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人才培养范文

旅游人才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人才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人才培养

第1篇:旅游人才培养范文

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1979年为适应当时旅游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我国第一所旅游高等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在上海成立,标志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开端。此后的几年里,国家旅游行政部门先后投资,和大连外国语学院、杭州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长春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后来转为国家旅游局直属院校)等8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办了旅游系和旅游专业,逐渐形成了涵盖大专(高职)、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三个培养层次的较为完善的旅游高等教育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受旅游业快速发展对地方经济和人才需求的影响,许多地方高校和部委院校也相继在原有相关学科基础上,组建或新建了旅游系和旅游专业,旅游高等教育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体系也更趋完整(黄松山,2001)。30多年来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经历了三次跳跃式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8年的探索性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主要是以国家旅游教育机构先后与8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办旅游系或旅游专业为代表,为适应我国旅游业由外事接待型向经济效益型的转变作了大量人才培养的开拓性工作。还和各地方联合开办了培训在职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中心,主要以南京金陵旅馆干部培训中心和天津旅馆干部培训中心为代表。这些高等院校和成人培训中心“为适应我国旅游业由外事接待型向经济效益型的转变做了大量人才培养的开拓性工作”(赵杰,2006),“20世纪80年代中期恰好是国内一些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重组的浪潮期,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关注,旅游专业教育开始纳入到高等院校'试办'的议事日程,标志着旅游高等教育进入了探索性发展时期”(田里等,2007)。第二阶段。1989-1996年的规模化发展时期。这个阶段,旅游产业化的进步引起了各级各类高校的注意和兴趣,纷纷涉足旅游教育,高等旅游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天女散花式”地开办起来,实现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办学数量的规模化扩张。这个时期,以南开大学、杭州大学等高校旅游系为代表,加快了我国高等旅游教材的编著和对国外旅游理论著作的译介工作,形成了指导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理论轮廓。以中科院地理所、北京大学等为代表,把地理学、区域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触须延伸到旅游教育,开始了旅游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把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提高到更高的层次。第三阶段。1996年以来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旅游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逐渐增大,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世界范围内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对旅游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质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又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一是旅游高等院校开始从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转变。当然,这一时期旅游高等院校的数量仍然在继续增加,所不同的是,旅游高等教育界在量的发展基础上开始注重质的发展。二是旅游专业的学科地位得到确立。1996年12月,教育部在全国工商管理类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增设了“旅游组”,表明旅游高等教育开始纳入教育部的管理范围,旅游高等教育正式步入规范化发展阶段。三是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了云南大学和陕西师大旅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的申请,中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建立起了从专科一直到博士的完整的教育体系,至此,旅游高等教育完全进入到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时期(严俊俊,2010)。

二、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已取得的成就

(一)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初具规模

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旅游业开始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开始起步,虽然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亦是比较迅速的。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已经初具规模(见表1)。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拥有了自己的旅游高等教育。2010年全国旅游院校在校生首次突破100万人,达到108.6万人,比上年增加13.4万人,增幅为14.06%。其中高等院校在校生数为59.6万人,比上年增加9.8万人,增幅为19.61%;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为49万人,比上年增加3.6万人,增幅为7.97%。

(二)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格局已经形成

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由最初的北京旅游学院和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两家发展形成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格局。办学渠道有国家投资、企业办学、中外合资、民间办学等多种形式,办学方式有旅游院校、大学办系、企业设校、自学高考、民校办班和委托培养等多种多样(蔡万昆,1997)。而在教育层次上已经形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教育体系。2010年全国高等旅游院校在校生按学历来看,研究生在校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0.88%,该学历中旅游管理专业占64.37%,旅游外语专业占14.98%,其他专业占20.65%;本科生在校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38.14%,该学历中旅游管理专业占48.93%,旅游外语专业占8.91%,其他专业占42.16%;大专生在校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60.97%,该学历中旅游管理专业占47.68%,旅游外语专业占12.33%,其他专业占39.99%。

(三)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渐成体系

在旅游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各旅游院校为培养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都认真地研究了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学科建设,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编写教材、教学大纲和教案。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形成了旅游外语、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餐饮管理、旅游财会、旅游经济、旅游规划、物业管理等多种专业相结合的学科体系。教材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各旅游院校正式出版的各种专业教材近百种,初步适应了旅游高等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教师队伍逐步壮大

教师,特别是各专业课教师是旅游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的推动下,各旅游院校纷纷采取多种措施,培养教师队伍,提高师资教学水平。如最初的北京旅游学院和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其专业课教师只有10多人,杭州大学旅游系则只有3-4人。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各旅游院校的师资队伍大多已经建立,初步形成了多专业、多学科、多层次的师资结构。2010年,全国旅游院校专职教师总数为4.4万人,比上年增长3.49%,其中高等院校专职教师数为2.4万人,校均24人;中等职业学校专职教师数为2万人,校均20人。

(五)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旅游专业人才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简单的旅游培训已经难以满足旅游业对于人才无论是在量上还是质上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旅游高等教育应运而生,成为旅游高级人才的主要供给渠道,这些人才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旅游行业一股重要的力量。由此可见,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已经成为高层次旅游人才的主要供给渠道。除此之外,旅游高等教育系统也成为了我国旅游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我国的旅游业得以如此快速、持续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旅游高等教育系统对旅游现象的深入分析和旅游理论的深入研究,其中旅游专业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体系尚未独立,专业设置缺乏规范

旅游活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环境等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同背景的学者纷纷从其各自的学科领域对旅游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往往只能揭示其某个侧面和部分特点,难以形成系统化的体系。而且,无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学者们从事旅游研究更多重视应用方面,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涉足。因此,长期以来,旅游学都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没有形成共识,因而未能有效的建立旅游分支学科,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学科体系的建立。1998年以前,我国旅游专业学科目录中,没有“旅游学”这个学科名称,只有“旅游经济”这个二级学科。在1998年后,旅游经济作为专业在国家教委的本科专业目录中被勉强保留但改为“旅游管理”,隶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下面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谢彦君,2004)。这一调整使得旅游专业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另外,一些高校由于社会对传统学科,如历史、中文、地理等人才需求量的下降而向外扩展进行自救,在这些学科下开设旅游专业,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由于课程设置、师资的依赖性、附属性,从而使其不具有独立的专业性。目前,有关旅游的二级学科(专业)往往依附于其他一级学科,如“旅游经济学”依附于“经济学”,“旅游地理学”依附于“地理学”下的“人文地理学”或“自然地理学”二级学科下,作为专业方向而存在。在我国研究生招生目录上,一些二级学科竟然涵盖了根本包涵不了的专业方向。如将“旅游环境保护”放在“自然地理学”下,给人以不和谐的感觉,因为“旅游环境保护”涉及的学科众多,不是一个“自然地理学”就能涵盖得了的。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旅游专业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所以只能“寄人篱下”。我国高等院校采用在各学系中设置确定的专业,是基本沿袭前苏联实行的专识教育体制。而实行通识教育体制的美、英和西欧等国高等院校,一般都不强调设置确定的专业。所以,仅就专业设置而言,本身就包含着一个教育体制与现代化建设及市场经济发展间相适应的因素。由于专业设置需经受一定时间的实践检验,现有的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科的覆盖面存在着一定的盲区,专业建设尚无一个适合我国的科学性划分规范(王红主,1994)。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其活动领域、经营范围不断扩展,并逐渐走向多元化,因此对各级各类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尤其是新兴的会展类、规划类、旅游地管理类等人才。一些院校和旅游专业也试图通过扩大其专业的内涵,或改用较为概括的专业设置形式来寻求解决。但因现有专业的转化较慢,以及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招生预测与毕业需求间存在差距等客观因素,旅游新领域、新项目急需的人才仍然显得缺位,而传统性人才已经趋于饱和。旅游高等教育面临着一个如何尽量避免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而遵循客观实际开展“学以致用、学用一致”的专业设置问题(赵杰,2006)。

(二)教育规模效益差,培养目标不明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高等教育走的是“外延扩张型”的发展道路,其特点是在原有院校相关系科的基础上新建或者组建旅游专业,多少带有求生、转行、从众的心理,从表2的数字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10年,旅游高等院校增长了近4倍,但平均规模却少有变化。这种“外延扩张型”发展的结果是,因教育经费的限制和新成立的旅游系科刚刚经过“蜕变”后的稚嫩性,整个旅游高等教育质量只能在低水平徘徊,大多数旅游高校远远不能达到办学的规模效益,有限的教育投入在不经济的规模下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教育投资的效率很低,同时也使得旅游专业在综合性院校中的地位得不到提高,在旅游专业建设方面难以得到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几乎所有的旅游院校都集中在同一层面上培养相同类型的人才,不论是高职、大专还是本科的培养模式,几乎都是技能型的服务人才,只不过本科生多了一些囫囵吞枣的理论和管理知识,但这些知识又缺乏实践锻炼,因此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只能是从基层干起,这就导致了旅游院校大专生、本科生频繁跳槽,甚至脱离旅游行业,造成旅游教育资源的浪费。大批旅游企业缺乏中、高级管理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过剩,而旅游高等院校的学生又找不到适合的工作。这种现状就是由于旅游教育层次定位模糊,没有对旅游人才市场进行细分,没有找准自己办学的市场定位引起的。

(三)课程体系不完善,整体优化水平不高

首先,课程设置混乱,内容重复。由于我国旅游教育发展较晚,绝大多数旅游院校或旅游专业是由其他专业、学科转向而来,如地理、历史、中文等,因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带有依附专业、学科的诸多痕迹,课程设置混乱,无统一规范,缺乏地位突出的主体课程和明确的学位课程。如外语专业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地理专业倾向于景区地质地貌,虽各有特点,却忽略了旅游专业自身的规律。大量课程的重复性内容多,知识混乱,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其次,课程体系呈现“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凡是与旅游有关的课程都尽量涵盖,但由于缺乏内涵,许多课程看似华丽,实则空虚,给人以皮毛之感,学生对此感受往往是“什么都学了一点,什么都学不透,不知道该学些什么好”难怪有人曾这样比喻旅游课程:“旅游好比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再次,课程设置的滞后性。多数旅游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未能跟上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未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相应调整所设课程,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这也是造成旅游人才供需矛盾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旅游教材内容滞后,层次比例不协调

旅游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以教材质量为基础,而教材的内容应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及时吸收、融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技能和新方法。但由于经费不足,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以及教材建设组织不力等方面的原因,目前许多旅游高校仍在使用陈旧、过时的教材,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出版的大多数旅游教材都是从其他学科照搬过来的,只不过是在其前面加上“旅游”二字,没有形成旅游学的学科体系,而且教材内容逻辑递进关系不清,相互重复。因而,旅游学界至今也没有一本公认的旅游学教材。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旅游教材很大一部分(近一半)是面向高职、中专教育的,此类教材占到了教材总数的48%,这类教材主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知识;居于第二位的是面向本科和专科教育教材,这类教材较多涉及理论性知识的传授,此类教材占教材总数的39%;排在第三位的是自考和成人教育类旅游教材,所占比例为8%,这类教材与面向本科、专科的教材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数量最少的是面向研究生教育的旅游教材,这类教材仅占教材总数的5%。以上数据表明,我国旅游教材的供应基本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层次结构,即面向高校本科和专科、普通职业技术学校这两大教育体系的教材供应量很大,共占所有类型教材的83%。面向研究生教育和面向自考及成人教育的教材相对较少(杨培玉、李险峰,2006)。

(五)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师资是旅游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旅游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产业,需要一支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旅游专业师资队伍。虽然,近些年我国出现了一批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但是与旅游高等教育规模化的发展需要以及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对旅游高等教育师资的要求,差距很大,而且也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兼具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缺乏。由于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起步晚,各校的旅游专业多由外语、地理、历史等专业转轨而来,因此大多数专业师资都是“半路出家”,由这些学科转行过来教旅游。尽管很多学者,教师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积累了较丰富和系统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旅游行业必要的实践经验,因而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照本宣科”的现象比较严重。而新近毕业于旅游院校的年青教师既缺乏实践经验,理论功底也不够。这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也造成专业课程体系的不完善,一些与旅游业发展联系紧密的课程要么开不出来,要么开出来却因为教师专业水平不够讲不出实质内容,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未来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其次,教师科研薄弱,方法落后。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任务,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旅游科研水平的提高。然而目前,旅游高校的科研风气不浓,许多年轻教师不愿从事科研工作,尤其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而从事科研的教师,研究工作仅仅局限于图书、期刊等二手资料,很少走出校门去研究旅游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科研成果很少能转化为生产力,最终走入科研与旅游业发展不协调的怪圈。再次,师资评估体系的滞后。目前,我国师资评估体系主要是参照两方指标,一方面是学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这是师资学历标准。另一方面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这是师资评估的绩效标准。绩效标准又以论文与研究课题构成主要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师资队伍组成唯一途径是高学历,目前高等院校中几乎非博士不能进入。晋级的途径是研究成果,主要以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为主。这样的评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由于旅游高等教育是以应用型与技能教育为主,因而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教师,要胜任应用型和技能型教育为主的旅游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知识与能力结构的缺陷。这种缺陷又直接导致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与旅游产业发展严重脱节(彭青、程露悬,2004)。

(六)教学模式落后,缺乏现代化意识

我国部分旅游高等院校仍在沿用“以课堂讲解为主要形式,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学校缺少实践场所、专业教学设备和条件。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在课堂上接受较抽象的理论知识,所学内容与实际差距较大。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依附于教师,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仍然普遍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课堂理论教学,对实践环节的教学重视不够,行业性不明显,缺乏多样化和针对性。如“导游实务”、“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等课程仍然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学生没有真正旅游体验、训练和实践机会。面对旅游业这样一个现代性的开放产业,旅游高等教育如果不注重引入现代化的教学、实验手段,不注重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就不能达到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理论及能力的教学目的。

(七)实训基地建设落后,校企间沟通少

旅游业是一个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行业,它的行业特殊性要求旅游高等院校必须摒弃“闭关自守”的发展方式,要“对外开放”、走出校门、联系企业。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致命弱点就是在实践教学方面十分薄弱,具体表现在:一个是校企合作十分少,另一个是实训基地建设比较落后。在国外,这两方面做得都比较好,如希尔顿饭店集团和休斯敦大学之间合作所成立的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学院为集团提供理论支持,集团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锻炼和实践机会,两者相得益彰。在实训基地建设上,瑞士的“店校合一”尤为突出,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就相当于一座酒店,大堂、前台、餐厅、会议室等一应俱全。我国很少有院校和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都是“关门唱戏”,和外界行业的交流与沟通少之又少,一些学校最多只是偶尔聘请行业专家作些形式性的讲座,讲座的过程中双向交流比较少,因此老师和学生对行业的最新动态也还是了解得很少。在实习基地建设上,学校安排学生实习随意性比较大,没有长久固定的实习点,往往把今年的学生安排在这个点,明年的学生又安排到另外一个点。这对于学校自身来说很难发现和改进自身的教学缺陷,长远来说对学生也是不利的。建立一些长期合作关系的实习基地可以增进旅游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在双方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旅游企业对实习生也会比较关心,发现问题也能及时进行指导并且纠正。而那些变动性比较大的实习点往往出于营利的心态,将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唤,只关心工作数量而不会在乎学生的工作质量,这对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

第2篇:旅游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培养模式

我国旅游业强劲的发展势头、蓬勃的发展活力与巨大的发展潜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旅游类高等院校(包括专业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下同)的数量为574所,比2003年增加了80所;2004年旅游类高等院校在校生为274701人,比2003年增加了37.6%。

在旅游教育和旅游人才培养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旅游教育界和旅游业界多年来一直为“供需错位”问题所困扰,一方面,我国各级各类旅游院校为旅游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另一方面,这些人才中的不少人或在择业时转行,或到旅游企业后不久因升迁无望或不能适应企业需要、“眼高手低”等各种原因纷纷离开旅游业。有的饭店人事经理抱怨说,面试时来了三四十人,到店不足3个月仅剩下三四人。如果旅游人才的“供需错位”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会造成教学资源和旅游人才的浪费,而且会影响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将我国建成旅游大国宏伟目标的实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等院校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因而构建合理的旅游人才模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下面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旅游人才的培养为例,从五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专业设置

探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有必要首先探讨旅游类院校的专业设置。为方便起见,本文将培养旅游人才的专业称为“旅游相关专业”。

普通高校与旅游相关的本科专业设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有旅游管理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等两个旅游相关专业。较多的高校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有如下两个特点:(1)专业或专业方向广泛。我国高校与旅游相关的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在地理、历史、管理、经济、园林、社会、建筑等院系中皆有分布,这是旅游业高度综合性与强烈关联度的反映。(2)主要培养理论型人才。由于旅游业发展迅猛以及旅游业的高关联度特征,很多传统学科参与到旅游人才的培养中,但各传统学科办学主体难免对旅游业特征与旅游人才培养规律在认识上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对旅游相关专业的应用性特征缺乏认识,使得旅游人才的培养脱离实际。在教育部制定《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之前,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参照本科院校的做法设置旅游相关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自然也受到本科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高职高专旅游相关专业设置教育部2004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有12个旅游相关专业,分属三大类、五类(见下表)。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目录中专列了类之一的旅游大类,这一方面反映了旅游相关专业应用性与职业性强的特点(因为目录中的专业设置主要考虑了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打破了按学科分类的传统),另一方面反映了对旅游人才需求量大的现实,同时也反映了对高职高专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视。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旅游相关专业设置目前,学校在外国语学院设置了旅游英语和旅游管理两个专业,其主要依据是:(1)符合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旅游市场及其岗位群的需要。多年来,广东省的入境与出境旅游人次等多项旅游指标居全国首位,“珠三角”的高星级酒店、以主题公园为特色的景点开发、旅游社等各方面发展均走在全国的前列,特别是学院所处的广州市和珠海市的入境旅游人次长期以来分别居全国城市旅游第二位、第五位,外资旅游企业数量多,大量需求外语导游、领队、懂外语的旅游营销和管理人才。(2)旅游业涉外性强,旅游人才需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加强外语教学可以体现专业培养特色,增强人才的就业竞争力。(3)珠江三角洲的酒店、旅行社、旅游交通和景区开发的发展程度较高,设置专业口径较宽的旅游管理专业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同时,学院根据各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和对人才的需求量选择专业方向,如将酒店管理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较好地坚持了适应性与针对性的统一。

培养目标

类型旅游相关专业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除了研究生教育培养极少数理论研究型人才外,各学历阶段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类型均应是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旅游教育理所当然地要培养为地方旅游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并且多数应属于应用型人才之中的技能型人才类型。

层次旅游相关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可按层次划分为低层次服务操作型人才、中高层次操作服务型人才、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由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属专科层次,所以,高职院校旅游相关专业的培养层次宜定位于中高层次操作服务型人才、基层与中层管理型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专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层次将逐步下移。当然,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将来也可能举办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培养层次也会相应提高。

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

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落脚点,其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所在。学院致力于构建符合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

首先,建立职业导向性的课程结构。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由综合素质课、专业技能理论课与专业技能实践课等三大模块组成,三者各有侧重又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塑造学生的职业素质、知识与能力结构,摆脱了普通本科专业传统学科导向型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结构模式。

其次,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应用性、实践性为主旨设计课程与教学内容。如旅游英语专业除了为期半年以上的旅游企业实习外,还单独开设了旅游英语口语训练、旅游英语应用文写作训练、英语导游讲解训练、酒店服务技能、旅行社服务技能、旅游市场调查等技能实践课。专业技能理论课的教学坚持基础理论知识适度、知识面较宽、以应用为目的、加强针对性与实用性等指导思想,如将海泉湾度假城的投资可行性分析及旅游市场开拓策略等作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的教学案例,在讲授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酒店管理等课程时,及时补充“珠三角”地区外资旅游企业的新进展、广东省大型旅游集团的新发展、中国会展旅游的新动向等贴近现实紧跟时代的内容。

再次,将职业证书考试内容纳入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之中。两个旅游相关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已与全国导游资格考试、酒店职业英语考试、中级英语导游考试内容相衔接,学生学完这些课程后,不经培训与过多复习就能顺利通过考试,获得导游资格证书(中文或英语)与酒店职业英语证书,达到领队和中级英语导游的参考水平。

第3篇:旅游人才培养范文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依附社会经济而存在的,一旦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其规模必会扩张,也会加剧对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人才团队的需求,为此具有独特资源优势的专业院校方面,应积极把握这一机遇。一方面要坚持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对其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深入剖析,以寻求有效培养人才的模式,进而使自身院校获得发展并满足社会需求,实现我国旅游专业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当前专业导游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导游人才供求冲突比较明显

社会实际需求是导游人才培养的根本,但目前各专业院校在这方面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不但难以满足旅游市场实际需求,甚至存在脱离社会的现象,即导游人才培养无法跟上旅游业实际发展。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当前各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并不高,常常面临就业难这一社会现实,也易受各种现实因素制约而选择转行,结果既浪费了专业教育资源,更会产生人才需求不足和毕业生难就业的奇怪现象,同时这也反映出院校教育无法突出市场需求,以及专业实践教学实效性欠缺的一系列问题。

(二)课程设置脱离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任何一种人才培养而言,都不能背离人才培养的目标,但当前部分院校受到社会竞争压力影响,一味追求扩展“面”,而不注重培养和发展校内精神,以至于教学实践时形成多个课程与培养目标单纯重叠的情况,结果既不能培养出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也不利于提升其专业化程度。

(三)教师团队难以满足专业需求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开设课程虽相对全面,但缺乏专业课程所需的教师团队,结果造成多数课程教师专业水平过低,教师“半路出家”或兼代的不良现象。由于受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影响,一些教师无法系统把握课程理念,很难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高,也达不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二、培养专业导游人才的有效策略

(一)建设“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

旅游管理专业严格要求着学生的操作性、实践性,因此教师需要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其既要具备深厚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由此可见,建设“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一方面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也大有裨益。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聘请区域内行业先驱者成立专业的建设委员会,比如旅游主管部门或企业的负责人,以及校内专业教师等,针对专业建设提出全方位的观点,并定期开设讲座培训教师。

2、加强校企合作,提供给专业教师进入旅游企业挂职或兼职实习的机会,使其能够充分深入行业第一线,进而把握行业最新发展信息;或聘请行业先驱入校兼职,进而建立专职结合兼职的专业师资团队。

3、勉励教师参与专业培训或深造,加强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学习,与此同时,院校还应积极完善教师的考核制度,最好是针对教师个体制定与之对应的考核指标,从而激励现有教师积极实践,以此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

(二)进一步深化实训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一种针对性的岗位技能训练,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最大的教育区别即更注重培养动手能力,而要实现这一方面必须进行实践教学。为此,专业院校首先要保证自身校内实训设施符合教学要求,包括模拟导游、餐厅客房等实训教室;其次要科学划分实践性教学,一般来说其涉及课程与毕业的实习两方面,这其中课程实习即实训。另外,由于旅游业属于综合性的特殊服务行业,毕业生需要深入到一线与顾客进行面对面的接触,所以学生性格因素将对自身发展前途和企业服务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建议院校方面积极对旅游专业学生做星象测试,以明确学生是否适合旅游业,避免误人子弟。

此外,若是生源选择面不大,则可采取定制化培养已招学生,即在其对行业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针对其性格特点,科学合理地指导其规划和选择专业未来发展方向与职业生涯,以免学生认为只有性格外向者才能从事旅游业而心生胆怯等情绪。然后,再通过专业书籍推荐,从业方向所需选修课程抉择指导,布置相关岗位实习等,来实现定制培养计划的目的。

(三)进行科学的专业定位

要合理定位导游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分析导游职业的岗位及其职能,并对其行业进行深入调研,通常导游专业主要是面向旅游企事业单位,包括旅游服务公司、景区以及旅行社等,一般工作岗位群则分别为接待岗、营销岗和导游岗,而发展工作岗位群多为企业中层管理岗位,相关工作岗位群涉及星级酒店茶艺、餐饮及客房等服务岗位,学生必须在取得导游资格、普通话、计算机等证书后方可结业。

三、结束语

第4篇:旅游人才培养范文

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的确定现在仍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针对这种模糊状态可以采用目标规划方法,即按旅游业的发展指标,在预测旅游业从业人员规模和层次的前提下,确定旅游教育的层次、方向和规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则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都应该有所区别。

2.旅游人才培养体制的特色化

在招生制度方面,应充分尊重从业经验、学生意愿及职业素养三大要素。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生源的专业意愿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毕业走向。国外一般都要求高等旅游教育受教育者在入学前拥有至少一年的从业经验,中国现行的招生制度把适合接受高等旅游教育的大批有从业经验或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的人才拒之门外。应扩大对口招生的比例,适当降低旅游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及旅游从业人员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门槛。录取时应尊重学生意愿,虽然高等院校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生源下降的现象,但从长远来看,这样更有利于各高等院校致力于内涵式旅游教育发展道路的建设。在办学体制方面,应实行校企合作,加强校与校之间交流的办学体制。许多高等旅游院校在与企业结合的过程中呈现同质化倾向,结合的形式仅局限于企业参观和座谈会等,不注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应从改变办学体制的角度改善各高等院校与旅游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具体措施如下:①建立数量充足、类型多样、布局长期而稳定的实习基地。目前主张校企结合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旅游院校。若将国内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合作模式引入旅游教育领域,可以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双主体的合作意愿平衡化的问题,可使合作的本质由平面合作转向全方位的立体合作。②改变政府作为教育投资主体的现状,各旅游高等院校应改变单纯依附于公办高校的办学模式,以各种途径吸引企业资金参与办学体制改革。

3.旅游人才培养过程特色化控制

通过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专业实践四个环节实现对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特色化控制。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只保留了旅游管理一个专业,并对该专业的专业设置口径进行了规定。专业设置就是各院校在统一的专业设置口径下,对专业设置方向、设置时间、设置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对于高等院校来说,一般入校就已经确定好了就读专业,专业一旦确定,更改和移动的可能性不大。因而,现阶段旅游高等院校对于专业设置的考虑,就是专业方向设置的问题,不同的培养方向决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过程[2]。课程是教学的基础和灵魂,旅游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体系的科学与合理、课程结构的调整得当。在考虑课程内容与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的前提下,对现行课程体系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按照“深化课程内容、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挖掘学生专业潜质”的思想,由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实习环节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等3大课程模块组成模块群课程结构。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强调重应用、职业养成,体现市场需要和就业导向。在教学方法上应由传授知识向提升学习能力转变,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法、专家座谈、专题讲座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协作、创新、沟通、交往等能力。注重应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录像机、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如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该将实践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应占总学时的1/3以上。其次,要建立、健全一套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对实习进行全面、全员和全程的控制与管理,包括实习时间的安排、实习内容的选择和实习基地的安排,等等。

4.旅游人才培养过程输出特色化

第5篇:旅游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 旅游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策略

高职旅游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旅游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中国21世纪旅游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2004年,中国政府已经做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制度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筹措职教经费,改革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加快高职发展,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以此为契机,高职旅游教育也应审时度势,针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途径。

一、人才模式培养涵义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组成、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我国目前有三种比较有影响的人才培养模式:五段式模式、订单模式和产学研结合模式。

二、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旅游教育发展到现在,对旅游经济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我国的现有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了一些问题,也日渐暴露出了其不利的一面。存在很多问题: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足,实践教学体系尚不完善, 专业设置不科学,教学内容不合理, 教学方法陈旧。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高职旅游教育的发展,也阻碍了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寻找合适的途径来弱化这种阻碍作用。

三、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策略

针对上面人才模式存在的问题,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设定培养目标,通过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来体现培养目标。而对于关键的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模式的构建如下:

图 基于社会需求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1.根据社会需求,预测人才需求,设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以教育规律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超前性,把握市场性,提高可行性。也就是说,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既要符合社会和市场的特需,力求超前,又要依托行业特色,发挥综合效益。还要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和特长,敢于创新。特需加特长,形成特色型专业模式。

2.通过职业分析,合理确定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应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应坚持基础理论以专业学习“必须、够用”为度、专业理论为能力培养服务的原则,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推行“双证书”制度

实践教学应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变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在学生中推行“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既有学历证,又有职业资格证或技术等级证,以展示高职学生的特长。

4.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实施专业教学设计的主力军,是高职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教师的培养培训方式可以长期短期、有分有合、校内校外、岗前岗后、集体与个别等多种形式进行,从而形成教师在职培训的完整体系。通过选派教师下现场实践锻炼、参加科研工作和参加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等途径,使公共课的教师了解专业知识,专业课的教师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广大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5.改革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当给子足够的重视。不同类型的知识、能力体系需要不同的教学过程。职业活动、劳动过程导向的教学过程,是高职教学的特征,也是合理选择教授、组织的依据。学生能力的培养,更需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和开发自己的潜能。

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修正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极的探索和总结。只有具有了科学合理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才有可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竞争力强大的高职旅游专业人才,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蒋冰华张青云:河南省高等旅游教育发展思路探讨.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125~127

[2]纪培玲路军:基于人才资源需求的旅游教育分层培养模式研究. 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57~61

第6篇:旅游人才培养范文

贵州省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旅游教育的扩张和进步。2016年,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上,各位专家就贵州省发展山地旅游展开讨论。有关专家指出,贵州省发展好山地旅游要遵循“四部曲”,第一部、要从摸清旅游资源底数入手。第二步,贵州省要加强国内外旅游业的合作。第三步、要借助各项活动,媒体宣传来“推销自己”。第四步、要向游客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这些措施无不昭示了对综合素质良好的旅游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发展山地旅游与旅游人才培养

(一)贵州发展山地旅游的天时、地利、人和

逢天时:2015年,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发展大会在贵州省召开。2016年,贵州省登上《纽约时报》――“2016年全球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贵州省向全世界展现了原生态的中国山地村寨。阡陌纵横的山地丘陵之间,保留了不紧不慢的舒适节奏和最淳朴的真实感。用世界的维度审视全球旅游产业,山地旅游正当时。

占地利:俯瞰贵州版图,正是“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的景象。雄奇纯净的梵净山、神奇壮丽的黄果树大瀑布、清秀妩媚的贵州大地,给人无限的震撼和惊叹。

得人和: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后,贵州省将全省旅游发展定位为“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贵州全省各地“聚焦同一目标,下同一盘棋”,以大生态提升大旅游,走出一条别具一格的旅游发展新路。

(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贵州省发展山地旅游背景下,旅游人才市场需求量剧增。但是,传统的观念下使得家长和学生都不愿意选择旅游这个行业,认为旅游业是一种“服务业”。造成旅游人才培养的生源不景气,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培养的旅游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贵州省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旅游专业教学结构不合理。①纵观当前的旅游类专业教学,其中绝大部分课程为理论课,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实践课程所占比率太小。②内容上缺乏贵州要素。

2.人资配置不足。①据调查,部分旅游院校没有校内实训条件。而有实训的学校,其设施、设备也有待进一步更新。②校企合作仍然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学校单纯向企业提供实习生的层面,虽然一定意义上就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但是企业的互动积极性不高。

3.师资队伍结构欠妥。目前,我省旅游类专业教师重理论,轻技能,多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兼具教师资格和高技术素质)。

二、发展山地旅游背景下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一)内容上体现贵州特色

适量的增加实训学时的安排,打破魍车难Э平缦蓿在教学内容上服务于贵州省旅游特色。强化反应贵州民族特色的课程,例如《民族乐器》、《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明朝汉文化》等等,让学生全面了解贵州特色文化。

贵州山地旅游现有的旅游项目包括汽车露营基地、生态旅游、温泉养生、旅游度假区、旅游小镇及休闲农业等,正是贵州发展山地旅游的得天独厚的资源。日常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的山地美景,为弘扬贵州文化,打造文化大省提供智力支持。

(二)“走出与请进”模式

旅游专业教师需要定期到旅游社、旅游局、酒店等旅游组织和企业进行顶岗工作,通过切实的参与到旅游业务活动中来熟悉当前的工作流程,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率。校方还可以聘请旅游行业经营管理一项业务精尖人员来校举办讲座或者兼职教师,还可以邀请毕业生回校进行经验交流和职业指导,为培养符合山地旅游发展需求的旅游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为旅游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只有具有良好的就业选择条件,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学校需要通过开展多项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全省的旅游事业发展前景和旅游职业的供求状况,培养导学生热爱旅游业,爱岗敬业等从业者所需具备的素质要求。同时,要为旅游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例如,通过省级旅游部门和劳动部门举办旅游人才招聘会来增加旅游人才和企业的双向选择机会。或者学校邀请用人单位入校与旅游专业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就业。

三、结语

第7篇:旅游人才培养范文

>> 基于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舟山群岛新区英语旅游翻译探析 舟山群岛新区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研究 舟山群岛新区的潜力 高层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浙江:舟山群岛晋升全国首个群岛新区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 建设舟山群岛新区一流的海洋工程装备基地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预测与分析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行政执法体制现状、问题及建议 打造新区人才高地 舟山群岛新区广发“英雄帖” 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与旅游业发展 舟山群岛新区旅游形象问题的紧迫性分析及现状调查 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人才问题的若干建议 舟山群岛新区水资源供给的思考 舟山群岛新区远航 舟山群岛新区先行先试政策思考 舟山群岛新区的无线发展“蓝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中国海洋经济信息网[EB/OL]. http:///.

[3]李昆明.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人才发展战略发[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4]李星群,卢睿.旅游人才综合素质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5]袁媛. 中国旅游人培养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

[6]段学成. 高等院校培养海洋旅游景区管理人才思路分析[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2(4).

第8篇:旅游人才培养范文

(一)现代服务业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经济已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现代服务业”最早的提法是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到200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既要改造和提高传统服务业,又要发展旅游、信息、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到2009年,国务院以国发〔2009〕41号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大旅游”的战略角度,对旅游业提出了全新的定位,指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现代旅游业是以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理念,对传统的旅游企业进行再造,以此打造完善的旅游服务价值链。而信息技术在服务现代旅游业中的运用,对于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及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都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和模式。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现代服务业大的发展背景,在2013年也取得不俗成绩。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

(二)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状况

根据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藏族自治区这五个各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表明,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域的旅游业在旅游总收入、入境过夜游客数量、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游客数、国内旅游收入等各指标都比去年有了增长,详见表1:中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状况图。尤其在2013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人次比2012年减少2.5%的情况下,民族地区入境旅游人数人次均呈增长趋势,可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对国外游客的吸引力比较强。

二、现代服务业背景下的民族地区旅游人才要求

伴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民族旅游业的兴旺,民族地区旅游业必须以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理念,对传统的旅游企业进行再造,打造完善的旅游服务价值链。为了更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民族地区现代旅游业,将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来改造、改造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势必需要培养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时展、学科发展的新型旅游人才,民族地区现代服务业中的旅游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主要有: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旅游业提供的是以旅游产品和服务为主要产品的行业,而旅游产品的和服务的提供是大部分是由旅游从业人员独自操作和完成的,游客对旅游产品质量的体验与评价很大程度是源自对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评价,因此,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人文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业的整体评价。

(二)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市场调研、产品开发、产品销售到售后服务等一条龙产业链中,不同层次的岗位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不同的旅游产品需要不同知识结构的人才。因此现代旅游业的从业人员,需要具有比较扎实的旅游、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独立、自强的素质结构,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某些方面的业务能力专长。尤其是要能将旅游英语、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网站设计、旅游沟通、旅游客户管理、旅游线路开发等方面的知识与内容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交融贯通,能在互联网的线上和线下实现旅游活动的设计、安排、交易、维护和管理等诸多工作,实现传统旅游业务的升级,拓展传统旅游价值服务链的长度,实现多方面利益的均衡。

(三)具有创造性的思维结构

现今,很多游客都已不在满足传统旅游从业人员给游客提供的标准化服务,游客服务需求趋向于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获得满意的客户体验需要,即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体现在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新胆略三个方面,旅游从业人员集思广益、拓宽思路,开发设计具有创造性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游客的满意度、忠诚度。

三、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观念方面的问题

中国五大民族自治区主要由壮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组成,大多位于我国位于西南、西北边疆一带,自然资源条件禀赋非常好,民风淳朴,人文旅游资源对游客吸引力非常高,但是交通条件较差,对外交流和沟通不多,再加上当地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观念,有其独特的生存智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落后的、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不符的思想观念,这些观念严重阻碍了人员的合理任用和合理流动,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积极的发展策略的实施。诸如很多民族地区居民对于从事旅游业的工作认识有偏差,认为从事旅游业是伺候人的活,低人一等工作又辛苦,不远从事相关工作。同时,对于周边亲朋好友也不支持鼓励参与到旅游行业中来。

(二)民族地区市场环境问题

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国家在旅游发展所需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才流方面都呈现积极的倾斜政策和扶持政策,但是由于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民族地区创新能力大大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致使民族地区在对待人才的待遇、福利、培养、保障制度和政策方面吸引力不如经济发达地区高。现今在现代服务业背景下培养出来的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由于服务意识较其他文科和理科毕业生强,在就业岗位选择中,选择自由度比较大,比较容易在其他行业其他岗位找到工作。特别是受民族地区传统观念的影响,旅游专业毕业学生不愿意从事旅游专业,致使从事旅游行业的同学寥寥可数,不能保证旅游发展所需的旅游人才的数量。

(三)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教学方面问题

旅游业是外向型经济,强调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但是在民族地区高校里的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受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设置的限制,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的设置仍困于传统培养模式,即以学历教育为本位的理论化教育模式,理论性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基础性知识偏多,应用性知识偏少。在诸多限制下制定的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具有民族地区本土特色的培养目标、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在专业性、民族性、地方性、实用性等方面优势不明显,直接影响了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需要。

(四)民族地区院校专业师资问题

目前民族地区旅游专业教师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学观念滞后,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成长模式,缺乏在旅游企业工作的经历,也就缺乏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经验和能力.教学中不得不“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知识的传递和灌输,强调知识性、系统性,而忽视实用性、技能性,忽视对学生实践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欠合理。同样,民族地区旅游专业教师也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从旅游行业引进的专业教师,尽管实践经验非常多,但是相关旅游的理论基础略显薄弱,难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深度。有时候,由于民族地区整体学术、科研、生活环境不如发达地区,不光是难于留住民族院校培养的学生,民族地区的优秀师资力量也会流向到发达地区。

四、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对策

(一)打破传统观念,提高全民服务意识

民族地区要充分肯定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挥的正面影响,正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方面的不足,充分利用国家给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外优质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人流进入到民族地区,帮助和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力量带动民族地区环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此转变民族地区当地社区居民对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偏见,打破传统观念,积极投身到旅游业开发当中。

(二)充分利用国家、地方政策,为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发展背景环境

在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国家、政府积极的从发展资金、政策、制度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从宏观环境上保证和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因此,西部地区在面对旅游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即要认识到西部地区与东部等发达地区人才待遇方面的差异,同时也不能单纯的人才待遇等反面来吸引和培养人才。在西部地区接待游客数量、游客收入等方面的增长速度均超过了其他地区,故西部地区应该从西部地区旅游业朝气蓬勃的发展动力、无限光明的发展前景等方面吸引旅游人才为西部地区服务,同时建立起完善的用人机制和人才市场环境,保证旅游人才在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的正常、合理权益,充分发挥人才在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优化核心课程

为了增加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在旅游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素质能力要求设计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核心课程。从增加壮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地方少数民族特色、民俗风情等课程开始,强化学生民族意识、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从增加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旅游英语、旅游策划等课程开始,强化学生对接现代服务业的技术能力;从增加学生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实践课程开始,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完善学生的素质、知识、思维结构,为民族地区培养大量服务现代旅游业的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同时立足现代服务业的民族旅游人才培养,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为深厚的人文素养,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职业精神,即职业人的职业素养,包括敬业精神、诚信精神、奉献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谐健全的人格,这正是学生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也是旅游人才坚守在民族地区旅游工作岗位的原动力。

(四)加强师资建设,多途径保证师资力量

为了培养适用的民族地区旅游人才,同样得重视民族地区旅游师资教学力量的培养。在面对民族地区院校旅游专业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时,主要的解决办法一是在解决师资实践经验不足时,在学校、院系层面在新教师招聘过程中就要和新老师进行沟通,要求新教师在入职后第一年必须根据自己的授课方向在相关的旅游行业进行挂职,时间必须一年时间,让新教师从旅游季节性的角度切身感受和体验旅游行业的季节性、发展性和实践型;二是在面对从旅游行业照片来的教师,在提高其理论基础知识时,要根据老师发展方向,有选择输送到东部发达地区的旅游院校当中进行理论进修,提高老师的理论深度;三是可以从院系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中为新老师指派学术导师,从生活、教学、科研等方面对新进教师进行关怀和帮助,让其深刻体验到民族地区院校的人文关怀,从内心深处增加对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感、忠诚感,从而愿意留住民族地区为培养旅游人才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9篇:旅游人才培养范文

随着当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旅游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逐渐升高,因此加强对于旅游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对高校办学所提出的新要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积极的转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加快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步伐。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就高校在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模式的构建展开论述,以期为高校今后的人才培养提供可参考价值。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模式研究

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旅游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方式,而国家也加大了对于旅游业的政策引导。因此,旅游业开始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虽然旅游业也在不断进行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因此,为促进旅游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高校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地加大对于旅游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

一、学校从课程设置上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将旅游市场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导向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要掌握较强的专业知识,例如:市场营销、酒店管理、以及旅游管理等。因此,学校应该要在重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旅游市场的需求做到充分的了解,以便于为学生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如饮食保健、景区规划开发、旅行社经营管理、餐饮和酒店管理等。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身的发展的方向,进而明确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高校应开设双语教育课程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间的交流层次日益加深。因此,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外语沟通能力。因此,这就需要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不仅要开设普通高等教育必修的英语课程,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就业方向适当的开展商务英语、旅游酒店英语等课程,努力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发展步伐与旅游业国际化的发展同步,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三)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所谓的“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双师型”教师在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师资力量也是判断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在进行教师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教师的实践经验与挂职经历加以重视,同时高校也可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专门聘请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是旅游企业中的专业基础较好,实践经历较为丰富人才对学生进行授课,高校只有充分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以及提高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视程度,才能切实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四)加强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在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资源,以及为企业的员工提供培训、开发、管理等服务,而企业可以为高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物资、动态市场信息、以及工作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因此,高校在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在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的同时,加强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此模式的构建可以使高校的学术内容更具实用性。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全程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来。首先,企业可以参与人才培养的设计与执行工作。企业参与到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可以保证高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步调的一致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其次,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定岗实习的指导。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必然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对于实践课程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定岗实习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可以借此参与到学生的定岗实习工作中来,定期的邀请同行业的专家,来企业为学生作报告和对学生开展培训。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从学生素养及道德方面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旅游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为特殊,他们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宽泛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和语言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亲和力。而在上述的能力要求中,尤其以职业道德最为重要,他不仅是学生为人处事所要遵循的准则,同时也是作为企业的员工必须遵守的原则。因此,高校应该充分重视加强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

(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端正学生择业观

当前,部分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都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岗位的工作,而此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不愿意从事基层的工作,并且固执的觉得基层工作与自身所学的专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他们即使选择了基层工作,在工作中也并不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针对此现象,高校应该重视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的指导工作,使学生端正就业心态,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定位,充分的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同时,使学生明白只有在基层经历过锻炼,才能逐步的掌握企业的运营与操作方法,这是每一位管理者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为高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高校应该在立足现状的基础上,善于捕捉机遇,立足于当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努力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同时,高校也应该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作为一种积极的尝试,使其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可以逐渐的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

作者:梁雯 单位: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金林,李正欢.试论创新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J].闽江学院学报,2011(1):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