要的风险类别之后,就该考虑如何有效控制各种风险。在所有风险类别中,与战略相关的风险更加重要而富有挑战性。
2008年前后从华尔街开始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是因为企业采用高风险高收益的战略,但却没有将战略风险控制到位,没有让这些风险变得可见可管理。一些大公司比如BP(英国石油公司),也采用了高风险高收益战略,在墨西哥湾的浅海里面勘探开发石油,但在获得较高回报的同时也忽略了风险控制。
与企业战略相关的风险管理滞后,是管理会计师为企业创造价值、增加价值的机遇,也就是说,管理会计师应该扮演这样的风险发现者和风险管理者的角色,管理好战略风险以及不在企业可完全控制范围内的外部风险等。
关键词:精益生产;改善;浪费;利益;节流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1-0043-03
20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开创的流水线生产方式揭开了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序幕,把制造业从手工生产推进到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的新时代,同时将美国的汽车、钢铁、机械以及与汽车相关的其他行业带人了鼎盛辉煌的时期;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根据日本本国的实际生产条件,创立了以适时生产JIT为核心,以降低成本、杜绝浪费为日标的精益生产方式。日本汽车企业实行了精益生产方式之后,在短短的三十几年里就将汽车产业落后于欧美的地位完全改观,甚至超过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在世界的汽车舞台上独占鳌头。
1 精益生产方式的理论框架
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营运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的理论框架包含“一个目标”、“两大支柱”和“一大基础”。
“一个目标”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两大支柱”是准时化与人员自主化。准时化生产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合适的时间生产高质量和合适数量的产品,以“平准化”为前提条件、以市场来拉动生产。所谓拉动生产是以看板管理为手段,采用“取料制”:即后道工序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根据本工序在制品所需要的用量从前道工序领取相同数量的在制品,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地向前推动,从而形成全过程的拉动控制系统,绝不多生产一件产品。人员自主化是指人员与机械设备的有机配合行为。生产线上一旦产生质量、数量、品种上的问题机械设备就自动停机,并有指示显示,同时任何人发现故障问题都有权立即停止生产线,主动排除故障,解决问题。并且将质量管理溶入生产过程,将质量管理变为每一个员工的自主行为,将一切工作变为有效劳动。“一大基础”是指改善。改善是精益生产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改善就没有精益生产。这里的改善是指:①从局部到整体永远存在着改进与提高的余地。在操作方法、质量、生产结构和管理方式上要不断地改进与提高。②消除一切浪费。精益意味着不能提高附加价值的一切工作(包括生产过剩、库存、等待、搬运、加工中的某些活动,多余的动作,不良品的返工等)都是浪费,这些浪费必须经过全员努力不断消除。③连续改善是当今国际上流行的管理思想。它是指以消除浪费和改进提高的思想为依托,对生产与管理中的问题,采用由易到难的原则,不断地改善、巩固、提高的方法,经过不懈的努力,以求长期的积累,获得显著效果。
2 成本控制方法――精益生产方式下的生产作业成本
在企业的经营核算中,成本是其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是除了利润指标之外综合程度最高的、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敏感的经济指标。原材料消耗的高低、产量的多少、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质量的好与坏、费用的增减、资金周转的快慢以及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都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因此,成本水平的高低就成为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的价格成为各个商家竞争的焦点,因而成本管理就成为各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在满足客户的前提下,在不断降低和控制成本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为。
在经历了第一次生产技术革命之后,科学管理的普遍运用,使得企业管理从单纯的生产管理中脱离出来,成为包含生产管理的庞大体系。到了20世纪70年代,从二战废墟中恢复过来的日本,经过战后三十年的奋斗,以丰田公司为代表的日本企业,通过学习研究欧美国家的先进生产和管理技术,结合日本的国情创立了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模式――精益生产方式。
由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种的经济现实,如石油危机、泡沫经济的破灭等,迫使日本企业管理人员开始将管理的范围从制造现场作更广的延伸,努力寻求事前的控制对象,这种思路发展就形成为一种成本控制方法。
生产作业成本是由丰田汽车公司首推的,在丰田公司1959年的社史中首次出现了“生产作业成本”这一术语,它是这样描述的:“在设计、试产和生产准备等阶段,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以达成目标成本,这样就逐渐开始走向所谓‘生产作业成本’的体制”。
由精益生产的起源、发展及其重要的理论思想可以看到精益生产方式下的企业管理的独特思路:从企业的下游――最终用户出发,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来重新安排企业运作的流程,由最终用户开始倒推至源头,以目标成本为目的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层层推拉,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成本降低,达到目标成本;同时将JIT适时生产系统引入企业,以市场的需求为基础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实现零库存、零时生产,很好地适应了现代社会市场环境的变化;精益生产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成本管理必须能够满足精益管理的要求,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来控制成本的发生,并能适应JIT生产系统对成本核算的要求。生产作业成本和作业成本法从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这两个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方面人手将先进的控制与核算方法引进企业的成本管理,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信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决策,并能够对企业的成本实施更有效的控制。
现代成本控制论认为,成本控制方式分为三个阶段: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所谓事前控制是指在成本计划执行之前,为防止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而采取的管理行动,它规定了完成成本计划的各项要求、措施和职责。通过对成本计划制定的监控,在成本计划实施之前就能发现和纠正偏差,保证成本计划符合要求。事中控制则是指在经营过程中,直接观察、检查、监督成本活动,有两种控制方法:一是按照事先制定的成本目标进行控制;二是现场的控制,成本管理人员深入生产经营活动,检查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与有关的技术、经营人员一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事后控制是指对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所获取的成本信息资料进行归集、整理和分析之后,与最终的目标进行比较,并且以这些成本分析数据为依据,评价和指导未来的成本管理活动。
成本控制要求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企业发生的各种资源耗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调控,发现偏差及时揭
示,并采用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定的目标成本范围内。运用工程学原理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发现其中不增值的作业,找出原因并加以改善,减少任何不增加企业价值的耗费,从而降低成本。
现代成本管理与控制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而目标成本规划则基本上完成了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及成本计划这三个方面,在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的事中控制以及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事后控制这两阶段的控制则相对较弱,特别是生产作业成本在核算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的缺陷,使得成本核算无法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从而影响成本分析。有可能因为成本信息的误差导致该降低成本的项目(作业)没有降低;而有些本已达到最佳成本状态的作业却仍在挤压成本。
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出发,以目标成本为核心展开成本管理活动,运用生产作业成本对产品投产前的开发设计实施成本控制;运用作业成本法先进的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成本分析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及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并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实施控制;最后以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平衡计分卡作为成本控制实施的考核体系,为成本的持续改善提供准确的信息。
3 改善――精益生产方式下的浪费消除方法
《改善一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一书的作者,今井正明先生,他认为丰田成功的关键在于贯彻了Kaizen(持续改善)的经营思想。Kaizen是一个日语词汇,意指小的、连续的、渐进的改进,这一方法是指企业通过改进一系列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细节活动,如持续减少搬运等非增值活动、消除原材料浪费、改进操作程序、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生产时间、不断地激励员工。设计过程中确定的产品各功能和企业各部门的目标成本,是产品制造及销售过程的成本控制依据。
Kaizen似乎显得小打小闹,润物无声。但相对于一触即发式的创新思想而言,Kaizen思想所带来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微效果其往往终局是颠覆性的、革命性的。它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要以相对较少的费用来连续不断地改进工作。长期而言,这种阶梯式的持续进步足以获得巨大的回报。与此同时,Kaizen也是一种低风险的方式,因为在改善的过程中,如果发觉有不妥当之处,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回复到原来的工作方法,而不需耗费高昂的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丰田Kaizen生产方式作为一种不做无用功的精干型生产系统其核心思想不外乎两点,第一是“杜绝浪费”(即有效的成本控制),第二是“持续改善”(出自戴明“连续改进质量”的思想,即把产品和过程的改进看作一个永不停止的、不断获得小进步的过程)。
大野耐一在《丰田生产方式》这本全面透露丰田核心竞争力的经典图书中曾这么解释他所理解的Kaizen。他说:“‘彻底杜绝浪费’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而贯穿其中的两大支柱就是:及时化与自动化”。构成该思想的两大支柱,“及时化”是指在通过流水作业装配一辆汽车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零件在需要的时刻,以需要的数量,不多不少地送到生产线旁边。这么一来,就能使物资和财务上给经营管理造成负担的“库存”问题几乎可以得到解决。而“自动化”是指“带自动停车装置的机器”。这个构想来自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佐吉发明的自动织布机。他的自动织布机,在经线断了一根或者纬线用完的时候,能够立即停止运转。因为装上了“使机器能够判断状态好坏的装置”,所以它不会出现次品。类似地,一旦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这意味着管理的含义将被大大改变。因为当机器正常运转的时候用不到人,人只是在机器发生异常情况、停止运转的时候去处理就可以了。所以,一个人可以管理好几台机器,随着人员的逐渐减少,生产效率就会有飞跃地提高。
Kaizen是“以客户为导向”。精益生产方式追求按需生产,要将人员减少,以使多余的生产能力同所需求的生产量相吻合。因此,要使Kaizen发挥最大功效,首要任务就是要彻底揭出无效劳动和浪费现象出来,并及时地予以清除。这些现象包括:过量生产的无效劳动;等待的时间浪费;运送的无效劳动;加工本身的无效劳动和浪费;库存的浪费;动作上的无效劳动;制造次品的无效劳动和浪费,等等。在此,丰田式的Kaizen给我们的启发是,企业要提高效率只有与降低成本结合起来才有意义。为此,必须朝着以最少量的人员、只生产所需要数量的产品这一方向努力i关于效率,必须从每一个操作人员以及由他们组织起来的生产线,进而以生产线为中心的整个工厂着眼,每个环节都要提高,以收到整体效果。
当然,从丰田式的Kaizen管理中,我们时常能隐约看到其他若干商业思想的影子。譬如,大野耐一提倡要突破传统“要有库存”的想法,坚持追求“零库存”的理念像极了迈克尔・戴尔(戴尔电脑)的战略手法,后者采用直销的方式,一来可以绕开销售商从而降低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来可以直接面对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又如,丰田内部采用的“看板”管理(即在运往生产线的零件箱边上,附着一张标准作业表,它一方面指示要把必要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刻拿到必要的数量对实际加工件的工序做出提示,另一方面又发挥作业指令的功能)取自美国自选超市经营模式,顾客这边刚买走商品超市这边就按买走的数量及时补充同类商品,而不再需要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卖出去的东西搬来搬去。
正是这种还融合了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生产体制(JIT)、全员生产维修(TPM)等管理思想的Kaizen已然成为了丰田的企业哲学,并且它将继续主导丰田的稳健前进。当丰田的品牌扩张、不断进步为全球汽车制造业提供参考,当Kaizen被视为最明确、最简单、最迅捷通向产量最大化和质量最优化之路,丰田生产方式是否也会像丰田汽车,“山穷水复疑无路,有路必有丰田车”那样成为人们啧啧称赞的主流选择?大野耐一的坚定给了我们信心,他说:“如果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生前就看到的话,他一定会采取丰田生产方式。”
参考文献
[1]池海文,精益生产方式下的成本管理研克[D],暨南大学,2003
[2]吕亚奇,SDM公司精益生产理论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259-02
我国医院管理水平正不断向纵深发展,医疗行业管理正处于一个变革的历史时期。由于患者需求的多样化、对医疗卫生服务期望值的提高、医患关系中主导权的逐渐发生变化、医疗服务第三方购买机制的引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医院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医院开展精益流程改善实践,无疑是改善医院服务、创新医院管理的好举措。精益管理的核心是在企业的生产环节及其它运营活动中彻底消灭浪费现象。医院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实现最大化。归纳起来就是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多产出效益,实现经营目标。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就医流程繁琐而复杂,涉及多个部门,病人多次排队多次往返,造成病人望而生畏,特别是在“大医院”就诊表现更为突出。病人就诊需求与就医流程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些不顺畅直接导致大量盲目、无效的移动,增加了医院中病人的流动量,浪费病人的时间,增加了病人的怨气,埋下医患冲突的隐患。因此,如何理顺就医流程,加快流程速度,降低运行成本,已经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推行精益管理对医院整体营运管理的评价
作为本地区最大的的综合性三甲医院,笔者所在的医院面临着区域竞争压力大、业务用房紧张、重病患者多、业务收入增长空间有限、员工待遇有待于提高等严峻的形势。如何解决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问题,寻找并推行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必须按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为标准,评价推行精益管理对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以及医德医风、平均住院日、医疗收费、医疗技术水平、医院经济建设、医院人才培养、科技成果等的影响。从医院管理(包括依法执业、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与价格管理、后勤保障管理、医疗仪器设备管理、院务公开管理等)、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医疗技术管理、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等)、医院安全(包括医疗服务安全、建筑、设备、设施安全、危险物品及要害部门安全等)、医院服务(包括维护患者合法权益、服务行为和医德医风、服务环境和服务流程等)、医院绩效(包括社会效益、工作效率、经济运行状态等)、部分评价指标(包括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已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等47项)、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指标参考值(包括已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90%等57项内容)。进一步认识精益管理的核心就是减少浪费、创造价值,医院专门聘请了GE公司高级管理顾问来院培训并指导流程再造,提高了医院中层管理干部的管理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积极抓好落实,开展了流程再造,方便了病人,减少了环节,优化了环境,使科室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
二、医院精益管理实施的内容
精益管理的宗旨是杜绝浪费,提高效率;精益管理的灵魂是持续改进,不断创新。医院组织员工认真学习精益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深刻领会精益管理的内涵,改变“粗放管理”的思维模式,以实施精益管理为主线,着力推进管理创新,在以下八个方面推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1.品牌建设:要从技术、服务、文化三个方面进行精益化管理,使技术精益求精,服务更加温馨,流程更加合理,文化内涵更加深厚,推动医院品牌形象的提升。
2.财务管理:按照精益管理的理念,使财务管理进一步向经营理财型、管理核算型转变,由重数量到质量与数量并存,由重业务指标到效率与效益指标并重。
3.行政管理:要适应医院规模的扩大与发展重心的变化,适时调整医院组织架构,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组织结构,打造一支工作专职化、能力专业化的职业化医院管理队伍,使行政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4.信息化管理: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推广精益管理理念。继续完善医生、护理移动查房信息系统、PACS系统。实施医院运营管理系统(HRP系统),使医院管理整体上台阶。
5.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加强培训、教育力度,既要培养杰出知识型员工,也要培养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员工,提倡人才的适用性。
6.公关管理:运用精益管理思想,不断创新市场拓展的方式方法,卓有成效地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医保农合管理部门的合作关系,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提升医院社会形象。
7.药事管理:进一步加强门诊取药流程、药品库存及采购流程的精益化管理,提高药房运营效率。定期召开合理用药分析会,加强用药环节的技术服务,不断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积极建设药物临床试验基地。
8.后勤管理:采用精益管理的工具与方法,在后勤深入开展“杜绝浪费,节能降耗”活动,建立效率、效益与成本的最佳组合。
三、精益管理实施效果
1.医院业务指标迅速攀升。全年门诊量达到115万人次,增长8.45%;出院量达到7万人次,增长8.78%;手术工作量达到3万台次,增长10.62%。医院总体经济运行平稳,成本控制有效,其中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38.96%,平均住院日缩短至11.92天。
2.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稳中有升。医院在不断更新医疗设备,培养引进人才的同时,把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作为科教兴院的“助推器”,使医院的技术水平始终在本地区处于领先水平。新业务、新技术频频开展,介入技术、腔镜技术、内镜技术成为亮点。全年申报评审新业务、新技术121项,同比增长20%。
3.科研及教学工作亮点纷呈。全年获奖各类项目37项,其中,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卫生厅项目6项,省教育厅项目12项,市科技攻关项目17项;获得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4项。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9项;成功获得4项省政府科技成果奖,获奖数量和层次再次刷新历史记录。完成成果鉴定10项,专利申请获得5项;450篇,其中SCI论文12篇,出版专著6部。
4.基本建设迅速推进。医院综合楼如期投入使用,改善了员工工作及生活条件,解决了病人饮食环境差等问题。新住院大楼如期完工,较好地满足了患者的就医需求。
四、精益管理在门诊输液流程改善中的应用
以医院儿童医疗中心为例,门诊输液量平均每天600多输液瓶次,最多达到1000余瓶次以上。每名患儿陪同家属一般1~2名,因此显得更加拥挤。如果等候时间稍长,患儿或陪同家属心情烦躁,经常责怪医院工作人员,同时易与其他患者发生摩擦,给患者就诊和医院管理带来较大困难。为了达到减少浪费、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目标,解决“三长一短”现象。由医生在开处方同时打印输液处方,在取药时核对药品、直接传输并打印排号卡,可以省去交药环节,而且不增加相应环节的工作量和等候时间。流程改善后门诊输液流程更加合理,方便了医生,打印输液处方,无需再开具处置单,减少了时间浪费,增加了医患沟通时间,而且口服药品与输液药品处方分开以及输液处方分天开,方便了医生在患者病情变化后退药的处理。分区更加合理,每个区域现场更加整洁有序,有效缓解了拥挤情况。
五、精益管理在医院后勤工作的广泛应用
后勤管理在医院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就医环境、设备物资、餐饮服务、水电能源等直接影响着病人就医的满意度,同时后勤也是医院花钱最多的部门,抓好后勤管理杜绝浪费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广泛发动、全员参与、专题培训和管理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精益管理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库存的物品都是资金的闲置,为了削减库存杜绝浪费,同时又保证医疗安全,降低采购成本,在仓库管理中通过分类、定期、定量订货管理法,从而较好地控制了库存量。先对货物进行分类,再确定不同类别货物的库存底限,按照一定的周期对货物进行采购。
2.精益管理在能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在医院的锅炉房、热交换站、水泵房、中央空调机组等地方,由于使用时间长,许多管道锈迹斑斑。管道多、管网杂也给维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精益管理,用油漆对所有的管道进行了刷新,并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管道功能,通过箭头标识管道内水的流向,能源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各种维修工作也变得更加便捷。
3.精益管理在维修工作中的应用。维修工作在后勤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精益管理实践中,利用超声波监测器对医院医疗区、家属区的地下供水管网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发现并修复了病房地下的主供水管道、家属区地下供水管道中的较大裂口,避免了每天大约20多吨的自来水流失。对中央空调冷水机组进行节能改造,用较小的电机撤换原先的较大的电机,每年节省电费50余万元。通过分类、定期、定量订货管理法,医院每年节约物资采购和仓库管理资金近百万元。
精益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利于加强医院管理,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医院管理,指导医院强化内涵建设,改善流程和提升服务能力,发挥现有资源潜力,满足病人就医需要,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对大中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烟草企业;安全管理;精益管理;应用
中国烟草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逐渐完善,带动了烟草企业经济效益增加。但由于烟草企业受到传统体制的制约,安全管理方面仍存有诸多问题,随着企业不断发展,这些问题也会日益突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烟草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那么怎样使烟草企业管理起来具有科学有效性并优化安全管理体系,成了目前需要面对与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烟草企业精益安全管理的意义
精益管理源自精益生产,也就是把精益管理作为指导思想,“零伤害、零缺陷、零隐患”作为安全生产理念,在安全生产的整个过程当中运用精益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各岗位以及部门明确其应承担的职责,并具有积极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及积极进取的态度,从而消除在生产过程当中的安全隐患并杜绝浪费现象,建立精益安全生产的企业文化。要想把精益管理做到位,抓细节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点环节,认真完成生产操作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步骤,注意其中任何一个小的细节,对工作中的问题要更加细致的分析,并在安全生产中的任何一处细微的地方落实精益管理,从而有效避免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保障生产安全,给生产操作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二、烟草企业精益安全管理的现状
要想在烟草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全面实施精益管理并不能急于求成,也并非朝夕就能完成,这就要求人们的观念、意识以及安全思想逐步转变为“精益性”。也正因如此,在烟草企业实施精益安全管理的这个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存在,需要相关人员重视,以下介绍一些常见问题。1.安全生产制度得不到重视。有句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作为企业员工,应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以及行为规范,这是每个员工必备的基本岗位职责。任何制度并非无故编写,而是通过各个生产岗位在进行生产工作实践过程中根据遇到的情况总结出的经验,根据规律,合理科学的制定而成的。而有些员工认为制度可以灵活变通,只要感觉到被制度阻碍住了,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钻制度的漏洞,最终酿成安全事故。2.安全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要想使安全责任制度充分发挥出来,首先应将责任明确,如果责任无法明确就会造成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发生。在进行生产操作的过程中,员工就会把安全责任置之度外且事不关己,这就导致安全责任制度形同虚设,以至于无法保障生产安全。甚至有些员工,无视责任,经常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违反制度,员工之所以产生这种行为是因为侥幸心理的作祟与不良习惯的堆积,使人产生一种错误的意识,虽然违反规定可能不会在这一次发生不良后果,但长此以往,逐渐减少自我保护意识,终会引发安全事故,这就给烟草企业的安全埋下隐患。3.安全绩效缺乏有效管理。烟草企业需要完善安全绩效管理制度,把员工绩效与安全生产相挂钩,再安排员工定期进行考核,并严格执行,从而才能使员工逐渐形成安全生产的意识,进而安全生产,养成良好习惯。但是,在平常安全管理时,虽然经常进行安全检查,但却难以发现问题,是否不存在问题这点很难说,在安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盲区,所以就造成员工很难按照规章制度去约束、管理并检查自己以及监督别人,更别说去认真检查设备是否具有安全隐患,往往只是走过场就结束检查,使得检查变得形式化,检查质量得不到保障就更难以提升安全检查质量。
三、在烟草企业安全管理中应用精益管理
1.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对目前实行的制度进行全面整理,并整体分析在烟草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与不足之处,制定阶段性的目标以及优化提升方案,从而尽可能的提升精益化水平,以提升烟草企业安全体系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加强体系的改进,从而给安全管理精益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有效的学习交流平台,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培训,有效培养员工精益管理理念,从而使企业员工可以通过培训所获取的技能与知识进行有效的企业精益管理。2.完善创新与考核制度。要确定烟草企业的运行重点,并紧密联系企业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调整与优化烟草生产中的成本管理、物流运输、设备维护、质量监控以及市场优化等方面,并根据这些进一步创新新技术。就公司运行的流程而言,要重点分析管理体系当中的要素,着手于烟草企业的经济成本、生产效率以及运行质量,分析调整运行相对薄弱的环节。科学合理的分析管理目标,管理系统也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完善,从而能使精益管理的目标完成。与实际情况相联系,进而建立健全一套精益管理评价体系,优化与整合所有绩效考核指标,使员工积极进取的状态最大化的表现出来,推行激励评价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鼓励员工不断创新,从而使员工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将安全管理资源妥善整合起来,从而有效提升烟草企业的管理能力与创新水平。3.建设企业安全管理文化。要想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就需要做好企业安全管理文化工作,可以利用烟草企业精益文化的形式,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与发展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统一思想并制定相应计划,给领导干部们普及有关企业精益管理“持续改善、追求卓越”的思想,使精益管理科学化的发展,同时指导文化构建行为,从而在烟草企业文化里能够有效实现精益文化建设。实现精益管理的最好方式就是贯彻精益文化。
四、结语
在我国烟草企业中,要想精益管理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就需要从现有安全体系中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基于此,把精益管理的理念和内涵应用于烟草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整个操作过程当中,从而使各个环节的作用可以有效发挥出来,使烟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烟草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安全问题,那么就应该把精益理念逐渐灌输到员工与管理者的思想中去,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精益管理理念的作用并将其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精益管理并不能快速实现,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学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要严格落实精益管理的理念,并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将其理念传播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如此才能够给企业的健康发展与员工的生命安全提供一个良好安全的环境。所以,无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都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端正工作态度,并勇于创新,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把精益管理的理念全部落实到安全生产中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更稳定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鹏程.精益管理在烟草行业的应用探讨[J].管理观察,2014(3):121-122.
[2]刘勇.浅论精益管理在烟草商业企业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113-114.
[3]李佳,周刚.基于精益六格玛的公共服务质量标准化研究[J].标准科学,2015(01):63-67.
[4]张琦,邵云.烟草企业精益绩效管理新模式的初探[J].江苏商论,2016,(2):117-118.
关键词:电力计量;资产计算;精益化管理
企业作为资产密集型企业,其核心更是对资产的计量。优化计量资产管理,确保计量资产的完善,实现计量资产的合理利用,是维持和提高电力供应能力的物质保证,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供电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增强国家实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进一步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建立更加高效、稳定的供电系统,电网投资逐年增加,使企业精益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精益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1]。
1精益计量资产的特点与管理原则
电力计量资产具有资产特性和计量特性,因此对其的管理既要注重资产的保值与合理化利用,又要注意维护其计量器具的精密工具属性。电力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能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电力企业资源,扬利抑弊,最大限度地谋求经济效益[2]。
1.1精益计量资产的特点
电力计量资产精益化管理是企业关键生产手段中的一种,也是企业生存的物质基础。精益计量资产特点如下:(1)精益计量资产是企业的劳动工具或手段,而不是直接用于销售的产品。电力计量资产精益化管理源于精益生产,它是现代电力企业新的组织管理方式。(2)计量资产的精益使用寿命超过一个年度,即计量资产的精益使用寿命属于长期资产,在使用和损耗的过程中,会通过折旧的方式逐渐降低其账面价值[3]。(3)我们积极推进清理存量资产,严把增量资产数据质量,创新资产清点方法,强化财产保险补充功能,夯实资产管理基础,改善管理薄弱环节,扎实推进资产账、卡、物的一致性管理,努力实现资产精益化管理目标。(4)计量资产精益管理的目标计量资产占企业总资产价值的一半以上,因此企业对计量资产进行精益管理。
1.2电力计量资产精益化管理原则
电力管理的目标是达成资产财务与实物管理的统一联动性,实现帐户、所开卡、物品的完全一致。资产的安全性完成效率和效用最优;资产分配完善合理,达到集团全部收益的最优值。管理水平会左右企业的资产管理总体效果,计量资产的精益管理水平对企业很关键。因此,管理时应遵循真实性、安全性、有效性三个原则。首先,保证成本真实。在资产精益计量中,应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确保真实的成本核算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分配。其次,确保资产安全。计量资产精益管理应严格保证产权明晰,确保计量资产精益管理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减少资产损失,降低损失的概率和幅度。确保计量资产的精益数量、使用状态、存储位置、损坏程度等物理属性的安全是计量资产精益管理最基本的目标。最后,保持和增加价值。衡量资产精益的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资产效率和资产效用。精益的效率测量资产指的是实际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带给企业的精益使用测量资产,而效用指精益计量资产的使用和使用状态是否可以满足定量和定性要求的企业的生产经营。
2电力计量资产精益化管理大环境分析
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尤其是输配电价改革正面临考验。配电网络电价改革促使公司盈利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将主要依赖于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允许验证收益来实现有效的资产增长转变。资产精益化与企业资产密切相关,政府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和社会监督[4]。对计量资产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包括采购、验收、产品检验、仓库分配、设备安装、设备运营、资产报废等8个关键环节。当前计量型资产管理现状、计量资产管理支持系统、资产管理信息化支撑工具主要为计量生产调度平台、“四线一库”检定仓储系统、物流化配送体系等[5]。企业应调整经营模式,基于电力分配和收入从销售价格和上网价格的差价形成一个新的操作模式、“成本加收益”的原则、有效资产和允许电网企业的成本,以及根据监管周期提前批准的输配收入。输配电价改革后,企业的总收入将由政府调整。政府将更加严格地界定有效资产、许可收入和许可成本。将精益管理方法引入电力计量资产精益管理,将有助于宁东公司提高资产管理质量和效率,适应公司发展改革的需要[6]。电能计量资产的精益管理主要以生产设备为基础,输变电资产占比较大。目前,各企业的电网资产相对较新。由于近年来加快电网建设投资,在电力传输和转换设备方面的投入占过去5年总数的60%。设备平均使用寿命为6年,设备投入使用时间不长。从近2年各种电力计量资产的精益化比率,可以看出各类电力计量资产基本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
3电力计量资产精益化管理措施
电力计量次产精益化管理措施的制定不仅要遵循管理原则,还需考虑大环境的调整与变化,具体措施如下:
3.1明确管理组织架构
公司精益组织管理体系的管理组织结构设计应以部门之间顺畅协作、上下级之间有效传达实施为目标,建立管理结构,政策制定者的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由主管和选拔组成,三级管理职责明确,分工明确,形成了固定资产精益管理组织体系。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电网规划审批、资产购置建设计划的审批以及资产处置决策。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精益管理、价值管理、实物管理、资产新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负责人:主要负责本辖区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及日常维护。明确管理组织架构可以精益组织,电力计量资产精益管理的每个阶段涉及许多不同的管理部门,优化了管理层次,设计了上下级沟通顺畅、无缝隙连接精益组织目前,纵向管理水平最优,横向效率最高,有效服务于电能计量资产的精益管理。
3.2建立实体管理网络
构建分级明确的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网络,安排固定专职或兼职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为加强电力计量资产精益管理,更加标准化资产,完善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优化资产的分配,提高资产品质和绩效,公司建立了一系列电力计量资产精益管理制度,并制定了国家电力《某公司实物资产管理规定》,给予了精益添加、平日的管理分配、退役、再利用、报废、分析评估的全过程管理。此外,公司对电力计量资产的精益扩容、日常运输巡检及后续回收的管理也应制定严谨的实体管理网络。建立实体管理网络可以精益工作流,即在电力计量资产精益的全生命周期内,根据管理的不同要求,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目标指导。完善计量资产精益管理工作流程,明确各工序节点工作任务和要求,通过持续改进,提高计量资产精益管理的效率。
3.3实行分类管理
财务部在资产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承担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工作;确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实物资产按用户和存放地点划分,由使用者和存放单位组织具体管理。管理网针对部门、团队和个人,明确岗位职责,建立有效的岗位评估机制,落实管理要求和考核指标。建立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网络,可有效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职责,提高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效果。在推进电力计量资产精益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地监控工作过程和结果,以确保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目标成果,促进电力计量资产精益管理的持续改进。
3.4建立在线监控管理系统
构建在线监控实体模型,整合现有机器设备、资产管理PMS、ERP等智能管理系统资源,设计方案审批标准,部署认证标准,完善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和控制手段。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交互和在线操作监督。监管部门配合处理业务流程事件,发现存在的问题,操纵重要业务流程,评估业务流程的实际效果。组织固定资产业务流程,将资产追回、资产处置、资产管理损毁、资产处置四大监管分析控制模块整合到设计规划、采购、工程建设、运营维护、拆迁处理环节。实时监控系统,分工协作,确保业务流程在线监控的合规性和高效性,从业务流程的根本原因管理方法到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各单位的不完善。以高效为导向,围绕合理资产和授予成本费两大任务、会计预算和经营效率两大传导链,推进资产管理卓越化、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效益管理化。实现管理方法的自主创新和财政系统的协调运作。建立“双线发夹式”预算精益管理方法,积极实施企业财务运营边界监管,充分发挥预算使用价值的助推、总量控制和资源配置效应,促进经营成果目标合理。用电计量资产精益管理模式,公司按照精益管理倡导目标化、程序化、标准化管理,不断优化电力计量管理措施。
4结语
精益资产是电能计量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是企业进行电能计量的物质基础。用电资产精益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重要的管理部分。但新一轮的输配价格改革,能否立足有效资产“成本加收益”的输配价格形成机制以及由此带来的日益严格的监管格调,将对电能计量资产精益管理的质量和效益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大环境的发展,提出4项精益化管理措施,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提高电能计量资产精益化管理效果。此次研究虽然略有所得,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即没有对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未来将对此做出补充研究。
参考文献
[1]吴依婷.电力计量的抄核收精益化管理措施[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9):2-5.
[2]叶俊文.电能计量精益化管理思考与探索[J].科学与财富,2019(6):231-234.
[3]解玉满,周宇烨.创新“追零”精益化管理推动拆回计量资产分拣业务跨入“数字化”[J].大众用电,2019(8):22-25.
[4]文建芳.精益化管理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3):67-69.
[5]韩桂楠,孙思思,李兵,等.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计量资产管理辅助方法[J].黑龙江电力,2019,41(5):12-17.
精益生产的内涵是企业以客户需求为主导,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以最大限度地谋求企业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企业车间的高效运转离不开有效的现场管理,精益生产在车间生产中的主要作用是现场改善,即对生产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管理的深化。现场改善的作用有: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企业成本。
二、精益生产视域的车间现场管理重点
5S管理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总称。在5S管理中,整理指对车间现场有用、无用物品的区分管理和清理,它可以方便作业,改善作业环境;整顿指将来物品进行定量、定位整顿;清扫指对工作场所的清理打扫,整顿和清扫的目的都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提高设备和人力工作效率;清洁是指将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维持其成果;素养指员工工作中形成的安全、整洁、清洁等好习惯、好风尚。车间现场5S管理措施如下:首先,区分车间内的物品,做好车间内有用物品的计量工作,统计焊机、气动扳手、气钻等工装设备的数量和种类,将无用物品如废弃刀具、灯具、螺栓螺母等清理出车间。接下来,针对物品摆放混乱问题,管理者要进行车间定置管理。车间定置管理的内容有:根据生产实际绘制定置图及工位产品类型,明确产品的存放位置,如将短期不用物品清除出车间另行保管,将带有油脂的抹布、刀具残片等高危废弃物放入危废箱,将待检材料堆放整齐。通过物料位置调整、数量清减优化车间物料存放秩序,改善车间环境,优化设备布局。如果车间内工装检具积压严重,还要在车间内筹建工装检具库,由专人负责暂时不用的工装检具的收集、保养和维护工作。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工具利用率,管理人员除了做好工装检具的保管工作外,还要做好工具发放、回收登记。车间管理人员则要以提升工作效率为核心,给员工施加适当的压力,争取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促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精益生产价值流改善。价值流指从原材料转变为产品并赋予其价值的全部活动。精益生产价值流改善就是借助于价值流图来分析企业增值和非增值活动,进而消灭浪费、降低成本。具体来说,企业管理者可通过物流、信息流的整体绘制,将车间管理划分成若干个含有多个单元功能的价值流,同时识别和明确那些用以监督价值流的指标如质量指标、成本指标、传输指标和安全指标(QCDS),由每个价值流的管理者对价值流的盈利能力负责;在此基础上,车间生产管理部门要重新设计车间生产流程,以减少生产浪费和非增值工作。车间价值流负责团队则要定期召开QCDS价值流指标汇报会,总结管理经验,讨论车间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进而影响车间乃至企业生产标准、成本分摊、业务绩效变更。
对企业进行价值流图析,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它即需要对企业价值流的各环节充分了解,更要能灵活应用IE/精益生产各改善手法,以便识别问题点,提出改善方向与改善方案;现状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还是在专业顾问的指导下完成价值流图析。如价值流中的增值活动,它是指直接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活动。在焊接车间所谓的增值活动主要是焊枪与工件之间火花冒起的短暂时刻,可能不到1秒钟,但为完成这焊接这短暂时刻的作业,可能需花费好几分钟去做非增值活动,如搬运、存储、修整等,这些活动对于客户来说并没产生价值,相反这些活动多了还可能会对客户产品价值产生一定的损坏;对于车辆制造的底盘车间主要是扣动气动扳螺栓真正转起的那短暂时刻。对于制造业的员工,你会发现,再不用苦于为寻找不到改善点而发愁,而是遍地都是待改善的浪费点,把这些浪费消除,减少企业的成本,把它转换成利润,这样,你在企业里待着就会有遍地是黄金的感觉。浪费的消除。企业生产中的浪费主要有七种,分别是生产过剩、库存、等待、搬运、过度加工、不良品和不必要的移动;另还需注意消除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两大浪费:未被使用的员工的创造力和管理的浪费。车间管理者要本着精益管理理念,严格执行生产责任制,禁止不良原材料、半成品流入后道工序,减少不良品产生的概率。其次,车间管理人员要通过精益改善优化物料供应系统,提高产线平衡率,减少生产等待浪费、搬运浪费、操作员动作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丰田汽车为什么效率那么高,很重要的就是他们有勇于暴露问题的精神和让问题浮出水面的手段,只有让问题显现化,才会引起大家的重视。简单的例子:如你设计的产品有质量问题,在制作过程中产生异常,且短时间内不能解决,车间可以把产品继续往下流到后面来处理;也可以整线停下来,等着你的处理。如果车间采用继续流转的处理方式,这时你也许会暂时感觉很庆幸,可以回办公室慢慢分析问题,再给出解决办法;但如果车间的处理方式选择了后者,整个车间的人就看着你给出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在后续的设计过程中你的会更加的谨慎、小心,你会去构思如何防止错误发生的办法,这样你的设计质量将会得到显著提升。车间采用停线或非停线的方式等待问题的处理,很大程度上可以判别管理者对异常问题的重视程度,有破例长期采用停线方式来等待问题处理的公司,其生产问题必定越来越少,产品质量必将会越来越好。丰田的安灯系统就是产生于这种“建立立即暂停制度以解决问题,从一开始就重视品质管理的文化”的生产原则
三、企业精益生产的车间现场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