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

描写祖国的诗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祖国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描写祖国的诗歌

第1篇: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

采用以诗学诗之法,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界,加强积累,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体会作者抓景物特征描写的妙处,深化学生对诗歌所抒发的情感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①体会本诗所描写的西湖早春的景色特征,感受西湖的美。②学会寻找重点字词,分析重点字词,理解诗歌的内容。③能背诵全诗。

2 过程和方法:①用先独立思考,后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习诗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②利用诗歌引发学生的联想,使他们能联想到与之有关联的其他诗歌,加强诗歌之间的联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对西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

2 对比法:在正比和反比之中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体会如何抓事物特征描写之法。

3 分散拓展法:在教学中,抓住文本,适时延伸,把视觉触角伸向诗外,加强课内外联系和诗歌积累。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在小学里我们曾学过一首诗《草》,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知道作者是谁?谁来说说白居易?指名回答,教师补充。关于白居易的名字有个有趣的典故。师讲:白居易应举,初到京城,以诗拜谒顾况,顾况视其姓名说,长安米贵,居之不易;等他看完上面这首诗,随即改口说,米价虽贵,居之易矣。白居易诗歌的成就很大,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著名的诗歌《钱塘湖春行》。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利用典故,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高昂的情绪和好奇的心理开始下面的“西湖之旅”]

二、读诗

1 齐读全诗。解决字词读音:啄zhuó没mó白沙堤dī

2 指名读全诗。

三、解题

1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西湖又名西子湖。为什么又叫西子湖呢?其名出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在不断地吟唱着具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西湖。苏轼这首诗里的“西子”就是古代美女西施,在苏轼的眼里西湖就像一位绝代佳人,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总是那样的楚楚动人。

2 学生观赏西湖秀丽风光。

[设计意图:利用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西湖诱人的美:并进行第一次分散拓展,再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出示西湖秀丽风光组图,加深学生对西湖的直观感受,并为下文学习作好铺垫。]

四、析诗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白居易笔下的西湖。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学习。

1  学生独立思考。

2 小组合作交流。

3 班级交流讨论。

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分析诗歌,分散朗读每一句诗。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①“初平”湖水同沙堤平,即春水初涨,“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②“几处”“谁家”突出了数量的少,“早莺”“新燕”之“早”“新”说明时令的早。有人提议把这句改为“处处黄莺争暖衬,家家飞燕啄春泥”,你们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③“浅草”“才能”说明小草还很小。引导学生回想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你认为下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与本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上抓住时令特征“早”字深入分析,并形成板书:

[设计意图:根据自主、合作、探究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流程随着学生的思维变化而变化,并突出重点,利用正面对比和反面对比的方法,领悟、探究作者用词之妙。]

五、悟情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诗中的哪些词可以体会出来?

表现了作者对西湖的依恋,对杭州的热爱,也体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从“最爱”、“不足’可以体会到。

(2)白居易对西湖、对杭州的感情是深厚的,我们可以从他的另一首诗中得到印证。

[设计意图:为了防止情感教育的空洞化,采用以字词悟情的方法,并引用作者自己的诗来说明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

六、背诵

(1)如此美丽的西湖,把它装进我们的心中吧!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西湖初春之景。

读第一遍,脑中出现景物之轮廓。

读第二遍,在脑中给景物着色。

读第三遍,使景物动起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2)背诵全诗。

七、作业:(选做其一)

第2篇: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学生;诗歌学习;兴趣;思考

诗歌具有独特的意境美和艺术魅力。在诗歌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博大的情怀,以及当时历史的背景。所以,诗歌的鉴赏主要是对其意境、艺术进行感悟,从而提高人们的感性思维,启迪人们的心灵与人格。现在中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能力较弱,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兴趣对于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想提高诗歌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通过这几年的诗歌教学,笔者对诗歌教学有了一些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要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句话点出了诗歌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这里的朗读并不是指学生毫无目的地去读,教师只有在诗歌教学中教会学生怎样读准、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这样的朗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卜迦丘说过:“诗人们在他们的作品里都运用最深刻的思想,这种思想就好比果壳里隐藏着果肉,而他们所用的美妙的语言就好比果皮和树叶。”也就是说,只有反复朗读诗歌,才能领会诗中的韵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朗读诗歌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训练方式。

1.教师或学生范读,其他同学听读,想象诗句中描绘的画面,从而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我爱这土地》时,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可以想象到时期国土沦丧,山河破碎,到处弥漫着战争硝烟的画面,感受到诗人艾青对祖国的一片赤胆之心。又如,朗读《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想象前几句的景物描写,感受诗歌意境,这样学生通过诵读就能领略诗人的思乡悲苦之情。

2.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诗歌朗读中的停顿、重音等。例如,教学九年级下册余光中《乡愁》一诗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熟读,然后让学生思考该怎样停顿和重音。教师可让学生朗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句,然后让学生回答停顿和重音,并要求学生指出“浅浅的”为何要重音。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正确朗读,而且也体会到了诗中所蕴含的韵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采用分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个人读、学生齐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加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九年级下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第一节诗可采取学生齐读形式,二、三节诗采用个人读形式,最后一节诗又采用齐读形式。这样的读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精心设计导语

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的导语,不仅能吸引学生,而且能很快将学生带入诗歌所描述的意境中。例如《天上的街市》一诗,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星空以其无比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创造出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同学们,面对星空,你们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是最丰富的,那么,我们伟大的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这样的导语不仅能吸引学生,还能使学生对太空产生无限的遐想。总之,只要教师导语设计恰当、引导巧妙,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高级的事物可以由低级的事物去代表,不在眼前的可以由处在眼前的去代表,看不见的可以由看得见的去代表。”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性。例如,教学《天净沙・秋思》一诗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将诗歌前四句描绘的画面表现出来,然后让学生结合画面,说出画面所表现的诗句。又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时,教师可以播放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星空》,让学生配乐诵读,使学生沉浸在诗人所描绘的理想境界中。再如,在学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时,教师可以放几张陆游“僵卧孤村不自衰”的图画,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让学生发挥想象,口头或书面表达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俗话说:“读写不分家。”在教学诗歌时,教师可以采取读写结合,以写促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在写中表达诗人的志向。初中生的想象力丰富,求知欲望强烈,所以大部分学生十分希望在课堂上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在教学诗歌时更应如此。例如,在教《天净沙・秋思》一诗时,在学生反复诵读全诗后,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口头形式表达诗的前四句所描绘的画面。有些学生可能会将它直译,教师不妨先让学生合上书本闭眼想象,然后表达自己想象出来的内容,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所描写的意境。又如,学习《天上的街市》时,教师可以当堂布置口头作文《我有一个梦想》,让学生模仿诗歌进行创作。《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当时就有学生口头创作:“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成了太阳,要将光和热献给祖国。”

第3篇: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成诗却在1976年。无论是诗人的写作时间,还是发表时间,都在我国从动荡走向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这使得这首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内涵。诗中没有全部在歌颂,作者不但没有否认祖国母亲曾经有过的灾难与贫困的现实,反而在经过刻骨铭心的反思之后,真情呼告了祖国母亲即将呈现的新生希望和光明未来。

全诗共36行(苏教版),出现了16个第一人称“我”字,如果加上承上省略的地方,达20处之多,这是作者留在文本中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是在微风中不经意扬起一角的巾幡,指向柳暗花明的渡口。

“我”是什么?“我”做了什么?“我”想了什么?“我”是谁?“我”是一组隐喻意象的本体。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作,文本具有明显的诗体特点。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隐喻和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得名。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作者也使用了隐喻和象征手法,在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中,一气呵成地完成了“水车、矿灯、路基、稻穗、驳船、贫困、悲哀、理想、希望、胚芽、花朵、起跑线、黎明”等近20个意象的组合,看似凌乱庞杂,实则自成系列,如果仅仅去关注这些意象本身,意义并不明显,但只要慢慢品味这些意象前面特定的修饰语,我们不难发现,“我”这个隐身于意象背后的本体,是时间和空间里高度浓缩的一个符号,是祖国母体中一个充满爱与哀愁的“胚芽”,是作者用心在摸索母体的每一个细节,用爱在亲吻母体的每一个晨昏。如“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显示出祖国曾经经受的苦难;“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体现的是祖国在经历过漫长岁月后,依然在“淤滩上”艰难前行的可贵。以“我”为本体,全诗以复沓(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也叫复唱或反复)的艺术形式不断冲击读者的视觉,撞击读者的心灵。在这里,“我”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固定的隐喻本体,而是一组流动的、凝重的画面。

“我”一直是一个描写的主体。全诗皆以意象描绘,以情贯穿,无一字议论。掩卷沉思,我们都会被作者深沉激越的情感洞穿,但“我”却一直是一个冷静的叙述者、描绘者,所选择的意象既独特又很贴切,如“‘飞天’袖间……的花朵、古莲的胚芽”,既朴实又鲜明。在选择这些意象时,因为“我”的存在而显得独特、鲜明,而“我”的存在却是因为“我”对祖国母亲的百般情感,封存于心,如同久别故乡的游子,机缘巧合之下,他乡偶遇故知时,千言万语难以猝发或者无言拥抱都是情理之中的随,绝非有意而为之。所以,“我”在文本中一直是一个描写的主体,是作者情到深处的自然而然,不是深思熟虑之后的故意。文本共分四小节,都是从“我”的视角出发,随着时间、逻辑的推移,自然成篇,情感的空间和厚度也自然升级,由悲哀到低沉,到欣喜,到高昂。因此,从结构上来看,“我”虽然一直是一个描写的主体,但作者的血肉灵魂,依次呈现,情感跌宕,涌动在字里行间。

“我”是一个客观的思想者。诗歌创作虽然需要丰沛的情感养分,但单纯的情感往往容易陷入虚无和空洞,在情感的背后,需要一些有力的支撑,什么样的支撑才更有力呢?毫无疑问,是客观的表达和理性的思考。通俗地说,如果我们只喜欢一个人的美貌和财富,这种喜欢很容易被替代,真正的喜欢和爱是包容对方的瑕疵甚至是缺点,也只有如此,才会爱得深沉和持久。《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自然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儿女对祖国母亲现状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朦胧诗体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结束后的人们大多处在迷惘、徘徊、怀疑、焦虑的情绪中,尽管已经阳光普照,但人们心中的阴影依旧存在。兴起于斯的朦胧诗体,既承载了对“”前后特殊历史反思的使命,也积极回应了千百年来古典诗词中一脉相承的文人的自觉意识;既宣泄了对个人命运的一些诉求,也张扬了诸多精神贵族的高贵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作者作为其中成功的代表者,奏响了朦胧诗文学价值的最强音。在诗歌中作者不只简单地表达出对祖国的爱,更将这种伟大的爱赋予了内涵和基础,即尊重历史,尊重客观,没有回避祖国母亲曾经的贫困和悲哀、曾经的积弱和艰难,更没有隐讳作者对母亲的复杂、纠结的情感因素。虽然母亲以“伤痕累累的”让“我”“沸腾”,但也让我有过“深思”和“迷惘”。所以“我”是一个客观的思想者,我对祖国母亲有着不会更改的“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的炽热的爱,也有着悲怆、忧患的“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的哀怨,甚至还有对祖国母亲委婉的批判。

“我”是小我,也是大我。小我代表着个体,描写了个性化的意象和感受,抒发了一代人共同的内心情感;大我是祖国母亲,是刚刚走出历史阴影的伟大女性,正以不屈的传统的形象站在“雪白的起跑线”前,用“挂着眼泪的笑涡”迎接“正在喷薄”的“绯红的黎明”。全诗运用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在第一节中,作者反复使用“我是……”的句式,在向祖国的深情诉说里,融个体的“我”于祖国的大形象里,表达了“我”与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情感;第二节中,作者从精神层面表达了“小我”和“大我”的共同遭遇;第三节,站在崭新的历史当下,“雪白的起跑线”前,无论是“小我”,还是“大我”,都在等待着解放和发展;最高昂处的第四节,“我”和祖国融为一体,“我”既是“十亿分之一”,又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既然祖国用“伤痕累累的”喂养过我,那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用“血肉之躯”换得祖国母亲的“富饶、荣光、自由”呢?情到深处,行文于此,前三节结尾的轻叹“祖国啊”到了第四节的结尾,如同交响乐的华彩篇章,骤然变成不可抑制的热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学法指导

现代诗的阅读

所谓现代新诗,是和古典诗词相对应的概念,即用白话文写作的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形式上一般分行排列,内容上多用生活中的一些个性化的意象和想象的手法,情感上注重独特的个性化体验。对于刚接触新诗的同学来说,理解诗中的思想情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为创作者一般不会将自己的情感直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是通过诸多的意象来呈现,这对理解新诗是一个较大的障碍。因此,我们必须要破获新诗中常用的一些使用意象的手法,从而获得阅读新诗的愉悦体验。

新诗意象采用的途径主要有两大类:其一是传统意象的重复借鉴,这和古典诗词有相通之处;其二是现当代生活中的一些新采用的意象,这往往和创作者的特殊经历和生活体验有关,需要关注创作背景和作者个人的情感喜好,一般情况下,要通过广泛地阅读来增加自己的经验积累。如臧克家的作品《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的第二节: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臧克家是一位忠诚的爱国主义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其中“牛”“马”的意象,自然会让人想到老老实实、任劳任怨工作的形象,再与“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作对比,就更加突出了鲁迅的人格魅力。诗中表达的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也就非常明白了。

其次,我们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创作技巧,比如隐喻、象征、通感、矛盾修辞和反讽等。

隐喻其实是比喻的一种,直接说出喻体,增加诗歌内容的空间,赋予读者想象的美感。如顾城的诗歌《小巷》:

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

这里面的“小巷、旧钥匙、墙”等都使用了隐喻的手法,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去体会其中的多义性,获得审美愉悦。

矛盾修辞,也是新诗中常见的手法。如苏教版必修一读本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中,就运用了具有代表性的矛盾修辞:

第4篇: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杜甫诗歌;儒家精神

一、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字子美,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受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很深。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为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现实,所以他的诗歌被后人称之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杜甫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读书与壮游期、困居长安十年、陷身安史叛军和奔赴凤翔以及漂泊西南这四个时期。本人在此探讨的主要是安史之乱时期杜甫对待官军和叛军的态度,以及从中表现出来的对于人民的态度。

二、相关史实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次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奔蜀,长安被叛军攻破。同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即唐肃宗。这是大唐帝国由胜转衰的转折点,是天下大乱,人民茹苦的剧变时代。变乱发生时,杜甫正在奉先,随即经白水向陕北流亡,将家眷安置在州羌村。杜甫听到肃宗新立的消息,他即奔赴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虏解至长安。至德二年四月,杜甫从长安逃出谒见肃宗与凤翔,官拜左拾遗。不久因营救房,触怒肃宗,闰八月放还州省家。这年两京收复,十一月杜甫扈从换京。乾元元年六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是年岁末由华州望洛阳理事,遇上相州会战、九节度兵溃。乾元二年春,又折回华州。这一时期的作品凝聚着作者和广大人民的血泪,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高度的统一,也是杜诗现实主义发展的最高峰。

三、杜甫诗歌儒家精神之体现

从杜甫经历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对于官军的态度是复杂的。对和安史叛军作战时的失败有“哀其不争、怒其不幸”的味道,诗人对他们的为国奋战是大加赞扬的,对他们的无辜遭遇是深表同情的,但对他们仗势欺人和蛮横无理进行了无情的鞭策。他亲眼看到那些腰间溅满鲜血的叛军得胜归来,在长安酒肆里纵饮狂歌的疯狂样子,以及长安人民愁眉苦脸的情景时,内心的痛苦与愤怒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心中澎涌的感情不可遏止,倾吐于笔尖,写出了诗人真实的感受。

四、杜甫的民本思想

我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孟子曾经说过:“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可以说孟子的这种思想倾向直接启迪了“奉儒守官”的杜甫的思想,关心民生疾苦、同情下层百姓成了他的主要思想。杜诗被后人称为“诗史”,自然有其感人的力量,这主要来源于他深厚的爱国思想。诗人的喜怒哀乐和祖国命运胜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的心情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而起伏。在安史之乱中,诗人为祖国而忧虑,为战况而失眠;同样,当他听到平乱的战报时,又高兴得热泪盈眶,从这一点上来看,杜甫真不愧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爱国主义诗人。

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深厚同情,贯穿在诗人的整个创作过程中,这类作品在杜诗中占据着最大的比重。天宝后期,他预感到国家将发生变乱,人民将蒙受灾难,因而“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和广大人民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共同经受了乱离的痛苦,使得他更加深了对人民的了解与同情,从而写出了更多反映人民疾苦的名篇。甚至在他贫病交加的晚年,仍然用他那现实主义诗笔,表达着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关切。

杜诗对人民的同情,往往从诗人亲身的感受、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联想中表现了出来,读起来使人感到非常的亲切。在“三吏”、“三别”组诗中,他一方面描写了“急应河阳役”的老妇、“暮婚晨告别”的丈夫,以及“子孙阵亡尽”的老翁被强拉上前线的凄惨画面,指责了战乱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不幸;另一方面又描写了新娘劝勉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行戎事”,以及诗人自己出来安慰人民“仆射如父兄”,说明保卫国家人人有责,鼓励人民为国效力,所有这些,都是杜甫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具体体现。

第5篇: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

师:观察比较课文中的这两个小节,它们有什么异同?

生:这两个小节都是歌颂祖国奇迹的。一个是长城,一个是运河。

生:两个小节第一、二行和七、八行内容完全一样。

生:它们不同的只是中间3~6行内容不同。

生:3~6行也有相似的地方。比如,第三行都是比喻句,第一小节把长城比成巨龙,第二小节把运河比成绸带。用了比喻句,把长城和运河写得很生动形象。

生:第四行都是写这奇迹是什么样子的,而且两个词都是四个字。第五行写了它们的起止地点。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找出了两个小节的不同,也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相似之处。

师:中华民族从古到今创造了许多像长城、运河一样的人间奇迹,你还知道哪些?你也想用诗来赞颂它们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个诗人,只要你用心去看、去想,你也能写出非常棒的诗歌。明天,我们举行赛诗会,以“祖国颂”为主题。可以用上课文中的一二行和七八行。

学生的回答,从诗的内容、句式、结构特点各方面进行了细致思考、比较,有了这样的感受与体会,为他们自己写诗作了较充分的准备。

当学生听说要自己写诗,顿时议论四起,有惊诧,有不解,更有兴奋与跃跃欲试。但,完成一首小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并非易事。因此,我把写诗留作课后完成,给他们以搜集资料、思考加工的时间,同时,以赛诗会的形式来激励学生的创作。第二天的赛诗会,学生们写到东方明珠、乐山大佛、赵州桥等建筑,小诗写得非常出色。

【思 考】

一、小诗人,大创作

三年级的学生,从课本及课外读物中,接触过一些古诗或是儿童诗,但进行诗歌创作,却是很少的事。在这次小诗创作中,学生写出了许多优美而动人的诗篇,虽然大多数学生仿照了课文的内容,第一二行和七八行与课文内容相同,自己的创作或许只有三四句话,但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却并非易事,内容的选择,语言的锤炼,都是学生反复的思索与加工。虽然只是一首小诗,也许读起来感觉很幼稚,但却是“诗人们”的一个大大的创作。

二、小创作,大收获

学生的诗歌创作,或许短小,或许写得不是很精美,但,对于这些小诗人来说,却是一个大大的收获。

(1)美好的感受

诗歌语言凝练,音律和谐,句式工整,读来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学生在对课文的反复诵读、比较中对它的内容、句式和结构特点有了直观的感受。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将这种感受内化为自己的表达,对诗歌的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2)真挚的热爱

赛诗会主题为“祖国颂”。学生诗作中的乐山大佛、南浦大桥、敦煌壁画、赵州桥、兵马俑等等都是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他们搜集资料思考加工的过程、赛诗的过程,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了解到祖国有这么多人间奇迹,了解到劳动人民有这样伟大的创作,每个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由然而发,爱国主义热情无比高涨。

(3)广阔的探寻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能仅限于课本,而应拓展到书本以外更广阔的空间。学生在搜集中华民族创造的人间奇迹时,方法多样,有的是从课外读物上,有的是请教家长,有的是从电视节目中,有的是根据自己亲身的经历,有的是自己上网搜索获取资料……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培养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

(4)创新的写作

写诗前,我提示学生可仿照课文,第一、二行和七、八行可与书中相同。从学生的作品来看,大部分是仿照了课文中结构相同的部分。但不少同学却跳出了课文,有了自己的再创造。顾宾茹所写的沭宿公路是家乡的一条公路,若在飞机上未必能看到。所以她在写作时,根据自己常常乘车经验,将诗改成“我乘着汽车飞驰在沭宿公路上。”结尾也相应改成“是谁建筑了这美丽公路?是我们勤劳的宿迁人”。敦煌的壁画在飞机上也是看不到的,唐蕾在诗中将它改为“我跟随着导游漫步在敦煌的石窟”。再如,课文中对于长城运河具体描写的句子只有四行,而陈煜诗中写的赵州桥和兵马俑多达6行,描写更加生动而形象。他们在大胆的改革中,勇于创新,走出了一片新的天空。

(5)认可的喜悦

每个人都期待着他人的肯定,希望着拥有成功的喜悦。孩子们这样的心理更强烈吧。在赛诗会上,老师的微笑赞赏,同学们的掌声鼓励,让他们的自信心大增。他们感受到,自己也可以写诗,也可以写得很优秀。有的同学课后还找到我,请我帮他投稿,想发表呢。看到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我由衷地为他们而高兴!

【启 示】

1.抓住契机,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课文中的诗文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从课内走向课外,用古今中外优秀诗人的故事、优秀诗文的范例引导学生走向诗歌创作的道路。

2.积累底蕴,厚积薄发。学生对诗歌的认识比较肤浅,有的甚至是一无所知,从很多学生创作的作品看,缺少内涵,不讲技巧。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赏析、品悟、背诵传统古诗精华,吸取营养,积累底蕴,学习诗歌语言表达的技能、技巧,逐步理解和内化诗歌的语言。

第6篇: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唐代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涌现了一批杰出的诗人,而且还出现了李白、杜甫等伟大的诗人。据清代康熙年间编成的《全唐诗》,共收录了唐代2200余家的诗4.87万余首,成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这些诗歌讴歌了祖国的秀丽河山,表达了当时人民的思想感情,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当时社会面貌的广阔图景,揭示了唐代社会的各种矛盾。不仅对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还为我们研究唐代的社会风貌和其他艺术形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唐代也是我国舞蹈艺术兴盛的时代,而唐诗中有许多篇幅是描写当时的乐舞的。从公元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前后一百余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良好,这就为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唐代人民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南北朝时代的文化传统,而且还吸收了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再加上唐代对外通商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交流。一些国外和西域的优秀音乐、舞蹈相继传入唐朝,西域舞蹈多配以乐,故唐代盛行乐舞。中原乐舞和西域乐舞长期交汇融合,又经过人们的不断加工改造,吸取其中的精华,从而更丰富了唐代的舞蹈艺术。然而,舞蹈艺术是一种时间性很强的视觉艺术。虽然唐代的舞蹈艺术十分繁盛,但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都很难纪录下它们的完整形象,再加上战乱等一些客观原因造成的一些文图艺术资料的大量散失,致使唐代的乐舞资料保存下来的很少。我们现在只能从一些壁画、雕塑、史书、乐书等一些文史资料中窥探出当时乐舞艺术的端倪和风采,而唐代的诗歌,却从不同的角度记载和描绘了当时的舞蹈艺术形象。这些诗歌不仅可以使我们看到唐代乐舞的成就,以及当时乐舞表演的盛况,也为我们研究唐代的舞蹈艺术,发掘整理我国舞蹈艺术的历史遗产,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唐代乐舞种类繁多,主要有健舞和软舞两类。其中健舞包括《浑脱》、《剑器》、《胡旋》、《胡腾》、《柘技》等;而软舞中有《凉州》、《绿腰》、《苏合香》、《甘州》、《春莺啭》《垂手罗》等,唐代诗人对这些舞蹈都有不少歌咏。比如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在他着名的诗篇《观公孙大娘剑器行》一诗中,就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当时驰名的舞蹈艺术家——公孙大娘激动人心的舞蹈形象:“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在唐代胡旋舞也很盛行。据说此舞是天宝年间康居国(今中亚西亚撒马罕)传入中原。唐代杰出的诗人白居易就有描绘胡旋舞的《胡旋女》:“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迥雪飘遥转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巳时。”从中可以看出此舞是以旋转为特色的。《霓裳羽衣舞》是盛唐时期最为盛行的舞蹈之一,流传已久。传说此舞是在唐玄宗年间,由当时的西凉总督杨敬述,把外国传来的乐曲献给唐玄宗,得到他的喜爱。唐玄宗深晓音律便加以润色,并配以清歌曼舞,据传舞者的眼饰是上衣缀了很多羽毛,下着白色又有闪光花纹的裙裾。于是唐玄宗便为它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霓裳羽衣舞”。唐诗中多有歌咏这个舞蹈的诗篇。诗人们往往用传说中仙女的名字来比喻舞中人。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激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作。他在诗中形容舞者的服饰:“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描写节奏:“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中序擘瞻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形容舞姿:“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读出首诗不仅可以使我们知道此舞阿娜多姿,优美动人的姿态,而且还可以从中了解唐代“法曲”的结构,唐代乐舞又分坐部伎、立部伎两部。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均配以舞蹈。坐部伎舞者较少,最多不过 12人;而立部伎舞蹈规模宏大,如有名的《破阵乐》就是由120人组成的大型战舞。元稹在他的诗中唱道:“太宗庙乐传子孙,取类群凶阵初破。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云雷磨。”就活脱脱的描绘出了此舞的磅礴气势和战斗气氛。

    此外,唐代还流行字舞、花舞、马舞、兽舞等舞蹈。其中字舞是用舞人组成字,方法有多种,有的是以舞人亚身于地布成字,也有用队形排列成字的,还有把衣服变换颜色交组成字,也有人扛着宇牌出现于舞队之中的,可谓是现代大型集体舞中字舞的始祖。诗人王建曾在他的诗中描写字舞的情景:“罗衣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遍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从这些诗句中不仅可以看出舞者的服饰和队形的变化,而且也表现了为当时皇帝歌功颂德的主题。

第7篇: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余光中 文化认同 原乡归一

一、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

在台湾的乡愁诗人中,余光中显得最为耀眼和典型。他的成长历程非常坎坷,从小就和母亲逃难至台湾,对故国亲情的守望为后来的诗歌创作埋下了乡愁的种子,而当他移居他乡,原有的母体文化与本地的文化发生冲突时,诗人在这种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中更加清醒地认识和感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巨大价值。他的诗歌体现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如在《我之固体化》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在此地,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溶化的冰――/常保持零下的冷/和固体的硬度。/我本来也是很液体的/也很爱流动,很容易沸腾,/很爱玩虹的滑梯。/但中国的太阳距我太远/我结晶了,透明且硬,/且无法自动还原。”当诗人置身于文化碰撞之中时,这种“拒绝融化”的宣言和以“冷”和“坚硬”为特征的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捍卫,让读者感觉到强烈的民族意识。

优秀的诗人总是善于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虽然余光中在21岁时就离开了大陆母体,但他的诗歌作品却一直和本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无论是在台湾、香港还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他的诗歌总忘不了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发掘素材,并打上鲜明的民族印记。他在《白玉苦瓜・自序》中说:“到了中年,忧患伤心,感慨始深,那枝笔才懂得伸回去,伸回那块大陆,去蘸汨罗的悲涛,易水的寒波,去歌楚臣,哀汉将,隔着千年,跟古代最敏感的心灵,陈子昂在幽州台上,抬一抬杠。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在这类诗中,整个民族的记忆,等于在对镜自鉴。”[1]于是,我们看到诗人在《白玉苦瓜》中这样写道:“一只苦瓜,不是涩苦/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在这里,诗人凭借敏锐的艺术目光,截取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白玉苦瓜”这一意象,将真实厚重的历史感和爱国的情愫注入到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白玉苦瓜”中,从而体现了浓厚的中国文化传统和饱满的民族意识。

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和文化传统的诗人,余光中还在其创作的乡愁诗歌中将个人体验与祖国之爱以及民族之恋融为一体,凝结成内心深处强烈的中国情结。除了《白玉苦瓜》外,余光中还创作了其他一系列此类主题的乡愁诗,如在《黄河》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我是在下游饮长江的孩子/黄河的奶水没吮过一滴/惯饮的嘴唇都说那母乳/那滔滔的浪涛是最甘,也最苦/苍天黄土的大风沙里/你袒露胸脯成北方的平原/一代又一代,喂我辛苦的祖先/和祖先的远祖,商,周,秦,汉”。在此诗中,诗人对黄河哺育祖先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同时又用了一个“远”字,将祖国母亲对祖先的养育之情推向了更高、更深的层次,并以“商,周,秦,汉”四个朝代来对远祖所处的时代进行细化解读,由此可见诗人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与认同。又如在《寻李白》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而无论出门向西笑,向西哭/长安却早已陷落/二十四万里的归程/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接你回传说里去”。在这里,余光中展开了想象,传神地写出了李白对故乡的深情仰望。诗人借助李白这一历史人物,怀古咏史,通过描写李白的记忆,来进行自我的再认识,并以此实现对优秀传统的继承,传递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

二、对祖国大地的回归与依恋

余光中的乡愁诗除了体现对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认同外,还体现了对祖国大地的回归与依恋,从而体现出诗人浓郁的原乡情结。由于历史的原因,余光中离开了大陆漂泊到了台湾这一个小岛,诗人的生活被一个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所影响:与原乡脱节,被逼离乡背井,寄居于异地的陌生环境之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饱受对祖国母亲的思乡之苦,这种相思在其人到中年时显得尤为浓烈,这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的:“小小孩的记忆,30年前,后土之宽厚与博大,长江之滚滚千里而长,巨者如是,固长在胸臆,细者即如井边的一声蟋蟀,阶下的一叶红枫,于今忆及,亦莫不历历皆在心头。不过中年人的乡思与孺慕,不仅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不仅是那一块块大陆的母体,也是,甚且更是,那上面发生过的一切。”[2]通过余光中的乡愁诗,我们看到他书写出了一个历史时期漂泊在台湾的无根者的悲情,在著名的《乡愁》一诗中他这样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中,家被视为生命的本原,中国人天然就有着深深的恋家情怀和怀乡情结,故土和家乡的兴衰与变迁始终在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思想。余光中自然也不例外。“游子思归、落叶归根”的家国意识始终在牵动着他内心敏感的神经。于是,他在对童年的追忆中找寻慰藉,在诗歌创作中融入浓烈的思乡之情。大陆故土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地方习俗甚至家乡风情,都被描绘得意趣盎然,形神兼备。如在《当我死时》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又如在《大江东去》一诗中,诗人写道:“大江东去,枕下终夜是江声/侧左,滔滔在左耳/侧右,滔滔在右颊/侧侧转转/挥刀不断//失眠的人头枕三峡”。在这里,诗人将自己对长江的思念之情写得细致入微,由此可见作者思念之浓烈。此外,在另一首诗歌《乡愁四韵》中,余光中则通过反复地咏叹直接地书写出对祖国大地的回归与依恋之情,诗人这样写道:“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又如在《中秋月》一诗中,诗人借中秋之月同样书写出对故国的无尽依恋:“一面古镜,/古人不照照今人/一轮满月/故国不满满香港/正户户月饼,家家天台/天线纵横割碎了月光/何日重圆,/八万万人共婵娟。”

由此可见,在余光中创作的乡愁诗歌中,我们看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和对祖国大地的回归与依恋。无论在创作中如何地自由挥洒,他都在告诫着自己,一个客居他乡的“浪子”无论如何都必须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自己归属的民族,同时认同传统的历史和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余光中也正是通过其创作的乡愁诗来告诉人们,自己的故乡在永春,自己的文化之根蕴藏在绵延五千年的炎黄文化里。

注释:

[1]余光中:《白玉苦瓜》,台北:大地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第8篇: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

一、有效落实古诗词的诵读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要求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词歌赋在滚滚历史进程中闪烁着绚烂的光辉。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建安风骨”,从谢灵运、陶渊明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其间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绵绵不绝。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山水,游目骋怀,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执著、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风情万种,千古流芳。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便不能不加强古典诗词的诵读。

二、在教学中有效落实古诗词的诵读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

诗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明清小说出现之前,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文学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诗歌发展史。而诗歌又因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丰富多彩的感情、精致优美的语言、深邃幽邈的意境,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诵读古诗词可以认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可以了解许多历史、地理、典故、传说、山川名胜等知识;可以积累许多文学知识。

三、大量诵读古诗词可以丰富学生美好的情感

(一)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

“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首先是为人称道的爱国情怀。诗人们将自己的整个身家性命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缠在一起。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其次是浓浓的爱情情结。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忠贞不渝的爱情多么真挚感人啊!再次,山水情怀也是诗歌情感的一大内容。诗人们赞美吟诵自然,从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山水诗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的热爱。

许多诗歌蕴涵着奋发向上、锲而不舍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理念。它激励着学生不断奋发,向着美好,直抵理想。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理想和信念在耳边铿锵,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当学生阅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等诗句时,他们不能不深思:生命短暂,何不珍惜?诗歌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四、可以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诗歌诵读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读诗使人灵秀。”诗歌几乎就是美的化身,它所包含的美能够强烈地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大量诵读古诗词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诗歌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由低级粗俗走向高级高雅,所以,要养成和培养纯正、高雅的审美趣味,诵读古诗词是最好的途径。

(二)提高学生的文学想象力。

诗歌离不开想象。诗是生活的反映,但绝非是生活的如实描写,而是一种想象的描写,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浮想联翩,离不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总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创作出激情澎湃、瑰丽多姿的诗篇。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等都充满奇异、丰富的想象。在诵读鉴赏中,潜移默化,学生的想象力在无形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锻炼。

(三)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力。

第9篇:描写祖国的诗歌范文

一、激发童趣,创设诗化意境。

“创设情境,就在于为学生精神生活提供基础,让学生全身心地进入情境,以促进语言形象和语言情感的深入感悟。”诗歌教学中,应该重点创设情境进行朗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如,教学作家金波写的儿童诗《春的消息》(四年级下册),我是这样激趣的:“春雷滚滚,带来了春的消息。在同学们的眼中,春天带来了什么样的讯息给你呢?”学生纷纷发言:“小草绿了!”“树枝萌芽了!”“草长莺飞!”…… 由此,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春的消息》描写的意境,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把学生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这首诗寓情于景,写出了童心童趣,与孩子们的生命体验非常接近,半节课的工夫多数学生就已经熟读成诵了。记得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于朗读。”所以,作为语文课,朗读是最平常、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

二、发现童心,体验诗意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生活体验是语文教学的沃土,新课标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提倡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一张中国地图张贴在黑板中央,我带领学生学习《我站在祖国地图前》(四年级下册)这首现代诗歌。“金黄的是沙漠,深褐的是高山,碧蓝的是湖泊…… ”学生在地图上寻找着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地域,我在旁边适时点拨。一个学生赞叹:“祖国真大啊!”“说得对,还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祖国大呢?”“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孩子们在诗歌中深切领略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这首诗的第四小节只有短短的两行:“我站在祖国地图前,像依偎在妈妈身边…… ”省略号留白的内容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此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成为发现童心之旅。

三、捕获童言,发掘创作灵感。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大自然的语言》(五年级上册)这首诗分为三部分,用诗的语言告诉孩子们怎样看懂自然现象,启发思维,增长见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抑或黄叶凋零、冰天雪地,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课后拓展题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的景物变化,学着去发现大自然的语言,然后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小节。

教师示范《秋》:

落叶在空中飘落,

就像那彩蝶翩翩。

大自然的语言写着:

秋天已来到人间。

学生创作《春》:

小草伸了伸懒腰,

使劲地顶开了泥土。

大自然的语言写着:

春天已经来到大地。

这样的诗歌课堂,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超乎我们成人所能想象的。

又如,《小草之歌》(四年级上册)这首诗歌采用拟人写法,抓住小草的特点,赞美了小草的奉献精神。全诗押ao韵,读来朗朗上口。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即兴创作。学生作品摘录如下:

树种子的梦

我是一颗树种子,

闪着乌黑发亮的光泽;

渴望投入泥土,

生根发芽是我的梦想。

……

聆听春燕的呢喃,

感受夏雨的清凉;

我舒展开手臂,

撑起一柄绿色的大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