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子课本范文

电子课本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课本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子课本

第1篇:电子课本范文

[关键词]数字阅读标准;数字学习标准;电子课本标准;内容包装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3)02-0080-08

一、研究背景

随着数字化媒介与技术的发展,我们有幸处于一个人类阅读与学习发生巨大变革的新时代。罗伯特,达恩顿将这次变革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继文字符号、手抄本书籍以及活字印刷术之后的第四次变革。这次变革的显著特色是带有鲜明工业文明特征的印刷版纸质图书不断尝试着向数字化阅读(学习)产品转变,传统的阅读方式与学习模式也随之受到巨大的冲击。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据法新社报道,拥有244年出版历史的《大英百科全书》宣布将停止印刷版,实现全部数字化。当244岁的印刷版大英百科全书即将成为历史之际,“一些人对此十分悲伤,并非常留恋:但这是进入新时代的仪式:是从印刷出版商转向数字学习产品创造商的最新一步。”

在传统纸质书籍向数字化阅读(学习)产品转换的进程中,仅仅将纸质书籍内容以数字化方式呈现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数字化学习领域,纸质课本的数字化转换更为复杂。电子课本学习内容的组织与关联、学习资源的共享与重用、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支持、学习工具及学习服务的调用与请求等问题都需要加以考虑。为此,本研究团队以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电子课本标准研制为契机,试图从充分体现电子课本教育特性的角度,广泛吸收现有数字出版和数字学习相关标准,对电子课本的内容描述、内容展示与封装进行规范,使其兼具数字阅读与数字学习的双重特性,并通过互操作对现有的电子出版物及数字学习资源加以综合应用。本文首先对相关的数字出版与数字学习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以电子课本信息模型为核心,从连接阅读与学习的角度,针对于电子课本资源组织、内容结构、包装方式、元数据等问题提出了电子课本的内容包装设计。

二、电子课本信息模型概述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一直是e-Learning领域研究和实践的热点,资源信息模型具有指导资源建设、促进资源共享传播的重要价值。一个标准的信息模型,代表了这个标准对于内容对象最为本质的理解。根据赵厚福等对数字化学习技术标准发展趋势的梳理,未来学习技术标准的三大发展趋势是:学习资源与知识本体的结合,学习资源与学习活动的结合以及学习资源与人际网络的结合。

基于以上的资源观,笔者团队所研制的电子课本标准,首先是从规范电子课本内容描述的角度,提出了电子课本的概念模型,汇总了电子课本的使用情景与需求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信息模型,包括电子课本的内容结构与功能结构。在整个设计中,集中体现了设计者对于电子课本在内容对象、应用情境、行为活动及教学应用需求等方面的理解,具体包括如下方面:(1)概念模型反应了电子课本的应用范围、功能结构及应用目标:(2)内容结构采用具有教育语义的描述方式,不仅能够从技术上规范电子课本实体内容对象的互操作,更能够实现电子课本内容在教育应用层面的编辑、复用与扩展;(3)功能结构从教育应用的角度,规定了电子课本应用过程中需要具有的各种功能,这些功能是电子课本实现教育应用的基础,也是学习技术标准在学习资源与学习活动相结合方面的具体体现。

三、数字内容包分析

电子课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字学习资源形态,其内容包装标准研制的目标是规范和统一电子课本内容封装元素、结构和方法,以便从技术上提出一套规范的电子课本内容互操作问题解决方案。本研究团队在设计电子课本信息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电子课本内容包进行了设计,基本的原则是尽可能兼顾国际与国内的现有标准,尽可能实现对现有数字阅读资源与数字学习资源的重用,尽可能在具有数字阅读特性的基础上体现数字学习的专业特性。为此,本文首先对国际与国内现有数字内容标准的包格式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子课本的内容包装设计。

(一)包格式简介

内容包装规范为数字化资源定义了一种标准的数据结构,通过该结构绑定了足够的附加信息,以便于资源的快速检索、有效的共享和交换。内容包将展示数字内容的媒体素材文件,按照特定的应用目标加以组合、封装。通常在一个完整的内容包中,包含有物理文件的清单、组合方式说明文件、元数据信息、内容结构表、附加活动信息文件以及素材文件(素材文件地址)等元素。一个内容包代表一组可在逻辑上独立使用的素材。一个完整的包可以被重新组合或拆分,且必须能够独立存在,其包含了单独运行或复用该内容包时所需要的完整信息。符合标准的内容包,能够在同一标准定义的系统中实现复用与互操作,例如:SCORM标准内容包可以在符合SCORM标准的系统中跨系统使用;EPUB标准、IMS-CC标准内容包则可以在遵循各自标准的系统中广泛应用。

(二)相关标准介绍

1.数字化阅读领域与数字化学习领域标准分析

电子课本兼具了数字化阅读与学习的双重特性。为了尽可能兼顾国际与国内的现有相关标准,尽可能实现对现有数字学习资源的重用,需要对目前相关标准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根据本研究团队进行的数字阅读格式标准专项调研,至2011年,在数字阅读领域,公开并得到实际应用的数字阅读格式标准至少有31个,这些标准分别采用不同的内容包格式,其中大部分采用专用格式,只能供专用平台应用,比如应用较为广泛的Kindle的aZW包(亚马逊专用),牛顿电子书的pkg包(苹果专用),以及超星阅读的pdg包(超星专用)。在这些数字阅读标准中,值得关注的是那些采用了通用包格式的标准,如表1所示。

在数字学习领域,诸多学习技术标准组织针对数字学习内容,也制定了相关的内容标准,这些标准同样分别采用不同的内容包格式,并能够在学习管理系统之间进行互操作(见表1)。

从标准研究组织的权威性与专业性、标准的影响力与代表性、以及标准的开放性等角度综合考量,IPDF组织研发的EPUB标准、ADL组织研发的SCORM标准,以及IMS组织研发的IMS-CC标准,分别可以作为数字阅读标准和数字学习标准的代表。

2.EPUB标准

EPUB(Electronic Publication)标准是International DigitalPublishing ForumfIDPFl国际数字出版论坛组织研制的一种数字出版物(电子书)的分布、交换标准。IDPF组织是一个居于电子书产业领导地位的国际性标准组织。为促使电子书市场的开放,并在阅读系统之间实现数据交换,该组织制定了OeBPS(0pen eBook Publication Structure)标准,后演变成EPUB标准,该标准作为电子书内容描述的规范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EPUB的最新版本为3.0,包含一个系列四个规范,每个规范定义了EPUB出版物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四个规范反别是:①EPUB出版物3.0(Publications3.0),定义了出版物级的语义和对EPUB出版物的总体一致性要求:②EPUB内容文档3.0(ContentDocs3.0),为EPUB出版物内容中的应用定义了XHTML、SVG和CSS的配置文件;③EPUB开放容器格式3.0(.定义了一个文件格式和处理模型,用于将一系列相关资源封装成一个单独文件容器(ZIP容器):④EPUB媒体覆盖3.0,定义了文本和音频同步的格式和处理模型。EPUB标准的包格式是其中的开放容器格式(0CF)所规范的。

3.SCORM标准

SCORM(Sharable Content Obiect Reference Model)是由美国国防部ADL(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拟定的标准,试图规范数字教育内容的制作和开发,实现分布式应用。通过该标准所规定的统一包装格式的数字教育内容包,能够跨平台重复使用。SCORM是当前最为流行的e-Learning标准,被不同的e-Learning平台广泛采用,并以其完备性、开放性广为业界推崇,当前SCORM的最新版本是2004第四版(2004 4th Edition)。

从SCORM 2.0开始,该标准提出了Core SCORM的概念,主要关注学习内容的组织和封装。SCORM2.0体系架构方面的核心思路是设计一个简单、易用的核心模型,并且保证足够的扩展性,让其他的组织和共同体可以在这个核心模型的基础上自由的按需扩展符合不同要求和模式的组件,同时保持互操作性。相比之较早的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SCORM标准版本,SCORM2,0的“插件式应用思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思路。

4.IMS系列标准

IMS全球学习联盟(IMS Global Learning Consortium)是一个非赢利性的致力于学习技术系统标准制定和推广的组织,也是在e-Learning标准制定与研究领域的权威组织,与SCORM标准将内容包装、排序与导航、运行时环境等综合为一套标准的做法不同,IMS制定了一个系列范围明确、分工精细、相互配合与参照引用的标准系列。其中著名的标准如:IMS-LRM(IMS Learning Resource Meta-data Specification)为学习资源元数据标准,IMS-SS(IMS Simple Sequencing Speci-fication)为简单排序标准,IMS-LD(IMS Learning Design)为学习设计标准,对数字内容包进行规范的则是IMS-CP(IMS Con,tent Packaging)标准及IMS-CC(IMS CommonCartridge)标准。

目前IMS-CC最新版本为1.2版,该标准是“一个由内容提供者和学习管理系统共同遵循的内容包的描述,同时为完全或保护性开放的分布内容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格式”。IMS-CC也是IMS在数字化内容包格式方面最新的、最有代表性的标准。

(三)内容包的比较

本文对EPUB、SCORM、IMS-CC标准的内容包进行了比较,比较的项目包括包格式、包元素、包内容分类与组织、元数据四个方面,以便尽可能从兼顾与重用的角度对电子课本的包结构进行设计。

1.包结构比较

包结构是指在逻辑层面为了实现设计目标而对物理资源所采用的组合方式与呈现形式,是电子课本内容资源的表征结构。每一个标准由于其研究机构及目标设定的不同,其包结构是不相同的。上述三个标准的包结构分别如下图1、图2和图3所示。

图2、图3所示,(Contenl)Package:内容包;Manifest:内容清单;Meta-data:元数据;Organization:内容组织;Re-sources:资源(引用)文件;(sub)Manifest:子内容清单;Phvsi,cal Files:物理文件;The actual content(实体内容):HTML(网页)、Media(媒体)、Activity descriptions(活动描述)、Collabo,ration(协同)、Assessment(测试)、other files(其他类型文件)。

从上述三种包结构的比较来看,数字阅读领域的EPUB标准包结构采用线性顺序结构、单一层次封装,结构相对较为简单。这种结构便于数字阅读内容的顺序呈现。模拟了一本纸质图书自首页到结尾页的逐页装订顺序。

与EPUB包结构不同是SCORM的包结构与IMS-CC的包结构均采用了嵌套式的树状结构(包中含有“SUB”的子包结构)。这一不同点充分体现了数字阅读与数字学习的区别。后者作为数字化学习内容的包结构,不同于数字阅读所采用的平铺方式,需要为数字化学习内容的复杂结构提供相应的支持。这种包结构更适合于知识点内容的展开、教学讲解内容的逐层深入,更加符合数字化学习的认知模式。

另一方面,从上述的包结构比较也可以发现,SCORM的包结构与IMS-CC的包结构其形式是完全一致。这是由于ADL并不自己制定规范,而是整合既有的规范,SCORM标准是对已有的一些标准优化组合而形成的参考模型规范。SCORM标准整合了AICC的CMI规范与内容结构,IEEE的Meta-data Dictionary,IMS的Content Packaging、Simple Se-quencing Specification与Meta-Data XML Binding and BestPractice规范。所以在设计包结构时,整合了IMS-内容包装标准的包装结构(Content Packaging),而IMS-CC标准也沿用了IMS组织内部的内容包装标准,因此SCORM标准和IMS标准的包结构是完全一致的,这也是一种适用于数字化学习的内容包结构。

2.包元素比较

由于内容包设计所针对的应用领域与情景存在差异,所以各个标准在内容包的组成元素上,各有不同。在EPUB标准的内容包结构要素分析如表2:SCORM与IMS-CC的内容包装结构要素如表3:

从内容包元素的表格对比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相比之EPUB内容,SCORM与IMS-CC的内容包装结构要素中包含了(Sub)Manifest子包结构:以此来定义整个数字化学习内容包的嵌套结构。

3.包内容分类与组织比较

包内容分类与组织方式代表了在逻辑层面对于包内资源应用、单元包粒度等的理解,不同的内容分类与组织方式对应不同的内容类型,

EPUB的内容组织以一种简单自然的线性结构方式呈现,具体可将物理资源分为如下类,分类信息的元素包含在OPF文档中,具体列表如下:SCORM包的内容组织与分类如图4:

如图4所示,Organization:内容组织结构;item:内容项;resource:资源(引用);SCO:可共享内容对象;Assert:内容单兀。

由于SCORM是主要面向Web的内容聚合数据模型,关注学习对象的结构和运行时环境,为了能够解决可共享内容对象的分布式可重复使用的问题,所以其内容分类与组织比IMS-CC标准更为抽象,其中,ContentOrganization是一个树状结构的目录组织;item为具体的内容项,SCO则是可以被记录的学习主题,通常至少包含一个学习目标,同时还负责与LMS进行通信活动:而Asset是媒体组件,一个Asset单元=物理文件(physical files)+本内容级别的元数据fmetadatal。

IMS-CC标准则是专门处理LMS学习资源封装的标准,所以相对于SCORM的内容组织与分类,更带有数字化学习的领域特色。IMS的内容组织与分类如图5:

其内容包中learning‘dpplication object就类似于SCORM的organization。由于CC标准是一个资源性标准,其带有资源与平台分离的特性,包中学习内容与学习工具分离、学习管理系统负责提供支持学习过程的工具,而学习资源可以存储在世界各地的资源服务器中,并通过标准化的认证方式,对受限访问的学习资源提供保护。因此,IMS在CC包中只设计了与SCORM的Asset类似但带有更强烈数字化学习领域特性的资源分类容器learning application obiect,而没有在CC包中设计带有活动色彩的类似SCO功能模块,CC标准把这部分工作完全部交由LMS完成。这种设计思想带有了明显的分布式计算模式和云计算模式的特色,主要的目标是可以使内容资源与LMS脱离,IMS-CC标准具体的organization内容分类如表5:

4.元数据设计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fdata about datal,在数字化资源标准中,元数据是关于数字化资源或数据的一种结构化的描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EPUB标准、SCORM标准、IMS-CC标准的元数据设计及特点分析如下。

EPUB标准主体部分使用Dublin CorefDCl的15项核心元素,包括::题名;:责任者;:主题词或关键词;:内容描述;:贡献者或其它次要责任者;:日期;:类型;:格式;:标识符;:来源;:语种;:相关信息;:覆盖范围;:权限描述。

EPUB标准元数据的特点是采用DC元数据标准,简单易用。其核心的15项元数据已经能够描述一本电子书的信息,另外允许使用者自行定义标签来进行扩展。如需要扩展,可使用扩展元素。

SCORM标准:SCORM元数据基于IEEE Learning ObiectMetadata(LOM)元数(DC元数据可以映射到LOM元数据中)。其元数据的设计采用分级元数据体系,包括:微单元元数据(Asset Meta-data):可共享内容对象元数据(SCO Meta-data);内容聚合元数据(Content Aggregation Meta-data);内容组织结构元数据(Content Organization Meta-data)。

其特点是分级元数据设置,与内容组织结构相互对应,更便于资源包信息的描述,便于资源包的聚合与分离,便于LMS的读取。

IMS-CC标准:主要基于IEEE Learning Obiect Metadata(LOM)元数据标准:扩展了角色元数据(Roles Metadata):细分描述了Instructor、Student、Mentor等角色信息。

其特点是角色元数据的引入,便于资源在LMS上的迁移和导入,角色的设置上带有鲜明数字化学习的领域特色。

四、电子课本的包设计

(一)标准设计目标

标准设计是目标导向的,特定的设计目标将产生特定的标准特性。数字内容的包结构部分是标准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电子课本的包结构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研制该标准的目标。

电子课本标准是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系列标准之一,(申报国家标准及ISO IEC/JTCl SC36国际标准)电子课本标准在电子书包的设计框架内关注于规范和引导电子课本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指导实现具有互动特性、关联特性、开放特性与富媒体特性,能够兼容泛在资源、具有教育特性的新一代电子课本。该标准主要解决电子课本内容互操作问题,同时力求在电子课本元数据定义、内部结构表征、媒体表现、活动定义等方面全面引入教学特性。

从标准组织及标准制定目标来考量,EPUB标准、SCORM标准及IMS-CC标准均涉及到了资源的共享与复用,遵循标准的资源包能够在分布式系统上统一使用。所不同的是EPUB标准关注于数字化阅读,SCORM标准及IMS-CC标准针对与LMS,电子课本标准则力求实现从数字化阅读到数字化学习的跨越,体现了针对于电子书包等数字化学习终端的领域特色与专业特色。这也对电子课本的内容包设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下文同样分别从包结构、包元素、包内容分类与组织、元数据4个方面对电子课本内容包进行设计。

(二)电子课本包结构设计

电子课本内容包设计需要能够兼容目前已经大量存在的符合EPUB标准的数字化资源,而且能够具有电子课本专用标准特色。因此,在设计电子课本内容包的时候,考虑使用通用的ZIP文件作为格式容器,以EPUB标准的内容结构作为首层结构,即mimetype文件标识其档案类型、META-INF目录存放容器信息、META-INF中的container.xml标识电子课本的根文件(rootfile)的路径和打开方式:并通过ETB-OPF文件夹的设置引入带有明显数字化学习特征的嵌套式树状包结构:同时在物理文件中,引入富媒体文件,以丰富内容表现层面的展示形式和控制机制。

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电子课本包装结构的兼容性,可以最大范围地引入泛在资源,又力求在兼容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在包装结构内加入了核心的电子课本信息模型,用于规范电子课本内容资源,体现教学特性:在实体资源方面,引入了富媒体资源,体现了丰富的媒体特性。从内容表征结构与表现形式两方面,实现了连接数字化阅读与数字化学习的超越。

具体的电子课本包结构设计如图6。

(三)包元素设计

在电子课本信息模型的设计中,有相应机制来控制书本呈现的顺序和个性化导览的顺序,因此电子课本的结构要素中不需要包括tour和guide元素,故其内容包结构要素,采用类似于SCORM与IMS-CC的内容包装结构要素如下表6。

(四)包内容分类与组织设计

电子课本的内容组织与分类体现在其信息模型的设计中,其设计针对于电子课本在数字化学习领域中的应用,相比之SCORM与IMS-CC,专业性更为明显。电子课本信息模型如图7,详细内容请参阅《连接阅读与学习:电子课本的信息模型设计》一文。

(五)元数据设计

电子课本元数据主要基于IEEE Learning Obiect Meta,data(LOM)元数据标准:以信息模型为基础,引入了分级元数据设计:扩展了电子课本特有元数据,如以(DC元数据)作为封面元数据、用户角色元数据:其设计特点是基于IEEELearning Obiect Metadata(LOM)标准的元数据特性,代表了电子课本标准的学习资源特性:而以DC元数据作为封面元数据的电子课本特有元数据设计,又凸显了其作为电子读物的特征。

电子课本标准的目标用户对象是从电子课本内容制作方(出版社)――内容修订者(服务提供方、教学用户)――教学用户方(教师、学生)――管理方(技术管理、内容管理、环境管理等)的一整条用户链。因此角色元数据设计更为丰富。在general meta-date内容项中引入以DC元数据为基础的coverpage元数据:在content内容项中引入以电子课本信息模型为基础的分级元数据设计(课本级封面元数据与内容对象级元数据):在technical内容项中引人电子课本特有的技术元数据:力求体现数字化课本的设计特性,如图8所示。

(六)电子课本标准内容包装设计总结

基于以上的对比分析研究,电子课本的内容包装设计示意图如图9所示。

ETB:电子课本标准内容包;META-INF元信息文件夹:signatures.xml:数字签名文件;encryption.xml:加密规则文件:metadata.xml:补充元数据文件;rights.xml:权限管理文件;manifest.xml(隶属于META-INF的manifest.xml文件):补充内容清单文件;container.xml:容器信息文件;ETBOPS:容器结构文件夹;CSS:样式文件;Image:图片文件夹;Coverpage:封面文件夹;Cover image:封面图片;Etbopf.xml:内容结构文件;metadata:元数据;Manifest(ID);内容清单(分配包内内容项唯一编号);Content obiect:逻辑内容对象;navigation:导航(动态目录);action:内容互操作活动;Content structure:内容组织结构(静态目录);aggregation:内容聚合体(承载一个教学目标的内容单元);unit:微资源体(语义层面最小内容结构):Learning map:学习地图(基于电子课本内容完成轻量级教学设计实现机制);resource:物理资源文件(引用);mimetype:媒体类型说明文件。

电子课本的内容包装设计考虑到电子课本不仅需要满足纸质课本的资源性载体需求,还要满足电子课本数字化教学环境、服务、工具等的新需求,因此,物理资源的归类是采用资源类型的方法,引入富媒体的概念,而在电子课本内容分类与组织上,为了满足数字化课本的使用需求,采用了课本语义的分类方法。同时引入了学习活动设计、静态模板、动态模板等来满足教学活动的需求。通过在电子课本信息模型中定义的各种语义单位的组合,为各种形式的教学提供支持。

电子课本的内容包装设计力求支持通过电子课本连通学习工具,开展教学活动:请求学习服务,支持包括测试、讨论、小组探究、实验项目等活动的内容。并在用户对象设计上所考虑的是从电子课本内容制作方(出版社)――内容修订者(服务提供方、教学用户)――教学用户方(教师、学生)――管理方(技术管理、内容管理、环境管理等)一整套应用链。因此,电子课本内容包装设计的元数据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电子课本信息模型设计的基础上,电子课本的内容包装设计同样试图实现连接数字化阅读与学习的设计目标,因此,电子课本的内容包装设计吸收了EPUB标准、SCORM标准、IMS-CC标准的优点,体现数字化阅读与数字化学习的双重特性。电子课本内容包装与其他标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如图10所示。

ETB:电子标准;resource:资源文件;cp:内容包装;MD:元数据;TOOLS:工具集;manifest:内容清单;ref:标准引用;toc:table of content ePub标准电子书目录;navigation:ETB标准静态模板;information modd:ETB标准信息模型;Learning map:ETB标准学习地图,教学设计实现机制(工具)。

在具体内容包结构的设计上,电子课本内容包装以EPUB内容包为基础结构,附加整合了类SCORM的数字化学习内容包和电子课本特有元素结构,这样的复合结构能够带来如下优点:

第一,可以便捷实现以EPUB内容包为代表的数字化阅读内容资源的整合,整个包装方式带有广泛兼容的特性,并可以广泛使用EPUB内容包的功能扩展方案(如:版权、加密等)。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了广泛的兼容特性。

第二,整合了以SCORM内容包为典型的数字化学习内容包,实现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转换和兼容。符合数字化学习内容资源的应用特性。

第三,加入了电子课本的特有元素,在广泛兼容的基础上,实现了特性的超越:体现了电子课本的专业特性。如电子课本封面信息,为用户采选所需课本提供了便捷:电子课本学习地图则是一个轻量级的教学设计工具,为教学提供一定程度的教学设计、学习活动脚本、协同学习工具等功能;实现了个性化电子课本的设计目标。

综上所述,电子课本的内容包装设计决定了电子课本数字化阅读与数字化学习的双重特性,在以EPUB为代表的电子书内容包结构和以SCORM、IMS-CC为代表的数字化学习内容包结构基础上实现了兼容与超越。

五、总结与展望

第2篇:电子课本范文

国家推迟开学的通知,也是情不得已,形势所迫,也是为了防控疫情采取的果断措施。但是,听课不停学,下面初心范文材料网编辑给大家分享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下载网址链接:

bp.pep.com.cn/jc/ywjygjkcjc/xyjc/

抗击冠状肺炎疫情手抄报:

第3篇:电子课本范文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效应的影响,每年高等学校自学考试规模也在稳步增长。然而,自考助学特别是本科自考助学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主要表现为课时紧、考核松、就业难。下面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朋友们搜集整理的自考本科论文致谢,欢迎阅读!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XX老师,她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另外,在校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图书馆的老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最中心的感谢!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你问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灯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第4篇:电子课本范文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化合物在纯净的状态时没有可移动的自由电子,不能导电。

物质本身就能导电的是金属单质,不符合电解质的定义。

如硫酸钡是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太小,故而不能导电必须在熔融状态才可导电。硫酸是电解质,但

它是共价化合物,只有在水溶液中才会电离,熔融状态时还是分子,即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在水溶液里才可导电。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电子课本范文

调研手记:

初创型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来已久。没有利润支撑、缺乏固定资产抵押物,这类企业往往不容易得到金融机构和风险资本的垂青。

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C构,因为无法为企业核心价值定价,不愿意、不敢为其放贷。专业型的创司,也会因投资偏好、创新技术的甄选标准各异,或者评估周期长分歧大,最终影响企业获得资金的效率。

华软资本近年主推的“知识产权成长债+期权”业务,采用知识产权综合评估定价方式,为初创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评估标准。多年坚持技术投资,让华软对于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含金量更有发言权。两年多华软支持几十家初创型科技企业,快速融资而经营盘活;用知识产权换融资,用时间换空间,借助资本的力量走得更快更远。

谈到创业投资,有人说商业模式重要,有人说管理团队重要,而在华软资本董事长王广宇看来,创新和技术最重要。

成立8年来,这家“技术控”的投资公司一直专注于战略新兴产业相关的高成长、科技型企业。截至目前,华软资本投出的案例中,全部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领域。受益于国家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华软资本集团从成立之初3000万元的资产管理规模,跃升至目前160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

由于多年来在科技领域的深耕,华软深知初创型科技企业融资的痛点。华软曾接触过大量的初创型企业,认为这类企业有技术、产品且业务模式可行,但企业对融资的需求还不清晰;另外从创投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角度看,这类企业当时并不是绝佳的投资标的。中技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的落地,让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14年,华软资本与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等合作,创建中技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评估难、质押难、处置难问题,提供“评保贷投易”一体化解决方案。中技华软知识产权基金作为投资平台,引入知识产权“成长债+期权”的崭新模式,为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开创了新的业务类别。

这一创新模式也迅速得到了各类商业银行的认可和支持。此前,苦于没有风控工具和估值手段,即便是针对非常创新的早期企业,银行也很难提供资金支持。而在上述解决方案下,银行更积极地参与其中,使得银行资金真正支持到了创业创新领域实体企业发展。

针对初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中技基金的介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知识产权企业融资成本为9%。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获得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经信委、知识产权局等政府部门的政策贴息,进一步降低了融资成本。如果企业资料齐备,最快2-3周即可完成债权手续收到贷款。

创投“国十条”力倡“专业创投”,在创新科技型企业的知识产权定价与融资方面,华软资本及中技基金有哪些心得?又如何践行为科技型创投项目提供更全面金融服务?

不久前,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财经国家周刊》、t望智库联合中国创投委组成“创业创新+创投协同发展”专题调研组,与华软资本董事长王广宇,华软资本副总裁、中技华软基金总经理方银河进行了深入交流。

《财经国家周刊》:结合多年的科技型企业投资经验,你是如何理解知识产权融资的?

王广宇:判断一个早期科技型公司的价值,还是看它的知识产权。这包括企业的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标、域名、软件著作权以及企业内部积累的知识和独有技术,都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而这也是科技公司最重要的资产。

《财经国家周刊》:中技华软基金是如何运作“知识产权成长债+期权”的?

王广宇:相比传统股权投资市场的复杂估值,知识产权定价更简明易行。由于融资企业需要把专利资产通过债权和期权提供给投资基金,故对于后者而言,风险是可控的。通过为专利定价,投资基金可以降低企业定价难度,不用过度参考公司总体估值。一开始创投基金主要用“成长债+期权”方式投,投资后如果企业发展好,基金还会主动追加投资。

方银河:具体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债股结合、投贷联动。即中技基金和兄弟担保公司一起帮轻资产科技型企业向银行借钱,解决融资难。同时中技基金拿到投资该企业的期权,即“交了朋友拿到投资机会”。

第二步,有了债权后,基金也就有了较好的办法和工具去跟踪企业发展。在投资后的一年内,先后做多次的贷后管理,基金可以查看企业报表和实际经营情况。基金与企业从“闪婚”(通过2、3个月的考察决定投不投),变成一场“恋爱”(用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看一个企业的发展),最后决定做不做股权投资。

《财经国家周刊》:具体投资时对企业所处发展阶段有什么要求?

方银河:在知识产权融资方面,中技基金从很早期的到一定规模的企业都可以帮得上忙。我们的逻辑是,不论企业是小是大,是盈是亏,更多地看企业是否有核心技术,是否有投资潜力和投资价值。比如,目前中技华软基金“成长债+期权”几个投资案例包括:已获数轮融资的网络文化公司永乐、当时还处于早期几乎没有收入的VR公司蚁视、一度持续亏损的初创芯片设计企业集创北方。

《财经国家周刊》:“成长债+期权”模式的市场广度如何?

王广宇:目前,中关村内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资质的企业约有1万家。未来5年内,借助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海淀国投等多方力量,我们希望可以为500-1000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中关村做好后,我们还希望将这一的模式复制到全国。

拥有核心技术的初创企业,需要得到更贴身的服务、更便宜的融资、更前瞻的智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目前知识产权融资基础上,我们的团队还考虑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上,帮企业做知识产权咨询和战略规划。

《财经国家周刊》: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是如何与华软资本整体业务有机结合的?

第6篇:电子课本范文

【 关键词 】 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教学改革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Reform to Explore

Tian Tao 1 Qin Yue-ning 2

(1.Business Schoo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angxiNanning 530006 ; 2.The Xiangsi Lake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angxiNanning 530008)

【 Abstract 】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commerce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teaching system, combined with electronic business professional ability to develop a target for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specialized in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all kinds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computer class, and puts forward the technical foundation course in electronic commerce in the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and function,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some reform measures.

【 Keywords 】 electronic commerce; computer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1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与计算机技术能力要求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等多种知识和电子商务综合技能的,较好掌握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商务技术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及其贸易政策,熟练掌握英语和一门东南亚语言,能够较好地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从事网络环境下的商业、贸易和营销管理等的实践或研究、教学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以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对网络贸易人才的需求。

1.1 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结构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综合性学科,从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的角度来看,主要由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构成其知识体系;要求培养对象在3~6年时间内,完成本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通过管理、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实战训练,达到掌握经济管理、网络贸易、市场营销、在线交易、物流管理等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商务应用系统规划、可行性论证及评估、需求分析、设计、开发、部署与维护的技能;侧重在分析和规划的能力培养。

1.2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运用能力包括:商务应用平台规划、网络集成运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应该具备:①掌握软件工程理论与规划方法,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的知识;②掌握大规模商务应用平台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规划、可行性论证、概要分析、需求分析、需求设计、设计、测试、培训、评估、部署等方法。

2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不够准确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该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电子商务专业建立初期,我院为提高学生就业率,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技术方向,一个商务应用方向。大一基础课程结束后,学生必须确定其方向,每个方向的课程设置也存在差异,技术方向的课程偏向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侧重于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数据库、高级语言、商务应用等;而商务应用方向则偏重于会计、营销、管理、物流等专业内容;两个方向的交集是数据库、会计、营销等专业内容。这样,偏重于技术的学生,缺乏商务知识,而偏重于商务应用的又缺乏信息管理能力,导致最终的结果是技术方向的学生可以被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替代,商务方向的学生可以被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替代,电子商务专业的优势完全没有得到体现,甚至学生都无法理解电子商务专业到底能干什么。

2.2 电子商务专业师资严重缺乏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缺乏电子商务专业的复合型教师,专业教师分别由机电、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领域教师组成;各专业领域教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认识程度存在差异,无法明确商务和信息技术真正、合理的切入点,导致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商务应用知识类课程的随意和简单组合;在实践环节,教师缺乏相应的实战培训和应用经历,仅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讲解并引导学生,难免出现教学实践和现实应用的脱节。

2.3 计算机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

计算机课程设置随意性比较大,目标不够明确;例如为便于学生考二级,将Access数据库原理列为基础课程,大二学生要学习高级语言,又开设网络数据库作为先行课程,两种数据库课程的开设,缺乏整体考虑。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不合理,例如计算机类课程设置课时均在50个左右,未能考虑该类课程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严重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综合实训类课程,先行课程安排不合理,例如管理信息系统、Web站点设计,所需的先行课程包括高级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动态网页设计及网页设计、项目管理等。一般为了拿出更多课时安排商务类课程,将必须的先行课程压缩数个,导致综合实训课程无法正常进行,甚至成为演示课程。

2.4 实践环节薄弱

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其培养目标是商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取得了较大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专业实训基地和实验室,但建设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重硬件轻软件,认为组建了实验室,配置了电脑,接入了网络,就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这种思维在各高校都普遍存在。

2.5 缺乏综合性实践环节

综合性实验是高校培训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潜质的重要实践环节。目前理工科教育开始逐步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了许多综合性实验环节,例如电子器件设计,给学生一个课题名称和内容介绍(或者学生根据课题方向,自拟题目),让学生综合所学内容和翻阅各种文献,完成设计工作,最后提交一个产品,并要求学生对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对于许多有创造性实用价值的产品,指导老师会协助学生申请发明专利,通过校企合作推向市场。和理工科相比,电子商务专业在综合实验环节还比较薄弱,其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专业实验环节起步较晚,高校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和缺乏高素质实践性教育人才。

3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3.1 将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明确计算机类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定位和作用

重新审视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商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意识,熟悉商务过程、精通信息技术是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对象的绝对优势。在教学过程,应该合理规划计算机课程体系,明确计算机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计算机课程与商务类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不能片面的剥离;例如在讲述市场营销、物流、经济管理课程时,可将涉及到的各类信息系统融入其中,并对各类信息系统所涉及的技术、架构、服务等进行讲解,同时完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熟悉商务过程,同时掌握系统平台的架构、技术、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3.2 完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环境,逐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计算机信息类课程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和平台,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实验教学是整个培养体系的重点,实验环境、实训基地的建立和完善,将直接影响理论教学的效果。在构建各门课程实训任务的同时,不能忽略综合性实训平台的搭建,综合性实训平台应作为一项独立实践环节开设,由专门的教师团队负责,旨在培养学生参与商务体系的整个生命周期,并灵活运用各类信息技术,为学生进入社会角色提前做好铺垫。

3.3 推动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对教师队伍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侧重几个方面。

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不限于学历、职称的提升,应该“走出去”,和各类电子商务企业相结合,对教师进行培训,甚至让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商务活动,进行深入锻炼、学习,教师的商务素养提升了,自然会影响到教学的实践环节。

加强课堂教育。在当前科研氛围浓重的高校,教学过程被许多教师轻视,这种趋势要遏制,课堂教学必须保证质量,让每位任课教师都能站稳讲台。

加强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按学科分类,加强各专业学科与交叉学科间的交流,促进各专业知识体系的融合。

提高专业教师待遇。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实践任务和其他专业相比,比较繁重,因涉及到信息技术,要不断学习,在薪资待遇方面,要对其进行补偿,这样才能留住人才,稳固教师队伍。

从企业、高校引进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专家,学者,作为学术顾问或者学科带头人,创建良好的学术和人才培养环境。

3.4 营造自由学习氛围

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突破常规,去除说教思维,根据前沿的商务信息技术应用,实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团队可以走出学校,加强和商务企业合作,从企业获取各种应用项目,为学生营造实战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项目规划、分析、论证、设计、开发、测试、试运行、部署上线、维护等全过程;让学生在实战中成长,在实战过程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在实战过程,可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团队思维能力的提升。该教学模式是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设计综合实训项目时,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题目,根据自身情况,自由组合团队,并协调团队内部分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5 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高校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就是要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化,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化,从根本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学生集中做实验,密度比较大,时间安排比较紧促,学生很难很好地消化和吸收。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后,学生要做实验,必须提前预约,学生预约实验就需要提前主动的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有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验效果更佳,使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

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是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对学生来说,相应地增加了学习时间,强化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教师来说,意味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工作量的增大。在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中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解决实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也为综合性实验科目、独立实验项目的设立奠定了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曾凡奇.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2005,(2):109-111.

[2] 瞿彭志.经济管理类院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4):76-79.

[3] 徐学军.实验教学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经济师,2004 (4):106-107.

[4] 郭广生,齐再前,白守礼.构建科学合理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57-58.

[5] 孙刚成,田伏虎.谈创新性教学的理念、原则和方法.教育探索[J].2008(7).

[6] 孙军军,赵明清.企业信息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信息网络安全,2012年第10期(总第142期)第90页.

[7] 周国勇,陈磊.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体系设计研究.信息网络安全,2012年第8期(总第140期)第167页.

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0GXNSFB013053)。

作者简介:

第7篇:电子课本范文

本科教育根据培养人才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本科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普通本科教育主要面向科研院所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或为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打基础。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面向生产生活实践,培养大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我国大部分“二本”、“三本”高等院校是从事这类教育的主力军[1]。我院自2011年5月被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管理层就把我院定位在应用型本科,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势在必行。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强调以实践和综合训练为主的职业技能训练、工程技术实践和高新技术应用。电子实践是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实践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电子实践教学所存在的弊端,结合应用型术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启示,通过调整实践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教学改革,将使电子实践教学环节更加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要求。

1 电子实践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许多大学都开设有电子实践这门实践课程,但基本上都采用固定的实践组织模式,即要求学生在计划的专周时间内完成一种或两种电子产品的装配和调试。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有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该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一般只要按照实践指导书或电子产品的安装说明书按部就班操作就能完成产品制作,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由于是全班选用同一种电子产品进行装配和调试,这就使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影响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3)将电子实践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只安排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的某一学期的某一周或几周,不能很好的兼顾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对教学产生的影响,若安排太前学生的专业知识不足势必影响教学效果,若安排太后又会错过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创造热情的最佳时期。

电子实践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是实践教学的关键。因此,探讨电子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意义深远[2]。

2 电子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思路

电子实践教学环节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希望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制作和调试完成一个合格产品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以电子产品研发、生产为工程背景,通过实际的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调试,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制造过程,掌握制作电子产品的开发流程和操作技能。因此,围绕这一教学思路,我们根据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情况将该环节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进行。

2.1产品认识阶段

在产品认识阶段安排的主要内容包括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电路焊接工艺、电路电气原理图与印制电路版图的识读、简单电子产品的制作调试与检修、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子行业基本技能、基础工艺知识及行业现状,掌握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在未掌握较多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作为学生的一种创新启蒙,鼓励学生的课余制作。

传统的电子实践教学在该阶段通常是安排组装由插针式元件组成的电子产品,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工艺、新知识不断涌现,这种传统的制造工艺正逐步被SMT(表面贴装技术)所取代,如果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知识缺乏了解,将来就难以满足社会科技前沿需求与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实践电子产品的选择应兼顾到这两种工艺技术的应用。由插针式元件组成的声光控延时自熄开关和由表面贴装元件组成的USB音箱,电路结构相对简单,成品实用,是认识和掌握这两种工艺技术的理想载体。

在专业培养计划中,该环节宜安排在学生未接触较多模拟电子技术知识之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对基础电路已有认识,但对电子电路还不是很熟悉,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同时有助于学生对后续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

2.2产品制作阶段

在产品制作阶段安排的主要内容是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制作、电路结构较复杂的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与检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教育部倡导的四项学科竞赛之一,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3]。从历届电子竞赛赛题分析可以看出,很多自动控制类、电源类、数据采集类和信号类的题目在设计制作时都会涉及单片机的知,单片机作为入门较快的微计算机技术,是初学者应用最广泛的电子设计平台,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单片机应用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较完整的电子制作,综合应用所学电子知识参与电子竞赛等创新活动,同时也为嵌入式系统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因此,单片机应用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单片机应用实践是依托于实验室,这就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实验室所能提供的设备台套数有限,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若因此增加台套数又会带来管理和维护方面的问题;第二,实验室即使采用开放模式也无法满足同学相对集中的使用需求。综合以上因素,在这个阶段可以安排电子系统开发工具如单片机仿真器、在线调试器等电子产品的装配与调试,所选的单片机类型可以是PIC、51或凌阳。这样的产品综合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单片机应用等知识,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原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又为后续的单片机技术学习提供了硬件保障,从而使学生不受实验室场地和设备的限制,能够在任意的时间地点进行学习和创新活动。而实验室则主要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设备让学生进行学习。由于选择的产品电路结构已较复杂,且在这个阶段学生已接触较多的器件及封装,此时安排印制电路的设计制作,能够让学生较好的熟悉电路设计软件,掌握电路板工业设计规范。

在专业培养计划中,该环节宜安排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学习中期,单片机应用课程学习之前或刚接触这门课程,这样对电子技术感兴趣的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学提前熟悉单片机,从而在低年级就能参加如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该环节也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选择其它的电子产品如电视机等进行装配调试训练。

2.3产品设计阶段

在产品设计阶段安排的主要内容是电子系统的综合设计、制作、调试、检修,电子企业的生产现场组织与管理及工艺文件制定知识。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项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电子竞赛的比赛模式来组织教学,以电子产品的设计为目标。为了使设计的对象是实际的电子产品,可以选用一些难度适中、功能多样涵盖不同专业知识的电子产品(如按电子竞赛的不同选题方向的)供学生选择,在去除产品的电路部分后只留下外壳、检测元件和执行机构,让学生根据该产品的功能、性能参数、结构特点、工业规范及经济成本等因素进行产品设计或功能扩展和参数提升。学生也可自主选题完成一种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成项目小组,每组成员一般为2~3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选定产品的实践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需完成电路设计、到市场采购元器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产品的组装与调试,最后提交一份产品说明书。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在掌握单片机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出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文字组织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考虑到应用型本科的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因此在该环节可增加电子企业的生产现场组织与管理及工艺文件制定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就业的筹码。

在专业培养计划中,该环节宜安排在检测技术等专业课程学习之后,这有助于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如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总体设计方法、CMOS电路设计方法、数字系统设计、低功耗系统设计、可靠性设计以及平台开发等进行设计创造,这是学生就业前的一次重要的实战演练。

第8篇:电子课本范文

【关键词】电子封装;课程设置;实习基地;实验平台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器件应用到许多领域中,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各式各样的传感器构成了智能网络的基础。封装技术作为电子产品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子封装是将利用半导体加工方法制备出的微元件、电路等用特定的封装材料保护起来,形成机械保护并进行电学信号传输,从而构成微系统及工作环境的制造技术。由于电子封装专业在半导体制程中属于后道工序,其前道和半导体制备芯片相关联,后道和器件的使用息息相关,所以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多,牵涉到材料、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尤其许多新型传感器的出现,对电子封装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来,电子封装对器件的可靠性评价、性能测试等领域也开始有所扩展和延伸。作为一门较新的专业,电子封装专业建设和本科生培养处于探索性阶段。目前国内高校的电子封装专业大多起源于材料学院,尤以焊接技术、金属材料专业居多。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但是电子封装专业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和专业,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其本科生教育培养模式需要与时俱进,才能够跟上当今时代的发展。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与封装专业借鉴了国内其他高校在电子封装专业方面的建设,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长三角地区半导体行业蓬勃发展的优势,对电子封装专业本科生培养及专业建设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因此,本文从电子封装专业的多学科交叉及工程化应用较强等方面的特点出发,通过课程设置、实习基地建设和实验平台搭建,从封装专业的理论学习,到实际专业封装生产线的感性认知,再到封装设备的实践操作,构建电子封装专业的本科教学理论-认知-实践的系统性模式。

一、课程设置

由于电子封装专业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牵涉到的基础学科较多,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既要考虑到其知识专业性,又要考虑到其知识综合性。江苏科技大学立足于长三角区域,针对目前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存在较大的人才供需矛盾(据统计我国每年对电子封装专业本科层次的人才需求超过7万人),以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制备为基础,结合电子元器件的设计与模拟,对电子元件的封装材料、封装工艺、封装设计等方面进行基础教育,培养电子封装及其相关领域中工艺开发、材料改进、仪器研制等方面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在专业课设置上,涵盖从器件的原理、封装的工艺和可靠性测试方面等,具体有以下7门专业必修课。半导体器件物理、微连接原理、电子封装材料、封装结构与工艺、电子封装可靠性、封装热管理。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重视电子封装专业中的基础理论、实际应用、动手能力、思维开拓方面的培养,对目前迅速发展的封装领域中的知识进行了综合性的构建,从理论到实际,从工艺到应用,设置了10门专业选修课,包括微加工工艺、MEMS器件与封装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制造及封装设备、表面组装技术、微波与射频电路、电磁兼容技术、先进封装技术、有限元技术及在封装中的应用。江苏科技大学电子封装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一方面体现了电子封装专业的综合化、专业化的特点,另一方面突出了实践性和理论性结合的特色。尤其在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下,既要突出学生的专业性特点,又要兼顾学生的知识综合性,同时还需对目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专业化培养。尤其对于半导体及信息技术专业方面日新月异的发展,开设了“先进封装技术”课程,对目前晶圆级封装、三维封装等目前较为新颖的封装模式进行关注,及时反映封装领域的最新动态。

二、实习基地

电子封装专业不仅对理论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对实践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电子信息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掌握的知识综合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电子封装专业不仅仅是对其本身所涉及的封装设计、封装工艺、封装材料等方面,而且随着封装工业方面的发展,尤其是晶圆级封装技术的发展,很多封装工艺和微加工工艺高度融合在一起。所以对于从事电子封装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不仅要掌握封装相关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对加工工艺实践的掌握。从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角度出发,目前国际教育界公认实践才是工科专业教育的根本,必须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到相关专业工程实践中去实践学习,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江苏科技大学目前积极建立与电子封装企业的合作,通过到企业的见习与实践,让学生对课堂讲授的基础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通过企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封装领域中的工艺、设备等方面的认知。并且,江苏科技大学与江阴长电、苏州捷研芯、苏州纳米城等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训和见习基地,采取与这些企业单位实际生产接轨的流水线式实习安排,在实习期间让每个学生负责生产制造过程中某一项工序,并定期进行轮换工作,如前道工艺中的光刻、溅射、刻蚀等微加工工艺,同时对后续的封装工艺如切片、邦定、贴装和封装等具体工艺的实训,保证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一定的实际封装方面的技能。江苏科技大学地处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以上海为核心,半导体及信息产业在长三角地区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内集成电路、传感器制造和封测技术最先进产能集中地区。其中,中芯国际在上海拥有8吋及12吋晶圆厂;台积电在上海松江拥有8吋厂,并已决定在南京兴建12吋厂;联电则以收购方式取得苏州和舰8吋厂经营权;力晶与合肥市政府合资兴建12吋厂。学校与相关的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和见习基地,一方面可以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企业的一些研发型设备可以充分利用,实习资源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此外,通过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让学生掌握更多实践知识的同时,也让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考察他们的能力,为企业在未来招聘人才提供更多的选择。

三、实验平台

江苏科技大学电子封装专业针对目前国内半导体及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情况,为了能较好较快地培养电子封装领域比较紧缺的人才,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实验教学。目前电子封装系在新校区规划了用于实验教学的净化间,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包括黄光区内的光刻、显影、溅射等半导体器件的前道加工工序;二是包括划片、邦定、回流、键合等封装工艺。前道工序主要包括光刻机、溅射设备和刻蚀设备等,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更能深入了解光刻、溅射等工艺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步骤,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子器件的制备过程,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后道工序主要指封装工艺,设备主要涵盖划片机、金线键合机、金属植球机和回流炉等。通过这些设备的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对封装领域中的零级封装、一级封装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可以根据设备的相应功能实现所设计的需求。同时,江苏科技大学根据目前封装领域的高速发展趋势,购置了包括3D打印机、晶圆键合机等较为新型的设备,通过这些设备的具体操作和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关注目前封装领域中发展的主要趋势,尤其是目前业界比较关注的晶圆级封装和三维封装,做好这些方面的知识储备,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或者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电子封装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型专业,近些年来在国内外都有迅速的发展。尤其随着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物联网等领域的高速增长,作为电子器件中关键技术之一的电子封装技术备受关注,而且专业的电子封装领域人才培养还滞后于封装技术的发展需求。因此,高校的电子封装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不仅要关注电子封装专业的多学科交叉及工程化应用较强等方面的特点,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包括器件设计、加工工艺、应用材料、测试方法等方面的理论教学,结合实习基地的实际参观认识和学习,到实验平台整体流程的操作,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能为电子封装专业输送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庆贤,董再胜,王凤江等.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1(10):173~174

[2]简刚,汪蕾,胡庆贤等.微电子封装专业《薄膜材料与工艺》教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4(13):154~155

[3]廖秋慧,刘淑梅.微电子封装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0(12):178~179

第9篇:电子课本范文

关键词: 电子类本科生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改革

1.引言

电子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快,而电子信息技术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要求科技人才具有广泛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求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电子技术实践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然而,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教育发生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变化,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断扩大,对培养电子类本科生电子技术实践能力带来了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对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本文提出了“注重基础、综合应用、提高创新”三个层次的培养模式,以对不同的学生执行“基本要求,需求选择”的较为灵活的教学模式。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

为了在新的形势下适应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必须加强综合性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参与一个课题实践的全过程,可体验如何选题和进行需求分析,如何利用资料,确定整体方案和设计单元模块,熟悉主要器件和仪器设备的使用场合和方法,掌握现代化的设计、开发和调试方法和工具,系统集成的技术,性能测试及故障分析、写出技术总结,从而受到完整系统的训练。综合性的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力的培养应注重创造性的培养,而不只是“纸上谈兵”或动手技能的培训。学生要克服实践中的盲目性,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学理论课的时候想一下哪些技术和成果用到了这个理论,而实践时又要联系到所用到的理论,这样以理论指导实验,实验结合理论,可达到“理论得到了运用,理论得到了加深,理论得到了升华”的效果,出现故障会分析,解决问题有方向。课程设计把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有效。

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从创新设计开始,创新设计能力的形成,通常是一个从模仿设计、自行设计到创新设计的渐进过程,通过设计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能解决,发生的结果能预计,调试不盲目,实践有目的,提高实践的质量。通过实践验证设计,修改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增强工程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尝试

(1)各种实验所占比例进行更新。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逐步改变过去的基础实验为主设计实验为辅,几乎没有创新的状况,实现以设计实验为主,验证实验为辅,增加创新性实验的科学模式,使学生既验证理论又培养设计能力,从而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

(2)更好地做好开放性实验。开放性实验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科学实验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使学生较早、较深入、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动向。开放性实验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基础课开放性实验,实验内容主要针对一门课程的内容,例如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等,使学生在完成必做的内容后,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做的实验。另一种是综合开放性实验,实验内容不限,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完成实验的设计、系统的组成、测试和调整相关参数,这样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开拓新思路。

(3)优化、加强课程设计,改变课程设计的授课方法。指导老师辅导程度得当,既不要辅导太细,局限学生设计开发的思维空间,助长学生的懒惰心理,又给予一定的讲解,做到以引导为主,指导为辅,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的思维能力。本着“多样化、综合性、研究型、趣味性”的原则,精心设计实验题目和内容。设计多个题目,学生选做的实验空间加大。每一个题目都和当前新技术、新产品甚至生活中常用品有联系,有的是学院正在进行的项目的一个子模块。难度和工作量适中,设计的内容既要和所学的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又要有一定的提高,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使他们在中途望而却步。

(4)优化毕业设计环节,注重实际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围绕项目做设计,身临其境地锻炼工程能力。在毕业设计选题时,既要考虑专业技能的提高,又要兼顾实际需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亲自动手完成部分任务。对于新知识新方法,提倡和鼓励学生自学,使学生在完成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并且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5)在各个阶段中,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运用设计的新方法、新手段、新工具。电子信息技术飞猛发展,电子设计的新方法、新手段、新工具也不断涌现,但由于教材的滞后性,教材、大纲很难及时地涉及到这些内容,这就要求相关教师给予介绍和指引。例如EDA技术,CPLD、FPGA和相关的内核,以及一些虚拟仪器的使用;一些仿真软件,如Protel、Mutisim、PCpis,在设计时加以运用,可解决实验设备跟不上实验内容更新的步伐的局限性,以软代硬,淡化软件和硬件设计的界限,让学生体会和掌握设计方法学所带来的科学化和高效率。

4.结语

新方法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化实践环节的训练,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培养具有知识更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毕业生,解决了旧的模式下学生只学知识,不懂工程,更谈不上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期困扰工程教育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教育出版社.

[2]陈谋.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的新思路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4).

[3]王友仁等.探索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4]陈则王.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方法与实践[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