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揠苗助长教案范文

揠苗助长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揠苗助长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揠苗助长教案

第1篇:揠苗助长教案范文

一、讲的艺术

课堂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讲,所以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讲的艺术不仅是指讲课要抑扬顿挫、生动形象,更重要的在于讲课的准确性、条理性、逻辑性和启发性,使学生能闻其一而盼其二,听而思、思而疑、疑而问。出色的教师无一不具有高超的讲的艺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不能用几十种方式说出的教师就不是合格的教师。”所以,为师者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精心锤炼自己讲的艺术。

二、写的艺术

教师的工作,须臾也离不开写。教案、评语、批语,都需要认真写好,尤其是板书,显得尤为重要。三寸粉笔,耕耘不止,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字已属不易,写出点艺术来就更得下点功夫。每一节课,黑板上写些什么,写在什么位置,怎么个写法,课堂结束后,黑板上该留下些什么,高超的教师无不劳神加以苦思。优秀教师的板书,应该像一幅精美的图画,重点难点如烘云托月,条理性、逻辑性脉络清晰,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加工提炼后变得简单明了,形象艺术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影像,成为学和思的纲。学生提纲举目,便能系统地掌握知识。大凡成功的课堂,除了精彩的讲解之外,无不配以巧妙的板书,使之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了解学生的艺术

优秀的教师都应该是学生的知心人,能使学生对他们敞开心怀,无话不说,教师对学生也是了如指掌。甚至面对初次接触的学生,他们也能凭三言两语,使师生之间就如同故友。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从东北到江南讲课,与当地学生素不相识,简单的开场白就让学生亲切如故,课堂上与学生配合自如,课下与学生谈笑风生。使得听课领导和老师还以为是他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其了解学生的艺术真正令人羡慕、钦佩。

四、运用教学原则的艺术

第2篇:揠苗助长教案范文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反思性教学”即教师对教师的“教”、对学生“学”的反思,是指教师以教学目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反思对象,进行主动探究,寻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监控,调动教学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

我通过对“反思性教学”的探究与思考,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首先在备n环节介入反思

教师在备课中若能够做到心中有学段、心中有个体,教学时不以自己的认知为中心,不按自己的高度来设计;而是在备课时不急于写教案,先把打算构建的课堂流程在自己大脑中走几个回合,让自己作为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身份体验课堂流程。在这样的体验中,教师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学生回答问题的状态,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自己问题设计的难易、提问角度的优劣,从而把教案编写得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学习,那么无疑是一堂成功的课。

如在设计“民歌”课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民歌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民歌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民歌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会有的放矢,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其次在上课环节检验反思

许多教师对自身的思维高度认知不准确,具体表现为思维重心低的教师往往认为自己思考的就应该是学生需要的高度,而思维重心高的教师又往往把自己的高度当作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于是,前者嚼食育儿,后者揠苗助长,前者的课堂索然无味,后者的学生望洋兴叹。高度太低与高度太高都是制约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检验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例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时,笔者事先考虑到学生喜欢扮演动物角色的心理制作了一些头饰,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两名学生扮演狮王,其余学生扮演森林里的各种小动物,不料一个班级的小朋友竟无人愿意演“可怕的大狮子”,最后只好由我自己戴上头饰张牙舞爪地演了一回狮王才得以收场。而另一个班级的小朋友却争先恐后地要求演狮王,还有模有样地表演了狮王出场,小动物们四散躲避的场景。演了一遍不过瘾,要求再来一遍。两个班级的天壤之别让我领会到了反思的重要性。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区别?是教师引导的方法不同引起的,还是学生的个性不同造成的?这都是反思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再次在课后环节小结反思

课堂小结往往能够最迅速地使教师获取反馈信息,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课堂小结最有效的写作时间是在刚上完这节课时。因为此时的感触最为鲜明,要趁热打铁,如果隔了几天,可能感触就完全不同了,淡化了。而且每一个平行班的课程相同,效果却可能完全不同,应针对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来写课堂小结。我写了下面一段文字:“感受到一班、二班如此之不同,我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引导的方式呢?对于平常就不太活跃的一班,我应该换一种导入,先让他们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创设出威武庄严的狮王形象,或者用一段他们喜爱的动画片《狮子王》的录像来激发起他们对狮子的喜爱,而不是仅仅让他们认为狮王凶猛可怕,就不会出现没人愿意演狮子王的尴尬场面了。”

四、再其次整体反思,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指导控制教学实践,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师对反思结果若能及时处理,对教学效益的提高将十分有益。认真研究一下教学到底应该深入到哪里、渗透到什么层次,认真审视自己的思维高度,让思维重心适度上移或下降。只有这样,课堂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我在未实施“反思性教学”前,总以为每节课的效果都很好,而实施了“反思性教学”后,才发现教学中漏洞百出。“反思性教学”改变了我原来的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进行教学的弊端,它使我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教学工作,通过反馈,不断反思自身的缺点,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最后在教学反思后的重新构建

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是教师对自我的重新构建。教师构建自己的认识方法,构建自己对各种事物和观点的理解,构建自己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能够比较客观看待自己的教学过程,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找解决的办法和策略,监测实施策略的效果,真正地做到对教学的客观评估。

第3篇:揠苗助长教案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前言

如今社会的发展速度与以前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国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与国际接轨的速度是不容小觑的,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切都已经步入国际化。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提供其需要的人才。我们教师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合社会的人才,也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进行相应的提高。过去的英语课堂有一些冗杂的诟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尽可能的去改变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让英语课堂不在那么枯燥、不在那么难学。让学生对英语充满好奇心、充满求知欲。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我国的发展速度是在全球有目共睹的,虽然我国人口数量大,但是真正能受到正规且优质教学的学生还是不多。这就要求在偏远地区当教师的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知识与资源,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走上社会,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是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提到,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跨文化的国际交际能力奠定基础。

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各地可根据师资条件、资源配置等情况,制定本地区的课程实施方案,确定小学开设英语的起始年级及小学和初中毕业时应达到的级别要求,特别是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要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配备和教学条件等因素。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应加强对教学的分类、分层指导和评价,帮助学习因地制宜落实本地课程实施方案,并注意做好学段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尤其要做好小学与处置阶段的平稳过渡,促进地区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1]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在英语学习方面困难较大的学生,其主要困难是由兴趣、信心和策略等方面的问题造成。如果学生一开始没有足够的兴趣和信息,就不会有一个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自然有困难。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一节课的教案应该有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扩展内容;有时间性和创造性地活动;还应该由个体活动和交互活动。此外,听、说、读、写应该有主有次,互为支撑和发展。这样就使每个学生在下课的时候都能说:“上了今天的课,我觉得有很大的收获。”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多用欣赏教学法,捕捉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进步,使他们树立信心。在课下,老师也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让学生盲目学习,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英语。要让他们明白英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步登天,作为教师的我们更不能揠苗助长。

(二)教师提高综合素质,进行全英授课

由于新课程越来越走向综合化,培养学生较高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目前教师基本上是分科培养出来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综合素质欠缺的老师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新形势下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决不能停留在教书的框架里,要树立与人的观念,从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来提高自己。首先要有较高的人品修养,强烈的责任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敬业精神。其次是专业素质。作为一名外语教师,除了对语音、词汇、语法有良好的掌握和具备精湛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外,还应掌握一些领域的知识。因为学生有“向师性”,他们常常把求职的欲望寄托在老师身上。当学生自己的独立见解与传统思想发生冲突,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引导他们去改变片面甚至错误的观念,试想没有共同语言和广博的知识是无法奏效的。

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如果用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上课,学生们自然从心底就佩服老师的专业能力,向往着可以像老师一样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老师是学生的正面引导者,老师的榜样力量是很强大的。

(三)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在课堂中,无论是对词汇、语法、课文的讲解中,老师一定要把主次分清,不能整整一堂课都是重点,这样学生也不能及时的消化吸收,教学效率也不会很高。在上课之前,老师一定要做好教学笔记,把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都熟记于心,把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都标记出来,在真正的课堂中就能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学生也能对重点有着更好的理解,对于难点也有着清晰的记忆。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选择须符合学生实际,课堂容量需相当。教师既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调注意点,不要面面俱到。课堂上教师要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给学生足够的实际去思考、归纳、体验所学内容。

(四)实施有趣的英语活动

老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活动,英语作为活的语言的特性使英语教师安排各种课堂活动成为可能。不妨给学生五到十分钟做口语练习,笔者称之为“Free Talk”,话题不限,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出各种有趣的故事来。

适时运用幽默故事或其他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为了避免上课单调乏味,教师亦可适时讲一些幽默故事,偶尔唱首英文歌,朗读英语小故事、英文短诗等,这些方法也可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当然,这些方法的应用应根据上课情景适时采用,而不应生搬硬套。偶尔给学生唱首英语歌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好方法之一,学生们平时不常听英语歌,这无疑对英语学习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结论

英语老师们都知道要上好一堂英语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的不仅仅是熟练的教学技巧还需要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纯粹的教书匠也早已不适合当今的时代了,我们新一代的教师,不只是身在一线,心也要走在教改的前端。为了更好的教学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第4篇:揠苗助长教案范文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语文素养;原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6-024-2

我校位于城市的边沿,与农村接壤,是一所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小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涌向城市边缘地带的城郊地区,使得城乡结合部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人的子女大部分进入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接受教育,但是其生存状况与城里的居民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关注和重视孩子的发展,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不足导致了教育方法的不当,得到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由于城乡结合部生源的特点,造成我校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相对于城市小学有较明显的差距。

一、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比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还要有比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城乡结合部学生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大部分学生基础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少,普通话不标准,书写不规范,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欠佳,语文实践活动质量不高,两极分化严重。

二、原因思考

1.社区文化基础薄弱。城乡结合部小学地处市区、郊区之间,由于地域的特殊性,形成了特殊的社区环境。社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区文化氛围、社区教育设施及居民的素质等。由于城乡结合部各新建居民小区环境相对较“封闭”,文化设施(特别是适合中小学生的)相对薄弱,人际交流又较少,因此对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形成是很不利的。

2.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或是教育方法不得当。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在影响学生学习方面起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城乡结合部小学学生多来自于城郊的农村家庭,家长或经商或打工,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有的家长只顾着拼命赚钱,却忽视了子女的家庭教育,更有甚者,将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学校,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只在于学校和教师。而语文水平的提高与好的学习习惯密不可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共同影响,我校在2011年曾随机从高、中、低三个学段各抽取一个班进行调查统计。家长每天坚持检查作业只占392%。愿意为学生买课外读物的家长不足三分之一。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知识的拓展只能在学校进行。

而另一种倾向就是表现为家长对子女划一的、过高的教学期待。这类家长只以成绩的高低论英雄,表现为对成绩的过高要求、要求子女考上重点初高中等。还有部分父母对子女操办过度,学生在生活、学习,甚至课外活动的选择上都得听从指示行事。这样的学生缺少自立精神,使得学生从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小学高年级始就丧失了主动学习的动机。

3.教师不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照本讲解,教师按照准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讲下去,引导不够,越俎代庖。对于教学的重难点,教师不知巧妙引导,要么是自己讲出来,投影出来,让学生读读就是了;要么是提问,教师代替学生回答,直接说出结论,或是让学生直接抄答案。没有引导,没有过程,包办代替。比如有位教师在上寓言《揠苗助长》时这么概括寓意:“同学们,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哦,有同学说了,不能拔苗,不错,有的同学说,不能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很好!有的同学说了,是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真棒!”然后投影出寓意,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部分老师在教学中急功近利,更倾向于学生的卷面成绩,让学生无休止抄写生字、词语和课文。这种做法是舍本逐末,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4.城乡结合部小学高质量的教研活动较少。即使开展语文教研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也只是走马灯追着听课,听后评课一片恭维声,偶尔有一两句质疑,反正课已上完至于改进则以后再说吧。这种语文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少实质,客观上限制了教师的业务提高。

三、对策思考

1.营造浓厚的校园语文学习环境。校园的物质环境是人化的环境,它的每个角落的布局和设计都应独具匠心,蕴含丰富文化内涵,散发多方面教学信息,能够对学生形成有益的情绪和刺激,启迪学生的智慧。

良好的校园建筑及布局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构成校园环境美的重要因素之一。校园应具备基本的图书馆、书刊阅览室、宣传橱窗、文化长廊、石桌椅等设施设备和场所,班级教室内也应合理布局一些板报、墙报、学习园地、标语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能获得有效的学习条件和资源,各设施的布局应以尽可能地方便学生充分利用资源为主要原则。在休闲场所的各个角落适当布置一些石桌椅为学生们提供自由学习的场所。学校雕塑不同于一般装饰性雕塑,它主要表达了学校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层的人文内涵,如孔子、陶行知的雕塑,应设置在学校广场或学校重要建筑之间的中心位置。

第5篇:揠苗助长教案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 小班化 分层教学 如何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8-02

一、前言

分层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并且综合分析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水平,应用模糊教学的策略,将班级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在短期内是稳定的,但是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下,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设计不同的家教学目标和分层的教案,进行分层施教、安排分层练习、实施分层指导、采取分层评价,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的学龄儿童数量也在不断萎缩,很多农村小学出现了生源不足的问题,因此,只能实施小班化教学。

二、坚持以人为本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力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的统一。分层教学是符合“以人为本”理念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方面教师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另一方面便于教师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同时也体现出了小学教师的人文情怀。应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学生可以获得设备资源、教师资源和空间资源等多方面的教育实惠。教师可以随时调节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及时跟进他们的学生进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沟通交流、展示、发言和练习的机会,学生不仅学到了丰富、扎实的知识,同时也获得了全方面的提升。

三、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以往的大班集中教学中,教室前排的学生往往只能在老师面前吸粉笔末,而教师后排的学生则是后背贴墙。到了夏天,教室就变成了一个大蒸笼,而到了冬天教师内的空气则变得浑浊不堪,这些问题都大大影响的师生的身心健康。在实施了小班化分层教学后,教师可以有效的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有足够的时间来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升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充足的教室空间来进行学习环境设计,为学生创建活泼、愉悦、亲切、宽松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都会大大增强。

四、有效实施因材施教

1.怎样对学生分层

在进行分层教学之间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如何对学生合理分层是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说过: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弄清他们的劳动和社会活动积极性、意志力、爱好和兴趣、学习态度、道德水准、心里状况、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自我检验、书写速度、阅读能力、拟定计划、抓重点)等。特别需要关注学生发展的基本条件,即家庭居住条件、课外活动条件、工作和生活条件、学习条件等等。对此,我国有些实验学校也曾做过有价值的探索。比如,上海的一些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学校就对学生展开了调查,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日常爱好、学习兴趣、家长对于参与子女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家里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中所花费的时间等。在调查的过程中,学校采用了两者方法:首先是进行全面的家访,进而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习在家里的状态。其次是开展摸底调查,进而了解学生各种学习状况。在进行农村小班化分层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以上标准来进行实际调查。

对于农村小学,具体可以调查学生的这几个方面情况:第一点,家庭情况,学生是单亲家庭还是双亲家庭,父母是否进城打工;第二点,年龄,年龄不同,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都不相同,所以学校中的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有些着显著的思维差异,教师不能够揠苗助长,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第三点,学生的特长都有区别,有的作文写得好、有的英语讲得好;有的特别擅长数学;有的动手能力比较强。除了以上需要调查了解的内容,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快乐的学习,从“老师让我学”变成“我自己想学”。总而言之,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才可以确保分层教学的效果。

2.设计个性化的学案

这里所说的学案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等特点,为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制定的学生学生学习方案。“学案”的本质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材内容,使其构建知识体系并且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媒介,是连接教与学之间的重要桥梁。在农村小班化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设计“个性化的学案”,着眼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别,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并且为教师提供及时的反馈,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不同反馈,及时修改“个性化学案”。普通的学案和“个性化学案”存在以下几点区别:第一点,前者面向的全体学生,对学生有着统一的要求;而后者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策略、学习目标、学习方式上的要求都不同。第二点,教师应用普通的学案只能收到共性的反馈;而应用了“个性化学案”则可以收到不同层次的反馈。

3.开展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可以分为:教学方式分层、课后作业分层以及课后辅导分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困生想学习,还要让优等生学得好、学的满足,可以将每节课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可以进行共性问题的讲解,即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进行统一授课,而后利用第二部分实践开展分层教学,对于普通学生和优等生,教师指导他们根据“个性化学案”进行学习。对于学困生,教师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在辅导中,教师需要适当的降低问题难度,并且将问题充分具体化,让他们逐渐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还需要进行分层提问,对于普通学生要提出直观性和灵活性一般的问题,对于优等生,要提出具有较强应用型、综合性、灵活性和难度都比较强的问题。对于学困生,则需要提升简单、直接的基础教材问题。布置作业的时候,需要把作业分成以下两类:基础作业、必做作业、选做作业。基础作业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做的,普通学生还需要做必做作业,优等生则需要做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在分层考试中,教师需要将试卷题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都是基础题,占六成。第二部分是分层的进阶题目,占四成。普通学生和优等生可以选择综合应用的题目,而学困生可以选择其中简单应用的题目。教师在学习评价中也需要分层,对于优等生要具有严格和高标准的要求,让他们更好的发展。对于普通学生则需要多多鼓励,并且及时指出不足之处。对于学困生,教师更需要鼓励和表扬,认可他们的点滴进步,使其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学生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教师的充分重视和关注,进而提升了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爱学、乐学并且知道如何学。

结语:综上所诉,小班化分层教育的实施不能只有学生数量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需要进行改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为班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发展自我的机会,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力求让每个学生接受到最合适的教育,这不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因材施教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1] 陈月霞.小学小班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0(02):16-17.

[2] 石阿敏.西部农村中小学小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1(02):65-6.

[3] 倪习龙.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践探索及其理论思考[D].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2):101-102.

[4] 杨勇,宗树兴.农村小学推广小班化教育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36-37.

第6篇:揠苗助长教案范文

关键词 学生主体;自主学习;愉悦学;轻松教

提倡素质教育,实施了新课标教学的今天,我们教师还是多讲,讲得全面,以致学生练得少,难以消化而听得厌烦,结果适得其反,功倍事半。为何还会出现这种难以改变的局面呢?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师没有彻底走出传统教学的圈子,完全步入新课标教学的轨道。新课标所提倡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也就是说“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管是我们的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模式都应遵从,都应该不折不扣地贯彻到我们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很显然只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学生才会在学习中感到愉悦,在兴趣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我们教师也在为“喂”学生做无用功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轻松教学。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学生愉悦学教师轻松教呢?

1 要改变教学观念

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旧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必须摆好教师与学生的正确位置,建立一种教与学合作融洽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只能扮演组织、引导、服务的角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处为学生着想,注意他们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时时考虑到运用什么方法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而不是压学生做低效或无效之功。

2 要更新教学模式

我们现在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还是传统的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自我感觉能扩大单位时间内的传授量,教给学生以更多的知识。但这是一厢情愿,学生不一定在认真听。即使认真听,也会滥记不化,还不如改为激发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乐趣。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呢?

2.1改变“因教而学”的备课形式: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传统的备课,大多侧重于备教法,在“教”上下功夫。在课前计划好教什么内容,怎样教,才能使学生易于领会,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所备的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实行“满堂灌”。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处在信息知识时代的当今,仅靠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中传授点知识,实在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学生的胃口。再者,因时代大气候的影响,学生的个性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喜欢自我表现,不喜欢被动受教。因此,这种“因教而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很不适应了。我们备课时,必须改变观念,改备“教案”为备“学案”,即不是备怎样教使学生听懂,而是备怎样组织引导学生自己学,使学生在学的活动中有趣地掌握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

2.2改变“教师主讲”的课堂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大多采用传授式,教师主动讲解,学生被动听记。我们必须改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点拨辅导的课堂活动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动性呢?

2.2.1要保证学生的充分活动时间:传统的应试教学,教师往往会剥夺学生在课堂中必要的活动时间。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整堂课教师在满堂灌,学生几乎没有自主活动的时间,只是在被动地听,听得昏昏欲睡。另一方面是单一活动给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短,一布置任务就马上提问。课堂常常出现一问即答或有问无答的现象。浅者,一问即答;深者,有问无答。优生,一问即答;一般学生,有问无答。即使是优生的一问即答,看起来似乎是成功之举,有启有发了,但也未必是好事,因就整体而言,未达到训练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更何况是一般学生的有问无答,沉默不语呢!――犯了当代新课标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之大忌。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我们必须优先考虑学生的活动时间。整堂课的活动总和时间,学生必须占三分之二以上,教师控制在三分之一以内,尽量做到惜言似金。某一课堂活动,必须保证学生的思维、动口、动笔所需的必要时间,不要打紧张的措手不及之战。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才能的平台,使其有用武之地,学生才会乐此不疲,在愉悦中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2.2.2要营造宽松的学生活动氛围:要营造宽松的气氛,首先必须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其有一种“自由感”。有相当部分教师“唯师独尊”,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符师意就加以否定,一旦学生启而不发就横加指责,发现学生稍有“越轨”就大发雷霆。这样,势必形成一种“老鼠见猫”的不良氛围,学生根本无自主可言。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做法,建立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自由地、最大限度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讨论,“存同求异”。即使是错了,也只能加以引导,在引导中予以鼓励。

2.2.3要讲究课堂活动的缜密设计:课堂活动旨在学生掌握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潜能,提高全面素质。课堂活动主体是学生,所以在教学活动中,须让学生在轻松兴趣的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设计课堂活动要适应学生,不宜呆板地为完成教学目标而“揠苗助长”。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内容要适量适度。内容繁杂,学生忙于应付,疲惫而无所得。难度过大学生难以完成,将失去信心;过简、过浅,轻而易举,学生也会觉得乏味。设计活动,一节课解决一两个重点问题为宜,而问题的设计要分层次进行,让优生觉得不会太易,一般学生能参与,通过努力也能解决。就初中的语文而言,每篇课文都有一条主线的,在分析课文的教学环节里,我们可以结合主线,根据教学的重点,设计学生乐为开展的活动。如上诗歌、散文、小说文学类作品,一般所选的课文都是优美文章,我们最好把它上成欣赏课。根据不同的文章特点,设计一两个主问题,引导学生去“欣赏美…‘挖掘美”,学生将会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而兴趣倍增。如上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学习诗词重在赏析其意境,即根据自己生活体验对作品所描述的情景(意象)展开联想想象,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本文可做如下的设计:在整体感知词义的基础上,问:本词所描述的是一个什么人?(女子)。再问:在干什么?(登楼远眺、盼望归人)。接下来围绕“是怎样盼望归人的呢?”第一个主问题,拓开让学生讨论。激发学生透过词中的词句展开想象女子盼望归人的表现及情思,顺势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的读好这首词。这样议议读读品品,让学生从中感受本词之美。在完成“欣赏美”环节后,再围绕“你从哪里看出这首词的美?”第二个主问题,引发学生展开讨论,完成“挖掘美”的教学环节。这样开展课堂活动,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将会不知不觉地在兴奋愉悦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3 要改进教学环节

我们必须根据学情(学生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来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环节,使其不断优化。

3.1根据学生情况来设计教学环节:与过去的学生比较,当今的学生活泼有个性,接触面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兴趣多样化,聪颖颇具想象力,但缺乏耐烦心、自控力。我们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环节。

那么,教学环节的设计要做到哪些呢?

3.1.1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迎合学生:教学环节的落实必须凭借教学活动完成,因此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预先考虑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设计学生在活动中感兴趣的,能促使其主动学习的教学环节,决不能按教师的喜好来设计。

3.1.2教学环节的设计要适量适度:一堂课教学环节过多学生会因繁而烦,过少学生也会因乏味而不耐烦。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一堂课设计三至四个环节为宜。所设的教学环节应让学生完成起来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过易会引发学生掉以轻心,过难将导致学生失去信心。最好是设计像摘桃子一样踮踮脚或跳一跳能完成的教学环节。

3.1.3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思路清晰:上一堂课,我们无疑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设计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的。整堂课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思维走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时前后的教学环节不能顺势推进,此时教师就必须设计导语做必要的导引,使教学环节转换自然化,以免学生思维“短路”。这样学生才能觉得好懂,有兴趣而愉悦的完成学习任务。

3.2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环节: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取传统教学环节之精华,去传统教学环节之糟粕。在传统教学环节上进行删、换、补、改,使其不断地完善优化。

3.2.1阅读教学:传统的教学环节设计一般是:引入课题,作者介绍,字词教学,课文分析,归纳总结。其中的引入课题,归纳总结两个教学环节是一定要继承的,但如果以上所有的环节都一成不变,那就僵化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具体的学习情况进行删、改、补。作者介绍,如果学生熟知的就可删去。字词教学,我们不少老师在课堂中往往会把字词“抽”出来做一个单独的环节进行教学,如果改为让学生查工具书自己解决,再穿插到课文的阅读分析时进行“反刍”,效果会更好一些。至于课文分析,最好是“以赏带析”。此外还应增补“学以致用”的教学环节,如结合课文赏析环节中写作技巧的某一点进行练笔,把读写结合起来效果会更理想。

3.2.2写作教学:传统的教学环节设计一般是: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构思,要求学生怎样写。而要求又过高,要写多少字数,思想内容往往是师长强加给学生的,从而导致学生怕写作文,视写作文如捕虎。所写的大多是应付作文,不是抄袭就是胡编乱造,少有真情实感的感人文章。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构思,这无疑是对的,但只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就有所欠缺了。学生怕写作文,主要问题在于觉得没东西写,或有东西写不出来。学生真的没东西写吗?其实是不知写什么,这就是个“触发”问题。我们在写作指导时,一定要重视“触发”的教学环节,最好是采用创设情景的方式进行触发。在布置学生作文动笔前,围绕“写什么”的问题展开集体讨论,这样学生将会受到触发活跃了思维。如写“告别陋习”为题的作文,可以这样启发:你平时有没有不好的习惯?应该怎么做?这样一来他们总会受到触发而活跃了思维的。注重“触发”的教学环节,在一定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没东西写”的问题,但学生有时还会出现有了东西却写不出来的情况。这是表情达意的问题,学生往往会有“心有余而词不足”之感。这就需促使学生博览群书,勤于动笔以增强表情达意。为此,可鼓励学生背默优秀作文,尔后再引导他们赏析所默的作文。增设了这样一个环节,既丰富了词汇,增强了表达能力,又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写作技巧。

教学环节的设计落实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大学问,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探讨“灵活运用”。凡是能使学生愉悦学,并能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的都应属优质的,我们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在尝试中不断完善使其优化。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一般的人而言,自己的事情喜欢自己干,自己的事情乐意干,自己的事情想干好。如果我们的教学彻底走出以“教师为中心”传统教学的圈子,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必将激发出来,同时也会形成自发的合作、探究的氛围。如果完全步人“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标教学轨道,那么学生必将视学习为己任;一旦学生视学习为己任,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必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乐学;一旦学生乐学了,那么学生就不会厌学,教师的教学也就轻松了。要是这样,我们的教学园地定能百花齐放,焕然一新,形成“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新气象。

参考文献