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与实践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要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统计教育必须高瞻远瞩。本文从统计学的发展趋势谈了统计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统计学;发展趋势;统计教育改革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统计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统计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计实践的创新;二是统计教育的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统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谈一谈统计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统计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统计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等都在从事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与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物统计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属于经济学,生物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统计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
这个趋势说明: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因此,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经历了手工、机械、机电、电子等数个阶段,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更加离不开统计模型。最近国外兴起的数据挖掘(Datamining,又译"数据掏金")技术更是计算机专家与统计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每年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信息真假,难以辨识;信息安全,难以保证;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这个趋势说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一点,再来看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所以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一)统计专业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能将统计方法正确地运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有关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二是应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较好的统计教学效果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2.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四)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
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统计教学和教材增加统计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
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的内容,因为它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需求。语文(中文、外文)、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各管各教一套的办法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特别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有了电脑、网络,必需要更新,要培养出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以便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中国统计,2001.9.
[2]袁卫.国外统计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国统
前言
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过程中,文化战略地位日渐凸显,社会之中开始衍生出许多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内容极为丰富且有趣。文化活动,实质上就是想方设法将民族、大众特性,以及诸多正能量予以全面性发挥的行为模式,特别是要注意彰显特定区域的民俗特征,确保单位城市文化活动不单单能够满足当地人民需求,更可以和当地文化特色相互贴合,最终逐渐地过渡转化为文化交流的主要窗口。由此看来,群众文化活动的确属于一类持续创新和改进发展的过程。
一、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必要性
(一)持续稳定群众文化团队规格
文化活动主要是将特定区域一些才能精干的人才进行聚集,进行稳定且高素质的文化团队构建,确保一些保留艺术专长的人员可以进行自由展示,进一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二)改善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地位
须知以往政府在群众心中一直属于一类严肃的领导者角色,而经过多元化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之后,这类固化形象得以彻底整改,就是说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对于政府自身形象改善,有着决定性意义。
(三)大幅度提升特定区域的知名度并促进经济发展
保留显著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不单单能够令当地民众业余生活得以丰富,同时还可以全面提升该类区域知名度,引起外界更多人员的关注和参观,无形之中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改革发展进程。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要点
(一)文化活动组织模式要尽量多元化
进行现代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期间,要确保各类区域文化资源都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方便后期进行既定活动内容实时性调试和整合,进一步将各类优质化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发展。事实证明,唯独经过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和活动形式创新增加,才能够不断迎合时展和人们精神生活质量改善需求。作为专业化群众文化策划人员,在开展和民族文化相关的活动期间,还可以考虑组织捐助型的文化活动,如民间文化周、大型捐助活动等,其间要求策划人员和当地人民进行悉心交流,保证造就出和当地文化特色全面贴合的群众文化活动。
(二)适当时机条件下融合商业运作理念
在策划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考虑贯穿融合商业化运作模式,即完成群众文化活动的市场化改革任务。在此期间,要求策划人员全方位地开发应用各类群众文化优势条件,使得传统文化凭借多元化演出形式加以呈现,同时配合规范体制确立加以保障;再就是定期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竞赛活动,凭借赞助和参赛机构进行群众参与数量增加,进一步提升该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力。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工作布置拓展前期,有关活动策划人员务必要和承办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宣传,力求为今后群众文化活动长期科学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进行群众文化活动健康向上的精神定位
作为现代专业化群众文化策划人员,一定要确保文化活动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因此,在组织活动前期,最好做出细致周密的安排,确保时刻将正能量和乐观的文化理念传播给群众,摒弃一切不健康文化因素的掺入结果,长此以往,一定程度地改善不同区域群众的文化实力和综合素养。
三、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实践的建议
想要进行一类群众文化活动实践形式科学化创新改进,就必须集中一切条件进行活动内部思想和宗旨凸显,之后再凭借新颖的活动形式吸纳更多人员关注,换取适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彰显出策划工作人员的才干。可是,群众文化活动务必要保留较深的文化活动意义、功能和特征,避免和正确轨道的脱离迹象,因此笔者决定联合个人丰富的实践经验,整理出后续两条创新化实践控制建议
首先,策划人员可以结合逆向思维模式进行群众文化活动创新改进,避免模仿和抄袭现象之外,杜绝以往传统思维习惯的频繁介入状况。再就是加大对外界的宣传推广力度,同时吸纳更多群众的参与。如定期开展以往广受争议的交际舞竞赛活动,同时选取不同类型剧院的舞台作为比赛场地,令广大观众和评委针对相关竞赛选手进行公正、公开性评价,使得交际舞类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快速占据各大头条,成为时代焦点话题。
其次,充分开发沿用周边资源,包括地方特征和风土民情等,如彝族火把舞或是周边少数民族各类节日庆祝方式,至此保证组织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都能够更好地贴近民众生活习惯,进一步令群众更快地接纳并支持该类文化活动的开展。
四、结语
关键词:评价 评价学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 评价活动
中图分类号: G250.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5-0133-04
2012年1月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1](套装上下册)(以下简称“本书”),是邱均平教授继《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2]之后,又一评价学方面的力作。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05AZX004)的研究成果之一,结项鉴定为“优秀”,被免评审进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正式出版。本书也是邱均平教授领导的“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团队在近十年的研究及实践基础上撰著而成的,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本书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三个方面创新性研究,从而构建了一个包括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细细读来,抽丝拨茧;慢慢品味,高屋建瓴,实感受益匪浅。
1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的创新与价值
1.1 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本书作者亲身参与和经历了我国科学评价工作发展的过程,并且紧跟国际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充分把握国外科学评价领域的研究和国内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的梳理看到:目前,科学评价工作偏重于科技评估方面,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领域大多数的论文都是成果评价方面的,且数量相对较少,不全面、不系统,远没有形成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然而,在整个科学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为突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评估、管理的基本依据;其评价工作是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重视和尊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体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迫切要求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建设。但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建设与自然科学相比,与国际通行惯例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已经成为阻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因此,本书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建立与完善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创新。
1.2 创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为保障评价公正性提供理论指导
(1)发现信息传导机制,深化评价过程认识。本书强调“信息”要素在评价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信息管理学的角度,对评价过程中的“信息”要素的运动规律加以分析,并通过与典型的通信系统理论模型[3]进行对照,发现评价活动中的要素与通信系统模型中的若干要素存在着强对应关系。在对“评价”作为信息过程进行了重新认识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科学研究对“评价”的需求,以及同行评议、定量评价指标的“”角色。形成了对科学研究评价更为本质、更为深入的认识——信息传导机制。
(2)指出“公正”是评价的根本要求,系统完善了“公正机制”。在详细系统讨论了程序公正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元评价机制等“公正机制”之后。强调了“元评价”对于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的指导与约束作用,指出在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中亟待建立有效的元评价机制。提出了对评审专家的专业水平、评审态度、信度等信息,应该纳入一个可以在学术界共享的、保存有连续累积数据的数据库系统中,纳入到一个信誉、信用管理机制当中的思想,并最终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1.3 全面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奠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要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的研究中对这些外部因素及其影响的研究呈现单向度性,缺乏系统性分析。因此,本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特点;特殊国情、文化、科技政策、学术规范;科学的整体社会建制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从人文社会科学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真理性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民族性、本土性以及成果多样性和引文的长周期性等特点的分析,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自然科学的评价方法,应该根据其特点进行调整;从“大科学”与科学建制化、“大科学”下的“小科学”、科学承认、奖励、资助与报酬体系几方面的分析,指出在人文社会科学建制化背景下,评价活动必须坚持评价的学术性,恪守“学术自由”这条底线,维护学术共同体内的固有规范和秩序;从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和“人治”传统的分析,指出在评价体系别需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意识,坚持评价标准的学术性、独立性、自主性,保证评价过程的公平、客观和规范性,注意评价标准的质量导向性;从人文社会科研究规范缺失的现实的分析,指出学术规范与学术评价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学术规范的普遍遵循,是学术评价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学术规范缺失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制约了学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同时要求学术评价本身要规范,在评价标准中要将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列入重点考量,或将研究的规范性作为评价的前提。从而奠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2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创新与价值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书分十章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从分析我国现行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入手,探讨了其核心体系,介绍了其要素体系,健全了其分类体系,构建了其运作体系,提出了其指标体系,并对人文社会科学人员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成果、机构、项目的评价体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思路。
2.1 构建核心体系,奠定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基础结构
本书基于学科、应用、具体评价活动过程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和学科理论的完整的、有机的科学评价理论体系;着眼于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梳理了包括国际/国内、宏观/外部、微观/内部环境,以及社会评价意识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体系;基于科学评价体系选择的标准与模式问题的讨论,构建了狭义的和广义的评价活动体系;从科学评价规范与科学评价管理监督机制的关系分析,构建了科学合理、健康完善的评价规范体系。从而构建了包括理论、环境、活动、规范体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核心体系,为其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2 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健全了评价的分类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包括了,评价主体、目的、对象、标准、内容、指标、方法、程序,以及评价数据与结果等要素,在之前的研究中缺乏全面的系统研究和归纳总结,本书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归纳总结评价的要素体系,它还是健全和完善评价的分类体系的基础。在评价过程当中对于评价要素的不同偏好偏重、关注程度、要素组合等都对应着不同的评价样式。因此,本书在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的基础之上,根据评价要素的属性、特征,以及在评价过程中的表现形态,按照评价方法的量化特征及评价过程的主客观程度,按评价过程的保密性,根据评价主体之间关系,根据评价目的性,按照评价标准要求,按评价对象,按照评价所发生的时间阶段,按照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样式进行了分类研究,从而健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分类体系。
2.3 构建运作体系,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实务指导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运作需要建立组织系统、制度规范系统、工具系统来推动。因此本书通过整合执行、参与评价活动的机构和个人等实体要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组织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的法律、法规、行业指导性规范、政策管理性文件等软件环境因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规范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供评审专家、机构等使用的查新系统、文献计量分析系统、期刊分级系统、专家遴选数据库系统、数据记录系统、信用管理与反馈系统、评价软件系统、远程网络通讯评审系统等辅工具的硬件环境因素,建立了评价工具系统。
从而构建了以评价活动的有效执行为中心,围绕评价主体及其活动,尤其是评价方的活动而运行的运作体系,其研究结果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了实务指导。
2.4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提供参考性指标体系
本书至始至终十分强调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要着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的评价,体现质量和效益是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在这一思想基础之上明确了构建参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并且单辟章节分别详细深入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机构、研究项目的评价体系。从而,设计了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着重体现研究质量和效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参考性指标体系,对于实际评价工作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2.5 反思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本书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的量化考核简单化;同行评审形式化;核心期刊与SCI被误用;学术功利化与浮躁化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术成果效益的不确定性、数据来源与评价成本约束、指标打分法的缺陷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学术研究规范的缺乏、重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背景、学术行政化因素的干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日常考核与学术“评价”的混淆、把资源投入当成绩效指标、宏观与微观学术评价挂钩不当、对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认识不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术评价;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推广“代表作”评价制度;放宽评价周期,提倡延迟评议;注重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对学术评价与行政考核作正确区分;减少学术评价中的行政审批层次;正确认识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合理选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发展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元评价机制与规范;构建专门的学术期刊等级评价方法;推行学术出版认证,加强论著审稿规范等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有启发性的思路。
3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的创新与价值
3.1 重实证研究,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提供范例
本书不仅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同时也十分重视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应用于实践的实证性研究。
通过h指数用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探索,详细揭示了h指数应用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计量分析与评价实践的介绍,指出了我国期刊工作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中国期刊从数量型发展引导到质量型发展的健康轨道上,以及使中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产生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提供了决策参考;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的实证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大学评价智能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等。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评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等实证研究的思路与基本原则、具体做法、评价结果及分析、改进与优化等方面的详细介绍,为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3.2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使本书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本书基于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构建了一个综合性、大容量、稳定安全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数据库,即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它主要是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评价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集成。它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信息通过专题仓库管理起来,大大提高了检索的效率,以满足关心本领域发展的人们的需要,并为分析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它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机构、项目等各方面信息进行组织、分析评价,以满足项目管理人员和领导管理决策的需要。它为项目申请人员提供浏览本学科领域已申请或批准的项目情况,进行项目,并提供从项目申请、立项、结题到鉴定全过程的自助管理服务。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项目管理与申报、专题信息检索与查询、研究成果评价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简单易用、安全稳定的平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通过动态追加项目的全程信息,有利于形成一个发展的庞大体系,建立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体系。它通过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进行重组和整合,有利于对高校、科研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从而发现不足,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使本书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4 结语
本书构建了一个包括评价理论、评价体系和评价实践在内的、完整的人文社科评价理论体系,从评价理论、方法、实践三个方面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可供管理类专业,如信息管理、情报学、科技管理、科技评估、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评价与管理等许多专业的高校师生以及各级管理和决策人员、科技工作者、社科工作者及广大科研人员阅读使用。可以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对今后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实践的科学、公正、规范化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均平等.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邱均平,文庭孝. 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实践;创新意识
人作为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应当受到重视,落实公开招聘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以及激励制度,不仅能够促使用人行为、人员考核行为等得到规范管理,而且还能够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高效性,对高等学校内部各项工作的开展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探索创新、优化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方式,就应当从高等学校人员管理方面入手,对其实施科学管理,将人员管理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为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实践
1.高等学校行政人员聘用实现了分类分级管理
为了系统的开展行政管理工作,高等学校在行政人员招聘任用工作中应用了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在实施分类分级管理机制的工作中,对高等学校各行政岗位实施合理的分类,提高了行政人员招聘任用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秩序性,为评价机制的构建奠定基础。同时,对行政人员实施分级管理,能够促使行政人员队伍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进而促进全体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得到显著提升。在行政岗位管理工作中,其制度的改革对行政岗位实施了明确的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使得各行政岗位职责得到明确界定,将高等学校内的行政岗位分成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个类别,并将管理岗位细分成十个等级,将专业技术岗位细分成十三个等级,将工勤技能岗位细分成六个等级。并且高等学校还对各类各级行政岗位职业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促使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衔接紧密的行政岗位体系得到有效构建。高等学校的自主招聘任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校自治,符合现代高校制度的核心思想,在人事管理方面,学校自治强调了工作人员招聘任用工作的独立性,要求在不受国家行政力量限制影响的情况下实现对内部人员的自主管理。同时,“管理权力下放,管理重心下移”的贯彻和落实为现代高校管理体制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前提。
2.高等学校行政人员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得到贯彻和落实
对目前情况进行分析可知,高等学校的行政岗位主要是指校内行政人员受聘上岗后的工作岗位,其工作绩效主要是依据其岗位职责范围、技术含量、劳动强度以及工作环境而定。高等学校行政人员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是一种将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结合而成的综合制度。通过对行政人员劳动成果的考核和评价得出量化数值,进而根据其量化数值支付行政人员劳动报酬。高等学校行政岗位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的贯彻落实效果对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产生积极影响,不仅能够促使行政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还可以促进高等学校的发展目标得到充分实现,为高等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和物质保障。
二、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高等学校行政人员管理工作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知,高等学校行政人员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漏洞。一些学校在确定考核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倾向性,有失公允。在行政岗位考核评价标准制定过程中,未对行政人员的工作规律进行充分考虑,在评定行政人员工作情况过程中一味的追求较高的目标,导致行政岗位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与行政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严重不符。与此同时,相关竞争机制较为滞后,未得到及时的更新。并且在实施人员聘任制度的过程中未能将人员聘用制度落到实处,导致行政人员工作过分自由和放纵,在没有工作压力、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形成懒惰、散漫的工作风气,使行政人员不能将全部精力放在教务管理工作上,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开展产生不良影响,阻碍了高等学校的发展脚步。
三、创新优化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1.创新高等学校综合管理制度,优化行政管理效果
在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高等学校应当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特点运用相适应的聘用管理方式。始终坚持知人善用的原则,促进行政人员资源和骨干人才资源得到深入开发和应用。为此,高等学校可以采用柔性管理原则,运用专职和兼职并存模式,引进领域专家扩展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思路,促使人才聘用制度得到落实。同时,高等学校还可以结合行政管理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管理制度,促使管理工作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促进领域精英跨行业、跨地域、跨院校的交流融合,进而极大限度的促进领域精英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另外,在创新高等学校行政人员聘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在借鉴国外聘用管理制度的同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构建长短聘期结合、专职兼职共存的聘用管理机制。
2.创新行政岗位绩效考核制度改革,优化绩效考核工作
在完成高等学校行政岗位聘用制度创新工作后,应当创新与之相配套的岗位绩效考核制度。若是高等学校未建立较为科学、完善的师资分配制度和绩效考核评价制度,那么会影响其师资分配工作和岗位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的公平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应当坚持激励性原则开展行政岗位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将激励理论联系到实际工作中,促使行政人员绩效工资与其职责范围、技术含量、劳动强度等具体情况挂钩,为此,高等学校应当分层设计行政人员的绩效工资,使不同能力行政人员的绩效工资拉开一定差距,进而真正实现按劳分配,促进校内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进取心得到充分的调动,为良性竞争氛围的营造奠定基础。同时,高等学校还应当充分考虑经济性因素,在保证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关注行政人员的个人利益,促使绩效工资制度得到科学、合理的建立,保证行政人员工资收入的可持续性。综上所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人,应当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并在人的管理方面加大力度、努力创新,促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得到优化和完善。同时,还应当立足高等学校长远发展目标,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保证行政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校长远发展。另外,高等学校还应当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将行政改革作为切入点,努力完善校内各项工作,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官明辉.高等学校行政管理规范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8(5):109-112
[2]熊彬.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创新思路的探寻[J].科教导刊,2016(10):17-18
[3]张婷.浅析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改革创新意识[J].才智,2016(25):33
论文摘要:本文围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理论,结合云南省曲靖市区域创新等方面的成功实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构建了曲靖市区域创新系统的总体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四大集成创新子系统(区域宏微观科技管理集成子系统;区域农业创新集成子系统;区域民营企业创新集成子系统;工业创新集成子系统)是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支撑。然后通过理论归纳,将支撑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四大创新集成体系进行了逻辑化、系统化、模式化的提升,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各集成体系运行的对策措施,使该体系的建设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0引言
当代经济出现的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和区域化等特征,使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此新的时代背景中,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和区域经济参与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而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各区域实现新世纪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深入研究和认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对于加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指导地方技术创新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以云南省曲靖市为考察对象,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理论作一探讨。
1.曲靖市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高校数量小,科技实力不足,创新人才资源少曲靖市基本,全日制学校中有师范学院1所、职业技术学院1所、中专7所、高完中52所、初级中学203所、完全小学1887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2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幼儿园328所、教师进修学校9所。与其他省份相比,科教实力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曲靖市知识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系统需要的创新人才总量不足。另外,人才结构也不尽合理,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内的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产业、新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紧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复合型人才缺乏。同时,人才结构不合理也影响了专利类创新成果产出指标的提高,许多科研成果是科技人员为职称评定而作,完全脱离市场需求。
1.2曲靖市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环境不完善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离不开创新环境的支持,目前曲靖市创新环境的建设还不完善,具体表现为:①区域创新的文化环境和氛围还不浓厚,近年来,曲靖市大力发展区域创新体系,但曲靖区域创新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容忍失败、鼓励创新的精神尚未被普遍接受,创新要素各方未能在合作创新上达成共识。②区域创新系统的政策支持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政府科技管理的‘’部门分割”还存在,全市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重复和浪费,不能形成科技合力,难以开展科技攻关。科技局和其他承担科技管理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在创新活动组织、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制度建设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协同机制,难以达到综合集成的效果。政府对科技创新管理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计划管理痕迹较重,行政直接管理、控制、千预过多,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尚未建立。
1.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创新主体地位未完全确立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执行主体”,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在区域创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一些大中型企业对创新的动力不强,一些规模较大的私企或者出于发展时期,或者由于所有者或经营者缺乏相应的素质和长远的眼光而没有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从而失去对创新的动力。企业在创新投入方面没有起到主导作用。这些企业多数还没有建立起研究与开发机构,企业的科技人员素质不高,即使是已建立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其整体开发能力与专业化的科研院所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中仍有部门不能有效进行技术开发,重要靠从国外引进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差,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开发不够。由于企业的知识基础与技术能力有限,阻碍企业转型和技术升级,导致一些企业深陷夕阳产业而无法自拔,失去持续发展能力。
2曲靖市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
2.1完善创新环境,为区域创新提供有力保障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不仅来自于企业和研究机构内在活力的增加,更来自于良好的创新环境,包括科研、科研活动、科技产业化保障等基础设施的硬环境,也包括制度、社会文化、法规政策环境等方面的软环境,以及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培育和建设完善的创新环境,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把地区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局部优化的产业化环境。
关键词:锻炼 学生核心能力 思政教改
一、思政教改的必要性
为了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对思政课程新教学模式的积极探索,高校教学的趋势必然将会是将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作为基础.将与学生需求相结合作为目标,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动力,同时高校教师积极推行精细化教学,其必要性重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思政进行教改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创新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方向指导作用.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针对性增强的有力保障,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教改是应对思政教育环境和对象变化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千变万化,另一方面,“90”后走入大学校门,思政教育的对象也就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意义上的那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教育方法已经无法适用于现实的教育环境,更无法被现在的教育对象所接纳.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走入死角,因而这些都要求高校进行思政教改。
因此,思政教改势在必行,其重点为锻炼高校学生的核心能力。
二、学生核心能力的界定
“核心能力”这一词汇又称为“关键能力”、“核心技能”等,但涵义基本相通。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首次使用“核心能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八项核心能力,它们分别是:与人交流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按照主流观点可以将学生的核心能力概括为与具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无关,而是一种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它包括了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三、通过思政教改来达到对学生核心能力的锻炼
1、调整教学观念,使其更加适用于现在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
现代教育理念更加要求素质教育,实现“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调整,成为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必须把握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掌握教学的特殊性,根据教学需要,将那些脱离实际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淘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高校教育的特点,构建和完善具有鲜明特色、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模式。
在调研学生思想状况的过程中,针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变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形式多样化,共同探讨研究、解决时代、社会、人生中不断面对的难点、热点,具体表现为“研究型教学理念”,它包括问题意识、双主体意识、开放意识、探讨意识和能力培养意识等。高校老师上课要有鲜明的针对性、时代感,师生实现真正的双向交流,取消“满堂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育方式,从而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以能力教育为依托,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坚持形式多样的思政教改
坚持形式多样的思政教改,要以讲授理论教学、体验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思政课堂多以讲授理论的内容、理论形成的过程和理论的系统性为主,从而形成对理论、观点的系统理解和学习。另外,社科部团委和政治教研室可以共同开发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政治理论课授课教师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实践选题的确定、实践理论与方法的提出、社会实践论文的撰写指导、社会实践的具体指导和学生社会实践论文分数的评定中。学生个人也可以根据暑期的社会实践,撰写社会实践论文或实践小结,规定一定的字数。并要求暑假结束后,每个班级在第一周内汇总实践论文,上交实践报告给授课教师,这部分也可以作为教师评价学生社会实践部分得分的重要依据。
3.通过思政课程讲授理论教学、体验理论(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课外教学)对学生的核心能力进行锻炼
思政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思政课程讲授理论和体验理论两个环节。在思政课程讲授理论课中,教师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通过专题讲授、研讨等为手段,例如,教师关于“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的专题讲授,精讲后,提出《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婚姻和爱情?》的问题,通过学生针对此在课堂上展开的研讨,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核心能力。在思政课程体验理论课中,学生按个人意愿组队讨论,对于教师讲授的内容。在课堂上自选任意主题进行演讲,配合放映学生自己制作的幻灯片,比如在班级开展以“大学生活之初体验”的主题演讲,通过这样丰富的展示方式,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能力。
思政课外教学主要是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课外时间到实习基地以及其他用人单位调研或者实习,之后上交调研报告或者实习报告取得学分。高校学生通过亲自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职业素质的养成,熟悉职业环境,体验企业对学生的最主要的要求: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爱岗敬业、面对新问题能自我学习并加以解决、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等职业要求,这样不仅能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核心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更客观地看待自己、明确就业方向。
小结:在新形势面前,高校的思政教师要调整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思政课中讲授、体验、实践结合的教学优势,通过改变后的思政课程的课内课外教学来锻炼学生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2005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在海关办理注册登记的进出口企业就有20多万家。随着企业进出口业务量的增加,企业对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必将增大。而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却存在着一些不足,学生学习更多地是为了期末能有个好成绩,而对实践锻炼不重视,导致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进入角色,以致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不高。为了改变这种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局面,在总结和借鉴各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应用递进式教学法,即通过理论讲授、案例教学、模拟实训、项目实践、评价考核与意见反馈六个阶段,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业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外贸人才。
一、递进式教学法的实施设计
本文分六个方面介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递进式教学法的实施设计:
1.理论讲授。理论教学内容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为准,以必需、够用为度。根据各章节内容的特点,讲授理论以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结合进行,同时兼顾自学与研讨等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即通过边讲边议、布置热点问题、学生查询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学生写出论文等多种形式。
2.案例教学。在讲解理论知识之后,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设计案例,以一个典型企业的进出易过程为实例,贯穿国际贸易实务的全部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了解整个背景的情况下强化每个环节的知识,突出内容的连贯性和可操作性,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布置案例作业供学生练习,学生本文由收集整理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现实中的贸易纠纷案件,做到学以致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能力都将得到提高。
3.模拟实训。随着我院医药营销学科仿真实验室的启用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操作系统》教学软件的应用,可设定仿真的国际贸易环境,由教师、学生分别扮演出口方、进口方、海关、银行、检验检疫、运输、保险、税务等各部门的角色,进行国际贸易中各环节的模拟实际操作。学生在仿真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亲自实践掌握进出口业务的过程和规则,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地适应外经贸企业实际操作岗位的需求。
4.项目实践。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初步与当地几家外贸公司合作建立松散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模拟实训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和企业精英共同提出多个项目,供学生选择,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带着这些专业项目到企业走访、调研,最后提交科研小论文。通过项目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国际贸易的业务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评价考核。鉴于以上四个阶段的学习与训练,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全程化考核方式。即对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等进行全面考核,记入成绩,并加大日常考核的比重。学生成绩由作业、分析报告、笔试、讨论和小论文等几部分组成。期末卷面考试以理论知识为主,只占总成绩的40%;课堂讨论或专题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5%;案例分析报告占总成绩的20%;模拟实训成绩占总成绩的20%;项目实践论文占总成绩的25%。
6.教学沟通与意见反馈。为保证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或学期结束后可采取以下两种形式进行教学沟通,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第一,每学期开学三周左右,以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希望和要求,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每学期结束后举办一次由学院督导团、学科全体教师、各班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就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反馈各方面的意见,建立教与学的沟通渠道,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二、递进式教学法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理论讲授阶段,教师要注意对讨论过程的控制,可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采用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桌讨论等多种讨论形式,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可采用聘请实际业务精英讲解的方式授课。
第二,在案例分析阶段,重点应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转贴于
上。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交给学生课前预习。上课时,教师不进行系统的课堂讲授,而是对所选案例提出问题和学生共同讨论,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原始资料陈述、分析、论证,并提出自己对案件的处理方案。
第三,在模拟实训阶段,要制定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及实训成绩评定办法,在实际教学中严格履行,使学生们认识到模拟实训阶段的重要性,以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
第四,在项目实践阶段,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只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的指导,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整个实践过程和实践论文。
第五,在评定考核阶段,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调整各部分考核结果占总成绩的比例。
第六,在教育沟通与意见反馈阶段,应及时解决反馈问题,调整教学方法的不足,使递进式教学法尽早得以完善。
【关键词】语文教师;要求
How is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Zhu Yongdong
【Abstract】The teaching-odd, I can reconsider earnestly, summarize own teaching realize that, and can write own teaching practice paper.Using after school reading books, enhances own literature accomplishment.
【Key words】Language teacher; Request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文字与思想的天地间遨游,精神得到陶冶,身心得到锻炼,眼界得到拓展,知识得到提升,这是为师者成功的体现。作为一名从教语文的工作者,我们又感到肩上的任务是艰巨的,怎样才能肩负起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的重任,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提高国民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尊重学生的需要,相信他们的能力,不轻易抹煞学生的思维火花、不轻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不想让学生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丢弃语文传递的人文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充分把他们当自由的个人,自主的个人,自觉的个人,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
2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文字与思想的天地间遨游,精神得到陶冶,身心得到锻炼,眼界得到拓展,知识也得到提升,这是为师者成功的体现。作为一名教语文课的老师,我深深体会到:语文课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这一门学科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的,它体现的并不是你明白了多少语文知识,而是一种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种能力的提高,单单靠语文课堂教学又是不够的。在这种教学理念的促使下,我不断地探索、尝试新的教法: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上下功夫,揣摩、借鉴、运用。文化素养也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提高。
3 严格要求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在我还年幼是,就听过有一首歌这么唱道: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为什么能让难题成为乐趣呢?因为在学生看来,老师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因此,老师往往是学生崇拜的对象,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他们,而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怎样去体现呢?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观察,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坦诚地和他交流,学生是能够接受的。在学生身上蕴藏着极大的智慧、潜能和创造精神,对一个好教师而言,应把学生引导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作为职业奋斗的目标。
4 努力学习,努力教学,提高自己
论文摘要:本文概括了德国、美国和中国技术哲学的历史发展,揭示了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自觉意识,并进而提出,现阶段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任务有两项:其一,面向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其二,面向社会,进行技术启蒙。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技术哲学”研究起源于德国。1877年,德国哲学家卡普(E.Kapp)发表《技术哲学纲要》一书,这是德国系统地进行技术哲学研究的开端。在这之后,基默扼(E.Zschimmer!和德韶尔(F.Dessauer)分别在1913年和1927出版了各自的《技术哲学》专着。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哲学家胡塞尔(E.Husser1)、舍勒(M.Scheler)和海德格尔(M.Heidegger)从现象学和存在论角度对技术作了大量研究。近30年,德国的技术哲学研究又经历了持续的、系统的增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德国工程师协会人文与技术委员会的研究。该委员会成立于1956年,会员中有德国当代最杰出的技术哲学家胡宁(A.Huning)、伦克(H.Lenk)、莫瑟(S.Moser)、拉普(F.Rapp)、罗波尔(G.Ropoh1)、萨克塞(H.Sachsse)、塔克尔(K.Tuche1)、兹默理(w.C.Zimmerli)。迄今,该委员会的技术哲学家们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伦克的《技术时代的哲学》(1971)、《论技术的社会哲学》(1982);罗波尔_的《系统技术:基础和应用》(1975)、《有缺点的技术》(1985)、《技术启蒙》(1991);拉普的《分析的技术哲学》(1978)、《现代世界的动力学》(1994);胡宁的《工程师的创造力》(1974);萨克塞的《技术人类学》(1978)等等。
从整体上看,经过百余年发展的德国技术哲学,虽在学术界逐渐获得了承认,但仍属于哲学的边缘领域。德国技术哲学研究呈现以下特点:…其一,该领域的智力结构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和标准化的。大致有经验主义、存在主义、实用主义、人类学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其二,与技术社会学、技术经济学和技术政治学等相关的研究联系密切,彼此的界限不甚分明。其三,技术的伦理、生态和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有突出的现实主义转向。技术哲学研究由过去的玄思转向现在的实践导向。
就世界范围看,德国技术哲学首先在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和日本有所呼应。20世纪60—70年代始在美国兴起。1975—1977年,美国哲学与技术学会(sf,r)成立。1978年开始出版技术哲学年鉴,1981年开始了每两年举办一次的SPT国际研讨会,1995年创办学会期刊(Techne)。近30年,美国技术哲学研究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知名的技术哲学家及其优秀的学术专着。如:米切姆(c.Mitcham)的《技术的思考:工程和哲学之间的道路》(1994);伊德(D.Ihde)的《技术与生活世界》(1990);费雷(F.Ferre)的《存在与价值:面向建设性后现代形而上学》(1996)和《认识与价值:面向建设性后现代认识论》(1998);勃格曼(A.Borgmann)的《技术与当代生活特征》(1984)、《坚持实在》(1999);温纳(L.Winner)的《自治的技术》(1977);费恩伯格(A.Feen—berg)的《追问技术》(1999)和《改造技术》(2002);杜尔宾(P.Durbin)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中的社会责任》(1992)等。
从整体上看,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特点是:其一,美国技术哲学研究有了迅速的乃至可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近30年中,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发展,与相关的科学哲学和技术社会学研究的发展相比,毫不逊色。l2J这一点主要表现为高水平文献的增长,而研究队伍并没有扩大。SPT的规模始终保持在成立之初的水平,成员不足300人。其二,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范式是多元的。在SPT内部有杜威主义者、埃吕尔主义者、者和海德格尔主义者。其三,美国技术哲学研究中技术批判研究占有突出的比重。在哲学领域中,技术哲学仍处于边缘。由于许多SPT成员对技术持批判态度,SPT前会长皮特(J.Pit)认为美国技术哲学研究负荷着意识形态框架,其核心是敌视技术。由于不能全面、公正的对待技术的所有方面,皮特认为,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特别是SPT的研究,存在着“智力诚信危机”的问题。
我国技术哲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学科建制上已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委员会,已有几个以技术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从研究成果上看,1999年陈昌曙先生出版《技术哲学引论》,这是我国第一部标有“技术哲学”书名的学术着作。从总的看,我国技术哲学研究还少有人系统地进行,在哲学大家族中也处于边缘地位。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反思”
综上所述,技术哲学研究虽然经历了30年左右的系统努力,但仍处于无统一范式、无哲学地位的困境中。与此同时,人类社会更急剧地步入技术社会,而技术,特别是当代高技术,更尖锐地激起一系列亟待研究的哲学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认识和进行技术哲学研究,便成为当代技术哲学家们思考的主题,从而产生了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反思”。
关于技术哲学的性质。技术哲学是否是一个新的独立的哲学分支,研究者们曾进行过争论。拉普认为,技术哲学既不是工程科学的元理论;也不是社会学或历史学等独立学科的一部分;更不能归结为某一个哲学分支。它与认识论、社会哲学、哲学人类学、历史哲学和形而上学有密切的联系,但并不从属于它们。鉴于技术的认识论、伦理学、文化、社会和形而上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拉普认为有必要发展一个新的哲学分支——技术哲学统一地加以研究。拉普的这个观点基本上得到了学界的认同:技术哲学是一个新的独立的哲学分支。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分支,米切姆指出,技术哲学就是关于人工制品的制作和使用的哲学反思。
陈昌曙认为,技术哲学大致上可视为自然改造论,主要是对改变自然的穷根究底的反思。
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内容。通常认为,技术哲学要研究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社会批判论等等问题。而其中哪一类问题是当今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哲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在我国,张华夏和张志林等先生认为,技术的认识论和逻辑结构问题是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他们呼吁“技术哲学要转向技术知识论和技术逻辑的研究”。陈昌曙和远德玉先生则认为,技术与科学相比,具有更直接、更鲜明、更强烈的价值性,鉴于此,应当把技术的价值论作为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美国,许多学者主张技术哲学主要是对技术进行伦理的、政治的分析;而皮特坚持认为,“技术哲学的首要问题是认识论”。他说只有从认识论问题着手研究,技术哲学才可能容身于主流哲学讨论之中。应该强调,在讨论技术认识论和技术价值论研究孰重孰轻时,不要忽视了两者的密切关系,特别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两者都是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哲学所不可或缺的。或许,洞察在特定情景下技术哲学应研究的特定问题更有实际意义。拉普认为,今日技术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研究技术变革的动力学,关键是要明确在“技术决定论”中人们可能的作为。
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方法。由于没有特定的强大的历史传统,技术哲学研究缺少公认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手段。从实际来看,米切姆辨别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或传统,一种是由工程师和技术专家自己创立的工程技术哲学,这种哲学着重研究技术的内在结构;另一种是人文学者创立的人文技术哲学,这种哲学着重研究和阐释技术的意义,对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后果进行反思。工程技术哲学倾向于分析的和赞成技术的,而人文技术哲学则更倾向于解释的和批判技术的。从理论上说,技术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仅局限于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或仅局限于从思辨的、“纯形而上学的”角度研究技术都是不够的,而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性研究。如伦克和罗波尔所说:“跨越陈旧的系科和学术边界,尤其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界,进行富有成效的和现实主义的合作,在今天技术哲学研究中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在技术哲学研究中,处理好理论思辨和经验研究的关系极为重要,“唯理论”或“经验论”的方法都不可取。针对“唯理论”,拉普指出:“不能无视具体的经验证据,只根据对技术的逻辑的、不变的本质的思考,演绎出技术的现实特点。为了防止任意的和不可信的思辨,哲学分析和思考必须以有条件的事实为依据。从这一点出发,才能进行概括。”而针对“经验论”,拉普则指出:“技术哲学解释必须利用并努力整合于哲学传统之中。形象地说,哲学传统是任何哲学解释得以生长的土壤,不利用这个基础,为技术哲学研究重新发明‘轮子’是愚蠢的。”应该说,拉普的这个意见是非常中肯的。
关于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费雷基于几十年的教学、研究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四个信条:其一,技术哲学应联合西方主流的哲学传统思考技术;其二,应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哲学、科学哲学、社会哲学等学科的范畴,能够阐明技术现象;其三,技术哲学在理解何为合法的哲学方法时应该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其四,一种全面的、批判的、多元的技术哲学研究方法对认识技术和制定有关的社会政策是有益的。
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从技术的文化环境看,随着冷战的结束,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说过去人们蜷缩在防空洞中,那么现在人们畅游在网络中。伊德认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应对这种文化环境的变化,反思当代技术世界的新问题,而不能仅是继续研究与埃吕尔、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相同的主题。从技术自身看,随着全球电子媒介基础设施及其文化的发展,米切姆认为,现代技术(与背景分离化)正在被一种新的“元技术”(meta—technology)取代。元技术正以虚拟的形式重新使分离的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在这样的情况下,米切姆指出,“过去二十年,技术哲学努力思考我们做的技术,下一个二十年必须努力思考我们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元技术。”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角度,杜尔宾则呼唤行动主义。杜尔宾说,虽然需要理论的进步,但更需要的是在解决技术社会的现实问题上取得进步;虽然理解技术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围绕它们的有关的社会问题做些什么。为此,他呼吁学院的技术哲学家们走进行动主义的领域,加入到解决实际问题韵行列中来。从根本精神看,无论技术哲学研究将怎样发展,陈昌曙先生提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础研究和应用。他讲,技术哲学研究“没有特色(学科特色)就没有地位,没有基础(基础研究)就没有水平,没有应用(现实价值)就没有前途。”
三、技术哲学研究之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技术启蒙
基于上述的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意识”的考察,本文以为,技术哲学研究在走向繁荣之途中至少有两项的关键任务:其一,面向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其二,面向社会,进行技术启蒙。
进行技术创新研究的理由至少有以下三点:其一,从历史实践来看,技术创新始终是人类社会的轴心,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社会轴心,才能向社会“敞开”,与社会现实相切近。在古代,这个社会轴心是隐含着的,这可以从史前各种传说中窥其踪迹,如《易·系辞》讲中国先王伏羲作八卦、网罟,神农作耜耒,黄帝尧舜作舟楫、杵臼、弧矢等;在现代,这个社会轴心是显在的。种种事实显示,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社会的活力之源,是经济发展、生产率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驱动力。可以说,技术创新正作为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第一战斗力,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头等关切的主题。所以,研究技术创新,密切技术哲学研究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从而促进技术哲学的发展和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
其二,从理论逻辑来看,技术创新是技术成为技术的过程,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技术形成的过程,才能向技术“敞开”,与技术现实相切近。通常认为,技术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活动,而技术创新又是一种最基本的技术实践活动,因而,技术哲学研究若要反思技术就必然要首先研究技术创新。技术从构思到社会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技术一社会过程,其中,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和自然地理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技术。这个技术产生的过程,这个技术成其所是的过程,被称之为技术创新。所以,技术哲学也只有研究技术创新,才可能切实知晓技术是什么,它何以可能、何以产生、如何产生、产生什么。
其三,从技术哲学自身发展看,技术哲学研究之所以分裂为工程的和人文的两个对立的流派,主要是因为各自偏执于一端:工程的技术哲学,如德绍尔等以技术发明为研究对象,只关心纯粹技术是如何可能的,而忽视了技术与整个社会的复杂关系;人文的技术哲学,如埃吕尔等以技术的社会影响为研究对象,只关心从人文社会的角度评价技术,往往对技术持敌对态度,而忽视了对技术自身的全面认识。由前所述,技术创新是技术成其所是的技术一社会过程,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创新,既能向技术“敞开”,又能向社会“敞开”,因此,研究技术创新可以在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为建立一种健全的、连贯的、一致的技术哲学奠定基础。
技术创新哲学研究至少要包括技术创新实践论、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内容。技术创新实践论,是研究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类型、结构和形态。技术创新本体论,是研究技术创新实践的“本原”或“本体”,是寻求技术创新成其所是的“最高原因”。技术创新认识论,是研究技术创新认识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技术创新价值论,是研究技术创新的价值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等问题。显然,这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是相互依赖、融会贯通的,比较而言,技术创新实践论是其它研究的基础,由它们共同组成的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实质上可以被视为广义的技术创新实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