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找春天教案范文

找春天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找春天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找春天教案

第1篇:找春天教案范文

【教材分析】

《找春天》课文结合时节,把孩子们引领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在童话般的春天里,感受美好的春光,发现春天的特点,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春天的美丽,体验投身大自然怀抱中的情趣。

2.会认本课生字,会写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重点

难点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从而体验发现的快乐。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通过学习课文,引领学生在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的美好。

2.在朗读中认识本课生字,指导书写“荡”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及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一 古诗导入

1.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学生朗读。

2.你能说说早春气候的特点吗?(学生甲:天气暖和了,小溪的冰融化了,小草变绿了。学生乙:各种各样的小花陆续开放了。学生丙:冬眠的小动物渐渐地苏醒了)

3.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真好。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能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惊喜,一定会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1)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标出自然段。(8个)

2.小组合作认识生字:由组长带领,组员提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大家一起借助课本后面生字表中的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小组汇报:每组派一名学生汇报本小组认识生字的情况。

4.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学习情况。

棉袄

田野

寻找

害羞

嫩芽

解冻

小溪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指名读,说说这两个词语有什么特点。(前面两个字是相同的,后面两个字也是相同的)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高高兴兴、来来往往、快快乐乐、忙忙碌碌)

探出头:课文中说谁“探出头”?(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摇哇摇:是谁?在哪儿“摇哇摇”?(是春天,她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

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让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三 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1.要去野外找春天了,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高兴的、急切的、激动的)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第1、2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2.作者把春天比作了什么?(比作了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这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不想让人们发现她。可是,细心的小朋友还是找到了她。这些小朋友都在哪儿找到了她?从书中找到有关的句子画出来,并读一读。

指名读,学生读到一处,老师出示一处的画面。(可用课件或图片)

小结:多美的画面啊!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跟着动听的音乐读出来吧!(播放轻音乐,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小组合作朗读第3~7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汇报读,最好能背诵下来。

过渡:孩子们找到了春天,他们多高兴啊!他们想告诉所有人。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3.齐读第8自然段。

(1)填空。

春天来了!我们

了她,我们

了她,我们

了她,我们

了她。她在

上荡秋千,在

上摇哇摇;她在

嘴里叫,在

枝头笑……

(2)练习背诵。

四 指导书写生字:荡

1.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同桌交流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看老师示范。

4.学生练习写两遍。

五 配乐读全文

六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七 总结

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只要你细心地去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是那么的美好。

1.开始上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一个春天的场景,让学生欣赏春天各种美丽的画面,体会春光的美好,再用优美欢快的歌曲帮助学生体会课文内容,把音乐美与图画美融于一体,让学生在美景中赏读课文。

2.读课文,第1自然段抓住两个叹号,第2自然段抓住“脱”“冲”“奔”“找”这几个动词,读出孩子们到外面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课文第3~7自然段要读得亲切活泼。可抓住文中的几个比喻句引导学生读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3.从短语入手,借助“早开的野花”“点点嫩芽”“解冻的小溪”等短语引导学生探究“野花早开”“嫩芽吐出”“小溪解冻”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因为春天来了才会产生这样的景象。这种引导方式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

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语言的美感和其中蕴含的感情。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其余生字。

生字卡片,写有句子的投影。

一 展示台

1.读读说说: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读给大家听。

2.出示投影,读读记记。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3)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二 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的字。

脱tuō 袄ǎo 寻xún 羞xiū 姑ɡū 遮zhē 掩yǎn 探tàn 嫩nèn 符fú 解jiě 触chù 杜dù 鹃juān

(1)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动作,演示认识:脱、遮、掩、探。

(2)运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触、鹃。

(3)通过查字典了解字义。

2.出示会写的字。

冲chōnɡ 寻xún 姑ɡū 娘niánɡ 吐tǔ 柳liǔ 荡dànɡ 桃táo 杏xìnɡ

(1)指出哪些字的结构是左窄右宽,写时应注意什么。(冲、姑、娘、吐、柳、桃)

(2)重点指导。

柳:部首是“木”,注意书写时末捺变点,右部是“卯”,注意笔画和布局。

荡: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这个字的笔画较多,不要丢落笔画。

(3)看田字格中的范字。写两个字,和范字比较一下。

(4)选择几位学生的字展示,并点评。

3.用学会的新字口头组词。

三 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读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

3.练习朗读:同桌互相读

四 拓展想象

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并写一句话。

1.板书时,采用画画的方式把孩子们找到的春天一一展现出来,给学生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天景色。在讲完课文后,让学生来补充图画,这样既归纳了本课的重点,又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展现自我的机会。

2.拓展练习是让学生模仿课文第4~7自然段说话。这一环节老师一定要有提示,否则学生一开始会不知道说什么。

2 找 春 天看到了

小草、野花、树木听到了

小溪、喜鹊、杜鹃闻到了

花香、春的气息触到了

荡秋千、摇哇摇(春风)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冲出家门(chōng√chòng)冲着(chōngchòng√)躲藏(zàngcáng√)西藏(zàng√cáng)

2.选字组词。

西 溪

野 也

朵 躲

小(溪)(西)方

田(野)(也)是

(躲)藏花(朵)

3.填一填。

春天来了!我们看

到了她,我们听

到了她,我们闻

到了她,我们触

到了她。她在柳枝

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

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

、杏花

枝头笑……

4.课文综合阅读。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1)画出第一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并说说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孩子们什么样的心情。

能看出孩子们急切,欣喜的心情。

(2)你能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春天一点一点地靠近我们,她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5.小练笔。

课文中的几个孩子找到了春天,你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到春天呢?试着写一写吧。

春天到了,我来到

花坛边,从盛开的牡丹上找到了春天。

4.教案节选

(1)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①孩子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了,你们看(教师播放课件的部分内容),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绽放的花朵、嫩绿的小草,还带来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我们一块儿到课文中去“找春天”

吧。(教师板书课题)

点评:春天是个五彩斑斓的季节,在教师引入时只播放春花、春草的景色片段,让学生意犹未尽萌生“找”的愿望,此时教师及时揭题,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春天还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教师配乐范读)

②孩子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啊!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注意把字音读准。

③指名读自己最喜欢读的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评一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正面评价)

④齐读课文,教师评价。

点评:初读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的同时,有效地进行识字。在初读的过程中,通过生生评、师生评,使师生的评价成为学生朗读提高的推动力,同时也在正面、互动的评价中为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3)品读课文,读中悟文

①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课文中的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来到了?找出来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指名读)

你知道“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吗?能做给大家看一看吗?小草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教师出示课件)

多可爱的小草哇!谁再来读一读?(教师注意提示用疑问语气读,必要时可范读)

②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找出来小组内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最好。注意可以边读边做动作,加上自己的表情。(实物投影第4~7自然段内容图片)

1)教师选择一个小组来表演读,学生正面评价,提出建议。

2)教师出示课件表演读。

3)仿照句式,练习说话:(什么)(怎么样),那是春天的(什么)吧?

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一听,再全班交流。

4)全班起立,表演读第4~7自然段。

点评:这两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自主读、合作读的过程中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用表演读的方式来读这部分,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不知不觉地感知春天的美。

③你还从哪些句子知道春天来了?把这些句子读出来,把你的理由讲出来。(指名读,说理由)

④是啊,美丽的春天来啦!(教师播放课件,和学生一起小结过渡)

师:百花开放了(生:我们看到了她);百鸟鸣不停(生:我们听到了她);花儿开放,清香扑鼻(生:我们闻到了她);春风拂面,柳枝飘荡(生:我们触到了她)。

齐: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第2篇:找春天教案范文

案例一:学生要有良好情绪

伴着铃声走进教室,发现一些男生一脸愤怒,小维则哭丧着脸,去年拔河比赛得冠军,今年只得了第二。小郁等一些啦啦队员把失败原因归结到了小维身上,责怪他的摔倒让几乎到手的冠军给丢了。膝盖上皮也摔破了的小维,顾不得查看伤口,就忙着揉眼泪了。当时,笔者责怪了小郁,安慰了小维几句,就急匆匆地准备上课。

是按原计划上课,还是先调节一下学生的情绪?经过短暂权衡,笔者决定从复习关于“团结”的谚语开始这节课的教学。笔者说:“俗话说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练手生。今天学课文前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谚语。先说几句关于团结的。”很多学生举起了手。笔者却让没举手的小郁先说。小郁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说:“人心齐,泰山移。”笔者追问:“你觉得今天拔河比赛时同学们的心齐吗?”“齐!”“那为什么没能取得冠军呢?”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有说绳子没拉直的,有说重心不够下的……“大家都想取得好成绩,但由于一些失误导致没能实现愿望。你能用些谚语安慰鼓励一下他们吗?”“失败乃成功之母!”“胜不骄,败不馁!”好多谚语学生们脱口而出。再看看小郁他们,脸上的阴霾已消失无踪。

反思 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情绪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是很有好处的。相反,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这节课,许多学生带着失落、埋怨、气愤、伤心的情绪进入了语文课堂。如果视而不见,只顾按原计划上课,他们的课堂效率可想而知。临时安排复习谚语这一导入环节,这样的教学安排,达到了润物无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用语文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二:及时捕捉课堂信息

苏教版语文第12册练习6中有一首关于四季的小诗。小诗后要求思考:“这首诗歌为什么能把四季写得充满生机?”在教案预设时,对这首诗歌教学,笔者打算读一读,说出运用了拟人手法即可,时间预计不超过10分钟。

课堂上,抛出问题“这首诗歌为什么能把四季写得充满生机”时,一个学生回答:“诗人把春天当作人来写了,是从一个‘笑’字看出来的。”受他影响,其他同学纷纷找出了拟人词,如“唱歌”“赶来报到”“跳起舞蹈”。小韩说:“我还能模仿几句。”看着他自信满满的表情,笔者意识到这是个“随文练说”的好机会,同意他模仿创作,他脱口而出:“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布谷鸟唱起了歌儿――布谷,布谷,绿草和鲜花赶来报到。”很快,又有学生有了创意:“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春雨唱起了歌儿――淅沥,淅沥,绿草和鲜花赶来报到。”学生口头创作,笔者在电脑上输入投影。读着自己编的小诗,学生们满脸兴奋。

反思 这节课舍弃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但关注并及时捕捉了课堂上师生活动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新信息,把师生的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从而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了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精彩。这种“舍”,不是不负责任,而是更高层次、更大意义上的责任。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案例三:把学生思绪带回课堂

语文课上,和学生赏析课文《秦兵马俑》。笔者设计了“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俑”环节。小章说:“我最喜欢骑兵俑。因为在战场上,骑兵骑着战马,英勇杀敌,很厉害。”说完这句话,他似乎还想说什么。看着他拿欲言又止的样,笔者鼓励他继续说下去:“我觉得骑兵如果打了败仗的话,骑着马可以逃快一点。”此言一出,如同平地一声雷,班里马上炸开了锅。

等学生的笑声平息后,笔者问:“你们笑得这么开心,是什么原因啊?”有学生发言:“小章说得太好笑了!打仗还想着逃跑呢!”还有学生说:“小章说的跟文章中的内容是矛盾的!”笔者顺势引导,“你们觉得小章说的和文章中的哪些内容矛盾?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找一找。”有学生很快找到了一个句子:“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笔者问学生:“秦始皇所向披靡的大军中会有时刻想着逃跑的骑兵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再问:“秦始皇大军中的骑兵心中想的是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想的是杀死更多的敌人”“想的是并吞、消灭其他国家”……

第3篇:找春天教案范文

是与其它课程相结合的跨领域的学习, 是应用生活、培养创新能力的活动。教师有机利用校内外的语文教育内容的来源,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积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发展。

一、 语文课堂综合性活动的特点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习惯和语文应用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开放,整个教学过程不能只是为了落实老师的教案,更不能以老师的思维活动来代替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是学生的学习场所,只有让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才能有利于他们形成综合性学习能力。语文课堂综合性活动的教学充分体现以下“四性”。

趣味性:综合活动设计以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为主要依据,活动本身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合性:综合活动课涉及多种知识技能,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实践性:注重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知识技能的运用,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自主性:综合活动目标、内容及形式的确定,符合学生的意愿,活动过程主要由学生组织,教师扮演顾问和协 助者的角色。

二、语文课堂中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类型

(一)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的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

等”,从另一侧面证明了语文学科课程资源的可开发性和可利用性,这也是一条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

如教学第四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结合课文开展“让我们与青蛙交朋友”的综合实践活动,采用“知识竞赛”、“图片展示”、“唱歌诗朗诵”、“义务宣传员”等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地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对课文内容再度创作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现代人的能力体系中,综合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在综合实践活

动能力中,发现、创新能力,则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提高质量和开拓空间带来更为有利的条件。

如学习《狐狸和乌鸦》这篇童话故事时,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带创造性的新思考,开展“课文新创作”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教师热情地鼓励:大家根据课文的内容,小组合作,能不能把故事情节表演出来?如果能把狐狸和乌鸦当时的心里想法也说出来,那就更棒了。听了老师的话,学生积极性很高,在学的带领下,大家很快进行分工,进入表演……

这种综合实践活动大大调动学生的生命力和思维潜力,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有很大的鼓舞性。

(三)对教材内容整合、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各册课本中有许多主题近似的课文,到了一定的阶段,根据

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将这些课文前后联系起来,在整合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专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是很有价值的策略。

如《铁棒磨成针》、《数星星的孩子》、《苹果落地》、《小时候的故事》、《分橘子》等,这些都是中外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他们为什么会成为名人?小时候的事情与长大后成为名人有什么关系呢?为此我们开展“我与名人手拉手”的综合实践活动:收集故事、了解生活、积累图象资料、背诵诗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将静态的接受学习改为动态的综合研究。

(四)对课文延伸、拓展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材的延伸、拓展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综合实践的广阔空间。它虽然

立足于文本,但又从根本上超越了文本。教材所表现的生活虽然很精彩,表现形式也会很精湛,但对学生来说,毕竟是彼时、彼地。如果能借助于教材的延伸拓展,就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

比如学习古诗《春晓》时,让学生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画画春天大自然的美景,唱唱赞美春天的歌……

(五)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

生活是语文应用的田地,鲜活的语言总是与鲜活的生活同构共建。在应

用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多元智能去解决,而解决的过程使学生实践体验的时机得到成熟。

第4篇:找春天教案范文

一、让学生自选内容和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学生一旦找到了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便可在很少的时间内学到较多的知识。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石榴》一文时,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我对学生说:“请同学们自由地选择喜欢的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然后说说你学会了什么。”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大声朗读,有的则动笔圈画,有的同桌之间还互相讨论。在学生充分学习之后,全班交流时出现如下精彩的片断:

生甲:我选择了第二自然段,通过朗读我知道了石榴是在春天抽枝长叶,夏天开花,而且花有点像小喇叭。

生乙:我也学习了第二自然段,通过比较我知道了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在吹呢。”中的“活泼”、“吹”这两个词把石榴花写活了……

生丙:我选择学习了课文第三自然段,通过和同桌讨论我明白了文中“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一句并不是石榴真地“扒”,而是由于石榴刚结果的时候很小,但随着它的张大,把身边的叶子撑开了,就像小娃娃用手扒开一样。

通过以上的教学片段我们不难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文本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二、让学生自主设疑和解疑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点,有问题,才能有思考,有创新。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文章的重点处设疑,或在文章的题眼处生疑,或在文章的“空白”处找疑……进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解疑,或反复阅读,或查找资料,或联系上下文等等。

如在教《卧薪尝胆》一文时,出示课题后,教者问:“同学们看了课题后有什么想法?”学生纷纷举手,提出了许多问题:1、“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2、是谁“卧薪尝胆”?3、他为什么“卧薪尝胆?”问题出来后我又引导学生:“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学生有的说:“查字典。”有的说:“读书。”……教者顺势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攻克一道道难题。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阅读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5篇:找春天教案范文

字里行间,师生对答识孔子

师:孩子们,我们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

师:好,我们看大屏幕上的课题,说说课文的主人翁是谁?

生:孔子。

师:大家一起读课题。(手势指挥,激扬情绪)

生(齐):孔子游春。

师:孔子游春。

生:孔子游春。

师:我们习惯说春游,而课文说游春,想想,这“春游”与“游春”有什么不一样?

生:春游是去玩,而游春是学习。

师:这玩重点是在――

生:游!

师:这游春的重点是在――

生:春!

师:春游是以――

生:游玩为主。

师:游春则是――

生:学习为主。

师:则是――

生:向春天学习。

师:则是――

生:把春天当教室。

生:把春天当书本。

师:那么,孔子是干什么的,请一起读课文第一段。

(生读课文)

师:当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的时候,课文是这样写的――谁来读一读?

(生读屏幕出示的语句:弟子们不知老师在看什么,都围拢过来)

师:从弟子的眼中你发现了孔子的身份是――

生:老师。

师:故事的中间写孔子看水的时候,写到这样一句话――

(生读屏幕出示的课文段落:“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师:从弟子的话中你又知道孔子的身份是――

生:老师。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故事的结尾,当孔子了解了颜回的志向,课文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读――

生:“颜回呀,听说你把自己的志向写进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给我们听听?”

师:在孔子自己的话里,他也认为自己的身份就是――

生:老师。

师:由此看来,孔子游春这个故事,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孔子的身份就是――

生:老师。

师:再说一遍。

生:老师。

师:是的,老师。老师,这个词我们天天都在喊,有着老师身份的人我们天天都在接触。孔子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生读课题)

王崧舟老师一句:“孩子们,我们可以上课了吗?”语调轻柔,语气温和。浑厚的声音里赋予了许多磁力――对学生的亲善、关爱、尊重。这样的开课自然了当,无须雕凿,轻松、省时、实用。对于孔子,很多学生都有所了解。王老师不走“让大家谈论孔子”导课的老套路,而是设置以“孔子是干什么的”为中心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然后紧扣课文,从不同章节、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到字里行间去找,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在学生的记忆里叠加“孔子是一个老师”的印象,让他们在课文中把握孔子的身份。这体现了教师“用教材教”的精神。接着王老师质疑:“孔子究竟是个怎样的老师呢?”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课文的学习。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孔子是位大圣人,是位教育家,他会怎样教学生学习呢?给人以水到渠成之精妙。一启一发、一问一答,是王老师课堂教学惯用的“伎俩”。启与发、问与答之间体现了教师深厚的语文功底和独特的教学机智。而这当别是启发间的暂歇、问答间的等待换来学生的顿悟、觉醒,令人击节叫好,惊羡不已。连珠炮似的几个“则是”的追问,不仅把课题解读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还让我们在把玩诗意课堂时品味到了别样教学的美妙。

阳光春风,师生共读品课堂

师:我们说,孔子是老师,老师就应该有课堂,那么孔子的课堂在哪里。请快速浏览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来。(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找到了孔子课堂的请举手示意。

生:泗水河边。

师:在课文中有一段文字写课堂,谁来读――

生:阳光普照着大地……和煦的春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师:没错,这就是孔子的课堂,请用波浪线画下来。(生画)画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孔子的课堂。(生读)我很奇怪,你们读的这是课堂吗?对比我们现在的课堂,孔子的课堂没有什么?

生:没有教室,没有粉笔,没有讲台,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电脑……

师:是的,没有桌子、椅子,没有黑板、粉笔,甚至没有笔和纸。这还是课堂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孔子的课堂。虽然孔子的课堂里没有桌椅,没有大屏幕,没有黑板,甚至没有粉笔,但是在孔子的课堂里,你却找到了――读。

(生齐读)

师:瞧,在孔子的课堂里有什么――

生:优美的琴声。

生:茂密的森林。

师:还有什么?

生:广袤的大地。

生:温暖的太阳。

师:继续找,还有――

生:美丽的风景。

师:是啊,这样的课堂实在是太――特――别了!我们一起看,原来,在孔子的课堂里,阳光――

生:普照。

师:好的,跟着感觉一起来。阳光――

生:普照。

师:泗水――

生:欢腾。

师:桃红――

生:柳绿。

师:草色――

生:青青。

师:这样的课堂真是太特别了,在这样的课堂里。竟然有――

生:广袤的大地。

师:在孔子的课堂里竟然有――

生:桃红柳绿。

师:在孔子的课堂里竟然有――

生:优美的琴声。

师:竟然有――

生:习习的春风。

师:竟然有――

生:茂密的森林。

师:还竟然有――

生:温暖的太阳。

师:在孔子的课堂里还竟然有――

生:和煦的春风。

师:这样的课堂实在是太特别了!(深情地)这样的课堂怎不让人浮想联翩啊!大自然多像――

生:一位伟大的母亲

师:广袤的大地是她――

生:宽广的胸怀。

师:茂密的森林是她――

生:飘逸的长发。

师:温暖的太阳,是她――

生:明亮的眸子。

师:和煦的春风是她――

生:甜蜜的絮语。

师:这样的课堂真像一幅画,多像一首诗!看,阳光――

生:普照着大地。

师:泗水河边――

生:桃红柳绿,草色青青。

师:习习的春风――

生:像优美的琴声。

师: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

生:伴奏。

师:大自然多像――

生:一位伟大的母亲。

师:广袤的大地是她――

生:宽阔的胸怀。

师:茂密的树林――

生:是她飘逸的长发。

师:温暖的太阳――

生:是她明亮的眸子。

师:和煦的春风――

生:是她甜蜜的絮语。

师:这就是孔子的课堂。孩子,当你就置身在这样的课堂里上课,你的心情如何?

生:轻松、自在、舒服。

生:欢快、自由。

师:不错,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走进孔子的课堂。(屏幕显示)看,孔子来了,带着他的弟子来到了泗水河边,来到了他们的课堂,阳光普照着大地,请读。(播放配乐)

生:(踏着优美的乐声,徜徉在语文的情境中,读课文)阳光普照着大地……甜蜜的絮语。

师:是啊,这如诗如画的课堂如此轻松、自在,我想,它早已走进我们的心中。(师生共读)阳光――

生:普照着大地。

师:泗水河边――

生:桃红柳绿,草色青青。

师:习习的春风――

生:像优美的琴声。

…………

师: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课堂。其实孔子的课堂里藏着个秘密,原来,他的课堂一半是看到的,一半是想到的。你能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吗?

(生认真默读课堂,写写画画。教师巡视,个别交流)

师:看到了习习的春风,就想到――

生:优美的琴声。

师:真美。看到广袤的大地,就想到――

生:广阔的胸怀。

师:多么美啊!看到了茂密的森林,就想到――

生:飘逸的长发。

师:看到了温暖的阳光,就想到――

生:明亮的眸子。

师:(激情地)看到了和煦的春风,就想到――

生:甜蜜的絮语。

师:这就是孔子的课堂。这一段的末尾用了一个省略号,就是告诉我们,还可以看到――(生齐:很多)还可以想到――(生齐:很多)请你们续说一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四者的对话。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四者”和谐、默契、富于激情和感染力的对话,感受到了诗意语文的妙秘。几个叠进的“竟然有”激起层层微波,把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撩拨得旺旺的。接着是一串以“看到了――就想到――”的形式展开的多层次、多角度且富于节奏感的师生对答、吟诵和共读,把学生带入语境,享受与文本共鸣和与老师共读的乐趣。我们把这种紧扣文本内容,教师边读边等,学生边听边接,像对答歇后语似的互动教学简称为“师生共读”。师生共读的精彩在于师生共同潜入文本语境,在于叠加式的跟进和默契,还在于诗意阅读的共建。听王老师的课如沐春风,从教材的诗意挖掘,到教案的诗意构建,再到教学的诗意生成,无不表现出王老师高深的文化素养、精湛的教学技艺。这还不算,尤为可贵的是,在师生共读的教学进程中把学生带入语境和情境,让他们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氛围里自主、自然地生感,读出感情。寓阅读指导于语境、情景之中,可谓天然去雕饰,导读了无痕。这与传统教学中的示范导读、点评导读、角色导读、问题导读以及提出种种要求的导读相比较,其教学效益是大不一样的,这种导读有着顺势而为、浑然一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功效。师生共读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教。

观水悟道,师生共议品课文

师:有了课堂,还得有课文,孔子的课文在哪里?请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写孔子课文的段落。

(生一边读,一边画,师巡视指导)

师:让我们一同走进孔子的课文。(师范读)

(生齐读、个别读)

师: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水的哺育,后果将是――

生:江河干涸,鱼虾。

师: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水的哺育,后果将是――

生:植物干枯,动物灭亡。

师:继续想象,假如这个世界没有了水的哺育,后果将是――

生:庄稼枯死,没有粮食,我们人类就要灭亡。

师:水滋润万物,所以孔子赞扬水是有德行的。

…………

师:看到水奔流不息,哺育生灵,我们就――

生:想到它的德行。

师:看到水或方或长,流必向下,我们就――

生:想到它的情义。

师:看到水穿山凿石,从无惧色,我们就――

生:想到它的志向。

师:看到水流经万物,荡涤污垢,我们就――

生:想到它的善施教化。

都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不知道怎样利用文本培养学生教学想象力。显然王老师这个片段的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典范使我们有启悟,可借鉴。有二:一是以学定教,适度拓展。我们说王老师的课堂是诗意的,其实衬托这诗意的是王老师的教育智慧。在他的眼中,每篇课文都蕴藏着诗意,就看你有没有那双发掘的慧眼。“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水的哺育”这一问题的提出,既是依托文本顺学而教的体现,又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的需要。这一问题就像击水之石,不仅能够激起学生想象的层层涟漪,而且能够在对水的议论中铺垫“人与自然”人生观念的底色,达成教书育人的目标。学以致用是教学的一条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怎么把握学与用的度,是教学的一门艺术。不少教师在拓展教学中,往往游离文本,导致教学耗时低效。王老师拓展教学紧扣文本,这是值得学习的。二是善用排比,营造重峦叠嶂、波荡浪涌之美。一连串的“后果将是”和“看到……我们就――”一波接着一波,一浪盖过一浪,把语文教学实践演绎得那么快乐愉悦,那么灵动交汇,那么充满生机活力,令人神往。

志向理想,师生共话真君子

师:真正读懂这篇课文的人会明白,孔子要写的并不是水,而是――

生:“水是真君子啊!”

师:把“真君子”三个字圈起来。孩子们,我们现在明白了,原来孔子虽然说的是水,真正想说的却是――

生:真君子。

师:其实,在孔子的心目中,像水一样有德行的人才叫作――

生:真君子。

师:像水一样有情义的人,那才叫作――

生:真君子。

师:像水一样有志向的人,那才叫作――

生:真君子。

师:像水一样善施教化的人,那才叫作――

生:真君子。

师:看到像水一样的真君子,看到有着君子样品格的水,孔子心潮澎湃。来,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孔子的课文,来感受这水一般的君子,这君子一般的水。准备,水奔流不息――

(生齐读这段)

师: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水奔流不息――

生: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师:它好像――

生:有德行。

师:水没有一定的形状――

生: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

师:它好像――

生:有情义。

师:水穿山岩――

生:凿石壁,从无惧色。

师:它好像――

生:有志向。

师:万物入水――

生:必能荡涤污垢。

师:它好像――

生:善施教化……

师:其实,这真君子的水,也是有秘密的,这个秘密是我们曾经在孔子的课堂发现的。原来孔子的水,一半是他看到的,而另一半也是他想到的。现在,请你把看到的水和想到的水一一对应起来,完成课堂练习第二大题。

(生完成练习)

师:谁能读一读?

(生读刚才完成的练习)

师:原来孔子的水这篇文章中也藏着秘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到水奔流不息,哺育生灵――

生:想到它有德行。

师:看到水或方或长,和顺温柔――

生:想到它有情义。

师:看到水穿凿壁,从无惧色――

生:想到它有志向。

师:看到水流经万物,荡涤污垢――

生:想到它善施教化。

师:孔子写水的课文还没有写完,文中的省略号向我们透露了这一消息,现在你能不能按孔子编课文的思路继续编写,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动笔练习。)

师:现在我们来说说你编写的水的课文。

生:水不舍昼夜,浩浩荡荡流向大海,它好像有毅力。

师:有毅力。(板书)

生:水善于帮助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功夺利,它好像乐于助人。

师:乐于助人。(板书)

生:水淡泊宁静,总是处在低低的地方,它好像默默无闻。

师:默默无闻。(板书)

生:水包容万物,不分高低贵贱,不分美好与丑陋,它好像有胸怀。

师:这就是孔子编写的课文,他看到滚滚而来的泗水,看到滚滚而去的泗水,他那么动情,原来他看水看到了真君子的品格。孩子们,孔子的这篇课文有没有对他的弟子产生影响呢?谁能把子路的志向读出来。

(生读写子路的志向语句)

师:是呀,这就是子路的志向,在子路的志向中,你是否发现了真君子的影子呀?

生:默默奉献。

师:找一找颜回的志向。

(生读写颜回的志向语句)

师:你发现了真君子的影子吗?

生:默默无闻。

师:继续找孔子的志向。

(生读写孔子志向的语句)

师:你发现了真君子的影子吗?

生:善施教化,有胸怀,有志向。

在王老师的教学中不时会听到“请用笔圈起来”“请用波浪线画出来”的提示。这一路的圈点勾画,犹如向导在丛林中做下的一个个记号,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把握重点,感受精彩。这就是读书方法的指导,这就是阅读习惯的培养。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王老师紧扣 “真君子” 三个字,既是教书又在育人,带着学生品悟孔子课堂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教育他们做具有水一样品格的真君子!教师善于研读教材,挖掘教材,巧设问境。综观整堂课教学,王老师设计了四个问题:孔子的身份是什么?孔子的课堂是什么?孔子的课文是什么?孔子眼中的“真君子”是什么?这几个问题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浑然一体,体现了王老师对教材的独特见解和问题构建。在教学进程中,王老师总能顺学而教,不失时机地抛出一个个足以引逗学生探寻的问题,徜徉在他的课堂,可谓智慧芬芳。王老师独具匠心,文中一个小小的省略号也能拓展为一片想象的广阔空间,供学生在这样的语境里会话交流,驰骋想象,快乐学习。继续编写孔子的课文,让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更进一层,“真君子”的情怀更深地铭刻在每个学生的心中。又是一串“看到……想到……”师生对答,又是一连“它好像……它好像”的排比,还有别具一格的“真君子”的共话,都凸显了“师生共读”的美妙。大家说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是诗意的,是智慧的,是情景的,但我们觉得说他的课堂是师生共读的更骨感,更实在。最后,拟一联作结语:

孔子课堂,把春天当教室,以泗水为课文,论语间潜移默化育贤才。

第6篇:找春天教案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活动整合

一、多媒体课件自身特点。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具有科学性和形象性,通过生动有趣的形象和声音可以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多媒体的互动性强,使活动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教学过程优化,提高了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首先制作FLASH课件教师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其次在音乐活动中,教师都用课件播放音乐,欣赏,伴奏有时幼儿唱得不对的地方,我们也不能及时更正,没有教师弹琴来得直接;最后,如果在活动中教师既要播放课件,又要操作示范,在活动中就比较忙,幼儿的注意力会分散。

要使得多媒体课件和活动有完美的整合,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就要制作与活动相符合课件,能够促进幼儿学习课件,引导幼儿探索的课件。

二、课件制作要与活动相辅相成,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课件不仅要外表做得美观,而且要和活动相辅相成,做活动的好帮手,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果在课件制作的时候一味追求课件的美感和操作的复杂,虽然课件做得很精美,但是忽略了与或活动的整合,那么课件对于活动来说只是一个傀儡,并没有起到任何正面作用。

(一)课件制作中装有符合教学活动的“玄机”

课件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一方面是因为课件本身能够将一些不动的画面和动物变得生动形象,让幼儿觉得很有新鲜感,所以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教师在整合教案时,让课件隐藏玄机。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羊羊造房中》公共边的隐藏,当我们找到公用边的时候,轻轻点击一下公用边,公用边就变成了黄色,这样的一个动画效果,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公用边,另外当我们点击时发生的动画让幼儿在活动中产生好奇感,从而能够更好地投入活动中。

(二)课件制作中加入符合教学活动的音效

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总希望听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如果将这种肯定投放到课件中,我想幼儿就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中班健康《今天你喝了吗》活动中,请幼儿选择“纯牛奶”“过期牛奶”和“添加剂的牛奶”,当幼儿选择正确的时候就会有掌声,这样幼儿在选择的过程中体验了选择的快乐,当听到正确的掌声时,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从而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这远远比教师讲述要有说服力。

三、课件制作可操作性强,加强课件和幼儿之间的互动。

一节好的活动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幼儿是主体,那么如何让多媒体课件能够在活动中不仅是教师引导者的好帮手,而且是幼儿学习和练习的好帮手呢?如果课件的制作只有单一的播放和教师的讲述,那么时间一长幼儿也会觉得疲倦,这样课件做得再美观,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也会变得迟缓,活动的效果会削弱,所以课件要和幼儿互动起来,让个别或者集体幼儿与多媒体课件的互动中学会更多。

(一)课件与个别幼儿之间的互动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会利用示范操作讲述操作的要求,所以教师总是要做好一个大的操作材料,这样比较麻烦,相反通过课件的制作能够更好地达到活动的目标,也使得教师的操作更加清晰。例如在数学活动《小蝴蝶找花》中,我通过创设春天的情境,在活动开始前营造了良好的气氛,通过FLASH中的拖动命令,教师可以轻松操作示范,让个别幼儿进行示范操作,不仅帮助幼儿掌握了操作的要求,而且让幼儿和课件在活动中进行互动,这样的方式幼儿非常喜欢,也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为幼儿自己操作打下了结实的基础。在活动的评价环节中,我通过播放课件,让个别幼儿操作课件,请集体幼儿检查自己的操作卡,大家都想来试一试,做一做。这样能更好地达到活动的目标,幼儿也感觉自己在玩中学到了本领,更好地提高了幼儿操作的准确率。

(二)课件与集体幼儿之间的互动

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我们班容量比较大,往往一个一个小朋友来操作是不现实的,所以让课件和集体幼儿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在小班的语言活动《你好》中,我通过形象可爱的泰迪熊和幼儿做游戏,在课件中我加入了对话的方式,请泰迪熊提问集体幼儿回答,然后泰迪熊送出礼物,这样面对全体幼儿的语言锻炼方式,让幼儿看着好看的玩具,轻松地学会和大家打招呼。当听到泰迪熊的鼓掌声孩子们心里非常开心,也就更愿意主动地和自己的朋友打招呼。通过会讲话的泰迪熊的帮助,幼儿对活动更感兴趣。小班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主动性也不强,面对新的朋友他们总是沉默。所以通过课件的引导,让幼儿大胆的和泰迪熊打招呼,有了集体的练习,幼儿想说了,敢说了,然后在请个别幼儿讲述和练习也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四、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注意点,提高课件的实用性。

(一)多媒体课件中图片的选择

课件中永远少不了图片,选择图片十分讲究,有时我们在找图的时候不喜欢有背景的图片,因为带有背景的图片在处理的过程中会比较繁琐,而且会使得图片中人物的形象不鲜明,所以在选择图片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矢量图”,这样的图片在FLASH的制作中可以简单地去除背景的颜色,而且处理完也不会影响到画面的整体感。

其次在选在图片的时候我们不宜选择偏小的,虽然在制作的过程中没有影响,但是在播放的时候由于放大的缘故课件中的图片就会变得模糊,相反的如果一味地追求画面质量,选择的图片像素太高,在制作的时候电脑反应就会比较慢,制作起来也会不方便。有的时候花了很多的时间才做好,同时在播放转换的时候,由于图片像素太高导致导出不成功不能播放。所以在课件制作中图片的选择要适应,不能过大或过小,找有人物的图片最好找矢量图,这样便于制作。

(二)多媒体课件中按钮的安装

按钮是课件的控制命脉,准确无误的控制命令可以促使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所以课件中按钮的安装十分重要。课件的控制要简单明了便于操作,不能太复杂,在控制按钮的设计上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1.课件中的按钮在颜色、大小、方位等方面要统一。

2.课件中的按钮要明确。

3.课件中的按钮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位置不能离得太远。

4.课件中的按钮当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标明。

第7篇:找春天教案范文

[关键词]教育机智方法问题策略

“教育机智”,单看这一教育术语,似乎很是抽象,它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斯林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认为:抓住各种生活情景,运用适当的方法,随机应变地进行教学,使教学更生活化,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育机智。那么,怎样在活生生的教育教学中做到有教育机智呢?下文通过从自身经历的教学实践中提取的三个典型案例,分析教师应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机智。

一、案例描述

案例一:把学生带进自然界

我在教学《秋天的雨》[1]这篇课文时,发现读懂这篇课文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在生活中对秋天的切身感受。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生:树叶黄了。

生:果子熟了。

生:大雁往南飞。

生:开了。

我发现孩子们回答的都是别人已经发现了的,并已写在书本上的,这些决不是他们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怎么办?我的眼光投向窗外,现在不正是秋天吗?偌大的校园已是满目秋色,秋天不就在我们身边吗?于是,脆领着他们来到操场找秋天。

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欢呼雀跃着在校园里散开。二十分钟过后,同学们带着秋天的快乐和收获回到教室。对秋天有了些自己的感受。

师:现在请大家说说你找到的秋天。

生:草都枯萎了,踩上去软绵绵的。

生:我们还在上面摔跤、打滚,一屁股摔在草地上,一点也不疼。

生:我发现操场上草丛里开满了这种花。(他还采了一些带到班上来)

师:能向大家介绍、描述一下这种花吗?

生:它的茎是深红的,叶子很小,也是深红的,花是粉红的,样子很像桂花,可是它却散发着辣气。(大家争相传闻)

生:我还采到了这种紫色的野花。(举起花来,大家很惊奇地欣赏。)

师:你们可真是有心人。还有与众不同的发现吗?

生:我们几个人跑到围墙边,发现围墙上爬满了扁豆藤,起先我们不知道那是扁豆藤,风一吹,我们才发现叶子里藏着好多弯弯的象小月亮似的扁豆。

生:我发现盖在落叶底下的小草还很嫩,象春天的小草一样绿。

……

孩子们的发现令我吃惊,怪不得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秋天已经写在他们快活的眼睛里。应该说他们对秋天已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那么,我就应及时把这种感受引进课文里。

师:轻轻的,轻轻的,趁我们没留意,秋天已经溜进我们的校园里。现在我们再一同去看看《秋天的雨》,跟着作者再次感受秋天。相信你们会和作者一样的喜爱这美好的秋天!

接下来对课文的品读、欣赏时,学生就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一点体现在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读里。

案例二:教案在学生的举动下改变

教学设计是死的,但是教学的对象是灵动的,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灵活的。教育的机智就在于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的情况、学生的表现,及时地调整教学的策略方法。

这一天,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麻雀》[2]后,下课了,我正要离开教室。突然,学生秋萍拿着彩云的书向我跑来,说:“老师,您看!”我拿起书一看,只见课文插图已经沾满铅笔灰,上面添了框儿,还写了许多歪歪扭扭的字。我正要发火,仔细一看,猎狗上方的框里写着:“小东西,我要吃了你!”小麻雀嘴边添上:“妈妈,快救我!”老麻雀上方是:“站住,我要跟你拼了!”看清了内容,我不禁莞尔:这小家伙,想得还挺合情理!秋萍见我半天不响,问:“老师要不要把彩云叫来?”我略一思索,说:“把书还给她,我下午再处理。”只见秋萍拿着书往彩云座位走去,边走边说:“这下你可惨了!”

回到办公室,我拿起教案看了看,下午的任务是分析理解《麻雀》的四~七自然段,总结全文,想着刚才彩云插图上的画面,心中不禁有了这样一个方案:

下午,我基本照原计划上课,但当学到猎狗走近小麻雀时,会适时地问:“请你们替猎狗想想,他这时正在想什么?会说什么?”;当麻雀落在猎狗前让学生做老麻雀的动作,想想说一说老麻雀“绝望地尖叫”会叫些什么?;而猎狗愣住了,他在想什么?有了读的基础,学生对课文很熟悉,当我提到这些问题时,学生表现出空前的热情。现摘录其中的一些对话:

猎狗:“呀,这么小的麻雀,味道一定十分鲜美!”

“太好了,老的也来了,正好填饱我的肚子!”

“太棒了,又来一个送死的,我老小通吃!”

老麻雀:“住手!口下留人!”

“孩子!妈妈来了!”对着猎狗,“我要和你拼了!”

“虽然你很庞大,但我不怕你!就让我死吧,不要吃我的儿子!”(男同学)

“不可以吃我的孩子!”“我绝不后退!”

“就算你吃了我,我也不让你伤害我的孩子!”

猎狗:“这真是只不怕死的麻雀!”

“她怎么不怕死?”

“你不怕我先吃了你,再吃你的孩子?”

“这个妈妈真伟大!”

当学生兴味正浓时,我顺势让大家小组表演了课本剧,并选择了一个表演得较好的小组在班上表演,我在里面扮演了梧桐树。表演结束,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我做了课堂总结:“这节课大家想得合情合理,说得有声有色,表演更是没得说了,我们班可真是人才济济。现在,老师有个特殊的作业:请大家从刚才想的、说的,或自己再想出更好的符合人物角色心理活动的一句话,添在课文插图上,注意保持书本整洁,字迹工整!”

这时,我看看彩云,她正认真地擦去插图上的内容,重新认真编写呢!

案例三:教育无处不在

在学校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这些偶发事件可以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契机,同时也可以以偶发事件为契机进行教学,这就要看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和善于捕捉机会的能力。

一天下午,挂在我班的“流动红旗”被摘下了。这下,教室里炸开了锅,同学们有的嘟着嘴,有的生气地责怪张三李四,有的流着委屈的泪……见此情景,我心中窃喜,孩子的集体荣誉感被激活了,这是好事,我要抓住这一契机正确引导,让坏成好事。

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让流动红旗回来”这几个字,教室里一下子鸦雀无声,孩子们都疑惑地看着我,有的露出了笑意,有的脸上还挂着泪珠却咧开了嘴,有的露出疑惑的神情……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生动的脸,我想,此时手中有相机多好。这时突然一个灵感在我脑海中出现,让孩子们用文字把自己生动的表情描述下来。

我说:“我们来讨论一下怎么让流动红旗回来好吗?不过讨论之前我们做个拍照的小游戏,请你观察一下身边的同学,看看他们的表情,然后分别用一两句话把他们的表情拍下来,每人最起码拍三张像,看谁拍的相片表情最生动,愿意吗?”用一两句话给人拍照,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教室里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左顾右盼,开始寻找表情生动的脸。

五分钟以后,我设计了一个请小摄影师展示自己的作品的环节,同学们纷纷交流自己刚才“拍摄到的相片”。学生纷纷要求展示作品,连平时不善言表,不愿意发言的同学也站着举起手,生怕漏了自己。一个个生动的人物表情描写,真的就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任何时候的任何写作指导,都无法收到这样好的教学效果,因为这是一次写真,真实的事件,真实的场景,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体验。

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如何让流动红旗回来。讨论结束后给了学生一个作业,用日记的形式把今天的事情写下来。

第二天的晨会课上,大家来交流自己写的日记。教室里面的气氛很活跃,学生的日记写得生动有感情,还提了好多让流动红旗回来的好建议。

事后,在作文课上,我们又把这次的事件作为素材进行写作,学生写出了很多好作文。

二、对案例的评析

以上三个教学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首先,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要求我们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3]教材、教案固然要执行,但生活中,大自然的阴晴圆缺、风花雪月,学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些和学生密切联系,可以真正感悟的资源,不都是可以随时拿来进行教学的吗?在案例一中,我抓住生活中的情景即时进行教学。其次,教师上课,课前的教学设计固然重要,要尽可能的把教学方案设计得完美一点。但是,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案的执行不应该是死板的,教条的,应该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变动和调整。叶澜教授说,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案例二中,我不仅关注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还关注学生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图文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课堂上学生思维、语言都得到了发展,真正展现了生命的活力。最后,生活中这样那样的偶然事件多得数不胜数,有时,这些偶然事件可以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契机,同时也可以以偶发事件为契机进行教学。案例中的偶然的事件,看似是一件坏事,但是因为抓住了契机,运用教学机智,既对学生进行了行为习惯和团队意识教育,又很好地把握了教学机会,使说话、写话变得轻松随意。一面流动红旗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班集体的主人,教育的主人。

三、案例的启示

乌申斯基指出:“所谓教育机智,缺乏它,教师无论怎么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上的好教师。”教学机智成为教师智慧与灵感的代名词,怎样让自己成为“实际工作上的好教师”?怎样成为一个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如风向标般换角度思考问题

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堂课的备课工作―这是教师课堂教学游刃有余的必备条件。但教案设计好了,不能死按教案上课;处理学生或班级事情时不能总是按老思路思考和处理问题,应像风向标一样,以学生为中心,以关爱为基石,不停转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最优的处理问题方案。

第二,“小”事大处思考

课进行到一半有人提出不相关问题、班级中有人无故旷课、有学生心爱的钢笔不翼而飞……这一系列的事都好似小事。教育机智是爱者的智慧,是使用爱的智慧。如果我们能在这些“小事”面前多长一只眼睛,多留一份心思,对孩子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多一丝关注,把“小事”与学生的成长联系起来,把“小事”做为教育教学的契机,把“小事”和新课程理念联系起来,那么,“小事”就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大”跃进。

第三,如海绵般汲取养料

大海之所以深广,是因为汇集百川;花园之所以缤纷,是因为百花齐放;水滴石穿,是因为长年累月的坚持。要成为一个有教育机智的教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我们多阅读书报、新闻,多学习教育理论,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多听课……不停地汲取,久而久之,自然地我们便有了丰富的知识底蕴。古人云“厚积薄发”,当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教育事件时,我们还会束手无策吗?

第四,如牛儿反刍般反思、总结

牛儿长得健壮,是因为它经常反刍食用后的粮草,一遍又一遍地反刍、消化,一点儿、一点儿地提取、吸收养料。反思是理论到实践又上升到理论的必然途径,也是发展教育机智的必然环节。课堂反思有课前反思、课堂中反思、课后反思等,不停地反思使我们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理论归纳出来,成为经验。这让我们有更多的教育借鉴材料,我们还要勤于和善于总结反思收获,加强对经验的反思,通过论文写作、课题研究等反思方式,将那些原本隐藏在我们的实践中的可以更有效指导实践的理论归纳出来。这样,我们也就慢慢地,一点儿、一点儿地成熟起来,有了丰富的实践积淀,在面对各种教育教学现象时,也就自然而然地机智起来,有了急中生智的本领。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在教育教学中成长起来,掌握教育机智,就让我们的课堂和教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参考文献]

[1]秋天的雨.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1996

[2]屠格涅夫.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第8篇:找春天教案范文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调动

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initiate independence, cooperation, investigation of study way

Chen Yan

【Abstract】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initiate independence, cooperation, investigation of study way.Stir up the desire of seek knowledge of student, transfer student independence study of aggressive, pursue studies to living to create a good study environment.

【Key words】Independence;Cooperation;Investigation;Transfer

新课程标准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春风,吹入学生的心田,给学生带来了一片自主学习的天空。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语文教学谈论的焦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将来的文盲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理所当然要从小学习些自主读书的本领。激发学习兴趣,为今后阅读和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因此,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主体地位;实施教学民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求知欲,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内外结合,培养自学能力等,为学生学会学习创造良机,把语文教学的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 更新教育观念 ,确立主体地位 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 应始终坚信学习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就明显告诉我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不应成为一句空话,或是贴在墙上不起眼的标语。

首先,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确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转变学生是“收录机”、“容器”、“观众”或是配合教师演“教案剧”的配角的传统观念。“教”完全是为了“学”, “教”要服从“学”,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角、主人。其次,要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三多”(即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控制得多)和“三少”(即学生读的少、练得少、自主探究的少)的弊病。最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成为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艺术家,也应该成为传递治学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主人的艺术家。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让自己的“启 ”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 思考、理解、掌握新知。

2. 实施教学民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实施教学民主,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施自主学习的前提。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应解放学生的思想,改变发言先举手,上课手背后等许多制约学生发展的传统习惯。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站起来发言,自愿到讲台前演示;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合作伙伴,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样做的结果,真正给予了学生自由,放松了学生身心 ,还给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便于学生激发灵感,发展个性。

例如,教学清代诗人袁枚《所见》一课时,我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有的同学擅长朗诵,就让其朗诵。有的同学愿意说,就让其把故事描绘的景象说出来。有的同学擅长画画,就让其把故事描绘的景象画下来,给诗配画。在一节课中,学生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且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率比平时大大提高。充分证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真理。

3. 激发求知欲,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鼓励提问,放手质疑 。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任何发明、创造、改革,无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要下雨了》一课时,首先,我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说出自己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谁知道要下雨了?”“它怎么知道要下雨了?”“真的要下雨了吗?” ……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读课文、找答案……,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内容非常充实,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2)展开讨论,深化理解。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的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的讲解。”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有深度、有争议的问题,一时搞不明白,这时我就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在辩论中明析,相互启迪,共同提高。 

以《路旁的橡树》为例,当师生学到一棵高大挺拔的橡树挡住了筑路工人向前铺路的计划时,我让学生质疑,有的学生这样说:“把橡树砍掉,因为修路计划要比一棵树重要”。有的同学当即回答:“这样一棵粗壮、结实的橡树砍掉多可惜呀!”还有的说:“修路计划不改,橡树也不砍,就让橡树长在公路中间。”这一回答,显然是不妥的。于是,我让全班同学再读书,再讨论,经过学生们的反复讨论,深入理解,终于明白:路改了可以通行,树砍了就没有了,为保护环境、确保道路畅通,做到两全其美,最好改线修路。

4. 课内外结合,培养自学能力

“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道出了课内外 结合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如果发挥好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辐射作用。则可以使有限的时间、空间获得无限的延伸。 仍以《要下雨了》为例。课后,我布置让学生查找、搜集一些预测天气变化的其他“大自然的语言”。第二天一上课,学生们便开始汇报。有的同学汇报早晨麻雀啭鸣表示天气晴朗。有的汇报蚯蚓出洞爬出地面表示将要下雨。还有的同学汇报了蜻蜓低飞、水泥地潮湿、蚊子成团等下雨前的自然现象。这样做,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实践的能力。 

第9篇:找春天教案范文

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讴歌教师的无私一生的兢兢业业,一世的勤勤恳恳,却总伴随着辛酸和血泪.他们的奉献是那么另人感动,却又那么另人心痛:为什么奉献只是一条单行道,有去无回?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无私奉献演讲稿,方便大家学习。

无私奉献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同事们:

下午好!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爱岗敬业、奉献青春》。

我记得雷锋日记中的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段话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爱自己的岗位,都要发挥最大的作用,都要做出最大的贡献。当前,全省系统正在的开展“爱岗敬业共建和谐”主题教育,更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更深地认识,对爱岗敬业有了更深地理解,对今后目标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爱岗,首先要敬业。所谓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我国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敬业精神,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敬业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我想,岗位就意味着责任。我们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必须要有强烈的职责意识,必须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都承担着繁重的工作,没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就不可能做好本职工作。“不爱岗就会下岗,不敬业就会失业”!作为一名检验检疫的职工,我们唯有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以局为家,敏思好学,爱岗敬业,才对得起自己的工作,才保得住自己的岗位!

爱岗,其次要精业。所谓精业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成为本专业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只有精业,工作才有底气,事业才有生气。一个人,人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岗位,就有不同的业务。我们要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就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因为主动向书本学,才使我对各项政策法规常和业务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为虚心向老同志学,才使我对薪酬计算方法和薪酬管理思路技巧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因为带着问题用心学,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以干促学,以学促干,才使我越来越胜任目前的岗位。

爱岗,还要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就是对奉献的最好注解。正如日本著名的“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的那样---“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检验检疫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舞台。因此我们珍惜她,要以自己的努力工作来回报检验检疫。因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将个人的价值与单位的利益结合起来,聪明才智才会充分发挥,生命价值才得以完美展现。所以,讲大气、讲奉献,这应该成为我们所有人的精神追求!

朋友们,爱岗是我们的职责,敬业是我们的本分,青春是我们的资本,奉献是我们崇高的追求。让我们满怀激情和希望,爱岗敬业,共建和谐,把青春年华奉献给光荣的检验检疫事业,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无私奉献演讲稿2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国家公务员和党员干部。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准备好了吗?也许你会说,我一个乡镇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我们能做什么?那些都是领导的事情。在这里,我要大声地说:你错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在平凡普通的岗位上,我们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是,你我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必将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而奠定扎实的基矗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个人生目标,总要有个发展方向,说得朴实点,就是要有个谋生的依托。我20岁走进公务员队伍,无怨无悔的选择国家公务员、乡镇干部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职业,这意味着我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奉献给了这个庄严的选择,就像鱼儿爱大海,就像禾苗爱春雨,就像蜜蜂爱鲜花!怎样才能体现这份爱,怎样才能表达这种情呢?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敬业。有句口号说得好:不爱岗就会下岗,不敬业就会失业!爱岗敬业说得具体点就是要做好本职工作,开好每一次会议,贯彻每一份文件,落实每一项工作,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古人说:不积跬步,何以致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因此,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是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施展才华、实现绚丽人生价值的基石,更是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

建设新农村,需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当前,我们__镇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富强镇、民-主法制镇、文明开放镇,社会和-谐镇、‘五好’党建镇”和“服务、便民、规范”这一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努力拼搏,集聚众志,集思广益,因地制宜,科学决策,推动着__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发展,使__经济薄弱、工业脆弱、民生贫弱的现状得到了逐步改善,实现了新一轮的历史跨越。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作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理由不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试问,在新农村建设的征途上,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是讨价还价,还是尽职尽责?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还是自我激励,攻坚克难?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还是自我反省,厚积薄发?是喜欢拿着放大镜百般挑剔找外因,还是常常拿着显微镜自我剖析找内因?也许有人会说,人之初,性本惰,能修炼到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境界,古往今来能有几人?我要说:非也!新农村建设,需要我们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赤诚为民;需要我们用忠诚诠释共-产-党员国家公务员的先进性;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真诚赢得了广大干群的衷心爱戴;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充分印证“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的深刻内涵;需要我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珍惜所从事的事业,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无私奉献演讲稿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晚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除了奉献,我们别无选择”。

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前辈们说,选择做一名教师,你就选择了清贫。

是的,教师的职业无疑是清贫的。特别是在开放自由,物欲横流,躁动不安的现代社会里,教师的职业更显清贫与狭隘。看吧,窗外变幻着扑朔迷离的现代风景。经商、大款、股票、汽车、日益膨胀的高消费……就像是一只只诱惑的手,狠狠地撕扯老师们易动的心。于是有人跳槽了,一头扎进商海,去追寻迟到的那份幸福;有人借商潮来临之际,利用学生暗自拉起利益的关系网;剩下的人倦怠了,他们被岁月无情地磨去了激情与信念。身在课堂,心却在游荡,有的认为,金钱薄待了我,我又为何不能薄待学生,薄待自己的事业。于是校园不再平静,讲台不再圣洁。

但!无论是物质贫乏的过往,还是物欲横流的现时……仍然有数不尽的老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譬如,我生活的地方,我工作的队伍,来自松滋一所偏远乡镇学校的教师群体。他们,默默地坚守着贫瘠的土地,期待着幸福的心灵!

无私奉献演讲稿4尊敬的领导,同事:

大家好!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历史的车轮把我们载到世纪之交的今天,作为文化传播者的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的艰巨任务,祖国和人民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树立起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和决心。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既是伟大、崇高的事业,又是平凡、琐碎的事业;既是为祖国和人民谋幸福的事业,又是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事业。在这里,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具有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具有将自己的知识,才华、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和决心。人们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蜡烛”、“铺路石”,歌颂的就是这种献身精神。虽工作不久,我却亲眼目睹了老师们的爱岗、敬业、奉献等作为亲耳聆听了他们不畏艰苦,孜孜不倦、潜心奋斗于育人工程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那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孩子,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

在学校繁忙的工作中,我看到了老师们的奉献和忠诚,在学校的荣誉室里,面对各种各样的表彰和奖励,我又看到老师们的辛劳和学生的进步成长。忘不了已有花发的老教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对青年教师的帮助;忘不了夜晚在办公室灯下,微机前埋头苦干的青年老师;忘不了他们桌子上的教育杂志、厚厚的教案、描写教学论文的稿纸。而今,新的世纪在呼唤,党和人民在呼唤,肩负着历史重任的我们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立足本职,迎接果实压满枝头的秋天。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是春蚕,播种春天的希望。老师是红烛,映红孩子的脸庞。三尺讲台,成就了多少国家栋梁。一尺教鞭,结出了多少拔头桃李。

老师们,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堂,去播种期待,播种灵感,播种真情!去塑造明天的主人,托起未来的世纪。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并肩,不回顾,不彷徨,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无私奉献演讲稿5记得还是在师大念大学的时候,天天听着、看着师大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就下定决心要以此为目标,做一个受孩子爱戴的好老师。两年前,我从学前教育院校毕业,踌躇满志地从大学校门里走出来,满怀信心地踏进了这满是孩子们的天堂。

有人说儿童是一本书虽然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它,并且打算读一辈子。有人说,儿童是花木,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照料着花木,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地成长。实际上,儿童比花木要复杂的多,教师的工作比园丁的工作也复杂的多,尽管他们拥有着共同或共通的规律。

当我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我发现,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但是我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可以深深思索推演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也可以采撷如花的词句,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青春在这片热土中闪光!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当我每次面对孩子们时,我感到神圣与自豪,因为我从事着绿叶的事业,我是人民教师!

然而,社会的发展和人性本身的弱点使我的物欲不断膨胀。不断膨胀的物欲必然带来心理的不平衡,必然带来精神的空虚,物质和精神的落差迫使我不得不承受痛苦的折磨,而且是长期的,挥之不去的。我为自己在黑夜的漫漫无际中看不见一丝阳光而苦恼,我为自己无心再单纯地对待每一张渴望知识的脸庞而羞愧。当我看到仍然有数不尽的教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时,我如梦初醒。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这些同行们,让我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热爱这个工作。因为,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生活中许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

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两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尝遍过后,我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离不开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需要我。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精神教育着我;现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教几十年,始终安于“粉笔生涯”的献身精神、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激励着我,增强了我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我爱我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我愿作红烛,我甘为人梯,我愿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辛勤耕坛。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这个职业。

假如有人问:“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能再有一次机会,让你重新选择,你会选择什么职业?”我一定会响亮地回答:“教师——这个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为这是我今生今世无悔无怨的选择!虽然我们很清贫,但是我们也是最富有的,因为,我们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我们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我们也是清晨的一缕阳光,我们有着勇往无惧的精神,是任何乌云也挡不住的;我们还是夜空中的启明星,我们有着奔向光明的执着!我自豪,我是教师!我光荣,我是人民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