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丽的天津作文范文

美丽的天津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丽的天津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丽的天津作文

第1篇:美丽的天津作文范文

站在门口,门上有“锦里”两个大字,门口有许愿牌,上面贴满了人们的愿望,还有两棵茂盛的大树。

进入大门后,就是美食街,首先看到的是三顾园,一家以三国文化主题的餐厅,对面是三国茶园。再往里走,依次是锦里客栈,莲花府邸,过街楼和进修馆等。

这里有四川所有的特色小吃,从老远的地方就飘过来一阵阵香味儿。这里尝,那里品,只怪自己肚子小,还有许多美味没尝到,就把自己吃撑了。尤其是“三大炮”,把做好的米团用力打在铁盆里,打铁盆里有许多芝麻粉,多大的铁盆呢?三个两三岁的小孩躺进去刚合适。要打三个,每打一次声音就像大炮发射一样,所以叫“三大炮”,吃起来香喷喷的,而且不粘牙。你还会深刻感受到“眼睛饿,肚子饱”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到达牌坊,小吃街就告一段落了,这里有精品中药铺以及各种手工艺品店,比如说好奇心强烈的小孩儿,就连大人也挪不开步子,巴不得多看一会儿。地方的特色玩具有:陀螺?响簧?铁环等,让中老年人感觉回到了童年。

第2篇:美丽的天津作文范文

1.得分点概述

综观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绝大多数都把“切题”“扣题”摆在了最前头。扣题写作可以说是中考作文的第一要务。作文评分标准中的相关表述,如天津将“切题”作为一、二类的首要标准。切合题意,你的文章才是合格的,才有可能跻身优秀之列。

中考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据此,阅卷老师给予各类作文不同等级的分数。

2.得分点策略

一是扣住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自己拟题,如果我们将独词式话题扩展成短语并以此作为写作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比如,以“感恩”为话题作文,有的同学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地围绕题目展开。

二是下笔扣题打一枪。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就此展开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描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中间。比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以参加“和谐”为主题的画展为内容,描述了“我”精心准备的三幅画:“婴儿哺乳图”、“泪眼蒙目龙图”、“夕阳搀扶图”。作者分别以三幅图作为小标题,着力描述了各图的内容。这样,保证文章始终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

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文章的结尾一定要扣回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比如有篇中考满分作文《母亲的眼神抱着我》结尾这样写:“母亲的眼神无时无刻不跟随在我身边,最容易被忽视,也最容易打动所有的人。她美得没有瑕疵,没有犹豫,只有一如既往的坚定。母亲的眼神之美,源于一颗爱我的心。美在身边,母亲的眼神抱着我。”这样一来,很自然地点明题意,也留给读者很大的品味空间。

3.失分会诊

第3篇:美丽的天津作文范文

关键词:议论文;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115-01

议论文是高中生使用人数最多、频率最高的一种文体,然而能将议论文写得规范而又符合其文体特征的却为数不多。原因之一,有不少学生在论证中不知如何对论据进行分析,错误地以为摆几个事例,引用几句名言就是论证,结果使得论据和论点如油水分离,毫无合力,因而论据也就没有了论证论点的力量。

议论文中的论据有事例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在使用论据之时,应该对论据作些分析,使之更好地证明论点。

就事例论据而言,对论据进行分析的具体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法是画龙点睛式。例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广为流传。在呼啸的汽车冲向学生的一刹那,她用纤弱却有力的身躯搭起一个安全的岗亭;“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感动千家万户,在铁片击中血肉之躯后的76秒,他以美到极致的动作完成了由凶险到平安的摆渡。人们仰望张丽莉,因为在这个“个人至上”的年代,她的奋臂挥手形象地诠释了师德的最高境界;人们钦敬吴斌,因为在这个道德与责任日渐稀薄的年代,他忍痛减速泊车的镜头是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最好说明。“最美”二字,是对他们的最高奖赏,更是对无疆大爱彻底回归的呼唤。(2012年天津卷高考优秀作文《草色遥看近却无》)

这段文字,先叙述了两个热点事例,然后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表达了作者对平民英雄的由衷赞美,这分析就是画龙点睛式。

其次是叙析交融式。例如:于是我更愿意成为那卑渺路旁鼓掌喝彩的无声一员,正因他更淡然,于是便更无私与自由。著名影星金?凯瑞的影片《一个头两个大》中有这样一个感人片段,在影片结束时所有群众演员的样貌与姓名皆一一得到展列,在惜时如金的好莱坞大片中整整占去了五分多钟的舞台。这便是对那些卑微而慷慨的尊敬与珍视吧!在主角无上光芒夺人心魄时,他们扮演的小人物在镜头吝啬的角落里作着锦上添花却是至关重要的添补,他们中有活泼的孩子,有美丽的少女,亦有白发如雪的老者,他们只是路人,而那份慷慨与无私的美丽却足以镶于奥斯卡金杯之巅。(2012年浙江卷高考优秀作文《卑渺角落里的慷慨》)

这段文字一边叙述一边进行分析,叙中有析,析在叙中。在叙析之中,自然表现出作者的认识和态度,属于叙析交融式。

第三是因果分析式。例如:若垫资支付的彩票中了5000元,相信很多人会把奖金还给彩民;若中了5万元,这个人数就会大大减少;50万500万呢?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在金钱面前,欲望将诚信压缩,将贪婪放大,从而衍生了可怕的诚信危机。(2011年全国大纲卷高考优秀作文《诚信之惑》)

这段文字在列举事例之后,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根源,发掘本质,从“5000元”到“500万元”,分析人性的欲望,诱惑越大,诚信就越危险,使内容逐步深化,这就是因果分析式。

此外,还有假设反推式。例如:尽其才而添之香。“诸葛孔明,神人也。”一句赞叹与三顾茅庐的坚持,刘备请出了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诸葛孔明。在一场场战斗中,他用智慧与计谋为刘备开拓出了能够三分天下的势力。而后,他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种种佳话随时间而流转于世人之口,每有听到他的佳话时亦感慨是尽其才而添之芳香四溢。如果他没有出世还在草庐的话,最终也只是好为《梁父吟》的隐者,何谈那些流传于世的佳话。(2010年安徽卷高考优秀作文《尽其才而添之香》)

这段文字先概述事例,然后,用假设从反面推理的方法谈看法,进行分析,这是假设反推式。

这种方法,在我们所学课文中也有运用。如苏洵的《六国论》,在分析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后,接着,用假设从反面进行推理分析:“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以上这几种方法,同学们没有必要死记硬背。倘若能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做一个有心人,多品味、多练习,未尝不能熟练运用。

议论文中的分析,不光是指对事例论据的分析,也包括对道理论据的分析,例如: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形形的打击。在不幸的重压下,天才、信徒和能人的心中,有着一股强大的毅力,促使他们顽强地与不幸进行斗争,从而最终取得胜利,获得幸福。而弱者,由于缺乏这种毅力,才会被压下万丈深渊而无法脱身,因此,当你遇到困难,不要退缩,用你的毅力去顶住它!当它向你认输,你的毅力也就更加坚强了。

这段文字,第一句是巴尔扎克的名言,接下来的是对这句名言的分析议论。

又如:罗丹的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人皆知之,其实,古语中也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警世之句。试想,倘若千里马未能遇上伯乐,恐怕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辱没于奴隶人之手,默默无闻,郁郁而终了。(2010年福建卷高考优秀作文《千里之行,始于伯乐》)

第4篇:美丽的天津作文范文

  过年春节节日作文1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过年春节节日作文2

  新的一年,我多了一份紧迫。

  时光飞逝,初三在向我一点点逼近,时间已不在充裕,心灵也不在放鬆。在这新年来临之际,我又多了一份紧迫。

  看!这是万人爭过独木桥的时刻,稍不留心,就会有被挤下的危险,每一个不甘於落后的人都拚命的学,用心的学,许多过去放纵自己的同学也改变了自己,加入到用心学的行列,只有几个顽固派分子依旧我行我素。趋於如此之形式,我也惟恐前者弃,后者追。在大家都忙奔时,我也不得不多了一份紧迫,少了一份自由。

  忍!在这个时刻,我必须同他人一样,尽心儘力全身心投入学习,付出汗水。以求贏得中考,贏得胜利。没有付出焉能有收穫,只怕到时悔之晚矣。不仅为不忍一时而悲,更要面对老师的批评,父母的指责,还有同学的取笑在这无形的重压之下,我得忍,忍住了去勇敢面对。於是乎——便多了一份紧迫,少了一份快乐。

  冲!在这个竞爭的时刻,有竞爭,才有进步。当今社会竞爭激烈,学习生涯更亦如此,或许今天你在前,明天就他在前,正是风水轮流转,排名轮流坐。刚上初中时,大家在一起还比物,比穿,比吃。而如今却掀起一股比分热潮,谁的分数高,谁就好象是神,人人羡慕而聚之,谁的分数低,谁就会遭人冷眼相待。而好强之心人皆有之,我也想做神,受人敬仰。为此,心甘情愿向前冲,也就多了一份紧迫。

  慢慢地,我们已由玩耍的孩童成长为未来的栋樑,玩之风渐渐被学习的浪潮所淹没。虽然每天都过着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一天又一天地重复着简单而又枯燥乏味的生活:早起,上学,听课,放学,做作业,入睡周而復始的轮迴。但在知识的海洋,我又找到了遨游的乐趣,为了更好的明天,我只有放弃暂时的快乐,去拼搏,去努力。

  新的一年,我多了一份紧迫,也少了一分自由,但我並不为此抱怨,因为我知道,此时的苦是美好未来的垫脚石,乐在其后才是长远的。正所谓其必曰:先多他人之苦而苦,后多他人之乐而乐。所以我感谢这份紧迫!

  过年春节节日作文3

  正当我们玩得高兴的时候,只听外婆那洪亮的“女高音”喊道:“凡凡,快来包馄饨啦!”我连忙向徐姐姐道别,去包馄饨了。

第5篇:美丽的天津作文范文

关键词:旅游;休闲;绿色;人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和休闲所占的比重会不断提高,华阴市提出要着力打造“中国西部旅游休闲之都”。就是要把华阴推向一个更高层次发展境地。本文就如何更好更快地打造“休闲之都”,做一些初浅探索与思考。

一、“旅游休闲之都”要突显一个“景”字。

华阴不仅有华山,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华阴有山无水,山上扩容有限;山下景点说起来很多,看起来很少。我们应当转变思路,在山下旅游资源开发上作文章,在围绕华山旅游配套上作文章。近年来,华阴的旅游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华阴除了山上景点丰富外,山下却没有多少,虽有景点,许多未开发。因而,提出应改过去“山上扩容,山下留客”为“山下造景,山下留客”。因为,山下造景可以,山上扩容却不那么容易,弄不好还会破坏景观。因而应当在山下造景上下功夫。加之索道和西潼高速的建成,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应当设法让游客在山下停留的时间加长,才能达到刺激消费,增加收入,繁荣地方经济之目的。依山傍水,是一个地方风景优雅的基础和前提。建议修建“太华湖”(修建城河公园就很好)。既能蓄水,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为华山脚下增添新景,又是一个防汛保安工程。从长远看,湖水还能与地下水形成水资源循环使用。风景有自然的,也有人造的,深圳有“锦绣中华”,云南有“世界园艺博览会”,“东都洛阳”有“牡丹花会”,我们华阴也可以搞“月季花会”。“华山花卉生态示范园”。在扩大华山旅游外延上下功夫。

二、旅游休闲之都要突出一个“绿”字。

首先,吃要“绿色”的。一定要倡导健康饮食,生态饮食,发展地方特色小吃。因此,我们既要让游客吃得可心、惬意,又要让游客吃得安全放心。这就给我们的宾馆、饭店等餐饮业提出了严格要求。

其次,住要“绿色”的。现在,人们旅居的环境,并非一定要硬件上多么高档。比如,宾馆饭店的客房里摆一些高档、名贵的花卉,既能令人赏心悦目,又能净化空气。三是行要“绿色”的。华阴作为古城西安的“后花园”、作为“中原入陕第一市”要有绿色,作为旅游休闲之都更要有绿色。华阴人多地少,但非耕地面积确实不少,植树造林即能产生经济效益,更重要的还有生态效益、旅游效益、环境效益。

 

三,旅游休闲之都要杜绝一个“污”字。

由于受到传统经济增长观的影响,旅游活动从总体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粗放的发展模式,导致景观质量下降、生态退化等不可持续现象。华阴完全可以称得上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旅游城市。招商引资,扩大开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千万不能再搞什么“污染大户”

了,污染小户也不能有。作为“旅游休闲之都”,就更应该倍加关注,倍加重视。

四、旅游休闲之都要挖掘一个“文”字。

大家熟知的一部《少林寺》电影,把嵩山的旅游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一首比阿乌演唱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成了云南风光的代名词、代表作。我们华山的“华岳仙掌”、“下棋亭”、“华山雄姿”,到底哪一个能成为世人心目的“主景”或华山的代表?原因就在于缺乏大手笔、高层次和名人、名剧、名片的宣传推介,甚至连一张像样的“碟片”也没有。

近年来,“陕西华阴老腔艺术团”在北京走红之后,来华阴的游客想要欣赏华阴老腔,却是不容易的。

华山脚下有很多历史典故、人文景观,但是缺乏挖掘与整合。西岳庙内的“天下第一碑”,若没有人讲解,谁能知晓;杨震的“垂廉四知”,连一块碑文也没有,只有一个很不象景的画像,杨氏的“清白传家”在当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浪潮中,只有市纪委不久前才办了一个“四知”网站。“一柏一石一眼井”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人文景观,现在却水枯了,柏死了,石飞了。因此华阴厚重的历史人文辉煌,亟待开发。

建设“中国西部旅游休闲之都”,是需要通过长期努力的。但是,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域发展的思路不动摇,一个新兴的充满希望的魅力华阴——“中国西部旅游休闲之都”,必将走上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第6篇:美丽的天津作文范文

   消防日征文主题作文1

   火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很多时候,它都像一个美丽的天使,无私地给人们带来必不可少的光明和温暖;火有时也是一个恶魔,毫无顾虑的吞噬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和人类宝贵的财产……

   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确,在20xx年3月30日下午5时,我从新闻中看到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当时那里燃烧着熊熊烈火,消防员们知道以后,在冒着黑黑的浓烟的原始森林展开扑救,看着火越来越小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扑火行动中,受风力和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瞬间行成巨大的火球,在现场的消防员紧急避险,可惜,还是有27名森林消防员和3名扑火人员不幸牺牲……听了这些,我心里难过极了,同时,也衷心地为他们对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致敬。

   是的,消防安全人人都知道,但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注意到它的人却十分少。近年来,棉花厂火灾,森林大火,还有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小火灾,时有发生。也让我们明白:生活之中的一点小小的火星,也许一不小心就会酿成火灾。所以,作为小学生,我们必须得掌握一些消防知识,如:点燃了的蚊香、蜡烛应该放在专用架台上,不能靠近窗帘、蚊帐等易燃物品;不能乱拉、乱搭电线,随意拆卸电器,用完电器要马上拨掉插头;发现燃气泄漏时,要关紧阀门,打开门窗,不触碰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打雷下雨时,不能躲在树下;不随身携带打火机、火柴等火种。

   为了给消防员减轻负担,作为小学生,我们要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更要掌握火灾发生后一些自救的方法,预防火灾的发生,让我们一起记住火场逃生决:

   逃生预演,临危不乱;熟悉环境,暗记出口;扑灭小火,惠及他人;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总之,消防安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不注重消防安全的话,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但是如果多了解一些消防安全知识,平时多注意防火,许多悲剧就可以避免了。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更加关注消防知识,自觉承担防火工作的责任和义务,远离火灾,让你、让我和他,甚至整个社会环境更安全,让我们大家一起做一个消防意识极高的小公民吧!

   消防日征文主题作文2

   “消防安全”人人都明白。虽然明白,但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注意到它的人,却十分少。近年来,棉花厂火灾,森林大火,还有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小火灾,时有发生。我就亲身经历过一件。

   秋日的一个晚上,皓月当空,万里无云。在这个好天气里,伙伴邀我去放孔明灯。来到广场一看,哟,有这么多的人都在放孔明灯呀!我们也兴奋地选了一块空地,点起灯芯。孔明灯慢慢地涨了起来,“呼”一声,孔明灯摇摇晃晃地飞了上去。还没飞多远,一阵风吹过,孔明灯就像一个喝醉酒的人,跌跌撞撞地坠落在路边的花圃里。破损的灯立刻燃起了熊熊大火。风很大,风助火势,火很快烧到了小草上,把小草烧得“咝咝”作响。我们慌乱起来。

   有的伙伴惊窜逃跑,有的伙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有的奔去喊大人——剩下几个胆大的,有的用石头砸,有的用脚踩,个个忙得满头大汗。在伙伴们的努力下,“火恶魔”最后低下了头,火熄灭了!

   “真危险呀!”我感慨万千,“想不到一只小小的孔明灯,就能惹出大祸来。”看来,我们只有在生活中,处处留意,才能有效地预防火灾。让杯具不再重演!

   消防日征文主题作文3    消防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如果不能正确的了解有关消防知识,后果将不堪设想。近几年来,学校成为了火灾的多发地点,玩火的学生越来越多。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20_年11月24日凌晨,位于莫斯科城区西南部的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6号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1名外国留学生死亡,近200人受伤。其中有中国留学生 46 人烧伤, 11 人死亡。有几个中国学生就是在火灾时想乘电梯下楼逃生,结果被困在内活活呛死。在火灾时是不能使用电梯的。如果在入口处有这样的显著标志,他们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一死呢。在发达国家都见到有这样的标志的。该校代校长比利宾27日宣布对火灾事故“负有个人责任引咎辞职”。后来得知失火原因是电线短路。

   这可真是血的教训啊。要知道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能再有来世。

   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不能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这无情的火。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有所了解,要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走投无路了。当你处于陌生的环境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2.当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应充分利用周围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或置他人于不顾而只顾自己“开溜”,或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3.突然面对浓烟和烈火,一定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4.在火场中,生命贵于金钱。身处险境,逃生为重,必须争分夺秒,切记不可贪财。

   5.在撤离火灾现场时,当浓烟滚滚、视线不清、呛得你喘不过气来时,不要站立行走,应该迅速地爬在地面上或蹲着,以便寻找逃生之路。

   我们时刻要记住:不玩火才是远离火灾最好的方法!

   消防日征文主题作文4

   消防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如果不能正确的了解有关消防知识,后果将不堪设想。近几年来,学校成为了火灾的多发地点,玩火的学生越来越多。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20**年11月24日凌晨,位于莫斯科城区西南部的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6号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1名外国留学生死亡,近200人受伤。其中有中国留学生46人烧伤,11人死亡。有几个中国学生就是在火灾时想乘电梯下楼逃生,结果被困在内活活呛死。在火灾时是不能使用电梯的。如果在入口处有这样的显着标志,他们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一死呢。在发达国家都见到有这样的标志的。该校代校长比利宾27日宣布对火灾事故负有个人责任引咎辞职。后来得知失火原因是电线短路。

   这可真是血的教训啊。要知道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能再有来世。

   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不能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这无情的火。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有所了解,要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走投无路了。当你处于陌生的环境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2.当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应充分利用周围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或置他人于不顾而只顾自己开溜,或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3.突然面对浓烟和烈火,一定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4.在火场中,生命贵于金钱。身处险境,逃生为重,必须争分夺秒,切记不可贪财。

   5.在撤离火灾现场时,当浓烟滚滚、视线不清、呛得你喘不过气来时,不要站立行走,应该迅速地爬在地面上或蹲着,以便寻找逃生之路。

   我们时刻要记住:不玩火才是远离火灾最好的方法!消防安全征文1

   “消防”这个词对生活中的人们而言是不陌生的。其早期的意思是“扑灭火灾”,现代意义却是“消除危险”和“防止灾难”。

   “火”是人类不可缺的伙伴,人类从很早就懂得利用其优点。它带给我们熟食、温暖、以及黑暗中的光明,它是那样的美丽可爱,但它也是无情的。在不明就里,不知天高地厚的无知岁月里,记得一次过年吃火锅,看见锅底燃烧着的火焰,仿佛一个跳动着的精灵,又像一个调皮的娃娃,在不停的跳舞,嬉戏。但它又是那样中规中矩,不越雷池一步。

   这时我的好奇心又上来了,心里盘算着:“要是拿一根木棍放在上面,看看它着火时是什么样子”。心动不如行动,随即便找来一根小木棍放在火上烤着,不一会儿木棍上的皮逐渐开裂了,发出滋滋的声音,又过了一会儿,木棍上升起一簇火苗。我高兴极了,急忙盯着小火苗,眼睛一点儿也不敢眨一下,忽然起了一阵风,火一下子大了起来,飞快的吞噬着木棍。我吓了一大跳,忙把木棍丢在了地上,又冲上去狠狠地踩了几脚,这场危机才算是平息了下来。再回头望着锅底下那可爱的“小精灵”,不禁打了个寒战。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火”虽然是温顺可爱的,但让它肆意妄为,它就会带给我们无尽的灾难。全世界每年因火灾夺去的生命就有大约七万人。中国每年发生的火灾也有四万多起,且有两千多人丧生火海。最有名的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光消防官兵牺牲的就达一百一十人之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六十八亿元。可见“消防”是多么的重要,它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第7篇:美丽的天津作文范文

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词语之一,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从饮食的角度看,比如“美味”“美酒”;从物的角度看,比如“美景”“美轮美奂”;从人的角度看,比如“美人”“美容”;从事的角度看,比如“美梦”“美名”;从精神的角度看,比如“美德”“心灵美”等。可以说,我们接触到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从美的角度去观察和感受。说到底,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叫美的东西,美首先是我们感受世界的一种方式,当我们以一种审美的心态面对周围的事物时,便有了自然美、风尚美、心灵美等范畴。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体会和感受。而在高考作文中,很多试题也都为我们从美的角度进行写作提供了空间。比如,2009年江苏卷“品味时尚”,材料中提到“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好与坏、雅与俗、美与丑,各种观点交错杂陈”,这就考查了我们对美的认识。2010年山东卷的材料中写道:“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这就从辩证思考的层面,对我们理解美、理解人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像2010年天津卷“我生活的世界”,江苏卷“绿色生活”等题目,我们都可以从美的角度来提炼主题。

对话

生命中至高无上的美

――对话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冠燕博士

苏鲁(以下简写为苏):李博士,您好!欢迎您参与我们的栏目。这一期的主题是“美”,但“美”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提到这个话题时,您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李冠燕(以下简写为李):说到美,第一个感觉便是美过于短暂、极易流失。当你刚刚欣然于“花落水流红”的惊艳时,转瞬却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轻叹,心头只剩“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怅惘,如一抹燃香后的青烟久久萦绕,余味还给人不死的希望。大抵世间事物越美好的,我们越觉可贵而愿惜取的,便越怕它会长了翅膀飞走,可它却偏偏脚底抹了油样地会开溜,越叫人难以把握。就像俗语里讲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何不是因那灵霄殿里的欢乐如滚滚江流?

苏:能否谈一谈您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在您的生活经历中,有过哪些强烈的美的触动?

李:多年来,我总记得几米的一幅漫画:画面上是一个小女孩,好像在讲她聚会归来,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块美味的蛋糕(也或者一件精美易碎的工艺品),翻过高山、穿越河流,历尽艰难地向家走去。然而在到家之前,它还是不知怎地摔在了地上――精心守护的美消散了,仿佛小美人鱼化成了海上的泡沫(《海的女儿》应是记忆中第一个让我有触感的凄美故事,它第一次让我真实地为美疼痛了)。也许“黄昏”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对“美”的一个生动直观的阐释:华美而无上,在它们生命的尽头莫测幻化,烈焰高歌而遍布忧伤,无比短暂,无比苍茫。

苏:在您看来,什么是美,或者说怎样才能称之为美?

李: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虽然美是人类的普遍情怀、共同向往,但美的标准却又极富个性,完全是以个人感觉为依据的,不以学识、意志、声名等任何事物为转移。没有任何人能影响到他人对美的判断,甚至你很难去划定美与丑的绝对界限。美是无法、无常的精灵。有人迷恋“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地到阶前去看秋海棠”的病才子;有人眷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那“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有人欣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爽,怀着“散发弄扁舟”或“入名山游”的不羁……好像是宝石的不同切面,美有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却都是最绚目的色彩。不管是忧郁、惆怅的,还是洒脱、放逸的,无论是单纯和谐、典雅诗性的优美感,还是壮烈深沉、带有悲剧色彩的崇高美感,美都以自己最朴素的面目,径直走进你心间,自然地给人心灵的最纯净的荡涤,最温柔的抚慰和最敏锐的震动。

苏:您觉得自己美吗?

李:呵呵,每个生命都是美丽的。其中包括你所畏惧的凶猛动物,也包括一株细小的绿草,既有你本不屑一顾的凡俗之人,也不排除对立难容的敌视者。因为上苍赋予生物平等呼吸的权利,它的存在就为这自然之中的天籁增添了一份独一无二的气息。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看,也许他们也是同样重要而精彩的。我们可做的,只有心无小我,放开胸怀,自由呼吸。但同时不要忘记自身的美,无论你心若幽谷抑或势如青山,气如淡菊还是灿若桃花,记得让自我的存在成为这世界一道别样动人的景致。

苏:如果为“美”这个词找一些相关词,您会列出哪些?

李:让我想的话,首先会是“年华”“爱情”“流水”这些词,它们都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美丽字眼。先生也曾提出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具体含义就不在此赘述了。诗歌是美的,绘画是美的,音乐是美的,从我个人所学专业的角度看来,线条是美的,色彩、水墨、气韵更是美的。美的事物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正如自由的空气一般,让生命新鲜舒展。美是一种富有的情愫,怀有美的心灵、发现美的眼睛是可贵的。但我们不仅应该能够欣赏美,更当努力去创造美。“创造――这是痛苦的最大底解除,生命的轻舒”(尼采语),处于创造状态或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是幸运的,他们最易触及人类内心的真实,抒发自我纯真的情感,迸发出激越的热情。生命处在本真的状态中,最能够生成惊人华丽的色彩。

苏:您觉得,美在人的生命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李:个人所感,美在生命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真善美三者乃人皆所向,而又以美最直指人心,是最高形态。莱辛曾说:“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如果和美不相容,就需让路给美;如果和美相容,也至少需服从美。”而人作为自然界最优美的造型艺术,自然更以美为最高准则。美是无法的,它打破了一切庸俗的准则。而美与爱在多少成分上是相通的,本质相近的,又是难以言喻的。爱同样是人生最重要的命题。人生的意义应当说是在路上,在感知美、追求美的路上,终点就是心中所怀之爱。

苏:那么,从美和爱的角度,您对高中生朋友有何建议?

李:青年学生可以说拥有最美好的年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每一张朴素的年轻的面孔都是极美的。中学时代的青年也许会第一次遭遇最热烈而无助的爱恋,蹦出最紧张的心跳,发出最羞涩的微笑,却将最纯净的情怀、最美好的期许停在心间,在以后的日子中磨成一颗闪耀的水晶。年华美好,故一切都是最动人的。所需的,仅是知其贵而贵其贵,时光会流逝,未来却是要承担的。

主笔

自我与世界之间的桥梁

――关于美的言说

苏鲁

大家都很熟悉,也经常会引用到作文中的一个典故,就是陶渊明退隐于山水。如果说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还只是寄情于山水,那么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称得上忘情于山水了。所谓寄情,强调的是“情”,是借助山水将个人或激昂、或惆怅的情感表达出来。尽管“相看两不厌”,但人与山水仍各是各的,二者之间是存有距离的;而忘情,则是全身心地融合到山水之中,成为山水的一部分,感觉不到个人与山水之间的隔阂。在我看来,后者是一种更纯粹的美的体验,而最突出的代表恐怕要算“庄周梦蝶”了,自我与世界消融为一体,是为逍遥于天地间的大美。

在快节奏的当代生活中,不要说忘情,就连寄情人们也已经很难做到。在各种旅游景点,照相机已经成为绝对的主角,人的情感、内心反而退居其后。一年到头难得歇息片刻的人们,倍加珍惜出去旅游的机会,所以要将各种景色记录下来,以备以后慢慢欣赏。实际上,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照片最终成了“到此一游”的见证,只是偶尔被拿出来向他人演示一番,随后就永远地休眠在电脑中的某个文件夹里了。这也无形之中反映出,科技的发达对人的异化和伤害,它并没有使得人与世界的关系更为亲密,反而在其间增加了更多的阻障。

从字面来看,曰“羊大为美”,这是一种素朴的、功利性的认识,却也道出了美的最基本的意义,也就是它涉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和平衡。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美就是和谐。”什么是和谐呢?也就是让对立的相融,让分裂的弥合,让匮乏的充盈。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先是表达出“我的饥饿”“我的疼痛”,然后建构起“我的家人”“我的伙伴”,再后则辨析出“我的价值”“我的精神”,由生理至精神、由外而内地确证了自我。当孕育出健全的自我,我们才能在整个世界面前,成为享有尊严的、自身担当的发问者和行动者。然而,伴随着自我意识的成熟,我们也强化了一种“对象化”的思维。周围的一切人、物和事,首先以被审视和思索的对象的面目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追问他们何以可能,他们之于我们生命的意义等等。这种思维,使得自我与世界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清晰,也使两者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并最终在他们之间挖掘了一条鸿沟。也正因此,那些拥有强大自我的人往往也是最为孤独的人,他们以一己之力面对着庞大的、未知的生存世界,比如画家梵・高,比如诗人海子。

忘情,不仅仅是面对山水,更是面对生存世界时,主动地消融自我从而让生命之流汇入更广博的周遭世界。而我们所有美的体验,究其根本,无不是在自我与世界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因此,美的体验和追求是一种更高级的生存方式,它使人超越自我的局限,为生存的意义奠定更深厚的根基,提供更丰富的可能。

商榷

精神之美:客观世界的思维投影

山西大学硕士王继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如是说。在老子的世界里,美的存在以恶的存在为前提,善的存在以不善的存在为前提。但是老子的继承者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在庄子的世界里,美是客观存在的,她不以任何存在为前提,无论世事沧桑,她只是在那里静静伫立,不言不语,等待着甚至不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这种貌似悖论的一脉相承的“道家”美学,却为我们揭示了美的本质:美是客观世界投影在我们思维世界中的感觉,是以主观的思维为锋芒的。

第8篇:美丽的天津作文范文

关于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的思考

继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远投香港科技大学这一爆炸性新闻之后,2006年又有香港8所院校从大陆招收优秀高中毕业生共计1300多人,再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相关链接】

优秀生弃北大、清华奔港

据《广州日报》7月3日报道,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远投香港科技大学,引发“北大、清华顶尖生源流失”的讨论。2006年伊始,众多网民在网上撰文说“香港大学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大学”,原因是香港大学频频从内地大学挖走优秀师资,并以丰厚的奖学金吸引着众多考生的眼球。而最近中国博客掀起的“中国科技大讨论”,众多人则将矛头指向了北大、清华的教学制度,很多人更是担心它们作为中国一流大学的地位不保,或者与一流大学名不副实。

成都女孩李卿曦是今年第一位高考新闻人物。据说她高考还没发榜就手握5所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了网罗她,香港科技大学抛出了39万港元的全额奖学金。

另一方面,香港名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对考生也有很大吸引力。5月25日,香港著名高校之一的香港大学的“2005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该校99%的毕业生就业或升学,平均月薪1.4万多港元,最高月薪达7.4万多港元,该校2006年应届毕业生已知的聘书多来自国际投资银行、管理顾问公司及跨国企业。

有人认为,香港高校的强悍出击,瓦解了中国近30年的高考路线图。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北大、清华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就如同很难逾越的火焰山;现在中国的内地学生,可以先采取在香港念本科,然后再到哈佛等念研究生的方式,来实现就读一流大学的梦想,这很可能将北大、清华抛到一个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我们为何选择港校

近日,一位名为“高考生的家长”的网友在网上讲述了去年的一段经历。

去年,他的儿子高考。他先后向内地几所名校和香港中文大学发去一封一模一样的电子邮件,询问学校在高考前是否发放了优先录取的推荐表等相关情况。第二天,香港中文大学就回信了,言辞间非常尊敬,仔细解释该校没有发放任何推荐表的情况,并说明了该校在内地的招生办法和专业,还附上了学校入学处的相关联系电话、传真,表示随时欢迎咨询。4天后,内地一所名校也回了信,只有一句话:“我校仅向少数学校发一张推荐表,多数考生都没有表。”回信没有抬头,没有署名,连一句客套话都没有。而另外两所学校则完全没有回应。

他说:“我相信,香港中文大学不过是按做好的公文格式回信罢了,但我也知道,内地大学也有电脑,也同样可以做一个客气的格式,只不过办公室的职员不屑对学生家长这样客气。文与野,礼与蛮,高下立见,心中的天平顿时倾斜。”

他最后为孩子选择了香港中文大学。此后,儿子的求学经历更让他感慨:“有一门课的教师用广东话上课,儿子听得很吃力。香港同学对他说,你可以去抱怨,这是你的权利。校内国际交换生的名额公布,选择程序事先挂在网上,随时可以查询。所有竞选学生要经过英语面试,并按一定比例加上学科平均成绩,就像高考一样,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列,填志愿,等等。儿子这次没被选上,但他认为一切公开公正,没什么可抱怨的。我以为,这才是香港和内地大学最大的不同。”

(摘自7月9日《广州日报》)

【教育反思】

越来越多的考生与家长开始倾向于香港高校,这无疑为内地高校注入了一针清心剂。让我们静下心来,重新关照清华、北大这些国内一流名校,审视其光环背后与香港高校乃至世界名校之间的差距:小至一个寄给普通百姓的电子邮件,大至在全球化竞争中所彰显的实力,以及国际高校之间的交流能力;近至学生在高校中所接受的迥然有别的民主思想氛围、公平竞争机制等办学理念,远至学生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前景……高低自现,妍媸自别。没有比较就不能发现不足,没有竞争就必然会故步自封,清华、北大的边缘化问题只是初见端倪,但这对我们高校今后的建设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相关链接】

香港科大招生面试

不要介绍获奖情况

黄琛生7月26日在《羊城晚报》撰文说,香港科大最近在国内招生的面试现场,用英语提出了4个问题,第一题就是让考生作自我介绍,还特别声明“不要介绍获奖情况”,而“讲一些班级里有趣的故事”。

“不要介绍获奖情况”,在内地无法想象。评奖似乎成了晋升的金科玉律,许多人也因此千方百计去“捞”一份奖。于是,国家、省、市、本单位的,林林总总一大堆。然而,某些学校设的奖多得数不过来,而教育质量却相当一般。

从面试话题看

香港大学关注社会、道德情商

《潇湘晨报》7月12日刊登耿银平的文章说,《新快报》7月11日报道了香港大学面试部分讨论话题:1.老人越来越多,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什么影响?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2.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的利与弊?3.对婚前同居有何看法?4.如果给你300亿,你如何改进中国状况?5.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创建了微软,你认为中途退学对个人的成功好不好?6.有没有必要在上海建迪士尼乐园?7.在公共场合吸烟应不应该被罚款?8.为什么中国电影不如好莱坞的?9.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你认为国际人才的要求是什么?10.如果你跟见面,你会跟他讲什么?

文章说,笔者为这些问题背后富含的教育思想而感到欣慰。正如担当考官的香港大学金融学助理教授刘俏所说:“我们从来不在乎答案的正确与否,而在乎学生如何表达他的答案。”在表达中,学生个人的基本素质、社会责任感以及公民道德见解得到了自然体现。

据悉,去年,香港有些大学曾拒绝了有些地方的“高考状元”,认为状元是分数方面的成功者,不一定是社会素质和道德素质方面的优秀者。香港大学关注学生“社会情商”和“道德情商”的多元化、立体化教育思想,值得内地大学借鉴。

【教育反思】

正当大陆方面为中、高考加分舞弊造假事件大伤脑筋的时候,香港科技大学在国内的招生却根本不看什么“获奖情况”,而看重面试过程。即使你是 “高考状元”,你的“社会素质和道德素质”不合格也枉然。这种对学生多元化、主体化的极度关注,怎能不引发我们的反思。近些年来,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们近乎疯狂地追求升学率,教师、学生唯分是求,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教育、思想构建、灵魂塑造。殊不知,一个人即使文化成绩再高,人文修养缺失,道德水准滑坡,也不能真正算得上人才。一味地追求分数,必将使我们离教育的本质越来越远。

对高考试题的思考

当今中国,高考决定着孩子人生舞台的宽度,人生坐标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一个孩子高考失败,就等于“输在起跑线上”,相反,如果一个孩子赢得高考就会缩短奋斗的历程,加大成功的概率,拥有成功的可能。一张考卷定乾坤,考卷无疑成了试金石、敲门砖,关乎孩子的前程命运。那么我们该如何审视今天的高考试题呢?

【相关链接】

曾经有过的好事

参加清华留美生资格考试,第一场国文,作文题目是“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老兄一时兴起,在考场上考证起“规”和“矩”的起源来,将一个带有道德性的论述题,做成了考据文章。如果碰上按规矩办的考官,定会判他跑题,就算开恩不给零分,成绩也好不了。可是,奇迹出现了,那场考试的判卷人恰巧是位跟有同好的“考据癖”,阅卷之后大喜过望,提笔给了100分。考虑到另外几门考得很水,而且录取的名次也很靠后,所以说,实际上是这篇跑题作文,把先生送到了美国。如果去不了美国,自然就不可能变成的主将,谈不出杜威的试验主义,什么《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尝试集》以及红学研究、《水经注》研究,等等,就都没了,那么以后“现代孔子”的称号也许就得给别人了。

钱穆的运气没有那么好,不仅没有机会出去留洋镀金,甚至连国内大学的门也没进,只在几个中学做做孩子王。不过,在钱穆写的几本书出版后,好事情也来了。没有大学文凭的他,居然进了燕京大学做教授。不懂洋文的他,在这个洋文天下的教会大学,居然还挑三拣四,批评学校的S楼和M楼之类不够中国化。结果呢?学校当局还真就改了,S楼变斯楼,M楼变穆楼。之后钱穆如日中天,成了大牌教授,先后在清华、北大、西南联大等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任教。

钱穆和的好事,都属于曾经有过的好事,基本上无法复制了。

(摘自《历史的底稿》作者张鸣

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

【教育反思】

看了此文我们会想:如果先生这篇作文出现在今天的考卷上,他将面临何种命运?上个世纪初期中国教育所体现出的包容与气度,反而使得21世纪的我们赧颜。细细想来,一张考卷岂能考查出孩子的全部语文素养,一张考卷也实难承载对一个孩子的终身“仲裁”……想到这里我们不禁胆战心惊。

为了更加准确地衡量出人才水平,选拔出优秀人才,做到“野无余贤”,我们是不是应将考试途径的唯一变为多元,将考试标准的统一变为多样,从而真正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公平的评价,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

【相关链接】

每年高考之后,对于语文试卷的多种评价就接踵而来,有的推崇备至,有的指责痛斥,有不虞之誉,亦有求全之毁,大家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我们不妨放开眼界,将我们的考题置于更为广阔的时空之中进行对比。

读高考作文题有感

慕毅飞

今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的作文题,6个话题作文,2个材料作文,9个命题作文,只有关于国民阅读(全国卷Ⅱ)和保留北京文化特色(北京卷)两个题目,算是事关国计民生,其余15个题目堪称“无一忧民字”。且不说“戈多来了”(福建卷)、“生有所息与生无所息”(浙江卷)、“带‘三’词语的联想与感悟”(湖北卷)之类的话题,仍然是让人脚不落地的玄题;就是“乌鸦抓羊”(全国卷Ⅰ)、“雨燕减肥”(江西卷)、“愿景”(天津卷)、“问”(四川卷)、“读”(安徽卷)之类的命题,也足以云里雾里漫天落笔。国计民生那么多让苍生忧心的事,何以就上不了考生的笔端?

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文章也造就什么样的人。让学生关注一下苍生,于国于民都是好事。所谓“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是值得作文命题参酌的道理。

(摘自2006年6月《联谊报》)

当年清华北大的考题

对于现今的全国统一语文高考标准化试题,近几年人们的质疑已经够多了。那么,20世纪上半叶,五四以后的大学招生国文考试又是怎样的呢?

请看1936年国立北京大学入学试验国文题:

(一)作文

1.叙述你平日作文所感到的困难,并推寻困难的由来。

2.你从读书以来,对于学问的兴趣经过几次转变?试说明其经过及原因。

注意:两题选作一题;作白话文,不限字数;自己分段,每段第一行低两格写;自己加标点符号。

甚至还有比这更简单的。如1922年的试题:

1.饶危蹊悬度许

以上四词,试解其意义。

2.作文题

试述以来青年所得之教训

而“国立北大、清华、南开1946年度联合招生试题”则更是简单得“不像样”!请看那年的国文试题:

(一)作文(文言语体不拘,但须分段,并须加标点)题目:学校与社会

(二)解释下列成语的意义

1.指日可待2.变本加厉3.隔岸观火4.息息相关

当年这只有一页纸的试题,与今天长达整整15页,题型五花八门,总字数多达万余字的标准化全国统一语文高考试题,究竟哪一种更接近中国语文的本质?更有利于中国学生学好自己的母语?

(摘自《文学故事报》第30期作者史真)

匠心独具的台湾国文试题

王丽在6月21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披露,我曾经辗转找来了几套台湾的国文卷子细细琢磨。

这一琢磨,便看出一点儿门道来――人家玩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请看“台湾2001年大学联考国文科试题”选择题部分之第9题:

9.“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4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笔者一看这道题便忍不住发笑――设计得太巧妙了,堪称机心独具!一时间,笔者脑海里甚至浮现出考场上那些本来面色凝重的考生们读到这道题时脸上美丽的笑容。编制者将古与今巧妙地对接在一起,融会贯通,造成一种反讽的戏剧效果,令考生在解颐之余体会到解题的乐趣,也令笔者开了眼界――原来标准化考试竟可以玩出这种效果。如果说这是文字游戏,也是相当高级的游戏了。当然,这道题答案是“D”。

另外,如第13题:

13.罗董事长的3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70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3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

(甲)大启而宇 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 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 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70大寿者。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70大寿者。C.甲送过70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D.甲送过70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答案是“A”。

笔者看了2002年、2003年、2005年三套联考国文试卷,像这样有趣的题目比比皆是。

纵观几套国文试卷,看得出来,编制者处处扣紧“国文”两字,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绚烂多彩以试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忠实地贯彻了课程标准的要义。凡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戏曲歌谣,成语对联,以及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均被编制者搜入“囊”中。而且,古今上下,信手拈来,相互佐证,彼此融通。整套试卷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字、文学、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

而在这些表面的背后,笔者能够感觉到:编题者的出发点在于通过考试来发掘、发现学生潜在的国文素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并使他们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增加对母语的感情。

(王宝梅摘编)

【教育反思】

与上世纪五四以后清华、北大的试卷相比,21世纪的试卷所缺失的居然是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不切实际的空谈和玄而又玄的所谓思辨。标准化的试卷看似科学却以丧失孩子对语文的兴趣为沉重代价,庞大的信息量看似丰富却剥夺了孩子独出心裁的思考,花样百出的题型看似新颖却湮没了语文的特质。庄子云:“大道至简。”有时候最简单的才是最丰富、最真实的。

宝岛台湾的高考试题虽形式接近大陆,但它最大可能地凸现文化含量,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在历经战火千疮百孔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大门上高悬着这样的标语:只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是啊!文化是民族的根,只有将文化的血脉延续下去,并能不断地丰富完善,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孩子发展空间的思考

美国首法官沃伦说:“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找自己的幸福,教育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表面看来这一说法似乎正好与我们长期以来奉行的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的目标截然相反,但细细想来,这一认识其实更加富有人文关怀,更加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讲,这更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其实,社会上每个成年人都有义务为孩子提供合乎他们发展的空间,为他们搭建起能够自由施展才华的舞台。

【相关链接】

二月河说“挨老师骂”

据《中国教育报》7月20日报道,作家二月河小时候调皮顽劣。他不爱学习,小学时留级,初中又留了一级。到了高中阶段,他逐渐对课外读物有了兴趣,可老师教的数理化课,他学得一塌糊涂。老师气得大骂他“废物”“饭桶”……二月河从小听多了老师类似的骂声,在教他的老师眼里,他是个不可塑造的料。

二月河在接受采访时,提及曾教育过他的老师时说:“现在,曾经教过我的那些老师还都健在,我很怀念他们,有时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还会出现他们的身影。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当年老师对我的批评、责骂是善意的,是良性的刺激,不管看得起我,还是看不起我,没使我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这样想来,对骂过我的老师也就没有成见了。”

二月河说:“老师当年骂我,也是为我好,想让我今后有碗饭吃。当年我没按老师的期待去发展,而是朝着自身感兴趣的方向发展,‘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以自己的经历,从一位文学家的角度,提出了对教育的看法,即衡量一个学生是否成才,不能只看他的成绩,重要的是看他的综合素质、个性和能力。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给他们创造适当的空间,积极引导他们按照不同的方向发展。现在应试教育课程重,许多学生学了那么多的知识,到工作岗位用不上,都给抛弃了。我觉得教育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基础教育要加强,等到了高中阶段应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

【教育反思】

作家二月河对老师当年的批评充满了感激与包容,令人钦佩,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如果我们衡量人才不再像二月河的老师那样世俗,而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每一个孩子,发展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信,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许我们今天将有幸看到更多的二月河。

【相关链接】

哈佛学生选专业

薛涌

最近我朋友的女儿在哈佛毕业,我们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今年该学院有96位本科毕业生,发证书时,院长对每人有个简短的介绍。我利用这个机会记录了其中93人的专业,多少能反映一些这里学生的专业偏好。

在这93位毕业生中,经济学是第一热门专业,共有23人(包括把经济学当成双专业之一的学生)。接下来是政府专业和生物类专业。这两个专业各有12人。科学类(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加,有11人。另外心理学专业有6人,历史专业有6人,社会研究专业也有6人。剩下的基本属于小专业,比如有一个古典专业,两个文学专业,一个艺术与建筑史,两个英语专业,几个人类学专业,一个拉丁美洲研究专业,另一个物理专业的华裔,兼修古汉语专业。

这90多位毕业生介绍下来,我几乎没有听到过什么实用的专业。这和我与耶鲁的学生接触后所获得的印象大同小异。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专业“模糊”、抽象的大学教育,给学生的人生提供了最实际的准备。大学的教育,只能在非常宽泛、模糊的领域,给学生提供一些基本训练。因为此后学生很可能弃商从政,也可能半路下海,或者赚够了钱要做学问。成功的教育,要为所有这些变化准备,不能让学生说,这事情我大学没有学过,干不好。

(摘自6月16日《东方早报》)

北科大毕业生重新读中专

据《贵州都市报》8月17日报道,日前,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新生报名入学。一名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在工作3年后,又来到该校报名就读,成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名中专学生。

今年27岁的,2003年从北京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系本科毕业,先是在北京一家期货公司干了半年,又转投香港驻京的一家灯饰公司。7个月后,他就升到了业务经理的位置。但让苦恼的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很难用得上,工作中找不到感觉,压力很大。

2005年5月,他辞职回到家乡贵阳找工作。然而,受所学专业限制,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相反,他看到一些技术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就是中专生都很吃香。他了解到,中国在数控技术应用方面的人才十分短缺,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决定。

第9篇:美丽的天津作文范文

“梦”自古以来就代表着一种希冀,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现实生活中的想象和执念,通过梦境得到抒发和虚幻世界的满足。一千人就有一千梦,“财富梦”、“事业梦”、“考研梦”……一个国家也有梦,在中国就叫“中国梦”[1]。 

“中国梦”是中国电影的表现核心。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之所以走出中国,在国际影坛频频获奖,除了自身电影表现艺术的成熟,最重要的是,电影内容立足中国本土,是中国人民真实生活的写实性镜像。《大红灯笼高高挂》、《黄土地》等影片,向世界揭开了神秘东方的面纱,能够抓住西方观众对中国的探索好奇心理。既吸引对方,又不迎合对方[2]。所以在世界影坛一举留名。中国并不缺少童话和传奇,在美国电影频频出现黄包车、长城等中国元素“借鸡下蛋”的时候,作为中国电影制作人,更应该抓住本民族文化,因为我们才是中国人。 

“中国梦”是中国电影的传播核心。做人不能忘本,做电影也不能忘本。中國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电影生长的土壤,生于斯长于斯,民族文化的精髓必须嵌入民族文化产业以及产品中。先是民族的,最后才是世界的。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镜像载体,“中国梦”为中国电影奠定了灵魂基础。 

2 新时期中国梦在中国电影中的表现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从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无声时代,到2017年李安《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120帧前沿制作技术,中国电影的发展,恰似钱塘江大潮,气势汹汹滚滚而来。但是,对于文艺作品的评价,从来不以数量为标准。代表中国电影水准的影片,不是新世纪各种特效加持,投资动辄过亿的商业大片,而是九十年代第五代导演,一架摄像机拍出来的故事。《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等等影片,在今天看来,其内涵也能秒杀很多所谓大制作的影片。究其原因,不是新世纪的导演以及制作人的拍摄技术不达标,而是整体创作方向的偏颇。空、泛、过度娱乐化导致电影离中国本土文化越来越远,弘扬“中国梦”的理想目标依然渺茫又遥远。当然进入新世纪以来,也有少数几部主旋律电影坚持以“中国梦”为主题,得到了业内业外一致好评。但由于数量过少,难以代表新世纪中国电影界的整体情况,所以在这篇文章里,笔者不将其列入研究范围。 

2.1 表达“中国梦”主题 

中国电影的“中国梦”是什么?绝不是对社会阴暗面的放大,也绝不是对老故事的重复表达。而应当是基于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去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应当是致力于更好地建设中国、发展中国,弘扬真善美[3]。但是反观中国电影界,其真实情况让人深思。除了军旅题材的电影坚持以“中国梦”为电影主题,歌颂爱国情怀以外,其他题材的电影作品难以与“中国梦”主题挂钩。 

2.1.1 军事电影的“热血中国梦” 

由于军事题材电影的政治特殊性,其审核标准相对于普通题材电影更高,其电影主旨可能引发的爱国、爱军情怀拷问现象,也使得军事题材电影成为中国导演较少染指的电影类型。从目前电影市场来看,军旅电影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由于其电影特性的特殊性,供不应求的状态未来仍有可能持续。但是军事题材的电影,却以少胜多,将“中国梦”通过镜像完美诠释。 

新世纪以来比较成功的军事类电影不超过十部。以2002年商业大片《走出亚马逊》为例,这部电影建构在联合国特种兵训练的故事背景上,讲述了中国特种兵战士王辉和胡小龙经历千难万险走过重重考验,最终为国争光的事迹。由于该电影调动的是观众的爱国情怀,中国观众对其他情感都很苛刻,但是唯有对爱国情怀,秉着一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含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观影心。同样因此取得成功的军事电影还有《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开国大典》、《巍巍昆仑》、《战狼》、《铁血娇娃》等等。爱国梦是“中国梦”星辰中最闪亮的星星,将爱国梦融入光影的镜像叙事中,以民族认同感带动影片观影潮,掀起观众为国争光的热血,这才是军事题材的“中国梦”最重要的地方。 

2.1.2 农村电影的“激情中国梦” 

新世纪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势头迅猛,尤其在新世纪之初,乘着中国入世的国际风和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风,影坛涌现了一批口碑票房双收的优秀农村电影。例如,讲述村民致富梦的《荔枝红了》、《沉默的远山》,农村教育梦的《美丽的大脚》、《两个人的教室》,农村法制梦的《马背上的法庭》“法官老张轶事系列”,以及农村植树造林绿化梦的《欢乐树》和《天狗》。这些影片着眼于农村生活的小事情,通过反应底层民众的生活境况,将中国农民坚忍不拔的品格和积极向上的美好生活愿望透过荧幕,送往每个观众的内心深处。尤其是一批以少数民族为主角的《库尔班大叔上北京》、《姥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等影片,更是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大国情怀,融入“中国梦”的大河中。 

农村电影中最成功的是《暖春》,只有200万成本的电影,却通过暖心的故事走进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影片讲述了身世凄惨的姑娘小花,在历经艰苦的童年后,尝遍人情冷暖,最终以教师的身份,回报家乡,与生活达成和解的故事。纵然经历千难万险,纵然被生活刺伤千疮百孔,但是依然不放弃生活的希望,依然在为了明天矢志不渝的奋斗,这是中国农民典型的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也是农村的“激情中国梦”。

       2.1.3 青春电影的“尴尬中国梦” 

青春电影是近十年来,电影市场异军突起的典范。主要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方式,倒腾各种类型的青春故事,试图唤醒观众的代入感,从而赢得票房。此类影片一般由当红小鲜肉主演,宣传有力,但是故事中涵盖的“中国梦”不够分量,难以担纲中国新一代人青春生活的学习榜样。 

以《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高票房的青春电影为例,主角的青春生活并不是“中国梦”式的理想奋斗生活,“中国梦”所期望的青春生活的热血沸腾,积极向上努力奋进在影片中并没有着重强调。理想的勇敢拼搏的青春,在影片中是满含戏谑与散漫的狗血爱情。青春电影的受众集中于90、00后,这一批人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在网络融合生活的時代,青春电影对中国未来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但是影片建构内容与“中国梦”的尴尬距离,使得中国的青春电影只能是小心思的小打小闹。 

2.1.4 顶级导演作品的“消极中国梦” 

现在中国每年大概有八百多部电影拍摄,四百多部通过审核在影院上映,但做到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可谓是不到百分之一。2016年豆瓣评分前十的影片有《踏雪寻梅》、《追凶者也》《路边野餐》、《百鸟朝凤》、《罗曼蒂克消亡史》、《幸运是我》、《树大招风》、《湄公河行动》、《七月与安生》和《驴得水》。其中只有三部电影传达的是社会正能量的一面,分别是《湄公河行动》、《百鸟朝凤》和《幸运是我》,更遗憾的是三部中只有第一部获得了票房的成功。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不是不允许艺术表达阴暗的、社会边缘化的消极的故事形态,而是当这种题材的故事占据主流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警醒,过度的剖析社会阴暗,到底对不对?是警示大众的效果多一点?还是给大众带来负面情绪的感染多一点? 

2.2 缺少“造梦”技巧 

中国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和抛弃“中国梦”问题一样严重的,还包括缺少“造梦”的技巧。表现“中国梦”的想法有了,表达“中国梦”的题材也有了,但是缺少将“中国梦”完美表达的创作技巧,也是枉然。 

首先表现在人物角色的塑造不饱满。尤其是一味地“去缺点”化。很多讲述先进个人事迹的电影,如《门巴将军》、《任长霞》等,以对个人的正面赞许为全部内容。全然没有涉及到个人的任何不足。这种完美人格的荧幕形象,虽然能得到观众的赞美和敬佩,但是也在影片主人公和观众之间横亘了一道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电影塑造的英雄的确值得称赞,但那是个“假”的“理想”人,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是不一样的。即使主人公再圣贤,那也只是故事,观众观影的时候始终把其当作别人来看待,而不会生出自己和主人公的相似感。这种完美人格塑造开始,就已经决定了这个英雄只能活在荧幕,而不能住进观众心里。 

其次是影片的宣传问题。一个电影拍好后,怎么样以最快的速度打入市场,怎么样获得票房引起关注。这与电影的前期宣传息息相关。应该说前期宣传,是打好一副“电影牌”的前提。赵薇导演处女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时,从电影还未举行开机仪式时,就已经开始做宣传工作了。最终七亿的票房,也证明了其宣传工作的功劳。上映未始,宣传先行,已经成为新电影创作过程的常态。然而有些影片就是因为未做好宣传工作,从而遭遇了票房的“滑铁卢”。最具代表性的是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这部影片,在台湾上映时口碑良好,内地影评专家程青松毫不犹豫地称其是“好片”。但是在内地上映时遭遇了票房的惨败。一来电影本身的名字《赛德克·巴莱》听起来就很晦涩,没有能够一下子抓住观众眼球的关键字,很多观众观影先看片名,再看演员和导演,如此晦涩难懂的名字加上内地观众不熟悉的演员和导演,无人买票也很正常。二来该影片本来就在片名和制作团队方面未引起内地观众兴趣,又没有做好宣传工作。腾讯新闻、新浪微博、凤凰娱乐等媒体对影片的介绍基本上寥寥无几。没有将电影名头打响,是这部影片内地票房惨败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宣传失败的影片是张扬导演的《飞越疯人院》。这部电影有斯琴高娃和陈坤两大明星加持,电影制作和故事剧情方面也颇多亮点,但仍然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与《德赛克巴雷》未做宣传不同,这部影片用在宣传上的资金高达600万,应该说是斥巨资。但由于宣传重点失策,没有利用好斯琴高娃和陈坤的明星效应,反而打着带着父母去看的旗号,给观众造成了这是一部适合老年人看的电影。而中国电影的观众,实际组成情况是20—30岁的年轻人居多,这无疑是《飞越疯人院》宣传方面的最大失误。 

3 中国电影的“中国梦”之路 

日本著名汉学家沟口雄三认为:“以中国为方法的世界,就是把中国作为构成要素之一”,而不是“世界归根结底就是欧洲”,不再机械地用世界作为方法来研究中国;以中国为方法,就是以世界为目的。因为世界本就是多元化,解读世界不应该还停留在以西方世界为中心的方法上,更应该有东方的视角,有中国的方法。而对于电影而言以亚洲作为方法,便是不应该只是以好莱坞为世界电影的唯一方向,虽然我们以世界为目的,但是亚洲是内地市场发达之后的更高起点和更大的平台。”中国电影要走好“中国梦”的电影路,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重视电影剧本在电影创作中的基础作用 

说:“作为综合艺术,文学是电影艺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无论把电影提到多么高的地位,总还需要建筑在一定的文学基础上。”一个好的电影背后,必然有经得起推敲的精致的电影剧本作为叙事基础。但是近年来,没有好剧本已经是中国电影质量提高的一个瓶颈。无论是商业大片,还是“小叙事”的低成本电影,都遭遇了影视评论家对叙事丰满度的怀疑,人物性格的缺陷,整体叙事逻辑的混乱,让中国电影步入“碎片化”表达的泥潭。张艺谋不无痛心地说:“现在拍电影最难的,也是最珍贵的,就是找到一个好的剧本,今天如此,未来也是如此。”可见,一个好剧本和一个好电影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中国电影迫切需要解决自己的“源”头问题。笔者在这里提出以下建议。

       关注生活热点,承担社会责任。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经历是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实写《白鹿原》正是基于其身体力行的农家生活。然而回顾近十年的电影作品,真正反应了真实的中国社会,引起民众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好作品越来越少。以2017年上映的张艺谋导演的《长城》为例,宏大的特效制作,强大的明星阵容,前期宣传的时候就大有雷霆万钧横扫影院之势,但结果遭遇了口碑的“滑铁卢”。从叙事来看,“打怪兽”并不是中国文化,两个外国人与一队中国将军的携手作战,不仅得不到中国武侠粉的认可,也难以让中国观众投入其中。虚构的故事再加上急速推进的情节,除了特效,还能剩下什么。不是说中国电影不能借鉴武侠故事,而是希望中国的导演不要死扣住架空的奇幻故事,而去关注社会现实,问问观众想看什么。譬如二胎政策引发的求二胎心切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城市农民工的生存问题以及老生常谈的医患关系问题,这些都是社会热点。如果以此创作电影剧本,一定会取得大众共鸣。 

3.2 以汉语为先导,大力发展本土国际电影节 

对于电影来说,彰显整个电影感染力的不光是画面,语言也占很大的作用。情绪饱满的语言,配合演员的表情动作,更能让观众投入影片情境,引起共鸣。而要达到扣人心弦的效果,采用观众能听懂的民族化的语言,至关重要。 

母语作为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传承下来的“血液”。对整个民族的气质和情感起一种默然的涵养作用。是一个民族形象的代表符号。西方文化在整个世界的渗透过程是和西方国家的语言传播过程同步的。语言作为人与人沟通的重要工具,民族与民族的竞争、国家与国家的竞争说到底是语言之间的竞争,你的工具不行,怎么能竞争过人家呢?将语言文化的建构作用,应用到电影美学领域,不难看出中国电影应坚持秉承汉语的使命。现在与中国的国际地位日渐提高同步的是,汉语的传播领域越来越广,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汉语热。这是一个传播名族文化,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一个机会。中国电影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应当坚持以汉语为先导。利用镜像的魅力扩大语言的影响力,同时又借语言来辅佐电影成就独特魅力。 

3.3 提高电影制作艺术,而非“技术” 

2016年11月上映的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比影片自身更加吸引观众眼球的是,该影片采取的电影拍摄技术最前沿的120帧拍摄技术,这是李安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3D拍摄技术后的又一次技术尝试。这次的热议暴露了中国电影拍摄的一个明显趋势,那就是大数据时代的电脑技术拍摄。 

电影之所以成为艺术,就是因为电影的镜像叙事与现实的国家文化不可分割。电影是生活与新媒体技术作用的结果。如果拍摄电影过度借助于电脑技术而忽略艺术本身,那观众大可以去游戏厅,去感受一场充满刺激的VR游戏,为何去电影院呢? 

结论 

表达“中国梦”是中国电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中国梦”必将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道路,遇到的困障碍必定不在少数,国外影视作品的冲击,以及国内电影质量高低不一的影响,使得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更具挑战。但是正所谓有挑战才有希望,只要中国电影坚持以“中国梦”为表现主体,必将在世界影坛掀起一场“光影中国梦”。 

注释: 

[1]刘婧.大数据时代下中国电影营销的问题与对策[D].兰州大学,2014. 

[2]马沙.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研究[D].上海大学,2014. 

[3]熊焱煦.2003-2013中國电影海外传播状况研究[D].西南大学,2014. 

参考文献 

[1]王报芬.当前中国电影档期营销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 

[2]刘婧.大数据时代下中国电影营销的问题与对策[D].兰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