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企年终总结范文

国企年终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企年终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企年终总结

第1篇:国企年终总结范文

动笔写这篇征文的时候,我抬头不经意间看到宿舍种的向日葵。那向上绽放的花朵,都偏向了窗口的方向,因为那里有阳光。我希望躺在向日葵上,即使沮丧,也能朝着阳光。所以在2012年11月11日我满怀豪情加入润通,因为我相信润通能给我的人生带来阳光。

在润通的每一天,时间的流逝总是给我一种紧迫的焦虑感。或许,这就是润通作为一个“立志成为全球同行业中令人尊敬的中国企业”的独特魅力对我强大的吸引和感召。当我在润通的生活和工作,像那些花一样朝着向上的方向无意识地转向阳光的时候,我相信每一个愿为润通的成长和发展奉献自己青春与热血的人,都无愧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家。

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我沿着笔直宽阔、鸟语花香的园区大道走进女工528宿舍那一瞬间带给我的震撼:“一个生产加工兼出口创汇型企业的员工宿舍还可以这样的干净、整洁和温馨?米白色大理石铺就的地面还能映照出我因兴奋而略显夸张的表情?”

之后的记忆,开始定格在公司不怕耽误生产进度开展的消防演 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习、军事训练、年终聚会等场景上,带给我无比的慰籍和深深的思考:“一个能时时处处用心创造理想与感动,点点滴滴为员工提供员工实现人生价值平台的企业,你能说他在开拓全新征程的路上,能不攻城掠地?能不高歌猛进?”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对润通用独到眼光去观察行业走势,用专业视角去分析产品潮流,用不懈创新去开拓市场机会,用贴心思考去发现消费需求,用自身行动去引导生活潮流,用家人心态去关爱每一个哪怕是最基层员工的做法,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和总结,我只能说:“在这个有梦的年代,润通造梦光荣,润通织梦将终享大成!”

如果你正值年少,请跟《润通》一起珍惜青春,收藏快乐。

第2篇:国企年终总结范文

   一年来,在领导的关怀和培养下,我加强学习锻炼,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自身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将2017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职工作总结:

作为审理二部的一名办案秘书,本年度新收案共计77件,共计结案53件,未结24件。已结案件中,裁决结案33件,调解结案17件,撤案2件;未结案件中,超审限案件0件。公告案件4件,鉴定案件2件,无法送达案件1件,其余均处于正常程序。总结本年度工作问题如下:1、案件送达难,很多被申请人电话无法联系到,邮寄也无法送达,需要本委派人前往送达,不配合情况较多;2、案件排庭难,在机关单位的仲裁员,因下社区,下南疆,很多情况下无法参加开庭,导致庭审程序延后;3、案件保全难,我委受理的多起案件,涉及证据保全的,法院无法立案,导致后续仲裁庭工作无法开展。4、本委前往被申请人住所地送达过程所遇问题主要是多数被申请人法律意识淡薄,对本委工作职能不了解,故对本委工作不配合。

个人工作经验总结:1、对于送达困难的案件,被申请人为公司的,卷中被申请人电话无法联系时,可以从网上搜索电话进行联系(例:天眼查app、企查查app、全国企业网络信息公示平台等),部分公司也可以通过其在网上的招聘信息联系其人事部,进而寻找该公司负责人进行送达;2、对于案情较明确的案件,要多做调解工作,认真看卷,了解案情,思考该案主要争议焦点,通过沟通,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提高结案效率;案件调解过程中,对于有老赖想法的被申请人,要向其告知现今法院施行的老赖平台,让其明白失信行为的严重后果;3、因电话无法联系,邮寄无法送达,本委前往送达的案件,在找到被申请人后,要做好被申请人工作,告知其权利义务,释明本委的职能,劝导其积极配合工作,更好的解决纠纷。

二、其他工作

除本职工作外,也服从单位安排,积极参加了如下工作:1、节假日期间,增派社区,配合我委驻华清社区工作队入户走访,为社区群众安装便民设施等;2、参加志愿者活动,多次前往腾飞大厦做文明出行志愿者,引导行人文明出行;

三、个人收获

一年的工作带给了我很多改变,从一开始的茫然无知到现在的游刃有余,经过一年的工作,使我的思想和为人处事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每天都有不同的事,都会遇到不同的人,每一天都充实而饱满,每一天都在进步。通过亲身办理案件,使我更加贴近的认识到法治社会的意义,如果人人都懂法,遵纪守法,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地井然有序。一年的生活也让我跟同事的关系从陌生变得融洽,就像一家人一样,单位的哥哥姐姐对我也是很照顾,有工作生活上的帮助,也有人生经验的教导,使我在人生的路上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第3篇:国企年终总结范文

在我国档案的长期发展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立与企业正常的工作运行情况被隔离,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封闭圈。一般的档案利用主要是在企业年终总结上,查询相关资料等内容。由此可见企业的档案利用范围非常局限。除此之外,档案的收集来源也单一,最终导致企业档案资料的不全面,对企业的发展前景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企业档案管理的途径

1.构建企业档案管理标准体系

实现企业档案的有效管理,全面准确的梳理当前企业的档案管理情况十分必要。根据企业档案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及档案分类的相关标准,对企业各类档案进行归类,确定需要修订的档案、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的档案等等,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前提下,构建一个完整科学的企业档案管理体系。在此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还要认真考虑企业文件管理的具体要求,以档案管理体系作为企业未来档案管理的指南针,科学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建设。

2.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对于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体系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首先,要加强管理人员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学习,把理论知识体系和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增加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其工作素质,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企业要注重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有效的业务培训,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同时能够增强工作人员的学习意识。最后,要注意培养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适当的开展信息化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现代档案管理知识,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档案的质量和数量,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投资的成本,进一步推动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重视企业档案资料的收集途径、整理规范和妥善保管,开发企业档案信息资源,提高利用率,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手段,克服档案原件不被广泛系统利用的缺点,做到多层次、广角度收集,建立横向与纵向收集工作网络。

3.维护企业档案的安全

对于企业来说,档案的安全性和机密性对企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的档案分为不同的密级,根据档案的信息资源的重要程度来划分。档案利用保密制度,根据企业档案管理的实际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使利用工作有章可循,在大力开展档案利用的同时,确保企业档案在管理过程中的保密性,各项档案利用规章制度的条文应严密而简明,便于执行,并在实践中认真加以总结,不断充实和完善。

4.制定企业档案管理的核心标准

第4篇:国企年终总结范文

李忠秋,结构思考力学院创始人、首席培训师,《结构思考力》作者。

曾任教于国家部委直属本科院校,2010年结束了四年的高校教师生涯,进入管理咨询行业成为一名职业讲师。在意识到思考力的提升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后,他开始专注于结构思考力。作为职业讲师,他为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提供过结构思考力的企业培训,覆盖包括企业中高层管理者、骨干员工等上万名学员,是国内在该领域内最有影响力的研究者、实践者和推广者。2014年,创办了国内首家专注于结构思考力研究、实践与推广的专业机构――结构思考力学院。

结构思考力不但是一种思维和技能,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希望通过《结构思考力》一书影响更多的人运用结构思考力,使得个人的工作更高效、生活更清爽,提升更多组织的工作效率!

自我介绍、产品推介、项目方案呈现、工作成果汇报、工作建议汇报、竞聘演说、年终总结、年初规划、大会演讲、培训分享……职业人几乎每天都在为这些内容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可以说有职场的地方就有思考和表达。

然而,没有要点、杂乱无章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往往缺乏说服力,甚至可能降低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究其原因,是表达者在传递信息时没有构建一个有效的结构。

・如何在第一时间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何让决策不再陷入两难境地?

・如何在短时间内让他人清晰理解你的意图?

・如何在书面表达时不再堆砌文字、思维不再混乱?

上述问题是很多组织和职业人都关心的问题,《结构思考力》一书希望帮助大家能够从技巧的掌握角度运用结构思考力,做到思考清晰、表达有力,更希望大家养成以结构的视角去审视生活与工作的习惯。如果在企业普及结构思考力,更可以在员工中构建统一的思维和语言标准,从而提升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

WHY:本书缘起于影响更多人思考清晰、表达有力的愿景

中国传统教育因缺乏对思考力的培养,造成很多人思维混乱。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将结构思考力这一理念传递给了数万名中国企业的职业人,他们给我的反馈是:结构思考力不但是组织全员需要必备的技能,更是全民需要提升的素质。没错,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技术的变革,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开始变得越来越简单,传统的教育则过度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而知识的增多并不一定会提升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备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清晰的思考,而重知识、轻思考的教育体系必然造成很多人在面临问题时思绪混乱。

结构思考力可以让人们思考更清晰、表达更有力。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迅速变化的时代,社会对于个人独立思考能力的需求是空前的。每个人几乎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选择和决策。没有结构,人们的思维很容易从一点滑到另一点,却总也得不出结论;没有结构,事情就会变得复杂而令人困惑;没有结构,问题就会像洪水一样试图一股脑地冲进你的脑海。运用结构思考力可以帮助人们做到思考清晰、表达有力(见下表)。

无意中的数字激发了我希望更多人能够拥有结构思考力的愿景。2013年底,我在进行工作总结时无意中统计了几个数字,这几个数字让我感到很震惊。我发现在一年的时间里我通过企业内训、网络课程、行业演讲、微信学习社群等多种方式把结构化思考的理念和方法传递给了近4万名中国各大企业的管理者和职业人。作为一名职业讲师,我只是专注于结构思考力这一个领域,没想到居然可以影响到这么多人,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了这样一个目标:影响更多的人运用结构思考力,让他们的生活更清爽、工作更高效,从而提升更多组织的工作效率。

为此,我创立了专注于结构思考力领域的研究、实践与推广的专业机构―结构思考力学院,并开始运用线下活动、学习社群等多种方式传播结构思考力的理念和方法。希望通过本书可以带动一部分人率先开启学习结构思考力的旅程。

WHAT:本书以结构思考力应用模型为框架,使隐性思维显性化

结构思考力帮助人们将杂乱无章的隐性经验变为可传承的显性智慧。之前一提到思维,很多人会认为我讲的是逻辑。逻辑确实是思维的重要部分,按照著名的思维训练专家德博诺先生的观点:逻辑是思维的加工阶段,而加工阶段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一个阶段―理解阶段。人们往往在未全面理解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进入思维的加工阶段,虽然逻辑正确却很难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就如同你给计算机输入了错误的信息,即使计算机的程序再正确也得不出正确的结果一样。因此,本书与其他思维类图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不仅关注加工阶段,更关注理解阶段,帮助读者有意识地运用“结构”,将注意力导向一个尽可能宽广的范围。这种结构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将只有自己可以理解的隐性经验梳理为可传承、可复制的显性智慧的过程(如下图)。

本书的核心理念源自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在独创结构思考力应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更符合中国企业及中国人思维的特点方式对其进行诠释。金字塔结构是提升结构思考力的非常有效的实用工具之一。与《金字塔原理》一书相比较,我更倾向于将本书定位为前者的通俗版和本土版(案例以中国企业本土案例为主)。本书内容以金字塔结构这一工具的应用为主框架,提出了结构思考力应用模型(如下图),并侧重于从“结构思考”的角度向大众以更通俗的方式传递结构思考力在思考和表达方面的理念和方法。

结构思考力不但是一种思维和技能,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希望通过本书影响更多的人运用结构思考力,使得个人的工作更高效、生活更清爽,提升更多组织的工作效率!

HOW :通过统一标准,提升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

结构思考力可以统一思考和表达的标准。结构思考力除了提升员工的能力,更大的价值在于对组织整体效率的提高。“你这个分析好像不‘结构’啊!”全员接受过结构思考力训练的企业的会议室常常传出这么一句话。目前,接受过结构思考力课程培训的很多企业都是全员轮训或者全体中层干部轮训,这么做的目的不是要把结构思考力讲得多高深,而是让所有人都能理解结构思考力。当所有人都具备结构思考力以后,就可以明统一企业内部的思维和表达标准。

结构思考力可以提升整个组织的管理效率。当所有人的思维、表达一致时,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绩效都会有很大提升。“通过结构思考力的训练和学习,公司骨干员工的总结报告写得更加有条理了,而且内部沟通的效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样的课程我们想在企业全面推广。”一位企业的培训负责人在培训后如此评价。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尝试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让这种思考和表达方式变成全员的工作习惯。例如,一家公司课后在所有管理人员的办公室门上都贴了这样三句话:汇报工作说结果,检讨工作说流程,请示工作说方案。在所有员工获得了结构思考力后,通过建立组织文化,让全员达成统一的思考和表达标准,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全员轮训,并在课后深入落地的原因!

中国企业尤其需要结构思考力。结构思考力是一种“先总后分”的思考与表达方式,强调先框架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结论后原因,先重要后次要。而中国传统的思考与表达方式则更倾向于“先分后总”,也就是先将所有的细节及逻辑叙述完毕,最后总结出中心思想。所以,中国企业更加需要推广“先总后分”的结构化思考与表达,这对提升组织解决问题的速度,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效果都大有好处。

IF:以思考为核心,在分析、呈现、管理等多方面实现拓展、应用

第5篇:国企年终总结范文

绩效管理不止是考评,而是一个涵盖目标、指标、数据、分析、行动和反馈的综合体系。通过这个体系,企业可以更好地沟通和分解战略目标,制定行动方案,衡量战略目标的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评价并激励各级组织和团队朝共同目标努力。

致命的错误

中国企业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这其中既有认识的原因,也有对方法不熟悉的原因。认识原因部分在于“绩效管理”一词的“误导”,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为做绩效管理而做绩效管理,而没有认识到其本质是战略管理,是确保集团公司战略目标达成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不是管理者额外的负担。中国公司,尤其是集团公司,在分子公司绩效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实践中普遍存在四个典型的问题。

绩效管理指标缺乏战略针对性。由于缺少完整的战略分解和战略绩效管理机制,考核指标的制定大多单纯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没有与集团公司战略进行有效的衔接,没有发挥战略导向的作用;缺乏职责针对性。指标选择随意,不同的事业部/分子公司考核指标一刀切,指标不能完整反映各分子公司最主要的工作职责和阶段性重点任务,也没有体现集团公司在不同业务板块和目标市场的战略差异。例如,集团公司自下而上地汇总了各个分子公司的增长计划,并将收入和利润增长作为各个分子公司共有且仅有的考核指标,设置类似的目标值,而不考虑各个分子公司可能存在的战略差异。实际上,有些分子公司可能正处于战略增长阶段,而另外一些可能处于战略收缩阶段,对二者的收入增长、利润水平要求应该是截然不同的。

绩效指标的目标值设定没有与战略目标充分关联。受限于战略分解和管理能力的不足,很多企业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战略目标分解成对各个分子公司的考核目标;反过来看,各个分子公司考核目标的完成能否有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并无把握。

缺乏公开透明、稳定规范的绩效管理制度流程。绩效管理制度的公开透明程度不高,导致很多的分子公司员工甚至管理者不理解绩效管理的要点和要求;考核制度的稳定性不够、变化频繁,导致各分子公司和员工无所适从。甚至有企业没有明确的考核方案,只用年终总结应付了事;绩效管理流程不完善,例如很多企业在考核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各分子公司不清楚自己的考核细节,也无法根据考核结果改进工作。

绩效考核结果缺乏导向性、应用不充分。绩效考核结果没有形成明显差异,不能拉开差距,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起到应有的评价作用;考核结果没有反映出各分子公司的成绩和不足、优点与缺点,同时缺少后续的跟进与改善机制,使得考核结果无法有效地和组织绩效改进联系起来。

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从集团公司方面看,没有能够很好地利用绩效管理和考核这个指挥棒来指挥各下属分子公司向着集团公司统一的战略方向努力。同时,由于缺乏科学方法和有效的流程,很多管理者在进行考核和评价的时候只能遮遮掩掩,或者凭感觉给分,从而使考核过程流于形式。最终的考核结果还是“排坐坐、吃果果”或平均主义,不敢大奖,也不会重罚。

从下属分子公司看,因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导致分子公司和员工个人缺乏长期方向,走到哪里算哪里,或者只重视眼前的直接数字(收入、签单额、产量等),而没有考虑这些数字究竟是在为集团公司创造价值还是在破坏价值。其中,一类最常见的例子是关于销售收入的误区。很多国内企业拼命打市场,不计价格,不管成本和费用,到头来,究竟哪些产品是盈利的、哪些客户是优质客户一概不知。

端正绩效管理

其实不管哪个行业的企业,有几个共同的原则值得在设计分子公司绩效管理体系时参考。

首先,分子公司绩效管理指标的选择要与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要求相一致,突出战略和业绩导向。企业经营的所有活动都应该围绕战略展开,绩效管理也不例外。绩效管理作为战略管理的重要手段,绩效考核指标的选择和目标值的制定,都要与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相一致。脱离了战略方向的指标,属于非核心指标,对集团公司发展价值不大,不应该作为考核的重点。

其次,分子公司绩效管理指标的选择要与集团公司的管控模式相一致。由于不同的总部管控模式下,总部的价值创造方式和总部—分子公司的职能分配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的管控模式,对分子公司进行差异化的考核。

再次,分子公司的考核方案要平衡短期与长期指标,体现系统性和全面性。绩效考核方案要全面考核各分子公司的综合业绩,意味着在强化重点财务型结果指标的基础上,也要考核其他方面的业绩,从而确保考核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着眼于长期战略,更能够在动荡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取得长期的成功。例如,巴斯夫、大众、雀巢、西太平洋银行等公司制定了10年以上的长期战略,它们的10年期累计股东总回报比同行分别高出79%—187%。 然而,企业大部分正常的、有潜力带来超额回报的战略行动都难以在短期内带来效益,甚至会对短期的财务结果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如果单纯地通过财务指标进行衡量,势必会导致集团公司及各分子公司只重视短期利益,根据市场和竞争形势的短期变化而疲于应对,最终被淘汰出局。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实践发现,完全量化的指标体系不仅不可行,而且很有误导,因此,应体现定量结果指标和定性过程指标相结合的特点。

第四,分子公司指标的目标值要符合战略目标的要求,并充分参考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同业的水平。

第五,考核指标要符合可测定性。可测定性也称可验证性,需要满足如下两个条件:测定的方法应当是可操作的;当不同人应用同一方法来测量同一对象时,获得的结果应是一致的。

第6篇:国企年终总结范文

[关键词] MBO 中国版MBO MBO要素

一、MBO在中国回顾

MBO诞生于西方,译为“管理层收购”,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资本购买公司股份或分支机构,进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本结构的收购活动。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MBO还是一个只能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才能看到的名词。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的华为、金地等企业率先试行MBO,在实践层面迈开了第一步。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2002年国家颁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为标志,中国的MBO突破了非正式的实验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在政策导向下,国内A股上市公司MBO潜潮涌动。大量MBO基金开始筹建,中国MBO的热潮风起云涌。随后MBO经历了《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财企便函【2003】9号)建议的暂停,到2004年10月底,李荣融在“五部委形势报告会”上的发言指出:“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企业‘不宜’实施管理层收购并控股”。再到2004年12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出席2004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年终总结大会时说:“要明确大型企业不准搞管理层收购,中小企业的管理层收购也要区别情况,要规范。”到现在基本很少听到MBO这个词了。

由一开始MBO的星星点火,到后来大量上市公司的潜潮涌动,再到后来的鲜有所闻。MBO在西方国家发挥的功效非常成功,但在中国可谓是不成功。理论上有很好功效的一种工具,并且在西方国家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为何在中国却遇到尴尬。从中西方MBO的相关要素差异切入分析中国版MBO,可能会对我很好的启示。

二、中西方MBO要素差异分析

1.MBO的形成动因

20世纪60年代起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的加速,托宾值Q持续减小,随后80年代开始,企业购并和资产重组势头增长,再加上一次次兼并浪潮的推动,让管理层有动机也有机会廉价买下公司资产。此外上市公司的“非市场化”重组,对敌意收购进行防范;集团公司经营重组剥离部分边缘业务,退出非核心业务,或从某些行业中退出;公营部门的私有化等等这些需求促使形成和发展了MBO。

我国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中日益激烈的产权不清、投资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日益突出,集体民营企业私有化,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需求的驱动下才开始引入和使用MBO。

国外是基于并购和剥离的原理,是时代环境和市场作用下的行为。而我国MBO承载着产权制度变革、国有资本退出、管理层激励等多重使命,其中有政府的行为背影。

2.MBO的实施与支付

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良好的投融资环境、高水平的专业化服务,再加上浓厚的信用意识,给西方MBO引入了很多协作机构。服务上,有专业化咨询机构、拍卖行及资产评估师、律师、会计师等部门和人员;在资金上,有风险投资专家、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等机构帮助,同时金融衍生品种丰富。

我国MBO大多由自己操作完成。这主要是国内专业机构发展滞后,MBO理论和实务上都尚未成熟,收购主体很难找到战略协作者。此外像投资银行的融资服务不能得到,所以目前国内MBO支付方式主要集中于单一的现金支付。

严重缺乏专业机构参与导致MBO操作过程出现标准化程度差,MBO属并购过程,并购资金是操作过程的关键之一,国内融资渠道窄,又没有像投资银行等这样的专业机构帮助管理层融资,因此收购主体常常利用法律的不完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上的脱节,信息披露机制欠缺等进行违规操作,通常将目标公司产权进行押给机构获取贷款,而自己相应只是掏少量资金。这是典型的“个人信用挪用企业信用”和“空手套白狼”。而且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以及收购信息披露不及时和不完整,整个过程完全处于暗箱操作状态,透明度极差,增加了中国MBO的风险性。

3.MBO的定价规则

在操作层面上,国外企业拥有充分的数据支撑、规范的中介参与,辅以敌意收购和公开竞价,价格的确定相对合理,并且充分考虑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发展潜力来评估资产的价值,使交易价格的确定较为透明和科学,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我国MBO的定价标准模糊,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方法和透明公正的游戏规则缺乏,信息高度不对称,道德风险非常高。基本上是以某一时点的净资产为准,对法人股再予以折价。企业长期形成的无形品牌价值、增长潜力等隐性资产更不会注意。此外,由于交易不给外部收购者参与的机会,都是政府与管理层单边谈判定价,难以保证转让价格的公正、合理性。郎咸平教授直言MBO就是国企老总与政府官员、民企老板合伙瓜分国有资产的最好办法。

4.MBO的实施主体

西方MBO收购主体多见于目标公司高层管理者。1984年德安杰罗(Deangelo)对美国MBO进行实证研究发现:MBO的实施者应为在企业岗位上,工作年限较长,拥有稳定的、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公司为了剥离边缘业务,处于感情方面将公司转让给原公司管理层。

目前我国MBO收购主体大部分是MBO的外延,主要模式有: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上市公司工会与高层管理人员、上市公司职工团体等等。现在企业MBO并没有业务本质的变化,只是在企业的性质上进行了改变,很难让人确信企业的业绩有质的变化。

西方国家的人事任命基本都是市场的结果,定期的考核和人员的更新使得企业的管理层都是“能人”。纵观古今,我国国有企业高层领导基本上都是靠任命,所谓的“干部交流”,“调会管理”,很多企业领导干部都是在干完行政之后才调入企业,并不是专业的企业家出生,而且越是大的企业行政任命越是严重。企业的管理层收购者并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企业收购者并不是获得目标企业的最佳人选,国家之所以放开中小国有企业就是让这些企业增值创利,而不是继续亏损浪费资源,所以选择正确的人才是关键。

5.MBO的后续操作

国外实施MBO后会采取独立分拆或变现退出两种方式剥离公司非主营业务,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风险投资家及投资银行家等也常伴有资金的投入,积极提高企业形象和盈利能力为自己的分红和高价退出创造条件。而且国外公司实施MBO,并不是永远持有公司股份,常采用BOT(Buy-Own-Transfer)方式退出。

我国企业重视收购过程,忽视收购后的重整,很少有企业做出“实质上”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投资决策。一般通过“粗放型”方式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空间来提升企业盈利水平,依靠“集约型”大规模技术设备更新、人力资本投资实属罕见。各地产权交易市场刚刚建立,相应制度还不完善,交易活动不活跃,价格发现机制缺乏。企业管理层手中的非流通股只能在股东之间进行过户转让。退出渠道的不畅通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我国MBO的发展进程。

三、中国MBO方向探讨

从上述的对比分析可知一定的理论应用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不当的使用可能得不到收益,反而要付出巨大的代价。MBO的确在国外发挥了很大的效用,但中国真正要使这个“金手铐”像国外一样闪出亮点,就必须不断的创造和完善适于MBO发挥效用的环境因素。

MBO是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产权制度改革形式之一,目前它又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该对它深入研究,培育出适应中国的MBO。对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向后看,但更要向前看,首要的是把握住大方向,通过改制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就是大方向,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建立和完善,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对MBO研究的加深和对实践的不断总结,中国版MBO必定会闪出金光!

参考文献:

[1]企业家信息编辑部.MBO专题[J].企业家信息,2003.06

[2]李恩友王虹:企业并购中管理层收购研究[J].江苏商论,2003.01

[3]顾水彬陈纪南:中国版 MBO: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案例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4.01

第7篇:国企年终总结范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管理层逐渐加强了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来看,企业资金在企业的整个运作工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支撑性作用,并贯穿于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计划阶段、准备阶段、生产阶段以及销售阶段。然而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会相应的造成资金的价值形态发生变化,较为明显的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增值和减值现象。另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周期在本质上来说是企业资金的循环运用周期,主要是依靠资金对劳动耗费的内在价值进行补偿,从而间接性的创造社会劳动价值。因此,资金运营和管理始终贯穿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企业对于资金的管理效益直接决定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效应。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环境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已经成为了各企业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其次,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受到了较多的物价上涨、资金不到位、国家政策性紧缩银根以及中标企业的垫资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企业资金管理问题,从而对企业的业务承揽、设备维修、物资储存以等生产经营能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加剧的企业资金矛盾。在该种资金矛盾的影响下,如果想要保持企业利润的增长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就不得不改变传统思想中的注重产值、轻视资金效益的固化观念,从而逐步加强资金管理效益和投资性收益意识,并通过企业资金管理的规范性以及流动性和盈利性,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可能产生的资金不足或者是资金过剩的不良现象。

二、当前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促使了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严重不足,从而逐渐意识到了增强资金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开始尝试和探索新型的资金管理模式,以此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多数企业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资金使用和管理问题,造成的了企业投资效益低下、闲置资金浪费严重等情况的出现,以上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严重不足。

(一)对企业资金管理的认识不足

企业管理者对自己管理认识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其关注的重点集中在了业务经营及企业日常管理方面,从而造成了对资金管理的随意性。较为突出的表现在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年终总结时,看重的往往是企业资产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大部分忽视了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关注。另一方面,虽然部分企业制定了相对应的企业资金管理制度,而正是由于以上高层管理者对企业资金管理的不重视,从而造成了资金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实际的资金管理运行状况差强人意。

(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在企业集团化规模不断壮大以及企业组织结构不断升级和调整的过程中,企业中较多的存在着多级法人资金散乱和占用想象,该种矛盾突出表现在集团企业子公司在进行投资活动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以及各子公司多头开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资金的失控。以上种种问问的出现一方面使得上级公司无法对企业账面资金变动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了解,错失合理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也会由于资金过于分散从而造成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其次,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库存占用高、大量账款未能及时收回以及各种压货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金,严重情况下会造成资金流转困难甚至是资金链的断裂,从给企业生产周期造成一定的影响,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给企业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损失。除此之外,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应是建立在对投资活动的具体成本和预期收益的了解基础上的,而在当前的企业中存在着部分利益群体出于自身考虑进行会计信息的篡改和变造,从而导致了企业高层管理者在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投资风险甚至企业资金的毁灭性灾难,以上各种问题都加剧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降低。

(三)资金管理方式落后

当前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方式主要有集约式管理和分散式管理两种,而统收统支的方式虽然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收支的平衡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资金的流转效率,但是对各层开源节流的积极性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的灵活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同时也不利于成员企业和分公司积极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分散式的资金管理模式虽然能够有效的调动分公司的积极性,但是会造成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以及资金使用成本的上升。以上两种资金管理模式都存在着不同的优势和缺陷,当前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资金管理方式,总而使得资金管理水平低下。

三、企业资金管理水平提升的策略及途径

(一)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

1、加强内部控制

消耗大、收益少是当前国内企业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而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无疑能对该种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内部控制的加强首先应从强化企业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入手,并通过企业账务处理程序以及稽核制度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的不断完善,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使用。另一方面,还对资金使用的流程作出规范性处理,建立起与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匹配的奖惩制度,从而在根本上减少企业资金占用及不良支出情况,达到提升资金管理水平的目的。

2、强化各项资金决策管理

各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除了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还会进行相应的投资活动,并且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运用资金进行投资活动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占到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该种投资活动也存在着较多的风险问题,所以企业应制定相对科学的投资决策制度,通过投资决策责任的确定,从而逐渐增强投资决策者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并通过定量化的指标对投资收益进行全面考核,最终使企业资金管理上树立起定量化管理的意识。

3、加强银行账户管理

银行账户是企业资金管理的源头,对当前的国内大型企业来说其具有的银行账户数量众多,该种情况的出现首先造成了企业资金的分散,另一方面并不能有效发挥出企业资金的合力作用,还可能会造成个别利益群体的腐败问题的滋生。除此之外,对于部分中小型企业来说,其银行账户管理的不规范性主要体现在账户的创建和撤销较为随意,从而很容易产生各种资金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各企业在资金管理制度中应相对明确企业资金账户审批权限,同时应通过资金预算管理的强制实行,进一步拓宽资金预算的覆盖广度及深度,最终达到强化资金管控的目的。

(二)主要途径分析

1、基于企业内部视角

企业资金管理水平提升的内部途径主要有加强资金管理意识及探索适合企业本身的资金管理模式两种。对于资金管理意识的加强来说,企业主要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首先在以企业资金管理为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树立起财务管理理念,并牢牢抓住资金管理的主线,确保企业资金的保有量。随后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进行筹集的同时严格加强对不合理资金支出的管理,从而实现对经营管理活动的资金掌控,最终抓住企业发展的命脉。其次,还应进一步深入了解现金的理念,自上08年遍布全球的经融危机后,使得了“现金为王”各概念深入人心,并成为了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生存之本。而另一方面,银行信用在当前的企业经济活动中所发挥出的作用越来越大,较多的中小企业开始采用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主要的结算方式,各个企业在日后的资金管理活动中也应将汇票管理工作最为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就是要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的特点的资金管理模式,并通过各项资金管理制度的确定和完善,更好的保障资金管理模式的贯彻和落实,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当前各个企业的当务之急应是建立起企业资金管理为主要核心内容的财务分析系统,财务分析系统的制定主要是为了进行资金预算的制定以及执行,其能够通过对当前存在的各项财务数据的分析和总结,从而更为直观的展现出企业当前生产经营活动的现金流状况,并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业务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其次进行对企业资金的统一管理,当前国内的众多中小型企业在业务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往往会在全国各地范围内设立相应的分公司或者是子公司,该种企业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资金的分散性,很难通过协调处理发挥出资金的深度效应。因此,当前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允许范围内,从企业全局角度出发的基础上,通过资金的统一管理,从而对资金结构进行优化,最终进一步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三,在进行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的改变和创新后,还应通过相应的与资金管理模式向协调的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为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实施创造制度保障。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可以通过对当前各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将计算机管理系统细化的应用与资金管理的各个流程中,从而使得企业资金管理更具严谨性。

2、基于企业外部视角

第8篇:国企年终总结范文

为了促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展,需要将自身的设备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对能源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是企业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对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创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平台创建;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机电设备管理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我国各个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机电设备信息化建设,社会发展中,信息化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企业的机器设备创新发展中,企业思维社会创造更多利润的群体。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不仅对促进企业适应现代化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企业适应现代化社会,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时展下,推动企业能够有效地提升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水平,需要企业和社会各方面都更加重视。

1机电设备管理现状

首先,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已经无法适应高新技术引领的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机电设备传统化管理会使得企业的财政资金控制中的数据不实,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会由于对企业机器设备维护的数据资料记录不详细和保存不当使得企业机电设备的评估中的数据不清晰,导致企业对自身资产的评估失实;其次,企业的机电装置在设置的过程中控制的覆盖面不够完全,对一些企业而言,机电装置的控制管理和技术创新往往只关注当前装置的具体情况,而对装置所涉及的其他方面的关注不足,其中更重要的问题是他们不能对机电装备的记录情况和机电设备投入使用后的数据进行比较明确的对比分析和相应的研究,这就会导致机电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具体情况了解并不清晰;最后,企业对机电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完善,对企业的资产账目更新比较落后。在生产企业中,固定资产核对过后的相关数据能够反映出来的不仅是企业的真正实力和资产状况,同时也反映出企业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当前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企业机电设备的使用不重视设备维护和管理,不仅会对企业的账目更新具有一定负面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账目更新结果的可信度。

2信息化技术在机电系统管理中的体现

2.1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技术保障

企业在机电系统管理的过程中,促进企业能够积极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对企业机电系统管理提供新的方式和发展平台,不仅能够对企业生产中机电设备利用的成本以及维修时间成本有效降低,同时还能促进企业的管理成本不断降低,对企业机电设备的信息化管理还能有效加强企业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企业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充分加强企业节能减排的力度,对国家关注的绿色发展相适应。信息化技术主要是将一台计算机的设备运用切分成多台计算机对设备运用进行管理,同时将这些计算机进行机电管理设备不断优化的一项技术。

2.2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组织保障

通过对我国当前企业的机电系统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大多数的情况都表明,企业机电系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运用的不到位,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明显的原因就在于企业管理经费支撑的不足,同时还有一些情况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对机电系统的组织管理力度不够。综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而言,在企业机电设备管理控制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总是具有领导功能,企业管理人员发挥着自身的主导作用,同时表明企业在管理人员分配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素质在机电设备管理中的作用比较明显和逐渐重要。而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只有加强企业的组织管理保障机制的完善和发展,高度重视企业的人员组织作用,同时在机电设备的管理中注重对先进的管理设备的引进,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工具的使用,才能不断推动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更加完善,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搭建机电系统管理信息化平台

3.1构建信息化平台,健全企业内部监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当前复杂的发展环境,企业的发展也具有很多无法预料以及难以防控的风险。为了促进企业能够健康发展,更好的应对市场竞争的局面,需要企业为防范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时做好预防准备,企业同时应该及时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平台。对于能源企业的发展来说,能够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是对我国加强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以及促进能源资源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在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中,不仅需要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以及领导部门对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同时也需要更加及时快速地监督企业内部变化的机制,对企业的内部管理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对企业监督部门不断完善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企业在公司内部成立内控部门,构建信息化平台,根据平台建设的优势,不断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力度。由于公司对所有部门内部控制难度较大,一些公司还具有一些分公司,对这些公司的日常管理并不及时,对年终总结也需要人员上报,而这些复杂的传达过程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同时也会由于信息传达的误差造成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这就要求企业和各个分公司之间建立机电设备信息化交流平台,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可以对企业日常的机电设备的管理情况进行有效进度,在监督的过程中及时对企业管理进行调整,不仅可以促进企业信息传递的精确化,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对管理人员工作量的降低、减少人员成本。

3.2政府引导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在财政资金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对企业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支撑,政府在引导企业构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平台的初期建设进行有效保护和发展,同时帮助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平台能够顺利完善和发展,政府需要帮助企业对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中所面临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公益性以及市场开放性之间的矛盾进行有效解决,在政府的关注下和支持下,企业在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可以有效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同时也可以体现为企业提供廉价服务的特点以及自我进步的特色。同时在政府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支撑下,企业要逐步提升自身对企业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的认识程度,不断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积极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调研结果,完善企业发展平台的方案制订,积极使用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平台为企业机电设备使用情况提供各种合理范围内服务,促进企业信息化平台在政府政策支持和控制下合理有效发展。

3.3构建信息化平台企业资产透明化

在企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机电设备的管理同样也在企业资产管理的范围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企业资产管理包含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以及核对情况,企业的发展为防范企业财务中的风险,需要对企业固定资产所涉及的资金管理的力度有效加强。多数企业在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已经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企业资产的全面预算框架下,对纳入收支两条线企业管理资金具体收支计划,以及关于设备等固定资产和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逐渐开始利用企业信息化平台,还包括具体的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进行具体管理。公司总部管理部门作为机电设备的管理总部门,将机电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对机电设备的资产管理需要进行同一的账户开设,同时将账户开设的具体情况进行信息化平台展示,将机电设备的具体收支情况公布在信息化平台,加强企业内部的资金使用监督和资金引进监督。企业在对机电系统的具体管理中,通过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有效运作和具体实施,使企业的机电设备方面相关资金在一定的流程中不断循环使用,逐渐杜绝资金的外部循环,实现对企业内部资产的统一控制和集中管理,加强对企业内部的资产进行有效监督,通过企业特定的信息化平台对资产的调度进行有效管理,逐渐减少企业员工对企业资产管理的干扰程度,促进企业资产的合理高效运转。

4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中的应用

4.1对机电系统的控制流程加强规范

当前社会互联网技术的渗透越来越明显,对于企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相对先进的机电设备而言,企业对这些机电系统中设备的控制重点主要是机电设备管理的再加强过程,即如何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企业对机电系统的控制管理中,企业在进行机电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在对机电系统的控制流程有效完善和控制的同时,还需要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对机电设备装置的控制环节逐渐简化。另外,在企业对机电系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系统管理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要求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机电系统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促使能源企业在引入先进机电设备时能够同时对其科学控制方式加以掌握和创新,提升机电设备的利用效率。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中,多数企业都已经具备一定的设备管理信息化技术,同时在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的扩大化,促进设备的性能更加优化,使用效率更高,在机电系统的管理中企业使用信息化技术能使企业对机电设备的具体控制更加精细,控制的流程具有一定规范性,就会使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更加规范和有效,因此企业在进行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机电系统的相关运行要求以及企业的流转关系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对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发展的管控方式也需要规范,促进企业机电系统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在管理要求逐渐提高的情况下,我国各个企业逐渐引进和普及信息化管理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根据机电设备的具体控制策略要求和设备使用中的相关规范作为企业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构建的依据,逐渐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对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中,促使企业机电系统的管理更加高效和及时,能够将机电设备的具体情况时刻展示在平台中,信息化的分析数据结果和研究,促进企业对机电设备的检修和管理工作更加方便。我国企业在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不断促进能源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使得信息化管理更加系统化和整体化。目前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运行,主要目的是使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运用到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运行管理中,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完善,逐步对企业机电系统的信息化管理能力起到提升作用,企业在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中逐渐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逐渐分析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根据分析的数据结果为今后企业机电设备的使用提供更加有效的经验,提升企业机电设备利用的效率,合理使用延长企业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机械设备的购入成本。此外,信息化技术在企业机电设备使用中的具体应用,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具体采购和工作形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员工采购的过程中已经可以根据机电设备的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使得采购更加便利化。在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中,促进企业信息化平台管理力度加强,有效使管理人员更加直观管理机电设备,对其使用情况及时掌握和资料更新,而企业的设备采购人员就可以根据信息化平台所展示的数据作为机电设备采购的具体依据,促使采购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备采购。同时设备管理人员还可以对设备的异常使用情况及时维修。因此,加强企业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不但可以促进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观察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同时也能够推动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更加便利,促进企业发展。

4.2促进机电设备管理更便捷

在我国科技发展进步的环境下,我国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方式有了很大的变革,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企业在机电使用的信息获取方面的速度有了很大提升,不断促进今后企业对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更加方便,企业的设备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具体实施,能够使企业领导对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更加清晰的了解,企业对机电设备管控部门的设置和关注能够对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经过对机电设备的具体了解和应用,有效对企业机电设备的购买情况以及维护工作进行必要分配。同时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企业机电设备管理中,能更加全面准确地对企业机电设备的购进和维修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具体的反映,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总结和规范化整理,对这些数据情况进行必要的档案数据记录。最后,企业机电设备管理进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不仅能够使得数据有记录的具体电子平台,同时也更方便数据更新换代,加强信息化平台对企业机电设备使用情况的数据反映和记录,促进企业固定资产账目核算更加明晰,方便企业账目的具体核对,企业机电设备的相关使用信息记录的准确度随之提升。加强信息化平台构建,节约企业机电设备购买的选择时间及维修成本,为企业工作人员的具体作业提供便利,有效节约企业机电设备运作的人力成本,加强企业对先进机电设备的应用,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

5结语

促进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是应对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适应市场竞争就需要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在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不仅需要加强企业管理现代化,同时也要对管理信息化技术加以引进和学习,逐渐促进高素质管理人员的培养,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企业加强自身创新和发展才能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爱辉.基于SOA的省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3.

[2]郑孟龙.《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在山西省高速公路机电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交通科技,2010,(4).

[3]惠丰机电选择QMAX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J].中国质量,2009,(3).

[4]张文.建筑暖通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8.

[5]谢红安.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信息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