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在学习、人际关系、情绪、恋爱等方面大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甚至会造成很严重的心理疾病。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由于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同时也包含着个体自身的原因。为此,我们需要家庭、学校以及个人等方面的努力。
随着高校竞争机制的全面引人,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大学生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失调或者存在着心理障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象牙塔里天之娇子们的心理障碍也亮起了红灯:笔者将从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恋爱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的表现、成因及其调适作一番陈述。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学习心理障碍
“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很多大学生都是通过一番拼搏几番努力才走进了大学的殿堂。长期性情的压抑使得他们把大学看成了天堂,那里没有作业,没有老师的训导、家长的叮嘱,而只有轻松、愉快和欢乐。为此,校园里不时漂来三五成群的逍遥一族:玩扑克、打游戏成了他们的拿手绝活;看录像、谈恋爱成了他们的看家本领;殊不知,学习是一种持续性的活动,一旦你停止学习久了,则会产生倦怠心理。
(二)人际交往障碍
学生的主要活动大多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和实现的。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渴望被了解的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得到支持和理解,给以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和寂寞,损害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如此重要,反观我们大学生之间的人际状况确实让人不敢恭维。别人遇到困难时袖手旁观,自己遇到心事时也只是形影相吊,或者到虚拟空间上去寻求安慰
(三)情绪性心理障碍
情绪是个人对重要的机遇或事件做出适应的生物反映倾向。情绪生活是人们一刻都不能缺少的。凡是能满足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体验;凡是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了烦恼、厌恶等否定的情绪的体验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不良的情绪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危害。为一点小事而过分的情绪反应或情绪反应过于迟钝、无动于衷、冷漠无情等这些不良情绪往往成为大学生情绪性心理障碍乃至恶性行为的导火索。
(四)恋爱心理障碍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谈恋爱已经成了大学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之相随,大学生的婚恋观也越来越趋于开放,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不排除有些大学生可能会在大学校园里找到真爱,但是为数不少的情侣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分手。而有些学生却因此抑郁成疾、焦虑成癖,最终形成了心理障碍。爱情可以让人甜蜜,让人激情四射,但也可能摧毁一个人的意志。而这种由于恋爱失败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已不鲜见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适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怎样调适需要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家庭教育应多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家庭方面的因素主要在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价值观、从事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为了调适这些因素所造成的心理障碍,我们就必须学会消除它的不利之处二
1、转变父母的教育方式
美国"L:理学家安妮把家庭的教育方式分为情感关注型、回避型和接受型不良的父母教育方式会造成子女人格偏离,是导致人格障碍、神经症、吸毒等问题的危险因素。对子女期望过高,过分限制子女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过分焦虑或者对子女过分溺爱、迁就,这些养育方式可能会造成孩子自卑、敏感或者以自我为中心等缺陷。因而为人父母应该严格要求、关爱并重,应该用语言或姿态表示对子女的喜欢,经常赞扬子女,能够谅解子女的过错,尊重子女的意见,参与子女活动。事实证明,情感关注型家庭的子女很少会有心理障碍,很少会做出一些极端的恶性事件
2、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气氛也是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些来自家庭内部比较融洽、和谐的大学生往往性情比较温和。能够宽容别人,能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不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而若家庭气氛比较紧张,孩子往往形成胆小、怕事、自卑等性格缺点,有的逆反心理比较强,甚至会对社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危害。
(二)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中应起主要作用
大学生的生活有很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同时还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为此,学校应做好如下工作:
1、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不少大学生对自己存在的价值,对未来的打算都很困惑,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理想,没有人生目标。这种生活充其量也只能叫做生存而非生活。而在这种无目标、无理想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心理失调,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的,甚至很可能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来的。鉴于此,作为学校要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给予他们一盏正确的指路明灯,这样在他们迷茫、困惑之时,大学生才会勇往直前。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应该在大学的课业任务中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咨询、人生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等课程,提高他们应对困难的意志力,加强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提升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免疫力。另外还应多请一些资深教授开设一些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教给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掌握突破人际困惑的技巧。
3、提升心理咨询的水平
我们要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工作应该主动出击,而不应该被动的等待学生的来访,可以定期的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个检查,从而能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而不是事发之后再作反省。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还应密切关注那些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他们经济拮据、敏感、自尊心较强,若不小心,可能就会受到心理障碍的侵袭。
(三)大学生的自我调适
哲学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鉴于此,克服心理障碍关键在于自我调适。
1、正确的认识自己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我及其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的认识和评价。正确的自我意识会帮助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生活,而错误的自我意识则使人学生对社会适应不良。大学生必须正确评价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平常人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生活。
2、确定合理的目标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确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回有所收获。目标是一个人的重要的行动指南,目标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近期目标的确立必须实事求是,必须符合自身的条件,同时还要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必须要是在经过一番奋斗一番拼搏之后能够达到的。长远目标即一个人的理想,是确保大学生能够勇往直前的一个重要的王牌。在制定目标时除了要拥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即近期目标,还要确立比较长远的目标。目标的确立,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自命不凡。目标过高往往不能实现,从而易使他们产生沮丧、自卑的心理;目标过低,即使达到目标了也往往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毕竟一切尽在意料中
3、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
现在不少人认为大学里学习的很多东西几乎没有多少在社会上可以应用其实大学生从大学里学习到的往往不是刻板的知识,而主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不同于以往初中高中的学习方法。大学里学习容量比较大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去粗取精,学会自主性学习,这样才使学生能够学得轻松愉快而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
4、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科学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训练,不酗酒不吸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能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劳逸结合,必须丰富多彩。一个人如果封闭自己,除了学习之外不去参加任何文体活动,那么他的大学生活将会单调、乏味,甚至会连正确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都难以维持下去。不会休闲就不会就不能真正地学习只有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一个人的学习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理应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教学模式也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心理特点出发,使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然而近年来,现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理论实践与思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作进一步思考。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据最近一项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为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优化自我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自卑心理”、“控制不良情绪”等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他们现存的心理不健康问题。目前,现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材编排上侧重于心理发展规律及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与高校大学生平时学习生活明显脱节,与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产生错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存在“脱钩”,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内容陈旧等问题逐步凸显。
1.2课程设置单一化
课程设置单一化,即是指众多大学只在大一新生班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其他年级如大二、大三、大四等则未设置、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导致整个大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大一已经全部讲授完。然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一新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成的首要任务是寻找自我和调节心态;大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大三学生教学目标更多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心理、就业压力等,然而现今大部分高校仅在大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立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级特点、学生的实际需要,目标设置不具体、不明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能针对大二、大三、大四等不同年级分别设立针对性、具体化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泛”而“空”,不具体不明确。
1.3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的现场实地调研,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心理健康教学经验,不难发现,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而讲授法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却比较低,因此常常出现学生厌学、逃学、“隐性逃课”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极不理想。从目前的课堂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形式主要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方式过于传统,为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紧迫。
1.4课程考核单一化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现场实地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其中开卷考试、撰写主题论文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采纳的主要方法,虽然有平时成绩如作业提交、考勤、到课率、旷课率等方面的考核,但是很多流于形式,对实施全方位、全角度、全维度地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瓶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1课程设置多元化
高校领导和心理健康教师应高度重,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不同心理需求,对课程设置实施全面改革,可实施“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设置,实施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作为公共选修课“对症下药、量身定制”开设一些心理健康课程,采取“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公共必修课应涉及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和基本心理需求,公共选修课则针对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开设不同主题或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分年级、分主题进行,设置系列化的课程,如学习心理学、恋爱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工作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为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每个年级的需求不同“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针对性、具体性解决大学生每个年级阶段的心理问题,推动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避免一次课堂教学目标“泛”而“空”,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注意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实用性
针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及教学内容、章节的选择,高校与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应通过众多本科、高职院校实地调研,在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实地学情分析,通过问卷、调研、访谈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调研、问卷与实地访谈与调查,了解大学生针对心理健康教学目标以及大学生现存的问题,喜欢教师“讲什么、怎么讲、如何讲、什么方式讲”等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量身定制”、“对症下药”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强调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有调查研究显示,60.5%的大学生不喜欢老师讲复杂难懂、理论性高的教学内容,这进一步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传授、选择应避免复杂难懂,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实际接受的程度,应遵循“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的法则,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能解决孩子们的实际问题。
2.3教学方法多元化
针对心理健康教师课堂上教学方法单一、方式过于传统、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体验活动、小组讨论、行为训练等形式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参与度、体验度,引导同学们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学习心理学理论提出:成人学习80%是由于自身体验而获得成长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改为“你做我听”,引入互动体验式教学,教与学形成一种积极地互动,通过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统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一门填鸭式的灌输课,而是一门体验性、参与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并重视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增强课堂授课形式的灵活性,强化授课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2.4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为全方位公平、公正地考核、评估大学生的课程教学效果和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在设有撰写课程主题论文、开卷考试、问题解答的基础上,应采取活动展现、案例讨论、比赛答疑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全面、综合性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奠定基础。
2.5注重优秀师资队伍的培养与选拔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主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要建设一支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应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在按比例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基础上,高校还应鼓励、积极推荐高水平的、有丰富实战经验心理学理论背景的教师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另外,学校应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培养,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方法讨论,参加心理健康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以及教育教学培训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水平,为保证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新生;挫折;应对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和公立院校、民办院校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新格局。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机制,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现有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供需矛盾并增加了多样性和选择性。[1]因为办学性质,办学条件的特殊性,其生源构成相对于于公办一本、二本院校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点。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入学新生挫折状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学生抵抗挫折的心理能力,建立和谐稳定的校园秩序,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并为相关的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一般特点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征是人性化的培养理念、科学化的培养方法、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国际视野中的多元文化的大融合;注重校园环境建设、风景优美,大多数建筑设计比较新潮,虽然没有历史厚重感,但也意味着崭新的开始,没有包袱、可以轻装前进;管理上更侧重以学生为主,服务学生的理念,有各类丰富的课外活动调剂学习生活。
我国以公立院校为主,私立院校包括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很短,其生源构成复杂: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往往跨本科二批、三批,大部分来自于本科三批,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成绩不理想,进而另辟蹊径以经济为基础进入中外合作项目,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机会和学历文凭[2];学费较高,一般是国内公立院校的3倍以上(因为公立院校有国家财政补贴),参与合作项目需要读外方学位的学生学费更高;家庭背景复杂,虽然学生整体上的经济状况似乎要好一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家庭贫困,家长望子成龙,举家借债让孩子上大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凸显了学生间的贫富差距;学生个性张扬,虽然不擅长传统的应试教育,但是不乏多才多艺之人,动手能力、社交能力、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均较强,但自律意识较弱,有的学生课本学习积极主动性不足。
二、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新生挫折调查结果
心理学研究认为,如果不确信人们将会如何回答你的问题,或者你正在寻找不同的答案,那么开放式问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开放式问卷调查需要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先找到回答中重复出现的内容,然后计算每种内容出现的频率,以了解每种回答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可以发现那些独特而富有创造力的回答。当然,这种调查需要大量的阅读劳动,耗时耗力。[3]
为了得到学生真实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本研究以"根据你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如何应对挫折"为题,对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新生在第一学期末发放调查问卷,新生在开放式问卷中自陈的挫折体验经统计如下图:
在问卷中,新生谈到最多的是学习挫折,其中包括中考和高考的复读,尤其是高考失败的阴影,大多数人对上三本心有不甘,感到学习压力大,有自卑感。其次是恋爱挫折,尤其是失恋导致强烈的情感困惑,有的总结自己高考成绩不佳是由于高中谈恋爱的不良影响造成的。居于第三的家庭变故挫折中最多的是亲人离世,其次是父母离婚,或者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第四项,贫困挫折,虽然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费高,其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家庭贫困生,因为贫富差距明显,加上同学间攀比盛行,令他们有挫折感。第五项,经历疾病挫折的学生虽然是极少数,但是他们对疾病充满恐惧。最后一项,是个别学生为自己太胖、太矮、面有胎记等体貌特征而苦恼自卑。
新生调查摘录:
实录一:我的愿望一直都是考上一个一本院校,在高二时学习名列前茅,我甚至许下伟大宏愿,要上比北大清华分都高的国防科技大学,但是活就是不遂人愿,我的爱情在这个最不该来的时候降临了,我喜欢一个女生。恋爱不耽误学习,那是天方夜谭,除非你不是真心的,我学习一落千丈。……我上了一个三本,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却很骨感。
实录二:09年,我来到了这个陌生却又向往的地方:xxx国际学院。说实话,这并不是我最喜欢的大学,但在这里,我圆了我的大学梦,十几年的求学征程,早已让我心力焦瘁。我来自农村,当初是咬紧着牙交了高额学费,来到xxx。本以为到学校后可以干点勤工俭学什么的,一个月应该花不了多少钱。可实际我在这里感到非常的自卑,而且压力非常的大。因为同学大多都来自城市,家境状况都不错。平时,经常会有些聚会什么的,还有就是同学的生日。毕竟大家都是新生,因此,任何的活动都非常的积极,互相请客吃饭更是常有的事。这些完全打乱了我的生活规划,我只好借钱或是编理由向家里要钱。说实话,每次向家里要钱我都感愧疚,并且带有负罪感。因为自己都这么大的人还要靠父母养活,心里实在难以接受。我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但进入大学后,我好像也开始学会了攀比,因为每一次和同学一起去买衣服,心里都特不舒服,因为自己穿的太寒酸了。
实录三:还记得,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谁可以说自己没有经历过挫折?”有人说:“来这里上学的人,谁没有经历过挫折?!否则,我们就去北大清华了。”旁边的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笑着说:“就是!”但我更明白自己来到这里经历的心路历程,记忆中的那段时间夹杂着雨水、泪水,还有陌生。陌生的学校,陌生的同学,让新来的我有些许不安,但让我压抑的是,来到了一所昂贵的三本学校,作为孩子,谁不想让自己的父母为自己骄傲,但我失败了。不知道,在这所学校,我的机遇在哪里?
实录四:“心理健康课”,一开始我觉得这课可有可无,我们都多大了,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第一次课来了,不是为了课,而是怕老师点名,来到教室,手机打开看小说,但是我发现周围的人都在鼓掌,我就听了会儿,然后我就听了一学期。老师很激情,讲课也很HIGH,老师没有照着课本读,而是用一个个例子,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走进我们心里。我郁结了多年的心病也开始缓解,我现在有了生活的目标,我很感谢这门课,也感谢我们亲爱的老师。
实录五:一学期的心理健康课过得好快,老师像灌溉花园的温和的园丁一样,精心给予我们营养物质,而当我这根枯草正在“咕咚咚”喝个饱时,老师却宣布时间到了!真是意犹未尽啊!从没想过心理健康课会上得这么尽兴!
三、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新生挫折情况的应对途径
针对新生的常见问题,建议制定配套解决方案,缩小学生挫折感受的范围和程度,可以采取上好心理健康课、强化成才教育、加强学习指导、给贫困生提供切实帮助、建立多元化和谐校园等具体措施。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传授大量的心理健康知识,这一点是其它任何教育方式都不可比拟和替代的,对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目的是预防,“防重于治”,而不是等学生出现了问题再想方设法去补救。心理健康课注重教学完整性,课程的内容涵盖了大学生这个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易产生问题的各个方面[4]: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爱情与性心理、适应、学业压力、挫折、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得到有效的指导和改善。通过教学不仅给学生们传授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而且在理论中贯穿着许多切实可行、可操作的自我调节方法:如正确自我归因、合理调整自己的抱负水平、控制愤怒、适度宣泄、妥善运用人际交往技巧、压力的应对、正确对待爱情和性心理、挫折承受力的培养等。心理健康课要个性化教学, 让学生主动参与,有情感交流,可以配合讲授法的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讨论、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籍以提高教学效果,。
2正确看待挫折,强化成才教育
有首歌词写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其实,挫折教育本身应包括成才教育,因为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要让受挫的学生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愿景,才能把挫折当作垫脚石,在困境中奋发图强。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古有八十挂帅的姜子牙,现有数学曾考1分的马云。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与努力。条条大路通罗马,要教育学生认识到自己本身的优势与劣势,寻求适合自我的成才之路。
3加强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自信心
由于合作办学学生的高考总分整体上偏低,所以,新生普遍有学业不佳导致的自卑感,一些同学信心不足, 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积极性。高校以学生为中心,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引导新生的学习兴趣,防止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因学习困难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专业课教师要注意讲究策略和方法,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疏通,努力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协助新生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教会他们科学管理与支配时间;学校要多举办一些有关学习方法、记忆策略的大型讲座和学习经验交流座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自信心。[5]
4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恋爱引导
本调查发现,除了高考的挫折,失恋是排在第二位的新生挫折体验,而且,许多同学坦称:中学恋爱对自己的高考成绩不佳影响很大。所以,从中学就要开展以预防为主的青春期教育、性教育,在引导男女生健康交往的同时,帮助学生认清早恋的危害性,分析早恋会导致的不良后果,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把时间和精力投向长远的奋斗目标上。其次,高校应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挫折的指导。分析近年来媒体上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报道可以发现,其中绝大多数人自杀的缘由与失恋等情感受伤关系密切。大学生虽然从生理上来说已经成熟,但在心理上还没有成熟,他们正处在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的时期,有些情感脆弱的学生会因为恋爱失意导致行为失常,甚至出现伤人、自伤等极端过激行为。所以,一定要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恋爱引导,要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发现并关心遭遇恋爱挫折的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任课教师要掌握现实素材,有的放矢,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开展课堂讨论,强化学生正确的情感认知,案例和讨论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要举办专门的爱情和性心理系列讲座,并加强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尤其是对愤怒冲动的控制能力;最后,辅导员要发动同学互相帮助,形成集体支持的良好氛围,对于比较严重的问题,要进行危机干预,发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时效性作用。
5给贫困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和关怀
虽然中外合作高校的学生大多家庭经济宽裕,但是也有来自倾全家之力举债让孩子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在社会攀比成风的大环境下,身处有“贵族学校”之称的贫困生,同学间凸显的贫富差距使他们受到有形无形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他们是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首先,努力帮助他们改善经济条件。通过发放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贫困奖学金、师生爱心捐助、一帮一等活动使特困生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设置勤工助学岗位、联系社会企业机构提供假期、周末兼职打工的机会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取得劳动报酬,增加收入。其次,关心贫困生的现状,鼓励其他同学走近贫困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人格,体会他们的心理感受,让贫困生在集体中得到更多的关爱,主动走出自卑的心理困境。最后,要教育贫困生珍惜在大学里读书的机会,认真学习,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要和其他同学盲目攀比,要善于分析环境中的利与弊,通过实践来增强自尊和自信,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奋斗方向,坚信天道酬勤、知识改变命运,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光明的前景。
6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构建多元化和谐校园
心理学认为,受挫者的挫折反应总是在一定的挫折情境中产生的,挫折情境是产生挫折的重要条件,如果挫折情境得到改善或消除,挫折感也就会随之消失。因此,设法改变挫折情境是克服挫折的一个重要方法,融洽民主的生活环境会大大降低不良情绪发生的程度和频率。提高大学生耐挫力,不仅要靠学生自身的主观调控,更需要以先进的制度和管理模式改善校园软环境,尤其要保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如设立院长学生助理团、家长委员会、学生申诉委员会、院长信箱、法制督察处,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好的校风学风、协调的人际关系、恰当的奖赏与监督机制、民主协商与对话制度,是帮助大学生减少和克服挫折的重要条件。从新生入校报到开始,学校就要为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帮助,做好新生的接待、安置、熟悉环境,举办家长见面会介绍学校概况和各专业情况,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充满蓬勃朝气、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另外,还要给学生提供医疗保险,让身体不佳的同学无生病之忧;为了减少学生对就业的担忧与迷茫,学校要经常举办模拟招聘会,提前模拟招聘会的流程和面试过程,让同学感受招聘会的氛围,对就业方面有充足的准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说破生死,正确对待亲人离世带来的情感冲击,珍惜生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具有多元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培养方案要求人性化、个性化[6],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疏通。所以,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譬如,对于那些缺乏自信、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应多给一些积极暗示和期望,多鼓励、支持他们参与学生集体活动中,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对于心理素质较好、耐挫性强的学生可以采用激将引导法,促使他们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总之,学校要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提高挫折抵抗能力,挖掘自我潜能、不断学习探索、不断自我完善,以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为国家培养优质人才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泊.中外合作办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2] 钱峰.做好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第1期,227.
[3] [美]Annabel Ness Evans等著,心理学研究方法[M].周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318-319.
[4] 张怡斌.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 年 8 月.
[5] 王啸天.民办高校新生挫折及其应付方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6] 邓琪,许骏.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4卷第4期,140-144.
关键词:研究生;压力源;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很多本科毕业生为了暂时逃避就业现实,选择了读研。然而,上了研究生,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虽然研究生作为学生,首要任务仍然是学习,但是研究生的年龄特点不同于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目前迈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至少是二十一二岁了,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成人感,都不允许他们还像之前那样心安理得地花父母的钱了。另外,他们还面临着恋爱交友甚至婚姻的人生任务。最后,即便是研究生毕业,还是要回归到找工作的行列中。因此,笔者认为,研究生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这几个方面:学习、生活、情感、工作。这些压力如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疏导,必将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二、研究生压力源分析
(一)学习压力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同于本科时候的学习模式,本科阶段主要依靠课本,上课形式是讲授式的,而研究生阶段,需要查阅大量的专业书籍和中外文资料,上课也大都是讨论性的,这样,研究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机械学习到研究性学习,他们一开始觉得很不适应,而且,本来研究生在入学前就已经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备战考研,身心俱已疲惫,成功的喜悦还没来得及细细体味,马上又要投入艰辛的学习中,其压力可想而知。
另外,大多数高校对研究生实行外语过六级、公开发表至少两篇学术论文等硬性过关指标,甚至有学校规定必须在SCI收录的杂志上才允许毕业,否则不授予学位证书,这又增加了研究生们的压力。
(二)经济压力
目前绝大多数研究生的经济条件窘迫。现在在读的研究生,一年的学费动辄上万,这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对于已经成年的研究生,由于在读本科阶段已经给家里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现在仍然不能自立, 在心理上接受不了;而工作过的研究生读研意味着放弃工作,放弃较稳定的收入,再加上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很重。
总之,作为成人的研究生都希望能够早日自食其力,减轻家庭的负担。研究生经济收入来源渠道的单一是造成其经济压力的主要原因,收入来源主要是家庭供给和国家提供的每个月200 元左右的生活补贴。但现在物价普遍上涨,而补助却一直不见涨,面临经济压力,大多数的研究生都选择去兼职,一方面是积累些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主要是多赚些生活费,缓解经济压力。然而,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能提供给研究生的兼职岗位也越来越少,有些研究生即使想兼职,又苦于无处可去。兼职锻炼了人,但也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不善于把握就会对学习造成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
(三)情感压力
大部分的研究生已经到了婚恋的年龄,正值婚嫁关键时期的青年人却只能生活在有限的圈子里,每天的生活基本上是宿舍、食堂、图书馆三点一线,接触人少,社交圈窄,他们感情的需要和性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也是研究生群体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
一些还没有找到对象的研究生看到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是成双成对,而自己还是形单影只,不免着急,再加上年龄确实日渐增长,更是迫切希望赶快解决个人问题。但是,同时心里又有一种强烈的矛盾感,毕竟,还在求学的阶段,将来到哪里工作还不确定,一切都待定,所以,他们一方面期望有男女朋友,另一方面又怕将来不能在一起。而且,即便是他们有很明确的找对象的动机,又由于长期忙于学业,交际圈子狭小,阻碍了个人问题的解决。特别是一些女研究生,读研的这几年正是她们婚嫁和恋爱的最佳时期。由于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定位的不同,相对于男研究生而言,女研究生面临婚恋问题的压力更大,因为女研究生还面临着生育的现实问题。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生育的最佳年龄是23 岁到30 岁之间。
(四)就业压力
随着研究生扩招的不断推进,研究生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的《2009 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中发现,硕士生的就业压力明显高于专科生、本科生和博士生。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论坛上的《2010 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硕士生就业压力最大。
在一般的社会认识中,学历越高越有就业竞争力,学历越高就业压力应该越小。可是,此项调查报告给出的结论却有异于既有的认识:处于学历中上层的硕士生就业压力明显高于专科生、本科生和博士生。
这是什么原因呢?与本科毕业生相比,硕士、博士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机会成本都付出更多,自己比别人多读几年书,多交几万的学费,使得很多研究生对就业的期望过高。另一方面,由于大幅度的扩招,研究生的总体数量大大增加,研究生已不再是高层次的稀有人才,而是社会就业大潮中普通的一员,他们就业时,同样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
三、应对措施
不可否认,研究生正面临着诸多压力,这些压力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适,可以导致许多心理问题甚至疾病。笔者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探寻出以下几种调试压力的对策。
(一)社会和学校方面
1.导师指导与研究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同门之间增加沟通,形成学习链。导师具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崇高的人格魅力, 导师的言行举止会给研究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导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压力很大,可能会导致与研究生交流时间不足。因此,研究生应在自主学习的同时,主动与导师进行交流,以获得导师的指导;而导师在工作科研之余,也要多给研究生以学习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怀,真正实现导师指导与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另外同门直接可相互之间增加交流,低年级同学应主动向高年级同学取经,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应主动帮助高年级同学做一些论文的辅助工作,比如帮助师兄师姐发问卷、输数据等。
2.学校多渠道、广范围为学生提供经济帮助。首先,优秀奖学金和基本奖学金制度相结合。在国外高校,奖学金额度都很高,全奖一般包括了学费和生活费,半奖也足可支付学费。与之相比,目前国内的高校奖学金额度和奖励面都明显偏小,绝大部分高校还一直实行“普通奖学金”制度。建立优秀奖学金和基本奖学金制度就是要既鼓励优秀学生发挥潜能,同时保持中等及中等以上研究生应有的待遇,中下等的学生则自己承担学费和生活费。其次,拓宽“三助”(助教、助研、助管)范围。“三助”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负责精神,加强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现有基础上,学校应为研究生进一步增加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的“三助”岗位,为研究生增加实习机会的同时,又给予他们适当的工资。再次,建立合理的助学贷款制度。现在,很多研究生还要依靠贷款来完成学业,因此,政府、学校和金融机构应尽快协商制定合适的研究生助学贷款制度。最后,社会捐助也是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重要补充渠道。随着教育改革和对外交流的加强,我国高校教育捐赠不断增长,很多的爱国企业家对教育付出了诚挚的爱心,资助一些贫困的研究生,学校要积极与这些爱国企业家联系,共同为研究生教育贡献力量。
3.搭建桥梁,创造男女研究生认识的平台。目前,网络已经成为研究生查找资料、寻求感情寄托的一个重要途径,他们愿意在网络的虚拟空间表露和敞开自己的心扉,所以占领网络阵地,设立情感讨论区,正确引导和疏通情感问题,是研究生情感教育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业余联谊活动,特别是不同学校、不同专业间的联谊活动,如情感沙龙、文艺联欢、郊游等精神交流活动,扩大研究生同学的交流范围,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提高研究生的精神愉悦感,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4.政府、学校合力帮助研究生就业。学校首先要调整专业设置,专业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的,不要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不顾学科专业条件一味扩大招生,应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节和进行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课程设置,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从而从根本上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毕业生就业:第一,从研究生入学就引导学生关注就业,培养就业竞争意识。第二,在各个年级及不同专业开展就业指导时,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内容融入到个体就业指导咨询、群体职业能力测评、求职相关讲座等活动当中去。第三,为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和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使研究生增加就业技能和技巧。另外,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为研究生提供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就业环境。第一,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完善就业市场机制,预防就业过程中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的出现。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专业设置进行宏观调控,限制那些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就业率低的院校的招生数量,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第三,加大自主创业的优惠力度,为到基层、西部去的学生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二)研究生自身方面
研究生自身在面对这些心理压力时,注意控制情绪,理性对待。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一旦发现心理障碍已到了自己不能解决的程度,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心理咨询。要学会自我宣泄,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以坚强、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存在压力时,有倾诉的对象,同时交际面广了,也会缓解情感方面的压力。在就业的问题上,与自己的导师讨论未来的职业选择,争取得到他的支持和理解。将个人的能力和职业的要求相结合、将个人的愿望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将短期的收益与长远的发展相结合,对自身的择业目标做出一个相对科学的定位。
总之,现在的研究生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社会、学校要重视这些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疏导。研究生本人也要正视这些压力,努力减轻压力对自己身心健康带来的伤害。
参考文献:
[1]张学浪,戎向东.浅析研究生就业压力成因及调适[J].兰州学刊,2010,(03).
[2]陈光军.略论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困惑及其化解措施[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3]郑霞,苗元江.硕士研究生心理问题现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
[4]李继勇,王南,王景刚.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浅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02).
[5]吴武洲,林伟连,曾敏峰.研究生所承受的压力如何解决[J].中国研究生.
【关键词】 大学新生; 性观念; 性教育
大学生处于性生理的成熟、性心理逐步成熟的时期。通常在此时期,大学生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庭,以成年人的姿态进入大学、面对社会。对于大学新生来说,他们面临着与中学时期不尽相同的社会要求,其所面临的任务从单一的唯成绩论走向多元化,对他们的评价维度也随之多元化,其中与异性的交往能力成为了大学生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维度。加上此时谈恋爱的相对“合法化”等这些因素重新激起处于青春后期的大学新生对性的探索与好奇。他们之前被繁重功课所压抑的种种问题如异往、恋爱、失恋、望、性冲动、性压抑等都纷纷凸现出来,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严峻问题。尽管目前我国的学校性教育已经取得一些经验和成果,但是由于受传统文化中“以性为羞”、“以性为耻”的观念的影响,中国的性教育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都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1]。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们在性教育上,更多的是从教育者的立场出发,思考得很多的是“如何教育学生”,而很少从受教育者的立场出发去思考“学生需要什么?”那么作为大学新生,他们究竟已经具备了哪些性知识,他们又迫切需要哪些知识呢?为此,我们对成都某高校新生进行了大规模的性观念和性知识调查,了解学生的性知识水平及具体需求,并希望能够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后续性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1 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对大学新生的性观念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含基本的人口学资料和16道关于性观念、性态度和性知识的问题(关于大学新生性态度和性知识的研究在另文讨论)。本论文主要关注大学生性观念问题和他们对性知识的需求,调查对象为本校2008级新生,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79份,其中女生1131人,男生1270人(其余未填报年龄),平均年龄19.2±0.90岁。问卷结果使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大学新生的性观念
对性观念的调查中,首先考察大学新生对“性是人的基本需要”这一观点是否认同,结果见表1。除了分析总体对这个观点的认同度以外,也同时考察了性别、城乡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显示,总体的认同度为80.5%,男性的认同度高于女性,城市学生的认同度高于农村,而文科学生的认同度高于理科学生。
同时让学生自评自己的性观念属于5级(从很传统到很开放)中间的哪一级,结果显示,认同“性是人的基本需要”这一观点的学生在性观念上与不认同的学生有显著性差异,两者的均值分别为:3.23±2.7;2.64±2.4。T值为3.94(P<0.01)。即表示能够认同这一观点的学生自评在性观念上更为开放。
2.2大学生性好奇与他们认为何时应当开展性教育
问卷对大学新生的性好奇开始的阶段和他们自己认为应从何时开始进行性教育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2。
从表上显示可以看出,大学新生对性的好奇和困惑,大部分始于初中到高中时期。而与之相对的,他们认为应该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时期,大部分选择了小学和初中阶段,明显早于性好奇的阶段。同时根据统计,有87.3%的大学新生认为性教育应该早于或者同步于自己性好奇开始发展的阶段。而在人口学资料的差异上显示,男性的性觉醒早于女性,而城乡间没有明显差异。
2.3大学新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
大学新生获得性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大众传媒、学校还是家庭朋友等,也是调查的内容之一,结果见表3。
结果显示,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最主要途径还是通过阅读相关的书本杂志以及与朋辈群体的交流。学校的性教育课程并未占据主导地位。
2.4大学新生在中学时期获取的性教育
大学新生在中学期间从学校获取的性教育相对来讲是很缺乏的,结果见表4。
结果显示学习过专门的性教育课程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4.7%,而完全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的学生竟高达33.6%。因此学生对之前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满意度也较低,结果见表5。
可以发现大学新生对中学性教育大多数表示不满意,表示满意的人数仅为22.2%。
2.5大学新生需要何种性知识
那么学生到底对性教育的哪方面最关注呢,哪方面是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呢?在此次调查中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结果见表6,表7。
从总体上看,大学新生最希望获得的性知识是关于异往和恋爱心理。在这一点上男性女性没有太大差异。其次男性最关注的是性健康,如何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而女性最关注的是、性卫生、性健康的知识。
3讨论与思考
3.1大学新生性观念的差异
从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仍有部分学生无法正视“性是人的基本需要”这一观点。从总体上讲,约有20%的大学新生还不能接受这一观点。这可能是由过于遮遮掩掩的性教育方式,和我国的传统观念造成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性”是一个羞耻的,不适合平常谈及的问题,因此性在部分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仍旧是肮脏和恐怖的。而男女和城乡之间也在此观点上有明显的差异:男性的认同度高于女性,城市学生的认同度高于农村。男性对性的认知更为正面也显示出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观念中男性占据的主导位置,相较女性更加主动积极;而城市学生由于之前知识面更广,除了学校学习之外,大众传播的广泛接触也影响了城市学生相对农村学生更开放和具有更多正面的性观念。
3.2学生希望性教育走在自己的性好奇发端之前
表2显示出大部分的大学新生认为性教育应该早于或者同步于自己性好奇开始发展的阶段。正如总理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说过的:“要在少女月经初潮前,少男首次遗精前,把性卫生知识教给孩子们。”大学新生对性的好奇和困惑,峰值位于初中到高中时期,这与青少年青春期生理的发育是相适应的。而与之相对的他们认为应该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时期,大部分选择了小学和初中阶段,明显早于性好奇的阶段。这表明了他们希望在自己产生性困惑之前,就能够获取相关的性知识,而不是在性困惑甚至问题发生以后,才亡羊补牢。同时根据统计,男性的性觉醒早于女性,这与以往的调查有所不同。
3.3中学性教育不尽如人意
表3、表4、表5对大学新生之前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及中学具体的性教育效果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者了解到中学性教育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表3显示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阅读相关的书本杂志以及与朋辈群体的交流。这样的途径相对学校的性教育课程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可能会造成学生性观念、性知识上的一些错误认知。但学校的性教育也不令人满意,表4显示中学学习过专门性教育课程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4.7%,大部分的学生仅通过生物老师了解了一些性生理知识,这样对待性教育的态度显然是潦草和粗放的。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对本应系统科学的学校性教育感到很失望,表5显示大学新生对中学性教育大多数表示不满意。这也是学生只能转向书本杂志以及与朋友同学交流的原因之一。
3.4大学性教育的实施建议
由于中学性教育的不尽如人意,我们希望在了解学生具体需求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与学生需要的性教育,为此对学生最关注的性知识进行了调查。表6显示出大学新生对各种性知识的需求度都较高,其中有高于90%的学生表示需要异往、性生理和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与国内前期的研究结果相吻合[2]。表7显示大学新生对异往的知识最为关注,这与大学阶段大学生性生理已经成熟,同时具有与异往的意愿和可能性是紧密相关的。
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借鉴国内外相关性教育的经验,研究者对后续的大学性教育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3.4.1 性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亟待重视
学生在进入青春期之前就应该开始接受性教育已是社会的共识。但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些父母长辈甚至是学校教师依然无法坦然面对性是人基本需求这一现实,例如国内一些研究显示当孩子需要性知识时,大多数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知道[3]。因此对学生性教育首先必须从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做起,以免对学生造成一种不良暗示,认为性知识是神秘的,是被禁忌的,是不可告人的,是罪恶的。
3.4.2 学校应承担起学生性教育的主要责任,成为科学性知识传播、宣传、教育的主体
学校作为教育学生的专门机构,除了为学生提供知识之外,更应当担负起促进学生群体健康成长的责任。对学生的性教育也应如此,学校必须承担起主要责任,而不能把责任推给家庭或者任由学生自己摸索。学校应该把性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按照学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状况,有计划、有系统地推进性教育。性教育应从小学高段开始实施,并保持到大学,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具有连贯性与整体性,改变当前各自为政,重复教育的现状。
3.4.3 性教育内容应以学生为本,走在身心发育、发展之前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不要面向儿童的昨天,而要面向儿童的明天,面向那些正在走向成熟,但还处于形成状态的尚未完全成熟的过程[4],也就是说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引导发展。这也正是此次调查中,大学新生所表达出来的真切需求――他们希望在产生性困惑之前,就能够获取相关的性知识。其实,一些国外研究者早就发现并指出了中国的性教育落在了青少年性发展之后[5],这一滞后性随着近年来学生发育期的提前更加的明显。因此,我们呼吁性教育应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现状和学生自己的需求,同时性教育还应适当地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前面。
参考文献
1 李俭莉.大学生性教育内容探讨[J].中国性科学,2007, 16(10):40.
2 谢朝晖,唐玲玲.重庆市大学生性知识来源和性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性科学, 2004,13(6):29.
3 张卫,吴小波.上海奉贤区青少年性教育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6):144.
4 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31.
关键词:第二课堂;素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7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教育培养的不仅仅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员,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护理人才。各护理院校必须转变观念,立足当代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把传统的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护理人才。
一、护理专业综合素质要求及现状
1.护生应具备的素质。①身体素质?摇护理工作是集体力和脑力与一体的工作,而且服务对象是有生命的个体,工作中需要高度集中,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护士只有具有充沛的精力,健康的身体才能胜任该工作。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着装得体,增强公众信服力。②心理素质?摇护士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体,要想在工作中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就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对待生活积极乐观,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工作和学习中能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面对复杂和困难的环境能沉着应对。③专业素质?摇专业素质要求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一方面护士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掌握各种疾病的评估、诊断和护理要点,并能够及时更新现有知识,积极参与护理研究;另一方面护士还要有娴熟的技能,能够掌握急救药品的使用、设备的使用和急救技术以及常用的护理技术,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细微的病情变化,在工作中能够做到稳、准、快、好,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对患者的救治,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最后在情感方面要求护士能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个服务对象,用爱心、耐心、诚信和责任心尽可能满足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合理要求,给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④其他?摇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医嘱的执行者,同时还是患者的代言人、健康的协调者、护理研究者,这就要求护士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管理能力,协调好自己与同事、患者、患者家属等各人群的关系;与时俱进,在工作中能善于思考,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推动护理事业发展。
2.护生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①体质健康水平在下降?摇国家每年都会在高校做一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测试,测试项目包括长跑、仰卧起坐、立定跳远、肺活量等。通过检测发现,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和高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技能、轻体能的思想,开设体育课程不够,学生尤其是女生缺乏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动机;另一方面,由于在大三和大四学生忙于找工作、考研、写毕业论文等事情,没有充足的时间参与身体锻炼。②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摇护士是高风险的特殊职业,其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其服务质量。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对324名护生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占29%。据教育部调查,因心理障碍而休学、退学的学生占所有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次调查显示,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约占30%。当代护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见于有些学生从中学到大学难以适应,不懂得交往技巧,人际关系紧张;沉迷于网络,患上网络依赖症;缺乏正确的恋爱观,经不起感情上的挫败;护生学业负担较重,对于临床工作过于紧张、担心、焦虑;追求自我实现与现实相悖产生的心理冲突。③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摇武汉在运行高校科研课题“就业为导向的人文素质运作模式探讨”时就针对湖北省各医院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护理人员的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我院通过实习生信息反馈也了解到,护士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仅仅将所学知识停留在病因、表现等方面,对发病机制、药物的毒副作用等知识匮乏,因而在健康教育中指导不够全面;各医院还反馈学生在实习期间表现出懒散、不会处理护患关系、工作粗心、对患者缺乏同情心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育上“重专业、轻人文,重医疗、轻护理”的传统思想所致;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学生缺乏参与,丧失了自我学习的能力。④沟通、管理和创新能力欠缺?摇护理工作需要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管理能力,以维系良好的护患关系,另外从护理知识到护理实践再到护理研究,护理事业处处都存在创新机遇,能否改变护理事业落后的状况创新至关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呼吁,要重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朱院士认为大学生沟通能力差源于中国传统的家庭和学校的灌输式教育。
二、开展第二课堂,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
护生的素质要求很高,单靠第一课堂的教育难以完成,需借助第二课堂相辅助。目前,我国高校中的第二课堂内容不断丰富,但由于目标不够明确、体系不够完善、内容设计不够规范等问题而严重影响了第二课堂开展的效果。如何真正能实现第二课堂在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意义,需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以期产生更多的实践成果。为此,我院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以及护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尝试将第二课堂划分为“五模块”,即身体素质模块、心理素质模块、专业素质模块、创新素质模块和沟通管理模块,围绕这五个模块开展活动。其中这五个板块分类是相对的,其中开展的很多活动功能是多元的。
1.开展文体艺术活动,提高身心素质。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开展各类体育文化娱乐和竞赛活动,增强身心保健意识。通过集体晨练、课外兴趣小组等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强身健体;创建心理咨询中心,搭建网络沟通平台,在现实和网络中经常性的开展护士心理状况测试和咨询。
2.结合专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设计课件制作和技能操作大赛、参与教师负责的有关课题研究、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组建以学生为主、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参与的活动团队,学生小组主要由学生干部和学生会成员组成,在各种比赛活动中负责收集资料进行筛选,最后由专业教师对复赛的选手进行评价。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由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负责联系活动场地,由学生联系实验室准备活动器材,借助专业优势,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培养专业素质。
3.借助社团,完善自我。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生组织,诸如各级学生会、团委、学习类社团、礼仪社团、演讲社团等,通过社团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管理协调能力等。使学生全面发展,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
三、意见和建议
第二课堂的实施需还要引入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针对五个模设计相应的量化考核标准,以确保学生能朝着提升自己良好素质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评价反馈也可以促进高校不断改进并完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另外,第二课堂的实施还需提供保障体系,该保障来源于学校、二级学院、学生管理部门等各个方面。因此,高校各部门应相互协调,同时还要有活动经费支持。最后还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将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和教师的评优评先紧密挂钩,以促进第二课堂的常规化持续性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承梅,任彬彬.浅谈高校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0):3-4.
[2]兰芳.护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和对策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6):700-702.
[3]郑智慧,等.基于职业核心胜任力培养的护理学基础第二课堂活动[J].中华护理育,2012,(4):153-155.
关键词: 女大学生;社会地位;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 I211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2)01-005-12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点的确定
调查对象的确定。根据全国妇联《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后备人才群体”调查员手册》中的有关具体规定,明确本研究所指的后备人才群体是指调查标准时间(2011年4月20日)前全国普通高校中,通过国家统一招收、全日制在读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群体。甘肃省后备人才群体的调查对象据此为依据,确定为2011年4月20日以前甘肃省高校通过国家统一招收的、全日制在读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群体。
调查点的确定。根据全国妇联《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后备人才群体”调查员手册》所规定的985工程、211院校和其他普通高校的区别,妇女性别培训基地的状况,以及男女性别比例等标准选择调查点。甘肃省共有高校48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4所,民办独立院校5所,高职高专院校21所,成人高校8所。根据全国妇联的选择标准,我们从普通本科院校中根据学校的办学层次、规模和特点等,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所高校,即兰州大学(985/211院校)、西北师范大学(省部共建)、兰州交通大学(普通工科院校)作为本次调查的调查点。
(二)调查方法
自填式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的是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后备人才群体”专卷,共分主卷和附卷两部分,所有参与调查人员都必须填答主卷部分,附卷由硕士和博士填答。主卷部分分为基本情况、教育经历、职业目标、社会参与、生活方式、恋爱婚姻、健康、性别观念、家庭情况等9个部分,共有78个问题。附卷部分主要延续调查硕士和博士的家庭情况,共有9个问题。总共87个问题。
抽样方法。本次调查样本量计划为2010个学生组成。采用了三阶段抽样法。
第一阶段采用立意抽样。三所大学的样本量的配额比为1:1:1,即每校抽取670名学生。
第二阶段采用分层抽样进行配额。此阶段在三个高校采取分学历层次、性别(男女比1:1)、专业大类和年级的方法,进行配额样本量。
第三阶段为概率抽样之等距抽样。具体方法为:首先,从该校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院(处)取得全部学生名册,依据抽样配额表中的每一子类,制作子类样本框。其次,依据每子类样本框内的学生人数除以每一子类需要抽取的样本量,即为抽样间距(公式:N/n=K)。最后,从第一间距(K×1)中确定起始点,从起始点开始按(K)等间距抽取n个样本量。这样,可以保证样本对总体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尽量避免抽样的随意性或人为有意挑选的主观性,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真实和有效。
(三)资料收集过程与资料分析方法
资料收集过程。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质量,我们采用集中填答的形式,调查员当场审核复查,发现漏项、错填等问题应及时联系调查对象加以补充、修订。但是,由于各学校放假时间早晚不一样,我们的调查先后共分7批次进行。
资料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借助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收集的大量数据资料进行描述分析。同时,采用不同性别比较的分析方法,弄清男女不同性别在一系列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及其看法,综合研究女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地位问题。
(四)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10份,实际收回问卷1502份,有效问卷1417份,有效问卷占发放问卷的71%,占实际收回问卷的94%。
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从有效问卷来看,兰州大学481份,占33.9%,西北师范大学454份,占32.0%,兰州交通大学482份,占34.0%;从学历、学位层次来看,本科生943人,占有效问卷的66.5%人,硕士生374人,占26.4%,博士生100人,占7.1%;从不同性别来看,女生667人,占47.1%,男生750人,占52.9%;从民族来看,本次调查涉及到17个民族的学生,其中,汉族1329人,占93.8%,回族41人,占2.9%、其余为藏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学生;从学科门类来看,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2个大类。
二、甘肃省女大学生群体社会地位的进步
(一)女大学生占在校生比例不断提高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由于学校的性质不一样,女大学生在校的比例也不同。如兰州大学2010年在校本科生17910人,其中,男生10338人,占58%,女生7572人,占42%。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在校本科生16186人,其中,男生6473人,占40%,女生9713人,占60%。兰州交通大学2010年在校本科生22033人,其中,男生15640人,占71%,女生6393人,占29%。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师范性院校的女生比例比较大,占到了60%,综合性院校的居中,占42%,工科院校的较低,占29%。三校女生所占总人数的平均比例为44%。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女大学生在高校就读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就本科生而言,西北师范大学女大学生占该校当年本科生招生总人数的比例为2000级 47%,2006级48%,2010级62%,2010级比2000级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兰州交通大学的女大学生在本科生中所占的比例2000级27%,2006级28%,2010级29%,2010级比2000级提高了2个百分点。就硕士研究生而言,西北师范大学女硕士研究生占该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的比例为2000级40%,2006级53%,2010级56%,2010级比2000级提高了16个百分点;兰州交通大学女硕士研究生占该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990级18%,2010级35%。2010级比1990级提高17个百分点。
就博士生而言,西北师范大学的女博士占该校博士研究生当年招生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000级13%,2010级38%,2010级比2000级提高了25个百分点; 兰州交通大学200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当年女博士占该校博士生研究生当年招生总人数的54%,2010级41%,比例虽然降低了,但人数却增加了,即女博士由2004级的7人,增加到2010级的11人。
(二)男女大学生享有学校各种资源的机会基本均等
1.男女大学生在校当学生干部的机会基本均等
在学校当学生干部,是每一个男女大学生提高与锻炼自己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综合处理各种问题能力的良好机会。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大学生中曾当过小学干部的女生占被调查女生总人数的77.6%,男生占被调查男生总人数的66.8%,女生比男生高10.8个百分点。当过初中学生干部的女生占78.7%,男生占70.6%,女生比男生高8.1个百分点。当过高中学生干部的女生占57.2%,男生占55.0%,女生比男生高2.2个百分点。当过大学学生干部的女生占51.7%,男生占49.7%,女生比男生高2个百分点。女生当各级学生干部的机会不仅与男生均等,而且比例都普遍高于男生。
2.男女大学生在学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基本均等
女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主动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在过去半年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与男大学生基本均等。在“您是否主动参加捐款、无偿献血、志愿者活动”的问题上,回答“参加过多次”的女生占被调查女生总人数的31.1%,男生占被调查男生总人数的27.1%,女生高于男生4个百分点;回答“有过一次”的女生占34.6%,男生占37.4%,女生低于男生2.8个百分点。在“您是否主动向周围的人提供帮助(学习辅导、情感慰藉等)”问题上,回答“提供过多次帮助”的女生占34.4%,男生占33.7%;回答“有过一次”的女生占20.0%,男生占28.6%。在“您是否担任集体活动的领导者或策划者”问题上,回答“担任过多次”的女生占25.1%,男生占27.7%。回答“有过一次”的女生占21.1%,男生占22.3%。在“您是否主动给所在班级、院系、学校或地区提供建议”问题上,回答“提过多次”的女生占20.5%,男生占21.2%。回答“有过一次”的女生占19.9%,男生占23.4%。从以上活动情况来看,女大学生“参加过多次”或“一次”的各种社会活动的人数与男大学生的人数比例大致相当。
3.男女大学生在学校参加社会团体组织方面的机会基本均等
女大学生在学校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组织,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调查结果显示,在“您是否参加了学校组织(如学生会、团委)”的问题上,回答“参加过”的女生占被调查女生总人数的53.7%,男生占被调查男生总人数的52.5%,女生高于男生1.2个百分点。在“您是否参加了学生社团(如舞蹈社、足球)”问题上,回答“参加过”的女生占49.2%,男生占46.9%,女生高于男生2.3个百分点。在“您是否参加了专业、行业组织(如企业家协会、历史学会等)”问题上,回答“参加过”的女生占13.2%,男生占13.7%。在“您是否参加了社会公益组织(如爱心社、志愿者组织等)”问题上,回答“参加过”的女生占45.3%,男生占40.9%,女生高于男生4.4个百分点。在“您是否参加了其他社会团体(如浙江老乡会、高中校友会)”问题上,回答“参加过”的女生占45.5%,男生占49.5%,男生高于女生4个百分点。综合来看,男女生参加学校社会团体组织方面的比例差别不大,可以说大致相当。
大学生参加这些组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占被调查女大学生总人数的39.2%),第二个目的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占被调查女大学生总人数的25.4%);男大学生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结识更多的朋友(占被调查男大学生总人数的29.3%),第二个目的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占被调查男大学生总人数的26.7%)。
(三)女大学生具有与男大学生同样优良的在校表现
1.思想活跃,广泛涉猎相关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女大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广,并在公开场合敢于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在“您能在公共场所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吗”问题上,在被调查的671名女性中,认为“完全符合”自己情况的占11.6%;表示“比较符合”占44.9%,表示“有时符合”的占29.8%。在“您愿意学习你感兴趣的知识,哪怕与考试无关吗”问题上,被调查的671名女性当中,表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有时符合”的分别占35.0%、40.4%、18.8%,这一比例与男性所占的37.8%、41.7%、14.7%大致相当,表明大多数女大学生的学习主要在于兴趣,而不仅仅是为了单纯地应付考试。
2.勇于探索,积极争取发展机会
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女大学生大都具有较为旺盛的求知欲,一般情况下都不迷信教材,能够质疑已有的研究成果,勇于探索新问题,对课堂之外的知识充满渴求,并能努力追求之,同时,也有强烈的表达自己话语的愿望和勇气。对“您有时会对书本上的观点提出质疑吗”这一问题,670名被调查女性中,表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和“有时符合”的分别占10.1%、24.5%、51.2%。对“您会主动争取自己想要的机会或资源吗”这一问题,被调查的671名女性中,表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有时符合”的分别占15.5%、40.1%和31.3%。对“在大学或研究生期间,您是否具有各类专业资格证书”问题,选择“有多次”的女性占25.7%,男性占19.2%,女生比男生高出6.5个百分点;选择“有一次”的女性占27.5%,男性占27.8%。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一样优秀。
3.敢于担责,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与同龄人相比较,女性调查对象在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主观评价分析中,显示出较强的自信心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其中心理承受能力方面有62.2%女性表示“比较强”或“很强”、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70.0%女性表示“比较强”或“很强”、组织协调能力方面有53.9%的女性表示“比较强”或“很强”、交流沟通能力方面有58.3%的女性表示“比较强”或“很强”、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53.5%的女性表示“比较强”或“很强”、书面表达能力方面有51.7%的女性表示“比较强”或“很强”、外语水平方面有28.9%的女性表示“比较强”或“很强”,性别百分比都高于男性。对“在学习中你有很强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吗”这一问题,被调查的670名女性当中,表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有时符合”的分别占13.3%、44.5%、27%。对“您会尽力做好一件事吗”这一问题,表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有时符合”的分别占37.8%、49.6%、11.3%。这表明绝大多数女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4.求知欲强,学习成绩不亚于男性
对“上学期你的学习成绩在班内处于什么位置”的问题,选择 “优秀(或前10%)”、“良好(或30%—70%)”的女性占20.6%、41.3%,两项合计占61.9%,男性分别占12.6%、42%,两项合计占54.6%,女性高于男性7.3个百分点。对“你上学期的综合测评在班内处于什么位置”的问题,选择 “优秀(或前10%)”、“良好(或30%—70%)”的女性占18.2%、36.7%,两项合计占54.9%,男性占12.2%、39.2%,两项合计占51.4%,女性高于男性3.5个百分点。对“在大学或研究生期间,你获得过院系及以上奖励或荣誉吗”这一问题,选择“有多次”的女性占42.2%,男性占34.4%,女性高于男性7.8个百分点;选择“有一次”的女性占25.0%,男性占25.2%,男女大致相当。
5.积极进取,科研热情也不亚于男性
在攻读学位问题上,女大学生具有和男生一样的理想。对“您期望自己的最高学位是”这一问题,选择“硕士”的女性占40.2%,男性占28.8%,女生高于男生11.4个百分点;选择“博士”的女性占35.6%,男性占43.2%,女生低于男生7.6个百分点。
在科研方面,女大学生,尤其是女研究生也能取得和男生一样优异的成绩。对“在大学或研究生期间,您参与过课程以外的科研活动或学术会议吗”这一问题,选择“有多次”的女性占31.9%,男性占28.1%,女生高于男生3.8个百分点;选择“有一次”的女性占23.1%,男性占22.4%,男女差别不大。在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参与导师研究课题“一次”或“多次”的女生占32.7%、27.1%,男生占39.1%、28.7%。发表SCI、EI或SSCI、CSSCI刊物文章“一次”或“多次”的女生占11.6%、3.0%,男生占被调查男生总人数的12.6%、5.7%。发表其他类型学术论文“一次”或“多次”的女生占23.1%、20.1%,男生占29.3%、22.4%。在博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参与导师研究课题“一次”或“多次”的女生占26.2%、59.5%,男生占22.2%、70.4%。发表SCI、EI或SSCI、CSSCI刊物文章“一次”或“多次”的女生占35.7%、33.3%,男生占被调查男生总人数的27.8%、31.5%。发表其他类型学术论文“一次”或“多次”的女生占33.3%、35.7%,男生占14.8%、46.3%。
(四)女大学生具有比男大学生更为先进的社会性别观念
1.女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性别平等意识
性别平等意识就是指对男女性别平等关系的意识。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不同性别之间所形成的关系的观点和看法也不相同。今天的女大学生成长在倡导“性别平等”的时代,具有很强的“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
在“女性的能力不比男性差”问题上,女大学生“非常赞同”的占50.8%,“比较赞同”的占39.4%,两项合计占90.2%。而男生表示“非常赞同”的占32.8%,“比较赞同”的占46.5%,两项合计占79.3%,女生高于男生10.9个百分点。这表明,女大学生有足够的自信认为女性的能力不比男生差。
在“女性也应该追求自己的一番事业”问题上,女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的占61.8%,“比较赞同”的占34.6%,两项合计达到96.4%,这无疑表明今天的女大学生非常渴望追求自己的一番事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而男性“非常赞同”的占36.3%,“比较赞同”的占53.7%,两项合计有90.0%,女生比男生高出6.4个百分点。
在“对女性而言,事业成功与否并不重要”的问题上,女大学生持“不赞同”态度的人数占45.9%,“很不赞同”的有26.2%。而男生则持“不一定”态度的人数最多,占38.7%,“不赞同”占35.8%。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事业成功与否不是不重要,而是很重要的。
在“事业成功的女人往往没有女人味”问题上,回答“不一定”的人数最多,女性占36.7%,男生占42.2%。“不赞同”的女性占33.6%,男生为23.8%。这就表明,事业成功的女人与有没有女人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女强人的看法,在大多数人看来,事业成功的女人总是与男性或中性性别相联系的,一般没有女人味,但如果有女人味时,那事业就不一定成功。现在的大学生则认为,女人事业成功的同时也会魅力不减。
在“女强人的个人生活往往并不幸福”问题上,男女大学生的首要选项为“不一定”,女生占40.8%,男生占42.8%。这就是说,女强人的生活也可能会很幸福,也可能不幸福,这还有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其次的选项上,男女两性就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如女生选项为“不太赞同”,占女生总数的27.9%,而男生则选“比较赞同”,占男生总数的30.5%。这表明,女性认为女强人的个人生活会幸福的,但男生认为并不幸福。这里隐含着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评价标准。如女人主内可能比主外更幸福等。
在“总体而言,男人比女人更胜任领导的角色”问题上,女性首选“不一定”的占38.4%,比较赞同的占29.4%。而男生则主张“比较赞同”的占44.0%,“不一定”的占29.7%。女生比较怀疑这种说法,认为女性也可以和男性一样具有领导能力或有些女性可能比男性更出色,但男生持比较赞同的比例相对较大。
在“与男性相比,女性在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更多”问题上,男女大学生都首选“比较赞同”,女性占59.7%,男性占54.9%。由此可以看出,女性事业发展中遇到更多障碍的观点是男女大学生的共识。
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女性较少,主要是由于对女性的培养、选拔不够”问题上,男女大学生的首要选项都为“比较赞同”,女性占51.1%,男性占40.0%。其次,选“不一定”的女生占24.7%,男生占35.0%。这就是说,除了对女性的培养、选拔不够以外,也可能有女性自身素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等。
综合以上8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女大学生“非常赞同”的是“女性的能力不比男性差”、“女性也应该追求自己的一番事业”;“比较赞同”的是“与男性相比,女性在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更多”,“各级领导岗位上女性较少,主要是由于对女性的培养、选拔不够”;“不一定”的是“对女性而言,事业成功与否并不重要”、“事业成功的女人往往没有女人味”、“女强人的个人生活往往并不幸福”、“总体而言,男人比女人更胜任领导的角色”。
2.女大学生具有健康的性别评价标准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性别评价标准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在今天的高校,大学生究竟有什么样的性别评价标准?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女性评价男性时,很看重的为(1)成名成家,占女性总人数的93.7%,(2)事业有成,占 85.2%,(3)生活富足,占82.8%。
女性评价女性时,最看重的为(1)事业有成,占86.4%,(2)有知心朋友,占82.3% ,(3)成名成家,占81.6%,(4)家庭美满,占79.3%。
男性评价女性时,很看重的为(1)有知心朋友,占男性总人数的79.5%,(2)事业有成,占76.8%,(3)实现了自我价值,占67.5%,(4)家庭美满67.4%。
男性评价男性时,最看重的是(1)成名成家,占男生总数的89.3%,(2)事业有成,占81.4%,(3)生活富足,占77.5%。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对男性的要求和男性对男性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即(1)成名成家, (2)事业有成,(3)生活富足。女性对女性的要求和男性对女性的要求有一点不一致,女性更希望(1)事业有成,(2)有知心朋友,(3) 成名成家,而男性则更希望女性(1)有知心朋友, (2)事业有成, (3)实现了自我价值。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把女性的事业有成看得比较重,而把家庭美满则放到稍后的位置,这表明男女大学生都期望得到共同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性别的单一发展。这种调查结果让我们看到,传统的女性社会性别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女性由过去的以家庭为主,传宗接代、相夫教子到今天的事业有成,男性对女性的期待也由过去的贤妻良母到今天的有知心朋友、事业有成、实现自我价值,这标志着中国社会历史性的巨大进步。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五)女大学生具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远大的人生目标
职业是人生发展的生命线,如何选择自己的这条生命线,是大学生们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于是从入校开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开始了兼职的生活经历,一方面可以为自己的生存提供更丰富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自己将来步入社会参与到社会竞争的大海而打好更坚实的实践基础。在我们调查的1417名大学中,大多数被调查者都有找过工作的经历,其中,男性占68.5%,女性占70.6%。这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自己人生未来有着明确的打算和规划。
1.立足现实,对毕业后的去向有明确的规划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立足于现实,比较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职业理想。对“月收入”多少的期望,可以透露与折射出被调查者的基本生活与生存状态,也可反映出他们心目中基本的生活消费的“幸福指数”。对“您所希望的第一份工作的月收入”这一问题,有51.6%的女性选择“两千至四千”,有27.1%的女性选择“四千至六千”。
毕业后的生活规划,是人生规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如果对毕业后的生活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那大学的生活也可能是混乱的,也必将影响毕业后的生活。调查表明,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有自己明确的人生规划和目标,在回答“毕业后的生活打算”这一问题时,选择“直接工作”的女性占57%;选择“国内升学”的女性占22.5%;选择“出国留学”的女性占6.1%。对“对自己未来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这一问题符合你的情况吗”这一问题,表示“非常符合”的女性占8.4%;表示“比较符合”的女性占38%;表示“一般符合”的女性占37.5%。
2.对理想、职业的选择定位趋于开放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无论是其个人理想的定位,还是对就业单位的选择,都更多的表现出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例如对“最想成为哪种人才”这一问题,选择“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女性占32%;选择“实用技术人才”的女性19.1%,选择“党政人才”的女性占12.7%。对“最希望工作的单位类型”这一问题,女性选择分布于所有选择项,相对集中的是“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 占37.4%,“国有企业”占15.9%、“外资企业”占15.2%、“党政机关”占13.3%、“自由职业者”占7.6%。
3.富有进取精神,渴望实现自我价值
女大学生对自己职业理想的定位和选择,更多的侧重于个人事业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仅仅限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以求生活的温饱或者安逸。对“‘我希望拥有一份事业,而不仅是一份工作’是否符合你的情况”这一问题,有33.4%的被调查男性和32.5%的被调查女性表示“非常符合”;有49.2%的被调查男性和41.8%的女性表示“比较符合”。对“‘希望自己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是否符合你的情况”这一问题,有47.6%的被调查男性和44.5%的被调查女性表示“非常符合”;有45.7%的被调查男性和44.2%的女性表示“比较符合”。对“‘自己对未来职业发展充满信心’是否符合你的情况”这一问题,有26.5%的被调查男性和18.1%的被调查女性表示“非常符合”;有43.9%的被调查男性和41.8%的女性表示“比较符合”。对“‘为了成就事业愿意付出努力’是否符合你的情况”这一问题,有50.1%的被调查男性和40%的被调查女性表示“非常符合”;有39.3%的被调查男性和46.7%的女性表示“比较符合”。对“‘工作中的成就感对我至关重要’是否符合你的情况”这一问题,有41.7%的被调查男性和42.7%的被调查女性表示“非常符合”;有44.3%的被调查男性和42%的女性表示“比较符合”。
三、影响女大学生成长的不利因素
(一)校园环境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女大学生成长的思想观念
在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男尊女卑”、“男强女弱”、“女不如男”等传统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在“你上中小学时是否听学过女不如男聪明”的问题上,有44.3%的男性和47.3%的女性表示“听说过”;在“你上中小学时是否听说过女要有女样男要有男样”的问题上,有84.5%的男性和82.0%的女性表示“听说过”;在“您上中小学时是否听说过男孩一上中学成绩就上来了”问题上,有62.4%的男性和82.9%的女性表示“听说过”;在“你上中小学时是否听说过女孩适合学文科男孩适合学理科”的问题上,有79.0%的男性和68.0%的女性表示“听说过”。
在高校环境中,性别平等虽然已经成为主流观念,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或传统的旧的思想观念,仍然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成长。在“您听大学老师说过‘男生更适合搞科研’的话吗”问题上,表示“听说过”的女性占32.2%,男生占28.7%;在“您听说过大学老师说过‘男生潜力更大’的话吗”问题上,表示“听说过”的女性占49.2%,男性占48.9%,这表明有一半左右的人认为女生不如男生潜力大。在“您听说过大学老师说过‘此专业不适合女生’的话吗”,表示“听说过”的女性占30.1%,男性占39.8%。这一比例虽然在30-40%之间,相对较低,但它对女大学生的影响却是很大的。
在“你感觉现在的班主任/导师对你的态度如何”这一问题时,在582名被调查者中,认为“一般”的女性占20.4%,男性占20.7%;“非常重视”的女性占6.1%,男性占9.9%;认为“比较重视”的女性占14.2%,男性占18.1%,显然,女性被受重视的程度均低于男性。
正是由于这些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及就业压力等,女大学生中存在着一种弱势心理现象和一些厌学情绪。在当面临竞争时,一些女大学生将自己看作是弱者,往往把失败归咎于自己的性别,这导致了她们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自卑和认输心理。有时在学习上也会出现厌学情绪。如“你上课时经常觉得无聊吗”这一问题上,表示“有时符合”的女性占46.6%,男性占42.5%;表示“完全符合”的女性占7.9%,男性占11.7%;表示“比较符合”的女性占19.0%,男性占23.7%。
(二)男女大学生群体中城乡差别比较明显
男女大学生上大学的比例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别。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本科生中,入学前农业户口的女性占55.2%,男性占69.2%,男性高于女性14个百分点;非农业户口的女性占42.9%,男性占27.4%,女性高于男性15.5个百分点。在硕士研究生中,入学前农业户口的女性占41.8%,男性占53.5%,男性高于女性11.7个百分点;非农业户口的女性占54.7%,男性占41.9%,女性高于男性12.8个百分点。在博士研究生中, 入学前农业户口的女性占52.3%,男性占54.7%,男性高于女性2.4个百分点;非农业户口的女性占43.2%,男性占45.3%,女性低于男性2.1个百分点。从这一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入学前农业户口的女性上大学的人数普遍低于男性,而非农业户口的女性人数则普遍高于男性或与男性大致持平。这表明,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上大学的男女生比例不平衡。
在男女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方面,城乡差别也比较明显。女大学生的月消费水平平均在800元左右,其中,每月消费500元的女生中,农业户口的占19.8%,非农户口的占9.4%,农业户口的高于非农业户口的10.4个百分点;每月消费800元的女生中,农业户口的占13.6%,非农业户口的占15.9%,非农业户口的比农业户口的消费高2.3个百分点;每月消费1000元的女生中,农业户口的占12.4%,非农业户口的占19.8%,非农业户口比农业户口的消费高7.4个百分点。男大学生的月消费平均水平在796元左右,其中,每月消费500元的男生中,农业户口的占16.6%,非农户口的占9.6%,农业户口的比非农业户口的消费高7个百分点;每月消费800元的男生中,农业户口的占15.1%,非农业户口的占13.8%,农业户口的比非农业户口的消费高1.3个百分点;每月消费1000元的男生中,农业户口的占13.3%,非农业户口的占18.3%,非农业户口比农业户口的消费高4.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入学前农业户口的大学生消费水平整体低于非农业户口的大学生。
(三)女大学生对女性的社会地位缺乏信心
在“您如何看目前我国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问题上,认为“男性更高”的女性占49.6%,男生占31.3%,女生高于男生18.3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女性对社会传统中男性地位更高的某种认同。认为“女性更高”的女生仅占2.4%,男生则占13.0%,女性低于男性10.6个百分点,这表明女大学生对女性社会地位高并不认同,同时,也表现出女性自卑、缺乏自信或自信不足的一面。认为“男女差不多”的男生占47.9%,女生则占37.5%,女生低于男生10.4个百分点。对于这一统计结果,我们认为,女大学生存在严重的自卑或弱势心理。为什么会有这一心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目前我国社会环境中歧视女性的现象大量存在,尤其在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都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如有些用人单位愿意招男生,不愿意招女生,认为女生要结婚、生育,工作以后和男同事一起出差不方便等。更有甚者,在人才交流会、招聘会等场合,有些单位公开打出招牌不招女生等。这些社会现象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影响非常大,使女性自觉意识到低人一等的社会地位。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有27.8%的女性因为性别原因而被拒绝,而因同一原因被拒绝的男性只有11.2%,女性被拒绝的高出男性16.6个百分点。
在“在您所从事的职业中,哪一个性别群体更容易取得成功” 的问题上,有53.0%的男性和46.6%的女性都认为“男性更容易”,只有3.5%的男性和4.6%的女性认为“女性更容易”。两者分别相差49.5个百分点和42.0个百分点。这表明男女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中性别群体分工模式的主观感受是男性更容易取得成功,而女性则不容易的思想观念。
(四)性别课程开设不足,性别职业规划培训缺乏
据调查结果显示,“知道学校开设过性别平等或女性发展的相关课程或讲座”的西北师范大学有19.5%,兰州大学有17.2%,兰州交通大学有14.6%。参加过这类课程或讲座的,兰州大学为46.7%,兰州交通大学为46.2%,西北师范大学为45.9%。没有参加过的占了50%以上。如果从性别的视角看,女生参加过的有57.4%,男生有36.6%,女生比男生高出20.2个百分点。由此可以推出,女生比男生更注重这类课程或讲座。正如以上我们分析的,女大学生由于对女性社会地位的不自信,她们从内心想弄清楚理论与现实的问题所在,因此,她们比男性更加注重性别课程的开设或者此类讲座。但是,据我们所知,由于各校发展水平不同,该课程开设受到了师资力量薄弱、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专业发展条件不足等多方面的限制。如有些学校有妇女研究基地、妇女研究中心等,教师有编制,课程开设能得到学校的支持,这样情况会好一点。如果学校没有此类编制或条件,对性别研究不重视,或者认为搞性别研究不如搞专业研究重要或有成就,这样学校此类课程的开设就会受到人们认识上的限制以及其他主客观条件方面的限制等。
在“您觉得学校有必要针对不同性别,展开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吗”问题中,认为有必要的学生为兰州交通大学81.6%,西北师范大学为78.6%,兰州大学为69.5%。从不同性别视角来看,女性认为有必要的占79.2%,男生占74.2%,女生比男生高出5个百分点。显然,女性的要求比男性更为强烈。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男性的发展之路基本上一直以事业为主,这是人们普遍的共识。但女大学生在追求以事业为重的人生发展轨迹时,却遇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她们不仅要挑战传统文化,而且要在社会上同男性竞争,尤其是工科院校,女性学工的人数比较少,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都很难与男性竞争,因而要求性别方面的职业规划培训就比较强烈。
四、对策建议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我们认为要消除女大学生成长的不利因素,必须从多面去努力,对此,我们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引导高校教师和管理者注重性别问题的敏感性,优化学校教书育人环境
性别研究在学术界已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但在向实践推进的过程中,人们最先关注的是如何增强政府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的性别敏感性,而对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则没有过多的关注。在女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地位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高校教师与管理者对女大学生的成长起着十分的重要作用。
增强高校教师与管理者性别敏感性。由于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对女性的歧视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在许多情况下,人们意识不到或表现不出来。但有时,有些大学老师在不经意间说出“男生更适合搞科研”、“男生潜力比女生大”、“此专业不适合女性”等,从表面看来,没有大碍,只不过是一种通行的说法,但对女大学的自信心来说却是极大的伤害。我们认为,高校教师与管理者肩负着给社会输送合格大学生的职责,无论从道义上还是社会责任方面,都要对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数量负责。高校教师必须具有性别敏感性,才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以良好的师德影响人、教育人,也才能培养出具有性别平等观念的大学生。同样,高校管理者作为高校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都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所以,高校工作者的性别平等意识应体现在教学、科研及一系列活动之中,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优化教学软环境。
把性别平等问题引入高校教师师德要求的范围。为了培养高校教师和管理者的性别敏感性,消除高校环境中的性别歧视,有必要把“性别平等”问题引入高校教师及管理者的师德范围之内,作为一种道德约束对人们的言行进行规范,使大家做到在各种场合不随便发表歧视女性的观点,不做歧视女性的事情,鼓励女性和男性一样发展。如果发现歧视女性的言论和行为,应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
对高校工作者进行性别平等的系列培训。女大学生受教育的整个过程都存在于校园文化的大环境中,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也不例外,趋利倾向比较明显,这一方面使得参与其中的人对性别歧视现象的敏感度和批判能力都被削弱,另一方面又不知不觉的强化了性别不平等的传统观念。所以,必须对高校中的各类人员,包括党政领导干部、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其他从业人员进行性别平等意识的培训,并建立监督制度,积极宣传先进的性别观念,抵制和消除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女性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设法缩小大学生之间的城乡差别,以维护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正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教育不仅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而且还能够全面提升个体的综合素质,因而接受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但由于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政策和规则等方面的不公平,必然造成城乡之间、性别之间等受教育的差别,因而形成男女受教育不公平的现实。因此,高校在对待男女不同性别及城乡生源地不同的大学生时,要坚持公正原则,平等对待,让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真正惠及到在校的每一位大学生。
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城乡差别与我们国家在很长时间内实行城乡分割管理的二元结构体制有紧密地联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的区别也在逐步缩小。高等教育不是扩大差别,而是想办法缩小差别,使来自城乡不同生源地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公平地对待,使他们把有限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因此,高校在对待城乡差别的问题上,必须通过多种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如遇到来自农村经济困难的学生,想方设法通过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各种奖学金等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由于城乡观念不同而引出的学生之间的矛盾等进行协商和平处理;对于学生中的各种歧视现象必须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来解决。我们认为,一种教育制度获益的不是少数人或精英阶层,而应该是绝大多数人或每一个人。
(三)克服女大学生“女不如男”的自卑心理
克服女大学生“女不如男”的自卑心理,仅有高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主要在于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一般来说,在高校,男女生都处于青春期,处于求知欲望很强的阶段,且男生与女生在智力方面区别不大,男女平等是现实的,人人认同的。但是,当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以后,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晋升、提拔,都体现出男女不同的对待。另外,女性结婚、生子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与男性在现实中拉开一定的距离。我们认为,实现男女平等是一个国家或社会成熟的标志之一,要克服女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必须要改变社会大环境。
国家就业政策体现性别平等。国家在大学生就业政策上,要规定男女平等的基本政策,取消性别限制或性别歧视。对于一些单位“不招女生”的限制,如果没有正当工作方面的理由,应当视为歧视行为,应予以纠正。对多次劝说不止的行为,应给予适当的行政或法律方面的处罚等。同时,在女性事业发展过程中,尽量提供更多的政策、税收等方面的帮助,体现社会公正或社会的人性化。
单位晋升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在单位正常晋升、提拔过程中,对男女两性一视同仁,不能歧视女性。社会的公平、公正、合理必然会影响高校女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为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高校通过开展活动多种活动,增强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学校女工委可以根据女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博学女生”知识竞赛,以激发女大学生勤奋读书、立志成才的热情;举办系列知识讲座,请专家学者为她们讲授生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让女大学生及时了解生理健康、恋爱交友等方面的知识。师生共同开展女大学生教育工作,成立教师小组,教师深入女大学生的教育等。
(四)多开设性别研究方面的课程及进行不同性别的职业规划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