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设计范文

幼儿园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设计

第1篇:幼儿园设计范文

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建筑设计需要结合幼儿特殊的生理与心理特征,通过对总体环境设计,幼儿建筑墙面设施,幼儿园建筑的功能分区以及幼儿园建筑的安全性整体的把握,因地制宜付诸实践。

关键词:

幼儿园;建筑设计;建筑实践

婴儿及六岁以下的儿童的需要是特殊的,他们作为个体有对环境质量作出要求的权利,良好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充分发展,而这种权利与为其他特殊人群建造特殊建筑物一样至关重要。【1】度过了婴儿期的幼儿们,其语言能力,运动能力开始萌芽。幼儿园是除了家庭环境之外培养幼儿成长的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初次接触集体教育的幼儿们来说,幼儿园不应该是一个冰冷死板的建筑,而应该是一个温暖、亲切、充满童趣与知识的地方。在幼儿建筑设计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环境的设计

1.1自然环境幼儿园建筑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让幼儿接触大自然,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让孩子健康成长。比如,沿海地区的幼儿园设计,可以多考虑一些海洋,沙滩等元素。建筑主体可以与海洋紧密相关,包括利用开放性大阳台,让孩子们能够观赏到海边景观。城市中的幼儿园也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在幼儿园中进行充分的绿化,还可以开拓性的开辟供幼儿玩耍的花园等。

1.2社会环境幼儿园建筑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当地的社会环境。例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园,就可以充分考虑当地的民族特色,在幼儿园建筑的设计中加入少数民族特殊的元素,在建筑本体中和建筑规划中都可以进行表现。尤其是在建筑规划中,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考虑幼儿园建筑的周围环境,避免在工业集中的附近,而且要考虑到交通,人口等众多因素。

2幼儿园建筑墙体设计

2.1墙体建筑幼儿园建筑,考虑到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封闭性。除了中心建筑外,不能忽略幼儿园建筑的墙体设计。尤其是没有房顶限制的围墙设计。在墙体设计中,可以充分考虑到幼儿处于好奇又敏感的阶段,墙体的设计在保证一定的私密性与安全性的同时,也不要给幼儿带来压抑受拘束的感觉。墙体的设计可以又自己的形式与特色。

2.2墙面色彩墙面色彩可以增强幼儿园的设计风格,墙面色彩的选择十分重要。例如红色往往象征着热情,可以调动孩子玩耍的积极性,而蓝色等冷色调,通常会使人产生压抑忧郁的情感。尤其是在室内墙面中,不同的颜色可以强化室内的功能。红色等暖色调虽然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但是不适合用在幼儿休息的区域,而应该尽量使用冷色调,让幼儿能够平静下来,保证幼儿得到充分的休息。

3幼儿园建筑的空间

3.1室内空间幼儿建筑的室内空间,应该尽量避免狭小封闭的布局,并且功能明确。不同功能的空间要有走廊等空间做自由转换。明确室内空间功能,会让幼儿具有分区的意识,做到充分利用室内空间的同时推动幼儿启蒙教育。首先,室内空间上的扩展可以解决长期以来班级人数超员的问题,不仅如此,由于空间狭小而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甚至更严重的也会产生暴力倾向。所以若是采用更加自由的平面布局,并且围绕多功能的组织空间,让原本的狭窄空间转变成儿童的游戏与活动空间,可以很好的适应儿童的心理需求,提高儿童的安全感,而且会避免因拥挤堵塞的环境而造成的摩擦吵闹现象,从而为儿童提供一个更加完善健康的学习与游戏环境。

3.2室外空间3至6岁的幼儿正式处于喜爱玩耍打闹的年纪,相对自由,所以开阔的室外空间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考虑到儿童对美的追求,也应该注意到室外空间与自然的结合,因此室外空间应该具备绿色植物。而针对幼儿园,为了照顾儿童视野的开阔性以及儿童自身的安全性,应该选择相对矮小并且形态优美,抗风能力强的小乔木或灌木。同时,针对儿童爱玩的天性,以及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儿童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户外空间需要大型且安全的的玩具设置,从而为儿童提供教学游戏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课堂户外空间,加强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与动力。而且户外游戏的开展,也有利于儿童智力与运动能力,动手能力的发展,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4幼儿园建筑设计安全性

4.1建筑材料的安全性幼儿园建筑的设计与实践需要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安全性。尤其是在幼儿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应当更多的选择具有弹力,有一定有柔软度的材料。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建筑材料的坚固与稳定,是保护幼儿的屏障。尤其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一定的保护自己以及应对突发意外的情况,建筑材料的安全性就显得更加重要。例如幼儿玩耍的室外空间,在一些游乐设备周围,可以采用橡胶或者细软的沙土作为安全措施。

4.2室内外设施的安全性在建筑材料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室内外的设施都要考虑到幼儿现阶段的状况。楼梯设计等通道设计,不能过于复杂,要求方便,避免锋利的材料,尖锐繁荣形状,把握好墙体之间的间隙。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电力,可以设计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还有室内家具与玩具的选择,不要对幼儿带来安全隐患。总之,幼儿建筑设计在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与实践有效的结合,让幼儿教育的平台更贴切幼儿,这不仅是建筑师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需要考量的。

参考文献

[1]范伟,邹静,幼儿园建筑表皮设计浅析[J],大众文艺,2012年01期.

第2篇:幼儿园设计范文

1、引导幼儿步熟悉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并乐于用汉语去表达。

2、学习相关的词语“桌子”“椅子”“玩具”·······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室。

2、预先设定好参观内容,如桌子、椅子和玩具等。

3、《我爱我的幼儿园》录音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 《我爱我的幼儿园》 ),教师和幼儿一起参观活动室。教师一边引导幼儿参观,一边师范用汉语表达相关内容。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说:活动室里有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桌子”“椅子”“玩具”等词语。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活动室里有什么?

3、教师请幼儿与同伴一起说一说:活动室里有桌子、椅子、玩具。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幼儿说完整句:活动室里有······

(三)结束部分。

教师通过表扬的方式,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上述词语和句式。例如,教师:某某小朋友,你说的真好!你去教教其他小朋友,好吗?

四、活动延伸与扩展

利用下午的游戏活动时间带领幼儿参观洗室和宿舍,分别说一说,里面有什么?

五、温馨提示

1、在活动中,要多鼓励幼儿说汉语。

2、激发幼儿敢说、爱说的兴趣。无论幼儿的表达程度如何,教师都应给与鼓励。

第3篇:幼儿园设计范文

关键词:趣味性 可行性 有效性

幼儿园教育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能为幼儿系统地提供新的学习经验,而且是帮助幼儿把学习经验系统化、引导其心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之下,各类幼儿园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设计适合本园幼儿身心规律的校本课程,走自己特色的办园之路。

一、幼儿园主题课程活动设计的趣味性

主题活动中一方面要学习项目教学追随幼儿兴趣需要而形成的动态设计特点,同时也要适当保留原有单元教学活动的计划性。既然主题活动中存在着幼儿的动态设计,就意味着活动中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所以在做主题活动前作好更充分的准备,才能够与幼儿的自然学习特点吻合。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富有弹性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这样,主题活动的开展才会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这一点对年轻教师尤其重要。例如“我是社区小主人”的主题,设计的内容偏重于实践活动,这是因为该班幼儿的年龄层偏大,幼儿能够从实践中感受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活动中设计了做幼儿园保洁员、拣垃圾、植树、社区宣传的活动等等,在活动中创设活动情境,用硬纸箱设计成垃圾箱,将一些学习中扔掉的废纸作为垃圾,通过老师示范“我是社区清洁员”环保教育活动后,让幼儿模拟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垃圾,并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能够给幼儿提供优质的学习内容,陶冶幼儿的情操,塑造健康的心态,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

二、幼儿园主题课程活动设计的可行性

在“我是社区小主人”的主题中,有一个大型环保宣传活动的设计,在“大型社区宣传”活动中,教师在做活动细节设计时应考虑到这一点,分配幼儿工作角色时,由幼儿自由选择。在活动设计时既要有相应的材料,也要有相应的时间和地点来实施课题活动。比如在环保活动进行到电池污染这一环节时,幼儿在清洁幼儿园时发现了许多被随手扔掉的旧电池,这就给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可行的机会。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活动设计时要让幼儿了解“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并加深对这一概念的认识,通过组织幼儿进行“环保知识竞赛”来了解幼儿对已有知识与经验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次告知幼儿乱扔电池对社区环境的危害有多大。教师顺势作了思路调整,与幼儿继续讨论起电池一事,按照幼儿的思路想出了可以做的几件事,即生成了以下的几个活动:设计电池娃娃的家、回收废旧电池等一系列与电池相关的活动。对幼儿的所思所想作及时的物质环境或人为的物质环境准备,使主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社会化的“垃圾回收活动”深入到课题活动之中,加深了幼儿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血肉联系,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不致于造成脱节,实现现有教育资源的可行性使用。

三、幼儿园主题课程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教师要把握主题中每一个活动之间的联系,在主题“我是社区小主人”的设计上,每一小主题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活动设计中要随时抓住教育契机,不拘泥于原有计划,尽量照顾到不同兴趣需要的幼儿,尊重幼儿的个性特征。课题的设计形式应照顾到幼儿不同兴趣、不同爱好的需要,使活动开展得很顺利。幼儿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教师要及时给以总结,生成更丰富而生动的活动内容,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随时记录幼儿的活动行为,用文字资料或照片等工具记录他们的活动。要进一步反思幼儿的行为。通过幼儿的行为来了解幼儿的心理是很必要的。教师对幼儿的语言、行动、情绪包括孩子的作品都要认真对待。只有知彼知己方可掌控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只有实现教师与幼儿之间对活动的分享,方可实现幼儿与教师的共同睿智与成长。在诸如“电池对环境污染”等的活动课题中,教师应该尽可能了解所有相关知识。作为幼儿教师,必须设法使自己成为相关主题下的专才,这样才可以面对充满着好奇的生机勃勃的幼儿。教师是整个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的热情和兴趣可以激发儿童探究的欲望。当教师对所作的主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时,幼儿自然也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真正使教师与幼儿的心融为一体。总之,做主题活动课程设计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将儿童的发展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轨道。实现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幼儿园设计范文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空间环境是幼儿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生活和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不仅要为孩子提供一个保护的容器,而且要组织一个拥有这不同的物质空间,创造人工的儿童生活环境。这就要求我们从整体上考虑幼儿园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从更广阔的视角和更深的层次去理解和把握儿童建筑的本质,寻找其意义和价值。

2 幼儿环境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环境造就人才,环境也可以毁灭人才,所以才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至理名言。环境的重要性就好比狼孩儿,把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交给母狼去抚养,自然就会成为一个具有狼习性的人。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起决定作用。这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类生活和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幼儿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动作的帮助。因此可以说物资环境是孩子学习的中介和桥梁。所以我们要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将期待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蕴藏在物质环境中,使幼儿通过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获得最基本的知识经验。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以东西,并将其融入到自身当中去,总总迹象都说明了儿童早期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儿童教育必不可少的。

3 当代幼儿园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今天,人们要创造幼儿园环境的重要地位,被称为儿童第三任老师!好的幼儿园环境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活力的。一部不用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教科书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这些年来,我们的室内设计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以独具匠心的创意和小心仔细的观察巧妙的构思出来一个又一个具有教育作用又不失童趣的幼儿环境。然而,许多访问,发现一些幼儿园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3.1 首先,用成年人的审美眼光去看待儿童的环境。大多数幼儿园的环境布置都是根据幼儿园老师的理解和审美去布置设计的,一味的追求方便和漂亮,缺乏了自然和童趣。这种环境可以一时吸引住孩子的目光,可是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失去兴趣。反而是一些大人觉得不合理、不漂亮的设计可以获得小朋友的喜欢。这是孩子们的一些我们这种奇怪的大人不会懂得的,只属于孩子的特殊癖好。

3.2 在我国的大多数幼儿园中,幼儿园的室内空间设计都是由一个有这丰富教育经验的班主任来设计的,没有一定的专业设计知识和设计审美,所以设计出来的幼儿园往往更注意一些教育方面的细节,从而忽略了儿童的生理健康,这是外行人在设计师的一些无知。

3.3 设计缺乏自主创造性。在幼儿园环境装饰设计的选择上,过于强调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的东西充满了许许多多的卡通人物,努力把幼儿园布置成了一个现实中的童话书。这是对童趣两个字的片面理解,童趣不代表幼稚和单一。应该留给一些孩子进行自我选择的空间。

3.4 只有大主题,没有具体的主次。老师们在环境布置上有太多的想法个构思,总想把一切能想到的教育元素和设计元素融入到幼儿园的环境中去,这就好比一颗大树枝繁叶茂却没有主干,看上去华美异常其实却没有内在美,这使得幼儿园看上去杂乱无章,非常的无序。反而失去了这些布置本来所想表达的含义。

3.5 过分强硬,限制住了儿童思维的发散和想象力的发展。幼儿的教育应该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被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习着。这种过度计算出来的设计并不适宜,商品都是可供选择的,何况学习。我们应该多设计有一些类似国外的可以让孩子接触到大自然,完全以玩耍为主的可以释放孩子天性的幼儿园。

4 幼儿园设计思路

在设计方向上我们应注意:1、结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运用当代的材料和技术,来体现空间的趣味性和现代气息。2、运用一些大自然的元素和符号来增加空间的活跃感和韵律感。3、结合主体建筑,合理设计,巧妙利用几何形状增加空间的时尚气息和刺激孩子的发散思维并加强孩子的认知能力。4、色彩要明亮自然,3-5岁的孩子一般喜欢明亮和谐的颜色。设计中可以运用一些明亮的大色块进行点缀和空间的划分,更具有时尚气息。5、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规划活动布局,不同年龄不同高度的孩子使用不同高度的桌椅和玩具柜。

第5篇:幼儿园设计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283-02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在一定教学理论和原则的指导下,选择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对幼儿实施教育影响的方案。它是教育活动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活动展开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幼儿发展的水平。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我感到教师在活动设计中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教学目标。(1)重内容轻目标:很多老师一味追求内容的新颖,看到有好的材料,根本不考虑目标,或者上完课后再给这个内容制定目标,这种无目标导向的活动设计,往往使得活动的组织开展出现问题。(2)重知识轻情感:重视教学知识的传授,忽视教学兴趣的培养。虽然设置了目标,但在教育内容、组织和活动环节的安排上不能紧密围绕目标展开,教学重点内容实现不了。

2.对幼儿主体地位体现不够。在设计这一环节,教师“教”在前,幼儿“学”在后的传统理念不能转变,教师运用更多的演示、操作、示范等教学方法,从活动主体的确定、内容的组织乃至问题的回答,教师常常一个人包办,很少或者从不考虑孩子的需要,很多教育活动设计中,教师的提问后面都附着标准答案,孩子的回答以老师的答案为准,所以,在教学现场,常常看到幼儿成为教师手中的道具,孩子只是被动接受,看似热闹的教学之中,体现幼儿主体地位的内容却空洞无物。

3.教育活动的结构不合理。对于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幼儿、学习内容、幼儿发展以及环境等诸要素,教师往往只注意到各要素之中的某一个和某几个方面,使得活动环节组织不够紧凑,达不到满意的活动效果。

4.教师对参考材料研究不够。在活动设计中,对教育活动设计参考资料生搬硬套,设计在缺乏创造性的同时,教师也缺少了对教材的钻研和理解。

怎样克服以上缺点,做好教育活动设计呢?总结以往工作中的经验,我认为,幼儿园教育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确定教学目标,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上,教师的主导方向和幼儿的主体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幼儿的最终目的,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先确定教学目标。

1.活动目标要具体、明确。活动设计中,如果将其中的一项活动目标表述为:“发展幼儿的观察力。”那么,非常有可能带来评价中的分歧,如认为是教幼儿有顺序地观察,或者是进行比较观察,如果将其中的目标设定得更具体一点,表述为:“幼儿能有顺序地观察事物。”教师操作容易,评价的针对性会更准确。

2.活动目标内容要全面。活动目标的内容应该包含认知、情感、技能等各个方面。以数学活动“点卡找朋友”为例,从态度情感方面来说,其目标是让幼儿感受帮助点卡找朋友的快乐;从能力方面来说,是用目测方法判断物体数量,学习用点数方法进行实验。认知方面的目标是让幼儿能将5以内的物体按数量进行归类,匹配相同数量的点卡。幼儿园的目标的设置不但有知识技能方面的,还应注重认知、情感发展方面。

3.制定活动目标时要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在活动设计时,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注意由浅到深、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经验到间接经验,循序渐进地提出目标,不可过高,亦不可降低。以数学活动为例,孩子对数的掌握,一般要经历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四个环节,这就需要教师的设计要遵从孩子这样一个特征,如果跳过实物操作的环节,过高地提出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的目标,显然是不恰当的。

4.活动目标的确立要分析研究教材。教师对教材分析不够透彻,目标就会出现导向性错误,活动组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因为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完不成,评价不知道咋样进行。

5.活动目标的表述前后要一致。目标确定了,在设计过程中却不以此为依据,就会导致教育的自相矛盾。

二、恰当地选择教育活动的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广泛的、多样的,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在教育活动设计中,我们怎样才能恰当地选择教育活动内容呢?

1.贴近于幼儿生活。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是我们学习的大舞台,选择生活中富有价值的内容,纳入到幼儿教学之中,会使得我们的教育更加贴切、自然,更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拼插玩具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活动,拼插成什么样的形状,组装更是孩子们常遇到的、感兴趣的问题,孩子们在组装成什么形状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设计、组装物体结构的科技小知识,也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大胆创新、敢于尝试的学习精神。

2.要有趣味性。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趣味性强的内容,能够引起幼儿的努力探索,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要具有时代性。时代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新的教育内容,而教育本身也是与时俱进的,所以,我们应把这些内容及时地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来,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的气息。

4.要注意各个领域的联系。认识动物不仅能从科学领域认识,还可以在语言方面,例如猜谜语、读儿歌、讲故事中获取,还可以在画画中认识等等。

5.要因地制宜。因为地域的差异,活动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本地的时间、人文环境、动植物的生长来定。

三、注意教育活动过程的科学设计,解决怎样学的问题

1.设计恰当的导入方式。恰当的导入或问题情境会使幼儿进入活动状态,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有经验的老师,一般都能想出很多的“花样”来完成活动的导入,使孩子的学习兴致高涨起来。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唤醒方式应当是自然、恰当、贴切的,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和小班的孩子模仿开飞机进入活动室,孩子可能兴趣盎然,和大班的孩子也这样做,也许立刻就会有孩子说是“假的”。

2.选择运用最佳教学方法。首先,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哪一种方法最易达到预期目标,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它便是好的方法。其次,方式方法的选择要有助于幼儿主动性的发挥,鼓励孩子操作、探索、尝试,而不是在教师的思维框架下,被迫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再次,我们还应当重视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之间的协调统一。常用的教学方法很多,一种教学方法往往仅适用某种特定的教学条件,在某种条件下是有效的,在另一种条件下未必是有效的。所以,教师要研究教材和幼儿,合理选用教学方法。

3.设计出清晰的活动过程的步骤以及与这些步骤相关的内容。首先,步骤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使得事物的现象清晰地再现于幼儿面前,让幼儿通过认识、了解、熟悉及运用,从而对学习内容轻松地掌握。其次,步骤的安排应层次清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具有条理,能够帮助幼儿一步步接近活动目标。再次,要分析并明确教育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使得教育活动重点突出。

4.设计和准备好活动中需要提出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提问是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当避免那些能引起不良效果的提问:如提问准备不够充分、偏离中心、不能引起幼儿进行思考、流于形式等问题。例如,常见有些老师问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喜欢不喜欢”、“好不好”、“是不是”等等,孩子只是机械地回答,没有实效。恰当的提问应当注重其适宜性,如提问要具体明确,使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提问要由浅入深,启发性语言突出,从而达到帮助孩子深入掌握问题的目的。

5.活动过程的设计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幼儿的主体性。在传统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幼儿的意愿和需要,致使幼儿“被学习”现象突出。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指导下,教师的教育观念得以转变,传统的设计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首先,设计主体由教师单独设计,变为师生共同设计,以体现孩子的意愿。其次,设计全过程由教师的相对固定变为追随孩子,不断调整原有设计,设计的过程与幼儿的活动过程同步并进,伴随教育活动过程始终。

总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一个复杂、综合的教育工作,每一种活动设计都是在某种理念支持下的,都贯穿了某种教育观念和课程设计思想。教育改革的日益推进和教育观念的提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驾驭活动设计的要求。作为幼儿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理论水平,继续深入学习贯彻《纲要》、《指南》的理念,不断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出更好更多的活动设计,以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下新型教师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第6篇:幼儿园设计范文

一、有效的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否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直接影响到科学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由于幼儿的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导入活动必须采用多种形式。我对实践中的尝试作了总结,可从幼儿的已有经验入手,可从幼儿的自发活动入手,可从新事物的直接展示入手,可从讲故事、猜谜语入手,可从设置悬念入手,可从设置各种情景入手,可从相关的操作活动入手,可从外出参观、郊游入手,等等。当然,采用何种形式要根据具体内容来定。比如,在认识《纸》的活动中,我采取“变魔术”的游戏形式,引起幼儿的关注,简单明了地切入主题。在《会变的颜色的水》活动中,可通过红、黄两种颜色搅拌成橙色的过程及结果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探索操作的欲望。又如,在《谁打来的电话》的活动中,可创设打电话的情境:有人打电话来了,我们一起听听是谁?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还能使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可增强其主动参与性。再如,孩子们带来了小蝌蚪,这时候进行“认识蝌蚪”的活动,肯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幼儿早就对此产生兴趣了。

有效的导入活动,不仅能唤起幼儿参与科学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激起幼儿主动探索新事物的欲望。

二、活动内容设计体现层次性

1.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分层次安排活动内容。

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不能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对科学现象的认识也只是初步的,所以我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分层次安排设计活动内容。例如,《站直了,别趴下》的科学活动我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将能站起来的物品和不能站起来的物品分类。孩子们初步建立了平衡概念。第二层次:利用橡皮泥、沙土、瓶盖等辅助材料使不能站起来的物品站立。通过操作,幼儿借助辅助材料使物品站起来了,从而进一步感知了平衡现象。第三层次:不借助辅助材料,尝试让一张纸站立。孩子们在尝试的过程中,通过折、卷、压等方法,使纸站立。这样把活动设计为三个层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尝试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提高了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2.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精心设计问题。

科学活动的内容多、面很广,但都是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自然的规律。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要带有启发性,以激发幼儿思考;要带有开放性,使幼儿能大胆地表达。例如在“沉和浮”活动中,我提问:“如果把积木放在水里,它会怎么样?”幼儿回答:“它会沉下去。”于是我分别向两个杯子里放积木,结果一块沉了下去,另一块却浮了起来。接着,我又问,“为什么一块积木沉下去了,另一块浮起来了呢?”待幼儿议论之后,我引导幼儿比较两个杯子中水的不同,幼儿发现一个杯子里放了盐。然后,我又出示糖、奶粉等材料,提问:“积木放在这些水中会怎么样?为什么?”让幼儿积极地尝试并讲述实验过程。由于这一活动较多地采用了开放性、启发式提问,因而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学习探索也更加主动、积极。

另外,问题要紧扣活动内容,使幼儿答问时有明确的思路。如科学活动《纸》,在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本活动的重点,设置了以下问题:“这是什么纸?”“它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摸上去感觉怎样?”“你知道这张纸有什么用吗?”等等。这些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而问题符合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便于孩子们理解,有针对性地探究,然后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探索的乐趣。

三、教师精心指导科学活动

1.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适时进行有效引导。

兴趣是幼儿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动力,当幼儿对一些事物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时,教师要恰当把握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探究态度和方法。如:在认识了水的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海绵、棉花、石子、木块、瓶子、玻璃球、塑料玩具、纸张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玩水的游戏。在此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把发现的问题讲出来。有的幼儿发现石子、钥匙、玻璃球沉在水里,棉花、木块、纸、塑料玩具浮在水面等现象。这时,我及时根据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动脑筋,想办法,怎样使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浮在水上的东西沉下去?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思维积极主动,办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把石子、玻璃球等放在小纸船的上面,使其浮在水面,有的把海绵里的水挤掉,让它继续浮在水面……我在参与幼儿的活动中,及时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出自己是怎样操作的,发现了什么。这样,每个孩子在进行动手操作、尝试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给孩子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探索行为的有效性。

幼儿在进行科学实验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成人认为是幼稚可笑或具有破坏性的想法和做法,但是我们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幼儿,更不应该阻止幼儿的探索行为。而应鼓励幼儿放开手脚,去大胆实践,从尝试中学习,从操作中学习,让幼儿充分感知活动区材料,并进行操作。如:科学活动《沉浮》,当孩子探索怎样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开始他们不知道怎样做,有的把水减少,有的很小心翼翼地试着放下物体……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很快发现了用盐可以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但是孩子们还不满足,他们很专注地继续探索,结果又发现,盐的多少与沉浮也有很大关系,还知道了悬浮。在指导的过程中,我没有急于打断幼儿的活动,讲解自己的观点,打乱幼儿的探索。因为教师的讲解会削弱活动中幼儿本来应有的兴趣,剥夺幼儿发现、探索的大好时机。教师应先观察幼儿如何操作,考虑他们的思路是什么,然后根据幼儿已有的思路去引导,从而真正达到让孩子去发现、去探索的目的,充分发挥探索行为的有效性。

3.及时给予评价,保证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为了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大胆提问,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随时肯定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让幼儿感到教师的关怀、支持。同时,通过引导幼儿互评、自评,还能发展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并且为幼儿提供分享、借鉴经验的机会,使幼儿在鼓励中增强自信心,激发他们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保证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四、关注资源的有效性

我们知道,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有很多,我们要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充分关注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1.适宜的物质材料、恰当的投放方式是关键。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原有经验选择并投放材料,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也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特别是材料的数量、摆放的位置等都应有所区别与侧重。材料的数量直接影响幼儿的探索过程,太多的材料使幼儿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太少的材料直接造成幼儿探索兴趣的减弱;相关材料与主题目标的密切程度,直接影响活动的教学效果;材料摆放位置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集体活动秩序的好坏,所以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以及活动内容,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操作与观察的、蕴含教育价值的材料。如: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活动中,我投放了石子、沙子、豆子、扣子、瓶子等材料,让幼儿在活动时通过摇晃或敲击瓶子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从敲击瓶子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判断瓶子中的材料,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听觉能力,还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如《玩水》活动,我首先准备了各种玩水容器和玩具、塑料盆、小碗、小勺、小水壶、积木、玻璃球、小铁块、有孔的塑料袋等,然后让幼儿观察这些物品,自由操作。孩子们愉快地尝试着,发现了很多水的秘密。

2.正确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性。

第7篇:幼儿园设计范文

设计的特点和基本内容:

1、了解儿童的需要

了解儿童和他们的需要,这一点很重要。儿童有权利游戏,在游戏中见到令人愉快的颜色,体会游戏的愉悦和从中获得知识的幸福。儿童游戏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出于一种本能。他们的游戏是成人世界的反映,是以他们的方式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2、划分年龄分组

谁是你的目标年龄组?考虑哪个年龄组的需要?先确定幼儿园景观将会为哪些年龄组的儿童服务。这一点对于规划儿童游戏景观很重要。因为要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幼儿园,就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需要以及他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如果幼儿园还需接待残疾儿童,他们的特殊需要也必须充分考虑到。

3、场地的客观条件

首先,儿童娱乐场地一般为开敞式,设立专门儿童游乐设施。其次,它是一个自然的充满情趣的活动空间,要作为景观的一部分来对待,设计得自然化、安全舒适、纯真、艳丽而又无障碍,具有相当的面积围合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再次界定娱乐场的面积和边界,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特别注意会影响游乐设施放置的那些客观因素,如下水道,障碍物,灯柱等。

4、游戏设备的材料选择

确认您的供应商通过了国家的相关认证。不使用含有毒物质的材料,如含有铝,砷的木料,以及其它废旧材料,如旧电线杆,铁路枕木等,设计时应把安全问题的考虑放在重要的地位,在设计中应尽量使用天然材料,我们不但可以利用植物材料作为游戏设施、景观小品、铺装、坐凳等的背景,而且可以创造"林荫型"的立体化绿化景观模式,如幼儿园内应布置一定的遮荫区,供夏日活动;利用墙壁、假山等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的生硬线条;利用绿篱分隔空间,可减低噪音等。

5、地面材料防护

地面防护必须与该区域的游戏设施相符。防护地面可以是沙地,安全地垫,木屑地表,但是必须有足够的厚度来减缓冲击力,使儿童能够开心,安全的游戏。

6、了解产品的功能

无论是对儿童还是他们的成人陪同者,户外游戏景观必须是激动人心,激发灵感,富有挑战性的场所。游乐设施必须经过精心挑选。选择各种场地游乐设施,如秋千,滑梯和水,沙等。不同的游戏种类构成游戏景观的整体氛围。满足所有年龄儿童的游戏需求,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户外游戏景观必须了解儿童的发展阶段和需要。

儿童游戏景观设计应针对儿童心理需要

在游戏模仿中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和探索奥秘。我们的设计很少对儿童心理、行为进行分析,包括游戏内容、游戏路线以及游戏器具的款式颜色等对儿童意识的作用,另外尺度把握、高程变化、植物配置、标志标识等场地内容也应符合儿童行为心理特征。

没人清楚儿童到底要的是什么,设计者一味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儿童身上无疑于一大失败之处。比如按我们常规思维,在公园里儿童们喜欢的就是飞机大炮,但从现在社会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们要的也许并不是这些。他们要的也许是"游戏空间",而不是游戏器具。只有这样的儿童游戏景观能够真正唤起儿童"玩"的天性。

个人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应是尊重儿童的意愿,创造符合儿童游玩特征的场地环境。有条件的话可以就场地类型、活动内容与小朋友交流交流,也许会发现他(她)们理想中的游戏场地模式与我们想当然或凭常规经验营建模式存在的差异,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经常会提出让我们瞠目结舌的问题,行动思维常不拘泥于常理,具有喜欢冒险、群嬉、模仿等特点,总结分析交流后的信息,即可得出儿童最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玩耍、嬉戏,我们再经过科学、安全的环境规划设计来完成或是模拟这样的场地。

儿童游戏景观设计遵循的安全原则

儿童能否开心的在一个场地游玩,大人的因素占很大的部分。而大人考虑最多的又是游戏场地和器具的安全性。因此设计时应把安全问题的考虑放在首位。

首先活动场内的游戏项目应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有危险性的活动应提醒大人陪同和保护;其次活动场内的设施应该选择符合有关安全标准的器具。

第8篇:幼儿园设计范文

【关键词】深度学习;项目学习法;“幼儿园环境创设”;学前教育专业

1深度学习与项目学习法

郭华教授认为: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很多研究都指出项目学习法是一种能有效促进深度学习的方法。项目化学习可作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密码。[2]项目学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解决,整理信息、处理方法、项目方案及最终评估,都由学生自己亲自操作,学生通过对该项目的处理,了解并掌握整个过程及每个环节中的基础要求”。[3]因此,项目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学习方法,通过在项目中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2运用项目学习法的意义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的专业技能。[4]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上述能力以胜任合格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岗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学习者只有以深度学习为基础,才能够实现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目标。[5]“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在课程中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助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2021年的教学中,通过观察、访谈及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到:运河高等师范学校很多学前专业学生对于本课程重视不足,且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如: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好看热闹就可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幼儿教师自己做主,成人化审美;认为“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育之外的负担等。不仅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和期待值很低,而且任课教师更多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缺乏参与感和体验感,无法进行深度学习,影响学习效果的达成。基于上述背景,以了解所带学前教育专业四年级学生学习反馈和以往毕业学生工作实际为前提,探索如何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运用项目学习法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深度学习效果。

3指向深度学习的项目学习设计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的项目学习中,首先会整合教材和实际以确定项目主题,进而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等方面划分项目学习小组,再由组内共同制订项目计划实施方案,确定小组任务并完成任务分工,通过合作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科综合素质和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实训项目成果直接影响深度学习效果评价。下面将以教学开展顺序结合项目学习法的环节来介绍项目学习法在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项目中的实践运用。

3.1小组探究式理论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师单向传授下,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解释的理解往往缺乏主体内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囫囵吞枣地识记也不利于后续实践环节的展开。为此,结合本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特点,可以采用小组探究式学习模式。理论作为实践的基础,教师预先将理论学习内容整理成由问题组成的任务清单,由每组同学认领清单中的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在限定时间内交流讨论,小组研讨结束将由该组同学梳理问题答案并解释,其他同学可针对性地提出疑惑,直到清单问题全部解决。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观察倾听,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扩展、总结提炼。在小组探究式理论学习中,全体成员的角色随时在教师和学生间转换,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交流来解决问题并提出想法,个体、小组、集体学习形式的组合刺激了个体思维的发展,也有助于深度学习的产生。

3.2多种媒介联通理论与实践

在上一环节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联系,更深入理解理论并应用于制订项目方案中,教师可借助多种媒介为接下来的项目学习环节做好铺垫。因处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在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项目中,组织学生实地见习并拍摄记录的原教学计划改为联系一线幼儿园教师录制任职幼儿园户外环境的视频进行虚拟参观,并联系毕业学生进行视频连线云参观幼儿园户外环境。教师将所有视频材料放到云班课App上供所有以小组为单位的同学课下多次观看分析。具体做法包括:记录针对视频中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材料使用,分析其是否符合教育意图和幼儿身心发展需要,针对其中的亮点和不合理之处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学生借助短视频平台、线上学习软件等多种媒介,对“幼儿园环境创设”有了更为直观感性的认识,进而去思考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项目学习的小组主题。

3.3自定项目主题,绘制创设初稿

在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项目中,组织学生到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观察,在理论学习和多媒体感知的基础上再结合主题设计思路,发散思维思考“假如自己是幼儿会适合什么样的幼儿园户外环境”“作为园长的你会如何实现上述设想”等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将抽象理论逐步向具象可行过渡,整合确定各组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主题。然后小组合作绘制出创设初稿,并给幼儿园起一个体现主题特色的名字,如“未来星科技幼儿园”“森林之家幼儿园”等。课上,小组成员讨论并共同绘制初稿,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参考户外环境特点和原则等理论要求,注意后续构建模型的分工和可行性。初稿还应包括后续项目规划方案,主要包括学生根据每组主题项目细分形成如下小项目并解决:构建模型材料的选择与收集、人员的分工与合作、构建模型的时间规划、展示说明方式等。设计初稿时学生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有的组设计高层豪华的建筑不符合幼儿园建设标准的规定;有的组混淆了游戏与活动的关系,将幼儿园户外环境如三十米直形跑道的必备构件替换为大型豪华游乐设施等问题,对此教师应多观察并加以指导。绘制初稿的过程不仅要求学生充分调动理论知识,发挥自身创造性,而且项目学习使得小组自然形成设计团队,组与组之间游戏竞争的方式增强了项目学习的趣味性和体验性。

3.4依据设计初稿,小组合作构建模型

小组作为一个设计团队,合作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学生会将零散理论知识加以整合引入幼儿园户外环境整体设计和运行中。在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项目中,各组依据初稿和规划方案进行课上课下双线学习活动。课下,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收集相关资料,借助劳动周的机会到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二次考察,收集和购置建构模型所需材料(如纸板、树枝、超轻黏土、羽毛球、泡沫、蛋糕盘等),并记录过程作为资料以便成果展示。课上,小组合作创设幼儿园户外环境微型模型,教师还会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站在幼儿或园长的角度去反思设计中的亮点和不足,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应用充分结合,帮助学生有效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另外要安排课代表定期了解各组项目的实施进度,每组组长以时间线为依据绘制任务表来调控项目的进度。以工程实施的直观方式呈现效果,使每位成员都明确个体参与的重要性,使小组合作更为紧密有效。

3.5个性化成果展示,多元化评价反馈

关于构建模型后的展示交流方式,教师会给出适合该项目的若干选项由每个小组自选,还可以结合各组的创意自主展示,汇总后基本有如下方式:制作多媒体PPT课件、录制微观小人短视频(即学生借助玩偶小人模拟幼儿在小组创设的户外环境模型中活动并拍摄短视频加以介绍)、模型实物分解展示、幼儿园宣传讲座、建筑设计方案竞投等。在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项目中,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分组展示学习成果。程序是:各组推选一名汇报人进行汇报展示,组内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讲解,同时进行师生评价。有的组采用多媒体PPT课件进行展示,有的学生则是用分解模型进行投影展示成果,还有学生运用时下流行的抖音短视频平台拍摄了以玩偶小人模拟幼儿在幼儿园户外环境模型活动的场景。汇报文稿也很有创意,有的组是模拟新学期幼儿园面向社会进行招生宣讲,有的小组的汇报文稿是模拟幼儿园人才招聘会运用的园所宣传,还有的组汇报文稿是模拟本组作为设计师团队向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竞投会发言。全班同学会以家长、应聘者等不同角色参与到交流汇报、评价中,使展示现场生动有趣,提升了学生深度学习的体验和沉浸感。另外,传统纸质问答式的考查方式较难有效评价项目学习效果,评估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其中多元主体参与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首先是班级小组间点评,以各小组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和汇报表现为依据进行小组间互评,同时教师进行补充和记录。各组根据汇报评价情况对各自项目学习成果进行整理完善,撰写总结与反思,汇总资料打包上交作为期中成绩的一部分。其次平行班级之间的展示及评价,因为同一班级学生之间会相互沟通想法,材料和设计上会有些相似,而平行班级之间往往有较大区别,借助抖音、云班课的互联网平台将小组构建模型等项目学习成果在平行班级之间进行展示,学生们可自行在线上对其他班级构建模型作品进行如点赞、送花、留言等方式的评价,这一新式交流评价方法增加了平行班级之间的学习互动,很受学生欢迎;最后是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参观评价,前几轮评价中优秀的构建模型作品会提供给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参观,来听取这些最有发言权的评价主体的想法和建议。另外,所有的构建模型作品都会注明作者和作品信息被摆放于运河高等师范学校的学前专业实训室进行短期展示,提供给该校学前专业的各级学生参观的机会,给“幼儿园环境创设”这门课程做好坚实的学生基础,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实践证明,运用项目学习法,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一个特定主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一系列学习,再用多元化评价给予反馈的项目学习活动,不仅符合五年制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能有效发挥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有助于促进“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教学模式向“理实一体化”和“产学融合”的方向进行改革。综上所述,尝试在五年制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中运用项目学习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较好的现实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25-32.

[2]李红.项目化学习驱动高质量、个性化探究[J].人民教育,2020(15):102-105.

[3]胡庆芳,程可拉.美国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概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3(8):18-21.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2012-09-13)[2021-03-11].

第9篇:幼儿园设计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 建筑设计 策略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childre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linke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ducation, our country to kindergarten architectural design ha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his article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children education architectural design made the analysis.

Key words: the primary education building desig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幼儿园教育关系着幼儿生理与心理的成长,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期,幼儿园的建筑也对儿童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为适应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建筑应该如何设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幼儿教育发展现状

幼儿园教育是针对三岁至六岁的儿童进行的一种学前教育,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为儿童创设一定的条件、环境,或者是提供多种机会,促进儿童独立性、创造性的不断发展,促进儿童良好的个性的发展,为培养未来人才打下基础。

随着我国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也已经建立起来。而为适应儿童更好的发展,我国已经引进了多种幼儿教育方法,以遵循人的成长规则,遵循人的心理学规则,促进儿童在生理、心理以及精神方面的全面发展。例如。蒙台梭利式教育。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他提倡要尊重儿童,让儿童自发进行学习,注重儿童的智慧与品格的形成与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已经建立了蒙台梭利式幼儿园,更新了人们的传统观念,进而得到了政府以及社会与家长的支持与赞赏。比如说,北京李跃儿巴学园、宁夏的蒙台梭利式幼儿园。此外,还有华德福式幼儿园、瑞吉欧式幼儿园等。除了上述这些有特色的幼儿园之外,还出现了适合我国国情以及儿童全面发展的幼儿园。

二.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幼儿园建筑设计

为适应儿童的发展,幼儿园建筑设计一般分为三部分,幼儿生活用房、幼儿供应用房、幼儿服务用房。

(一)建立复合式的活动单元

传统型的活动单元都是有单独的出入口的,将儿童按照年龄分成不同的班级,有针对性的进行保教工作,各个班级之间不会相互干扰。但是目前儿童心理学已经证明,应该让不同年龄的孩子有相互交流的机会,这样,在交往中,对于年龄小的儿童可以模仿,稍微大点的儿童就会起到一种榜样的作用,而这样被长期的模仿,就会对其产生一种刺激,促进他更好的发展。这双方面的作用,都会对儿童能力与心理的发展产生好的影响。

国外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复合式的活动单元,即不强调班级之间进行严格的分隔,而是多个班级都生活在一个较大的活动单元里,尽管每个组有自己的活动室,但是活动室之间都不会再单独设置卫生间或者是卧室,主要用于儿童进行小游戏或者是学习。当进行大型游戏或者是需要各个班级来合组活动时,就可以在面积大的游戏室里组织。另外,各个班级都能够用一个公共的卫生间。

在进行幼儿园建筑设计时,就可以以这种形式作为建筑的主体,即多组式的活动单元。这种组合的优点就是各班级之间在进行分隔时可以比较灵活,也有利于教学的组织。

这种组合形式有利于尊重儿童,让儿童自主开展活动,更加强调幼儿的身心都能得到发展,而关于防疫疾病问题,会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设施的改善,而逐渐完善。

(二)幼儿园用房组合形式(修改)

幼儿生活用房、幼儿供应用房、幼儿服务用房三部分是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具有独立性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幼儿生活用房功能区占主导地位,其他两部分的功能区都从属于幼儿生活用房功能区。而幼儿生活用房中的各班级活动单元又各自成一体,其中的活动室、卧室、卫生间、衣帽储藏间四者之间的功能关系又有严格的功能秩序关系。三大组成部分因位置关系产生不同类型的平面构成方式,其主要有分散式与集中式两种。

分散式主要是将三大部分各自独立设置。其中应保证幼儿生活用房处于用地最佳位置,且各方面要求都要满足。服务用房宜设在幼儿园入口处,便于每日晨检和对外联系。供应用房应设在用地偏僻的一角,自成一区,并与幼儿园辅助入口靠近,便于货物进,垃圾出。此种平面组合方式因建筑布局过于分散而占地较大,且三者联系不便,特别是在雨雪天气更感不便,最好设置廊道,但这样又势必增加交通面积。

集中式是将三大部分集中布置在主体建筑内。但无论怎样集中布置,都要首先保证幼儿生活用房的采光、通风、朝向等要求。因此,他要至于用地的最佳位子,而供应用房设于主体建筑的后端,且与幼儿园辅助出入口有方便联系,服务用房要设于主体建筑前端,与幼儿园主入口接近。这种平面组合方式能节约用地,交通面积较少,幼儿园的三个功能部分联系方便。但要注意妥善处理好供应用房与幼儿生活用房的关系,避免干扰。

(三)要贴近儿童的心理

在设计幼儿园时,儿童应该是幼儿园的主人,应该根据儿童的需要进行设计,但是设计者往往不能从儿童那里得到他们的看法,因此,设计者经常是从日常性经验出发,迎合了大人的审美要求,但是,对儿童心理成长缺乏一定的科学研究。因此,一般的幼儿园都是大人想要的空间,只不过是增加了一些玩具、陈设、色彩等等。而对于儿童来说,一般的环境都过于大、旷,这就使得儿童缺乏一种场所感以及领域性。因此,在幼儿园建筑设计中,设计者要注意,大到建筑物的高度与整体性造型,小到水龙头的设计形状、窗台的高度、卫生间的设计等都要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以及习惯。

儿童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儿童对于富有童话性色彩的,一些小尺度的空间比较感兴趣。例如,童话小屋、家具角落等都是他们所喜欢的,这种小空间就可以满足儿童的一种生理或者是心理需要。因此,在设计中,设计者应该做到这一点。比如可以调整吊顶的高度来增加一些小尺度的“秘密”空间,来满足儿童的心理上的要求。

(四)室外空间的设计

儿童在3岁开始,其想象力以及创造性会快速的发展,因此,会对一些新奇性以及富有野趣的游戏空间产生一定的兴趣。室外活动空间对于儿童有着重要的影响,室外活动场地大小在规范中也有硬性要求。在室外进行游戏时,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着互动,随着儿童对周围环境的不断深入,对周围环境不断地适应,儿童的身、心就会随之不断地发展。

但是,传统的室外活动场地,往往是设置一些大型的塑胶玩具,比较死板,没有创新性。新型的幼儿园应该从发展儿童认知能力的角度出发,为孩子们提供观察停留的空间、遐想游戏的空间,还有充满各种元素的空间等等。儿童对外部环境的反应比较直接比较活跃,喜欢亲身感受环境中的每一个角落,因此,这种外部空间的设计就可以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另外,适宜的外部换设计结构还对孩子的交往有重要的影响。

(五)主题式的造型设计

幼儿园建筑造型设计的宗旨,是创造一个适合幼儿个性特征的建筑形象,主题式造型设计就强调了这一点,给幼儿园一定的主题,例如,动物造型、童话场景等等。这些造型都是儿童比较熟悉的生活文化背景以及熟悉的童话故事,这样,就可以让儿童产生很浓的兴趣,有一种归属感。这样就使得那些刚刚入园的孩子很快的融入到新的环境。总之,幼儿园建筑造型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设计者应按照建筑艺术创作的共同规律和幼儿园建筑自身的特殊要求正确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创作出真正富有幼儿园建筑个性的主题式艺术形象,使幼儿充分融入环境,使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

总结:儿童的教育与发展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应该更加重视起来,为适应儿童的发展,要不断朝着新型的教学模式去探索,同时,建筑设计将配合教育模式的发展不断进步,优秀的设计能够促使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更加适应其心理的发展,幼儿园建筑设计师应该积极的进行探索,或者是借鉴外国的一些经验与方法,努力设计出更加适应儿童发展的新型的幼儿园。

参考文献:

[1]. 马春梅. 现代幼儿教育对幼儿园建筑设计的要求[J]. 低温建筑技术. 2009.(06)

[2]. 林玉莲. 幼儿园: 儿童的花园[J]. 华中建筑. 2007.(01)

[3]. 杨正平,石东浩. 幼儿园空间安全性设计初探[J]. 华中建筑. 2008.(01)

[4]. 陈海鹏. 浅议生态建筑的三个技术层次[J]. 山西建筑. 2007.(21)

[5]. 郭晓君,成丽,刘颖. 幼儿教育模式发展与托幼建筑设计观念的变迁[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7.(04)

[6]. 陈捷频. 幼教建筑环境设计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08

[7]. 马春梅. 现代幼儿教育对幼儿园建筑设计的要求[J]. 低温建筑技术.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