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绘画范文

儿童绘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绘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绘画

第1篇:儿童绘画范文

关键词:儿童 绘画 符号期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0

一、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

少年儿童绘画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其历程是没有截然割裂的阶段。人们为了研究少年儿童绘画心理和指导美术教育的需要,才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对各个时期的不同命名,依照他们大多数孩子绘画发展的相似点,划分如下几个阶段:(1)涂鸦期(1.5―3岁);(2)符号期(3―9岁);(3)写实期(9―15岁);(4)理性期(15―18岁)。

二、儿童绘画符号期的三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

这是儿童绘画发展、变化较大也是儿童绘画发展中分歧最大、问题最多的阶段。这个时期,儿童绘画又分为三个小的阶段。

第一,词的符号期(3―5岁)。3岁儿童对手的小肌肉群运动能力能够控制,开始产生表现物象的意识。与“造词现象”相关,幼儿会自发地在简单的形状上加若干辅助线(初期),但形象极其简单,甚至看不出眉目。但由于幼儿对所画的形状所说出名称或赋予意义,与无意识涂鸦有了本质区别。后期,儿童能画出组合的形状,开始有意识地去表示某种物体,即先说出要画什么东西然后去画,或者边画边说。形象散乱、拼凑,相互之间毫无联系,互不遮挡,这个时期的儿童不太注意颜色的使用,只有“词”的意义,故称为“词的符号期”。

第二,句的符号期(5―7岁)。这时儿童开始画自己心中喜欢的、稍复杂的形象,已经能画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多用“线”和简化的二维轮廓来造形,不注意事物之前的比例关系,图形很简单也不准确,常常缺少这个缺少那个,而且在内容或者形式上都会形成一个概念化的定势。5岁的儿童已经开始有了最初的空间意识,出现了“地平线”,或使用多种形式来表达物体的空间和前后层次关系,使整个画面更加的整体。这个时期的儿童,喜欢选择不同颜色的笔来描绘不同的事物,或在勾勒好的形象中涂上不同的色彩,此时,大多使用的是主观颜色。有时候他们的画面能表现出简单的情节,想象丰富、形象夸张、表现大胆、充满情绪。这个时期的儿童,画面略有陈述性,仅“只言片语”,类似于语言中的“句子”的意义。

第三,陈述的符号期(7―9岁)。这个时期,他们的画仍然有概念化的倾向,重复地画着自己多喜爱的事物,但在形象特征上已经比较完整,比例大体正确,还能画出一定的细节;在空间方面,能表现出基本的“透明画”现象。画面的颜色更加鲜艳、丰富,绘画的表现力也强了很多。大约9岁左右,有的学生开始追求客观色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此时儿童具有典型的“童话式梦幻心理”,致使此时儿童的记忆画、想象画最具特点,能体现较明显的情节或表达某一事件,有很强的陈述性,常能表现一个完整的事件或者场面。所以,我们称之为“陈述的符号时期”。

三、关于儿童绘画在符号期的特点

第一,荒诞性现象。儿童画中会出现种种荒诞可笑的现象,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1)构思的荒诞性;(2)构图的荒诞性;(3)造形的荒诞性;(4)色彩的荒诞性;(5)空间的荒诞性;(6)设计的荒诞性。

第二,儿童画与大师的作品。儿童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艺术家乃至艺术大师的青睐,也被认为是儿童“创造力”,甚至有人把儿童画与艺术大师的作品相提并论。其实,所谓的“艺术魅力”,“创造力”大多是指上述的“荒诞现象”,是儿童无知的表现,儿童画与艺术大师的作品之间是有本质的区别的。简单来说,儿童在画中的“艺术魅力”因心理水平的限制,其本人是意识不要到的,是“天赋支配着他们,而不是他们支配他们的天赋”。而且儿童自己也会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认识到儿童画中不合理性而放弃这种表现方式。

第三,“重过程而轻结果”的现象。儿童作画十分专注,但对画好的作品却随手乱扔。因为儿童把绘画看成一种言语过程,画中人知识“人”的符号,犹如写“人”字一样,未必是特指的某人,无所谓美不美、像不像。画完后,记录言语的过程的图画也就无意义了,此时儿童尚未意识到图画的审美价值。

第四,“小学生天性喜欢美术”。由于对语言的积极态度,致使此时儿童普遍地对其书面言语形式―绘画抱有积极、主动的热情,而且容易画出相当好的效果,这是其他作品阶段都不具备的儿童画优势时期。

了解了儿童绘画发展的“符号期”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在学生的中小学期间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了这个时期的儿童绘画,能帮我们更好的认识儿童的内心世界,建立儿童初步的审美观念以及一定基础等等艺术文化修养,培养其良好的个人气质和个性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绘画教育不仅能够对儿童进行“全面治理启蒙”,还能更加有效地调动儿童的非智力因素,进而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这个时期的教育正确与否将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某种程度上也关系到艺术,甚至民族的未来。

第2篇:儿童绘画范文

关键词:儿童绘画;情感 ;交流;评价;欣赏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023-01

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美术课在学校的地位也随之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也积极让孩子参加校外美术兴趣班,这都说明了美术教育的价值得到了认可。但令人担忧的是在评价儿童的绘画时,更多的教师和家长仅仅停留在儿童绘画的表面,而忽视了隐藏在显性的绘画中儿童所诉说的精神内涵。鉴于此,我们不仅仅让儿童的绘画看得见,更应该让儿童绘画“听”得见。因此,倾听儿童的绘画语言,使我们与儿童真正的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对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尤为重要。

一、了解儿童绘画情感表现的特点

儿童绘画中的情感表现是稚拙的、天真的、简单的,他们通过表象、言语及符号形式来表达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首先,儿童以夸张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作为表现情感的媒介;其次,儿童还通过直觉表现情感;再次,儿童绘画具有表现性。儿童绘画情感的表现性并不像大师级的艺术家有那么的写实,他们稚拙、歪曲的线条,并不是他们有意识去追求的,而这就是儿童所谓的艺术创造。这种不受限制的、天真、甚至可爱的绘画形式也是不能被模仿的。像毕加索那样毕生追求的那样,儿童绘画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语言。怎样能很好的倾听儿童的绘画语言,走进儿童内心的情感世界,首先要对儿童的绘画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走出对儿童绘画评价的误区

在儿童绘画教学中,很多老师总是以专业的角度去看待最后的成果,要求儿童绘画的构图、比例、色彩等,以达到所谓的教学质量。常常按照自己预想的成果去引导儿童绘画。而家长更是经常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绘画作品,甚至以攀比的心理衡量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能力的差别。以这样的发展趋势,很难想像儿童绘画到底能带给儿童身心发展多少益处。正确的评价儿童的绘画,不仅对儿童的美术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老师和家长应该从儿童绘画解读出更多的东西,尽可能感悟到孩子内心的想法。他们可爱的表现欲,以及天真的话语,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我们应该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善用激励保护原则;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儿童画,学会倾听孩子的画;用支持、肯定的态度去评价儿童画,激发孩子表现美和创造美热情。

三、如何聆听儿童绘画的情感表达

儿童绘画蕴含着思想、活力和愉悦,谱写着个人成长的历程。我们要明确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每个孩子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但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具有艺术气质和修养的个体。因此,美术教育不能泯灭儿童创造的个性,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尤其是和儿童有着密切关系的教师和家长。

在教师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摆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和专业的知识素养。对于儿童学习绘画过程中的习作也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而不应笼统地给予消极的批评。打破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在不损害儿童积极性和独创性的前提下,加强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杨景芝老师的“日记画”的教学形式,就很有创新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画画的兴趣,更锻炼儿童持之以恒的耐心,通过借鉴发现孩子进步很大,孩子能结合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创作,画面更有生动感。在课堂上每次留出时间让孩子展示自己的画,讲解自己的所见所为、所感所想,发现孩子的情绪都变的比较活跃。整个班级的氛围变得非常融洽。另外,教师要非常注意儿童绘画能力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有可能和先天的素质或者家庭背景有关,教师要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鲜明的个性。

在家长方面,儿童的早期教育受家庭影响较大,家长是儿童的启蒙老师,家长不要有太多的自尊心和功利心。当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使很多家长有时候没有耐心和孩子交流。家长应该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学会看懂儿童绘画。多倾听孩子的表达意愿,儿童画出的线条、色彩、形象有着自己的特点。不同的儿童画,画面的形式语言是不同的,每幅作品都有独特的视觉效果。每一幅儿童绘画作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个儿童内心世界的故事。评价儿童绘画作品时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美术作品中的亮点。学会聆听儿童的绘画语言,与孩子达到心与心的沟通。

儿童绘画是艺术教育的净土,儿童的内心更是一片纯净的世界,儿童绘画表达的是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让我们以最诚挚的态度和关爱,去欣赏儿童绘画。我们不能仅仅让儿童绘画看得见,更应该让儿童绘画“听”得见。

第3篇:儿童绘画范文

少儿兴趣网权威儿童绘画:如何教幼儿宝宝学画画,更多儿童绘画相关信息请访问少儿兴趣网。 第一,要明确教子绘画的指导思想。家长教婴幼儿画画主要目的是为了启蒙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专注安静的性格和喜欢画画的兴趣。而不能过早、过多地想到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小画家、小美术家。这样家长教孩子画画就会感到是一种有趣的绘画活动,觉得是一件十分轻松、快乐的事情。

第二,要明确婴幼儿画画的标准是什么。许多家长教幼儿画画总以像与不像为标准,看到孩子画得不像就赶紧画个样子或者叫孩子照着图画书上的样子照着画,有的干脆动手为孩子修改,想方设法让孩子画得像一些。这种教法实际上是为画而画,是把家长的意志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忽视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家长一定要明白,婴幼儿画画的标准不是看他画得像与不像来衡量,而是看他的画中有没有他自己的意愿、想法、爱好和生活经验。如一个3岁多的孩子画了一幅《儿童公园》的画,他把翘翘板画在与太阳一样高的位置,而且还把太阳画成黑色的。大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回答:“翘翘板越翘越高,总有一天会翘到天上去;太阳就是黑色的。”(可能这位小朋友用肉眼看太阳,而太阳的光很耀眼,他睁不开眼,觉得太阳是黑色的)这幅画看似滑稽可笑,不合常理,但充分表现了孩子的意愿、想象和生活经验。这就是一幅值得肯定的好画。因此大人不应以成人的认识水准来要求和衡量孩子的画画水准,更不能以自己的喜好随意纠正、指责孩子的绘画,要充分赏识孩子的创造、想象的自我表现能力。

谈到这里家长朋友们也许会问:画画毕竟是用笔和纸来表现一定的具体形象,是以图形和色彩出现的,这就势必涉及到一些画法和技巧的问题,这也是家长感到棘手的问题。不教吧,他不会画,或画得乱七八糟,不成个样子;教吧,又说约束了孩子,不利于他主动表现,影响了创造力的发展。那么,究竟该怎么教才好呢?这里只谈谈对3岁左右的孩子进行绘画启蒙的教育方法。

第一步鼓励孩子“涂鸦”。所谓涂鸦,就是小幼儿最初的没有目的的涂涂画画,几乎是乱涂一气。家长一方面引导孩子给“涂鸦”画取个名,一方面作适当的补充。如孩子拿着彩笔乱画,大人就表扬他:“看,宝宝会画画了!画得很好!”;假如他画了几根弯弯曲曲的线,大人就对他说:“画得很好,这是画的什么呀?”孩子可能会讲出“水”’“毛线”“蚯蚓”等不同的说法,不管是什么说法都要表示赞同,随即在纸的下方帮孩子写出画的名称,并当着孩子的面作一点适当的补充,添上几笔。如此类推,孩子画的歪歪斜斜的圆、密密麻麻的点等等任何涂抹,都可以引导他说出名称,并作有限的补充,使之变成一幅好的作品。这样孩子脑中的表象积累越来越丰富,绘画的兴趣越来越浓,孩子的自信心越来越足,他涂鸦的目的也逐步明朗起来,他会慢慢进入边想边画,大胆想象和创造。有时画着画着,会高兴地叫起来:“妈妈,快来看,我画了一朵大白云。”这时孩子学画画就开始上路了。

第4篇:儿童绘画范文

简单说来,造型因素包括点、线、面、形体、结构、质量感、空间、色彩、明暗(可暂不列入儿童画范围)等,也包括构图。人类认识事物,总是由点及线,然后在涉及面和体来的,儿童也不例外。儿童造型能力的培养应当从认识这些因素入手。要让儿童认识各种点如方点、圆点;认识各种线,如直线、曲线,波状线、螺旋线;形体是绘画中最基本的造型因素。形体即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它与结构紧紧相连。结构是内在的东西,形依附于结构之上,认识形体应在理解结构的前提下进行。常见的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体分基本形体和复合形体,基本形体包括方体、球体、锥体、柱体等,复合形体就是这些形体的组合,我们可以把世界上的物体都理解为基本形体及其组合。认识常见的平面,并学会用这些知识来对物体进行概括。(体的认识可放在四、五年级)认识它们并不意味着就要用这种形式去表现事物,主要是培养这种绘画观(用基本形去理解概括物体。如大多数儿童都愿把人画成圆圆的脑袋、长方形的身子、长条形的胳膊等,这也是儿童用基本形对现实的一种概吧。),在表现时具有此方面的倾向,做到用基本形去观察物体,去表现物体,但决非是将物体画成几何图形和所谓的简笔画,要有观察,要有情感,要有童趣。绘画题材的选择多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懂得美处处都存在,培养他们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良好习惯。在写生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注意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协调关系,学会整体地比较。教师应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客观地评价,千万不要苛求形体比例等造型因素的绝对准确,追求这会把学生引向死胡同。只要结构和谐,有儿童的观察即可。形体的处理以转折处最为要紧,其余可放松些,这样最能把握对象的特征。

空间关系在绘画最为重要,在可以说空间关系的建立,标志着绘画关系的初步形成,它抓住了实质性的东西。在二度平面上创造出三维的空间效果来确实不容易,在儿童画教学中一定要给以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增加艺术 表现力的一种基本方法。空间关系是怎样体现的呢?一般来说,有下列几种方法:一、靠遮挡,前面的把后面的物体挡住了,这说明二者所处在前后不同的空间位置;比如具有遮挡关系的两只苹果,空间关系主要靠前面物体轮廓线 的完整与后面物体的轮廓线被前面物体所切断而不完整的对比来体现的,只要将此画出,空间关系很自然地体现出来。低年级的学生不懂这种关系,画面上事物罗列,缺乏必要的空间变化,看上去非常呆板。这是缺乏空间的缘故二、靠透视关系,近大远小,近清楚远模糊等透视规律来营造空间;要结合现实的例子来让学生感觉体会,不一定非要将透视原理讲清不可(高年级可传授一些此方面的知识)。三、靠色彩、明暗的变化推移及其对比来显示;冷色、暗色后退,暖色、亮色前进,另外笔触、肌理等也可体现一定的空间关系。

质量感在儿童画创作中常常给以忽视,这样大大地削弱形象的感染力。质量感的体现与绘画表现手法紧紧相连,线条的轻重、粗细、疾缓可直接暗示物体的质量感,笔触、肌理更是显而易见,色彩亦能表现一定的质量感(暗色重,亮色轻;冷色重,暖色轻)。

画面的组织,即画面的构图,形体、明暗、色彩等造型因素在画面的综合安排。构图知识是一门学问,要专门加以研究。绘画的构图对形象的塑造起着一定的补充作用,使作者的创作意图更加明确,相对于其他绘画要素,构图的作用最为重要,正是因为构图,才将其他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认识绘画的造型因素仅仅是艺术表现的一个开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们正确的观察方法。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弗如授之以渔,我们之所以教就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独立作画的能力才是我们最根本的目的。观察,它是艺术表现的前提,纵观绘画观察之法,无非整体观察、立体观察两种。整体观察强调平面式的观察,注重物体之间的联系,为横式观察;立体观察强调事物纵深方面的观察,注重物体各个方面的联系,为纵式观察。整体观察以一点为中心铺展开来,其余处于模糊状态,着眼是点,综观是全局,在操作时为整体比较,此最能把握事物当前的状态,为绘画观察的基本方法。立体观察是多角度观察,全方位观察,更能全面把握事物的性质;二者为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观察者要同时具备这两种观念――整体观和立体观。

第5篇:儿童绘画范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并对艺术有着狂热的追求和向往,在这个大背景下,平面设计成为设计中的重要一部分,和普通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这个设计要不断突破,勇于创新的时代,为了跟随社会的需求,设计师必须不断地寻求新的突破点,设计出最新颖,最完美的作品。而儿童画的表现形式的出现恰恰与设计们所追求的个性与单纯如出一辙。甚至很多的设计师专门去模仿练习儿童画,分析儿童画的独特之处,将儿童画的的特点运用到自己所设计的作品当中,成为现代平面设计借鉴并学习的好素材。

二、儿童画的概念,特点及在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1、儿童画的含义

儿童画是指儿童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形象、色彩进行创作的绘画,它是儿童自己为传达内心的情感、思想、意识,能动反应对世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并用形象的符号、色彩的意蕴和画面的形象关系表现出来的可视的造型样式。

2、儿童画的特点及运用

根据长期在儿童画室的观察中,年龄在12岁以下的儿童在绘画的技法,构图,造型上都没有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使其画面有了不同于专业绘画人员的特点。造型上呈现出简单明了,稚拙朴实,线条简单等特点。色彩的表达上也通常对比强烈,鲜亮明艳,纯平的大块色彩给画面带来了不小的装饰性。在构图上并没有运用所谓的三角形构图,对角线构图等,而是画面更为饱满,更加富有张力。思维上天马行空,幻想能力突出,善于捕捉一瞬间的事物,画面上各种空间的相互转变,却并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审美独特但是却又不失去事物的客观特征,以游戏性、故事性或是幻想性将画面中的事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并有浓浓的趣味性。作品中抽象与写实并存,现实与幻想互换,传递出孩子的内心,表达出积极地趣味,和最真实的情感。现代许多的艺术大师因其作品反传统的表现形式在艺术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观其作品其中不乏有与儿童绘画表现形式类似的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毕加索,他曾说:“学会像一个六岁孩子一样画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可见,当艺术由最初的稚拙、单纯,到技艺的超群、循规蹈矩、到再返璞归真,忘记技巧,回到原来最初的模样,是东西方艺术大家所追求的,也是现代设计师所追求的。儿童因为没有经过专业的绘画训练,所以在绘画过程中,只懂得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创作的欲望,以及获得心灵上的愉悦,因此所展现的形状打破了照搬的原则,在造型上忽略了原型,善于变化,比例失调,会有一些夸张的对比,有一种原始绘画的感觉。因此在包装的设计中,多运用到儿童绘画中的“神似大于形似”的特征进行包装的设计。在外观上更加的富有视觉张力,冲击力,达到创意趣味性包装的特点。给人带来了趣味性的视觉冲击力,刺激了消费者的神经,留下来深刻的映像。并能激发购买者的深层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提高销量的目的。正因为儿童绘画它专有的特点,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也是越来越丰富。招贴作为现代平面广告中使用最频繁,最广泛的传播方式之一,其若要没有好的创意,便如同一座没有生命力的雕塑一般。好的创意能够恰当的点破主题,提供新颖的表现手法,能够引人入胜。如田中一光在为无印良品设计的海报招贴中,正是运用了儿童画中的涂鸦元素作为创作素材,将其中的精华经过提炼与浓缩运用到平面招贴的局部当中,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三、总结

第6篇:儿童绘画范文

孩子们都喜欢玩,都喜欢新鲜的东西,所以开头几次活动家长可以尽量多提供一些绘画工具,油画棒、毛笔、彩色水笔、皱纸、水粉颜料、胶水、毛条、手工纸、铅画纸、卡纸、白报纸、彩色卡纸、旧报纸、广告纸等等,和孩子一起玩绘画游戏、手工游戏,吸引孩子动手参与,渐渐地适应活动,乐于活动,期待活动的开始。

二,多肯定、多鼓励、多赞扬

儿童画是没有对错的游戏,不能以大人固有的眼光来看待。鼓励孩子大胆作画,多为孩子的进步加油鼓劲,多表扬多赞赏,给孩子多一点的自信。

三,多引导、少示范、不照抄

有时我会先画给孩子们看,然后将我的示范收掉,鼓励他们自己画,画得不一样也很好。

四,多和孩子交流讨论,帮助孩子丰富画面

活动从主题交流开始,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实物,鼓励孩子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画画的同时也要多交流,当孩子画不下去的时候,进行一些引导性的交谈,鼓励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想象,自己来丰富画面。

第7篇:儿童绘画范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儿童艺术特点的剖析,揭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吸收和借鉴儿童艺术造型符号之后所形成的前所未有的率真、稚拙和清新的品质,并结合艺术家的具体作品分析进一步指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在本质上有别于儿童稚拙艺术,张扬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具有大巧若拙,拙中藏巧的艺术境界。

一、引 言

人们过去并未意识到儿童随意而愉快的涂抹有什么特殊意义,更谈不上对儿童艺术的发现及关注,然而,随着人类艺术史上对儿童艺术的发现及现代艺术的产生,儿童艺术在当代艺术世界的位置正日益凸显。现在,“儿童艺术”已是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儿童艺术中那种形象的简化、画面的和谐、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大胆的纯色平涂以及那种无意识的创作状态,使得西方现代艺术家怀着新奇的目光从儿童艺术中汲取营养。

二、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大师对儿童艺术的认识与评价

儿童的作品究竟有何魅力?为什么会吸引全世界艺术家的目光?在儿童艺术中,儿童常常以其天真率直的心态每每使我们拍手称快,是任何人为的方法都无法企及的。儿童艺术是无意识下创作的作品,是儿童心智和心绪的自然流露,往往呈现着艺术创作最初的也是最纯粹的源泉。其构图造型稚拙有趣,似无法之法,有意想不到的生动。正如黑格尔所说:“儿童是最美好的,一切个别特殊性在他们身上好像都还沉睡在未展开的幼芽里,还没有什么狭隘的东西在他们的胸中激动,在儿童还在变化的面貌上,还看不出承认繁复意图所造成的烦恼,因而在儿童绘画里表现出来的是他们对事物无意识的、天真率直的看法。”儿童艺术更具创造性和表现性,注重个人感受。儿童天性充满热情,能主动、自由地表现画面,儿童看世界有他们自己的独特眼光,他看起人来,只看到一个人的一个大头,头上的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什么耳朵、头发、眉毛,他都没有看见,所以他不画一个人的身体,他看得不重要,只画一条线来表示。这些入眼的观察对象在儿童的心目中形象分外鲜明。儿童是画其所想而非画其所见,因此儿童画出的作品往往想象丰富,用色大胆,富有生气,有更多的灵性。西方现代派艺术中,反叛传统,追求单纯和质朴无华是其共同的目的和重要特征,因此,现代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儿童艺术,而且给予儿童艺术以高度的评价,甚至对儿童的艺术状态和儿童的艺术作品崇拜不已。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过:“我曾经能像拉斐尔那样作画,但我却花了毕生的时间去学会像儿童那样作画。”这在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其实这种对儿童艺术的新的认识和评价在野兽派那里已有所表现。康定斯基崇拜儿童艺术是因为他认为儿童艺术是对事物内在本质的直觉表现,他说:“儿童除了描摹外观的能力之外,还有力量使永久的内在真理处在它最能有力地得以表现的形式中。……儿童有一种巨大的无意识力量,它在此表达自身,并且使儿童的作品达到与成人一样高(甚至更高)的水平。”画家马蒂斯、杜飞、夏加尔,尤其是克利、米罗和杜布菲等,同样感到了儿童艺术的魅力。西方艺术家所向往的那种无意识的创作状态、“信手涂抹”在儿童艺术那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三、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对儿童艺术的借鉴与模仿

从19世纪后半叶起,西方画坛发生了重大变化,眼花缭乱的西方现代画派,既受到儿童绘画在艺术形式上以及表现技巧方面的启发,更受到儿童对待绘画的基本态度无意识的强烈冲击。对儿童艺术的推崇与模仿直接反映在他们作品的形式中。克利就一直崇拜儿童的这种天真状态,并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模仿。克利在绘画技巧上使用儿童那种环绕的、粗陋的轮廓线,反应在作品《动物园》、《他喊叫,我们玩》和《女舞蹈家》中,这些画中线条技法与儿童素描的线条技巧很接近,尽管它更细窄,更优美。《高架桥的革命》画面上简单的甚至笨拙的高架桥,表现出了克利对儿童画天真稚拙的形象以及符号化形象的兴趣。在米罗的绘画世界中同样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对儿童艺术的推崇,在他1948年至1953年的许多绘画作品中,人物没有身体表现,头部直接安在以球形脚为末端的直腿上,整个脸像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或圆形,这种极端单纯化的形象的变体,也就是儿童画中的“蝌蚪人”样式,如作品《在甲壳下部》、《黎明时瞪羚的哭叫》和《绘画》以及早期最有名的作品《农场》都已呈现出一种儿童般稚拙的风格倾向。后来由于战争,米罗的作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恐怖之感,但画面依然保持他那种天真、优美的风格。如系列《星座》及《女诗人》都是在战争的威胁之下创作出来的,但我们从中看不到任何血腥的痕迹。无怪乎有批评家说:“米罗的天才是一种返老还童的天才。”涂鸦和儿童艺术也是杜布菲的范例和灵感来源,他特别赞同用最简单的正面和侧面形象及儿童的轮廓线风格画出大脑袋粗陋人物,也赞同儿童对记忆中传达信息的细节的强调,杜布菲甚至希望以更加粗蛮、直接和确定的方式抛弃“后天学到的手段”,去探讨一条回到“艺术基本的、形成的时期,记录下儿童式的天真与好奇状态的道路”。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如《街上的男人》画面中描绘的是巴黎的景色与生活,具有一种天真稚拙的趣味。此后,他很快摆脱了克利艺术中那种幻想、略显天真的气质,而转向一种独特的、奠定自己在艺术史上地位的绘画创作方法,创作出一些涂鸦形态的作品,如在《人间的联欢节上》,我们可以看到的一种以此法创作出来的令人厌恶和不安的欢乐氛围。

西方现代派艺术中的荒诞和随意性与儿童艺术中的荒诞和随意是一致的。“荒诞艺术比起优美、崇高的艺术更加深刻地表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生命力。”这是西方现代画派对怪诞艺术的看法和推崇。现代派大师马蒂斯、毕加索等人就从古代非洲的绘画和雕塑中吸取怪异而又荒诞的特点,在我们的眼中极不符合常规,但这与儿童美术中的无意识荒诞的想法极为相似。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对儿童艺术的接受主要表现在欣赏他们的天然和单纯,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稚拙的面貌,法国评论家在观看他们的画展时,曾称这些颜色不符合“客观实际”,艺术形象难以理解。虽说在现在看来有点言过其实,然而的确在马蒂斯等人的作品中反映出画家进一步转向表现内心情感,这也是近现代以来西方绘画逐渐摆脱传统上摹写现实的主流画法的新的一步,在野兽派绘画中,马蒂斯等画家的一些人物画有一个特点,人物的形象往往有弯曲的形态和封闭的轮廓线。如马蒂斯的《浴者》和《海滨妇女》,这些作品使人想起儿童艺术的某些特点,人物的形象看起来“不准确”。上述这些对儿童艺术语言的模仿甚至直接挪用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现代艺术家们从儿童那里重新获得天真、纯朴和清新的内在品质。

四、现代主义绘画大巧若拙

现代主义绘画在许多方面更借鉴儿童艺术,但他们的目的并非简单地重创儿童绘画,在技巧、表现形式上与儿童绘画有很大差别。儿童绘画是在生命之初对世界的探索尝试,表达的是整个生命尚未展开的天性。而大师的绘画则是在生命成熟阶段对探索世界的提炼总结,表达出整个生命发展过程凝结出来的人格特征和艺术个性。所以,儿童画一张张来看,大不相同,而大面积看起来,其面貌给人的感觉大同小异。大师绘画则不同,都具有独一无二性。克利、米罗和杜布菲等现代画家在对儿童艺术的借鉴中充分展示了各自的艺术个性,他们使用儿童的符号和技法也并非偶然,而是他们比其他艺术家更需要这种敏锐的感觉力,带着激情去感受儿童的绘画世界。他们的绘画有着精致的层次和精湛的技巧,虽然绘画的最终效果有着明显的随意性,但与儿童天真的艺术并未完全融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又相得益彰。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原始”形态的、天真纯朴的,而又往往以“稚拙”的样式表现出来。这在儿童是很可贵的,也是许多中外画家所追求的艺术境界。那么艺术家追求的天真纯朴和稚拙与儿童绘画所表现出的天真纯朴和稚拙是否如出一辙呢?这对于我们更深一步了解儿童艺术是至关重要的。审美创造一般都是由拙到巧、再由巧返拙的阶段。开始之拙,是生疏幼稚的真拙,随着审美创造技巧的提高,进入精巧工巧阶段,有了丰富的经验、功夫、素养,才能落尽繁华归于朴淡,进入大巧若拙的境界。没有深厚的功底,片面为拙而拙,只会粗陋低俗。戴复古说:“朴拙唯宜怕近村。”(《论诗十绝》)即使是巧后之拙,如果刻意追求拙的外在形式,则是一种造作,失去其真正的天然本质。拙朴绝非粗率平庸之辈所能达到的,它是审美创造高度成熟的标志。追求儿童趣味的艺术家在某些方面与儿童绘画较为相似,例如:以线为主,平涂色彩,不讲焦点透视及夸张变形手法等等。但儿童艺术中的那种天真稚拙的情趣被艺术家们加以发挥、拓展,成为崭新的艺术形式。虽然他们画中的“拙”与儿童绘画中的“拙”有着形式上的相似,但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之“拙”。写意大师崔子范也曾说:“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孩子只凭热情作画。在他长大之后,也应该注意使自己回到童年的心态,去重新发掘自己儿时的天性——自由地而不是造作地在画中表现自己的感情。当一个成熟的画家运用这种方式作画时,当他将艺术大师的精湛技巧与孩子般的天真烂漫融合在一起时,会感到极大的快慰。”虽然西方的克利、米罗和杜布菲等画家的作品源于儿童绘画的造型符号,但他们靠熟练精深的技巧来完成。大体上都经历了由开始的不成熟,到技法日趋精深,进而追求“返璞归真”的过程。虽然也有追求儿童“拙味”的画家未经过专门的训练,但他们也难免经受艺术传统的熏陶,前辈及同代画家的影响与个人技巧的锤炼。克利虽曾说:“无需什么技巧”,但他毕竟经过了传统艺术熏陶,其艺术风格必有传统技巧的痕迹。可见儿童的稚拙是幼稚的拙,而画家的稚拙是“拙中藏巧”之拙。“拙朴最难,拙近天真,朴近自然,能拙朴则浑厚不流为滞腻。”拙朴之拙,是大巧,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它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东坡题跋》),在平实朴素粗散的形式中,蕴含着深厚的审美素养和丰富的情感意味。没有一定技巧的锤炼,一味片面追求儿童“拙味”,只会流于粗俗浅薄,达不到自然浑化的拙朴之境。

五、结 语

总之,现代艺术家们从儿童艺术中获取到了造型符号的灵感,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言论促成了人们对儿童艺术的进一步关注、承认和了解。在现代艺术中,传统的审美标准首先被打破,几乎没有什么尺度可以将儿童艺术与大师的作品相区别。当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与儿童的绘画作品之间的相仿程度,也不能真正完全划上等号,这些现代艺术大师的绘画毕竟是落尽繁华归于朴淡,大巧若拙,拙中藏巧。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戈德沃特.现代艺术中的原始主义[M].殷泓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54.

[2]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 崔庆忠.现代美术史话[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第8篇:儿童绘画范文

【关键词】儿童绘画;现代艺术;借鉴;启迪

中图分类号:J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198-01

一、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后,现代艺术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现代派美术起源于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高更和荷兰画家凡・高。这三位大师在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是辉煌的,塞尚更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他们各自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艺术世界,从而直接引起20世纪初现代派美术的发展和变革,如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等等。他们都着重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感情,重视直觉和下意识活动,反对西方学院教育理念中艺术的造型观念和造型规律,试图摆脱传统的束缚,开始探索绘画手段的情调和纯形式。儿童用稚拙、朴实的手法表达主观的想像和情感是这些艺术家们要追求的目标,运用儿童质朴、怪诞的心理来表现世界,达到返璞归真的意境。

二、儿童画的特征分析

当走进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时期,艺术家们不再一味地摹写,开始出现了对精神价值的探究和对现代艺术发展前景的反思。一方面表现为挖掘人类的心灵内部;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人类童年时代艺术的探究和儿童画借鉴。据此,无意识和潜意识也就成为20世纪现代主义美术的两大主题和创作方法。毕加索曾说:“当我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可以像拉斐尔那样作画,后来我花费了很多年来学习如何像一个孩子那样画画。我毕生努力追求的,就是把我的作品画成儿童画般的纯真。”绘画其实就是一种传达视觉神经的符号,儿童用稚拙、朴实的手法表达主观的想像和情感,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从而让人们发现了儿童稚拙美的绘画形式。

所谓儿童画就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儿童画研究运动中指的纯粹意义上的、没有经过教师指导的、无意识的、是儿童心智的自然流露,完全出自儿童之手的创造性表现自我的图画,往往呈现着艺术创作最初的也是最纯粹的源泉。绘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更具有直观性,因此也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儿童往往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在游戏中表达对世界的看法,他们只注重过程不看待结果,一旦来兴趣时,他们就会马上拿起画笔,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任意涂抹,无拘无束。儿童们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经验的积累,所以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没有细节的描写,都具有很高的概括性,画中充满了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各种不规则几何图形,没有绘画中的技法和对对象特征的把握能力,但孩子们从中得到来的满足和快乐,那是一种稚拙的自发性、童言无忌的大胆、瞬间的愉悦和一份坦率、可贵的童心。他们的画不受任何限制,也不会受专业技能的影响,因此形成了儿童所特有的纯朴、天真、肆无忌惮的特点。这也是我们成人和儿童的差别,是成人无法进入的世界。

三、现代大师对儿童画的借鉴

儿童随意且愉快的涂鸦在过去没有被人们意识到有什么特别意义,更不会去关注和拿来借鉴。然而从19世纪后半叶起,西方画坛发生了重大变化,儿童绘画受到越来越多的现代大师的研究和关注。他们不仅在表现形式和绘画技巧上受到启发,更表现在对绘画的一种无意识、自由抒发主观感受和返璞归真的精神世界里。儿童艺术是成人无法企及的,是儿童无意识下心智的自然流露,是艺术创作最初的源泉。正如黑格尔所说:“儿童是最美好的,一切个别特殊性在他们身上好像都还沉睡在未展开的幼芽里,还没有什么狭隘的东西在他们的胸中激动,在儿童还在变化的面貌上,还看不出承认繁复意图所造成的烦恼,因而在儿童绘画里表现出来的是他们对事物无意识的、天真率直的看法。”米罗、克利、毕加索、杜布菲、马蒂斯等西方大师就把对儿童艺术的借鉴反映在他们的作品形式中。

米罗就一直推崇儿童艺术的这种天真,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充满孩子气的、富有意趣的童话意境,他的色彩干净,明快,只采用几种基本原色,在他的画中很少能再看到更多其他的颜色;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传统绘画中的形状,随意灵动的线条,类似于原始艺术中的一些标记符号,又像儿童信手涂鸦,给人梦幻、幽默趣味和清新的感觉,充满遐想,他的绘画穿越了成人的功利主义和学院模式的一本正经,回到了儿童时代的天真。米罗早期作品就呈现出儿童的特性,许多作品中人物只用不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表示,身子和儿童绘画极其相似,只用极端单纯化的变体线条来表现。后期由于战争,米罗的作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恐怖之感,但画面依然保持他那种天真、优美的风格。如系列《星座》是在战争的威胁之下创作出来的,但我们从中看不到任何血腥的痕迹。他的画里有美丽的太阳,闪烁的星星,他喜欢用大大小小的图形画许多古怪的人和动物。这些画是对自然乃至宇宙的孩童般的想像,在米罗的笔下,山岳,花朵,火焰,星辰总是把漆星的夜晚和朦胧的白天点缀的神秘而浪漫。米罗始终具有孩子的童心,活动在幻想的空间他的创作为人类贡献了一个新奇而自由的世界。

克利的画,神奇、浪漫、线条随意、简约、想象力丰富,有时简直就像一部童话。好像是儿童画一样的一些形象时常会看到在克利的作品里出现。在他的艺术风格还没有形成时他就曾说:“我想成为一个新生儿,全然不知欧洲的一切,忽视诗歌和时尚,几乎是原始的。”他寻求原始艺术和儿童艺术中抽象的简单灵动的同时充满感彩的线条,他的绘画总是以奔放自由进入奇思遐想的即兴创作之中。《魔法公园》这幅作品,克利几乎是直接运用儿童画的手法来表现的,孩子放在画面中间,房子及周围墙壁都是信手涂鸦,没有具体的形象,色彩上具有原始的气息,使画面表现出虚幻充满灵异的氛围。克利积富感性和童趣的线条,结合梦的意境,在艺术史上树立了一个新的典范。

四、儿童绘画对现代艺术的启示

现在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开始将最初单纯的心灵深处的创作转变为为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地位而画,已经丧失了创作的艺术审美趣味,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大走向的。为了艺术的不断进步和追求,我们必须要净化名利权的诱惑和纷扰,抵制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就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心理状态,具有高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然而儿童画中的天真纯朴、稚拙及独特的艺术语言是我们所推崇和借鉴的,注入当代艺术中无疑是吹来的一股春风,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儿童都以好奇的眼光观察世界,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的所看所想,对周围事物表达着最淳朴、最真实、最直接的感受,通过玩的形式来感受绘画带来的乐趣。虽然他们没有技法和生活的历练,但他们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同时他们绘画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可以把形象无限夸张化,也可以把客观的事物情感化。现代的艺术家们只注重技法和形式语言,是为了画画而去画,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儿童画是我们返璞归真的升华,艺术家应保持自己的童心,或者说,应该去追求已经失去的童心。

参考文献:

第9篇:儿童绘画范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并对艺术有着狂热的追求和向往,在这个大背景下,平面设计成为设计中的重要一部分,和普通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这个设计要不断突破,勇于创新的时代,为了跟随社会的需求,设计师必须不断地寻求新的突破点,设计出最新颖,最完美的作品。而儿童画的表现形式的出现恰恰与设计们所追求的个性与单纯如出一辙。甚至很多的设计师专门去模仿练习儿童画,分析儿童画的独特之处,将儿童画的的特点运用到自己所设计的作品当中,成为现代平面设计借鉴并学习的好素材。

二、儿童画的概念,特点及在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1、儿童画的含义

儿童画是指儿童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形象、色彩进行创作的绘画,它是儿童自己为传达内心的情感、思想、意识,能动反应对世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并用形象的符号、色彩的意蕴和画面的形象关系表现出来的可视的造型样式。

2、儿童画的特点及运用

根据长期在儿童画室的观察中,年龄在12岁以下的儿童在绘画的技法,构图,造型上都没有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使其画面有了不同于专业绘画人员的特点。造型上呈现出简单明了,稚拙朴实,线条简单等特点。色彩的表达上也通常对比强烈,鲜亮明艳,纯平的大块色彩给画面带来了不小的装饰性。在构图上并没有运用所谓的三角形构图,对角线构图等,而是画面更为饱满,更加富有张力。思维上天马行空,幻想能力突出,善于捕捉一瞬间的事物,画面上各种空间的相互转变,却并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审美独特但是却又不失去事物的客观特征,以游戏性、故事性或是幻想性将画面中的事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并有浓浓的趣味性。作品中抽象与写实并存,现实与幻想互换,传递出孩子的内心,表达出积极地趣味,和最真实的情感。现代许多的艺术大师因其作品反传统的表现形式在艺术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观其作品其中不乏有与儿童绘画表现形式类似的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毕加索,他曾说:“学会像一个六岁孩子一样画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可见,当艺术由最初的稚拙、单纯,到技艺的超群、循规蹈矩、到再返璞归真,忘记技巧,回到原来最初的模样,是东西方艺术大家所追求的,也是现代设计师所追求的。儿童因为没有经过专业的绘画训练,所以在绘画过程中,只懂得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创作的欲望,以及获得心灵上的愉悦,因此所展现的形状打破了照搬的原则,在造型上忽略了原型,善于变化,比例失调,会有一些夸张的对比,有一种原始绘画的感觉。因此在包装的设计中,多运用到儿童绘画中的“神似大于形似”的特征进行包装的设计。在外观上更加的富有视觉张力,冲击力,达到创意趣味性包装的特点。给人带来了趣味性的视觉冲击力,刺激了消费者的神经,留下来深刻的映像。并能激发购买者的深层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提高销量的目的。正因为儿童绘画它专有的特点,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也是越来越丰富。招贴作为现代平面广告中使用最频繁,最广泛的传播方式之一,其若要没有好的创意,便如同一座没有生命力的雕塑一般。好的创意能够恰当的点破主题,提供新颖的表现手法,能够引人入胜。如田中一光在为无印良品设计的海报招贴中,正是运用了儿童画中的涂鸦元素作为创作素材,将其中的精华经过提炼与浓缩运用到平面招贴的局部当中,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