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考核自我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长期坚持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可以获得如下几个方面的益处:
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制约着教学效果。任何教师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教学业务素质就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不断提高的。其中,善做授后教学自我总结的有心人.是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加速自己成熟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进行自我反省,注意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这样,日积月累,可以增强自己的教材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促进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二.有利于教学的“长善救失”,提高教学质量。一个成功的政治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更在于他的敬业精神,善于“长善救失”,遵循教学的科学性。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师既会有融教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佳作,也难免出现有失水准的拙课。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检查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正确对待教学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欠缺甚至严重不足方面,及时查找原因,寻求补救对策,“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教师的“长善救失”的教风和敬业精神,还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第三.有利于复习借鉴,起到事半功倍之实效。政治学科的课程设置及考核的特点,决定了高三年级复习时间紧、知识容量大,能力考核要求高,时政性和思想性强;既要精讲精练,又不能猜题押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借鉴平时笔录的授后教学自我总结,从中可以判断出哪些方面的知识、能力、觉悟平时授课中落实很好,学生掌握得扎实;哪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欠缺,学生掌握得也不够理想。通过对照分析,复习辅导时做到了心中有数、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同时还可以有较多的课时抓重点、搞热点,有较多的精力从事“培优、提中、补差”,以达到提高成绩之目的。所以.借鉴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既可以节省复习时间,又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之实效。
一个虚心好学的青年教师,应当把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视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经常性地开展此项工作,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总结,扬长避短,自我鞭达,尽力追求教学的完善。我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做好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应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l)必须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毕竟属于主观的东西,要使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有实用价值,必须如实地反映教学的客观性。这里所说的教学的客观性,是指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必须忠实地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成功方而和不足方面,切忌随心所欲,随意夸大成功经验,或只记成功之处,不足方面竭力遮盖;要克服露短揭丑心理。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符合教学实际,从而使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具有实效和生命力。
(2)必须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般地说,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内容应以公开课的评价要求为对照标准,落实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要求。从知识角度看,应检查新授课的科学性,检查对教材重点、难点的落实情况,总结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的程度的信息(情绪反映),核对数据、材料等;从政治课德育功能看,应检查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当堂课后的分析、运用情况。此外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应检查的。标准和要求的高低一般与教师成长过程相联系,新教师可以低一点,以后逐步提高。切忌标准和要求的过高或过低。总结的形式一般是在每一节课后进行,以书面文字进行笔录,并依据新授课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侧重,或注重知识体系、或注重能力方面、或注重觉悟方面,或三者综合。切忌流水帐式,缺乏理性分析,或每次记录都是老面孔,单调无味,否则会失去授后教学自我总结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广泛地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任课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在具体的组织实施中应参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一)课前准备
课前的准备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一般在进行案例教学的前几周,教师应该准备好讨论的案例材料,选取的范围最好是近三年发生的、有典型意义的国内外案例。然后在正式讨论前的一到两周发给学生,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通过网络去查询相应的资料,搜集必要的信息,独立思考,初步形成自己对案例中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如果学生的准备工作没做好,教师上课的时候就会孤掌难鸣,不能与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会影响到整个案例教学的效果。
(二)分组讨论
将学生划分成小组,划分的工作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做,但要注意小组成员的均衡搭配,成员的多样性。小组成员在进行讨论时,要鼓励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同观点之间的思想碰撞可以增进学生对案例所涉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本组的观点,并选出代表在课堂发言时阐述本组成员对案例分析和处理的意见。
(三)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各小组的代表依次发言,阐述本组的观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对发言者的闪光点要适时点评并给予语言上的鼓励,注意控制发言者的时间和情绪,维持整个教室的教学秩序。发言完毕,发言者要接受其他组成员的提问并作出回答。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和点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喧宾夺主。
(四)教师总结发言
在课堂讨论完毕后,教师应对整个讨论过程做出总结。案例的分析没有标准统一的答案,因此,要充分肯定学生为此次案例教学所做的前期工作以及课堂上的精彩发言,同时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案例中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提醒学生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犯同样的错误,做到举一反三。
(五)学生撰写案例报告
课堂讨论和总结结束后,教师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对课堂讨论进行独立思考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案例分析和处理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知识储备,从案例分析中汲取知识,总结经验教训。
(六)教师自我总结
每次案例教学后,教师也要针对此次教学内容进行自我总结,做的较好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发扬,不好的地方要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改正。同时要在课下注意财务管理发展的动向,储备自己的案例库,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
二、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设立并不断更新财务管理案例库
实施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案例,并要与时俱进,进行不断的更新。因此,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应建立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库,从而节省授课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案例库中案例的选择应切合具体教学目标的要求,既能融汇相关知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的获取渠道可以是教师自行设计,也可以是实践中的经典案例,还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如上市公司的年报、吉利收购沃尔沃、国美电器的控制权之争等)。但是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要遵循实用性、针对性、启发性的原则,以满足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大批量的信息输出,依靠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此,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势在必行。通过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可以使文字、声音、图片、动画效果与案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改革传统的成绩考核模式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措施
一、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地理的教学要求
新课标提倡将素质教育贯穿到到当前的地理教学中,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摒弃传统的纯文字性叙述,将大量的表格、地图等引入到地理课本中,让学生通过读图、看图理解涉及的地理学知识,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地理课程观念,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学生自我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淡化地理学系统性和完整性概念,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认知体系。
二、新课标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措施
1.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地理教学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有关地图,让学生通过众多的地图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在讲授洋流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在多媒体地图上模拟洋流的流向。在不同季风的汇合处,通过动态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季风交汇地区的地理环境、降雨量,从而提高学生地理思考的能力。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书本上的内容具象化,因此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法远比单纯讲解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2.提高地理知识理解运用在试卷中所占分数的比例
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地理学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自我总结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地理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法,只有将开放性地图理解运用题目占试卷所占分数的比例提上去,才能真正提高广大师生对于地理教学的重视。例如,日本在地理考试中单独设置了地图考试,要求学生从自然环境、人口数量、地区分布、资源与产业、生活文化等方面对于地图进行阐述;美国地理试题的设置方面则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要求学生就某一个地图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并且就自己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进行重点论述。因此对于中国的地理学考核中,应该包含更多方面的内容,例如,撰写地理问题探究报告、探究总结的能力考核、绘制乡土地图能力的考核等,这样才能体现出“学习终生有用的地理”。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落实,传统的地理教学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多新的地理教育理念、教学手段不断地运用到地理教学中。
适用于评估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各个临床学科中视障学生的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及毕业考核,也适用于目标参照性考试,如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以评估视障学生在毕业前是否达到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要求。
二、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组织与实施
1.成立考核评价小组
由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临床技能培训骨干教师组成考核小组,负责组建考核题库、制定评分标准、标准化病人培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实施及总结。
2.建立考核试题库
考试内容在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基础性的同时,也要重点突出。因此,试题库的建立既要结合特殊教育实际,还要参照视障学生毕业后从事推拿行业所要取得的职业资格(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库中包含伤科、内科、妇科、儿科四门中医学科的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
3.标准化病人培训
标准化病人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既可以解决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还能够克服传统考评方式缺乏公平的缺点,使视障考生在面对标准化病人中进行考核,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公平性,还能够为视障学生模拟一个医患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前期对视障学生进行相关学科医学知识授课后,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前对视障学生统一进行如何作为一名“标准化病人”,即标准化病人的职责与要求及在考试中表演技巧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全体视障学生进行标准化病人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下一阶段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考生本人即要模拟盲人医疗按摩师作为考生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又有机会作为标准化病人,这是与其他医学院校的选取低年级学生或在社会上招募有医学爱好的的人士作为标准化病人的重要区别。其优点体现为:视障学生在作为标准化病人之前势必要对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中的症状、体征等相关知识有准确的认识及掌握,通过作为合格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练习,有利于视障学生对所学疾病有更好的掌握,有利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有了充当标准化病人的经历也有利于视障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医疗服务。
4.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站设置
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共分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手法操作四站。第一站(标准化病人站):问诊,重点测试视障学生病史采集能力,包括病史采集技巧、方法、要点、内容四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10分。第二站(标准化病人站):体格检查,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体格检查的合理运用能力,包括检查的内容、顺序、方法三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第三站(非标准化病人站):病例分析,以笔试及问答的形式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中医辨证施治能力及临床思维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包括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型、治则、治法等。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第四站(标准化病人站):手法操作。重点测试视障学生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实施能力。包括合理治疗方案的提出;常用腧穴的位置和取法、按摩基本手法、成套治疗手法。考试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考官根据视障考生在各站完成情况按照得分要点进行打分。
5.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实施结束后的总结
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每次实施完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后,参与考评的教师组织学生马上进行总结。通过考生及标准化病人的自我总结及教师针对视障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的优、缺点的归纳总结及点评有利于视障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以达到提高临床技能的目的。
三、结语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模式;考核;评价
1当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多元教学模式考核和评价现状
1.1考核评价方法比较单一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现行的评价标准,往往采用一次终结性考试评价。考核方式模式化、形式化。这种考试评价又是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分数为标准,以卷面成绩为依据。这种单一形式难以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使容易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另外不利于学生平时知识量的积累。导致学生对课堂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过程的要求不严格,实践教学考核流于形式。
1.2考核评价给分较为随意
由于电子商务专业的特殊性,多数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较少,甚至没有,只能让学生自己找单位实践实习。这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方式没有教师进行指导,有的实习单位不让学生上手,只有看,旁观而已,甚至有的单位根本不让学生接触电子商务岗位,实习后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实习单位给学生的成绩都为优秀;更有甚者,有的学生没有参加过一天实践教学,找熟人随便在某个单位出具一个实习表现的成绩,以至于校内指导教师没办法相信校外实习企业的实习鉴定。学生最后的实习成绩校内指导教师也只能凭感觉给分。
1.3考核评价时间相对滞后
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涉及部门及人员较多,因此大多以事后即实践教学结束后回收的实践报告为考核依据。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考核的滞后,无法形成实践教学的及时反馈和互动,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不能够及时得到矫正性信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不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预期效果。
2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的应用
2.1改革考核评价内容,加大对技能的考核
由于学生实践时间和经验相对较少,传统的考核内容大多只是选取部分项目进行考核,难以实现电子商务课程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的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对学生掌握实践性知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电商平台的应用也不广泛。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应当突出对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考试内容的多元化,可以起到导向教学的作用,促进在一般课堂教学中贯彻实践性教学的思想,重视技能教学,改善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全面内容的考核,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另外,实践教学成绩考核内容应与相关考试挂钩,在毕业之前,可以让学生去电商平台进行实践操作,学会应用相关软件,建立网页,制图等等,与专业和工作相关的学习实践,让学生在迈出校门的时候能够真正掌握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并能够很好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2.2拓宽考核评价内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在评价内容选择上,向多样化和综合化方向探索,采用无标准答案的问题,着重评价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学能力、与人沟通合作能力、解决不足和完成任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信息的截取能力,以及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等,突出跨学科、跨领域,强调考核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教学中除了要关注学生实践成果外,更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信息,如社会调查、上网搜索、去图书馆查找相关素材、走访调研等,锻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设计多元化考核方式,突出电子商务的专业性
设计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根据实践项目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设计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方法,根据实践项目的不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将结果评价、课堂记录、学生座谈、统一考核、卷面考试、调研报告、课后作业、项目设计、综合成果展示、口头提问、知识竞赛、情景模拟实操等方法进行组合,综合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培养能力。评定成绩的时间应灵活多变,不以学期、班级为限制,以实际课程中所含职业技能内容而定;变原有的阶段式考核为过程考核,做到实践教学考核全程化。为了激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考试,参加各种电子商务大赛,增长见识的同时,获奖的同学采用一定的鼓励政策,相关课程成绩可直接评定为合格。
2.4转变教师单一评价,延伸评价主体
评价学生成绩的主体应包括授课教师、实践指导老师、学生在实训小组的同学,这样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职业技能。在这众多的考核主体中还是以每个实训环节的专任教师为主,其他评价主体为辅,全面考查学生的称职情况,以评定学生职业技能的高低。此外,还应该参考学生的自我评价,要求每个情境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必须完成类似述职报告的作业,对完成的这段实训工作进行总结,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自我总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关键字】课程改革;中职幼师舞蹈课改;舞蹈素质教育;舞蹈创编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时代对我们中职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的不确定性需要智能型的高素质应用人才,需要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和具有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人才。中职的课程直接影响到中职的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又是课程最重要的出发点,因此中职课程的定位,会直接影响到当前课程改革的成效。
对于幼师和学前教育来说舞蹈课是必不可少的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现有的中职舞蹈课程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一、教学专业特色不突出,没有把握幼师专业特征
中职幼师专业的舞蹈课程,不能把艺术高考或成人形体舞蹈课程训练模式照搬过来,如果照搬造成幼师的学生在学校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达不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幼师专业的特征“按需施教”,开设适合幼师专业特征的舞蹈课程。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陈旧、单一
长期以来我们中职舞蹈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地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仍然显得十分陈旧、单一,具体表现为: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轻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轻视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培养。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三、缺乏对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在舞蹈专业技能技巧准确掌握的方面,忽略了学生自身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创编出的舞蹈作品只能满足基本视觉的需求缺乏艺术教育思想方面的精髓。
四、课程考评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整体的综合性考评
一直以来我们只凭学生跳教师课上教授的舞蹈作品或组合就算完成了对学生学业的考核,考评重点放到了掌握专业知识的准确程度,没有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标给我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并将这种新型教学理念应用于教法改革实践过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和同仁们共勉:
一、明确目标,培养能力解决要素问题
中职幼师的舞蹈课程不能只单一地教授适合高中成人阶段的舞蹈知识,要把幼儿舞蹈的教学也加入到舞蹈课程当中,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舞蹈知识体系。在强化教授专业的技能技巧同时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和舞蹈创编能力。所谓的能力诸要素应在职教舞蹈课程内容中都得到反映。
二、以学生为主导 ,改变单一教学方式
幼儿舞蹈教学要“教”与“编”相结合。如让学生在课上表演自编的舞蹈动作或舞蹈组合使其亲身参与,学生在亲身体验或模仿中怀着探究的兴趣去主动学习;或者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用幼儿教学的方法给学生授课,让学生更能切身地体会到如何为幼儿授课;或者用各种启发的方法教授学生,如语言启发式、联想启发式、观摩启发式等,让学生充分感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为学生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三、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核心
在以学生为主导的亲身参与和体验中,如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对创造活动的评价要重视活动过程不能只重结果而轻过程。实际上,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就是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同时,教师要在学生的创编过程中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小老师”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教学能力。
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提倡注重个性发展,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要以她们的个性特点为基础提供适合于她们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因材施教。如何培养学生自觉的职业意识呢?首先在教学中要把幼儿舞蹈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意识地了解幼儿舞蹈的基础知识与方法,了解幼儿舞蹈的特点;同时让学生懂得教幼儿跳舞可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来制定舞蹈动作的难易度,循序渐进地教授,科学的运用舞蹈专业术语。培养学生耐心地讲解示范舞蹈动作和组织幼儿舞蹈活动的能力。
五、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电视电影作品,尤其是加大中外舞蹈经典作品欣赏课程的投入力度,使学生们逐步接受和感悟舞蹈美的特有韵味。这种赏析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入发现美、了解美、诠释美的审美意识的升华过程,这对培养学生的“悟美”能力和舞蹈美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表达美、展示没的意识,启发学生的舞蹈创编意识,提高学生舞蹈的创编艺术水平。
六、完善考评机制
教学考评是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认定和评价。考评不应该是单一的,不能只着重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教学的考评应该以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机制。
如舞蹈考核评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性考核:
(一)考核学生课上所学的舞蹈组合或作品。
课上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是基础性考核,考核内容以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的技能技巧为主,使学生在专业方面有扎实的根基。
(二)考核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
学生教学能力的考核要强调学生自我总结和归纳科学的教学步骤,以及创造出更多的教授幼儿的教学方法。
(三)考核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
学生编创能力的考核要从独舞创编和群舞创编两个方面进行考核。首先,独舞和群舞的创编都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舞蹈编导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其次,由于两者表演的形式不同考核的能力重点也有所不同。独舞着重考核学生个人的专业技能和表演能力,群舞则着重考核学生组织和协作能力,总之,最终达成综合性考评的目的。
首先是教法研究。教法,顾名思义是教的方法。如何教才更有效?从传统教学意义上讨论,要从如何备课、如何授课、如何指导练习、如何辅导学生、如何评价学生说起。
看一个教师备课情况如何,判断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学情。要备学生的知识基础,要备学生的发展潜力,要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目标明确,目的正确。看一个教师授课情况如何,判断的标准是学生通过教学能否获得最大的发展。智力因素中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是否得到提高,非智力因素中的兴趣、爱好、毅力、个性是否得到培养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看一个教师指导练习情况如何,判断的标准是学生能否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扩展知识。学生应该通过练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扩展知识。看一个教师辅导学生情况如何,判断的标准是解疑效果如何,释疑效果如何。通过教师的辅导,要解决和释除学生学业中的疑惑,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看一个教师评价学生情况如何,判断的标准是评价是否科学全面系统,要看评价之后救助矫正是否到位。科学全面系统的评价是基础,考核评价之后的救助矫正是真正目的所在。
其次是学法研究。学法,指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不仅涉及教师的教,还涉及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要研究学法。从课堂角度讲,学生学包括如何听课,如何笔记,如何提问,如何思考,如何记忆,如何作业等等。
一般来讲,学生听课应该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效果要好。这要求学生事先应该做好预习,要先弄清所学章节哪一部分是重点,哪一部分是难点。课堂笔记是反映学生是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课堂笔记要条分缕析,梳理有序,该简则简,该繁则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分析加工,在此基础上做出梳理和整理。课堂提问尤为重要。会学习的学生会提问。标志是提问的水平高、质量高。要做到一般性问题不提,肤浅性问题不提,靠工具书能检索到的问题不提。课堂思考是学会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要充分运用分析、综合、概括、归纳、演绎等方式方法,提高思维能力。记忆是学习的基础,记忆好坏的标志是单位时间记忆容量的多少和保持记忆时间的长短。学生记忆能力各不相同,记忆能力有先天遗传因素影响,也有后天锻炼养成影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记忆,学生应该自我总结改进。作业是巩固知识、扩展知识、深化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对学生作业应该高标准、严要求,既要有量性要求,又要有质性要求。
再次是管法研究。管法,指课堂管理的方法。我们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课堂教学需要不需要管?我们说,课堂需要管。第二个问题,课堂需要管什么?我们认为,课堂第一需要管秩序,第二需要管气氛,第三需要管节奏,第四需要管效果。
要管秩序。管秩序,不是一味严厉、一味约束,应该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稳定秩序。要管气氛。教师需要用高超的管理艺术来调节课堂气氛;要管课堂节奏。讲课的速度或进度要依据教学内容难度和学生接受情况而定。要管效果。教学效果是教学投入和产出的比。不计成本的教学不是我们期待的教学。
摘要:以斯蒂芬·罗宾斯综合激励模型为理论基础,从个人目标、个人努力、个人绩效和组织奖励四个维度着手,对辽宁部分高职教师采取抽样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统计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提升教师的工作学习能力;建立教师个人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客观公正的组织奖励机制。
关键词 :综合激励模型;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
作者简介:张国静,女,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规划与科研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61-03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因此,有针对性地解决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迫在眉睫。
一、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因素调研分析
以斯蒂芬·罗宾斯综合激励模型相关理论为基础,笔者对辽宁省内的三所高职院校的300位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曾经感到过职业倦怠的教师243人,占总数的81%;其中有57人没有产生过职业倦怠,占总数的19%。笔者又针对243位产生过职业倦怠的教师基本情况做了进一步分析和调查统计,以期找到影响职业倦怠的关键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缓解乃至消除职业倦怠现象。
(一)个人努力得不到有效激励
据调查结果显示,个人努力和职业倦怠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培训学习机会少两个问题上,选择符合和基本符合的教师占比达90%以上。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各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气质好、举止好、学问好;工作没有时间的限制,一旦学生有事,随叫随到。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教师面对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只能努力的学习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不断的为自己充电,在竞争中求生存。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是教师的普遍工作状态。大部分教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成绩得到社会、学校乃至家长的肯定,但付出往往与待遇不成正比例关系,时常受到冷落与埋怨,这导致教师的信心递减,教书育人的激情逐渐消退。
(二)个人绩效缺乏公平公正的认定
数据分析显示个人绩效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最密切的是教师觉得缺乏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90%的职业倦怠教师都认同了该选项。
以往的考核标准强调工作的量化,把一切工作看成是可以用数字计算出来的价值,并没有考虑到教师这一岗位的特殊性,教师作为育人的职业,他们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更要培养学生的德育,俗话说“学会做事之前要先学会做人”,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影响学生一生的精神财富[1],而这一点,在学校现有的评价体系当中根本无法体现,正是由于学校缺乏一套新的绩效考核标准,使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加剧,不利于教师个人生涯的发展。
(三)组织奖励难以满足个人需要
教学奖励不够公平公正选项选择符合和基本符合的教师占到了100%,因此,组织奖励的公平公正与职业倦怠存在着正相关。大部分教师表示愿意提升自己,希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自身的教育方法,希望有机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制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课本。教师十分珍惜学校提供的学习与进修机会,但许多学校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缩短了教师培训与进修的机会,大大削弱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学校奖励的公开公正与公平措施不明显,使教师的心理产生疑虑,造成教师的生理、精神上的需求与组织的奖励措施等方面形成矛盾,教师对教学工作由期待变成倦怠,这也是导致学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个人目标设置模糊不清
个人目标与职业倦怠的关系集中反映在教师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迷茫没有方向以及缺少工作动力和激情等方面,如图1所示。
调查显示,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对学校的整个发展规划目标不是很清晰,不了解学校的发展道路,教师多数只是在执行领导下达的任务,至于任务是为了实现何种目标,实现学校规划的哪个阶段,大多数教师并不了解,正是这种不对称的状态,严重阻碍了个人目标的制定与实现。[2]此外,教师对个人目标制定的重要性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重复的教学工作,对自己的学术道路并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认为制定目标也不会达成,还不如不制定。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每天面对枯燥的工作,上班的心情低沉抑郁,工作应付了事。因此,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不能很好的恰接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激励对策
(一)提升教师的工作学习能力
1.提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是制定职业目标的基础,教师要先结合自身的条件与实际情况,对自己的一生职业做一个规划,也就是说职业规划的最后结果就是自己设定的最终奋斗目标。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教师认为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没有方向感、缺少工作动力与激情与产生职业倦怠有很大的关系,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对应对职业倦怠问题有重要的价值。
2.提供教师学习进修的机会。学校是教师进行二次提升的场所,调查显示,许多教师授课以来,经常会感到所教授的知识越来越匮乏,知识储备难以满足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专业性需要,十分渴望再次学习,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空缺与不足。面对这种情况,职业院校应在注重招生率、就业率的同时,要加大力度给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帮助教师自我提升,给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填补知识空白,完善教师自身知识体系,通过远程教学或企业走访等手段,提高教师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
(二)建立教师个人绩效考核机制
1.加大绩效管理力度。学校要从领导到老师充分普及绩效管理的知识,了解绩效管理的作用,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才能发动全校教师的集体力量。针对不同的岗位状况,通过领导走访,教师自我总结等方式,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绩效考核系统,要想制定一个好的绩效考核标准需要首先更新自身的绩效管理观念,这是成功的绩效考核要走的第一步。
2.完善绩效考核标准。学校要注重对每个教师岗位进行详尽的分析,确定其职责范围,为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此外,要明确考核的主体,对各类人员的考核不能仅仅依据领导的一两句话,要引入学校各类岗位人员,全方位的评价学校领导、教师的岗位胜任情况。对考核的指标也要注重多元化,实现赏罚分别的绩效考核制度,严谨裙带关系,保障学校风气的纯洁性,让教师的绩效考核公开、公正、透明。
3.制定明确的考核目标。在考核的过程中,要明确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等方方面面。制定结果反馈系统,将考核结果及时传达给教师,公开全校教师绩效考核成绩,对考核成绩高的教师作出鼓励和奖励,对考核成绩低的教师要帮助找到其自身的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才达到了绩效考核的目的。
(三)制定客观公正的组织奖励机制
1.促进奖励形式多样化。激励奖励作为心理学中的正强化,形式要多样化。学校要制定奖励细则,使教师获得奖励科学化。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教师的心理需求,根据不同教师的心里需求,对教师实施各种奖励方式。如果教师生活窘迫,这样教师就迫切需要得到经济上的奖励;如果教师生活条件不错,这样的教师则更注重的是心理上的需求,如自我满足感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多样化的奖励措施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依据他们的心理需求提供奖励手段,使奖励达到了最大化的激励作用,提高教师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更加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2.精神奖励要宣传到位。自我实现作为心理学中人类的最高需求,在满足了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学校在完善物质奖励措施的基础上,要提高精神奖励的权威性。目前,学校的精神激励在社会的权威性不高,不能达到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求,精神激励作为满足教师高级的心理需求,要做到积极宣传,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手段,使教师真正获得教学的正能量,实现教师的自我成就感与满足感,从而达到有效的激励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精神激励如果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其效果要远大于物质奖励的成效,学校不能忽视精神奖励的重要性,利用各种媒介提高精神奖励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激发教师的内在驱动力,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四)通过努力提高职业生涯目标引导
1.引导树立正确的个人目标。目标分为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教师要结合自身情况,从实际出发,将最终目标逐一分解,将大目标细化,甚至做到每一天的目标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一个教学效果,这样也就将目标变得可操作化,方便教师每天检查修改调整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任何工作也就做到了不盲目不慌乱,任何事做到有条不紊有章可循[3],一方面,很好的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不被烦躁的外界环境所干扰;另一方面,遇到困难可以冷静思考,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做到五日三省吾身。
2.积极关注教师主导需要。学校活动的策划开始于分析参与学校活动教师的需求。确定一个大家都愿意参与的活动主题,有助于提高活动的有效性,因为这能让参与者在最初阶段就体会到他所参与和投入的是一个可能使现状改善的活动,对自己的发展也是有益的。参与活动的每位教师都是有感情,有时甚至有些非理性的个人,对他们需求的分析没有特定的工具或指标,有相当的困难。但厘清、识别不同教师的不同需要,直接关乎到活动能否聚集一批教师的自觉参与,关乎活动开展之后能否持续,等等。在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上,笔者发现学校的任何一次活动,任何一个决定都必须关注每个教师的主导需要,由于个体不同,教师的主导需要也不同,提供给教师主导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事半功倍的提高教师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强晓华,王守恒.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消解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0(13):56-59.
[2]李柯,叶美芬.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及分析[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69-73.
关键词:道德行为教育学生管理养成教育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处于思想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有效的道德行为教育,让学生建立起爱祖国、爱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信念,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形成高尚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者应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充分发挥学生工作系统的重要作用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管理、教育好学生,学生工作系统是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教育的职能科室,包括学生工作党支部、学生科、班主任、团委、招生办等,要充分发挥这些部门的作用,在校党委领导下,以学生管理为基础,以班级为阵地,以道德行为教育为主要目标展开各项工作。我校有二十多个班主任,占教职工总数的四分之一,是一支强大的教育力量。要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选拔和培养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精力充沛的教师担任。班级建设是否有成效,整体素质是否能提高,与班主任的素质有直接关系。要当好班主任,他们应该是学生的导师、父母、朋友。作为导师,要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父母,要倾注全部爱心,承担全部的责任,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的有用人才。作为朋友,要和学生坦诚相见,交流思想,加深了解。良好的班风,需要班主任和各科任课老师的无私奉献及精心培养。如果每个班都能建立良好的班风,形成良好的校风就有基础,学生管理工作就较为顺利,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德育教育中去,形成管理与教育的良性循环。
二、以身立教是进行道德行为教育的重要保证
以身立教,即身教。是以教育者自己的模仿行为,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多数学生喜欢模仿,可塑性大,而教师又是学生的直接模仿对象。老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学作风、行为规范、风度仪表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育都有更深刻的教育作用,具有形象感人的特点,更有说服力。孔子:“其身正,虽令不从。”教育者一定要保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自己的行为去教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如果教育者本身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就没有说服力,学生对教师就失去信心,对教育都产生怀疑,难以起到教育实效,甚至起反作用。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批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就不难了。同时要抓好全体教职工的道德行为教育,良好的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具有强大的教育影响作风。使学校全体成员自觉接受他的影响,自觉地抵制和改变不良行为和作风。因此,要重视全体教职工的师德建设的典范作用。
三、引导学生组织进行道德行为教育是必要措施
学生工作系统要注意引导、培养、健全学生中的各种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力量和作用。建立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参与学生管理和道德行为教育。他们由品尝兼优的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组成,主要包括学生会干部、团干、班干、青年突击队和各种其他学生组织,在学生工作系统领导下开展各种工作。通过培养和锻炼,形成一支撒得开,收得笼,品行优、立场稳、能力强、效率高的学生干部队伍,成为学生中的典范。以他们的模范行为,以点带面。其工作任务是:监督和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考核记载各种出勤、维护学校的各种秩序,开展各种有益活动。量化考核内容包括两操、自习、上课、劳动、宣传、会议、就餐、寝室、治安及各种活动的纪律检查。学生干部定点到各部门,分散在各班级,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发现问题,现场解决,使违纪违规的现象得到及时制止。学生会考核各班级,各班考核每个学生,这种双重考核结果,定期向学校公布,按情况提出表扬和批评。学生干部在管理教育过程中,既是管理教育者,在行为约束中又是被管理者和被教育者,要求学生做到的,他们必须做到。我校实践证明,学生干部在管理与教育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进一步完善发展这种管理教育模式。
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是进行道德行为教育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