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人安全护理范文

老年人安全护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人安全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人安全护理

第1篇:老年人安全护理范文

1、影响手术安全的不利因素

1.1不良心理状态手术作为一种强烈应激源,会让病人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消极、悲观等心理反应。这些不良心理因素可导致机体明显的应激反应,使体内儿茶酚胺大量释放,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肌耗氧量增加。高浓度的儿茶酚胺大量释放还可引起心室颤动和心律失常以及加重术中出血,增加老年病人的手术风险。

1.2不恰当的手术安置任何手术都必须在安置好合适的后进行。老年病人手术多采用全身麻醉,其保护性反射消失,自我调节功能丧失,且为了便于手术操作暴露手术野,多采用被动。老年病人皮肤弹性差,骨隆突处缺乏脂肪和肌肉的保护,有些病人体形肥胖,若安置不当,身体的负重点、支点不合适,易造成病人皮肤、颜面部、生殖器的压伤、神经损伤及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在进行时间长、特殊如俯卧位、侧卧位、截石位的手术时,易发生安置不当所致的病人损伤。

1.3术中生命体征紊乱老年病人机体功能减弱,手术的同时常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会造成心血管系统病理性改变的合并症。手术复杂、时间长、物的使用、血容量减少和手术安置不当等因素都可影响病人生命体征的平稳。手术对机体是不良刺激,老年病人机体的调节能力差,表现为术中血压、心率的波动范围大,而血压、心率的波动范围过大又会加重合并症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手术危险性增加。

1.4术中低体温术中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在施行外科手术病人中50%-70%会发生轻度低温(临床上一般将中心温度为34-36℃称为轻度低温)。全身麻醉、病人的体表区和胸、腹腔长时间暴露于冷环境中、大量快速输注各种液体及使用冷液体冲洗体腔等都可引起病人体温下降。低体温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心功能异常(如心动过缓、低血压、室性期前收缩甚至心室颤动)使多数物的代谢降低,术后复苏期明显延长,并容易发生误吸、肺不张、缺氧等并发症。

1.5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安全问题全身麻醉苏醒期内包括伤口疼痛、吸痰、胃管、尿管的刺激可使病人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循环系统剧烈波动,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增加。苏醒期内病人躁动常见,增加了意外损伤的危险,同时可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诱发高血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与手术预后有密切关系。

2、手术期安全护理对策

2.1针对老年患者生理特点开展护理针对老年患者的感知特点和手术室护士服装的特殊性,护患在沟通时,护士说话的语调不易过高,语速应放慢,重视应用肢体语言,耐心倾听,通过患者的手势、语调、表情等尽可能的捕捉患者的信息,理解其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对于局麻的老年患者由于其认知能力及对痛觉的感受下降,往往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痛苦,要密切观察其表情,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使病人在心理上感到放松,处于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病人心理的良好状态,有利于保持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和术后恢复。

2.2合适的手术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手术安置原则是在充分暴露手术野的同时保持病人正常的呼吸、循环功能,避免神经、肢体的压伤。将手术安置作为护士工作质量考核内容之一,进行护理查房,要求每个护士熟悉各种的安置和注意事项。术前根据手术备齐所需之物,如垫、支撑架、海绵枕等,避免安置时临时拿取或用被子、包布代替。女性老年病人乳腺萎缩,皮肤松弛,男性病人和阴囊皮肤薄弱,血液循环差,安置俯卧位时注意将女性病人两侧、男性病人的外生殖器放至垫中空处,避免与垫压迫而造成、的压伤、水肿;侧卧位时避免上肢过度外展,双下肢间垫一长软枕。下肢的上侧肢体采用髋膝屈曲接近90度,下侧伸直,有利于固定骨盆和放松腹壁。肾脏手术时,下肢摆放相反,上肢肢体伸直,下肢肢体屈曲,同时将病人腰肋部与手术床腰板对齐,使肾区平坦,充分暴露手术野。固定骨盆时,约束带不可直接固定在病人髂骨上,可在两者间垫一薄软枕,压力适中,以固定后可容纳一指为宜;截石位应重点保护神经、腓总神经不受压迫,髋关节屈曲90-100度,外展45度;托腿架支撑在病人小腿肌肉丰满处,膝关节屈曲90-100度,小腿处于水平或向上倾斜位;两腿分开角度80-90度为宜。器械盘应距离病人右膝关节上5-10cm,术中调整时随时检查,以免压迫病人关节皮肤。手术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病人的情况与局部皮肤情况,提醒医生勿将手和器械置于病人身体上。手术结束后,检查病人全身皮肤、关节有无压痕、红肿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并记录,与科室护士交班。

2.3加强监测,保证病人生命体征的手术期平稳老年人机体储备能力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不同程度的老化,常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术前对病人机体功能状况进行充分评估,对异常情况予以纠正,使病人在其最佳的生理状态下接受手术。准备好抢救用品、药物;术中加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老年人对血容量波动反应敏感,术中精确估算出入液量,及时补充失血,保证充足血容量,避免循环波动过剧造成损害。发生循环抑制时可协助麻醉师给予儿茶酚胺类药物如麻黄碱等处理,必要时可以用多巴胺、间羟胺等静脉输注支持循环。术中术者手臂对病人胸腔、腹腔的压迫可引起胸廓、膈肌的运动受限,通气不足,潮气量下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俯卧位安置不当,腹部受压,下腔静脉回流受阻也可导致低血压。应避免这些外在人为因素对老年病人生命体征的影响。

第2篇:老年人安全护理范文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住院的老年病人逐渐增多。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所带来的改变,使他们自己抵御侵害的能力降低,增加了在安全方面的受害率[1],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误吸等安全问题的比率较一般患者高。总结分析导致老年病人安全问题的各类原因,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更有效地预防老年病人各类意外发生,降低疾病的潜在风险, 能更有效地提高老年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效能。

1 导致老年病人安全问题的危险因素

1.1生理因素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生理机能退行性变化,往往反应迟钝、行动迟缓、感觉迟钝、平衡能力下降,使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增加[2]。感官信息的传入不正常表现为老年人视力减退,视野变窄,光感阈值高,对声音感应度的扭曲,灵敏度的降低,触觉下降。

1.2病理因素 ①老年病人患脑血管病后,肢体活动障碍,平衡能力差,导致身体适应性、协调性差,易发生意外损伤。②老年痴呆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大脑器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记忆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性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由于病人的自理能力丧失,易导致意外损伤。

1.3药物性因素 最常见是药物引起的损害。

1.4环境因素 当个体功能下降时, 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由于衰老和器官功能减退, 老年人常有视力模糊,四肢活动协调性差, 记忆力、理解力下降, 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差,都会造成住院老年患者的意外伤害。

1.5心理性因素 患者的焦虑、依赖、恐惧和消极情绪是造成护理安全意外发生的隐患。

2 影响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

2.1跌倒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伤害事件,是老年人群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自理的威胁甚大,给家庭和社会代来巨大的负担。

2.2误吸、误食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喉腔黏膜萎缩变薄,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渐趋迟钝,肌肉变性,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这些衰老性退行性变化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吞咽功能障碍,并发生误吸。

2.3坠床 往往与老年人平衡感觉减退,纠正失衡的能力降低及避险反应能力减退有关,坠床常使老年人发生肋骨骨折等。

2.4烫伤 烫伤是老年人生活中一个极大的不安全因素。老年人发生烧、烫伤时创伤往往较深,且皮肤修复及再生能力较差,创面愈合慢,处理难度大。

2.5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常常是身患多种疾病,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同时, 老年人由于大脑出现退行性变化,易造成少服、多服、错服、漏服等现象发生。因此,老年人用药应特别慎重,必须合理用药,在用药剂量及间隔时间上,均需根据肝、肾功能做相应修改,才能提高药物的疗效,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3 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对策

3.1防止跌倒 对老年人易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予以评估:一是评估老年人的自身因素,二是评估环境因素,三是评估社会因素。入院时填写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根据老年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2防止误吸的发生 (1)应及早治疗原发病即伴随症状;(2)选择合适的食物,食物应以半流质为宜。同时注意食物的温热适宜,色香味美,以增进食欲;(3)病人进食应采取舒适的,最好取坐位或半卧位。卧床病人应抬高30°~45°,利于吞咽运动,减少误吸的机会;(4)对于严重吞咽困难、呛咳及昏迷的危重病人,应及早给予胃管饮食;(5)加强对病人及家属的宣教。

3.3防止坠床 评估老年人存在发生坠床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护。

3.4防止烫伤 (1)严格检查设施的情况,使用热水袋水温不宜>50℃,应该外加布套,烤灯、热敷时要严格掌握温度和时间;(2)避免在床单位的桌上、地面堆放物品,以免打翻热水、热汤;(3)老年人在使用微波炉时应遵守操作规则,避免电磁波引起烫伤;(4)老年人在住院期间切勿擅自触摸医疗仪器上的加热装置;(5)患糖尿病的老年人由于感觉异常,对温度不敏感,故应加强注意;(6)老年患者的肢体避免与过热的物品接触。如发生意外烫伤,应立即遵医嘱予以处理。

3.5合理用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老年人用药品种不宜过多,尽量在5种以下。只有在药物治疗的好处明显超过风险的情况才可应用,以保证用药安全。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量,并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停药。

3.6做好健康宣教 提高病人及家属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和预防。

4 小结

通过对住院期间老年病人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根据老年疾病的特殊性,探讨干预的对策,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老年住院病人的安全,维护老年人的健康。

参 考 文 献

第3篇:老年人安全护理范文

1 患病特点

1.1病史采集困难且参考价值小 由于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能力降低,思维迟缓,因而病史采集较困难;老年人对疾病的敏感性降低,不能准确表述疾病的状况,病史的参考价值较小,故应反复确认,以免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1.2起病隐匿、症状体征不典型 因老年人感受性降低,往往疾病已经较为严重,却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或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无法依据症状判断是何种疾病及其严重程度,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有些老年疾病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时常无疼痛感,仅出现低热、食欲减退等表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能以低热、腹泻或者阵发性房颤的症状出现。癌症患者可因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而延误诊断,错过最佳治疗机会。

1.3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因全身各系统存在不同程度老化,防御功能和代偿功能降低,容易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约有70%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由于多个系统之间互相影响,各钟症状的出现及损伤的累积效应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加,使病情错综复杂。

1.4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 由于免疫力低下,抗病与组织修复能力差,导致病程长、恢复慢。由于各器官功能降低,且长期卧床,因而容易出现组织器官骨质疏松、压疮等多种并发症。

1.5病情变化迅速,预后不良 老年病进程缓慢,病程长,疾病反复发作,对身体各器官损害加重、致残率高,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到各种诱因激化,病情易恶化。

1.6伴发各种心理反应 老年人患病后,在发病的不同时期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发病初期患者往往以焦虑为主要表现,当病情有波动时患者主要 表现为恐惧,如果疾病长期未愈则患者又会表现出抑郁、绝望等心理反应,这些反应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对老年人心理、精神问题要给予重视。

1.7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由于老化使机体的肝肾功能减退,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泄速度迟缓,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差,故老年人用药常会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对镇静剂、强心剂、利尿药等,一般成人常规剂量可引起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用药宜慎重,不宜超量使用药物。

在对老年患者评估时应尽量考虑到上述特点,并注意个体差异,将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与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相结合。在老年人的治疗方面应尽可能控制病情进展,减轻痛苦,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功能。老年人记忆力减退、行动不便、无人照顾使医嘱的执行能力下降并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医护人员应尽量简化治疗方案,减少用药种类和频次,以提高其用药安全性。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安全性。

2 老年患者的护理特点

由于老年病的表现、诊断、治疗、预后方面的独特特点,护理方面也与成人护理有所区别。除了要做好疾病护理外,还要做好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尤其要保证老年人的安全。

2.1病情评估的全面性 由于生理功能的衰退、感知功能的缺损以及认知功能的改变,接受信息和沟通能力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护士对老年患者进行评估时,要注意正确应用沟通技巧,通过观察、询问、体格检查、量表筛查、辅助检查等手段,获取全面、客观的资料,准确判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功能状态,为老年人的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2.2疾病护理的特殊性

2.2.1要有责任心 老年人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差,反应不敏感,健康状况容易发生变化,掩盖疾病的症状,病情发展迅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容易延误病情。要求护理人员既要有较高的专科护理技术,具备准确、敏锐的观察能力、正确的 判断能力,更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以足够的爱心、细心、和耐心,全身心地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最佳护理服务,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并发症。

2.2.2注重整体护理 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与其他人群有不同之处,尤其是老年患者往往有多种疾病共存,疾病之间彼此交错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树立整体护理的理念,研究多种因素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护理。一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全面负责,在护理工作中注重患者身心健康的统一,解决患者的整体健康问题:另一方面要求护理业务、护理管理、护理制度、护理科研和护理教育各个环节的整体配合,共同保证老年护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2.2.3增强老年人的自我照顾能力 对于老年人的需求,专业老年工作人员常常想到其他社会资源的协助,而很少考虑到老年人本身的资源。老年人在很多时候都以被动的形式生活在依赖、无价值、丧失权利的感受中,自我照顾意识逐渐淡化,久而久之将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因此,要善于利用老年人本身的资源,以健康教育为干预手段,采取多种措施,尽量强化、巩固和维持老年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避免过分依赖他人,从而增强老年人生活的信心,保持老年人的尊严。

2.3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老年人患病后常伴有各种心理变化,常感到孤独无助、焦虑紧张,康复求生欲强,希望得到及时诊断、良好的治疗和护理。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和疾病特点实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在护理工作中,要善于通过观察、倾听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需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释,技术操作时动作轻柔,尽量减少疼痛和紧张情绪。在生活上给予充分照顾,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保持愉快的心境。

2.4安全护理的普遍性 在临床护理中,做到预见性护理,对保证患者安全,减少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如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护士要对每位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警觉性和责任感,做到预见性护理,严密观察,为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基本信息。

第4篇:老年人安全护理范文

[关键词]老年患者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是干部病房,主要收治的是老年人,他们生理机能退化,总体生理功能下降,加之老年患者慢性病多、病程长、病情重、用药复杂等特点,使得影响老年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大大增加,成为老年患者疾病康复的极大障碍。总结分析导致老年患者安全问题的各类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更有效地预防老年患者各类意外发生,降低疾病的潜在风险,能更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效能。1、 导致老年患者安全问题的因素1.1 生理性因素 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生理技能退行性变化,往往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平衡能力下降,使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大大增加。有文献报道每年约30%的老年人跌倒一次或多次,而跌倒的概率随年龄递增,80 岁以上跌倒的年发生率高达50%。(1)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喉腔粘膜萎缩、变薄、感觉进退,咽缩肌活动作用减弱,咳嗽反射与喉反射减弱二导致误吸、易噎、易呛,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2)研究显示高龄活动无耐力占老年人跌比例最高。(3)餐后收缩压显著下降,是老年人常见现象。跌倒与餐后血压下降有关,是高龄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1.2 病理性因素 (1)患脑血管病后的老年人,肢体活动障碍,协调性欠缺,易发生意外损伤。(2)老年痴呆者由于自理能力丧失,易导致日常活动中的意外损伤。(3)疾病对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排泄、生物转化均有一定影响,加上药物的副作用等会诱发跌倒。1.3 心理性因素 焦虑症、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精神问题。现今社会常见的空巢现象,离退休综合症、高楼住宅综合征,使得老年人与外界接触机会减少,导致孤独、压抑等负面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则可能出现自杀自伤等意外情况。1.4 药物性因素 老年人群是健康行为保健中的脆弱人群,调查研究显示:社区老年每天均服药者占半数以上,且平均一天同时服三种药者达18.74%。药源性问题正越来越成为影响老年人安全的重要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的服药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评估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了解老人困难,在执行过程中未遵循服药到口原则,如替老人打开药物包装,备水、及时督促服药等。从而导致老年患者少服、多发、多服、错服、漏服药等现象发生。1.5 院内感染因素 (1)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呼吸道组织结构退行性变,呼吸道防御屏障功能衰退,易发生医院内获得性肺炎。(2)老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与院内感染呈显著的相依关系,住院时间越长,医院内感染几率越高。1.6 环境因素 病区环境因素常常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跌倒、损伤的重要因素。如病房灯光昏暗或直射;地面不平或有障碍物,积水、地面太滑;家具多棱角;病床高度不适,无床档;座椅不稳,无扶手靠背等。1.7 技术性因素 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或协作能力不高等原因,对患者安全构成的威胁,特别是各新技术、新业务的引进与开发,使护理操作范围拓展,护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工作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而影响老年患者安全。1.8 组织管理因素 (1)思想教育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2)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对职责、制度、常规的督促检查不到位。(3)业务技能水平低,对新护士、进修及实习护士的业务培训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方面的训练未能及时跟上。(4)管理不力、要求不严,未认真履行好管理者的职责,对工作各个不安全的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主动采取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力。

2、 对策

2.1 认真做好安全评估 找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强风险防范,做好预见性护理。 建立不良事件风险评估制度。针对老年患者主演期间容易发生跌倒、走失、压疮、窒息等安全方面的问题,设立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估,根据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评估的分值,对参照的安全隐患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

2.2 做好健康宣教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和预防,在醒目处,设立安全警示牌,警示条,提示护士时时注意。2.3 做好临床用药安全管理工作 (1)注意用药方式,用药途径正确。遵循基本的服药原则,如坐位或半坐位服药,以免误咽呛咳;服降压药后不要立即更换;服降糖药后半小时准时进食等。(2)护士要加强对服药过程的监督。(4)向患者作好安全服药教育,耐心解释用药原则及按医嘱正确服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说明擅自增减药物的危害性,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2.4 认真做好环境评估 对潜在的伤害性因素进行整改,使病房环境安全、舒适。如对湿滑地面的处理、床和桌椅的稳定性确定、冷热水的调节等环境各方面的安全管理举措。2.5 做好院感管理 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建立医院内感染控制三级管理网,制定严格的预防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强化各级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2.6 加强各级培训,熟悉老年患者的特点,作为管理者,要有计划地组织护士学习业务知识,反复训练专业技能,做到技术精湛,精益求精。由于基础护理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最经常、最广泛,如皮肤护理、病床整齐、注射技术、饮食护理等,护理人员往往不重视,要求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不断提高对基础护理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只有不断加强专业技术建设,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护理差错或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的落实。

第5篇:老年人安全护理范文

老年患者不但有器官功能老化衰退,而且有各种病理因素,因此容易发生跌倒,它是造成老年致残甚至诱发死亡的重要原因,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矛盾,产生医疗纠纷。因此,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是临床护理人员探索的新课题之一[1]。

1 跌倒相关因素

1.1 生理因素 80岁的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大脑细胞减少25%,小脑细胞减少20%,表现为记忆力减低,反应迟钝,对险情不能及时发现,动态平衡功能降低,容易发生跌倒。另外,老年人的器官功能逐渐老化减退,感觉迟钝,反应缓慢,五官四肢功能出现障碍,这直接影响老年患者的安全。性别差异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女性跌倒的几率约为男性的2倍,尤其在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易引起跌倒[2]。

1.2 疾病因素 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中如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均可使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而易发生跌倒。另外,一些老年疾病,使老年人步态不稳,如:帕金森病、脑血栓、痴呆、眩晕、小脑病变等均可增加老年人跌倒危险性。据调查,我国目前有83.12%的老年人患者有各种慢性疾病,其中的高血压、脑卒中后遗症占总数的61.4%[3]。研究证明,老年人慢性疾病越多,跌倒的危险性越大[4]。

1.3 药物因素 老年人对药物耐受性和敏感性与成年人不同,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老年患者经常服用的药物中如镇静催眠药、抗焦虑抑郁药、降压与利尿药、降糖药、血管扩张剂等。这些药物中可能影响老年人神志、视觉、步态平衡功能、血压、血糖而增加跌倒的危险性。

1.4 环境因素 它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老年住院患者对环境不熟悉,病室地面光滑潮湿,走道过道内有障碍物,照明光线不足,不合身衣裤鞋袜,人员密集,卫生间缺少辅助设施等均可使患者跌倒。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安全管理 入院时做好健康宣教,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认真评估跌倒危险因素,确立高危人群,对年龄偏大、四肢功能障碍、使用脱水剂、头昏、曾有跌倒史的患者应进行特别关注。对跌倒高危人群,床头贴警示标识,做好病人及家属安全教育。对行动不便者,告知家属应24h需有人陪护,加强巡视护士应主动给予帮助,及时提供患者生活所需,指导患者使用床边呼叫铃。告诉患者穿衣合适,不宜过大过长,鞋子大小合适,不穿拖鞋。提醒老年人生活起居要做到三个30s,醒后30s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4]。给予预见性防护措施,避免跌倒发生。

2.2 创造安全环境 病室内光线充足,夜间开地灯,地面应用防滑材料,并保持清洁、干燥、平整,工人拖地时设警示牌,走廊内无障碍物并安装扶手,厕所旁安装抓杆以便站立时借力。

2.3 用药护理 老年患者服用镇静剂、抗焦虑抑郁药、降压药、利尿药、降糖药等应做到合理用药,且做好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的观察。服用降压药易发生性低血压,改变尤其防止跌倒,因此上下床、久蹲后起身速度宜慢。使用降糖药时需按时进食,避免低血糖。服用镇静安眠药时,告知患者未完全清醒时不要下床活动。

3 小结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住院患者日益增多,对老年患者跌倒相关因素科学预防,制订相应防范措施,降低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对避免纠纷,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和住院护理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苏娜.香港医院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方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59-360.

2 胡国平,眭万琼,陈蜀萍.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护理.护理学杂志,2003,18(5):397-399.

3 宋江丹.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及护理.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4,4(2):81-83.

第6篇:老年人安全护理范文

【关键词】 心理护理;老年人;护理措施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老年人口不断增多,预测到2015年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4[1]。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大,机体衰老,伴随着老年疾病,心理上会慢慢出现一些问题。因此老年护理不仅需要解决其存在或潜在的身体健康问题,还要注重实施心理护理,以达到身心健康的整体护理,从而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1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症状

人的衰老是人体的一个自然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结构发生变性,功能衰退。老年人由于生活环境、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骤然变化,伴随着身体衰老引起的多种疾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2],机体的衰退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都是老年人容易患病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明显的生理病变之后,又可引起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心理表现。

1.1失落抑郁老年人由于工作上的成功,被同事们尊敬和重视。离开工作岗位后,由于各种原因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不再被采用和重视,极易产生失落悲伤感,从而封闭自己,动作迟缓,少言寡语,造成心情抑郁,遇事灰心,悲观失望,不再表达自己的意愿,拒绝与他人交谈。

1.2孤独寂寞性情固执、怪癖任性。老年人在青壮年时为国家作出了贡献,既认为年轻人是祖国未来,同时又对他们不服气,总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以致性情固执,怪癖任性。老年人由于离退休、丧偶等原因,人际交往减少,大部分时间需要自己度过。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与世隔绝的孤独寂寞感,进而感到烦躁无聊。长此以往,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3健忘多疑由于老年人年龄增加,身体衰老,智力水平也会随之下降,表现为近期记忆力减退,常常出现健忘症状;由于大脑皮质功能的减退,心理活动发生变化,往往也会出现多疑、孤僻的症状。

1.4恐惧忧虑由于担心患病、自理能力下降等会给家庭加重负担,老年人心理上会产生恐惧感或忧虑感,从而表现出冷漠或急躁的情绪。

2老年心理护理措施

针对以上老年人日常生活或患病情况下出现的各种心理症状,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3],以达到老年护理疗效的实现,使老年人能够健康长寿。

2.1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环境是支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良好温馨的环境可以改善人的心理,减轻老年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和忧虑感。在注意病室清洁幽静的基础上,注意病房的安排,尽量将同一社会层次的老年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使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心灵容易沟通,保持心情舒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把病房布置成家庭模样,使患者有住在家里的温馨感觉。也可以设置老年干部活动中心等类似的康复娱乐场所,增添老年生活乐趣,实现老年人早日康复。

2.2做好老年人健康教育作为老年护理工作人员,要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减少老年人的狐独、恐惧、抑郁的心理意识。安排一些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如下棋、老年保健知识讲座等。护士要善于察颜观色,多与他们谈心交流,谈话时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多听他们对往昔的回忆,共享对年轻时回忆的欢乐。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做好生活护理,对他们的合理要求尽量给予满足。帮助老年人树立坚强的信念和正确的生死观,从生活中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乐趣。鼓励老年人要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不良情绪进行自我调节,适当参加社会交际活动,充实精神生活,从而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消除或减少各种心理问题。

2.3护士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从事老年护理工作,要求每位护理人员从尊老、敬老、爱老做起,开展人性化护理,用亲人般的情感为他们做康复所需的基础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护理上做到有情、有礼、有心、有益。多安慰鼓励,营造融洽愉快的气氛,使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依赖感和安全感,消除他们的疑虑和误解,树立康复的信心。主动征求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感到受到重视与尊重[4]。要注重经常性地和老年人沟通,不要怕麻烦,常谈他们的往事;听他们说话时要专心,回答询问语速要慢,声音要大。老年患者一般都盼望亲人来访,护理人员要有意识地告诉家属多来看望。要关心他们,了解个人爱好,了解一般家庭情况,使老年人感到很亲切。嘱其亲朋好友多给予支持和关怀,以使护理效果更加满意。

2.4指导老年人掌握心理调节的技巧在老年人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多鼓励他们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如唱歌、跳舞、听音乐、打太极拳、练气功等。这样能保持机体代谢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延缓衰老,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获得更多交流、倾听的机会,消除不良的情绪,使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另外生活要有规律,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勿过饱饮食,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防治血管硬化、改善心脑血管状况以及补充多种维生素的药物。给老年人用药,种类以少为宜,剂量以小开始,尽量做到安全、有效。最主要的是让老年人保持心情的舒畅与平稳,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3小结

在老年护理工作中,要达到基础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疗效,心理护理起着重要作用。采取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法,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事而异,可以有效减少或消除使老年人致病的心理因素,防止疾病的恶性循环,缩短医疗护理疗程,既减轻了个人、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又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充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丹,胡亦心.老年护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护理杂志,2005,22(4):54.

[2]张理义.临床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0.

[3]王亚杰.老年人慢性病的心理护理[J].医药产业资讯,2007,16(6):64.

第7篇:老年人安全护理范文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趋势。老年人由于机体老化所带来的改变,如记忆力减退、感官功能衰退、反应速度减退以及体力下降等,使他们自己受侵害的机会增多,增加了在安全方面的受害率[1],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误吸等安全问题的比率较一般患者高。因此,研究老年人护理安全的问题,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的护理,已成为护理学领域值得探讨的课题。

1 引起老年人安全问题的原因

1.1 生理学因素:(1)老年病人因中枢系统疾病可引起病理性姿势控制能力降低,使肢体协调功能减弱,平衡失调,出现脚不高,关节活动不灵活,还可出现吞咽肌群互不协调,咀嚼困难,唾液分泌减少等。同时因脑细胞减少,记忆力改变,反映速度减退。(2)感官信息的传入不正常,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变窄,触觉下降,灵敏度降低。随着年龄的增加,视觉在保持姿势控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骨骼肌肉系统,骨骼韧带等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降低了人体的稳定能力。

1.2 医药因素:最常见是药物引起的损害。有研究发现,服用镇定剂、精神类、降低血压的药会影响平衡能力[2],另外,药物错误所致的意外损伤居第二位,药物剂量使用不正确、以院外私带药物、遗嘱的含糊与误解均是引起意外损害的原因。

1.3 环境因素:环境对老年人的安全问题尤其重要,如不适当的灯光,缺少扶手的浴室或楼梯,马桶座椅过低,不平整的地面,不合适的衣服鞋子,夜间起床未开灯,均可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1.4 心理因素:患者的焦虑、依赖、恐惧和消极情绪是造成护理安全意外发生的隐患。因老年人住院时间长,久治不愈,经济困难,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易做出过激的行为。医务人员对病人态度差,不能准确地传递信息,造成病人对疾病的误解而产生情绪波动。因此,要密切观察老人的心理行为,举止变化,随时陪伴老人。

2 影响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

2.1 跌倒: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伤害事件,是老年人群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自理的威胁甚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文献报道[3],老年人的跌倒33%发生在夜间,其中夜间多次上卫生间不慎发生跌倒最多,老年患者因跌倒而加重病情或衍生其他的问题的机会增多。餐后低血糖、低血压也可增加跌倒的风险。

2.2 误吸:误吸是指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液体或固体食物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轻者仅一阵呛咳,重者可引起致命性的下呼吸道感染或气道堵塞,严重者甚至窒息而死亡。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渐趋迟钝,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吞咽功能障碍导致误吸。因此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预防误吸的宣教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强预防误吸的措施,以有效防止老年人住院期间误吸的发生。

2.3 老年人的用药:药物是治疗和预防老年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降低,药物排泄能力减弱,药物清除缓慢,使血液中药物浓度增高,易蓄积而致毒性发作。老年人通常一体多病,对中枢神经抑制药物、降血糖药物,心血管 系统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导致正常剂量下的不良反应增加,甚至出现药源性疾病。因此,老年人用药应特别慎重,合理用药可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2.4 烫伤:烫伤是老年人生活中一个极大的不安全因素,尤其是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常用热水袋、电热毯取暖,皮肤敏感度下降,发生烧、烫伤时往往较深,且皮肤修复及再生能力较差,创面愈合慢,处理难度大,给患者增加痛苦。

3 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

3.1 跌倒的预防措施:①室内采用分散柔和的光线,避免强而集中的光线,以免造成暗区。②地面保持平整、干爽,防止绊倒或滑到。③衣、裤、鞋的尺寸不易过大,选择长短合适的围巾,避免拉扯而站立不稳。④起床动作应缓慢,睡醒后不易突然起立, 应先坐一下再站立,尽量少做低头弯腰的动作,防止猛回头和急转身的动作。⑤洗漱及更换衣服时最好取坐位,使用马桶时两旁应设有扶手,夜间尽量不去厕所,将便器放在床旁边,一定要有人陪伴。⑥指导老年人参加身体锻炼,增强抗跌倒能力,如下肢身体训练,步行有氧运动等。

3.2 防止误吸的发生:①应早治疗原发病及伴随症状,对维持正常的吞咽及避免误吸起到重要作用。②选择合适的食物,以半流质为宜。同时注意食物的温度适宜,色香味美,以增进食欲。③进食时最好取坐位,卧床病人应抬高头部30~45度,减少误吸的机会。④对严重吞咽困难、呛咳及昏迷的危重病人,应及早给予胃管饮食。

3.3 合理用药,防止发生用药意外: ①用药剂量要准确,分装时严格要求准确,每日的口服药按次数分次包好,写清药物时间,看服到口,对特殊药物应加强宣教。②服药方法要恰当,用温开水吞服,服药前先饮一小口水以湿润口腔,药片吞服后多喝几口水,以免药物粘于食管壁上,影响药物吸收。③服药时姿势正确,应取坐位或半坐位。④若服用安眠药,服药后不要再活动,以免跌倒。夜间给药应在老人清醒的状态下,以免误入气管。⑤定期检查老人的服药种类,适当取消不必要的药物,减少不良反应。⑥注意用药安全,当静脉、肌肉给药时,速度减慢,边注射边观察,注射完后不要立即起床。

3.4 防止烫伤:为使老年人在住院期间避免意外烫伤,医护人员必须采取安全措施。①严格检查设施的情况,使用热水袋水温不宜〉50度,应外加布套,烤灯及热敷严格掌握时间和温度。洗澡时注意水温的控制。②避免在床上、桌上、地面堆放物品,以免打翻造成损伤。③使用微波炉时应遵守操作规则,避免电磁波引起烫伤。④使用蚊香时应放置妥当,以免引起火灾。⑤糖尿病人由于感觉异常,对温度不敏感,应加强注意。⑥如发生意外烫伤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记录,遵医嘱予以处理,填写烫伤事件报告单。

参考文献

[1] 富莉芬,住院老年人跌倒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5(6):42-44

第8篇:老年人安全护理范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90-01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超过10%,成为老年型社会。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社会,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患者年龄逐年增加,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在8811万老年人口中有1000多万人患高血压;600多万人患心脏病;580万人受呼吸系统疾病的困扰;受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危害的老年人也都以百万计算。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91.7%,慢性病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做好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已成为护理领域的重要任务和科研课题。目前,我院提出护理工作人性化个性化,结合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病情需要,因人而异进行护理,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饮食护理

肠胃虚弱,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的能力不足,因此,老年人的饮食护理是治疗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体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素问・六节藏象》中指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主”。人体对营养(热量)摄取不足和过多均可造成体内免疫功能障碍引起感染、衰老或恶性肿瘤等病变而缩短人的寿命,特别是老年慢病患者更为严重。老年慢性病患者强调定时定量,对消化或咀嚼功能差者,应进软、烂、碎、糊状食物,三餐之间增加辅餐,并指导适量饮水,老年人慢病的饮食应按其对各种食物需要适当选择和搭配:①限制热量。②限制脂肪,老年人对脂肪消化吸收较慢,过多的脂肪可在血和组织里堆积,不利于健康长寿。所以老年人对脂肪的摄取应适当限制。③限制碳水化合物,由于老年人体内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功能降低,食糖过多容易发生血糖升高、血脂增加。糖尿病病人必须根据血糖情况适当增减。④无机盐,由于老年人对有些无机盐的吸收能力降低而引起缺乏,如缺钙性骨质疏松,缺铁性贫血等,老年人的饮食应适当选取一些含钙多的食物,如鱼、蛋、牛奶、鸡肝等以补充其不足。但老年人对钠的摄取不宜过多,以防钠潴留,血管阻力增加性高血压,一般每日食盐量不超过8g,患高血压的老人应控制在5g以内。⑤添加维生素,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护士要建议患者不要过于依赖药物排便,以免增加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而因从生活习惯方面纠正,如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适当摄取粗糙、多渣的杂粮,适当应凉开水、蜂蜜等等。⑥补充水分,水是生命最重要的营养物质,约占老年人体重的45%。水可保持肾脏对代谢产物的清除功能,有足够的尿则可除去泌尿道细菌、预防感染。水可维持消化液的正常分泌量,促进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同时预防便秘。实践证明,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起到饮食治疗作用。

2 个性化服务

从传统的工作来讲,护士的工作就是执行医嘱。但是,对不同的家庭,同社会背景不同患者的需要,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在提倡工作个性化和人性化的今天,护士要加强与患者正确沟通,更好的作为患者的家庭成员、经济收入、社会背景、疾病的发展变化展开高效益的护理。

3 消除孤独感

老年慢性病病程较长,病种多而复杂,许多家庭由于子女多忙于自己的工作,子女不能终日陪伴在老人身边,容易产生孤独感寂寞感。在护理时要耐心开导,鼓励老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生活上关心体贴,如端茶、喂饭、擦身按摩等等,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们,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温暖,增强信心,并能主动配合治疗。

4 消除焦虑感

老年慢性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组织机能衰退,感觉力不从心,患者住院后环境、心理疾病因素导致失眠,产生各种思想顾虑,焦虑、情绪容易激动,甚至绝望,从而导致病情恶化。应通过与患者家属朋友交谈,对其心理、生理及社会状况有较全面了解。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有正确的认识,不盲目恐惧焦虑。

5 安全护理

第9篇:老年人安全护理范文

【关键词】 老龄化;应激;并发症;饮食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病人疾病不断的增加,老年病防治护理,康复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由于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应激能力差,所以病情发展快。有时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甚至完全阙如。病情突然恶化而难以预测,这给临床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熟悉老年人生理、心理、病理特点,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最佳护理。通过临床的护理观察与实践总结出老年病人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1 心理护理

老年人平时渴望健康长寿,但系统脏器功能衰退,多病又是老年人共同特点,一旦有病迫切希望迅速健康,是共同心理特征,但情况往往相反。许多老人适应能力差,不能适应医院的条件,患病后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怕孤独,易产生急躁易怒失望情绪。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要以热情态度关心老人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各种需求,让患者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愉快接受治疗护理。并且护士言行要稳妥,操作熟练能及时发现老年人心里问题,随时给予咨询和相应医疗护理措施。同时分析心理病症的难点要点,帮助老人正确认识疾病,关爱老人,常与老人交谈,缩短老年病人与我们距离,增加老年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愿意把心里话倾吐出来,提高战胜疾病信心。2 用药护理

老年人用药特点种类多,数量多,发生不良反应多,给药必须慎重。在一定程度上,老年人的脏器功能退化,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对药物吸收能力下降,承受不了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详细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时记录,老年人自己服药易漏服或误服。护士必须亲自为病人服下口服药,输液时的输液速度也要严格控制,以免引起负荷过重反应。要勤于观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老年病人对药物耐受性、敏感性均与年轻人不同,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用药安全,加强用药管理,保证给药途径畅通。3 预防并发症护理

老年人患病后卧床时间长,抵抗力低,主诉往往不多且出现晚,极易发生褥疮、肺炎,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因此要熟悉老年病人的并发症多,病情多变,错综复杂的特点,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血管等处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4 疾病护理

尽量把疾病知识补充给老年人,尽量说一些浅显易懂的词汇,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知道自己的治疗方案,让患者轻松面对疾病,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让他们接受并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同时告知家属多抽出时间陪伴老人,缓解老年人孤独的心理状态,促进早日康复。5 饮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