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内控工作思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5-0051-02
一体化管理体系在QHSE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融合了工作流程体系、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及内控管理体系的各种要求,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通过不断提升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达到不断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尤其是科研质量水平的目的。笔者总结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过程及经验,旨在为企业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帮助。
1 建立思路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原则之一“管理的系统方法”要求: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体系来看待、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1.1 现状调研
①多个管理体系并存。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之初有多个管理体系独立运行,包括制度、内控、流程、QHSE和技术标准体系等,但缺少有效结合,无法实现联动效应;总院和京外单位各有一套管理体系,没有实现统筹;制度、流程、内控没有实现全生命周期的闭环信息化管理。
②制度体系。石勘院原有制度中总院160项、京外单位110项,重复度高,制度体系臃肿;制定制度未按照业务类别而采取部门主导的方式分类,一旦职能部门调整,将导致部门职责与所属业务分类不一致的现象。
③流程体系。石勘院原有流程190项,但流程信息化程度低,部分流程存在覆盖范围不全面、未完全实现闭环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各部门流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叠且接口不明确等现象。
④技术标准体系。石勘院自成立以来,一直未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科研生产项目使用的国标、行标和中石化企标之间系统协调性不够,对石勘院的勘探开发业务适用性不强,尤其是缺少与海外业务相适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给海外生产技术支撑带来一定障碍,难以有效地开展快速评价、方案设计、现场服务等海外业务。
1.2 工作思路
在综合分析我院管理体系现状的基础上,确立了主要工作思路:对现有的制度体系进行改造,对流程体系进行重造,对技术标准体系进行建造,建立并实施基于业务分类的 “三纵一横”一体化管理体系。即:以业务为主导,以流程为导向,在QHSE管理体系基础上,构建制度体系、流程体系、标准体系、内控体系相互融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工作流程固化,有效地提高科研质量和管理绩效,走出具有石勘院特色的管理之路。
①对制度体系进行改造。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成立石勘院一体化管理体系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由发展计划部牵头,各制度主办部门对总部制度进行系统梳理,明确制度改造的重点,按计划、分批次对制度进行改造。
②对流程体系进行重造。在中国石化业务分类框架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矩阵的基础上,按照“一级流程对应业务大类,二级流程对应业务中类,三级流程对应业务小类,四级流程对应内控矩阵关键控制点”的原则,结合实际,识别出适用的18大类业务,建立覆盖全部科研生产和管理服务业务的流程体系。根据中国石化业务流程建设要求和规范样例,引入先进的流程描述方法与工具,设计满足实际业务过程管理和内外部相关方要求的一体化流程模型。流程模型由流程图、流程说明、标准化模板等三部分组成,除明确描述“5W1H”外,还要将流程与制度、内控、质量管理、HSE管理等体系文件及相关条款建立对应关系和关联接口,实现多体系融合,避免了“多头”管理。
③对技术标准体系进行建造。以流程梳理带动标准体系建设,根据海外业务的特殊需求,借鉴国内外先进标准化经验,组织对国内外现行标准适用性进行广泛调研、分析,并组织相关技术专家,从现行3 520项国内标准中筛选、识别出适用的标准,划分为地球物理、勘探地质、油气藏工程、采油气工程、地面工程、信息技术、综合等7个专业,构建了石勘院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专业门类。在此基础上,论证并确立了首批15项院级标准,并启动了标准制定程序。目前14项标准已完成审查并实施。
2 管理体系总体架构
2.1 组织架构
石勘院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管理决策层、沟通协调层、运行管理层、监督审核层。
①管理决策层。管理决策层是一体化管理体系领导组,由主管院领导任领导组组长、副组长,制度流程和内控制定部门主要负责人任组员,其主要职责是推进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建设,增强各项管理体系之间的融合,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是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总指挥。
②沟通协调层。沟通协调层包括五个层面:其一,制度体系工作组负责分析制度执行情况,组织制度的起草、宣贯、考核等工作;其二,流程体系工作组负责分析流程执行情况,组织流程的优化设计、信息固化、宣贯培训、考核、执行与后评估等工作;其三,技术标准体系工作组负责分析技术标准需求,组织做好技术标准的起草、审查、宣贯、监督实施与复审等工作;其四,内控审计与质量监督工作组负责对制度、流程、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制定措施,组织整改,推进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其五,管理体系信息化工作组负责根据相关体系的信息化需求,整体规划,统一建设,实施流程信息固化,对制度、流程、标准制修订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使监督审核信息化。
③运行管理层。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各体系的“3+1”联动运行机制,明确了归口方、主办方、执行方和信息方的职责,即:发展计划部是制度体系的归口方,质量标准化室是流程体系、技术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归口方,内控审计部是内控管理体系的归口方;各管理(公益)部门与研究所根据职责划分,分别是相关业务制度、流程、标准以及体系文件的主办方;总院各部门、京外各单位是各类文件的执行方;信息技术研究所是管理体系信息化的技术归口方;各科研部门主要负责配合相关体系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和流程的信息化固化工作。
④监督考核层。人力资源部会同发展计划部、质量标准化室等部门对全院管理体系执行情况进行联动考核,根据制度、流程、标准体系架构,拟定核心业务的质量管理和综合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各管理(公益)部门根据所辖业务,以制度、流程、标准等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为依据,制定相关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实现年底一次考核兑现。发展计划部和质量标准化室负责对全院制度流程体系建设与执行情况进行月度分析、季度检查和年度考核,确保各项管理性考核指标的完成。
2.2 管理体系文件架构
石勘院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围绕管理方针与管理目标制定,与QHSE管理体系文件架构相同,但涵盖的内容比QHSE管理体系丰富。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架构分为4个层次,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部门工作手册以及相关的支持性文件,如:制度体系、技术标准体系、部门职责与岗位说明书等共7大类文件。
第一层次是管理手册。管理手册是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阐明了研究院的管理方针、目标、指标、程序和要求,规定了建立体系文件的总要求。
第二层次是程序文件。该层次文件是管理手册的支撑性文件,是建立部门工作手册的依据,规定了各部门在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说明了实施各种过程的方式,对影响科研生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关键过程进行了全面策划和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三层次是部门工作手册及适用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管理办法、内控手册等。该层次文件是管理体系执行性文件,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 的指南,是全体员工履行职责和权限的依据。在这一层次中,包括了石勘院多个管理体系——制度体系、流程体系、标准体系及内控体系等的所有要求。
第四层次是记录,追溯各过程管理的证据、证明性文件。
2.3 流程体系架构
一体化管理体系以工作流程为导向建立,流程体系是一体化管理体系中的核心。以业务为主导的流程体系,兼顾中国石化内部控制矩阵,结合石勘院A1油气勘探与开发、A9科技与研发业务、B1行政办公综合管理、B2发展计划管理、B6财务管理、B7企业管理、B8人力资源管理、B9科技管理、B11信息化管理、B12健康环境安全管理等18大类业务,整体规划并动态优化了流程体系。目前该体系由15个一级流程项,53个二级流程,159个三级流程,46个四级流程组成。
2.4 管理体系总体架构
根据总部特色管理模式要求和制度标准化、流程化改造方案,在原有QHSE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流程体系、内控体系等相关体系的基础上,石勘院提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方案”,以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标准规范、优化工作流程等“三纵”为工作主线,以细化内控管理工作“一横”贯穿“三纵”始终,建立了制度、流程、标准和内控管理等多体系融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同时,通过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强化了质量管理、HSE管理等过程管理。
一体化管理体系中,工作流程为主线。在工作流程的关键步骤设置了监控点,并在此识别、确定了符合QHSE管理体系的“三项标准”条款要求及内控管理矩阵点要求;在“规范性文件”处识别了相应的制度及标准等要求。“三纵一横”一体化管理体系具有“规范化、文本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特点,能满足内、外部管理要求,有效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 管理体系的应用
3.1 管理体系覆盖范围
石勘院建立的一体化管理体系,覆盖了各类体系文件的制修订管理,人才引进、培训、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设备采购、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资源管理,科研生产项目管理,HSE运行控制与管理,法律法规识别及合规性评价,管理体系运行监视和测量控制等各个环节,覆盖了石勘院科研、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增强了跨部门、跨岗位业务的高效有序衔接,为提高管理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3.2 管理体系工作思路
依据总体架构与特点,一体化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套制度文本约束、一套标准规范支撑、一套信息平台管理、一种运行模式保障”的工作思路。一套制度文本包括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一套标准规范包括管理规范、技术规范与工作规范。一套信息平台按照“六统一”的原则建立,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一套运行模式即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与石勘院各级责任目标的实现及绩效考核密切结合,具有“目标指标化,指标数字化,管理模式化,模式个性化”的特点。
3.3 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
以业务为切入点、以流程为导向,统筹规划制度流程标准化,并对成熟度较高的工作流程进行信息固化,建立了一体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平台中的OA系统、ERP系统、科技网、标准化管理系统等模块,分别对行政、人事、财务、科技、质量管理与标准化等重点业务实现了标准化操作,进行过程管控、逐级检查与审核,强化监督审核、动态评估功能,为各项工作目标、综合管理指标考评提供了量化的依据。石勘院一体化管理系统信息建设随工作流程的建立健全而不断完善。
①科技网的应用。通过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OA系统)中的科技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科技网),科研生产项目已实现了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下载、记录提交、网上审核,实现了项目过程管理业务流程固定化、待办任务可视化和完成任务时限化。其中:不同部委的国家项目在相应的网站上提交,重大专项通过OA系统链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信息系统,纵向项目、横向项目、院控项目通过科技网进行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目前,通过科技网上传的科研项目研发过程的各项记录,上传率、及时率均达到95%以上。
②QHSE管理子模块的应用。QHSE管理的运行控制和监督审核通过OA系统与ERP系统、科技网、标准化管理系统实现了链接,在体系文件管理、资源管理、科研生产项目管理、HSE管理以及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方面逐步实现了网络化管控,将科研项目管理、HSE管理等重点工作实现了标准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准确率,对不同过程管理各阶段目标的实现起到了提醒、督导作用。
4 结 语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利用一体化管理体系及一体化综合信息平台进行日常管理,可使全体人员参与到科研质量管理及HSE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来,并能有效应用各类资源,确保按照相关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内控要求、标准规定进行工作与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综合管理水平及科研质量。我们相信,随着一体化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种管理方式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中武.卓越绩效管理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岳刚,赵建坤.卓越绩效模式理解与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3] 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
西安分行确定2011年的工作重点:一、加大存款吸收力度,坚持面向中小、面向抵押、面向收益、面向原生性存款的市场营销策略,合理制定激励政策,激发员工吸存揽储的积极性。二、着重抓好加快授信业务流程再造工作,严格执行三查制度和贷款新规,加强操作风险的范围;严格按照柜面制度、流程规范办理每笔业务;三、大力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强化制度执行能力,全力维护分行形象。四、做好信贷结构调整工作, 加大对民生工程、科级创新、战略性新型产业、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项目的投放力度,严防向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两高一剩”行业投放贷款,在营销方面走出“有保有空、错位经营、拾遗补缺”的营销特色。五、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六、加强优质服务,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七、加强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
滨州分行2011年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加大创新力度,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多措并举、强化营销,进一步扩大分行客户群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搞好精细化理,加强执行建设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切实抓好风险管理,确保安全保卫和案件防控工作各项措施有力、有效、为分行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航护驾。
淄博支行要求全行干部员工以效益为中心,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以更加科学的工作方法,全力开创2011年各项工作新局面,突出抓好内部管理,为各项业务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提倡全行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力争再创佳绩。
新城区支行要求全行干部员工,一是要坚持分析研究,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二是要坚持精细管理,严防风险;三是坚持结构调整,加大清收力度,严防信贷风险;四是抓好作风效能建设,促进工作稳健发展。
张店支行确定的主要够工作措施:一、强化措施,深挖潜力,多措并举,调整存款结构,进一步增加核心竞争力。二、加强信贷管理,进一步提升资产质量。三、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强执行力建设,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四、抓好班子和员工队伍建设,全面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公园支行的工作部署:一是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吸存力度,力争存款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合理配置信贷资源,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三是进一步扩大“亮点”业务。四是狠抓内控,切实完善内控机制建设,保障各项业务安全运行,促进支行各项业务稳健、快速发展。
博山支行工作部署:一、加强员工队伍的素质建设,提高履行尽责水平。二、强化市场营销,把扩大零售的客户、中小客户和提高受鼓励行业、企业占比作为本年度工作重点,对目标客户群体实施差异化的营销方案,实现以特取胜。三、进一步强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做到职责目标明确到位、内控制度细化到位,监督检查措施到位,确保安全经营无责任事故。
高新区支行明确了工作重点:强化营销,进一步拓展中小企业客户群和高端个人客户群;进一步调整信贷资产结构;突出经营特色,培植业务亮点,深入推进特色支行建设,叫响特色支行品牌;狠抓内控,严防作风险,保障各项业务安全运行;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增强干事业创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开创支行各项工作新局面。
周村支行的工作部署:做好差异化营销,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规范业务流程,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加强执行力建设,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创新发展水平。
中心路支行决定在全行营造讲奉献,比贡献、勇于争先的良好氛围,加大营销和市场拓展力度,抓好信贷结构调整,切实搞好业务品种创新和服务创新,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支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力争圆满完成总行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滨州博兴支行决定充分利用春节的有利时机,加大储蓄存款的吸存力度,同时,加强授信业务管理,加大对优质客户的支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实现差异化、特色化经营。
沂源支行决定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强执行力建设,提高运营效率;多措并举,强化营销,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拓展客户群。同时,认真抓好廉政教育,筑起廉洁从业的防火墙,为各项业务工作保驾护航。
营业部决定2011年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加强执行力建设筑起廉洁从业的防火墙,为各项业务工作保驾护航。
大家好!
首先感谢组织提供这样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使我有幸参加这次竟聘。
一、本人基本情况
我叫xx,现年xx岁,党员,金融大专学历,会计师。我竟聘的职务是工商银行处副处长。
主要工作经历是19xx年x月在省中行从事非贸易票据托收业务经办工作;19xx年主动申请调入xx支行,从事外汇存贷款业务、联行业务复核工作;19xx年x月任x支行外汇业务科副科长,主持工作;19xx年初调入x支行任财务科副科长,主持工作,先后从事过本外币综合核算、联行业务、财务及综合管理、计划统计等工作,所负责的部门获得过省行级“先进单位”;20xx年通过竟聘担任支行财务部主任一职,负责支行财务、综合管理等,20xx年被省行评为“综合管理先进单位”;20xx年1月调入省行xx处,承担处长工作。
二、竟聘理由
1、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16年来我一直在基层从事财务工作,对国家的金融政策、会计制度,银行的各项财会政策、规章制度、业务流程都比较熟悉,会计知识、银行业务、技能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具备了良好的业务素质。
2、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我担任基层部门的负责人十多年,积累了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
3、具有任劳任怨的黄牛精神,作风踏实,具有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认真工作,分毫不差,以一种“较真”的态度处理每一笔会计业务,不敷衍塞责。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各位领导,如我能竟聘上这一职务,我将加倍努力,勤奋工作。下面,我谈一下我的工作思路。
二、工作思路
xx部门要拓深管理,以认真务实的精神,严格制度设计,严密组织管理,强化监督机制,细心检查,细致分析,认真改进,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财会工作应以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改进会计核算,完善内部控制,严格基建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质量,促进我行工作上新台阶。
1、集中全行的会计核算、资金清算、会计档案管理等,达到集中风险控制,合理运用资源,提高效率的目的。
2、制定全行统一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制度,并对全辖会计核算进行监督和检查,要大力强化制度约束,使会计工作的各个岗位,各个环节都处于制度的严密控制之下。
3、制定各项业务内控制度,依据风险级别进行重点监控和管理,研究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结合业务实际提出风险监控报告。我行财会部门内部控制建设已有长足的发展,但是,面对人们日益复杂的思想、现象、行为,内控制度要从过去防范差错转向防范犯罪,保障资金安全方面。
4、加强全行会计核算合规性、合法性的管理。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违规查究,下级行要对上级行负责;营业部门要对会计部门负责;会计主管要对分管行长负责。发生问题,共同负责。会计监督检查要做详细的纪录,检查部门和人员要对检查结果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会计制度的落实,才能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才能提高会计管理的水平。
5、改革费用分配管理办法。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将各行的费用分为基本费用和业务发展费用,业务发展费用与各行经营业绩挂勾,经营业绩越好费用越多。
6、加强财务管理的动态分析。对各项收支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各种因素与收支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的对未来收支情况进行预测,
7、加强会计监督与检查。会计监督检查是保证制度执行,严格内控的重要手段。按照《会计法》的要求,会计检查辅导中心承担起对有会计核算业务部门所办理的会计业务监督检查的任务。会计检查工作的重点是检查各项财会制度落实情况、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包括:检查信贷资产与贷款利息的核算;各项业务手续费的核算;挂账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各项财务指标的执行情况;联行、清算资金的核算等。
8、加强会计人员的在岗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9、积极配合处长工作,不越级越权,在职权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才能。
一、公路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提升内容与理由
(一)提升内容 总局数据库、预算与监控系统、数据上传系统、标准控制和核算层次上移等。
(二)提升理由 主要有:
(1)公路局各级会计核算单位多,从管理的角度看,由于核算层次多,靠层层上报,然后汇总结算的传统管理方式,不能保证账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随着传输中系统的做大,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从技术的角度看,由于核算层次多,增加了内部控制的复杂程度,培加了内部对账、报表合并、抵消的难度,也使用于报表处理本来就不多的时间更显不够。
(2)会计处理、账表生成、汇总合并口径是否规范等问题被掩盖。鉴于目前的现状,总局难以查询和分析各级企业的明细账务信息,各市局、分局也难以查询和分析更基层的财务信息,因此无论是总局还是各市分局都不得不定义大量的报表,而且为了满足新的需求,报表格式年年都要做较大的调整,造成各级市分局财会人员花费大量的精力用于“编制”报表,而总局财务人员则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收集”财务数据,尽管如此仍然感到所收集的各级财务信息的明细程度、准确性和及时性等方面满足不了需求,更腾不出时间、精力,去做详细的分析、管理和决策支持工作。总部领导及财务部门已经意识到核算层次过多及不按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执行是会计信息产生不及时准确、总局不能查询与分析所属各级财务信息(数据通讯)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这次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总局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向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迈进。
二、公路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带来的影响与新情况
(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带来的影响 主要包括:
(1)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会使会计核算得到加强,会计监督职能得到强化,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有利于降低财务内部控制风险,提高内控质量。
(2)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使各市分局的财务中心集中了核算单位的全部会计资料和信息,可以及时全面了解核算单位财务收支或公路建设项目的完成情况,有利于确定内部控制对象和内控重点,有利于会计内部控制评价。
(3)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使各市分局财务中心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执行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有利于计算机辅助会计控制的开展,各市分局能在授权查询条件下进入应控对象的财务中心会计电算化账套,查询和输出所需内控的凭证、报表 、账簿,能较快捷地实现事前、事中监督,有利于提升会计内部控制层次。
(4)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以往内部控制中发现的界限较模糊问题的定性,能在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核算标准的明确指导下做到更加清楚、准确。凡是未纳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收支、账户和资金都应视为“账外账”“小金库”予以查处。
(5)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会计核算上移和会计数据集中管理,将会计数据集中到分局层次,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扁平化管理的需要,能进一步为领导和在关部门提供及时准确、规范的财务数据,做到随时查询。
(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带来的新情况 主要包括:
(1)各级的财务中心与被审计单位可能 就核算层次上移的有关责任问题相互推诿,使得资料提供、具体事项问询、问题责任认定难度加大。
(2)核算层次上移,加强了各级财务中心会计监督职能。因为现行会计核算制度未能涵盖此类情况,由此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如由谁对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作出承诺,由谁签证及怎么签证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
(3)为避开上级财务中心的会计监督,一些单位违纪行为可能会更隐蔽,会出现“下沉”所属二、三级单位和外移到其他相关单位及协会、学会等社团组织等现象,如有些单位与关联单位商定,将应收的收入不纳入片区财务中心,将应付的支出给对方,并直接在对方单位列支。这样,内审查处违纪问题难度加大。
(4)各级财务中心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整体是否高,对核算单位的具体业务和成本项目是否熟悉,加之人手是否足够以及核算单位财务人员配合是否默契,都有在进行系统初始化和日常会计业务处理时体现出来,特别是对专项核算,辅助核算,专项经费、往来款项核算上列支串户和不够明细及对统一的会计核算标准执行不到位,都有可能增加具体内审项目的审计难度。
面对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给公路局的财会核算管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带来的这些新影响,各级财会管理机构应认真研究,积极应付。笔者认为,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强化了财务监督、会计监督,有利于降低会计核算风险,提高财会管理工作效率。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公路局系统的财会核算管理在其内部控制的内容、重点、方式、方法上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应随着开发建设及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公路局系统的财会核算管理内部控制要不断研究探索,创出新的工作思路,以取得更大成效。
三、基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的公路局财会核算管理内部控制应对策略
(一)规范内部控制操作程序 核算层次上移,财会核算管理中会出现一些操作程序上的新问题。应根据核算单位会计法律主体地位不变;各级财务中心承担着核算单位的会计核算职责不变;下达给各核算单位但按项目管理运作的项目也是不变的。
(二)调整内部控制重点 执行同意的会计核算标准加强了对财务收支的监督,规范了会计核算,其山谷间控制重点应随之有所调整,要加强对各级的财务中心会计监督未涉及和不能到位部分的内部控制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对纳入片区的财务中心核算的单位应着重于:内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及实质性测试;各项目是否按项目管理办法操作;核算层次上移,各级财务中心责任更大,尤其是资金管理的责任更大,内部控制应本着“实事求是、积极探索、摸清情况、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开展对各级财务中心的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
(三)改进内部控制方法 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后,随着内部控制的调整,其方法也应作改进,除审查由核算中心提供的会计报表、账册、凭证等资料外,更应注内部控制管理等工作。具体如下:
(1)在各级领导及分管领导的领导下,始终围绕公路局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坚持“贴近公路建设经营,紧紧围绕公路管理来开展工作,对查处的问题狠抓整改,积极开展财会内部控制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对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点资金加大财会内控质量提升,完善财会管理效果。
(2)继续积极开展资金管理等专项内控工作。通过对资金管理侧部控制,促进单位不断完善内部的各项控制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确保单位内部损益的真实性。对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3)坚持“不经审计,不予结算”的原则,继续开展基建工程财会核算的内部控制。重点审查工作前期费用的合规性、真实性,工程项目取费套用定额的正确性,工程量的准确性。通过基建审计,促进建设单位加强工程项目投资的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最大限度的节省资金。
(4)由于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进一步提升,会计核算上移一级正在准备,建立数据上传体系和财务数据仓库正在试运行。如何使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成本费用内部控制适应财务信息系统变革的大趋势,实实在在是摆在面前的严峻课题。公路局系统的财会核算管理在内部控制的应对策略上,应多开展这方面的相关专项调查及成本写实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县联社非常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这些制度的有效执行对提高信用社的管理水平和各阶段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内控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看,目前的各项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融为一体,成为一套系统化的体系。由此导致了职能部门之间管理界面不清晰、管理责任不到位;下级单位对上级多头汇报、多头请示;同级业务单位之间业务交叉,工作标准参差不齐。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制约着信用社整体科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信用社的战略发展目标也不相适应,所以,需要我们对现有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并系统化,以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制度化体系。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立足改革发展全局,坚持“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的原则,以战略为目标,以风险为导向,以流程为纽带,以内控为手段,以制度为保障,以文化为支撑。对现有管理制度、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力求促进各项管理工作实现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立一套设计科学、简洁适用、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提升我县联社的管理水平以及有效防范风险,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总体目标
按照内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我县联社内控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争取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以内部控制为主线,依据公司业务分类,通过梳理、整合、优化管理流程,打破部门业务界限,强化横向协同合作,明晰管理权限和责任,解决原有制度间的交叉、重复和冲突,弥补制度缺陷和管理缺失,促进整体管理效能的不断提高和发挥。基本建立和谐的内部环境、规范高效的业务流程、权责明晰的治理结构、简洁适用的风险管理措施,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抵御内外部风险的能力,为实现信用社的整体协调发展目标创造适合的环境和氛围,为信用社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工作思路及实施方案
2012年—2014年我县农村信用社企业管理与内控管理工作的思路是:根据联社总体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联社工作目标,持续深化制度建设,推进岗位标准化,夯实基础管理,不断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防控,提高管理控制能力,继通过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实现管理的精细化、管理的新进步。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一是要联社加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强调和宣传内部控制的性质与重要性,认真组织和领导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工作,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采用相应的管理政策与措施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认真执行及科学评价等。
二是要执行内部控制的中层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到各自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及对整个控制与管理的意义;提高各岗位、各环节的执行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与诚实的态度。
三是要建立与联社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管理宗旨、经营方式、组织机构、企业文化、外界协调等策略。
(二)建立良好的监督检查机制
建立对信用社项目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1)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施工项目业务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2)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要业务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行为。
(3)业务流程的遵循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跨越流程办理施工项目相关业务的现象。
(4)责任制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相关责任是否真正落实到个人。
(三)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对内部控制定期进行独立、有效和全面的评审,并将结果向管理层直接报告,这是联社管理控制风险的一道防火线。在联社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内审部门应该参与评审和制度制定的全过程,这样有利于内审人员全面了解联社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成体系,发现关键控制点,准确理解各项内控目的、控制环境、控制方法、控制程序等。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包括内审工作任务、权限、人员分工、人员岗位、审计程序、审计档案管理等,制定相应的评审办法,制定审计标准,例如审计实施程序的标准、审计报告的标准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内控系统的全面有效审计和监督。
(四)提升内控执行力
自2007起,德勤每年对中国上市公司展开相关调查。纵观连续5年的调查结果可见,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工作思路的认识持续加深,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以合规为契机,寻求管理和运营方式的变革和提升,而并非仅是为了回应监管要求。
与以往不同的是,2012年,德勤在对中国企业内控现状的调查范围中加入了正在或即将实施内部控制的非上市公司。此次调查,德勤采取了对企业管理层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对象主要由企业的董事会秘书、内控建设部门负责人、内控评价部门负责人以及财务总监组成,共收回问卷267份。受访企业继续保持了在行业、控股股东所有制类型、规模等方面的广泛分布。其中,来自中央企业的占21%,来自地方国有企业的占41%,来自民营企业的占27%,来自外资控股的占11%。受访企业涉及消费与运输业、能源与资源业、金融服务业、生命科学与医疗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科技/电信和传媒业等行业。参与调查者的行业分布如下图。
数字背后
透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的效果已逐渐显现,内部审计在内控监督评价中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认同。除“提高了财务报告的编制效率,使之更可靠”外,内部控制的其他效果也显现出来,如认为“将内部控制与现有管理体系恰当融合,避免出现内部控制与管理体系“两张皮”现象或内部控制无法“落地”的受访者占91%;认为“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实现了管理提升,提高了风险防范水平”的受访者占97%;认为“遏制了舞弊现象”的受访者占86%。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管理层的意识不到位,或者监督检查、奖惩机制不到位,导致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难以有效运行”这个问题,持“完全同意”和“部分同意”(或并称“认为”)的受访者为55%,比上一年度的调查结果48%有小幅提升;说明管理层还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全或部分认为本企业缺乏内控人才的受访者占54%,与去年66%的受访者基本认为缺乏内控人才的情况相比有所下降。
好的内部控制,一定是效益能够补偿发生的成本。关于实施内控的成本,33%的受访者基本认为企业花费的成本过高,45%的受访者基本否认成本过高。这种结果从侧面反映出一些企业内控实施工作走了弯路,或者长期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或者管理者还没有意识到内控已经发挥的效果。美国萨班斯法案实施以来,其受到的质疑之_就是上市公司实施成本过高,经过几年的发展,实施成本呈降低的趋势。在中国,企业实施内控的成本也是监管机构等各利益相关方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建议企业在实施内控前,在充分学习和理解监管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目标确定内控建设的规划和预算,确保内控实施的效益大过成本。
内部控制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的投入。94%的受访者完全同意或部分同意“将继续在内控工作上加大投入,确保内控的持续有效进行”。可以预期,随着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企业的内控工作将得到有效保障。
聘请中介机构方面,68%的受访者完全认同邀请中介机构协助内控体系的建设和优化,9%的受访者部分同意;仅有6%的受访者认为不需要中介机构协助。说明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中介机构对企业管理提升工作的帮助作用,需要借助外部专家来建设和优化内控体系。
内控工作延展方面,70%的受访者认为“内部控制工作应适当延伸,如在风险管理、风险量化及预警监控、授权优化、流程管理及优化等角度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延伸。”24%的受访者部分同意。这说明随着内控工作的开展,企业已经考虑到内控工作在哪些领域可以更好地为管理服务。
结果反思
从五部委正式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到本次调查,已经过了4年半的时间,配套指引已经了近3年,监管要求和技术标准都已经明确,为企业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提供了明确的监管时间表和技术参考标准。尽管如此,并不是所有企业的内控实施工作都如期望的那么深入、那么成功。
从调查结果来看,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在持续进步,收到了较以前年度更为明显的效果。如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工作有助于规范流程、遏制舞弊等。但是这种进步是较为缓慢的,可以看出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内控工作中存在一些误区,如部分受访者认为实施内控的成本过高、仅仅为了满足监管要求等。调查结果同时也显示,“高管重视”仍然是内控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老问题,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技术、监管要求均已经成熟的情况下,仍有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工作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高管重视程度不够。
我们所提倡的高管的重视,不只是高管在各种会议上强调、在内控工作安排上优先保证资源,更重要的,还包括高管的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并定期考察内控工作进展情况,听取工作进度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甚至亲自与咨询机构或审计师进行讨论,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搞特权,以实际行动来向所有员工传达“高管重视”的信息。
一、高度重视,抓认识到位和组织落实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今年是我行内控宣传年,为了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我行领导高度重视,并且周密部署:提前时间组织召开会议,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开展内控宣传的重要意义,认真部署内控宣传活动。成立了以任组长,任副组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内控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内控宣传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各单位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以身作则,亲自过问活动开展情况,带头参加学习教育,保证内控宣传教育各项活动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同时各单位合理安排,把宣传教育活动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紧密结合,确保了内控宣传活动的统筹兼顾,相互促进,有序推进。
(二)加强教育,打好基础。我们以党支部和党员活动为载体,以党政领导干部为重点,建立了学习教育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及领导干部学习了《》的精神,银行领导班子组织了专题学习,认真学习《》《》《》。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四项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业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强化了党员干部员工的党性理念和纪律意识,增强了单位和谐稳定,廉洁从业的自觉性。
二、扎实开展内控宣传活动
宣传就是灌输东西,主要做思想的传播工作,是事业的源动力,是银行树立形象的关键,始终在为银行形象做好代言,宣传工作进行的好不好,将直接影响着我行发展的中心和重心,将对我行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宣传工作要细致化,而工作也要融合宣传的因素。
(一)明确活动目标。主要解决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学制度,掌握岗位知识点。组织全行员工开展对岗位业务知识、技能的学习、讨论,掌握基本岗位的知识点,使员工充分掌握精细化管理要求及标准,为落实内控管理精细化奠定基础。二是防隐患,把握岗位风险点。在充分掌握岗位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我的岗位风险点在哪里”大排查、大讨论,通过岗位风险的揭示,进一步落实过程管理防控措施,防范操作风险。三是强规范,推动管理精细化。通过活动的开展,树立“内控无小事”的管理理念,完善内控管理机制、制度,强化内控管理履职,明确干部员工违规责任,全力遏制屡查屡犯,全面提升岗位风险的防控能力,实现内控过程控制与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机统一。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我单位围绕今年“、”的内控宣传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内控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中,银行领导高度重视,提前时间久制定并且以身作则,为开展内控活动起到积极示范作用。引导和带动全行营造内控的良好氛围。
一是举办内控宣传年活动启动仪式。我行于月日举办内控宣传年活动启动仪式,向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宣读《内控倡议书》和《承诺书》,并发放内控宣传材料。内控宣传年活动启动仪式简朴庄重、气氛热烈,全行同志都表示这次宣传年活动启动仪式让人印象深刻、记忆犹新,收到良好成效。
二是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我单位在“内控宣传”活动期间,通过出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内控工作的现状以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倡导廉洁办公理念。
三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月日起,在全行组织开展“学规定促发展”教育活动,组织全行员工对总行20年制订的《员工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作深入学习,以进一步提高全员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增强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截止月末,广泛动员、制订方案、学习《规定》三个环节工作已经结束。为配合活动开展,编发教育活动《简报》1期、《监察之窗1期》。
四是开展案例教育。及时将总行纪委《2014年全行案件防查情况的通报》转发全行,组织全员学习,举一反三,深挖不足,强化内控案防管理。
五是完善内控检查流程。我行不断梳理内控检查工作的各个环节,完善检查步骤,形成有效的检查机制。现我行内控检查流程为:制定方案下发支行进行自查分行现场或非现场进行检查打分进行名次排比形成共性问题分析报告及检查问题清单对排名前五的网点进行奖励、对排名后五名的支行拿出相应措施、进行帮辅工作。同时加强对检查问题整改的追踪,每季度检查时对上季度检查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验证,并落实内外部检查问题的整改,提高了问题整改率,持续改进制度,提高了整改效果。
六是加强网点辅导工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帮助和辅导网点改善业务管理工作。检查人员不仅立足于服务支行,增强支行内控督导检查力量,也为支行的流程梳理、规范操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通过实地的辅导与交流,大大提高了部分业务主管及网点的业务水平和作战能力。
七是解决部分疑难问题。银行业务品种不断创新,每天困惑支行网点最多的是疑难问题如何解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形成了一个定期碰头会,解决各支行网点提出的实际问题,并定期编制成册,邮件形式下发,通知公告栏上挂,为支行提供了一个解决难题的途径,同时也给其他支行有个良好的借鉴作用。
一、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科技工作依托科技综合管理网站,以“全省一盘棋”的工作思路为指导,为保障业务工作安全稳定运行,昆中支科技处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内控制度和配套的操作规程,这些制度的执行也取得了明显的一些成效,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内控制度建设方面
一是统一规范化进程还待进一步完善。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遵行标准和规范,可节约总体生产成本,信息安全管理遵行统一规范原则,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也有利于科技岗位工作移交和统一管理,目前在规范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全面的地方,比如县支行存在着多种操作系统并存的局面,由于操作系统不统一,增加了客户端的管理和系统补丁及时安装的难度,同时,部署防病毒系统和移动存储介质监控系统也增加了难度;二是业务部门与科技部门沟通协调不足,科技内控制度存在政出多门、要求不一致的现象,部分业务系统类内控制度往往只发到下级行对口部门,科技部门经常不了解这些制度,科技人员在系统维护时可能会出现不符合操作要求的情况。
(二)科技内控制度落实执行方面
一是部门信息安全员的工作积极性未充分发挥。支行尽管设置了部门信息安全员和计算机协管员,但由于缺乏培训学习科技知识的机会和本身兼职的原因,对本部门关于科技信息安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比如每个部门都建立了独立的专用杀毒计算机,并发给了手动更新病毒库方法,但部门执行为到位,每次病毒库更新都要计算机专管员来做,未能有效减轻计算机专管员的工作压力;二是重组织建设,轻内控管理。虽然各行都建立了计算机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成立了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各部门设立兼职计算机安全员,但在日常工作中其作用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信息安全管理仍由科技部门单打独斗,尚未形成合力;三是重业务风险,轻信息安全。目前科技工作重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技工作对业务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支撑、服务、促进、保障”作用,信息安全工作已经成为基层行工作的一条“大动脉”,如果对科技工作仅仅停留在安装业务系统的层次,势必影响科技工作和基层行的整体工作。
(三)科技队伍建设方面
根据昆明中支印发的《云南省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科技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支行设置了A、B角,但B角由于缺乏科技知识培训学习的机会,科技知识得不到提高,同时由于工作繁忙和岗位兼职的原因,在岗位轮换时有一定难度。
二、提升科技内控制度执行力的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强化队伍建设
首先从计算机安全领导小组、系统管理员到部门信息安全员乃至业务操作人员都要高度认识到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自觉加强计算机应用知识及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索质。其次,根据支行实际情况培养2名计算机管理员,以充实基层央行的科技队伍,适应科技岗位制度的调整,并加强对基层行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够为基层行的科技应用提供多层次、全方位、高质量的科技服务。
(二)构建统一高效的科技内控管理制度
一是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内控管理,构建内控管理长效机制,建议尽快建立全省统一的科技内控制度查询系统平台,实行最新制度的动态更新,从而更好地实施科技日常管理,有效提高科技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二是建立科技岗位内部制约机制。将系统维护与安全管理实现岗位分离,改变一人包揽全行科技管理与计算机安全工作的局面,实现岗位之间相互约束、监督。针对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和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的实施细则,建立严密的岗位分工和明确的工作职责,实行定岗、定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三是进一步明确科技A、B角岗位的权责,要求A、B角都要熟悉所维护的系统,掌握维护技能,并适时进行A、B岗位轮换。
(三)进一步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提升制度的执行力
一方面,为了防范技术人员在各项业务系统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必须严格按照已经制订的制度、办法、规程进行操作,规范科技服务行为。以重要业务系统运行维护、网络管理、信息安全为重点,充分利用技术和管理手段,加强对系统运行的日常监控,认真做好运维记录和日志的登记,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运行维护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并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实行奖惩。对于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风险的人员要坚决实行责任追究,从而形成内在约束的良好氛围。只有强化制度约束,严格考核机制,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令行禁止,才能把内控制度落实到位。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审计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一个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能保证企业经营方针和计划贯彻执行,风险内控审计是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以豫新公司2×135MW机组资产处置为例,通过开展工程管理风险内控,为企业收益最大化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挥了显著作用。豫新公司#1、2发电机组属于100MW等级小火电机组,也是全国第一、第三台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先期设计及制造技术均不成熟,机组能耗高,造成企业亏损严重。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关停2×135MW机组,既是落实国家、省政府“节能减排”及调整电力结构等政策的需要,也是减轻企业内部经营压力,稳定企业职工队伍的迫切需要。根据国家能源产业政策的要求,豫新公司下发了《2×135MW机组关停方案》。为强化工程审计监督力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了《豫新公司135MW机组资产处置工程管理风险内控实施方案》,按照可控在控的原则,初见成效,具体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预防作用
加强管理,科学制定处置方案,为防止资产处置管理中的问题发生提供了预防作用。公司明确了规范程序、最大限度地提高收益的工作思路,成立了资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监督小组、各专业工作小组,切实加强对关停机组资产处置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规范资产处置行为;提前谋划,认真调研,广泛搜集市场信息,赴开封、平顶山兄弟单位实地考察,明确了机组资产处置基本的定位和目标;制定了可操作性的《2×135MW机组资产处置方案》,对关停机组资产状况、分类方案、程序和时间进度安排等进行了详细、周密的安排。开展资产处置工程风险内控,即全过程审计内控,使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规可守;防止贪污受贿、失职渎职等案件的发生。贪污受贿等案件的发生与管理中的漏洞有直接关系。每个岗位的管理人员恪尽职守,按章办事,使想贪污受贿的人无机可乘。
2、保证作用
规范程序、提高收益,是维护公司合法利益的根本保证。
1)由机、炉、电、热、燃、化、脱硫等专业专工组成实物清查组,一边清查、一边贴标识牌,避免实物清查遗漏或重复现象发生,保证做到清查清册与现场实物、标识牌一致。公司委托河南中联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进行资产评估,通过清查核实、实地查勘、市场调查等,完成了资产评估工作,出具了资产评估报告,为今后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奠定了基础。
2)严格执行集团公司、河南公司招标管理制度,进行2×135MW机组资产处置中介机构招标,邀请了北京、重庆、上海、天津四大产权交易所参与投标,整个招标程序规范,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严把投标单位资质准入关,要求所有参与项目投标的单位必须是依法注册的法人,有良好的银行资信和商业信誉;经过评标,确定北京产权交易所为我公司产权交易中介机构。
3)挂牌实物资产成功转让,为企业增加了收益,在兄弟单位同类型机组资产处置中成效显著。豫新公司2×135MW机组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挂牌交易,豫新公司与新疆粤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在北交所相关领导的见证下正式签订了135MW关停机组闲置设备及其备品配件实物资产交易合同。至此豫新公司处置设备价款全部回收,该价款高于资产评估值,增幅53.57%。
3、监督作用
工程管理风险内控既有预防性、约束性,同时也有惩戒性。对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监督。通过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规范程序,充分发挥工程风险内控的监督作用。深入开展资产处置工程风险内控,加强过程管理监督。公司以规范管理为切入点,以跟踪监督为关键点,以提高效益为落脚点,对所有招标工作实施了全程监督;有针对性地开展招标项目后续管理工程风险内控,主要对处置过程中双方履行合同义务(拆除质量、拆除安全、双方主要责任、合同价款及其支付方式、违约责任)进行监督,发现问题,提出审计建议,确保公司利益最大化、费用最小化,维护公司的权益。由于领导重视、组织有力、措施到位,豫新公司关停机组的资产处置工作进展顺利,资产处置收益及时入账,拆除费用一次性支付到位,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体现了工程风险内控在企业管理中的巨大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如何改进和提高企业工程风险内控工作
1、要认识到位、组织到位、领导到位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在制度上明确,业务上关心和指导;二是形成“行政主要领导负责、审计部门组织协调、业务部门各负其责、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三是主管领导要全方位支持,不仅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而且要克服本位主义倾向,不徇私、不护短,做工程管理风险内控工作的坚强后盾。
2、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形成合力
工程管理风险内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开展好工程管理风险内控,必须发挥审计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争取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参与,发挥部门的业务优势,形成工作合力。
3、要抓住重点,分层实施
工程管理风险内控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等,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难点、弱点和热点分层审计,把经营管理中的违规操作、对外经济交往监督不到位等薄弱环节作为弱点抓。
4、加强审计内控,严格考核奖惩,不断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管理风险内控是是强化内部审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勤政廉政的一项重要方法;是审计部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力途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