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她的二三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而对于二、三线的消费者来说,他的需求停留在宝马、奔驰“档次需求”上,“个性需求”还没有,否则他买了偏门车,周围的人都不认得,也就成了“锦衣夜行”,岂不白买了?
过去看起来泾渭分明的地盘,现在开始逐渐融合,在二、三线市场激烈交锋了。
这种激烈交锋的背后,是几大驱动力量的交织,有些力量还将不断扩大并直接左右着营销走势。
几大业态巨头联手推动
商业地产逼迫
现阶段一线城市的大部分品牌的利润基本让渡给商业地产了。只有为数不多、居于顶端的一些品牌,有能力与商业地产博弈,如百丽等。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不能走到“云端”的品牌,利润空间只能从二、三线市场攫取。
不仅如此,现在商业地产一窝蜂涌向二、三线城市。如果不提前到二、三线城市布局,当那里的商业地产开始大规模侵蚀品牌零售终端的利润之时再进入,将为时已晚。
据不完全统计,在2008年,中国新兴城市50强主要城市的优质零售物业总量约为1500万平方米。到2011年,这一数字已大幅攀升至2500万平方米,预计在2014年会翻番至4600万平方米。届时中国零售物业总量的三分之二将在一线城市以外。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区域垄断型经销商催化
此外,垄断型的地方性商业资本,在各大品牌进入二、三线市场厮杀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中国各个次级区域中心城市中,如银川、兰州、福州、厦门、九江等等,都存在一个或若干个垄断当地品牌资源和优质终端资源的品牌商,它们往往着几个到几十个品牌,在当地居于绝对的垄断地位。这种现象甚至在内蒙古临河这样的四线城市都出现了。
这些商业资本为了垄断优质品牌,积极主动将有实力、有潜力、尚未将触角伸到当地的品牌纳入怀中,从而实现“共赢”。这股力量在二、三线城市品牌大战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已经是常态。
大型连锁商业俯冲
同时,与地方商业资本并肩而入的,还有大型连锁商业,如王府井、银座、兴隆百货等等,它们提供优质终端资源,地方商业资本垄断优质终端资源,而品牌运营企业则在它们搭建的平台上跑马圈地。来得晚的,或者实力不够的,只能任其宰割。
在这三股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二、三线市场的商业形态升级速度非常快。仅从店面的装修情况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二、三线城市主要商场、主要商业街的店面,近三年几乎被翻新了一遍,而且新一轮装修升级已经开始。
这背后的推手不言而喻。
市场变了
国际经济中心的转移
这个速度有点快,以至于我们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其中有一些非常规因素加速了这种转移的速度:日本的地震、海啸、核泄漏导致日本消费疲软,加之欧债危机带来的欧洲消费的疲软,使很多国际品牌提前将战略重心转向中国。
由此,中国一线城市的品牌竞争更加激烈,而且,在一线已经站稳脚跟的国际品牌,毫无疑问要开拓新的市场,以求增长。
它们的这种策略,也有着十足的根据:中国加速城市化进程,使二、三线城市的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而且其爆发的消费能力在未来几年中可能发生质的飞跃。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48%快速提升到70%左右,主要来自二、三线城市的贡献。
大品牌的胃口:速度+新增长点
以优衣库为例,目前其在中国约有65家门店,未来10年内它计划将中国的门店数量扩大至1000家。LV、H&M等,都有在二、三线城市大手笔布局的计划。
这里有个经验性的数据:中心城市的一线商圈,大概有40%以上的销售额是由其辐射范围内的城市的消费者贡献的。而随着一线城市运营成本的不断提高,竞争日趋激烈,寻找新的利润高地是必然选择。
同时,很多品牌已经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线城市的店面只是用来装点门面的,甚至是亏损的,而实际盈利的店面大部分在二、三线城市。这种现实也促使很多品牌转战二、三线城市的市场。
区域市场变了
过去买奢侈品、买品牌,习惯于到大城市、中心城市,一方面是出于对大城市的向往,另一方面因为二、三线市场的商业不够发达,假货比真货还多。
比如东南沿海的一些二、三线城市,相当一部分所谓品牌专卖店里的物件,过去都是“伪而不劣”的产品。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大为改观,消费者在本地购买的意愿日趋强烈。
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部分二、三线城市在本地消费品牌产品的意愿已经超过40%,这将导致至少有16%的原本属于中心城市的消费份额将直接被分流。如果考虑到未来几年二、三线市场在全国零售总额中比重的变化,以及二、三线市场运营成本,则进入二、三线市场几乎是不可阻挡的决策。
作为一名用中文写作的日本女作家,新井一二三和茂吕美耶齐名,她的文风被内地老牌文学杂志《万象》评为“清浅自然,又饶有婉趣;富有日本文学的韵味,又有中文的美感。“她的作品集在内地的出版,受到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及文化人:沈昌文、查建英、陈冠中、李欧梵的联合推荐。《独立,从一个人的旅行开始》是她的代表作,新井一二三倡导的珍重自由,独自旅行的生活状态,能让青年读者不禁产生对独立的向往和对世界的好奇。新井一二三最近在复旦、北大等大学做了一系列关于旅行的演讲,得到了年轻读者的热切回应。当旅行这个词已经变得像“文艺青年”一样有些怪兮兮的时候,你是否真正了解旅行的意义?人为什么要去旅行?是要忘记现实?还是要面对自己?新井一二三当年作为勇敢无惧的少女,单枪匹马,像一颗孤独的行星。现在全家的护照换了一本又一本,下厨的料理有各国菜色,行李箱贴满入境贴纸,照样推婴儿车携家带眷跨洋飞,新井一二三用她的私人记忆告诉你:“旅行是寻找世界的入口。”
BQ=《北京青年》周刊X=新井一二三
BQ:为什么说旅行是寻找世界的入口?
X:因为世界本来就属于大家,世界也就属于你。但是为了进入世界,你得首先一个人离开家,出了门以后,才能走进另外一个门。人去旅行,为的是回来。我认为,独有旅行才能真正找回故乡,并用双手紧紧拥抱它。李白把世界比作旅馆,把时间比作旅人。曾经对故乡感到自卑的文化学者,在异乡过了许多年以后,不仅克服了当时的自卑感,而且重新发掘了对故乡的爱,这在我看来是最难得的。旅行的最终目的地始终是最初的出发点及故乡,否则的话,那不叫做旅行,该称为自我放逐。
BQ:在日本家人和朋友之间很讲究羁绊,是什么促使你选择出去旅行走了那么多国家?
X:断不掉的叫做羁绊。我觉得普通人最初的感觉是很麻烦想断掉,断不掉才要去接受。如果你不需要旅行也能接受的话很好。但是我自己需要有一段时间的挣扎,需要旅行漂泊生活。最后有了足够勇气去拥抱这个羁绊才回到自己的国家来。
BQ:经过十多年的漂泊再次回到自己的故乡,会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吗?
X:小时候住在东京,路是窄的,房子是矮的;现在住在东京,路是宽的,房子是高的。东京变了,我也变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些事情,我都是在一个人旅行的路途上学到的。在海外过了12年以后回到自己出生的故乡,虽然是我自己生活的地方,但是总有一种乡愁在里面,因为我已经很长时间在国外,在国外想东京的那个感情是不会离开的,所以我一直很奇怪,生活在故乡,但是天天还是感觉到乡愁。
BQ:是什么吸引你一直在路上要去旅行?会不会有那么一个时候,你觉得对旅行失去了兴趣,想安顿下来?
X:我是一直想旅行的,安顿了以后还是想旅行,我老公其实也告诉我,我一想到下一个旅行计划要去哪里我就马上变得很高兴的样子,即使是想象,即使只是在计划,或者看时间表或者看地图,或者买旅游指南书,光想想就觉得很高兴,所以没有放弃旅行。
BQ:你是从哪里开始找到世界的入口的?
X:北京。北京是我第一次申请护照来访问的城市。20岁的夏天,平生第一次出国,在北京火车站国际列车月台发现了世界入口以后,我决定正式来中国旅行。我在北京和广州共读了两年书,更重要的是,那两年里,我不仅仅走了大江南北,从北京到东北、内蒙古、甘肃,沿着丝绸之路去新疆,从青海过海拔5000米的高山到、拉萨,从云南经过四川下长江,去了湖南、湖北,从浙江又沿海往福建、广东,南下一直到海南岛、三亚、天涯海角,中国给了我很多很多次旅行的机会。
我的中文就是在去往中国各地的旅途上,通过跟来自各地的中国旅客日复一日的交谈中学会的。两年的留学生活之后我回了日本,当时漂泊惯了还想漂,于是接着又去了加拿大、香港,前后过了12年的海外生活,中间也去了美国、英国、法国、瑞士、葡萄牙、荷兰、奥地利、捷克等等,我跟以前那个小女孩告别,踏上了成长之路。十多年回到日本的时候,亲朋好友都还记得我,但是我自己已经不记得从前的自己了。
BQ:假设你担任导游的话,会带我们分享哪些东京的风味美食和场所?
X:我在海外呆的时间比较长,回到日本以后很多朋友都说我变成了假洋鬼子的样子。浅草是江户时期的繁华区,现在很多日本人觉得已经过时了,很落魄,只有外国游客去观光,很多东京人的看法是那样的。但我自己也许是离开日本很久了,去浅草还是蛮有意思的,那里还是可以吃到老江户的味道,像泥鳅锅,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去那里好像进入电影中一样,很大的榻榻米房间,放着很多小炉子,是烧木炭的炉子,上面放一个小小的铜锅,在上边煮泥鳅,边吃边喝日本酒,好像又回到两百年以前的感觉,而且那个味道也蛮不错,其他地方是吃不到的。
房价高、物价高、工资少、没有户口、晋升艰难⋯⋯每一个只身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大城市拼搏的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压力。一度,“逃离北上广”成了一种时髦词,仿佛只要回了二三线城市就可以彻底摆脱在一线城市中挣扎的“梦魇”。
然而,一咬牙一跺脚回去并不难,难的是回去之后才发现那里并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一线城市的竞争固然激烈残酷,二三线城市也有着自己的游戏规则。我们的三位采访对象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们的经历也许会让你在碰到同样状况的时候,让发热的脑袋冷静下来,作出更理智的选择。
有些职业只适合在北上广发展
刘小菡目前在上海从事公益界和企业CSR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的交流和传播工作,同时还在筹划创办自己的文化传播工作室。刘小菡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其内容属于“社会企业”的概念,所需要的环境是能够汇聚各方资源,有足够多关注公益慈善的企业以及发展成熟的公益组织,而且这些新鲜概念还要能够迅速成气候。在成都尝试过一番之后,刘小菡发觉这样的事业目前只能在北上广的“土壤”上生根发芽。
2008年四川地震,恰逢刘小菡在成都外事办工作,她被派到都江堰参与中德红十字会野战医院的外事接待工作。也就在此时,她第一次那么近的接触到公益和慈善工作。然而,成都缓慢而悠闲的节奏和城市文化,始终让这个热衷跨文化交流和公益慈善的姑娘觉得很难有效地开展工作。这个以“舒适”、“传统”的生活著称的慢城市跟“职业”、“效率”“开放”等字眼之间始终有层捅不破的纸。加上有这种概念的企业和NGO的数量也非常稀少,光是向别人解释“社会企业”的概念往往也要刘小菡花上半天时间。
思前想后,有志于将公益和慈善工作继续下去的刘小菡决定离开成都,于2009年只身来到上海。
作为高度成熟、开放、多元化的商业城市,上海给了刘小菡更多机会去尝试不同的工作。她在一家在线视频访谈栏目网站做兼职,负责整理国内外企业家的视频采访,同时为创意文化类的活动提供翻译及策划。这些工作让她开始更深地介入到公益圈。
相比成都的保守,上海的开放让她可以不断拓展新的合作空间。在一次访谈中,她与“牵手上海”(一家建立在上海的慈善机构。)的负责人聊起了NGO与企业的合作问题,双方聊得很投机,恰好这家机构正打算开展一项针对社会企业家的调研活动,立刻表示希望邀请她一起合作完成项目。借此机会,刘小菡开始进行调研采访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她结识了许多企业、NGO,拓宽了社交网络和眼界。从兼职到与业内的核心资源进行合作再到计划独自创业,不到3年的时间里,她以她希望的上海式速度在成长。
企业社会责任,NGO,社会企业这些颇为“前沿”的行业与领域,如果不是在文化、经济和社会意识比较发达的城市,恐怕很难有机会接触,更不要说参与其中。虽然现在她的工作内容还是比较零碎,但是刘小菡认为这一切都是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宝贵积累,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拍档和朋友也让她感觉到比在成都更强的认同感。她很喜欢这样由梦想向现实踏实迈进的感觉。
成都是一座环境优美氛围舒适的城市,成都人也常给人一种“会生活”的感觉。但也正因为如此,并非什么职业都适合在这样氛围的城市中发展。所以,如果你希望在创意或新兴行业等领域工作,还希望自己有足够丰富的社交圈子,最好不要选择二三线城市,哪怕这里没有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压力。这些城市相对保守和传统的环境可能会给你带来新的落差感。
遇到瓶颈,回去;遇到瓶颈,回来
回,还是不回,顾芸来回折腾过两次。
今年30岁刚出头的顾芸,2002年大学毕业,在南京出生、长大,第一份工作选择来上海,在一家台湾人经营的电子产品贸易公司做行政工作。这份工作不难做,收入也还行,加上当时整个上海的房租也不算贵,生活基本没有太大的压力。当时的顾芸没想过要在上海长久地生活下去,毕竟她的家乡南京是省会城市,起初来上海工作也只是为了多见见世面。
顾芸在这家公司做了三年,因为公司对她所在部门的业绩要求有限,她就这么清闲地渡过了大学毕业之后的前三年时光。然而,刚毕业的时候总是觉得这种不咸不淡的工作没意思,加上父母对于她成家的期望更高过立业,顾芸最终耐不住父母一遍遍的唠叨,回到了南京。
有过在上海的三年工作经验,南京的工作虽然不难找,却很难令顾芸满意,薪水以及公司的环境都比不了上海。之前上海的公司氛围相对开放,同事间也都相处得不错。但是在南京,类似的外企公司规模有限。最后,顾芸在一家韩国人的公司找到了工作,工资少了三分之一,只是不用付房租,加上生活成本相对较低,顾芸的结余算是增加了。
即使她是南京本地人,回家工作还是需要重新适应环境。尤其是她的人际交往圈,以往在上海熟识的朋友渐渐疏远,南京的旧同学也需要重新培养感情,她几乎完全放弃了工作头三年的人脉积累。
回家工作并没有如她所愿解决问题,在南京工作的半年,顾芸总觉得自己缺乏热情,“一直在调整状态”。生活节奏的确放慢了不少,工作压力也不大,这个时候,“成就感”这个问题就会被拿出来重新思考。半年之后,顾芸还是决定回上海工作。
虽然工作岗位仍然是销售助理,但吸引顾芸的是这家欧洲公司提供的学习和发展机会。这家公司做的是服装辅料,产品线更广,顾芸的工作相比之前要忙很多。这意味着没有时间想东想西,工作数量所带来的成就感让顾芸感到满足。
然而时间一长,再大的成就感也掩盖不了对手头繁琐工作日益增长的厌倦情绪。顾芸再一次碰到了瓶颈。其实当初在应聘面试的时候,她的老板就告诉过她销售支持这个工作的上升空间有限,未来要么转做销售,要么转去办公室主任这样的行政岗位。顾芸有过转做销售的机会,但又不愿意经常出差。“当时其实应该尝试一下的。”现在想起来,顾芸有些后悔自己白白放弃了机会。
很快,公司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开始走下坡路。顾芸没办法,于是又回到了南京。由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顾芸在南京一直处于兼职状态。三个月后,上海的前老板打来电话找她帮忙,顾芸又买了一张南京到上海的单程火车票。
这一次回到上海,顾芸只抱着临时去帮忙的想法,并没有长期工作的打算。但她却意外地在上海找到了老公,在这个让她缺乏安全感的城市成家立业了。现在顾芸仍旧在前老板处帮忙,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策。有了家庭之后,顾芸想要在上海安定下来。她不怕学习新的东西,只是担心没有这样的机会。她现在遇到的尴尬在于,如果选择和以前同样的岗位,顾芸的工作经验有点太“丰富”了,公司请她的成本要比雇佣一个应届毕业生高得多。而中层管理岗位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顾芸至今还没有碰到。
在这样几次来回之后,顾芸自己意识到了,她遇到的真正问题是这个职位本身的发展瓶颈而非城市差异。她折腾掉的除了时间、热情之外,还有发展机会。尽管在这个行业经验丰富,但是由于缺少规划,职业发展没有延续性,这让顾芸的职业生涯在短时间内很难回到正轨上来。
不能把回二三线城市工作或者回一线城市工作当作是自己职业发展遇到瓶颈期时逃避现状的法宝、良方,一旦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断层,就需要付出额外的代价去填补。
躲不开的人情关系网
回到熟悉的家乡刘伊达才发现,在上海尽管拼得很辛苦,但好坏全靠自己努力。回到看似宁静安逸的三线城市,其实是被笼罩在庞大复杂的关系网中。
2011年春节过后,父亲告诉刘伊达已经用10万元帮他打点好了新工作。能托到熟人再给予符合行情的报酬才有机会换得一个工作机会,这几乎是二三线城市的家长们给子女找个好工作的唯一有效路径。
当时刘伊达已经在上海一家美资医疗器械制造公司做了近半年的销售管理培训生,留在上海总部工作。欧美企业福利待遇也不错,薪水4000元,房屋补贴1500元,缴纳五险一金。用于业务拓展的社交费用由公司报销,加上年底的季度奖金,每月实际可以支配的收入有4700至5000元左右,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每年还有调整待遇的机会。在上海的工作看起来是渐渐步入正轨了,但这样的收入在上海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才刚刚好,要靠这点钱结婚、买房却是遥不可及的。所以当家人提出要他回大同,刘伊达经过一番衡量,还是同意了。
回到大同的医院里,日子的确是稳定轻松多了。每天八点半上班,五点半下班,中间还休息两个小时。医院里平均一天只有三四个病人就诊,有大段空闲的时间可以供他复习医师资格考试。待遇也还不错,以他现在的级别,缴纳标准的五险(医疗、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后,每月到手3000多元,还可以有2000元的积蓄。
可刘伊达毕竟还没到30岁,这么早就过上轻松悠闲的生活让他的心里总是有些不安,尤其是一想到未来的职业发展,更让他无比惆怅。正如当初家里托关系把他弄进医院工作一样,在那里要想晋升需要更强大的关系支持,他清楚自己家人的能力不足以完成这样的目标。他甚至到现在都难以理清每一位新同事的关系脉络,生怕不小心得罪医院领导的关系户或者集团公司某领导的亲戚朋友。这样的城市里的这样的单位,完全不像他曾经工作的上海那家外企,虽然也有利益上的斗争和阵营,但从公共邮件里就可以大致分清状况,游戏规则还算透明。
在刘伊达眼中,更大的差距体现在晋升上。与他差不多时间进入医院一位同龄女孩因为家里关系够硬,即便经常迟到早退,也在入职不到一年后,便升至副科级待遇。而另外一名依靠自己勤奋钻研,努力工作的普通医生花了十余年的时间才获得同等待遇,而且并不具有副科级的职称。而这样的状况已经成为大家都熟悉和接受的规则。
你瞧瞧我家里,书橱里挤满了书,梳妆台上摆满了书,床头柜上摞满了书,就连我的书桌抽屉里,妈妈也不放过,放进去很多书。
在妈妈读的众多书里,四大名著是她的最爱。一本《红楼梦》被妈妈读了几遍,可妈妈天天晚上躺在床上还是照看不误,她说,那么好的书,读了觉会睡得更甜。她也常常让我读《西游记》、《三国演义》,可惜我读不上几页,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妈妈爱读书,所以经常因为读书入迷而耽误很多事情,有一次,妈妈一边看书一边用电磁炉炖排骨。结果排骨炖糊了,妈妈还不知道,幸亏爸爸回家闻到糊味,才没把排骨烧成焦炭。在我家,也许你不相信,糊稀饭、糊炒菜,次数之多,都快创吉尼斯世界记录了。
妈妈看书多,见识广,她辅导的学生作文多次获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奖呢。原来,妈妈读书也是为了更好地辅导学生啊。
1993年,陈秀均从四川来到二师二二三团,成了龙海家的成员。2004年团场实行土地自理承包,陈秀均承包了100亩土地,有着火一样激情的她起早贪黑在地里劳作,由于当年产品行情不景气,忙活了一年不但没有挣到钱,反而亏了5万元。陈秀均的内心充满了愧疚。龙海却只字未提,依旧过着平静的日子。
年后,夫妻俩商议,继续种地,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婆婆也支持他们,让他们安心种地,一日三餐由婆婆承包了,有了家人的支持,陈秀均一头扎进了大田,种植酱用番茄,这一次,她汲取了上年的经验教训,从整地、播种、铺膜等各项环节,她都一丝不苟认真抓好,虚心请教技木人员及有经验的职工。丈夫龙海因为下班时间都天黑了,到地里也看不见了,他就承担起了“家庭贤内助”的角色,他和母亲一道带孩子,帮母亲做饭做家务活。陈秀均的婆婆只要有空,就到地里和她一起除草、打叉、浇水。通过一家人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协作,当年她种植的番茄亩产8吨,纯收入5万元。
丈夫龙海是一名调水员,负责团北干渠以南的4个农业单位的用水调配、测量、记账工作,为做好万亩农作物用水高峰期的合理分配,他不顾阴天下雨起早贪黑,深入各单位了解用水计划,合理调配,有效地解决了农作物的灌溉,促进了作物的正常生长。每当站上别的干渠遇到险情时,他不顾一切及时赶到现场,与大家进行排难抢险,从不顾及个人得失。在他从事管水调配的10年中,他所管理的区域从没发生一起因灌水而发生的用水纠纷,被用水单位领导和承包户称为及时雨。
在婆婆眼里,陈秀均是一个好儿媳,自结婚以来,与公婆居住在一起十几年,相夫教子,孝敬老人,抢着做家务,使这个家庭始终处于安详欢乐的氛围之中。
2010年秋天,己经搬到楼上住的陈秀均和大夫一起去看公公婆婆,细心的她见抽水马桶里有红色,问婆婆,在她的提问下,家人才知道是公公病了,由于公公执意不去医院,已经拖了1天,见公公强打精神的模样,她催促丈夫赶紧把公公送县医院,在她的坚持下,公公得到及时治疗,脱离了危险。
与别人唠家常时,陈秀均总是说:“公公婆婆对我太好了,婆婆比我自已的妈都亲。”
一
初识她,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关于那一段日子,我只能用脑海中零碎的画面来拼凑。那一天,我坐在妈妈的背篓里到了她的家。妈妈将我从背篓中放下来时,我看到她摇着蒲扇,穿着一件汗衫,满脸堆笑站在石板街的入口处望着我。
对于她,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她那常青的头发。当她第一次抱起我的时候,我伸手拽住了她的头发。三四岁的年纪,虽无力道,可后来想想肯定抓疼了她。
那日妈妈走后,我蹒跚跑过长长的石板街。左数第五间店铺,我喜欢那里挥之不去的洗发水的味道,也喜欢墙上张贴的各式明星海报。记忆中,她手中的剪刀,在顾客头顶上游走时,发出“咔嚓咔嚓”的脆响。
很长一段时间,我习惯拎着一个她给我做的风筝走街串巷,跑过每一个路口的时候,都唤着她的名字。她的名字很好听,叫奶奶。
二
用妈妈的话说,我与奶奶或许是前世故友。奶奶脾气古怪,年轻的时候与爷爷的争吵从未休止。妈妈怕她,把我送过去也是她的意思,本想着两三天我必吵嚷着要回家,却不料,一住就是大半年。
后来回了家,也总是想念她。我问妈妈,为什么奶奶和外婆不一样,她们年纪相仿,奶奶却是一头青丝。妈妈说,每个人的盼头儿不一样,若是她的脑子里只有美好的东西,头发便会白得慢一点。
长大一些,我依旧老是爱往奶奶家跑。这时的我已经可以独自出行,不用父母接送,他们自然也少了些阻碍我的理由。
在奶奶家的生活并不十分有趣,可我就喜欢那份惬意。我在她的那栋矮矮的木楼里,从楼上跑到楼下,又从楼下跑到楼上,“咚咚咚”的脚步声不绝于耳。
等到天色将晚,奶奶就习惯端着她的那一张可以折叠的竹椅,在青石板街那一棵猜不出岁数的香樟树下坐下来。
三
奶奶有一个红漆的木匣子被她视若珍宝。那段时间,我几乎翻遍了她家的所有地方,最后就只剩下了那个放在床头的木匣子,那上面挂着的小铜锁,让我心痒难耐。
奶奶有个习惯,不管生意有多忙,中午总会关上木门,在沙发上小憩一会儿。三分钟过去,便会听见她轻微的鼾声,这是最好的时机。
当那个木匣子上的铜锁“啪嗒”一声被打开时,我万分失望,里面除了一张照片,什么也没有。我看得很清楚,照片上的一男一女都穿着绿色的军装。那女子,我猜是奶奶。
奶奶不知何时站到了我的身后。
四
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单独去过她家。
后来我与父母去了外地,也不知道是哪一年回老家,才发现她头顶的白发一撮接着一撮。终于,这个倔强的人,也被时间改变了模样。上了大学,我便去了更远的地方,剩下的只有一通一通的电话。再见面,她已经冰冷地躺在那里,关于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随着她一同离去。
你瞧瞧我家里,书橱里挤满了书,梳妆台上摆满了书,床头柜上摞满了书,就连我的书桌抽屉里,妈妈也不放过,放进去很多书。
每次进城,妈妈总爱到书店逛逛,看看有什么喜欢的新书好书,赶快买下来,生怕被别人抢走了似的。那股高兴劲儿,仿佛买彩票中了大奖一样。走在路边,每到一个书摊前,她总会停下来,左翻翻,右看看,在那里停留很长时间,害得我和爸爸为等她叫苦不迭。
在妈妈读的众多书里,四大名著是她的最爱。一本《红楼梦》被妈妈读了几遍,可妈妈天天晚上躺在床上还是照看不误,她说,那么好的书,读了觉会睡得更甜。她也常常让我读《西游记》、《三国演义》,可惜我读不上几页,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妈妈爱读书,所以经常因为读书入迷而耽误很多事情,
有一次,妈妈一边看书一边用电磁炉炖排骨。结果排骨炖糊了,妈妈还不知道,幸亏爸爸回家闻到糊味,才没把排骨烧成焦炭。在我家,也许你不相信,糊稀饭、糊炒菜,次数之多,都快创吉尼斯世界记录了。
妈妈看书多,见识广,她辅导的学生作文多次获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奖呢。原来,妈妈读书也是为了更好地辅导学生啊。
由于妈妈长时间看书,不运动,长了一身暄肉,一百多斤的妈妈看上去胖胖的,有一百二三十斤呢。前些日子,跟我们去爬了一次山,她的腿疼了一个星期,头几天,我一碰她的腿,她就疼得龇牙咧嘴。看来,妈妈以后可得多锻炼了。
泛美航空公司的空姐凯莉失踪后,她的丈夫被认为是最大嫌疑人,但这个男人三次通过了测谎试验。然而,后来有人举报说,当晚曾看见被害人的丈夫在街上拖着一台大型锯木机,而且他当天还租用过一台绞肉机。
时值寒冬,李昌钰设法融化两尺多深的积雪寻找证物,并用一只冻僵的死猪混在树枝中塞进碎木机进行还原实验。最终,他找到了死者56片碎骨,2660根头发,3盎司的肉块和1颗牙齿,这些证据的总重量只有31克,却准确测出了被害人的DNA。
随后,警方找到一把编号已经磨损的电锯,李昌钰通过科学方法,将被涂掉的电锯号码显现出来,终于查明凶手正是死者的丈夫。
半个指纹破30年悬案
一天中午,一个18岁的女孩到一家购物中心室内停车场。她的车停在7楼,有人却在9楼的楼梯口发现了她的尸体。一刀刺在左胸部,刺穿了心脏。女孩子衣裤都很整齐,没有任何犯的迹象,她的鞋子和皮包却不见了。车旁边找到一块手帕,检验后没有结果。
这件案子成了“悬案”。十多年时间,死者的父亲一直没有放弃缉拿凶手的努力,把自己的家产统统变卖了,都束手无策。走投无路的他找到了李昌钰。
通过现场照片,李昌钰发现了车后纸巾盒上有血指印。他们找到了这个纸巾盒,但当年处理物证的人用错了药品,什么线索也没留下。李昌钰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重新用化学药剂、激光,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找到了半个指纹。然而,当他们在指纹档案中搜查,却没有吻合的资料。显然,凶手之前没有犯案记录。
直到死者的父亲撒手人衰,这件案子仍未告破。李昌钰团队一直没有放弃这件案子。两年后,一个女人进入警方视线。指纹比对的结果却并不能定她的罪,因为她的指纹留在纸巾盒上的可能性多种多样,例如她曾想买这盒纸巾,指纹碰巧留在上面。
于是,李昌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现场留下的那块手帕。因为经过多次化验,手帕已然千疮百孔,但他们在手帕上找到了一点鼻涕。鼻涕往往是许多化验人员忽视的细节,幸运的是,李昌钰在鼻涕里面发现了DNA,证实属于那个女人。天网恢恢,30年的悬案终究告破。
辛普森涉嫌杀妻案
1994年,前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杀妻一案成为当时美国最为轰动的事件,不仅因为辛普森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体育、电影、广告三栖明星,更因为这个案件的戏剧性发展,6月17日追捕辛普森时,全美三大电视网ABC、CBS、CNN同时终止了一切节目的播放,全部焦点集中在辛普森遭到警方追捕的全过程。
6月12日,警察发现辛普森的白人前妻尼科尔和她的一位白人男友被人刺杀于她的住宅门前。警方首先确定的凶杀嫌疑犯便是尼科尔的前夫辛普森。警方在案发现场找到了与辛普森血型一样的血迹,接着在对辛氏住所进行的搜查中发现了血迹,并找到了手套、球鞋等与出事现场留下的痕迹相吻合的物证。
一切看似铁证如山,但李昌钰却看出了破绽。晚上10点半,辛普森在打电话。11点钟,他的专车接他到机场,整起案件的犯案过程只有短短30分钟时间。在这么短时间内要用一把小刀连杀两人,并从第一现场赶到第二现场,跳墙而入,手套还掉了下来,接着上楼洗个澡,再将证物统统毁掉,最后上车赶往机场。这比电影的情节更加神奇。
从调查的第一天起,李昌钰就认为凶手应该是两个人,在现场找到带血的鞋印也被证实为两种。但是,警方一开始就认定是辛普森,并已经宣布结果。在无法挽回的情形下。警方需要搜集足够的证据。
通过鉴定DNA发现一些证据与辛普森有关,但李昌钰又发现,DNA的血迹中有防腐剂,人身上流出来的血不可能有防腐剂。此外,那只血手套,辛普森也戴不进去。有人说,这是一只皮手套,因为外面沾了血,所以缩小了,但是手套上的血非常少。此外,那堵墙有3米高,就算乔丹也无法一跃而过。如果是爬过去的话,那么长在墙上的爬藤一定会割伤凶手,但是没有这些痕迹。
警方的所谓证据根本站不住脚,此案当时的审理长达13个月之久,一波三折,陪审团最终还是宣布辛普森无罪,仅被民事法庭判定为对两人的死亡负有责任。
祖孙三代灭门案
康涅狄格州有一个三口之家,70多岁的祖母与世无争,她的儿子先天耳聋,眼睛也看不见,小孙女只有7岁。一个风雨交加的周五晚上,祖孙三代被杀了,老太太被刺了30多刀,儿子中20多刀,孙女中17刀,血流成河。
这是李昌钰印象最深刻的案件,场面惨绝人寰。他与同事们首先分析凶手的作案动机,这家人没有钱、没有仇家,也没有,那么到底是什么令他们遭遇灭顶之灾。
起初,警方认为是老太太的女儿和女婿干的,目的是谋夺遗产。但是李昌钰在现场发现了一块手表。回去后,在这块手表上李昌钰发现了一根头发,经化验上面有黑人的皮肤组织。同时,李昌钰和同事们在现场发现一个很大的手印,像是黑人篮球运动员的手。
经调查,李昌钰团队发现这个地区的一所中学里的篮球助理教练是黑人,他以前是这个学校的篮球队队长,拿了全部奖学金,到西部去打球,后来因为吸毒而退回了这个小城。锁定嫌疑目标后,李昌钰和同事们又发现了一个鞋印,在附近找到了吻合的鞋子,并在这个鞋子里面找到了DNA,最后将这个黑人篮球助教绳之于法。原来,那天他本来是要借电话的,后来发现老太太一个人在家里面,就起了谋财害命的邪念。
小肯尼迪案
在美国,关于性的案件不足为奇,但因为嫌犯声名显赫而备受关注,比如篮球巨星科比、前美国总统克林顿,还有小肯尼迪。
1991年,帕特里西亚・鲍曼状告斯密斯・肯尼迪一案引起轩然大波。小肯尼迪一向花名在外,到底是还是两厢情愿,成为案件关键。
――班婕妤《怨歌行》
读过无数有关后宫女人的故事,总不外乎幽锁深宫,白头孤老,但最忘不了的,却是班婕妤,那个优雅贤德,却拘于礼节的女子。
曾经,她是汉成帝最宠爱的婕妤,是宠冠六宫的嫔妃,不知有多少人羡慕她那倾国倾城的风华。直到那天,赵飞燕与她的妹妹合德一起来了。她幽居深宫的生活从此开始。可叹她总是拘于礼节,没有飞燕掌上飞舞时的轻盈,没有合德入浴时的妖媚,因而,他的宠爱,戛然而止。
当初的海誓山盟,因这对姐妹,变得遥不可及。
之前的樊姬,能得圣宠不衰,因为她的丈夫是楚庄王,那个满腔凌云志的男子;之后的长孙,能稳居后位,因为她的丈夫是唐太宗,那个随父亲开创大唐盛世的先祖。而她的丈夫,只是一个沉溺于酒色的君王。
不知道她有没有后悔过入宫,那外表金碧辉煌实是龙潭虎穴的皇宫,吞噬了多少少女的青春与美好。在她失去了皇上的宠爱,空对深宫时,是否觉得,当年长信宫门前,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可笑、愚蠢?
听说许皇后看不惯飞燕合德的跋扈,暗地诅咒,却被汉成帝得知,几乎满门抄斩,从太子到皇帝,起码有十几年了吧,他们的夫妻情分,刹那间化为过眼烟云。而班婕妤,那个纯真的女子,也遭到了陷害,若非太后求情,自己又曾拥有过圣宠,或许,也是一样的结局吧。
她的心死了,不管补给她多少赏赐,也唤醒不了她枯竭的心。她是个聪明的女子,请求到长信宫供奉太后,逃避一切。就算赵飞燕被封皇后,赵合德被封昭仪,与她也毫无关联了。那个男人,有什么值得她去爱?
终有一天,他死了,死在了另一个女人的怀里。或许,连汉成帝自己也没有想到吧,就是那个曾经被他遗忘的女子,在他死后,为他守了一生一世的陵。不知道,他在闭眼时,有没有想起过,当年那个巧笑倩兮的女子……
喜欢班婕妤,不仅仅因为她的才情、她的聪慧、她的贤德,同时,也因为她那不争不抢的性情。一个女子在后宫生存极不易,像她这样的,更是凤毛麟角。她有自知之明,她知道自己做不来飞燕合德们的妖媚,所以,她放手了。但愿,她和汉成帝来生能过上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生活……
佳作点评
班婕好的一生,用自己这一首《怨歌行》就言尽了。把这首诗读懂了,也就读懂了班婕好的智慧和才情、爱怨和雍容。作者从这首诗走进了千年前的深宫,尝试着步入这位传奇女子的生活,和她隔着时光之河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