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预知未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Voice: Iceberg! Right ahead!
Elizabeth (Host): Titanic. Who could forget the movie’s 1)epic 2)recreation of the ship’s sinking in 1912? But, remarkably, the story of the Titanic was first told 14 years before the ship left port in this book, almost exactly foretelling the ship’s name, the iceberg, and the month of the disaster. How could that be possible? Do 3)premonitions really happen? The answer may lie where we all begin, with our mothers.
Lynn Dorman’s daughter Ally is a healthy, happy 20 year-old, but her bright future almost never was; something Lynn sensed while Ally was still in her 4)womb. And when did you start having a feeling something might be wrong with the baby?
Lynn: Probably end of my second 5)trimester.
Elizabeth: But when Ally was born, she looked to be this beautiful, healthy baby. At that point, did you feel at all relieved?
Lynn: I remember holding her and having that feeling that something was really wrong with her, just a feeling that something was not right.
Elizabeth: Did you say anything at that point to your doctor?
Lynn: Oh, yeah, I did.
Elizabeth: Lynn did more than just tell her doctor. Sensing the clock was ticking on her daughter’s life, she risked being ridiculed as a 6)hysteric, and rushed Ally to the emergency room—three times.
Lynn: They checked her out and they said, “She’s fine. Here are your discharge papers” and I refused to sign them.
Elizabeth: At that point they’re starting to think, “We have a mom with 7)post-partum depression”.
Lynn: Yes.
Elizabeth: Before the psychiatrist could arrive, 8)infectious disease specialist, Dr. Bashara Freige stepped in. Lynn told Dr. Freige she had more than just an 9)ambiguous concern, she 10)pinpointed a problem in Ally’s 11)abdomen. How did you know that?
Lynn: I just…it just came to me like that.
Elizabeth: Lynn had 12)nailed it. Ally had a rare, undetected infection outside her small 13)intestine. It was caught just in time. They told you that, in fact, if she hadn’t had that surgery, she could have died.
Lynn: Yes, she could have.
Elizabeth: It’s a 14)compelling story, but is it really possible that Lynn was experiencing something beyond everyday motherly instinct? Doctor Larry Dossey thinks so.
Larry: If you look at premonitions, in the literature the most common is that of a mother for something happening to her baby.
Elizabeth: Dossey, who wrote a book called The Power of Premonitions, says they often come to us in our dreams, but they’re by no means ordinary dreams.
Larry: One woman said, “The premonition dreams that turn out to be true are lit up from the inside”. So the vividness is one clue. Another clue is whether or not they’re 15)recurrent. Many of them that turn out to be true come back night after night as if they’re 16)clamouring for attention.
Elizabeth: He says that along with 17)forebodings about our children, premonitions of disasters are the most common.
电影原声:冰山!就在前面!
伊丽莎白(主持人):《泰坦尼克号》。谁能忘记那艘沉没于1912年而在电影里华丽再现的邮轮?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泰坦尼克号的故事首次在这本书[译者注:指《泰坦号的沉没》(The Wreck of the Titan)]中讲述,是在该邮轮离港进行处女航的十四年前,书中几乎准确无误地预言了邮轮的名字、冰山和灾难发生的月份。怎么可能会这样?预言真的会发生吗?答案可能存在于母体里,来自于我们的母亲。
林·多尔曼的女儿艾丽是个健康快乐的20岁女孩,然而她差点就与这个光明的未来无缘,因为艾丽还在母体里的时候,妈妈就感觉到哪里不妥。你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这个小宝宝有些不对劲?
林:大概孕期六个月末。
伊丽莎白:但是艾丽出生时,她看起来那么漂亮,那么健康。那时候,你有没有感到如释重负?
林:我记得抱着她,仍然感觉她真的哪里不对劲,只是一种不祥的感觉。
伊丽莎白:你那时有没有跟医生谈过?
林:有,我有。
伊丽莎白:林不仅告诉了医生,因为感觉到女儿的生命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她冒着被取笑为神经病的风险,三次抱着艾丽冲进急救室。
林:医生检查完就说:“宝宝很好,这是你的出院单。”而我拒绝在文件上签字。
伊丽莎白:那时他们开始认为你得了产后抑郁症。
林:是的。
伊丽莎白:在精神科医生到来之前,传染病专家巴萨拉·弗雷杰医生走了进来。林告诉弗雷杰医生,她的担心并非毫无头绪,她明确地指出艾丽的腹部有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
林:我只是……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
伊丽莎白:林终于说服了医生。艾丽的小肠外部受到罕见的不易被检查出来的感染。还好及时抓到病源,事实上,医生告诉你,如果她不做手术就会没命。
林:没错,她会没命。
伊丽莎白:那是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然而林真的可能具有超越普通母亲本能的预感吗?拉利·多西博士认为有可能。
拉利:说到预感,文学作品里最常见的就是母亲对发生在自己宝宝身上的事情的预感。
伊丽莎白:多西写了一本名叫《预感的力量》的书,讲述预感通常会出现在我们的梦里,但那绝对不是普通的梦。
拉利:有个女人说过:“能够变成现实的梦都是迸发自做梦者的内心最深处”,所以首先梦境要逼真,然后就是是否反复出现,很多最终变成现实的梦境都会夜复一夜地到来,仿佛要引起做梦者的注意。
伊丽莎白:他说除了对孩子有不祥之感,对灾难的预言是最普遍的。
March 11, 2011, an epic 18)trifecta of disasters hits Japan; an earthquake, a tsunami, and a nuclear meltdown, and an 18 year-old American boy claims he predicted it all. You say you have accurately predicted several things.
Ryan: Correct.
Elizabeth: Ryan Michaels claims to catalogue premonitions of disaster on his website. His entry from before the Tsunami specifically mentions explosions, earthquakes and flooding. And when did you get this premonition?
Ryan: About nine months before it happened, I believe.
Elizabeth: But author and 19)sceptic, Matt Hudson, doesn’t buy it. So what’s happening to people when they feel like they’re having a premonition?
Hudson: The most likely 20)scenario is people just feel anxious about something, and so it’s easy to feel like, “Oh, maybe I have anxiety for a reason, maybe I’m sensing the future”. And then, looking back at an experience and…and labeling a thought as an example of 21)precognition or of premonition, that is mostly because of our tendency to see patterns in the world.
Elizabeth: But what about this 22)bizarre case from 1950? A church in Nebraska, exploded during a scheduled 23)choir practice, but nobody was hurt. Why? Because all 15 people scheduled to be at practice that night didn’t show up.
Larry: Nobody had a clue that anything bad was gonna happen, but yet everybody found some reason to not go to church.
Elizabeth: So what does that tell you?
Larry: I think that the unconscious works in very strange ways.
Elizabeth: It certainly did for this man. Barrett Naylor is a Wall Street executive, a “24)brass tacks” kind of guy with no interest in the 25)paranormal. But Naylor cannot explain two life-changing moments he could not ignore. Each occurred as he stepped off his 26)commuter train after an hour-long ride into 27)Grand Central Station, heading into work. The first time was on the morning of the 1993 World Trade Center Bombing.
Barrett: It was a feeling, “I don’t belong here today”. I just simply turned around, got on the train, sat down and went home.
Elizabeth: The second time was on 9/11.
Barrett: It’s not a physical feeling. It’s…I can’t even describe it.
Elizabeth: Dread?
Barrett: It wasn’t dread. It was…I got in there, a feeling came across me that it was not a day to be in the city.
Elizabeth: Naylor regrets not warning others on that tragic morning. But his experience also gave Naylor a shared sense with people like Lynn, Ryan and so many others who believe in premonitions; believe that there’s something more to this world beyond what we can see.
2011年3月11日,日本接连遭受了三场重大灾难: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一位十八岁的美国小伙子声称他预言了这一切。你说你很准确地预言了几件事情?
瑞安:没错。
伊丽莎白:瑞安·迈克尔声称在他的网页上罗列了对该灾难的一系列预言,他精确地记录了海啸前的爆炸、地震和洪水。你什么时候有这个预感?
瑞安:我相信是地震发生的九个月前。
伊丽莎白:但是作家兼无神论者马特·赫德森并不相信。那么当人们感觉自己能预知未来的时候他们有什么事在发生吗?
赫德森: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人们对某件事情太忧虑,所以很容易就觉得:“哦,可能我的忧虑是有原因的,我能预知未来。”于是,回顾发生过的事,并用一个想法加以标签,以作为预知未来的例证,那主要因为我们有了解世界格局的倾向。
伊丽莎白:但是如何解释1950年的离奇事件?位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一家教堂在预先安排好的唱诗班排练过程中爆炸,但无人受伤。为什么?因为预先安排好当晚在场排练的十五个人全部都没出现。
拉利:没人知道厄运会降临,只是每个人都有某种原因而没去教堂。
伊丽莎白:那你能得出些什么?
拉利:我想是潜意识以奇怪的方式起作用。
伊丽莎白:对于这个男人当然也不例外。巴雷特·内勒是华尔街的一名主管,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对诡异的事件毫无兴趣。但他无法解释那难以忘怀的两次生命攸关的时刻。每次都发生在他坐了一小时的通勤列车到达中央车站,走出列车前往公司上班的时候。第一次是1993年早上世界贸易中心的爆炸。
巴雷特:我有种感觉:“今天不该在这里”。于是我就转身、上车、坐下、回家。
伊丽莎白:第二次是9·11事件的时候。
巴雷特:那不是一种身体上的感觉,我都难以形容。
伊丽莎白:是恐惧?
巴雷特:不是恐惧。那是……我到达那里,有感觉告诉我今天不应呆在这个城市。
伊丽莎白:内勒很遗憾没能在那个悲惨的早晨提醒其他人,但是他的经历使内勒、林、瑞安,以及其他很多相信预感的人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些东西超越我们的感官而存在。
小链接
1898年,美国作家摩根·罗伯森写了一部名叫《徒劳无功,或泰坦号的沉没》(Futility, Or the Wreck of the Titan)的小说。小说讲述了一艘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巨轮,名为泰坦号,从英国首航驶向大洋彼岸的美国。这是人类航海史上空前巨大也是最豪华的客轮,船上的装备极尽奢华,满船装载的都是有钱的乘客,人们在巨轮上尽情享受。但是,这艘巨轮首次出航就在途中撞上冰山,悲惨地沉没,许多乘客葬身海底。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又这样度过了八个星期,这八个星期仿佛只是八分钟,我们丝毫感觉不到原来时间真的可以过得这么快,快的让你喘不了气,跟着它快速的脚步奔跑。
但是在这八个星期里,我们又收获了什么呢?
是收获了别人眼里的高分?还是成为了别人眼里的学霸?不,都不是,我们收获的不过是那一张张白色的试卷,我们这八个星期的努力也许就是为了这张试卷,后面的八个星期又是为了另一张试卷,难道我们一个学期里,就是为了这两张试卷而进行奋斗吗?进行拼搏吗?
技职教育,产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职业》:请您介绍一下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情况。
谭仰光:20世纪60年代,台湾由农业发展逐步转向工业发展,并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与轻工业以及传统制造业为主,于是积极增设高职学校,推展职业教育;并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也积极设置职业训练中心,推展职业培训工作。
1968年,台湾举办了第一届技能竞赛大会;1971年起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第20届);1993年在台北主办第32届世界技能大赛,台湾夺得18块金牌、10块银牌和4块铜牌。
1970年至2000年这一时段内,台湾高职学校发展迅速,高中与高职之比率转成3:7。部分专科学校升格为技术学院,部分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
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导致经济快速衰退,引发企业界裁员潮,失业率快速攀升。高职学校逐步萎缩;高中与高职之比率再回转成7:3。职训中心逐步减缩训练班次与人数;推出各项辅导失业者再就业训练计划;大量委托大学院校推广中心、职业团体、民间专业团体、补习班等开办短期多样化的进修训练。
《职业》:台湾技职教育和职业培训有什么好的经验?面临哪些挑战?
谭仰光:1990年代起,在产业发展从技术密集型迈向研发型的过程中,部分教育界人士产生了一个观念上的错误导向――把“迈向”误认为是“取代”,一味盲目地在人才培育方面提高层次(学历的层次而非质量的层次),把很多好的高职提升为专科、把专科提升为技术学院、把技术学院提升为科技大学,并纷纷增设研究所硕士班、博士班。结果硕士、博士一大堆,而真正有专业、懂实务的技术员及工程师却找不到。
同时因为没切实弄清楚产业分类与行职业分类的定义,搞不清楚究竟服务业(三产)需要哪些人才,以致餐饮、观光、美容科系一窝蜂开,工科却招不到人,逐渐萎缩。
职业培训机构的数量与规模逐步减缩,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偏向技职院校。
文凭主义与士大夫观念再度抬头,大专院校迅速扩增,高职学校未增反减,且实习课程缩减,学生多以升学为优先。于是一方面企业界的人力短缺,另一方面学校毕业生的学用落差和就业衔接问题严重。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和转型,导致了从工作岗位上下岗的人数增加。于是各职业培训机构的主要职责,已不在高技能人才的建设,而重在如何帮助下岗的劳动者再上岗。
少子化的浪潮来袭,高等教育设施膨胀过头,使很多学校开始出现招生不足的状况。
《职业》:您认为技职教育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谭仰光:专家们呼吁厘清需要高技能人才的产业,因为有人经常混淆了两个观念,其一,要弄清“产业”与“职业”(职能)的关系;其二,要注意“产业链”所牵连到的产业。
专长类别与产业类别间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是一种交叉的矩阵关系。不要直接把产业别当成科别。
加强实施和推动“校企合作”,减低学用落差,加强就业衔接。
探讨推动德国模式――双轨制/二元制(Dual System)职业教育训练模式的可行性。
大学院校的适度减量或合并。
世赛成果,技职教育的最佳课标
《职业》:您认为世界技能大赛的成果如何转化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
谭仰光:有两段话可以很好地答复这个问题:一个是张立新司长的讲话,他说从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后续开展的宣传活动等方面来看,在国内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从而推动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建立起整套系统;另一个是广州工贸技师学院汤院长的讲话,她说世赛的技术规范、技术说明代表了这个项目、行业的最前沿技术,把这些转化到技职教育、职业培训的项目课程上,转化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标准,就能把世赛成果与学校教学连成一条线。
学校这次把世赛评估顾问珍妮・夏克顿女士请来,珍妮女士也讲到世赛每个项目的内涵是按照当前行业、企业的发展每两年更新一次,世界技能竞赛的技术规范代表了行业、企业最新的发展情况,这是技职教育的最佳课程标准。
工匠精神,职业人与职业精神的二重奏
《职业》:当前,“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一个话题,请问您是怎么理解“工匠精神”的呢?
谭仰光:“工匠精神”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人,二是职业精神。
首先,关于世赛金牌的问题,这次比赛回来后,大家都在热议谁拿几块金牌、谁取得了什么项目的金牌等问题。我说大家要记得一点,世界技能竞赛规定单人项目参赛选手的年龄在23岁以下,为什么要规定23岁以下呢?这项比赛40年前创办的时候,名为“国际职业训练比赛”(IVTC,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Training Competition),就是一个职业训练的比赛。这个比赛源起并不是比各国谁的技能最好,而是在比哪国的职业培训办得最好,摘得奖牌数量多的国家就表明此国的职业培训做得比较好。接下来,就是彼此的观摩,你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个项目做得这么好,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个职业培训的竞赛。因此,如同西蒙・巴特利主席所讲,不要把竞赛的核心价值全部摆在比赛上,要从比赛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转化。
2010年8月17日,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
那天的上午,艳阳高照,万里无云。我与父亲来到了沪宁高铁昆山南站,这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车站,因为铁轨是架在高架桥上的,且从上海至南京间,铁轨没有一丝缝隙,时速达350km/h的高速动车就整日奔驰在这条铁轨上。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高速铁路,为的就是去上海一睹世博的芳容。
走上站台后,我细心观察:铁轨下没有石子,全是厚厚的水泥板。另一边,京沪高铁的水泥板正在铺设,工人们繁忙的身影就穿梭在这个极似鸟巢的车站中。动车进站了,当我找到座位坐下后,不禁感慨万分,科技真是厉害,能制造出与疾风争快慢的火车!
父亲也感慨道:“这真不错,人的思考探索能力太强了!你还记不记得以前爸爸工作时坐的火车?”我连说:“当然,当然,永远也不会忘的!”
小时候,我们一家住在杭州,父亲在杭钢工作。那时,用煤作动力的老式车头还未被淘汰,我就常与爸爸一起在车头上玩。火车拉的是铁水、钢筋之类的东西,速度也特慢,但却是童年的我最亲近的伙伴。后来几年间,内燃机车逐渐淘汰了老式机车,我也常去新家伙那儿玩儿。在那时,许多人都没机会进入机车驾驶室,我却对驾驶室内了如指掌,甚至还经常向同龄的伙伴们炫耀呢!呵呵,铁路与我的童年是不可分割的。
客居在外,不可能不思乡。于是,火车又成了维系我与家乡联系的使者。记忆中,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与父母一道回乡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这也是难得的家庭团聚的时候。家乡的伙伴常常羡慕我能生活在大城市中,更渴望了解对他们来说还很稀罕的火车。于是,我就成了他们的老师,将自己与火车的故事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
当父母改行去开店之后,新型火车也横空出世。那就是国人引以为豪的动车。动车大大加快了火车的速度,也使我们一家能从更遥远的昆山以更快的速度回到家乡。而多年来见证这些变化的,就是车票。我使用过的近百张车票至今仍被我好好地收藏着。
“旅客们,上海站就要到了,请大家做好下车准备……”什么?我顿时被惊醒过来,才这么点时间?爸爸看了看手机说:“才16分钟。”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啊!
下车后,望着动车那洁白的车身,我不禁深思:火车,你的速度越来越快了,而我,是不是也该展翅翱翔了?上高中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追上你的步伐!而那两张高铁车票,似乎也在等待见证我新的进步吧?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未来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6.2;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005-01
0 前言
人类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对于能源使用量与需求量正在逐渐增加,并且向高能源方向建设。化石类能源在快速消耗过程中,化石能源数量在快速下降,生态环境问题越加突出。生物质能源一共拥有三种形态,并且能够双向清洁,属于可再生能源范围之内,现在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太阳能与风能等能源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渠道。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及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项目。
1 生物质能源优势项目及应用前景
1.1 生物质电厂
1.1.1 优势分析
生物质电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拥有的原材料十分丰富,并且原材料还是可再生的,农业生产废物或者是垃圾都可以作为发电原理。生物质电厂与其他能源电厂之间有着明显优势,水电及风电对于电厂建设环境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但是想要保证生物质电厂的稳定运行,仅需要将原料运输问题解决即可,对于电厂所在地并没有任何要求,同时生物质电厂还是国家大力支持鼓励的产业,在电能销售上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1.1.2 问题分析
生物质电厂与任何电厂在经营建设中都存在一定问题,生物质电厂在投资上面所需要的成本要远远高于活力发电,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物质电厂在投资建设上面所需要的成本就较高,同时生物质发电对于成本控制能力较低;原材料对于生物质电厂经营建设具有直接性作用,生物质发电燃料短缺是现在生物质电厂经营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政府有关政策制定还尚未完善,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结构[1]。
1.2 生物柴油
石油是现在能源储备中的重要组成,对于社会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柴油是石油在经过处理之后所得出的原油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军事及交通等等领域内。生物柴油由于具有环保性能及可再生性能,已经成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产品。
1.2.1 优势分析
生物柴油所拥有的原材料十分丰富,其中油料作物或者是水生物质油脂等等都可以成为原料有,在通过工艺加工之后就可以作为可再生柴油。同时,生物柴油还拥有良好的环保特点,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物柴油内硫含量较低,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数量较少,能够降低对于人体的污染。
1.2.2 问题分析
在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中,主要限制因素就是原料问题,原料短缺会直接造成生物柴油生产成本过高,进而影响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我国现在主要使用大豆或者是菜籽油作为原料,与我国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笔者在研究之后问题,废弃油与非食用油料物应该成为原料[2]。
2 生物质能源发展建设分析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几年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在不断上升,环境问题越加严重。在过去几十年内,由于能源快速消耗,环境内二氧化碳等气体数量已经增加了7倍以上。世界各国在能源研究上面,都将主要对象放在了新能源上面,其中生物质能源必将成为热点课题。生物质能源在发展建设中会面临较多的问题,同样也是我国能源开放上面的一次机遇。我国要是能够提高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质量,在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建设过程中,还能够有效保护环境[3]。
我国在生物质能源开放上面应该始终坚定不移,提高生物质能源在社会范围内的影响力,让人们都能够了解到生物质能源对于经济建设与环境的重要性,了解生物质能源能够有效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生物质能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仅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一定社会效益。我国在生物质能源研究上面的时间较短,与国外研究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在部分技术研究上面场所出现的问题一直在限制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只有正确认识到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性,在能够促进我国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工作,缩短我国与世界之间的差距,让生物质能源在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为我国营造一个良好的未了生活环境[4]。
3 结论
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利用不仅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环境效益,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观点。笔者经过大量研究认为,生物质能源是能源发展中的必然形式,能够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 肖丽娜,莫笑萍,许芳燕,曹杰.国外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2:61-64.
[2] 陈艳,朱雅丽.中国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碳排放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9:88-92.
或许你对氧化物、氯化物、硫化物等很熟悉,但你了解氮化物吗?没准儿它们才是材料领域的未来希望之星。
特殊的氯化物
氮化物是氮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包括金属氮化物、非金属氮化物和氨(习惯上将氨作为一种特殊物质,不列入氮化物中)。金属氮化物指金属元素与氮形成的化合物。其中多数不溶于水,热稳定性高,可用作高温绝缘材料,像氮化钛、氮化钽、氮化钒等。少数遇水完全水解生成金属元素氢氧化物并放出氨,如氮化镁、氮化铝等。
很多金属型氮化物和非金属氮化物都具有高硬度、高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及耐磨、耐腐蚀等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其中一些氮化物的硬度已接近甚至超过了金刚石,如立方氮化硼和纤锌矿氮化硼。而金刚石因为其碳结构在高温环境下具有不稳定性,很容易与氧产生化学反应,与铁也很容易化合,所以无法广泛应用于诸多工业领域,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默默无闻的氮化物。
同氧化物不同,多数氮化物并不存在于自然界,而是人工合成的产物。例如氮化铝(A1N)就是一种类似金刚石的氮化物,于1877年被首次合成出来,可耐2200℃高温,且强度随温度的升高下降较慢,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小,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氮化铝抗熔融金属侵蚀的能力非常强,是熔铸纯铁、铝或铝合金理想的坩埚材料。氮化铝还是电的绝缘体,介电性能良好,用作电器元件也很有希望。它具有较高的传热能力,被大量应用于微电子元件。此外,氮化铝还被应用于光电工程,包括在光学储存介面及电子基质作诱电层,在高的导热性下作晶片载体,以及用作军事用途等。
再比如氮化锰,作为氮和锰的合金添加剂,主要用于生产特殊合金钢、高强度钢、不锈钢、耐热钢等产品,尤其在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的大口径钢管以及造船和汽车用高强度钢等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市场前景。氮能提高钢的强度和塑性,扩大奥氏体区(奥氏体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结构组织,有着特殊的物理性质),细化晶粒,改善加工性能。氮化金属锰能代替部分镍从而降低成本,其特点是主元素含量高,磷等危害性杂质含量低,加入熔体后氮的利用率高。
目前,很多金属氮化物已形成系列产品,包括氮化金属锰、钒氮合金(氮碳化钒,v(cN))、钛及铬的氮碳化物(Ti(cN)、cr(cN))、氮化钛等、氮化镓,氮化铟等。其中氮化铟具有的纳米结构,是研制相关量子器件的基础材料。
还有一些重要的非金属氮化物,如氮化硼(BN)、五氮化三磷(P3N5)、四氮化三硅(si3N4)等,他们的热稳定性也比较高,各具特性。氮化硅,尤其是热压氮化硅,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它极耐高温,强度一直可以维持到1200℃的高温而不下降,受热后不会熔成融体,一直到1900℃才会分解,并有惊人的耐化学腐蚀性能,能耐几乎所有的无机酸和30%以下的烧碱溶液,也能耐很多有机酸的腐蚀;同时又是一种高性能电绝缘材料。前面提到的立方氮化硼是优良剂:六方氮化硼因其硬度大,可用来制作车刀、钻头等。氮化硅、氮化硼、氮化硅等还可用于生产高性能陶瓷。
虽然纤锌矿氮化硼这种材料在实验环境下还很难做出大块的结构,但人们可将颗粒状的耐高温氮化物超硬材料涂在导弹、坦克、钻地炸弹甚至防弹衣上,将来老百姓甚至可以用上不用磨的菜刀。
让材料更耐磨
发动机是工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动力机械之一,在船舶、汽车、飞机、工程建筑机械等各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对发动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动机的工作条件有时非常恶劣,这常会引起机件的损伤和失效,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可靠运行。
为提高发动机的抗疲劳强度,人们想了各种办法,氮化技术就是其中很有效的方法之一。
氮化技术又被称为扩散渗氮,是向钢的表面层渗入氮原子的过程,分为气体氮化技术、液体氮化技术、离子氮化技术等。
表面氮化是工业中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在氮化过程中材料或部件的表面可以形成一层硬质氮化物以提高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等。对钢铁表面进行氮化处理时往往需要在高温下(高于500℃)进行,处理时间较长(长达数十小时),不仅耗能,更重要的是许多材料和工件在如此高温下长时间退火后会丧失其基体性能或出现变形,因此表面氮化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为此,大幅度降低氮化温度是长期以来表面氮化技术应用中所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瓶颈”。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专家利用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在表面氮化应用上获重要进展,此技术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块体材料的表面性能(如表面强硬度、耐磨性、抗疲劳性能等),而且表面层的纳米组织可以显著提高其化学反应活性,使表面化学处理温度下降,从而使表面氮化技术的适用面(材料和工件种类)大大拓宽。
不同的氮化技术
气体渗氮在1923年左右由德国人首度研究发展并加以工业化。由于经气体渗氮处理的制品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耐蚀性及耐高温,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例如钻头、挤压模、压铸模、锻压机用锻造模、螺杆、连杆、曲轴、吸气及排气活门及齿轮凸轮等均使用该技术。抗疲劳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即为通过氮化处理的高强度阀弹簧用钢。
一些金属氮化物可由金属加热后直接与氮化合而成,还有些是由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氯化物在氨气流中加热制得。
耐磨及耐疲劳的汽车零件,以及缝衣机、照相机等的气缸套处理,气门阀处理。活塞筒处理及不易变形的模具处,可以采用液体软氮化技术处理。常用的对象材料为铁金属,氮化后的表面硬度以含有铝、铬、钼、钛元素者硬度较高。该项技术经常为西欧各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所采用。
离子氮化技术是将一工件放置于氮化炉内,预先将炉内抽成真空后导入氮气或氢氮混合气体,调整炉内压力,将炉体接上阳极,工件接上阴极,两极间通以数百伏的直流电压,此时炉内的氨气发生光辉放电成正离子,向工作表面移动,在瞬间令阴极电压急剧下降,使正离子以高速冲向阴极表面,并将工件表面的铁、碳、氧等元素打出来与氮离子结合成氮化铁(FeN),氮化铁逐渐被吸附在工件上最终实现氮化作用。离子氮化作为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渗氮方法,与气体渗氮相比具有渗氮速度快、渗氮层组织易于控制、脆性小、无环境污染、节约电能、工件变形小等优点。离子渗氮这种强化金属表面的化学热处理方法,广泛适用于生产铸铁、碳钢、合金钢、不锈钢及钛合金等。
今年智能终端领域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就是“四核处理器”开始成批上市,由于上游几大芯片厂商高通、三星、NVIDIA相继推出了骁龙、三星Exynos、Tegra3等系列的四核产品,加速了硬件厂商在新品研发、推广上的动力。从抢先的HTC OneX至四核版魅族MX,采用四核处理器的智能手机阵营陆续迎来了三星Galaxy SIII、小米M2、天语大黄蜂II、联想K860、华为D1和中兴U985等机型。
一般而言,处理器的核心数越多,对应产品的使用速度就将越快,Android系统上“安兔兔”等常规测试软件用数据表明,四核手机的整体得分均能维持在9000以上的高位上,碾压了曾经主流的双核产品。同时也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采用四核处理的智能手机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务处理、顺畅的游戏体验和视频解码等工作。
当然,四核手机若要表现出最佳的性能,不仅只有一款核心,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内存(1GB以上)、集成在内的显示芯片等参数,它们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缺一不可,否则就会是一个难以发挥最好效果的“空核”。而伴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更新制程的四核处理器无论是发热量还是耗电量上都将会有长足的进步,从而减少电池的消耗,延长智能手机的待机时间。
只要用心观察便不难发现,采用四核处理器的产品和品牌,除三星外几乎都是国产品牌,且均集中在Android操作系统的阵营内。苹果的iPhone与微软的Windows Phone8并没有一味的拉高硬件配置的上限,这不仅与操作系统运作的方式有关,也和厂商市场品宣的侧重点脱不开关系,苹果似乎从来没有将硬件参数作为宣传的重点。且新iPhone5采用的A6双核处理器测试得分远高于市售所有双核、四核智能终端产品,不仅展现出处理器构架的优异性,也再次向其他厂商说明软硬件紧密结合的重要性,这些恰恰都是Android阵营的软肋。
虽然业内许多资深人士、如索尼、摩托罗拉、微软等厂商高管均认为四核手机的军备竞赛是可笑的,这种技术尚不成熟,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软件应用均没有及时跟进,无疑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但除了消费者能看到的外观和无法凭借宣传进行的使用体验外,能够剩下的无疑只有更高、更强的硬件配置这个噱头了,所以随着智能手机不断调整,四核处理器一定会成为Android阵营的高端标志,对苹果iOS与微软的Windows Phone8来说,则意义不大。以小米M2为代表的国产“性价比”产品则会将四核智能手机的均价拉低至2000元左右,至年末物美价廉的四核手机将会和去年标榜高频双核的智能产品一样,给消费者以更多的选择。
采用四核处理器智能手机代表作
中兴Grand Era
处理器 Nvidia Tegra3 1.5GHz四核处理器
操作系统 Android 4.0
屏幕尺寸 4.5英寸(分辨率1280×720像素)
运行内存 1GB
机身存储 8GB(MicroSD卡,支持App2SD)
摄像头 前置130万像素、后置800万像素
网络 GSM、TD-SCDMA
机身尺寸 133.0mm×66.2mm×8.6mm
重量 115克
中兴Grand Era采用了业界最新的
OGS技术,使手机的重量更轻、
厚度更薄、屏幕透光率更好。
机身厚度达到8.5毫米的超薄程度,
并采用金属渐变钻石镀炫彩外观,
支持移动制式的TD-SCDMA网络,
为为数不多的移动3G机型增加实力
强悍的竞争筹码。
魅族MX四核版
处理器 MX5Q 1.4GHz 四核处理器
操作系统 Flyme 1.0
屏幕尺寸 4英寸(分辨率为960×640像素)
运行内存 1GB
机身存储 32GB/64GB(不支持MicroSD卡扩展)
摄像头 前置30万像素、后置800万像素
网络 GSM、WCDMA
机身尺寸 121.3mm×63.3mm×10.3mm
重量 139克
相比双核版,魅族MX 四核版的最大提升便是性能表现,使系统运行更为流畅,游戏和多媒体性能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再加上经过优化的Flyme系统,能够让用户在使用中感受到魅族的诚意。它不仅在国内取得了成功,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与香港电讯盈科PCCW的合作也让魅族顺利突破国内市场,迈向了国际舞台,让世人见识到了Made in China的真正含义。
联想乐Phone K860
处理器 三星 Exynos 4412 1.4GHz 四核处理器
操作系统 Android 4.0
屏幕尺寸 5英寸(分辨率为1280×720像素)
运行内存 1GB
机身存储 8GB(支持MicroSD卡扩展)
摄像头 前置200万像素、后置800万像素
网络 GSM、WCDMA
机身尺寸 143.54mm×74.44mm×9.6mm
重量 193.5克
联想乐Phone K860在四核领域颇具性价比。现在市场中无论是三星的Note还是其他品牌的大屏幕产品,均无法与乐Phone K860相较。如果消费者急切的需要四核、720P和5英寸等参数进行生活、工作等方面辅助的话,乐Phone K860会是现在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天语V8(大黄蜂2)
处理器 Nvidia Tegra3 1.5GHz 四核处理器
操作系统 Android 4.0
屏幕尺寸 4.5英寸(分辨率为1280×720像素)
运行内存 1GB
机身存储 16GB(不支持MicroSD卡扩展)
摄像头 前置100万像素、后置800万像素
网络 GSM、WCDMA
机身尺寸 134.6mm×67.4mm×9.9mm
重量 152克
第二代天语V8大黄蜂相比第一代大黄蜂W806手机全方位都有了质的提升,综合表现达到了天语的巅峰水准,同时达到国产手机的巅峰水准。在国产品牌四核乱战之时,天语V8的出现无疑让消费者们多了一种颇具性价比的选择。
4英寸以下屏幕沦为低端
去年三星Galaxy Note之初,许多人并不看到超大屏幕的设计,认为这已经背离了智能手机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不过就在三星Galaxy SIII销量突破2000万之际,Galaxy Note在全球的销售量也已经突破了1000万台。除硬件厂商外,采用大屏幕的智能手机也成为了运营商的最爱,就在苹果iPhone5的前夜,中国联通大批上架了了新型千元左右价位的3G智能手机,其中屏幕最小尺寸为4英寸,且均为双核芯片,4英寸双核手机合约套餐价为1399元、4.5英寸双核手机合约套餐价为1599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应屏幕尺寸的产品合约价已被拉低了近两千元。虽然大多为国产品牌产品,但也明显标识出对厂商和消费者来说,智能手机的屏幕大小已经成为区分高中低三档产品的直观参数。
屏幕尺寸多样化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件好事,选择范围会更多,并根据自身的需求、如从应用需求、便携性等方面考虑,在琳琅满目的机海中会更加容易捕获心仪的产品。但对应用开发者来说则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一款软件应用开发之后,开发者需要在不同尺寸上的屏幕测试兼容性,屏幕尺寸大小与分辨率的不统一造成了他们后期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调整时间,这也是Android阵营碎片化的结症之一。在没有像iOS与Windows Phone那统一标准前,Android平台一款软件的时间周期要远远大于其他两个系统,而实际收益却不理想,所以曾一度出现开发者叛逃至其他系统平台的事件。
消费者在期待屏幕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便宜的时候,也要考虑到与之配套的软件是否能跟上厂商“碎片化屏幕”的速度,就现今而言,Android阵营内除三星Galaxy Note软件由厂商自身优化后外,其他大尺寸产品很难找到与屏幕分辨率100%吻合的软件应用,游戏尤为如此。所以对喜欢在智能手机上玩乐的消费者,不妨等待Windows Phone8那4.5英寸的大屏幕,或加入iOS系统的怀抱。
屏幕尺寸与分辨率
屏幕尺寸的大小是按照屏幕对角线的长度进行测量,单位为英寸(1英寸=2.54厘米)。4英寸的屏幕就是表示屏幕的对角线长度为4英寸,4英寸就相当于2.54×4=10.16厘米。这个计算方法不仅适用于手机屏幕,电脑以及电视屏幕的尺寸都是通过这种方法计算的。而同尺寸大小的屏幕看起来不一样大则是因为它们采用了不同的比例,常见的比例有16∶10、4∶3、3∶2等。屏幕的比例不同,实际显示面积也不同,屏幕规格常用屏幕的长宽比来表示,长宽比越接近,实际显示面积越大,这就是为什么标称尺寸一样的4:3屏幕显得比16:9屏幕显得大一些。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屏幕的精细程度,取决于屏幕大小与分辨率之间的关系。屏幕大小一定,分辨率越大,显示效果越细腻;分辨率不变,屏幕越小,显示效果越细腻。
三星Galaxy Note2
处理器 三星Exynos 4412 1.6GHz四核处理器
操作系统 Android 4.1
屏幕尺寸 5.5英寸(分辨率为1280×720像素)
运行内存 2GB
机身存储 16GB/32GB/64GB
(MicroSD卡,支持App2SD功能)
摄像头 前置190万像素、后置800万像素
网络 GSM、WCDMA、LTE
机身尺寸 151.1mm×80.5mm×9.4mm
重量 180克
Galaxy Note2虽然在外观上有些SIII的影子,
但是配色选用了稳重的灰色以及白色。
Note2机身加入了金属拉丝工艺,
视觉上很有质感。作为跨界产品的第二弹,
Note2屏幕尺寸被再次提升至5.5英寸,
无论是用来办公还是日常娱乐完全够用。
只是它需要使用者有能够带它出门的空间,
毕竟“小平板”的尺寸不是一般衣兜能容纳的。
Galaxy Nexus
处理器 德州仪器OMAP 4460 1.5GHz双核
操作系统 Android 4.1
屏幕尺寸 4.65英寸(分辨率为1280×720像素)
运行内存 1GB
机身存储 16GB
(MicroSD卡,支持App2SD功能)
摄像头 前置130万像素、后置500万像素
网络 Wi-Fi、3G
机身尺寸 135.5mm×67.94mm×8.84mm
重量 135克
携Android4.0惊艳亮相的Galaxy Nexus已再次成为Android操作系统硬件的标杆。其内置NFC芯片与系统配合可以完成数据传输与移动支付等工作,但现阶段可能更加偏向与Android其他机型传输文件,主打的Google Wallet对国内用户暂时也无任何用户,推荐它的主要理由是它由Google亲手设计,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系统更新,享受前沿的技术。
还需等待的NFC移动支付
很多国内用户对手机支付的印象可能都是源于几年前比较流行的“手机支付”,也就是中国移动早在08年就开始布局的“手机钱包卡”业务,这一业务最初的形态其实与手机支付并没有什么联系,只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项小额支付系统,用户购买一张RFID射频卡就能够在中国移动签约商户处进行消费,与在银联POS机上刷卡消费的性质相同。而新近倡导的微付手机支付可以代替各类信用卡、储蓄卡进行消费,只需一部支持NFC的手机,即可轻松实现多卡合一。
标准的NFC可以提供三种工作模式:卡模拟、阅读器和点对点传输,而手机支付仅仅属于卡模拟中的一项业务而已。卡模拟相当于一个内嵌在手机中的“存储器”,各种银行卡、公交卡、会员卡、门禁卡等应用状态都可以存储在NFC的智能芯片中随时等待调用,并且互相不干涉,而手机支付就是通过这种技术,使手机成为一种安全、便捷、快速与时尚的非接触式支付和票务工具。它将手机变成一张交通卡和银行卡,这样就可以像刷公交卡和银行卡那样“刷”手机来消费。随着Android2.3宣布提供对NFC的原生支持之后,许多国外品牌厂商纷纷在旗下新品手机中增加了NFC模块,但直至Android4.1,Google为NFC增加了数据传输功能之后,才使NFC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用武之地。因为移动支付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倾力合作,单凭智能终端厂商的奔走疾呼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在国内,虽然去年12月底国家已经发放了移动支付牌照,但由于大家都想掌握NFC支付的主导权,导致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主要的两种近场支付标准是以银联为主导的13.56MHz国家通用标准和以移动为主导的2.4GHz自主开发标准。虽然目前移动也在开发兼容两种标准的RFID-SIM卡,但目前国内NFC支付标准还尚无定论。同时由于国内金融环境较封闭,对第三方支付收取过高的手续费,及国内信用卡使用并不普及等因素,也是制约NFC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原因。所以现阶段不必将是否装载了NFC芯片作为升级智能手机的首要动力,君不见苹果的iPhone5对此并未涉猎,还在等待时机呢嘛。
语音互动已成标配
苹果的iOS6终于拥有了中文版的Siri,在Android4.1中Google为其加入了语音搜索和输入服务,Windows Phone8也不例外拥有了Speech Platform——类似Siri、支持语音识别、智能对话的功能。智能终端领域的三大操作系统都在参照竞争对手不断完善自身的功能性,也使消费者们步入了前沿的语音互动时代。
张一张嘴,就能知晓今天的天气、股市的走向、道路是否拥堵等问题,远远快过打开电脑或移动浏览器进行搜索。而传统的文字输入也因智能语音的出现被打破,用嘴说出来就能将声音转换为字符的功能着实带给许多人新奇的体验,语音互动系统可以把用户所说的话与智能手机所感受到的外界环境等信息结合起来,从而提供更准确的结果。且除操作系统内置的语音功能外,各终端厂商和软件商也在此领域耕耘着,或是为追上时代的脚部、或是为加强自身品牌的竞争力,三星的S Voice、LG的Quick Voice、日本运营商的Shabette Concier、国内的讯飞语音、联想的乐语音,均加入了智能语音的战团。
虽然语音互动系统给予服务提供商与用户无限创想的可能,但限于技术等原因,智能化程度还达不到100%的应用需求,目前类Siri语音助手(包括Siri)无法准确回答用户的每一个问题,对于一些关于日常衣食住行或是相对简单的问题,这些语音助手基本上都能够给予相对明确的答复,简单搜索互联网内容即可,但是对于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给出的答案都是模凌两可或干脆打起了“太极”。而中文的博大精深,也是语音互动经常会出现语音和语义上的歧义,无法达到理想的人机交互效果。这些Siri的效仿者普遍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它通常能听得懂你在说什么,却不理解你在说什么。换言之,其实就是它能够识别到人的语音功能,却无法准确诠释语义的含义,这让很多用户在使用时经常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情景。
无论集成在系统内的语音系统还是依附在系统中的语音程序,都为我们打开了智能终端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未来的手机、平板电脑没有界面窗口,完全凭借语音反馈给我们想要知道的信息,就像钢铁侠面具下显示出的信息那样,但现阶段,标配的产品只是用户获取简单信息的捷径和寂寞时调戏的对象,仅此而已。
正被排挤的Google地图
对于苹果与Google之间的恩怨纠葛,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从iOS与Android势同水火的搏杀就能了解一二。在iOS6之前,苹果终端内置的地图始终为Google Map,而到了最新版本的iOS6后,使用了4年之久的Google Map被彻底的踢出了苹果的世界。
一、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1)学校因素。一味追求高分,升学率,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发展。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学生的管理、校风、教师的素质、言行、工作方法、态度、对学生都有直接的影响。
(2)社会因素。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存在一些不良因素,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如:网吧、游戏厅等。目前,有不少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受大学毕业不好找工作的影响,而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3)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当前不少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放任自流,这样就造成孩子我行我素。
(4)自身因素。基础差,自制能力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等。
二、实施有效的对策
(1)用爱架起老师和后进生之间的桥梁。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转化他们的前提,每个学生都需要同情和爱护,当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能引起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爱不仅能引起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因此,我们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只要你走进他们的心里,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付出就有回报。在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因为他们自制力差。
(2)用表扬鼓励法激进他们。和正常学生一样,他们也有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放下对他们的偏见,用一颗平常心去审视他们,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些,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就加速了他们进步,善于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及时鼓励表扬,你就会发现他们的进步和改变让你吃惊。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
一、引言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高职院校在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也为促进社会的迅猛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高职院校在改革创新教育理念及模式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其也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教学与实践不能有效结合,专业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不能顺利衔接等,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体育学科教学中,由于高职院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其还未形成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其体育教学模式依然主要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导致其体育学科教学往往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脱节,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获得,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大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未来职业相结合的相关教学研究,有着积极意义。下文将就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提供综合素质高,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社会应用型人才,这里的综合素质还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由于身体素质是人从事任何职业及学习生活的基础,各学科专业学生,包括体育专业学生,在今后毕业后必然要面临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如强烈机械噪声干扰,化学品的气味,以及高空高原等恶劣环境下的作业等,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相应的较高需求,身体素质的好坏,也直接决定学生未来是否能胜任其工作,影响其能否有着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因而高职院校的体育学科教学,在高职院校各学科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能否与未来职业需求有效结合,还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在从事某项职业时能否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不至于出现职业病或其他伤残情况,这对于保持学生的职业寿命,有着重要保障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在保障其基本身体素质锻炼的同时,根据其所学专业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合理选择适合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利于其未来的职业需求,同时还要根据该职业可能给学生带来的身体不利影响,为学生制定科学的自我护养锻炼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在保持良好身心状况的同时,也能有效胜任自己职业,保障其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如可以编制相应的生产操及保健操等,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终身锻炼等。
三、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1.转变体育教学理念
以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理念,往往是只要完成教学目标即可,学生在上体育课期间给予体育锻炼,而在下课之后,则放任学生,只注重对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锻炼,而缺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体能锻炼;只强调学生体育锻炼本身,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自我体育锻炼及终身体育锻炼思想的培养,导致学生体育锻炼缺乏针对性,与未来职业需求不衔接,学生缺乏终身锻炼的意识等,因此转变体育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形成学生自主体育锻炼,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氛围,对于学生未来符合未来职业需求及其未来职业发展等,有着重要作用。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专业及未来职业特点实际,注重对其职业体能的锻炼,如对于调度员及操作工等专业,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着重锻炼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耐力,以及反应速率等。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锻炼的意识,使其在未来工作过程中,也能自觉进行自我锻炼,这对于延长其职业寿命,促进其职业顺利发展,有着积极意义[1]。
2.改革教学内容,合理呈现教学内容
目前有部分高职院校,其体育教学内容普遍存在老旧单调的情况,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时,一方面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兴趣及需要的同时,另一方面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符合社会发展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尽量将具有时代气息、广受师生欢迎,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身体锻炼及职业体能锻炼的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来,以此提升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也能满足其未来职业的需求[2]。此外,在教学内容结构安排方面,也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教学内容尽量选择那些基础性体育技能及知识,在提升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给予学生一个缓冲适应期,如可以进行一些球类及健美操体育教学等。第二三学期则开始体育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在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及专业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该时期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培养,使其掌握一到两门体育技能,为其今后的终身锻炼奠定基础。第四学期,则主要开设体育活动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些娱乐性体育项目,如交际舞及网球等,为其日后进入社会参与体育锻炼奠定基础。此外该阶段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疗法,自我锻炼方案设计等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进行自我锻炼,增强职业体能,学会自己处理职业伤害等。
3.提升教师素养
要想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首先就是要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养,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体育教师在对各专业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前,要与各专业教师交流,了解该专业未来职业的特点,同时经常参与到观摩学生职业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专业学生职业劳动特点的认识,在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选择时,紧密结合各专业学生实际,发展与我、学生职业需求相关的职业体能;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深入研究各专业职业特点,了解该职业容易引发的伤病情况,据此制定相应的身体锻炼方式,以减少或避免职业伤病的发生,同时研究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身体康复方案,以保障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的顺利[3]。
4.改革考核模式
体育考核模式是对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因此使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式,对于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促进体育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有着积极意义,高职院校应从严格考核机制,合理设计考核项目比重,尽量简化考核项目,增加考核维度,合理设计考核难度等方面,改革考核模式,合理制定考核方案。具体如下:理论考核,即包括体育基本知识等,其应占到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选项技术综合,其应占到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身体素质,其包括基本身体素养及跟未来职业相关的职业身体素养,其应该占到百分之三十;平时表现则占到百分之十。优化考核模式,从而有利于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与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4]。
四、结语
由以上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对于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及职业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大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的相关研究,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樊启学.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行动研究[D].苏州大学,2012:12-16.
[2]闫文.构建高职院校职业体能教学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0:20-25.
[3]任斌.漳州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